第五章 油气成因理论与烃源岩
石油地质学复习资料
度看,呈胶体或悬浮状态的有机质点同粘土质点有很大的一致性,可 同步降落;粘土比表面积大,吸附有机质的能力较强;形成泥质沉积 的环境往往具有有利的保存条件。 6.试述沉积有机质成烃演化机理
晚期成烃理论是指有机质随着沉积物埋藏成岩演化在成岩作用 晚期生成油气的理论,有机质的成烃演化阶段一般与沉积物的成岩作 用一一对应。通常将有机质成烃演化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未成熟 阶段,成熟阶段和过成熟阶段
4) 除卟啉外,近来还在石油中找到了许多与异戊间二烯类、萜 类(即环状异戊间二烯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甾醇类有关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的化 学结构仅为生物物质所特有。
5) 石油的元素组成包括痕量元素组成,都与有机物质或有机矿 产相近似,而与任何无机物质相差甚远。另外,石油的碳同位素组成 也同生物物质(尤其是脂类) 的碳同位素组成相近,而与无机的碳酸 盐岩碳同位素相差甚远。
Ⅱ型干酪根:是烃源岩中常见的干酪根,又称腐泥型,有机质主
要来源于水盆地中的浮游生物和细菌,有较高的 H∕C 原子比,约为 1.3—1.5,较低的 O∕C 原子比,约为 0.1—0.2,其生烃潜力较高,热 失重为 50%—80%,生烃潜力为 0.3—0.5。
Ⅲ型干酪根:由陆生植物组成的干酪根,又称腐殖型,富含多芳 香核和含氧基团,原始 H∕C 原子比低,通常小于 0.1,而 O∕C 原 子比高,可达 0.2—0.3,这类干酪根以成气为主,其热失重为 30%— 50%,生烃潜力 0.1—0.2。
2) 石油在地壳中的出现,与地史上生物的发育和兴衰密切相关。 工业石油大体是显生宙地层中才开始出现,并且随着生物的繁衍而有 日益增多之趋势。与此同时,石油的储量时代分布与地层中有机质以 及煤和油页岩等有机矿产的时代分布都有一定的一致性。
油气成因和烃源岩(2010)
(Petroleum Origin and Source Rock)
• 油气成因概述 • 油气有机成因理论 • 烃源岩及其评价 • 油气地球化学对比
第一节 油气成因概述
• 油气的基本特征:可流动性、源聚异地 • 油气成因争论的核心:起源物质和生成过程
• 油气无机成因说 Theory) (Inorganic Origin Theory) 油气有机成因说 Theory) (organic Origin Theory)
岩浆说(库德里亚夫采夫,1954)
• 油气起源与地球深部的岩浆有关 地球深处的岩浆中不仅存在碳和氢,而且还有氧、 硫、氮及石油中的其他微量元素。 • 它们在岩浆由高温到低温的变化过程中,自会发 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从而形成一系列石油中的化 合物。 • 然后伴随着岩浆的侵入和喷发,这些石油化合物 在地壳内部的有利部位经运移和聚集而形成油气藏。
粘土和页岩 大陆, 陆棚, 陆坡 碳酸盐岩 砂
粘土和页岩 碳酸盐岩 硅质沉积
沉积有机质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1) 生物物质的产量:主要取决于阳光、温度、湿 度、含盐度和营养。在海洋、温湿带的浅海区有良好 的透光性和营养条件,在大陆以湿热带最重要。 (2)原始有机质的保存条件:指生物死亡后的沉降 、沉积和埋藏过程中的氧化还原条件。 (3)沉降、沉积速度:有机、无机质点的绝对速度 ;有机、无机质点的相对速度。 (4)沉积物的粒度:粒度越细所含有机质越多。
类脂(Lipids) 类脂
• 狭义:主要是动植物的油脂。 • 广义:包括油脂、固醇类、萜类、烃类和 色素。 • 共同特性:不溶于水,但溶于极低性的有 机溶剂如氯仿、四氯化碳、乙醚、苯和丙酮。 • 特点: 抗腐能力强; 化学成分和结构 最接近石油。
油气地质学基础
孢粉学分类
煤岩学 分类
显微组分 显微组分细分
元素 分析
岩石 热解 分析
Tissot分类 中国分类
原始H/C原子比 原始O/C原子比
生烃潜力S1+S2 (kg/t岩石) 降解率(%)
藻质
絮质
草质
木质
煤质
壳质组
镜质组
惰性组
藻质体 藻质型(Ⅰ)
无定形
孢粉、角质体、 树脂体、木栓体
腐泥型(Ⅱ)
构造镜质体无 构造镜质体
最主要旳生油母质。脂类只要脱去羧基或加氢能够生成烃类。
(RCOOH→RH+CO2) 或 (RCOOH+3H2→RCH3+2H2O)
2、碳水化合物Cn(H2O)m (Carbohydrates)是单糖或单糖聚 合体旳总称。
涉及葡萄糖、淀粉、纤维素、几丁质等,植物中多,动物中 数量较少。
就生油言,碳水化合物数量丰富,但大多易被喜氧细菌消耗 或被水解,难以保存。较为稳定旳纤维素是主要成煤母质之一。
源气旳提出、褶皱带前缘断裂带找油。
主要支撑:试验根据 主要问题:地质根据不足、石油中旳生物信息
油气无机成因说--不存在烃源岩旳概念!
石油成因理论--有机晚期成油说简介
19世纪中叶以来,先后提出低等动物为主旳“动物说”、以藻类 为主旳“植物说”、“动植物混成说” 。
1923年,Potonie 发展了“混成说”。1932年提出母岩旳概念, 以为富含分散有机质旳淤泥就是生成石油旳母岩。母岩在细菌和地 质作用下形成份散石油,然后在负荷增长条件下挤入多孔地层。- -“有机成油说”成为较完整旳学说。
➢ 沉积有机质旳原始生物化学构成
沉积有机质源于生命物质及其代谢产物,其生物化学构成除水外,主要有脂类、碳水化
油气生成与烃源岩的关系
第二章 油气生成与烃源岩
有机质成烃演化与油气生成各阶段特征
成岩阶段 油气生成阶段 温度、压力 有机质变化特征
主要产物
烃的特征
Ro
煤阶
生物化学作用为主,以
成岩作用 阶段(小 于 1500 米
生物化学生气 阶段(未成熟)
低温、低压 (小于 50~ 60o)
简单烃类与石油组成复杂性?
生物成因 ?
有机假说
19世纪中叶以来,研究者根据观察和实验 以低等动物为主的“动物学说”; 以藻类为主的“植物说”; “动植物混成说”。
证据:生物标志化合物及旋光性
成油时间
“石油是早期生成的烃类富集而成的” 数量上:现代沉积物的烃含量及烃转化率远 远低于古代沉积物; 质量上:现代沉积物的烃组成与原油和生油 岩均有较大的区别。 当母岩埋藏达到一定的深度和温度时,有机 质才可大量生成液态烃。
古代沉积岩中分散有机质的组成: 烃类:岩石中可溶于有机溶剂的有机质。
是有机体生化作用的产物。 沥青:可溶于有机溶剂,是烃类和非烃类
物质的混合物。可分为油质、胶质及沥青质, 是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中间产物。
干酪根:不能溶解于有机溶剂的固体分散 有机质。
第二章 油气生成与烃源岩
§1 油气生成的原始物质
一 原始物质的来源 二 原始物质的形成 三 生油母质——干酪根
Ⅲ
Ⅲ
2
1
< 0.8
0.8—1.0
0/C
> 0.30
0.30~0.25
红 1460/1600 < 0.20
0.20~0.35
外 2920/1600 < 0.65
油气成因和烃源岩课件
CONTENTS
• 油气成因 • 烃源岩 • 油气勘探 • 油气开发 • 油气储运
01
油气成因
油气形成的过程
有机物质形成阶段
在沉积环境中,有机物质(如 动植物遗体)通过沉积和埋藏
过程逐渐形成。
生物降解和热解阶段
随着埋深的增加,有机物质在 缺氧的环境下经过生物降解和 热解作用转化为油、气和干酪 根等。
05
油气储运
油气的储存方式
地下储存
利用地下岩层孔隙和洞穴 储存油气,优点是安全性 高、容量大,缺点是开采 成本高。
地面储存
利用储罐、储气库等地面 设施储存油气,优点是便 于管理和监控,缺点是容 量相对较小。
海上储存
利用海上平台或浮式储油 装置储存油气,优点是容 量大、灵活性高,缺点是 技术难度大、风险较高。
腐殖型等)和丰度对油气的生成
具有决定性作用。
温度和压力
温度和压力是影响有机质热解和 油气形成的动力学因素。 03
时间
04 油气形成需要足够的时间,使有 机质经过充分的转化和油气生成 。
油气形成的机理
生物降解作用
在缺氧环境下,微生物通过降解有机 质释放出甲烷等气体。
热解作用
随着温度升高,有机质中不稳定的组 分热解形成轻质油和气体。
0 开发与生产 4在证实油气藏存在后,进行开
发方案设计和生产工作。
油气勘探的实践
案例分析
介绍国内外成功的油气勘探案例,分析其 成功的原因和技术手段。
实践操作
通过模拟实验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自动 手进行油气勘探实践操作。
经验总结
总结油气勘探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提高学 生对油气勘探的认识和理解。
03 油气成因与烃源岩
②油气、特别是石油的成分是非常复杂 的有机混合物,油气中的不同组分可能 有不同的来历,加之其有机成分对外界 物、化条件的变化较为敏感,在其所经 历的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中变数繁多, 难于把握;
③解决油气成因问题要涉及地质、物理、 化学、生物等极其广泛的知识领域,人们 对油气先体(原始母质)与油气之间的过 渡形式至今缺乏明确的认识,因而难于追 寻其形成的踪迹。 为此,最近200年来,不同专家学者曾提出 过各种不同的油气成因假说。在众说纷纭 的油气成因争论中,就其观点都可归属于 有机起源与无机起源两大学派。
实际上这一时期的有机学派大多持早期成油观 点。19世纪末E.Orton(1888)在对当时关于石 油生成、运移和聚集的观点作评述时就表明其 更倾向于石油早期形成,这可能是最早出现的 油气早期形成观点。
McCoy
& Keyte(1934)、Van Tuyl & Parker(1941)、Levorsen(1954)、 Weeks(1961)和Hedberg(1964)等通过对世 界各种地质资料的研究确信,油气能够在 早期低温条件下形成并聚集在早期形成的 圈闭中。
高等植物—主张石油与煤同源于高等植物, 只是沉积环境不同而已 其中最有生命力的是动植物混成说。
IV、 石 油 的 有 机 成 因 理 论
20世纪上半叶是各种成烃理论论战最为
活跃的时期,特别是有机成因理论,得 到大量实验的支持而获得了空前发展, 有机成油说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其 优势日趋明显。
这一时期研究脂肪酸是烃类母质的实验
进一步深入(Eisma & Jurg,1964; Almon ,1974),并对成烃机理进行了探 讨,还对有机化合物醇、酯、酮和醛的 成烃转化以及叶绿素、氨基酸和聚萜烯 的转化作了研究。
石油天然气形成
●
海陆过渡相区:
三角洲:
陆源有机质源源搬运而来,原地的海相生物, 致使沉积物中的有机质含量特别高; 沉积速率较高,有机质被快速埋藏; 三角洲区域是极为有利的生油区域。
海湾及泻湖:
有半岛、群岛、沙堤或生物礁与大海相隔, 该半闭塞无底流的环境对有机质保存有利。
3、古气候条件 古气候条件也直接影响生物的发育;
故认为:在深约150km, 温度超过1500K、压力5000MPa下, 由于FeO及Fe3O4的参与,H2O与CO2还原而成烃类。
(二)、油气有机成因说
认为:石油由地质时期中的生物有机质形成; 在油气有机生成学说中,存在两种观点:
●
早期成油说:认为石油烃类是地壳浅处,沉积物成岩作
用早期,由沉积岩中分散有机质在生物化学作用下生成。
沉积有机质的来源
沉积有机质--从生物物质的发源地来说
⑴ 来源于盆地 本身的所谓原地 有机质,是普遍 存在的部分,也 是最基础的部分 ⑵ 来自被 河流等从周 围陆地携来 的异地有机 质 ⑶ 再沉积的 有机质,来自 经受侵蚀的古 老沉积层中的 化石有机质, 数量少。
1、生物体的基本组成 ⑴ 类脂化合物(脂类):其化学组成与石油的化学组成
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享特,1979)。
2、干酪根的形成--分为两步
生物有机体--结构规 则的大分子聚合物(类
脂化合物、蛋白质等)
⑴ 有机质转化 为地质聚合物
结构不规则的简 单大分子所构成 的地质聚合物
干酪根的前身
生物化学及化学作用
⑵ 地质聚合物 转化成干酪根
沉积成岩作用过程中 埋藏到数十或数百米 缩合与聚合作用
2、生物体的元素组成
有机质基本成分和石油的元素组成对比表
第五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成因与生油岩
第五章石油和天然气的成因与生油岩[内容提要] 石油和天然气的成因历来有无机和有机学说之争。
本章首先概述了无机和有机两大学派的分歧,目前形成了晚期成油学说为主的石油现代成因理论,强调石油是沉积物(岩)中的不溶有机质(干酪根)在成岩作用晚期,经过热解作用生成的。
天然气的成因则多种多样,有生物成因气、油型气、煤型气及无机成因气。
烃源岩是油气生成的介质,对它的评价主要着眼于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而石油的地球化学对比则侧重于从方法上加以介绍,最后介绍了有关低熟油、煤成油方面的进展。
§1 石油成因概述按照生油原始物质的不同,石油成因假说可分为无机和有机两大学派。
前者认为石油是由自然界的无机物质形成的,后者则认为石油是由地质时期的生物有机质形成的。
在有机成因学派中,又可根据主张石油形成在沉积物成岩作用早期或晚期,分为早期成油和晚期成油两个分支。
现在看来,每一学说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实际依据和理论基础,虽然目前在石油形成理论中晚期成因学说占主要地位,但也不排除在某些特定的时期和地区无机成油(气)与早期成油气学说存在的可能,甚至占绝对优势的可能。
一.无机成因说主张:石油是由自然界中的无机物化合而成的,与有机物质无关。
“碳化说”(门捷列夫,1876):地壳深处 3Fe m O n+4H2O(帜热)mFe3O4+C3n H8m宇宙成因说(索科洛夫,1889):碳氢化合物是宇宙固有的,随后地球冷却被吸附凝结于地壳上部,沿断裂上升形成油气藏。
岩浆说(库德梁采夫,1950s):地球深处存在C、H、O、S、N及其它灰份元素,由深处12000高温到地表,可依次形成甲炔基、亚甲炔基、甲基化合物和甲烷,这些活性基团加氢可生成从甲烷开始的各种碳氢化合物及一些复杂的含氮化合物。
高温生油说(切卡留克,1971):实验发现,一些矿物在高温高压下,可分离出甲烷、乙烷,……因此他认为地壳中的油气是上地幔中的氧化铁与水反映所得。
致命要害:解释不了为什么世界上90%以上的石油都埋藏在沉积岩中,为什么石油具有只有生物有机质才有的旋光性、生物标志化合物等问题。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第5章 油气聚集与油气藏的形成(1)
(4)水压梯度和流体性质对圈闭有效性的影响
①静水条件下:测势面水平,同一储层海拔高度相 同的点压力相同,油水(或气-水)界面水平。
②动水条件下,测势面倾斜。储层中水沿测势面倾 斜方面流动,圈闭内油水(或气-水)界面顺水流方向倾 斜,倾斜角度大小取决于水压梯度大小和流体密度差 。相同水动力下对油聚集有效的圈闭对气聚集仍有效 ,反之不一定。
(3) 地应力场性质:控制有机质成熟演化的力学化学效应。影响 烃源岩和储集岩微裂缝、储集层次生孔隙发育带的形成分布。 (4)地应力场特征:影响油气运移方向、通道及强度; 地应力场 变化: 直接引发流体运移。
(5)地应力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驱动力之一,是控制油气运移、聚 集的重要因素。 局部应力低值区是油气富集区。油气从压应力区、 压扭应力区向张应力区和张扭应力区运移聚集。
散和水溶对流为重要运移机制。
主要是渗滤和脉冲式混相 涌流。
条
多样:游离天然气直接排替地层水成
件 的
聚集机理
藏,已聚集石油的圈闭被天然气驱替 成藏,水溶气脱溶成藏,富含气的地
较单一。游离相石油排替 地层水聚集成藏。
对
层水可形成水溶气藏。
比
演化和保 存条件
易于散失,扩散损失重要。气藏形成 始终处于聚和散的动平衡中,成藏期 晚有利于气藏的保存。聚集效率低。
来源于热成因气; ②较低的温度,一般温度低于10℃; ③较高的压力,一般压力大于10MPa; ④有利的储集空间。 最重要的是低温和高压条件,且温度与压力可在一定范
围内相互补尝。
圈闭大小由最大有效容积来度量。它取决于圈闭的闭 合面积、 闭合高度、储层有效厚度、有效孔隙度
★ 油气藏: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 是油气在地壳中聚集的基本单位。
烃源岩特征
28
1、干酪根的显微组成
组分
亚组分
腐泥组
无定形—絮状,团粒状,薄膜状有机质 藻质体
孢粉体—孢子、花粉、菌孢
树脂体
壳质组
角质体
木栓质体
表皮体
镜质组
结构镜质体 无结构镜质体
惰质组
丝质体
以透射光为基础的干酪根显微组分分类
2、干酪根的分类
(1)根据原始生物和成矿方向的不同,有机质分:
有机质类型
原始生物
主要成矿方向
腐泥型有机质 腐殖型有机质
富含类脂的孢子和 石油、油页岩、
水生浮游生物
腐泥煤
富含木质素、纤维 素的陆生高等植物
甲烷气、 腐殖煤
(2)根据各显微组分相对含量对干酪根分类
指标
相对含量法
T 值法
类型
腐泥组+壳质组(%)
镜质组(%)
有机碳≠有机质 剩余有机质含量=转换系数×剩余有机碳含量
从有机碳计算有机质丰度的转换系数(K)
演化阶段
成岩阶段 深成阶段末期
干酪根类型
Ⅰ
Ⅱ
Ⅲ
1.25 1.34 1.48
1.20 1.19 1.18
煤
1.57 1.12
16
Toc必须达到一定数值,才可能成为烃源岩;但含量 太高,可能无潜力碳多,不利于生油
由于有机质成熟转化是一个加氢裂解的过程,随着 热演化作用的加强,有机质成熟度↑,生成烃类的分 子量↓,正烷烃的低碳数组分含量↑。
——正烷烃分布曲线: 由锯齿形→光滑,主峰碳碳数降低
nc17
轻烃
石油全烃气相色谱图
54
第五章 油气成因理论与烃源岩1
第五章油气成因理论与烃源岩一、有机成因的证据1、世界99%的石油产自沉积岩2、石油在地壳中的出现,与地史上生物的发育和兴衰密切相关3、在油田剖面上,含有层位总与富含有机质的层位有依存关系4、石油中找到了许多鱼异戊间二烯类、萜类和甾醇类有关的化合物5、石油的元素组成包括痕量元素组成,与有机质或有机矿产相近似6、石油具有旋光性7、各种生物物质通过降解可得到或多或少的烃类产物。
二、干酪根1、沉积岩中不溶于碱、非氧化性酸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2、根据H/C和O/C原子比可分为三种:藻质型、腐泥型、腐殖型三、油气生成的理化条件温度、时间、细菌、催化剂、放射性、压力门限温度:烃源岩到达门限温度时〔50-200〕,干酪根才开场成熟,与门限温度对应的深度〔1500-5000〕叫门限深度。
四、成烃演化与模式镜质体反射率〔Ro〕与有机质的成烃作用和成熟度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1、未成熟阶段——成岩作用阶段①②物质根底: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木质素等生物聚合物③化学作用过程:有机和无机过程。
生物水解、降解④烃类产物:挥发物、少量未熟——低熟石油。
⑤特点:正构烷烃具有明显的奇碳数优势⑥终结物:干酪根2、成熟阶段——深成作用阶段〔为干酪根生成油气的主要阶段〕①划分界限:该阶段从有机质演化的门限值开场至生成油气和湿气完毕为止,Ro为0.5%~2%②物质根底:干酪根③化学作用过程:当到达门限深度和温度时,在热力作用下,粘土催化作用,干酪根初期热降解生成石油,后期热裂解生成轻质油和湿气。
④烃类物质:湿气、凝析气、成熟石油⑤特点:该阶段按干酪根的成熟度和成烃产物划分为为油带和轻质油、湿气带,其特点分别为:油带:石油以中-低分子量的烃类为主,正烷烃奇碳数优势逐渐变为成熟油冲淡直至消失,环烷烃和芳香烃的碳数和环数减少,曲线有双峰变为单峰⑥终结物:干酪根残渣3、过成熟阶段——准变质作用阶段①划分界限该阶段埋深大,温度高,Ro>2%②物质根底:干酪根残渣和已生成的湿气、凝析气、轻质油③化学作用过程:高温热裂解④烃类产物:干气〔甲烷〕⑤特点:趋于向甲烷分子的化学热稳定;干酪根缩聚为富碳剩余物。
2 油气成因和烃源岩(3)
只产甲烷的干气带。
河南理工大学 油气地质学
成熟度和干酪根颜色的关系(以西加拿大盆地八口钻井为例)
河南理工大学 解分析 资料中S1/(S1+S2)和 热解峰温Tmax(℃) 两个参数可确定生 油岩的未成熟带、 成油带和成气带。
河南理工大学
油气地质学
可溶有机质的化学法
<0.4 <0.25 陆生强氧
海生、湖生
陆生
陆生 以气和腐
化 或再循环
化石燃料
以油、 油页岩、 藻煤和
河南理工大学
油气地质学
残植煤为主
油气
植 煤为主
无油、少 量气
可溶沥青分析
可溶沥青的研究也能反映烃源岩中有机质的类型,较常用的参数:
① 烃源岩氯仿抽提物中组分组成特征如饱和烃/芳烃;
② 饱和烃气相色谱特征包括主峰碳位臵和峰型等,如正烷烃主峰 碳在C25-C33的后峰型,反映原始有机质为陆源高等植物输入;主峰碳 在C15-C19的前峰型,反映母质来源于水生低等生物;双峰型反映母质 具有低等生物和高等植物的混合来源。还有姥鲛烷/植烷可反映有机 质的形成环境。但这种方法基本不适用具有较高成熟度的母岩; ③ 色谱-质谱分析可鉴定甾类和萜类等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种类和
藻
质
絮 壳
质 质 组
草
质
木
质
煤
质
镜质组 孢 粉 结构镜质 体 无结构镜 质体 腐植型 (Ⅲ) 腐植型 (Ⅲ) 1.0- 0.70 0.3-0.2 <2 <10 <150 角质体 树脂体 木栓体
情质组 丝质体 微粒体 巩膜体 残余型 (Ⅳ) 煤质型 (Ⅳ) 0.60- 0.50 0.3- 0.25 <2
河南理工大学
油气地质学
《石油地质学》课程笔记
《石油地质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1.1 石油和天然气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石油和天然气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化石能源,对于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们不仅是能源的主要来源,还是化学工业、农业、医药、制冷和运输等行业不可或缺的原材料。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石油和天然气需求持续增加,导致资源紧张和价格波动。
因此,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利用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关注的焦点。
1.2 我国油气地质与勘探发展简史我国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利用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就有关于石油和天然气的记载。
20世纪初,我国开始引进西方的地质理论和勘探技术,开展油气资源的调查和勘探。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油气地质与勘探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950年代,发现了大庆、胜利等大型油田,使我国成为石油生产大国。
此后,我国在陆地和海域油气勘探不断取得突破,形成了多个重要的油气产区。
1.3 世界油气地质与勘探发展简史世界油气地质与勘探的发展历程与人类对能源的需求密切相关。
19世纪初,人们开始使用煤油作为照明燃料,推动了石油勘探的兴起。
随着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石油需求激增,促使勘探技术不断进步。
20世纪初,地质学家们提出了油气成因理论,为油气勘探提供了科学依据。
此后,地震勘探、钻井技术、油气藏评价等技术的突破,使得油气勘探领域不断扩大,发现了大量油气田。
第二章石油、天然气、油田水的基本特征2.1 石油的元素组成石油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主要由碳(C)和氢(H)两种元素组成,碳的含量约占83%至87%,氢的含量约占11%至14%。
此外,石油中还含有少量的硫(S)、氮(N)、氧(O)和微量金属元素等。
2.2 石油的化合物组成石油中的化合物主要包括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
烷烃是石油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主要包括甲烷、乙烷、丙烷等。
环烷烃包括环戊烷、环己烷等。
芳香烃包括苯、甲苯、二甲苯等。
2.3 石油的馏分组成与组分组成石油可以通过蒸馏分离成不同的馏分,主要包括:轻馏分(液化石油气、汽油)、中馏分(柴油、煤油)、重馏分(润滑油、沥青)和残余油(重油、渣油)。
第五章-石油和天然气成因与生油岩
罗斯化学协会上首次提出。 ——主要内容:地球内部水和重金属碳化物相互作 用下,就可以产生碳氢化合物。
3FemCn+4H20→mFe3O4+C3nH8m
碳化物说
地球形成之初温度很高 碳、铁呈液态
Fe+C---FemCn
地球冷却之后,碳化铁 保存在地球深处
如果地表水沿地壳裂隙向下渗 透,与碳化铁作用,生成烃
3FemCn+4mH2O→mFe3O4+C3nH8m
烃类不断聚集 油田形成了
烃类上升到 地壳岩石中
碳化说主张的油气生成过程:
——在地球形成时期,由于温度很高,使碳和铁变 为液态而互相作用生成碳化铁,由于比重大而深埋 地下。
可能是20亿年前通过如下费-托反应生成的
催化
CO2
H2
Fe,Co, Ni,V
300 ~ 400℃
CnHm
H2O
Q
证据:原油中正构烷烃的分布与费-托合成油中的相同, 世界油气的一半以上与板块俯冲及其相联系的各种断裂有关。
费-托反应最适宜的部位:俯冲板块的接触带、蛇绿岩推覆体 中、裂谷作用所薄化的地壳中。费-托反应合成的烃类伴随着断 裂岩浆活动上升,并运移到储集层中形成油气藏。
二、油气有机成因说
油气有机生成学说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许 多研究者进行了探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
1、最早:十八世纪中叶,罗蒙诺索夫 “石油是煤在地下高温蒸馏的产物。——蒸馏说
2、维尔纳茨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
系统研究了有机质的地质作用《地球化学概论》和《生物圈》
—详细论述了石油的有机组成和石油有机成因的主要 依据,提出了碳循环的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油气成因理论与烃源岩一、有机成因的证据1、世界99%的石油产自沉积岩2、石油在地壳中的出现,与地史上生物的发育和兴衰密切相关3、在油田剖面上,含有层位总与富含有机质的层位有依存关系4、石油中找到了许多鱼异戊间二烯类、萜类和甾醇类有关的化合物5、石油的元素组成包括痕量元素组成,与有机质或有机矿产相近似6、石油具有旋光性7、各种生物物质通过降解可得到或多或少的烃类产物。
二、干酪根1、沉积岩中不溶于碱、非氧化性酸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2、根据H/C和O/C原子比可分为三种:藻质型、腐泥型、腐殖型三、油气生成的理化条件温度、时间、细菌、催化剂、放射性、压力门限温度:烃源岩达到门限温度时(50-200),干酪根才开始成熟,与门限温度对应的深度(1500-5000)叫门限深度。
四、成烃演化与模式镜质体反射率(Ro)与有机质的成烃作用和成熟度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1、未成熟阶段——成岩作用阶段①划分界限:此阶段从沉积有机质被埋藏开始至门限深度为止,Ro<0.55②物质基础: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木质素等生物聚合物③化学作用过程:有机和无机过程。
生物水解、降解④烃类产物:挥发物、少量未熟——低熟石油。
⑤特点:正构烷烃具有明显的奇碳数优势⑥终结物:干酪根2、成熟阶段——深成作用阶段(为干酪根生成油气的主要阶段)①划分界限:该阶段从有机质演化的门限值开始至生成油气和湿气结束为止,Ro为0.5%~2%②物质基础:干酪根③化学作用过程:当达到门限深度和温度时,在热力作用下,粘土催化作用,干酪根初期热降解生成石油,后期热裂解生成轻质油和湿气。
④烃类物质:湿气、凝析气、成熟石油⑤特点:该阶段按干酪根的成熟度和成烃产物划分为为油带和轻质油、湿气带,其特点分别为:油带:石油以中-低分子量的烃类为主,正烷烃奇碳数优势逐渐变为成熟油冲淡直至消失,环烷烃和芳香烃的碳数和环数减少,曲线有双峰变为单峰⑥终结物:干酪根残渣3、过成熟阶段——准变质作用阶段①划分界限该阶段埋深大,温度高,Ro>2%②物质基础:干酪根残渣和已生成的湿气、凝析气、轻质油③化学作用过程:高温热裂解④烃类产物:干气(甲烷)⑤特点:趋于向甲烷分子的化学热稳定;干酪根缩聚为富碳残余物。
⑥终结物:次石墨*需要说明的是:1、有机质成烃演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对于任意烃源岩而言,可能只是演化到某一阶段的某个过程而已;2、以上仅仅是成烃演化的一般模式,对于不同的坳陷盆地其演化过程可能有其特殊性,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对于低熟油气,煤层和天然气水合物的成因也有其特殊性。
第二节天然气的成因类型与判别天然气有机成因气生物成因气热解气油型气煤型气无机成因气①生物成因气是有机质在还原条件下由微生物降解、发酵和合成作用形成的以甲烷为主的天然气。
碳酸盐还原带是生成甲烷的主要的生化带有利于生物气形成的因素可大致归纳为:有丰富的有机质;严格的缺氧、缺硫酸盐岩环境;pH值以接近中性为宜;温度在35-42℃为最佳;生物成因气化学组成,除个别含氮气较多的天然气外,甲烷含量一般大于98%,有的甚至在99%以上,重烃含量低,一般少于0.2%,为典型的干气。
②油型气指成油有机质在热力作用下以及石油热裂解形成的各种天然气。
主要包括石油伴生气、凝析油伴生气和热裂解干气,成油有机质的热演化成烃过程用Ro来表示其阶段和主要产物。
③煤型气煤型气是指腐殖煤及复制型煤系有机质在变质作用阶段形成的天然气。
其含义与腐泥型有机质在成油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天然气称为油型气相对应。
又称煤系气、煤成气。
煤型气的化学组成中重烃气含量有时可达10%以上,甲烷气一般占70%~95%,非烃气中普遍含氮气和汞蒸气,也常含二氧化碳,但贫硫化氢。
④无机成因气通常是认为是地幔排气作用形成,地幔排气过程依其特点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高温低压热排气过程和低温高压冷排气过程。
前者地幔气水和二氧化碳为主;后者则以甲烷和氢气为主。
化学组成一般以甲烷占优势,C+2含量很少,一般<1%。
常可见少量到微量烯烃,且氢、氮、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及氦气含量较高。
2、烃源岩的评价有机质数量、有机质类型和有机质成熟度1)有机质数量:包括有机质的丰度和烃源岩的体积,主要指标为有机碳、氯仿沥青A和总烃的百分含量。
2)有机质的类型,常从不溶有机质(干酪根)和可溶有机质(沥青)的性质和组成加以区分。
干酪根:元素分析、光学分析、红外光谱分析以及岩石热解分析元素分析:根据H/C,O/C原子比,可分为藻质型,腐泥型,腐殖型光学分析法:孢粉分析按干酪根在透射光下的微观结构,分为藻质、絮质、草质、本质和煤质煤岩分析将干酪根的显微组分分为壳质组、镜质组、和惰质组岩石热解分析:是岩石热解分析仪直接从岩样中测出所含的吸附烃,干酪根热解烃和二氧化碳与水等含氧挥发物以及相应的温度,温度可逐步加热到550摄氏度。
由于氢指数和氧指数与干酪根元素组成成分析能进行很多的对比。
可溶沥青分析:常用的参数:(1)烃源岩氯仿抽提物中组分组成特征如饱和烃/芳香烃(2)饱和烃气相色谱特征包括主峰碳位置和峰型等(3)色谱——质谱分析可鉴定甾类和萜类等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种类和数量,这对母质的来源也有重要意义。
3)有机质的成熟度是表征其成烃有效性和产物性质的重要参数,有效地方法有:镜质反射率(R0)法,孢粉和干酪根的颜色法、岩石热解法、可溶有机质的化学法镜质体反射率法:是温度和有效加热时间的函数具有不可逆性。
是确定煤化阶段的最佳参数之一。
镜质体反射率的主要类型有最大、最小和随机3种。
在煤岩显微组分中,镜质组最丰富,反射率居中,而壳质组反射率最低,惰质组最高第三节油气地球化学对比广义上包括油-油对比,油-岩对比,气-气对比,油-气-岩对比和天然气成因分类,其中油-岩和气-岩对比是核心问题。
一、1)参数选取的原则油气对比的基础是:1、性质相同的两种油气应源于同一母岩;2、母岩排出的石油应该与母岩中残留的石油相同;3、母岩排出的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应该与母岩的性质一致。
2)对比参数石油对比参数:常用的有微量元素系列和V/Ni比值;生物标志化合物如异戊间二烯烷烃的系列分布,萜类和甾类化合物的分布型式和特征;正构和异构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等系列化合物的分布型式和比值;各种石油组分的碳氢稳定同位素。
天然气的对比参数:烃气富集系数,即烃气/非烃气,甲烷系数,干燥系数,重烃系数和湿度。
二、油源对比:C+15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烷烃,甾类和萜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碳同位素和族组分等几大类。
气源对比:轻重气态烃的含量和比值,同位素,非烃含量,凝析油的地球化学指标第六章石油与天然气运移第一节初次运移油气的初次运移:是指油气在烃源岩中的运移以及向晕载层或储集层中的运移。
一、初次运移的介质条件(一)烃源岩的物理性质1、烃岩源的压实压实作用:随着上覆沉积负荷的不断增加,下伏先期沉积物逐渐被压实的现象为压实作用。
2、烃源岩的孔隙和比表面组成岩石的颗粒越细则比表面越大,相同埋深情况下泥岩的比表面比砂岩大;比表面大意味着岩石与孔隙流体的接触面增大,给流体运移带来困难3、烃源岩的润湿性与毛细管压力润湿性是吸附能力的一种作用,指液体在表面分子力作用下在固体表面流散的现象。
毛细管压力是在两种不混溶流体的弯曲界面上,由于两边流体所承受的压力不同,在凹面承受较大的流体压力,毛细管中的这种压力差称为毛细管压力,毛细管压力总是指向非润湿相。
(二)运移的理化条件1、温度条件石油生成的温度范围为60—150,通常,石油初次运移开始的温度和深度一般大于石油大量生成的温度和深度。
2、压力条件压力主要是指孔隙流体压力,是指作用在岩石或地层孔隙中的流体上的压力,即地层压力。
二、初次运移的动力主要有压力、构造应力、分子扩散力和浮力(1)压力包括正常压实作用产生的剩余压力、欠压实产生的异常压力、渗透作用产生的渗透压力和烃源岩与运载层接触面产生的毛细管压力(2)构造应力通常是指导致地壳发生构造运动的地应力,或者是由于构造运动而产生的地应力。
构造应力之所以是初次运移的动力,是因为烃源岩孔隙度和流体压力的变化,不仅可以由上覆岩石负荷应力所产生,也可以由水平的构造应力所引起,大多是两种应力叠加的结果。
(3)分子扩散力。
由于浓度差而产生的分子扩散。
在初次运移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虽然扩散作用在烃类物质运移方面的效率比较低,但只要有浓度差存在,扩散作用就无时不刻在发生2)扩散流与渗流在地下孔隙空间中可以相互转换,各显其能地进行初次运移。
(4)浮力三、阻力(1)分子间的吸着力(2)毛细管阻力(3)油气的浮力四、初次运移的相态及演变初次运移的相态是指:油气在地下发生运时的物理相态。
石油主要有水溶相、连续油相,气溶相和扩散相。
天然气主要有:水溶相、油溶相、连续油相和气溶相五、初次运移的通道包括烃源岩中较大孔隙、构造裂缝和断层,微裂隙、缝合线以及有机质或干酪根网络。
六、初次运移的基本模式1、正常压实模式在未熟-——底熟阶段,烃源岩层埋深不大,生成油气的数量少,烃源岩孔隙水较多,渗透率相对较高,部分油气可以溶解在水中呈水溶状态,部分可呈分散的游离油气滴,在压实作用下,随压实水流,同过烃源岩孔隙运移到储集层中。
2、异常压力模式在成熟——过成熟阶段,烃源岩层已被压实,孔隙水较少,渗透率较低,烃源岩排液不畅,有机质大量生成油气,孔隙水不足以完全溶解所有油气,大量油气呈游离状态。
3、扩散作用由于扩散作用是一种分子运移行为,因此与体积流相比,效率较低。
七、初次运移的其他问题(1)初次运移的时间1、根据压实阶段确定:初次运移发生在晚期压实阶段2、根据微裂隙形成时间确定:初次运移的时间就是微裂隙形成的时间。
3、根据有机质包裹体确定:有机包裹体是运移期有油气的原始样品。
测定有机包裹体的形成的温度,就可确定油气运移的时间及深度。
(2)初次运移的方向取决于油气初次运移的驱使因素和通道特征。
烃源岩内的孔隙压力差是最重要的驱使因素。
但实际运移方向常与生、储组合形式有关。
(3)初次运移的距离烃源岩排烃有效厚度+-30m,有砂岩夹层将大大增加排烃厚度。
(4)初次运移的效率排烃效率:烃源岩排出烃的质量与生成烃的质量百分比第二节二次运移油气二次运移是指油气自源岩中排出并进入相邻运载层以后沿储集层、断层、裂隙、不整合面等通道的运移。
广义的二次运移:油气脱离母岩后发生的一切运移。
运移的条件:1、油气饱和度达到一定2、油柱必须大于临界油柱高度。
一、二次运移的主要动力:重力、浮力、水动力1、浮力在自由水中或自由水面之上任一高度的油气所受到的浮力,实际上等于该高度的静水压力与静油压力之差。
当岩层倾斜时,浮力分解成垂直于层面和平行于层面的两个分力。
2、水动力水动力是推动地层孔隙水流动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