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播种机排种器及开沟器设计与控制(摘选)
大蒜直立播种机设计

基 金项 目 :国家公益 性行 业 ( 农业) 科研 专项 经 费项 目( 2 0 0 9 0 3 0 5 3— 0 7 ) ; 山东省科 技 发展 计 划 项 目 ( 2 0 0 9 G G 1 0 0 0 9 0 3 9 ) ; 山东
省农 业 科 技 成 果 转 化 资 金 项 目 ( 2 0 0 9 — 2 0 1 1 )
面 的摊 平板 覆 土 向装置 , 能够 保证 在播种 时使
大 蒜 保 持 直立 状 态 , 且 覆 土后 保 持 姿 态 基 本 不 变 。到 目前 为 止 , 我 国大 蒜 定 向 播 种 的 专 利 有 十 几 项 , 但 还 没有成熟的 、 能 够 推 广 应 用 的大 蒜 播 种 机 械 , 仍 然 依 靠 传 统 的人 工 方 式 进 行 种 植 , 即先开沟 , 芽 朝 上 直 立 插 于 沟 中 j 。农 民长 时 间下 蹲 劳 作 , 强 度大 , 效率低 , 而 且 此 方式 占用 了农 忙 时节 大 量 劳 动 力 , 影 响 了 大蒜 生 产 的经 济 效 益 J 。因此 , 广 大 蒜 农 迫 切 需 要 大蒜 种
作者 简介 :林悦 香 ( 1 9 6 3 一) , 女, 山东栖 霞 人 , 副 教授 , ( E— m a i l ) y x l i n
@ q a u . e d u . e n。
通讯 作者 :尚书旗 ( 1 9 5 8 一 ), 男, 山东 青州人 , 教授 , 博士 生导师 。
0 引 言
大蒜 种 植 的农 艺 要 求 根 部 向下 , 芽 部 向上 ¨ j 。 因
可行性 , 最终基 于一项专利技 术 , 设 计 了整体 结构 方案 , 如 图 1所 示 。 主要 工 作 原 理 : 四 轮 拖 拉 机 作 为
大蒜播种机中振动筛和排种器的整合设计-农业工程论文-农学论文

大蒜播种机中振动筛和排种器的整合设计-农业工程论文-农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引言大蒜在我国非常普遍,目前其种植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使得以大蒜种植为生的农民很辛苦。
农民通过手工方式开沟、插蒜、覆土,效率非常低,如金乡的大蒜驰名中外,但数千公顷的大蒜都是通过人工种植,劳动强度可想而知[1].农民迫切需要一种可以代替手工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来解决种蒜难这一历史性难题。
设计大蒜种植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大蒜的直立筛选,突破不规则农作物种植的瓶颈。
振动筛和排种器都是比较成熟的设备,如果将两部分有机结合,再针对大蒜的不规则外形进行改进,将缩短研发时间,提高研发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 振动筛的选择1. 1 振动筛原理振动筛在工厂中非常普遍,种类也多种多样,主要用于工厂中标准件的筛选,而针对非标准件的振动筛非常罕见。
对于蒜瓣这种有别于标准件甚至形状极不规则的个体,振动筛的设计是难点之一。
图 1 ~图 6 所示为振动筛的几种筛选方式,均是利用零件的形状特性来进行筛选;零件特征较为明显。
图1 所示的圆台性零件大端和小端的差异较大,利用图中设置的缺口便可将符合条件的零件筛选出来;在旋涡盆轨道设V 型缺口,大面朝下时,在V 形缺口架桥而通过,卧倒或倒立的工件不能架桥,继而落下、排除。
设缺口的半角为、轨道宽度为D、圆锥上部为d、sin d /2D 时,全部工件通过。
底部质量较大且长度比直径大的圆筒型工件(见图2),在轨道终端的伸出长度因底在前或后而异,有底端与无底端的质量悬殊愈大时,振列速度和精度愈高。
若工件数量过多时,落下滑槽工件满,失去振列机能,对策是用热电晶体等控制供给,通过上端膨大、下端内径与工件外径相同的通管承接工件。
工件排成一列时(见图3),在轨道开形状近似工件的孔,同方向的工件落下,反方向者通过。
此种工件的振列不大受外部阻力作用,振列的工件在滑槽内仍然连结成一列,所以不能用重力式滑槽,此时的滑槽需要直进式进料器。
大蒜直立播种机设计

大蒜直立播种机设计林悦香;尚书旗;杨然兵;张福元【期刊名称】《农机化研究》【年(卷),期】2013(035)010【摘要】为使大蒜生长姿态端正,保证蒜头外观质量,提高经济价值,种植时要求鳞芽朝上,直立播种.这种农艺特点制约了大蒜机械化的发展,使大蒜机械化定向种植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为此,设计了一款弹簧夹持式大蒜直立播种机.其主要由机架、开沟器、种子箱、播蒜轮和播蒜爪等零部件组成;主要工作原理是将蒜瓣定向放入播蒜爪中,通过播蒜轮的转动,蒜瓣自动鳞芽朝上植入土中.样机试验表明,仅靠土壤阻力克服弹簧力打开播蒜爪成功率较低,而且定向投种时难度较大.于是,在第2轮设计中增加了一套播蒜爪机械打开装置,播蒜爪转到上方时自动打开夹蒜板,方便定向人种;然后由弹簧夹持运转,转到下方时打开播蒜爪自动定向入土,实现定向种植.【总页数】4页(P87-89,94)【作者】林悦香;尚书旗;杨然兵;张福元【作者单位】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109;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109;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109;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1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223.94【相关文献】1.大蒜直立筛选方法探究及其装置设计 [J], 魏玉珍;邹栋林;刘勇兰;喜冠南2.大蒜直立栽种器的设计与试验 [J], 崔荣江;荐世春;徐文艺;马继春;王小瑜3.大蒜直立筛选方法探究及其装置方案设计 [J], 邹帅;魏玉珍;刘勇兰;陈建华;喜冠南4.非圆齿轮系大蒜直立移栽机构优化设计与试验 [J], 孙伟;冯江;蒋亦元5.大蒜直立种植装置设计与试验 [J], 金文忻;刘永华;张东凤;吴玉娟;王林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蒜种植用开沟器[实用新型专利]
![大蒜种植用开沟器[实用新型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14bc71c60066f5335b812148.png)
专利名称:大蒜种植用开沟器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王敬民,石瑜,李敬华,程栋,刘艳红,乔峰,王博,安萌萌,姜乐乐,王立新
申请号:CN201820418521.2
申请日:20180326
公开号:CN208273544U
公开日:
20181225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用机械设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大蒜种植用开沟器,包括支架,支架设置拉杆、雾化器、可调节定深轮和弯杆犁;拉杆位于支架上方中心线位置;雾化器位于支架和拉杆上方;可调节定深轮位于支架两侧,并与拉杆平行;弯杆犁位于支架下方,处于两个可调节定深轮之间;弯杆犁包括弯杆和犁头,弯杆和犁头的连接处设置喷嘴,喷嘴位于犁头后方;雾化器通过管道连接喷嘴。
本实用新型用于大蒜种植开沟作业,在实现对土壤开沟的同时,方便对土壤造墒和杀虫,简单快捷,省时省力,适用于大小地块,适应性强。
申请人:淄博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地址:255033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商场西街197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济南瑞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荆向勇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一种大蒜播种机[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大蒜播种机[实用新型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f7d7729cf46527d3250ce020.png)
专利名称:一种大蒜播种机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邱小宝
申请号:CN202021283445.2申请日:20200703
公开号:CN212436326U
公开日:
20210202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蒜播种机,属于大蒜播种机械技术领域。
包括设有车轮的机架,在机架上设有大蒜播种装置和一组开沟器;大蒜播种装置包括一组大蒜排种器和大蒜排种箱;大蒜排种器包括大蒜传送链条支撑结构,大蒜传送链条和防蒜种掉落护罩;大蒜传送链条支撑结构包括排种器支架和与排种器支架转动连接的多个链轮;大蒜传送链条包括链条和复合式种勺;链条与各链轮啮合连接并受其支撑形成具有蒜种输送播种通道的环状大蒜传送链条传动连接结构,蒜种拾取段位于大蒜排种箱的箱体内,蒜种选取段位于大蒜排种箱的上方,蒜种播种段位于大蒜排种箱的箱体前方。
它具有结构紧凑,有效避免蒜种漏播与重播等特点。
申请人:霸州市新星模具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地址:065001 河北省廊坊市霸州市经济开发区112国道北侧临津道口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李兴林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大蒜播种机种植机构的设计

大蒜播种机种植机构的设计谢学虎;张永;刘召;程永健;刘彩霞;毕力格图【期刊名称】《农业工程学报》【年(卷),期】2015(31)1【摘要】为了满足大蒜在栽植过程中保持蒜瓣鳞芽朝上垂直入土且蒜瓣弓背面朝向一致的农艺要求,该文根据蒜瓣的外形特征,设计了一种大蒜播种机种植机构并对该机构进行详细的理论分析,运用Solidworks软件对该机构进行建模并通过3D打印机打印出零件,然后组建试验台对该种植机构进行试验。
试验数据显示采用该种植机构不但可以确保大蒜弓背面朝向一致,而且播种机前进速度的变化对蒜瓣垂直度的影响较小。
该文为大蒜种植机械种植机构的设计提供了一种设计方法,为研究大蒜播种机和同类机具提供了参考。
%Garlic planters developed relatively late and its technology is not matured in the agricultural machinery. However, due to the growing demand for garlic, intensive planting of garlic has become the trend in modern agriculture. The restricting factor of garlic intensive planting is delayed garlic planting machinery development. This paper proposed two key problems of developing garlic planting machinery:garlic cloves insert vertically and the cloves face towards consistent. To solve these two problems, we designed a garlic planting mechanism which can meet the garlic agricultural cultivation requirement. Based on the study of garlic planter at home and abroad, we designed a mechanism and analyzed it in detailed according to the shape characteristics of garlic cloves. The software of Solidworks wasused for modeling the mechanism and the parts were printed by 3D printer, and then the garlic cultivation mechanism was built and tested. The test bench includes mobile platform which can control the speed, stepper motor, garlic planting mechanism, bracket, soil and 10 different sizes of garlic cloves. The garlic cultivation mechanism is fixed on the mobile platform through the bracket and steeper motor is fixed on the mobile platform. The rope of garlic cultivation mechanism is winded up onto the stepper motor. Stepper motor drives the rope of garlic planting mechanism to move with the mobile platform movement and press garlic cloves into the soil. By changing the frequency of the stepper motor and the speed of the mobile platform, we observed the angle between bulbil and soil of different sizes of garlic cloves under different combination of frequency and speed variation. The experimental data showed that changing the mobile platform movement speed had little effect on the angle between cloves bulbil and the soil when the frequency of variable frequency motor was fixed. When the mobile platform movement speed was fixed, changing the frequency of variable frequency motor also had little impact on the angle. While changing the angle between the garlic planting mechanism and the ground, it had large effect on the angle. Using this planting mechanism can not only ensure the garlic camber surface toward consistently but also reduce the effect on the vertical degree of garlic cloves caused by the speed of planter. But the different sizes of garlic had a pronounced impact on this plant mechanism and need to be further optimized. When cloves insert into the soil, the garlic plantingmechanism basically had no damage to cloves. This design adopts abrand-new concept and provides a new approach for designing garlic planting mechanism.【总页数】6页(P34-39)【作者】谢学虎;张永;刘召;程永健;刘彩霞;毕力格图【作者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呼和浩特 010018;内蒙古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呼和浩特 010018;内蒙古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呼和浩特010018;青岛华东工程机械有限公司,青岛266000;内蒙古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呼和浩特 010018;内蒙古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呼和浩特 0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223.9【相关文献】1.香料烟漂浮育苗播种机播种机构设计与试验 [J], 杨志吉;贺晓辉2.大蒜种植机分插机构优化设计及运动仿真 [J], 邵园园;曾庆良;玄冠涛;刘贤喜3.多层矫正式大蒜播种机矫正机构性能分析 [J], 秦婷婷;王存鹏;吕宝君;匡军;张倩瑜;张清博;胡彩旗4.大蒜播种机地轮及铺管覆膜机构改进设计与试验 [J], 李彦栋;石鑫;牛长河;张佳喜5.基于有限元的大蒜播种机机架轻量化设计 [J], 刘泽松;王浩屹;李骅;王永健;丁元庚;曾晓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多重扰动清种式大蒜单粒取种排种器设计与试验

多重扰动清种式大蒜单粒取种排种器设计与试验侯加林;方立志;张海阔;周凯;李天华;李玉华【期刊名称】《农业机械学报》【年(卷),期】2024(55)1【摘要】针对勺链式大蒜播种机取种过程中常出现的漏种、重种问题,设计了一种多重扰动清种式大蒜单粒取种排种器。
取种勺在充种阶段获取多粒蒜种,经多重扰动清种,最终取种勺内仅余1粒蒜种。
本文以金乡蒜种为研究对象,阐述了排种器的工作原理,确定了排种器的各项参数和多重扰动装置的最佳安装位置。
通过DEM-MBD耦合仿真试验,分析了倾斜角、取种勺线速度对充种成功率的影响,以及凹槽形状对单粒取种率的影响。
运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方法,以第2弧形突出部分坡度、倾斜角、取种勺线速度为试验因素,以单粒取种率和漏种率作为评价指标,开展了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
利用Design-Expert 8.0.6数据分析软件,分析了各因素对单粒取种率与漏种率的影响,对试验因素进行优化,确定了多重扰动装置最佳结构参数。
设计试验台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倾斜角、取种勺线速度分别为15°、0.07 m/s的条件下,通过调节多重扰动装置与取种勺凹槽顶端距离适配不同级别蒜种,当Ⅰ级、Ⅱ级、Ⅲ级蒜种距离分别为0、6.1、12.1 mm时,单粒取种成功率分别为92.2%、97.2%、95.6%,具有良好的取种性能。
【总页数】12页(P65-75)【作者】侯加林;方立志;张海阔;周凯;李天华;李玉华【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山东省农业装备智能化工程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223.25【相关文献】1.集排式精量排种器清种装置设计与性能试验2.轮勺式大蒜单粒取种装置设计与试验3.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优化设计与试验4.双充种室大蒜单粒取种装置设计与试验5.扰种齿辅助气吸式大蒜排种器设计与试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大蒜播种机排种器及开沟器设计与控制(摘选)
作者:JirapornBenjaphragairat, HaiSakurai, NobutakaIto
作者单位:JirapornBenjaphragairat(泰国曼谷市先皇技术大学工程学院农业工程系,泰国曼谷10520),
HaiSakurai(不丹皇家政府农业部农业机械中心(AMC)), NobutakaIto(日本国立三重大学生物资源学院国
际学生中心,日本)
刊名:
农业工程
英文刊名: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年,卷(期):2011,01(2)
1.荐世春.刘云东大蒜播种机蒜瓣自动定向控制装置的试验研究[期刊论文]-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09(10)
2.郭英芳.卢博友基于SUSAN算法的大蒜瓣尖识别的研究[期刊论文]-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3)
3.潘雷.邓世建.刘荣华基于模式识别的大蒜瓣尖识别研究[期刊论文]-农机化研究2010,32(5)
4.高迟.薛少平.李绅淑.阎勤劳.Gao Chi.Xue Saoping.Li Shenshu.Yan Qinlao大蒜鳞芽方向识别的实验研究[期刊论文]-农机化研究2010,32(10)
5.王方艳.Wang Fangyan大蒜播种机主要部件的设计及分析[期刊论文]-农机化研究2010,32(8)
6.谢洪昌.王德明.高立辉我国大蒜机械化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期刊论文]-现代化农业2012(1)
7.海力力.沙比提.刘占京2DBQ-2型便携式人工大蒜播种器[期刊论文]-新疆农机化2004(1)
8.杨清明.李娟玲.何瑞银.YANG Qing-ming.LI Juan-ling.HE Rui-yin基于图像处理的大蒜蒜瓣朝向识别[期刊论文]-浙江农业学报2010,22(1)
9.金诚谦.袁文胜.吴崇友.张敏.Jin Chengqian.Yuan Wensheng.Wu Chongyou.Zhang Min大蒜播种时鳞芽朝向对大蒜生长发育影响的试验研究[期刊论文]-农业工程学报2008,24(4)
10.李红.邓世建.王文捷大蒜自动播种系统的设计分析[期刊论文]-福建电脑2007(5)
本文链接:/Periodical_nygch201102028.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