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金融复习资料
财政与金融(农)复习资料
《财政与金融(农)》复习资料第一章1.2.3.4.5.1.财政既是一个经济范畴,又是个历史范畴。
2.财政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经济条件,二是社会条件。
3.征税是财政的最初表现形式,也是最早出现的财政范畴。
4.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集中分配一部分社会产品。
5.在财政历史发展中,封建社会是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财政范畴得到延伸,产生了国家公债和国家预算。
6.资本主义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有各种税收收入、专卖收入和债务收入。
7.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8.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是剩余产品。
9.财政分配的形式一般采用货币分配形式。
10.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
11.财政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三大职能。
三、单项选择题1.财政产生的条件是(B)。
B、经济和政治2.财政属于(B)范畴。
B、分配3.财政是国家凭借(B)集中分配一部分社会产品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形成的分配活动和分配关系。
B、政治权力4.财政最初的表现形式是(A)。
A、捐税5.国家公债和国家预算是在(B)制度下财政范畴的延伸。
B、封建社会6.财政是以(A)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A、国家四、多项选择题1.财政具有(A C E)职能。
A、资源配置 B、经济核算 C、收入分配 D、贮藏 E、经济稳定2.下列各种需要中属于社会公共需要的有(ABC D E)。
A、国防B、行政管理C、普及教育D、基础科学研究E生态环境保护3.资源配置职能是通过财政收支改变资源在(A D E)的配置。
A、地区之间 B、国有和集体企业之间 C、个人之间 D、产业部门之间 E、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之间4.经济稳定的含义包括(A B D E)。
A、充分就业B、物价稳定C、企业收支平衡D、国际收支平衡E、合理的经济增长率五、判断并改错1.财政是国家凭借全社会生产资料所有权集中分配一部分社会产品。
(×)2.奴隶社会财政范畴得到延伸,产生了国家公债和国家预算。
财政与金融复习
一、财政的总论1.财政是国家为满足其实现职能的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地、无偿地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所形成的分配关系。
简称“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2.财政的起源:剩余产品出现→人类社会三次大分工促进生产力进步→贫富分化→阶级和阶级斗争出现→国家产生→财政产生3.财政所具有的三个职能是: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稳定和发展。
3.1资源配置职能:财政的资源配置手段:a)正确地确定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合理比例,达到高效率地配置资源的目的。
b)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c)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结构,确保国家重点建设项目。
d)通过政府投资、税收和补贴等手段,调节社会投资方向。
3.2收入分配职能:1、洛伦茨曲线:这是用来描述一国财富和收入分配性质的一种曲线。
其原理如图:2、基尼系数基尼系数= A / (A+B) 实际的基尼系数界于0 与 1 之间,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接近平等,反之,则越不平等。
基尼系数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找出了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
并以A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
这个数值被称为基尼系数或称洛伦茨系数。
如果A为零,基尼系数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B为零则系数为1,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
该系数可在零和1之间取任何值。
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大,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
如果个人所得税能使收入均等化,那么,基尼系数即会变小。
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由于基尼系数给出了反映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数量界限,可以有效地预警两极分化的质变临界值,克服了其它方法的不足,是衡量贫富差距的最可行方法,所以,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和普遍采用。
财政与金融复习资料
财政与金融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题1、资源配置2、规费收入3、金融工具4、保证贷款5、购买支出6、基本建设投资“拨改贷”7、证券收益率8、汇率二、单项选择题1、财政分配的主要对象是()A、剩余产品B、社会产品C、必要产品D、社会财富2、对国有企业利润征收的所得税属于()A、企业收入B、债务收入C、税收收入D、其他收入3、下列税种中,属于所得课税的有()A、农业税B、关税C、耕地占用税D、证券交易税4、跨国公司进行国际避税最常用的一种手段,是将利润()A、转移到高税国实现B、转移到低税国实现C、隐瞒D、抽逃5、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重点是()A、资源性国有资产B、经营性国有资产C、非经营性国有资产D、有形国有资产6、我国财政支出中的补偿支出是()A、基本建设支出B、债务支出C、国家物资储备支出D、挖潜改造支出7、实现以外延为主的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方式是()A、基本建设B、大修理C、更新改造D、改建重建8、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是()A、社会福利B、社会保险C、社会救济D、商业保险9、各国政府偿还国债的基本手段是()A、设立偿债基金B、依赖财政盈余C、预算列支D、举借新债10、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实质是()A、处理预算资金上的集权与分权的关系B、处理国家与企业的物质利益关系C、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D、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11、我国最基本的信用形式是()A、商业信用B、银行信用C、国家信用D、消费信用12、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的中央银行制度是属于()A、单一型中央银行制度B、复合型中央银行制度C、跨国型中央银行制度D、准中央银行制度13、在商业银行的传统负责业务中处于最重要地位的业务是()A、资本金B、各项存款C、发行债券D、借款14、信托机构接受委托,对其财产进行经营、管理或处理的业务是()A、信托类业务B、委托类业务C、代理类业务D、融资租赁业务15、保险职能中,能体现保险经济活动内在功能的是()A、融能资金B、组织经济补偿C、分散危险D、增加投资收益16、证券交易所经纪人与外界证券商或客户的中介者,叫做()A、证券代理人B、证券买卖者C、掮客D、证券咨询机构17、目前,我国将货币划分为三个层次,Mo通常是指()A、企业单位的活期存款B、流通中现金C、居民储蓄存款D、银行全部存款18、凯恩斯认为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下降和流动偏好增加,会直接导致()A、通货膨胀B、经济危机C、经济滞胀D、有效需求不足19、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的汇率变动趋势是()A、本币汇率上升B、外汇汇率波动C、本币汇率下跃D、本币汇率不变20、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是()A、税收B、国家预算C、国债D、财政补贴2l、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A)国家 B)企业 C)社会团体 D)社会组织22、在减轻或消除国际重复征税的各种方法中,采用最为普遍的是( )A)扣除法 B)低税法 C)免税法 D)抵免法23、国家预算对国有企业的资金拨付包括( )A)城市维护建设费支出 B)国家物资储备支出C)地质勘探费支出 D)企业补贴支出24、就一个由财政投资的建设项目来看,如果该项目当年开工,当年建成投产,则当年财政对该项目的基本建设拨款额与投资额之间具有如下关系( )A)拨款额大于投资额 B)拨款额小于投资额C)拨款额等于投资额 D)拨款额与投资额无关25、根据国家规定,各地养老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相抵后的结余额除留足两个月的支付费用外,绝大部分应投资于( )A)股票 B)企业债券 C)金融债券 D)国家发行的特种定向债券26、在金融市场上按预先确定的发行条件发行国债的方式被称为( )A)固定收益出售方式 B)公募拍卖方式C)连续经销方式 D)直接销售方式27、我国从1994年起实行的预算管理体制是( )A)总额分成 B)划分收支,分级包干C)分税制 D)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28、国家财政管理体制的主导环节是( )A)税收管理体制 B)国家预算管理体制C)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 D)行政事业财务管理体制29、在商业信用中,由债权人开出的命令债务人在一定时期内把一定金额的款项支付给持票人的商业票据是( )A)商业期票 B)商业本票 C)商业汇票 D)商业发票30、现代银行与早期银行相比,其特点之一是( )A)办理存款业务 B)办理结算业务C)办理贷款业务 D)具备信用创造功能3l、票据贴现与普通贷款相比,其不同之处是( )A)收取利息的保证程度较差 B)期限较长C)申请人并非银行的直接债务人 D)相同期限下利率略高32、银行投资,通常是指商业银行( )的业务活动。
财政与金融复习题与答案
财政与金融复习题与答案一、选择题1. 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包括以下哪项?A. 利率调整B. 税收政策C. 汇率政策D. 信贷政策答案:B2. 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不包括以下哪项?A. 资源配置B. 风险管理C. 价格发现D. 产品制造答案:D3. 下列哪个不是金融衍生品?A. 股票B. 期货C. 期权D. 掉期答案:A4. 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包括以下哪项?A. 利率政策B. 公开市场操作C. 存款准备金率D. 所有以上答案:D5. 以下哪个是中央银行的职能?A. 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B. 管理国家外汇储备C. 监管金融市场D. 所有以上答案:D二、简答题1. 简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
答:财政政策主要通过政府支出和税收调整来影响经济,而货币政策则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
财政政策更侧重于直接影响经济活动,而货币政策则通过影响借贷成本和投资回报率来间接影响经济。
2. 什么是货币乘数效应?答:货币乘数效应是指在银行系统中,中央银行增加的基础货币能够通过商业银行的信贷创造过程,放大对经济的影响。
即银行每增加一定量的基础货币,通过信贷循环,最终能够创造出更多的货币供应。
三、计算题1. 如果中央银行将存款准备金率从10%提高到15%,某商业银行的存款基础为1000万,计算该银行的新增可贷资金。
答:原始可贷资金 = 存款基础 / (1 - 原始准备金率) = 1000万/ (1 - 0.10) = 1111.11万新增可贷资金 = 原始可贷资金 - 新可贷资金 = 1111.11万 -1000万 / (1 - 0.15) = 1111.11万 - 1250万 = -138.89万(注:这里的计算结果表明,提高准备金率实际上减少了银行的可贷资金)四、论述题1. 论述金融监管的重要性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金融监管对于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公平至关重要。
它能够防止金融欺诈和不当行为,保护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财政与金融复习资料及试题及答案
B.出口
C.进出
D.流入
13.社会集团购买力属于()
A.建设性支出
B.消费性支出
C.转移性支出
D.我国特有的经济范畴
14.以下哪面不是消费性支出()
A.基本建设
B.文教科卫
C.行政管理
D.国防
15.财政支出的首要目标是()
A.经济增长
B.物价稳定
C.公平分配
D.国际收支平衡
16.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比例关系是()的比例关系。
A.积累与消费
B.农轻重
C.基建与更改
D.工业与农业
17.我国财政最大和最主要的支出类别是()支出。
A.基本建设
B.文教科卫
C.行政管理
D.建设性
18.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方式是()
A.基本建设
B.更新改造
C.住宅建设
D.基础设施
19.非转移性支出是指()
A.社会保障
B.补贴
C.国债利息
D.行政管理
4、()公共产品的核心特征是
A、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
B、受益的非排他性和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
C、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和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
5、()在封建社会末期所产生的财政范畴是
A、捐税B、国家预算C、公债
6、()企业固定资产基本折旧基金的支配主体是
A、国家B、企业C、个人
7、()财政是一个
A、经济范畴B、历史范畴C、历史范畴和经济范畴
(1)政策目标的侧重点不同。货币政策主要是调节货币供求总量,解决通货膨胀问题。而财政政策的侧重点则是解决财政赤字和结构性平衡问题。
(2)透明度不同。财政政策的透明度高,财政的一收一支,是结余还是赤字,都是非常清楚的。银行信贷的透明度差,银行信贷收支和平衡的真实状况是很难一下子看得清楚。
财政与金融考试复习资料
《财政与金融》复习提纲名词解释1、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集中分配一部分社会产品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形成的分配活动和分配关系。
2、财政职能:是指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具有的职责和功能。
3、财政收入:是指国家预算收入,包括中央及地方各级政权的预算内收入及部分预算外收入。
4、税收制度:是国家规定的税收法令、条例和征收办法的总称。
5、税率:是应纳税额与课税对象数额之间的比例。
6、起征点:是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开始征税时应达到的一定数额。
7、免征额:是课税对象中免于征税的数额。
8、直接税:指税负不易转嫁的税种。
9、间接税:指税负能够转嫁的税种。
10、国债:是国家为维持其存在和满足其履行职能的需要,采取有偿方式,筹集财政资金时形成的国家债务。
11、财政支出:是财政分配活动的第二阶段,是国家(政府)把筹集到的财政资金用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分配活动,是政府履行其职能而支付的相应费用的资金。
12、量入为出:指在合理组织财政收入的基础上,根据收入安排支出,支出总量不能超过收入总量。
1 3、政府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实体为了开展日常政务活动和为公众提供社会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需要,在财政的监督下,以法定的方式、方法和程序,从国内外市场上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公共部门购买所需商品和劳务的行为。
14、教育事业费:主要指各级教育部门的事业费,包括教育部门举办的各类中小学及幼儿教育经费、国家批准设立的各类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经费、教育部门举办的成人高等教育以及广播电视教育经费等。
1 5、社会保障:是国家向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就业机会以及遇到其他事故而面临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
1 6、社会保险:是保障劳动者在失去劳动能力,从而失去工资收入后仍能享有基本的生活保障。
17、财政补贴:是国家为了实行特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目标,将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补助给企业和居民的一种再分配方式。
1 8、国家预算:是以收支一览表形式表现的、具有法律地位的文件,是国家财政实现计划管理的工具。
财政金融复习题及答案
财政金融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是()。
A. 增加就业B. 稳定物价C. 促进经济增长D. 实现社会公平答案:C2. 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包括()。
A. 资金融通B. 风险管理C. 价格发现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货币供应量增加通常会导致()。
A. 利率上升B. 利率下降C. 通货膨胀D. 通货紧缩答案:C4. 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是指()。
A. 银行资本与资产总额的比率B. 银行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C. 银行资产与资本的比率D. 银行资产与负债的比率答案:B5.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账户包括()。
A. 货物和服务贸易B. 直接投资C. 证券投资D. 官方储备资产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属于财政政策工具?()A. 税收政策B. 政府支出C. 货币政策D. 转移支付答案:ABD2. 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包括()。
A. 个人投资者B. 企业C. 银行D. 政府答案:ABCD3.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汇率的变动?()A. 贸易平衡B. 利率差异C. 政治稳定性D. 经济增长预期答案:ABCD4. 以下哪些属于银行的负债?()A. 存款B. 银行间借款C. 银行自有资本D. 贷款答案:AB5.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资本和金融账户包括()。
A. 直接投资B. 证券投资C. 官方储备资产D. 经常转移答案:ABC三、判断题1. 财政赤字是指政府支出超过政府收入的部分。
()答案:正确2. 通货膨胀率上升通常会导致实际利率下降。
()答案:正确3. 银行的流动性比率越高,其流动性风险越低。
()答案:正确4. 外汇储备的增加可以增强一个国家的国际支付能力。
()答案:正确5. 国际收支的长期顺差可能会导致本国货币升值。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主要区别。
答案:财政政策主要通过政府的税收和支出来影响经济,而货币政策则通过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
财政与金融复习资料
第一章财政总论一、名词1.财政:在社会再生产活动中,以国家为主体的、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形成的集中化分配关系。
2.财政职能:政府活动所固有的经济功能。
二、简答1.如何理解财政的含义?①财政是一种分配活动,属于分配范畴;②财政活动的主体是政府;③财政活动的目的是提供公共物品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④财政分配的对象是一部分国民收入。
2.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手段有哪些?①明确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②加强税收调节;③通过转移性支出,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3.经济稳定的内容是什么?①充分就业。
有能力工作、愿意工作并且又在寻找工作的人的充分就业,充分就业并不等于百分之百的就业。
②物价水平稳定。
物价的上涨幅度在社会可以忍受的范围内,一般说来年率在3%—5%或其以下的物价上涨幅度可视为物价水平稳定。
③国际收支平衡。
一国在进行国际经济交往时,其“资本性项目”的收支、进出口商品收支、劳务收支以及无偿转移收支,大体保持平衡。
三、论述题1.论述财政的职能财政职能:政府活动所固有的经济功能。
①资源配置职能资源配置:通过对现有的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资产结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及技术结构的合理化,使社会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②收入分配职能收入分配:国民收入产生后通过分配形成的流量的收入分配和存量的财产分配。
财政收入分配的目标是公平分配。
衡量公平分配的重要指标是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
③稳定和发展职能A.稳定:经济稳定。
经济稳定的基本内容有:a.充分就业;b.物价水平稳定;c.国际收支平衡。
B.发展:经济发展,通过物质生产的不断增长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基本需要。
第二章财政支出一、名词1.财政支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财政资金的支付。
2.购买性支出:政府直接在市场上购买物品或劳务所形成的支出,反映了政府在市场的交易。
《财政与金融》期末总复习指南(doc 7页)
《财政与金融》期末总复习指南(doc 7页)《财政与金融》期末总复习指导第一章财政导论1、财政的产生。
财政是个经济(分配)范畴和历史范畴;财政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财政的含义。
2、财政的发展。
财政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四种社会形态。
(1)封建社会财政范畴的延伸——公债和国家预算。
(2)资本主义国家财政的主要收支情况。
3、财政的特征(1)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2)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是剩余产品(3)财政分配的形式一般采用货币分配形式。
(4)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
4、财政职能的概念:(1)资源配置职能的含义。
(2)收入分配职能的含义。
(3)经济稳定职能的含义。
第二章财政收入总论1、财政收入按社会产品的价值分类。
2、影响财政收入数量的下限因素。
3、影响财政收入数量的上限因素。
第三章税收1、税收的特征:税收征税依据是国家政治权力,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一种主要形式。
税收的形式特征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2、税制要素由以下基本要素构成:(1)纳税人。
(2)课税对象:含义。
(3)税率:我国现行税率分为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三种。
(1)(2)社会福利中的一部分。
(3)社会优抚。
1、社会保障的筹资模式。
2、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模式。
3、财政补贴的性质(主体、对象)第八章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1、国家预算(1)在综合财政计划中国家预算处于主导地位。
(2)国家预算的原则。
(3)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概念)。
(4)国家预算的编制:中央预算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
(5)国家预算的执行:中央国库业务由中国人民银行管理。
2、预算外资金的概念和特点。
3、国家预算管理体制(1)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概念及其实质。
(2)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就是国家预算管理体制。
(3)分税制的概念、内容及其优点。
第九章财政政策和财政平衡1、财政政策的概念。
财政与金融复习资料
财政与金融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财政在社会再生产中属于( D )A.生产环节 B.交换环节 C.消费环节 D.分配环节2.我国目前最大的财政支出项目是( D )A.行政管理支出 B.社科文教支出 C.国防支出 D.经济建设支出3.下列税种中,属于财产税的有( B )A.农业税B.契税C.证券交易税D.土地使用税4.从支出顺序上进行控制,安排财政支出时首先应该保证( C )A.先农业后工业B.先更新改造后基本建设C.先消费后积累D.先简单再生产后扩大再生产5.各国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是( D )A.公债收入 B.国有资产收益 C.公共收费 D.各项税收6.将公债分为上市公债和非上市公债的分类标准是( C )A.债权人不同 B.发行主体不同 C.流动性不同 D.用途不同7.我国复式预算中,属于建设性的预算收入是( D )A.各项税收 B.非生产性企业亏损补贴C.教育费附加 D.经常性预算结余二、多项选择题1.影响财政收入规模下限指标的因素,一类是刚性的,下列中属于刚性因素的有( ACDE )A.国防费支出 B.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支出C.行政管理费支出 D.警察部队支出E.教育费支出2.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来配置土地、资本、劳动等社会资源的经济方式,其特征主要是( ABCE ).A.自由性 B.竞争性 C.平等性 D.计划性 E.法制性3.外汇的一般特征主要是( ADE ).A.国际性 B.流动性 C.稳定性 D.可偿还性 E.可兑换性4.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各国金融机构体系一般包括的环节有( ADE ).A.中央银行B.商业银行C.政策性银行D.股份制银行E.非银行金融机构三、改错题1.财政是以企业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企业”改为“国家”财政与金融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财政在社会再生产中属于( D )A.生产环节 B.交换环节 C.消费环节 D.分配环节2.我国目前最大的财政支出项目是( D )A.行政管理支出 B.社科文教支出 C.国防支出 D.经济建设支出3.下列税种中,属于财产税的有( B )A.农业税B.契税C.证券交易税D.土地使用税4.从支出顺序上进行控制,安排财政支出时首先应该保证( C )A.先农业后工业B.先更新改造后基本建设C.先消费后积累D.先简单再生产后扩大再生产5.各国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是( D )A.公债收入 B.国有资产收益 C.公共收费 D.各项税收6.将公债分为上市公债和非上市公债的分类标准是( C )A.债权人不同 B.发行主体不同 C.流动性不同 D.用途不同7.我国复式预算中,属于建设性的预算收入是( D )A.各项税收 B.非生产性企业亏损补贴C.教育费附加 D.经常性预算结余二、多项选择题1.影响财政收入规模下限指标的因素,一类是刚性的,下列中属于刚性因素的有( ACDE )A.国防费支出 B.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支出C.行政管理费支出 D.警察部队支出E.教育费支出2.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来配置土地、资本、劳动等社会资源的经济方式,其特征主要是( ABCE ).A.自由性 B.竞争性 C.平等性 D.计划性 E.法制性3.外汇的一般特征主要是( ADE ).A.国际性 B.流动性 C.稳定性 D.可偿还性 E.可兑换性4.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各国金融机构体系一般包括的环节有( ADE ).A.中央银行B.商业银行C.政策性银行D.股份制银行E.非银行金融机构三、改错题1.财政是以企业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财政与金融
财政与金融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财政2.通货膨胀3.货币流通4.宏观调控二.填空题:1.国家财政的职能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方面。
2.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是________。
3.我国财政支出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形式。
4.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世界货币等五大职能。
5.信用工具一般具有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中央银行的职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货币流通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形式。
8.一定时期内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因素。
9.商业银行存款派生能力取决于两个因素:________和________。
10.构成金融市场的要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衡量信贷收支是否平衡的标志是________。
12.税收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特征。
13.社会公共需要具有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我国财政分配过程可分解为收支两个相辅相成的环节,财政收入是________,财政支出是________。
15.财政的萌芽和产生是由________最终决定的;________则是导致财政产生的直接因素。
16.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给投资人的入股凭证称为__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1.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是()。
A.国家产生以后的现象B.阶级社会的现象C.原始社会的现象D.财政的根本属性2.财政处于社会再生产中的()。
A.生产环节B、分配环节C、交换环节D.消费环节3.社会产品总价值中社会纯收入是指()。
财政金融学复习知识点汇总
财政学复习知识点(46个)第一章1、国家分配论和公共财政论的思路国家职能——为完成国家职能需筹集资金——国家参与社会剩余产品分配社会成员有共同需要——市场不能有效提供——国家提供——国家融资2、“看不见的手”原理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在力图追求个人满足,一般说来,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但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社会利益,并且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的效果更大3、帕累托效率概念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状态,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
4、市场失灵的5个领域(1)公共品和外部性(2)收入分配不公(3)经济波动(4)垄断(5)信息不完全5、政府的两种类型(1)仁慈的政府:政府是大公无私的(2)利维坦政府:政府也是自私自利的6、财政有哪三个职能,如何理解这三个职能。
三个职能: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稳定和发展其中:财政资源配置职能:财政提供公共品;财政补贴正外部性,对负外部性征税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税收调节、转移支付宏观经济稳定: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财政稳定和发展职能:自动稳定器、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7、公共品的两个特征为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路灯;国防)8、三种公平观为起点公平、规则公平、结果公平9、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的概念研究国民收入在国民之间的分配问题,先将一国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排队,然后考虑收入最低的任意百分比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
将这样的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描绘在图形上,即得到洛伦兹曲线。
基尼系数:G=A/(A+B)经济含义:基尼系数最小等于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最大等于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实际的基尼系数介于0和1之间。
10、自动稳定器的概念(1)从财政收入方面来看,当经济衰退时,国民收入水平下降,个人收入减少,相应地政府税收会自动减少,税收减少导致总需求增加,因而将会促使经济回升;反之,当经济过热时,失业率下降,收入增加,税收会随个人收入增加而自动增加,从而起到抑制经济繁荣的作用。
财政与金融复习资料
第一章1.财政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经济条件,二是社会条件。
经济条件是指社会上存在着可供财政分配的那部分剩余产品。
社会条件是指国家的产生。
2.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集中分配一部分社会产品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形成的分配活动和分配关系。
3.财政的特征:1)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2)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是剩余产品。
3)财政分配的形式一般采用货币分配形式。
4)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
4.财政职能:是指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具有的职责和功能,它是财政这一经济范畴本质的反映,具有客观必然性。
5.财政的职能包括: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是通过财政收支改变资源的配置,时限资源结构的合理化,是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得到高效利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内容包括:a调节资源在地区之间的配置。
B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
C调节全社会资源在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
2)收入分配职能是指国家财政通过集中性收支调节社会上收支与财富的分配,使之达到公平与公正的分布状态。
内容包括:a调节企业利润水平。
B调节居民个人收入水平。
3)经济稳定职能是指通过财政收支及财政政策使经济达到稳定、协调发展的目标。
内容包括:a调节社会供求总量的大体平衡。
B调节社会供求结构上的平衡。
C通过财政收支,发挥财政“内在稳定器”作用。
6.市场机制的缺陷:其一,市场机制不能提供公共财货。
公共财货又分三类,一是指政府向居民提供的用于维护社会秩序的设施和劳务;二是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而企业或个人缺乏投资动机或容易引起垄断的社会公共设施;三是指维持社会发展所必需,但不宜作为经营对象取得利润的事业。
其二,市场机制的“不完全性”。
其三,生产和消费往往受外在因素影响。
这里的外在因素指外在的效益和外在成本。
第二章1.财政分配包括组织收入和安排支出两个阶段。
2.财政收入:指国家预算收入,宝库中央级地方各级政权的预算内收入及部分预算外收入。
《财政与金融》复习重点
《财政与金融》复习重点第一部分财政第一章财政、政府与市场1、财政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
可以简称为“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
特点:(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2)财政分配对象是社会产品(剩余产品)。
(3)财政分配的目的是实现国家职能,满足公共需要。
(4)财政分配具有集中性、全社会性、强制性和不直接返还性的特点.2、公共产品的特点.(1)消费上的非排他性。
(2)消费上的非竞争性.(3)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4)效用的外部性.(5)消费的不可逃避性.(6)供给的非排除性。
3、市场失灵和缺陷的表现。
(1)不能提供公共产品。
(2)自然垄断和规模经济。
(3)信息不充分.(4)外部负效应。
4、财政产生的条件。
(1)经济条件:剩余产品、私有制。
(2)政治条件:国家产生。
5、公共财政的概念和特点.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非市场机制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政府收支活动。
特点:(1)与市场经济适应,用于弥补市场失灵(边界)提供公共产品.(2)市场提供一视同仁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实质)。
(3)非营利性财政(不与民争利;以支定收)。
(4)法制化财政(严格的预算制度)。
(5)透明化财政.(6)核心是效率.6、财政的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
(2)收入分配职能。
(3)稳定经济的职能。
第二章财政支出1、什么是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其特点.购买性支出:亦称消耗性支出。
是指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包括购买日常政务活动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以及国家投资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例如政府部门事业费和投资、拨款等.特点:通过此类支出,政府掌握的资金与微观经济主体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相交换,即政府一手支付了资金,另一手相应地购买了商品和服务,满足了实现国家只能的需要。
转移性支出:指财政资金无偿地、单方面地转移,政府不能从中获取相应的商品和服务。
这类支出主要包括社会保险支出、抚恤、救济、债务支出等。
财政与金融复习题及答案
财政与金融复习题及答案《财政与金融》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金融:指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对部分社会产品进行集中配送。
2、外部效应:指的是私人费用与社会费用之间或私人得益与社会得益之间的非一致性。
3.资源配置:指通过合理配置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使资源结构合理化,使其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和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是在偿还和支付利息的条件下价值的单边运动。
5.汇率:指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汇率。
6、货币头寸:是商业银行每日收支相抵后,资金过剩(多头寸)或不足(少头寸)的数量。
二、填空题1.市场失灵表现在很多方面,主要包括公共产品、外部效应、不完全竞争、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和失衡。
2.我国财政收入的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税收收入、企业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
3.税收的形式特征是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4、信用的形式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民间信用。
5、财政支出的原则有:量入为出、优化支出结构、公平与效率兼顾。
6.金融创新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金融工具创新、交易技术创新、市场形态创新、组织结构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
7.央行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再贴现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公开市场政策。
3、判断问题1、利息来源于劳动者所创造出的价值的一部分。
(√)2、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企业。
(√)3、政策性金融机构,是指那些专门从事商业性的金融活动。
(×)4、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是指发放贷款,而不是吸收存款。
(×)5、金融创新,是指来自金融业内部的种种创造性的变革。
(√)6.信托是以信托为核心,以资产为基础,以委托为方式的财产管理制度。
(×)7. 证券市场是指证券流通市场上交易的证券的价格。
(√)8.货币流动性是指货币变成现金的能力。
(√) 9.金融工具交易方式按交易方式可分为直接交易和间接交易。
(√) 10.证券业的监管方式包括:官方监管、自律和公众监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与金融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A )。
A. 国家
B. 政府
C. 政党
D. 民众
2.政府出资建养老院属于社会保障中的( C )。
A. 社会保险
B. 社会救助
C. 社会福利
D. 优抚安置
3. 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标志是(B )。
A.纳税人 B. 征税对象 C. 税率 D. 税目
4.能体现量能负税原则的税率是( B )。
A. 比例税率
B. 累进税率
C. 固定税率
D. 浮动税率
5.消费贷款属于( D )。
A. 商业信用
B. 银行信用
C. 国家信用
D. 消费信用
6.商业银行最重要的一项资产业务是( A )。
A.贷款
B.存款
C.投资
D.发行金融债券
二、名词解释题
1.财政支出:是以国家为主体、以财政的事权为依据进行的一种财政资金分配活动,集中反映了国家的职能活动范围及其所发生的耗费。
2.社会保障:是指政府财政对丧失劳动能力、失业及遇到其他事故发生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
3.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自身的职能,或预订的社会和经济目标,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强制无偿地征集而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4.公债:是政府为筹措财政资金,凭其信誉按照一定程序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一种格式化的债权债务凭证。
5.财政政策: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是为政府的经济发展目标服务的,是政府调节经济的一系列财政方面手段和措施的总称。
6.商业信用:企业之间在出售商品时,以延期付款或预先交付货款形式所提供的信用,也是通常所说的商品赊销或预购的活动。
7.股票:是股份公司给股东证明其投资并凭以领取股息的凭证,是股份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发行的股份凭证,代表着其持有者(即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
三、简答题
1.简述利率的决定及其影响因素。
答: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是由若干综合作用的结果。
由于代表供求的指标选择不同而产生了种种理论。
主要有: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影响因素有平均利润率、资金供求和竞争的变动、物价水平的变动、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动等;西方的利率决定理论,包括古典利率理论、货币供求论、可贷资金利率理论等。
2.什么是资源税,征收资源税有什么作用?
答:资源税是以自然资源为课税对象的税类。
作用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促进资源合理开发,节约使用有效配置;(2)调节资源极差收入,实现公平竞争;(3)增加财政收入。
3.简述公债的偿还方式主要有哪几种?
答:要点:公债的偿还是指近期偿还公债本金与支付利息。
偿还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一次偿还法;(2)购销偿还法;(3)调换偿还法;(4)比例偿还法。
4.马克思是如何论证货币起源的?
答:马克思从商品和商品交换入手,用完整的劳动价值理论论证了货币产生的客观必然性。
按照马克思的货币起源学说,货币是伴随着商品价值形式的不断发展变化而最终产生的。
商品价值形式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变化阶段:(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阶段。
在这一阶段上,一种商品的价值仅仅是简单的或偶然的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另外一种商品上。
(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阶段。
在这一阶段上,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了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
(3)一般价值形式阶段。
在这一阶段,所有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了一个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身上。
(4)货币形式阶段。
在这一阶段,所有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了作为固定的一般等价物的金或银上。
当价值形式发展到第四个阶段时,货币就产生了。
5.什么是信用,它有哪些形式?
答:要点:信用是以偿还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主要形式有:(1)商业信用(2)银行信用(3)国家信用(4)消费信用(5)民间信用。
6.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包括哪些?
答:要点: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最基本、最重要的业务,主要是指其吸收资金的业务。
它包括: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