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竞赛训练题--选择题(每题含详解)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一元一次方程》-选择题专项经典练习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1.互联网“微商”经营已成为大众创业新途径,某微信平台上一件商品标价为200元,按标价的五折销售,仍可获利20元,则这件商品的进价为()A.120元B.100元C.80元D.60元C解析:C【详解】解:设该商品的进价为x元/件,依题意得:(x+20)÷510=200,解得:x=80.∴该商品的进价为80元/件.故选C.2.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若a=b,则a−3=b−3B.若a=b,则7a−1=7b−1C.若a=b,则ac2+1=bc2+1D.若ac2=bc2,则a=b 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分别对每一项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详解】A. 若a=b,则a−3=b−3,正确;B. 若a=b,则7a−1=7b−1,正确;C. 若a=b,则ac2+1=bc2+1,正确;D. 当c=0时,若ac2=bc2,a就不一定等于b,故本选项错误;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等式的性质,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其性质定义.3.一游泳池计划注入一定体积的水,按每小时500立方米的速度注水,注水2小时,注水口发生故障,停止注水,经20分钟抢修后,注水速度比原来提高了20%,结果比预定的时间提前了10分钟完成注水任务,则计划注入水的体积为()A.34000m B.32500m C.32000m D.3500m B解析:B【分析】设计划注入水的时间为x小时,根据“比预定的时间提前了10分钟完成注水任务”列出方程并解答.【详解】设计划注入水的时间为x小时,依题意得:()20105002+5001+2025006060x x ⎛⎫⨯⨯---= ⎪⎝⎭%, 解得x=5.5×500=2500,即计划注入水的体积为2500立方米.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在于根据题意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4.某个体商贩在一次买卖中同时卖出两件上衣,每件售价均为135元,若按成本计算,其中一件盈利25%,一件亏本25%,则在这次买卖中他( )A .不赚不赔B .赚9元C .赔18元D .赚18元C 解析:C【分析】要知道赔赚,就要先算出两件衣服的原价,要算出原价就要先设出未知数,然后根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详解】解:设在这次买卖中原价都是x ,则可列方程:(1+25%)x =135,解得:x =108,比较可知,第一件赚了27元;第二件可列方程:(1﹣25%)x =135,解得:x =180,比较可知亏了45元,两件相比则一共亏了45﹣27=18元.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明白盈利与亏本的含义,准确列出计算式,计算结果,难度一般.5.把方程112x =变形为2x =,其依据是( ) A .等式的性质1B .等式的性质2C .乘法结合律D .乘法分配律B 解析:B【分析】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对原式进行分析即可.【详解】将原方程两边都乘2,得2x =,这是依据等式的性质2.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性质:1、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字母,等式仍成立;2、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数或字母,等式仍成立. 6.某种高端品牌的家用电器,若按标价打八折销售该电器一件,则可获纯利润500元,其利润率为20%,则该电器的标价为( )A .3750元B .4000元C .4250元D .3500元A 解析:A【分析】先根据利润=20%×成本,设未知数解方程求出成本,再用售价÷8折=标价解答即可.【详解】解:设该电器的成本为x 元.依题意,得50020%x =,解得2500x =.所以该电器的标价为(2500500)0.83750+÷=(元).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属于常考题型,正确理解题意、找准相等关系是解题的关键.7.整式mx n +的值随x 的取值不同而不同,下表是当x 取不同值时对应的整式的值.则关于x 的方程8mx n --=的解为( )A .1x =-B .0x =C .1x =D .2x = A解析:A【分析】 根据题意得出方程组,求出m 、n 的值,再代入求出x 即可.【详解】根据表格可知0x =时,4mx n +=-,所以4n =-.2x =时,4mx n +=,所以244m -=,移项得244m =+,合并同类项,得28m =系数化为1,得4m =.所以原方程为448x -+=,移项,得484x -=-.合并同类项,得44x -=系数化为1,得1x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解,能求出m 、n 的值是解此题的关键. 8.如图,将长和宽分别是 a ,b 的长方形纸片的四个角都剪去一个边长为 x 的正方形.用含 a ,b ,x 的代数式表示纸片剩余部分的面积为( ) A .ab+2x 2B .ab ﹣2x 2C .ab+4x 2D .ab ﹣4x 2D解析:D【分析】 用长方形的面积减去四周四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列式即可.【详解】∵长方形的面积为ab ,4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为4x 2,∴剩余部分的面积为:ab-4x 2,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列代数式,根据题意用字母表示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是解题关键.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a c =b c ,则a=bB .若-12x=4y ,则x=-2y C .若ax=bx ,则a=bD .若a 2=b 2,则a=b A解析:A【分析】按照分式和整式的性质解答即可.【详解】 解:A .因为C 做分母,不能为0,所以a=b ;B .若-x=4y ,则x=-8y ;C .当x=0的时候,不论a ,b 为何数,00a b ⨯=⨯,但是a 不一定等于b ;D .a 和b 可以互为相反数.故选 :A【点睛】本题考查了整式和分式的性质,掌握整式和分式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某项工作甲单独做4天完成,乙单独做6天完成,若甲先做1天,然后甲、乙合作完成此项工作,若甲一共做了x 天,则所列方程为( )A .1146x x ++=B .1146x x ++=C .1146x x -+=D .111446x x +++= C 解析:C【分析】首先要理解题意找出题中存在的等量关系:甲完成的工作量+乙完成的工作量=总的工作量,根据题意我们可以设总的工作量为单位“1“,根据效率×时间=工作量的等式,分别用式子表示甲乙的工作量即可列出方程.【详解】设甲一共做了x 天,则乙一共做了(x−1)天.可设工程总量为1,则甲的工作效率为14 ,乙的工作效率为16. 那么根据题意可得出方程1146x x -+=, 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解题关键在于理解题意列出方程.11.已知方程(1)30m m x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m 的值是( )A .±1B .1C .-1D .0或1C 解析:C【分析】直接利用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进而分析得出答案.【详解】∵方程(1)30m m x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1m =,10m -≠,解得:1m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正确把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是解题关键. 12.若4a ﹣9与3a ﹣5互为相反数,则a 2﹣2a+1的值为( )A .1B .﹣1C .2D .0A 解析:A【解析】试题分析:∵4a-9与3a-5互为相反数,∴4a-9+3a-5=0,解得:a=2,∴=1,故选A .考点:1.解一元一次方程;2.相反数;3.代数式求值.13.若正方形的边长增加3cm ,它的面积就增加39cm ,则正方形的边长原来是( ) A .8cmB .6cmC .5cmD .10cm C 解析:C【解析】试题分析:原来正方形的边长为x ,则=39,解得:x=5.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14.四位同学解方程x−13−x+26=4−x2,去分母分别得到下面四个方程:①2x−2−x+2=12−3x;②2x−2−x−2=12−3x;③2(x−1)−(x+2)=3(4−x);④2(x−1)−2(x+2)=3(4−x).其中错误的是()A.②B.③C.②③D.①④D解析:D【解析】【分析】把分母中的根式化去的过程称为分母有理化,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是6,因此两边同时乘6;把得到的方程去括号得到另一个形式的方程,由此判断.【详解】把分母中的根式化去的过程称为分母有理化,分母的最简公分母是6,则两边同时乘6得:2(x-1)-(x+2)=3(4-x),故③正确;去括号得:2x-2-x-2=12-3x,故②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解一元一次方程,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是解题关键.15.若代数式x+2的值为1,则x等于( )A.1 B.-1 C.3 D.-3B解析:B【分析】列方程求解.【详解】解:由题意可知x+2=1,解得x=-1,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解一元一次方程,题目简单.16.如图,每个圆纸片的面积都是30,圆纸片A与B,B与C,C与A的重叠面积分别为6,8,5,三个圆纸片覆盖的总面积为73,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A.54 B.56 C.58 D.69C解析:C【分析】根据图形可知:三个圆纸片覆盖的总面积+A与B的重叠面积+B与C的重叠面积+C与A 的重叠面积−A、B、C共同重叠面积=每个圆纸片的面积×3,由此等量关系列方程求出A、B 、C 共同重叠面积,从而求出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详解】解:设三个圆纸片重叠部分的面积为x ,则73+6+8+5−x =30×3,得x =2.所以三个圆纸片重叠部分的面积为2.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73−(6+8+5−2×2)=58.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式子,再求解.17.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10天完成,乙单独做需6天完成.现由甲先做2天,乙再加入合做,完成这项工程共需多少天?若设完成这项工程共需x 天,依题意可得方程( ) A .106x x +=1 B .22106x x +-+=1 C .2106x x -+=1 D .222106x x x --++=1C解析:C【分析】设总工作量为1,从而可得甲、乙的工作效率,再根据“甲完成的工作量+乙完成的工作量1=”建立方程即可得.【详解】设总工作量为1,则甲的工作效率为110,乙的工作效率为16, 若设完成这项工程共需x 天,则甲工作的天数为x 天,乙工作的天数为(2)x -天, 由题意得:21106x x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列一元一次方程,读懂题意,正确找出等量关系是解题关键.18.把方程10.58160.60.9x x -++=的分母化为整数,结果应为( ) A .1581669x x -++= B .10105801669x x -++=C .101058016069x x -+-=D .15816069x x -++= B 解析:B【分析】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已知方程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详解】 把方程10.58160.60.9x x -++=的分母化为整数,结果应为: 10105801669x x -++=. 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其全部步骤为: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将未知数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19.下列各题正确的是( )A .由743x x =-移项得743x x -=B .由213132x x --=+去分母得()()221133x x -=+- C .由()()221331x x ---=去括号得42391x x ---=D .由()217x x +=+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得5x = D解析:D【分析】根据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计算,并判断.【详解】A 、由743x x =-移项得743x x -=-,故错误;B 、由213132x x --=+去分母得()()221633x x -=+-,故错误; C 、由()()221331x x ---=去括号得42391x x --+=,故错误;D 、由()217x x +=+去括号得:227x x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5x =,故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注意移项要变号,但没移的不变;去分母时,常数项也要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去括号时,括号前是“-”号的,括号里各项都要变号. 20.某人连续休假4天,这四天的日期之和是74,他休假第一天的日期是( ) A .17号B .18号C .19号D .20号A解析:A【解析】【分析】设休假第一天日期为x号,则其余三天的日期为(x+1),(x+2),(x+3),根据四天的日期之和为74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详解】解:设休假第一天日期为x号,由题意,得:x+(x+1)+(x+2)+(x+3)=74,解得:x=17,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实际问题的运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运用, 相邻两个整数之间相差1的关系的运用,解答时根据四天的日期之和为74建立方程是关键.21.某种商品每件的标价是330元,按标价的8折销售时,仍可获利10%,则这种商品每件的进价为()A.300元B.250元C.240元D.200元C解析:C【分析】设这种商品每件的进价为x元,根据题意列出关于x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设这种商品每件的进价为x元,根据题意得:330×80%−x=10%x,解得:x=240,则这种商品每件的进价为240元.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找准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22.下列解方程中去分母正确的是()A.由x3−1=1−x2,得2x−1=3−3xB.由x−22−3x−24=−1,得2(x−2)−3x−2=−4C.由y+12=y3−3y−16−y,得3y+3=2y−3y+1−6yD.由4y5−1=y+43,得12y−1=5y+20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各个选项中的方程两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再解答.【详解】A. x3−1=1−x2(x 3−1)×6=1−x 2×6 2x−6=3−3x ;故错误; B.x−22−3x−24=−1 (x−22−3x−24)×4=−1×42(x−2)−(3x−2)=−42(x−2)−3x+2=−4;故错误;C. y+12=y 3−3y−16−y3(y+1)=2y−(3y−1)−6y3y+3=2y−3y+1−6y ;故正确;D.4y 5−1=y+43 (4x 5−1)×15=y+43×1512x−15=5y+20;故错误;由以上可得只有C 选项正确.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运算法则.23.在三峡大坝截流时,用载重卡车将一堆石料运到围堰龙口,第一次运了这堆石料的13少2万方,第二次运了剩下的12多3万方,此时还剩下12万方未运,若这堆石料共有x 万方,于是可列方程为( )A .x −(13x −2)−[12(x −13x +2)+3]=12 B .x −(13x −2)−[12(x −13x +2)−3]=12 C .x −(13x −2)−[12(x −13x)−3]=12 D .x −(13x −2)−(12x +3)=12A 解析:A【解析】【分析】找到等量关系为:总共石料数-第一次运的-第二次运的=剩下的.根据题中的条件,代入关系式即可得出所求的方程.【详解】由题意这堆石料共有x 万方,且第一次运了这堆石料的13少2万方, 即可得出第一次运了(13x−2)万方;∵第二次员了剩下的12多3万, 24.方程2424x x -=-+的解是 ( )A .x =2B .x =−2C .x =1D .x =0A【分析】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即可解答.【详解】解: 移项得:2+2x 4+4x =合并同类项得:48x =系数化为1得:2x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解一元一次方程,难度较低,熟练掌握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关键.25.如图,相同形状的物体的重量是相等的,其中最左边天平是平衡的,则右边三个天平中仍然平衡的是( )A .①②③B .①③C .①②D .②③B解析:B【分析】 根据等式的性质,可得答案.【详解】因为最左边天平是平衡的,所以2个球的重量=4个圆柱的重量;①中一个球的重量=两个圆柱的重量,根据等式的性质,此选项正确;②中,一个球的重量=1个圆柱的重量,错误;③中,2个球的重量=4个圆柱的重量,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的实质是考查等式的性质,先根据①判断出2个球的重量=4个圆柱的重量,再据此解答.26.已知下列四个应用题:①现有60个零件的加工任务,甲单独每小时可以加工4个零件,乙单独每小时可以加工6个零件.现甲乙两人合作,问两人开始工作几小时后还有20个零件没有加工?②甲乙两人从相距60km 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面行,甲的速度是4/km h ,乙的速度是6/km h ,问经过几小时后两人相遇后又相距20km ?③甲乙两人从相距60km 的两地相向面行,甲的速度是4/km h ,乙的速度是6/km h ,如果甲先走了20km 后,乙再出发,问乙出发后几小时两人相遇?④甲乙两人从相距20km 的两地同时出发,背向而行,甲的速度是4/km h ,乙的速度是6/km h ,问经过几小时后两人相距60km 其中,可以用方程462060x x ++=表述题目中对应数量关系的应用题序号是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B解析:B【分析】①根据甲的工作量+乙的工作量+未完成的工作量=总的工作量,设x 小时后还有20个零件没有加工,据此列方程解答;②根据甲行驶的路程+乙行驶的路程=总路程+相遇后相距的路程,设x 小时后相遇后相距20km ,据此列方程解答;③依据甲乙行驶的路程和+甲先走的路程=总路程,设x 小时后相遇后,据此列方程解答; ④根据甲乙两人的距离+甲乙各自行驶的路程=总路程,设行驶x 小时,据此列方程解答即可.【详解】①设x 小时后还有20个零件没有加工,根据题意得,462060x x ++=,故①正确; ②设x 小时后相遇后相距20km ,根据题意得,466020x x +=+,故②错误; ③甲先走了20km 后,乙再出发,设乙出发后x 小时两人相遇,根据题意得,462060x x ++=,故③正确;④经过x 小时后两人相距60km ,根据题意得,462060x x ++=,故④正确. 因此,正确的是①③④.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关键是读懂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27.下列方程中,解为x=-2的方程是( )A .2x+5=1-xB .3-2(x -1)=7-xC .x -5=5-xD .1-14x=34x B 解析:B【分析】将x=-2代入方程,使方程两边相等即是该方程的解.【详解】将x=-2代入,A.左边≠右边,故不是该方程的解;B.左边=右边,故是该方程的解;C. .左边≠右边,故不是该方程的解;D. .左边≠右边,故不是该方程的解;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即是方程的解,熟记定义即可解答.28.如图33⨯网格中,每一横行、每一竖列以及两条斜对角线上的三个数的和都相等,则b a -的值是( )A .3-B .2-C .2D .3D解析:D【分析】 根据题意,可以找到很多数量关系,那么选取合适的关系列出等式是关键,仔细观察网格图,可以发现第一纵行与第二橫行互相交叉,有相同的空格,同时包含了参数a 与b ,根据该等量关系可以列出等式解答.【详解】解:设第二橫行第一个空格为字母c ,如下图,据题意得, 85a c c b ++=++,移项可得, 3b a -=.故选:D.【点睛】本题以幻方形式考查等式与方程的应用,理解题意,观察图形,找到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等式是解答关键.29.某车间有22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1200个螺钉或2000个螺母,1个螺钉需要配2个螺母,为使每天生产的螺钉和螺母刚好配套 ,设有x 名工人生产螺钉,其他工人生产螺母,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A .20001200(22)x x =-B .212002000(22)x x ⨯=-C .220001200(22)x x ⨯=-D .12002000(22)x x =- B解析:B【分析】首先根据题目中已经设出每天安排x 个工人生产螺钉,则(22-x )个工人生产螺母,由1个螺钉需要配2个螺母可知螺母的个数是螺钉个数的2倍从而得出等量关系,就可以列出方程【详解】设每天安排x 个工人生产螺钉,则(22-x )个工人生产螺母,利用一个螺钉配两个螺母. 由题意得:2×1200x=2000(22-x ),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解题关键在于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30.如图,长方形ABCD 中,AB 3cm =,BC 2cm =,点P 从A 出发,以1cm/s 的速度沿A B C →→运动,最终到达点C ,在点P 运动了3秒后点Q 开始以2cm /s 的速度从D 运动到A ,在运动过程中,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t ,则当APQ △的面积为22cm 时,t 的值为( )A .2或103B .2或113C .1或103D .1或133A 解析:A【分析】首先分P 运动了3秒以内和3秒以后两种情况,分别结合速度和距离的关系列出等式,从而完成求解.【详解】四边形ABCD 是矩形AD BC 2cm ∴==,当点P 在AB 边时AB 3cm =∴此时点Q 还在点D 处,AP t = ∴APQ 12t 22S =⨯⨯=△ ∴t 2=;3秒后,点P 在BC 上∴()AQ 22t 3=-- ∴()APQ 1322t 322S ⎡⎤=⨯⨯--=⎣⎦△ ∴10t 3= ∴当APQ △的面积为22cm 时,t 的值为2或103. 故选A .【点睛】本题考察了矩形、一元一次方程、三角形面积计算等知识;求解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矩形、一元一次方程的性质,并运用到实际问题的求解过程中,即可得到答案.。
小学数学6年级奥数竞赛试题126-149题(含详解)

第126题:有A 、B 、C 、D 四根材料相同的蜡烛,其中A 和B 一样粗,C 和D 一样粗,A 和C 一样长,B 和D 一样长,把四根蜡烛同时点燃,过了6小时,D 首先烧完,此时B 所剩长度是C 的2倍,再过1小时40分钟,C 正好烧完。
请问:A 、B 还可以再燃烧多久?答案: A 还可燃烧575分钟,B 还可燃烧350分钟 解析:依题意如图所示,由于C 、D 粗细相同,燃烧时间比为460分钟:360分钟=23: 18,所以不妨设C 长23米,D 长18米,又当D 燃尽时,C 还剩5米,B 是C 的2倍,长10米,所以B 燃烧了8米,B 与D 的粗度之比为燃烧长度的反比,18:8=9:4,即B 是D 的49倍,如果把A 、B 换成和C 、D 同样粗细的蜡烛,长度会变为42074923=⨯(米),2814918=⨯(米),又可知1米可燃烧2018360=÷(分钟),所以A 、B 完整燃烧分别为1035分钟和810分钟,当C 正好燃尽时,A 还可燃烧575分钟,B 还可燃烧350分钟。
第127题:将1、2、3、4、5、6分别填在正方体的6个面上,计算具有公共棱的两个面上的数的乘积共有12个,请问:这12个乘积的和最大是多少? 答案:147 解析:正方体的每个面都与另4个面有公共棱,只和与它相对的面不相交.我们将题述的12个乘积与1~6这6个数中任取两数相乘得到的1526=C 个乘积相比较即知,缺少的31215=-个乘积恰是正方体3组相对面上的两数之积.全部15个乘积之和是定值,利用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可计算出它为17565)65(4)654(3)6543(2)65432(1=⨯++⨯+++⨯++++⨯+++++⨯.于是为使12个乘积之和最大,需要正方体各对面上两数的乘积相加尽可能小,亦即将1~6分成3对,两两相乘,使乘积之和最小.经计算,这个和最小是28435261=⨯+⨯+⨯,从而所求的最大值是14728175=-.第128题:有一个自然数除以15、17、19所得的商与余数之和都相等,并且商和余数都大于1,那么这个自然数是多少? 答案:1082 解析:设除以15时商为a 余b ;除以17时商为c 余d ;除以19时商e 余f 。
2020小升初数学专题训练《数学竞赛》(通用含详解)

专题训练《数学竞赛》一、单选题(共7题;共14分)1.“65+26 100-26”,比较大小,在里应填的符号是()A. >B. <C. =D. -2.“11-6 5”,比较大小,在里应填的符号是()A. >B. <C. =D. +3.一列火车长200米,以每分钟1200米的速度经过一座大桥,从车头进到车尾出一共用了2分钟。
求桥的长度是多少米?正确的算式是()A. 1200×2+200B. 1200×2-200C. (1200+200)×2D. (1200-200)×24.在单摆实验中,如果增加绳长,单位时间内单摆的摆动次数()A. 减少B. 增加C. 不变5.钟面上是()时。
A. 6时B. 12时30分C. 12时D. 6时5分6.三个人站成一排照相,有()种站法.A. 2B. 4C. 67.同学们到动物园去游玩,参观猴山的有28人,参观狮子馆的有32人,两个馆都参观的有18人,去动物园的一共有()人。
A. 60B. 42C. 50D. 46二、判断题(共7题;共16分)8.25+25×4=200。
()9.小动物们读得正确吗?(1)()(2)()10.芳芳中午12点睡觉,闹钟3点准时响起,则时针在这段时间旋转了60°。
()11.一个盒子里有同样大小的黄球和黑球各4个,只要摸出3个球,就可以保证一定有2个同色的球。
()12.和一样重。
()13.从1开始的连续10个奇数中任取6个,一定有两个数的和是20。
()14.一瓶纯牛奶,亮亮第一次喝了30%,然后在瓶里兑满水,又接着喝去30%.亮亮第一次喝的纯奶多.()三、填空题(共7题;共8分)15.在横线上填上“>”、“<”或“=”.100cm+200cm________3m 54÷9×2________24÷8×316.小东买了一个篮球和一个足球,篮球价格是足球的两倍。
高中数学竞赛训练解答题(每题含详解)

高中数学竞赛训练题—解答题1.b a ,是两个不相等的正数,且满足2233b a b a -=-,求所有可能的整数c ,使得ab c 9=.2.已知不等式24131...312111an n n n >++++++++对一切正整数a 均成立,求正整数a 的最大值,并证明你的结论。
3.设{}n a 为14a =的单调递增数列,且满足22111168()2n n n n n n a a a a a a +++++=++,求{n a }的通项公式。
4.(1)设,0,0>>y x 求证:;432yx y x x -≥+ (2)设,0,0,0>>>z y x求证:.2333zxyz xy x z z z y y y x x ++≥+++++5. 设数列 ,1,,12,1,,13,22,31,12,21,11kk k -,问:(1)这个数列第2010项的值是多少;(2)在这个数列中,第2010个值为1的项的序号是多少.6. 设有红、黑、白三种颜色的球各10个。
现将它们全部放入甲、乙两个袋子中,要求每个袋子里三种颜色球都有,且甲乙两个袋子中三种颜色球数之积相等。
问共有多少种放法。
7.已知数列{}n a 满足1a a =(0,1a a ≠≠且),前n 项和为n S ,且(1)1n n aS a a=--,记lg ||n n n b a a =(n *∈N ),当a =时,问是否存在正整数m ,使得对于任意正整数n ,都有m n b b ≥?如果存在,求出m 的值;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8. 在ABC ∆中,已9,sin cos sin AB AC B A C ==,又ABC ∆的面积等于6.(Ⅰ)求ABC ∆的三边之长;(Ⅱ)设P 是ABC ∆(含边界)内一点,P 到三边AB 、BC 、AB 的距离为1d 、2d 和3d ,求123d d d ++的取值范围.9.在数列{}n a 中,1a ,2a 是给定的非零整数,21n n n a a a ++=-. (1)若152a =,161a =-,求2008a ;(2)证明:从{}n a 中一定可以选取无穷多项组成两个不同的常数数列.10. 已知椭圆)1(1222>=+a y ax ,Rt ABC ∆以A (0,1)为直角顶点,边AB 、BC 与椭圆交于两点B 、C 。
高中数学竞赛题:函数迭代含详解

高中数学竞赛专题训练:函数迭代一、单选题1.设1()f x =对任意自然数n ,定义11()(())n n f x f f x +=.则1993()f x 的解析式为()AB C D 2.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且()02=f ,对任意x R ∈,都有()()()42f x f x f +=+成立.则()1998=f .()A .3996B .1998C .1997D .03.已知函数()f x 在(0,)+∞上有定义且为增函数,并满足1()(())1f x f f x x⋅+=.则(1)f =()A .1B .0C .12+D .124.已知()11xf x x+-=,记()()1f x f x =,()()()()11,2,k k f x f f x k +== ,则()2007f x =()A .11x x+-B .11x x -+C .xD .1x-5.已知对每一对实数x 、y ,函数f 满足()()()1f x f y f x y xy +=+--.若()11f =,则满足()()f n n n Z =∈的个数是().A .1个B .2个C .3个D .无数多个6.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且对任意x R ∈都有()()()10 5 f x f x f x +=+-.若()50f =,则()2005f 的值为().A .2000B .2005C .2008D .07.设函数()f x 的定义域是(,)∞+∞对于下列四个命题:(1)若()f x 为奇函数,则()()f f x 也为奇函数;(2)若()f x 为周期函数,则()()f f x 也为周期函数;(3)若()f x 为单调递减函数,则()()f f x 为单调递增函数;(4)若方程()()f f x x =有实根,则方程()f x x =也有实根,其中,正确的命题共有个()A .1B .2C .3D .48.设()1211x f x x -=+,对2n ≥,定义()()()11n n f x f f x -=.若()2912x f x x +=-,则()2009 f x =______.9.设()()211xf x eg x ln x -=,=(+).则不等式()()()()1f g x g f x -的解集为_______.10.已知()[]12,0,1f x x x =-∈,那么方程()()()12f f f x x =的解的个数是_________.11.已知函数()f x 满足()()()3,1000;=+5,<1000.x x f x f f x x -≥⎧⎪⎨⎪⎩则()84f =________.12.设函数()f x 定义在R 上,对任意x R ∈,()110062f x +=+()310054f -=.则()2013f =___________.13.设定义在整数集上的函数f ,满足()()14,2000,n 19,2000.n n f f f n n -≥⎧⎪=⎨⎡⎤+<⎪⎣⎦⎩则()1989f =_____.14.设函数()f n 定义在正整数集上,对于任一正整数n ,有()()43f f n n =+,且对任意非负整数k ,有()1221k k f +=+.则()2303f =__________.15.设f(x)为定义在整数集上的函数,满足条件(1)()11f =,()20f =;(2)对任意的x 、y 均有()()()()()11f x y f x f y f x f y +=-+-则()2015f =______.三、解答题16.已知二次函数()()20f x ax bx c a =++≠.若方程()f x x =无实根,求证:方程()()f f x x =也无实根.17.已知()f x 是定义在实数集R 上的函数,()02f =,对任意x R ∈,有()()5254f x f x +=--,①()()3256f x f x -=-②,求()2012f 的值.18.对任意正整数m ,n ,定义函数(,)f m n 满足如下三个条件:①(1,1)1f =;②(1,)(,)2()f m n f m n m n +=++;③(,1)(,)2(1)f m n f m n m n +=++-.(1)求(3,1)f 和(1,3)f 的值;(2)求(,)f m n 的解析式.参考答案:1.C【详解】n=1时,()1f x =假设n k =时,()k f x =则1n k =+时,()1k f x +==所以()1993f x 故答案为C2.D【详解】令2x =-,则有()()()224f f f =-+,即()()()224.f f f +=()()()()42204f f f x f x ∴==⇒+=,即()f x 是以4为周期的函数.()()()199********.f f f ∴=⨯+==3.D【详解】设()1f a =,1x =.由已知函数等式得()()()1111f f f +=,()11af a +=,()11f a a+=.设1x a =+,有()()11111f a f f a a ⎛⎫+++= ⎪+⎝⎭,11111f a a a ⎛⎫+= ⎪+⎝⎭,()11 11f a f a a ⎛⎫+== ⎪+⎝⎭.由()f x 是增函数,则有1111a a+=+,解得a=当()112f =时,有()()11111a f f a a <=<+=<矛盾,所以()112f =.选D.4.B【详解】()111x f x x +=-,()()1223121111, 111f f x f x f x f x f x ++-==-==--+,()34311f f x x f +==-据此,()4111n xf x x++=-,()()424311, 1n n x f x f x x x ++-=-=+,()4n f x x=因2007为4n+3型,故选B.5.B【详解】令1y =得()()()111f x f f x x +=+--,即()()12f x f x x +=++.令0x =得()()102f f =+.由()11f =知()01f =-.当n N +∈时,()()()()()()()113101012nnk k n n f n f k f k f k f ==+⎡⎤=--+=++=-⎣⎦∑∑.同理,()()312n n f n -+-=--.所以,()()312n n f n +=-,n Z ∈.令()f n n =,解得2n =-或1n =.6.D【详解】由题意得()()()()5105fx f x f x -+=-+,所以,()()()101515f x f x f x +=-=--从而,()()()2550f x f x f x =--=-故()f x 是以50为周期的周期函数.因此,()()()20055040550f f f =⨯+==.7.C【详解】若()f x )为奇函数,则()()()()()()f f x f f x f f x -=-=-.故()()f f x 也为奇函数.因此,命题(1)正确.若()f x 为周期函数,设T 为()f x 的一个周期,则()()()()f f x T f f x +=.故()()f f x 也为周期函数,因此,命题(2)正确.若()f x 为单调递减函数,则对任何x y <,由:()()()()()()f x f y f f x f f y >=<.故()()f f x 为单调递增函数,因此,命题(3)正确.但命题(4)不正确例如,取:()2,011,0;0, 1.x x f x x x ⎧=≠⎪==⎨⎪=⎩或;则()()4,010,0;1, 1.x x f f x x x ⎧+≠⎪==⎨⎪=⎩或;.故方程()()f f x x =有01、两个实根,但0x ≠或1时,()2f x x x =+>,而()()01,10f f ==,知方程()f x x =没有实根.8.12xx+-【详解】因为()3012x x f x f x +⎛⎫== ⎪-⎝⎭,所以,()()311f x f x =.而2009306629=⨯+,于是,()()20092912xf x f x x+==-.故答案为12xx +-9.(]1,1-【详解】注意到()()()()2f g x g f x x -=.故()()()()2f g x g f x x -=.又定义域为()1,-+∞,从而,不等式的解集为(]1,1-.10.8【详解】∵()12f x x =-112,0,2121,,12x x x x ⎧⎡⎤-∈⎪⎢⎥⎪⎣⎦=⎨⎡⎤⎪-∈⎢⎥⎪⎣⎦⎩即()f x 有关于x 的两个一次表达式.同理,()()f f x 有关于()f x 的两个一次表达式,而每个()f x 有关于x 的两个表达式,以所()()f f x 有关于x 的四个一次表达式.同理,()()()f f f x 有关于x 的八个不同的一次表达式,因此,所求方程解的个数是8.11.997【详解】记()()()()()n n f x f f f x个.则()()()()()1848489999f f f f === ()()()()()()18518418310041001998f ff===()()()()()()18418318210031000997f f f===()()()()()()18318218310029991004f f f ===()()()()()()18218118210019981003f ff===()()()18110001000997f f ==== .因此,()84997f =.12.12+【详解】由题意知()112f =+12=+()13100724f ==,()()1120131007100622f f =+==.13.()19891990f =【详解】(1989)[(2008)](1994)[(2013)](1999)[(2018)](2004)1990f f f f f f f f f f =======14.4607【详解】注意到23432303343434342=+⨯+⨯+⨯+⨯.而()()()()()4343f n f f f n f n +==+,则()()2332303343434342f f =++⨯+⨯+⨯=…()()()234323444433434343423434343421230342124607f =+⨯+⨯+⨯+=+⨯+⨯+⨯++=++-=15.1±【详解】在条件(2)中令0x =,则()()()()()011f y f f y f f y =-+,由()11f =,知()()010f f y -=.在上式中令0y =,则()()()01000f f f =⇒=.在条件(2)分别令1,1,2x =-得()()()()()1110f y f f y f f y +=-+()1f y =-,()()()()()1112f y f f y f f y -=--+()()()()1111f f y f f y =--=-+,()()()()()2211f y f f y f f y +=-+-()()1f f y =-,由()()()111f y f f y -=-+()()()12f y f f y =-+()()()21f y f f y ⇒=-()11f ⇒-=±.若()11f -=,则()()2f y f y +=,由条件(1)知()1,0,x f x x ⎧=⎨⎩为奇数为偶数,经检验,f 满足条件故()20151f =.若()11f -=-,则()()2f y f y +=-()()()01x 141,14x f x mod x mod ⎧⎪=≡⎨⎪-≡-⎩,为偶数,,经检验,f 满足条件故()20151f =-.综上,()20151f =±.16.见解析【详解】将函数式()()20f x ax bx c a =++≠代入方程()f x x =,移项后,得()210ax b x c +-+=()0a ≠.已知这个方程无实根,所以它的判别式为负,即()21140b ac ∆=--<.进而,由()()()()()2f f x a f x bf x c =++,将()f x 的表达式代入方程()()f f x x =,得()()222a ax bx cb ax bxc c x++++++=()0a ≠.变形,得()()222220a ax bx c x ax b ax bx c x bx c x ⎡⎤⎡⎤++-++++-++-=⎣⎦⎣⎦,提公因式,得()()22110ax b x c a ax bx c x b ⎡⎤⎡⎤+-++++++=⎣⎦⎣⎦,即()()()22110f x x a x a b x ac b ⎡⎤⎡⎤-+++++=⎣⎦⎣⎦.由条件知方程()0f x x -=无实根,所以,上面这个四次方程()()22110a x a b x ac b +++++=与有相同的实根.所得辅助二次方程的判别式是()()()2222221411444a b a ac b a b b ac ⎡⎤∆=+-++=+---⎣⎦()()()22221144440a b ac a a ⎡⎤=---=∆-<⋅-<⎣⎦,所以,这个辅助二次方程无实根,进而推出原四次方程()()f f x x =无实根.17.2【详解】在式①中取()1322x y y R =-∈,得()()212f y f y +=-.在式②中取()1233x y y R =+∈,得()()12f y f y =-,于是,()()2f y f y +=,即()f x 是一个周期为2的函数,故()()()201221006002f f f =⨯+==.18.(1)(3,1)11f =,(1,3)7f =(2)22(,)231f m n m mn n m n =++--+【分析】(1)由已知关系式直接推得即可;(2)由(1,1),(1,2),,f f 依次推出(1,)f n ,再由(1,),(2,)f n f n ,L ,依次推出(,)f m n 即可.【详解】解:(1)因(1,)(,)2()f m n f m n m n +=++,令1m n ==代入得:(2,1)(1,1)2(11)145f f =++=+=,令2m =,1n =代入得:(3,1)(2,1)2(21)5611f f =++=+=,又(,1)(,)2(1)f m n f m n m n +=++-,令1m n ==代入得:(1,2)(1,1)2(111)123f f =++-=+=.令1m =,2n =代入得:(1,3)(1,2)2(121)347f f =++-=+=.(2)由条件②可得(2,1)(1,1)2(11)22f f -=⨯+=⨯,(3,1)(2,1)2(21)23f f -=⨯+=⨯,……(,1)(1,1)2(11)2f m f m m m --=⨯-+=⨯.将上述1m -个等式相加得:2(,1)2(23)(1,1)1f m m f m m =++⋅⋅⋅++=+-.由条件③可得:(,2)(,1)2(11)2f m f m m m -=+-=,(,3)(,2)2(21)2(1)f m f m m m -=+-=+,……(,)(,1)2(11)2(2)f m n f m n m n m n --=⨯+--=⨯+-.将上述n 1-个等式相加得:2(,)2[(1)(2)(2)]1f m n m m m m n m m =+++++⋅⋅⋅++-++-22231m m n n m n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递推关系式,注意观察规律,细心完成即可.。
大学生数学知识竞赛题库

大学生数学知识竞赛题库
一、竞赛介绍
该竞赛为大学生数学知识竞赛,旨在提高大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应用能力。
竞赛内容包括数学知识与技能应用、数学模型的建立、分析、解决问题等。
二、竞赛题库
以下为该竞赛的题库示例:
1. 题目一
交换两个变量的值(不使用临时变量)。
示例:
输入: a = 1, b = 2
输出: a = 2, b = 1
2. 题目二
如果当前的月份数字为 m,第一天是星期 w,那么当月的天数
n 是多少?(不考虑闰年)
示例:
输入: m = 3, w = 2
输出: n = 31
3. 题目三
某工程项目需要两年时间完成,项目分为 n 个子任务,需要 m 个人来完成。
假设所有子任务可以分开进行,并且其完成时间不同,存在时间瓶颈。
设计一种算法,使得项目可以在两年内完成,同时
尽可能均衡各个子任务的完成时间。
示例:
输入: n = 5, m = 2, time = [12, 8, 10, 5, 7]
输出: [12, 10], [8, 7], [5]
三、总结
该竞赛题库涵盖了多个数学领域,从基础运算到综合应用均涉及,对于大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提高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五年级上册数学竞赛试题-整除问题进阶 人教版(含详解)

第二讲整除问题进阶上次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比较常用的整除判断方法,如利用末位数字判断、利用数字和判断等.现在我们再来学习一些新的判断方法.一、截断作和【分析】能同时被9和11整除,说明这个六位数能被99整除.想一想,99的整除特性是什么?四位数能同时被9和11整除,这个四位数是多少?【分析】这个九位数是99的倍数,说明两位截断以后,各段之和是99的倍数.这个99的倍数可能是多少呢?已知八位数能被99整除,这个八位数是多少?二、截断作差能被7、11、13整除的数的特征:从个位开始,每三位一截,奇数段之和与偶数段之和的差能被7或11或13整除.123678 已知九位数1234789能被99整除,这个九位数是多少?23六位数2008能同时被9和11整除.这个六位数是多少?【分析】根据能被7整除的数的特征:末三位组成的数与末三位以前的数组成的数之差能被7整除,我们可以由此将问题简化.四位数572能被7整除,那么这个四位数可能是多少?接下来我们处理一些较复杂的问题.【分析】在本题中,255259555999□个个能被13整除.这个数的位数太多,我们可以想办法使它变得简短一些.因为1001是13的倍数,而555555、999999分别是555、999与1001的乘积,说明它们都是13的倍数.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去掉这个51位数上的一些5和9,并仍然保证它能被13整除?已知多位数2010120103111333个个能被13整除,那么中间方格内的数字是多少?已知51位数255259555999个个能被13整除,中间方格内的数字是多少?阿呆写了一个两位数59,阿瓜写了一个两位数89,他们让小高写一个一位数放在59与89之间拼成一个五位数5989,使得这个五位数能被7整除.请问:小高写的数是多少?用数字6,7,8各两个,要组成能同时被6,7,8整除的六位数.请写出一个满足要求的六位数.【分析】能被6,7,8整除的数有什么特点呢?最难把握的在于这个六位数能被7整除,我们应该怎样安排数字才能使得它的前三位与后三位的差能被7整除呢?题目只要求我们写出一个满足要求的六位数,所以只需要找出一种特殊情况即可.一个五位数,它的末三位为999.如果这个数能被23整除,那么这个五位数最小是多少?【分析】我们没有学过能被23整除的数的特征,而且23也不能拆分成两个特殊数的乘积,因此不可能根据整除特征来考虑.我们尝试从整除的定义来入手,这个五位数能被23整除,就是说它能写成23与另一个数的乘积.接下来,大家想到该怎么办了吗?课堂内外自古成功在尝试枚举法和尝试法在解决数论问题时经常使用.当看到一个问题很难下手时,不妨先从简单情形出发试一试,也许能找出规律和思路.胡适(学者,诗人,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在他的作品《尝试集》的序言中写到:“尝试成功自古无,放翁这话未必是.我今为下一转语,自古成功在尝试”.这首诗中第一句为陆游所说,但他所说的尝试只是简单的浅尝辄止,当然不能成功.而最后一句则是胡适对第一句的改编:如果尝试是大胆的,深入的,那么一定能够成功.我们在解决某些数学问题时,需要的正是胡适所说的这种尝试.作业1. 在7315,58674,325702,96723,360360中,7的倍数有哪些?13的倍数有哪些?2. 四位数33能同时被9和11整除,这个四位数是多少?3. 四位数278能被7整除,那么这个四位数是多少?4. 已知多位数201225881258258258□个(2012个258)能同时被7和13整除,方格内的数字是多少?5. 已知多位数2011120113111333个个能被7整除,那么中间方格内的数字是多少?第二讲 整除问题进阶例题1. 答案:120087详解:能被9和11整除可以看作是能被99整除,可以两位截断求数段和,那么有208++是99的倍数,只能是99.两个空中先后要填1和7.例题2. 答案:123483789详解:设这个九位数为1234789ab ,两位截断求和1234789160a b ba ++++=+是99的倍数,只能是198.所以a =8,b =3.例题3. 答案:6详解:利用7的整除特性,895930-=能被7整除,只能填6.例题4. 答案:5详解:555555、999999能被13整除,前面依次去掉555555,后面一次去掉999999后仍然是13的倍数.所以只需要满足13|59就可以了.空格中要填5.例题5. 答案:768768详解:形如abcabc 一定能被7整除,可以考虑由两个相同的三位数来组成这个六位数,三位数由6、7、8组成.又可知这个六位数一定能被3整除,所以只要保证后三位能被8整除就可以了.答案不唯一.例题6.答案:20999详解:利用数字谜,从后往前逐位确定.练习1.答案:6237简答:两位截断后的和是99.练习2.答案:12327678简答:两位截断后的和是198.练习3.答案:5712或5782简答:利用7的整除特性,72与5的差是7的倍数,空格中可以填1或8.练习4.答案:0简答:前面依次去掉111111,后面依次去掉333333,最后剩下.它是13的倍数,那么空格中只能填0.作业1.答案:7的倍数有7315,58674,360360;13的倍数有325702,360360 简答:牢记7和13的判断方法.作业2.答案:6336简答:这个四位数是99的倍数,两位截断后求和即可.作业3.答案:2758简答:应用三位截断法,可知能被7整除,框中填5满足条件.76作业4. 答案:9简答:应用三位截断,可知能被7和13整除,即是91的倍数,框中填9满足条件.作业5. 答案:3简答:应用三位截断,可知能被7整除,框中填3满足条件.13 81 81。
2014届八年级全国数学竞赛赛前专项训练_方程(含详解)

初中数学竞赛专项训练(方 程)一、选择题:1、方程018)8(2=-++-a x a x 有两个整数根,试求整数a 的值 ( )A. -8B. 8C. 7D. 9 2、方程1)1(32=-++x x x 的所有整数解的个数是 ( )A. 2B. 3C. 4D. 53、若0x 是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的根,则判别式ac b 42-=∆与平方式20)2(b ax M +=的大小关系是( ) A. △>MB. △=MC. △<MD. 不能确定4、已知ac b 42-是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的一个实数根,则ab 的取值范围为( )A. ab ≥81 B. ab ≤81 C. ab ≥41 D. ab ≤41 5、已知1x 、2x 是方程0)53()2(22=+++--k k x k x 的两个实根,则2221x x +的最大值是( ) A. 19B. 18C. 955D. 以上答案都不对6、已知z y x 、、为三个非负实数,且满足132523=-+=++z y x z y x , ,z y x u 73-+=若,则u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为 ( )A. 7762-B. 7764-C. 7768-D. 7774-7、若m 、n 都是正实数,方程022=++n mx x 和方程022=++m nx x 都有实数根,则m+n 的最小值是 ( ) A. 4 B. 6 C. 8 D. 108、气象爱好者孔宗明同学在x (x 为正整数)天中观察到:①有7个是雨天;②有5个下午是晴天;③有6个上午是晴天;④当下午下雨时上午是晴天。
则x 等于( ) A. 7 B. 8 C. 9 D. 10 二、填空题1、已知两个方程0022=++=++a bx x b ax x 与有且只有一个公共根,则这两个方程的根应是____________2、若)(016110161122b a b b a a ≠=++=++, ,则=-baa b _______3、已知关于x 的方程012)1(2=-+++n x n x 的两根为整数,则整数n 是_____4、设1x 、2x 是方程02)1(222=+++-k x k x 的两个实数根,且8)1)(1(21=++x x ,则k 的值是__________5、已知a 、b 是方程042=+-m x x 的两个根,b 、c 是方程0582=+-m x x 的两个根,则m =__________6、设1x 、2x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a ax x 的两个实数根,则)2)(2(1221x x x x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 三、解答题1、关于x 的方程01)1(2=+--x k kx 有有理根,求整数k 的值。
小学数学6年级奥数竞赛试题76-100题(含详解)

1 =- 5
第 87 题:(1)同时含字母 a,b,c,且系数是 1 的 7 次单项式共有_________个; (2)由字母 a,b,c 组成(未必同时含有),且系数是 1 的 7 次单项式共____个。 答案: (1) 15 (2)36 解析: (1)方法一: 当 a 的次数为 1 时,有 abc 5 , ab 2 c 4 , ab 3 c 3 , ab 4 c 2 , ab 5 c 5 种。 当 a 的次数为 2 时,有 a 2 bc 4 , a 2 b 2 c 3 , a 2 b 3c 2 , a 2 b 4 c 4 种。 当 a 的次数为 3 时,有 a 3bc 3 , a 3b 2 c 2 , a 3b 3 c 3 种。 当 a 的次数为 4 时,有 a 4 bc 2 , a 4 b 2 c 2 种。
2017 a 2 b 2 (a b)(a b) 2017 1 (2017) (1)
当
a b 2017 时 a b 1 a b 2017 时 a b 1
解得 a 1009
b 1008 a 1009 b 1008 a 1009 b =- 1008 a 1009 b =- 1008
(2)若折叠后,数 3 表示的点与数-1 表示的点重合,则此时数 5 表示的点与数_____________
表示的点重合;若这样折叠后,数轴上有 A、B 两点也重合,且 A、B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9 (A 在 B 的左侧),则 A 点表示的数为______________,B 点表示的数为_______________.
a 1 2b 则 a 2b 1 。
将 a 2b 1 代入 2a 4b 3 中得 4b 2 4b 3 5 。
初中数学竞赛---代数式竞赛50道综合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16.(2021·全国·九年级竞赛)分解因式: (c a)2 4(b c)(a b) . 【答案】 (a c 2b)2 【详解】解法一 原式 (c2 2ca a2 ) 4(ab b2 ac bc) (c2 2ca a2 ) (4ab 4bc) 4b2 (a c)2 4b(a c) (2b)2 (a c 2b)2 . 解法二 原式 [(c b) (a b)]2 4(c b)(a b) (c b)2 2(c b)(a b) (a b)2 4(c b)(a b) (c b)2 2(c b)(a b) (a b)2 [(c b) (a b)]2 (a c 2b)2 .
17.(2021·全国·九年级竞赛)分解因式: x2 (x a)2 a2x2 a2 (x a)2 . 【答案】 (x2 ax a2 )2 【详解】解法一 原式 [x2 (x a)2 a2 (x a)2 ] a2x2 (x2 a2 )(x a)2 a2 x2 (x2 a2 )(x2 2ax a2 ) a2 x2 (x2 a2 )2 2ax(x2 a2 ) (ax)2 (x2 a2 ax)2 (x2 ax a2 )2 . 解法二 原式 x2[(x a)2 a2 ] a2 (x a)2 x2 (x2 2ax 2a2 ) a2 (x a)2 (x2 )2 2x2 a(x a) [a(x a)]2 [x2 a(x a)]2 (x2 ax a2 )2 .
4.(2021·全国·九年级竞赛)
1
1
的值为( ).
4 59 30 2 3 66 40 2
A.无理数 【答案】D
B.真分数
C.奇数
D.偶数
【详解】原式
1
1
4 (5 2)2 25 2 3 32 3 (5 2)2 25 2 4 42
六年级数学智力竞赛题

六年级数学智力竞赛题
1. 小建得了60分,他做对了几道题?
题目描述:六年级数学竞赛共20题,做一题5分,不写或写错扣3分,小建得了60分。
解答:设小建做对了x道题。
根据题目描述,做错的题目数量为20-x。
因此,可以建立方程:5x-3(20-x)=60。
解这个方程可以得到x=15。
所以,小建做对了15道题。
2. 工人植树晴天每天栽20棵,雨天每天栽12棵,几天共栽112棵,平均每天栽14棵,求共有几个雨天?
解答:设共有x个雨天。
根据题目描述,可以建立方程:12x+20(112/14-x)=112。
解这个方程可以得到x=6。
所以,共有6个雨天。
3. 小明用40元买14张贺年卡和明信片,贺年卡每张3元5角,明信片每张2元5角,贺年卡和明信片各几张?
解答:设贺年卡有x张,明信片有y张。
根据题目描述,可以建立方程:3.5x+2.5y=40和x+y=14。
解这个方程组可以得到x=8,y=6。
所以,贺年卡有8张,明信片有6张。
以上只是部分六年级数学智力竞赛题,还有更多有趣的题目可以尝试解决。
小学数学6年级奥数竞赛试题1-25题(含详解)

AD 与 CE 平行,阴影部分面积是 60,四边形 ABCD 的面积是
.
答案:180
解析: 连接 AC,AF 设 S△AGC=a,S 四边形 AGCF=b,则 a+b=60。
因为
S△AGC=a,则
S△DGC=a,而
F
为中点,所以
S△GFC=
1 2
a
因为 E 为 AB 中点,则 S△ACG=S△BCG=a
比例是 7:3 的情况有:7 个红球 3 个黄球与 7 个黄球 3 个红球两种情况,
有 C310×C710+C710×C310=28800 种可能。
比例是 6:4 的情况有:6 个红球 4 个黄球与 6 个黄球 4 个红球两种情况,有
C410×C610+C610×C410=88200 种可能。
比例是 5:5 的情况有:5 个红球 5 个黄球一种情况,有 C510×C510=63504 种
车为甲车、行驶长距离的汽车为乙车。甲车给乙车借油,将乙车凑齐 20 桶,因
为乙车已经使用了 x 桶油,则甲车借给乙车 x 桶油,甲车回到起点仍需要 x 桶油,
则 3x=20,x= 20 ,则乙车共有油 20 + 20 = 80 桶,可供行驶 80 ×54 = 1440 千米,
3
3
3
3
因为乙车仍要回到起点,则最多行驶1440 ÷2 = 720 千米。
x=10 所以,放入了 10 克水和 10 克糖,最后的浓度为(20+10+10)÷(100+20+20) ≈28.57%
方法二:“十字交叉法”, 把“加入同样重量的糖和水”看成是浓度 50%的溶液。
最后的浓度为(20+10+10)÷(100+20+20)≈28.57%
高一数学学科素养能力竞赛集合部分综合测试题(解析版)

高一数学学科素养能力竞赛集合部分综合测试题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1,1A =-,{}1B x ax ==,若A B B =,则a 的取值集合为( ) A .{}1B .{}1-C .{}1,1-D .{}1,0,1-【答案】D【分析】由题意知B A ⊆,分别讨论B =∅和B ≠∅两种情况,即可得出结果.【详解】由A B B =,知B A ⊆,因为{}1,1A =-,{|1}B x ax ==,若B =∅,则方程1ax =无解,所以0a =满足题意; 若B ≠∅,则1{|1}B x ax x x a ⎧⎫====⎨⎬⎩⎭, 因为B A ⊆,所以11a=±,则满足题意1a =±; 故实数a 取值的集合为{}1,0,1-.故选:D.2.设a ,b 是实数,集合{}1,A x x a x R =-<∈,{}|||3,B x x b x R =->∈,且A B ⊆,则a b -的取值范围为( )A . []0,2B .[]0,4C .[)2,+∞D .[)4,+∞ 【答案】D【分析】解绝对值不等式得到集合,A B ,再利用集合的包含关系得到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得解. 【详解】集合{}{}1,|11A x x a x R x a x a =-<∈=-<<+,{}{3,|3B x x b x R x x b =-∈=<-或}3x b >+ 又A B ⊆,所以13a b +≤-或13a b -≥+即4a b -≤-或4a b -≥,即4a b -≥ 所以a b -的取值范围为[)4,+∞故选:D3.若1|12A x x ⎧⎫=-<⎨⎬⎩⎭,1|1B x x ⎧⎫=≥⎨⎬⎩⎭,定义{|A B x x A B ⨯=∈⋃且}x A B ∉⋂,则A B ⨯=( )A .13,01,22⎛⎤⎡⎫-⋃ ⎪⎥⎢⎝⎦⎣⎭B .13,01,22⎛⎤⎛⎫-⋃ ⎪⎥⎝⎦⎝⎭C .13,22⎡⎤-⎢⎥⎣⎦D .(0,1]【答案】B【分析】本题抓住新定义{|A B x x A B ⨯=∈⋃且}x A B ∉⋂中x 满足的条件,解不等式得到集合,A B ,进而求得A B ,A B ,最后求出()()A B A B ⋃即为所求. 【详解】1113|111|2222A x x x x x ⎧⎫⎧⎫⎧⎫=-<=-<-<=-<<⎨⎬⎨⎬⎨⎬⎩⎭⎩⎭⎩⎭ {}11|1|0|01x B x x x x x x -⎧⎫⎧⎫=≥=≥=<≤⎨⎬⎨⎬⎩⎭⎩⎭{}|01A B x x ∴⋂=<≤,13|22A B x x ⎧⎫⋃=-<<⎨⎬⎩⎭ 1|02A B x x ⎧∴⨯=-<≤⎨⎩或312x ⎫<<⎬⎭13,01,22⎛⎤⎛⎫=-⋃ ⎪⎥⎝⎦⎝⎭故选:B【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集合的新定义,解绝对值不等式和分式不等式,理解题目中{|A B x x A B ⨯=∈⋃且}x A B ∉⋂中x 满足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考查学生的分析试题能力与转化与化归能力,属于较难题.4.设A 是集合{}12345678910,,,,,,,,,的子集,只含有3个元素,且不含相邻的整数,则这种子集A 的个数为( )A .32B .56C .72D .84【答案】B【分析】分类列举出每一种可能性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若1,3在集合A 内,则还有一个元素为5,6,7,8,9,10中的一个;若1,4在集合A 内,则还有一个元素为6,7,8,9,10中的一个;若1,8在集合A 内,则还有一个元素为10;共有6+5+4+3+2+1=21个.若2,4在集合A 内,则还有一个元素为6,7,8,9,10中的一个;若2,5在集合A 内,则还有一个元素为7,8,9,10中的一个;若2,8在集合A 内,则还有一个元素为10;共有5+4+3+2+1=15个.若3,5在集合A 内,则还有一个元素为7,8,9,10中的一个;若3,6在集合A 内,则还有一个元素为8,9,10中的一个;若3,8在集合A 内,则还有一个元素为10;共有4+3+2+1=10个.若4,6在集合A 内,则还有一个元素为8,9,10中的一个;若4,7在集合A 内,则还有一个元素为9,10中的一个;若4,8在集合A 内,则还有一个元素为10;共有3+2+1=6个.若5,7在集合A 内,则还有一个元素为9,10中的一个;若5,8在集合A 内,则还有一个元素为10;共有2+1=3个.若6,8,10在在集合A 内,只有1个.总共有21+15+10+6+3+1=56个故选:B.5.设{}1,2,3,4,I =,A 与B 是I 的子集,若{}1,3A B =,则称(,)A B 为一个“理想配集”.那么符合此条件的“理想配集”(规定(,)A B 与(,)B A 是两个不同的“理想配集”)的个数是( )A .16B .9C .8D .4【答案】B【分析】根据题意,子集A 和B 不可以互换,从子集A 分类讨论,结合计数原理,即可求解.【详解】由题意,对子集A 分类讨论:当集合{}1,3A =,集合B 可以是{1,2,3,4},{1,3,4},{1,2,3},{1,3},共4种结果;当集合{}1,2,3A =,集合B 可以是{1,3,4},{1,3},共2种结果;当集合{}1,3,4A =,集合B 可以是{1,2,3},{1,3},共2种结果;当集合{}1,2,3,4A =,集合B 可以是{1,3},共1种结果,根据计数原理,可得共有42219+++=种结果.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新定义及其应用,其中解答正确理解题意,结合集合子集的概念和计数原理进行解答值解答额关键,着重考查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6.定义{|,}A B x x A x B -=∈∉,设A 、B 、C 是某集合的三个子集,且满足()()A B B A C -⋃-⊆,则()()A C B B C ⊆-⋃-是AB C =∅的( ) A .充要条件B .充分非必要条件C .必要非充分条件D .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答案】A【分析】作出示意图,由()()A B B A C -⋃-⊆可知两个阴影部分均为∅,根据新定义结合集合并集的运算以及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定义判断即可.【详解】如图,由于()()A B B A C -⋃-⊆,故两个阴影部分均为∅,于是,,A I IV V B III IV V C I II III V =⋃⋃=⋃⋃=⋃⋃⋃,(1)若A B C =∅,则V =∅,A I IV ∴=⋃,而()()C B B C I II IV -⋃-=⋃⋃,()()A C B B C ∴⊆-⋃-成立;(2)反之,若()()A C B B C ⊆-⋃-,则由于()()()C B B II I C I V =⋃-⋃-⋃,()A I IV V =⋃⋃,()()I IV V I II IV ∴⋃⋃⊆⋃⋃,V ∴=∅,A B C ∴⋂⋂=∅,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集合并集的运算以及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定义,考查了分类讨论、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属于较难题.7.已知集合{}1,2,3,4,5P =,若A ,B 是P 的两个非空子集,则所有满足A 中的最大数小于B 中的最小数的集合对(A ,B )的个数为( )A .49B .48C .47D .46【答案】A【分析】利用分类计数法,当A 中的最大数分别为1、2、3、4时确定A 的集合数量,并得到对应B 的集合个数,它们在各情况下个数之积,最后加总即为总数量.【详解】集合{}1,2,3,4,5P =知:1、若A 中的最大数为1时,B 中只要不含1即可:A 的集合为{1},而B 有 42115-=种集合,集合对(A ,B )的个数为15;2、若A 中的最大数为2时,B 中只要不含1、2即可:A 的集合为{2},{1,2},而B 有3217-=种,集合对(A ,B )的个数为2714⨯=;3、若A 中的最大数为3时,B 中只要不含1、2、3即可:A 的集合为{3},{1,3},{2,3},{1,2,3},而B 有2213-=种,集合对(A ,B )的个数为4312⨯=;4、若A 中的最大数为4时,B 中只要不含1、2、3、4即可:A 的集合为{4},{1,4},{2,4},{3,4},{1,2,4},{1,3,4},{2,3,4},{1,2,3,4},而B 有1211-=种,集合对(A ,B )的个数为818⨯=;∴一共有151412849+++=个,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分类计数原理,按集合最大数分类求出各类下集合对的数量,应用加法原理加总,属于难题.8.设a ,b ,c 为实数,记集合2{|()()0S x x a x bx c =+++=,}x R ∈,2{|(1)(1)0T x ax cx bx =+++=,}x R ∈.若||S ,||T 分别为集合S ,T 的元素个数,则下列结论不可能的是( )A .||1S =且||0T =B .||1S =且||1T =C .||2S =且||2T =D .||2S =且||3T = 【答案】D【分析】要发现0x a +=与10ax +=、20x bx c ++=与210cx bx ++=的解的关系,同时考虑0a =,0c 以及判别式对方程的根的个数的影响,通过假设最高次含参数的方程10ax +=有一个解,210cx bx ++=有两个解,逆推集合S 的解的情况即可.【详解】令()2()0x a x bx c +++=,则方程至少有1个实数根x a =-,当240b c -=时,方程还有一个根2b x =-, 只要2b a ≠,方程就有2个实数根,2b a =,方程只有1个实数根,当240b c -<时,方程只有1个实数根,当240b c ->时,方程有2个或3个实数根,当0a b c ===时,||1S =且||0T =,当0,0,0a b c >=>时,||1S =且||1T =,当1,2a c b ===-时,||2S =且||2T =,若||3T =时,10ax +=有一个解,210cx bx ++=有两个解,且10ax +=的解1x a=-不是210cx bx ++=的解, ∴211()()0c b c a a-+-+≠,即20a ab c -+≠, 0x a ∴+=的解不是20x bx c ++=的解,又210cx bx ++=有两个解,故240b c ∆=->,20x bx c ++=有两个不等的根,2()()0x a x bx c ∴+++=有3个解,即3S =,故D 不可能成立,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集合的元素个数,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关系,还要考虑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通过判别式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方程的根的个数,属于难题.二、多选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有选错的得0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9.(多选)若非空实数集M 满足任意,x y M ∈,都有x y M +∈, x y M -∈,则称M 为“优集”.已知,A B 是优集,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AB 是优集B .A B 是优集C .若A B 是优集,则A B ⊆或B A ⊆D .若A B 是优集,则A B 是优集【答案】ACD【解析】结合集合的运算,紧扣集合的新定义,逐项推理或举出反例,即可求解.【详解】对于A 中,任取,x A B y A B ∈∈,因为集合,A B 是优集,则,x y A x y B +∈+∈,则 x y A B +∈, ,x y A x y B -∈-∈,则x y A B -∈,所以A 正确;对于B 中,取{|2,},{|3,}A x x k k Z B x x m m Z ==∈==∈,则{|2A B x x k ⋃==或3,}x k k Z =∈,令3,2x y ==,则5x y A B +=∉⋃,所以B 不正确;对于C 中,任取,x A y B ∈∈,可得,x y A B ∈,因为A B 是优集,则,x y A B x y A B +∈-∈,若x y B +∈,则()x x y y B =+-∈,此时 A B ⊆;若x y A +∈,则()x x y y A =+-∈,此时 B A ⊆,所以C 正确;对于D 中,A B 是优集,可得A B ⊆,则A B A =为优集;或B A ⊆,则A B B =为优集,所以A B 是优集,所以D 正确.故选:ACD.【点睛】解决以集合为背景的新定义问题要抓住两点:1、紧扣新定义,首先分析新定义的特点,把心定义所叙述的问题的本质弄清楚,应用到具体的解题过程中;2、用好集合的性质,解题时要善于从试题中发现可以使用的集合的性质的一些因素.10.用()C A 表示非空集合A 中的元素个数,定义()()*A B C A C B =-.已知集合2|10A x x ,{}22(3)(2)0B x ax x x ax =+++=,若*1A B =,则实数a 的取值可能是( )A.-B .0 C .1 D .【答案】ABD【解析】先分析()2C A =,又由*1A B =,分析易得()1C B =或3,即方程22(3)(2)0ax x x ax +++=有1个根或3个根,分析方程22(3)(2)0ax x x ax +++=的根的情况,可得a 可取的值,即可得答案.【详解】根据题意,已知{1A =,2},则()2C A =,又由*1A B =,则()1C B =或3,即方程22(3)(2)0ax x x ax +++=有1个根或3个根;若22(3)(2)0ax x x ax +++=,则必有230ax x +=或220x ax ++=,若230ax x +=,则0x =或30ax +=,当0a =时,{0}B =,()1C B =,符合题意;当0a ≠时,230ax x +=对应的根为0和3a -;故∴需220x ax ++=有两等根且根不为0和3a -,当∴0=时,a =±a ={0B =,-,,()3C B =,符合题意;a =-{0B =,,()3C B =,符合题意; ∴当3a -是220x ax ++=的根时,解得3a =±;3a =,此时{0B =,1-,2}-,()3C B =,符合题意;3a =-,此时{0B =,1,2},()3C B =,符合题意;综合可得:a 可取的值为0,3±,故选:ABD【点睛】本题考查集合的表示方法,关键是依据()C A 的意义,分析集合B 中元素的个数,进而分析方程22(3)(2)0ax x x ax +++=的根的情况.11.设集合{}Z y x y x a a M ∈-==,,22,则对任意的整数n ,形如4,41,42,43n n n n 的数中,是集合M 中的元素的有A .4nB .41n +C .42n +D .43n + 【答案】ABD【分析】将4,41,43n n n ++分别表示成两个数的平方差,故都是集合M 中的元素,再用反证法证明42n M . 【详解】∴224(1)(1)nn n ,∴4n M . ∴2241(21)(2)n n n ,∴41n M . ∴2243(22)(21)nn n ,∴43n M . 若42n M ,则存在,Z x y 使得2242x y n , 则42()(),n x y x y x y 和x y -的奇偶性相同.若x y +和x y -都是奇数,则()()x y x y +-为奇数,而42n +是偶数,不成立;若x y +和x y -都是偶数,则()()x y x y +-能被4整除,而42n +不能被4整除,不成立,∴42n M .故选ABD.【点睛】本题考查集合描述法的特点、代表元元素特征具有的性质P ,考查平方差公式及反证法的灵活运用,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12.设集合X 是实数集R 的子集,如果实数0x 满足:对任意0r >,都存在x X ∈,使得00x x r <-<成立,那么称0x 为集合X 的聚点.则下列集合中,0为该集合的聚点的有( )A .1,0,x x n n Z n ⎧⎫=≠∈⎨⎬⎩⎭B .,1n x x n N n *⎧⎫=∈⎨⎬+⎩⎭C .{},0x x Q x ∈≠D .整数集Z【答案】AC【分析】利用集合聚点的新定义,集合集合的表示及元素的性质逐项判断. 【详解】A.因为集合1,0,x x n n Z n ⎧⎫=≠∈⎨⎬⎩⎭中的元素是极限为0的数列,所以对于任意0r >,都存在1n r >,使得10x r n <=<成立,所以0为集合1,0,x x n n Z n ⎧⎫=≠∈⎨⎬⎩⎭的聚点,故正确; B. 因为集合11,11n x x n N n n *⎧⎫==-∈⎨⎬++⎩⎭中的元素是极限为1的数列,除第一项外,其余项都至少比0大12,所以对于12r <时,不存在满足0x r <<的x ,所以0不为集合11,11n x x n N n n *⎧⎫==-∈⎨⎬++⎩⎭的聚点,故错误; C. 对任意0r >,都存在2=r x ,使得02x r r <=<成立,那所以0为集合{},0x x Q x ∈≠的聚点,故正确;D. 对任意0r >,如0.5r =,对任意的整数,都有00x x -=或01x x -≥成立,不可能有000.5x x <-<成立,所以0不是集合整数集Z 的聚点,故错误;故选:AC第II 卷(非选择题)三、填空题: 本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已知集合{}2280,R A x x x x =--≤∈ ,(){}2550,R B x x m x m x =-++≤∈ ,设全集为R ,若R B A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答案】()4,+∞【分析】解不等式求得R A ,根据R B A ⊆,分类讨论m 的取值,确定集合B ,从而求得m 的取值范围.【详解】解不等式2280x x --≤,得24x -≤≤,所以R {2A x x =<-或4}x > , (){}()(){}2550,R 50B x x m x m x x x x m =-++≤∈=--≤ , 因为R B A ⊆,当5m =时,{}5B =,满足题意;当5m >时,[]5,B m =,满足题意.当5m <时,[],5B m =, 由R B A ⊆,得4m >,所以45m <<.综上,m 的取值范围为()4,+∞.故答案为:()4,+∞ 14.{}{}(){}220,10,,2,R A x x px q B x qx px A B A B ϕ=++==++=⋂≠⋂=-则p q += _____.【答案】-1或5 【分析】由题意可得m A ∈,一点有1∈B m,再由A B φ⋂≠,可得1m =±,进而可得结果.【详解】设2,0∈∴++=m A m pm q两边同除2m ,可得210++=p q m m ,所以 1∈B m由A B φ⋂≠,一定有m A ∈,1∈A m ,即 1,1=∴=±m m m (){2}R A B =-,则 2,{2,1}-∈=-A A 或{2,-1}=-A代入可得4201102p q p p q q -+==⎧⎧⇒⎨⎨++==-⎩⎩或 4203102p q p p q q -+==⎧⎧⇒⎨⎨-+==⎩⎩所以1p q +=-或5故答案为:-1或5 【点睛】关键点点睛:通过两个方程的关系可得m A ∈,一点有1∈B m,是解题的关键.本题考查了逻辑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15.集合{}66,11,23,10,911,1,18,100,0,πM =---有10个元素,设M 的所有非空子集为i M ()1,2,,1023i =每一个i M 中所有元素乘积为i m ()1,2,,1023i =,则1231023m m m m ++++=___________. 【答案】-1【分析】分析可得M 的所有非空子集为i M 可分为4类,分别分析4类子集中,所有元素乘积i m ,综合即可得答案.【详解】集合M 的所有非空子集为i M ()1,2,,1023i =可以分成以下几种情况 ∴含元素0的子集共有92512=个,这些子集中所有元素乘积0i m =;∴不含元素0,含元素-1且含有其他元素的子集有821255-=个∴不含元素0,不含元素-1,但含其他元素的子集有821255-=个其中∴∴中元素是一一对应的,且为相反数,则i m 的和为0,∴只含元素-1的子集1个,满足1i m =-,综上:所有子集中元素乘积12310231m m m m ++++=-. 故答案为:-116.若集合()()()(){}10*,122022,Z,N M x y x x x y x y =++++⋅⋅⋅++=∈∈,则集合M 中元素有______个.【答案】242【分析】由题可得111010(21)23337y x y ++=⋅⋅,然后可得21y x y ++与必为一奇一偶,偶数必是1123337m n ⋅⋅,进而即得.【详解】由题可得(21)(1)(2)()2y x y x x x y ++++++⋅⋅⋅++=, ∴111010(21)23337y x y ++=⋅⋅,又21y x y ++与必为一奇一偶, 而偶数必是1123337m n ⋅⋅,*,N ,010,010m n m n ∈≤≤≤≤,共有121种情况,又21y x y ++与奇偶未定,故集合M 中元素只有242个.故答案为:242.四、解答题: 本大题共5小题,17题共10分,其余各题每题12分,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已知集合{}13A x x =-≤ ,{}22240B x x mx m =-+-≤.(1)命题p :x ∴A ,命题q : x ∴B ,且p 是q 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若A ∩B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答案】(1)[]02m ∈,(2)[]46m ∈-,【分析】(1)要使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 B A 即可;(2)求A B =∅时m 的取值范围,然后求其补集.(1)因为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所以B A ,B 集合:()22444160m m ∆=--=>,所以B 不可能为空集,因为()()222422x mx m x m x m ⎡⎤⎡⎤-+-=---+⎣⎦⎣⎦, 所以{}22B x m x m =-≤≤+, 集合{}24A x x =-≤≤,所以2224m m -≥-⎧⎨+<⎩或2224m m ->-⎧⎨+≤⎩,分别解不等式组,取并集后可得[]02m ∈,. (2)由(1)知{}{}2422A x x B x m x m =-≤≤=-≤≤+,,当A B =∅时:22m +<-或24m ->,解之得:4m <-或6m >,则A B ⋂≠∅时,[]46m ∈-,. 18.设函数2()(,)f x x px q p q R =++∈,定义集合{|(()),}R f D x f f x x x ==∈,集合{|(())0,}R f E x f f x x ==∈.(1)若0p q ==,写出相应的集合f D 和f E ;(2)若集合{0}f D =,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p q ;(3)若集合f E 只含有一个元素,求证:0,0p q ≥≥.【答案】(1){0,1}f D =,{0}f E =(2)1,0p q ==(3)证明见解析【分析】(1)由4x x =、40x =解得x ,可得f D ,f E ;(2)由(())0f f x x -=得2(1)10x p x p q +++++=或2(1)0x p x q +-+=,然后由21(1)4(1)∆=+-++p p q ,221(1)4∆=-->∆p q ,方程(())0f f x x -=只有一个实数解0,得210,0∆=∆<, 转化为2(1)0x p x q +-+=有唯一实数解0,可得答案;(3)由条件,(())0f f x =有唯一解,得()0f x =有解,分()0f x =有唯一解0x 、()0f x =有两个解1212,()x x x x <,结合()f x 的图像和实数解的个数可得答案.(1)2()f x x =,4(())=f f x x ,由4x x =解得0x =或1x =,由40x =解得0x =,所以{0,1}f D =,{0}f E =.(2)由22(())(())()()()()()f f x x f f x f x f x x f x pf x x px f x x -=-+-=+--+-=22(()1)(())((1)1)((1))0f x x p f x x x p x p q x p x q +++-=++++++-+=,得2(1)10x p x p q +++++=或2(1)0x p x q +-+=,221(1)4(1)(1)44p p q p q ∆=+-++=---,2221(1)4(1)4p q p q ∆=--=-->∆,而方程(())0f f x x -=只有一个实数解0,所以210,0∆=∆<,即只需2(1)0x p x q +-+=有唯一实数解0,所以1,0p q ==.(3)由条件,(())0f f x =有唯一解,所以()0f x =有解,∴若()0f x =有唯一解0x ,则20()()f x x x =-,且0()f x x =有唯一解,结合()f x 图像可知00x =,所以2()f x x =,所以0p q ==.∴若()0f x =有两个解1212,()x x x x <,则12()()()f x x x x x =--,且两个方程1()f x x =,2()f x x =总共只有一个解,结合()f x 图像可知2()f x x =有唯一解,所以20x <,10x <,所以120q x x =>,且()f x 的对称轴02p x =-<,所以0p >,所以0,0p q >>.综上,0,0p q ≥≥.【点睛】本题主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与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的相互转换,方程根与系数的应用,考查了系数对新定义的理解能力及计算能力.19.对于正整数集合{}()*12,,,,3n A a a a n n =∈≥N ,如果去掉其中任意一个元素()1,2,,i a i n =之后,剩余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都能分为两个交集为空集的集合,且这两个集合的所有元素之和相等,就称集合A 为“和谐集”.(1)判断集合{}1,2,3,4,5与{}1,3,5,7,9是否为“和谐集”(不必写过程);(2)求证:若集合A 是“和谐集”,则集合A 中元素个数为奇数;(3)若集合A 是“和谐集”,求集合A 中元素个数的最小值.【答案】(1){}1,2,3,4,5不是“和谐集”,{}1,3,5,7,9不是“和谐集”(2)证明见解析(3)7【分析】(1)由“和谐集”的定义判断(2)根据集合中元素总和与单个元素的奇偶性讨论后证明(3)由(2)知n 为奇数,根据n 的取值讨论后求解(1)对于{}1,2,3,4,5,去掉2后,{1,3,4,5}不满足题中条件,故{}1,2,3,4,5不是“和谐集”, 对于{}1,3,5,7,9,去掉3后,{1,5,7,9}不满足题中条件,{}1,3,5,7,9不是“和谐集” (2)设{}12,,,n A a a a =中所有元素之和为M ,由题意得i M a 均为偶数,故()1,2,,i a i n =的奇偶性相同 ∴若i a 为奇数,则M 为奇数,易得n 为奇数,∴若i a 为偶数,此时取2i i a b =,可得{}12,,,n B b b b =仍满足题中条件,集合B 也是“和谐集”, 若i b 仍是偶数,则重复以上操作,最终可得各项均为奇数的“和谐集”,由∴知n 为奇数 综上,集合A 中元素个数为奇数(3)由(2)知集合A 中元素个数为奇数,显然3n =时,集合不是“和谐集”,当5n =时,不妨设12345a a a a a <<<<,若A 为“和谐集”,去掉1a 后,得2534a a a a +=+,去掉2a 后,得1534a a a a +=+,两式矛盾,故5n =时,集合不是“和谐集”当7n =,设{1,3,5,7,9,11,13}A ,去掉1后,35791113+++=+,去掉3后,19135711++=++,去掉5后,91313711+=+++,去掉7后,19113513++=++,去掉9后,13511713+++=+,去掉11后,3791513++=++,去掉13后,1359711+++=+,故{1,3,5,7,9,11,13}A 是“和谐集”,元素个数的最小值为720.对于函数()f x ,若()f x x =,则称实数x 为()f x 的“不动点”,若()()f f x x =,则称实数x 为()f x 的“稳定点”,函数()f x 的“不动点”和“稳定点”组成的集合分别记为A 和B ,即(){}A x f x x ==,()(){}B x f f x x ==. (1)对于函数()21f x x =-,分别求出集合A 和B ;(2)对于所有的函数()f x ,集合A 与B 是什么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3)设()2f x x ax b =++,若{}1,3A =-,求集合B .【答案】(1){1}A =,{1}B =(2)证明见解析;(3){B =-【分析】(1)由f (x )=x ,解出x 的值即集合A 的元素,由()f f x x ⎡⎤⎣⎦=,解出x 的值即集合B的元素; (2)分别讨论A =∅与A ≠∅的情况,当A ≠∅时,设t A ∈,则()f t t =,即[()]=()f f t f t t =,进而得证;(3)由{1,3}A =-可得(1)1(3)3f f -=-⎧⎨=⎩,则13a b =-⎧⎨=-⎩,进而求解()f f x x ⎡⎤⎣⎦=即可. (1)由f (x )=x ,得21x x -=,解得1x =; 由()f f x x ⎡⎤⎣⎦=,得221)1(x x --=,解得1x =, ∴集合A ={1},B ={1}.(2)若A =∅,则A B ⊆显然成立;若A ≠∅,设t 为A 中任意一个元素,由[()]=()f f t f t t B =∈,可得A B ⊆.(3)解:∴{1,3}A =-,∴(1)1(3)3f f -=-⎧⎨=⎩,即2211333a b a b ⎧--+=-⎨++=⎩(),∴13a b =-⎧⎨=-⎩, ∴2()3f x x x =--,∴2222[()](3)(3)(3)3f f x f x x x x x x x =--=------=,∴222(3)0x x x ---=,∴22(3)23)0x x x ---=(,∴(1)(3)0x x x x +-=,∴x =1x =-或3x =,∴{B =-.21.设集合A 为非空数集,定义{|A x x a b +==+,a 、}b A ∈,{|||A x x a b -==-,a 、}b A ∈.(1)若{1A =-,1},写出集合A +、A -;(2)若1{A x =,2x ,3x ,4}x ,1234x x x x <<<,且A A -=,求证:1423x x x x +=+;(3)若{|02021A x x ⊆,}x N ∈且A A +-=∅,求集合A 元素个数的最大值.【答案】(1){}{}2,0,20,2A A +-=-=,;(2)证明见解析;(3)1348.【分析】(1)根据新定义,直接得出集合A A +-、;(2)根据两集合相等即可得出1234x x x x 、、、的关系;(3)通过假设A 集合{124042}m m m ++,,,,(2021)m m N ≤∈,, 求出相应的A A +-、,根据=A A +-∅列出不等式即可求出结果.(1) 由题意知,{11}A =-,, 得{202}{02}A A +-=-=,,,,; (2)由于集合12341234{}A x x x x x x x x =<<<,,,,,且A A -=,所以集合A -中有且仅有4个元素,即213141{0}A x x x x x x -=---,,,剩下的元素满足213243x x x x x x -=-=-,即1423x x x x +=+;(3)设12{}k A a a a =,,,满足题意,其中12k a a a <<<, 则11213123122k k k k k k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 所以21A k +≥-,1121311k a a a a a a a a -<-<-<<-,所以A k -≥,因为=A A +-∅,由容斥原理,31A A A A k +-+-=+≥-, A A +-最小的元素为0,最大的元素为2k a ,所以21k A A a +-≤+,所以*31214043()k k a k N -≤+≤∈,解得1348k ≤,实际上当{6746752021}A =,,,时满足题意,证明如下: 设{122021}A m m m =++,,,,()m N ∈, 则{221224042}A m m m +=++,,,,,{0122021}A m -=-,,,,, 依题意,有20212m m -<,即26733m >,所以m 的最小值为674, 于是当674m =时,集合A 中的元素最多,即{6746752021}A =,,,时满足题意. 综上所述,集合A 中元素的个数的最大值为1348.【点睛】“新定义”主要是指即时定义新概念、新公式、新定理、新法则、新运算五种,然后根据此新定义去解决问题,有时还需要用类比的方法去理解新的定义,这样有助于对新定义的透彻理解.对于此题中的新概念,对阅读理解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它们考查的还是基础数学知识,所以说“新题”不一定是“难题”,掌握好三基,以不变应万变才是制胜法宝.22.含有有限个元素的数集,定义“元素和”如下:把集合中的各数相加;定义“交替和”如下:把集合中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然后从最大的数开始交替地加减各数.例如{4,6,9}的元素和是4+6+9=19;交替和是9-6+4=7;而{5}的元素和与交替和都是5.(1)写出集合{1,2,3}的所有非空子集的交替和的总和;(2)已知集合{}1,2,3,4,5,6M =,根据提示解决问题.∴求集合M 所有非空子集的元素和的总和;提示:方法1:x M ∀∈,先求出x 在集合M 的非空子集中一共出现多少次,进而可求出集合M 所有非空子集的元素和的总和;方法2:如果我们知道了集合{1,2,3,4,5}的所有非空子集的元素和的总和为k ,可以用k 表示出M 的非空子集的元素和的总和,递推可求出集合M 所有非空子集的元素和的总和.∴求集合M 所有非空子集的交替和的总和.【答案】(1)12;(2)∴672,∴192【分析】(1)写出集合{1,2,3}的非空子集,根据交替和的概念,求得各个交替和,综合即可得答案.(2)∴求得集合{1,2,3}所有非空子集中,数字1、2、3各出现的次数,集合{1,2,3,4}所有非空子集中,数字1、2、3、4各出现的次数,根据规律,推测出集合M 中各数字出现的次数,即可得答案.∴分别求得集合{1}{12}{1,2,3}{1,2,3,4}、,、、的交替和总和,根据规律,总结出n 个元素的交替和总和公式,代入数据,即可得答案.【详解】(1)集合{1,2,3}的非空子集为{1},{2},{3},{2,1},{3,1},{3,2},{3,2,1},集合{1},{2},{3}的交替和分别为1,2,3,集合{2,1}的交替和为2-1=1,集合{3,1}的交替和为3-1=2,集合{3,2}的交替和为3-2=1,集合{3,2,1}的交替和为3-2+1=2,所以集合{1,2,3}的所有非空子集的交替和的总和为1+2+3+1+2+1+2=12.(2)∴集合{1,2,3}所有非空子集中,数字1、2、3各出现242=次,集合{1,2,3,4}所有非空子集为:{1},{2},{3},{4},{2,1},{3,1},{4,1},{3,2},{2,4},{3,4},{3,2,1},{4,2,1},{4,3,1},{4,3,2},{4,3,2,1}, 其中数字1、2、3、4各出现382=次,在集合{1,2,3,4,5}所有非空子集中,含1的子集的个数为42=16,故数字1在16个子集中出现即数字1在所有的非空子集中出现了16次,同理数字2、3、4、5各出现42=16次,同理在集合{1,2,3,4,5,6}所有非空子集中,数字1、2、3、4、5、6各出现52=32次, 所以集合M 所有非空子集的元素和的总和为32(123456)672⨯+++++=.∴设集合{1}{12}{1,2,3}{1,2,3,4}、,、、的交替和分别为1234,,,S S S S , 集合{1}的所有非空子集的交替和为11S =集合{1,2}的所有非空子集的交替和212(21)4S =++-=,集合{1,2,3}的非空子集的交替和3123(21)(31)(32)(321)12S =+++-+-+-+-+=, 集合{1,2,3,4}的非空子集的交替和41234(21)(31)(41)S =++++-+-+-(32)(42)(43)(321)(421)(431)(432)(4321)32+-+-+-+-++-++-++-++-+-=所以根据前4项猜测集合{1,2,,}n ⋅⋅⋅的所有非空子集的交替和总和为12n n S n -=⋅,所以集合M 所有非空子集的交替和的总和5662192S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列出非空子集,求得元素和、交替和,总结规律,进行猜想,再代数求解,分析理解难度大,属难题.。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方程与不等式之二元一次方程组专项训练解析含答案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方程与不等式之二元一次方程组专项训练解析含答案一、选择题1.为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活动,某校计划成立足球和篮球课外兴趣小组,现需购买篮球和足球若干个,已知购买篮球的数量比足球的数量少1个,篮球的单价为60元,足球的单价为30元,一共花了480元,问篮球和足球各买了多少个?设购买篮球x 个,购买足球y 个,可列方程组( )A .x y 160x 30y 480-=⎧+=⎨⎩B .x y 160x 30y 480=-⎧+=⎨⎩C .x y 130x 60y 480=-⎧+=⎨⎩D .x y 130x 60y 480-=⎧+=⎨⎩【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购买篮球的数量比足球的数量少1个,篮球的单价为60元,足球的单价为30元,一共花了480元”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即可. 【详解】设购买篮球x 个,购买足球y 个,根据题意可列方程组:x y 160x 30y 480=-⎧+=⎨⎩,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能够找到题目中的等量关系,难度不大.2.若(x +y ﹣1)2+|x ﹣y +5|=0,则x =( ) A .﹣2 B .2C .1D .﹣1【答案】A 【解析】 【分析】由已知等式,利用非负数的性质列出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得到x 即可. 【详解】解:∵(x +y ﹣1)2+|x ﹣y +5|=0, ∴1050x y x y +-=⎧⎨-+=⎩,解得:23x y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根据两个非负数的和为零则这两个数均为零得出方程组是解决此题的的关键.3.已知x 、y 满足方程组2827x y x y +=⎧⎨+=⎩,则x +y 的值是( )A .3B .5C .7D .9【答案】B 【解析】 【分析】把两个方程相加可得3x+3y=15,进而可得答案. 【详解】两个方程相加,得3x+3y=15, ∴x+y=5,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灵活运用整体思想是解题关键.4.甲乙两人同解方程 2{78ax by cx y +=-= 时,甲正确解得 3{2x y ==- ,乙因为抄错c 而得2{2x y =-= ,则a+b+c 的值是( )A .7B .8C .9D .10【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得到a 、b 、c 的三元一次方程组,从而可以求得a 、b 、c 的值,本题得以解决. 【详解】解:根据题意可知,∴3a-2b=2,3c+14=8,-2a+2b=2 ∴c=-2,a=4,b=5 ∴a+b+c=7.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5.已知关于x 的方程x-2m=7和x-5=3m 是同解方程,则m 值为( ) A .1 B .-1C .2D .-2【答案】C【解析】 【分析】根据同解方程,可得方程组,根据解方程组,可得答案. 【详解】 解:由题意,得2753x m x m -=⎧⎨-=⎩①②, 由①得:7+2x m =, 由②得:3+5x m =, ∴7+23+5m m =, 解得:2m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同解方程,利用同解方程得出方程组是解题关键.6.重庆育才中学2019年“见字如面读陶分享会” 隆重举行,初一年级得到了一定数量的入场券,如果每个班10张,则多出15张,如果每个班12张,则差5张券,假设初一年级共有x 个班,分配到的入场券有y 张,列出方程组为( )A .1051215x y x y +=⎧⎨-=⎩B .1051215x yx y -=⎧⎨+=⎩C .1051215x y x y =-⎧⎨+=⎩D .1051215x y x y -=⎧⎨=+⎩【答案】A 【解析】 【分析】假设初一班级共有x 个班,分配到的入场券有y 张,根据“如果每个班10张,则多出5张券;如果每个班12张,则差15张券”列出方程组. 【详解】设初一班级共有x 个班,分配到的入场券有y 张, 则1051215x yx y +=⎧⎨-=⎩.故选:A . 【点睛】此题考查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列出相应的方程组.7.某人购买甲种树苗12棵,乙种树苗15棵,共付款450元,已知甲种树苗比乙种树苗每棵便宜3元,设甲种树苗每棵x 元,乙种树苗每棵y 元.由题意可列方程组( )A .12154503x y x y +=⎧⎨-=⎩B .12154503x y y x +=⎧⎨-=⎩C .12154503x y y x +=⎧⎨=-⎩D .12154503x y x y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购买甲种树苗12棵,乙种树苗15棵,共付款450元”可列方程12x+15y =450;由“甲种树苗比乙种树苗每棵便宜3元”可列方程y ﹣x =3,据此可得. 【详解】设甲种树苗每棵x 元,乙种树苗每棵y 元. 由题意可列方程组12154503x y y x +=⎧⎨-=⎩,故选:B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8.若方程6ax by +=的两个解是11x y =⎧⎨=⎩,21x y =⎧⎨=-⎩,则,a b 的值为( )A .42a b =⎧⎨=⎩B .24a b =⎧⎨=⎩C .24a b =-⎧⎨=-⎩D .42a b =-⎧⎨=-⎩【答案】A 【解析】 【分析】将方程的两组解代入6ax by +=中,可以得到一个关于a,b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 【详解】∵方程6ax by +=的两个解是11x y =⎧⎨=⎩,21x y =⎧⎨=-⎩, ∴626a b a b +=⎧⎨-=⎩解得42a b =⎧⎨=⎩,故选:A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是解题的关键.9.二元一次方程3420x y +=的正整数解有( )A .1组B .2组C .3组D .4组【答案】A 【解析】 【分析】通过将方程变形,得到以x 的代数式,利用倍数逻辑关系,枚举法可得. 【详解】∵由3420x y += 可得,34y 203, 54x y x =-=-,,x y 是正整数. ∴根据题意,x 是4的倍数,则05x y ==,(不符题意);4,2x y == 是方程的解,8,1x y ==- (不符题意).故答案是A . 【点睛】本题既考查正整数的概念又考查代数式的变形,理解二元一次方程解的概念是本题的关键.10.下面几对数值是方程组233,22x y x y +=⎧⎨-=-⎩的解的是( )A .1,0x y =⎧⎨=⎩B .1,2x y =⎧⎨=⎩C .0,1x y =⎧⎨=⎩D .2,1x y =⎧⎨=⎩【答案】C 【解析】 【分析】利用代入法解方程组即可得到答案.【详解】23322x y x y +=⎧⎨-=-⎩①②, 由②得:x=2y-2③,将③代入①得:2(2y-2)+3y=3, 解得y=1,将y=1代入③,得x=0, ∴原方程组的解是01x y =⎧⎨=⎩,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代入法或加减法,根据每个方程组的特点选择恰当的解法是解题的关键.11.甲仓库与乙仓库共存粮450 吨、现从甲仓库运出存粮的60%.从乙仓库运出存粮的40%.结果乙仓库所余的粮食比甲仓库所余的粮食多30 吨。
初二数学竞赛试题7套整理版(含答案)

1 2009年初中数学(初二组)初赛试卷 01一、选择题(本大题满分42分,每小题7分)1、下列名人中:①比尔·盖茨②高斯③袁隆平④诺贝尔⑤陈景润⑥华罗庚⑦高尔基⑧爱因斯坦,其中是数学家的是()A .①④⑦B.③④⑧C.②⑥⑧D.②⑤⑥2、已知111,,bc a a b c a b c +=+=+¹¹则a 2b 2c 2=( )A.5B.3.5C.1D.0.53、在直角坐标系中,若一点的纵横坐标都是整数,则称该点为整点。
设k 为整数,当直线2y x =-与y kx k =+的交点为整点时,的交点为整点时,k k 的值可以取()A .4个 B.5个 C.6个 D.7个4、如图,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绕A 逆时针旋转300到正方形AB ‘C ’D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331-B.33C.341-D.125、已知()421M p p q =+,其中,p q 为质数,且满足29q p -=,则M =()A.2009B.2005C.2003D.2000(第4题图)(第6题图)6、四边形ABCD 中0060,90,DAB B D Ð=Ð=Ð=1,2BC CD ==,则对角线AC 的长为()A.21B.213 C.2213 D.5213二、填空题(本大题满分28分,每小题7分)1、如果有2009名学生排成一列,按1、2、3、4、5、4、3、2、1、2、3、4、5、4、3、2、1的规律报数,那么第2009名学生所报的数是。
2、已知,,a b c 满足()222242322a b a b a c ac -+++-++=+,则a b c -+的值为______ 3、已知如图,在矩形ABCD 中,AE BD ^,垂足为E ,030ADB Ð=且43BC =,则ECD 的面积为_____ (第3题图)(第4题图)DA B CKC BAB ′C ′DD ′E ABCDEF ABCD2x2xx xx4、有一等腰钝角三角形纸片,若能从一个顶点出发,将其剪成两个等腰三角形纸片,则等腰三角形纸片的顶角为_______度。
江西省景德镇市2022届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含解析

江西省景德镇市2022届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1.如图,一只蚂蚁以均匀的速度沿台阶A1⇒A2⇒A3⇒A4⇒A5爬行,那么蚂蚁爬行的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大致是()A.B.C.D.【答案】B【解析】【分析】从A:到A2蚂蚁是匀速前进,随着时间的增多,爬行的高度也将由0匀速上升,从A2到A:随着时间的增多,高度将不再变化,由此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因为蚂蚁以均匀的速度沿台阶A1→A2→A3→A4→A5爬行,从A1→A2的过程中,高度随时间匀速上升,从A2→A3的过程,高度不变,从A3一A4的过程,高度随时间匀速上升,从A4.→A5的过程中,高度不变,所以蚂蚁爬行的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是B.故选:B.【点睛】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的读图能力.要能根据函数图象的性质和图象上的数据分析得出函数的类型和所需要的条件,结合实际情况采用排除法求解.2.若一个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0,那么它一定是()A.四边形B.五边形C.六边形D.无法确定【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多边形外角和性质求解.【详解】因为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0,所以若一个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0,,它的边数不能确定.故选:D【点睛】考核知识点:多边形的外角和.理解熟记定理内容.3.下列调查中,适合用普查方法的是()A.了解某品牌某一批次汽车刹车系统的使用寿命B.了解北京电视台《北京新闻》栏目的收视率C.了解七年级一班学生对“北京精神”的知晓率D.了解某品牌某一批奶制品中的蛋白质的含量是否达到国家标准【答案】C【解析】【分析】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详解】A. 了解某品牌某一批次汽车刹车系统的使用寿命,由于具有破坏性,适合抽样调查的方式,故不符合题意;B. 了解北京电视台《北京新闻》栏目的收视率,范围较大,适合抽样调查的方式,故不符合题意;C. 了解七年级一班学生对“北京精神”的知晓率,适合普查的方式,故符合题意;D. 了解某品牌某一批奶制品中的蛋白质的含量是否达到国家标准,适合抽样调查,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4.如图,在△ABC中,E是BC上的一点,EC=2BE,点D是AC的中点,设△ABC、△ADF、△BEF的面积分别S、S1、S2,且S=36,则S1-S2=()A .8B .6C .4D .2【答案】B【解析】【分析】 ADF BEF ABD ABE S S S S ∆∆-=- ,所以求出三角形ABD 的面积和三角形ABE 的面积即可,因为EC=2BE ,点D 是AC 的中点,且S △ABC =36,就可以求出三角形ABD 的面积和三角形ABE 的面积,即S 1-S 2的值.【详解】解:∵点D 是AC 的中点, ∴12AD AC = 36ABC S ∆=11361822ABD ABC S S ∆∆∴==⨯= 2,36ABC EC BE S ∆==11361233ABE ABC S S ∆∆∴==⨯= ()().ABD ABE ADF ABF ABF BEF ADF BEF S S S S S S S S ∆∆∆-=+-+==-即:..18126ADF BEF ABD ABE S S S S ∆∆∆∆-=-=-=即:S 1-S 2=6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面积,关键知道当高相等时,面积等于底边的比,根据此可求出三角形的面积,然后求出差.5.某厂计划x 天生产120个零件,由于改进技术,每天比计划多生产3个,因此比原计划提前2天完成,列出的正确方程为( )A .12012032x x =--B .12012032x x =-+C .12012032x x =-+D .12012032x x =--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计划x 天生产120个零件,由于改进技术,每天比计划多生产3个,因此比原计划提前2天完成,可列出方程.【详解】解:设计划x 天生产120个零件,1201203x 2x-=-.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关键设出天数,以件数作为等量关系列方程.6.如图,△ABC ≌△A′B′C′,其中∠A =36°,∠C =24°,则∠B′=( )A .150°B .120°C .90°D .60°【答案】B【解析】【分析】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算出∠B 的度数,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A =36°,∠C =24°,∴∠B =120°,∵△ABC ≌△A′B′C′,∴∠B =∠B′=12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关键.7.如图,已知直线a ∥b ,将一块含有6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分别放在直线a 、b 上,若∠1=62°,则∠2的度数为( )A .28°B .32°C .38°D .40°【答案】B【解析】【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3的度数,再根据角的和差关系即可求解.如图,∵a∥b,∠1=62°,∴∠3=62°,90°﹣60°=30°,∴∠2=62°﹣30°=32°.故选:B.【点睛】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性质定理: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8.能判断两个三个角形全等的条件是()A.已知两角及一边相等B.已知两边及一角对应相等C.已知三条边对应相等D.已知三个角对应相等【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已知两角及一边相等,位置关系不明确,不能准确判定两个三个角形全等,故选项错误;B、已知两边及一角对应相等,位置关系不明确,不能准确判定两个三个角形全等,故选项错误;C、已知三条边对应相等,可用SSS判定两个三个角形全等,故选项正确;D、已知三个角对应相等,AAA不能判定两个三个角形全等,故选项错误.故选C.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9.如图,a∥b,点B在直线a上,且AB⊥BC,若∠1=56°,则∠2的度数是()A.54°B.44°C.40°D.34°【答案】D【解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得∠3的度数,即可求得∠2的度数.【详解】如图,∵a∥b,∴∠3=∠1=56°,∴∠2=180°﹣90°﹣56°=34°.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理解性质定理是关键.10.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为()A.0B.-C.D.3.14【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可得答案.试题解析:A.0是有理数,故A错误;B.-是有理数,故B错误;C.是无理数,故C正确;D.1.14是有理数,故D错误;故选C.考点:无理数.二、填空题11.在一次知识竞赛中,学校为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共30名学生购买奖品,共花费528元,其中一等奖奖品每件20元,二等奖奖品每件16元,求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的学生各有多少名?设获得一等奖的学生有x名,二等奖的学生有y名,根据题意可列方程组为__________________.【答案】30 {? 2016528x yx y+=+=【解析】设获得一等奖的学生有x 名,二等奖的学生有y 名,由题意得302016528x y x y +=⎧⎨+=⎩. 故答案为302016528x y x y +=⎧⎨+=⎩. 12.把方程310x y +-=写成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y 的形式,则y =__________.【答案】13x -【解析】【分析】把x 看做已知数,根据等式的性质变形即可.【详解】∵310x y +-=,∴y=13x -.故答案为:13x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熟练掌握等式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3.4524'的补角是__________(用度表示)【答案】134.6【解析】【分析】利用补角的定义求解即可.【详解】180°-45°24′=134°36′即134.6°【点睛】本题考查补角的定义求解即可,在解题的过程中要注意度、分、秒的计算是60进制.14.在学习完“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一节后,小丽总结出很多全等三角形的模型,她设计了以下问题给同桌解决:做一个“U ”字形框架,PABQ 其中20,,AB cm AP BQ =足够长,PA AB ⊥于点,A QB AB ⊥于点,B 点M 从B 出发向A 运动,点N 从B 出发向Q 运动, 速度之比为2:3,运动到某一瞬间两点同时停止,在AP 上取点,C 使ACM 与BMN △全等,则AC 的长度为________________.cm【答案】8或15【解析】【分析】△时,则BN=AM,设点M的速度为2x,点N的速度为3x,运动时间为t,分两种情况:①当ACM≅BMNBM=AC,②当ACM≅BNM时,则BM=AM,BN=AC,分别求出AC的长,即可.【详解】∵点M从B出发向A运动,点N从B出发向Q运动,速度之比为2:3,∴可设点M的速度为2x,点N的速度为3x,运动时间为t,∴BM=2xt,BN=3xt,AM=20cm-2xt,△时,则BN=AM,BM=AC,①当ACM≅BMN∴3xt=20-2xt,得xt=4,∴AC=BM=2xt=8cm,②当ACM≅BNM时,则BM=AM,BN=AC,∴2xt=20-2xt,得xt=5,∴AC= BN=3xt=15cm,故答案是:8或1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定理,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分类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5.多项式2x2﹣8因式分解的结果是______.【答案】2(x+2)(x-2)【解析】【分析】原式提取2,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详解】原式=2(x2-4)=2(x+2)(x-2),故答案为2(x+2)(x-2)【点睛】此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16.若方程x ﹣y =﹣1的一个解与方程组221x y k x y -=⎧⎨-=⎩的解相同,则k 的值为_____. 【答案】-4【解析】【分析】联立不含k 的方程组成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得到x 与y 的值,即可确定出k 的值.【详解】解:联立方程得:121x y x y -=-⎧⎨-=⎩, 解得:23x y =⎧⎨=⎩, 代入方程得:2﹣6=k ,解得:k =﹣4,故答案为﹣4【点睛】此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7.若关于x 的分式方程3133x m x -=-的解为正数,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 【答案】m >﹣1且m ≠1【解析】【分析】解分式方程求出方程的解,由分式方程的解为正数求出m 的范围即可.【详解】 解:解方程3133x m x -=-,得:3m 3x 10+=, ∵方程的解为正数,3m 3010+∴>且3m 3310+≠, 解得:m >﹣1且m≠1,故答案为:m >﹣1且m≠1.【点睛】此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以及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8.平行四边形可以看成是线段平移得到的图形,如图将线段AD 沿AB 的方向平移AB 个单位至BC 处,就可以得到平行四边形ABCD ,或者将线段AB 沿AD 的方向平移AD 个单位至DC 处,也可以得到平行四边形ABCD .如图2在66⨯的方格纸(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中,点,,A B C 都在格点上(1)按要求画图:在图中找出格点D ,使以,,,A B C D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并画出平行四边形; (2)在(1)中所画出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 .【答案】(1)见解析;(2)7.【解析】【分析】 (1)利用点的平移,得出D 点的位置;(2)将长方形补成一个矩形后,用矩形的面积减去多余的三角形的面积即可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详解】(1)如图,(2)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111153-12-32-12-32=15-8=72222⨯⨯⨯⨯⨯⨯⨯⨯⨯ 【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平移规律,以及利用点的平移得出平行四边形,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利用平移得出平行四边形.19.小红用110根长短相同的小木棍按照如图所示的方式,连续摆正方形或六边形,要求相邻的图形只有一条公共边.(1)小红首先用m 根小木棍摆出了p 个小正方形,请你用等式表示,m p 之间的关系: ;(2)小红用剩下的小木棍摆出了一些六边形,且没有木棍剩余.已知他摆出的正方形比六边形多4个,请你求出摆放的正方形和六边形各多少个?(3)小红重新用50根小木棍,摆出了s 排,共t 个小正方形.其中每排至少含有1个小正方形,每排含有的小正方形的个数可以不同.请你用等式表示,s t 之间的关系,并写出所有,s t 可能的取值.【答案】(1)31p m +=;(2)正方形有16个,六边形有12个;(3)216s t =⎧⎨=⎩,515s t =⎧⎨=⎩,814s t =⎧⎨=⎩或1113s t =⎧⎨=⎩ 【解析】【分析】(1)摆1个正方形需要4根小木棍,摆2个正方形需要7根小木棍,摆3个正方形需要10根小木棍…每多一个正方形就多3根小木棍,则摆p 个正方形需要4+3(p-1)=3p+1根小木棍,由此求得答案即可;(2)设连续摆放了六边形x 个, 正方形y 个,则连续摆放正方形共用小木棍(3y+1)根,六方形共用小木棍(5x+1)根,由题意列出方程组解决问题即可;(3)由(1)可知每排用的小木棍数比这排小正方形个数的3倍多1根,由此可得s 、t 间的关系,再根据s 、t 均为正整数进行讨论即可求得所有可能的取值.【详解】(1)摆1个正方形需要4根小木棍,4=4+3×(1-1),摆2个正方形需要7根小木棍,4=4+3×(2-1),摆3个正方形需要10根小木棍,10=4+3×(3-1),……,摆p 个正方形需要m=4+3×(p-1)=3p+1根木棍,故答案为:31p m +=;(2)设六边形有x 个,正方形有y 个,则51311104x y x y+++=⎧⎨+=⎩, 解得1216x y =⎧⎨=⎩, 所以正方形有16个,六边形有12个;(3)据题意,350t s +=,据题意,t s ≥,且,s t 均为整数,因此,s t 可能的取值为:216s t =⎧⎨=⎩,515s t =⎧⎨=⎩,814s t =⎧⎨=⎩或1113s t =⎧⎨=⎩. 【点睛】本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实际运用,找出连续摆放正方形共用小木棍的根数,六方形共用小木棍的根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0.解方程或方程组:(1)223419x yx y+=⎧⎨-=⎩(2)0.320.510.23x x+=-【答案】(1)79xy=⎧⎨=⎩;(2)−1.8【解析】【分析】(1)方程组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2)方程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将x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 【详解】(1)解:223 419x yx y+=⎧⎨-=⎩①②由②+①可得:642x=7x=解得:7x=,代入①可得:2327y=-⨯9y=故原方程组的解为79 xy=⎧⎨=⎩(2)0.320.51 0.23x x+=-,去分母得:9x+3=4x−6,移项合并得:5x=−9,解得:x=−1.8;【点睛】此题考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一元一次方程,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运算法则.21.试说明:不论x取何值,代数式(x3+5x2+4x﹣1)﹣(﹣x2﹣3x+2x3﹣3)+(8﹣7x﹣6x2+x3)的值恒不变.【答案】说明见解析【解析】【分析】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x3+5x2+4x﹣1)﹣(﹣x2﹣3x+2x3﹣3)+(8﹣7x﹣6x2+x3)=x3+5x2+4x﹣1+x2+3x﹣2x3+3+8﹣7x﹣6x2+x3=x3﹣2x3+x3+5x2+x2﹣6x2+4x+3x﹣7x+10=10,∵此代数式恒等于10,∴不论x取何值,代数式的值是不会改变的.【点睛】本题考查合并同类项,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合并同类项.22.某校举行“汉字听写”比赛,每位学生听写汉字39个,比赛结束后随机抽查部分学生的听写结果,以下是根据抽查结果绘制的统计图的一部分组别A B C D E正确字数x 08x≤<816x≤<1624x≤<2432x≤<3240x≤<人数10 15 25 m n根据以上信息解决下列问题:(1)在统计表中,m=,n=,并补全条形统计图.(2)扇形统计图中“C组”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是.(3)若该校共有900名学生,如果听写正确的个数少于24个定为不合格,请你估计这所学校本次比赛听写不合格的学生人数【答案】解:(1)m=30,n=1;图见解析;(2)90︒;(3)450名.【解析】【分析】(1)根据B组有15人,所占的百分比是15%即可求得总人数,然后根据百分比的意义求解;(2)利用360度乘以对应的比例即可求解;(3)利用总人数900乘以对应的比例即可求解.【详解】解:(1)抽查的总人数是:15÷15%=100(人),则m=100×30%=30,n=100×1%=1..故答案是:30,1;(2)扇形统计图中“C组”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是:25 36090100︒︒⨯=故答案是:90°;(3)样本中“听写正确的个数少于24个”的人数有:10+15+25=50 (人).本次比赛听写不合格的学生人数:50 900450100⨯=答:这所学校本次比赛听写不合格的学生人数约为450人.【点睛】本题考查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能力和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时,必须认真观察、分析、研究统计图,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解决问题.23.在解方程组2628mx yx ny+=⎧⎨+=⎩时,由于粗心,小军看错了方程组中的n,得解为7323xy⎧=⎪⎪⎨⎪=⎪⎩,小红看错了方程组中的m,得解为24xy=-⎧⎨=⎩.(1)则m,n的值分别是多少? (2)正确的解应该是怎样的?【答案】(1) m=2;n=3;(2)方程组正确的解为12. xy=⎧⎨=⎩【解析】【分析】(1)将第一组解代入方程组的第一个方程求出m的值,将第二组解代入方程组的第二个方程求出n的值即可;(2)确定出正确的方程组,求出解即可.【详解】(1)将7,32,3x y ⎧=⎪⎪⎨⎪=⎪⎩代入方程组的第一个方程得:74633m +=, 解得:m=2;将2,4.x y =-⎧⎨=⎩代入方程组的第二个方程得:−4+4n=8, 解得:n=3;(2)方程组为3238x y x y +=⎧⎨+=⎩①②, ②−①×2得:y=2,将y=2代入①得:x=1,则方程组正确的解为12.x y =⎧⎨=⎩ 【点睛】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以及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熟练掌握加减消元法是解题的关键.24.如图,点P 是∠MON 内的一点,过点P 作PA OM ⊥于点,A PB ON ⊥于点B ,且OA OB =. ()1求证: PA PB =;()2如图②,点C 是射线AM 上一点,点D 是线段OB 上一点,且180CPD MON ∠+∠=︒,若8,5OC OD ==.求线段OA 的长.()3如图③,若60MON ∠=︒,将PB 绕点P 以每秒2︒的速度顺时针旋转,12秒后,PA 开始绕点P 以每秒10︒的速度顺时针旋转,PA 旋转270︒后停止,此时PB 也随之停止旋转。
7年级数学培优竞赛试题51-75题(含详解)

七年级第51题:若a 、b 、ba +都是有理数,则a、b( ).A .均为有理数B .均为无理数C .一个为有理数,另一个为无理数D .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答案: A第52题:[])-()--(-(-1))(--)(-)(-25851×6721542÷)625.0(÷21+5335+2012420163答案: −6035 解析:原式⎪⎭⎫ ⎝⎛-⨯⎪⎭⎫ ⎝⎛---⎪⎭⎫⎝⎛-⨯⎪⎭⎫ ⎝⎛⨯++=82732114558812593520124321251442252012+-⨯-=31312012=--6035=-第53题:如图所示,已知EF 平分∠AEC ,∠DAC =∠AED , ∠ACB =∠CED , ∠DAB =∠BCD ,求证:(1)AD ∥BC .(2)AB ∥CD .:证明:(1)∵EF平分∠AEC∴∠AED=∠DEC∵∠AED=∠DEC∠DAC=∠AED∴∠DEC=∠DAC∵∠ACB=∠CED∠DEC=∠DAC∴∠DAC=∠ACB∴AD∥BC(2)∵∠DAB=∠BCD∠DAC=∠ACB∴∠BAC=∠ACD∴AB∥CD第54题: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颗棋子从点P处开始依次关于点A、B、C做循环对称跳动,即第一次跳到点P关于点A的对称点M处,接着跳到点M关于点B的对称点N处,第三次再跳到点N关于点C的对称点处……如此下去.(1)在图中画出点M、N,并写出M、N的坐标。
(2)求经过第2017次跳动之后,棋子落在的位置与点P的距离。
(1)()0,2-M 、()4,4N(2)经观察可发现跳动为周期数为3的周期,1...67232017=÷所以跳到了M 点,M 点到P 点距离为222222=+第55题:对于给定的正奇数n ,定义f (n )=n1++51+31+1计算2017×f (2017)―2[ f (1)+f (3)+……+f (2015)]答案: 原式]20151++51+31+1++51+31+1)31+(1+[1×2)20171+...+51+31+(1×2017=)()+(-......()201720172015220152017...5201252017320143201720162017+⎪⎭⎫ ⎝⎛-++⎪⎭⎫ ⎝⎛-+⎪⎭⎫⎝⎛-+-=1...1111+++++=1009个11009=第56题:如图所示,△ABC 是周长为20的正三角形,P 是三角形内一点,PD//AB 、PE//BC 、PF//AC ,则PD+PE+PF = .答案:320解析:如图延长EP 交AB 与点G ,延长FP 交BC 与点H△GFP 为等边三角形,则FP=GP ,四边形GBDP 为平行四边形,则GP=BD △PDH 为等边三角形,则PD=DH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竞赛训练题—选择题1.当01x <<时,()lg xf x x=,则下列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22()()()f x f x f x << B. 22()()()f x f x f x << C. 22()()()f x f x f x << D. 22()()()f x f x f x <<2.设()f x 在[0,1]上有定义,要使函数()()f x a f x a -++有定义,则a 的取值范围为( )A .1(,)2-∞-; B. 11[,]22-; C. 1(,)2+∞; D. 11(,][,)22-∞-⋃+∞3.已知P 为三角形ABC 内部任一点(不包括边界),且满足()(2)0PB PA PB PA PC -+-=,则△ABC 一定为 ( )A .直角三角形;B. 等边三角形;C. 等腰直角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4.已知()()2222212f x x a b x a ab b =++-++-是偶函数,则函数图象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的最大值是( )A B. 2 C. D. 45.已知函数34)(2+-=x x x f ,集合}0)()(|),{(≤+=y f x f y x M ,集合}0)()(|),{(≥-=y f x f y x N ,则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集合M N 所表示的区域的面积是( ) A.4π B. 2πC.πD.π26. 函数()f x = )[]3. 1, . 1, C. 1, D. 1, 22A B ⎡⎤⎡⎡⎢⎥⎣⎣⎣⎦7. 设)(x f 有反函数)(1x f -,将)32(-=x f y 的图象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关于x 轴对称后所得函数的反函数是( ) A .21)(1--=-x fyB .2)(11x f y --=- C .2)(11x f y --= D .21)(1-=-x f y 8.化简三角有理式xx x x xx x x 22662244cos sin 2cos sin cos sin sin cos ++++的值为( )A. 1B. sin cos x x +C. sin cos x xD. 1+sin cos x x9.设a ,b 为两个相互垂直的单位向量。
已知OP =a ,OQ =b ,OR=r a +k b .若△PQR 为等边三角形,则k ,r 的取值为( )A .k r ==B .k r ==C .k r ==D .k r == 10.设{}n a ,{}n b 分别为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且11444,1a b a b ====,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 22a b >B. 33a b <C. 55a b >D. 66a b >11.若15,(12)x R x +∈+则的二项式展开式中系数最大的项为( ) A .第8项 B. 第9项 C. 第8项和第9项 D. 第11项 12.设()cos5x f x =,12111(log ),(log ),(log )e e a f b f c f e πππ===,则下述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a b c >> B. b c a >> C. c a b >> D. b a c >> 13.已知-1<βα+<3,且2<βα-<4,则βα32+的范围是( ) A. )217,213(-B. )211,27(-C. )213,27(-D. )213,29(-14.若函数()2log 1a y x ax =-+有最小值,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01a <<B 02,1a a <<≠C 12a <<D 2a ≥15.已知,1,=>ab b a 则ba b a -+22的最小值是( ).A 22 B2 C 2 D 116.已知cos cos 1x y +=,则sin sin x y -的取值范围是( ).A []11-,B []2-,2C 0⎡⎣D ⎡⎣17.函数()f x 是(0,)+∞上的单调递增函数,当*n N ∈时,*()f n N ∈,且[()]3f f n n =,则(1)f 的值等于( ).A 1 B 2 C 3 D 418.设集合}5,4,3,2,1{},1,0,2{=-=N M ,映射N M f →:使得对任意的M x ∈,都有)()(x xf x f x ++是奇数,则这样的映射f的个数是( )(A )45 (B )27 (C )15 (D )11 19.设函数xbax x g x x f +==)(,ln )(,它们的图象在x 轴上的公共点处有公切线,则当1>x 时,)(x f 与)(x g 的大小关系是 ( )(A ))()(x g x f >(B ))()(x g x f <(C ))()(x g x f =(D ))(x f 与)(x g 的大小不定 20.已知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过顶点A 1在空间作直线l ,使直线l 与直线AC 和BC 1所成的角都等于600,这样的直线l 可以作( ) (A )4条(B )3条(C )2条(D )1条21. 从1至169的自然数中任意取出3个数构成以整数为公比的递增等比数列的取法有( ) A. 89种 B. 90种 C. 91种 D. 92种22.一个正六面体的各个面和一个正八面体的各个面都是边长为a 的正三角形,这样的两个多面体的内切球的半径之比是一个最简分数nm,那么积n m ⋅等于( )A .3B .4C .6D .1223.圆周上有10个等分点,则以这10个等分点中的四个点为顶点的凸四边形中,梯形所占的比为( ) A .821 B .421C .1126D .2724.把2008表示成两个整数的平方差形式,则不同的表示方法有( )种.A 4B 6C 8D 1625.12)526(++n 的小数表示中,小数点后至少连续有 ( ) (A )12+n 个零(B )22+n 个零(C )32+n 个零(D )42+n 个零26.设AB 是椭圆12222=+by a x (0>>b a )的长轴,若把AB100等分,过每个分点作AB的垂线,交椭圆的上半部分于P 1、P 2、… 、P 99 ,F 1为椭圆的左焦点,则21111P F P F A F +++…B F P F 1991++的值是( )(A )a 98 (B )a 99 (C )a 100 (D )a 101高中数学竞赛训练题—选择题 答案1.解:当01x <<时,()0lg x f x x =<,222()0lg x f x x =<,22()0lg x f x x ⎛⎫=> ⎪⎝⎭。
又因为2222(2)0lg lg 2lg 2lg x x x x x x x x x x---==<。
所以 22()()()f x f x f x <<。
选 C 。
2解:函数()()f x a f x a -++的定义域为 [,1][,1]a a a a +⋂--。
当0a ≥时,应有1a a ≤-,即12a ≤;当0a ≤时,应有1a a -≤+,即12a ≥-。
因此,选 B 。
3解:因为,2PB PA AB PB PA PC CB CA -=+-=+,所以已知条件可改写为()0AB CB CA ⋅+=。
容易得到此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
因此 选 D 。
4解:由已知条件可知,2210a b +-=,函数图象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为222a ab b +-。
令,s cos in b a θθ==,则22222sin cos sin cos2sin 2c s 2o a ab b θθθθθθ+=+=--+≤ 选 A 。
5.C 提示:由已知可得M ={(x ,y )|f (x )+f (y )≤0}={(x ,y )|(x -2)2+(y -2)2≤2},N ={(x ,y )|f (x )-f (y )≥0} ={(x ,y )|(x -y )(x +y -4)≥0}.则22(2)(2)2()(4)0x y M N x y x y ⎧-+-≤=⎨-+-≥⎩ ,作出其交集部分可得如图所示,其面积为圆面积的一半,即为212ππ=,故应选C.6.D .解:()f x 的定义域为34,x ≤≤则031x ≤-≤,令23sin , 02x πθθ-=≤≤,则()f x =sin sin 2sin()3πθθθθ==+=+因5336πππθ≤+≤,则 1sin()1, 12sin()2233ππθθ≤+≤≤+≤ 7. A 解:设)32(-=x f y 上有点),(00y x 左移2 ),2(00y x -关于x 轴对称),2(00y x --取反函数)2,(00--x y ,∴⎩⎨⎧=-=-y x x y 200⇒⎩⎨⎧-=+=xy y x 002代入)32(-=x f y 得)12(+=-y f x ⇒)(121x f y -=+-⇒21)(1--=-x fy ,8.解答为 A 。
22442222sin cos )(sin cos sin cos )2sin cos x x x x x x x x ++-+分母=(4422s i n c o s s i nc o sx x x x =++。
也可以用特殊值法9.解答.C. PQ QR PR ==,12==r=k=。
10.解答:A 。
11444,1a b a b ====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 ,等比数列公比为q,由,得223355663,2,0,1,a b a b a b a b =======-=得。
11.解答:D. 11512129322,33r rr r r r r T C T T T T r ++++=≤≤⇒≤≤由,,r=10,第11项最大。
12.解答: D 。
函数()cos5x f x =为偶函数,在(0,2π)上,()cos f x x =为减函数,而121111log log ,log ,log 2log log ee e e e e ππππππ=-=-=, log 2log 105log 554e e e ππππ<<<<,所以b a c >>。
13解:由待定系数法或线性规划可得。
14答案:C .解:当01a <<时,log a y x =是递减函数,由于21t x ax =-+没有最大值,所以()2log 1a y x ax =-+没有最小值;当1a >时,()2log 1a y x ax =-+有最小值等价于21t x ax =-+有大于0的最小值.这等价于240a ∆=-<,因此12a <<.15答案:A.解:记t b a =-,则0>t ,b a b a -+2222222≥+=+=t t t t ,(当且仅当22t a b ===即时取等号).故选A . 16答案:D .解:设sin sin x y t -=,易得21cos cos sin sin 2t x y x y --=,即()21cos 2t x y -+=.由于()1cos 1x y -≤+≤,所以21112t --≤≤,解得 t ≤≤.17答案:B 解:(用排除法)令1n =,则得[(1)]3f f =. 若(1)1f =,则[(1)](1)3f f f ==,与(1)1f =矛盾;若(1)3f =,则[(1)](3)3f f f ==,与“()f x 在(0,)+∞上单调递增”矛盾;若(1)4f =,则[(1)](4)3f f f ==,也与“()f x 在(0,)+∞上单调递增”矛盾.故选B . 18.A 提示:当2-=x 时,)2(2)()(---=++f x xf x f x 为奇数,则)2(-f 可取1、3、5,有3种取法;当0=x 时,)0()()(f x xf x f x =++为奇数,则)0(f 可取1、3、5,有3种取法;当1=x 时,)1(21)()(f x xf x f x +=++为奇数,则)1(f 可取1、2、3、4、5,有5种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