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及合理用药PPT课件
合集下载
儿科小儿上呼吸道感染PPT课件

好发于春夏季,散发或小流行,腺病毒3、7型所致 特征 发热 咽炎 结合膜炎 表现:高热,咽痛,眼部刺痛有时伴胃肠道症状。 体检:咽充血,可见白色点块状分泌物,周边无红 晕,易剥离;一侧或两侧滤泡性眼结合膜炎;可伴 球结合膜出血;颈及耳后淋巴结肿大。病程1~2周。
9
中耳炎 鼻窦炎
咽后壁 脓肿
颈淋巴 结炎
12
治疗要点
一般治疗 病毒性上呼吸
道感染为自限性疾病,无 须特殊治疗。注意休息﹑ 补充大量的维生素等,做 好呼吸道隔离,预防并发 症的发生。
病因治疗 病毒感染可给
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 疗程3-5天。流行性感冒可 在病初服用奥司他韦,疗 程5天。如病情严重,继 发细菌感染,可加用抗菌 药物,常用青霉素类﹑头 孢类及大环内酯内,疗程 3-5天。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1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AURl)
各种原因引起的上呼吸道的急性感染, 简称上感,俗称“感冒”,小儿最常见的疾病。
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根据感染部位不 同常诊断为“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
扁桃体炎”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指 上呼吸道局部感染定位不确切者。
13
高热
PO对乙酰氨基酚或 布洛芬,亦可冷敷、 温湿敷或醇浴降温
中成药 亦有较好效果
发生高热惊厥
可予镇静、 止惊等处理。
咽痛
可含服咽喉片
14
舒适的改变 体温过高 潜在并发症
与咽痛、鼻塞有关 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 惊厥
15
促进舒适 维持体温正常
观察病情 健康教育
促进舒适
降低体温 观察病情
健康教育
16
保持室温18~22℃,湿度50%~60%, 以减少空气对呼吸道粘膜的刺激。
9
中耳炎 鼻窦炎
咽后壁 脓肿
颈淋巴 结炎
12
治疗要点
一般治疗 病毒性上呼吸
道感染为自限性疾病,无 须特殊治疗。注意休息﹑ 补充大量的维生素等,做 好呼吸道隔离,预防并发 症的发生。
病因治疗 病毒感染可给
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 疗程3-5天。流行性感冒可 在病初服用奥司他韦,疗 程5天。如病情严重,继 发细菌感染,可加用抗菌 药物,常用青霉素类﹑头 孢类及大环内酯内,疗程 3-5天。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1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AURl)
各种原因引起的上呼吸道的急性感染, 简称上感,俗称“感冒”,小儿最常见的疾病。
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根据感染部位不 同常诊断为“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
扁桃体炎”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指 上呼吸道局部感染定位不确切者。
13
高热
PO对乙酰氨基酚或 布洛芬,亦可冷敷、 温湿敷或醇浴降温
中成药 亦有较好效果
发生高热惊厥
可予镇静、 止惊等处理。
咽痛
可含服咽喉片
14
舒适的改变 体温过高 潜在并发症
与咽痛、鼻塞有关 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 惊厥
15
促进舒适 维持体温正常
观察病情 健康教育
促进舒适
降低体温 观察病情
健康教育
16
保持室温18~22℃,湿度50%~60%, 以减少空气对呼吸道粘膜的刺激。
儿科-小儿上呼吸道感染-PPT课件

观察咳嗽性质、神经系统症状 口腔粘膜改变、皮肤有无皮疹 等,以便早期发现麻疹、猩红 热、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膜 炎等急性传染病。
观察咽部
充血、水肿、化脓情况,在疑 有咽后壁脓肿时,应及时报告 医师,同时注意防止脓肿破溃 后脓液流入气管引起窒息。
用解热剂后
观察有无体温骤降,如有 大量出汗、面色苍白、头晕 等虚脱表现时,应予保暖, 饮热水,严重者给予静脉补 液,加强巡视。
PO对乙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基酚或 布洛芬,亦可冷敷、 温湿敷或醇浴降温
高热
发生高热惊厥
可予镇静、 止惊等处理。
中成药 亦有较好效果
可含服咽喉片
咽痛
舒适的改变 体温过高
与咽痛、鼻塞有关 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 惊 厥
潜在并发症
促进舒适 维持体温正常 观察病情 健康教育
促进舒适
降低体温
观察病情
健康教育
保持室温18~22℃,湿度50%~60%, 以减少空气对呼吸道粘膜的刺激。 及时清除鼻腔及咽喉部分泌物和干痴, 保持鼻孔周围清洁,减轻分泌物刺激。 勿用力提鼻以免炎症经咽鼓管引起中 鼻塞严重时应先清鼻腔分泌物,用 0.5%麻黄 耳炎。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AURl)
各种原因引起的上呼吸道的急性感染,
简称上感,俗称“感冒”,小儿最常见的疾病。 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根据感染部位不 同常诊断为“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 扁桃体炎”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指
上呼吸道局部感染定位不确切者。
二· 流行性感冒
由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引起,简称流感,潜伏 期一般1-3天,起病初期传染性最强。典型流感呼 吸道症状可不明显,而全身症状重,如发热﹑头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合理用药指南解读PPT课件

02
基层合理用药原则及策略
药物治疗原则
依据患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 检查结果,明确病原体和感染 部位。
轻度感染
对于轻度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一般无需使用抗菌药物,可给 予对症治疗药物。
重度感染
根据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 抗菌药物特点,选用合适的抗 菌药物。
个体化用药
结合患者年龄、生理、病理情 况,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
明确诊断
医生会根据患者症状和体征进行相应 的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 。
对症治疗
针对不同类型的并发症,医生会采取 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抗生素使用、解 热镇痛等。
密切观察
治疗期间,医生会密切观察患者病情 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解读内容回顾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概述
包括定义、病因、临床表现等。
缩短用药时间。
02
哺乳期妇女用药
哺乳期妇女用药时,应考虑药物对乳汁的影响和对乳儿的潜在危害。尽
可能选择不影响乳汁分泌和乳儿健康的药物。在必须使用药物时,应暂
停哺乳或选择人工喂养。
03
用药监护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用药期间应加强监护,注意观察其反应和胎儿或乳儿
的健康状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并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调整用药方案
抗生素使用策略
01
02
03
04
严格掌握适应症
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引起的 感染,对病毒性感染无效。
合理选择抗生素
根据病原菌种类、感染部位、 严重程度和患者生理、病理情
况选用抗生素。
避免滥用
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降 低耐药菌的产生和药物不良反
应。
疗程合理
抗生素使用疗程应充足,避免 病情反复。
儿科呼吸系统合理用药ppt课件

镇咳药
常用镇咳药物
中枢性镇咳药:直接抑制延髓咳嗽中枢, 产生 镇咳作用;有引起痰液潴留 的危险。可待因(有成瘾性)、右美沙 芬、喷托维林(使用5 岁以上)、福尔 可定 麻醉性镇咳药:抑制咳嗽反射弧中的末梢 感受 传入神经或传出神经的传导而起镇 咳作用。苯丙哌啉,8岁以上使用
常用镇咳药物使用
依赖性:可待因等长期应用可产生耐受性, 成瘾性,也可引起便秘 非依赖性:右美沙芬等止咳作用迅速,无 成瘾性,较为安全。 WHO警告:可待因不能用于儿童咳嗽治疗。
抗组胺药——非那根
由于镇吐和镇静作用,非那根被广泛使用 非那根的镇静作用可能错误诱导患儿父母 应用,以应付孩子的吵闹 不良反应: 烦躁、幻觉、张力异常、婴儿猝死、及 呼吸暂停 不良反应在婴儿中加剧 WHO警告非那根不能应用于2岁以下儿童
鼻减充血剂
萘唑啉 羟甲唑啉 伪麻黄碱 麻黄碱呋喃西林 婴儿慎用局部鼻减充血剂
氨溴索
黏液调节剂,液化粘痰、并有弱止咳作 用 适用于急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的痰液黏稠、 咳痰困难。如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 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 禁忌症 对本药、溴己新过敏者禁用
氨溴索用量
餐后口服: 12岁以上儿童同成人。 5-11 岁 , 一 次 15mg , 一 日 三 次 。 2-4岁,一次7.5mg ,一日3次。 以上长期服用者可减为一日2次。 2岁以下儿童 一次7.5mg,一日2次
内容
儿科呼吸道特点 儿科呼吸道常见疾病 儿科用药原则 抗病毒药 抗生素 感冒止咳药 平喘药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小儿呼吸道解剖学特点
管腔狭窄…….易阻塞 软骨柔软…….支撑作用差 纤毛发育差……易感染 肺泡数量少,间质旺盛,含血多,含气少易感染 血管淋巴丰富……易水肿 交通广泛…….易扩撒 右支气管粗直…….易异物吸入 胸廓小、肺相对较大……易缺氧
儿童呼吸道的感染和抗生素的使用PPT课件

肝肾损伤
抗生素在体内代谢过程中,可能对 肝肾等器官造成一定的负担,长期 大量使用可能对肝肾造成损伤。
抗生素滥用的危害
耐药性增强
抗生素的滥用会使细菌产 生抗药性,使抗生素失去 效力,导致治疗难度增加。
疾病恶化
不当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 病情恶化,甚至引发其他 并发症。
增加医疗费用
滥用抗生素会导致治疗周 期延长,增加医疗费用。
抗生素使用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原则
抗生素的使用应遵循“合理、有效、安全”的原则,根据感 染的具体病菌种类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注意事项
在使用抗生素时应避免滥用,注意观察不良反应,遵循医生 的建议和指导,同时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03
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与抗生素
病毒感染的特点与抗生素的适用性
儿童呼吸道细菌性感染是由特定细菌引起的,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抗生素对应关系
每种抗生素针对特定的细菌种类,因此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对于治疗细菌感染至 关重要。
抗生素的种类与作用机制
种类
抗生素主要分为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等,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 抗菌谱和作用机制。
作用机制
抗生素通过抑制或杀死细菌的生长来发挥作用,不同种类的抗生素作用机制不同 。
感染的传播途径
01
02
03
飞沫传播
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 可以通过咳嗽、打喷嚏等 方式传播。
接触传播
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 也可以通过接触患者或污 染的物品传播。
空气传播
部分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可 以在空气中长时间存活, 通过空气传播。
02
儿童呼吸道细菌感染与抗生素
细菌性感染与抗生素的对应关系
抗生素在体内代谢过程中,可能对 肝肾等器官造成一定的负担,长期 大量使用可能对肝肾造成损伤。
抗生素滥用的危害
耐药性增强
抗生素的滥用会使细菌产 生抗药性,使抗生素失去 效力,导致治疗难度增加。
疾病恶化
不当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 病情恶化,甚至引发其他 并发症。
增加医疗费用
滥用抗生素会导致治疗周 期延长,增加医疗费用。
抗生素使用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原则
抗生素的使用应遵循“合理、有效、安全”的原则,根据感 染的具体病菌种类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注意事项
在使用抗生素时应避免滥用,注意观察不良反应,遵循医生 的建议和指导,同时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03
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与抗生素
病毒感染的特点与抗生素的适用性
儿童呼吸道细菌性感染是由特定细菌引起的,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抗生素对应关系
每种抗生素针对特定的细菌种类,因此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对于治疗细菌感染至 关重要。
抗生素的种类与作用机制
种类
抗生素主要分为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等,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 抗菌谱和作用机制。
作用机制
抗生素通过抑制或杀死细菌的生长来发挥作用,不同种类的抗生素作用机制不同 。
感染的传播途径
01
02
03
飞沫传播
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 可以通过咳嗽、打喷嚏等 方式传播。
接触传播
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 也可以通过接触患者或污 染的物品传播。
空气传播
部分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可 以在空气中长时间存活, 通过空气传播。
02
儿童呼吸道细菌感染与抗生素
细菌性感染与抗生素的对应关系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发病机制
病原体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 进入儿童呼吸道,引发炎症反应 ,导致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 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发病率高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 儿科门诊最常见的疾病之 一,发病率较高。
季节性
该病在秋冬季节发病率较 高,与气温变化、室内空 气流通状况等因素有关。
传染性
病原体可通过飞沫、直接 接触等途径传播,具有传 染性。
C反应蛋白(CRP) 和血沉:评估炎症反 应程度。
辅助检查
X线检查
了解肺部情况,排除肺炎等并发症。
超声检查
检查颈部淋巴结、腮腺等,辅助诊断。
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及辅助 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鉴别诊断
与其他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炎、肺炎 等进行鉴别,以免误诊误治。
03 治疗原则与方案
给予关爱和陪伴
家长应多陪伴宝宝,给予关爱和鼓励,减轻宝宝的焦虑和不安。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通过与宝宝互动、做游戏等方式,增进亲子感情,有助于宝宝身心 健康成长。
寻求专业心理支持
如宝宝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家长可寻求专业心理医生或咨询师的 帮助。
06 总结与展望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
临床表现不典型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多样且不 典型,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
缓解鼻塞
对于鼻塞严重的患儿,可使用生理 盐水滴鼻或口服抗组胺药物进行缓 解。
抗感染治疗
抗病毒药物
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酌情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等 。
抗菌药物
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应根据病原菌种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合适的抗菌药物。
病原体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 进入儿童呼吸道,引发炎症反应 ,导致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 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发病率高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 儿科门诊最常见的疾病之 一,发病率较高。
季节性
该病在秋冬季节发病率较 高,与气温变化、室内空 气流通状况等因素有关。
传染性
病原体可通过飞沫、直接 接触等途径传播,具有传 染性。
C反应蛋白(CRP) 和血沉:评估炎症反 应程度。
辅助检查
X线检查
了解肺部情况,排除肺炎等并发症。
超声检查
检查颈部淋巴结、腮腺等,辅助诊断。
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及辅助 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鉴别诊断
与其他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炎、肺炎 等进行鉴别,以免误诊误治。
03 治疗原则与方案
给予关爱和陪伴
家长应多陪伴宝宝,给予关爱和鼓励,减轻宝宝的焦虑和不安。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通过与宝宝互动、做游戏等方式,增进亲子感情,有助于宝宝身心 健康成长。
寻求专业心理支持
如宝宝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家长可寻求专业心理医生或咨询师的 帮助。
06 总结与展望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
临床表现不典型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多样且不 典型,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
缓解鼻塞
对于鼻塞严重的患儿,可使用生理 盐水滴鼻或口服抗组胺药物进行缓 解。
抗感染治疗
抗病毒药物
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酌情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等 。
抗菌药物
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应根据病原菌种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合适的抗菌药物。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PPT优秀课件

疱疹性咽峡炎
上呼吸道感染可并发鼻窦炎、中耳炎、 喉炎、咽后壁脓肿、颈淋巴结炎、支气 管炎、支气管肺炎等,其中肺炎时婴幼 儿时期最严重的并发症。年长儿若患链 球菌性上感可引起急性肾炎、风湿热。
中耳炎
护理诊断
舒适度减弱:咽痛、鼻塞、与上呼吸道炎症有关 体温过高: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 潜在并发症:热性惊厥 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发热出汗有关 知识缺乏:缺乏预防保健和上呼吸道感染的相关 知识
•体温超过38.5℃时时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若婴幼儿 虽有发热甚至高热,但精神较好,玩耍如常,在严密观察 下可暂不处理。
•密切观察体温变化,警惕热性惊厥的发生。
Hale Waihona Puke • 如发生高热惊厥,应观察并记录惊厥发生的次数、频率、
持续和间歇时间,及时发现
并发症先兆(在体温上升
过程中,婴幼儿出现惊跳),并通知医生处理。
4
护理措施
5
健康教育
病因
各种病毒和细菌均可引起,但90%以 上为病毒所致,主要有鼻病毒、呼吸通 合胞病毒、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腺 病毒等
由于上呼吸道的解剖生理和免疫的特点, 婴幼儿易患上呼吸道感染。若患有维生 素D缺乏性佝偻病、营养不良、贫血等 疾病、或儿童生活的环境不良如居室拥 挤、通风不良、阳光不足、空气严重污 染、被动吸烟、护理不当致冷暖失宜等, 则易患上呼吸道感染。
6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咳嗽的性质、神经系统症状、口腔 粘膜改变及皮肤有无皮疹等,以便早期发现麻疹、猩红热、 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急性传染病。 注意观察咽部充血、水肿、化脓情况,疑有咽后壁脓肿时, 应及时报告医生。 有可能发生惊厥的患儿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床 边设置床挡,以防患儿坠床,应备好急救物品和药品。
婴幼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课件

06
总结与展望
上呼吸道感染护理经验总结
保持空气流通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助于缓解宝宝的 不适症状。
合理饮食
保证宝宝充足的液体和营养摄入,多吃 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注意休息
让宝宝有足够的休息时间,有助于提高 宝宝的免疫力。
避免滥用抗生素
上呼吸道感染多为病毒感染,一般不需 要使用抗生素治疗。
注重婴幼儿的饮食和起居
合理安排婴幼儿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和优质蛋白质食物。
预防接种与提高免疫力
按照计划免疫程序为婴幼儿接种疫苗,提高免疫力。 鼓励婴幼儿参加适量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避免接触感染源
尽量避免与生病的人接触,如需照顾患者时需佩戴口罩和手 套。
避免带婴幼儿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商场、电影院等。
03
婴幼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
观察病情与就医指导
观察病情
注意观察宝宝的体温、咳嗽、鼻塞、流涕、呼吸等症状,以 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
就医指导
如宝宝出现高热持续不退、呼吸急促、咳嗽严重、憋喘、呼 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合理用药与注意事项
用药原则
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药物,避免不必要的使用和长期使用。
感染类型
分为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两种类型,其中病毒感染较为常见 ,如流感病毒、腺病毒等。
上呼吸道感染的种类与症状
上呼吸道感染的种类
分为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喉炎、扁桃体炎等几种类型,每种类型的症状 和表现略有不同。
症状表现
婴幼儿可能会出现发热、咳嗽、流涕、鼻塞、喉咙痛、精神不佳等症状,严 重时可能伴有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及合理用药课件

在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除了抗生素、解热镇痛药和抗病毒药物外,其他辅助药物也可能被使用。这些药 物主要用于缓解咳嗽、痰多、气喘等症状。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 。
03
CATALOGUE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经常开窗通风,避免长时间关 闭门窗,减少室内病原体的滋
病例分析:合理用药的实践与效果
针对小华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医生 选择了适当的抗病毒药物和对症治疗 药物,如解热镇痛药和镇咳药,有效 缓解了症状,缩短了病程。
对于小红的急性喉炎,医生在给予抗 病毒药物的同时,及时使用了糖皮质 激素雾化吸入,有效缓解了呼吸困难 的症状,保障了孩子的安全。
病例总结与启示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 及合理用药课件
目 录
•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概述 •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合理用药 •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案例分析 •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误区与解答
01
CATALOGUE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是指儿童鼻腔 、咽、喉等部位的感染,包括普 通感冒、喉炎、扁桃体炎等。
抗生素应慎用,避免产生耐药性。
建议三
输液并非必要治疗,应遵医嘱。
建议四
中成药选用需谨慎,避免不良反应。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解热镇痛药在儿童上呼吸道感染中常被使用,但过量或不适当的使用可能导致不 良反应,如肝肾损伤、胃肠道出血等。因此,在使用解热镇痛药时,应遵循医生 的建议,控制剂量和使用时间。
抗病毒药物的合理使用
03
CATALOGUE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经常开窗通风,避免长时间关 闭门窗,减少室内病原体的滋
病例分析:合理用药的实践与效果
针对小华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医生 选择了适当的抗病毒药物和对症治疗 药物,如解热镇痛药和镇咳药,有效 缓解了症状,缩短了病程。
对于小红的急性喉炎,医生在给予抗 病毒药物的同时,及时使用了糖皮质 激素雾化吸入,有效缓解了呼吸困难 的症状,保障了孩子的安全。
病例总结与启示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 及合理用药课件
目 录
•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概述 •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合理用药 •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案例分析 •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误区与解答
01
CATALOGUE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是指儿童鼻腔 、咽、喉等部位的感染,包括普 通感冒、喉炎、扁桃体炎等。
抗生素应慎用,避免产生耐药性。
建议三
输液并非必要治疗,应遵医嘱。
建议四
中成药选用需谨慎,避免不良反应。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解热镇痛药在儿童上呼吸道感染中常被使用,但过量或不适当的使用可能导致不 良反应,如肝肾损伤、胃肠道出血等。因此,在使用解热镇痛药时,应遵循医生 的建议,控制剂量和使用时间。
抗病毒药物的合理使用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ppt课件

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葡萄球菌等
临床诊断 治疗 (1)重视一般护理、支持疗法和对症治疗 (2)避免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病情轻重程度相差大,一般为自限性,通
常3d~7d~10d
病因
鼻病毒、冠状病毒,感染症状多局限于上呼吸道,多在鼻部,一般1周左右自愈。 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为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可引起疱疹性咽峡炎,柯萨奇A组病 毒16型是手足口病的常见病毒。 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流感每10-15年流行一次。
(年长儿较轻、婴幼儿重症较多)
轻型:一般情况较好,只有鼻部症状:流涕、鼻塞、喷嚏,也可有流泪、轻咳、 咽部不适,在3-4天自然痊愈,如感染涉及鼻咽部,常有发热、咽痛、扁桃体 炎及咽后壁淋巴组织充血和增生,有时淋巴可轻度肿大,发热可持续2-3天至 一周左右,婴幼儿常引起呕吐、腹泻,临床上称“胃肠型感冒”。 重症:一般情况差,且易累及临近部位,需注意高热惊厥和急性腹痛。高热惊 厥多于起病后1-2天发生,很少反复发生。急性腹痛有时很剧烈,多在脐周,
治疗
中成药治疗普通感冒:
风寒感冒:见于较大儿童,表现为:恶寒、发热、无汗(或微汗)、流涕、 头身疼痛,可是有痰。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药物有:感冒清热冲剂、小儿 至宝丸等 风热感冒:多见于婴幼儿,发热较重,汗出而热不解,鼻塞、流黄涕、面赤、 眼红、咳嗽有痰,舌尖稍红,苔薄白或黄白相间。药物有:小儿肺热咳喘口 服液、银翘解毒片、双黄连口服液等 暑湿感冒:夏季发病,表现为高热无汗,头痛、身倦、食欲缺乏,或呕吐、 腹泻。药物有: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软胶囊等 急性扁桃体炎:局部用锡类散或冰硼散吹喉,每次每侧少许,每日2-3次,病 情重的婴幼儿、咳嗽反射可能减弱,用药吹喉时应慎重,药量宜少,以免啼 哭挣扎时吹入气道。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与治疗PPT

耳部感染:使用抗生素治疗, 必要时进行耳部穿刺
鼻窦炎:使用鼻喷剂缓解症 状,必要时进行鼻窦穿刺
肺炎:使用抗生素治疗,必 要时进行吸氧
喉炎:使用抗生素治疗,必 要时进行喉部穿刺
支气管炎:使用抗生素治疗, 必要时进行支气管镜检查
肺炎链球菌感染:使用抗生素 治疗,必要时进行肺炎链球菌
疫苗注射
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避 免接触病毒
解热镇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用于缓解发热、头 痛等症状
止咳化痰药:如氨溴索、右美沙芬等,用于缓解咳嗽、痰多等 症状
抗过敏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用于缓解过敏症状
补液治疗:如口服补液盐、静脉补液等,用于纠正脱水、电解 质紊乱等症状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烟雾、灰尘等刺激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过冷或过热 保持口腔卫生,多喝水,保持口腔湿润 避免接触感冒病毒,减少外出,避免接触感冒患者
避免过敏 食物:避 免食用可 能引起过 敏的食物, 如海鲜、 鸡蛋等
保持口腔 卫生:饭 后漱口, 保持口腔 清洁,预 防口腔感 染
保持室内空气 流通,避免空
气污染
保持室内温度 适宜,避免过
冷或过热
保持室内湿度 适宜,避免过 于干燥或潮湿
避免接触传染 源,如感冒患 者、流感患者
等
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如勤 洗手、勤洗澡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
避免接触感冒患者,减少感 染风险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空 气污染
接种疫苗,预防流感等呼吸 道疾病
PART THREE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避免烟雾、灰尘等刺
激性气体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 避免过冷或过热
保持室内湿度适宜, 避免过于干燥或潮湿
保持室内清洁,定期 消毒,避免细菌滋生
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合理用药ppt课件

3
2
1
4
中药制剂具有退热、消炎、抗菌、抗病毒和提高免疫力等综合治疗效果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 成份:本品为复方制剂,每包含对乙酰氨基酚0.1g,盐酸金刚烷胺0.04g,人工牛黄4mg,咖啡因6mg,马来酸氯苯那敏0.8mg。辅料为:蔗糖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缓解三大症状,治疗儿童感冒发热
产品成分
药理作用
三大症状
01
小剂量主要抑制细胞免疫;大剂量可抑制B细胞转化成浆细胞的过程,减少抗体生成,抑制体液免疫。
04
减少T淋巴细胞、单核嗜酸性细胞的数目,降低免疫球蛋白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能力。
02
(二)免疫抑制作用
(三) 抗毒素作用
糖皮质激素可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减少应激刺激所引起的缓激肽、前列腺素等的产生量,还能减轻内毒素对机体的损害。
体温39℃以上的高热容易引起儿童惊厥,6个月以下儿童在发热时因病情变化快,都应及时治疗。
药物退热效果不好或用药退热后不到两小时体温又超过39℃时也应采用物理方法降温。
当孩子体温超过38.3℃,但精神萎靡不振,烦躁和呈现痛苦时应予治疗。
3个月内的婴幼儿应慎用药物退热,宜多用物理方法退热。
药物退热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见效,在孩子体温突然超过40℃时应先立即采用物理方法退热。
04
(四)抗休克作用
(五)其他-解热作用
GCs可直接抑制体温调节中枢,降低其对致热原的敏感性,又能稳定溶酶体膜而减少内热原的释放,而对严重感染,如败血症、脑膜炎等具有良好退热和改善症状作用。不作为常规退热剂。
常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比较
类别
药物
对糖皮质激素受体的亲和力
水盐代谢 (比值)
糖代谢(比值)
疱疹性咽峡炎(疱疹)
2
1
4
中药制剂具有退热、消炎、抗菌、抗病毒和提高免疫力等综合治疗效果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 成份:本品为复方制剂,每包含对乙酰氨基酚0.1g,盐酸金刚烷胺0.04g,人工牛黄4mg,咖啡因6mg,马来酸氯苯那敏0.8mg。辅料为:蔗糖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缓解三大症状,治疗儿童感冒发热
产品成分
药理作用
三大症状
01
小剂量主要抑制细胞免疫;大剂量可抑制B细胞转化成浆细胞的过程,减少抗体生成,抑制体液免疫。
04
减少T淋巴细胞、单核嗜酸性细胞的数目,降低免疫球蛋白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能力。
02
(二)免疫抑制作用
(三) 抗毒素作用
糖皮质激素可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减少应激刺激所引起的缓激肽、前列腺素等的产生量,还能减轻内毒素对机体的损害。
体温39℃以上的高热容易引起儿童惊厥,6个月以下儿童在发热时因病情变化快,都应及时治疗。
药物退热效果不好或用药退热后不到两小时体温又超过39℃时也应采用物理方法降温。
当孩子体温超过38.3℃,但精神萎靡不振,烦躁和呈现痛苦时应予治疗。
3个月内的婴幼儿应慎用药物退热,宜多用物理方法退热。
药物退热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见效,在孩子体温突然超过40℃时应先立即采用物理方法退热。
04
(四)抗休克作用
(五)其他-解热作用
GCs可直接抑制体温调节中枢,降低其对致热原的敏感性,又能稳定溶酶体膜而减少内热原的释放,而对严重感染,如败血症、脑膜炎等具有良好退热和改善症状作用。不作为常规退热剂。
常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比较
类别
药物
对糖皮质激素受体的亲和力
水盐代谢 (比值)
糖代谢(比值)
疱疹性咽峡炎(疱疹)
儿科小儿上呼吸道感染PPT课件

中耳炎 鼻窦炎
咽后壁 脓肿
颈淋巴 结炎
喉炎 气管炎感染
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中 性粒细胞减少
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可明确病原
血白细胞可增高 中性粒细胞增高 咽试子培养可有病原菌生长
细菌感染
C反应蛋白(CRP)和前降钙素原(PCT) 有助鉴别细菌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AURl)
各种原因引起的上呼吸道的急性感染, 简称上感,俗称“感冒”,小儿最常见的疾病。
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根据感染部位不 同常诊断为“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
扁桃体炎”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指 上呼吸道局部感染定位不确切者。
少食多餐,
因发热、呼吸快 使水分消耗增加, 要鼓励其多饮水, 入量不足静脉补液。
监测体温,警惕高热惊厥。 每4~6小时测量体温一次, 超高热或有热惊厥史者应l~2h 时测量一次,退热处置30min后 复测体温并准确记录。
观察咳嗽性质、神经系统症状 口腔粘膜改变、皮肤有无皮疹 等,以便早期发现麻疹、猩红 热、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膜
及时清除鼻腔及咽喉部分泌物和干痴, 保持鼻孔周围清洁,减轻分泌物刺激。
勿用力提鼻以免炎症经咽鼓管引起中 鼻塞严重时应先清耳鼻炎腔。分泌物,用0.5%麻黄
素滴鼻,1~2滴/次,2~3次/日。鼻塞妨碍 吸吮于哺乳前15min用,使鼻腔通畅,保证吸
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吮。。婴幼儿饭后喂少量 温开水清洗口腔,年长儿早起、饭后、睡 前漱口,必要时予口腔护理。床单位清洁 、整齐、干燥,及时更换汗液浸湿衣被。
一、病因
➢病毒约占90%以上,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 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柯萨奇病毒、 埃可病毒、冠状病毒、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等。 ➢少数由细菌致病最常见的有溶血性链球菌、肺 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肺炎支原体亦可引起 ➢亦有细菌、病毒混合感染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ppt课件

PPT学习交流
10
(一)不同年龄小儿上呼吸道 感染的临床特点
• 1.三个月以下婴儿:发热轻微或无发热。因鼻阻 及鼻阻所致的症状较突出。如哭闹不安、张口呼 吸、吸吮困难、拒奶、有时伴有呕吐及腹泻。
PPT学习交流
11
• 2.表现:
• (1)全身中毒症状较重,病初突然高热39.5-40℃, 持续1-2天,个别达数日,部分患高热同时伴有惊厥;
PPT学习交流
19
• 少数并有细菌感染时对体弱儿尚可引起全身及其 他部位的并发症如败血症、脑膜炎、以及肾炎。
• 儿童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首感染时,常常并 发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等变态反应性疾病。
PPT学习交流
20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
• 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并不困难。如状症状很 轻或太重,诊断有困难时,应注意当时的流行病 史,家庭成员的健康情况,患儿鼻咽部病变及身 体其他处体征阴性等,有助于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应与下列疾病作鉴别: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PPT学习交流
1
还 是 小 问 题 ?
PPT学习交流
2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为小儿时期常 见病、多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每 人每年可发病数次。病原体主要侵犯鼻、 咽、扁桃体及喉部而引起炎症。若炎症 局限某一局部即按该部炎症命名,如急 性鼻炎、急性扁桃体炎等,否则统称为 上呼吸道感染。
PPT学习交流
7
PPT学习交流
8
• 4.环境因素 • (1)卫生习惯及生活条件不良:如住处拥挤、
通风不良、阴暗潮湿、阳光不足、家长吸烟、护 理不周以及患儿平日缺乏锻烁防御功能更低感染的发生。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及合理用药PPT课件

过敏性 鼻炎
两种特殊类型上感
疱疹性咽峡炎
柯萨奇病毒A引起,好发于夏秋季 起病急、明显咽痛、流涎、厌食、呕吐 查体:咽充血明显,软腭、咽腭弓、悬雍垂黏膜 可见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1-2日溃破成溃疡 病程1-2周
两种特殊类型上感
• 咽结合膜热
腺病毒3、7型引起,好发于春夏季
以发热、咽炎、眼结膜炎为特征 查体:咽充血,可有白色点状分泌物,周围无红 晕,易剥离;一(双)侧滤泡性眼结膜炎,可伴结膜 充血;颈和耳后淋巴结可肿大 病程1-2周
2
3
诊断要点
病史 采集
起病情况 主要临床 表现
体格 检查
一般情况 咽部检查 其他 (淋巴结、心肺 消化道等)
门诊资料 分析
TEXT
进一步 检查
血常规
病原学 CRP ASO
鉴别诊断
流行性 感冒 由流感/副流感病毒引起,有较明显的流行病史,全身症状重,可有高 热、头痛、四肢肌肉酸痛等,病程较长,并发症多
临床表现
• 病程
轻型:1-2日至5-6日不等
重型:高热可1-2周,偶有长期低热者
实验室检查
血象
病毒感染多白细胞偏低/正常,但早期白细胞总数
和中性粒细胞数较高; 细菌感染多白细胞增高,严重者也可降低;中性 细胞百分比升高,可有核左移
并发症
1
感染自鼻咽蔓延至附近器官 病原通过血液循环至全身 感染和变态反应对机体影响
支气管镜检查及灌洗(结构图)
支气管镜检查及灌洗(支气管镜室)
支气管镜检查及灌洗(支气管镜室)
支气管镜检查及灌洗(操作图)
支气管镜检查及灌洗(效果图) 气管炎性狭窄
治疗前
治疗后
上呼吸道感染的合理用药ppt课件

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 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起病较急,初期 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 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d后变稠。 可伴咽痛,有时由于耳咽管炎使听力减退,也可 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 嗽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 适、轻度畏寒和头痛。检查可见鼻腔粘膜充血、 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如无并发症, 一般经5-7d痊愈。
29
使用含有双氯芬酸钠成分的感冒药时需要注意: 1、可经血液透入胎盘,动物试验对胎鼠有毒性, 但不致畸。孕妇和儿童均属禁忌。 2、有肝肾功能损害慎用。 3、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者慎用, 4、老年人慎用。 5、本品含有钠,对于限制钠盐摄入量者应慎用
含有双氯芬酸钠的感冒药:感冒通
含有布洛芬成分的感冒药有:爱菲乐、得尔胶囊、 新芬泰胶囊、臣功再欣
33
阿司匹林——解热止痛
由于阿司匹林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促使胃酸分泌增加, 同时又抑制胃部粘液分泌,使胃粘膜的保护作用明显减弱。 再则,阿司匹林是酸性药物,它能直接刺激胃粘膜,故用 药者极易发生溃疡性出血。此外,阿司匹林对肝、肾等内 脏也有损害,严重者用药后会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故儿 童用此药时应特别小心。 可出现胃肠功能紊乱对凝血系统的影响变态反应 使用时需要注意: 1、患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患者应慎用。 2、肝,肾功能不良的患者应慎用或禁用。 3、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慎用或禁用。 4、儿童慎用。
流行病学
本病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节多发,可 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用具传播, 多数为散发性,但常在气候突变时流行。 由于病毒的类型较多,人体对各种病毒感 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且短暂,并无交叉 免疫,同时在健康人群中有病毒携带者, 故一个人一年内可有多次发病。
29
使用含有双氯芬酸钠成分的感冒药时需要注意: 1、可经血液透入胎盘,动物试验对胎鼠有毒性, 但不致畸。孕妇和儿童均属禁忌。 2、有肝肾功能损害慎用。 3、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者慎用, 4、老年人慎用。 5、本品含有钠,对于限制钠盐摄入量者应慎用
含有双氯芬酸钠的感冒药:感冒通
含有布洛芬成分的感冒药有:爱菲乐、得尔胶囊、 新芬泰胶囊、臣功再欣
33
阿司匹林——解热止痛
由于阿司匹林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促使胃酸分泌增加, 同时又抑制胃部粘液分泌,使胃粘膜的保护作用明显减弱。 再则,阿司匹林是酸性药物,它能直接刺激胃粘膜,故用 药者极易发生溃疡性出血。此外,阿司匹林对肝、肾等内 脏也有损害,严重者用药后会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故儿 童用此药时应特别小心。 可出现胃肠功能紊乱对凝血系统的影响变态反应 使用时需要注意: 1、患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患者应慎用。 2、肝,肾功能不良的患者应慎用或禁用。 3、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慎用或禁用。 4、儿童慎用。
流行病学
本病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节多发,可 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用具传播, 多数为散发性,但常在气候突变时流行。 由于病毒的类型较多,人体对各种病毒感 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且短暂,并无交叉 免疫,同时在健康人群中有病毒携带者, 故一个人一年内可有多次发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道合胞 病毒
流感病毒
危险因素
• 营养不良、贫血、维生素AD缺乏
• 缺乏锻炼/过度疲劳 • 过敏体质 • 环境因素
病原体
AURI 发生/发展
宿 主
环 境
临床表现
• 潜伏期
多为2-3天或稍久
• 轻症
只有鼻部症状:流清涕、鼻塞、轻咳等
• 重症
高热伴畏寒、头痛、乏力、食欲差等 可有气管炎、中耳炎、惊厥、腹痛等
治
• 治疗计划
一般治疗
注意休息、多饮水
疗
环境空气流通,合适环境温度 防止交叉感染 预防并发症
治
• 抗感染治疗
抗病毒:
疗
尚无专门针对普通感冒的特异性抗病毒药物
利巴韦林气雾剂及中成药可能有一定益处
治
• 对症治疗
发热:
疗
• 合并细菌感染时可酌情应用抗生素
体温38℃以内者一般可不处理
麻
• 临床表现特点:
疹
VS. 咽结合膜热
发热、上呼吸道炎症、麻疹粘膜斑
(Koplik
spot)、结膜充血、全身皮肤特殊斑丘疹,呛
咳,声音嘶哑
• 最易并发肺炎
• 感染后免疫力持久,大多终身免疫
结 膜 充 血 流 泪
皮 肤 斑 丘 疹
急 性 结 膜 炎
VS.咽结合膜热 • 俗称“红眼病”,是一种传染性眼病 • 细菌性结膜炎:肺炎双球菌、kochweeks杆菌、
高热者可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退热栓纳肛
使用退热药物同时可使用物理降温
治
• 对症治疗
惊厥:
疗
镇静止惊、吸氧、退热等
• 抗生素治疗无效
两侧结膜充血、发红,通常无分泌物
治
• 治疗原则
重视一般治疗、注意休息
疗
首选口服治疗,避免盲目静脉用药 尽可能明确病因,分清病原体,避免抗生素滥用 对症治疗 预防并发症
治
• 静脉用药适应症
疗
因感冒导致患儿原有疾病加重,或者出现并发症需
要静脉给药治疗
因患儿腹泻、高热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者 因胃肠不适、呕吐而进食甚少者
流行性感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病毒性结膜炎:腺病毒 • 春夏季多见 • 结膜充血、畏光、流泪、眼睛刺痛、分泌 物为粘性或粘液脓性
结膜充血、流泪
川 崎 病
VS. 咽结合膜热
• 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 临床特征:
发热、球结合膜充血、颈部淋巴结肿大、口唇 皲 裂、草莓舌、手足硬肿、多形性皮疹
• 病因尚不明确 • 易造成冠脉损伤
鉴别诊断
手 足 口 病
VS.疱疹性咽峡炎
• 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
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 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发病率高
• 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 • 病人、隐形感染者均为传染源
手 足 口 病
VS.疱疹性咽峡 炎
• 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及合理用药
极光计划儿童专家组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AURI)
• 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 按病原体侵犯部位不同:急性鼻炎、急性咽
炎、急性扁桃体炎等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AURI)
2
3
诊 断 要 点
病史 采集
起病情况 主要临床 表现
体格 检查
一般情况 咽部检查 其他 (淋巴结、心肺 消化道等)
门诊资料 分析
TEXT
进一步 检查
血常规
病原学 CRP ASO
鉴别诊断
流行性 感冒 由流感/副流感病毒引起,有较明显的流行病史,全身症状重,可有高 热、头痛、四肢肌肉酸痛等,病程较长,并发症多
疹、疱疹。
• 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 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由EV71感染引起。
• 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
麻
• 副黏液病毒感染
疹
VS. 咽结合膜热
• 是儿童最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 由呼吸道传播,传染性极强 • 传染期: 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5天 若合并肺炎,传染期延长至出疹后10天
临床表现
• 病程
轻型:1-2日至5-6日不等
重型:高热可1-2周,偶有长期低热者
实验室检查
• 血象
病毒感染多白细胞偏低/正常,但早期白细胞总数 和中性粒细胞数较高; 细菌感染多白细胞增高,严重者也可降低;中性 细胞百分比升高,可有核左移
并 发 症
1
感染自鼻咽蔓延至附近器官 病原通过血液循环至全身 感染和变态反应对机体影响
过敏性 鼻炎
两种特类型上感
• 疱疹性咽峡炎
柯萨奇病毒A引起,好发于夏秋季 起病急、明显咽痛、流涎、厌食、呕吐
查体:咽充血明显,软腭、咽腭弓、悬雍垂黏膜
可见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1-2日溃破成溃
疡
病程1-2周
两种特殊类型上感
• 咽结合膜热
腺病毒3、7型引起,好发于春夏季
以发热、咽炎、眼结膜炎为特征 查体:咽充血,可有白色点状分泌物,周围无红 晕,易剥离;一(双)侧滤泡性眼结膜炎,可伴结膜 充血;颈和耳后淋巴结可肿大 病程1-2周
• 局部定位不准确者统称“上感”(普通"感冒")
• 发热、咳嗽、咽痛、流涕为主要临床表现
• 可演变为中耳炎、支气管炎及肺炎等疾病
病原体
• 病毒
最主要的感染病原体 占原发性上感的90%以上
• 细菌
仅为原发性上感的10%左右
• 肺炎支原体
鼻病毒
(30-50%)
冠状病毒
(10-15%)
柯萨奇病毒
埃可病毒
急性传染 可有类似上感症状,如麻疹、百日咳等,应结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 病早期 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分析
上感胃肠型需与胃肠炎鉴别;上感伴腹痛需与阑尾炎鉴别(腹痛先于 消化系统 发热,右下腹为主,持续性,右下腹有固定压痛点,可有腹肌紧张、 疾病 反跳痛、腰大肌试验阳性,血常规多提示细菌感染)
病史较长;常打喷嚏、鼻痒、流清涕,无发热、咽痛等。查体:鼻粘 膜苍白水肿,咽部无充血;鼻腔分泌物涂片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皮肤 点刺示过敏原阳性,血IgE升高
临床表现
• 急性扁桃体炎
急性咽炎的一部分
病毒感染:扁桃体处可见斑点状白色渗出物
软腭、咽后壁可见小溃疡
双侧颊粘膜充血伴散在出
血点但黏
膜表面光滑(与麻疹鉴别)
临床表现
• 急性扁桃体炎 链球菌感染:
一般2岁以上 全身症状较多 扁桃体多弥漫性红肿/滤泡性脓性渗出物 舌红苔厚 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