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幕事件发生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
老舍 茶馆 赏析
• 2、精彩的潜台词,是老舍戏剧语言的又一 突出特点。最后一句话“将!你完啦!” 更是一语双关的潜台词,它点明了一个时 代的终结。
• “我不熟悉政治舞台上的高官大人,也不十 分懂政治。我只认识一些小人物,这些人 物是经常下茶馆的,我要是把他们集合到 一个茶馆里,用他们生活上的变迁反映社 会的变迁,不就侧面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 么?”
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物,
一个小茶馆就是一个大社会。
大
小
社
茶
会
馆
茶馆简介
《茶馆》代表了老舍话剧创作的最高 成就,作品以旧北京城中一个大茶馆-- 裕泰茶馆的兴哀为背景,通过对茶馆及各 类人物变迁的描写,反映了从清末、民初 到抗战胜利后三个不同时代的近50年的社 会面貌,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 从动荡、黑暗和罪恶。
品市井言语 观人物百态
王利发形象分析(语言与个性)
• <1>对难民:
• “别耽误功夫!我自己还顾不了自己呢! • 强硬、冷漠
• <2>对巡警、大兵:
• “老总们,实在对不起,还没开张,要不然,诸位住在这儿,一定欢迎! • 奉承巴结、讨好、委曲求全,明知是敲诈,还赔着笑脸不得罪他们 • 反映的性格:胆小怕事,圆滑自私
话 剧:
《残雾》《张自忠》《归去来兮》等九部。(1939 年至1943年间,独立完成或与人合著的剧本)《龙须 沟》《方珍珠》《茶馆》 (1957年发表并演出的《茶 馆》,代表了老舍先生话剧创作的最高成就)。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8.《茶馆(节选)》
六 人物目 录形象鉴赏
秦仲义,穿的很讲究,满面春风,走进来。
家境殷实
当年你爸爸给我的那点租钱,还不够我喝茶用的呢!
居高临下,自命不凡
轰出去!
(老气横秋地)完不完,并不在乎有人给穷人们一碗饭吃没有。
缺乏同情心,对常四爷施舍的事不屑一顾
把本钱拢在一块儿,开工厂!
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
•
——老舍
三
文体常目 录 识
戏剧的相关知识
•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
艺术,它借助文学、表演、 绘画、雕塑、音乐、美术、 舞蹈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 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 应现实生活。戏剧文学,即 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 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直 接决定着戏剧的思想性和艺 术性。
• 剧本通常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舞台说明
1966年8月24日,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狠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 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1978年,老舍得到平反,恢复“人民艺术 家”的称号。墓碑上刻写着老舍的一句话:“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 里。”
二
背景链目 录 接
背景链接
• 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 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这出戏虽只有三幕,可是写了 50来年的变迁。在这些变迁里,没法子躲开政治问题。 可是,我不熟悉政治舞台上的高官大人,没法子正面描 写他们的促进与促退。我也不十分懂政治。我只认识一 些小人物,这些人物是经常下茶馆的。那么,我要是把 他们集合到一个茶馆里,用他们生活上的变迁反应社会 的变迁,不就侧面地流露羁縻出一些政治消息么?这样, 我就决定了去写《茶馆》。
清朝前期,由于八旗子弟人数少,基本上都能补上“兵缺”,吃到“铁杆 庄稼”。不过到了清朝后期,旗人的人口数量呈爆发式增长,而“兵缺” 又固定只有这么多岗位,所以很多人补不上缺,吃不到“铁杆庄稼”,这 些人被称为“余丁”。余丁是没有收入的,哪怕是皇帝恩典“遍赏八旗” 也没他们的份,所以日子并不好过。
九上语文版第17课(1)
介绍《茶馆》 第三幕事件发生在抗日战争胜利后
的国民党统治时期。日本侵略者刚
刚投降,国民党就进了北京城,国民党
特务与美国兵到处横行,市面一片混
乱,民不聊生。裕泰茶馆也已败落不
堪,难以维持。希望改良的老板王利
发想聘女招待,以此来支撑老字号茶
馆,但都无济于事。
介绍《茶馆》
茶馆帮佣康顺子的养子康大力,到北京西山八 路军游击区参加了革命,反动势力到茶馆逼迫
展现出气势庞大的历
史画面。课文节选的 是第一幕,是戊戌变 法刚刚失败,谭嗣同 被问斩后不久。
介绍《茶馆》 作者在这一幕里,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 末日即将来临的情景,是全剧最凝练最集中的一 幕。这一幕没有中心故事,只有一些零星的事件, 以茶馆老板王利发将它们贯串起来,反映了晚清 社会的必然灭亡。
走近作者 老舍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是我国现代杰出 的语言艺术家,享有世界声誉的爱国主义作家,人民
艺术家。他以小说、剧作和曲艺著称于世,在散文、
诗歌、杂文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其代表作有长篇
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剧本有《茶馆》
《龙须沟》等。
介绍《茶馆》
全剧共三幕,分别截
取三个时代的横截面,
讨论交流
第一幕的人物,大约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帝国主
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势力及其奴才走狗;
另一类是在这“三座大山”压迫下的各阶层的人
们。前者如西太后的宠奴庞太监,吃洋饭的恶霸马 五爷,特务宋恩子、吴祥子,流氓黄胖子,打手二德 子,人口贩子刘麻子,江湖骗子唐铁嘴等。后者如 王利发、秦仲义、康顺子、康六、乡妇、老人等。
王利发,要他交出康大力的母亲康顺子,否则砸
掉茶馆。
介绍《茶馆》
《茶馆》老舍ppt课件
《茶馆》剧情介绍
第二幕的事件发生在民国初年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操纵下
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此时与第一幕相隔十多年。经过停业改良
的裕泰茶馆准备开张,王利发和妻子抱怨生意艰难,时局混乱,
茶馆前景暗淡。这时巡警来向王利发讨要公粮,王利发交不出,
只好贿赂巡警免交。一群大兵来到茶馆闹事,王利发又送钱打发
了他们。以卖菜为生的常四爷说起自己十多年前只因说了句“大
而大打群架,荒淫无耻的朝廷老太监竟然娶妻,八十二岁的卖耳挖 勺的孤老沦落街头,饥肠辘辘的农家姑娘被卖人火坑,常四爷因为 一句话被捕人狱,还有戊戌变法失败、帝国主义入侵等等,这些大 大小小、形形色色的人物和事件,都显示出晚清末年反动统治阶级 和人民大众之间的尖锐对立,揭示了那个时代必然灭亡的命运。
19
提示:
1、下层劳动人民:①③⑨ 2、封建遗老遗少: ② 3、旧民主主义者: ④ 4、民族资产阶级: ⒀ 5、反动统治阶级的走狗帮凶:⑤⑦⑩ 6、社会的渣滓: ⑥⑧⑾⑿
28
➢王利发、常四爷、松二爷各是什么 样的形象?
要 求: 先找出能表现人物个性的台
词,然后概括其性格特点
29
王利发
身份:
茶馆掌柜
个性语言:
精明圆滑
33
王:哎哟!秦二爷,您怎么这样闲在,会想起下茶馆来了?也没带
个下人。
王:唉,一边做一边学吧,指着这个吃饭嘛。谁叫我爸爸死得早,
18
整体把握第一幕的主旨
理解潜台词的含义课文的结尾“茶客甲”有 一句话: “将!你完啦!”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什么? 文中从哪些地方反映了清朝末年黑暗腐朽、民不 聊生的社会现实?(一定要扣住剧本来回答。)
课文结尾“茶客甲”说: “将!你完啦!”这句话的潜台词是:
茶馆(节选) 第一幕
其他合集:《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诗选》《老舍文集》
什么叫“舞台说明”
• 舞台说明,又称舞台提示,是剧作者 根据演出需要,提供给导演和演员的 说明性的文字。舞台说明是戏剧文学 剧本的附件,但又是必不可少的。要 求用极其简炼、明确的语言,恰如其 分地为交代环境、刻划人物和推进剧 情服务。按其内容和作用的不同,可 分为四种形式。
个人生活
1930年,胡絜青正在北京师范大学念书,母 亲怕她因为这学业而耽误了终身大事。语言学家 罗常培先生是胡絜青兄弟的朋友,有一回,他到 胡家去玩,胡母托他帮忙物色。此时老舍正好从 伦敦回国,且著有作品。胡母跟罗商量了一个周 密的计划。 但是,老舍因为受齐鲁大学之聘,旋即离开北平,来到了济南。两人遂没 有更多的联系。1930年冬天,老舍于寒假期间回到北平。在罗的进一步安排 之下,老舍到处被朋友们拉去吃饭,而饭桌上总是有胡絜青。 1931年夏天,胡絜青毕业,两人举行了婚礼 婚后半个月,老舍携带妻子来到济南,继续当他的教授,胡絜青则在一 家中学里教书。两人第一个孩子出生在济南,便以舒济为名。1935年长子舒 乙出生,次女舒立生于1937年8月。
(四)无关紧要的人物一律招之即来, 挥之即去,毫不客气。
概括本幕情节(人物进行了什么活动?)
1、李三抱怨 2、难民求助 3、巡警摊派勒索 4、大兵强取豪夺 5、唐铁嘴要租房 6、常四爷送菜、松二爷来祝贺开张 7、宋吴两特务来抓人、敲诈 8、刘麻子准备谈生意 9、康顺子找工作 10、刘麻子和逃兵老陈、老林交易。(大兵买妻) 11、崔久峰去念佛。(绝望) 12、老陈、老林被抢,刘麻子被抓
常 四 爷 形 象 分 析 ( 语 言 与 个 性 )
常四爷是旗人,他爱大清国,怕它完了,他真是忧 国忧民。由刘麻子身上的洋货,忧虑“这得往外流多少 银子啊!”由康六卖女儿,忧虑“乡下是怎么了?会弄 得这么卖儿卖女的!”由乡妇卖小妞,忧虑“大清国要 完!”
《茶馆》简介解析
松二爷:
松二爷形象特点
松二爷也是个旗人,心眼好,但胆小怕事, 懒散而无能。清朝灭亡前,他游手好闲,整日喝茶
玩鸟。清亡后,“铁杆庄稼”没有了,但他仍然留
恋过去的生活,不愿自食其力。他宁愿自己挨饿,
也不让鸟儿饿着,一提到鸟就有了精神,最后终于
饿死。典型意义 : 这是一பைடு நூலகம்没有谋生能力的旗人的
典型,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腐朽。
A、苦心经营,不顾李三; B、同情难民,却不施舍; C、可怜康顺子,却不收留; “这年月还值得感谢!”
——愁苦、愤恨、无奈。
王利发的形象特点
王利发是裕泰茶馆的掌柜,也是贯穿全剧的 人物。他从父亲手里继承了裕泰茶馆,也继承了 他的处世哲学,即多说好话,多作揖。他胆小、 自私,又精明、干练、善于应酬,对不同的人采 取不同的态度。在黑暗的旧中国,尽管王利发善 于应酬,善于经营,不断改良,却无法抵御各种 反动势力的欺压。他对此也抱有强烈的不满,但 表达得十分含蓄。就是这样一个精于处世的小商 人,最终仍然没能逃脱破产的命运。他的悲剧, 是旧中国广大市民生活命运的真实写照。
讨论交流
①这一幕写到哪些人物,这些人物大致可分 为哪两大类? ②写了哪些事件?分别用小标题来归纳概括。
大约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势力及其奴才走狗; 如西太后的宠奴庞太监,吃洋饭的恶霸马 五爷,特务宋恩子、吴祥子、流氓黄胖子, 打手二德子,人口贩子刘麻子,江湖骗子唐 铁嘴等等。 另一类是在这“三座大山”压迫下的各阶层的 人们。 如王利发、秦仲义、康顺子、康六、乡妇、 老人等等。
唐铁嘴 松二爷 - --
男。三十来岁。相面为生,吸鸦片。 男。三十来岁。胆小而爱说话。
常四爷 -- 男。三十来岁。松二爷的好友, 都是裕泰的主顾。正直,体格好。 李 三男。三十多岁。跑堂的。勤恳,心眼好。
茶馆(第一幕)
《茶馆》独特的戏剧结构
▲《茶馆》的戏剧结构是独特的,作品没有
一个完整的情节线索,没有贯穿始终的矛盾冲突 ,而是以写人来带动情节的发展,人物虽多,但 关系并不复杂。整个一幕剧就是由一个个发生在 茶馆中的小情节、小故事联成的,是平面展开的。 《雷雨》第二幕中有台词的仅有5人却有夫妻、 父子、母子、兄弟、主仆等多种复杂的血缘关系, 具有这些关系的人物又都溶在一个大的矛盾漩涡 之中,结构密如蛛网,戏剧性极强。
说说这些场景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 明确:这些人物的命运,他们彼此间的纠葛,反映了 当时社会政治腐败,恶人猖獗,特务横行;洋货充斥, 洋教势力抬头;民不聊生,卖儿卖女以及实业救国思 想的抬头、爱国正直的人受迫害的现实。
• 在众茶客们的谈话与表现中,可以看出这些有闲的市 民阶级对时事漠不关心,对穷人的苦难麻木不仁,明 哲保身,玩物丧志的无聊与麻木——大清国确是气数 已尽,日薄西山,走到了它“要完”的时候了。
• 有关本剧,老舍说:“我不熟悉政治舞台 上的高官大人,也不十分懂政治。我只认 识一些小人物,这些人物是经常下茶馆的, 我要是把他们集合到一个茶馆里,用他们 生活上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不就侧面 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么?”
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物, 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全剧共三幕,各写一个时代
《茶馆》
作者:
了解作者: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 京,满族人,我国现代最著名的小说家、戏剧家之一。其 作品多取材于城市下层居民生活,有浓厚的北京地方色彩, 诙谐幽默,风格独特。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 《月牙儿》、剧本《茶馆》《龙须沟》等。新中国成立后 不久应召从美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 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 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 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 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 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优秀长篇小说《骆驼样子》、 《四世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短篇 小说构思精致,取材较为宽广,其中的《柳家大院》、 《上任》、《断魂枪》等篇各具特色,耐人咀嚼。他的作 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 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 大的读者。
茶馆教学设计优秀5篇
茶馆教学设计优秀5篇《茶馆》测验题篇一(一)综合创新题:阅读《茶馆》第三幕中一段文字,回答文后各题秦仲义:日本人在这儿,说什么合作,把我的工厂就合作过去了。
咱们的政府回来了,工厂也不怎么又变成了逆产。
仓库里(指后边)有多少货呀,全完!哈哈!王利发:改良,我老没忘了改良,总不肯落在人家后头。
卖茶不行啊。
开公寓。
公寓没啦,添评书!评书也不叫座儿呀,好,不怕丢人,想添女招待!人总得活着吧?我变尽了方法,不过是为活下去!是呀,该贿赂的,我就递包袱。
我可没做过缺德的事,伤天害理的事,为什么就不叫我活着呢?我得罪了谁?谁?皇上、娘娘那些狗男女都活得有滋有味的,单不许我吃窝窝头,谁出的主意?常四爷:盼哪,盼哪,只盼谁都讲理,谁也不欺侮谁!可是,眼看着老朋友们一个个的不是饿死,就是叫人家杀了,我呀就是有眼泪也流不出来喽!松二爷,我的朋友,饿死啦,连棺材还是我给他化缘化来的!他还有我这么个朋友,给他化了一口四块钱的棺材;我自己呢?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看,(从筐中拿出些纸钱)遇见出殡的,我就捡几张纸钱。
没有寿衣,没有棺材,我只好给自己预备下点纸钱吧,哈哈,哈哈!秦仲义:四爷,让咱们祭奠祭奠自己,把纸钱撒起来,算咱们三个老头子的吧!王利发:对!四爷,照老年间出殡的规矩,喊喊!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段戏的内容和意义。
2、概括地归纳秦仲义、王利发、常四爷三个人的身份和性格特征。
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这一幕所反映的时代和三个人共同的思想情绪分析认识准确的一项是( )A.解放前夕,三人都充满了绝望情绪。
B.抗战刚刚胜利,他们充满了不平、懊恼和愤慨。
C.日本投降不久,三人都充满了绝望的情绪。
D.解放前夕,他们充满了不平、懊恼和愤慨。
茶馆第一幕
秦仲义是在维新浪潮中成长起来的民族资 本家,第一幕中他和庞太监的对话交锋,实际 是成长中的民族资产阶级与行将就木的封建王 朝势力的对垒。这个二十几岁就雄心勃勃地梦 想通过办大工厂搞民族工业来救国的人物,胸 怀理想,要做大事,最后却没有逃脱破产的厄 运。这个形象反映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民族 资本家的命运,同时也证明办实业拯救不引日 中国灭亡的命运。
就是这样一个人, 最后也穷困潦倒,绝 望地喊出:“我爱咱 们的中国呀,可是谁 爱我呢?”
松二爷形象分析(语言与个性)
“我们是地道的老好人!”“黄爷帮忙美言几 句!”“看者点我们的鸟笼子!”“盖碗多少钱? 我赔!外场人不做老娘们事!”
松二爷也是个旗人,心眼好,但胆小怕事,懒 散而无能。
这是一个没有谋生能力的旗人的典型,反映了 中国封建社会的腐朽。
庞太监 马五爷
哀叹的遗老 ﹙松二爷﹚
反抗的人民 ﹙常四爷﹚
民族资产阶级 ﹙秦仲义﹚
课文写到的主要事件
马五爷施威 康六卖女 常四爷骂洋货
鸽子之争 秦仲义梦想实业救国 秦庞交锋
庞太监买妻
常四爷被抓
这些事件涉及到戊戌变法、实业救国、洋教势力强大、民族 资本家兴起、洋货倾销中国等等,反映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 统治的荒淫、农村的民不聊生,从而表明清末整个社会黑暗腐 朽,不可救药。
时至改革开放的今日,神州大地的茶馆、茶楼又 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茶客日益增多,这再次说明了平民 文化的旺盛生命力。同时,新时代的新的茶馆文化也正 在形成、发展。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让我们 走进老舍先生笔下的茶馆,去领略这大茶馆里的小社会。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是我国“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开拓者之一,现代杰出的 语言艺术家,享有世界声誉的爱国主义作家,人民艺术家。 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等职。 1951年获 “人民艺术家”称号。“文革”开始后, 受到残酷迫害, 于1966年8月24日含恨投湖自尽。他以小说、剧作和曲艺 著称于世,在散文,诗歌、杂文方面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一生写下多部长篇小说,70多部(篇)中短篇小说,30多 部剧作,近 20部译著等。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 子》《四世同堂》等,剧本有《茶馆》《龙须沟》。他的 其他重要作品还有长篇小说《牛天赐传》《离婚》《鼓书 艺人》、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月牙儿》、 话剧《方珍珠》等。
名著阅读《茶馆》
茶馆一、介绍老舍及作品老舍(1899-1966)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
满族,北京人。
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民堂》《火葬》等,中篇小说《月芽儿》《我这一辈子》。
剧本有《龙须沟》《茶馆》等。
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
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二、介绍《茶馆》剧情全剧共三幕,分别截取三个时代的横断面,展现出气势庞大的历史画面。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谭嗣同被问斩后不久。
裕泰茶馆生意兴隆,三教九流,各色人物云集此处:信洋教的小恶霸,依仗洋人,神气十足,连官府也怕他三分;有钱有势的人家为了一只鸽子,可以请来官方的打手和差人打群架;吃朝廷钱粮的旗人整日游手好闲;朝中的太监总管不仅家中人生活奢华,而且还可以用高价买来妻子;农民和城市贫民却卖儿卖女;常四爷谈国事被抓;秦仲义雄心勃勃兴办工厂,工业救国。
这种剪影式的描写,展现了清末社会的众生相,深刻反映了帝国主义的渗透、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荒淫、腐败所造成的农民的破产、市民贫困和社会黑暗,表明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日即将来临。
这一幕是全剧最凝练最集中的一幕。
没有中心故事,只有一些零星的事件,再用茶馆老板王利发将它们贯穿起来,反映了晚清社会的必然灭亡。
第二幕的事件发生在民国初年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操纵下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此时与第一幕相隔十多年。
经过停业改良的裕泰茶馆准备开张,王利发与妻子抱怨生意艰难,时局混乱,茶馆前景暗淡。
这时巡警来向王利发讨要公粮,王利发交不出,只好贿赂巡警免交。
一群大兵来到茶馆闹事,王利发又送钱打发了他们。
以卖菜为生的常四爷说起自己十多年前只因说·了“大清国要完”这句话,就被抓去坐了—一年多的牢,并述说了自己十多年来的经历。
《茶馆》简介分析
李 三男。三十多岁。跑堂的。勤恳,心眼好。
刘麻子 男。三十来岁。说媒拉纤,心狠意毒。
宋恩子 -- 男。二十多岁。老式特务。 吴祥子 -- 男。二十多岁。宋恩子的同事。 康顺子 女。。康六的女儿。被卖给庞太监为妻。 大栓、二栓 王淑芬 -- 女。四十来岁。王利发掌柜的妻。 康大力 男。十二岁。庞太监买来的义子,后 与康顺子相依为命。 老 林 -- 男。三十多岁。逃兵。 老 陈 -- 男。三十岁。逃兵。老林的把弟
另一类是在这“三座大山”压迫下的各阶层的 人们。
如王利发、秦仲义、康顺子、康六、乡妇、 老人等等。
人物分类:
• (1)反动统治阶级及走狗帮凶: • (2)下层社会的劳动人民: • (3)新兴的民族资本家: • (4)社会的流氓 渣滓:
主要事件: 清末整个社会黑暗腐朽,不可救药。 马五爷施威 (帝国主义的势力庞大)
讨论交流
①这一幕写到哪些人物,这些人物大致可分 为哪两大类?
②写了哪些事件?分别用小标题来归纳概括。
大约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势力及其奴才走狗;
如西太后的宠奴庞太监,吃洋饭的恶霸马 五爷,特务宋恩子、吴祥子、流氓黄胖子, 打手二德子,人口贩子刘麻子,江湖骗子唐 铁嘴等等。
精明圆滑
王利发
精明干练
谨小慎微
冷漠自私 意求自保 愤世嫉俗 不敢反抗
A、“莫谈国事”的纸条越写越大。 B、只对老婆骂人,对报童发火。 C、别人做什么他也做什么,生怕
出什么错——因“感染”而请安。
A、审时度世,努力改良,不仅茶馆
改良,连语言也“洋化”AII RIGHT B、“只有学生有钱”,经营有针对 性。 C、裕泰茶馆免遭淘汰,硕果仅存。
名著《茶馆》阅读材料
高三名著《茶馆》阅读材料《茶馆》是一部话剧,作者老舍(1899—1966年),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笔名老舍。
满族,北京人。
中国著名的现代文学家。
《茶馆》写于1957年,是老舍话剧创作的高峰。
曹禺称它为“中国话剧史中的经典。
”在西欧的一些国家演出时被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一、情节概括《茶馆》社会背景是从戊戌维新后写起的,直到抗日胜利,历时近半个世纪。
作品通过北京一个大茶馆(裕泰茶馆)的兴盛和与有关人物的升沉变化的叙写,侧面反映了这段时间的中国社会现实,并揭示了黑暗腐败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制度必然要被推翻被埋葬的历史规律。
共三幕话剧,每一幕都承担了一个“埋葬”任务,作者也巧妙的应用了“埋葬三个时代”,刚巧与当时的三个统治时期相一致——中国所经历过的清朝末年、北洋军阀时期和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统治三个时期。
第一幕写的是戊戌政变后的清朝末年。
剧本通过政变后的一天在茶馆中发生的人和事,体现出这个时期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状况:特务、打手任意打人捕人,栽赃诬陷;就连太监都是一幅盛气凌人的样子,甚至荒唐的要娶老婆;帝国主义者在大肆倾销货物、贩卖鸦片、在幕后操纵封建官吏。
一些经济上困难的老百姓沦落到卖儿卖女。
政治上毫无人身权力还要挨打受辱。
这个时代就如剧中人所说的“你完啦!”剧本的第二幕的开始时,是经过十几年之后,中国进入了更悲惨的第二个时代,北洋军阀统治的时代。
剧本第二幕反映的就是这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
辛亥革命虽然将清朝帝国送进了坟墓,但国家和社会并没有因此安定和进步,胜利果实落入了反动军阀手里。
帝国主义列强趁袁世凯刚死,群龙无首,政局混乱之际,各自支持自己的代理人,大打内战,形成互相乱打、不讲理的局面,而他们只知道自己的利益。
特务、走狗比早年更加猖狂。
与此同时,大批的人在战祸中流离失所,男女难民乞食街头,无辜的学生被抓走。
连那曾经生意兴隆的王掌柜,现在也厄运临头。
裕泰茶馆“改良”后还没开张,巡警、特务、散兵游勇就接二连三的趁火打劫。
《茶馆》简介ppt课件
• 3、常四爷骂洋货 4、鸽子之争
• 5、秦仲义梦想实业救国
• 6、秦庞交锋
7、茶客对话
• 8、常四爷被抓
9、庞太监买妻
这些事件涉及到戊戌变法、洋教势力横行、民族资
本家兴起实业救国 、洋货倾销中国等等,反映了帝国主
义的侵略、封建统治的荒淫、农村的民不聊生,表明清
末整个社会黑暗腐朽,不可救药。
16
小茶馆 大社会
如王利发、秦仲义、康顺子、康六、乡妇、 老人等等。
13
人物分类:
• (1)反动统治阶级及走狗帮凶: • (2)下层社会的劳动人民: • (3)新兴的民族资本家: • (4)社会的流氓 渣滓:
14
主要事件: 清末整个社会黑暗腐朽,不可救药。 马五爷施威 (帝国主义的势力庞大)
康六卖女 (农村经济凋敝) 常四爷骂洋货 (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鸽子之争 (达官贵人精神的空虚) 秦仲义梦想实业救国 (民族资本家兴起)
李 三男。三十多岁。跑堂的。勤恳,心眼好。
刘麻子 男。三十来岁。说媒拉纤,心狠意毒。 19
宋恩子 -- 男。二十多岁。老式特务。 吴祥子 -- 男。二十多岁。宋恩子的同事。 康顺子 女。。康六的女儿。被卖给庞太监为妻。 大栓、二栓 王淑芬 -- 女。四十来岁。王利发掌柜的妻。 康大力 男。十二岁。庞太监买来的义子,后 与康顺子相依为命。 老 林 -- 男。三十多岁。逃兵。 老 陈 -- 男。三十岁。逃兵。老林的把弟
33
(二)封建遗老遗少
心地善良
1、旗人,心眼好,但胆小怕事, 懒散无能。
2、清朝灭亡前,他游手好闲,
胆小怕事 整日喝茶玩鸟。“我饿着,也不
能叫鸟儿饿着!”
松二爷:
游手好闲 懒散无能 怀念过去
《茶馆》全文分析解析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现代小说家戏 剧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 北京人,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
他是我国“五·四”以来新文学的 开拓者之一,现代杰出的语言艺术家, 享有世界声誉的爱国主义作家,人民 艺术家。
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 授予“人民艺术家”称件发生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日本 侵略者刚刚投降,国民党就进了北京城,国民党特务与美国兵到 处横行,市面一片混乱,民不聊生。裕泰茶馆也已经败落不堪, 难以维持。希望改良的老板王利发想招聘女招待,以此来支撑老 字号茶馆,但都无济于事。茶馆帮佣康顺子的养子康大力,到北 京西山八路军游击区参加了革命,反动势力到茶馆逼迫王利发, 要他交出康大力的母亲康顺子,否则要砸掉茶馆。王利发被逼得 走投无路,把儿子,儿媳妇,孙女送走去投奔康大力,自己与被 国民党没收了一切产业的秦仲义和以卖花生豆为生的常四爷,一 起聚集在茶馆里烧纸钱,为可悲的自己,也为那个可诅咒的时代 送葬。当沈处长大批人马来霸占茶馆时,王利发在后屋上吊死了,
《茶馆》代表了老舍话剧创作的最 高成就,作品以旧北京城中一个大茶 馆——裕泰茶馆的兴衰为背景,通过对 茶馆及各类人物变迁的描写,反映了从 清末、民初到抗战胜利后三个不同时代 的近50年的社会面貌,揭示了半封建半 殖民地的旧中国的动荡、黑暗和罪恶。
老舍如是说
为什么要单单写一个茶馆?
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多容纳各色人物。 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这出戏虽只有三幕,可 是写了五十来年的变迁。在这些变迁里,没法子躲开 政治问题。可是,我不熟悉政治舞台上的高官大人, 没法子正面描写他们的促进与促退。我也不十分懂政 治。我只认识一些小人物,这些人物是经常下茶馆的。 那么,我要是把他们集合到一个茶馆里,用他们生活 上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不就侧面地透露出一些政 治消息么?这样,我就决定了去写《茶馆》。
江苏高考名著《茶馆》复习提点
身份
人物
性
格
及
特
点
结局
典型意义
王利发
精明干练 谨小慎微 委曲求全、善于应酬 冷漠自私、意求自保 愤世嫉俗、不敢反抗
下 层 人 民
王淑芬 李 三
勤劳,不满 勤劳本分、自食其力 乐于助人、慷慨大方 正直爱国、倔强不屈
旧中国广大市民 生活命运的真实 被占 写照,揭露了旧 自尽 制度的吃人本质, 反映了旧时代的 不合理。
勤劳本分 “凭力气挣饭吃,我的身上更有劲 自食其力 了!‛以后又凭力气靠卖菜为生。 ——对自己 给王利发送菜(‚今儿个城外头乱乱哄哄, 乐于助人 买不到菜;东抓西抓,抓到这么两只鸡,几斤 慷慨大方 老腌萝卜。听说你明天开张,也许用的着,特 ——对朋友
意给你送来了!‛ ‚瞧着给,该给多少给多少!‛
常四爷
(二)封建遗老遗少
心地善良 胆小怕事 游手好闲 懒散无能 怀念过去
1、旗人,心眼好,但胆小怕事, 懒散无能。
2、清朝灭亡前,他游手好闲, 整日喝茶玩鸟。‚我饿着,也不 能叫鸟儿饿着!‛ 3、清亡后,‚铁杆庄稼‛没有 了,不愿自食其力,但他仍然留 恋过去的生活。 ‚怎么样?我想大哭一场! 看见我这身衣裳没有?我还像个 人吗?‛ ‚我看见您二位的灰大褂呀, 就想起前清的事儿!不能不请 安!‛
老舍如是说 为什么要单单写一个茶馆?
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多容纳各色 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这出戏虽只 有三幕,可是写了五十来年的变迁。在这些变迁 里,没法子躲开政治问题。可是,我不熟悉政治 舞台上的高官大人,没法子正面描写他们的促进 与促退。我也不十分懂政治。我只认识一些小人 物,这些人物是经常下茶馆的。那么,我要是把 他们集合到一个茶馆里,用他们生活上的变迁反 映社会的变迁,不就侧面地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 么?这样,我就决定了去写《茶馆》。
老舍茶馆读后感800字5篇
老舍茶馆读后感800字5篇故事讲述了茶馆老板王利发一心想让父亲的茶馆兴旺起来,为此他八方应酬,最终被冷酷无情的社会吞没;经常出入茶馆的民族资本家秦仲义从雄心勃勃搞实业救国到破产;豪爽的八旗子弟常四爷在清朝灭亡以后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老舍茶馆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老舍茶馆读后感800字1《茶馆》是老舍先生的名作,是三幕剧的剧本。
《茶馆》讲述了老北京裕泰大茶馆几十年间的跌宕起伏,历经清朝、民国、抗日战争胜利后统治时期这三个年代。
《茶馆》非常现实,好人不一定有好报,恶人不一定有恶报,充分体现了解放前社会的黑暗、官员的。
先谈谈这幕话剧中的人物吧。
老舍先生在《茶馆》中刻画的人物性格特点十分鲜明。
每个不同的人物都代表了当时社会不同职业、阶级的不同群体。
看似多达几十位的出场人物,却无一显得重复。
王掌柜、常四爷、松二爷等等身世不同、个性显著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只需读过一次,就能把各种人物的性格特点深深刻在脑中。
例如裕泰茶馆的王掌柜,正如卷首老舍先生予其的定位一般:精明、有些私心而心眼不坏。
通览全文,在我眼中他作为一个掌柜,很圆滑又显得软弱,遇事就给钱、说好话。
然而,在结局中他不忍看到茶馆被高官与小人夺取,默默地在后院自杀。
这一情节,仿佛出乎了人们的意料,但仔细一想,又在情理之中,让人心酸不已。
这么一个走着中庸之道的掌柜,却选择以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老舍先生通过一个人物,以其行为与性格的强烈反差,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悲哀,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讽刺与不满。
读完《茶馆》,我体会到我们现在是多么幸福,那时候的很多孩子连一碗热汤面都很难吃上,而我们现在汉堡牛扒可以随便吃。
那时的人们真是生不逢时,生活在那样一个黑暗的年代。
在《茶馆》里,我最敬佩的人还是常四爷,特别是他那种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
常四爷是满族旗人,在清朝时有份“铁杆儿庄稼”,不用干活就有钱拿。
后来清国灭亡了,常四爷并没有像他的好朋友松二爷一样挨饿,而是自己去种菜卖菜,自食其力,不向困难低头。
2013江苏高考名著阅读 《茶馆》解析
2013江苏高考名著阅读《茶馆》一、《茶馆》阅读检测题第一幕中,_______曾做过国会议员,现在裕泰茶馆天天念经。
康顺子和康大力是_______关系。
3、常四爷因为_______而坐了一年多的牢房。
4、唐铁嘴后来不抽大烟,改抽_______。
5、王利发的妻子是_______。
6、裕泰茶馆的门面房的所有者是_______,后来投身实业救国。
7、第一、第二、第三幕时间分别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
8、烂肉面是第_______幕出现的面食9、刘麻子是_______而死的。
10、第三幕中,假若有什么突出惹眼的东西,那就是“莫谈国事”的纸条更多了,在这些条子旁还贴着_______的新纸条。
11、老舍先生说:“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作者在《茶馆》中着力刻画了一批“小人物” 。
下列人物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王利发②松二爷③康顺子④崔久峰⑤吴祥子⑥刘麻子⑦宋恩子⑧唐铁嘴⑨常四爷⑩巡警⑾老林⑿老陈A、①②④⑤/⑦⑨⑾/③/⑥⑧/⑩⑿B、①②③⑨/④/⑤⑦⑩/⑥⑧⑾⑿C、①②③/④⑾/⑤⑦⑧⑩/⑨⑿D、①③/②/④⑾⑿/⑤⑥⑦/⑨⑩⑧12、裕泰茶馆惟一没变的是什么?王利发为什么对此不加以改变呢?13、《茶馆》中,王利发为了让茶馆生存下去,进行了哪些改革?《茶馆》检测答案崔久峰母子大清国要完白面王淑芬秦仲义7、1898 年戊戌变法袁世凯倒台军阀混战抗战胜利后第一幕逃兵就地正法10、茶钱先付11、B12、“莫谈国事”的纸条没变。
在黑暗统治下,老百姓没有言论自由,王利发怕惹火上身。
13、(1)把茶馆后院辟成租给大学生的公寓(2)用小桌和藤椅替代以前的茶座或铺上了桌布,用美国的广告画替代了醉八仙大画(3)用唱戏来招揽客人(4)打算请女招待(5)增加了“茶钱先付”的字条。
二、简答题:1、简析《茶馆》中的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王利发是个继承祖业的小业主。
其性格特征是胆小自私、谦恭周到。
小标题归纳茶馆主要事件
小标题归纳茶馆主要事件第一幕:清末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
裕泰茶馆生意兴隆,三教九流,各色人物云集于此。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
一个初秋的上午,裕泰茶馆开始营业,掌柜王利发兴致勃勃地坐在柜台上。
三三两两的旗人,遛够了鸟儿,走进茶馆来歇腿、喝茶。
有两位茶客唱着京戏,另外几个围着桌子观赏瓦罐中的蟋蟀。
茶馆中到处贴着“莫谈国事”的纸条。
可是常四爷偏要谈谈国事。
他痛恨洋人,痛恨那些吃洋饭、讲洋话的人,也看不起在营里当差的二德子之流。
他因一句“大清国要完”,被两个特务宋恩子和吴祥子抓去,送进了监狱。
相面骗人的唐铁嘴来讨碗茶喝,说媒拉纤的刘麻子也来了,要把康六的十五岁女儿康顺子卖给七十多岁的庞太监当老婆。
主张实业救国的秦仲义走进来,说什么要办工厂,搞维新。
第二幕:民国军阀混战时期,茶馆生意艰难,尽管王利发苦心改良,但也只能惨淡经营。
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时期。
这时裕泰茶馆渐趋衰落,茶馆主人王利发积极迎合潮流实行改良,却仍然难以维持下去。
主要上场人物:王利发、常四爷、王淑芬、刘麻子、唐铁嘴、松二爷、宋恩子、吴祥子、李三、康顺子等。
小茶馆展现出一幅兵荒马乱、日益衰败的社会画面:常四爷出狱;康顺子母子逃出宫;拉皮条的刘麻子被稀里糊涂砍了头;两个逃兵想合娶一个老婆;茶馆生意清淡,面积缩小,苦心经营,试图改良,“改良”后还未开张就厄运临头,特务、巡警、兵痞就接二连三来敲诈勒索,宋恩子、吴祥子摇身一变又成了军阀的走狗。
第三幕: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社会生活。
剧中所有正直的人都陷于一种不可自拔的困境中。
抗日战争胜利,国民党特务和美国兵在北京横行。
这时的裕泰茶馆更加破败,只有“莫谈国事”的纸条写得更多,字也写得更大。
康妈妈正在商量去西山找康大力,由小刘麻子介绍来当女招待的小丁宝,也走进茶馆与老掌柜攀谈。
小刘麻子向小唐铁嘴炫耀着他那一套拐骗妇女的缺德计划,被国民党党部雇用的打手小二德子跑到茶馆来抓人,庞四奶奶则来恐吓王利发,让他交出康顺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幕:抗日战争胜利,国民党特务和美国兵在北京横行。
这时的裕泰茶馆更加破败,只有“莫谈国事”的纸条写得更多,字也写得更大。
这一幕中,几个主要人物都已老态龙钟并且有了子孙;老地痞流氓不见了,代替他们的是他们的下一代。
这些小辈干起坏事来,比他们的父辈更加无耻。
幕启,康妈妈正在商量去西山找康大力,由小刘麻子介绍来当女招待的小丁宝,也走进茶馆与老掌柜的攀谈。
这个时候,黑暗势力更加猖撅,百姓生活更加困苦。
小刘麻子向小唐铁嘴炫耀着他那一套拐骗妇女的缺德计划,被国民党党部雇用的打手小二德子跑到茶馆来抓人,庞四奶奶则来恐吓王利发,让他交出康顺子。
普通百姓呢,包办满汉全席的有名厨师被迫到监狱去蒸窝头,出名的评书艺人一次挣不上三个杂合面饼子钱,常四爷的生活更加艰苦,秦仲义的工厂被抢走,王利发的茶馆也将被人霸占。
对此,王利发已失去生活的信心,他让儿子、儿媳、孙女都跟着康妈妈到西山去逃命。
这时,常四爷、秦仲义相继来到茶馆,找阔别多年的老掌柜谈心。
他们互诉不幸,含着眼泪为自己撒起了纸钱为可悲的自己,也为那个可诅咒的时代送葬。
当沈处长大批人马来霸占茶馆时,王利发在后屋上吊死了,茶馆与他一起,被旧时代埋葬了。
这时,茶馆里的灯光渐渐暗下去了,而大街上的阳光却渐渐明亮起来。
《茶馆》第三幕
时间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特务和美国兵在北京横行的时候。
二十世纪的中国,社会不断的变化,生活在茶馆周围的人们也不断变化,这些处在社会下层的小人物,从旧时代一直走到新时代的前夕,有的早就身首异处,有的苟延残喘,他们曾经上演着人生戏剧的舞台——茶馆也经历了几千年的变迁,终于成为即将灭亡的中国封建主义残存势力的陪葬品。
读到结尾,不禁让人唏嘘:时代的潮流,让身先士卒的革命者和渴望生存的庶民百姓都可能在潮流中迷失自己。
王利发.常四爷以及秦仲义的感慨尤为震撼,引人深思,而王利发上吊自杀的结局更让人联想到老舍结束自己生命的相同。
他们所代表的时代已经消亡,无法融入新时代的他们只能像尘土一样归去
鉴赏《茶馆》第三幕——看看茶馆的戏剧冲突:
听听三个老头的这三句台词:茶馆掌柜,一个一心想“实业救国”的实业家,一个一心想自食其力的劳动者,都没有了活路,都有理由诅咒这个黑暗社会(而不是某个个人)了。
于是,戏剧冲突的性质变成了三个老头与整个旧社会的冲突。
【秦仲义】别人不知道,王掌柜你知道:我从二十多岁起,就主张实业救国。
到而今……机器都当碎铜烂铁卖了!全世界找得到这样的政府找不到?我问你!
【王利发】人总得活着吧?我变尽了方法,不过是为活下去!为什么就不叫我活着呢?我得罪了谁?谁?皇上,娘娘那些狗男女都活得有滋有味的,单不许我吃窝窝头,谁出的主意?
【常四爷】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
最值得注意的是,《茶馆》头号主人公王利发,这个最初胆小怕事的王掌柜,到全剧结尾的时候成了个什么都不怕的王掌柜了,原因是他觉得他非死不可了。
连死都不怕了,还会有什么顾忌呢?老舍让观众看到了王掌柜从“一定要活着”到“非死不可了”的思想变化的全过程,也让演员有了充分发挥自己才情的机会。
看到王利发的结局,就会想到戏的开局。
王利发按着父亲遗留下来的老办法,“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
”王利发在第一幕里表现出的“精明”有时几近于“油滑”。
而在第二幕里,王利发一个劲儿地贴“莫谈国事”的字条,但“国事”不断找上门来,和特务兵痞的每一次照面,虽然表面上依然满面堆笑,委曲求全,但在内心里已经逐渐积累起不平。
到第三幕,当他使出浑身解数,想在“改良”中突围,结果反遭暗算,茶馆要落入贼人之手,他就决心把家人送到解放区,而自己以死相拼。
揭示王利发的性格命运对揭示《茶馆》的主题思想有直接的意义。
一个本想当顺民、老老实实挣钱过日子的中国人,都不能见容于这个旧社会,这个旧社会是没有继续存在的理由了。
不要忽略《茶馆》结尾透露出的人生滋味。
三个老头奇迹般地相聚到一起时,有一小段因花生米引起的对话:【常四爷】我这儿有点花生米,(抓)喝茶吃花生米,这可真是个乐子!
【秦仲义】可是谁嚼得动呢?
【王利发】看多么邪门,好容易有了花生米,可全嚼不动!多么可笑!
尽管“多么可笑”,但“有了花生没有了牙”的窘境却是人生的一个最普遍性的尴尬处境。
因此,这些台词也成了一句常常被人引用的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