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练习题

合集下载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练习60题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练习60题

1.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其中一种与其余三种类别不同的是()A.水结成冰B.湿衣服晾干C.菜刀生锈D.开水沸腾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压缩天然气做燃料B.金属铜用于制导线C.氮气用于食品防腐D.石灰中和酸性土壤3.日常生活的下列放热现象中,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的一种是()A.天然气燃烧放热B.电灯泡通电发热C.生石灰与水混合放热D.镁与盐酸反应放热4.下列变化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食物腐烂C.金桂飘香D.尘土飞扬5.下列现象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湿衣服晾干B.钢铁生锈C.纸张燃烧D.食物霉变6.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玻璃破碎B.酒精挥发C.食物变馊D.石蜡熔化7.判断“达菲”的治疗机理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其依据是()A.病毒的大小是否改变B.病毒的形状是否变化C.病毒是否离开宿主细胞D.是否有新物质生成8.下列家庭实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B.用糯米、酒曲和水制甜酒酿C.用75%的酒精杀菌消毒D.用木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9.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电解水制氢气和氧气C.汽油挥发D.海水通过高分子分离膜制淡水10.婴幼儿食用添加三聚氰胺的奶粉易患肾结石。

下列描述属于三聚氰胺化学性质的是()A.白色粉末B.无味C.微溶于水D.呈弱碱性11.我国《食品安全法》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国家相关执法部门要对食品和饲料添加剂要进行全面检查,以维护食品安全。

三聚氰胺是一种含氮.有机化合物,重要的化工中间产品,化学式为C3N6H6。

它是一种白色晶体,微溶于水,低毒,常温下稳定,高温可分解放出剧毒的氰化物。

动物长期摄入会造成泌尿系统的损害。

曾有不法分子将三聚氰胺添加到奶制品和饲料中以提高产品含氮量。

有关三聚氰胺的描述正确的是()A.三聚氰胺的物理性质是:它是一种白色晶体,微溶于水,低毒,高温可分解。

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后练习题附加答案(选择题)

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后练习题附加答案(选择题)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化学变化常伴随放热、发光等现象B.化学变化一定有其它物质生成。

C.化学变化一定比物理变化剧烈。

D.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2、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型不同,这种变化是()A、汽油挥发B、粉碎矿石C、水变成冰D、木材燃烧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食物腐败B、钢铁生锈C、瓦斯爆炸D、锅炉爆炸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灯泡发光B、空气液化C、光合作用D、海水晒盐5、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A、产生耀眼的白光B、放出大量的热C、生成白色固体,该变化的类型是, 你依据的理由是现象。

6.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A、气体生成B、沉淀生成C、新物质生成D、颜色改变7.在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煤气燃烧B、瓷碗摔碎C、食物腐烂D、面粉发酵8.化学变化的特征是()A、有发光、发热现象B、物质的状态或颜色发生变化C、有气体放出或沉淀生成D、有其它物质生成9.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火药爆炸B、煤的燃烧C、矿石粉碎D、钢铁生锈10.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融化成水B、钢铁生锈C、钢锭轧成钢条D、蜡烛熔化11.下列变化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A、从矿山上开采矿石,再将矿石粉碎B、酒精挥发成酒精蒸气,酒精蒸气在空气中燃烧C、钢锭轧成钢条,钢条又拉成钢丝D、冰融化成水,水蒸发变成水蒸气12.下列变化可能属于化学变化,也可能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燃烧B、爆炸C、熔化D、冷凝13.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型不同,这种变化是()A、蒸发水B、干冰升华C、水变成冰D、煤炭燃烧14.判断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A、产生耀眼的白光B、放出大量的热C、生成白色固体D、镁带消失15.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光照条件下,以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为原料合成淀粉、葡萄糖等有机物;动物的呼吸作用是在氧气的作用下,分解有机物,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习题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习题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雅安市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晒盐 B.冬天河水结冰C.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 D.分离空气制氧气2、雅安市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石墨棒作干电池电极B.天然气用作燃料C.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铜用于制造导线3、达州市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 B.燃放烟花C.活性炭吸附冰箱内异味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4、重庆市厨房里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煤燃烧B.刀生锈C.菜腐烂D.水蒸发5、临沂市在下列变化中;有一个变化与其他变化的本质不同;该变化是A 石蜡融化B 纸张燃烧C 酒精挥发D 冰雪融化6、南充市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 食物腐B.汽油挥发 工业上制取氧气C.酒精燃烧 铁生锈D.水的电解 干冰升华7、无锡市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 .氧气有氧化性B .酒精有可燃性C .浓盐酸有挥发性D .浓硫酸有腐蚀性8、泰安市.家庭厨房中常发生下列变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食物腐败B.水沸腾C.天然气燃烧D.菜刀生锈9、武汉市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钢铁生锈 C.利用干冰制造舞台云雾B.冰雪融化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10、乐山市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中;不含化学变化的是A .粘土烧成陶瓷B .玉米酿成白酒C .电扇通电转动D .铁矿冶炼成铁11、荆门市下列过程中;不是..化学变化的是A .铁锅生锈B .煤气燃烧C .石蜡熔化D .大米酿酒12、孝感市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只有物理变化的是A.葡萄酿酒 B..食品发霉C.煤气中毒D.水分蒸发13、茂名下列变化中属于物质变化的是A.电解水B.木炭吸附色素C.木材燃烧 D.食物腐败14、宜昌市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钢帖生锈 B.瓷碗破碎C.食物腐败D.火药爆炸15、娄底市下列生活中常见的变化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 B.矿石粉碎C.榨取果汁 D.煤炭燃烧16、河南省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 B.食物腐烂C.汽油挥发 D.石蜡熔化17、大连市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水制冰块 B.菠萝榨汁 C.食物腐烂 D.蔗糖溶解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北京市下列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氧气无色无味B.铝呈银白色C.蔗糖易溶于水D.碳酸易分解2、陕西省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A. 生活中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划玻璃B. 农业上常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C. 工业上常用一氧化碳作还原剂冶炼金属OHD. 化工生产中以煤为原料制取甲醇CH33、汕头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A.用铝作导线 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C.用活性炭作净水剂D.用氮气作食品包装袋的填充气4、孝感生活处处有化学;在实际生活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A.用盐酸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B.用木炭烤肉串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5、下列做法;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A.利用点燃的方法辨别棉毛织品B.利用镁粉燃烧产生的强光照明C.根据气味不同区分酒精与白醋D.根据石蕊试液颜色变化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中考必考题..考题往往提供典型事实;判断发生变化的类型;或将物质的用途与所体现的性质相结合综合考查..为帮助同学们掌握这部分知识;特做如下梳理:一、基本概念1.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2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辨析:从宏观看;要抓住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从微观看;构成物质的粒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变化时没有新物质生成;或构成物质的粒子没有变化;就是物理变化;否则就是化学变化;而伴随变化产生的现象: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只能作为判断的辅助依据;而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标准..如一些同学错误地认为冰融化成水是化学变化;原因是固态冰和液态水是两种物质..同学们应该注意;一种物质的三种状态就其本质而言;仍属同一种物质..绿色的碱式碳酸铜粉末在加热条件下逐渐变为黑色粉末;试管口有水珠生成;同时从试管中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其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显然碱式碳酸铜已转变为其他三种物质;这一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我们不妨记住物理变化的四种常见形式:状态的改变固、液、气;形态的改变如矿石的粉碎;某些能量形式的改变如电灯通电后发光、放热;电能转变成光能和热能;位移的改变物体从甲地转移到乙地..熟悉了物理变化;就不难判断化学变化..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比较2.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性、挥发性、延展性等..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包括:可燃性、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毒性等..3.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区别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两组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是物质的基本特征;是变化的内因即变化的依据;而变化只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即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在描述上是不同的;描述物质的性质时有“可以——不可以”、“能——不能”、“ 容易——不易”等字词..如:镁能燃烧;就是镁的化学性质..如叙述中有“已经”、“了”等过去时或“在”等现在时的用语时;则往往是叙述物质的某种变化.如“木炭在空去中燃烧”为化学变化.二、误区扫描1.物质变色;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吗答:不一定..物质变色有两类情况;如无色的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白色CuSO 4粉末遇水变成蓝色CuSO 4.5H 2O;属于化学变化..2.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答:不一定..爆炸也可分为两类:如爆鸣气H 2和O 2的混合物爆炸生成水;属于化学变化;蒸汽锅炉爆炸、汽车轮胎爆炸;因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3.液化、凝固、熔化、汽化、溶解、升华都是物理变化吗 答:不一定..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称之为液化;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称之为凝固;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称之为熔化;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称为汽化..物质在发生这些形态变化时并没有生成新物质;只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所以是物理变化.. 固态液态气态溶解可能既存在物理变化又存在化学变化;如CO2溶于水是物理变化;但溶于水的同时;有少量的CO2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了H2CO3.升华是指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如干冰的升华等..4.观察到有气体放出;则一定是发生了化学变化吗答:不一定..放出气体常常是化学变化的一个特征;但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如“雪碧”饮料开盖时冒出气泡是由于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降低而造成的..5.有发光、放热的现象产生;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吗答:不一定..发光、放热现象虽然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化学变化;但有这一现象的并不一定就是化学变化..如电灯发光、放热是物理变化.. 6.吸附作用一定是物理变化吗吸附作用是固体将气体或液体中某些物质吸附在它表面的作用..变化时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所以是物理变化..木炭和活性炭都具有吸附性;但活性炭吸附性强;是常用的吸附剂..7.燃烧、生锈、物质的腐败一定是化学变化吗答:一定是..物质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生锈是金属与空气里的氧气、水等物质发生的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物质的腐败变质也是复杂的氧化反应..所以都是化学变化..三、典型例题例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瓷碗破碎B. 水的蒸发C. 灯泡发光D. 纸张燃烧例2. 下列成语所描述的过程;从化学的角度理解正确的是A. 真金不怕火炼;金的化学性质稳定B. 釜底抽薪:木柴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C. 铁杵磨成针: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D. 百炼成钢: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练习及答案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练习及答案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练习及答案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1.物理变化是指物质的外观特征发生变化,通常表现为物质的形状或状态的改变,如水的蒸发和凝固。

2.化学变化是指物质的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又称为化学反应。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有其他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常表现为气体的产生、颜色的改变、温度的变化、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有联系,但不完全相同。

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但不能作为判断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依据。

练题: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2.高粱酿酒属于化学变化。

3.死灰复燃是涉及化学变化的成语。

4.正确的说法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不会同时发生。

5.只涉及物理变化的诗句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6.在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的物质。

8.装置A中的现象需要补充题目中缺失的信息才能回答。

装置B中,将一块大理石凿成小块,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盐酸,观察到大理石表面有气泡冒出,逐渐减少,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这个实验中,大理石的物理变化是被凿成小块,化学变化是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和浑浊的石灰水。

装置A和B中都有气泡,但它们的本质区别是,装置A 中的气泡是物质被加热时产生的,而装置B中的气泡是由于化学反应产生的。

1.物质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等。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反应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颜色、形状、大小、硬度、密度等。

需要注意的是,外界条件的改变也会影响物质的性质,因此在描述物质的性质时需要注明条件。

2.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用途,而物质的用途也反映了它的性质。

1.(上海中考)属于化学性质的是可燃性。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习题及答案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习题及答案

第一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测试题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1.【2016年河北省】图3所示过程发生化学变化的是().2.【2016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下图所示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3.【2016年安徽省】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 B.棉纱织布 C.火药应用 D.瓷器烧制4.下列常见现象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天然气燃烧B.大米霉变C.灯泡发光D.铁钉生锈5.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A.有无颜色变化B.有无新物质生成C.有无气体生成D.有无发光、放热现象6.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A.发出耀眼的白光B.生成白色粉末氧化镁C.镁条逐渐变短D.放出大量的热7.【2016年广东省】根据日常经验和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酿制甜酒 B.煤炭燃烧 C.瓷器破碎 D.钢铁生锈8.下列生活中的常见变化中,只有物理变化的是()A.纸张燃烧B.冰雪融化C.食物腐烂D.铁钉生锈9.【2016年江苏省扬州市】下列过程仅包含物理变化的是()A.矿石粉碎 B.钢铁生锈 C.食物变质 D.葡萄酿酒10.下列变化中,有一种与其它不同的是()A.消化食物B.焚烧垃圾C.冰块融化D.西瓜腐烂11.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用燃烧法区别羊毛和合成纤维B.气球充气过多爆炸C.以大米、高粱、小麦等粮食为原料酿酒D.铜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变成铜绿1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抹在墙壁上的石灰浆逐渐变硬B.用苛性钠干燥O2、H2C.石蕊溶液遇到酸溶液变成红色D.用生石灰制熟石灰1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电解水制氢气和氧气C.汽油挥发D.海水通过高分子分离膜制淡水1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燃放烟花B.活性炭吸附冰箱内的异味C.海水晒盐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1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活性炭吸附水中臭味B.实验室制取蒸馏水C.将泥水进行静止沉淀D.净水时用氯气消毒杀菌16.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B.自行车车胎充气过多而炸裂C.熔化玻璃吹制仪器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17.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双氧水制氧气B.蜡烛溶化C.湿衣服经太阳晒后变干D.分离空气制氧气18.【2016年湖北省黄石市】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碘升华B.铝放置于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薄膜C.风能发电 D.蒸发蔗糖水溶液得到蔗糖晶体19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将胆矾晶体研碎至细末B.铜丝在火焰上灼烧至黑色C.新鲜牛奶久置后变味D.人体组织消化葡萄糖20.我们每天都和化学变化打交道,下列叙述不是化学变化的是()A.人吃进的食物逐渐被消化B.人体的呼吸作用C.使用煤气作燃料烧饭做菜D.水在冰箱里结成冰21.2010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的精彩表演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焰火表演B.霓虹灯表演C.音乐喷泉D.气球升空22.下列自然现象的过程一定为化学变化的是()A.形成酸雨B.云雾消失C.冰川融化D.温室效应23.下列四个短语,其原意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花香四溢B.海市蜃楼C.蜡炬成灰D.木已成舟24.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在古代就有许多发明和创造。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练习题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练习题
变化的一组是 (B)
A.水受热沸腾、酒精燃烧
B.剩饭变馊、铁锅生锈
C.汽油挥发、动物的呼吸作用 D玻璃破碎、西瓜榨成

5、固态物质受热变成气体或有气体生成,这种
变化( C ) A.一定是物理变化 B.一定是化学变化 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6、下列变化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 是(B) A.酒精挥发 B.蜡烛燃烧 C.铁铸成锅 D.湿衣晾干

7、下列变化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填写序号) ④ ⑥ 。 ①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
转化成葡萄糖和氧气
②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锈蚀
③蜡炬成灰泪始干
④潮湿的衣服放在太阳光下很快被晒干
⑤人呼吸时,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⑥打开酒瓶,会闻到酒的香味
8、下列叙述是对某些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描述:
2、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 型不同,这种变化是( D ) A、汽油挥发 B、粉碎矿石
C、水变成冰
D、木材燃烧
3、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为: A、产生 耀眼
的白光 体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白色固
化学变化
该变化的类型是 象C 。
, 你依据的理由是现
4.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变化,其中属于化学
课题一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一、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变化,其中属于 物理变化是 1、3、4、6、7、9、11、13、15、17、19、20 ,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2、5、8、10、12、14、16、18、19、21、22 。 1冰雪融化、 2白磷自燃、 3电灯发光、 4玻璃破碎、 5钢铁生锈、 6汽油挥发、 7石蜡熔化、 8煤气爆炸、 9湿衣服晾干 10食物腐败、11干冰升华、12燃放爆竹、 13海水晒盐 14火药爆炸、15铁铸成锅、16镁带燃烧、 17水结成冰、18酒精燃烧、19锅炉爆炸、20铁矿石粉 碎 21木材燃烧、22石蜡燃烧

1.1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1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 A.用黏土烧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瓷 • B.火药爆炸 • C.用粮食酿醋 • D.活字印刷
• 答案:D • A、B、C均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
3.下列事例中,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简要说明 判断的理由。 • (1)碘升华。
• (2)天然气燃烧。
• (3)食醋挥发。
• (4)水结成冰。
• (5)大理石遇到稀盐酸后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
九年级化学教材 同步练习与应用
第一单元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下列词语包含的物质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 三种有所区别,该词语是( )
• A.花香四溢 • B.冰雪消融 • C.蜡炬成灰 • D 沙里淘金 • 答案:C • A、B、D均无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
2.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我国的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 如食盐的主要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为白色固体,味咸,易 溶于水,熔点为801℃,沸点为1413℃。食盐可用作调味剂.
答:(1)(3)(4)为物理变化,原因是变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2)(5) 为化学变化,原因是变化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
4.酒精是医疗及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剂。以下 是对酒精的一些描述:①无色透明:②具有特殊气味; ③易挥发;④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⑤易燃烧;⑥ 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⑦燃烧时生成 水和二氧化碳。在上述描述中,哪些是酒精的物 理性质,哪些是酒精的化学性质?
• .①②③④⑥为酒精的物理性质:⑤⑦为酒精的化学性质。
5.生活经验告诉我们,食物都有一定的保质期。 哪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食物已经变质了?请举 例说明。
• 食物变质后在外观和气味上会有所体现,例如看外观:鱼、肉类食物表面会变黏、变色;牛奶等液体食物会出现 结块;袋装食品会出现胀袋现象等。

初中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考试题及答案.doc

初中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考试题及答案.doc

初中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考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21题)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油分馏B.海水晒盐C.瓦斯爆炸D.干冰升华【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关系成立的是()A.二氧化锰是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所以催化剂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B.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C.空气中可燃物燃烧必须与氧气接触,所以把可燃物与氧气隔绝是灭火的有效方法之一D.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溶液会变红,所以CO2是酸【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我们周围空气单元测试3.纯净物X在密闭容器中稍加热就分解为NH3、H2O和CO2,根据这一实验事实能得出的结论是()A.X由四种元素组成B.X的化学性质很稳定C.X中有水D.X是氧化物【答案】D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4.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水铸成锅B.折纸鹤C. 烧制陶瓷D.编制中国结【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5.下列变化中,一定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B.铁生锈C.爆炸D.食物腐败【答案】A难度:基础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6.“民以食为天”。

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评卷人得分A.淘米B.洗菜C.苹果榨汁D.葡萄酿酒【答案】D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7.用“○○”和“●●”代表两种不同的物质分子,它们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该反应有两种生成物C、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D、该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答案】A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8.下列水的净化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活性炭吸附B.自然沉淀C.沙层过滤D.杀菌消毒【答案】D难度:基础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9.14gX在一定量的Y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M和18gN,变化的部分微观示意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消耗3molY B.X可能含有三种元素C.M属于有机物D.X和N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2【答案】D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10.下列能量的转化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水力发电B.煤燃烧发电C.太阳能热水器提供热水D.电取暖器取暖【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1.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A.钢铁生锈灯泡发光B.煤气爆炸煤燃烧C.酒精挥发食物腐败D.石蜡熔化干冰升华【答案】A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2.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30172反应后质量(g)m3910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A.表中m为1g 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9:8【答案】C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13.下列有关物质的应用中,利用原理为化学变化的是()A.用活性炭清除电冰箱中的异味 B.用生石灰吸收水蒸气C.在研钵内将胆矾研碎D.石墨粉润滑机床[【答案】B难度:基础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4.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稀有气体做电光源B.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C.活性炭用于防毒面具D.干冰用作人工降雨【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5.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同步练习及答案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同步练习及答案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矿石粉碎B.纸张燃烧C.酒精挥发D.冰雪融化2、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炭黑黑色B.磁铁磁性C.面粉可燃D.铜能导电3、自然界里水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循环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水的物理性质B.水分子之间的间隔C.水的化学性质D.水分子的运动速率4、下列过程发生化学变化的是()①海水晒盐②海水制碱③海水淡化④海水制镁A.全部B.只有②C.只有②④D.②③④5、诗词、名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

下列诗句或名著事件的描述中既隐含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陆虞侯火烧草料场C.白玉为床,金作马D.伐薪烧炭南山中6、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只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A.甲烷用作燃料 B.石墨作电极 C.水用作溶剂 D.CO2用于灭火7、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蜡烛燃烧B.食物腐烂C.酒精挥发D.钢铁生锈8、食品的加工过程影响着食品的营养价值。

下图食品加工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橙子做成罐头 B.凉拌西红柿 C.大豆制作成酱豆 D.玉米熬制成粥9、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10、下列是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A.我是紫红色的固体 B.我在天然界硬度最大C.我会生锈 D.我在常温下是气体二、填空题11、温室效应增强严重影响了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增强的气体之一,生活中你怎样“低碳”生活?谈四点措施。

(1)(2)(3)(4)12、某同学对一瓶酒精进行了认真观察和实验,在查阅资料后,总结出了下列材料:通常状况下,①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②易挥发;③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④酒精易燃烧,燃烧放出大量的热;⑤常用作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⑥点燃酒精,酒精在灯芯处汽化后发生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1)以上描述酒精物理性质的是化学性质的是(2)酒精挥发发生的是变化(填物理、化学),试从微观角度解释这一过程(3)写出酒精燃烧的文字表达式(4)汽车香水中酒精含量一般为30%,当香水瓶密闭时,瓶体压力会增大,长期处于高温暴晒环境下,就可能发生爆炸.请回答下列问题:①汽车香水是(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②微观角度分析,在车内可闻到香水气味的原因是(5)实验中不小心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最简单的灭火措施是下列仪器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A.燃烧匙B.试管C.量筒D.蒸发皿.(6)在盛放酒精的试剂瓶上应印有如图所示警示标记中的13、现有一些物质的用途:用于生产①化肥,②肥皂,③火药,④玻璃,⑤印染,⑥洗涤剂.将以上物质的用途进行分类,并写出分类依据.分类标准:对应的相关用途为:(填序号)14、下列是对酒精部分性质和变化的描述,用序号回答问题:酒精是①无色透明的液体;②易挥发;③易燃烧;④能溶解碘和酚酞等多种物质;⑤点燃酒精灯时,酒精燃烧;⑥酒精挥发。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练习题(超经典)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练习题(超经典)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下列现象中,能用于判断铁丝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A.火星四射B.放热C.生成黑色固体D.铁丝减少2.(2018·广州白云一模)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用石墨作电极B.用金刚石作玻璃刀的刀头C.粮食酿酒D.用铁锅炒菜3.(2018·北京平谷二模)景泰蓝制作技艺是北京市的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其制作工艺流程主要有裁剪、制胎铜板裁剪敲打并焊接成胎体掐丝、粘丝铜丝掐成图案并粘在胎体上点蓝、烧蓝釉料点涂在图案中并烧制磨光、镀金制品打磨光亮并用火镀金其工艺中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裁剪B.掐丝C.烧蓝D.磨光4.下列能量的转化中, 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太阳能热水器提供热水B.水力发电C.燃烧天然气做饭D.电取暖器取暖5.(2018·上海杨浦二模)关于银的性质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银白色固体B.不易与氧气反应C.具有优良的导电性D.良好的延展性6.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石墨作铅笔芯C.用铜丝作导线D.用稀盐酸除去铁锈7.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A.氧气能助燃B.活性炭除去冰箱异味C.氢气用作燃料D.用二氧化碳灭火8.(2018·北京怀柔二模)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易升华B.浓盐酸易挥发C.甲烷能燃烧D.大理石用作建筑材料9.下列变化一定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用和田玉雕刻玉件B.澄清石灰水表面产生了一层白膜C.伴随着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D.爆炸10.[2018·重庆B]“川航3U8633”的成功迫降,挽救了128条生命。

迫降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玻璃破裂B.轮胎变瘪C.燃油燃烧D.座椅摇晃11.[2018·雅安]下列有关单质硫性质的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能与活泼金属反应B.难溶于水C.淡黄色固体D.熔沸点低12.[2018·安徽]陶瓷是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发明。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练习题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练习题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冰雪融化B 酒精挥发C 食物腐败D 矿石粉碎答案:C解析:食物腐败是食物中的成分与空气中的氧气等发生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冰雪融化只是水由固态变为液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酒精挥发是酒精由液态变为气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矿石粉碎只是矿石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铜能导电B 镁能燃烧C 酒精易挥发D 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答案:B解析: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镁能燃烧,是镁在燃烧这个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铜能导电,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酒精易挥发,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3、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氧气支持燃烧,可用作燃料B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C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D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答案:A解析:氧气支持燃烧,但氧气本身不能燃烧,不可用作燃料。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不容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可用于食品防腐。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如霓虹灯。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将金属氧化物中的金属还原出来,可用于冶炼金属。

4、下列变化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A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C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D 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答案:B解析: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是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且红磷与氧气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生成物是三种,不属于化合反应;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属于分解反应,不是化合反应。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专题训练)(原卷版)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专题训练)(原卷版)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专题训练)【四大题型】【题型1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题型2 物理变化的特点】 .. (2)【题型3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3)【题型4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5)【题型1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1.(2022秋•克东县校级期末)判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根本依据是()A.火星四射B.发热C.生成黑色固体D.固体形状变化了2.(2022秋•金凤区校级月考)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A.产生气体B.有其他物质生成C.有颜色改变D.有能量放出3.(2022秋•潞州区月考)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A.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B.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C.燃烧过程中镁条逐渐变短D.燃烧后镁条变成白色固体4.(2022秋•荣成市校级月考)下列关于新物质说法正确的是()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C.“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D.“新物质”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5.(2021秋•青浦区校级月考)(多选)不能判断大理石上滴加稀盐酸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是()A.大理石变小B.产生气泡C.有固体剩余D.产生的气体通入石灰水6.(2021秋•东平县校级月考)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判断它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描述是,燃烧过程中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7.(2021秋•广丰区校级期中) 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1)化学变化的特征:有 生成。

(2)化学变化时,总会伴随着如发热、吸热、放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发生。

化学变化的实质:化学变化中,构成物质的 发生了改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解析版)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解析版)

1.1物质的变化与性质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铁生锈B.食物腐烂C.冰雪融化D.蜡烛燃烧【答案】C【解析】解:A、铁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食物腐烂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冰雪融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蜡烛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2.下列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B.胆矾研碎C.粮食酿酒D.苹果榨汁【答案】C【解析】解:A、冰雪融化过程中,水由固体变成液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胆矾研碎过程中,只是胆矾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粮食酿酒过程中,生成了酒精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苹果榨汁过程中,只是把苹果中的汁液榨取出来,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3.在能量转化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电热器取暖B.光合作用C.水利发电D.太阳能供热【答案】B4.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下列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千锤万凿出深山B.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答案】B【解析】解:A、千锤万凿出深山,只是将石头开采出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蜡炬成灰泪始干,包含着物质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是将其磨细,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 错;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只是花的吹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 错。

故选:B。

5.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B.密度C.挥发性D.可燃性【答案】D【解析】解:A、颜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密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挥发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练习及答案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练习及答案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练习及答案XXX九年级2015—16学年度第一学期练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选择题得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B.滴水成冰C.粮食酿酒D.花香四溢2、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夏季柏油路面“变软”B.水遇冷结冰C.食物腐败变质D.冬季钢轨之间缝隙加大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小苏打用于焙制糕点B.浓硫酸做干燥剂C.二氧化碳做温室肥料D.盐酸用于除锈4、下列俗语或成语所涉及的内容与化学变化或化学性质无关的是()A.海枯石烂B.铁杵成针C.烈火真金D.蜡炬成灰5、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有着本质区别的是()A.衣服晾干B.食物霉变C.电灯发光D.轮胎爆裂6、下列生活中的一些作法,主要利用化学性质的是()A.不锈钢制炊具B.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C.米酿成醋D.榨取果汁7、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二氧化硫在空气中造成酸雨B.气球充入过量空气爆炸C.铁钉在潮湿空气中生锈D.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变黑8、下列说法你认为错误的是()A.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肯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C.化学变化的特征是肯定会有沉淀生成D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反映物质的性质9、下列物质的性子属于化学性子的是()A.色彩、状态B.溶解性C.密度、硬度D.可燃性10、下列现象能用物理变化说明的是()A.水壶烧水出现水垢B.冬季室内窗户玻璃出现水雾C.牛奶变酸D.石墨在肯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11、固体物质受热变成气体,这类变化()A.肯定是物理变化B.多是物理变化,也多是化学变化C.肯定是化学变化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12、下列叙说中,前者属于化学性子,后者是能施展阐发出该项性子的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酒精易燃烧,将酒精滴在手心中感触凉意B.汽油能燃烧,人接近汽车闻到一股刺激性气息C.铁的熔点高达1535.C,熔化的铁极易在空气中变成黑色物质D.蜡烛有可燃性,点燃蜡烛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气体13、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有关习题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有关习题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练习题1、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蜡烛燃烧B.花生霉变C.瓷碗破碎D.火药爆炸2、下列四个短语,其原意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花香四溢B、海市蜃楼C、蜡炬成灰D、木已成舟3、宣纸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一,其制作工艺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下列关于宣纸的传统制作工序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挑选原料 B.加碱燕煮C.竹帘捞纸D.剪裁纸张4、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下列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木材燃烧B、瓷碗破碎C、酒精挥发D、石蜡熔化5、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 )A.食物腐烂B.钢铁生锈C.湿衣服晒干D.蜡烛燃烧6、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用燃烧法区别羊毛和合成纤维B.气球充气过多爆炸C.以大米、高粱、小麦等粮食为原料酿酒 D.铜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变成铜绿7、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A.颜色的改变B.气体放出C.新物质生成D.发光、放热现象8、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司马光砸缸B.凿壁偷光C.火烧赤壁D.铁杵磨成针9、2010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的精彩表演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焰火表演B.霓虹灯表演C.音乐喷泉D.气球升空10、铜能够制成铜片或拉成铜丝,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A.导热性B.导电性C.延展性D.金属活动性1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用铜丝作导线B.用石墨作铅笔芯C.用粮食酿造酒D.用干冰作制冷剂12、铁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有良好的延展性 B.在潮湿空气中容易生锈 C.能导电 D.能导热13、将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硫酸铜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有无色气体生成B、有蓝色沉淀生成C、有白色沉淀生成D、发出耀眼白光14、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A、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一定伴随化学变化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是一定伴随物理变化C、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可能伴随物理变化D、二者之间没有任何关系15、下列诗句描述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16、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牛奶变酸B.灯泡通电C.酒精挥发D.蜡烛燃烧17、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木炭燃烧B.食物腐烂C.矿石粉碎D.火药爆炸18、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初三化学上《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习题练习(含解析)

初三化学上《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习题练习(含解析)

初三化学上《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习题练
习(含解析)
1.化学变化
2.食盐和蔗糖
3.“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4.“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5.生石灰与水混合放热
6.水的电解
7.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8.水银的熔点低属于物理性质
9.燃放烟花
10.煤气燃烧
11.森林失火
12.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净化水为物理变化
1.在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橙汁榨汁。

2.在常温下,不宜用物理性质来区别的一组物质是食盐和蔗糖。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4.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正确的解
释是“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5.在生活中,许多变化都能产生热量,其中主要由物理变
化引起的是生石灰与水混合放热。

6.在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水的电解。

7.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其中不涉及化
学变化的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8.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水银的熔点低属于物理性质。

9.在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燃放烟花。

10.在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煤气燃烧。

11.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其中一定发生化学变
化的是森林失火。

12.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用生石灰去除室内潮气为化
学变化,正确应为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净化水为物理变化。

初三化学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练习

初三化学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练习
⑴反应①②都都属于__化__合__反__应____; ⑵反应③中x的化学式为__H__N_O__3___; ⑶ ___由_升_N_2高_→__N_O_→(填NO升2 的高变或化降低中)氮。元 素 的 化 合 价 逐 步
⑷ 判断x随“雨雷水雨淋发洒庄到稼土”壤的中说,法对生___成__含(硝填酸对根或的错盐),。试
12、下列观点均有错误,请写出能否定其错误观点 的化学方程式成
有盐和水生成 是中和反应
有化合物生成 的是化合反应
化学反应中一 定有沉淀、气
体等现象
CaCO3 =高==温= CaO+CO2↑ Fe2O3 + 6HCl === 2FeCl3+ 3H2O
⑵氢气作为新型高能燃料是因为___a_________。
⑶氧气在燃烧的反应中一般表现___b_________。 ⑷用一氧化碳炼铁是利用它的_____g_______。
⑸石蕊和酸酞可用来检查溶液的___e_________。 ⑹能否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是根据气体的____d________。
⑺活性碳可除去水中有异味的物质是利用它的
一、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练习)
[经典例题]
例1.“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原料 物质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全部转 入期望的产品中,下列反应类型中一 定符合“绿色化”要求的是( B )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例2,关于化学反应A+B=C+D的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D )
华防”止现化象的肥两等个氮举肥措流:入水域;禁止使用 含磷洗衣粉
10.取气密性良好的两只注射器,将栓 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 用手指堵住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 慢推入。针筒内的物质易被压缩的空是气: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练习题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练习题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练习题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水变水蒸气B.氢气燃烧C.煤燃烧D.铁生锈2.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蜡烛燃烧;蜡烛熔化B.酒精挥发;酒精燃烧C.空气液化;液态空气汽化D.铁生锈;铁被酸腐蚀3.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氢气用于冶炼金属B.稀硫酸用于除铁锈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4.判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

A.变化中火星四射B.有发光现象C.有大量热放出D.有黑色固体生成5.下列说法中,不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具有氧化性B.氢气具有还原性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6.初中化学教材中常用下列词语描述物质的性质:a.氧化性,b.还原性,c.可燃性,d.毒性,e.吸水性,f.溶解性,g.酸碱性,h.腐蚀性。

请选择合适的代号(a~h),填写下列空格(每空只填一个代号):(1)浓硫酸通常用做干燥剂,是因为它有。

(2)氢气可用做高能燃料,是因为它有。

(3)氧气在燃烧反应中一般表现出。

(4)用一氧化碳冶炼铁,是利用它的。

(5)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可用来检验溶液的。

(6)硫酸和氢氧化钠对人的皮肤有。

7.1806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电解法从苏打中得到一种新的金属,它对新的金属做了以下试验:取一块金属,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投入水中,它浮于水面与水发生剧烈反应。

它在水面急速转动,发出嘶嘶声,立刻熔化成一个闪亮的银白色小球,并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

根据本段叙述,归纳出这种金属的物理性质:(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点拨与辨析: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后,应无新物质生成。

由此分析B、C、D分别发生了氧化反应,生成各种不同的氧化物,而C只是水发生的状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练习题
【活用实例】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牛奶变酸
B.灯泡通电
C.酒精挥发
D.蜡烛燃烧
【活用实例】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木炭燃烧
B.食物腐烂
C.矿石粉碎
D.火药爆炸翰林汇【活用实例】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活用实例】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是( )
A.状态和颜色发生变化
B.放热和发光
C.有气体逸出
D.有其它物质生成【活用实例】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融化成水 B.铁生锈 C.豆磨成豆浆 D.汽油挥发
【活用实例】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玻璃杯被摔碎、米饭变馊B.酒精挥发、湿衣服晾干
C.蜡烛燃烧、乒乓球变瘪D.菜刀生锈、牛奶变酸
【活用实例】物质的下列性质不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铁能在潮湿空气中生锈
B.硫磺是淡黄色固体
C.石墨耐高温,熔点高
D.水在4℃密度最大为1 g/mL
【活用实例】下列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在天然物质中,金刚石的硬度最大.
B.40C时,水的密度最大,为1 g/cm3 .
C.酒精能够燃烧.
D.氧气是一种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基础练习】选择题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融化成水
B.铁锅生锈
C.樟脑丸在衣橱中变小
D.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
2.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食物腐败B.煤气燃烧
C.湿衣凉干D.菜刀生锈
3.下列诗句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行路难》)
C.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食物腐败B.煤气燃烧
C.湿衣凉干D.菜刀生锈
5.下列变化与氧气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碳酸钠晶体在干燥的空气里变成粉末
B.铁在潮湿的空气里生锈
C.露置在空气中的石灰水变质
D.常压下,氧气在约-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
6.下列叙述中,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纯水为无色无味的液体
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氧化镁
C.铜绿受热时会发生分解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
7.199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开创“飞秒(10-15s)化学”新领域的科学家,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原子运动成为可能。

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 )
A.原子中原子核的内部结构
B.化学反应中原子的运动
C.化学反应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
D.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
8.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铁片生锈,火药爆炸
B.蜡烛燃烧,酒精挥发
C.玻璃熔化,黄酒变酸
D.瓷器破碎,滴水成冰
【提高练习】分析填空
9.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有关问题
①1773年和1774年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发现一种新的气体,②后经拉瓦锡确认,它是空气的组成部分,③这就是我们现已熟知的氧气。

④氧气是无颜色无气味的气体,⑤它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⑥但氧气能腐蚀钢铁等金属,使它们生锈,⑦少量氧气能微溶于水。

叙述氧气物理性质的是、两句;
述氧气化学性质的是、两句。

10.1860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通电分解法首先从苏打中制得一种金属,并将其命名为“钠”。

他对钠作了如下实验:用小刀切下一小块金属钠,切面呈银白色,将其投入水中,它浮于水面,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并在水面急速游动,发出嘶嘶声,立刻熔化成一个银白色的小球,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

根据以上内容,请归纳出金属钠的有关物理性质。

(1)
(2)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