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诚信思想在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中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思想在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价值[摘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全人类所认同的道德规范。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思想对于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高校要坚持把诚信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以诚信立人教育为目标,以内诚外信为核心,以践行为重点,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

[关键词]传统文化诚信大学生诚信教育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作为社会道德规范和人们的行为准则的诚实守信原则,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诚信危机已经成为人们讨论最多的话题,而当这场危机就发生在作为当今社会优秀群体的当代大学生中时,我们不得不对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教育进行审慎思考。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民族,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发掘诚信教育的价值,将中华传统文化诚信道德资源的合理内涵与现代思想融合并服务于当今大学生诚信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思想

“诚”、“信”二者在哲学上虽有区别,但从道德角度看,“诚”与“信”二义相近,实为一物二体、内涵互通之关系。故许慎在《说文解字》云:“诚,信也”。“信,诚也”。

诚的主要内容是真实不欺。《礼记?大学》云“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朱熹亦云“真实无妄谓之诚。“真实”就是实实在在,“无

妄”就是没有偶然性,是必然的,二者结合起来就是“诚。对于信,程颐认为“以实之谓信”。“信”要求人们说话做事都要诚实可靠。诚信的基本内涵和要求是真实不妄、诚实不期、言行一致、信守承诺。

诚信是天地间的必然法则。“天行不信,不能成岁,地行不信,草木不大”(吕氏春秋·贵信)。天、地都必须有“信”而后才能形成四季衍替、万物更新,“信”显然被理解为一种超越的、统天统地的绝对法则。

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内涵。“人之所以贵者,以其有信有礼”(张九龄:《敕吐蕃赞普书》)。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之所以为天地之灵杰,在于人能守信达礼,人若不讲信用,注定将一事无成。

诚信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准则。孔子云:“朋友信之”(《论语·公冶长》,“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等。只有“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才能达到“朋友信之”的推心置腹交情。

诚信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法宝。《左传》云:“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得原失信,何以庇之”,指出诚信是治国的根本法宝。孔子认为“民无信不立”,如果人民不信任统治者,国家执政的基础便无从谈起。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所在。清代石成全的《传家宝全集》云:“为商者,诚欲通有无,权子母,总不出‘公“诚’二字。”在现代社会,诚信是各种商业活动的最佳竞争手段,更是现代市场经济行为

的灵魂和生存准则。

二、当代大学生缺乏诚信的表现

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大多数能够坚守诚信道德,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诚信缺失问题,主要表现为:

1.弄虚作假现象严重

(1)档案造假

由于受社会上某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大学生为了在大学期间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不惜在入学前档案造假,篡改学生干部经历,甚至伪造党员的入党材料,冒名顶替别人之名上学等等。这些行为对大学生入校后因材施教添置了障碍,也不利于学生个人的健康发展。

(2)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

大学生考试作弊已经是普遍的不争的事实。尽管各个高校目前关于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处理措施都非常严厉,但仍然屡屡有人铤而走险,而且作弊形式趋于多样化,作弊手段也越来越现代化,作弊现象在各类考试中都普遍存在。

(3)学术抄袭司空见惯

毕业论文是一个毕业生数年来学业的总结和成果展示,代表着高校毕业生接受完高等教育的学识与水平,即使有论文辅导老师充分的指导和监督,毕业论文抄袭仍然普遍存在。大学生对学术抄袭司空见惯的态度不能不令人堪忧。

(4)求职简历注水花样百出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普及率的迅速提高,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在双向选择的就业竞争中获胜,部分毕业生伪造求职简历,通过夸大或造假履历来充实自己“实力”,造成了部分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诚信认可度不高。

(5)投机取巧追逐名利

由于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在评奖评优、竞选干部、党员发展、保送研究生等问题上,一些大学生主观不努力,不择手段地投机取巧拉关系。这种行为是道德和品格沦丧的表现。

(6)日常交往中缺乏诚信

大学校园中很大一部分同学因为受到社会一些不良思潮的影响,以种种虚假理由欺骗父母、老师和同学。编造各种理由迟到、请假、逃课;不如实向家长汇报在校期间表现在学校;向学校提供家庭经

济情况和贫困的虚假证明来获取贫困奖助学金;在同学交往中不诚实,欺骗他人,捞取好处等等。这些行为极大地损害了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7)网络道德的缺失

截至2008年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便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而大学生是使用网络最多的群体之一。在虚拟网络空间,有部分大学生在网上发布虚假信息,窃取他人重要资料,编造虚假新闻,制造传播病毒,充当“黑客”等行为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网络秩序。

2.信用意识缺乏

(1)骗贷逃贷。据调查,自1999年开办国家助学贷款以来,国有商

业银行国家助学贷款坏账比例高达10%,远远高于普通人1%的比例。较高的贫困大学生还款违约率使全国各地的国家助学贷款陷入了

僵局。诚然,一名大学生毕业后能否如期还款与诸多不确定因素有关,但的确存在由于部分大学生诚信的缺失,不按期还贷还息的现象。

(2)拖欠学费。大学生拖欠学费是我国高等学校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欠费不仅影响到高校获得正常的办学资金,也影响到学校正

常的教学、科研工作秩序。致使大学生欠费现象日益凸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个别学生缺乏诚信意识是造成这种拖欠学费现象的主要原因。

(3)随意违约。由于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因此不少大学生在找工作时都选择先就业后择业的做法,由此带来的毕业生毁约和不诚信的行为时有发生,这也造成了就业市场的恶性循环。

三、传统诚信思想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的价值

1.以诚信立人教育为目标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

在中国传统诚信思想中,诚实不欺不仅是上天固有的规律,也是

自我立身处世之本和做人的根本准则。正如孔子主张“人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颜渊》)。正因如此,中国历来十分重视诚信教育。诚信而厚德方能立人,对于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在今天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优秀群体,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也产生了诚信危机。在这样的现实下,开展诚信立人教育尤为适时与重要。因此,我们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