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全解

合集下载

2024年建筑灭火器配置规

2024年建筑灭火器配置规

2024年建筑灭火器配置规1. 建筑类型与灭火器配置根据建筑类型的不同,灭火器的配置要求也会有所变化。

具体的建筑类型包括住宅建筑、商业建筑、工业建筑、公共建筑和交通建筑等。

1.1 住宅建筑对于住宅建筑,不同楼层和具体面积的住宅要求配置的灭火器数量不同。

一般而言,每个单层住宅要求配置至少一支手提式灭火器。

对于超过一层的住宅楼,每个楼层都要配备至少一支手提式灭火器。

此外,对于超过三层的住宅楼,还要在公共区域和楼梯间等位置配置干粉灭火器。

1.2 商业建筑商业建筑一般是指商铺、酒店、商场等。

商业建筑的灭火器配置要求相对较高,以确保人员的安全。

对于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下的商业建筑,要求至少配置两支手提式灭火器和一支泡沫灭火器。

对于面积大于1000平方米的商业建筑,要求每1000平方米配置一支手提式灭火器和一支泡沫灭火器。

此外,商业建筑还要配置相应的自动灭火系统,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或气体灭火系统。

1.3 工业建筑工业建筑包括工厂、车间、仓库等。

由于工业建筑的火灾风险较高,因此灭火器配置要求相对较严格。

对于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下的工业建筑,要求至少配置两支干粉灭火器和一支二氧化碳灭火器。

对于面积大于5000平方米的工业建筑,要求每5000平方米配置一支干粉灭火器和一支二氧化碳灭火器。

此外,工业建筑还要配备相应的自动灭火系统,如喷淋灭火系统或气体灭火系统。

1.4 公共建筑公共建筑包括学校、医院、体育馆等。

由于公共建筑通常有较多的人员流动,因此对于灭火器的配置要求也相对较高。

对于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下的公共建筑,要求至少配置两支手提式灭火器和一支泡沫灭火器。

对于面积大于1000平方米的公共建筑,要求每1000平方米配置一支手提式灭火器和一支泡沫灭火器。

此外,公共建筑还要配置相应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或气体灭火系统。

1.5 交通建筑交通建筑包括机场、车站、码头等。

由于交通建筑通常有较为复杂的场景和人员流动,因此对于灭火器的配置要求也相对较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灭火物资配置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灭火物资配置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灭火物资配置设计规范》1. 引言建筑火灾是一种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灾害。

为了规范建筑灭火物资的配置设计,提高火灾防控能力,促进建筑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2.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建筑物,包括但不限于住宅楼、办公楼、商场、工厂等。

3. 灭火物资的分类与配置原则3.1 分类灭火物资分为主动型和被动型两大类。

主动型灭火物资包括消防器材、灭火器、自动报警系统等。

被动型灭火物资包括防火门、防火标志、防火涂料等。

3.2 配置原则- 按照建筑应具备的灭火物资种类和数量,进行配置设计。

- 根据建筑的类型、功能、规模、高度、火灾易发性等因素,合理确定灭火物资的配置比例。

- 优先配置主动型灭火物资,被动型灭火物资作为辅助手段。

- 注意灭火物资的布局位置,应方便使用,避免阻塞逃生通道。

- 灭火物资的配置应考虑使用寿命、维护和更新等因素。

4. 灭火物资配置的具体要求4.1 消防器材- 每个建筑楼层应配置不少于2个干粉灭火器、1个二氧化碳灭火器和1个泡沫灭火器。

- 灭火器应设置在易燃物贮存区、烹饪区和电器设备区等易发火区域。

- 消防栓应按照建筑面积、人员密度配置,设备应正常运行。

- 配置自动消防报警系统,实现火警自动报警、排烟、喷水等功能。

4.2 防火门和防火标志- 主要出口、防火区域、跨越防火分区的门应配置防火门。

- 根据火灾防控的需要,设置不同级别的防火门,确保人员疏散通道的安全。

- 按照规定配置防火标志,标明防火门、防火墙、疏散通道等。

4.3 防火涂料和防火封堵材料- 采用防火涂料对易燃建筑材料进行防火处理,提高阻燃性能。

- 配置防火封堵材料,在电缆孔洞、管道穿越、空调孔洞等处进行防火封堵。

5. 物资配置的管理与维护- 对灭火物资进行登记、备案,并定期检查,保证完好无损,杜绝过期失效。

- 建立灭火物资使用手册,加强员工培训,提高灭火物资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 建立定期检修和维护机制,确保灭火装置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条文说明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条文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条文说明目次1 总则(33)2 术语和符号(35)2.1 术语(35)2.2 符号(37)3 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种类和危险等级(38)3.1 火灾种类(38)3.2 危险等级(39)4 灭火器的选择(43)4.1 一般规定(43)4.2 灭火器的类型选择(45)5 灭火器的设置(48)5.1 一般规定(48)5.2 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离(53)6 灭火器的配置(56)6.1 一般规定(56)6.2 灭火器的最低配置基准(57)7 灭火器配置设计计算(59)7.1 一般规定(59)7.2 计算单元(60)7.3 配置设计计算(61)1 总则1.0.1 本条阐述了制订和修订本规范的意义和目的,强调只有合理、正确地配置灭火器,才能真正加强建筑物内的灭火力量,及时、有效地扑救各类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初起火灾。

众所周知,灭火器的应用范围很广,全国各地的各类大、中、小型工业与民用建筑都在使用,到处皆有;灭火器是扑救初起火灾的重要消防器材,轻便灵活,稍经训练即可掌握其操作使用方法,可手提或推拉至着火点附近,及时灭火,确属消防实战灭火过程中较理想的第一线灭火装备。

在建筑物内正确地选择灭火器的类型,确定灭火器的配置规格与数量,合理地定位及设置灭火器,保证足够的灭火能力(即需配灭火级别),并注意定期检查和维护灭火器,就能在被保护场所一旦着火时,迅速地用灭火器扑灭初起小火,减少火灾损失,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1.0.2 本条规定了本规范的适用范围和不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应配置灭火器的,生产、使用和储存可燃物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包括装修工程),亦即:凡是存在(包括生产、使用和储存)可燃物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场所,均应配置灭火器。

这是因为有可燃物的场所,就存在着火灾危险,需要配置灭火器加以保护。

反之,对那些确实不生产、使用和储存可燃物的建筑场所,当然可以不配置灭火器。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解读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解读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 1.0.1 条为了合理配置灭火器,有效地扑救工业与民用建筑初起火灾,减少火灾损失,保护人身和财产的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 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生产、使用和贮存可燃物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

本规范不适用于生产、贮存火药、炸药、弹药、火工品、花炮的厂(库)房,以及九层及九层以下的普通住宅。

第 1.0.3 条配置的灭火器类型、规格、数量以及设置位置应作为建筑设计内容,并在工程设计图纸上标明。

第1.0.4 条建筑灭火器的配置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第二章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和灭火器的灭火级别第2.0.1 条工业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应根据其生产、使用、贮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可燃物数量、火灾蔓延速度以及扑救难易程度等因素,划分为以下三级:一、严重危险级:火灾危险性大、可燃物多、起火后蔓延迅速或容易造成重大火灾损失的场所;二、中级危险:火灾危险性大、可燃物较多、起火后蔓延较迅速的场所;工业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举例见本规范附录二。

第 2.0.2 条民用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可燃物数量、火灾蔓延速度以及扑救难易程度等因素,划分为以下三级:一、严重危险:功能复杂、用电用火多、设备贵重、火灾危险性大、可燃物多、起火后蔓延迅速或容易造成重大火灾损失的场所;二、中危险级:用电用火较多、火灾危险性较大、可燃物较多、起火后蔓延迅速的场所;三、轻危险级:用电用火较少、火灾危险性较小、可燃物较少、起火后蔓延较慢的场所。

民用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举例见本规范附录三。

第 2.0.3 条火灾种类应根据物质及其燃烧特性划分为以下几类:一、A类火灾:指含碳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燃烧的火灾;二、B类火灾:指甲、乙、丙类液,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醇、乙醚、丙酮等燃烧的火灾;三、C类火灾:指可燃气体,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丙烷、乙炔、氢气等燃烧的火灾;四、D类火灾:指可燃金属,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燃烧的火灾;五、带电火灾: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合理配置灭火器,有效地扑救工业与民用建筑初起火灾,减少火灾损失,保护人身和财产的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生产、使用和贮存可燃物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

本规范不适用于生产、贮存火药、炸药、弹药、火工品、花炮的厂(库)房,以及九层及九层以下的普通住宅。

第1.0.3条配置的灭火器类型、规格、数量以及设置位置应作为建筑设计内容,并在工程设计图纸上标明。

第1.0.4条建筑灭火器的配置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第二章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和灭火器的灭火级别第2.0.1条工业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应根据其生产、使用、贮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可燃物数量、火灾蔓延速度以及扑救难易程度等因素,划分为以下三级:一、严重危险级:火灾危险性大、可燃物多、起火后蔓延迅速或容易造成重大火灾损失的场所;二、中级危险:火灾危险性大、可燃物较多、起火后蔓延较迅速的场所;工业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举例见本规范附录二。

第2.0.2条民用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可燃物数量、火灾蔓延速度以及扑救难易程度等因素,划分为以下三级:一、严重危险:功能复杂、用电用火多、设备贵重、火灾危险性大、可燃物多、起火后蔓延迅速或容易造成重大火灾损失的场所;二、中危险级:用电用火较多、火灾危险性较大、可燃物较多、起火后蔓延迅速的场所;三、轻危险级:用电用火较少、火灾危险性较小、可燃物较少、起火后蔓延较慢的场所。

民用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举例见本规范附录三。

第2.0.3条火灾种类应根据物质及其燃烧特性划分为以下几类:一、A类火灾:指含碳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燃烧的火灾;二、B类火灾:指甲、乙、丙类液,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醇、乙醚、丙酮等燃烧的火灾;三、C类火灾:指可燃气体,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丙烷、乙炔、氢气等燃烧的火灾;四、D类火灾:指可燃金属,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燃烧的火灾;五、带电火灾: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

建筑灭火器配置规范

建筑灭火器配置规范

建筑灭火器配置规范建筑物作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场所,火灾的发生将会带来巨大的危害和损失。

因此,合理的建筑灭火器配置规范至关重要,能够有效地保障人们的安全。

本文将从建筑灭火器种类、配置位置以及维护保养等方面,探讨如何制定合理的建筑灭火器配置规范。

一、建筑灭火器种类根据其灭火原理与使用范围的不同,建筑灭火器主要分为水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

水灭火器适合灭火物质为易燃液体,如汽油、酒精等。

泡沫灭火器则适用于固体与液体火灾,能生成一层厚厚的泡沫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以达到灭火效果。

干粉灭火器可用于灭火面积较大的火灾,并可用于各类不同物质火灾的扑灭。

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被电气火灾、液体和气体火灾。

在建筑灭火器配置规范中,要根据建筑的使用性质以及消防风险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灭火器种类。

二、建筑灭火器配置位置合理的建筑灭火器配置位置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灭火效果和适应性。

建筑物的每个楼层必须配置灭火器,并应满足下列要求:灭火器应摆放在通道口、楼梯间、过道、消防控制室、配电室等易燃易爆和火灾风险较大的地方,以便及时进行灭火;如果建筑物内设有危险品仓库、机房、厨房等特殊场所,则应根据其特殊性别单独设置必要的灭火设备;经常有人员密集使用的地方,如办公室、会议室等,也应有灭火器配置;建筑物的外墙和楼顶也必须配置相应种类的灭火器,以便灭火人员在火灾发生前及时使用。

三、建筑灭火器维护保养灭火器在使用前必须经常维护保养,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定期检查灭火器的外观,如灭火器标示、制动、表面完好等,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修理或更换;检查灭火器的压力表指针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并应保质期内更换灭火器内的干粉、泡沫、二氧化碳等灭火药剂;每年定期对灭火器进行压力检查和化验,保证其正常工作状态。

除了灭火器本身的维护保养,还要确保灭火器的使用环境干燥,避免灭火器受到潮湿、高温等因素的影响。

总之,建筑灭火器配置规范是确保人们生活和工作环境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

建筑灭火器配置规范-GB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规范-GB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规范-GB50140常用的灭火器种类有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1211灭火器和泡沫灭火器。

其中,干粉灭火器是最常用的一种。

干粉灭火器分为储压式和推车式两种。

储压式灭火器以氮气为动力,适合扑救石油产品、油漆、有机溶剂火灾,也适合扑灭液体、气体、电气火灾。

但是,干粉灭火器不能扑灭轻金属燃烧的火灾。

使用时要注意喷射目标,不宜逆风喷射。

同时,要定期检查干粉是否结块、药剂重量是否达标,以确保有效性。

二氧化碳灭火器是一种常用的灭火器,适用于扑救电气火灾和易燃液体火灾。

使用时要注意保持安全距离,避免二氧化碳对人体造成伤害。

二氧化碳灭火器的有效射程距离和时间取决于灭火器的大小,一般而言,小型灭火器的有效射程为1-2米,使用时间为10-20秒,而大型灭火器的有效射程可达5-8米,使用时间可达30-60秒。

1211灭火器是一种环保型灭火器,适用于扑救易燃液体和气体火灾。

泡沫灭火器则适用于扑救易燃液体和固体火灾,其泡沫能够覆盖火源,有效隔离氧气,从而达到灭火的效果。

在使用灭火器时,要注意选择正确的灭火器种类,喷射目标要准确,保持安全距离,避免二次燃烧。

同时,定期检查灭火器的有效性和药剂重量,确保其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扑灭火灾。

二氧化碳灭火器以高压气瓶内储存的二氧化碳气体作为灭火剂,适用于扑救贵重仪器设备、档案资料、计算机室内火灾,以及带电的低压电器设备和油类火灾。

使用时,先拔掉保险销,然后按压把或旋转手轮,注意不要触及喇叭筒,喷射时要接近着火点,在上风方向喷射。

定期检查重量,少于5%时及时充气和更换。

1211灭火器是一种高效灭火剂,不污染物品,适用于扑救精密仪器、电子设备、文物档案资料火灾,以及油类火灾。

使用时先拔掉保险销,握紧压把开关,灭火筒身要垂直,不可平放和颠倒使用,喷射时要站在上风,接近着火点,对着火源根部扫射,防止回头复燃。

每三个月检查一次氮气压力,每半年检查一次药剂重量和压力,药剂重量减少10%时重新充气、灌药。

建筑灭火器配置规范

建筑灭火器配置规范

建筑灭火器配置规范火灾是一种十分可怕的灾难,它可以瞬间夺走我们的生命、财产甚至整个家园。

因此,在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中,防火工作都显得尤为重要。

而作为建筑物的设计者、建设者和保护者,我们应该时刻将防火工作放在首位。

本文将介绍建筑灭火器的配置规范,以期为建筑物的火灾防护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指导。

建筑灭火器的种类建筑灭火器按照灭火介质的不同可分为干粉灭火器、液体灭火器、气体灭火器等。

干粉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是一种常见的灭火器,其灭火介质为干粉,装置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低廉。

可以分为手持式、推车式干粉灭火器,适用于灭电器、油类和纸、木、布等可燃物的火灾。

液体灭火器液体灭火器主要用于灭油类、溶剂类等液体火灾。

其灭火介质可以是二氧化碳、泡沫、水等,相对于干粉灭火器,液体灭火器体积较大、重量较重。

气体灭火器气体灭火器是一种无残留物的灭火器,其灭火介质为惰性气体,如二氧化碳、惰性气体混合物等。

气体灭火器在灭火过程中不会破坏物质,不会产生残留物,不会制造二次污染。

但是,适用于气体灭火器的灭火场景相对较少。

建筑灭火器的配置要求建筑灭火器的配置应该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防火法律法规的规定,基本原则应该是越多越好,但同样需要注意以下问题:建筑物类型决定了灭火器的配置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对灭火器配置的要求不同。

一般情况下,商业、办公、公共建筑等人员密集的场所需要配置更多的灭火器,而住宅类建筑则相对较少。

建筑物的高度对灭火器配置的要求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对灭火器配置的要求也会随之增加。

高层建筑对灭火器的配置要求更高,以保证灭火器能够覆盖建筑物内部所有区域,尽可能地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

建筑物的用途对灭火器配置的要求建筑物的不同用途需要配置不同类型的灭火器。

例如,餐饮场所需要配备灭油类火灾的灭火器,办公场所需要配备灭电器火灾的灭火器。

灭火器的位置及数量灭火器应该设置在易燃、易爆和易烧的区域内,如油烟机、燃气灶、办公室电脑等。

灭火器的数量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配置,建议以一个灭火器覆盖50平方米的面积为原则,对于大面积的建筑应适度增加灭火器数量。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要求规范》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要求规范》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弟一早第为了合理配置灭火器,有效地扑救工业与民用建筑初起火灾,减少火灾损失, 保护人身和财产的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第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生产、使用和贮存可燃物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

本规范不适用于生产、贮存火药、炸药、弹药、火工品、花炮的厂(库)房,以及九层及九层以下的普通住宅。

第配置的灭火器类型、规格、数量以及设置位置应作为建筑设计内容,并在工程设计图纸上标明。

第建筑灭火器的配置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第二章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和灭火器的灭火级别第工业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应根据其生产、使用、贮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可燃物数量、火灾蔓延速度以及扑救难易程度等因素,划分为以下三级:一、严重危险级:火灾危险性大、可燃物多、起火后蔓延迅速或容易造成重大火灾损失的场所;二、中级危险:火灾危险性大、可燃物较多、起火后蔓延较迅速的场所;工业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举例见本规范附录二。

第民用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可燃物数量、火灾蔓延速度以及扑救难易程度等因素,划分为以下三级:一、严重危险:功能复杂、用电用火多、设备贵重、火灾危险性大、可燃物多、起火后蔓延迅速或容易造成重大火灾损失的场所;二、中危险级:用电用火较多、火灾危险性较大、可燃物较多、起火后蔓延迅速的场所;三、轻危险级:用电用火较少、火灾危险性较小、可燃物较少、起火后蔓延较慢的场所。

民用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举例见本规范附录三。

第火灾种类应根据物质及其燃烧特性划分为以下几类:一、A类火灾:指含碳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燃烧的火灾;二、B类火灾:指甲、乙、丙类液,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醇、乙醚、丙酮等燃烧的火灾;三、C类火灾:指可燃气体,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丙烷、乙炔、氢气等燃烧的火灾;四、D类火灾:指可燃金属,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燃烧的火灾;五、带电火灾: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

建筑灭火器配置规范-GB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规范-GB50140

一:灭火器的种类较多,常用的主要有一、干粉灭火器 (1)二、二氧化碳灭火器 (2)三、1211灭火器 (2)四、泡沫灭火器 (3)一、干粉灭火器1、干粉储压式灭火器(手提式)是以氮气为动力,将筒体内干粉压出。

适宜于扑救石油产品、油漆、有机溶剂火灾。

它能抑制燃烧的连锁反映而灭火。

也适宜于扑灭液体、气体、电气火灾(干粉有5万伏以上的电绝缘性能)。

有的还能扑救固体火灾。

干粉灭火器不能扑救轻金属燃烧的火灾。

使用时先拔掉保险销(有的是拉起拉环),再按下压把,干粉即可喷出。

灭火时要接近火焰喷射;干粉喷射时间短,喷射前要选择好喷射目标,由于干粉容易飘散,,不宜逆风喷射。

注意保养灭火器,要放在好取、干燥、通风处。

每年要检查两次干粉是否结块,如有接块要及时更换;每年检查一次药剂重量,若少于规定的重量或看压力表如下掉气压,应及时充装。

2、干粉推车使用时,首先将推车灭火器快速推到火源近处,拉出喷射胶管并展直,拔出保险销,开启扳直伐门手柄,对准火焰根部,使粉雾横扫重点火焰,注意切断火源,控制火焰窜回,由近及远向前推进灭火。

3、干粉灭火器(MFZ)2-3kg有效射程距离2.5m,4-5kg射程为4m,时间8-9秒。

8kg射程为5m,时间12秒。

(MFTZ)35-50kg推车有效射程为8m,时间20秒。

70kg推车射程9m,时间25秒。

二、二氧化碳灭火器1、二氧化碳灭火器都是以高压气瓶内储存的二氧化碳气体做为灭火剂进行灭火,二氧化碳灭火后不留痕迹,适宜于扑救贵重仪器设备,档案资料,计算机室内火灾,它不导电也适宜于扑救带电的低压电器设备和油类火灾,但不可用它扑救钾、钠、镁、铝等物质火灾。

使用时,鸭嘴式的先拔掉保险销,压下压把即可,手轮式的要先取掉铅封,然后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手轮,,药剂即可喷出。

注意手指不宜触及喇叭筒,以防冻伤。

二氧化碳灭火器射程较近,应接近着火点,在上风方向喷射。

对二氧化碳灭火器要定期检查,重量少于5%时,应及时充气和更换。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1. 引言建筑物作为人们生活、工作及进行各种活动的场所,灭火器的配置设计是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环节。

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旨在通过合理配置建筑物内各个区域的灭火器,提供快速有效的灭火手段,减少火灾发生时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规范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建筑物的灭火器配置设计,包括但不限于住宅楼、办公楼、商业大厦、工厂、医院、学校等。

在进行灭火器配置设计时,需根据建筑物的具体用途、面积、人流量等因素进行合理考虑。

3. 灭火器配置原则在进行建筑物的灭火器配置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3.1 区域分区原则根据建筑物的布局特点,将建筑物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并按照各个区域的用途和火灾危险性进行灭火器的配置。

常见的区域划分包括但不限于公共区域、室内区域、楼梯间、厨房、车库等。

3.2 灭火器种类选择原则根据不同区域的火灾危险性,选择适合的灭火器种类进行配置。

常见的灭火器种类包括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

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配置多种不同种类的灭火器,以提供更全面的灭火能力。

3.3 灭火器布局密度原则根据建筑物的面积、高度以及人员流动情况,确定灭火器的布局密度。

一般来说,公共区域的灭火器布局应更加密集,以便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接近到灭火器并进行灭火。

3.4 灭火器摆放位置原则灭火器应摆放在易于被人员察觉和接近的地方,同时要避免摆放在容易被阻挡或无法触及的位置。

常见的摆放位置包括墙壁上的灭火器箱、桌面上、走廊两旁等。

3.5 配置标识原则对于已经配置的灭火器,应在其周围设置相应的标识,以便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找到并使用灭火器。

标识一般应包括灭火器种类、使用方法以及使用范围等信息。

4. 灭火器配置设计流程在进行建筑物的灭火器配置设计时,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危险性评估确定区域划分;2.根据不同区域的火灾危险性选择灭火器种类;3.根据建筑物的面积、高度和人员流动情况确定灭火器的布局密度;4.根据摆放位置原则确定灭火器的具体摆放位置;5.在已经配置的灭火器周围设置相应的标识。

建筑灭火器配置安装设置(三篇)

建筑灭火器配置安装设置(三篇)

建筑灭火器配置安装设置在建筑物中,灭火器是非常重要的消防设备之一,能够在火灾发生时提供有效的灭火和初期火灾控制。

因此,合理配置、正确安装和设置建筑灭火器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将详细介绍建筑灭火器的配置、安装和设置要点。

一、建筑灭火器的配置1.建筑灭火器的种类建筑灭火器的选择主要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建筑面积、建筑结构等因素进行考虑。

通常使用的灭火器种类包括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和水基灭火器等。

不同类型的灭火器适用于不同种类的火灾。

2.建筑灭火器的数量根据国家标准,建筑物的灭火器配置数量有一定的要求。

一般来说,建筑面积较小的住宅或办公室需要配置至少一台2千克的干粉灭火器,建筑面积较大的商业建筑或工业建筑需要配置更多和更大功率的灭火器。

3.建筑灭火器的布置位置建筑物内部的灭火器应该根据建筑物的具体布局和使用情况进行合理布置。

一般来说,建筑物的每个楼层都应该设置灭火器,且应该远离易燃物和火源,方便使用和操作。

二、建筑灭火器的安装1.建筑灭火器的固定安装建筑灭火器应该采用固定安装的方式进行安装,以确保灭火器放置牢固、不易倒塌。

一般来说,灭火器可以通过墙面或地面的支架进行固定,保证灭火器处于垂直位置。

2.建筑灭火器的高度安装建筑灭火器的安装高度应该根据使用人员的身高来确定,一般来说,成年人能够轻松取到灭火器即可。

通常建议将灭火器的顶部安装在地面上1米至1.2米的高度。

三、建筑灭火器的设置要点1.建筑灭火器的标识为了方便使用和识别,建筑灭火器应该设置明显的标识。

一般来说,建筑灭火器可以通过喷涂灭火器标示或粘贴灭火器标识贴进行标识。

2.建筑灭火器的保持畅通建筑物内的灭火器应该保持畅通,不受障碍物遮挡。

旁边不应设有装饰物或其他物品,以免妨碍取用和操作。

3.建筑灭火器的定期检查建筑物内的灭火器应该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性能正常。

一般建议每半年或每年进行一次检查和维护,包括检查压力表、检查密封状态、检查灭火剂是否有漏损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三层电子厂房每个设置点的灭火级别为:
Qe3=Q3/N3=34.56/8=4.32A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8、确定每个设置点灭火器的类型、规格与数量 (1)灭火器类型的选择:通常情况下,我们选择均可适用于A、B、C类 火灾及电气类火灾的“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2)灭火器的数量:可由Qe 值和“每具灭火器最小配置灭火级别”相
除计算得出,按照“中危险级场所A类火灾”考虑,“每具灭火器最小配
置灭火级别”可取“2A”值,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3)算出各层灭火器的数量分别为: 一层电子库房每个设置点的数量为:Qe1/2A=2.4A/2A=1.2≈2;
二层电子厂房每个设置点的数量为:Qe2/2A=4.32A/2A=2.16≈3;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一、总 则 二、术语和符号 三、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种类和危险等级 四、灭火器的选择 五、灭火器的设置 六、灭火器的配置
七、灭火器配置设计计算
八、附录(省略) 九、本规范用词说明及条文说明(省略)
5.1.3灭火器的摆放应稳固,其铭牌应朝外。手提式灭火器宜设置在
灭火器箱内或挂钩、托架上,其顶部离地面高度不应大于 1.50m; 底部离地面高度不宜小于0.08m。灭火器箱不得上锁。
5.1.4 灭火器不宜设置在潮湿或强腐蚀性的地点。当必须设置时,应
有相应的保护措施。灭火器设置在室外时,应有相应的保护措施。 5.1.5 灭火器不得设置在超出其使用温度范围的地点。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5.2 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离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5.2.3 D类火灾场所的灭火器,其最大保护距离应根据具体情况研
究确定。
5.2.4 E类火灾类火灾的规定。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灭火器的配置
6.1.1 一个计算单元内配置的灭火器数量不得少于2具。 6.1.2 每个设置点的灭火器数量不宜多于5具。 6.1.3当住宅楼每层的公共部位建筑面积超过 100m2时,应配置1具1A
extinguisher 存在可燃的气体、液体、固体等物质,需要配置灭火器的 场所。 2.1.2 2.1.3 计算单元 保护距离 calculation unit 灭火器配置的计算区域。 travel distance 灭火器配置场所内,灭火器设
置点到最不利点的直线行走距离。 2.1.4 灭火级别 fire rating 表示灭火器能够扑灭不同种类火灾的
的手提式灭火器;每增加100m2时,增配1具1A的手提式灭火器。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灭火器的最低配置基准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6.2.2 B、C类火灾场所灭火器的最低配置基准应符合表 6.2.2 的 规定。 6. 2.3 D类火灾场所的灭火器最低配置基准应根据金属的种类、物 态及其特性等研究确定。 6 . 2 . 4 E 类火灾场所的灭火器最低配置基准不应低于该场所内 A 类
1.0.3 灭火器的配置类型、规格、数量及其设置位置应作为建筑消 防工程设计的内容,并应在工程设计图上标明。
1.0.4
灭火器的配置,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
准、规范的规定。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2.1 术 语
术语和符号
distribution place of fire
2.1.1
灭火器配置场所
K——修正系数;
Qe——计算单元中每个灭火器设置点的最小需配灭火级别(A或B); N——计算单元中的灭火器设置点数(个)。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3 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种类和危险等级
3.1 火灾种类
3.2
危险等级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3.2.1 工业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应根据其生产、使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7.2.2 1 2 计算单元保护面积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建筑物应按其建筑面积确定; 可燃物露天堆场,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可燃气体储罐区应
按堆垛、储罐的占地面积确定。 7.3 计算: Q = K×S/U 配置设计计算 7.3.1 计算单元的最小需配灭火级别应按下式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修正系数
K 1.0 0.9 0.7 0.5 0.3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7.3.5 灭火器配置的设计计算可按下述程序进行:
1 确定各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种类和危险等级;
2 划分计算单元,计算各计算单元的保护面积;
3 计算各计算单元的最小需配灭火级别;
4 确定各计算单元中的灭火器设置点的位置和数量;
K1=0.5 ;由于二、三层电子厂房只设有室内消火栓,故二、三层 K2=
K3= 0.9。由于一层电子库房及二、三层电子厂房均为“中危险级场所 A类火灾”,故一、二、三层的灭火器配置基准值U1=U2=U3=75m2/A。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由此可求得各楼层所需的灭火级别分别为: 一层电子库房的灭火级别:Q1=K1*S1/U1=0.5×2880/15=19.2A; 二层电子厂房的灭火级别:Q2=K2*S2/U2=0.9×2880/15=34.56A; 三层电子厂房的灭火级别:Q3=K3*S3/U3=0.9×2880/15=34.56A。
当同一灭火器配置场所存在不同火灾种类时,应选用通用型灭火器。
4 . 1 . 3 在同一灭火器配置场所,当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灭火器 时,应采用灭火剂相容的灭火器。
4.2 灭火器的类型选择(省略)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灭火器的设置
5.1.1 灭火器应设置在位置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且不得影响安全 疏散。 5.1.2 对有视线障碍的灭火器设置点,应设置指示其位置的发光标志。
二层电子厂房:8个灭火器设置点(分两排均匀布设)、每个设置点均
配置3具型号为MFZL4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三层电子厂房:8个灭火器设置点(分两排均匀布设)、每个设置点均 配置3具型号为MFZL4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5 计算每个灭火器设置点的最小需配灭火级别; 6 确定每个设置点灭火器的类型、规格与数量; 7 确定每具灭火器的设置方式和要求; 8 在工程设计图上用灭火器图例和文字标明灭火器的型号、数量与设 置位置。 附录A 建筑灭火器配置类型、规格和灭火级别基本参数举例(省略)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灭火器的选择
4.1.1灭火器的选择应考虑下列因素:
1 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种类;
2 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 3 灭火器的灭火效能和通用性; 4 灭火剂对保护物品的污损程度; 5 灭火器设置点的环境温度; 6 使用灭火器人员的体能。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4.1.2 在同一灭火器配置场所,宜选用相同类型和操作方法的灭火器。
用、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可燃物数量,火灾蔓延速度,扑救难易程
度等因素,划分为以下三级: 严重危险级:火灾危险性大,可燃物多,起火后蔓延迅速,扑救困 难,容易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的场所; 中危险级:火灾危险性较大,可燃物较多,起火后蔓延较迅速,扑 救较难的场所; 轻危险级:火灾危险性较小,可燃物较少,起火后蔓延较缓慢,扑 救较易的场所。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7、计算每个灭火器设置点的灭火级别(用Qe表示) 可由公式Qe=Q/N计算得出各层每个灭火器设置点的灭火级别: (1)一层电子库房每个设置点的灭火级别为: Qe1=Q1/N1=19.2/8=2.4A (2)二层电子厂房每个设置点的灭火级别为: Qe2=Q2/N2=34.56/8=4.32A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3.2.2 民用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应根据其使用性质,人
员密集程度,用电用火情况,可燃物数量,火灾蔓延速度,扑救难易程度
等因素,划分为以下三级: 严重危险级:使用性质重要,人员密集,用电用火多,可燃物多,起火 后蔓延迅速,扑救困难,容易造成重大财产损失或人员群死群伤的场所; 中危险级:使用性质较重要,人员较密集,用电用火较多,可燃物较多, 起火后蔓延较迅速,扑救较难的场所; 轻危险级:使用性质一般,人员不密集,用电用火较少,可燃物较少, 起火后蔓延较缓慢,扑救较易的场所。
Q ——计算单元的最小需配灭火级别(A或B); S ——计算单元的保护面积(m2); U ——A类或B类火灾场所单位灭火级别最大保护面积(m2/A或 m2/B); K ——修正系数。 7.3.2 修正系数应按表7.3.2的规定取值。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表7.3.2
计算单元 未设室内消火栓系统和灭火系统 设有室内消火栓系统 设有灭火系统 设有室内消火栓系统和灭火系统 可燃物露天堆场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 可燃气体储罐区
应用举例 一栋三层楼的电子生产厂房,一层为电子产品及元器件的库房,二、 三层均为生产车间,每层均为大空间厂房,长80米,宽36米,一层设 有室内消火栓和自动喷淋灭火系统,二、三层只设有室内消火栓,请 对此栋建筑进行灭火器的配置。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配置步骤: 1、确定各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种类和危险等级 经查表可知一、二、三层电子库房及厂房均为中危险级。一、二、三层 电子库房及厂房均为A类固体物质火灾。 2、 划分计算单元,计算各计算单元的保护面积 一层电子库房及二、三层电子厂房,每层各作为一个计算单元,共有 三个计算单元。
效能。由表示灭火效能的数字和灭火种类的字母组成。建筑灭火器配置 类型、规格和灭火级别基本参数举例见本规范附录A。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2.2 符 号
Q——计算单元的最小需配灭火级别(A或B); S——计算单元的保护面积(m2); U——A类或B类火灾场所单位灭火级别最大保护面积(m2/A或 m2/B);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3、测算各单元保护面积: (1)一层电子库房的使用面积为:S1=80×36=2880 m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