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生活教案《我的同学》
培智生活语文教案(一年级上册)

C:感知“学校”“一年级”“二年级”
综合性学习:
A:理解的“学校”“一年级”“二年级”词义,知道学校是上学的地方,我们是一年级学生。
B:知道“学校”“一年级”“二年级”词义
C:感知“学校”“一年级”“二年级”词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读出“学校”“一年级”“二年级”,认识生字“一二”
语文小天地一
读一读,练一练,发音训练。
张大嘴巴,a a a。
听一听,指一指,指出词语对应的图片。
指出“学校”。
指出“一年级”。
指出“老师”。
指出“桌子”。
看一看,说一说,看图说词语。
桌子椅子同学老师教室学校
找一找,认一认,找出认识的汉字。
二三人
连一连,画一画。
动动笔,画楼梯。
试一试,做一做,完成综合实践活动。
5、游戏“找一找”,出示图四,教师说“学校”“一年级”“二年级”,让同学们找一找哪张图片是?及时表扬找的对的同学,老师在带领同学熟读“学校”“一年级”“二年级”。
6、出示生字“一二”、词语“学校”“一年级”“二年级”,让学生熟悉字形,巩固生字“一二”词语“学校”“一年级”“二年级”。
7、出示图四,让学生结合场景说词语(“学校”“一年级”“二年级”)。并让学生结合实际说一说“学校是上学的地方,我上一年级”。
4、出示词语“人”“头”“手”,让学生熟悉字形,巩固生字、词语“人”“头”“手”。
5、出示图四,让学生看图说“人”“头”“手”,老师指着图片说出句子“这是人”,引导同学说出填空式句子“这是头”,“这是手”。然后让学生一边摸着自己的头说完整的句子“这是头”,一边伸出自己的手说完成的句子“这是手”,引导学生反复练习。
《我的同学》美术教案:如何引导学生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

《我的同学》美术教案:如何引导学生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
一、教学目标1.学习和掌握如何运用线条、色彩、形态等基本元素进行创作;2.提高学生的审美和感知能力,通过感性和经验的体验来表达个体认知和情感表达;3.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想象能力,通过不同形式的表现和呈现来探究多元化的艺术形式和语言;4.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通过交流和合作来互相学习和分享创作经验和成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线条美术创作:学生将画布平铺在桌上,用黑色笔或铅笔勾勒出自己的同学或教师的形象。
这个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注意人物的体态表现,特征营造和表情变换,尽量生动地表达所画人物的个性和特点。
教师可以在这个环节进行实时引导和互动,并鼓励学生多尝试和探索不同的创新方式和表现手段。
2.色彩美术创作:在颜料盘中提供不同的颜色,要求学生结合线条的基础形态,使用不同的色彩和渐变效果来表达自己对同学或教师的印象和感触。
学生可以使用不同的颜色,刻画出人物若隐若现的内在情感。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并帮助学生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想象力和表现方式。
3.综合美术创作:在这个阶段,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和形式,如纸张、画布、颜料、石膏、陶瓷、金属材料等,采用不同的手段表达对同学或教师的理解和情感。
这个阶段需要学生有独立思考、深入挖掘、勇于尝试和创新的精神,要强调多样性和个性化的创作方式。
三、教学策略本教案的教学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开放式教学环境:将教室打造成一个充满创意和想象力的艺术创作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来探索和尝试创新的艺术表现方式。
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构建一个积极的教育和学习的氛围,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鼓励学生在艺术创作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想象力和创造力。
3.立体化的评估方式:采用多样化的评估方式,不仅仅是评判学生的作品,也要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合作精神,以及对艺术和文化多元性的理解和表达。
培智生活语文教案(一年级上册)(2020新教材)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培智生活语文教案(一年级上册)(2020新教材)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课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语文》第一单元《学校生活》第一课《老师与同学》,课文内容为两个词语“老师”“同学”,以及“我会听”(听词语,找图片)“我会读”(跟读词语)“我会说”(结合场景说词语)“我会握笔姿势”“我会连”(连点描画),都是围绕“老师”“同学”两个词语配有丰富的彩图,生动形象.本班共有10名同学,可以大致分为ABC三个层次,张辛凌、曾鑫平A层,该学生为轻度智力障碍,语言能力较好,能写一点字;曾运娇、肖丽、何安康、罗荣圣为B层,该四名同学为中度智力障碍,语言能力一般,需要指导才能写字;陈怡琳、邹景元、刘兴邦、李健、为C层,该四名同学为重度智力障碍,语言能力较差,不能写字.教学目标:倾听与说话:A:听懂词语,能自己看图片读出“老师”“同学”B:注意倾听,能跟老师读出“老师”“同学”C:能安静的做到倾听,可以发出“a”识字与写字:A:能结合图片认出“老师”“同学”,学习握笔姿势,能独立完成连线B:能跟读认出“老师”“同学”,学习握笔姿势,能在指导下连线C:感知“老师”“同学”,学习握笔姿势,教师手把手完成连线阅读:A:能看图读出“老师”“同学”B:能跟读“老师”“同学”C:感知“老师”“同学”综合性学习:A:理解“老师”“同学”的词义,知道“老师”“同学”指的是谁B:知道“老师”“同学”C:感知“老师”“同学”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正确读出“老师”“同学”,学习握笔姿势难点:理解“老师”“同学”的词义,完成连点描线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常规上课起立,师生问好.日期星期天气.新课导入出示图片“第一单元学校生活”,开学了,同学们都到学校上学了,同学们看看图片里的情形熟悉吗?同学们是怎么来到学校的,在学校后遇见了谁?引导学生自然的说出“老师”“同学”.三、教授新课1、出示课题,“1 老师同学”并带着同学们读课题.2、出示课文图一,引导学生看图,图一谁?(一个老师手里拿了一本生活语文),所以图片里面的人是谁?教师也模仿图片里面的样子,拿起课本,让学生们看.最后说出图一是老师,领读“老师”,并且逐个教读.3、出示课文图二,引导学生看图,图二又是谁?(几个同学围在一起看书),所以图片里面的人是谁?教师引导同学观察看看自己的身边.最后说出图二是同学,领读“同学”,并且逐个教读.4、游戏“找一找”,出示图三,教师说“老师”“同学”,让同学们找一找哪张图片是老师哪张图片是同学?及时表扬找的对的同学,老师在带领同学熟读“老师”“同学”.5、出示词语“老师”“同学”,让学生熟悉字形,巩固“老师”“同学”.6、学习握笔姿势,教师手把手指导.7、完成连点描线,指导和辅助BC层次学生.8、出示图四,让学生结合场景说词语(“老师”“同学”).并让学生结合实际指出教室里谁是“老师”谁是“同学”?9、把“老师”“同学”连个词语卡片贴在黑板上,请学生认读,拿出班上同学和一些任课老师的照片,让学生贴一贴,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老师”“同学”的词义.学校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课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语文》第一单元《学校生活》第二课《学校》,课文内容为三个词语“学校”“一年级”“二年级”、生字“一二”以及“我会听”(听词语,找图片)“我会读”(跟读生字、词语)“我会说”(结合场景说词语)“我会认”(认识生字),都是围绕“学校”“一年级”“二年级”三个词语配有丰富的彩图,生动形象.本班共有10名同学,可以大致分为ABC三个层次,张辛凌、曾鑫平A层,该学生为轻度智力障碍,语言能力较好,能写一点字;曾运娇、肖丽、何安康、罗荣圣为B层,该四名同学为中度智力障碍,语言能力一般,需要指导才能写字;陈怡琳、邹景元、刘兴邦、李健、为C层,该四名同学为重度智力障碍,语言能力较差,不能写字.教学目标:倾听与说话:A:能听懂词语,能看图读出“学校”“一年级”“二年级”,认识生字“一二”B:注意倾听,能跟说“学校”“一年级”“二年级”,认识生字“一二”C:能安静的做到倾听,可以发出“a”识字与写字:A:认识生字“一二”B:熟悉生字“一二”C:感知生字“一二”阅读:A:能自己看图读出“学校”“一年级”“二年级”B:能跟读“学校”“一年级”“二年级”C:感知“学校”“一年级”“二年级”综合性学习:A:理解的“学校”“一年级”“二年级”词义,知道学校是上学的地方,我们是一年级学生.B:知道“学校”“一年级”“二年级”词义C:感知“学校”“一年级”“二年级”词义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正确读出“学校”“一年级”“二年级”,认识生字“一二”难点:理解“学校”“一年级”“二年级”词义,认识生字生字“一二”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常规上课起立,师生问好.日期星期天气.二、复习导入拿出“老师”“同学”的词语卡片,请同学们认一认,教师领读“老师”“同学”.出示第一课图一,请同学们看图读一读.三、教授新课1、出示课文图一,引导学生观察图一,说一说图一是什么地方?(学校).出示课题“2 学校”并带着同学们读课题.领读“学校”,并且逐个教读.2、出示课文图二,引导学生看图,图二是什么地方?(一年级教室门口),教师说出是“一年级”,领读“一年级”,并且逐个教读.3、出示课文图三,引导学生看图,图二是什么地方?(二年级教室),教师说出是“二年级”,领读“二年级”,并且逐个教读.4、发音练习“a”,出示本课的两个生字“一二”,认读“一二”.注意矫正部分学生的发音.5、游戏“找一找”,出示图四,教师说“学校”“一年级”“二年级”,让同学们找一找哪张图片是?及时表扬找的对的同学,老师在带领同学熟读“学校”“一年级”“二年级”.6、出示生字“一二”、词语“学校”“一年级”“二年级”,让学生熟悉字形,巩固生字“一二”词语“学校”“一年级”“二年级”.7、出示图四,让学生结合场景说词语(“学校”“一年级”“二年级”).并让学生结合实际说一说“学校是上学的地方,我上一年级”.教室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课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语文》第一单元《学校生活》第三课《教室》,课文内容为三个词语“教室”“桌子”“椅子”以及“我会听”(听词语,找图片)“我会读”(跟读词语)“我会说”(结合场景说词语)“我会连”(连点描画),都是围绕“教室”“桌子”“椅子”三个词语配有丰富的彩图,生动形象.本班共有10名同学,可以大致分为ABC三个层次,张辛凌、曾鑫平A层,该学生为轻度智力障碍,语言能力较好,能写一点字;曾运娇、肖丽、何安康、罗荣圣为B层,该四名同学为中度智力障碍,语言能力一般,需要指导才能写字;陈怡琳、邹景元、刘兴邦、李健、为C层,该四名同学为重度智力障碍,语言能力较差,不能写字.教学目标:倾听与说话:A:能听懂词语,能看图说出“教室”“桌子”“椅子”B:注意倾听,能跟说“教室”“桌子”“椅子”C:能安静的做到倾听,可以发出“a”识字与写字:A:能结合图片认出“教室”“桌子”“椅子”B:熟悉词语“教室”“桌子”“椅子”C:感知词语“教室”“桌子”“椅子”阅读:A:能自己看图读出“教室”“桌子”“椅子”B:能跟读“教室”“桌子”“椅子”C:感知“教室”“桌子”“椅子”综合性学习:A:理解的“教室”“桌子”“椅子”词义,知道教室是上课的地方,教室里有桌子、椅子B:知道“教室”“桌子”“椅子”词义C:感知“教室”“桌子”“椅子”词义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正确读出“教室”“桌子”“椅子”难点:理解“教室”“桌子”“椅子”词义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常规上课起立,师生问好.日期星期天气.二、复习导入拿出“老师”“同学”“学校”“一年级”“二年级”的词语卡片,请同学们认一认,教师领读词语.出示第一课第二课图片,请同学们结合图片认一认、读一读.三、教授新课1、出示课文图一,引导学生观察图一,说一说图一是什么地方?(教室).出示课题“3 教室”并带着同学们读课题.领读“教室”,并且逐个教读.“教室”就是我们上课的地方,就是现在同学们在的地方.2、出示课文图二图三,引导学生看图片分别是什么?(桌子、椅子),并且在教室里面找一找,看是否能找到?教师领读“桌子”“椅子”,并且逐个教读.3、游戏“找一找”,出示图四,教师说“教室”“桌子”“椅子”,让同学们找一找哪张图片是?及时表扬找的对的同学,老师在带领同学熟读“教室”“桌子”“椅子”.4、出示词语“教室”“桌子”“椅子”,让学生熟悉字形,巩固词语“教室”“桌子”“椅子”.5、出示图四,让学生结合场景说词语(“学校”“一年级”“二年级”).并结合实际给同学们讲解“教室”就是我们上课的地方,就是同学们现在在的这个地方,教室里面有桌子和椅子.6、连点描线,动动笔给小椅子画上腿,指导和辅助BC层的同学.语文小天地一读一读,练一练,发音训练.张大嘴巴,a a a.听一听,指一指,指出词语对应的图片.指出“学校”.指出“一年级”.指出“老师”.指出“桌子”.看一看,说一说,看图说词语.桌子椅子同学老师教室学校找一找,认一认,找出认识的汉字.二三人连一连,画一画.动动笔,画楼梯.试一试,做一做,完成综合实践活动.说说教室里面有什么.人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课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语文》第二单元《个人生活》第四课《人》,课文内容为三个词语“人”“头”“手”,以及“我会听”(听词语,找图片)“我会读”(跟读生字、词语)“我会说”(结合场景说词语、仿说句子)“我会认”(认识生字“人”),都是围绕“人”“头”“手”三个词语配有丰富的彩图,生动形象.本班共有10名同学,可以大致分为ABC三个层次,张辛凌、曾鑫平A层,该学生为轻度智力障碍,语言能力较好,能写一点字;曾运娇、肖丽、何安康、罗荣圣为B层,该四名同学为中度智力障碍,语言能力一般,需要指导才能写字;陈怡琳、邹景元、刘兴邦、李健、为C层,该四名同学为重度智力障碍,语言能力较差,不能写字.教学目标:倾听与说话:A:能听懂词语、句子;能自己看图片说出“人”“头”“手”;能说出句子“这是头”“这是手”B:注意倾听,能跟老师说出“人”“头”“手”,能说填空式句子“这是头”,“这是手”C:能安静的做到倾听,可以发出“a”识字与写字:A:独立认识生字“人”B:在老师帮助下认识生字“人”C:感知生字“人”阅读:A:能独立读出生字、词语“人”“头”“手”B:能跟读生字、词语“人”“头”“手”C:感知生字、词语“人”“头”“手”综合性学习:A:理解“人”“头”“手”的词义,知道“人”是我们自己,“头”和“手”分别是什么在哪里B:知道“人”“头”“手”的词义,知道“头”和“手”分别是什么在哪里C:感知“人”“头”“手”教学重、难点:重点:能认读“人”“头”“手”,认识生字“人”,说句子“这是头”“这是手”难点:认识生字“人”,说句子“这是头”“这是手”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常规上课起立,师生问好.日期星期天气.二、新课导入出示图片“第二单元个人生活”,他们在干什么?(洗脸、刷牙、洗手)这些都是和每个同学息息相关的个人生活内容,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有关“人”也就是我们自己的一篇课文.三、教授新课1、出示课题,“4 人”并带着同学们读课题.2、出示课文图一,引导学生看图,图一是?(一个漂亮的小女孩)她就是一个人,领读词语“人”,图一里面的两张小图片分别是(头、手),引导学生在自己身上找一找“头”和“手”.教师指着图片,领读词语“人”“头”“手”,并且逐个教读.3、游戏“找一找”,出示图三,教师说“人”“头”“手”,让同学们找一找指一指?及时表扬找的对的同学,老师再带领同学熟读词语“人”“头”“手”.4、出示词语“人”“头”“手”,让学生熟悉字形,巩固生字、词语“人”“头”“手”.5、出示图四,让学生看图说“人”“头”“手”,老师指着图片说出句子“这是人”,引导同学说出填空式句子“这是头”,“这是手”.然后让学生一边摸着自己的头说完整的句子“这是头”,一边伸出自己的手说完成的句子“这是手”,引导学生反复练习.6、熟悉练习句子“这是头”“这是手”,做的好的同学可以奖励一块小饼干.7、认识生字“人”.注意字的读音和字形.男生女生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课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语文》第二单元《个人生活》第五课《男生女生》,课文内容为四个词语“男”“女”“男生”“女生”,以及“我会听”(听词语,找图片)“我会读”(跟读生字、词语)“我会说”(结合场景说词语、仿说句子)“我会连”(连点描画),都是围绕四个词语“男”“女”“男生”“女生”,配有丰富的彩图,生动形象.本班共有10名同学,可以大致分为ABC三个层次,张辛凌、曾鑫平A层,该学生为轻度智力障碍,语言能力较好,能写一点字;曾运娇、肖丽、何安康、罗荣圣为B层,该四名同学为中度智力障碍,语言能力一般,需要指导才能写字;陈怡琳、邹景元、刘兴邦、李健、为C层,该四名同学为重度智力障碍,语言能力较差,不能写字.教学目标:倾听与说话:A:能听懂词语、句子;能自己看图片说出“男生”“女生”;能说出句子“我是男生”“我是女生”B:注意倾听,能跟老师说出“男生”“女生”;能说填空式句子“我是男生”“我是女生”C:能安静的做到倾听,可以发出“a”识字与写字:A:能看图认读词语“男生”“女生”B:在老师帮助下认读词语“男生”“女生”C:感知词语“男生”“女生”阅读:A:能独立读出词语“男生”“女生”B:能跟读词语“男生”“女生”C:感知词语“男生”“女生”综合性学习:A:理解的“男生”“女生”词义,能分辨男生女生,知道男女有别,“男生上男厕所”“女生上女厕所”B:知道“男生”“女生”词义,能分辨男生女生C:感知“男生”“女生”词义教学重、难点:重点:能认读“男生”“女生”词义,能分辨男生女生难点:仿说句子“我是男生”“我是女生”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常规1、上课起立,师生问好.2、日期星期天气.二、复习导入出示第四课图一,同学们认读“人”“头”“手”,出示词语卡片“人”“头”“手”,出示课文图四,引导学生一边摸头一边说“这是头”一边伸手一边说“这是手”.三、教授新课1、出示课题,“5 男生女生”并带着同学们读课题.2、出示课文图一,引导学生看图,图一里面是?(厕所,门上写着男、女,男生上男厕所女生上女厕所),领读词语“男”“女”.出示图二,上面有两个小朋友,观察下他们一样吗?(一个是男生一个是女生),领读词语“男生”“女生”,并且逐个教读.3、游戏“找一找”,出示图三,教师说“男生”“女生”,让同学们找一找指一指(女生穿裙子扎头发)?及时表扬找的对的同学,老师再带领同学熟读词语“男生”“女生”.4、出示词语“男”“女”“男生”“女生”,让学生熟悉字形,巩固生字、词语“男”“女”“男生”“女生”.5、出示图四,引导学生观察图片,里面有两个同学在玩跷跷板,一边是女生一边是男生,请同学们站站队,男生女生分开站,并且分别练习填空式句子“我是男生”“我是女生”.6、熟悉练习完整的句子“我是男生”“我是女生”,做的好的同学可以奖励一块糖.7、连点描画,把秋千画完整.讲卫生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课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语文》第二单元《个人生活》第六课《讲卫生》,课文内容为三个词语“洗手”“洗脸”“刷牙”,以及“我会听”(听词语,找图片)“我会读”(跟读生字、词语)“我会说”(结合场景说词语、仿说句子)“我会认”(认识生字“手”),都是围绕“洗手”“洗脸”“刷牙”三个词语配有丰富的彩图,生动形象.本班共有10名同学,可以大致分为ABC三个层次,张辛凌、曾鑫平A层,该学生为轻度智力障碍,语言能力较好,能写一点字;曾运娇、肖丽、何安康、罗荣圣为B层,该四名同学为中度智力障碍,语言能力一般,需要指导才能写字;陈怡琳、邹景元、刘兴邦、李健、为C层,该四名同学为重度智力障碍,语言能力较差,不能写字.教学目标:倾听与说话:A:能听懂词语、句子;能自己看图片说出“洗手”“洗脸”“刷牙”;能说出句子“我会洗手”“我会洗脸”“我会刷牙”.B:注意倾听,能跟老师说出“洗手”“洗脸”“刷牙”,能说填空式句子“我会洗手”“我会洗脸”“我会刷牙”C:能安静的做到倾听,可以发出“a”识字与写字:A:独立认识生字“手”B:在老师帮助下认识生字“手”C:感知生字“手”阅读:A:能独立读出生字、词语“手”“洗手”“洗脸”“刷牙”B:能跟读生字、词语“手”“洗手”“洗脸”“刷牙”C:感知生字、词语“手”“洗手”“洗脸”“刷牙”综合性学习:A:理解“洗手”“洗脸”“刷牙”的词义,能做出“洗手”“洗脸”“刷牙”的动作,知道这些动作都是手完成的,这些都是讲卫生的好习惯.B:知道“手”“洗手”“洗脸”“刷牙”的词义C:感知词语“手”“洗手”“洗脸”“刷牙”教学重、难点:重点:能认读“洗手”“洗脸”“刷牙”,认识生字“手”,说句子“我会洗手”“我会洗脸”“我会刷牙”难点:认识生字“手”,说句子“我会洗手”“我会洗脸”“我会刷牙”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常规上课起立,师生问好.日期星期天气.新课导入出示第四课和第五课词语卡片,同学们认读“人”“头”“手”“男生”“女生”,出示课文插图,带领学生说句子“这是头”“这是手”“我是男生”“我是女生”.三、教授新课1、出示课题,“6 讲卫生”并带着同学们读课题.2、出示课文图一图二图三,引导学生看图,里面的同学分别在干什么?(洗手、洗脸、刷牙).老师带着同学做图片里面的动作,“洗手”“洗脸”“刷牙”,并读词语.教师说明“洗手”“洗脸”“刷牙”都是讲卫生的好习惯,都是通过手来完成的,教育学生在生活中要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教师再指着图片,领读词语“洗手”“洗脸”“刷牙”,并且逐个教读.3、游戏“找一找”,出示图四,教师说“洗手”“洗脸”“刷牙”的词语并做动作,让同学们找一找指一指?及时表扬找的对的同学,老师再带领同学熟读词语“洗手”“洗脸”“刷牙”.4、出示词语“手”“洗手”“洗脸”“刷牙”,让学生熟悉字形,巩固生字、词语“手”“洗手”“洗脸”“刷牙”.5、出示图五,让学生先看图说“洗手”“洗脸”“刷牙”并做动作.老师引导学生说填空式句子“我会洗手”,“我会洗脸”“我会刷牙”.反复练习,一边做动作一边说完整的句子“我会洗手”“我会洗脸”“我会刷牙”.6、熟悉练习句子“我会洗手”“我会洗脸”“我会刷牙”,做的好的同学可以奖励一块小饼干.7、认识生字“手”.一边伸出手一边认读生字“手”.语文小天地二读一读,练一练,发音训练.左半圆,小尾巴.嘴张大,a a a.听一听,指一指,指出词语对应的图片.指出“人”.指出“男生”.指出“洗手”看一看,说一说,看图说句子.这是我的手.这是我的 .我是 .乐乐会洗手.乐乐会 .找一找,认一认,找出认识的汉字.人手三连一连,画一画.用彩笔画画这件小衣服.试一试,做一做,完成综合实践活动.听指令,抬抬自己的手,摸摸自己的头.口语交际自我介绍你叫什么名字?我叫王乐乐.你上几年级?我上一年级.“别人问,注意听.我来答,大点声.”老师与学生逐个练习.爸爸妈妈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课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语文》第三单元《家庭生活》第七课《爸爸妈妈》,课文内容为五个生字、词语“三”“爸爸”“妈妈”“我”“三口人”,以及“我会听”(听词语,指一指)“我会读”(跟读生字、词语)“我会说”(结合场景说词语、仿说句子)“我会认”(认识生字“三”)“我会写”(认识田字格、描写生字),课文绕家庭中“爸爸”“妈妈”“我”配有丰富的彩图,生动形象.本班共有10名同学,可以大致分为ABC三个层次,张辛凌、曾鑫平A层,该学生为轻度智力障碍,语言能力较好,能写一点字;曾运娇、肖丽、何安康、罗荣圣为B层,该四名同学为中度智力障碍,语言能力一般,需要指导才能写字;陈怡琳、邹景元、刘兴邦、李健、为C层,该四名同学为重度智力障碍,语言能力较差,不能写字.教学目标:倾听与说话:A:能听懂词语、句子;能自己看图片说出“爸爸”“妈妈”“我”,并能说出是“三口人”;能说出句子“这是妈妈”“这是爸爸”B:注意倾听,能跟老师说出“爸爸”“妈妈”“我”,并能说出是“三口人”,能说填空式句子“这是妈妈”“这是爸爸”C:能安静的做到倾听,可以发出“o”识字与写字:A:独立认识生字“三”B:在老师帮助下认识生字“三”C:感知生字“三”阅读:A:能独立读出生字、词语“爸爸”“妈妈”“我”“三口人”和句子“这是妈妈”“这是爸爸”B:能跟读生字、词语“爸爸”“妈妈”“我”“三口人”和填空式句子“这是妈妈”“这是爸爸”C:感知生字、词语“爸爸”“妈妈”“我”“三口人”综合性学习:A:理解“爸爸”“妈妈”“我”是“三口人”,是一个家庭.B:知道“爸爸”“妈妈”“我”是“三口人”C:感知“爸爸”“妈妈”“我”教学重、难点:重点:能认读“爸爸”“妈妈”“我”“三口人”,认识生字“三”,说句子“这是妈妈”“这是爸爸”难点:说句子“这是妈妈”“这是爸爸”,写生字“一二三”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常规上课起立,师生问好.日期星期天气.新课导入出示第三单元家庭生活图片,同学们看图,说一说图片上都有谁,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爸爸妈妈和我在家里面,爸爸在看报纸,妈妈在抹桌子,我在玩,还有一只小猫在睡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家人有关的课文.三、教授新课1、出示课题,“7 爸爸妈妈”并带着同学们读课题.2、出示课文图一,引导学生看图,里面的都是谁?(爸爸妈妈和我).老师带着同学读图片下的词语“爸爸”“妈妈”“我”,并且带着同学数一数,一共是“三口人”,认识生字“三”,老师说明,爸爸妈妈和我是“三口人”,如果有哥哥姐姐弟弟妹妹那么就是“四口人”,并且举例子,朱思睿家就是四口人(爸爸妈妈朱思睿和弟弟),那么这就是一个家庭.教师再指着图片,领读生字、词语“爸爸”“妈妈”“我”“三口人”“三”,并且逐个教读.3、游戏“找一找指一指”,出示图二,教师说“爸爸”“妈妈”“我”,让同学们找一找指一指?及时表扬找的对的同学,老师再带领同学熟读词语“爸爸”“妈妈”“我”.4、出示生字、词语“三”“爸爸”“妈妈”“我”“三口人”,让学生熟悉字形,巩固生字、词语“三”“爸爸”“妈妈”“我”“三口人”.5、出示图三,让学生先看图说图片里面都有谁?(“爸爸”“妈妈”“我”).老师引导学生说填空式句子“这是妈妈”,“这是爸爸”.反复练习,试说完整的句子“这是妈妈”“这是爸爸”.6、熟悉练习句子“这是妈妈”“这是爸爸”,做的好的同学可以奖励一块小饼干.7、认识生字“三”.8、认识田字格.在黑板上贴出磁性田字格,给同学们介绍田字格(横中线,竖中线).9、描写生字.老师在田字格中写生字“一二三”(横)学生逐个在黑板上练习写,教师手把手教写.同学在生字本上自己练习写,老师再教师巡回指导.大人小孩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课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语文》第三单元《家庭生活》第八课《大人小孩》,课文内容为四个生字、词语“大”“人”“大人”“小孩”,以及“我会听”(听词语,找图片)“我会读”(跟读生字、词语)“我会说”(结合场景说词语、仿说句子)“我会认”(认识生字“人”“大”)“我会写”(描写生字),课文绕家庭中“大人”“小孩”配有丰富的彩图,生动形象.本班共有10名同学,可以大致分为ABC三个层次,张辛凌、曾鑫平A层,该学生为轻度智力障碍,语言能力较好,能写一点字;曾运娇、肖丽、何安康、罗荣圣为B层,该四名同学为中度智力障碍,语言能力一般,需要指导才能写字;陈怡琳、邹景元、刘兴邦、李健、为C层,该四名同学为重度智力障碍,语言能力较差,不能写字.教学目标:倾听与说话:A:能听懂词语、句子;能自己看图片说出“小孩”“大人”,能说句子“我是小孩”“爸爸是大人”B:注意倾听,能跟老师说出“小孩”“大人”,能说填空式句子“我是小孩”“爸爸是大人”。
培智四年级上册生活数学教案

培智四年级上册生活数学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以下是分享的培智四年级上册生活数学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培智四年级上册生活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性质;能运用小数的性质正确地化简小数和改写小数。
2、能力目标: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学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的道理。
并正确运用这一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难点掌握在小数部分什么位置添"0'去"0',小数大小不变。
教具准备:学习纸"小魔术'纸卡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小魔术)1.师:同学们,第一次给你们上课,作为礼节,我给大家表演个魔术数字的变化。
看这是数字1?等会你们一起小声喊:1,2,3,大,老师就可以把这个数变大了。
信不信?生:1,2,3,大。
师:把1变成10,10和1比扩大了10倍,2.老师还有一个数0.1,我们再来试一试。
引起学生的冲突:到底变大了吗?(设汁意图:是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贯穿在小学生喜闻乐道的游戏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小数末尾"0'对小数的大小的影响。
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内容小数的性质。
二、探求新知(一)教学例11.师:0.1米、0.10米、0.100米,他们到底会不会相等呢?师:请拿出你的学习纸把第一题完成。
汇报:请学生上台展示。
填空、比较发现一样,从而得出0.1米=0.10米=0.100米。
教学中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找出0.1米、0.10米、0.100米。
培智一年级生活语文第一册教案1

2017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生活语文第一册教案雷卫华2018年9月我上学了(入学教育单元)教学目的:1、让一年级新生知道自己上学了,建立“我是小学生”的意识。
2、熟悉学校场景和重要人物,引导学生了解学校学习生活和行为规则。
教学重点:1、让学生知道自己学校和班级的名称。
听懂“上课”“下课”等教学指令。
2、结合上课、下课的语言环境学会使用“老师好”“老师再见”。
3、熟悉学校场景,学习学校生活和行为规则。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看图学习“我是小学生”。
2、告诉学生坐自己的座位。
3、学习点名答到。
教学过程:1、根据学生的身高排好固定的座位,并且告诉学生这是他们的座位,只要在教室就要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提出室内要求,不能在教师大吵大闹,不能随意离开自己的座位。
将每一个学生的姓名,按照座位位置写在黑板上,帮助学生牢记自己的座位。
2、发给学生课本,说明这是生活语文课本。
3、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图上有些什么?引导学生理解并学说“我是小学生”。
4、练习点名要答到,老师叫学生的姓名时,学生要说到、或者举手,帮助学生们互相熟悉,教师自我介绍,学生能说出“董老师”,为师生互动做准备。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引导学生看图理解并学说“这是我的学校”。
2、学习点名答到。
教学过程:1、练习点名要答到,老师叫学生的姓名时,学生要说到、或者举手,帮助学生们互相熟悉,教师自我介绍,学生能说出“董老师”,为师生互动做准备。
2、复习看图说话“我是小学生”3、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图上有些什么?4、引导学生理解并学说“这是我的学校”。
5、教学生说出学校的名字“京山特校”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学习说“我上一年级”2、帮助孩子快速排好班级队伍。
教学过程:一、点名答到二、复习看图说话“我是小学生”,“这是我的学校”。
三、引导学生看图,图上有什么?学说“我上一年级”。
四、练习班级排队1、选出领队员2、除领队员外其他小朋友按个子高矮排队3、集体走楼梯、过走廊,要排好队靠右边走,把左边空出来,供别人用,以免挡住别人的通道。
《我的好朋友》教学反思

《我的好朋友》教学反思《我的好朋友》教学反思1美术课《我的好朋友》之前我了解了一些孩子的绘画功底,孩子们根本画不出人物的基本特征,于是我就在每一张白纸上画好一个大圆形表示那是一个小朋友的头部。
上课时我请孩子们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后用语言描述好朋友的面部特征,强调头发的长短等等。
同时也请孩子示范在圆形里添上好朋友的五官、头发。
开始画画了,除了几个孩子不能画出自己好朋友外其他孩子都画得像模像样。
当孩子们看到自己能顺利画出好朋友时的喜悦心情课想而知。
我把孩子们的作品贴在作品展里,家长来接孩子时每位孩子都拉着家长的手去看看自己的作品,孩子高兴,家长开心。
反思:如果在上课之前没有及时了解孩子的绘画能力,这节课上起来就很吃力,所以在孩子们的能力还没达到预定目标时教师应给予相应的帮助,让孩子更有信心完成作品。
《我的好朋友》教学反思2《我的好朋友》是人教版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个人生活单元的内容,本节课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学生沟通能力的发展。
本节课为《我的好朋友》第二课时,主要目标有两个:一、知道并能说出好朋友能一起做什么;二、知道如何跟好朋友友好相处。
教学的重难点是知道如何跟好朋友相处。
导入设置为复习导入,首先对第一课时的重点介绍自己的好朋友进行复习,请同学进行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引出课题进入新授环节。
在新授环节主要分为两大块:一、说出跟好朋友一起做什么。
出示能和好朋友一起做的事情图片,读图并引导学生按照固定的句式进行读图说话——“我和__x是好朋友,我们一起……”,根据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个别化目标要求,程度好的同学可以在句子前面加上“大家好,我是……”,程度弱一些的同学则可以由老师带读。
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会跟好朋友一起做的事情,并进一步出示大量图片进行讲解和读图和句式的练习;二、知道跟朋友相处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先设置视频、图片情景引导学生知道好朋友相处时要互相帮助、做错事情主动道歉、学会谦让分享,然后出示大量的图片进行正误的练习,巩固前面学生学习的内容。
《我的同学》美术教案:如何通过画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我的同学》美术教案:如何通过画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如何通过画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育机构开始注重学生的美术教育,在学校中纳入了美术课程,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提高审美素质、培养观察能力。
而画画作为一种最直接的艺术表现形式,成为了学校美术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那么,作为老师,如何通过画画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下面我将分享我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思路和实践经验。
一、调动学生细致的观察力许多学生对于日常事物的形态和色彩都只是泛泛而论,很难自己发现并描述物体的特点。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系统化认识物质形态,可以开展一些绘制静物和景物的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细致观察力。
具体来说,可以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1.通过搜寻寻常事物中的规律,让学生选择一个静物进行绘制。
比如一个花瓶,一个果皮,一个篮球等等。
要求学生对他们所选择的静物进行简单的调查,包括其形态、线条、色彩和光影等方面。
然后用铅笔简单地描出静物的轮廓和重要的特征。
让学生涂上颜色,用不同的颜料来表现静物的纹理和色调变化,让学生通过画画的方式认识具体事物的形态和属性。
2.让学生去户外进行写生绘画。
在校园内或者社会中,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场景由学生们去自由的写生。
例如是一个公园、一个街角、一座桥梁,一个广场等。
写生过程中,让学生注意事物之间的空间和关系,记忆对比不同的颜色和形状。
在回归课堂后,让学生回忆所见的特点及其所感受的情感,在画纸上进行表现。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更加深层次的,多角度的,细致精密的角度去感受和认识事物,进而以画画作为表现形式,将其呈现在作品中。
二、引导学生学会判断事物的本质观察能力并不仅是针对物体的外部形态,更包括在对事物的深入分析和理解中。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画画活动来呈现和引导学生去理解事物,从而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
1.通过照片进行对比绘画。
从照片中启发学生去分析、描述人与物体之间的关系,并以画画进行表现。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

老师同学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课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语文》第一单元《学校生活》第一课《老师与同学》,课文内容为两个词语“老师”“同学”,以及“我会听”(听词语,找图片)“我会读”(跟读词语)“我会说”(结合场景说词语)“我会握笔姿势”“我会连”(连点描画),都是围绕“老师”“同学”两个词语配有丰富的彩图,生动形象。
本班共有10名同学,可以大致分为ABC三个层次,张辛凌、曾鑫平A层,该学生为轻度智力障碍,语言能力较好,能写一点字;曾运娇、肖丽、何安康、罗荣圣为B 层,该四名同学为中度智力障碍,语言能力一般,需要指导才能写字;陈怡琳、邹景元、刘兴邦、李健、为C层,该四名同学为重度智力障碍,语言能力较差,不能写字。
教学目标:倾听与说话:A:听懂词语,能自己看图片读出“老师”“同学”B:注意倾听,能跟老师读出“老师”“同学”C:能安静的做到倾听,可以发出“a”识字与写字:A:能结合图片认出“老师”“同学”,学习握笔姿势,能独立完成连线B:能跟读认出“老师”“同学”,学习握笔姿势,能在指导下连线C:感知“老师”“同学”,学习握笔姿势,教师手把手完成连线阅读:A:能看图读出“老师”“同学”B:能跟读“老师”“同学”C:感知“老师”“同学”综合性学习:A:理解“老师”“同学”的词义,知道“老师”“同学”指的是谁B:知道“老师”“同学”C:感知“老师”“同学”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正确读出“老师”“同学”,学习握笔姿势难点:理解“老师”“同学”的词义,完成连点描线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常规上课起立,师生问好。
日期星期天气。
新课导入出示图片“第一单元学校生活”,开学了,同学们都到学校上学了,同学们看看图片里的情形熟悉吗?同学们是怎么来到学校的,在学校后遇见了谁?引导学生自然的说出“老师”“同学”。
三、教授新课1、出示课题,“1 老师同学”并带着同学们读课题。
2、出示课文图一,引导学生看图,图一谁?(一个老师手里拿了一本生活语文),所以图片里面的人是谁?教师也模仿图片里面的样子,拿起课本,让学生们看。
培智生活适应教案(2)

《我的好朋友》学科:生活适应年级:四年级【教学内容分析】:《我的好朋友》选自四年级校本课程九月份《快乐成长》下的一课,这堂主要是讲如何介绍自己的好朋友。
学生已经在低年级学习过如何进行自我介绍了,本节课学习的是介绍好朋友的名字、性别和兴趣爱好。
【教学意见】:本节课建议利用3节课完成。
第一节课时讲解的是介绍好朋友要介绍哪些内容。
第二课时练习独立进行好好朋友的介绍。
第三课时是游戏活动《找朋友》。
【学情分析】:四年级有十四名学生,其中两人为脑瘫的孩子、四名自闭症、两名唐氏综合症儿童,其他的都是智力障碍的学生。
根据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将学生成为三类。
A类学生:6人,其中轻度自闭症2人,唐氏综合症2人,其余均属轻度智力障碍儿童。
这类学生,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比较好,识字量也比较大,能够根据老师所提供的句式完成介绍好朋友的任务,能够独立将自己的好朋友的姓名、性别、兴趣爱好和是否喜欢和他做朋友介绍清楚。
B类学生:8人,脑瘫儿童2人,自闭症1人,无语言2人,其余均属重度智力障碍儿童。
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差、句长短。
无法独立完成介绍好朋友的任务,需要老师配合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完成介绍自己好朋友的任务。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A类学生:学会套用“我的好朋友叫(),他是个()孩,他喜欢()和(),我喜欢和他做朋友。
”的句式来介绍自己的好朋友。
B类学生:能够回答教师提问或是跟随教师模仿说的方式介绍自己的好朋友。
过程与方法:1.通过提示法和演示法,让学生学会如何介绍自己的好朋友。
情感态度价值观:锻炼学生能够大声地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介绍好朋友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语言丰富、用词准确地对好朋友进行介绍。
【确立重难点的依据】:介绍自己的好朋友是本节课的知识与能力的目标,因此将学习介绍好朋友的方法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由于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都存在着一定的障碍,所以能够语言丰富、用词准确地对好朋友进行介绍就是本节课的难点。
培智生活语文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品合集

培智生活语文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品合集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认识自己》:包括《我的名字》、《我的身体》、《我会笑》、《我会说》四篇课文。
2. 第二单元《我的家庭》:包括《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四篇课文。
3. 第三单元《我的学校》:包括《老师》、《同学》、《教室》、《操场》四篇课文。
4. 第四单元《我的朋友》:包括《一起玩》、《分享》、《帮助》、《谢谢》四篇课文。
5. 第五单元《生活中的趣事》:包括《捉迷藏》、《吹泡泡》、《堆雪人》、《放风筝》四篇课文。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如汉字、词语、句子等。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沟通、合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尊敬师长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汉字书写、词语运用、句子构建。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表达、沟通、合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卡片、挂图、实物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课文,引导学生学习汉字、词语、句子。
3. 例题讲解:针对难点和重点,进行讲解和示范。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第一单元:我的名字、身体、表情、语言2. 第二单元:爸爸、妈妈、哥哥、姐姐3. 第三单元:老师、同学、教室、操场4. 第四单元:一起玩、分享、帮助、谢谢5. 第五单元:捉迷藏、吹泡泡、堆雪人、放风筝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本节课所学汉字。
(2)用本节课所学词语造句。
①我的家庭成员有哪些?②我在学校里的好朋友是谁?③课文中提到的趣事,我最喜欢哪一个?2. 答案:(1)略。
(2)略。
(3)①爸爸、妈妈、哥哥、姐姐。
②略。
③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2)鼓励学生主动与同学、老师交流,提高沟通能力。
培智九年级第一学期生活适应教案

生活适应教案培智九年级第一学期执教教师:刘明英二 0一三年九月培智九年级第一学期生活适应课程教学计划第一单元:我会整理仪表主题一:梳头——梳头的意义,梳头的方法。
主题二:洗发与理发——学会怎样保持头发的清洁及洗头和理发第二单元:我会用家电主题一:电冰箱——了解电冰箱的种类和用途,知道电冰箱的正确使用方法。
主题二:洗衣机——了解洗衣机的种类和用途,知道洗衣机的正确使用方法。
第三单元:我会做家务主题一:布置餐桌——知道吃饭前要做哪些准备?学习正确布置餐桌。
主题二:收拾碗筷——学习饭后如何收拾碗筷,知道收拾碗筷注意什么?主题三:清洁餐具——学习洗碗筷的正确方法与步骤。
第四单元:我会去医院看病主题一:了解去医院基本的就诊过程,知道有病要及时到医院治疗。
第五单元:生活中常见的标志牌主题一:初步认识生活中的一些标志,知道标志的作用。
第六单元:学会与人相处主题一:邻里之间主题二:同学之间主题三:体育课间活动第一单元:我会整理仪表主题一:梳头——梳头的意义一、教学目标:1.知道梳头是一种卫生习惯。
2.知道人为什么要梳头。
二、教学重点:养成每天梳头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养成每天梳头的习惯。
四、教学用具准备:图片、梳子。
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学一学:(一)引导与讲述1.引出课题:同学们,每天气床后要做哪些事情呢?说一说(引导学生说一说,注意语句的连贯性)2.人为什么要梳头呢?讲一讲梳头是一种卫生习惯;●梳头能使人看起来整洁、有精神;●还能促进头皮的血液循环。
3.男女同学,每天都要养成早晨起床后梳头的习惯。
二、做一做:梳头比赛1.分成四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梳头比赛;2.男生、女生分别进行比赛,看谁梳头的方法有正确,梳头又好。
3.进行点评和奖励。
●三、总结:(1)梳头是一种卫生习惯;(2)梳头能使人看起来整洁、有精神;(3)还能促进头皮的血液循环。
所以在今后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都要每天养成梳头的习惯。
第一单元:我会仪表主题二:洗发与理发——学会怎样保持头发的清洁及洗头和理发一、教学目标:1.知道怎样保持头发的清洁;2.学会怎样洗发;3.男同学知道经常理发。
培智六年级生活适应教案

教案一:尊重差异,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理解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差异的意识,加强团队合作。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学生用品。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 (10分钟)1.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问候学生并与他们进行简单的交流。
2.引导学生回忆上个学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了解他们的感受和困惑。
Step 2:分享适应经验 (15分钟)1.给学生分发卡片,要求他们写下自己适应新环境的经验,并找一个同学分享。
2.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困惑,并听取其他同学的建议。
Step 3:学习尊重差异 (20分钟)1.给学生播放一个关于尊重差异的记录片,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什么是差异以及差异带来的挑战和机会。
2.教师总结差异可以促进学习和生活的发展,学生也可以从差异中获得启发和灵感。
Step 4:合作游戏 (20分钟)1.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共同完成一个任务,如制作一份简单的手抄报。
2.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和交流,尊重彼此的想法和观点。
3.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进行展示,分享他们的成果和合作心得。
Step 5:总结和反思 (1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总结讨论,提醒他们在新的学期里尊重他人差异,发掘差异中的机会和激励。
2.让学生回答一些反思问题,如他们在这堂课中学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如何克服等。
Step 6:作业布置 (5分钟)1.要求学生写一篇感想文,分享他们对生活适应和尊重差异的理解和认识。
2.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进行思考和表达。
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与不同的人进行交流和互动,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适应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项目,让学生体验合作的重要性和尊重他人意见的价值。
教案二: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生活适应能力的提高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意识,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培智学校生活适应课探究

培智学校生活适应课探究摘要:生活适应课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为目的,以学生当前及未来生活中各种生活常识、技能经验为内容的课程。
根据培智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他们的个别差异性,光凭教材还远远不够,必须从生活中着力开展生活适应课的有效教学,制定不同的个别教学计划,在生活化教学中渗透各科知识,融合各领域的康复教育训练,树立他们生活的信心,提高生活适应课的学习效果,把生活自理能力训练落到实处。
关键词:生活适应;生活;个别化;融合;信心一、切实做到在生活中学习锻炼,生活中成长培养学生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家务劳动和社会生存能力,使之尽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公民。
所以,根据生活适应课的这些教育目标,要求我们生活适应课堂不仅是教师教,学生听记,它要求学生真正地参与到生活化的教学活动中,生活实际当中。
以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主,教师的讲解为辅,做到以动手学的多少代替讲的多少。
比如在生活适应课《爱清洁讲卫生》一课中,我就将这一课教学分为多个实践活动课。
我利用学生有住校的条件,就将他们带到宿舍中进行如何洗手、洗脸、洗脚、刷牙、剪指甲,整理衣服、整理床铺等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在学生动手操作过程中,一位老师进行讲解、分析、示范。
一助教老师帮辅,围绕他们进行操作指导,以满足班级中不同儿童个体需要。
同时和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们在生活中多叫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特别是在自身问题的解决上多让他们自己动手,家长教导。
同时我们班中的几位老师达成一致目标:天天上课前检查个人卫生,穿衣情况。
让爱清洁,讲卫生在每天的生活中进行,逐渐养成习惯,真正做到适应生活,在生活中讲卫生,爱清洁。
又如我班第三节课,我们一般都设计为劳动课,让他们动手打扫教室,擦黑板、门窗、桌椅板凳等等,并轮流进行值班负责,增强他们的责任心,让他们在生活劳动中学会怎么增强自己的能力,在生活中不断成长为一个有责任心,有自我调节能力、有自我提高意识的人,从而真正地将生活适应课生活化,将生活化方式真正成为生活适应课的有效教学。
培智三年级上册生活语文教案全册

培智三年级上册生活语文教案全册示例文章篇一:《我和培智生活语文的故事》我呀,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学生,今天想和大家讲讲我们培智三年级上册的生活语文教案全册的那些事儿。
这可不是什么枯燥的东西哦,就像一场奇妙的冒险,里面充满了惊喜和感动呢。
在我们的课堂上,这本教案就像一个神秘的宝藏地图。
老师拿着它,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探险家带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
每一页教案,都是一个新的岛屿,有着不一样的风景。
记得刚开始上培智生活语文课的时候,我还在想,这能有什么特别的呀?不就是语文嘛。
可是,当老师打开那本教案,我就知道我错得离谱。
那里面的内容可丰富啦。
有好多好多有趣的图片,就像一扇扇通往不同世界的窗户。
比如说,在教我们认识水果的时候,教案上画着红红的苹果、弯弯的香蕉、还有像小刺猬一样的榴莲。
我看到那些图片,就感觉好像能闻到水果的香味呢。
我们的语文老师可好了,她就像一个魔法师,能把教案里的东西变得超级有趣。
有一次,我们要学习关于家庭成员的词语。
老师按照教案的设计,没有直接告诉我们那些词语,而是让我们每个人都来讲讲自己的家人。
我的同桌小明站起来,眼睛亮晶晶的,他说:“我家有爸爸,我爸爸就像一个大力士,能把我举得高高的。
还有妈妈,妈妈像一个温暖的太阳,每天都照顾我。
”我听了也迫不及待地说:“我爷爷像一棵大树,我可以在树下乘凉。
奶奶呢,像一个大厨,总是做很多好吃的。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课堂就像一个热闹的大家庭聚会。
然后老师才在黑板上写出那些关于家庭成员的词语,像“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这时候,这些词语就不只是干巴巴的字了,它们好像都有了生命,充满了我们对家人的爱。
还有一次,教案里有一个故事,是关于小动物们互相帮助的。
老师读着教案里的故事,声音忽高忽低,就像在演奏一首美妙的音乐。
故事里说,小蚂蚁不小心掉进了水里,小蜻蜓和小蝴蝶看到了,它们想办法把一片树叶推到小蚂蚁身边,小蚂蚁爬上树叶得救了。
这时候,我就想啊,小动物们都知道互相帮助,我们人不是更应该这样吗?这就好比在一个大森林里,每一只小动物都是一颗星星,如果星星们不互相照亮,那这个森林得多黑暗呀。
培智第四册生活语文优质教案部分图文教学资料

培智第四册生活语文优质教案部分图文教学资料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培智第四册》生活语文教材中第二章《我们学校》。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学校环境,解学校设施以及相关功能性词汇。
通过该章节学习,学生将能够描述学校基本情况,运用所学词汇进行简单交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与学校相关词汇及句子。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学校环境能力。
3. 增强学生对学校设施认知,提高他们生活适应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词汇记忆与运用;句子结构掌握。
2. 教学重点:学校设施描述;功能性词汇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学校图片、PPT、卡片。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学校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学校名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通过PPT展示学校各个场景,引导学生学习相关词汇和句子。
a. 学习词汇:教学楼、操场、图书馆、食堂等。
b. 学习句子:这是我们学校教学楼;操场上有很多同学在玩耍;我在图书馆里借一本书等。
3.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上台模拟学校场景,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子进行交流。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描述学校环境,以学校一角为例,进行详细讲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描述各自学校设施,然后进行展示。
六、板书设计1. 词汇: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写出本节课所学词汇,突出重点词汇。
2. 句子:用不同颜色粉笔,将句子结构、关键信息标出,便于学生理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你学校环境,至少用上5个今天学习词汇。
答案示例:我学校很美丽,有高大教学楼,宽阔操场,还有充满知识图书馆。
每天放学后,我都会去操场上玩耍。
今天,我在图书馆里借一本有趣书。
2. 作业要求:字迹工整,句子通顺,至少用上5个本节课学习词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学习反馈,解他们在词汇记忆、句子运用方面困难,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学校环境,发现更多有趣场景,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描述。
培智生活语文教案(一年级上册)

老师同学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课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语文》第一单元《学校生活》第一课《老师与同学》,课文内容为两个词语“老师”“同学”,以及“我会听”(听词语,找图片)“我会读”(跟读词语)“我会说”(结合场景说词语)“我会握笔姿势”“我会连”(连点描画),都是围绕“老师”“同学”两个词语配有丰富的彩图,生动形象。
本班共有10名同学,可以大致分为ABC三个层次,张辛凌、曾鑫平A层,该学生为轻度智力障碍,语言能力较好,能写一点字;曾运娇、肖丽、何安康、罗荣圣为B 层,该四名同学为中度智力障碍,语言能力一般,需要指导才能写字;陈怡琳、邹景元、刘兴邦、李健、为C层,该四名同学为重度智力障碍,语言能力较差,不能写字。
教学目标:倾听与说话:A:听懂词语,能自己看图片读出“老师”“同学”B:注意倾听,能跟老师读出“老师”“同学”C:能安静的做到倾听,可以发出“a”识字与写字:A:能结合图片认出“老师”“同学”,学习握笔姿势,能独立完成连线B:能跟读认出“老师”“同学”,学习握笔姿势,能在指导下连线C:感知“老师”“同学”,学习握笔姿势,教师手把手完成连线阅读:A:能看图读出“老师”“同学”B:能跟读“老师”“同学”C:感知“老师”“同学”综合性学习:A:理解“老师”“同学”的词义,知道“老师”“同学”指的是谁B:知道“老师”“同学”C:感知“老师”“同学”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正确读出“老师”“同学”,学习握笔姿势难点:理解“老师”“同学”的词义,完成连点描线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常规上课起立,师生问好。
日期星期天气。
新课导入出示图片“第一单元学校生活”,开学了,同学们都到学校上学了,同学们看看图片里的情形熟悉吗?同学们是怎么来到学校的,在学校后遇见了谁?引导学生自然的说出“老师”“同学”。
三、教授新课1、出示课题,“1 老师同学”并带着同学们读课题。
2、出示课文图一,引导学生看图,图一谁?(一个老师手里拿了一本生活语文),所以图片里面的人是谁?教师也模仿图片里面的样子,拿起课本,让学生们看。
培智生活语文教案《老师同学》 第3课时

学习正确的握笔姿势。
教学难点
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练习(横线)。
教学资源
配套资源
视频:《学习握笔姿势》。
游戏:《配对练习》《连点描画》。
文字:《听一听 拿一拿》《看一看 说一说》《小手变变变》《十指谣》《连点描画》。
学具:“老师”“同学”的词卡,教材P12连点描画练习纸,连点练习纸(2点、3点、4点)。
自备资源
2.我能行——《看一看 说一说》。
(1)教师准备“老师”“同学”的词卡。
(2)教师随机拿出1张“老师”或“同学”的词卡,学生根据教师拿出的词卡内容,大声读出词语“老师”或“同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可对学生进行适当提示。
3.《配对练习》:点击屏幕上的图文配对或者文图配对进入游戏。
4.过渡: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课 老师同学。
(1)教师播放《学习握笔姿势》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
(2)教师提问:“我们应该怎样握笔呢?”
(3)学生跟随视频一起练习正确的握笔姿势:右手拇指和食指握住笔杆下端,距离笔尖约1寸,中指内侧抵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地放在中指的下方并向手心弯曲,笔杆握得松紧适度,笔杆上端稍向右偏,紧贴虎口,与纸面约成45°角。
四、课堂总结
1.回忆本课所学内容。
教师提问:“今天学了第几课?学了几个词语?分别是什么?”
2.布置作业。
(1)和爸爸妈妈说一说自己的老师、同学。
(2)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书本上的练习“我会连”,学习正确的握笔姿势。
P12文字:《听一听 拿一拿》
学具:“老师”“同学”的词卡
P12文字:《看一看 说一说》
(4)评价反馈。
3.课间休息。
教师根据以下步骤带领学生活动手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说说你得到过哪位同学的帮助及当时的心情。
(2)再说说你主动帮助同学干过什么,当时什么心情,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1、故事引入
早上,小红忙着往学校跑,妈妈追出来喊:“小红,拿上笔,你忘拿笔了。”小红说:“没事,我向同学借,他们不借,我就告老师。”
2、学生讨论:小红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3、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结论:自己能做的事决不麻烦同学。
五、作业布置
回家后给爸爸妈妈讲讲自己在学校如何和同学相处的,在问问爸爸妈妈他们上学的时候是如何跟班上同学相处的。
课题
我的同学
课时
共2课时——第2课时
目标
A组:在互动交际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做到态度大方,有礼貌,能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能认真倾听。
B组:引导学生去发现同学的长处,能用具体的事例,真心实意地赞扬同学。
重点
感受同学之间的亲密和友爱之情,体会互助的可贵。
难点
学会关心、帮助、理解、欣赏、尊重同学,与同学友好相处。
教具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一、组织课堂纪律
1、要求学生将课堂中所用学习用具统一放在课桌左右上方。
2、上课期间不能随便下座位,坐姿端正,不做小动作,不交头接耳。
3、学会倾听,老师和同学讲话时,要坐姿端正专心致志的听。
(1)我们班的XXX学习非常刻苦
(2)我们班的XXX乐于助人
(3)我们班的XXX不怕困难,勇于拼搏
(4)我们班的XXX能歌善舞、多才多艺
(5)我们班的XXX热爱劳动,尊敬长辈、体贴父母
3、我们身边每一位同学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就让我们一起来夸夸他们吧。
(1)老师要考考你们的眼力,看谁最先发现美。指名一个学生上台,谁来说说他有哪些优点?
C组:能尝试着关心、体贴、照顾同学。
重点
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平等交往,感受同学之间的友谊。
难点
知道同学之间应该理解、尊重,珍惜同学之间的友谊,彼此做好朋友和好同学。
教具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一、组织课堂纪律
1、要求学生将课堂中所用学习用具统一放在课桌左右上方。
2、上课期间不能随便下座位,坐姿端正,不做小动作,不交头接耳。
4、回答问题先举手再发言。
2、新授
1、直接导入,板书课题。
提问:什么是同学?你的爸爸妈妈的朋友中哪些是他们的同学?
2、认识同学的重要——学会与同学相处。
(1)多媒体出示图例,说说同学之间是如何友好相处的。
(2)要求同学合作表演一个事例。
(3)说说谁表演得好。
(4)同学间要互相帮助,友好相处。
3、结合实际,谈谈自己是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的。并对学生行为做针对性评价。
培智生活教案《我的同学》
课题
我的同学
课时
共2课时——第1课时
目标
A组:与同学交往中感受同学之间的友谊,能够团结友爱,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正确对待同学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能够互相尊重和理解。
B组: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平等交往,感受同学之间的友谊。
C组:知道同学之间应该理解、尊重,珍惜同学之间的友谊,彼此做好朋友和好同学。
(2)学生自由发言,找出这个同学的多个优点。
(3)他有这么多的优点,或许自己还不知道呢。那你怎么告诉他,怎么夸他呢?
(4)师引导被夸奖的同学:这么多同学夸你,你应该怎么说?(有礼貌地表示感谢)
4、想一想,除了当面口头夸奖外,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式表达对他人的赞美之情呢?比如那个曾帮助过你的人,现在身处外地,见不到面,怎么办?(打电话、画画、唱歌……)
3、学会倾听,老师和同学讲话时,要坐姿端正专心致志的听。
4、回答问题先举手再发言。
二、导入
1、课前准备——课前老师预先将一支钢笔悄悄放在教室的一个角落里。
(1)同学们老师想请大家帮个忙,昨天我将将一支红色钢笔丢在了教室,后来没找到你们能帮我再找找吗?
(2)教室动员全班同学一起找笔,并要求找到笔的学生将笔送上讲台。
五、总结
只要善于发现,你就会发现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都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同学们,美到处都有。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做个有心人,用眼睛去发现,用真诚去赞美,使我们的生活充满欢乐,充满爱,好吗?
大家刚才的评议,就是对同学的肯定,也是一种夸奖。善于赞美别人是一种美德,是对他人的一种鼓励。
六、作业布置
1、下课后,夸夸我们的老师。
2、回家后,夸夸我的爸爸、妈妈。
四、巩固练习
看来,大家的眼力还真不错,也一定发现了其他同学的很多优点。那就请先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夸一夸吧。师提出新的要求(课件出示):
(1)请用具体的事情来夸同学的优点。
(2)可仿照这样的顺序来说:我想夸的人是。他(她)的身上有很多优点。我要夸他(她)的一个优点是,具体的事例有。
(3)比一比,谁说得好。
(3)教师表扬找到笔的学生。
三、新授
1、提出问题
(1)同学们,谁能说说刚才我们教室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学生讲述课前找钢笔的事。引导学生将事情经过讲清楚,特别是将老师夸奖同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话复述完整。
(3)教师小结:其实,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优点、长处,都有值得夸奖的地方。
2、多媒体课件出示一组组学生生活画面。
四、总结
同学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宽容。现实生活中同学相处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我们把这些好的建议变成自己的行动,我们班集体这棵树才能真正枝繁叶茂。
得到别人帮助和伸出手帮助别人都是快乐的,如果都能团结友爱,互相帮助,那么我们的班集体多么温馨啊!所以我们要学会关心、帮助、理解、欣赏、尊重同学,与同学友好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