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学 第3章 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合集下载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概论土地利用规划学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概论土地利用规划学
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2020)(1:10万);
5.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图(1:5万); 6.专题研究报告; 7.相关专题研究图件。
2、规划编制程序
(1)准备工作阶段:
123容度4....组制制安收织定定排集准工技)基备作术础(计方资领划案料导(((小组规社组织划会、领目经办导的济公、、、室日原自、程则然技安、条术排期件方图组、限、法件)工、相、资作目关程料分标规序等工、划、))内进
8.土地利用时空配置(各部门用地、各产业用地、各 项目用地的区位选择,达到时空配置优化的目的)。
9.规划方案可行性论证(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
10.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对环境影响的分析、 预测、评价和效益分析)。
11.土地利用决策(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快策、不确 定型决策)。
12.规划实施计划和措施(年度实施计划、动态监测、 规划后评价、政策和制度保障)。
—土地统计年报和土地统计台帐(小斑卡)
(2)土地质量统计资料
—土地适宜性评价资料及图件 —土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资料及图件 —不同地形和坡度下耕地分布状况和图件 —城镇土地定级估价资料和图件 —农用地定级估价资料和图件
(3)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资料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文本和说明 土地利用现状图(1997)(1:10万市级)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2010) (1:10万市级)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报告和相应图件
6.实行民主化决策(专家咨询、公众参与、听取 意见、强化论证)
7.突出创新意识(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吸取和 借鉴相关规划编制经验、注重政策和制度创新)
(八)进度安排
规划编制各项工作的时间安排
(九)规划成果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说明; 3.土地利用现状图(2004)(1:10万);

土地利用规划课件-第3章-土地利用专项规划3-1

土地利用规划课件-第3章-土地利用专项规划3-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基本农田现状分析
现有基本农 田划定成果 土地利用现 状调查成果 土地利用总 体规划成果 已有基本农 田保护成果 土地利用现 状调查成果 农用地分等 成果
扫描矢量 化、判读 转绘等
综合分析
基本农田划 定部门核实 、认定
核实、认定 成果
确定拟调出基本农田空 间位置、数量、地类 编制调整 划定方案 确定调入基本农田空间 位置、数量、地类
土地治理规划系指改变土地利用的不利生态环境条件 的综合措施。 • 土地治理规划是指为了使土地资源得以永续利用人为 地创造土地生态良性循环的途径和措施的总体安排。 • 一般来讲,土地治理类型有水土流失地、盐碱地、沼 泽地、风沙地和红黄壤低产地。
第三节 土地治理规划
土地治理规划系指改变土地利用的不利生态环境条件 的综合措施。 • 土地治理规划是指为了使土地资源得以永续利用人为 地创造土地生态良性循环的途径和措施的总体安排。 • 一般来讲,土地治理类型有水土流失地、盐碱地、沼 泽地、风沙地和红黄壤低产地。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主要类型
• 2. 土地保护类 • 研究和编制我国土地资源中具有重要经 济、生态、社会和其他特殊意义的土地 利用保护规划。 • 如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自然生态保护 区规划、土特产保护区规划、名胜古迹 风景区保护规划等。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主要类型
• 3. 建设用地控制类 • 研究各类建设用地的适当规划和合理布 局,如城镇用地规划,水利、交通用地 规划。
第三篇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是为了特定特定 的目的,针对特定的用地和用地问题进 行的单项专门性的规划,它是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的深入和补充,也是保障土地 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重要措施。

土地利用规划学--第三章

土地利用规划学--第三章

2、长期性 一般以10年或更长时间为时段。 3、战略性 涉及的问题是一个区域土地人口承载力、土地供需矛盾、土地利用结构、利用方 式的重大改变性。 4、控制性 多为大面积、高层次、宏观规划、规划方案指标对其下每个层次都起着控制作用。 例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控制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从纵向来讲,下一级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受到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和 控制,下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又是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反馈,这是按行 政区域分级的规划,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体系。 从横向来讲,一个区域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本区域内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土地 利用起到宏观控制作用。 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和任务 1、目标和任务是指:规划对象在预定期末所要达到的土地利用状况,效果和水平。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 在土地利用结构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长期规划对土地资源的需求、 土地资源的供给状况、土地的人口承载潜力和土地利用战略的研究成果,提出规 划年所应实现的土地利用目标。
(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审查报批程序。 ﹡审查报批的前期工作:应深入调查,充分论证,广泛征询社会各界意见。 ﹡申报: ①各级规划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由同级人民政府上报有权批准的上级 政府。 ②上级政府收到报件后,将其批转同级土地管理主管部门组织审查。 ﹡审查:土地管理主管部门在收到同级人民政府交办的报件后,分送有关单位 征求意见,在综合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对规划进行全面、公正、客观的评价, 并提出---同意批准、原则批准、不予批准的意见。 ﹡批复:土地管理主管部门将综合审查意见和附件及有关部门不同意见一并报 同级政府部门审批。凡属原则批准,但需进一步修改、补充、和完善的规划, 编制该规划的一级人民政府在公布规划前应认真修改,并将修改后的规划报批 准规划的上级土地管理主管部门备案。

《土地利用规划学》讲义

《土地利用规划学》讲义

土地利用规划学(讲义)2011年12月前言 (1)第一章导论 (1)第二章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和原则 (6)第三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概述 (8)第四章土地供给量预测 (11)第五章土地需求量预测 (15)第六章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 (17)第七章居民点用地规划 (20)第八章交通运输用地规划 (25)第九章水利工程用地规划 (27)第十章农业用地规划 (31)第十一章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34)第十二章 GIS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 (36)第十三章土地利用规划的论证方法 (41)第十四章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管理 (43)前言一、课程设置及学习的重要性1.课程设置的重要性《土地利用规划学》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土地资源管理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之一,其理论知识是土地管理专业方向理论基础的重要组成内容。

本课程对培养学生从事土地管理及其开发经营的技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学习的重要性随着人口的增加、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加,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土地需求的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使土地利用中的问题越来越多,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

世界各国对土地资源采取了较严格的管制,土地利用规划是政府实施土地管理的重要手段。

从事土地资源管理及其相关业务的专业人员,必须具备土地利用规划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发挥专业人才的作用。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简介1.教学目的土地规划是研究合理组织土地利用规律的学科,使土地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得到充分、科学、合理、有效的利用,保持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获得系统的最佳结构和功能。

本学科是一门涉及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学科。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方法以及如何在土地管理中正确地利用,发挥其管理手段的作用。

2.课程内容体系本课程教学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大部分。

理论教学内容包括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理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部门规划和专向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方法和实施管理等实验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土地利用规划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技术;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技术;土地利用规划图件的编制等内容。

土地规划学_第三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二部分

土地规划学_第三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二部分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
主要内容:
四. 规划实施的主要保证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体系 (二)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管理 (三)改革和完善土地利用的经济运行机制 (四)强化政府土地管理职能,加强土地管理 (五)加强土地法制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 土地利用与管理新秩序 (六)深入开展全民土地国情国策教育 (七)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土地遥感动态检测和规 划科学管理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 优先安排农用地 合理安排建设用地
目的: 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用地需求,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 配置,实现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 目标: 到2010年,全国土地利用结构:农用地:71.36%;建设 用地:3.9%;未的主要内容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
环渤海区: 严格控制大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扩大,提高各类建设 用地利用率。强化耕地数量和保护耕地质量,建立稳固的 城郊副食品生产基地。加强土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和环 境综合整治,建设防护林体系。 中部五省区: 强化耕地保护,严格控制城乡居民点建设占用耕地。 优先保障重点建设项目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强 工矿废弃地复垦和土地整理,加强山地丘陵地区的水土保 持,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林、退田还湖。
----《全国土地利用分类(试行)》,2001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土地类型与土地利用分类: 土地类型:是地球表面规律分布、面积大小不同、性质 相对均一的土地单元。 相似的外貌形态 相似的成因 相似的土地性质 土地利用类型:根据土地利用的方式、结构及其特征的 相似性与差异性而进行的归并或划分。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流程
地方协调会 部门协调会
审议会 归家计委综合平衡 国务院

《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笔记

《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笔记

《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笔记第一章:导论1.1 土地与土地利用- 土地:地球表面的物理空间,包括土壤、水体、植被、气候等自然要素。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料,也是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 土地利用:人类对土地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包括农业、工业、居住、交通、娱乐等。

土地利用方式直接影响着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可持续性。

1.2 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 规划:有意识地、有目的地对未来的行动进行设计和安排。

规划是一种系统性的思考和决策过程,旨在实现特定目标并达成预期的结果。

- 土地利用规划: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和利用,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土地利用规划是通过对土地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和评估,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

1.3 我国土地资源及其利用-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较少;地形复杂,土地类型多样,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 我国土地利用的现状:农业用地占主导地位,但城市化进程加速,非农用地需求增加;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同时,土地开发过度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也日益突出。

1.4 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和内容- 任务: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包括制定土地利用的目标和原则,确定土地利用的结构和布局,制定土地利用的总量和强度,制定土地利用的管制措施。

- 内容: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包括对土地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估,预测土地利用的需求和供给,制定土地利用的目标和原则,确定土地利用的结构和布局,制定土地利用的总量和强度,制定土地利用的管制措施。

此外,土地利用规划还需要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城乡规划等因素,以确保土地利用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1.5 土地利用规划的体系和程序- 体系:土地利用规划的体系包括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和乡级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学课件—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学课件—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07 管道运输用地
15
11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111 河流水面; 112 湖泊水面; 113 水库水面;
114 坑塘水面; 115 沿海滩涂
116 内陆滩涂;
117 沟渠;
118 水工建筑用地; 119 冰川及永久积雪
12 其它土地:
121 空闲地;
122 设施农用地; 123 田坎;
124 盐碱地;
➢ 《土地管理法》明确了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宏观指导性和行政控制性 的属性; ➢ 土地总规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 土规划的重要专项规划之一; ➢ 土地总规是各级人民政府贯彻执行国家的土地利用政策的重要手段,是 土地利用管理工作的“龙头”。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特征
综合性、长期性、战略性、指导性、动态性、强制性(控制性)
01 耕地: 011 水田; 012 水浇地; 013 旱地
02 园地: 021 果园; 022 茶园; 023 其他园地
03 林地: 031 有林地; 032 灌木林地; 033 其他林地
04 牧草地: 041 天然牧草地; 042 人工牧草地; 043 其他草地
建设用地
05 商服用地:
051 批发零售用地; 052 住宿餐饮用地;
各级土地利用总规及其相互关系
➢ 上级规划是下级规划的依据和指导 ➢ 下级规划是上一级规划的基础和落实 ➢ 上下级规划应衔接一致
11
第3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3.4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
3.4.1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现状分析的基础
概念 依据一定的土地分类标准,运用测绘、遥感等技术查清各类现状用地的
第3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3.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概念和特点

土地利用规划课件-第3章-土地利用专项规划3-3

土地利用规划课件-第3章-土地利用专项规划3-3
隔 坡 梯 田
二、低洼湿地整治规划 • 《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是国际 公认的,即: :“湿地是指天然或 人工的、永久性或暂时性的沼泽地 ,泥炭地和水域,蓄有静止或流动 、淡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 深浅于6米的海水区”。
• 我们不能没有湿地 • 湿地在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环境方面起着积极 重要的作用。 • 湿地可以将过多的降雨和来水存储、缓冲,然 后逐步放出,发挥着蓄洪抗旱的功能。 • 湿地所拥有的大量水面及水生植物可以使周围 地区酷热降温,空气湿度增加。 • 湿地植被可以完全防止水土流失,在地势较低 的沿海地区,湿地可以防止海水浸蚀,防止土 地盐碱化。
四、土地储备规划的编制 • • • • • 4. 地块权属核查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规划报建 用地通知书 用地批准书
四、土地储备规划的编制 • 5. 土地储备量、布局和规划图 • 6.信息系统建设
• 湿地蓄水层的水是浅层地下水系统的一 部分,与地下水互为保存和补充。 • 我国一级保护的珍稀鸟类,约有一半生 活在湿地中,湿地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功 能,是其他任何生态系统无法替代的。 • 湿地植物能够对污染物质进行吸收、代 谢、分解,起到降解环境污染的作用。
• 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对湿地保护认识不够 ,长期以来对湿地持续的开发利用,使湿地面 积迅速减少,湿地的生态功能不断下降。 • 据估计,有40%的重要湿地受到中等和严重威 胁,而且隨着经济和人口增长,湿地正以前所 未有的速度遭受破坏,许多湿地物种、景观、 生态功能正逐渐消失,有的已完全丧失了湿地 功能。 • 目前,湿地资源丧失和退化的速度仍未得到有 效的遏制,各种湿地将仍处于严重的威胁之中 ,合理保护利用湿地已是我们当前十分紧迫的 任务。
• 3.各地编制和修订湿地保护规划时,必 须加强相关部门的协调,做好与土地利 用总体规划、海洋功能区划的衔接,确 保自然湿地能够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 • 4.要做到水资源利用和湿地保护紧密结 合,统筹协调区域或流域内的水资源平 衡,充分兼顾湿地保护等生态用水的需 要。

(NEW)张占录《土地利用规划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NEW)张占录《土地利用规划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1章 绪 论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第2章 土地利用原理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详解
第3章 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3.1 复习笔记
3.2 课后习题详解
第4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4.1 复习笔记
4.2 课后习题详解
第5章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5.1 复习笔记
5.2 课后习题详解
第6章 土地利用战略研究
6.1 复习笔记
6.2 课后习题详解
第7章 土地利用需求量预测与结构调整优化7.1 复习笔记
7.2 课后习题详解
第8章 土地利用分区
8.1 复习笔记
8.2 课后习题详解
第9章 城镇用地规划
9.1 复习笔记
9.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0章 交通运输用地规划
10.1 复习笔记
10.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1章 水利工程用地规划
11.1 复习笔记
11.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2章 土地用途管制
12.1 复习笔记
12.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3章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13.1 复习笔记
13.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4章 土地保护规划
14.1 复习笔记
14.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5章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15.1 复习笔记
15.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6章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
16.1 复习笔记
16.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7章 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公众参与
17.1 复习笔记
17.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8章 地区土地利用规划18.1 复习笔记
18.2 课后习题详解。

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中国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结构1 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概念关于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指由不同种类、不同类型、不同级别和不同时序的土地利用规划所组成相互交错且相互联系的系统称。

另一种观点是,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是指由土地利用规划法规体系、行政体系和运作体系组成的系统。

我认为第二种观点更好一些,因为第二种观点更全面,第一个观点并没有把法规体系和行政体系包含进去,而法规和行政却是利用规划工作顺利进行的支撑和保障,所以他规体系和行政体系也应当包含于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之中。

2 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按行政隶属划分,我国目前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为全国、省(区)、地(市)、县(市)和乡(镇)五个层次。

按规划性质可分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土地利用详细规划三种。

按规划期限分为长期、中期和年度土地利用规划。

3 我国土地利用规划存在的问题3.1 规划体系混乱,规划的种类过多,与其他规划的协调性较差我认为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土地利用规划自身的混乱。

按行政隶属划分,我国目前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为全国、省、地、县和乡五个层次,看上去比较完整,层次分明,但过于繁琐,造成重复工作、职能分工不明确等问题,特别是市县两级规划之间的问题更加突出。

另一方面是我国规划体系的混乱,我国的主要的规划除了土地利用规划还有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等,规划数量过多,许多规划的内容重复,不同类型的规划难以协调。

3.2 缺乏法律法规的保障土地利用规划没有专门的法律,而城市规划有《城市规划法》为保障,造成了一些城市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盲目扩大城市范围,大量占用耕地,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难以对其约束的问题。

3.3 对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贯彻不足我国的土地利用规划主要是为了满足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轻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3.4 公众参与的程度不够我认为公众参与程度不够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相关部门对公众参与的重视程度不够,甚至有的地方存在领导独断的现象,换一个领导就换一个规划思路。

土地利用规划学PPT课件

土地利用规划学PPT课件


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

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城市规划的用地指标,要受土地利用总体规

与 农
划的控制。




第12页/共64页

• 与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关系:
源 环
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是为了满足经济持
境 学
续发展和人口增长对农产品需求而确定的农
三、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3)我国土地规划体系
资 源
– 按层次

总体(总体包括若干专题研究) 、详细、专项规划。
境 学
– 按性质
院 土
行政区、自然区、经济区、跨区域土地利用规划。
地 资
– 按深度

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设计、土地利用施工。
与 农
– 现行使用体系
业 化
全国—省—市—县—乡五级制。


第25页/共64页
源 环
P2
注:这里为经济供给



土 地
P0
均衡点

P1

短缺
D 需求曲线
与 农
0
Q1
Q2 Q0 Q3 Q4
Q 数量
业 化
均衡价格图


现实中达不到均衡而出现短缺或过剩,这时需要宏观政策加以调控。土地
利用规划就是政府用行政和法律手段来协调供需矛盾,达到经济、生态和
社会效益最优。
第21页/共64页
二、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

环 境
国土规划是指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总的战略方向和目

土地利用规划-----第3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PPT课件

土地利用规划-----第3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PPT课件

念 用结构和用地布局的宏观战略措施。
理解各个要点
一定的规1 划区域
实2质
土地资3源配置
核心内容
国家、省、地市、 县、乡镇五级行政 区域;
对有限的土地资源 对土地资源在时间
国民经济部门间的 和空间上、部门之
合理配置,既定量、 间(用途之间)数
保质、定位、规定 量、质量、区位的
用途。
分布状态。时间、
空间、用途和数量
其重要特点是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 技术路线和规程及规划控制指标体系,建立了乡、县、市、 省、国家五级规划体系和管理方法。
35
补充资料
一、开展新一轮规划的必要性
2004年6月,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关于开展土地利用总体 规划实施评价和修编前调研工作的通知》,着手启动新一 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规范监督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有法律效力,任何 机构和个人不得随意变更规划方案,各 项用地必须依据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 划是监督各部门土地利用的重要依据。
11
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和程序 3.1 3.2
内容 程序
12
13
14
15
3.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摸清家底,规划基础
200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 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意见的通知》,正式开始了新一轮土 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36
补充资料
目前规划实施成效
管地 意识
用地 意识
龙头 地位
经济 发展
保护 耕地
37
补充资料
2、目前规划存在的缺陷
① 土地利用分区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统计数据仍沿用第 一轮规划的相关成果,使新的土地用途分类体系精神 无法得以体系。

土地规划学_第三章_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四部分

土地规划学_第三章_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四部分
300 250 200 253.7
万hm2
150 100 73.3 50 0 48.7 26.1 43.7 43.3 96.2
168.6
80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土地用途管制
中国特色: 盘活存量建设用地 控制建设对耕地资源的浪费型占用 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用途管制的内容: 定性控制、定量控制、定位控制、定序控制
我国建设用地的状况
1986-1996:城市非农业人口增长59.7%
城市用地扩大了106.8%, 城市用地规模增长弹性系数 =城市用地增长率/城市人口增长率 >1.12(合理增长标准) 城市建筑容积率平均<0.3,有5%的闲置土地
我国耕地的减少状况
1957-1986:减少1500万hm2,平均每年50万hm2。 “六五”期间:235.3万hm2 ,平均每年47万hm2 “七五”期间:99.0万hm2 ,平均每年24.6万hm2 “八五”期间:70.2万hm2,平均每年14万hm2 1986-1995:减少684.4万hm2,平均每年68.4万hm2。
饲料作物加权平均单产( YF ) =∑ (Y * F) / 100
种植面积( S1 ) = W1 /(YF * A) 轮作地净面积( S2 ) = S1 * N / n 轮作地毛面积( S3 ) = S2 (1 + K )
土地需求量预测
蔬菜地: 内部需要量( V ) 商品率( P )
总产量( W ) =V / (1 – P )
加权平均单产( YF ) =∑ (Y * F) / 100 种植面积(S1) = W /(YF * A) 轮作地净面积( S2 ) = S1 * N / n 轮作地毛面积( S3 ) = S2 (1 + K1 + K2)

土地利用规划_课件

土地利用规划_课件

第二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第五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概述 第一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概念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性质 (一)综合性 (二)长期性 (三)战略性 (四)协调性 (五)层次性 (六)动态性 (七)权威性 第二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与方针 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方针


二、土地利用的基本特征与存在的问题 (一) 土地利用的基本特征 1)我国是一个国土资源大国,但也是一个人均土地资源 小国 2)土地利用空间差异显着,土地物产种类丰富多样 3)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土地利用类型种类繁多,具有众 多名优特产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4)土地的开发历史悠久,以较少的土地养活众多的人口 (二)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多地少,人地矛盾构成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 问题 2)经济发展快,建设占地多,构成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 中的突出矛盾 3)土地的垦殖系数低,耕地质量差,粮食生产压力大 4)森林覆盖率低,林地面积少,森林空间分布不平衡 5)土地退化严重,制约土地的有效利用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一、土地利用现状所搜集资料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研究时要搜集以下内容的资料: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文字、图件及表格; 2)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最新资料; 3)区域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基础资料; 4)区域国民经济统计资料; 5)区域内农业发展区划与农业发展总体规划 6)上一级区域土地利用现状 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内容 (一)基本概况 (二)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1.土地利用现状 2.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1) 土地利用的动态分析 (2)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分析 (3)土地利用程度的分析 (4)土地利用效益分析 三、土地利用的特征与优势 四、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五、土地利用的对策与措施

3第三章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3第三章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第三章 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第一节 我国现行土地利用 规划体系
一、按行政隶属划分
行政区划单位
全国 省 地市 县(市) 乡(镇)
体系
层次
任务
地位 作用 特点
全国 规划
省级 规划
市级 规划
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根据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
计划及国土规划规定,确定全国性的土地利用方针、政策和
措施,协调各省级行政区பைடு நூலகம்的土地利用问题。
重点在
着重解决市、县间的土地利用问题,提出各市、县的规划目 宏观控制性、 于强化
标、土地利用方向。
指导性规划 指标控

根据当地土地资源特性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市级规划
任务。
县级 规划
乡级 规划
为基层规划,确定本市县的规划任务,市、县内不同地区的 土地利用方向,各部门用地布局规模和范围,水利交通等基 础设施的布局和用地范围,其核心是在规划图上划出土地利 用区域,同时规划出各种区域的土地利用原则、土地利用方 向、限制条件、管理措施。
落实县级规划,具体确定居民点用地规模和范围;落实基本 农田保护区界线和地块;落实和反馈县级规划用地分区界线 和用地指标;落实县级规划用地区内每块土地的规划用途。
基层 规划
最基 层、 末级 规划
实施 性、 管理 性规 划
注重规 划实施 的可操 作性
具有一 定的微 观规划 性质
二、按规划性质划分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利用详细规划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三、按规划期划分
长期 中期 年度利用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四、其他分类
按对象分
城市 乡村
按规划范围分
区域性 用地单位
按区域性质分

土地利用规划课件3

土地利用规划课件3
指选用与城镇化相关的多项指标考察城 镇化的进展情况。
复合指标法
(1)城镇人口占其所在区域总人口的比例 (2)人口密度(城镇(建城区)中单位土地面积的人口数 (3)城镇面积(人口规模) (3)城镇(建成区)面积和城镇(建成区)之间的平均距离
3、我国城镇化
(1)发展概况:
b、1949年到1980年城市化处于缓慢发展时期, 尤 其是 1960~1964年中断,跌入低谷。
(3)内部功能分区:生产区、动力和仓库设施区、运
输设施区、公共活动中心,卫生防护区等 • 职工人数多的企业,尽量接近居住区 • 辅助性设施尽量布臵于零星和不规划的地段 • 动力设施和仓库设施应布臵在工业区各企业的负荷 中心,并与外界联系方便 • 工业区内的主要运输线应与居民点内外干线联系 • 公共中心最好设在工业区的中心地带 (4)工业区内建筑的布臵形式 • 单列组合带布臵形式 • 双列组合带布臵形式 • 多列组合带布臵形式
• 带形城市理论
内容:认为城市的公共交通路线和公用事业设施可以形成一个无 限扩展的带形区域。它的主要特征是使城镇分布在一条形 区域内。
• 门槛理论
内容:认为居民点发展中有三种限制条件(三类门槛) (1)第一类:地理环境条件 (2)第二类:基本工程管网状况铺设的技术限制 (3)第三类:居民点结构改建上的限制
标准的运输费用最低的地点。
2)方法(线性规划法) 在两点条件下: 在多点条件下:
四、居民点布局方案优化
居民点布局实质就是确定规划区域居民点的最优位置
经济服务半径;交通运输条件;居民点占地面积; 原有居民点的利用率;安全卫生条件。
(一)指标比较法
(二)运输重心法
当其他因素基本相同,运输费用作为厂址的重要因 素,可用中心法来选择厂址。

土地利用规划考试重点

土地利用规划考试重点

土地利用规划考试重点(共4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第一章导论一.土地的功能①生产(养育)功能:为人类生存提供必须的农畜产品②承载功能:一切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载体③仓储功能:矿产资源的仓储功能④景观功能:土地本身的形态和类型具有舒适性和美学价值二、土地的特性①土地物质的自然性②土地数量(面积)的有限性③土地质量的差异性④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⑤土地位置的空间性⑥土地属性的两重性三.土地利用规划学的概念土地利用规划学是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征进行部门间土地资源分配和时空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技术经济措施四土地利用规划体系1.等级层次分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②土地利用详细规划③专项规划2.区域性质分①行政区②自然区③经济区域④跨区域3.规划深度分①土地利用规划②土地利用设计③土地利用施工第二章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和原则一、地租和地价理论(一)理论核心地租的原意有报酬或收入的意思。

是一个历史范畴,是随着有组织的土地利用和土地所有权的出现而产生的。

1.西方经济学家的地租和地价理论①威廉.配弟:地租是土地上生产的农作物所得的剩余收入。

土地价格是购买一定年限的地租总额。

《赋税论》②亚当.斯密:地租是“作为使用土地的代价”,“是使用土地而支付的价格”。

《国富论》③大卫.李嘉图:地租仅只是为了使用土地而付给地主的金额。

《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④杜能:地租不是劳动和投资的产物,而是田庄所处的位置和土地性质的偶然优势带来的。

地租不是价格的原因,而是价格的结果。

2.马克思地租和地价理论①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地租的实体是剩余劳动的产物,地租有不同的类型,即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垄断地租租和垄断地租。

②提出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地价理论,土地价格是虚幻形式的价格,是没有价值的价格。

土地价格是地租的资本化。

(二)对规划的理论指导意义对于土地资源的综合评价和合理开发利用,以及制定土地利用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土地利用规划学知识点汇总

土地利用规划学知识点汇总

土地利用规划学知识点汇总第一篇土地利用规划学总论第一章导论土地与相关概念/关于土地与空间/土地本身是由地表、地下空间和地上空间构成。

土地的功能/养育功能、承载功能、仓储功能、生态功能土地的特性/①土地物质的自然性:土地区别于其他物品在于土地不是前人的劳动成果,而是自然产物;②土地功能的不可替代性:土地生产农产品和生态产品的养育功能和土地承载建筑物与构筑物的功能是永远不可替代的。

③土地数量(面积)的有限性:作为资源的土地空间是有限的,土地总面积(常数)永久不变,土地利用类型(变数)在不断发生变化;④土地质量的差异性:由于组成土地的各种因素不同量的不同组合,形成相互区别各具特色的土地,其差异表现为土地质量的不同等级;⑤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土地在其合理利用过程中,其肥力不仅不会减退而且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又称土地的耐久性;⑥土地位置的空间性:土地位置的固定性和不可移动性;⑦土地价值的增值性:土地具有一种耐用性的性质,可以吸纳投入土地的沉积资本以及社会基础设施的完善而使其可用性或使用价值的提高;⑧土地属性的多维性:土地属性具有自然、经济和社会多维属性。

土地利用途径;外延扩展、内涵挖潜土地¾用的影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温度、降水、地形地貌、水资源、土壤等)、社会因素(人口、城市化因素、土地制度、土地政策、土地权利、风俗习惯、文化素质)、经济因素(产量、产值、人均产值、成本、效益、外部性等)规划的本质/规划最重要的本质特征是其未来导向性。

土地利用规划学的产生/在调整土地关系和组织土地利用的过程中产生了土地利用规划并发挥其重大的历史作用。

土地利用规划的特性;①政策性:规划是为国家土地制度与土地政策服务的政府行为,是调整土地关系的重要手段;②整体性:着眼于区域内全部土地,从全局整体角度确定各类用地的规模和布局:③兼容性:多目标兼顾,追求自然、经济生态目标整体优化:④折中性:不求最优,但求满意。

私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相协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利用规划学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3.2 城镇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3. 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区别
(1)规划主管部门不一致。 (2)规划的出发点不相同。 (3)建设用地规模预测方法的差异。 (4) 规划所依据的基础资料和统计方 法不一致。
土地利用规划学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3.2 城镇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土地利用规划学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土地利用规划学
土地利用规划学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3.1 我国现行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3.1.2 按行政隶属划分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全国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省(区)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地(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县(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乡(镇)级土地利用总
3.2 城镇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3.2.3 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1. 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基本关系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对各 项用地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配与组织的统筹 安排和长远规划。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 发展的目标和计划,是城市建设的综合部署, 它是根据一定时期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 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功能布局及对各项建设 进行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城市规划的核心就 是城市土地利用规划。
全国性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省(区)级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地(市)级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县(市)级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乡(镇)级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图3—1 我国现行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土地利用规划学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3.1 我国现行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针对我国土地管理的实际状况,五个 层次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别为:
土地利用规划学
4. 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协调
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相协调和衔接的 中心内容是城市的用地扩展规模和用地扩展 方向。其中城市规模是协调和衔接的重点和 核心,城市规模主要包括人口和用地规模, 而人口规模又起决定作用。除此以外,还有 城镇性质的确定,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标准的 确定,城乡结合部的用地安排等。
土地利用 专项规划
土地利用 详细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学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3.1 我国现行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3.1.4 按规划期划分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按规划期限,可将土地利用规划划分为长期、 中期和年度土地利用规划。其中,中期和年度 土地利用规划实际上是长期土地利用规划的实 施规划,称为中期土地利用计划和年度土地利 用计划,如果不特别加以说明,一般土地利用 年度计划即指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土地利用年 度计划体系: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可分为农业生 产用地、农业建设用地、非农业建设用地和土 地开发整理计划四类。
土地利用规划学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3.2 城镇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建设部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原国家计委、原国 家土地局和建设部联合下发的有关文件,以 及地方政府及业务主管部门的具体规定,加 上近几年我国大规模开展的城市规划和城镇 规划实践,我国城市规划体系的构成应包括 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规划两大部分,而城市 规划又可分为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 和城市详细规划三个阶段。
土地利用规划学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3.2 城镇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3.2.1 城镇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形成过程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城市计划
1958—1966年的城市规划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城市规划
1977—1980年的城市规划
1981—1989年的城市规划
20世纪90年代的城市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学
土地利用规划学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3.2 城镇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2. 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联系
(1)城市规划在规划空间和地位上从属于土 地利用规划。 (2)规划均以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为核心。 (3)规划的理论依据和分析方法基本相似。 (4)规划依据的法律法规相似,并均需与其 他规划相衔接。
3.3.2 完善和加强五级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建设
(1)要继续依法做好全国和省级土地利 用总体规划。 (2)充实和提高市级、县级和乡(镇)土地 利用总体规划。 (3)根据需要组织开展各类土地利用专 项规划和详细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学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3.3 完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主要观点及构想
3.3.3 建立城乡一体化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1. 建立城乡一体化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 主要观点 2. 建立城乡统一的“法定图则”控制性 规划制度
为了保证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的实现,还必 须建立城乡统一的“法定图则”控制性规划制 度,借鉴香港和深圳城市规划体系中“法定图 则”制度之经验,将法定图则制度引入城乡一 体化规划体系中,形成策略规划与法定图则相 互协调的城乡一体化规划制度。
土地利用规划学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3.3 完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主要观点及构想
3.3.1 完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主要观点
1. 南京农业大学宗仁博士的观点 2. 中国人民大学林增杰教授的观点 3. 原国家土地管理局钱铭的观点
土地利用规划学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3.3 完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主要观点及构想
1. 全国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 省(区)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3. 地(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4. 县(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5. 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学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3.1 我国现行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3.1.3 按规划性质划分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3.2 城镇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3.2.2 我国的城镇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目前,我国的城镇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寓于 城市规划体系之中。从控制理论的要求来看, 应该是由宏观规划控制微观规划,微观情况 反馈至宏观,控制是分层次的。从系统论要 求看,相关的规划应组成一个相互作用的有 机整体。不同层次的城市规划及相关规划按 照控制论及系统论的要求结合起来,就形成 了城市规划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