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知道体积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2. 让学生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

3. 培养学生运用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体积的概念及其意义。

2. 常用的体积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3. 体积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体积的概念,体积单位的换算关系。

2. 难点:体积的计算方法,运用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体积的概念。

2. 采用讲授法,讲解体积单位的换算关系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运用体积知识。

五、教学准备:1. 教具:体积盒、立方体模型、实物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尺子等。

六、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长度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体积概念:教师通过展示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引导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

3. 介绍体积单位:教师讲解并演示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体积单位的换算关系。

4. 体积计算方法:教师讲解体积的计算方法,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动手操作,加深对体积计算方法的理解。

5. 课堂练习:教师布置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七、课后作业:1. 请学生运用体积知识,计算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计算一个水果的体积等。

2.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绘制思维导图,加深记忆。

八、课程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体积和体积单位知识的掌握程度。

九、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探讨体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容器容量计算等。

2. 介绍体积的进一步研究,如立体几何中的体积计算、多维体积等。

十、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氛围、教学方法等,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1课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1课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1课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1课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理解体积的含义。

2.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米、立方厘米。

3.通过学生对体积意义的探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感知物体的体积,掌握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知识。

【教学难点】使学生建立体积是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空间观念,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同样大小的烧杯4个、鹅卵石1块、土豆1个、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正方体模型及实物若干个,收纳盒。

【教学过程】一、激情引入师:同学们,你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播放视频动画)请大家观看短片后想一想:(1)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为什么把石头放进瓶子,瓶子里的水就升上来了?石头真的占据了水的空间吗?我们来做个实验: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烧杯,先往第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入第二个杯子里,大家仔细观察,结果怎么样了?为什么会有这种结果呢?(使学生明确第二个杯子装不下第一个杯子的水,因为第二个杯子里放了一块石头,石头占了水的空间,所以装不下了。

)板书“空间”(2)只有石头可以占据水的空间吗?我们再来做个实验:另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烧杯,先往第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个土豆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入第二个杯子里,大家仔细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说明什么?生:杯子里剩的水更多了,因为土豆比石头大。

引导学生归纳:土豆大所以占据空间大,剩下的水就多;石块小占据空间小,剩下的水就少。

即物体都占据空间,物体大占据空间大,物体小占据空间小。

(板书“大小”)(3)引出体积概念,比较实物大小。

①除了刚刚的石头和土豆占了一定的空间外,你还能说说我们身边哪些物体也占了一定空间吗?小结: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

《体积和体积单位》数学教案设计

《体积和体积单位》数学教案设计

《体积和体积单位》數學教案設計以下是一个关于《体积和体积单位》数学教案设计的示例:---##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体积的概念,以及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并理解体积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精神。

##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体积的概念及其单位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和运用体积单位。

##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教师可以先展示一些形状不同的物体,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然后提问:“这些物体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从大小、形状等方面进行思考,从而引出体积的概念。

### (二)新课讲解1. 体积的概念: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可以用“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单位来表示。

2. 体积单位的认识:通过实物模型,让学生直观感知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大小,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 (三)实践活动1. 学生通过测量身边的物体(如书本、铅笔盒等),亲身体验和感受体积单位的实际应用。

2. 分组活动:每组准备一个容器,装满水后测量水的体积,然后将一个物体放入水中,测量溢出的水的体积,以此计算物体的体积。

### (四)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体积的概念和体积单位的重要性。

## 四、作业布置1. 完成课本上的相关习题,巩固对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理解。

2. 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并记录使用到体积单位的例子。

---以上只是一个基础的教学设计方案,具体的教学过程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体积的概念,能够运用体积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计量意识。

学会用体积单位来描述物体的空间大小。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体积和体积单位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体积的概念及体积单位的认识。

运用体积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体积单位的换算。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实体教具(如立方体、球体等)。

体积单位模型。

计算器。

2. 学具准备:学生分组合作准备相关实体物品。

学生每人一份体积单位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学生已知的知识,如长度、面积,引出体积的概念。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体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探究新知:介绍体积的概念,让学生触摸、观察实体教具,感知体积的存在。

介绍常用的体积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并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理解其大小。

引导学生进行体积单位的换算练习。

3. 巩固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际物体的体积测量,并用体积单位表示。

设计一些有关体积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4. 课堂小结:强调体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知识。

2. 收集生活中的实例,用所学体积知识进行解释。

六、教学拓展: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物体的体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体积的内涵。

2. 介绍体积在科学研究和工程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几何建模等。

七、课堂互动:1. 提问环节:让学生谈谈对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理解。

2. 小组讨论:如何运用体积单位解决实际问题?八、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2. 课堂练习的正确率。

3. 学生对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掌握程度。

九、教学反思:1. 本次教学中,学生对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掌握情况如何?2.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如何改进?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如何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十、教学延伸:1. 进一步学习其他三维几何概念,如表面积、体积的计算等。

《体积和体积单位》学案数学教案

《体积和体积单位》学案数学教案

《体积和体积单位》学案数学教案
标题:《体积和体积单位》学案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体积的概念,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并理解体积的含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理解和掌握体积的概念,熟悉常用的体积单位。

2. 难点:如何将抽象的体积概念具体化,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体积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新课,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体积吗?”
2. 新课讲解:
(1)体积的概念:体积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教师可以通过演示一些具体的实物来帮助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例如水杯、书本等。

(2)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

教师可以通过制作模型或者使用教具,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不同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

3. 实践活动:
设计一些实践活动,如测量不同物体的体积,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强调体积的概念和常用体积单位。

五、课后作业
布置一些与体积和体积单位相关的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以上就是《体积和体积单位》学案数学教案的一个大致框架,您可以根据这个框架,结合您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编写和扩展。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概念;2.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测量出物体的体积;3.熟练掌握计算体积的公式并能够灵活运用。

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1.体积的概念及体积单位;2.如何测量物体的体积;3.如何计算体积;重点:掌握体积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难点:如何准确测量物体的体积。

三、教学过程1.导入(2分钟)通过观察物体图片和展示一些有趣的物品,激发学生对体积的好奇心和兴趣,引导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什么是体积?如何测量体积?在什么场合需要测量体积等等。

2. 提出问题(3分钟)教师将写下几道问题,让学生在群体讨论中思考和回答。

如:一个边为10cm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一个球的体积如何计算?如何测量一块石头的体积?以及粉末如何测量等等。

3. 学习体积概念和单位(1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等多媒体手段,向学生介绍体积的概念、体积的单位等基础知识,引导学生理解体积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并确保学生掌握各种体积单位的换算关系。

4. 学习测量体积方法(15分钟)教师用实物展示或演示实验,讲解一些测量体积的方法,例如:直接测量、位姿法、水密定量法、分离法,以及粉末的倾斜量法等。

并鼓励同学们在课后自行观察并测量自己感兴趣的物体的体积。

5. 计算体积公式(10分钟)教师讲解和演示如何正确、灵活地运用计算体积的公式,并结合教材练习到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体积计算问题。

6. 小组合作探究(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探究有关体积的问题,进行实际操作、测量及数据记录,并小组合作撰写短文介绍各小组测量和计算体积过程中的主要方法和结果。

7. 小结(5分钟)教师通过回答学生提出的关于体积的问题,总结体积的概念和测量方法,并督促弱化巩固课本知识。

四、教学评价1.测量并求出每个同学的课桌面积和体积,与理论推测相比较,分析误差的原因,并通过学生的实践经验,对如何提高测量的准确性提出建议;2.以小组所述短文为依据进行互评,并对所获得结果进行总结及讨论。

【2024版】《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教学设计(精选7篇)

【2024版】《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教学设计(精选7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教学设计(精选7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有多大,要看它包含多少个体积单位。

教学重点:1、建立体积概念。

2、认识体积单位。

教学难点:建立体积概念。

教法:谈话法、实验法学法:观察法、自主探索法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定向导学:(2分)1、导入:课件出示:乌鸦喝水图片,问: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石头占了一定的空间)。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板书课题:体积和体积单位。

2、出示目标:(1)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有多大,要看它包含多少个体积单位。

二、自主学习(5分)自学内容:认真看课本27页至28页,边看边画出重点。

自学思考:1、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为什么?2、什么叫做体积?3、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4、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有多大?三、合作交流:(8分)1、生活中接近1立方厘米的物体是(),生活中接近1立方分米的物体是(),生活中接近1立方米的物体是()。

2、选择恰当的单位:橡皮的体积用(),火车的体积用(),书包的体积用()。

四、质疑探究(5分)1、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都是度量什么的?2、练习:①说一说:测量篮球场的大小用()单位。

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用()单位测量一只木箱的体积要用()单位。

五、小结检测(10分)(一)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二)检测:1、判断:一只长方体纸箱,表面积是52平方分米,体积是24立方分米,它的表面积大。

体积与体积单位教学设计

体积与体积单位教学设计
教材、网络资源
实践操作
1. 测量物体的体积
学生分组,使用测量工具(如量杯、刻度尺等)测量不同物体的体积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加深对体积概念的理解
测量工具、实物模型
2. 体积单位的实际应用
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题、PPT演示
总结归纳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并强调重点和难点
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黑板板书、PPT演示
作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置
1. 完成课后练习题
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练习题册、网络资源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要求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了解将要学习的知识点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体积与体积单位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教学资源
导入新课
引入体积的概念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水杯装水、书包装书等)引出体积的概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了解体积的含义
实物展示、PPT演示
新知讲授
1. 体积的定义
通过PPT展示体积的定义,并解释其意义
使学生明确体积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PPT演示、教师讲解
2. 体积单位的认识
介绍常见的体积单位(如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等),并通过实物或模型展示
使学生了解并认识体积单位,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实物模型、PPT演示
3. 体积单位的换算
通过举例和计算,讲解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设计优秀教案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设计优秀教案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设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感受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理解体积的含义。

2.引导学生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并会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3.培养学生运用体积单位进行物体体积估算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体积的含义,认识体积单位。

难点:体积单位间的换算。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实物模型(如正方体、长方体等)3.体积单位模型(立方米、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教师拿出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提问:你们能感受到这两个物体的大小吗?(二)探究体积的含义1.教师展示两个不同大小的正方体,提问:这两个正方体哪个更大?为什么?3.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比较等活动,进一步理解体积的含义。

(三)认识体积单位1.教师展示一个1立方米的正方体模型,提问: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3.教师依次展示1立方分米和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模型,引导学生认识这两个体积单位。

4.教师通过实物模型和课件,引导学生比较1立方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厘米的大小关系。

(四)体积单位间的换算1.教师提问: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等于多少立方厘米?3.教师通过实例讲解体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

(五)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一些物体,要求学生用体积单位表示它们的体积。

2.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所学的体积和体积单位。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七)作业布置1.请学生用今天所学的体积单位表示家中一些物体的体积。

2.家长签字确认。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模型和课件,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体积的含义,认识体积单位,并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氛围活跃。

学生在操作、观察和思考中,逐步理解体积的概念,掌握了体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

但需要注意的是,个别学生对于体积单位间的换算还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精品4篇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精品4篇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1---113页相应的“做一做”,练习二十九的第1~3题、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初步建立“体积”的概念,知道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知道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实际大小、2、使学生知道计量物体的体积,就要看它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建立关于体积大小的空间观念、3、使学生初步了解体积单位与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4、在学生学习活动中体现阶梯式评价。

教具、学具准备:1、教师准备:(1)实验器材:量杯、石块、水、(2)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实物模型,用3根1米长的木条钉成的直角架、(3)大小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实物、(4)多媒体课件、(5)桌椅摆放:六组,每两组对称形。

2、学生准备:(1)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模型、(2)长方体(正方体)纸盒或实物、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五年三班的同学特别喜欢参加学校举行的各种各样的比赛,是吗?而且每次都取得不凡的成绩。

作为你们的班主任老师,我感到特别的骄傲。

那么现在,我们就来一个小小的比赛,好不好?第一轮:比眼力。

依次发四条长短不同的线段。

指出先谁拿,后一起拿。

第二轮:比运气。

教师出示四个不同的平面图形。

学生随意点。

第三轮:比判断力。

依次发四个不同的长方体、谈话: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比较两个平面图形的大小,比较两个立体图形的大小、它们的意思相同吗?通过谈话后,引出“长度”、“面积”、“体积”等名称,提出问题:什么叫做物体的体积呢?(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要问吗?什么叫体积?体积单位有哪些?体积和表面积什么不同?(师板书:意义、单位、体积和表面积的区别)师:提得很好,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这些问题。

(一)、建立体积概念那么,什么叫做物体的体积呢?你们想怎样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自选学习方式。

教师拿出盛有半杯红色水的玻璃杯和用绳子捆着的石头一块,用手提绳子将石头浸入玻璃杯的水中、教师:注意观察放入石头后水面有什么变化、教师将石头提起,再放入水中一次、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观察的结果、学生:放入石头,水面上升、教师:把石头放入水里后,水面为什么会上升呢?请几位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石头占有一定的空间,放入水里后,使得水所占的空间变大了,所以水面就上升了、(1)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过程,注意实验过程中量杯里水位的变化情况、想一想,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做一个实验,大家还要仔细观察,动脑筋思考、装入满满一杯沙子、然后把沙子倒出,放入一块长方体积木,请一位同学来再将沙子装入玻璃杯,然后让学生说出实验的结果、学生:沙子多出来了、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沙子会多出来呢?让几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概括、(2):因为这块积木占有一定的空间,积木放到杯子里就占据了杯子的一部分空间,所以沙土就装不下了、(3)(自学)在水杯中放入一块石头,在水面处做一个黄色记号。

设计《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体积的计算方法和单位换算

设计《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体积的计算方法和单位换算

体积是物体占据的空间大小,是三维物体的一个重要量度。

计算体积是物理、数学等学科中的基础内容。

本文将简单介绍如何设计一小时的《体积和体积单位(1)》教案,包括体积的计算方法和单位换算。

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立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2)掌握不同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1.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理论知识讲解和实践操作的相互结合,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教师指导和课外实践的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二、教学内容2.1 体积的概念体积是指三维几何图形所占据的空间大小。

例如,一个立方体的体积可以通过计算其长、宽和高的积得出。

2.2 体积的计算方法(1)立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 = a³,其中a表示立方体的边长。

(2)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 = l × w × h,其中l表示长方体的长度,w表示长方体的宽度,h表示长方体的高度。

(3)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 = πr²h,其中r表示圆柱体的底部半径,h表示圆柱体的高度。

2.3 体积单位常见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m³)、立方厘米(cm³)、立方毫米(mm³)、升(L)和毫升(mL)等。

其中,1立方米等于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等于1000立方厘米。

三、教学过程3.1 教师引导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际例子和图形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积的计算方法。

3.2 实践操作学生可以组成小组,进行体积计算实践操作。

例如,给出一个长方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学生需要计算其体积,并将结果转换成不同的体积单位。

3.3 课外实践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外寻找和测量不同形状的物品,计算它们的体积并记录下来。

例如,学生可以测量自己的书包、双手的体积等等,从而加深对体积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评估4.1 个人测试教师可以通过小测验的方式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教学策略。

7.3.1《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 青岛版

7.3.1《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  青岛版

7.3.1《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知道体积是用来描述物体占据空间的大小。

2. 使学生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并能够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3. 培养学生运用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体积的概念及体积单位的认识。

2. 教学难点:体积单位间的换算及实际应用。

三、教学准备1. 体积模型或教具,如立方体、长方体等。

2. 体积单位换算表。

3. 相关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引入体积的概念。

例如:“同学们,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面积单位呢?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概念——体积。

”2. 讲解体积概念讲解体积的定义,即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可以通过实物模型或教具,如立方体、长方体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体积的概念。

3. 介绍体积单位介绍常用的体积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并讲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可以通过举例或练习题,让学生掌握体积单位间的换算。

4. 实际操作与应用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测量一些常见物体的体积,如书本、铅笔盒等。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体积的概念及体积单位的重要性。

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体积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知识。

2. 在实际操作环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3. 课后要及时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辅导,提高教学质量。

六、课后作业(略)七、板书设计(略)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体积概念的理解程度。

大单元教学3.4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

大单元教学3.4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
4. 体积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运用体积知识进行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5. 体积单位的换算:理解不同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如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6. 体积计算方法的应用:能够运用体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容器、空间几何体的体积等。
7. 体积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理解体积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如购物、烹饪、建筑等领域。
2. 批改学生的思考题,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改进建议。例如,如果学生在思考题中没有提供具体的实例,应及时引导学生提供实例,以便更好地理解体积的应用。
3. 在反馈时,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和困惑,并及时解答。例如,如果学生在计算体积时遇到困难,应及时帮助他们理解体积计算的原理和方法。
4. 在反馈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例如,如果学生在思考题中提出了一个创新的解决方案,应及时给予肯定,并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发挥创造力。
c) 请学生解释并说明如何将一个长方体物体分割成若干个相同体积的小立方体,并计算每个小立方体的体积。
d) 请学生设计一个实验,通过改变一个长方体物体的形状,观察其体积的变化,并解释原因。
e) 请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方案,计算并制作一个能够容纳一定体积物品的容器。
2. 请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完成以下思考题: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讲解体积单位换算时,部分学生对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理解不透彻,计算时出现错误。针对这个问题,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体积单位换算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熟练掌握。
此外,在课堂展示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表达能力较强,但也有部分学生较为紧张,不敢大方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针对这个问题,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多给学生提供发言的机会,鼓励他们大胆表达,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公众场合的表达能力。

五年级下学期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五年级下学期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五年级下学期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体积的概念,理解体积的意义。

2. 让学生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

3. 培养学生运用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体积的概念及意义2. 体积单位的认识3. 体积单位的换算4. 实际问题中的体积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体积的概念、体积单位的认识及应用。

2. 难点:体积单位的换算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认识体积和体积单位。

2. 运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演示、模型展示等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体积概念。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的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如“一个长方体木箱的体积是多少?”引发学生对体积的思考。

2. 讲解体积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体积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3. 介绍体积单位:让学生了解常用的体积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

4. 演示体积单位的换算: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掌握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5. 练习与应用: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的体积、容积等。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体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活动: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如“一个长方体木箱的体积是多少?”引发学生对体积的思考。

2. 探究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体积的理解,并介绍自己熟悉的体积单位。

3. 实践活动:学生动手操作,进行体积单位的换算练习。

4. 应用活动: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的体积、容积等。

5. 总结活动: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体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

2. 理解与应用:通过练习题的正确率来评估学生对体积概念和体积单位的理解程度,以及运用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体积的概念,知道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体积。

2. 学生能够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 学生能够运用体积单位正确测量和计算物体的体积。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体积单位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学生能够意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体积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理解体积的含义。

2. 体积单位:介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三种体积单位,让学生了解它们的大小和应用。

3. 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授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让学生能够进行单位转换。

4. 测量体积:教授如何使用体积测量工具(如量筒、体积箱等),引导学生正确测量物体的体积。

5. 计算体积:教授如何运用体积单位计算物体的体积,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体积的概念及常用体积单位。

2. 体积单位的换算。

3. 测量和计算物体的体积。

难点:1. 体积单位的换算。

2. 运用体积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模型引导学生认识体积的概念和体积单位。

2. 采用操作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和计算体积,提高操作能力。

3. 采用问题解决法,设计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体积单位解决问题。

4. 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和实践,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实物和模型,如立方体、球体等,用于展示体积的概念和体积单位。

2. 准备体积测量工具,如量筒、体积箱等,用于学生实践测量体积。

3. 准备体积单位的卡片或板书,用于教学单位换算。

4. 准备实际问题案例,用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体积和体积单位青岛版(五四学制)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体积和体积单位青岛版(五四学制)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3.3 体积和体积单位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五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三章第三节内容,主题是“体积和体积单位”。

我们将通过实际情境引入体积的概念,探讨体积的意义以及常用的体积单位。

我们将学习如何测量和比较不同物体的体积,以及如何使用体积单位来描述物体的空间大小。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体积的概念,知道体积是物体占据空间的大小。

2. 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 能够运用体积单位来测量和描述物体的空间大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体积的概念,掌握体积单位的换算关系。

2. 教学重点:能够运用体积单位来测量和描述物体的空间大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积木、水杯、水、尺子。

2. 学具:学生尺子、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拿出一个积木和一个水杯,将积木放入水杯中,让学生观察积木在水杯中的位置,引出体积的概念。

2. 讲解体积的意义:我解释体积是物体占据空间的大小,不同的物体占据的空间大小不同。

3. 学习体积单位:我介绍常用的体积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4. 例题讲解:我拿出一道例题,比如“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8厘米,求它的体积。

”我带领学生一起计算,讲解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我给学生发放练习本,让他们独立完成一些有关体积的练习题,比如“一个正方体的边长是6厘米,求它的体积。

”6. 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体积”和“体积单位”两个词,并在旁边画出积木和水杯的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7. 作业设计:我布置了一道作业题:“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2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6厘米,求它的体积。

”并给出了答案。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教学中,我发现了几个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并针对这些重点细节进行了补充和说明。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体积的基本概念。体积是描述物体占有空间大小的属性。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包装、建筑设计等方面。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以一个长方体箱子为例,讨论如何计算其体积,并探讨体积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体积的计算方法和体积单位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比如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1.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使其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方法,理解体积的概念,感知物体体积的大小。
2.培养学生的计量意识,掌握体积单位及其换算,能够准确测量和计算简单几何体的体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通过探索体积计算公式,理解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数学抽象和模型建立的能力。
-体积单位:掌握立方厘米和立方分米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体积的计算方法:重点掌握长方体(长×宽×高)和正方体(棱长×棱长×棱长)的体积计算公式。
-实际应用:将体积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体积测量和计算问题。
举例解释:
-在讲解体积的概念时,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大小的积木块,让学生直观感受体积的大小。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体积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计算不同形状物体的体积。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使用积木块拼出不同的形状,并测量其体积。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在导入新课的环节,我尝试通过生活实例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但在讲授理论部分,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体积单位的换算掌握不够牢固,可能是我讲解得还不够细致,或者需要设计更多有趣的例子来帮助他们记忆。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P27-28体积和体积单位。

【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理解体积的含义,了解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建立1cm3、1dm3、1m3的表象。

2.让学生通过猜想、验证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扩展学生的思维。

3.通过学生对体积意义的探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运用比较合适的体积单位计量物体的体积。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感知物体的体积,掌握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知识帮助学生建立体积是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大小的表象,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

【学情分析】当前五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虽然比以前有所提高,但还是正处于以形象思维能力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

因此,第一次出现的“空间”、“体积”概念,对五年级学生来说是十分抽象的,但是,此时的学生,已经有了丰富的关于“物体大小”的生活经验,激活学生的这一生活经验,让“体积”这一新知,建构在生活经验之上,显得尤为重要。

本课的教学设计的编排,正是体现了上述学生的心理特征,也反映了数学的抽象特点。

本课利用学生熟悉的“乌鸦喝水”的故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关于“物体大小”的生活经验,引发学生感知:“物体都占据一定的空间。

”,进而联系生活实际,利用生活中的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的比较,感受抽象的“体积”概念,接着利用体积相近难以直观判断大小的两个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引出“体积单位”概念,进而让学生体验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几何形体的大小,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表象。

【教学过程】课前交流乌鸦喝水的故事师:老师了解到我们班的孩子很爱读书,相信这个故事大家都听过。

什么故事,一起说。

生:乌鸦喝水。

师:这个故事我们从幼儿园就开始听,今天你能从数学的角度来思考一下,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呢?生:因为它把石子放到水里水位上升了。

生:因为它的嘴太短,水又太少,它把石子衔到水里,水位就会上升。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一等奖及案例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一等奖及案例

1、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一等奖及案例《体积和体积单位》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空间观念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教学的。

本节课主要采取了小组活动的形式,来教学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

教师先通过实验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体积的概念,使学生理解体积的含义,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

再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感知,建立常用的体积单位观念,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建立单位体积大小的概念。

最后让学生从教学活动中知道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是看它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课前调查:1、目的:(1)通过课前调查,使教师进一步掌握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把握教学重难点,学习教学方法,开拓教学思路,从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2)通过课前调查,使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空间观念和感知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2、对象:依据目的,课前调查的对象为两方面。

一是教学者教师,二是教学主体学生。

3、内容:(1)教师的课前调查1、大纲分析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及案例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及案例通过对学生进行课前调查,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意识。

很多学生在课前调查中要求通过自己动手作实验和自己动手作体积单位来自学本节课。

教师也顺应学生的要求,例如让学生讲故事导入,设计了实验内容和自学内容。

以开放的课堂形式,极大地解放了学生手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材分析:1、内容:《体积和体积单位》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空间观念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教学的。

主要内容是教学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教材先通过实验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体积的概念,再通过观察与感知,建立常用的体积单位观念,最后教材说明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是看它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体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眼、动手、动脑来培养学生分析、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以及对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的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使学生感知物体的体积,初步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体积观念。

三、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体积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大小表象,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

四、教学方法实验观察、动手操作,课件演示。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课件、同样大小的量杯2个、石头一块、土豆一个,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正方体模型若干,三角架两个,正方体盒子和奶粉桶等。

六、教学程序(一)课前谈话同学们,今天第一次到咱们张家口西豁子小学来上课,我感到非常高兴,尤其听说咱们班的同学特别聪明,是吧!老师非常期待你们的精彩表现,有信心吗?我们上课前进行个小测试,看看照片上的人,你们知道是谁吗?同学们纷纷猜测:有的猜爱因斯坦,有的猜爱迪生等等,也有的猜牛顿。

老师告诉你们,在他身上曾经发生过一件有趣的事,他被树上掉下来的苹果砸到过头部,知道他是谁了吧!(牛顿)如果这个苹果砸在你的头上,你会感觉怎么样?(学生说感觉)牛顿被苹果砸到头部就发现了万有引力,为什么?学生回答: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等随着学生回答师板书: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观察,一起来思考,相信你也会收获多多,好吗?(设计意图:利用牛顿图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激发学生爱观察爱思考的热情。

)(二)探究新知1、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认识物体的体积。

教师拿两个同样大小的量杯,量杯盛放同样多的红颜色水。

(便于观察)师:同学们,现在老师来做一个实验,请仔细观察,先比较一下这两个杯子的水,你发现了什么?(同样多)对,都是300毫升。

师往第一个杯子放入石块,请学生观察,水面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学生观察实验,发现水面上升。

说明石块占有空间。

师板书:空间师往第二个杯子中放入土豆(土豆比石块大),请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放入土豆的水上升的比放石块的多,说明物体所占空间大小不同。

师板书:大小揭示概念:石块、土豆我们可以统称它们为物体。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师把体积概念补充完整: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学生进一步理解体积概念。

石块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石块的体积。

土豆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土豆的体积。

石块和土豆比谁的体积大?举例比较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如老师与某学生比,老师和姚明比谁的体积大,讲台和课桌比谁的体积大等。

(学生很快就能观察比较并回答。

)你们是怎么知道的?生:看出来的(设计意图:通过实验让学生发现思考并感受到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而所占空间大小又是不一样的,从而理解体积的概念。

)2、引出体积单位课件出示两个大小差不多的长方体纸盒引导:师:有的物体体积相差很多,我们利用观察法就能比较出它们体积的大小,那么这两个长方体,你们能看出它们的大小吗?(学生有的说左边的大,有的说右边的大,看来是不容易比较)师:要想比较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好办法吗?学生纷纷想办法,甚至有的学生想到了把物体放水中比较,即排水法。

(对想到排水法的同学给予肯定)师:这位同学真聪明,他想到的这种方法叫排水法,也是测量物体体积的一种好方法。

像我们刚才如果比较土豆和石头的体积大小就可以用这种方法。

但有时候物体很轻,可能会漂在水面上,或是物体比较大,不容易找到一个容器,另外也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往水中放的,像这两个纸盒。

看学生想不出,给学生个提示:借鉴原来的知识,也是我们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还记得我们三年级学习面积单位时,是怎么比较两个相近的长方形的大小的吗?当时我们是看看长方形里面含有多少个相同大小的正方形。

那是比较平面的大小,如今我们要比较的是两个长方体的体积,怎么办?学生会想到把两个正方体分割成若干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再比较。

课件出示:左边的分成4个较大的正方体,右边的分成8个较小的正方体。

师:如果分割成的正方体大小不同,这样比较可以吗?为什么?师:看来要比较物体的体积大小,需要有一个统一的体积单位来计量。

(设计意图:通过判断两个大小近似的物体的体积,使学生认识到计量物体的体积大小要用到体积单位。

)在认识体积单位前,我们先来回想一下,计量线段的长度用什么单位?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计量面的大小使用什么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学生回顾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师用课件出示)计量立体图形的体积,还能用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吗?(不能)应该用什么单位?(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体积单位)有谁知道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学生根据长度单位及面积单位能联想到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师:对,我们可以用字母cm3,dm3, m3分别来表示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师板书用字母表示的:cm3,dm3, m3。

(设计意图:借鉴原来的知识,是我们学习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由回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从而引出常用的体积单位。

)3、认识体验体积单位的大小(1)师:棱长是1cm的正方体,体积是1 cm3。

(师板书)师:我拿的这个正方体,它的棱长就是1厘米,体积是1cm3。

请你们每人拿出一个这样的学具,看一看,记住1cm3的大小。

请学生用橡皮泥捏一捏1cm3的大小,看谁捏得又快又接近。

(学生观察1 cm3的大小,并用橡皮泥捏一捏1cm3的大小,同学们捏得几乎都是正方体的。

)师:这位同学捏得真好,非常接近1cm3。

那我把它为捏成圆的、扁的、长的(师一边捏一边问),它的体积是多少?(1cm3)为什么?师:虽然这个橡皮泥的形状变了,但它所占空间的大小没变,都是由大约是1cm3的小正方体变成的。

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它的体积大约是1cm3?自由回答。

(如蚕豆的大小、手指尖、花生豆、小杏核、口香糖、宫爆鸡丁里的胡萝卜、鸡丁等)(2)我们已经知道了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cm3,那么1立方分米是多大的正方体?(师板书)老师拿出三个正方体,请同学们猜一猜,哪个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分米?请一个代表上台来量一量,验证谁猜的对。

请每组学生拿出1立方分米的学具来体验大小,再用手比划1立方分米的大小,加深印象。

请学生猜老师拿出的物体的大小。

(奶粉桶,1升2升的饮料瓶等)想一想: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分米?(婴儿的头,大粉笔盒,豆腐块,两瓶矿泉水等)(3)计量集装箱的体积用立方厘米和立方分米合适吗?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立方米)1立方米是多大的正方体?(根据回答板书1m,1m3)用三脚架支一个约1立方米的正方体。

四个学生合作拉一拉,大约多大是1立方米。

老师的讲台体积大约是多少?你们知道大约多少瓶普通矿泉水是1立方米吗?(学生猜测)500毫升的矿泉水,倒入1立方分米的盒子里,大约需要两瓶,而倒入1立方米的水箱中,大约需要2000瓶。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猜,测量,观察,动手操作,找一找等活动使学生充分的感受和体验1cm3,1dm3, 1m3的大小,进而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具体化。

4、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生:体积和体积单位(师板书课题)师:你们弄懂了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智慧屋,老师来考考你们!(三)巩固应用1、组成下面各图的每个小正方体的体积为1cm3,把每个图形的体积填在横线上。

(都是4 cm3)这些物体拼成的形状不同,为什么都是4 cm3?_____立方厘米 ____立方厘米 ____立方厘米 ____立方厘米(引导学生理解一个物体里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它的体积就是多少。

)2、看图,填出物体的体积单位。

冰箱的体积约是1.5();液晶电视的体积约是50()手机的体积约是38();橡皮的体积约是10()VCD机的体积约是4();汽车集装箱的体积约是40()3、昨天我收到外甥的一封来信,有点郁闷,你们大声读一读,这封信有问题吗?姨妈:您好!好久没见,很想您。

我上五年级后学到好多知识,今天学习了体积单位,我知道了常用的体积单位有cm 、dm、 m。

姨妈,最近我家买新房了,房子的面积有120 立方米;我也长个了,我的身高有1.5平方米;爸爸今年买了一辆小轿车,我猜它的体积大约有6 dm3。

妈妈还给我买了点读机,我估计体积大约是 2 cm3。

姨妈,就先写到这里吧,祝您工作顺利!学生提出信中的错误,然后改正。

师:看来,我们学知识一定要学精,否则就会笑话百出。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1题使学生理解一个物体里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它的体积就是多少。

2题3题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够灵活的估算物体的大小,并能选择合适的单位。

)(四)课后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谈收获。

)看来我们只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就会收获多多。

以后我们在学习上就要这样,相信你们会更棒!七、板书设计体积和体积单位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棱长是1cm的正方体,体积是1 cm31dm 1dm31m 1m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