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付账款明细账

合集下载

应付账款明细账

应付账款明细账

应付账款明细账应付账款明细账是企业会计中关于应付账款的一种会计账簿。

它用于记录企业与其供应商或其他债权人之间的应付账款交易明细,便于对账款的收付情况进行监控和分析。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应付账款明细账的基本概念、记账原则、记录内容以及使用方法等方面内容。

应付账款明细账是企业财务部门根据企业与供应商的往来账款关系而建立和使用的一本账簿。

它是企业综合财务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对于控制账款风险、做好供应商管理、优化现金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分别从记账原则、记录内容和使用方法三个方面介绍应付账款明细账。

首先,应付账款明细账的记账原则遵循借贷记账法。

根据我国《会计法》的规定,企业应按照收付实际进行记账。

即当企业收到供应商的货物或服务时,应在借方记账;而当企业支付给供应商货款或服务费用时,应在贷方记账。

这样可以确保账款明细账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其次,应付账款明细账的记录内容包括供应商的名称、交易日期、交易金额、交易对象、交易明细等信息。

其中,供应商的名称是指与企业发生应付账款往来的具体单位或个人的名称。

交易日期是指交易发生的具体日期,用于确定账款的应收期限和管理风险。

交易金额是指每一笔交易的具体金额,用于核对账款的收付情况。

交易对象是指交易的具体内容,可以是货物的购买、服务的提供等。

交易明细是指对每一笔交易进行详细描述和记录的内容,如货物的种类、数量、价值等。

记录这些内容可以帮助企业及时了解和掌握应付账款的情况,为决策提供依据。

最后,应付账款明细账的使用方法主要包括查账、对账和分析三个方面。

查账是指根据明细账的记录,对账款进行核对和查账,确保账款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对账是指将企业实际支付给供应商的账款与应付账款明细账进行对比,查找和解决账款不平等问题,保证账款的及时支付和供应商关系的良好。

分析是指对应付账款的情况进行分析和统计,为企业的财务决策提供参考。

通过对应付账款的分析,可以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供应商的合作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和策略。

应付账款明细账(电子表格)

应付账款明细账(电子表格)
现金日记账
2018年 月 7 7 7 7 7 日 1 13 15 15 16 ¥200,000.00 ¥1,000.00 ¥20,000.00 ¥19,000.00 ¥2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种类 凭证 号数 摘要 借方 贷方 ¥30,000.00 ¥2 0 0 0 0 0 0 ¥1 9 0 0 0 0 0 借方 贷方 ¥3 0 0 0 0 0 0 亿仟百十万千百十元角 分 亿仟百十万千百十元角分 借或贷 贷 贷 贷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30000.00) (10000.00) (29000.00) 171000.00 170000.00 余额 亿仟百十万千百十元角分 ¥ - 3 0 0 0 0 0 0 ¥ - 1 0 0 0 0 0 0 ¥ - 2 9 0 0 0 0 0 ¥1 7 1 0 0 0 0 0 ¥1 7 0 0 0 0 0 0 核对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应收应付明细账账 设计

应收应付明细账账 设计
** 有 限 公 司 应 付 账 款 明 细 账
2011年 凭证 月 日 种类 号数 12 14 12 25
摘要
借方
¥169,172.33 ¥6,806.78
贷方
亿仟
¥119,172.33
借方
借方
贷方

余额

百 十万千百十元角分亿 仟百十万千百十元角分贷 亿仟百十万千 百十元角分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1 6 9 1 7 2 3 3
借 ¥- 1 6 9 1 7 2 3 3
¥6 8 0 6 7 8
借 ¥- 1 7 5 9 7 9 1 1
¥1 1 9 1 7 2 3 3 借
¥- 5 6 8 0 6 7 8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借

会计科目-应付账款

会计科目-应付账款

204
30 000
1
2121 应付账款
三、企业与债权人进行债务重组,应按以下规定处理:
(2)甲企业的账务处理: ①计算债务重组损失: 应收账款账面余额 减:收到的现金 差额 减:已计提坏账准备 债务重组损失 ②应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 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借:主营业务成本 120 000 贷:库存商品 120 000 在本例中,甲公司销售产品取得的利润体现在营业利润中,债务重组 利得作为营业外收入处理。
1
2121 应付账款
三、企业与债权人进行债务重组,应按以下规定处理:




(2)乙公司的账务处理: ①计算债务重组损失: 应收账款账面余额 350 000 减:受让资产的公允价值 200 000 增值税进项税额 34 000 差额 116 000 减:已计提坏账准备 50 000 债务重组损失 66 000 ②应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商品 2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 000 坏账准备 50 000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 66 000 贷:应收账款 350 000
3
2111 应付票据
.
3
2111 应付票据
.




【例】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该企业2010年2月6日,开出并 呈兑一张面值为58 500元、期限5个月的不带息商业承兑汇票,用以 采购一批材料,材料已收到,按计划成本核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 明的材料价款为5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8 500元。该企业的有关会 计分录如下: 借:材料采购 5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 500 贷:应付票据 58 500 承上例,假设上例中的商业承兑汇票为银行承兑汇票,甲企业已 经缴纳承兑手续费29.25元。该企业的有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财务费用 29.25 贷:银行存款 29.25

应付账款明细账付款付款凭单

应付账款明细账付款付款凭单

记录现金、银行存款支付 付款凭证(附支票存根等)、现金日记账、银 行存款日记账
二、购进与付款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

1.购进与付款业务中不相容职务的分离 2.货物和劳务的请购 3.订货控制
4.购入货物的验收
5.应付账款的控制 6.付款控制
案例

基本情况:B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目前主要采用手 工会计系统。ABC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审计B公司2008年度
取得或编制应付账款明细试算表,并进行验算与核对
2.分析程序
(1)比较应付账款本期与上期的余额,分析其波动原因; (2)计算长期挂账的应付账款占全部应付账款的比重,与上 期数比较,调查、分析长期挂账的应付账款,判断被审计
单位是否缺乏偿债能力或利用应付账款隐瞒利润;
(3)计算应付账款对购货总额的比例、应付账款对流动负债 的比率,并与前期对比,评价应付账款的总体合理性; (4)利用存货、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的增加变动幅 度,判断应付账款增减变动的合理性。
150
宏大
合计
543268547865源自1632268505589
300.46
99.51
升幅巨大,但总额 小,一般审查
总体降幅小
分析说明: 分析了150个应付账款明细账户中余额或发生额较大的50个明细账户, 占总数的33%。其中有15户升幅或降幅较大(占20%),其余35户变动幅度 在正常范围内。因此,决定重点对变动幅度大的15户进行审阅。 本期主要物资采购金额较上年有所增加(103%),结合购货现金支出 增加约3%的情况进行分析,可以认为:应付账款期末余额总体是合理的。
(6)询问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和采购人员,查阅资本预算、工作 通知单和建筑合同等。

应付账款明细账

应付账款明细账

第 20 页第 21 页第 22 页第 23 页#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第 24 页#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第 25 页#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第 26 页#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 #VALUE!第 27 页第 28 页第 29 页第 30 页第 31 页第 32 页第 33 页第 34 页第 35 页第 36 页第 37 页第 38 页第 39 页第 40 页第 41 页第 42 页第 43 页第 44 页第 45 页#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第 46 页#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第 47 页#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第 48 页#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第 49 页#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第 50 页#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VALUE!。

应付账款财务管理制度

应付账款财务管理制度

应付账款财务管理制度一、总则1、为了加强企业应付账款的管理,规范应付账款的核算和支付流程,保证企业资金的合理使用和财务信息的准确可靠,特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与应付账款相关的所有业务活动。

二、应付账款的定义及分类1、应付账款是指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或接受劳务供应等经营活动应支付给供应商的款项。

2、应付账款按照供应商的不同,可分为国内供应商应付账款和国外供应商应付账款;按照账期的长短,可分为短期应付账款和长期应付账款。

三、应付账款的确认与计量1、应付账款的确认应以与供应商签订的有效合同、订单、发票等为依据。

2、应付账款的计量应当按照实际发生的交易金额确定,包括货物或劳务的价款、增值税、运费等相关费用。

3、对于货到票未到的情况,应在月末暂估入账,下月初冲回,待收到发票后再正式入账。

四、应付账款的记录与核算1、财务部门应设置专门的应付账款明细账,对每一个供应商的应付账款进行明细核算。

2、应付账款的记账凭证应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编制,确保记账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准确性。

3、定期对应付账款明细账与总账进行核对,确保账账相符。

五、应付账款的支付流程1、采购部门根据合同约定和实际到货情况,填写付款申请单,并附上相关的采购合同、验收报告、发票等资料。

2、付款申请单依次经过采购部门负责人、财务部门负责人、主管领导的审核签字。

3、财务部门根据审核通过的付款申请单,安排资金支付。

支付方式包括银行转账、支票、汇票等。

4、支付完成后,财务部门应及时在应付账款明细账中进行记录,并更新支付状态。

六、应付账款的账龄分析1、财务部门每月对应付账款进行账龄分析,按照账龄的长短分为1 个月以内、1-3 个月、3-6 个月、6 个月-1 年、1 年以上等不同区间。

2、对于账龄较长的应付账款,应及时与供应商沟通,了解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协商还款计划、催要发票等。

3、账龄分析结果应作为企业制定资金计划和信用政策的重要依据。

应付账款明细账实训报告

应付账款明细账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深入理解应付账款明细账的设置、登记和核算方法,提高学生对企业财务会计实务工作的认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实训,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以下内容:1. 应付账款明细账的设置和登记方法。

2. 应付账款明细账的核对和调整。

3. 应付账款明细账的期末处理。

4. 应付账款明细账的分析与利用。

二、实训环境实训环境为模拟企业财务部门,提供必要的账簿、凭证、报表等资料,以及计算机软件辅助教学。

三、实训原理应付账款明细账是企业会计核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记录和反映企业与其他企业或个人之间的应付账款情况。

其基本原理如下:1. 应付账款明细账应根据企业实际经济业务设置,按照债权人的名称设立明细账。

2. 应付账款明细账的登记应根据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进行,确保账簿记录的真实、准确、完整。

3. 应付账款明细账应定期进行核对和调整,确保账账、账证、账实相符。

4. 应付账款明细账的期末处理包括计提应付账款利息、调整坏账准备等。

四、实训过程1. 账簿设置与登记(1)根据模拟企业的实际情况,设置应付账款明细账,包括借方、贷方、余额等栏次。

(2)根据提供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逐笔登记应付账款明细账。

(3)定期进行账簿核对,确保账簿记录与凭证相符。

2. 核对与调整(1)定期与供应商进行对账,确保应付账款明细账与供应商提供的对账单相符。

(2)根据对账结果,对账簿记录进行调整,确保账实相符。

(3)对长期挂账的应付账款进行核查,分析原因,并提出处理建议。

3. 期末处理(1)计提应付账款利息,根据合同约定或市场利率计算利息,并登记入账。

(2)调整坏账准备,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坏账准备计提方法,计算坏账准备金额,并登记入账。

4. 分析与利用(1)分析应付账款明细账,了解企业应付账款的结构、金额、期限等情况。

(2)利用应付账款明细账,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

五、实训结果通过本次实训,我掌握了以下内容:1. 应付账款明细账的设置、登记、核对、调整、期末处理和分析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第 5 页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第 6 页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第 7 页
徐自强
2014年 月 4 4 4 日 4 4 4 凭证 种类 号数 17 18 20 摘要 3.21宏泰 3.12大中 3.16大中 借方
应付账款明细账
贷方 ¥18,252.00 ¥10,920.80 ¥7,752.00 借方 贷方
亿 仟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元 角 分 亿 仟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元 角 分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第 14 页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第 15 页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第 16 页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第 2 页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第 3 页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第 4 页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第 8 页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第 9 页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第 10 页
第 返回公司目录
20

借 或 贷
第 余额
1
页 核对
亿 仟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元 角 分
¥ 1 8 2 5 2 0 0 贷 ¥ 1 0 9 2 0 8 0 贷 ¥ 7 7 5 2 0 0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 1 8 2 5 2 0 0 ¥ 2 9 1 7 2 8 0 ¥ 3 6 9 2 4 8 0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第 17 页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第 18 页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第 19 页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第 11 页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第 12 页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贷 第 13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