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模式与当代世界发展

合集下载

中国模式的世界影响

中国模式的世界影响
第一言论 c
Hale Waihona Puke 。m m ent s中国模式的世界影响
中国模式对世界各国, 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 这是客观的. 也是积极的. 是中国对世界发 畏的贡献 各国如豫借 鉴中国模式 . 一定意 义i最重要的不 是看 中国怎么做 。 在 而是破除世界 发畏单一道路 的迷 信. 积极依照独特 的国情探 索 自身的发展道路
何在参与经济全球 化 中受益 ,中国模式无疑值得参考
和借 鉴 。

些转 型 国 家看 重 中 国有 效 转 型 的经 验 :在 2) (世
纪 未期 的 全球 化 和 市 场化 的 进程 之 中 ,不 少 国家 经 历
前的 中国有很 多相似之 处?古 巴和 中国在 国情 、 口、 人 经济力量等诸 多方 面也有许 多差别 ,古巴不能 完全照 搬 中国模 式 , 而是应该在积极 学习的基础之上 , 根据 国 情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 :
中国模 式 对世 界各 国 , 生这 样或 那样 的 影响 , 产 这是 客观的, 也是 积极 的 , 中国时世 界发 展 的贡 献 。 是 当然 , 中
了经 济 体制 等 方 面 的 转轨 然 而在 这 个过 程 中 , 多 国 很 家经 历 了磨 难 甚 至 失败 、 比如 俄 罗斯 , 转轨 中采 用理 论
是最大的发展 中国家, 自新 中国成立 以来在革命和 建
设 中的重 大举 措 ,都 对 一 些 发 展 中 国 家产 生 这 样 或 那 样 的 影 响 、当今 大部 分 发 展 中 国 家的 首要 任 务 是 消 除
贫 困 、中国模式 回应 了发展 中国家有没有能 力;除 贫 肖
困的疑 问 现 在 对 中国模 式 感 兴趣 的发 展 中 国 家 , 要 主 是 那 些发 展 水 平 低 于 或 接 近 于 中 国的 国 家 , 那些 与 中 国保 持 良好政 治 经济 关 系的 国 家 :近 些年 , 国模 式在 中

中国模式的内涵与意义

中国模式的内涵与意义

中国模式内涵及意义摘要:中国的发展模式,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断摸索出来的结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特有的发展模式,符合中国的国情,是由社稷体制、民本政治和国民经济三位一体共同构成的符合中国发展的一种模式。

在多年的发展中,促进了中国民主、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对中国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模式,苏联模式,中国特色,民主美国《时代周刊》高级编辑乔舒亚·库伯·雷默( Joshua Cooper Ramo) 在伦敦《金融时报》上首次提出了“北京共识”( Beijing consensus) 的概念,由此开启了世界对中国模式高度关注的序幕[1]。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领导全党全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并提出“以苏为鉴”,试图摆脱苏联模式,探索中国自己的发展模式,但最终没有取得成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2]。

中国模式作为中国经验、中国特色和中国道路的集中概括,是世界认识中国和中国认识自己的重要理论范畴[3]。

一、中国模式内涵中国模式的兴起,一方面,源自“华盛顿共识”的破产;另一方面,则得益于“北京共识”的提出。

前者表明转向完全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的“华盛顿共识”并不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道路;后者则意味着中国经济转型和发展道路的成功具有中国特色及制度贡献。

这就使得总结和概括中国经验的中国模式,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

关于是否存在中国模式以及用什么概念来表达这个提法,目前学术界还存在分歧。

持否定或谨慎态度的学者认为不存在中国模式或慎用中国模式这个提法,如李君如表示,中国各方面的体制还没有完全定型,讲“模式”有定型的嫌疑,既不符合事实,也很危险[4]。

持赞成态度的学者认为中国模式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如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教授表示“中国模式的崛起可以说是21世纪国际关系上的一件大事情。

当代世界经济特点及中国的发展战略

当代世界经济特点及中国的发展战略

当代世界经济特点及中国的发展战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指国家之间通过设立一套机构,在经济方面打破国界,实行不同程度的合作和调节,使各国在生产、流通、分配等领域向着结成一体的方向发展。

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动力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即一个国家、民族的经济关系跨越自身疆界的显著变化,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科技革命推动的结果。

世界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1)国际投资的迅速增长,带来了资本的国际化。

(2)对外贸易成为国际交往中最活跃的环节和各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促进了市场的国际化。

(3)国际金融交易大大超过世界生产和商品交易、服务贸易,成为国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促成了金融的国际化。

(4)战后跨国公司大量涌现,并在全球经营,带来了生产和销售的国际化。

(5)全球贸易规则日趋统一。

我们要正确认识世界经济全球化。

世界经济全球化是战后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大发展的产物,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

对发展中国家既有利也有弊。

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增长;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加速自己的工业化进程,使自己产业结构不断改善;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能够引进更多资金和技术,促进本国经济繁荣。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还意味着挑战和风险。

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要受到主要是按西方国家意志制定的国际经济规则的约束和制约,为此要付出一些代价;国民经济对外依赖程度日益提高,将使发展中国家易受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迅速开放国内市场,使外国货物大批涌入会强烈冲击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国际短期资本大量涌入,也大大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风险;大量引进外资和技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有被跨国公司和国际经济组织控制的危险等。

发展中国家必须积极参加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孤立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之外是没有出路的。

但发展中国家在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时,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巨大风险和安全问题有充分的认识,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趋利避害。

国际形势与中国经济发展展望

国际形势与中国经济发展展望

国际形势与中国经济发展展望当前国际安全形势人类的历史进入20世纪7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以来,国际局势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冷战后国际安全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

世界大战打不起来了。

局部战争呈下降趋势。

经济安全的地位空前突出。

虽然世界上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和不稳定的因素,仍然是矛盾丛生,冲突不断,但今后相当时期,国际形势发展的主流仍将是和平与稳定、发展与合作。

事实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

它的解决,需要全世界人民长时间的艰苦奋斗。

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邓小平提出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的思想,是对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作出的新判断,为党和国家制定正确的对内对外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我国在新时期的外交政策就是根据邓小平同志的这种新判断而制定的。

一、国际安全形势总体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首先,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促使各国人民下定决心维持和平,以使后代免除战争的浩劫。

其次,核武器的大规模杀伤力和威慑力足以将地球毁灭很多次,因此谁也不愿意因打核战争与地球同归于尽。

再次,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使世界各国依存度提高,共同利益的领域扩大,进一步减小了爆发世界性大战的可能性。

二、传统安全领域中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并有新的表现首先是局部冲突与热点问题此起彼伏。

尤其是这些热点问题都发生在国际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敏感地带,直接或间接牵动世界主要国家在这些地区的战略利益,导致大国利益关系的复杂化,更增添了大国关系中的隐患和变数。

其次是各国的国防开支逐年增长。

这种状况意味着各国仍然把军事发展作为保障自身安全的重要因素,国家之间发生战争的威胁依然存在。

再次,主要核大国进一步加强战略力量,全球核武扩散问题依然严重,这对世界安全构成了极大隐患。

中国模式的世界影响

中国模式的世界影响

中国模式的世界影响作者:陶文昭来源:《人民论坛》2008年第21期中国模式对世界各国,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这是客观的,也是积极的,是中国对世界发展的贡献。

各国如何借鉴中国模式,在一定意义上最重要的不是看中国怎么做,而是破除世界发展单一道路的迷信,积极依照独特的国情探索自身的发展道路当代中国是一个处在转型时期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

与此相对应,中国模式是快速发展的模式,是有效转型的模式,是大国崛起的模式,是社会主义的模式。

中国模式作为一个多方面的集合体,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看法;对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借鉴意义。

一些发展中国家看重中国高速发展的经验。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革命和建设中的重大举措,都对一些发展中国家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

当今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是消除贫困。

中国模式回应了发展中国家有没有能力消除贫困的疑问。

现在对中国模式感兴趣的发展中国家,主要是那些发展水平低于或接近于中国的国家,那些与中国保持良好政治经济关系的国家。

近些年,中国模式在非洲就有较大的影响,包括埃及在内的一些国家都在使用中国模式的概念。

历经动荡和经济落后的非洲,希望走上一条稳定发展的道路,如何处理稳定与发展,如何在参与经济全球化中受益,中国模式无疑值得参考和借鉴。

一些转型国家看重中国有效转型的经验。

在20世纪末期的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进程之中,不少国家经历了经济体制等方面的转轨。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国家经历了磨难甚至失败。

比如俄罗斯,转轨中采用理论上“看上去很美”的休克式激进疗法。

然而这导致一段时期俄罗斯经济连续多年的严重衰退,社会失业和人民贫困现象严重,私有化导致了社会财产和收入的两极分化,国民收入和工业生产已下降了一半。

冷战结束后世界发生了拉美经济危机、东亚金融危机和俄罗斯经济危机。

这些危机有诸多原因,但或多或少都是由于在转轨中采取新自由主义政策、休克疗法等。

中国的市场经济和渐进改革则提供了另一条成功转型经验,引起了一些国家的反思。

如何理解“中国模式”

如何理解“中国模式”

如何理解“中国模式”1、究竟有没有“中国模式”?2、如果有,其内涵和特点是什么?3、如何看待“中国模式”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模式”还可以被定义为事物内在机理的展开,它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系统地体现着事物的本质属性。

综合来看,“模式”主要有三层涵义和特征:一是内在性,即模式是一个事物内在本质的展现;二是外在性,即模式有许多外在的表现形式;三是可借鉴性,即模式可以供人们借鉴和学习。

中国既有许多成功的事实,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成就;也有许多成功的制度安排。

这些事实的背后存在共同的、规律性的因素,而这些共同的、规律性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从这个角度说,“中国模式”是存在的。

“中国模式”已经基本成熟,主要依据就在于无论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还是在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我国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

“中国模式”的内涵是什么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这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并按照这个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正确理解“中国模式”的基本出发点。

因此,准确把握“中国模式”应当注意这样几个问题:第一,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模式;第二,它是社会主义的模式;第三,它是发展中大国的发展。

“中国模式”在经济建设上主要体现为“四主型制度”。

一是公有主体型的多种产权制度,即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这表现在资本结构、就业结构、GDP结构、税收结构、外贸结构等多方面。

二是劳动主体型的多种要素分配制度,即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经济公平与经济效率并重的制度。

三是国家主导型的多结构市场制度,即多结构地发展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在廉洁、民主、高效的基础上发挥国家调节的主导作用。

谈谈我对中国模式的看法

谈谈我对中国模式的看法

谈谈我对中国模式的看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可以称作“中国道路”“中国经验”或“中国模式”。

是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系列战略策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既是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当代化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主义中国化和当代化的过程。

它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也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丰富了人类对社会发展规律和道路的认识,是一个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

自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

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有人开始将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称为“北京共识”或“中国模式”。

自2004年5月英国著名思想库——伦敦外交政策中心发表乔舒亚·库珀·拉莫题为《北京共识》的研究报告以来,中国模式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这种讨论随着美国2003年发动的对伊战争受挫、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以及2009年世界金融危机,先后出现了几个高潮,延续至今,他们就中国模式对世界的影响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国内的学者也有很多不同的分析讨论,同时他们也提出了很多不同观点和看法。

通过这个学期的学习和理解,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谈谈我自己对中国模式的看法。

一、“中国模式”产生的背景和条件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旧的经济模式基本上是“斯大林模式”,其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是:国营经济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国有企业实行国有国营的企业制度,收入分配存在平均主义倾向,政府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追求高速度的赶超战略,依靠高投入和高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方式,重工业(含军事工业)太重轻工业太轻农业落后的畸形产业结构,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较先进的工业和城市与极为落后的农业和农村并存的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

这种模式存在严重的缺陷,带来的是消耗高浪费大质量差效益低,形成的是短缺经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再加上文化大革命的政治动乱,使得中国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消费品严重短缺,连火柴肥皂都要凭票供应,农村2.5亿人吃不饱穿不暖,连温饱的问题都没有解决中国旧模式的弊端充分暴露出来,城乡居民强烈要求发展经济改善生活,旧模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78年在文化大革命动乱结束改革开放的主要政治障碍基本清除后,中国走上了探索新的经济模式的道路。

关于“中国模式”的一些思考

关于“中国模式”的一些思考

关于“中国模式”的一些思考作者:柴勃臻来源:《学理论·下》2011年第06期摘要:“中国模式”是通向现代化诸多模式中的一种,尽管还不成熟。

却反映了我国现代化的探索历史,是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总结,中国发展模式是一种具有整体性和多层次的社会发展模式。

所强调的是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来思考它的整体性。

关键词:中国;模式;思考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18-0034-02学术界有关“中国模式”研究中使用的概念还没有统一,常见的有“中国发展模式”、“中国特色模式”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等名称,内涵有较多交叉,且区别不清。

我认为这些概念的内涵大同小异,使用时因为侧重的不同而不同,但是,其实质就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注重协调发展、以人为本、开拓创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之路。

一、中国模式的含义“中国模式”产生于我国这样一个经济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转型中国家。

这是一种将中国实际状况与具体实践紧密结合、传统历史文化与现代发展潮流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必然具有不同于其他国家发展模式的独特性[6]。

因而,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去概括。

“中国模式”的独特性可以做其他多种概括。

在我看来,中国模式”是中国经验、中国道路的另一种说法。

关于中国经验、中国道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模式”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其内涵“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选择怎样的发展模式,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中国模式”是当代世界各国在发展路径选择上的道路之一,充分体现出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独创性和先进性,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当前国内国际形势与政策

当前国内国际形势与政策

当前国内国际形势与政策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国际格局正在发生重要的变化。

十七大报告中的两个重要判断,“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当中”、“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金融危机后得到了更明显的体现纵观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两大主题。

世界多极化趋势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领域等都有新的进展,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

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但发展趋势更加明显,推动并影响世界形势发生深刻的变化。

主要特点有:(一)国际形势稳中有乱,总体上稳步趋向缓解。

各国人民建议公平待人、友好相处的呼声日益升温。

必须和平、谋合作、促发展已经沦为时代的主流。

但是,美苏思维依然存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就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平衡的主要根源。

不断扩大军事集团,强化军事同盟,不利于维护和平、确保安全。

一些国家和地区仍存有诸多不平衡因素。

世界经济很不均衡,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有秩序还在侵害着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利用人权等问题干预他国内政的现象还很轻微。

因民族、宗教、领土等因素引起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世界仍不安宁。

(二)面临世纪之交,各大国都着眼于在下个世纪国际新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相互关系正经历着重大调整。

它们相互借重,相互制衡,既合作,又斗争,关系更加复杂。

美国仍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表现突出,但遭到更加广泛的抵制和反对。

各大国立足于维护本身的战略利益,反对美国一家垄断或主导国际事务,主张多极世界。

各方都加强外交行动,寻求对自己有利的力量平衡,对外关系进一步多元化。

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

(三)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仍占到主导地位,但军事安全因素的促进作用较前注重。

美国强化全球安全战略部署,着手构筑适应环境新形势的安全体系。

在欧洲加强北约促进作用,促进北约东扩;在亚太强化同有些国家的军事同盟关系。

美军费开支占到世界第一,仍就是全球最小的军火商。

日本正在凭借经济实力,不断扩展军事力量,企图快速迈向政治大国。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代世界的重要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代世界的重要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代世界的重要发展趋势。

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全球化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全球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

对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全球化的消极后果,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并采取开放,保护和创新的政策,沉着应对,趋利避害,不断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江泽民同志在一次出席全国党校工作会议的座谈会上就学习和运用邓小平理论出现的问题时指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多,从思想方法上看,学习和运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的差异,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通过学习,多掌握一些唯物辩证法,少一点唯心论和形而上学,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一条重要要求。

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重要时期,改革开放到了攻坚阶段,前进道路上挑战很多,困难很大,我们要想比较顺利地达到目标,就必须不断地重复这个要求:“多掌握一些唯物辩证法,少一点唯心论和形而上学”。

一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本质区别,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的基本原则。

因此,要做到“多掌握一些唯物辩证法,少一点唯心论和形而上学” ,首先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观察事物,分析问题。

普遍联系是客观世界的固有本性。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既是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当代化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主义中国化和当代化的过程。

它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也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是一个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

丰富了人类对社会发展规律和道路的认识概括地说,中共十七大报告最重要的精神是三个“一”: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体系,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如果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可以称作“中国道路”、“中国经验”或“中国模式”,是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系列战略策略。

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地位和贡献

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地位和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地位和贡献。

下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地位和贡献的一些论述:
1. 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发展模式,取得了显著的国民经济发展成就,为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成功经验和借鉴。

2. 国际合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极倡导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国际合作、共赢发展,为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内涵。

3. 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相对独立于西方政治体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强调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为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制度建设上提供了新思路。

4. 全球治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张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提出了关于国际秩序、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建设性观点,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全新的全球视野。

总的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地位和贡献体现在实践探索、国际交往、政治制度、全球治理等方面,为推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和壮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浅论“中国模式”的和平与发展战略

浅论“中国模式”的和平与发展战略

浅论“中国模式”的和平与发展战略【摘要】“中国模式”是国外学者从外部角度对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理性分析和经验总结,它不仅仅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总结,同样是对中国国家战略的全面体现,其中也包括中国一直奉行的和平与发展战略。

本文从国家战略层面分析了“中国模式”之所以能在当今国际政治舞台上具有战略竞争力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中国模式;和平;发展2004年5月11日,伦敦外交策中心发表了一篇题为《北京共识》的论文,乔舒亚·库伯·雷默在文中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作了客观公正而系统的论述,指出中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新,已经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发展的模式即“中国模式”。

“中国模式”是国外学者从外部角度对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理性分析和经验总结,它的提出表明了西方学者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关注,更表明了他们对中国改革理念和发展道路的认可,是一种外部总结,完全可以视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益补充。

从根本上看,对于“中国模式”的考量其实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中国模式”也不仅仅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总结,它同样是对中国国家战略的一个全面体现。

一个重新站起的东方大国今后会以什么样的姿态展现在众人面前,这不仅仅是中国关心的问题,同样也是世界各国具有浓重兴趣的一个课题。

1 “中国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和平与发展为方向的国家战略“中国模式”作为一种新时期的国家战略,它必然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各方面,其实质就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社会现代化的一种战略选择,是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整套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发展战略和治理模式。

一个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能否成功地达到社会现代化的目标,关键一点就是政府驾驭全球化的能力。

而中国现代化战略之所以成功,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政府拥有较强的驾驭全球化的能力。

[1]强调和平与发展,这是中国对自我行为约束的一种方式,也是中国在经历了多年战乱之后的经验总结,和平的环境对中国的发展最有利,任何冲突和战争的方式都不利于中国的发展。

“中国模式”的借鉴意义

“中国模式”的借鉴意义

“中国模式”的借鉴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中国模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又一称谓,是从全球化的角度或世界视野来看待中国社会发展道路,也称“中国道路”、“中国经验”。

建国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按照本国国情,走自己的发展之路,使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提高。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显示出其成功的发展经验,赢得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尊重和发达国家的关注,为发展中国家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树立了榜样。

2004年5月,美国学者乔舒亚?库伯?雷默(Joshua Cooper Ramo)发表了他的题为《北京共识》的论文之后,“北京共识”、“中国模式”就成为国内外学者、专家和政要讨论的热门话题。

在建国60周年来临之际,全面客观地总结“中国模式”的借鉴意义,对于我们充分认识改革开放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深层理论阐释,都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模式”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种有别于西方的发展模式香港《信报》2004年4月20日刊登郑永年撰写的题为《“中国模式”概念的崛起》的文章,文章认为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模式”将对美国构成新威胁。

文章说,中国的发展经验早已被第三世界国家认可和借鉴,而今,“中国模式”概念在各国政治人物和决策者中间流行起来。

美国很多政治人物开始认识到,如果中国对美国构成威胁的话,这种威胁并非来自经济、军事和地缘政治等方面,而是来自被忽视已久的“中国模式”。

现在,随着“中国模式”的成功,很多第三世界国家似乎正在放弃美国民主模式而转向重视经济的“中国模式”。

我们且不论“中国模式”是否对美国构成威胁,至少它说明了“中国模式”对世界上那些正苦苦寻找不仅发展自身,而且还试图融入国际经济秩序的同时、又希望保持民族独立和本国政治选择的国家来说,中国提供了一条新路。

1 “中国模式”对发展中国家的示范作用广大的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和中国的社会发展背景相类似,都面临谋求本国经济与社会迅速发展的艰巨任务。

2024年如何理解中国式的现代化心得

2024年如何理解中国式的现代化心得

2024年如何理解中国式的现代化心得2024年,中国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现代化成就。

中国式的现代化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的一种特殊现象,其在历史背景、文化特点和发展路径等方面都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如何理解中国式的现代化,并分享一些个人的心得。

首先,理解中国式的现代化需要从历史背景出发。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承载着独特的历史使命和文化责任。

中国式的现代化强调保持民族特色和文化自信,通过吸收借鉴其他文明的有益成果,促进国家现代化和文化复兴的有机统一。

中国式的现代化不是简单地模仿西方,而是在保持本土文化传统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经济建设、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

其次,中国式的现代化也体现了中国特有的发展路径。

中国提出的现代化理念与西方的现代化模式并没有完全一致。

中国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共同富裕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式的现代化注重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致力于让全体人民共享现代化发展的成果。

同时,中国还注重加强国家治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完善。

中国式的现代化也体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特点。

中国历史上的儒家文化和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念,在现代化进程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强调和谐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注重家庭、社会和谐关系的构建,重视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平衡。

中国式的现代化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通过倡导文化自信和文化创新,推动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和对外交流。

对于我个人来说,理解中国式的现代化有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我觉得中国式的现代化是一种融合多元文化的现代化。

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吸纳了世界各国的有益经验和成果,同时也注重保持本土文化的传统和特色。

中国的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它既具有现代化的普遍特点,又体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

其次,我认为中国式的现代化是一种全面发展的现代化。

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注重经济建设、科技创新、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及其世界意义.pdf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及其世界意义.pdf

第 10卷第 2期淮海工学院学报 (人文礼会版) Vo1.10 No.2 2Ol2年1月 Journalof HuaihaiInstitute of Fechnologx【I]umanitics SocialSciencesEdidon) Jan.2Ol2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及其世界意义豆学兰,高志辉(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史系,甘肃成县 742500)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形成了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

在揭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特点的同时,总砧概括了其主要优点和创新性特质,为尝试走不同经济发展道路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和重要的榜样。

关键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世界意义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3X(2012)02-0017-03在过去的 30多年中,中国的GDP 以年均超过 9Ao 的增长率上升到了 5万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排名第二的经济大国。

3亿人脱离了绝对贫困。

所有这些都得益于中国实行了一个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经济发展模式,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快速发展形成的独特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一 ) 以人为本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之一是以人为本,“它将人民放在第一位,并不是赢家就能得到一切。

这个模式也十分注重平衡——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之间的平衡,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平衡,增长与发展之间的平衡,人类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

这种模式被称作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实际上它的意思是:追求可以满足所有人而不是有特权的少数人的社会主义模型;利用市场的力量充分释放人类才智的潜能;并使得这个发展过程在中华文明的严酷考验下始终兴盛。

这种平衡发展的举措,保证了中国不会接受阶级重商主义或是对效率低下的计划经济无能为力”Eli。

(二 ) 宏观调控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由国家对经济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

论当代语境下的中国模式及其方法论意义

论当代语境下的中国模式及其方法论意义

基础 。第二阶段是从 9 0年代 初 到二 十世 纪末 期 , 一 时 这
期, 学术界摸着石 头过河 , 靠 中国社会 主义建设 实践 , 依 进 行 中国模式的理论创新 。第 三阶段 从新世 纪开始 到现在 ,
邓小平 的继 承 一纠错 一 发展 范式 和江泽民的坚 持 一 发展 一 完 善范式 。但从 范式 中的“ 发展 ” 一词看 , 这种范式仍 是一 种 历史性话语表 达。一旦把 中国模式 凝 固化 , 必然 阻碍对
成本来剖析 中国模式 ; 的学者则从 中 国改 革开放 的大潮 有
中梳理 中国模式 。真可谓 百花 齐放 、 百家争鸣 。但 是 , 学术 界无论怎样建构 中国模式理论 , 一个 根本的核心是 : 都是 以 解决 中国现 实问题 为实践 背景 的理论重 塑。 三十多年中国改 革开放的历史 , 在实践上 , 中国共 产党 冲破 了对原有社会 主义 的认识 , 开始 了从“ 摸着 石头过河 ”
20 0 9年 7月 第 3期
中 共 四 川 省 委 党 校 学 报
J u n lo a t l g fS c u n P o i c mmi e fCC o r a fP r Col e o ih a r v n e Co y e t eo P t
J l. 0 9 uy 步 完 成 了 解 铺 的 初
国模式 ;9 8年十一届 三 中全会 以来 , 17 中国开始 跨入 中国
特色 的社会主义模式 。在 当前 的话语 体 系中 , 们所讲 的 我 中国模式就是在世界现代化 进程 中, 以解决 中国 自身发展
发展模式。改革开放三十多年 来, 学术界初步实现 了对其进行解 构—— 创新—— 建构 的理论探 索。 中国共产 党在 实践上

中国模式与当代世界发展

中国模式与当代世界发展
国际关 系学院 学报 2 1 0 1年第 6期
Jun l f n e i o t a oa R l i s2 1 o6 ora o U i r t f n r t nl eao ,0 1N . v s y I e i tn n
中国模 式 与 当代 世 界 发 展 木
罗 建 波
时 总结 中 国模 式 的世 界 意 义 ,对 于 中 国正 在 建 构 的 国 家 软实 力及 国 际话 语 权 ,有 着 十 分 重 要 的意

政治和意识形态输 出。此番政治变革带来了始料 未及 的政治后果 ,激进 的 “ 休克疗法 ”使俄罗斯 及部分东欧 国家 的社会矛盾激化 、元 气大伤 ,一 些 民族和宗教矛盾至今仍是俄罗斯 面临的棘手政 治 问题。同期部分亚非 国家也因急剧 的政治 民主 化和经济私有化诱发 了大规模的政治危机甚至是
进 入 2 世纪 以来 ,中国模 式 已经 成 为世 人讨 1 论 中 国发 展 及 其 软 实 力 的 重 要 内容 ,中 国 发展 经 验 的 国际 交 流 也 成 为 中国 处 理 与外 部 世 界关 系 的


中国改革的路径选择与 当代 世界 的政 治经济转型
重要方面。笔者认 为 ,作 为发展 中国家实现现代 化和 民族复兴 的一种选择 ,中国模式 能够有效 回
本文为 中央党校校级课 题 “ 新时期 中国对外援助 的 目 选择与政策完善研究 ”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 目 “ 标 新时期 中
非合作关系研究” ( 9Z 0 3 )的阶段性 成果。 0JD 09
1 7
流血冲突 ,一些 国家至今仍未实现政治稳定。仅 在非洲地 区,2 世纪 9 年代的 1 年间 ,程度不 0 O 0 同地 出现战争 、冲突 或骚乱 的非洲 国家 就达 3 0 多个 ,占了非洲 国家 的半数以上 。尽管近年来非

当代中国与世界相关理论

当代中国与世界相关理论

当代中国与世界(对外关系)专题基本内容提示:1、当今世界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2、当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以及中国的国际战略和对外方针政策3、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特点和优势一、当代世界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邓小平在20世纪后期提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1987年中共十三大“当代世界主题”1997年中共十五大“当今时代主题”2、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1)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全球化的规模、相互依赖程度、国际金融危机等(2)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新兴大国崛起,激烈挑战霸权主义(3)科学技术酝酿新突破(4)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文化软实力的提高成为重要发展战略(5)人类共同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金融危机。

严重自然灾害、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二、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1、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1)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截至2011年7月,中国已同16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双边经贸合作机制,签署10个自由贸易区协定,同129个国家签署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同96个国家签署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已成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积极实践者。

中国积极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互利共赢的大国关系框架,促进形成机遇共享、共同发展的周边合作书面,巩固并加强了同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友谊和团结合作,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更广泛。

(2)世界的繁荣与稳定也离不开中国中国已经成为新兴市场国家中的重要一员,成为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年均进口近7500亿美元商品,相当于为数关国家和地区创造了1400多万个就业岗位。

中国近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达到10%以上。

中国越发展,给世界带来的机遇和所作的贡献越大。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脉络,科学内涵及世界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脉络,科学内涵及世界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脉络,科学内涵及世界意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脉络、科学内涵及世界意义摘要: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从两兴起到改革开放到新时代,表现出了“中国之治”的创新洞察。

这一洞察既保持了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又兼顾了世界现代化发展趋势,在实践中实现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本文从理论范畴深入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所经历的历史发展脉络、科学内涵及世界意义。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历史发展脉络;科学内涵;世界意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脉络、科学内涵及世界意义近年来,以“中国之治”理念为导向的中国式现代化,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政治体制、经济发展脉络,成功的实现了从历史起点到今日的发展模式,使中国与世界共同走向新的时代。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之治”理念的深入分析及论述,从而探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脉络、科学内涵及世界意义。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脉络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在这个时候,中国的两兴运动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篇章,进一步推进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从此,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发展格局,使多元文化实现了统一的发展。

此外,1982年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企业利用市场优势,使得经济以极快的速度发展,从而使中国经济能够进入世界经济市场,实现国家综合实力的大幅增强。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从科学的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把科技发展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机制创新的基本推动力,把科学技术运用到经济发展各个环节,以达到提高生产力,实现经济质量的提升,从而获取更多的竞争优势。

同时,中国式现代化也把信息技术作为发展的重要助推器,把大数据作为利用信息化改变生活和社会的根本。

此外,强化社会结构调整和国家监督,以改善权力运行机制,推进国家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成果,这是中国式现代化所需要实现的科学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模式与当代世界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模式已经成为世人讨论中国发展及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中国发展经验的国际交流也成为中国处理与外部世界关系的重要方面。

笔者认为,作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一种选择,中国模式能够有效回应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与挑战,为世界发展和全球治理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考与启示。

本文基于中国过去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与政策思考,从中国改革的路径选择、减贫经验、民族关系模式、国际参与四个方面来探讨中国模式对于世界发展及国际体系变迁的意义与影响。

及时总结中国模式的世界意义,对于中国正在建构的国家软实力及国际话语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改革的路径选择与当代世界的政治经济转型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的政治经济转型主要表现为两种形态,一是俄罗斯及东欧国家普遍经历的体制转变,二是非洲及部分亚洲国家推行的民主化改造。

这次广泛的“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始于冷战结束,伴随西方国家强力主导的民主政治和意识形态输出。

此番政治变革带来了始料未及的政治后果,激进的“休克疗法”使俄罗斯及部分东欧国家的社会矛盾激化、元气大伤,一些民族和宗教矛盾至今仍是俄罗斯面临的棘手政治问题。

同期部分亚非国家也因急剧的政治民主化和经济私有化诱发了大规模的政治危机甚至是[摘要] 在过去30余年里,中国成功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的基本稳定,显著增加了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支持和参与。

中国的渐进改革、减贫经验和民族关系模式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或转型国家提供了新的政策启示,中国不断增强的世界贡献及其推动的南南合作,也正在悄然改变国际体系的演变进程。

作为对当前日益紧迫的世界发展与国际治理问题的回应,中国模式显示了其巨大的吸引力、影响力及对外辐射力,为中国赢得了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

[关键词] 中国模式;世界发展;软实力;国际话语权[中图分类号] D8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489(2011)06-0017-08罗建波(中共中央党校 国际战略研究所,北京 100091)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011 No.6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11 年第 6 期* 本文为中央党校校级课题“新时期中国对外援助的目标选择与政策完善研究”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时期中非合作关系研究”(09JZD0039)的阶段性成果。

流血冲突,一些国家至今仍未实现政治稳定。

仅在非洲地区,20世纪90年代的10年间,程度不同地出现战争、冲突或骚乱的非洲国家就达30多个,占了非洲国家的半数以上。

尽管近年来非洲大陆爆发的重大武装冲突的数量渐趋减少,从1998年的11起降至2008年的3起,但非洲安全形势仍未得到根本扭转。

[1]( P.83)上述国家的政治经济转型何以出现严重的社会动荡呢?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认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政治制度化的发展落后于社会和经济变革。

“在很大程度上,这是社会急剧变革,新的社会集团被迅速动员起来卷入政治,而同时政治体制的发展却又步伐缓慢所造成的。

”[2]( P.4)正如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所言,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不仅仅只是民主化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基本国家制度建设。

[3]( P.3)他们需要的往往不是一个自由主义的民主政府,而是一个能够消除贫困,提供基本服务和安全的好政府。

自由主义的民主需要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相当规模的中产阶级、相对宽容的政治文化、现代的法治精神,以及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民,而这些条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或转型国家并不具备。

强行要求这些条件尚不成熟的国家实行西方式的自由民主模式,往往不是催生“民主主义”而是诱发“民族分裂主义”,其结果不是导致政治民主而是国家的衰败和弱化,甚至是大规模的国内动乱与流血冲突。

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的印度尼西亚以及近期处于动荡中的苏丹、利比亚表明,一旦失去基本的政治社会秩序,原有的经济发展成果便会付诸东流。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往往不是经济增长的缓慢,而是快速的经济增长带来的社会矛盾的急剧恶化和政治不稳定,从而形成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难以解决的发展悖论。

与上述国家不同,中国采取了一条渐进的改革之路。

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地区差异甚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和社会转型必然涉及复杂的制度变迁、观念转变、结构调整和利益上的重新分配,大规模的“激进变革”或“宏观革命”容易导致无法预料、难以应对的政治社会危机,从而给现代化进程带来严重甚至是灾难性后果。

出于这一认识,中国继承了历史上的中庸传统,吸取了新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的激进革命教训,在原有的并不完善的体制基础上稳步推动改革进程,从而有效避免了重大的政治与社会危机的出现。

中国的改革进程大致体现为经济改革、社会改革和政治改革三阶段的相互关联并依次推进,经济改革及伴随而来的社会改革搭建起了基本的现代国家制度,如财政金融、法治建设、社会保障、外交国防等,这是国家全面推行政治改革并有效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制度保障。

而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现代化进程中普遍出现了亨廷顿称之为“政治衰朽”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正在于其急速、大规模地推动体制转变,而国家由于缺乏一套健全的制度设置及有效的政治权威,尚无法协调多元社会不断增加的利益分歧并消化因改革而迅速激化的政治矛盾。

也即是说,民主转型的顺利推进首先需要存在最低限度的国家制度、政治秩序和政府对领土和社会的有效控制。

正是出于这一认识,亨廷顿作为西方民主的最忠诚的拥护者,断言对于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政治秩序较之经济发展和民主化更为首要。

中国的渐进改革之路,或许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或转型国家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启示。

由于选择了渐进性的改革与发展路径,中国便能够相对从容地去思考和借鉴某些国外成功发展的经验,并为自己消化、吸收和融合这些经验赢得了比较宽裕的时间和空间。

中国没有像西方现代化理论和“华盛顿共识”所要求的那样,采取全盘西化和激进变革的方式,而是根据中国改革所能承受的限度和实际需要,在保证国家经济政治安全的前提下,逐渐扩大对外开放的领域,在改革与发展中增强国民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和参与世界经济竞争的能力。

一方面,中国合理借鉴了基于新自由主义之上的“华盛顿共识”的某些合理成分,比如强调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激发发展活力的企业精神,保护与扩大私有产权,以及接受自由的国际贸易规则;另一方面,中国仍继续强调基本经济制度、生产方式以及分配制度中的某些社会主义原则,继续保持了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和对资源的配置能力,从而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有利因素有机结合了起来,在市场与政府、私有制与公有制之间找到了合理的平衡,通过它们之间的竞争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社会公正的实现。

正由于这种选择性的学习和借鉴,中国才得以成功避免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才得以成功应对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

正如瑞士日内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张维为所言,正是经济改革“理性激进”和政治改革“理性保守”的非对称组合,确保了中国的长期稳定,从而促成了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4]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中国模式的最大意义就在于不照抄照搬外来经验,而是根据自身国情和发展需要有选择地借鉴其他模式的合理成分。

二、中国减贫经验与世界反贫困问题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主要难题是贫困与发展问题。

据世界粮农组织曾于2008年底发布的统计报告,世界上共有9.23亿饥饿人口,这一数字接近所有发达国家的人口总和。

虽然发达国家也有一定数量的贫困人口,但当前世界的贫困问题主要集中在亚非拉发展中国家。

比如,近年来非洲经济发展趋于良性发展,经济增长率总体保持在5%以上,但部分非洲国家有增长而无发展,其贫困化仍在加剧。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07年的报告——《最不发达国家报告2007:为了发展的知识、技术学习和创新》,当前全球50个最不发达国家中,35个在非洲。

[5]( P.iii)世界银行估计,由于人口的快速增加,非洲的贫困人口到2015年将达到3.4亿。

而经济发展要求基本的社会公平与正义,其中包括经济发展的均衡性和普惠性,这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过去的历史经验表明,很多发展中国家在某一阶段并不缺乏经济的快速增长,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经济公平与社会正义,从而导致有“增长”而无“发展”,甚至出现严重的社会失序。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国家至今仍未解决这一问题。

中国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其中之一突出表现是在减贫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已从1978年的2.5亿减少到2009年的3597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3.6%。

[6]过去三十多年来,中国减贫人口数量占全球的比重超过70%,成为全球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比例减半的国家。

中国的成功减贫加速了世界减贫进程,扭转了过去50多年世界贫困人口持续上升的趋势,为实现联合国提出的千年发展目标创造了条件。

换言之,如果没有中国在消除贫困方面的贡献,整个世界的扶贫工作将黯然失色。

联合国所属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于2010年2月18日专门设立“中国厅”,以纪念中国为全世界减贫事业所做的贡献。

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中国扶贫政策的主要经验及特色有:第一,中国强调通过“开发式扶贫”方式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从农田水利、种养殖业、劳动力转移就业等方面着手,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从而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致富机会,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纯粹的“救济式扶贫”。

而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减贫则依赖于政府的财政救济或国外援助,着眼于临时的贫困救助而缺乏长期的发展战略与能力建设,因此难以通过贫困地区的自主发展来摆脱贫困。

第二,中国注重动员组织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比如组织东部发达地区对口帮扶西部贫困地区,通过企业合作、项目援助、人才交流等形式实现“先富”带“后富”。

而许多亚非贫困国家由于国家权威不足和治理能力低下,或者由于各地区、各族体间的利益争夺,导致国家很难实现跨地域的扶贫协作,很难缩小不同地区间的贫富差距。

第三,强调基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我为主的基础上争取外部援助、借鉴外来发展经验,较好地处理了自力更生和争取外援的关系。

中国政府也与国际机构及发达国家进行不排他的减贫合作,但这些合作都强调在项目规划和实施上尊重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不允许附带任何预先设置的附加条件。

与中国不同的是,部分亚非国家过多依靠发达国家或国际组织解决减贫资金短缺问题,在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制定上缺乏足够的自主性,且西方发展援助的附加条件往往忽视受援国国情而难以产生预期成效,从而极大延缓了反贫困进程。

比如,20世纪80年代许多非洲国家在西方压力下实施的“经济结构调整计划”未能解决困扰多年的经济发展和贫困问题,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外债在1982-1990年期间反而翻了一番多,其债务占其国内总产值的比重由1980年的21%上升到1988年的8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