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简介(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简介
百年老校灌南县中镇小学经过岁月年轮的增长和时代的变迁,已由当年当地一所学堂变化为今天的灌南县城新安镇的中心小学,并已先后成为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连云港德育先进学校、“市实验小学”、“市一级学校”、全国新教育实验知名挂牌学校。
学校始建于1910年,原名为“新安学堂”。在民主革命时期,新安学堂就以“倡导民主、决裂封建”而著称淮海平原。革命老前辈、原江苏省省长惠裕宇的少年时代就在新安学堂读书。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新安学堂的师生们积极配合党的组织,奔走于敌占区和解放区之间,宣传“救亡图存”的思想。曾任中国画家协会常务理事,原济南艺术学院副院长,国画教授王小古1924年前后曾就读于新安学堂。“大跃进”期间,王小古的绘画作品曾被人民大会堂山东厅选用100余幅,受到海内外艺术界的一致赞誉。解放后,中镇小学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特别是改革开改以来,中镇小学得到了飞跃发展,教育教学质量一直走在全县的前列。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杨献荣,博士后、高级工程师,现就职于美国Intel公司,任软件开发部副经理的王立顺,都是我校78届优秀毕业生;现就读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技术系的罗淑琼,是我校98届优秀毕业生;XX 年,夺得第十四届亚运会自行车冠军的李梅芳就是我校91届的优秀毕业生之一。
百年的新安学堂,经过几次易址、改名和整合划分,现位于灌南县城区的中心位置,是县政府所在地新安镇的中心小学,“文革”期间名为“红卫兵小学”,俗称为“红小”。学校占地16300平方米,建筑面积8212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03名,32个教室班,学生1470人。目前,学校有省级骨干教师3人,市“十、百、千”学科带头人6人,本科学历4人,在读本科23人,大专学历占教师的71.42%,中级以上职称占教职工的75.5%。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办学理念超前,教学设备先进,学校环境幽雅清新,校园文化内涵丰富,是灌南县的“绿化达标单位”,连云港市的“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多次被县市评为文明单位。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取得了快速度、跨越式的发展。先后投资600多万元,建起了具有现代气息的教室楼两幢(三闲楼、天问楼),办公楼一幢(益友楼)和安居工程楼一幢(陶然居)。1999年5月,在连云港市教委、市财政局“校舍管理、改善办学条件”评比中获三等奖。XX年12月,学校的图书室和实验室通过了连云港市教委的合格验收。XX年学校根据科学的发展规划,又进行了280多万元的资产重组,拆迁了28户共124间生活用房,规划建设现代化运动场和多功能科技综合楼。现在学校教学、行政、生活、运动四区分明,布局合理。1999年9月,被江苏省教委命名为电化教育实验学校。几年来,学校在“三机一幕”进教室的基础上又投资80多万元,建起了两个网络教室,一个多媒体教室、一个多媒体课件制作室、一个电子阅览室,每个行政办公室和教师办公室都装备了电脑。不仅实现了自动化办公的一体化,而且开通了校园局域网,建成了学校网站,跨入国际信息公路的快车道。XX年12月学校又被江苏省教育厅命名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学校坚持“创造适合所有学生发展的教育,培养全面发展富有个性的学生”,逐步形成了“团结民主,求实创新”的校风,“博爱笃学,求真进取”的教风和“自主乐学,善思多能”的学风。目前正朝着“三特”(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两性”(实验性、示范性),“四化”(和谐育人个性化、和谐教学素质化、和谐管理情感化、和谐活动自己化)办学特色的方向努力,使学校“全面+特色”,学生“合格+特长”的办学模式渐趋完善。XX年11月我校田径队代表灌南县参加连云港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获得团体总分第五名。XX年12月学校被连云港市教育局验收为“体育田径特色学校”,学校兴趣小组、特长小队数十次在省市获奖。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攀升,一直稳居全县同类学校前列,得到教育主管部门、学生家长和服务区干群的广泛赞誉。XX年3月,被连云港市教委验收为“德育先进学校”;XX年4月,被连云港市教评为“档案管理先进学校”;XX年1月,被连云港市教委、教工委评为“先进集体”。
学校确立了以科研为先导的教学目标,走“科研兴校、内涵发展”的道路,十分重视教科研和教学改革。1999年10月,学校被中央教科所、国家德育研究中心授予“95”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实验学校。国家级课题《实施全员育人的研究》的结
题,标志着学校九五期间的重大成果。十五期间,完成了省级课题《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师生互动型课堂教学模式》和市级课题《学习困难学生完成作业的训练》的研究XX年9月又承担了国家“十一五”重点课题“中小学个性化作文”的研究任务,并该课题研究实验学校。11月,成功承办“连云港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会”。《悯农》、《母爱》两个课题被市教科所立项。XX年3月,我校还申报了省级信息技术专项研究课题《信息技术环境对小学生行为的影响及研究的对策》。
在教育科研方面,学校坚持开展“八个一”活动,即每人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著作。研究一个小课题,上一堂反映研究思想的研讨课、展示一项教学技能,编制一份最佳试卷,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每人每周撰写一篇教学反思,每学期发表一篇教科研论文。实现了教科研的“四个转变”:神秘化向大众化转变,参与全员化;科研与工作两张皮的“白云飘”式科研向与工作有机结合的“草根式”研究转化,工作科研化;理论与实践脱离向有机交融转化,课题问题化;无序研究向有序研究化,进程规范化。仅XX年以来,学校就有近200篇论文在县市以上获奖或发表,省市县教师技能竞赛评比有100多人次获奖。
XX年9月,中镇小学加盟了全国政协常委、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朱永新教授倡导的新教育实验。目前,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日记,聆听窗外声音,熟练运用双语,构建数码社区,创建特色学校六个行动已全面展开,并已列入县级课题。学生的开放式阅读,每天写日记都已纳入整合后的校本课程,深入社区参加实践活动,在校园局域网共享教育资源,在学校网站上与大师凡人切磋交流,通过因特网遨游大千世界已成为全校师生每天必得的精神大餐。
近年来,学校围绕各种创建活动,以高目标定位,高质量追求,高强度推进为指针,坚持锁定一个中心(教学质量),深化两项改革(课程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实施三大工程(创建工程、师表工程、特色工程),实现四个提升(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提升教师的整体水平、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升学校的文化品味)正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