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发表时间:2020-07-03T09:02:27.390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作者:刘占峰[导读] 摘要:农村的供水工程在相关的法规体系建设工作存在着滞后的问题,行政管理工作有所欠缺,整体的运行管理模式过于落后,无法保障供水工程的正常运行。
滨州市沾化区毛家洼平原水库供水中心山东滨州 256800 摘要:农村的供水工程在相关的法规体系建设工作存在着滞后的问题,行政管理工作有所欠缺,整体的运行管理模式过于落后,无法保障供水工程的正常运行。
本篇文章对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当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具体的问题制定了解决措施,希望可以推动农村供水工程得到稳定可持续的运行。
关键词: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问题研究;解决措施引言
对农村供水工程进行建设,能够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推动新农村持续建设,进一步的保障农村经济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随着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持续推进,如何保障农村供水工程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是一个重要的问,通过强化工程的效益,不断的提高行政主管部门的办公效率,能够进一步的推动水利工程的建设。
本篇文章对农村供水工程的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在供水工程在管理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具有针对性的制定了解决措施,通过调整农村供水工程的管理模式,希望可以推动农村供水工程得到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1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模式
1.1 村集体管理模式
应用村集体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供水工程的运营成本,也可有效的解决供水工程当中所存在的问题,保障人们的日常用水需求,缓和了供水部门和农户之间存在的矛盾。
但是村集体供水工程管理的专业水平较低,以至于供水工程在后期运行当中存在的问题无法得到及时的解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供水工程的使用年限,使得水费收缴工作不能够得到正常的开展,除此之外,村集体供水工程模式会受到集体经济效益的影响。
1.2 城乡管理相结合模式
城市和农村对一条供水管网进行共用,通过这条供水管网,城市的自来水厂可以和附近的农村进行连接,这种工作模式大多数都受到自来水公司的管控,以此可以为用户提供日常的用水需求,提高了用水的便捷程度。
1.3 水利工作站管理模式
在部分地区供水的工程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由于水利工作站的编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以至于管理者需要承担的工作量非常的庞大,工作人员却极少。
这种模式不能够及时的去解决供水工程在运行当中所存在的问题,是一种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维护工作人员的责任心,用户缴纳水费的积极主动性比较差,会影响到供水工程持续的发展。
2 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 1 法规体系滞后,运行管理存在缺陷
农村供水工程在建设的过程当中,施工周期较短,整体的建设速度比较快,涉及到运行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出台得比较慢,以至于地方和国家之间没有形成完整的管理模式,供水工程在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没有强大的法规依据,最终就会导致工作模式没有办法进行依法管理,或者是规范化的管理。
2.2 机构设置不健全,行政管理力度欠缺
对于一些县级的供水行政部门,大多数都会将农村的供水工程,合并到农田部管理,并不会特别的建立新的部门并安排专业的管理人员。
农村供水工程在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并没有设定统一的管理模式,也没有对具体的管理标准进行明确,大多数的用户都是自行管理,有的会雇佣兼职的监管人员。
2.3 管理经费不足,保证运行能力差
现阶段,农村供水工程在日常运行管理的过程当中,管理的费用大多数都是来自水费的收入,地方的管理部门会针对具体的情况,对水费的收取标准进行自行设定。
水费的标准过低,水费的整体收入比较少,不能够维持供水工程的日常运行管理,许多电费、人工费等其他的费用并没有得到支付,渐渐的,人们就不关注供水运行管理工作。
3 解决农村供水工程可持续运行存在问题
的主要措施
3.1 加快法规体系建设,完善规章制度
针对于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国家相关的管理部门需要根据地方的实际需求和供水工程的管理现状,制定更加系统性的供水工程管理模式,为经费的来源以及水费的核定设定明确的标准。
加大力度对农村的供水工程管理体系进行完善,设定更加健全的法规制度,地方的供水行政部门应该根据具体的管理情况设定岗位,制定清晰的考核标准确保安全生产,对管理的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
3.2 加强行政管理,设置农村供水工程专管机构
地方的供水行政部门应该特立农村的供水管理部门,并编制相关工作人员纳入到正常的事业编制当中,经费由政府进行支出,以便于可以为供水工程的日常维护费用提供有效的渠道。
对农村的供水工程运行管理相关的内容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修改,加大力度去推广节水的相关技术,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相关的指导,加大力度对水费的收缴工作进行监管。
结合国家的供水服务体系具体要求,对农村的供水工作进行优化和调整,设定清晰的专职岗位,确定工程的具体数量。
3.3 明晰产权,建立专业的管理队伍
建立农村自来水公司,以便于可以为农村供水运行管理提供系统性的帮助,建立系统性的服务体系,汇集财政投资,加大力度对农村的供水工程进行经营和运行管理。
农村自来水公司应该根据地方的政策建立单向的分公司,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增也可以接受其他的委托。
农村供水工程在整体开展的过程当中,主要的资金来源可以由群众自筹、社会资金以及国家的补助,建立一具有法人资格的供水管理模式。
针对于一些非国有的农村供水工程,根据工程开展的实际情况,加大力度对用户的用水权益进行维护,开展形式多样的运行管理方式,确保农村供水工程可以得到持续的管理。
3.4 保障民生,运行管理费纳入财政补助项目
农村供水工程属于民生工程,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农民群众都可以自行进行维护,具有一定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针对于农村的供水工程,政府应该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助,地方的人口密度比较低,整体的用水过于分散,以至于农村供水工程的受益范围比较小,整体的利用效率比较低,运行管理的过程当中成本会高于城市用水。
农村的经济收入会普遍的低于城市,主要的供水是居民用水,企业用水需求比较少,以至于工程经营的收益比较小,不能够维持供水工程的长久运行。
对于这种情况,农村应该根据地方的供水工程,了解相关的供水补助,将供水工程运行管理的费用纳入到国家的财政补助项目当中,建立更加完善的补助基金机制。
3. 5 合理确定水价,实行计量收费
农村供水工程在运行管理的过程当中,水费是主要的运行费用来源,地方的供水行政管理部门需要了解农村的供水运行需求和整体的发展状态,协助工程管理单位,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对供水工程进行管理。
水价会由物价部门进行制定,对于一些集中式的供水工程,大多数都是社会投资者建立的,水价应该由当地的物价部门进行规范的指导,最终会由投资者和当地的委员会进行商定。
用户通过安装水表,能够对水费的使用情况进行精准的计量,供水管理单位会根据使用的情况收取费用。
4 结束语
农村供水工程稳定可持续的开展是保障农村居民用水需求的基本,为了解决供水工程在运行管理当中所存在的问题,需要加大力度建立更加完善的运行体系,确保农村供水工程可以得到稳定可持续的发展,保障农村当地居民的用水需求。
参考文献:
[1]薛红锋. 长治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机制初探[J]. 山西水利,2011(05).
[2]李玉辉,高俊双 . 依兰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J]. 东北水利水电,2010(06):30 -31. [3]刘来胜,周怀东 . 我国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经验[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