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2章 中国地理 第39讲 中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4部分区域地理第2章中国地理4.2.2中国地理分区课件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4部分区域地理第2章中国地理4.2.2中国地理分区课件新人教版

水量小,季节变化 河流 大, 汛期短, 含沙量 大, 东北地区有春汛 和夏汛 资源 铁矿、森林
水量大,汛期长, 含沙量小,水能丰 富,航运价值大
1.水稻喜高温多雨的环境,而我国北方纬度高,不能 发展水稻种植业。这种认识对不对? 不对。北方地区并非没有水稻种植业。 北方地区虽然降水不如南方地区多, 但是在我国东北地 区水源充足的地区也有大面积的水稻种植。 这里夏季雨热同 期,可满足水稻生长的需要。
2.西北地区全年降水少,气候干旱,因此不适宜发展 粮食生产。这种说法对不对? 不对。西北地区气候干旱但并非都不适宜发展粮食生 产。在西北地区有灌溉水源的平原地区也可以发展粮食生 产。河西走廊绿洲利用祁连山冰雪融水作为灌溉水源发展农 业生产;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引黄河水灌溉,成为我国西北 地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被称为“塞上江南”。
板块一 基础全面梳理
主干扫描 自主导学
一、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1.中国四大区域概况
(1)四大区域: ① 南方地区 、 北方地区、 ② 西北地区 、 青藏地区。 (2)四大区域重要的分界线。 a.①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相当; c.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分界线主要是 昆仑山脉 、祁 连山脉、 横断山脉 。 一线; b.②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约与 400 mm 年等降水量线
第4部分 区域地理——重在定位 第2章 中国地理
第2讲 中国地理分区
考纲展示 1.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 地区、青藏地区地理单元的划分依 据和界线;四大地理单元的位置、 范围、区域主要特征;区域间差异 及其形成因素;区域自然地理环境 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主要省级、省内、跨省区域 的位置、范围、区域自然特征,区 域发展条件(优势与不足)与措施; 区 域经济发展特点;区域间的联系与 差异;区域内的主要自然灾害;环 境问题及综合治理措施。

高考中国地理一轮复习学案:第二部分 第二章 中国的地形

高考中国地理一轮复习学案:第二部分 第二章 中国的地形

高考中国地理一轮复习学案:第二部分第二章中国的地形第二章中国的地形【填图练习一】中国地形图(写出各ft脉的名称、主要地形区及三大阶梯的分界线)(1)填写下表地势阶梯海拔第一级阶梯界线第二级阶梯界线:①____岭----②____ft脉③____ft第三级阶梯第 2 页(2)第一级阶梯以___地形为主,E_____;第二级阶梯以____地形为主,B___;第三级阶梯以______地形为主,I_____。

(3)将图中其他序号所代表的地形名称,填在下列横线上主要的ft脉: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⑥_____,⑦_____,⑧_____,⑨_____,⑩_____,○11______主要的盆地:A_______,B C _______,D______主要的高原:G_______,H______,K______【实时检测】填写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及山脉名称第 3 页第二章《中国的地形》检测题一、选择题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 1 题。

1.图中①、②两地之间的ft脉是()A.贺兰ft B.阴ft C 大巴ft D.秦岭读“我国四大盆地地形剖面图”,完成 2 题。

2.图中序号所代表的盆地与其所在省简称的排序一致的是()A、新、川、新、青 B 新、川.藏、青C 甘、川、藏、青D 新、川、青、藏读我国某区域简图,A、B 表示ft脉两侧的地理事物,请回答3~4 题。

5.图中①②③④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①处冰川广布,雪ft连绵 B.②处千沟万壑,地表破碎C.③处远看是ft,近看成川 D.④处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崎岖6.下列ft脉介于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之间的是: ()A. 祁连ftB.阴ftC.武夷ftD.太行ft7.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的大盆地是()A.塔里木盆地B.四川盆地 C.柴达木盆地D .准噶第 4 页尔盆地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不同地形区中。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区域地理第二单元中国地理第39讲中国地理概况讲义(含解析)鲁教版.doc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区域地理第二单元中国地理第39讲中国地理概况讲义(含解析)鲁教版.doc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区域地理第二单元中国地理第39讲中国地理概况讲义(含解析)鲁教版第39讲中国地理概况[考纲呈现] 1.中国自然地理特征。

2.中国社会经济地理特征。

[考纲解读] 1.了解我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

2.识记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我国主要河流及水文特征。

重点3.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开发与保护。

4.理解我国的农业分布、发展条件。

重点5.识记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特点、主要工业区。

重点6.了解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地区分布。

[思维导图] 考点一中国的自然地理特征1.中国地形1主要地形区的骨架山脉①三列东西走向山脉a天山阴山、昆仑山b秦岭、南岭。

②三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③西北东南走向山脉阿尔泰山脉、g祁连山。

④南北走向山脉h贺兰山、横断山脉。

⑤弧形山脉i喜马拉雅山脉。

2主要地形区分布①四大高原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云贵高原;D黄土高原。

②四大盆地E四川盆地;F柴达木盆地;G塔里木盆地;H准噶尔盆地。

③三大平原L东北平原;M华北平原;N长江中下游平原。

④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2.中国气候1气候类型①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候类型A 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 高山气候,E热带季风气候。

②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样,雨热同期。

③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是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④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特点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⑤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季风。

2温度带①a寒温带,b中温带,c暖温带,d亚热带,d热带,d高山气候区。

②我国四大盆地所属的温度带塔里木盆地位于暖温带、准噶尔盆地位于中温带、柴达木盆地位于高山气候区、四川盆地位于亚热带。

③黄河干流自上游到下游依次流经的温度带是高山气候区、暖温带、中温带、暖温带。

④甘肃省地跨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高山气候区。

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专题复习第四部分第二章第39讲中国自然地理学案

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专题复习第四部分第二章第39讲中国自然地理学案

第二章中国地理第39讲中国自然地理考点深度研析考点1 中国的地形1.中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及其影响地形地势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影响有利便于发展多种经营;森林、矿产、动植物、旅游资源丰富;山区急流可以发电西高东低,有利于东部太平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大河西源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与内地的联系;阶梯交界处落差大,产生巨大水能不利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坡度大,不宜耕种阶梯交界处不利于交通运输线、工业、农业、城市的建设我国主要地形区大都是相对独立的地形单元,在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影响下,往往形成不同的人文地理特征,可利用图表对比分析如下:(1)四大高原高原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青藏高原(A) 世界最高,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多高大山脉;雪山连绵,冰川广布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主要分布于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人口稀少内蒙古高原(B) 海拔一般在1 000米左右;地面坦荡;自东向西由草原、荒漠草原到荒漠畜牧业,灌溉农业黄土高原(C) 世界最广的黄土分布区;水土流失严重;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以谷子为主的旱作农业;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开发云贵高原(D) 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从2 000米降到1 000米;地表崎岖,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坝子”为农业区;交通落后制约经济发展;旅游资源丰富;少数民族分布广盆地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塔里木盆地(E) 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也是世界最大的流动沙漠。

内部平坦,多沙漠和戈壁绿洲农业,种植棉花和葡萄等;人口和城市沿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油气资源丰富续表盆地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准噶尔盆地(F) 内部平坦,多沙漠和戈壁绿洲农业,种植春小麦、甜菜;人口和城市沿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油气资源丰富柴达木盆地(G) 平均海拔3 000米左右;内陆高原盆地;多戈壁、沙漠;东部多沼泽、盐湖矿产资源开发,青藏铁路沿线将要崛起的经济区四川盆地(H) 低山丘陵,海拔在500米左右;成都平原较为平坦;紫色土广布农业较发达,成都平原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人口、城市密集(3)三大平原平原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东北平原(I) 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海拔大多在200米以下,地势坦荡;肥沃的黑土;多沼泽地;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是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华北平原(J) 海拔多在50米以下,地势平坦,又称黄淮海平原全国重要的商品棉、油生产基地;人口众多,经济发达;中低产田的改良长江中下游平原(K) 东西狭长,海拔低,河湖密布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基地;“鱼米之乡”;长江沿岸经济地带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江苏高考)中国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39讲中国自然地理课件中图版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39讲中国自然地理课件中图版

,全年都比较干旱。
基础自主梳理
4.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读图39-6,完成下列问题。 (1)主要河流 ①主要外流河有a 长江 、b黄河 、珠江等。 ②内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内 陆地区,如c 塔里木河 。
图39-6 中国的主要河流分布
基础自主梳理
(2)主要湖泊 东部平原多外流湖、淡水湖,A 鄱阳湖 (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洞庭湖
基础自主梳理
(1)气候特征:气候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 显著。 (2)气温分布和温度带的划分 ①气温分布: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 温。 ②温度带的划分:根据≥10℃积温分布,自北向南划分出五个温度带,即寒温带、中 温带、A 暖温带 、B 亚热带 、热带,同时另有一个独特的高原气候区。
基础自主梳理
(3)降水分布和干湿地区的划分 ①降水分布特点: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 递减 。
②干湿地区的划分:根据气候的干湿状况,自东南向西北划分为湿润区、C
、半半湿干润旱区区和D
。 干旱区
(4)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季风区受
夏季风 影响明显,降水丰富,主要集中在夏季;非季风区夏季风很难到达,降水稀少
②北方临近冬季风源地,受冬季风 方;②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
影响大,加剧了北方的寒冷
考点互动探究
1月(冬季)
7月(夏季)
气温最高处:吐鲁番盆地。原因:①盆地
最低气温处:漠河。原
地形,地面不易散热,且外边气流越过山地
因: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
极值气温处
下沉,形成焚风效应,增温作用强;②沙漠
小,且白昼时间短,获得的
阿尔金 沙漠——塔克拉玛 环状分布;油气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第8讲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第8讲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适合居住
城市:
拉萨:雅鲁藏布江谷地(西藏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和交通中心,
布达拉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西宁:湟水谷地(青藏高原最大的城市)
交通
以公路为主的交通运 青藏铁路修建的意义是什么

①加快青藏地区的对外开放,促进外向型经济
青藏公路、川藏公路、 滇藏公路、新藏公路
天山西部的伊犁河谷是亚欧大陆干旱地带的一块“湿岛”。北、东、南三 面环山、向西开敞的喇叭形谷地,可以大量接受来自大西洋的湿润水汽, 在山前地带形成丰富的降水,每年春、夏季湿润的西风气流进入伊犁河谷, 迎风坡可达到600~800毫米,成为新疆最湿润的地区。
河套地区
河套平原位于37°N以北,一般指贺兰山以东、吕梁山以西、阴山以南、 长城以北的黄河冲积平原,包括前套平原和后套平原
年较差小:地势高,夏季因海拔高,大气稀薄,保温能力差,气温较低;冬季因 大气稀薄,太阳辐射比较强,光照和东北地区相比要充足,而且因地势高,寒冷 的西北季风以及寒潮不会对它有太大影响。
日较差大:其海拔比较高,空气稀薄,云层少,白天太阳辐射强,升温快;夜晚, 逆辐射很少,热量散失快,降温快,温度低。
共同点: ①干旱地区降水少、蒸发量大;
降水较少,不能满足农 ②干旱地区“有水就有田,无水则无地”
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求,
专指干旱荒漠中,水源丰富(井、泉、
采用滴灌、喷灌或河湖 干旱、半干旱地区引水灌溉,如宁夏平原、河湖水、高山冰雪融水)可供灌溉的
水灌溉
河套平原,具备完善的灌溉设施
山麓地带,土壤肥沃,田野相连, 或称绿洲灌溉农业
温凉 温暖
青稞、春小麦 夜晚气温低,农作物呼吸作
用弱,消耗营养物质少;气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区域地理 第二章 第39讲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区域地理 第二章 第39讲

考点一北方地区1.概况(1)位置范围: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即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2)地形区: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c黄土高原。

图中a三江平原、b松嫩平原。

(3)气候: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从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地区,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4)农业:农田多为旱地,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5)资源: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图中d鞍山铁矿,e大同煤矿,f胜利油田,g大庆油田。

(6)工业: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

城市工业g石油工业、h机械制造工业。

(7)交通:经过济南的南北铁路干线是京沪线,经过石家庄的南北铁路干线是京广线。

(8)城市:图中的h长春,i太原。

2.自然地理特征3.题组一 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013·北京文综)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A.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B.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C.大兴安岭为内、外流区分水岭D.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2.东北平原()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B.冬冷夏热,伏旱严重C.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D.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3.20世纪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的主要原因是()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②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③地处边疆,邻国人口迁入④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 1.D 2.A 3.D解析第1题,从经度位臵来看,甲地位于我国最东部,大部分时间能够最早看到日出,但是在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时,越往南日出越早,有一段时间日出最早的地方是我国的钓鱼岛,故A项错误。

夏至日极昼发生在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漠河在北极圈以南,故B项错误。

一般来说,内外流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或200mm等降水量线”,而实际上,大兴安岭北段西侧还是黑龙江的发源地,故C项错误。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听课目录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听课目录

听课目录地球与地图第1讲地球仪与地图典图判读1 区域经纬网图的判读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典图判读2 等值线图的判读答题模板1 地形特征描述型45分钟单元能力训练卷(一)行星地球第3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其圈层结构第4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典图判读3 晨昏线图的判读第5讲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典图判读4 光照图的判读45分钟单元能力训练卷(二)地球上的大气第6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7讲气压带和风带典图判读5 等压线图的判读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典图判读6 锋面气旋图的判读第9讲气候类型的判读与全球气候变化典图判读7 气候统计图的判读答题模板2 气候成因和特征描述型45分钟单元能力训练卷(三)地球上的水第10讲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典图判读8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答题模板3 河流水文、水系特征描述型第11讲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典图判读9 洋流分布模式图的判读45分钟单元能力训练卷(四)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2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典图判读10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第13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典图判读11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45分钟单元能力训练卷(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14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15讲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典图判读12 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的判读45分钟单元能力训练卷(六)45分钟滚动测试卷(一)人口的变化第16讲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典图判读13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判读第17讲人口的空间变化45分钟单元能力训练卷(七)城市与城市化第18讲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典图判读14 地租(地价)分布图的判读第19讲城市化答题模板4 城市区位因素分析型45分钟单元能力训练卷(八)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20讲农业的区位选择第21讲农业地域类型典图判读15 农业地域类型图的判读45分钟单元能力训练卷(九)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22讲工业的区位选择典图判读16 工业区位模式图的判读第23讲工业地域的形成及其类型答题模板5 工业区位条件分析型45分钟单元能力训练卷(十)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24讲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典图判读17 交通运输布局图的判读45分钟单元能力训练卷(十一)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25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典图判读18 地理关联图的判读45分钟单元能力训练卷(十二)45分钟滚动测试卷(二)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26讲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27讲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典图判读19 “3S”图像资料的判读45分钟单元能力训练卷(十三)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28讲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29讲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第30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第31讲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答题模板6 流域综合治理对策、措施型45分钟单元能力训练卷(十四)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32讲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第33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答题模板7 区域发展条件评价型第34讲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第35讲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答题模板8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型45分钟单元能力训练卷(十五)世界地理第36讲世界地理概况第37讲一个大洲和五个地区第38讲六个国家典图判读20 世界重要国家区域图及小区域图的判读45分钟单元能力训练卷(十六)中国地理第39讲中国自然地理第40讲中国人文地理第41讲中国区域地理典图判读21 区域要素综合图的判读45分钟单元能力训练卷(十七)45分钟滚动测试卷(三)。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第6讲 北方地区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第6讲 北方地区

⑦ 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分界线 ⑧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
分界线
⑨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分界线
当堂检测
近些年来,发展经济应以保护环境为前提已经成为社会共识。近日,国家水利部等 提出到2035年华北地区地下水要实现采补平衡,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下图是河北三地 间1964年-1998年地下水埋藏深度变化图(图中数字表示年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①主要地形区: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②气候: 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从温度带看:东北三省大部分属于中温 带,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属于暖温带 从干湿地区看:三江平原和长白山地区 属于湿润地区,其余大部分属于半湿润 地区
地形 东北平原
东北地区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山 地 : 西 、 北 、 东 三 面 分 别 被 大 兴 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所环绕 ➢东北平原(由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三江平原组成)
1.图中所示地理现象在一年中表现
最突出的月份是(B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下列措施有助于实现当地地下水采补平衡的农业措施是(C ) A.重力漫流灌溉 B.禁止开采水源 C.调整种植结构 D.雨季雨水回灌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华北地区水资源最短缺的时间。根据所学知识,华北地区春季冬小麦 返青,用水量大,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雨季没有到来,降水较少,故华北地区春 季需水量较大,地下水开采量较大,因此水位较低月份是4月,B正确。故选B。
一年两熟
谷子、苹果、枣
水土流失,水旱灾害
华北平原
温带落叶阔叶林为 主
棕壤和褐土
东北平原
以针叶林为主,在南 部有温带落叶阔叶林

2021—2022学年高二区域地理知识梳理 第39讲 西北地区

2021—2022学年高二区域地理知识梳理 第39讲 西北地区

第39讲西北地区一.位置与范围1.位置(1)经纬度位置:73°E-123°E,36°N-50°N(120°E穿过西北地区东部,80°E穿过西北地区西部,40°N穿过内蒙古高原和塔里木盆地);东半球的温带地区(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位于暖温带,其余位于中温带)。

(2)海陆位置: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3)相对位置:与哈萨克斯坦、蒙古、俄罗斯等国家相邻。

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古长城以北。

2.范围:大致包括新疆、甘肃中北部、宁夏、内蒙古大部分。

二.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1)类型:以高原、盆地为主。

(2)分布①西部新疆“三山夹两盆”(自北向南依次是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盆地、昆仑山,山间多陷落盆地和谷地,如吐鲁番盆地、伊犁河谷等)。

②东部主要为内蒙古高原(我国第二大高原,平均海拔1000m),起伏和缓,开阔坦荡。

(自东向西还分布着大兴安岭、阴山、河套平原、宁夏平原、贺兰山、河西走廊等地形单元)。

(3)地势: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整体地势较高,起伏显著。

艾丁湖还把-156m,是我国陆地最低点。

(4)特殊地貌:因气候干旱,该区风力作用强烈,多风力侵蚀(准噶尔盆地发育典型)、风力堆积地貌(塔里木盆地发育典型,如沙丘、新月形沙丘、风蚀柱、风蚀城堡、风蚀蘑菇、风蚀壁龛等)。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内部,是我国最大的沙漠。

2.气候(1)气候类型: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少部分高原山地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2)主要气候特点:干旱为主的气候特征。

属于干湿地区中的干旱、半干旱区,气温日、年较差都大,日照强,多大风,降水稀少,自东向西递减,降水量由400mm(大兴安岭)减少到200mm(贺兰山)进一步减少到50mm以下(塔里木盆地)。

(3)气候特点的成因: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且有高山阻挡,水汽难以到达。

(全国通用)近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二章第39讲中国的主要地区学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全国通用)近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二章第39讲中国的主要地区学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全国通用)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二章第39讲中国的主要地区学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全国通用)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二章第39讲中国的主要地区学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全国通用)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二章第39讲中国的主要地区学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39讲中国的主要地区[最新考纲]1。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和界线。

2.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区域主要特征,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考纲解读]1。

掌握北方、南方、西北和青藏地区的区域特征.2。

了解我国的区域差异,认识各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征。

(重点)[思维导图]考点一北方地区1.概况(1)位置范围: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即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2)地形区:主要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c黄土高原,其中还有a三江平原、b松嫩平原.(3)气候: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从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三江平原和长白山地区属于湿润地区,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地区,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4)农业:农田多为旱地,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5)资源: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图中d鞍山铁矿,e大同煤矿,f胜利油田,g大庆油田。

(6)工业: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

主体工业——g石油工业、h机械制造工业.(7)交通:经过济南的南北铁路干线是京沪线,经过石家庄的南北铁路干线是京广线.(8)城市:图中的h长春,i太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地理第2章中国地理第39讲中国地理概况考点一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1.我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1)优越的位置①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

②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海陆兼备。

(2)辽阔的疆域①领土:约960万平方千米。

在上图中填出四至点。

②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自北向南包括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3)众多的邻国(4)行政区划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其中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2.我国的人口和民族(1)众多的人口——13.7亿(第六次人口普查)(2)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①人口数量: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的92%,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

②民族分布特点:汉族和少数民族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考向一我国的人口分布及变化下图是“2000~2010年我国人口变动情况分布示意图(不含港澳台数据)”。

读图,回答1~2题。

1.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有(双选)( )A.直辖市的人口数量都增加B.东部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都增加C.中部大多数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减少D.西部人口数量减少的省级行政区最多2.影响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有(双选)( )A.人口增加的地区自然增长率都高B.人口减少的地区人口迁出多于迁入C.人口增加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都高D.经济水平高的地区都吸引人口迁入答案 1.BD 2.BD解析解答该题组的关键是结合图例,准确找出人口增加区和人口减少区。

第1题,重庆市属于直辖市,由图可知,该区人口没有增加;中部地区人口减少的省区仅仅是安徽和湖北,其他省区人口都有所增加;东部省级行政区的人口都在增加;人口减少的省级行政区以西部地区最多,在中部地区只有两个,东部地区没有。

第2题,人口增加的地区,既有自然增长率高的地区,也有自然增长率低的地区,因此并不是自然增长率都高,例如上海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就很低;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发达,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因此人口的增加主要是人口大量迁入的结果。

人口减少的地区大都是经济落后地区,因此人口迁出多于迁入;人口增加的省区并非都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如云南、江西等。

考向二我国的疆域和主权“祖国的宝岛,我可爱的家乡……辽阔的海域无尽的宝藏……”读图回答3~4题。

3.黄岩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

上图中,表示黄岩岛的是( )A.甲岛 B.乙岛 C.丙岛 D.丁岛4.2012年5月,我国首座深水钻井平台在南海首钻成功,其重要意义在于( )①宣示我国对南海的主权②行使对钻井平台周边我国海域的管辖权③解决我国目前石油对外依存度过高的问题④标志我国能够独立进行深海油气资源开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 3.A 4.B解析第3题,黄岩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图中表示黄岩岛的是甲。

第4题,①②为政治意义,④为直接的现实意义。

③主要涉及我国石油资源进口和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问题。

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过高的问题在短时间内还不能解决。

考点二 中国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1.地形、地势(1)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2)主要山脉2.气候(1)气候特征: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样。

(2)气温①气温特征⎩⎪⎨⎪⎧冬季:南北温差大,主要是受纬度位置、地形以及冬季风的影响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②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我国划分为5个温度带和一个青藏高原区。

(3)降水①降水特征⎩⎪⎨⎪⎧空间: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递减,主要受东南和西南季风影响时间:降水集中在5~9月月份,季节和年际变化大②干湿地区——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划分成四类干湿地区。

代号干湿区降水状况分布地区主要植被A湿润地区年降水量>800 mm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东北三省东部、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森林为主B半湿润区400 mm<年降水量<800 mm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高森林和草原过渡地带3.河流和湖泊(1)河流①注入海洋:绝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是雅鲁藏布江和怒江。

②水文特征的地区差异:(2)京杭运河:自北向南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在南水北调工程中作为东线的输水通道。

(3)主要湖泊: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湖区和东部平原湖区。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4.自然资源(1)特点:种类多,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分布不均。

(2)主要自然资源:(3)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注意合理利用,加强保护和促进更新;非可再生资源要节约利用,综合开发。

1.我国主要地形区(1)四大高原(2)四大盆地(3)三大平原2.我国气温特征及其影响因素3.我国重要的河流(1)三大河流概况(2)三大河流的开发与治理考向一我国的地形区判断及地形对气候的影响(2014·广东文综)图1、图2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 )A.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 250~1 4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B.在各坡度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C.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 550~1 7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D.在各坡度段中,坡度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2.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 )A.黄土高原B.三江平原C.塔里木盆地D.江南丘陵答案 1.C 2.A解析第1题,仔细读图,在各海拔段中,<1 250 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1 550~1 700 m 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由此可判断出A项错,C项正确。

在各坡度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较少,坡度10°~15°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较多,由此可判断出B项错,D项错。

第2题,仔细读图,结合上题可知此地聚落主要分布在海拔1 400~1 850 m之间,坡度在5°~20°之间。

A项中黄土高原两个条件都符合,A项正确。

三江平原地处我国东北,地势低平,两者皆不符合,B项错。

塔里木盆地地势平坦,坡度方面不符合题意,C项错。

江南丘陵,海拔高度低于500米,海拔方面不符合,D项错。

(2012·新课标全国文综)读图,完成3~4题。

3.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 )A.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B.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C.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D.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4.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 )A.关中平原、浙闽丘陵B.江汉平原、山东丘陵C.汉水谷地、黄淮平原D.汾河谷地、松嫩平原答案 3.A 4.C解析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的区域定位。

根据图中提供的经纬度判断,甲城市位于汉水谷地,乙城市位于黄淮平原,则7月份两地平均气温应相差不大。

在纬度大致相当的前提下,由于山地对冬季风的阻挡,甲城市1月平均气温高于乙城市。

考向二我国的气候特征及成因(2012·安徽文综)青藏高原四周多高山。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3 500米以上;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西北部,面积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

下图是“青海省年降水量分布和年平均气温分区图”。

据此回答5~6题。

5.青海省东南边缘降水较多,其水汽主要来自( )A.大西洋B.北冰洋C.太平洋D.印度洋6.根据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将青海省划分为Ⅰ、Ⅱ、Ⅲ三个温度区。

三区年平均气温相比( )A.Ⅰ>Ⅱ>Ⅲ B.Ⅰ<Ⅱ<ⅢC.Ⅰ<Ⅱ,Ⅱ>Ⅲ D.Ⅰ>Ⅱ,Ⅱ<Ⅲ答案 5.D 6.C解析第5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提示“青海省东南边缘”,青海省东南部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量较多。

第6题,明确柴达木盆地的分布位置是答好本题的关键。

此题注意审题“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西北部,面积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由图可知柴达木盆地位于Ⅱ,而柴达木盆地海拔较低,降水量少,太阳辐射强,年均温较高。

考向三我国的河流特征(2012·大纲全国文综)某大河的一条支流与干流之间存在“吞吐”关系。

下图示意该支流出口处1970~2000年间年净径流量(输出径流量与输入径流量之差)和年净输沙量(输出泥沙量和输入泥沙量之差)。

根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7~9题。

7.下列各时间段中,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最接近的是( )A.1970~1976年B.1977~1984年C.1980~1989年D.1989~2000年8.该支流流入( )A.黄河 B.长江 C.辽河 D.黑龙江9.1983年以来,年净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支流流域( )A.建设用沙量增加B.兴修水库和森林覆盖率提高C.矿产资源开发力度加大D.连续干旱答案7.A 8.B 9.B解析第7题,由图可知,1970~1976年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最接近。

1977~1989年的某时段,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相反,故排除B、C项;1989~2000年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接近程度较1970~1976年小,故D项错误。

第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支流每年净注入干流的流量在1 500亿立方米左右,由此可以判断其干流的年净径流量巨大;从年净输沙量可以看出该支流每年的含沙量也较大,由此则可以判断该干流最可能为长江(辽河和黄河的年净径流量较小,黑龙江的含沙量较小)。

第9题,读图可知,该河流1983年以来,年净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支流流域兴修水库和森林覆盖率提高,因为兴修水库可使泥沙在库区沉积,森林覆盖率提高可减少泥沙入河量。

考点三中国的经济1.我国的农业(1)农业的地区分布(2)主要农作物的地区分布差异①粮食作物:分布格局为“南稻北麦”。

水稻: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春小麦:主要分布在古长城以北;冬小麦:主要分布在古长城和秦岭—淮河之间。

②我国南北方耕作制度和经济作物差异③挑战与对策挑战:面临人口增加、耕地减少以及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严峻挑战。

对策: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2.我国的工业 (1)空间分布①铁路沿线:京广线、京沪线、京哈线等铁路沿线。

②河流流域黄河流域: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

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发展地带。

沿海地区:集中了四大工业区: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

(2)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发展①产业特点⎩⎪⎨⎪⎧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比重大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产品更新换代快②产业部门:电子和信息类、生物技术类、新材料、新能源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