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七章
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7章[1]ppt课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神第 七 章 增 强 法 律 意 识 弘 扬 法 治 精
•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 1、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
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 • 2、从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 社会主义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发展规律的反映, 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 3、从法律的社会作用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保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思想品 德修养 与法律 基础课 件 7章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要求
增 强 法 律 意 识 弘 扬 法 治 精
神第 七 章
•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法 律的内涵,认识到市场经济需要每个公 民具有较强的法律素质,而增强法律意 识,培育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是加强社会 主义法律修养的途径之一,才能更好地 实现以德治国的方针。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神第 七 章 增 强 法 律 意 识 弘 扬 法 治 精
•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我国全部现行
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的法 律部门,并由这些法律部门所构成的具有内在联 系的统一整体。 宪 法
中 国 特法 色律 社体 会系 主 义
案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神第 七 章 增 强 法 律 意 识 弘 扬 法 治 精
• 1. 2008-08-30攻击陕西省地震局网站发布恐怖地 震信息的大四学生贾志攀,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一 年零六个月。这是我国首起利用互联网编造、发布 恐怖地震信息,扰乱社会秩序的犯罪。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七章试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七章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无分。
1.根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是〔〕A.依法治国B.执法为民C.公平正义D.服务大局答案C2.人们进行法律行为所必须遵循或履行的法定时间或空间上的步骤和形式,称为〔〕A.法律程序B.法律适用C.法律执行D.法律运行答案A3.在以下各种标准中,表达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标准是〔〕A.法律标准B.政策标准C.道德标准D.宗教标准答案A4.法是一种带有价值判断的行为标准,是评判、衡量他人行为合法性的标准。
这表达了法的〔〕A.评价作用B.预测作用C.教育作用D.制裁作用答案A5.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的一国同类法律标准的总称,称为〔〕A.法律体系B.法律渊源C.法律部门D.法律标准体系答案C6.以下标准性法律文件中,属于程序法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答案C7.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各级人民法院属于〔〕A.立法机关B.执法机关C.司法机关D.法律监督机关答案C8.在我国,广阔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这表达了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是( ) A.人治B.法制C.以德治国D.依法治国答案D9.法律思维是按照法的原理、法律原则和立法精神,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和思想取向。
以下选项中,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思维的是( )A.重证据B.重义务C.重实体轻程序D.重程序轻实体答案A10.“法立而不行,与无法等。
”这句话强调了( )A.学法的重要性B.立法的重要性C.守法的重要性D.知法的重要性答案C11.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按照法律规定的职权和程序,运用法律标准处理具体案件的活动是( )A.法律遵守B.法律适用C.法律制定D.法律监督答案B12.法具有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作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自学考试完整笔记
目录绪论: 2(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二)人的责任和使命,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第一章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 (一)理想信念及其特点、类型......................................(二)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作用......................................(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 (四)正确把握确立和追求理想过程中的问题.................................第二章倾注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优良传统和历史作用............................... (二)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和基本特征................................... (三)做新时期忠诚坚定的爱国者......................................第三章科学把握人生的方向和道路....................................... (一)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二)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三)人生价值和人生价值观........................................(四)协调人生道路上若干关系......................................第四章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一)道德及其发展............................................(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现实要求...................................... (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五)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六)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涵养良好品德......................................... (一)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二)遵守社会公德...........................................(三)遵守职业道德............................................(四)遵守家庭美德............................................(五)培养良好的个人品德.........................................第六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一)依法治国的内容及与其相关概念的关系................................. (二)法治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三)法律思维方式的内容........................................(四)国家安全及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第七章学好法学基础理论...........................................(一)法的概念和作用..........................................(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体系.................................... (三)法律运行.............................................第八章熟悉我国基本法律制度..........................................(一)宪法的特征、原则、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 (二)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三)我国的程序法律制度体系、诉讼程序、管辖...............................结束语29绪论:(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识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 P2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领会: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彳1体系的重要意义P31.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2.有利于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和教育人民,3.有利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全社会的凝聚力量,4.有利于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昂扬斗志,5.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6.对于团结、引领全体社会成员在思想上、道德上共同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二)人的责任和使命,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识记:人的责任和使命P4在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个人,要对社会、他人和自身所应做的事,承担所应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领会: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P5,61,继往开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勇于创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3,积极努力,为世界和平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事业作贡献^应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P5担当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任,实现百年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国家富强、人们幸福的爱国理想.应该有强烈的使命感,刻苦努力学习,重视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是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做新世纪中国的脊梁;应该继承前辈的事业,在未来工作和奉献的日子里,责无旁贷的担当起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使命.第一章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一)理想信念及其特点、类型识记:1.理想的含义,信念的含义P12,131.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2.理想信念的特点P14,15①思想性与实践性②时代性和阶级性③多样性与共同性3.理想信念的类型P15,16,17①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②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③道德领域的理想信念④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领会:1,理想与信念是紧密联系的P14它们是同一种人类精神现象即信仰现象的两个侧面.任何的信仰都包含着信念和理想的两个基本方面,它们分别是这一信仰的基本信条和这些信条在奋斗目标上的具体体现^2.理想信念是相对稳定的,但不是一成不变的P14理想信念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3.人们的理想信念既是多样化的,又可以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P15一方面,我们要承认这是正常的现象,不强求一致;另一方面,又要看到,在一定的社会中,人们各自的理想信念有相同之处,从而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应用:在确立自己理想信念的过程中运用这些知识P13,14,15理想在作为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对现实生活的超越.理想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其次,理想作为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想象和设想,与无法实现的臆想和空想有根本的区别.理想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本身包含着现实的要素,尤其是反映着现实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领会(二)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作用识记: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三个方面的作用P18,191.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向导2.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动力3.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领会:理想信念为什么在人生中具有这样重要的作用^ P18,19,201.理想信念能够向人生提供目的和意义,向人生指明追求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它一旦确立,就可以使人精神振奋,在复杂的人生境遇中透过迷雾看到曙光,永不迷失前进的方向2.理想信念能够给人生一种推进的力量,为人生实践提供动力和毅力,是人生的力量源泉. 一个人有了自觉的理想和信念,就会立场坚定,方向明确,意志坚强,热情高涨,精力旺盛.3.在现实人生中,当人们遇到特殊苦难或重大打击,有时甚至陷入绝望境地的时候,如果没有一种力量来支撑自己,人就会垮下来.理想信念正是在这样的地方和时候起着精神支柱的彳^用,支撑人们的精神和意志,不为巨大的困难所压倒,而且使人在困难和逆境中振作起来,战胜艰难险阻.应用:结合某些典型人物,分析理想信念在他们人生事业中的作用. P19(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识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的基本内容P22,23,241.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2.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3. 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关系P271.有着内在的联系,它们是阶段性理想与最终理想的关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现阶段共产党人的理想,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迈向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一个阶段,是中华民族走向社会主义未来的必由之路.2.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仍有其现实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共产主义理想指明前进方向.社会主义事业是向着共产主义远大目标前进的运动^应用:把个人理想融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追求之中P27我们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我们应该科学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追求崇高理想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四)正确把握确立和追求理想过程中的问题识记:1.理想与现实的关系P34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它们是对立的,比如理想是主观的,现实是客观的;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有缺陷的;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另一方面,它们又是统一的.现实中孕育着理想,形成着理想,包含理想实现的条件和因素.理想来源于现实,包含着现实的因素,并且将来会变成新的现实.2.在确立理想信念的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P32,331.充分认识理想实现过程的长期性、曲折性和艰巨性^2.正确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走出片面性的误区.领会:1.理想的追求和实现具有长期性、曲折性和艰巨性P32,331.理想的实现具有长期性.理想变为现实是一个过程,是对人们的耐心和信心的考验,对此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2.理想的实现具有曲折性.通向理想境界的道路不是笔直的,而是充满了曲折,追求理想的道路更加漫长.3.理想的实现具有艰巨性.任何一种理想的实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2.如何走出理想信念追求中的两个误区P34,351.一方面,要走出”以理想来否定现实”的误区.2.另一方面,要走出”以现实来否定理想”的误区.3.要辩证地看待和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不仅要看到理想与现实矛盾冲突的一面,还要看到它们相一致的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把握二者的关系,不因为现实中遇到这一矛盾而产生偏颇的思想认识和态度^应用: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思考在追求理想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关系(领会1,2)P32,33,34,35.第二章倾注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优良传统和历史作用识记:1.爱国主义的含义P36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是对自己祖国的一份责任,是将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调整个人与国家、个人与民族关系的道德规范,是一种重大的政治原则,是鼓舞和凝聚各民族的精神支柱 .2.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P37,38①爱国主义最基本的内容是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②热爱故土山河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③热爱人民是爱国主义的集中表现.④热爱自己的国家是爱国主义的必然政治要求领会:1.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P40,41①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②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③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④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3.爱国主义的历史作用P42,43①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②爱国主义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③爱国主义是谱写壮丽人生的力量源泉应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领会1,2)P40,41.P42,43(二)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和基本特征识记:1.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P44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内容P50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领会: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P47①社会主义是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②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结果 . ③实践证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爱国主义与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P48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人民的团结,社会的安定,民主的发展,国家的统一,都要靠共产党的领导.4.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P51原因: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民族精神.方法:立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批判地继承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道德,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和道德积极成果,不断丰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并使其内化成个人的精神品质,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富裕安康贡献自己的力量应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P50防止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妄自尊大、固步自封的狭隘民族主义.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也需要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人民包括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 .二是妄自菲薄、崇洋媚外的民族虚无主义.这种观点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根本利益和对外开放的初衷,很容易变成卖国主义.对此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三)做新时期忠诚坚定的爱国者领会:1培育爱国情感,保持民族自尊和自信P52,53培育爱国情感,是报效祖国的基础.需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历史,以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实现振兴中华的夙愿.拥有忠于祖国的赤子之心,时刻牢记以国家利益为重.2.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P53,54民族的团结、国家的统一是祖国繁荣昌盛的标志,也是国家兴旺发达和人民安居乐业的必备条件.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主流,是中国发展进步的保障.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3.努力学习和工作,以实际行动和贡献履行爱国义务P55,56①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过硬本领.②确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居、团结和统一.③积极投身社会实践,逐步从爱国主义走向共产主义.应用:做一个新时期忠诚坚定的爱国者领会1,2,3第三章科学把握人生的方向和道路(一)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识记:1.人的本质P59,60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2.人生观的含义P60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3.人生目的的含义P61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领会:1.人生观的主要内容P60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4.人生目的在人生观中的核心地位P61①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②人生目的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③人生目的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5.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科学、高尚的人生目的P63,64①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党和人民对大学生的要求和期待②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③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抵制各种错误人生观影响的有力武器应用:用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指引人生方向领会3. P63,64(二)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识记:1.人生态度的含义P65人生态度属于人身观的范畴,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人生态度无外乎分为2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消极无为的人生态度)2.人生境遇的含义P67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具体环境.其中,顺利的境遇称为顺境,不顺利的境遇称为逆境.领会:1.培养和树立积极进取白^人生态度P66①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能促进人生目的的达到^②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有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③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能够调整人生道路的方向2.人生的顺境和逆境P67,68顺境和逆境对人的影响都有两重性,大学生要正确认识和对待人生的顺境和逆境.①对于顺境,不能麻痹大意、得意忘形,而应居安思危、自制自励,使自身的活动保持良好的度.②对于逆境,不能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应大胆正视,积极应对,努力创造条件,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等待时机成熟,因势利导,使之成为人生旅途上的一个闪光点.应用:用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对待人生境遇领会1,2 P66,67,68,69(三)人生价值和人生价值观识记:1人生价值的含义P69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他人或自己需要的满足2.人生价值观的含义P69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他人和自身需要的满足,或对于社会、他人和自身所具有的意义3.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P70,71人生的社会价值:①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②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领会: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白基本内容P2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④社会主义荣辱观2.人生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区别与联系P71,72①既相互区别,有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了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②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的社会需要(包括维持其生存的基本物质需要和享受的需要、发展的需要、个人尊严的需要等)的满足都离不开个体的奋③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基础.3.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和方法P75,76①选择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相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是人们追求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柱②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素质和能力,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的主观条件.③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白^创造性实践活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应用: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创造社会价值中实现自我价值.P63,66,74,75,76①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树立积极进取白^人生态度,为社会做贡献,创造较高的社会价值②社会价值的创造过程与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是统一的.贡献是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实质,也是衡量一个人自我价值实现程度的最根本的标志.把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统一起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是当代大学生追求人生价值实现的唯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③在创造社会价值中实现自我价值,是一项重要的人生实践活动,所以要正确把握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和方法:(见领会3,P75,76) a选择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相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是人们追求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柱b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素质和能力,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的主观条件.c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白^创造性实践活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四)协调人生道路上若干关系识记:1可持续发展观的含义P77使这一部分人的发展不能损害、影响另一部分人的发展,这一代人的发展不能损害下一代人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不能损害自然环境和生态的健康发展^4.成功交往的基本原则P80①平等原则②诚信原则③宽容原则④互助原则5.身心健康的标准P78“身心健康”,不仅要有健康的生理,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领会:1.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P76,77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是有意识、有目的、能动的自然存在物,根据自身的需要利用和改造自然,即生产活动,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纽带)就是生产劳动6.成功交往的方法和艺术P81,82①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②注意交往的第一印象③运用适当的沟通方法7.保持身心健康的途径和方法P79,80①树立正确白人生观,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②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品质③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④注重于他人的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应用:正确认识并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P82,83① 社会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个人是构成社会的前提.只有科学地把握了个人与社会的对立统一,协调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更加稳妥地走好人生道路,创造有价值的人生.②科学把握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实质.个人与社会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一方面,特定的社会条件决定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个人并不是被动地由社会所决定,而是对社会具有能动性.③ 在社会发展中认识自我,调整和充实自我④在个人发展中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第四章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一)道德及其发展识记:1.道德的含义,道德的科学起源,道德的本质P85,88,89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道德的科学起源:道德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道德的本质:①道德作为社会经¥^关系的产物,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②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特殊的规范调节方式.2.道德的主要功能P91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态对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和能力^调节功能是道德最主要的功能,认识功能也是道德的主要功能.还有教育、评价、导向、激励、辩护、沟通功能等^3.道德的社会作用P91,92,93道德的社会作用是指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其实际效果^①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②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③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④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生活的稳定,保障人们正常的生活和交往.⑤道德能够保护或者破坏一定阶级的政治统治.4.道德的发展规律P94①道德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不断进步.②道德有其自身发展的相对独立性,道德进步是一个曲折前进的历史进程.领会:1.有关道德起源的观点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P86,87,88非科学的道德起源观点:①客观唯心主义和宗教唯心主义的观点②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③旧唯物主义者的观点④庸俗进化论的观点科学的道德起源观点:道德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2.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P88社会经济基础对道德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四个方面:①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直接决定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②社会经济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③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④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3.道德的历史发展P93,94人类社会的道德发展是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不断变化和完善而进步发展的^①原始社会氏族内部统一的社会道德②奴隶社会中奴隶主道德和奴隶道德③封建社会中封建主道德和农民道德.④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道德和无产阶级道德⑤社会主义道德。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七章 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与创业观 第1-4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七章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与创业观第1-4节主题:第七章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与创业观第1-4节学习时间:2015年11月23日-11月29日内容:我们这周主要学习第七章,第1-4节的相关内容。
希望通过下面内容能使同学们对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
一、学习要求1.掌握职业道德和法律;2.掌握如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创业观。
二、主要内容(一)职业活动中要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1.职业与道德和法律职业的通俗表述就是人们所从事的工作。
(1)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2)职业中的法律,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履行本职工作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本职业范围内的法律规范。
(3)职业道德与职业法律规范是密不可分的。
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
一方面,职业法律规范在培养人们的职业道德精神上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职业道德精神也贯穿于职业法律规范之中。
(4)职业活动中道德和法律的共同特征:鲜明的职业性明确的规范性调节的有限性(5)职业活动中道德和法律的区别:除了具体内涵、调控手段和机制上的差别外,职业道德体现了从事一定职业活动的人们的自律意识,职业中的法律更多体现的是社会对一定职业活动的他律要求。
(6)职业的发展、分化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职业领域越来越广,相应的职业道德和法律也必然会越来越多。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同一职业活动的内涵、职责也会发生变化,从而使得同一职业领域的道德和法律的内容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2.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具有时代性和历史继承性。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职业是体现人际平等、人格尊严和人的价值的重要舞台。
职业的分工尽管也还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但由于各种职业利益同社会的整体利益从根本上说具有一致性,因而从业者之间以及从业者与服务对象之间不存在根本的利益矛盾。
职业和岗位的不同,只是分工的差别,而不是地位高低贵贱的差别。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8.1.1 公共生活与社会公德
第七章遵守行为规范锤炼高尚品格第一节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一)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1、私人生活(1)什么是私人生活:私人生活以家庭内部活动和个人活动为主要领域。
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隐秘性。
(2)私人生活的特点:具有封闭性和隐秘性。
2、公共生活(1)什么是公共生活:公共生活超越了私人生活的局限。
(2)公共生活的特点: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
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
(3)公共生活的发展历程人类公共生活是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它经历了原始社会(公共生活开始萌芽)-----农业社会(公共生活较大发展)-----工业社会(公共生活得到极大的扩展)以及当代社会生活扩展的促进要素不同阶段。
提问:你是如何看待下列两段话:①以追求个人自由为目标的私人意识常常会把个人生活看成是公共生活完全相隔绝的领域,对社会公德及法律规范的介入产生强烈的抵触和提防心理,排斥站在社会普遍价值的立场上对个人生活进行“品头论足”,把“私人生活”完全变成个人自由的标签。
②私人生活领域和公共生活领域的划分是相对的,私人意识只有在充分理解和尊重公共生活秩序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健康合理的发展。
在尊重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增强公共生活规范要求的前提下来发展自己的个性。
结论:第一段中,私人意识同人们的公德意识和公共生活的法律意识的确立和发展相背离。
第二段是理性地对待两者的矛盾,这和个人不能离开社会、自由不能没有纪律、个性并不排斥共性是同样的道理。
(4)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①活动范围的广泛性:从传统的公交车、影剧院、图书馆、公园、集体宿舍等→新兴的证劵交易所、人才市场、网络的虚拟世界等。
②交往对象的复杂性:以往“熟人社会”→“陌生人社会”,与陌生人打交道。
③活动方式的多样性:商场购物、歌厅娱乐、广场漫步、公园休闲、图书馆学习、体育馆健身、互联网冲浪等。
链接案例:大学生张某每逢周末,经常邀请老乡来寝室唱卡拉OK和跳舞至深夜,高兴时常大喊大叫。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7章
四、权利与义务观念
(二)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1、结构上:相关
2、总量上:等值
3、功能上:互补
我不同意你所说的,但我誓死 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泰戈尔
第三节 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一、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 二、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 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一、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
(一)传统国家安全观与非传统国家安全观的区别
两次德刑之辩:
春秋战国时期——儒法之争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 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 且格。” 秦灭亡之后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法家的法治不等于现在的法治。有法治而无 法制。
柏拉图:
“如果有人根据理性和神的恩惠的阳 光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他们就用不着 法律来支配自己……但是,现在找不 到这样的人,即使有也非常少;因此, 必须作出第二种最佳的选择,这就是 法律和秩序。”
思考:刘海洋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2002年2月24日,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 依法对刘海洋实施了刑事拘留。2002年3 月26日,公安司法机关依照有关法律规 定,对刘海洋实施取保候审。
审判结果
2003年4月21日,备受关注的“刘海洋 硫酸泼熊案”在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 开庭宣判,法庭判决被告人刘海洋犯故 意毁坏财物罪,免予刑事处罚。
重点难点
重点 (1)大学生应怎样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 难点 (1)如何正确认识知法、守法与维权的关系? (2)如何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3)如何理解法律权利、义务的性质与关系?
第一节 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将其变成嘲讽的对象,相机 诬蔑他们,使之成为社会的弃儿。 我们要把精神之根挖掘出来,腐 蚀并摧毁精神道德基础。我们将 这样一代又一代地动摇他们的根 基。对人的争夺将从儿童、青少 年做起,重点放在青年身上,我 们将分化、腐蚀他们、使之蜕化。 把他们变成厚颜无耻的人、鄙俗 的人,变成世界主义者。” ——《第三次世界大战——信息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七章-法律
h
1
法律是什么? 法律与道德有什么关系?
一个由四人组成的探险小组正在一个山洞里考察,洞口突然崩塌,还 好,探险小组可以用手机和外面联系-----求援队、地质专家和生理专家马上 赶来,经过测量和研究,地质专家告诉被困在洞内的探险人员,打开洞口 需要十天的时间,探险人员问外面的生理专家,说他们没有带任何食物, 能够活多少天,生物学家,最多七天,洞里的人又问,如果杀死其中的一 个人,其他三个人吃死者的肉,能够活到洞口被打开吗?生物学家极不情 愿地说是。这以后,洞里的人就再也没有和外面联系了。第十天,洞口被 打开了,有三个人还活着,原来,这四个在洞内进行了抓阄,三个幸运者 将抽到死人签的人杀死并把他的肉给吃了。这三个人身体恢复后,被送到 了法庭上,几个不同派别的法官展开激烈的争论。信奉实证法学的法官认 为,法律应严格遵循条文,不应有特例,只要是故意杀人,就应该问罪; 信奉自然法学的法官则认为,探险人员被因在山洞里,与外界隔绝,不应 再适用人类社会的法律,而应根据自然界物竞天则、适者生存的法则,也 就是他们吃掉同伴和我们平时吃其他的动物一样,不应该问罪。而信奉社 会法学的人则认为,这个案子应该听听社会民众的意见,不妨搞一个民意 调查,看看大多数人的意见怎么样?
社会法学强调法律的社会效果、社会作用、社会利益和社 会目的。其哲学观点多种多样的,有主观唯心主义,也有客 观唯心主义,以及与上述两种哲学相关的实用主义。
只有马克思主义法学,才真正揭示了法的本质。下面我们 来学习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h
4
法的本质和特征
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具有国家强制性。创制包括制定和认可。
h
2
法律是什么? 法律与道德有什么关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七章课件
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 • • • • • 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 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提供便利条件或其他协助义务 如实提供证据的义务 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义务 不得非法持有、使用专用间谍器材的义务
保护动植物资源
生物入侵
——南美食人鱼
生物入侵- 疯长的水葫芦
6、社会公共安全
是国家预防、控制、处理 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和突发灾 害事故,以维护社会治安, 保障社会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秩序,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 财产的安全。包括社会治安、 公共卫生安全和食品安全等。
食品安全黑心奶粉
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法的运行
• 立法:合法、科学、民主 • 执法:授与权力、限制权力、保障权利 • 司法:正义的最后一道屏障 执法司法的要求①正确 ②合法 ③及时 案例 • 守法:守法是社会成员谋求正当利益的最 佳途径。
立法体制
全国人大 全国人大常委会
国务院
县级以上 各级人民 政 府
县级 以上 四总部、 各级 各 大 军 区 、 地方 各军兵种 人大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
• 守法上一律平等:不承认有任何享受特权 的公民,也不承认有任何免除法律义务的 公民。 • 法的适用上一律平等:平等的受保护,平 等的受追究制裁。 • 案例
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 (一)什么是国家安全 (二)传统的国家安全观 (三)新的国家安全观
(一)什么是国家安全
方复明窃取国家机密案
原浙江省电力局副 局长方复明,1994年 加入美国国籍,以非 法手段获取国家秘密 文件35份,行贿24.5 万美元。处以有期徒 刑15年。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七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七章第七章遵守行为规范锤炼道德品格一、判断题1、人类维护公共秩序的手段最初是自发形成的。
(对)2、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
(对)3、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
(对)4、生活道德与大学生的成长关系不大。
(错)5、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对)6、维护公共秩序的手段只有法律和道德。
(错)7、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是两个截然分开的领域。
(错)8、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
(对)9、《集会游行示威法》就是限制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
(错)10、集会游行示威任何时候都可以。
(错)14、《治安管理处罚法》适用范围是指情节较重够刑事处罚行为的。
(错)15、机动车通过交叉路口时如没有交通信号,交通标志或交警指挥,应按原速行驶。
(错)16、职业活动的最基本要求是爱岗敬业。
(对)17、诚实守信就是要求从业人员不以全损公、不以私害民、不假公济私。
(错)18、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必须提起诉讼。
(错)19、《劳动法》是适用于所有劳动者的法律。
(错)20、劳动争议的解决必经协商程序。
(错)21、人选择职业,职业也选择人。
(对)22、爱情体现着人的自然需要。
(错)23、家庭和婚姻是爱情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升华。
(对)24、我国《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女均不得早于20岁。
(错)25、离婚解除夫妻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亲关系也随之消除。
(错)26、结婚的必备条件之一是必须达到法定婚龄。
男必须达到22岁,女必须达到20岁。
(对)27、离婚有两种方式,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
(对)28、离婚后若子女判给一方抚养,则另一方就没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错)29、未到法定年龄的婚姻就属于无效婚姻。
(对)30、恋爱作为一种人际交流,必然要受到道德的约束。
(对)二、单选题1、社会生活基本上可分为()三大领域(B)。
A、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学习生活B、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婚姻家庭生活C、公共生活;学习生活;婚姻家庭生活D、学习生活;职业生活;婚姻家庭生活2、公共生活从()就开始了(A)。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背诵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论述题考点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1、理想信念的作用与意义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2、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
①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脱离现实而幻想未来。
②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
一方面,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
在一定条件下,现实必定要转化为理想。
另一方面,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既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
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成未来的现实。
脱离现实而谈理想,理想就会成为空想。
3、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如何实现理想)立志当高远;立志做大事;立志须躬行;伟大出自平凡。
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1、中国精神的意义体现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是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引领;是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是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保证。
2、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3、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如何改革创新)(1)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
①树立突破陈规陋习的自觉意识,②树立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和勇气,③树立以创新创造为目标的志向;(2)培养改革创新的责任感;(3)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
要做到: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是增强改革创新能力本领的基础;培养创新型思维方式是增强改革创新能力本领的前提;积极投身实践是增强改革创新能力本领的关键。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1、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贡献,是社会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
在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主义社会中,衡量人生的价值,标准就在于看个人是否以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七章题库试题及答案(选择题)
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一、单项选择题1.法律的一般含义是:( A )。
A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B法律是被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C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2.法与其他社会规范的区别在于(C)A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B有约束力C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D规定制裁措施3.法律主要体现的是( B )的意志。
A全民B统治阶级C政党D整个社会4.法存在于( B )。
A整个人类社会B整个阶级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5.当代中国的法律属于(D)。
A奴隶制法律B封建制法律C资本主义法律D社会主义法律6.在一个国家里,由部门法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称为( A)。
A 法律体系B法系C法学体系D法的历史类型7.关于法律部门(即部门法)的含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在形式上表现一致法律规范的总和B在内容上是一致的法律规范的总和C在调整对象为同一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D在形式上表现不一致法律规范的总和8 国家的根本法是( C )。
A 行政法B 刑法C 宪法D 民商法9.具有最高效力的法律是(A)。
A宪法B刑法C民法D经济法10.下列关于我国规范性法律档效力从高至低排列正确的是( B )。
A行政复议法→宪法→物权法B宪法→刑法→枪支管理办法C物权法→行政诉讼法→行政许可法D民法通则→刑事诉讼法→著作权法11.《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都属于( B )的范畴。
A民法商法 B 行政法C经济法 D 社会法12.调整民事和商务活动的法律规范总称是(A)。
A民商法B公司法C商标法D保险法13.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不属于部门法的是( C )。
A民商法B经济法C立法法D行政法14.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是(B)。
A国务院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C法院D检察院15.( A )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A国务院B地方政府C法院D检察院16.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B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七章习题
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一、单选题1.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随着( B )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
A. 人类的产生B.私有制、阶级和国家C.社会的产生D.文明的产生2.当代中国的法律属于( D )的法律.A.奴隶制法律B.封建制法律C.资本主义法律D.社会主义法律3.法律区别于道德规范、宗教规范、风俗习惯、社会礼仪、职业规范等其他社会规范的首要之处在于( C )。
A.它是由国家创制的社会规范B.它是由国家保证实施的C. 它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D. 它是社会规范4.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否定和制裁,对合法行为的肯定和保护,是( B )A.法律的创制B.法律的国家强制力C.法律的强制力D.法律的效力5.国家机关赋予某些既存社会规范以法律效力,或者赋予先前的判例以法律效力的行为是( B )A.制定B.认可C.承认D.创制6.国家制定的法律一般以一定的规范性文件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被称为( A )A.制定法B.判例法C.法制D.习惯法7.法律所体现的是( A )的意志A.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B.个别统治者的意志C.统治者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C.统治阶级意志的全部8.法律由( B )决定的.A. 统治阶级B.社会物质生活条件C.地理环境D.社会文明程度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 B )为核心的。
A. 行政法B.宪法C. 民商法D. 经济法10.以下哪个类型的法律不属于我国的法律部门:( A )A.宪法B.经济法律C.民商法律D.行政法律11.我国每一法律部门是由调整( C )的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构成的.A.不同类型B.相同方式C.相同类型D.不同方式12.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 C )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其他任何法律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A.一般B.普通C.最高D.较高13.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称为( C )A法律适用 B.法律遵守 C.法律的制定 D.法律执行14.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称为( B )。
题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七章
第七章一、单项选择题1.法律的历史类型不包括(B)A.社会主义法律B.原始社会法律C.资本主义法律D.封建制法律2.下列行为中,违反社会主义道德,但并未违反社会主义法律的行为是( C ) A.故意杀人B.倒卖车票,数额巨大的C.在公共场所说粗话D.以“莫须有”的罪名诬陷他人3.法律的根本决定因素是( C )A.地理环境B.人口素质C.物质资料生产方式D.国家政体4.培植社会主义新型法律文化的要求不包括( A )A.完全照搬照抄西方国家的法律原则和制度B.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普及基本法律知识,加强公民法律意识C.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能力D.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5.我国守法的主体包括 ( B )A.无我国国籍的外国人B.本国公民及组织C.华侨和华裔D.在中国旅游的外国公民6.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标志( D )A.社会主义民主B.社会主义法制C.社会主义精神文明D.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7.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领导力量是(A )A.中国共产党B.民主党派C.无党派人士D.中共和民主党派8.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是(A)A.社会主义民主B.社会主义文明C.社会主义政策D.社会主义法律精神9.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在结构上的关系是( D )A.等值的B.互补的C.相互转化的D.对立统一的10.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 B ) 首先提出的A.文艺复兴时B.近代资本主义革命过程中C.文化大革命D.改革开放11.下列哪项是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 B )A.经济安全和政治安全B.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C.科技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D.社会公共安全和国防安全12.下列哪种行为不属于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C )A.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B.保守国家秘密C.举报某企业雇佣童工D.及时报告有关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13.下列哪项是国家安全的基础( A)A.经济安全B.科技安全C.文化安全D.社会公共安全14. 我国已经缔结或者参加了多少个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有关的国际条约( D )A.30多个B.40多个C.50多个D.60多个15.《节约能源法》属于哪种国家安全法律( B )A.国防安全法律B.经济安全法律C.网络信息安全法律D.社会公共安全法律16. 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 D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七单元答案
• • 本题总得分:1 分
32 【单选题】(1 分)
以下不是关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原因是( )。
A. 法治的局限性
B. 德治有可取之处
C. 法的调整范围比道德小
D. 法治相比较德治有优越度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 本题总得分:1 分
33 【单选题】(1 分)
A. 马克思主义
B. 西方的法治理论
C. 中国传统法治思想
D. 以上相结合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 本题总得分:1 分
39 【单选题】(1 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与资本主义法治的根本区别在()。
A. 我们的法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
B.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C. 人们主权原则
D. 中国共产党的劳动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 本题总得分:1 分
18 【单选题】(1 分)
下列选项中,规定了人们从事法律行为的方式与过程,告诉人们实施某种法律行为时应先做什么、后做什 么以及如何做才合法有效的是()。
A. 法律原理
B. 法律监督
C. 法律原则
D. 法律程序 正确答案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D 查看答案解析 19 【单选题】(1 分)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能否顺利推进,在一定程度上要看( )。
A. 社会主义法律思维能否深入人心
B. 社会主义法律知识能否普及
C. 社会主义国家执法水平能否提高
D.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能否完善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 本题总得分:1 分
5 【多选题】(2 分)
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维护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其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 )。
【精华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讲稿-第七章
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制精神一、教学目的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帮助他们懂得马克思主义法学和社会主义法律基本原理,理解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加强法律修养,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二、教学内容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本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制定、执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权利与义务的观念及其关系。
3、增强国家安全意识4、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三、教学重点1、法律的内涵及本质特征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四、教学难点1、道德与法律的关系2、提高大学生的法律修养五、教学设计1.课程导入(运用故事和设问的方式把学生引入课程教学活动): 人们常说,法律是空气、水,或者是面包,是人们一刻也不能离开的东西。
法律本来是生活本质的呈现,直接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
为证明这一说法,请听一则所罗门的故事。
据希伯莱传说,神赐给所罗门王极大的智慧,“如同海沙不可测量”。
天下列王都差人听他的智语。
《圣经•列王纪上》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一日,两妓女争夺孩子,久执不下。
所罗门王令人将孩子一劈为二,各与半,一女愿劈,一女不愿,宁送子与彼。
王遂判子归后者。
而相同的智慧故事也在中国上演。
在《管锥编》中,钱钟书先生举了很多相同的例子,如《风俗通义》中的黄霸判子案、《魏书•李崇传》中断子案、《灰栏记》第四折中的包拯断子案等等。
裁判者与所罗门王使用的技巧完全相同。
在故事中,所罗门王判案依据什么呢?(用2分钟,先让学生们自己相互交流和讨论,然后老师再深入引导。
)[教师总结] 所罗门王依据的是一种生活常识与生活经验——生母一般比其他人对孩子有更深厚的感情,舍不得让孩子被劈而死。
这种生活常识与生活经验是世世代代积累下来的,可以超越时空岁月,为后世人们所用。
所以说,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伴随我们从摇篮走向坟墓。
从出生时起我们就穿上法律的外衣,直到临近死亡脱下法律的外衣并通过遗嘱加以处置,法律伴随我们人生的始终。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七章章节练习及答案解析
第七章学好法学基础理论7.1法学基本知识1、法律事实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
其中依当事人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事实是()A.法律事件B.法律行为C.法律责任D.法律后果正确答案:B知识考点:解释:考察法律行为的含义。
2、根据法律规范的内容不同,可将法律规范分为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和复合性规范。
下列选项中属于授权性规范的是( )。
A.公务员有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B.消费者有了解其所购买商品的真实情况的权利C.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破坏国家和集体的财产D.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不得损害公共利益正确答案:B知识考点:解释:授权性主要是对人们设定的权利。
3、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有多种,除了法律规范,还有道德规范、宗教规范和纪律规范等。
法律规范与其他规范最大的不同在于()。
A.法律是一种行为准则B.法德是一种上层建筑C.法律是阶级意志的反映D.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正确答案:D知识考点:解释: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与其他规范最大的不同。
4、法的规范作用主要包括指引作用、评价作用、教育作用、预测作用等。
法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所具有的帮助人们判断、衡量他人行为是否合法或有效的作用,称为法的()。
A.指引作用B.评价作用C.教育作用D.预测作用正确答案:B知识考点:解释:评价作用是社会规范所具有的帮助人们判断、衡量他人行为是否合法或有效的作用。
5、法律规范根据内容的不同,可以区分为不同的类别。
如我国婚姻法规定:“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
”这一法律规范属于()。
A.授权性规范B.义务性规范C.复合型规范D.任意性规范正确答案:B知识考点:解释:义务性规范是规定人们必须作出某种行为或者不得作出某种行为。
7.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体系1、[简答题]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正确答案:(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2013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七章(3、4节)
4、过户之前,可撤销赠与。
◆ 案例
小卢与小田结婚前写下一纸合同,许诺将自 己的一套房产赠送给小田,但一直没有办理房屋 过户手续。婚后,小田怕伤了感情就没有强求办 理过户手续。不想几年之后竟闹起离婚,小卢不 同意将那套房子给小田,小田却要求他履行合同。 那么,那份婚前合同有效吗?
◆《解释(三)》原文 第六条:婚前或者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当事 人约定将一方所有的房产赠与另一方,赠与方在 赠与房产变更登记之前撤销赠与,另一方请求判 令继续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合同法第186 条的规定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86条:赠与 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具 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 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在服饰方面,注意整洁,穿着可以随便,
但是不要邋遢,不要畏畏缩缩,缺乏朝气。
• (2)男生喜欢女生
的形象:漂亮、大方、 温柔、细心,爱整洁、 善良、自尊等。在服 饰方面,纯洁清新、 自然大方的形象最好, 平时不要化浓妆,最 好少穿高跟鞋。
以下请绕行
误把友谊当爱情 错置爱情的地位 功利化对待恋爱 只重过程不顾后果 情感定位不清晰 人生目标不明确 恋爱动机不正确 恋爱态度不严肃
不在乎天长地久, 只在乎曾经拥有?
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 恋爱要严肃认真,感情专一。 • 要懂得爱情是一种责任和奉献。 • 在恋爱过程中,应多一些理解、信任
和宽容,互相尊重,共同进步。
大学生恋爱应处理好三种关系
恋爱与学习的关系
恋爱与关心集体的关系 恋爱与关爱他人和社会的关系
妥善处理失恋问题
•
你以为我贫穷、相貌 平平就没有感情吗?我向 你起誓:如果上帝赐予我 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目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目录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一、认识大学生活特点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三、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四、培养优良学风第二节肩负历史新使命一、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二、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三、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第三节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一、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二、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三、做好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践行者第四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特点和作用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特点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作用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才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一、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第三节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一、立足高远与始于足下二、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与曲折性三、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第一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第二节新时期的爱国主义一、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二、经济全球化与爱国主义三、爱国主义与增强国防观念四、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第三节做忠诚的爱国者一、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二、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三、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第四节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一、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二、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的基本要求三、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的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巨大力量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第一节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一、世界观与人生观二、人生目的与人生观三、用正确的人生观指引人生第二节确立进取的人生态度一、人生态度与人生观二、端正人生态度第三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一、价值观与人生价值二、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三、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四、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第四节正确对待人生环境一、协调自我身心关系二、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三、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四、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三、道德的历史发展第二节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二、吸收人类道德文明的优秀成果三、道德建设中错误思潮评析第三节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一、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二、加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第四节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一、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二、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三、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第一节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第二节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一、社会公德及其特点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三、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第三节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一、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第一节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一、职业与道德和法律二、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三、职业中法律的基本要求四、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培养第二节大学生的择业与创业一、择业与创业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三、在实践中锻炼,在奋斗中成才第三节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一、爱情与人生二、婚姻与家庭三、家庭美德四、婚姻家庭法律规范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第一节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二节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观念二、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第三节增强国家安全意识一、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二、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第四节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一、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二、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第一节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一、宪法的特征和原则二、我国的国家制度三、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四、我国的国家机构第二节我国实体法律制度一、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二、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三、我国的经济法律制度四、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第三节我国程序法律制度一、我国的行政诉讼法律制度二、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律制度三、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律制度四、我国的仲裁法律制度第四节知识产权法一、著作权法二、专利法三、商标法三、知识产权的保护结束语立志做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高教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3修订)-第七章 树立法治观念 尊重法律权威【圣才出品】
第七章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权威7.1 复习笔记一、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1.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
它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三个方面的核心要义。
(1)党的领导①地位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②坚持党的领导a.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
b.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统筹法治建设各领域的工作,确保党的意志贯彻到法治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的具体实践中。
c.要切实改善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不断提高党领导法治建设的水平,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从严治党。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①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
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所坚持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
b.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西方国家的多党制、议会制、三权分立、司法独立等政治制度。
c.要长期坚持、全面贯彻、不断发展我国宪法确立的社会主义制度。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①地位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论指导,是全面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将普遍性的法治原理同中国具体的法治实践紧密结合的成果,深刻揭示了法治中国建设的理论基础、科学内涵和发展规律。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观点第一,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第二,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第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第四,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第五,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第六,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第七,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是依宪执政;第八,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第九,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第十,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第十一,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碰触;第十二,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第十三,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第十四,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第十五,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全方位占领高校、科研机构、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阵地,加强法学基础理论研究,形成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7章 学好法学基础理论
• ⑤强制作用。指法具有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通过国家机器来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制裁和惩罚 的作用。
2、社会作用:指法所具有的维护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作用。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法 的社会作用包括维护阶级统治方面的作用和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作用。
三、法律关系
(一)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在调整社会关系过程中在人们之间形成的以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为内容的 社会关系。 • 法律关系具有以下特征: • ①法律关系是以法律规范为基础形成的社会关系。 • ②法律关系是法律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 • ③法律关系是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 ④法律关系是受法律保护的社会关系。
(二)法律关系的构成
法律关系由主体、客体和内容构成。 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法律权利的享 有者和法律义务的承 担者,包括个人和组织。 • 社会主体若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需要具备一定的资格,即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权利能力是
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一定权利和承担一定义务的能力或资格。行为能力是法律关系主体能够 通过自己的行为依法取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或资格。 • 法律关系的主体分为以下三类: • 1、自然人。基于自然生理规律而出生的人称为自然人,包括本国公民、外国公民或无国籍人。 • 2、组织。包括各种不同性质的国家机关、各企事业组织和各政党及团体。 • 3、国家。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是特殊的法律关系主体。国家作为法律关系主体通常发生在国 家以自己的名义参与法律关系的情况下。在国际公法关系或国内政治关系中国家可以作为法律 关系的主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遵守行为规范锤炼道德品格一、判断题1、人类维护公共秩序的手段最初是自发形成的。
(对)2、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
(对)3、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
(对)4、生活道德与大学生的成长关系不大。
(错)5、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对)6、维护公共秩序的手段只有法律和道德。
(错)7、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是两个截然分开的领域。
(错)8、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
(对)9、《集会游行示威法》就是限制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
(错)10、集会游行示威任何时候都可以。
(错)11、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承担责任。
(错)12、《环境保护法》仅仅适用于环境保护工作者。
(错)13、举行游行集合示威必须有负责人。
(对)14、《治安管理处罚法》适用范围是指情节较重够刑事处罚行为的。
(错)15、机动车通过交叉路口时如没有交通信号,交通标志或交警指挥,应按原速行驶。
(错)16、职业活动的最基本要求是爱岗敬业。
(对)17、诚实守信就是要求从业人员不以全损公、不以私害民、不假公济私。
(错)18、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必须提起诉讼。
(错)19、《劳动法》是适用于所有劳动者的法律。
(错)20、劳动争议的解决必经协商程序。
(错)21、人选择职业,职业也选择人。
(对)22、爱情体现着人的自然需要。
(错)23、家庭和婚姻是爱情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升华。
(对)24、我国《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女均不得早于20岁。
(错)25、离婚解除夫妻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亲关系也随之消除。
(错)26、结婚的必备条件之一是必须达到法定婚龄。
男必须达到22岁,女必须达到20岁。
(对)27、离婚有两种方式,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
(对)28、离婚后若子女判给一方抚养,则另一方就没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错)29、未到法定年龄的婚姻就属于无效婚姻。
(对)30、恋爱作为一种人际交流,必然要受到道德的约束。
(对)二、单选题1、社会生活基本上可分为()三大领域(B )。
A、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学习生活B、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婚姻家庭生活C、公共生活;学习生活;婚姻家庭生活D、学习生活;职业生活;婚姻家庭生活2、公共生活从()就开始了(A )。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3、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接触,在心理或行为上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称为(C )A、竞争B、合作C、人际交往D、人际吸引4、公共生活的一个主要特点是(D )。
A、封闭性B、隐秘性C、间接性D、开放性5、公共生活属于“()社会”(A )。
A、熟人B、陌生人C、外国人D无职业者6、下列不属于公德缺失的是(C )。
A、过马路闯红灯B、排队加塞C、夫妻在家打架D、不爱护公物7、社会公德涵盖了()之间的关系(D )。
A、人与人B、人与社会C、人与自然D、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8、在人际交往中,要获得和发展友谊,起码要做到(D )A.等价交换,人情交易B.心胸狭窄,毫发必争C.恬退隐忍,明哲保身D.严于律己,谨慎择友9、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无过错的,由()一方承担责任。
( A )A、机动车B、非机动车C、行人D、保险公司10、根据我国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可以实行拘留处罚的行为是(A )。
A、酒后驾驶机动车B、乱停车C、闯红灯D、骑自行车11、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和()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维护公共生活中的秩序,实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C )。
A、纪律B、政策C、法律D、守则12、公共秩序是由一定规则维系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形态。
( B )A.法制化B.有序化C.内心信念D.道德13、社会公德是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层次。
( A )A.基础B.最高C.一般D.权威14、一种道德行为多次重复出现,就会成为一种习惯。
这种习惯即成为(A )。
A、道德品质B、道德理想C、道德原则D、道德规范15、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是(A )。
A、社会公德B、职业道德C、家庭美德D、个人品德16、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遵纪守法(C )。
A、团结友善B、见义勇为C、保护环境D、诚实守信17、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尊老爱幼,尊重妇女,对待老人、儿童、残疾人员,特别予以尊重、照顾、爱护和帮助;尊师敬贤,对待师长和贤者,示以尊重和钦佩亲敬。
这是社会公德中(D)。
A、遵纪守法的要求B、保护环境的要求C、诚实守信的要求D、文明礼貌的要求18、下列处罚方式中,不属于治安管理处罚的是(C )。
A、罚款B、警告C、拘役D、限期出境19、对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询问查证的时间,一般不得超过(A )。
A、8 小时B、12 小时C、16 小时D、24小时20、公民要举行游行示威的活动时必须要向()申请,获得许可方能进行(B )。
A、党委部门B、公安局C、交通局D、政府部门21、集会、游行、示威时,由()维持交通程序和社会程序。
(A )A、人民警察B、治安联防员C、集会、游行、示威者D、经过的单位22、某地区进行可能影响环境的工程建设,在规划或其他活动之前,对其活动可能造成的周围地区环境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对策,以及制订相应方案。
这在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制度方面称为(C )。
A、环境监测制度B、限期治理制度C、环境影响评价制度D、环境保护责任制度23、在一次演唱会上,有的人出污言秽语,狂喊乱叫,有的人向人群里扔烂苹果,罐头瓶和砖头等.这些行为属于(A )。
A、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B、妨害公共安全行为C、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D、侵犯他人人身权利行为24、从事一定职业的人生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是(D )。
A、职业规范B、职业行为三准则C、职业守则D、职业道德25、遵守职业道德是对每个从业人员的要求。
从业人员在职业工作中慎待诺言、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这是职业道德中(C )A、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B、岗敬业的基本要求C、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D、服务群众的基本要求26、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是(C )。
A、诚实守信B、办事公道C、爱岗敬业D、奉献社会27、在职业道德建设中,堪称从业者的“做人准则”、“立人之道”的是(B )。
A、爱护公物B、诚实守信C、文明礼貌D、尊老爱幼28、职业道德中体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的是(B )。
A、奉献社会B、服务群众C、诚实守信D、爱岗敬业29、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是(A )。
A、奉献社会B、服务群众C、诚实守信D、爱岗敬业30、体现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最高目标指向的是(D )。
A、服务群众B、诚实守信C、办事公道D、奉献社会31、在职业道德建设中,堪称从业者“立人之道”、“进德修业之本”的是( B )A、爱护公物B、诚实守信C、文明礼貌D、尊老爱幼32、我国第一部关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是(B )A.教师法B.劳动法C.律师法D.安全生产法33、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B )。
A、10日B、15日C、30日D、60日3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职业活动中道德和法律的共同特点(D )A、职业性B、规范性C、调节的有限性D、阶级性和党性35、择业和创业是大学生面临的问题。
在创业过程中必须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它主要是指要有创业的思想准备、勇气和(B )。
A、强硬的关系B、能力C、政策D、学习36、职业是人的谋生方式,但它并非只有工具意义,它还具有目的性。
这表现在它是个体(A )A、奉献社会、完善自我的必要的方式B、满足物质需要的方式C、生活的来源D、生存手段37、“真正的爱情就是要把疯狂的或是近于淫荡的东西赶得远远的。
”这表明了爱情的( A )A.纯洁严肃性B.平等互爱性C.专一排他性D.强烈持久性38、为了保护婚姻中妇女的合法权益,下列哪一项是符合《婚姻法》规定的(A )A、女方在怀孕期间,男方不得提出离婚。
B、女方在生病期间,男方不得提出离婚。
C、女方在分娩一年后,男方不得提出离婚。
D、女方在终止妊娠一年后,男方不得提出离婚。
39、下列哪一种情况可以协议离婚(C )。
A、双方自愿离婚的。
B、一方要求离婚,另一方不同意离婚的。
C、双方自愿离婚,并对孩子抚养教育和财产分割等问题达成协议的。
D、双方自愿离婚,但未对孩子抚养教育和财产分割等问题达成协议的。
40、下列选项中,属于家庭美德要求的是(A )。
A、邻里团结B、保护环境C、爱岗敬业D、遵纪守法41、现代家庭关系的核心是(A )A、夫妻关系B、亲子关系C、兄弟姐妹关系D、婆媳关系4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男女结婚的法定年龄为(B )。
A、男不得早于20周岁,女不得早于18周岁B、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C、男不得早于18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D、男不得早于20周岁,女不得早于22周岁43、婚姻关系成立的法定标志是(D )。
A、旅行结婚B、举办婚宴C、同居D、结婚登记44、以下情况能结婚(B )A.某女与其表兄B.曾患结核病已治愈的某男及其女友C.同性恋者某两男D.年龄未满18周岁的某男与某女45、关于离婚,按照婚姻法的规定,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C )A、离婚只是解除夫妻关系,并不解除亲子关系。
B、离婚后父母对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义务C、离婚后,不直接抚养的一方没有探视的权利D、离婚后子女的抚养问题可以协议解决46、婚姻自由包括(D )。
A、恋爱自由和订婚自由B、结婚自由和同居自由C、订婚自由和结婚自由D、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47、以次充好违背了()的职业道德要求(C )。
A、爱岗敬业B、办事公道C、诚实守信D、服务群众48、夫妻间有相互()的义务(B )。
A、赡养B、扶养C、抚养D、收养49、《婚姻法》规定:“夫妻双方都有参加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自由,一方不得对他方加以限制或干涉”这一规定体现了我国婚姻法的()原则(B )。
A、婚姻自由B、男女平等C、一夫一妻制D、计划生育三、多选题1、公共生活的特点有(ABCD )。
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B、活动内容的公开性C、交往对象的复杂性D、活动方式的多样性2、人际关系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BCD )A、使人不需艰苦劳动,便可坐享其成B、使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获得更多的幸福C、使人保持心境轻松、平稳、态度乐观D、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创造优良的环境3、社会公德作为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ABC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