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赔偿项目的确定与计算标准-侵权责任法

合集下载

2024医疗事故赔偿标准[江西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条例]

2024医疗事故赔偿标准[江西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条例]

2024医疗事故赔偿标准[江西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条例]根据江西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条例,2024年的医疗事故赔偿标准如下:一、医疗事故的定义根据条例规定,医疗事故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因违反诊疗规范,或者医疗机构管理不善,致使患者损害的行为。

医疗事故包括医疗责任事故和非医疗责任事故。

二、医疗责任事故赔偿标准1.临床医疗责任事故赔偿标准:根据患者的损害程度和情况,划分为轻伤、重伤和死亡等级。

具体赔偿标准如下:-轻伤:根据患者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赔偿金额一般在20万到50万之间;-重伤:根据患者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赔偿金额一般在50万到150万之间;-死亡:根据患者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死亡赔偿金额一般在50万到300万之间。

2.非临床医疗责任事故赔偿标准:指在非临床医疗活动中发生的医疗事故,如药品不良反应、接种疫苗造成的不良反应等。

根据患者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赔偿金额一般在10万到50万之间。

三、医疗事故赔偿方式对于医疗责任事故,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医疗纠纷处理机构或人民法院作出的赔偿决定,及时足额支付赔偿款项。

患者也可以与医疗机构协商达成赔偿协议,协商的赔偿款项以不低于赔偿标准为原则。

对于非临床医疗责任事故,医疗机构应当承担经济赔偿责任,按照患者遭受损害程度和情况进行赔偿。

四、医疗事故责任的认定医疗事故责任的认定应该由医疗纠纷处理机构或人民法院进行,依据医疗事故的调查和鉴定结论,综合考虑医疗机构的机构管理责任和医务人员的专业责任。

五、赔偿款支付方式医疗机构可以通过一次性支付、分期支付或者以折现方式支付赔偿款项,根据患者的意愿和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支付方式。

六、特殊情况下的赔偿标准对于因患者自身因素导致的损害,医疗机构不承担经济赔偿责任,但应如实告知患者相关风险和后果,并提供必要的治疗和救助。

以上是根据江西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条例对2024年医疗事故赔偿标准的概述。

具体的赔偿标准和赔偿方式还要根据实际案件和法律程序进行具体的认定和执行。

最新版2023年医疗事故赔偿标准

最新版2023年医疗事故赔偿标准

最新版2023年医疗事故赔偿标准一、前言本文档旨在详细阐述2023年最新医疗事故赔偿标准,以便相关从业者、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本文档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司法实践,对医疗事故赔偿标准进行梳理和解读。

二、医疗事故定义及分类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医疗事故分为四级,根据对患者人身损害程度的不同,分别对应着不同的赔偿比例。

三、医疗事故赔偿标准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二条,医疗事故赔偿标准如下:1.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赔偿金额为赔偿基础的100%。

2. 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赔偿金额为赔偿基础的90%。

3. 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赔偿金额为赔偿基础的80%。

4. 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赔偿金额为赔偿基础的70%。

四、赔偿基础及计算公式1. 赔偿基础:医疗事故赔偿金额的计算基础为患者因医疗事故所受到的人身损害赔偿额。

具体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

2. 计算公式:医疗事故赔偿金额 = 赔偿基础 ×相应的赔偿比例。

五、附加赔偿项目1. 精神损害赔偿: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二条,医疗事故造成患者精神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

具体数额根据医疗事故等级、患者损害程度等因素确定。

2. 死亡赔偿金: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三条,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的,医疗机构应当支付死亡赔偿金。

死亡赔偿金的数额按照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三倍计算。

六、其他相关规定1. 医疗事故争议处理: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查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医疗事故赔的法律规定(3篇)

医疗事故赔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为了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我国制定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本文将对医疗事故赔偿的法律规定进行详细解读。

二、医疗事故赔偿的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权责任法》是我国关于侵权行为的基本法律,其中规定了医疗事故的赔偿责任。

根据该法,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因过错侵害他人人身、财产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条例》是我国专门针对医疗事故处理的规定,其中详细规定了医疗事故的定义、鉴定、处理和赔偿等内容。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是我国民事法律的基本法,其中包含了关于侵权责任、合同、人身权等方面的规定,对医疗事故赔偿具有指导意义。

三、医疗事故赔偿的范围1.人身损害赔偿(1)医疗费:包括实际发生的医疗费、住院费、护理费、交通费等。

(2)误工费:根据患者误工天数、误工收入等计算。

(3)护理费:根据患者病情需要,由医疗机构提供护理服务所产生的费用。

(4)营养费:根据患者病情需要,由医疗机构提供营养支持所产生的费用。

(5)交通费:患者因医疗事故需要出行所产生的费用。

(6)住宿费:患者因医疗事故需要住宿所产生的费用。

2.精神损害赔偿医疗事故造成患者精神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精神损害赔偿的数额由法院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

3.其他损失赔偿医疗事故造成患者其他损失的,如伤残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医疗机构也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四、医疗事故赔偿的标准1.医疗费:按照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

2.误工费:按照患者误工天数、误工收入计算。

误工天数一般不超过180天。

3.护理费:按照患者病情需要,由医疗机构提供护理服务所产生的费用计算。

4.营养费:按照患者病情需要,由医疗机构提供营养支持所产生的费用计算。

医疗事故赔偿项目的确定与计算标准-侵权责任法参考模板

医疗事故赔偿项目的确定与计算标准-侵权责任法参考模板

医疗事故赔偿项目的确定与计算标准侵权法(参考)•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50条的规定,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包括11项,具体为: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并较为明确地规定了上述赔偿项目的计算标准和计算办法。

所规定的赔偿项目和标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19条的规定基本一致,将原医疗事故的一次性补偿制度正式确立为民事损害赔偿制度。

(一) 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

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1、医疗费包括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中西)药费、住院费、医疗机构的护理费等。

凭合法医疗机构出具的医疗收费单据计算。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4条的规定,治疗一般应在发生医疗事故的所在地医疗机构进行治疗,未经医院批准或出具证明而强行转院、擅自另找医院治疗的费用,一般不予赔偿;擅自购买与损害无关的药品或者治疗其他疾病的,其费用不予赔偿。

患者经医院治疗已痊愈后,没有必要再住院治疗的,应当立即出院。

如果无正当理由拒不出院的,继续住院的费用由患者自理。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医疗费还包括“其他器官功能训练费”和“适当的美容费”,仅作参考。

2、“原发病医疗费用”是指非医疗事故所致的、患者治疗本身原有疾病的医疗费用。

可从两个方面加以审查:(1)以医疗事故发生的时间判断。

医疗事故发生前的医疗费用为原发病医疗费用;(2)以处方药品和治疗项目判断。

凡用于治疗患者本身原有疾病或损伤的药费、检查费、治疗费等为原发病医疗费用。

但上述原则也不完全尽然,如以时间判断为例,医疗事故发生前的医疗费用为原发病医疗费用,这是毫无疑问的。

医疗事故的赔偿标准

医疗事故的赔偿标准

医疗事故的赔偿标准医疗事故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因医务人员的过失或疏忽导致患者受到损害的行为。

医疗事故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巨大的身心困扰,因此,医疗事故的赔偿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医疗事故的赔偿标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医疗费用的赔偿;二是因误工造成的经济损失的赔偿;三是对受害者精神损害的赔偿。

医疗费用的赔偿是指患者因医疗事故而产生的治疗费用、康复费用等,这些费用应当由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承担。

而因误工造成的经济损失的赔偿,则是指患者因医疗事故而导致的工作时间的损失,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应当为此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对受害者精神损害的赔偿,则是指患者因医疗事故而导致的精神痛苦、心理创伤等方面的损失,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也应当为此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其次,医疗事故的赔偿标准还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量。

在确定赔偿标准时,应当考虑患者的实际损失情况、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的过失程度、以及社会公共利益等因素。

例如,如果患者因医疗事故导致了永久性的伤残,那么赔偿标准就应当更高;如果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的过失程度较轻,那么赔偿标准就可以适当降低。

此外,还应当考虑到社会公共利益的因素,避免因赔偿标准过高而导致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承担过重的赔偿责任,从而影响到正常的医疗秩序和医疗服务水平。

最后,医疗事故的赔偿标准还应当与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的保险责任相结合。

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可以购买医疗事故责任保险,以便在发生医疗事故时能够及时给予患者相应的赔偿。

同时,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也可以通过购买保险来分担赔偿责任,避免因医疗事故而导致个人或机构财务上的重大损失。

总之,医疗事故的赔偿标准是保障患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合理确定赔偿标准,切实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医疗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工作。

医疗事故赔偿标准

医疗事故赔偿标准

医疗事故赔偿标准
医疗事故赔偿标准指的是医疗机构或医护人员由于过失或疏忽导致患者损害后需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

在我国,医疗事故赔偿标准主要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侵权责任法》以及各地区的具体规定。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五条,医疗事故赔偿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医疗机构或医护人员达到医疗事故赔偿标准,直接支付赔偿款;二是医疗机构或医护人员未达到医疗事故赔偿标准,可以向相应的医疗责任保险公司申请赔偿。

具体的赔偿标准则分为经济赔偿和精神赔偿两个方面。

经济赔偿一般包括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丧葬费等。

医疗费根据患者的实际治疗情况而定,通常包括诊查费、化验费、手术费、药品费等。

住院伙食补助费是根据患者实际住院天数和伙食标准来计算的,误工费则是根据患者实际工资来计算的。

残疾赔偿金则是根据患者因医疗事故导致的伤残程度来确定的。

丧葬费则是在患者死亡后由医疗机构支付给其家属的费用。

而精神赔偿标准则主要通过精神损害抚慰金来体现。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一条,精神损害抚慰金是对患者因医疗事故导致精神损害所支付的赔偿金。

而具体的标准则根据患者的精神痛苦程度、医疗人员的过失程度、事故影响等因素来综合考虑确定。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有关部门针对医疗事故赔偿进行了规定和
指引,但具体标准在各地区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参考当地的法规和规章。

此外,对于医疗事故的赔偿,也可以通过协商、调解等方式解决,以减少争议和纠纷,更好地保障患者权益。

医疗事故医院赔偿标准

医疗事故医院赔偿标准

医疗事故医院赔偿标准医疗事故是指在医疗过程中由于医务人员的过失或疏忽造成的患者身体损伤或死亡的事件。

医疗事故对患者和家属来说是一次严重的打击,而医院在面对医疗事故时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那么,医疗事故医院赔偿标准是如何规定的呢?首先,医疗事故医院赔偿标准的确定是基于医疗事故的性质和造成的损害程度而定的。

一般来说,医疗事故的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伤残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

其中,医疗费是指患者因医疗事故而发生的诊疗、手术、药品、床位等费用,护理费是指患者因医疗事故而需要接受的护理费用,误工费是指患者因医疗事故而造成的工作时间损失所需支付的费用,伤残赔偿金是指患者因医疗事故而导致的伤残程度所需支付的赔偿金,死亡赔偿金是指患者因医疗事故导致死亡所需支付的赔偿金。

其次,医疗事故医院赔偿标准的确定还需要考虑医院的过失程度和责任大小。

在确定赔偿标准时,需要综合考虑医院的过失程度、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医疗设施的条件等因素。

如果医院存在严重的过失,导致患者受到严重的损害,那么赔偿标准会相应增加。

反之,如果医院的过失程度较轻,那么赔偿标准会相应减少。

最后,医疗事故医院赔偿标准的确定还需要考虑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司法解释。

我国《侵权责任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医疗事故的赔偿标准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医院在确定赔偿标准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司法解释也对医疗事故的赔偿标准进行了具体的规定,医院在确定赔偿标准时需要参考司法解释的规定。

综上所述,医疗事故医院赔偿标准的确定是一个综合考量医疗事故的性质、医院的过失程度、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司法解释的规定的过程。

医院在确定赔偿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权益,尽可能给予患者合理的赔偿,以弥补患者因医疗事故而遭受的损失。

同时,医院也需要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医疗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医疗损害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医疗损害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医疗损害责任一、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是我国民事法律体系中的重要法律之一,旨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其中,医疗损害责任是侵权责任法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涉及医疗行为对患者造成的损害责任及其相关法律规定。

二、医疗损害责任的定义医疗损害责任是指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因违反医疗规范、医疗技术不当等原因,对患者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造成损害,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医疗损害责任的构成要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医疗损害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违反医疗规范: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未按照相关医疗规范、标准和程序进行操作,导致患者遭受损害。

2.医疗技术不当: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未按照必要的医疗技术要求进行操作,导致患者遭受损害。

3.损害结果:患者在医疗过程中遭受了人身、财产等方面的损害,如身体伤害、经济损失等。

4.因果关系: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违规行为直接导致了患者的损害结果,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四、医疗损害责任的适用范围医疗损害责任适用于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医疗事故: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发生了意外事故,导致患者遭受了损害。

2.医疗过错: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存在过错行为,如错误的诊断、手术失误等,导致患者遭受了损害。

3.医疗纠纷: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因医疗行为发生争议,导致患者遭受了损害。

五、医疗损害责任的法律救济途径对于医疗损害责任的主体,即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违规行为导致患者遭受损害的情况,患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寻求法律救济:1.协商解决:患者可以与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进行协商,寻求和解或赔偿协议。

2.仲裁申请:患者可以向相关仲裁机构提出仲裁申请,通过仲裁程序解决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3.诉讼起诉:患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承担侵权责任,并获得相应的赔偿。

2023年医疗事故赔偿标准

2023年医疗事故赔偿标准

2023年医疗事故赔偿标准2023年医疗事故赔偿标准一、引言本旨在详细说明2023年医疗事故赔偿标准,内容涵盖了医疗事故的定义、责任认定、赔偿范围及赔偿标准等方面。

通过阐述这些内容,希望能够为相关当事人提供参考,确保他们在医疗事故赔偿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二、医疗事故的定义医疗事故指在医疗活动中,由医务人员的职业行为或者医疗器械设备的质量、性能等原因,造成了不良后果的事件。

不良后果包括但不限于患者的死亡、健康损害、功能障碍、疾病进展等。

三、责任认定1.医疗机构责任认定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对医疗事故负主要责任。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提供必要的设备、技术和人员,确保医务人员按照规范进行医疗活动。

2.医务人员责任认定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出现过失行为或者违反医疗规范,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应当承担相应责任。

具体的责任认定由相关专家鉴定组织进行评估。

四、赔偿范围及赔偿标准1.人身损害赔偿范围及赔偿标准人身损害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用、误工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具体的赔偿标准根据受害者的实际情况确定。

2.财产损失赔偿范围及赔偿标准财产损失赔偿范围包括住院费用、康复费用、修复费用等。

具体的赔偿标准根据财产损失的实际情况确定。

3.丧失赡养能力赔偿标准对于因医疗事故丧失赡养能力的受害者,按照法律规定的赡养标准进行赔偿。

五、附件本所涉及附件如下:1.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2. 《医疗事故赔偿处理办法》3. 2023年医疗事故赔偿标准相关案例分析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国家对医疗事故处理进行规范的法规,明确了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2. 医疗事故赔偿处理办法:国家规定医疗事故赔偿的具体处理办法和程序。

3. 2023年医疗事故赔偿标准相关案例分析:对于2023年医疗事故赔偿标准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赔偿标准的具体操作。

医疗事故赔偿细则

医疗事故赔偿细则

医疗事故赔偿项目的确定与计算标准侵权法•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50条的规定,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包括11项,具体为: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并较为明确地规定了上述赔偿项目的计算标准和计算办法。

所规定的赔偿项目和标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19条的规定基本一致,将原医疗事故的一次性补偿制度正式确立为民事损害赔偿制度。

(一) 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

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1、医疗费包括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中西)药费、住院费、医疗机构的护理费等。

凭合法医疗机构出具的医疗收费单据计算。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4条的规定,治疗一般应在发生医疗事故的所在地医疗机构进行治疗,未经医院批准或出具证明而强行转院、擅自另找医院治疗的费用,一般不予赔偿;擅自购买与损害无关的药品或者治疗其他疾病的,其费用不予赔偿。

患者经医院治疗已痊愈后,没有必要再住院治疗的,应当立即出院。

如果无正当理由拒不出院的,继续住院的费用由患者自理。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医疗费还包括“其他器官功能训练费”和“适当的美容费”,仅作参考。

2、“原发病医疗费用”是指非医疗事故所致的、患者治疗本身原有疾病的医疗费用。

可从两个方面加以审查:(1)以医疗事故发生的时间判断。

医疗事故发生前的医疗费用为原发病医疗费用;(2)以处方药品和治疗项目判断。

凡用于治疗患者本身原有疾病或损伤的药费、检查费、治疗费等为原发病医疗费用。

但上述原则也不完全尽然,如以时间判断为例,医疗事故发生前的医疗费用为原发病医疗费用,这是毫无疑问的。

论医疗事故的民事赔偿责任

论医疗事故的民事赔偿责任

论医疗事故的民事赔偿责任一、引言医疗事故的民事赔偿责任是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涉及到医疗行业的安全和责任,对于保护患者权益、维护医疗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对医疗事故的民事赔偿责任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相关法律规定、赔偿标准和赔偿程序等问题。

二、医疗事故的概念及分类1. 医疗事故的概念医疗事故是指在医学行为中,由于医务人员或者其他与卫生服务有关人员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出现错误或者过失,导致患者身体受到损害或者死亡等不良后果。

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意外事件,在现代社会中频频发生。

2. 医疗事故的分类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将医疗事故进行多种分类。

按损害程度可分为轻微伤害、一般伤害和重大伤害;按责任主体可分为主观过失和客观过失;按发生环节可分为诊断事故、治疗事故和护理事故等。

这些分类为后续的赔偿责任确定提供了依据。

三、医疗事故的民事赔偿责任的法律依据1. 《侵权责任法》《侵权责任法》是我国民事赔偿领域的基本法律。

根据该法,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如果因过错导致患者受到损害,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2. 《医疗损害赔偿管理办法》《医疗损害赔偿管理办法》是我国对于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进行具体规定的文件。

该办法明确了患者申请理赔的程序、证明材料和标准等,对于规范民事赔偿具有重要意义。

四、医疗事故的民事赔偿标准1. 实际损失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患者在申请民事赔偿时应提供实际损失证明材料。

实际损失包括医疗费用、误工费、护理费等直接经济损失。

2. 精神损害赔偿医疗事故往往会给患者带来精神上的痛苦和困扰。

根据《侵权责任法》,患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申请精神损害赔偿。

3. 丧失赡养能力赔偿如果医疗事故导致患者丧失赡养能力,其近亲属可以申请丧失赡养能力的经济补偿。

五、医疗事故的民事赔偿程序1. 提出索赔申请患者或其近亲属应当向医疗机构提出索赔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医疗机构应及时受理并进行调查核实。

医疗事故等级的赔偿标准

医疗事故等级的赔偿标准

[文档模板范本] 医疗事故等级的赔偿标准一、概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行为过程中,医务工作者因未遵循医疗规范或存在错误行为导致患者受到损害的事件。

本文主要介绍医疗事故等级的赔偿标准,以及赔偿的程序和责任等方面。

二、赔偿标准根据医疗事故等级的不同,医院将按照以下标准进行赔偿:1、轻微医疗事故:指患者因治疗过程中出现自限性疾病或既往病情的反复而产生轻微影响,或手术后伤口感染等不需要治疗的病情。

医院应当承担适当的道歉和补偿责任,并督促医务人员改进工作流程和技能。

2、一般医疗事故:指患者因治疗过程中出现一般并发症或因误诊或漏诊等原因导致病情加重,或因手术操作不当引起病情变化等。

医院应当承担更高程度的赔偿责任,包括道歉、补偿、修复和疗养等。

3、重大医疗事故:指患者因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或因误诊或漏诊等原因导致危及生命安全的情况,或因手术操作不当引起永久性肢体残疾等。

医院应当承担最高程度的赔偿责任,包括道歉、补偿、修复和疗养等。

三、赔偿程序和责任在发生医疗事故后,医院应当立即启动赔偿程序,并按照以下要求进行:1、医院应当向患者及其家属及时说明医疗事故的发生和处理情况,并进行道歉和安抚。

2、医院应当对医疗事故进行调查和评估,确定医院和医务人员的责任。

3、医院应当根据医疗事故的等级和范围,制定相应的赔偿方案和执行计划,并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给予患者合理的赔偿和补偿。

4、医院应当对医疗事故进行记录和归档,保留相关证据和数据,并定期对医疗事故进行分析和总结,不断改进和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四、总结1、列举本文档所涉及简要注释如下:-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行为过程中,医务工作者因未遵循医疗规范或存在错误行为导致患者受到损害的事件。

- 轻微医疗事故:指患者因治疗过程中出现自限性疾病或既往病情的反复而产生轻微影响,或手术后伤口感染等不需要治疗的病情。

- 一般医疗事故:指患者因治疗过程中出现一般并发症或因误诊或漏诊等原因导致病情加重,或因手术操作不当引起病情变化等。

医疗事故损害赔偿标准

医疗事故损害赔偿标准

医疗事故损害赔偿标准
医疗事故损害赔偿标准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发生事故导致患者受到损害时,根据相关赔偿标准,确定的赔偿金额和范围。

具体的医疗事故损害赔偿标准可能因国家、地区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常见的医疗事故损害赔偿标准:
1.医疗费用:包括患者因医疗事故而产生的直接医疗费用,如治疗费用、手术费用、药品费用等。

通常情况下,医疗费用的赔偿应当根据实际支出或合理费用进行计算。

2.营养费用:对于严重受伤或需要长期康复的患者,可能需要额外支付营养费用。

这些费用可以包括特殊饮食、营养补充剂等。

3.住院伙食补助:如果患者因医疗事故需要住院治疗,在住院期间可能会支付一定的伙食补助费用。

4.误工费:如果患者因医疗事故而导致无法正常工作,可以根据工资水平和受伤程度进行一定比例的赔偿。

5.护理费用:对于需要长期护理或家庭照料的患者,可以赔偿一定的护理费用。

这包括雇佣护工、家庭护理人员等费用。

6.残疾赔偿金:如果患者因医疗事故导致永久性残疾,可以根据残疾程度、年龄、职业等因素给予一定的残疾赔偿金。

7.精神损害赔偿:医疗事故可能给患者带来精神上的痛苦和创伤,如焦虑、抑郁等。

在一些情况下,可以根据患者的精神损害程度给予一定的赔偿。

8.死亡赔偿金:对于因医疗事故导致死亡的患者,可以向其合法继承人支付一定的死亡赔偿金。

具体金额可能会考虑被赡养人的数量、收入状况等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医疗事故损害赔偿标准会根据具体的进行调整和修改。

同时,在面对医疗事故时,患者或其家属应及时咨询专业相关部门,以获得更准确和可靠的赔偿标准信息。

医疗纠纷人身损害赔偿标准

医疗纠纷人身损害赔偿标准
医疗纠纷人身损害赔偿标 准
----《侵权责任法》、《最高院人身 损害赔偿司法解释》有关法条解读
法条规定1
• 《侵权责任法》第16条:侵害他人 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 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 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 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 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 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 亡赔偿金。
丧葬费的的计算公式
• 丧葬费=受诉法院人所在地上一年度 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月
法条规定12--1(扶养费)
• 《最高院关于适用侵权责任法若干 问题的通知》第四款:人民法院适用
侵权责任法审理民事纠纷案件,如受 害人有被抚养人的,应当依据《最高 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 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8条的 规定,将被抚养人生活费计入残疾赔 偿金或死亡赔偿金。
护理费的计算公式
• 护理费赔偿金额=人身损害发生地护 工同等级别报酬标准×护理天数(或 按 城镇职工平均工资计算)×护理人数
法条规定6(交通费)
• 《最高院人身损害司法解释》: • 第22条 : 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必 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 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交通费应当 以正式票据为凭;有关凭据应当与 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
误工费的计算公式
• 收入标准 •× • 误工时间(天)
法条规定5--1(护理费)
• 《最高院人身损害司法解释》: • 第21条 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 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 • 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 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 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 酬标准计算。护理人员原则上为一人,但 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有明确意见的,可 以参照确定护理人员人数。

医疗事故赔偿项目与赔偿标准

医疗事故赔偿项目与赔偿标准

医疗事故赔偿项目与赔偿标准医疗费赔偿金额=已发生医疗费用(不含原发病医疗费用)+预期医疗费用。

误工费赔偿金额=误工时间×收入标准(患者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

住院伙食补助费=住院时间×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一、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

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二、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三、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四、陪护费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五、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六、残疾用具费:因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凭医疗机构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

七、丧葬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计算。

八、被扶养人生活费:以死者生前或者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扶养且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为限,按照其户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

对不满16周岁的,扶养到16周岁。

对年满16周岁但无劳动能力的,扶养2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九、交通费:按照患者实际必需的交通费用计算,凭据支付。

十、住宿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补助标准计算,凭据支付。

医疗事故赔偿标准

医疗事故赔偿标准

医疗事故赔偿标准二、医疗事故赔偿的主要标准1. 一般赔偿标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医疗事故赔偿的一般标准是根据患者的实际经济损失进行补偿。

具体包括医疗费用、住院费用、护理费、丧失劳动能力损失费、伤残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2. 医疗费用的赔偿医疗费用的赔偿是指患者因医疗事故需要进行治疗和康复所产生的费用。

包括住院费用、手术费用、药品费、检查费、治疗费、康复费等。

这些费用应该由医疗机构或个人承担。

3. 丧失劳动能力的赔偿丧失劳动能力的赔偿是指患者因医疗事故导致劳动能力丧失而产生的经济损失。

根据患者的工龄、职业、工资等因素,进行相应的赔偿。

4.伤残赔偿金的赔偿伤残赔偿金的赔偿是指患者因医疗事故导致身体发生伤残而需要进行赔偿。

伤残程度根据国家标准进行评定,然后由医疗机构或个人进行相应的赔偿。

5. 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是指患者或其家属因医疗事故导致精神伤害而需要进行赔偿。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医疗事故的严重程度等进行相应的赔偿。

三、医疗事故赔偿的程序1. 报案患者或其家属发现医疗事故后,应尽快向相关部门或单位报案。

相关部门应对报案进行核实,并开展调查工作。

2. 调查相关部门应组织专业人员对医疗事故进行调查,了解医疗事故的原因、责任等情况。

3. 协商赔偿在调查结束后,相关部门应组织医疗机构和患者或其家属进行协商,确定赔偿的具体金额和方式。

4. 接受仲裁或诉讼如果协商赔偿未能达成一致,患者或其家属可以选择仲裁或提起诉讼,由相关部门或法院进行仲裁或判决。

四、医疗事故赔偿标准的完善在现实中,仍然存在一些医疗事故赔偿标准不完善的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完善医疗事故赔偿标准,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1. 加强医疗事故的防范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2. 完善医疗事故赔偿制度加大对医疗事故赔偿标准的研究和修订,使之更加公正、合理。

3. 提高医疗机构的责任意识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医疗事故不再发生。

医疗事故赔偿的赔偿标准及步骤

医疗事故赔偿的赔偿标准及步骤

医疗事故赔偿的赔偿标准及步骤医疗事故是指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医务人员的过失或瑕疵造成的患者身体伤害或健康损害。

当发生医疗事故后,医疗机构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本文将就医疗事故赔偿的赔偿标准及步骤进行详细论述。

一、医疗事故赔偿的标准医疗事故赔偿的标准通常分为经济损失赔偿和非经济损失赔偿两部分。

1. 经济损失赔偿经济损失赔偿包括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交通费等相关费用。

医疗费是指患者因医疗事故而产生的治疗费用,包括住院费用、手术费用、药物费用、检查费用等。

护理费是指患者因医疗事故需要接受护理而产生的费用。

误工费是指患者因医疗事故导致无法工作而产生的收入损失。

交通费是指患者因医疗事故而需要前往医院就诊而产生的交通费用。

2. 非经济损失赔偿非经济损失赔偿包括精神损害赔偿、残疾赔偿和死亡赔偿。

精神损害赔偿是指患者因医疗事故而导致的精神痛苦、心理阴影等不良后果所获得的赔偿。

残疾赔偿是指导致患者永久或暂时丧失劳动能力、生活能力或其他功能障碍所获得的赔偿。

死亡赔偿是指因医疗事故导致患者身故而给予其家属的赔偿。

这些赔偿标准的具体金额根据医疗事故的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而有所不同。

在实践中,赔偿金额往往由专业评估机构或法院根据相关法律和证据进行判断。

二、医疗事故赔偿的步骤1. 申请赔偿患者或其家属首先需要向医疗机构提出赔偿申请。

申请时,应提供详细的医疗事故经过、医疗费用明细、相关证据等。

2. 鉴定认定医疗机构将组织医疗专家进行医疗事故鉴定,确定医疗事故的成因及损害程度。

3. 协商和调解在鉴定结果确定后,医疗机构和患者或其家属可以进行赔偿协商和调解,双方可以商议赔偿金额及方式。

4. 提起诉讼如果协商和调解未能达成一致,患者或其家属可以选择向法院提起诉讼。

在诉讼过程中,法院将根据相关法律和证据判断是否应给予赔偿,并确定具体赔偿金额。

需要注意的是,医疗事故赔偿的步骤可能会因地区、法律规定等因素有所不同。

患者或其家属在进行赔偿申请时,可以咨询专业的法律机构或法律专家,以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三级医疗事故的赔偿标准

三级医疗事故的赔偿标准

三级医疗事故的赔偿标准三级医疗事故的赔偿标准引言三级医疗事故是指由医务人员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因过失、疏忽、缺乏专业知识或技术等问题,导致患者遭受伤害或死亡的一种医疗事件。

针对这种医疗事故对患者和家属带来的损失,赔偿标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从法律角度介绍三级医疗事故的赔偿标准。

相关法律法规关于医疗事故的赔偿标准,我国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进行规定和保护。

其中包括《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侵权责任法》、《医疗纠纷处理办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为医疗事故的赔偿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和规定,以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赔偿标准内容针对三级医疗事故的赔偿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赔偿经济赔偿是指对患者及其家属因医疗事故而产生的经济损失进行的赔偿。

具体包括医疗费用、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等。

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经济赔偿应该以实际损失为依据进行计算,并由医疗机构或保险公司进行支付。

2. 精神赔偿精神赔偿是对患者及其家属因医疗事故而遭受的精神痛苦和精神伤害进行的赔偿。

医疗事故往往会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困扰,因此,精神赔偿的标准也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精神赔偿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界定,并由责任方进行赔偿。

3. 丧葬费在三级医疗事故中,如果患者因此丧失生命,那么相应的丧葬费用也应该纳入赔偿标准的范畴。

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丧葬费用由医疗机构或保险公司支付,并按照一定的赔偿标准进行计算。

4. 惩罚性赔偿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果医务人员的行为被认定为恶意或故意造成医疗事故,那么患者及其家属还可以要求获得惩罚性赔偿。

惩罚性赔偿主要是为了对医务人员的不良行为进行警示和惩戒,从而保护患者和社会的利益。

赔偿标准实践与问题尽管我国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三级医疗事故的赔偿进行了规定,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包括赔偿标准不明确、赔偿金额偏低、赔偿程序复杂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改进法律法规的完善度,加强对赔偿制度的监督和管理,提高赔偿标准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医疗事故赔偿计算标准及公式

医疗事故赔偿计算标准及公式

医疗事故赔偿计算标准及公式1.医疗费赔偿金额=已发生医疗费用(不含原发病医疗费用)+预期医疗费用2.误工费赔偿金额=误工时间×收入标准(患者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3.住院伙食补助费=住院时间×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4.陪护费赔偿金额=陪护天数×陪护人数×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5.伤残生活补助费赔偿=伤残等级×医疗事故发生地的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赔偿期限6.残疾用具费赔偿金额=普及型器具的费用7.丧葬费赔偿金额=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月8.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被抚养人的人数×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抚养年限9.交通费赔偿金额=实际必需的交通费用单据数额之和10.住宿费赔偿金额=住宿天数×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补助标准11.精神损害抚恤金赔偿金额=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年限(死亡最长不超过6年,残疾最长不超过3年医疗事故赔偿中的举证责任按照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之规定:"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人民法院审理医疗事故赔偿案件,一般都是把它作为侵权案件处理的。

审理中通常要涉及四个方面的证据要件,即侵权行为、被告方过错、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及损害后果。

但在发生医疗纠纷时,由于大部分的证据都掌握在医者手中,患者很难取证。

为使患者群体有更大的空间来维护自己的权利,2002年4月1日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条(八)项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这就意味着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实行因果关系推定和过错推定,实行举证责任倒置。

医疗事故赔偿标准及计算方法

医疗事故赔偿标准及计算方法

医疗事故赔偿标准及计算方法医疗事故是指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因疏忽、过失或其他原因,导致患者身体受到损害或死亡的事件。

医疗事故赔偿是保障患者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也是医疗纠纷解决的重要环节。

因此,医疗事故赔偿标准及计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一、医疗事故赔偿标准。

1. 医疗事故赔偿的种类。

医疗事故赔偿主要包括经济赔偿和精神抚慰金。

经济赔偿是指患者因医疗事故导致的医疗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费用的赔偿。

精神抚慰金是指因医疗事故导致患者或其家属精神痛苦、心理创伤等情况的赔偿。

2. 医疗事故赔偿的依据。

医疗事故赔偿的依据主要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侵权责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根据这些法规,医疗机构对医疗事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赔偿标准应当合理、公正。

3. 医疗事故赔偿的程序。

医疗事故赔偿的程序包括患者提出赔偿申请、医疗机构进行赔偿调查、协商赔偿协议或者诉讼等程序。

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应当提供相关证据证明医疗事故的发生,医疗机构应当配合调查,并根据事实情况进行赔偿。

二、医疗事故赔偿的计算方法。

1. 医疗费用的计算。

医疗费用是指因医疗事故导致的医疗治疗费用。

计算方法是根据患者的实际治疗费用进行计算,包括住院费、手术费、药品费、检查费等。

医疗机构应当提供详细的费用清单,以便患者进行核实。

2. 护理费用的计算。

护理费用是指因医疗事故导致的患者需要长期护理或者特殊护理所产生的费用。

计算方法是根据护理人员的工资、护理用品费用等进行计算,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护理需求进行合理确定。

3. 误工费用的计算。

误工费用是指因医疗事故导致患者无法正常工作而产生的经济损失。

计算方法是根据患者的实际工资水平和因医疗事故导致的工作时间损失进行计算。

4. 残疾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的计算。

残疾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是指因医疗事故导致患者残疾或死亡而产生的赔偿金。

计算方法是根据残疾程度或者死亡情况进行合理计算,以满足患者及其家属的合理赔偿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事故赔偿项目的确定与计算标准侵权法(参考)•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50条的规定,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包括11项,具体为: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并较为明确地规定了上述赔偿项目的计算标准和计算办法。

所规定的赔偿项目和标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19条的规定基本一致,将原医疗事故的一次性补偿制度正式确立为民事损害赔偿制度。

(一) 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

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1、医疗费包括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中西)药费、住院费、医疗机构的护理费等。

凭合法医疗机构出具的医疗收费单据计算。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4条的规定,治疗一般应在发生医疗事故的所在地医疗机构进行治疗,未经医院批准或出具证明而强行转院、擅自另找医院治疗的费用,一般不予赔偿;擅自购买与损害无关的药品或者治疗其他疾病的,其费用不予赔偿。

患者经医院治疗已痊愈后,没有必要再住院治疗的,应当立即出院。

如果无正当理由拒不出院的,继续住院的费用由患者自理。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医疗费还包括“其他器官功能训练费”和“适当的美容费”,仅作参考。

2、“原发病医疗费用”是指非医疗事故所致的、患者治疗本身原有疾病的医疗费用。

可从两个方面加以审查:(1)以医疗事故发生的时间判断。

医疗事故发生前的医疗费用为原发病医疗费用;(2)以处方药品和治疗项目判断。

凡用于治疗患者本身原有疾病或损伤的药费、检查费、治疗费等为原发病医疗费用。

但上述原则也不完全尽然,如以时间判断为例,医疗事故发生前的医疗费用为原发病医疗费用,这是毫无疑问的。

但反之却不必然,因为医疗事故发生后,往往两种医疗费用会同时交混发生,即在治疗因医疗事故给患者造成的损害的同时,也在治疗患者的原发疾病,特别是当患者的原发病为重危疾病、而医疗事故只给患者造成较轻伤害(如四级医疗事故)时,单纯以时间来划分,将医疗事故发生后的所有医疗费用视为非原发病医疗费用,显然有失公平。

出现争议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界定,必要时可通过司法鉴定部门单纯就医疗费用予以鉴定。

3、关于续医问题。

由于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不可能在医疗事故解决阶段全部治愈,故条例对继续治疗费(亦称续医费、预期医疗费、二期医疗费)规定为:“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首先,通过分析该立法用语可理解为,在解决医疗事故赔偿时(即结案时),对患者尚未发生的续医费不能以一次性结算的方式予以给付。

因为续医费是指损伤经治疗后体征固定而遗留功能障碍,确需再次治疗的或伤情尚未恢复者未来治疗的费用,由于患者的体质、病情差异和各医院等级、技术水平、收费标准的不同,无法确定续医费数额,任何医疗机构或鉴定部门的估算都是不准确的,必然会损害医患一方的利益。

故条例规定续医费的主张是在“结案后”;其次,是否需要继续治疗,应以专家鉴定组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对医疗事故患者的医疗护理医学建议”为依据;其三,继续治疗费按照基本医疗费用计算支付。

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基本医疗的具体范围和项目,按国务院法制办教科文卫司、卫生部法制与监督司、卫生部医政司组织编写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百问》中解释:“1998年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开展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各地确定了基本医疗保险的服务范围和标准等,基本医疗费用的范围和标准可以参照医疗机构所在地的省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

”但是,由于该条款操作起来较为复杂,加之法院系统对该规定本有抵触情绪(详见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唐德华、最高人民法院法官、法学博士杨永清编写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理解与适用》一书第379页“基本医疗费用问题”一节),笔者担心今后法院在审理医疗事故损害赔偿案件时,可能会对患者的继续治疗费问题采取“实报实销”的处理方式,甚至“根据案情一次性判决”(见最高法院《关于审理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一)款)。

(二) 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的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误工费计算方式按患者有无固定收入分为两种。

1、固定收入,是指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工作的人员本应按期得到的、却因医疗事故就医造成耽误工作而丧失的工资、奖金、津贴、特殊工种的补助费等合法收入。

一般以单位出具的收入证明和工资表为准,奖金以患者上年度的单位人均奖金计算,超过奖金税起征点的以起征点为限。

需要注意的是,个人独资、合伙企业等私营企业以及财务不健全的有限公司出具的特别是证明患者“固定收入”高于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收入证明,不到单独作为认定依据,须结合税务机关的个人所得税纳税证明等材料方能认定。

2、无固定收入包括两类人员,一是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的农村村民;二是有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有关凭证,在医疗事故发生前从事某种劳动,其收入能维持本人正常生活的,包括承包经营户、城乡个体工商户、打工者(散工、短工、临工)、家庭劳动服务人员等。

均按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此外,患者依法从事第二职业的,其实际减少的收入,应予以合理赔偿。

患者系未成年人等本身无劳动收入而要求赔偿误工费的,不予支持。

3、误工日期的认定。

根据最高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43条“误工日期应当按其实际损害程度、恢复状况并参照治疗医院出具的证明或法医鉴定等认定”的规定,误工日期由患者的住院天数和出院后治疗医院出具证明的休养天数两部分组成,从医疗事故发生的当日开始计算,遇国家法定节假日均不扣减。

治疗终结后无正当理由拒不出院或无相关证明擅自休养的,不予计算误工费。

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残疾的,自专家鉴定组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后不再计算误工费,即残疾者定残之后不再赔偿误工费。

(三) 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按司法解释的原意,是指行政级别为“处级”以下的工作人员。

其出差伙食补助标准各地均由规定,如重庆市现规定的出差伙食补助费为12元/天。

(四) 陪护费“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陪护费”这一称谓比国务院1991年颁布的《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中所称的“护理费”要科学一些,因为医护人员进行的医疗活动中也有护理活动。

陪护费的计算期间只限于患者发生医疗事故后的“住院期间”,均以上一年度事故发生地职工年平均工资为标准按日计算。

需指出的是,条例作为行政法规,所规定的“一刀切”陪护费计算方式与最高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45条规定的陪护费计算方式有所不同,该条规定:“经医院批准应以当地的一般临时工的工资标准为限。

”人民法院在审理医疗事故损害赔偿案件时,如何适用还有待于最高法院解释的明确。

(五) 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赔偿3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平均生活费”是指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该地方上一年度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额。

如重庆市2002年公布的居民年平均生活费为5767元。

但交通事故处理机关每年在转发居民年平均生活费数据的同时,都要明确规定该数据使用于处理从什么时间至什么时间之间发生的交通事故,以便于操作,建议卫生行政机关可予以借鉴。

根据卫生部新公布的《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中“本标准中医疗事故一级乙等至三级戊等对应伤残等级一至十级”的规定,只有经鉴定为三级以上医疗事故即构成十级伤残以上的,才能计算残疾生活补助费,等级为四级医疗事故的,不能计算该赔偿项目。

本项规定的30年、15年、5年只是承担残疾补助费责任的最高年限,并非任何一起医疗事故都必须赔偿满30年、15年或者5年。

具体年限或赔偿金额应根据患者的伤残等级来确定:(1) 一级乙等医疗事故(一级伤残)计算30年,即100%;(2) 二级甲等医疗事故(二级伤残)按一级伤残的90%计算。

计算公式为:居民年平均生活费×30年×90%(伤残等级系数,下同);(3) 二级乙等医疗事故(三级伤残)按一级伤残的80%计算;(4) 二级丙等医疗事故(四级伤残)按70%计算;(5) 二级丁等医疗事故(五级伤残)按60%计算;(6) 三级甲等医疗事故(六级伤残)按50%计算;(7) 三级乙等医疗事故(七级伤残)按40%计算;(8) 三级丙等医疗事故(八级伤残)按30%计算;(9) 三级丁等医疗事故(九级伤残)按20%计算;(10) 三级戊等医疗事故(十级伤残)按10%计算。

由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假定我国的人均寿命是75周岁(与《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中假定的人均寿命70岁相比,延长了5年),故该项中“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的规定,可按60周岁以上年龄每增加1岁减少1年的方式进行计算:60周岁计算15年、61周岁计算14年、62周岁计算13年、…68周岁计算7年、69周岁计算6年,依次递减,70周岁以上按5年计算。

须注意的十,计算年限确定后,仍要乘以伤残等级系数。

(六) 残疾用具费“因伤残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凭医疗机构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

”残疾用具包括假肢、轮椅、助听器、义眼、假牙、假发、眼镜等。

其中义眼、假发等虽无功能补偿作用,但为社会普遍观念所认同,仍属残疾用具。

计算费用时既包括残疾用具的购入费,也包括安装费。

费用按照市场上普及型器具的价格计算,也可以参照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的规定。

同时还应按照残疾用具的使用年限和人均寿命年限(75岁)把将来需要更换的费用计算在内。

所谓“普及型器具”,是指在同一品种中被广泛使用的器具,一般以国产为限,不包括豪华型的。

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中也规定残疾用具费“按照国产普通型器具的费用计算。

”该项所述“医疗机构证明”并非专指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的证明,还包括为患者治疗医疗事故损害的县(市、市辖区)以上医疗机构的证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