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死亡赔偿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事故死亡赔偿标准

一、医疗事故死亡赔偿标准 1、职工死亡抚恤补助。在《工伤保险条例》与《解释》之前,企业或事业单位大多执行的是因病

死亡一次性抚恤(或工亡补助)10个月工资,因公(工)死亡20个月,烈士40

个月,这是福利政策规定的性质。而《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为48-60个月,是

保险赔付性质。 2、《民法通则》虽然作了总体民事侵权责任的赔偿规定,但其通篇只有第

一条,即“第一百一十九条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

死者生前扶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这一规定,虽然是赔偿性质的法律

规定,但按此规定来计算,造成伤者的赔偿,可以达数万元甚至十几万元,但

造成死亡的只能约数千元。因此当时社会上流行一句话“要撞就撞死”,119条

的规定明显瑕疵在于:健康权远远高于生命权,残疾属于赔偿范围,而死亡只

是支付一些“费用”,基本上是象征性的补助。 3、《民法通则》后的其他法律法规规定。 1988年1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

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对维护公益而致害的损失赔偿、误工损失

赔偿、医药治疗费赔偿、护理费赔偿、丧失劳动能力生活补助费赔偿、以及致

死前、致残前受害人扶养的人的必要生活费的赔偿作了规定,对《民法通则》

作了一些补充。 1991年9月22日《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失效]第37条规定“(五)

残废者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平均生活费计算。自

1

定残之月起,赔偿二十年。但五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最

低不少于十年;七十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八)死亡补偿费:按照交通事

故发生地平均生活费计算,补偿十年。对不满十六周岁的,年龄每小一岁减少

一年;对七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最低均不少于五年。这

里是“死亡补偿费”。 1993年2月22日《产品质量法》规定为“第三十二条因产品存在缺陷造

成受害人人身伤害的,侵害人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

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受害人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抚恤费、死者生前

抚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财产损失的,侵害人应当恢复原状或者折价赔偿。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损失的,侵害人

应当赔偿损失。” 2000年5月8日《产品质量法(修订)》修改为“第四十四条因产品存

在缺陷造成受害人人身伤害的,侵害人应当赔偿医疗费、治疗期间的护理费、

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费用;造成残疾的,还应当支付残疾者生活自助具费、生

活补助费、残疾赔偿金以及由其扶养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费等费用;造成受害人

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亡赔偿金以及由死者生前扶养的人所必需的生

活费等费用。” “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财产损失的,侵害人应当恢复原状或者折价赔偿。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损失的,侵害人应当赔偿损失。”

直接规定了“残疾赔偿金”与“死亡赔偿金”是个进步。 1993年10月31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一条经营者提供商品

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伤害的,应当支付医疗费、治疗期

间的护理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费用,造成残疾的,还应当支付残疾者生活

自助具费、生活补助费、残疾赔偿金以及由其扶养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费等费用;

2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四十二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的,应当支付丧葬费、死亡赔偿金以及由死者

生前扶养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费等费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也

使用了“残疾赔偿金”与“死亡赔偿金”。 1994年公布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国家赔偿法》,规定“第二十七条侵犯

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赔偿金按照下列规定计算:(一)造成身体伤害的,应当支付医疗费,以及赔偿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减少的收入每日的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最高额为国家

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五倍;(二)造成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支付医疗费,以及残疾赔

偿金,残疾赔偿金根据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确定,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最高额

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十倍,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为国家上年度职工

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造成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对其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

还应当支付生活费;(三)造成死亡的,应当支付死亡赔偿金、丧葬费,总额为国家上年度职

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对死者生前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

费。前款第(二)、(三)项规定的生活费的发放标准参照当地民政部门有关

生活救济的规定办理。被扶养的人是未成年人的,生活费给付至十八周岁止;

其他无劳动能力的人,生活费给付至死亡时止。” 《国家赔偿法》较其他法律的具体规定在于:(1)、对残疾赔偿金与死亡赔

偿金的赔偿计算作出了具体规定。(2)、规定了赔偿减少收入的标准。(3)、规

定了赔偿生活费的标准。

3

4、地方法院的实践作法发生了变化。1998-2000年期间,江苏、天津、吉林、湖南等高级法院承认死亡赔偿而舍弃“补偿、补助”,在赔偿项目认定上的同时也包括了人身损害赔偿与精神损害赔偿两个项目,一直延续到2003年。

5、最高法院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为其确名。直到2003年底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法释[2003]20号)出台(但并未立即

施行,而是与《道路交通安全法》、《工伤保险条例》配套),确认与确立了

人身损害赔偿的两个重要赔偿项目,即死亡赔偿金与精神抚慰金。其中,对于

精神损害赔偿,在2001年3月8日(3月10日施行)最高人民法院先行公布了《最

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7号),《解释》规定“第十八条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遭受精神损害,

赔偿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

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予以确定。”。此外,在《解

释》前最高人民法院还出台了《关于审理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

释》(2001年1月10日,2001年1月21日施行)与《关于审理涉外海上人身伤

亡案件损害赔偿的具体规定(试行)》(1992年5月16日,1992年7月1日施

行),这两个司法解释仍采用的是“死亡补偿金”,但其因适用范围较小,实际

影响不大。

经历了约15年的过程,虽然死亡补助发展到了死亡赔偿,但仍停留在死亡赔偿

基础上的精神抚慰,人们仍无法直接理解与认识死亡赔偿的性质。多数人仍认

为死亡赔偿金属于精神抚慰性质。二、死亡赔偿金的性质 1、前面已述,对于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职工的死亡,其单位支付给死者亲

属的款项,是依福利政策或福利待遇的、以精神为主物质为辅的、对未来生活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