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5古人谈读书》第二课时【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优质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优质教案教学目的1.会认“矣、耻”等3个生字,会写“耻、诲”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弄懂每篇文章所表达的重点。
3.体会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并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有所启发。
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朗读这三篇文章,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弄懂整篇文章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并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有所启发。
第一课时教学目的 1.把握重点字的读音和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疏通文意。
一、激趣导入。
〔出示课件2〕1.同学们,你知道哪些古人读书的故事?谁来给我们讲一讲?〔生讲述故事,师加以引导和【设计意图:通过讲述古人读书的小故事引入本课,引评价〕古人喜欢读书,古人又经常会把自己的读书方法和学习态度写下来,供后世参考。
今天,我们就学习《古人谈读书》这篇文章,去看看古人是如何对待学习的。
板书:古人谈读书2.这课总共由三个局部组成,第一局部出自《论语》,记录的孔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第二局部的作者是朱熹;第三局部的作者是曾国藩。
今天,我们就去学习这三篇文章,从中获取营养。
〔出示课件3〕新课教学〕分钟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出示课件4〕1.师范读正音,把握重点词语的意思。
好学是知也识2.读第一、二局部,根据注释,解决生字词。
3.大声朗读课文。
4.指名读。
5.全班同学大声、流利地朗读全文。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出示课件5〕1.小组讨论,结合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两局部的意思。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师指导学生翻译课文。
2.我们首先来看第一局部,齐读对这三句话的解【设计意图:在师范读的根底上,让学生把握重点字的读音,并理解重点字的意思,然后指导学生用各种方式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到达对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设计意图:采释,考虑:这三句话分别从哪方面介绍的?生总结,汇报板书:〔一〕1.谦虚2.务实3.勤奋3.读第二局部,试着根据注释翻译课文。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优质教案2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优质教案2教学目标:1. 了解古人对于读书的看法和态度。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根据课文内容写出简单的读书心得。
教学重点:1. 能够理解课文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简单表达对读书的看法和感受。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他们能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
2.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能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读书心得。
教学准备:1. 课文《古人谈读书》的教材。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音频或视频素材。
3. 板书或PPT用于呈现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古人谈读书》这篇课文,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内容?2. 学生回答。
3. 显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音频或视频素材,唤起学生对读书的兴趣。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了解大致内容。
2. 细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3. 提问:- 作者认为读书的好处有哪些?- 作者觉得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为什么?- 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为什么?三、讨论与总结(10分钟)1. 引导学生讨论:- 你平时都喜欢读什么类型的书?- 为什么喜欢读这些书?- 读书对你有什么帮助?2. 引导学生总结:- 你认为读书的好处有哪些?- 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四、培养写作能力(15分钟)1. 给学生一些写作素材:- 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因为它能开启一个未知世界的大门。
- 读书让我感到愉悦,因为它能让我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
- 读书能够培养我对美的感受和欣赏能力。
- 读书能够提高我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学生根据这些素材,写一篇简短的读书心得。
五、展示与分享(10分钟)1. 学生轮流上台展示自己的读书心得。
2. 同学们可以互相交流、提问和评论。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在家中阅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然后写一篇读书心得。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5.古人谈读书》【优质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5.古人谈读书》【优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25.古人谈读书》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古人的读书心得,理解古人对待读书的态度和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对读书的热爱,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课文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古人对读书的重视,二是古人读书的方法,三是古人对读书的感悟。
课文通过引用古代名人的名言和事例,告诉我们读书的重要性和方法,以及读书带来的收获。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对于课文内容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和理解。
但是,由于古文的语言特点,学生在阅读和理解上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古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古文,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理解古人对待读书的态度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读书的热爱,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树立正确的读书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古文,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理解古人对待读书的态度和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古文的语言特点,正确解读古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材、课文录音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读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解读重点字词,解释古文的语言特点。
3.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古人读书方法和态度的理解,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4.案例分析:教师出示相关的古代名人读书事例,引导学生分析其读书方法和收获,联系自己的阅读经历进行思考。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25《古人谈读书》优质课教案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25《古人谈读书》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古人谈读书》是新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介绍古代名人关于读书的名言和故事,使学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良好习惯。
课文内容丰富,既有古代名人的名言,又有生动有趣的故事,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古代的名人名言和故事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存在困难,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对读书的重要性的认识各有不同,需要通过课文的学习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认读“尝、博、专、谓、熟”等10个生词,理解词语“嗜学、博览群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的意思;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古代名人关于读书的名言和故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文言文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读书,乐于学习的良好习惯,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四. 教学重难点1.生词的认识和理解。
2.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
3.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消化。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和体验课文内容。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词卡片。
3.相关古代名人的故事资料。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生词卡片,让学生认读生词,复习巩固已学知识。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觉得读书重要吗?为什么?2. 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或黑板,呈现课文内容。
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
老师适时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名言和故事,解答学生的疑问。
3. 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名言或故事,进行讨论和展示。
讨论内容包括名言或故事的含义、对自己的启示等。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古人谈读书》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古人谈读书》第2
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古人如何看待读书与学习;
2.能够理解古代智者对学识的重视;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品德修养。
二、【教学重点】
1.学习古人的读书心得;
2.探讨学习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
1.理解古代智者的学识观念;
2.思考如何将古人的智慧应用到现代学习中。
四、【教学准备】
1.课本《古人谈读书》;
2.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知识,准备进入本节课内容。
(二)学习与讨论
1.讲解古人谈读书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古人的思想观念。
2.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古人的读书心得,并分享给全班。
3.引导学生思考,现代学习是否可以借鉴古人的学识观点。
(三)练习与表达
1.师生互动: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并进行相互讨论。
2.学生个人小结:每位学生写下对古人读书心得的个人理解。
(四)展示与总结
1.学生展示个人小结,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2.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反思。
六、【课后作业】
1.回家复述古人谈读书的内容;
2.思考如何在日常学习中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通过古人的智慧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重要性,希望学生能够从中获得启发,并将古人的智慧运用到日常学习生活中。
以上为《古人谈读书》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内容,希望本节课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古人的学识观念,并在学习中不断进步。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5.古人谈读书》【优质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5.古人谈读书》【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古代名人的读书经验及其启示,理解读书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读书中汲取养分,培养勤奋好学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中古人的读书心得。
2.思考读书对个人的启示。
三、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读书的价值和意义。
2.帮助学生从古人的读书经验中找到应对当下学习困难的方法和信念。
四、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案、PPT。
3.学生:提前布置好课前阅读任务。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用引言的方式介绍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古人是如何谈论读书的?第二步:学生阅读与讨论(15分钟)让学生阅读课文《古人谈读书》,并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 文中哪一段朗诵最有感触?为什么? 2. 你在读书中有什么收获?第三步:重点讲解(15分钟)教师对文章中提到的古人读书经验进行点拨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其中蕴含的智慧。
第四步:启发讨论(10分钟)教师以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古人如此重视读书?学生可结合自身体会做出回答。
第五步:归纳总结(5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强调读书对于个人成长和学识贮备的重要性。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明白读书的重要性,并愿意在日常学习中多读书,多积累知识。
七、课后作业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笔记。
2.阅读一篇名人的读书心得,并写下自己的感悟。
3.准备下节课分享你的读书心得。
以上就是本次课程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对学生的知识获取和品德培养有所帮助。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古人谈读书》第2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古人谈读书》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古人谈读书》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的第25课,本节课主要通过古代名人的名言和故事,让学生了解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读书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文内容丰富,涉及到诸葛亮、欧阳修、苏轼等历史人物的读书故事,以及《论语》中的名言,既具有知识性,又具有趣味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古代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文中的一些句子和名言还不够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名言和故事,掌握一些古代的读书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读书观念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名言和故事。
2.难点:对课文中的句子和名言进行深入理解,学会运用课文中的方法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内容和名言。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故事,让学生学会运用课文中的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录音:准备课文的标准朗读录音,以便学生跟读和模仿。
2.PPT: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PPT,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学习资料:准备与课文相关的学习资料,以便进行拓展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课文的封面,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标题《古人谈读书》。
然后,播放课文的标准朗读录音,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讲述了哪些古人读书的故事和名言?2.呈现(15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句子和名言。
25.古人谈读书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教案:古人谈读书第二课时(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课文讲解:详细讲解课文《古人谈读书》,分析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的疑问。
2. 词语解析:重点解析文中的生僻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 阅读理解:通过问题解答、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句子翻译:练习将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2. 教学难点:解析文中的生僻词语,翻译文言文句子。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提问:你们对读书有什么看法?你们觉得读书重要吗?二、课文讲解(15分钟)1. 讲解课文《古人谈读书》,解释重点词语,分析句子结构。
2. 引导学生思考:古人为什么重视读书?读书对个人有什么好处?三、阅读理解(10分钟)1. 提出问题,让学生阅读课文,寻找答案。
2. 小组讨论,共同解答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句子翻译(10分钟)1. 让学生翻译文言文句子,巩固所学知识。
2. 引导学生运用翻译方法,提高翻译能力。
五、课堂小结(5分钟)板书设计:1. 教学重点词语。
2. 文言文阅读方法。
3. 句子翻译技巧。
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重点词语。
2. 翻译课后练习题,提高翻译能力。
课后反思:重点关注的细节:句子翻译环节补充和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句子翻译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提高阅读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在句子翻译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翻译不准确、翻译不通顺等。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例25《古人谈读书》第二课时 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例古人谈读书(第二课时)备课时间教材分析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的课文主要围绕“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一主题来编排。
主要由《古人谈读书》、《忆读书》和《我的“长生果”》这三篇文章组成。
目的是通过介绍读书的方法,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通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这三篇文章都明确了作者在读书中悟出的道理。
如《古人谈读书》的三篇文章都介绍了名人自己悟出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忆读书》中,通过介绍自己读书的过程,悟出“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道理;《我的“长生果”》中,通过介绍自己读书和写作的经历,悟出写作的道理。
2.本课教材分析《古人谈读书》课文由三篇文章组成。
这三篇文章都是以古文的形式呈现的。
第一篇选自《论语》,是对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解读;第二篇是朱熹的名篇,介绍的是读书的方法;第三篇是曾国藩的文章,曾国藩通过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读书要有志、有识、有恒,并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证明三者对读书人来说缺一不可,非常重要。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对论语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他们不是特别了解。
所以我结合资料教学,加以理解和感悟古人读书的人生哲理。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弄懂每篇文章所表达的重点。
2.体会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并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有所启发。
教学重点朗读这两篇文章,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弄懂整篇文章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并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有所启发。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材料前置作业内容1.课前搜集《论语》资料2.了解孔子、朱熹。
3.搜集孔子及弟子小故事,讲给同学们。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学习第二则文言文1.全班齐读朱熹的“读书有三到”。
2.说说读书有三到的意思3.怎样做到心到?4.试着背诵二、1+X群文阅读,合作交流。
1.多媒体出示:选段引自曾国藩的《曾国藩家训》,曾国藩(1811年-1872年,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5古人谈读书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古人谈读书的故事,激发学生对读书的热爱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内容:1. 熟读并理解课文《25古人谈读书》。
2. 学习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3. 分析课文中的故事情节,理解古人谈读书的观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2. 教学难点: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的理解与运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古人谈读书那么重视读书的意义和方法呢?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标注出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并进行理解。
三、小组合作(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故事进行讨论。
2. 讨论故事情节,理解古人谈读书的观点。
四、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情况进行讲解。
2. 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讲解古人谈读书的观点,引导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五、板书设计(5分钟)1. 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设计板书,突出教学重点。
2. 学生跟随教师板书,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六、作业设计(5分钟)1. 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和板书内容,完成课后作业。
2. 作业包括抄写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以及对课文内容进行简要概括。
课后反思:3. 针对反思结果,教师和学生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小组合作”环节。
补充和说明:小组合作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它能够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5《古人谈读书》第二课时(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教案:25《古人谈读书》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尝、臾”等9个生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古人谈读书的观点。
(3)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适当的概括和提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培养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学习:(1)认读生字词:尝、臾、遍、谓、然、故、益、索、concatenate。
(2)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 课文内容学习:(1)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课文,理解古人谈读书的观点。
3. 朗读与背诵:(1)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鼓励学生进行背诵,加强语言积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
(2)课文内容的理解。
(3)朗读与背诵的训练。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对课文内容深入理解,提取关键信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生字词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2)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
3. 课文内容学习(1)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4. 朗读与背诵(1)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学生进行背诵,教师给予评价。
5. 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六、板书设计《古人谈读书》尝、臾、遍、谓、然、故、益、索七、作业设计1. 生字词抄写。
2. 课文内容填空练习。
3.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为简单,学生掌握情况较好。
但在课堂朗读与背诵环节,部分学生表现不够积极,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5《古人谈读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25《古人谈读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矣、岂"2个生字,会写“谓、诵、岂”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释疏通第二则文言文的文意。
4.能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出课文内容带来的启发。
【教学重难点】借助注释疏通第二则文言文的文意。
能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出课文内容带来的启发。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智"可谓读书之灵魂。
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智是一种诚实的态度;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智是读万卷书的厚积而薄发;苏轼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智是熟读深思后的深刻见解。
那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读书的?三位同学分享。
2.今天我们就走进第25课《古人谈读书》,看看朱熹这位宋代的理学家他提出的具体的“智慧"阅读方法是什么。
板书课题。
二、初读文章,学习字词。
出示: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这是朱熹的读书方法,请大家用这个方法读这篇文言文。
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这则文言文,注意读准字音。
2.检测:完成学习单(2分钟)任务一:给汉字注音。
(1)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2)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3)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3.个别读文。
评价中纠正读音和断句,注意是字正腔圆、声断气连。
特别纠正上面的二三句的朗读,让学生朗读,并说明断句的理由,指导学生学会断句。
指导谓和诵的写法:找到相同的部分,说发现:言字旁与说话有关。
谓:结合注释、联系句子理解第一句的意思,应用:采访一个学生:你喜欢什么?仿照这个句子说话:余尝谓有三到,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统编版五年级上语文25《古人谈读书》优质课堂教学设计
统编版五年级上语文25《古人谈读书》优质课堂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古人谈读书》是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通过古代文人对于读书的认识和理解,让学生感受到读书的重要性和乐趣。
课文内容丰富,包括了古人读书的方法、态度和心得,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于课文内容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
但是,对于一些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古代文化背景可能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来进行深入学习。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
2.能够流畅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和美感。
3.能够通过课文学习,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课文中的文言文表达方式和古代文化背景的理解。
2.课文中一些生僻字的认读和书写。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师生互动和问题启发,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僻字的注音和解释。
3.与课文相关的古代文化背景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引导学生思考读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语气,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和美感。
同时,对课文中的生僻字进行认读和书写练习。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置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让学生进行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习效果。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古代文化背景资料,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拓展知识面。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次课堂教学进行小结,强调课文中的重点知识和学习方法,提醒学生课后进行复习和巩固。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5古人谈读书》第二课时【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5古人谈读书》第二课时【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耻、矣”等 4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识”,会写“耻、诲”等 9 个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 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4. 能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出课文内容带来的启发。
教学重点: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 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教学难点:能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出课文内容带来的启发。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找同学回顾背诵第一部分。
2.听写生字。
(检查并巩固上节课的内容,使学生回顾旧知,导入新知,也能让这节课的效率更高。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二部分。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部分,了解了《论语》中对待读书和学习的态度。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部分,看一下不同时期的人对于学习、读书的不同态度。
出示课件: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宋]朱熹2.找学生读一下这则小短文,其他学生纠错。
3.这篇小短文是宋代文学家朱熹的《训学斋规》中提到的著名的“读书三法”。
介绍朱熹:出示课件: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
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4.接下来请各小组同学借助注释,理解课文意思,把古今含义不同的词做好标注。
5.哪位同学可以翻译一下第一句?预设: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作心到、眼到、口到。
6.那么这“三到”的关系是怎样的?谁来翻译一下第二句?预设: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心和眼既然不专心一意,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记不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7.所以说这“三到”中哪一“到”最重要?文中的哪句话表明了这一“到”的重要性?预设: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五年级上册语文 25古人谈读书 第二课时(人教部编版)【教案 】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力与方法培养目标把握重点字的读音,理解课文第二、三部分重点字词的意思。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古人学习的方法、态度,激发学生爱读书、勤奋读书的愿望。
教学重点:1.了解古人学习的方法、态度。
2. 把握重点字的读音,理解课文第二、三部分重点字词的意思。
教学难点:把握重点字的读音,理解课文第二、三部分重点字词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课前导读: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论语》中的几段话,了解了古人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相信同样会给我们重要的启示。
二、课文精讲师:课文第二部分,是宋代朱熹的关于读书方法的一段话。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
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被世人尊称为“朱子”。
第二部分: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分句解读。
重点字词的意思——每句话的意思。
过程中提问:1.你是怎么理解读书“三到”的?2.“三到”之中,你觉得哪一“到”最重要呢?说说你的看法。
3.朱熹的读书法是什么?这三者可以调换位置吗?师:课文第三部分出自曾国藩的家书,这位伟大的清代名臣给了我们怎样的读书方法呢?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第三部分: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分句解读。
重点字词的意思——每句话的意思。
过程中提问:1.你是怎么理解曾国藩提出的读书“三有”的?2.这句话里面有两个典故,一个是“河伯观海”,一个是“井底之蛙”,这两个典故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教师简单讲述“河伯观海”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后请学生思考回答上面的问题。
25《古人谈读书》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25《古人谈读书》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了解《古人谈读书》这部经典读物的背景和作者。
2.理解“读书如行走,艰难者先得其益”的含义。
3.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词,能够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4.能够借鉴古人读书的经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点1.理解“读书如行走,艰难者先得其益”的含义。
2.学习课文中出现的生词,能够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教学难点1.借鉴古人读书的经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读书兴趣。
2.让学生深入探讨“读书如行走,艰难者先得其益”的内涵。
教学方法1.课前热身活动:对于古代读书人的生活和读书经验进行图文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分组学习:分成小组讨论“读书如行走,艰难者先得其益”的含义及其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3.师生互动:合理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阅读诠释,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热情和能力,增进师生互动。
4.课后作业:让学生练习课文中的生词,并搜集一些有关古人读书的经验,进行展示和分享。
教学过程一、热身1.让学生观看图片、视频、音频等素材,介绍古代读书人的生活和读书经验。
2.开始课文阅读之前,让学生讨论一下读书对他们的意义,鼓励学生谈论读书所带来的益处,开展情境探究,并引导学生借鉴古人的读书经验。
3.以组织形式进行互动交流,让学生开展互动阅读实践活动。
二、技能训练1.词语学习:(1)艰难(2)益处(3)迅速(4)津津有味(5)孜孜不倦2.课文分析:让学生通过阅读、讲解和分析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中的内容和意义,加深对学习主题的理解。
三、探究思考1.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结合自身的经历,探讨“读书如行走,艰难者先得其益”的含义以及它对我们的启示。
2.探究实践: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尝试借鉴古人读书的经验,比如挑选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坚持每天读几页,并记录读书笔记等。
四、巩固提高1.课后作业:让学生练习课文中的生词,并搜集一些有关古人读书的经验,进行展示和分享。
2.复习要点:复习“读书如行走,艰难者先得其益”的内涵和阅读技巧,巩固课程知识点。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古人谈读书》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古人谈读书》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第二则文言文。
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大意。
2.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从课文的读书方法中获得启发。
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对本课的生字组成的新词进行听写。
2.请学生概述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适时指导口语表达。
3.导人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古人谈读书》中的第一则文言文,了解了孔子是如何读书、学习的,你们还记得是哪六句吗?(学生一齐背诵)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古人谈读书》中的第二则文言文。
板块二品读释疑,学习经典1.了解朱熹。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溢文,世称朱文公,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人,南宋哲学家、教育家。
平生广注儒学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及自然科学均有贡献,是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人尊称其为朱子。
代表作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楚辞集注》等。
2.教师范读第二则文言文,学生跟读,并画出断句的分隔符。
3.课件出示断句,学生修改订正。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宋]朱熹4.齐读这一则文言文,注意读准字音,正确停顿。
5.过渡:这则文言文就是朱熹先生在《训学斋规》中提到的著名的“读书三法”,现在请大家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文言文的意思,了解“读书三法”是什么。
6.课件依次出示句子,指名学生翻译,教师适时指导并明确。
句段1: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1)余:我。
(2)尝:曾经。
(3)谓(第一个):说。
(4)谓(第二个):称为。
(5)漫浪:随意。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称为心到、眼到、口到。
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一,却只是随意地诵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古人谈读书》第二课时优秀教案
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并正确书写“恒、皆、窥、缺”四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则。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4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出课文内容带来的启发。
教学重点:1认识并正确书写“恒、皆、窥、缺”四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古文的韵味。
教学难点:读出古文的韵味。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我们已经学习了《古人谈读书》的前两篇,能背诵吗?请孩子齐背。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对于我们的人生有重大的意义。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二十五课《古人谈读书》。
二介绍作者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文言文选自《曾国藩家书•致诸弟》。
曾国藩是清朝的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栋梁之臣,请孩子们齐读(出示曾国藩简介)。
这样一个了不起的国之栋梁,他对读书有什么独到的看法呢?请孩子们捧起书到课文里寻找答案。
三读好课文,读懂文意。
1、自读课文首先请孩子们结合朗读提示,自读课文。
(计时三分钟,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2、读准字音文言文朗读第一步:读准字音。
请孩子起来示范读。
顺势引出文要写的生字。
重点指导“窥”和“皆”两个字,从字形、字义、组词等方面指导。
请全班同学齐读,注意读准字音。
3、读好句读文言文朗读第二步:读好句读,也就是句中的停顿。
谁来挑战?生试读的基础上出示停顿划分。
请女生读,再请男生读。
4、读出韵味文言朗读第三步:读出韵味。
我们要像古人那样读书文言文的感觉,就得先读明白这篇文章的意思,借助注释,梳理文意是最有效的方法。
请孩子们借助注释和自己的理解,说说这些红色的关键字词的意思。
师出示关键字词解释,全班齐读。
抽生分句梳理句意。
教师相机结合相关句子出示《河伯观海》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河伯观海”和“井蛙窥天”都比喻目光短浅的人,从而体会“读书要有识”的重要性。
结合“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相机出示古文《铁杵成针》,借此理解读书有恒心的重要性,同时拓展学生熟悉故事的相对古文,激发阅读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5古人谈读书》第二课时
【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教学目标:
1. 认识“耻、矣”等 4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识”,会写“耻、诲”等 9 个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 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4. 能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出课文内容带来的启发。
教学重点: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 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教学难点:
能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出课文内容带来的启发。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找同学回顾背诵第一部分。
2.听写生字。
(检查并巩固上节课的内容,使学生回顾旧知,导入新知,也能让这节课的效率更高。
)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二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