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声乐教学与歌剧表演艺术的链接
民族声乐教学与歌剧表演艺术的链接研究
2017年第18期(总第330期)北 方 音 乐Northern MusicNO.18,2017(CumulativelyNO.330)民族声乐教学与歌剧表演艺术的链接研究张 妮(铜仁学院艺术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摘要】在经济的不断发展中,我国的文艺体制在时代的发展中愈发完善。
文化艺术的昌盛也拉动了民族声乐的发展。
当前高校的民族声乐教学提出了全新的标准。
为了令民族声乐教学的内容更为丰富,打造出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高校则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引进歌剧表演。
由于歌剧表演相较于其他音乐表演方式,内容更为丰富,服饰更加具备特点,将两者给予融合,从而有利于学生有效把控声乐教学的技能。
【关键词】民族声乐教学;歌剧表演艺术;链接【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引言我国的文化体制产生了较大的改变,从而也令民族声乐的教学愈发引起诸多高校的重视,因此民族声乐教学的内容只有通过实践才可以获得创新与完善,在声乐范畴中,歌剧则成为最高的表演方式,相较于音乐会,歌剧的表演性更高,主要是由于歌剧的内容远比其余音乐表演方式丰沛,并且服饰的结合也极具特点,因此在民族声乐教学中融入歌剧表演,可以使学生牢记声乐知识,以此提高教学效率。
一、歌剧表演对学生音乐学习能力与情感表达能力的提高极具效果(一)歌剧表演加快学生音乐学习能力的提升在民族声乐教学中添加歌剧表演,可以良好提升民族声乐教学的效果。
歌剧大多具备极强的表演性,因此在表演中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控角色。
角色和角色相互间的结合具有更高的标准,表演者的演唱不只是个人的演唱,还应当加强声部的转换,令角色相互间的演唱有效链接,否则则会极为突兀。
这样才能够令歌剧表演更为完美。
在民族声乐教学中融入歌剧表演课程,学生能够更为直接地体会到较高水准的声乐,乃至重声、和声等专业方法的处理,令学生更加注重所有声部的改变,而且用心体会歌剧所描绘的故事。
学生在练习歌剧表演时,还可以找出谁对哪一方面把控不当,以此更为明朗地了解到自身的欠缺之处。
歌剧表演艺术视野与民族声乐教学——“第二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民族声乐大赛”引发的思考
样 来 自中国音乐 学 院 ,她 演 唱的歌 曲 《 兰花 歌 ,是不 是也 会让 评委 和 观众产 生 听觉厌 倦 花 》,声音纯净通透 ,对作 品戏剧性的理解 和 和疲 劳 呢?这 也许 是类 似声 乐 比赛 之所 以给
表现也很 到位 ,同时 以 自然适度的形体表演 与 人造 成 “ 以比声音 技 巧为 主”这 种 印象 的主
收稿 日期 :20 - 9 2 090-0
作者简介 :智艳 (9 6 ),女 ,河南周 口人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 学重点研 究基地 中央音 乐学院音乐 17 一 学研 究所特约研 究 员,南京艺术 学院 舞蹈 学院 音乐剧 系讲 师 ,教 育部人 文社会科 学重点研 究基地 重大 项目 《 中国歌剧音乐剧发 展状况研究 》课题 组成员 ,研 究方 向: 民族声 乐理论与教 学。
智
艳 ( 南京 艺术 学 院 舞 蹈 学院 ,江苏 南 京 2 0 1 ) 1 0 3
【 摘 要1本届大赛最大亮点是参赛选 手整体演 唱水平可 圈可点 ,高质量歌唱人才的成批涌现可喜可贺, 全面展 示了我 国民族 声乐教 学近年来的丰硕成果和长足进 步; 同时 ,用歌剧表演 艺术 的视 野观 察,也在 演唱 曲目创作 、传统音乐修养和综合技能训练等方面对今后民族声乐教 学提 出了若干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 关键词】民族 声乐 ;歌剧表演艺术;演唱 曲目创作 ;传统音乐修养;综合 技能训练 【 中图分类号】 6 6 6 49 J 1 ;J 1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 0 —9 6 20 )O 0 8 6 7( 0 9 4一O 0 1 4一O 4
音乐厅 分别举 行教 师组 和学生 组决 赛 ,当场 了 自己的实 力 。中国音 乐学 院 的李琳 外形 清 产生金奖各 1 、银 奖各2 、铜奖各 3 ,其 新 靓 丽 ,演 唱 《 名 名 名 春江花 月夜 》时 ,对 词 曲内 余选手 获得优 秀奖 。1 6日晚举 行大 赛颁奖音 涵理解 准确 ,艺 术处理 细腻优 雅 ,花腔技 巧
歌剧表演对民族声乐教学的促进作用研究
歌剧表演对民族声乐教学的促进作用研究作者:王祯祺来源:《北方音乐》2017年第11期(集宁师范学院,内蒙古乌兰察布 012000)【摘要】从古至今,中国的文艺体制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地在变革中完善。
文化艺术的繁荣也带动了民族声乐的发展。
在新的时期,对高校的民族声乐教学中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了丰富民族声乐教学的内容,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高校将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引入歌剧表演。
歌剧表演相比于其他的音乐表演形式,内容更加的丰富,服饰也更加的具有特色,若是能够将二者完整的结合起来,就能够帮助学生们加深印象,掌握更多的民族声乐技巧。
本篇文章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浅谈歌剧表演对民族声乐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歌剧;表演;民族声乐;教学;促进作用;研究【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我们国家是一个具有悠久的历史的长河的国度,地域辽阔且人口众多,经过几千年历史的孕育,我们国家的各个民族的人民留下了许多非常宝贵的遗产,构成了我国最丰富的精神文化。
大体上来说,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包含了很多方面,比如它包括一些传统的戏曲演唱、曲艺说唱以及民歌演唱,同时它还包括一些新形势下的民歌、歌剧的演唱以及西洋民族唱法。
所以我国民族声乐的种类比较多,风格也大不相同。
但是从狭义的角度来看,民族声乐艺术,只是民族唱法中的一种歌唱形式。
民族声乐不仅能够继承传统的声乐民间声乐的唱法,又可以继承民歌的唱法,民族声乐就是将西洋唱法以及我国传统的唱法相互结合,进行融汇贯通。
民族声乐主要的目标就是培养专业素质过硬的复合型人才。
其中,专业化、高水平的歌剧表演是民族声乐教学的主要内容。
合理的将民族声乐教學与歌剧表演艺术衔接起来,有利于创新民族歌剧演唱技巧,提升民族声乐教学效率。
一、歌剧表演是对民族声乐艺术的继承我国传统的音乐文化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它积淀着五千年的历史文明。
现代的民族声乐艺术是由我国传统的声乐技术发展演变而来的,是对传统的声乐艺术的继承。
民族声乐教学如何学习和借鉴戏曲表演艺术
03
戏曲表演艺术的特点
戏曲表演艺术的独特性
唱念做打:戏曲表演中的唱念做打是独特的表演形式,通过这些形式来表现人物性 格和情节。
虚拟化表演:戏曲表演中采用虚拟化的表演方式,演员通过简单的道具和动作来表 现场景和情节,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
情感表达:戏曲表演注重情感表达,演员通过唱腔、动作、表情等手段来表现角色 的情感,使观众能够深入地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
鉴戏曲表演艺 术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0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民族声乐与戏曲表演的关联 03 戏曲表演艺术的特点 04 民族声乐教学如何借鉴戏曲表演艺术 05 民族声乐教学与戏曲表演艺术的融合 06 民族声乐教学与戏曲表演艺术的创新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民族声乐与戏曲表演的关联
民族声乐与戏曲的共同点
民族声乐教学与戏曲表演艺术 融合的未来趋势
民族声乐教学与戏曲表演艺术 融合的实践探索
06
民族声乐教学与戏曲表演艺术的创 新
民族声乐教学与戏曲表演艺术创新的必要性
民族声乐教学需要借鉴戏曲表演艺术的技巧和经验,以提升学生的表演水 平和艺术修养。
戏曲表演艺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可以为民族声乐教学提供 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扮相美:戏曲演员的扮相通常非常精美,服装、化妆和道具等都经过精心设计和制作, 能够呈现出角色的身份和特点。
表演美:戏曲演员的表演通常非常生动真实,能够让观众深入地理解角色的性格和情感, 感受到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
04
民族声乐教学如何借鉴戏曲表演艺 术
借鉴戏曲表演艺术的技巧
掌握戏曲唱腔:民族声乐教学应学习戏曲的唱腔特点,如音色、节奏和旋律,以丰富声 乐表演的技巧和表现力。
分析影响民族声乐教学的歌剧表演
分析影响民族声乐教学的歌剧表演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文艺体制的变革进一步推动了民族声乐的发展,这对高校民族声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传统歌剧蕴含丰富的艺术精华,将歌剧表演引入民族声乐教学中,可以丰富民族声乐教学内容,提高民族声乐的表演技能。
本文就歌剧表演对民族声乐教学的促进作用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歌剧表演;民族声乐教学;促进作用1继承民族声乐声乐体系是我国传统民族声乐发展的基础,其中民族声乐艺术表演的手段包括传统戏曲中的步、手、眼、身等;同时,两者的表演元素较为相似,如针对某一环节使用的表情、动作、眼神,只有表演者对故事内容进行全面理解,才能借助民族声乐的方式将人物的个性特征进行形象生动的展示。
当然,与传统戏曲表演相比,现代民族歌剧表演有所不同,具体表现:一是表演内容:民族歌剧表演是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为基础,向观众灵活展示故事内容中的人物形象;二是演员要求和表演体系:对于戏曲表演来说,其表演体系明显大于民族歌剧表演,对演员综合素质和基本功具有严格的要求。
表演者在歌剧表演过程中,要想准确把握歌剧故事中的人物内心,必须掌握高超的演唱技巧,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有机结合实践经验和表演情节内容,将人物情感进行更好的展示。
所以,要想提高歌剧表演者的表演水准,对传统戏曲表演手段加以借鉴至关重要。
以《洪湖赤卫队》为例,其塑造了革命武装洪湖赤卫队在刘闯与韩英的领导下,利用地区优势与敌人进行周旋,沉重地打击敌人。
其需要准确把握如下几点:第一,积极借鉴戏曲的综合表演艺术形式:表演者可采用丰富多样的艺术表演形式,协调好自身独特的发声方法与传统戏曲综合表演艺术,让观众想象故事情节中的人物性格,对人物命运加以揣摩;第二,真实性:表演者可以自身生活经历为依据,与剧本内容相结合,发挥自身的联想力,继而有效展现剧本内容,使表演与实际生活相贴近。
所以,在民族声乐教学活动中,应重视对学生表演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对歌剧艺术的认知度,增强学生的歌剧表演能力,促进民族声乐和民族歌剧的发展。
民族声乐教学与歌剧表演艺术的链接
别, 只不过好 听一点罢 了。 缺 乏 对 音 乐作 品 内容 的理 解 , 也就 没有 办 法 将 音 乐作 品 中 的 人 物形 象 完 整 地 展 现 出 来 . 而 在 声 乐
声 乐 教 学 的 内容 只 有在 实 践 的层 面 上 才 能 够 得 到 不 断 的创 新 和 完 善 . 在 声 乐领 域 中, 有一 个 最 高 的 表演 形式 , 那就是歌剧 , 歌 剧 和 音 乐 会相 比较 . 歌剧 的表 演 性 要高 很 多 。主 要 是 因 为歌剧 的 内容要 比其 他 的
融 八 歌剧 的表演 。 能够 更容 易让学 生记 住声
乐 的相 关知 识 . 从 而 提升 了教 学 的效 率
一
质 要 求 也 是 最 高 的 .对 表 演 者 额 形 象 、 形 体 以及 表 演 能 力等 多 个 方面 都 要 进 行 评
估 .可 以 说 歌 剧 艺 术 的 综 合 性 是 相 当 高
、
歌 剧 表演 艺术 继 承 了民 族 声 乐
我们在 时代的碾压 下逐渐形 成 了自
的传 统 音 乐 元 素 对 歌剧 进 行 编 排 . 而 且 在 塑 造 歌 剧 人 物 的 也 是 将 传 统 的 音 乐 风 格
融 入 到 了其 中 ,在表 达 艺 术 成 就 的 时候 .
己 独特 的 艺术 形 式 的 审 美 观 . 但 是 由于 受 到 时代 和 民族 文 化 的 影 响 颇 深 . 因此 我 们 的 审 美观 又 偏 向 了传 统 文 化领 域 。 可 以说 传 统 的 声 乐体 系 就 是 我 国 民 族 声 乐 艺 术 能够 发 展 的前 提 . 一般 传 统 的 民族 声 乐艺
试论戏曲表演与民族声乐演唱的共通互长
试论戏曲表演与民族声乐演唱的共通互长摘要:本文从表演方面,探讨戏曲和民族声乐的共性及所长;阐述了两者之间大量可借鉴之处及它们之间的交融及影响。
关键词:角色声音;身段;流派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035(2013)08-0000-02戏曲——这一古老的艺术品种,它是融歌、舞、剧为一炉,依剧本为主体,以表演为中心包括唱、念、做、打的综合艺术;民族声乐则是以我国民族语言为基础,以富于民族特色的行腔、韵味为特长的声乐艺术。
不论是古老的戏曲,还是年轻的民族声乐,它们都是滋生扎根在中华民族这块肥沃的原土中,都具有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民族特性。
然而,各种特性的形成和发展,都不是绝对孤立的,而是在不断借鉴、吸收其他艺术成就的过程中逐渐发展、成熟、并最终形成自身的体系。
因此,戏曲和民族声乐,两者不论在声腔、还是表演上都有着诸多的共性特征。
本文就两者在表演方面的共通互融做以论述。
一、演唱中的角色声音戏曲的演唱与其角色行当的划分有着密切的关系。
不同的行当,在演唱中的音色、音域、风格和技巧等方面有着不同的表现,以京剧为例,从大的方面分生、旦、净、丑四行当。
个行当还有四分。
如旦行有分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和老旦等。
个角色的划分,是以角色的年龄、性别及某些与角色的社会身份和性格相关的特征为依据的。
因此这就要求在演唱上有相应的表现。
如因角色性别不同,多数剧种旦角都用小嗓唱,生角都用大嗓唱;由于角色年龄不同,许多剧种小生用小嗓唱,老旦则用大嗓唱。
另外,虽都用大嗓,老生要唱得高而有力,老旦则要在苍劲中兼有女性的柔美;虽都用小嗓唱,青衣要唱得庄重柔美,花旦则侧重于活泼华丽等等。
以上这些只是同一类角色的一般特征表现,在实际演出中,由于人物性格和戏剧情节的不同,在演唱上还有多种的变化,尤其强调演员要“得曲之情”,设身处地的去揣摹人物的性情风度,从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
与之相同,在民族声乐的演唱中,也要针对不同的作品表现的内容不同,或同一作品不同情绪情感的要求,在演唱中进行不同的处理。
浅谈民族声乐教学和歌剧表演艺术的链接
浅谈民族声乐教学和歌剧表演艺术的链接作者:袁静来源:《北方音乐》2018年第10期【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人们的审美观念也逐渐提升,人们开始向往艺术,追求艺术,不断推动我国民族声乐事业的发展。
目前,在我国的民族声乐教学中,教师为了能够培养出综合型、复合型的人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歌剧表演艺术引入了声乐课堂,大大提高了声乐课堂的教学效率。
本文主要研究民族声乐教学与歌剧表演艺术的融合。
【关键词】民族声乐教学;歌剧表演艺术;链接【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前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审美观念的提升,推进了民族声乐事业的发展,各个艺术院都专门开设了民族声乐专业。
为了能够有效提高人才的素养,各个院校之间进行交流沟通,力争找到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方法。
在民族声乐课堂上融入歌剧表演艺术为声乐专业提供了教学的新思路,进而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也为学院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提供了新的方式。
一、当前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的现状当前,我国的民族声乐教学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一定的经验并且取得了有效的成绩,而且相关教育体系也逐渐趋向成熟,国内的很多声乐艺术家逐渐登上了国际音乐舞台。
在这个新时代,培养一批表现能力较强、专业素质过硬的综合型人才成为时代发展的需求和民族声乐事业的发展要求。
所以,教师应该加强对民族声乐方法的创新,将民族声乐与歌剧表演艺术相融合,为民族声乐以及歌剧艺术表演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同时也为培养民族声乐得到新的教学启示。
[1]二、民族声乐教学中融入歌剧表演艺术(一)歌剧表演艺术是民族声乐的传承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艺术形式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观,但是,由于我国民族声乐深深受到时代和民族文化的影响,人们对艺术形式的审美观又比较偏向中国传统文化领域,也就是说中国传统的声乐体系就是民族声乐的前提。
但是,传统的声乐艺术表现形式都是中国的戏曲文化的传承,一般都是手、眼、步、身,并且表演的形式也跟戏曲大同小异,表演者在舞台上在模仿的基础上了解剧中的故事情节,这样才能用声乐的形式表现出来。
民族声乐教学与歌剧表演艺术的链接
Vol.28No .5May 2012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 o urnal o 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 cience Editio n )第28卷第5期(下)2012年5月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与文艺体制的改革,随着专业艺术院校中民族声乐专业的开设和建设,我国的民族声乐事业始终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近年来,为全面提高我国民族声乐专业的人才质量,加强各个艺术院校间的学术交流与教学成果展示,我国文化系统的相关部门、各大媒体、各大高等音乐艺术院校以及社会其它文艺组织均频繁举办高质量的民族声乐大赛以及专场音乐会.从这些活动的整体情况来看,大批的高水准演唱人才不断涌现,全面展示了我国民族声乐事业在教学上取得的丰硕成果和长足进步.目前,我国民族声乐的教学工作在不断积累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已经取得了可喜成绩,并形成了科学、完善、系统的教学体系.同时,我国的民族声乐教育家如金铁霖、刘辉等,结合自身在长期教学工作中所总结的个性化经验,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民族声乐歌唱家,展示了民族声乐事业不断发展、不断探索和不断创新的艺术品质.而且,通过近年来我国民族声乐歌唱家频繁在国际重要的音乐舞台上举办个人专场音乐会,也使我们的这一艺术形式被世界所认知、认可.他们在国际音乐舞台上,对于中国声乐形式的完美演绎,不论是在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方面,还是在其与西方歌唱技巧与表演艺术融合的问题上,均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当前的民族声乐教学中,培养表现能力全面、专业素质过硬的复合型人才是这项事业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另外,将专业化、高水平的歌剧表演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之一,也可以为我国民族歌剧中表演艺术与演唱技巧的发展开辟崭新的道路.鉴于这种情况,本文在总结目前我国民族声乐教学成果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强调民族声乐教学中歌剧表演的重要性,希望在对我国民族声乐歌唱人才的发展与培养方面提出有益建议的基础上,能够为当代民族声乐的教学带来一些启示.1对民族声乐传统的承袭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我们在长期的文化积淀中形成了对于类型化艺术形式的审美习惯,在此基础上,经过岁月的磨砺和时代的碾压,审美习惯中的主体要素逐渐上升成为文化传统,并进而形成了传统观照之下的审美观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是在传统声乐体系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在它的文化底蕴中,中国传统戏曲元素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戏曲来说,表演中的身、眼、手、步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表现手段,对它的学习一般由模仿入手,通过表演者对所扮演人物的深入理解,从而塑造被表现人物的类型化特征.以民族声乐形式为表现手段的中国民族歌剧表演,仍然包含与传统戏曲相类似的表演元素,如规定情境中动作、眼神、表情等多方面的表演处理.因此,对于它的把握,也可以将模仿作为切入点,如通过模仿更进一步掌握不同地域中民歌的独特韵味,并以此作为民族歌剧表演中的重要表演基础.民族声乐教学与歌剧表演艺术的链接史玉学(沈阳音乐学院大连校区,辽宁大连116650)摘要:在我国当前的民族声乐教学中,培养表现能力全面、专业素质过硬的复合型人才是这项事业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将专业化、高水平的歌剧表演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之一,不仅能够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也可以为我国民族歌剧中表演艺术与演唱技巧的发展开辟崭新的道路.鉴于这种情况,本文在总结目前我国民族声乐教学成果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强调民族声乐教学中歌剧表演的重要性,谈及民族声乐中表演元素的训练是对我国传统声乐艺术的一种承袭;对歌剧艺术、尤其是民族歌剧艺术的多层次把握,如理论建设、综合表现等能力的培养,是当前专业艺术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另外,学生在自身综合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对于艺术创造个性化的追求,也是帮助他们取得成功的必要素养.笔者希望在对我国民族声乐歌唱人才的发展与培养方面提出有益建议的基础上,能够为当代民族声乐的教学带来一些启示.关键词:民族声乐;教学;表演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5-0255-03255--. All Rights Reserved.然而,如若将传统戏曲与当今民族歌剧的表演仔细相比,首先,戏曲的表演体系更为庞大、系统,对于演员所需要的唱、念、做、打、舞等基本功和综合素质的要求更为全面.其次,戏曲往往并不偏重于叙述故事本身,而是极其讲究形式美,它的情节内容一般来说比较简约,但表现形式却非常复杂,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剖析细致而深刻,起伏丰富,对比鲜明.另外,戏曲音乐的腔调设计通常紧密结合人物的角色语言,充分发挥其生动的自然表现力,从而加强歌唱的戏剧性效果,更有助于表达情感.而民族歌剧中的演唱,在表达情感方面与戏曲相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表现手法更为简洁、现代,剧情发展的步调加快,尤其是在歌曲的艺术处理上,一字一腔,通俗易懂.但即便如此,如要充分的把握歌剧人物内心,并塑造出其独特形象,演唱者在自身的演唱技术达到一定的标准之后,也必须加深对于歌词内容的理解,并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想象,把自己置身于规定的情境之中,以此进一步诠释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此时的歌唱技巧并不是全部,诠释出人物的情感与精神境界才是对于表演的至高要求.中国民族歌剧虽然作为声乐与戏剧相结合的现代化艺术形式存在,但在它的创作与表现内核中仍然了对于传统声乐形式———即戏曲表演艺术的承袭,这无疑是对声乐演唱者在表演方面提出的高要求,借鉴传统戏曲表演手段的做法,也是在本质上提高演唱者表演水平的一种重要手段.如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史上,民族声乐表演艺术家彭丽媛在《党的女儿》中所塑造的田玉梅这个英雄形象,就已经成为一个标志性的人物.她在把握人物形象时,首先重视表演的真实化,而且并不仅仅局限于剧本的文字提示,创造性地将生活中的想象艺术化地展现在舞台上,使表演更真实、更贴近于生活.其次,在对于现代民族歌剧艺术的把握上,她不仅已经拥有一套科学的发声方法,而且充分借鉴了传统戏曲的综合表演艺术方式,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表演,使演唱与人物性格巧妙结合,把人物的形象与命运表现得淋漓尽致.由此,她不仅切实提高了自身的艺术表演水平,而且为民族歌剧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由此可见,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对于学生表演能力的培养,是帮助他们尽快、尽早接触、把握民族歌剧艺术特征的必要手段之一,这不仅是对于中国传统声乐表现手法的继承,也是为中国民族歌剧的后续发展储备表演人才.同时,表演水平的提升,也能够在根本上提高学生对于歌剧作品的鉴赏、理解能力,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演唱过程中对于音乐作品情境、情绪、情感的处理.2对歌剧艺术多层次的把握自《白毛女》以来,我国民族歌剧不同于西方歌剧的创作原则之一,就是它采用了民歌和戏曲中丰富的传统音乐元素作为素材,而且常常利用传统音乐特有的风格样式来塑造歌剧中的典型人物形象,以此建立成熟的人物音乐形象,并通过对其情感世界和心理变化的表现来突出艺术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艺工作者创作了大量以民族音乐元素作为创作素材,以民族声乐作为表现形式的歌剧作品,并且取得了一定成就,一些歌剧中的主要唱段成为民族声乐专业教学与教材的主体部分,成为不同规格民族声乐比赛的规定曲目,成为优秀民族声乐表演艺术家在音乐会上的必唱曲目.从这一意义来说,民族歌剧的音乐创作与表演对于民族声乐的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始终是我国民族声乐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为我国民族歌剧的表演艺术输送高水平的表演人才,也是目前专业艺术院校民族声乐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这不仅确立了民族声乐教学与我国民族歌剧之间存在的相互链接的关系,也明确了民族声乐专业的一个主要实践方向.民族歌剧从本质上说是一门综合技能较高的舞台表演艺术,无论是在演唱还是在扮演的角色上,歌唱、表演、形体、表情等综合技能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而就目前我国民族声乐的教学实践来说,大多数学生、甚至一些青年教师,对于我国传统音乐理论知识的储备明显不足,对于舞台表演的基本技巧缺乏充分把握,歌剧演出经验更是少之又少,以至于在校的大部分学生尚无能力完成对于歌剧作品的演绎.类似的问题反映出目前我国高等艺术院校中的民族声乐教学,对于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还存在不足,在设定教学目标与设置课程等方面,往往容易更多注重声乐技巧的教学,而忽视对歌剧表演的综合性训练.因此,我们应在民族声乐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在民族歌剧史与相关理论知识方面的培养,加强学生对民族歌剧中代表性剧目和经典唱段的熟知程度,以及对歌剧中人物基调和形象的了解,发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能动性,尽量在课堂教学中提高他们的传统音乐素养,以及培养他们对于“戏歌兼备“这一表演境界的追求.同时,我们还应不断加强对于教师队伍质量的监控与提高,为学生的专业必修课配备能够在专业演唱的基础上兼备戏剧表演技能的授课教师,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舞台表演的综合能力,并尽可能的为他们增加艺术实践的机会.256--. All Rights Reserved.3对表演艺术个性的创造所谓“个性创造”是在整体创作上所表现出的创作个性和鲜明的艺术特色,在戏剧艺术中,表演者的个性化创作,不仅是对于作品人物的二度创作,也是表演过程中人物个性魅力的体现.对于歌剧表演来说,个性创作同样是表演者在塑造人物时所必须设计的重要环节,歌剧中的声乐演唱、舞台表演以及人物形象无一不是通过个性化的独特表现得以体现.世人皆作为独立的个体而存在,每个人精神世界的构成与发展各有不同,正是人与人之间个体上的差异,使得他们对于艺术、对于美的创造、欣赏和追求也不尽相同.从目前我国的民族声乐教学来看,大部分演唱者在经过系统的学习后,能够通过声音的演唱来表现人物,但在完整的塑造人物方面却稍显逊色,因此,他们往往更多追求声音表现的完美与华丽,过多注重演唱技巧本身,而缺乏对于音乐作品精神内涵的理解与诠释,缺乏对于作品整体面貌的洞悉、对于音乐艺术综合修养的驾驭以及对于演唱个性化的追求.因此在民族声乐的舞台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种现象,就是专业技巧过硬的演唱者频频出现,却又往往如昙花一现,并不能给业界及大众欣赏者以深刻的印象,这正是因为他们忽视了在演唱技巧背后,能够体现人的个体价值的独特的艺术创造.一些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声乐表演艺术家,如彭丽媛、宋祖英等,他们之所以能一直受到普遍的关注,而且不断成为声乐表演专业论文中的研究对象,正是由于他们从未满足于现有的演唱水平,而是在不断充实、扩展自己专业素养的同时,加强对于新领域的探索,对于艺术个性的追求,而最终形成了他们强烈地个人风格.当演唱者的个人风格在不断摸索中得以成熟、定型,其在歌剧中扮演角色时的演唱就更加具有说服力,也更容易被大家所牢记.由此看来,我国当前的民族声乐教学,在训练教学目标专业演唱的同时,还必须加强他们的理论知识建设,以及加强对于他们形体与表演的专业化训练,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追求艺术上的个性化创造,这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把握民族歌剧中的人物塑造,更能使他们找到各自未来发展的方向.对此,我们首先应当开设相关课程,加强对学生表演等各方面能力的综合训练,从而培养演唱与表演技能兼备的专业人才.其次,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如排演小品、排练民族歌剧唱段等,以此来加深他们对歌剧作品的熟知程度,更便于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另外,应通过不断实践来为我国的民族声乐教学提供宝贵经验,以便切实提高我们现有的教育教学质量.这也就是要求我们的专业艺术院校,在民族声乐的教学实践中,不能仅仅满足于传统教学的常态,而必须将学生的需要纳入课程的设置中,切实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中国的民族声乐与民族歌剧,始终是在传统音乐文化的观照之下,不断探索、不断进取、不断总结经验,从而不断进步.目前我国民族歌剧的创作与发展尚处在一个缓慢上升的阶段,具有代表性的剧目数量不多,典型人物形象也并未取得更大的突破.在这种现实之下,在民族声乐演唱的教学任务中,更要将培养“演”、“唱”能力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作为主体内容,从而能够为我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储备后续力量,能够在民族声乐的表演上有所突破,有所建树.诚然,民族声乐的教学还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之中,它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尚不完善之处,人类的科学文化不断发展,声乐艺术的教学与实践也须不断创新,以适应当代的教学需求.我们站在这个发展过程当中,必须时常回头看看走过的路,以总结经验;看看脚下的路,以发现问题,同时,我们还要看看未来的路,以确定目标,并为之而不断努力,不断探索.———————————————————参考文献:〔1〕许讲真.民族声乐50年的辉煌历程.中国音乐, 2000(2).〔2〕郭建民.20世纪20—60年代的中国歌剧表演艺术.音乐研究,2002(1).〔3〕(意)米蓄拉弗莱尼.论声乐和歌剧表演艺术.人民音乐,2003(11).〔4〕郭建民,赵世兰.论中国民族歌剧“戏歌综合”理论的美学特征.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4(1).〔5〕王利娟.郭兰英和彭丽媛歌剧表演艺术的比较研究.河南大学学报,2004(3).〔6〕李艳慧.歌剧声乐的审美特征.四川戏剧,2006 (6).〔7〕周进华.谈歌剧表演与歌剧艺术.艺术教育,2008 (11).〔8〕张刚.歌剧表演的情感传递.当代戏剧,2009(6).〔9〕王雯.探究彭丽媛民族歌剧表演艺术特色.河南大学,2010(12).〔10〕朱雁.戏曲艺术对民族歌剧表演的影响.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11(1).257--. All Rights Reserved.。
艺术毕业论文题目(汇总130个)
艺术毕业论文题目(汇总130个)确定选题是撰写艺术类论文的第一步工作。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就是把选题看作论文写作成功的一半。
确定好选题,更是论文写作成功的关键,本文精选了130个优质“艺术毕业论文题目”,以供参考。
一、艺术专业论文热词分布艺术论文的关键词众多,可供作为题目的有如:艺术创作、艺术家、美术家、文学创作、权利主体、艺术风格、应用研究、文化机构、科学研究、书法艺术、艺术教育、文艺创作、设计研究、艺术特色、艺术手法、艺术特征、出版社、绘画作品、建筑设计、小说创作、艺术创造等。
二、优质艺术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艺术毕业论文题目一:1、艺术展览在商业空间中的应用研究2、绘画和摄影的跨界和融合3、以沃夫冈·提尔曼斯和格哈德·里希特的作品为例谈艺术创作中图式语言的运用4、图像与绘画的矛盾及关系研究5、“大众图像”在当代摄影艺术中的应用解析6、关于创作中秩序的反思7、天水民间音乐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研究8、新表现主义非具象元素在定格动画中的应用研究9、苏绣行业工匠精神的历史演变10、工业元素在现代装饰艺术中的应用研究11、凤凰台上忆吹箫词调研究12、江文湛花鸟画艺术风格研究13、纪念空间中的浮雕艺术应用研究14、几何化语言在装饰画创作中的应用研究15、赵孟罾阊暇募挤ㄌ轿龊驮诖醋髦械脑擞16、楚纹样在衍纸艺术创作中的应用17、综合绘画的材料探索与情感表达18、当代油画的肌理特色研究与应用19、梅清艺术风格的形成历程及影响20、鄂州雕花剪纸技艺在灯罩装饰中的应用研究21、羌族文化的艺术特征在精品酒店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22、信息可视化在艺术品产业发展中的应用研究23、当代纤维艺术的隐喻性研究24、基于深度学习和演化策略的3D艺术创作研究25、恰克图工艺特征与艺术风格研究26、楚文化对苗族刺绣图案风格的影响27、书法动画演绎汉字的起源实践研究28、小学书法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29、超自然艺术风格在纺织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30、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一团和气”在我创作中的应用31、以当代女青年为创作对象的现实主义绘画研究32、原生艺术对当代插画艺术的启示33、元代馆阁文人群体与书法复古思潮研究34、论中国书法艺术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35、数字录播系统在书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36、“书如其人”思想研究37、公共艺术在公园景观中的设计应用研究38、徽派建筑窗棂艺术风格及应用研究39、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傣族传统村落民居的保护性设计研究40、中国文论“奇”范畴研究41、中、日、美动画创作之对比42、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43、中国当代艺术的审美理想——论艺术之真、善、美44、中国古代图徽与现代标志设计45、中国广告发展中国际化与本土化46、中国书籍装帧设计的历史演进47、中国文字的演变与视觉运用48、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发展过程中的分解与重构49、中国装饰艺术——论吉祥观念在现代设计中的体现50、关于“后现代”的美学反思51、关于设计美的思考52、关于图书馆建筑人性化设计的思考53、关注人的健康-——将生态引入室内设计5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55、关于声乐表演中的形体表演训练研究56、浅谈影视表演与舞台表演的异同57、舞蹈表演中舞蹈动作与表演的关系探讨58、表演艺术与非表演艺术的区别59、应用型本科院校音乐表演方向舞台表演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60、探究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差异艺术毕业论文题目二:61、舞台表演和影视表演之间的关系略论62、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比较研究63、声乐表演中的创造性表演64、表演中“解放天性”训练在少儿表演教学中的应用65、浅谈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异同66、“斯氏”表演体系在表演教学中的运用67、谈声乐表演中的形体表演68、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异同69、话剧表演中形体语言运用的探究70、合唱表演语音意识及群体认知特性71、高职高专音乐表演专业教学现状及策略探索72、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雪健:“在纪律和规矩这个问题上人人有责”73、试论声乐舞台表演的三步训练法74、探究舞蹈表演中音乐的重要性75、试析话剧表演与声乐的融合76、舞台美术在话剧表演中的有效运用77、浅谈舞蹈技术技巧在舞蹈表演中的运用78、试论如何通过提高音乐美学修养来逐步增强音乐表演能力79、对声乐表演中的情感处理与把控80、行进表演中打击乐的应用解析81、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声乐表演实践课程的设计82、论三人舞的创作与表演83、继承传统推陈出新84、家居环境的色彩设计初探85、家居环境的无障碍设计研究86、家具的绿色设计浅论87、家具设计的人性化思考88、居住区环境的绿色设计89、居住区环境设计的生态化设计90、居住小区中交往空间设计初探91、中外电视广告中的品牌文化差异92、论苏轼诗画观对当代图文关系的启示93、佤族舞蹈猎的编创分析94、云南热巴舞的发展与流变研究95、浅谈技术的发展对插图设计的影响96、浅谈美术教学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97、浅谈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创造能力98、浅谈企业文化中文化管理的特点和标志99、浅谈如何更好的在现代图形设计中运用汉字100、浅谈色彩语言中的色彩对比101、浪漫主义中的圣桑与哈瓦奈斯102、解读陆在易艺术歌曲彩云与鲜花的演唱实践103、昆明民歌耍山调的艺术风格与演唱分析104、云南墨江哈尼族卡多支系歌唱系统的考察与研究105、云南音乐学术成果及其影响研究106、基于民族学视角下的实景舞台剧夷水丽川的研究107、数字图像技术在传统手工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108、淮阴中学通过艺术教育培养高中生审美素养的经验研究109、南阳民间美术与职业艺术教育研究110、冷冰川艺术创作研究111、中国书法在泰国的教学研究112、隋唐敦煌藻井莲花纹在当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应用研究113、谈声乐艺术中情感表达与舞台表演艺术的结合114、声乐心理学在声乐舞台表演中的运用115、声乐表演中演员应对意外因素的策略116、音乐美学知识应用于钢琴表演的实践与思考117、论青少年对动画表演的模仿与其成长的关系118、做一个好的动画师一定要具备“表演素养”119、钢琴表演中心理障碍的分析与对策120、浅谈声乐表演中演唱与情感表达的关系121、探析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体现122、基于声乐表演艺术的形体语言剖析123、浅谈艺术歌唱表演实践中的合理想象124、民族声乐教学与歌剧表演艺术的链接125、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126、论祁阳小调表演形式中舞蹈性的研究127、浅谈合唱艺术表演方法的多元化发展态势128、“留白艺术”在语文阅读中的应用研究129、“断舍离”在书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130、论新中国以来中国油画的本土化特点及其意义。
民族声乐教学和歌剧表演的自然衔接探究
民族声乐教学注重声音 与情感的结合,有助于 学生在歌剧表演中通过 声音传达角色的情感。
民族声乐教学强调对 作品的深入分析和理 解,有助于学生在歌 剧表演中更准确地把 握角色的情感状态。
民族声乐教学注重声 音的控制和表现力, 有助于学生在歌剧表 演中更好地掌控情感 表达的力度和效果。
民族声乐教学对歌剧表演艺术修养的促进
强化学生的艺术修养:通过多 种艺术形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
力和创造力
民族声乐教学与歌剧表演的共 同点:强调情感表达和艺术性
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注 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其文
化素养和舞台表现力
民 族 声 P乐a教r t学S与i x 歌 剧 表 演自然衔接的实践案例
分析
经典民族声乐作品在歌剧表演中的应用案例
音色调整:民族声乐教学强调音色的调整,让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歌曲调整自己的音色,使表演更 加自然、真实。
情感表达:民族声乐教学注重情感表达,通过教学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提高表演 的感染力。
注重民族声乐情感表达与歌剧表演的融合
在歌剧表演中,演员应将情感融 入角色,通过肢体语言、声音表 现等手段展现角色的内心世界。
体运用
民族声乐情感在 歌剧表演中的创
新与发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Part Four 民族声乐教学对歌剧表
演的促进作用
民族声乐教学对歌剧表演技巧的提升
气息控制:民族声乐教学 注重呼吸和气流的运用, 有助于歌剧演员掌握更稳 定的气息,从而更好地演
绎长句和情感表达。
发声技巧:民族声乐教学 强调声音的纯净和清晰度, 有助于歌剧演员提高音色 和音质,使其表演更具表
感谢观看
探析民族声乐教学与歌剧表演艺术的链接
探析民族声乐教学与歌剧表演艺术的链接作者:李斌来源:《东方教育》2018年第01期摘要:随着人们的综合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民族声乐的表演要求也越来越高。
要想满足社会的需要,教师就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培养高素质的民族声乐方面的人才,例如,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加入歌剧表演艺术,提升民族声乐的教学水平。
文章主要分析了民族声乐教学和歌剧表演之间的衔接关系,并提出教师在民族声乐教学中融入歌剧的方法。
关键词:民族声乐;教学;歌剧;表演艺术引言从表演形式上看,民族声乐教学与歌剧表演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关系,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歌剧表演是对民族声乐的继承和发展。
同民族声乐相比,歌剧表演的内容以及方式更为丰富。
在民族声乐教学中融入歌剧表演艺术,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也能够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声乐表演技巧,进而促进民族声乐教学水平的提升。
1、歌剧表演与民族声乐的关系现代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根源是我国传统声乐艺术体系,民族声乐是我国音乐文化的伟大传承。
通过对我国传统声乐艺术进行研究可以发现,民族声乐艺术的表演形式脱胎于传统戏曲的表演,并进行了一定的改造。
民族歌剧是民族声乐艺术表演的最高水平,因此,民族歌剧与传统戏曲有着一定的联系,同时两者之间又不尽相同。
例如,民族歌剧在表演的过程中注重的是对故事的演绎,而传统的戏曲则需要把戏曲中人物的复杂情感也展现出来。
把歌剧表演融入民族声乐教学中,可以锻炼学生声乐演唱表演的能力,也能提高学生对民族歌剧内容的理解。
可以说民族歌剧表演艺术是对我国传统戏曲艺术的继承。
2、民族声乐教学与歌剧表演艺术的链接2.1以歌剧表演艺术对民族声乐进行传承民族声乐是我国声乐文化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艺术形式。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可以说是对传统戏曲的延伸,传统戏曲中的手、步、眼等都与民族声乐表演都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
在传统戏曲中,表演者需要通过模仿,体会所扮演人物的情绪、特征等,将人物形象完美的塑造出来,而在声乐表演中,表演者也需要从模仿开始着手,了解不同地域民歌的独特性,进而掌握民族声乐中的特点,才能更好地进行声乐表演。
关于民族声乐教学和歌剧表演艺术的有效衔接
103教育学苑关于民族声乐教学和歌剧表演艺术的有效衔接摘 要】【新时期,随着教育朝着多元化、个性化方向去发展,在现代民族声乐教学中,教育教学的目标也发生了深刻的改变。
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培养专业素质过硬的复合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从而将现代民族声乐教学推上一个新台阶。
与此同时,歌剧表演作为民族声乐的一种最高表演形式,备受关注。
本课题研究,简要探讨民族声乐教学和歌剧表演艺术的有效衔接,为今后的民族声乐教学提供可行的改革方案。
关 键 词】【民族声乐 歌剧艺术一、民族声乐与歌剧表演艺术的关系声乐是歌唱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也是一位歌唱者在演唱过程中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声乐技巧在歌唱艺术中的地位之所以这么重要,主要是因为歌曲艺术的核心价值是依靠声乐技巧来把握并呈现出来的。
它是任何一首乐曲都具有的独特的魅力,对于观众而言,声乐是一种欣赏艺术,对于歌唱家来说,这种艺术并不是他们演唱的目的,而只是一个环节、一种手段、一种对于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
换言之,在歌剧表演过程中,包括声乐在内,所有的手段都应服务于提高歌唱家自身声乐的技巧,让“形”与“声”完美融合、有效衔接。
在我国传统民族声乐发展与演变过程中,无论是什么类型的音乐形式,声乐体系都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是前提条件。
我国的民族声乐主要是从传统的戏曲、戏剧中演变而来,比如,传统戏曲中的“身”、“眼”、“手”、“步”等,这些都是最早的民族声乐艺术表演手段。
在现代民族歌剧艺术表演中,眼神、动作、表情都非常关键,换言之,它要求我们的表演者必须全面理解自己表演的节目故事内容,只有做到身融于心,形声心融为一体,才能真正将民族声乐的形式生动的展现出来。
谈论到这里,关于民族声乐与歌剧表演艺术的关系,我们应该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知。
第一,当前我们所教的是现代民族声乐,现代民族声乐是从传统戏曲戏剧表演艺术中传承过来的,而歌剧表演艺术是声乐艺术最高的一种表现形式,包括在表演体系、对演员的要求等方面,与传统戏曲艺术如出一撤;第二,特别是在舞台表演内容上,通常情况下,我们的民族歌剧表演,多采用通俗易懂的表现手法,包括乐曲、动作、表情等,活灵活现的将歌剧表演故事内容全景展现给台下的观众,无限的触及观众的内心。
探讨民族声乐教学和歌剧表演的自然衔接
湖 北 函 授 大 学 学 报
J o u na r l o f HUB E I C o r r e s p o n d e n c e Un i v e r s i t y
Vo 1 . 3 0 . NO. 1 3 ( G e n . N O. 2 0 3 )
多优 势 , 学生 可 以在 学 习歌 剧 的 过 程 中不 断 提 升 自己 的表 演能 力 , 也便 于学 生 理 解 民族 声乐 的真 谛 。但 是 此方 面经
增多、 教 育要求 的不 断提 升 , 均对 师 资 队伍 建 设方 面有 了更 高 的要 求 , 然 而很 明 显 我 国存 在 着 严 重 的 学 生 多 教 师 少 的
问题 , 学生数量增多后 , 教 师 即更 难 实 现 对 每 个 学 生 的兼 顾, 对整 体教 学水平 而言 也会存 在不 利 因素 。 ( 二 )生源质 量不 一 。我 国为 了能够 提 升 国 民素 质 、 促
民族声乐教 学现状、 歌剧表演在民族声音教学方面的作用、 民族声乐教学和歌剧表演的 自然衔接 , 以及提升民族 声乐教学质量的相关措施以期能够为促进我国声乐教学方面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关 键词 ] 民族声 乐教 学 ; 教 学现 状 ; 作用; 歌 剧表 演 ; 自然衔 接 [ 中图分 类号 ]D 6 4 2 [ 文 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 号 ]1 6 7 1 — 5 9 1 8 ( 2 0 1 7 ) 1 3 — 0 1 4 5 — 0 3 [ 本干 U 网址 ]h t t p : / / w w w . h b x b . n e t 讲 的情况 等 。 ( 三)课 程设 置 不合 理 。教 育 改 革 为 促进 我 国教 育 事 业发 展方 面提供 了很 大 的 帮助 , 大 多数 学 科 的教 学质 量 有 了很 大提 升 , 很 多学 生 的学习 、 综 合 能力 提 升等 方 面也 有 了 更 大的进展 , 但在 声 乐教 学 方 面 却 依然 存 在 着 课 程设 置 问 题, 这 主要是 因为此 方面 的教 学没 有得 到 充分 重 视 , 或 是教 学理 念没 有得 到彻 底 的更 新 , 导 致 在教 学 时 还 是存 在 重 视 理论 教学 , 或 过于重 视实践 教 学 的情况 , 没有 能 够将 理论 寓 于实 践 , 此种 情况若 不及 时得 到改 善 , 也会 成 为 阻碍 民族 声 乐专业 发展 的一 大 因 素 。如在 学 习 《 红 珊 瑚》 时, 教学 中往 往会将 理论 知识讲 授 的课 时缩 短 , 导 致 学 生对 《 红 珊瑚 》 方 面 的了解过 少 , 在表 演 的过 程 中也难 以充 分把 握情 感 , 难以 将歌 剧 中的人物 形象充 分表 现 出来 。 二 、歌剧 表演在 民族声 音教 学方面 的作 用 ( 一 )提 升 民族 声 乐教 学水 平 。我 国 歌剧 有 着 较 长 的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 5 9 1 8 . 2 0 1 7 . 1 3 . 0 5 5
民族声乐教育与歌剧表演艺术的衔接探析
民族声乐教育与歌剧表演艺术的衔接探析作者:杨博艳来源:《大观》2021年第11期摘要: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对民族声乐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高校要培养出更多的专业人才。
在此背景下,如果在民族声乐教学中添加一些歌剧表演艺术的内容,将十分有利于民族声乐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也能为展现民族歌剧的演唱技法、表演艺术提供新渠道。
基于此,从民族声乐教育现状入手,探究歌剧表演艺术对民族声乐教学的意义,希望能够实现民族声乐教育与歌剧表演艺术的有效衔接。
关键词:民族声乐教育;歌剧表演艺术;高校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的民族声乐教育事业在稳步推进,为了能够进一步丰富和革新民族声乐教育的教学内容和理念,高校一直在做各方面的实践研究。
民族声乐教学与通常的音乐教学有着些许差异,学生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可以学习到内涵更加深刻、意蕴更加丰富的知识。
同时,民族声乐也是一个具有实践性的技能型科目。
倘若教师在课堂上一直向学生传递陈旧的教学思想,运用过去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发展。
而歌剧是一种以声乐为主的综合类音乐体裁,它包罗万象,比单纯的歌唱有着更丰富的内容。
因此,为了达到快速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的目的,需要将歌剧表演与民族声乐教育进行恰当的融合,实现二者的有效衔接。
一、民族声乐教育现状高校当下的民族声乐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高校的优秀教师资源较少,难以满足学生的日常学习。
高校扩招后,学生人数剧增,但就目前来说,高校从事民族声乐教育的教师数量显然难以达到要求,在学生人数变多之后,教师难以兼顾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这对教学水平的提高有着不利的影响。
其次,我国高校民族声乐专业的学生质量参差不齐,很多学生学习民族声乐只是为了获得一个学历,而并非真正喜欢。
这种类型的学生声乐基础比较薄弱,在课堂上很难吸收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因此难以取得更好的发展。
此外,民族声乐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教师没有做到及时更新自己的声乐教学理念,就会在制定课程计划时忽略一些内容。
歌剧表演对民族声乐教学的促进作用
歌剧表演对民族声乐教学的促进作用作者:孙万婧来源:《大观》2021年第05期摘要:声乐不局限于歌唱,它与表演息息相关。
实践表明,学生学习歌剧表演,有助于声乐学习效果的提升。
文章概述了民族声乐与歌剧表演,分析了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现状,并阐述了歌剧表演对民族声乐教学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歌剧表演;民族声乐;声乐教学新时代、新气象对我们民族声乐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彰显学生的表演个性、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我们民族声乐教学道路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歌剧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表演艺术,以声乐演唱为主,同时兼有戏剧、舞蹈、文学等艺术内容,对于表演者的能力、个性及审美都有一定的要求。
在民族声乐的教学过程中加入歌剧表演的训练,对解决学生声乐学习的上述问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民族声乐与歌剧表演概述(一)民族声乐的概念中国民族声乐是以目前我国音乐院校中民族声乐为代表的,在民歌、说唱、戏曲的基础上,继承发扬传统演唱艺术精华与特点,同时吸收美声唱法的歌唱理论而形成的独树一帜的,具有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精神特征的新民族歌唱艺术。
(二)民族声乐与歌剧表演之间的关系歌剧表演训练与民族声乐教学之间存在着重要的相互作用。
歌剧表演训练是一种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模式,是教育改革当中的一种探索,可以为声乐教学提供有益借鉴。
引导学生进行歌剧表演训练,可以使学生的声乐演唱水平得到提高,同时增强学生的基础训练效果、歌剧表演能力、创造力及审美能力。
民族声乐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有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和广大的受众群体。
它对于民族歌剧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民族声乐很多传统的表演模式都被借鉴并运用到歌剧表演当中。
正因如此,将民族声乐和歌剧表演进行联系,能够获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通过歌剧表演学习到民族声乐的精神内核。
实际上,纵观中国的历史发展,歌剧表演对于民族声乐产生的影响较为显著,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声乐的科学化发展。
如何实现民族声乐教学和歌剧表演艺术的链接
如何实现民族声乐教学和歌剧表演艺术的链接作者:曹鹏来源:《北方音乐》2017年第03期【摘要】社会经济发展促进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追求精神上的享受,这就有效促进了民族声乐事业的发展。
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通过引入歌剧表演创新方式,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培养音乐方面的综合性人才。
本文中笔者对如何实现民族声乐教学与歌剧表演艺术的链接做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民族声乐教学;歌剧表演艺术;有效连接近些年来我国民族声乐事业得到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艺术院校开始开设民族声乐专业。
为提高民族声乐教学效果,越来越多的新的教学方法被引入课堂教学中,这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歌剧表演方法。
但受到时间较短等因素的影响,歌剧表演方法与民族声乐教学并没有实现有效对接,因此实际教学中有必要做好民族声乐教学与歌剧表演艺术的链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一、艺术院校民族声乐课程教学现状由于大部分艺术院校对声乐教学的不重视加之教学手段匮乏及刻板的模式化教学,导致目前艺术院校民族声乐的教学形势并不十分乐观,较大程度上影响到实际声乐教学效果。
其重要的原因在于传统的单独授课模式及对学生采用大量灌输式模仿所致,这一类教学方式及手段导致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那么如何有为的提升民族声乐教学的水平成为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很多高校也意识到了这类问题,采取了歌剧表演艺术等艺术形式的融合,但在结合程度上衔接得并不十分理想亦未达到良好的效果。
为此笔者将对如何实现民族声乐教学与歌剧表演艺术的链接做如下的思考。
二、民族声乐教学和歌剧表演艺术的链接措施针对艺术院校民族声乐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完善,实现提高课堂授课效率的目的。
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提高民族声乐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
(一)歌剧表演艺术丰富教学手段从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能力角度来看,歌剧艺术的素质要求相对比较多,包括台词、表演能力、演唱水平、形象形体等要求,所以具有较高的综合性。
民族声乐教育与歌剧表演艺术的衔接探析
民族声乐教育与歌剧表演艺术的衔接探析
冯音
【期刊名称】《中国教育学刊》
【年(卷),期】2024()2
【摘要】课题调研背景。
歌剧作为一种充满激情和情感表达的艺术形式,一直以来都是世界各地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与其他音乐形式相比,歌剧表演对声
乐技巧、表演艺术和文化理解的要求更为复杂。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如何在音
乐教育中有效地将民族声乐传统与歌剧表演艺术相结合,以丰富和提高音乐教育的
质量。
该课题将探讨这一问题,并以歌剧《红珊瑚》中的选段《海风阵阵愁煞人》
为案例,分析民族声乐教育与歌剧表演艺术的衔接方式。
【总页数】1页(PI0036)
【作者】冯音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1
【相关文献】
1.歌剧表演艺术视野与民族声乐教学——“第二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民族声乐大赛”引发的思考
2.民族声乐教学和歌剧表演艺术的链接探析
3.浅谈民族声乐教学与歌
剧表演艺术的衔接4.民族声乐教育与歌剧表演艺术的衔接5.声乐演唱在民族歌剧
表演艺术中的戏剧性体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ol.28No.5M ay 2012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第28卷第5期(下)2012年5月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与文艺体制的改革,随着专业艺术院校中民族声乐专业的开设和建设,我国的民族声乐事业始终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近年来,为全面提高我国民族声乐专业的人才质量,加强各个艺术院校间的学术交流与教学成果展示,我国文化系统的相关部门、各大媒体、各大高等音乐艺术院校以及社会其它文艺组织均频繁举办高质量的民族声乐大赛以及专场音乐会.从这些活动的整体情况来看,大批的高水准演唱人才不断涌现,全面展示了我国民族声乐事业在教学上取得的丰硕成果和长足进步.目前,我国民族声乐的教学工作在不断积累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已经取得了可喜成绩,并形成了科学、完善、系统的教学体系.同时,我国的民族声乐教育家如金铁霖、刘辉等,结合自身在长期教学工作中所总结的个性化经验,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民族声乐歌唱家,展示了民族声乐事业不断发展、不断探索和不断创新的艺术品质.而且,通过近年来我国民族声乐歌唱家频繁在国际重要的音乐舞台上举办个人专场音乐会,也使我们的这一艺术形式被世界所认知、认可.他们在国际音乐舞台上,对于中国声乐形式的完美演绎,不论是在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方面,还是在其与西方歌唱技巧与表演艺术融合的问题上,均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当前的民族声乐教学中,培养表现能力全面、专业素质过硬的复合型人才是这项事业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另外,将专业化、高水平的歌剧表演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之一,也可以为我国民族歌剧中表演艺术与演唱技巧的发展开辟崭新的道路.鉴于这种情况,本文在总结目前我国民族声乐教学成果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强调民族声乐教学中歌剧表演的重要性,希望在对我国民族声乐歌唱人才的发展与培养方面提出有益建议的基础上,能够为当代民族声乐的教学带来一些启示.1对民族声乐传统的承袭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我们在长期的文化积淀中形成了对于类型化艺术形式的审美习惯,在此基础上,经过岁月的磨砺和时代的碾压,审美习惯中的主体要素逐渐上升成为文化传统,并进而形成了传统观照之下的审美观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是在传统声乐体系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在它的文化底蕴中,中国传统戏曲元素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戏曲来说,表演中的身、眼、手、步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表现手段,对它的学习一般由模仿入手,通过表演者对所扮演人物的深入理解,从而塑造被表现人物的类型化特征.以民族声乐形式为表现手段的中国民族歌剧表演,仍然包含与传统戏曲相类似的表演元素,如规定情境中动作、眼神、表情等多方面的表演处理.因此,对于它的把握,也可以将模仿作为切入点,如通过模仿更进一步掌握不同地域中民歌的独特韵味,并以此作为民族歌剧表演中的重要表演基础.民族声乐教学与歌剧表演艺术的链接史玉学(沈阳音乐学院大连校区,辽宁大连116650)摘要:在我国当前的民族声乐教学中,培养表现能力全面、专业素质过硬的复合型人才是这项事业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将专业化、高水平的歌剧表演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之一,不仅能够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也可以为我国民族歌剧中表演艺术与演唱技巧的发展开辟崭新的道路.鉴于这种情况,本文在总结目前我国民族声乐教学成果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强调民族声乐教学中歌剧表演的重要性,谈及民族声乐中表演元素的训练是对我国传统声乐艺术的一种承袭;对歌剧艺术、尤其是民族歌剧艺术的多层次把握,如理论建设、综合表现等能力的培养,是当前专业艺术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另外,学生在自身综合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对于艺术创造个性化的追求,也是帮助他们取得成功的必要素养.笔者希望在对我国民族声乐歌唱人才的发展与培养方面提出有益建议的基础上,能够为当代民族声乐的教学带来一些启示.关键词:民族声乐;教学;表演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5-0255-03255--然而,如若将传统戏曲与当今民族歌剧的表演仔细相比,首先,戏曲的表演体系更为庞大、系统,对于演员所需要的唱、念、做、打、舞等基本功和综合素质的要求更为全面.其次,戏曲往往并不偏重于叙述故事本身,而是极其讲究形式美,它的情节内容一般来说比较简约,但表现形式却非常复杂,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剖析细致而深刻,起伏丰富,对比鲜明.另外,戏曲音乐的腔调设计通常紧密结合人物的角色语言,充分发挥其生动的自然表现力,从而加强歌唱的戏剧性效果,更有助于表达情感.而民族歌剧中的演唱,在表达情感方面与戏曲相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表现手法更为简洁、现代,剧情发展的步调加快,尤其是在歌曲的艺术处理上,一字一腔,通俗易懂.但即便如此,如要充分的把握歌剧人物内心,并塑造出其独特形象,演唱者在自身的演唱技术达到一定的标准之后,也必须加深对于歌词内容的理解,并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想象,把自己置身于规定的情境之中,以此进一步诠释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此时的歌唱技巧并不是全部,诠释出人物的情感与精神境界才是对于表演的至高要求.中国民族歌剧虽然作为声乐与戏剧相结合的现代化艺术形式存在,但在它的创作与表现内核中仍然了对于传统声乐形式———即戏曲表演艺术的承袭,这无疑是对声乐演唱者在表演方面提出的高要求,借鉴传统戏曲表演手段的做法,也是在本质上提高演唱者表演水平的一种重要手段.如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史上,民族声乐表演艺术家彭丽媛在《党的女儿》中所塑造的田玉梅这个英雄形象,就已经成为一个标志性的人物.她在把握人物形象时,首先重视表演的真实化,而且并不仅仅局限于剧本的文字提示,创造性地将生活中的想象艺术化地展现在舞台上,使表演更真实、更贴近于生活.其次,在对于现代民族歌剧艺术的把握上,她不仅已经拥有一套科学的发声方法,而且充分借鉴了传统戏曲的综合表演艺术方式,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表演,使演唱与人物性格巧妙结合,把人物的形象与命运表现得淋漓尽致.由此,她不仅切实提高了自身的艺术表演水平,而且为民族歌剧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由此可见,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对于学生表演能力的培养,是帮助他们尽快、尽早接触、把握民族歌剧艺术特征的必要手段之一,这不仅是对于中国传统声乐表现手法的继承,也是为中国民族歌剧的后续发展储备表演人才.同时,表演水平的提升,也能够在根本上提高学生对于歌剧作品的鉴赏、理解能力,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演唱过程中对于音乐作品情境、情绪、情感的处理.2对歌剧艺术多层次的把握自《白毛女》以来,我国民族歌剧不同于西方歌剧的创作原则之一,就是它采用了民歌和戏曲中丰富的传统音乐元素作为素材,而且常常利用传统音乐特有的风格样式来塑造歌剧中的典型人物形象,以此建立成熟的人物音乐形象,并通过对其情感世界和心理变化的表现来突出艺术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艺工作者创作了大量以民族音乐元素作为创作素材,以民族声乐作为表现形式的歌剧作品,并且取得了一定成就,一些歌剧中的主要唱段成为民族声乐专业教学与教材的主体部分,成为不同规格民族声乐比赛的规定曲目,成为优秀民族声乐表演艺术家在音乐会上的必唱曲目.从这一意义来说,民族歌剧的音乐创作与表演对于民族声乐的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始终是我国民族声乐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为我国民族歌剧的表演艺术输送高水平的表演人才,也是目前专业艺术院校民族声乐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这不仅确立了民族声乐教学与我国民族歌剧之间存在的相互链接的关系,也明确了民族声乐专业的一个主要实践方向.民族歌剧从本质上说是一门综合技能较高的舞台表演艺术,无论是在演唱还是在扮演的角色上,歌唱、表演、形体、表情等综合技能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而就目前我国民族声乐的教学实践来说,大多数学生、甚至一些青年教师,对于我国传统音乐理论知识的储备明显不足,对于舞台表演的基本技巧缺乏充分把握,歌剧演出经验更是少之又少,以至于在校的大部分学生尚无能力完成对于歌剧作品的演绎.类似的问题反映出目前我国高等艺术院校中的民族声乐教学,对于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还存在不足,在设定教学目标与设置课程等方面,往往容易更多注重声乐技巧的教学,而忽视对歌剧表演的综合性训练.因此,我们应在民族声乐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在民族歌剧史与相关理论知识方面的培养,加强学生对民族歌剧中代表性剧目和经典唱段的熟知程度,以及对歌剧中人物基调和形象的了解,发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能动性,尽量在课堂教学中提高他们的传统音乐素养,以及培养他们对于“戏歌兼备“这一表演境界的追求.同时,我们还应不断加强对于教师队伍质量的监控与提高,为学生的专业必修课配备能够在专业演唱的基础上兼备戏剧表演技能的授课教师,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舞台表演的综合能力,并尽可能的为他们增加艺术实践的机会.256--3对表演艺术个性的创造所谓“个性创造”是在整体创作上所表现出的创作个性和鲜明的艺术特色,在戏剧艺术中,表演者的个性化创作,不仅是对于作品人物的二度创作,也是表演过程中人物个性魅力的体现.对于歌剧表演来说,个性创作同样是表演者在塑造人物时所必须设计的重要环节,歌剧中的声乐演唱、舞台表演以及人物形象无一不是通过个性化的独特表现得以体现.世人皆作为独立的个体而存在,每个人精神世界的构成与发展各有不同,正是人与人之间个体上的差异,使得他们对于艺术、对于美的创造、欣赏和追求也不尽相同.从目前我国的民族声乐教学来看,大部分演唱者在经过系统的学习后,能够通过声音的演唱来表现人物,但在完整的塑造人物方面却稍显逊色,因此,他们往往更多追求声音表现的完美与华丽,过多注重演唱技巧本身,而缺乏对于音乐作品精神内涵的理解与诠释,缺乏对于作品整体面貌的洞悉、对于音乐艺术综合修养的驾驭以及对于演唱个性化的追求.因此在民族声乐的舞台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种现象,就是专业技巧过硬的演唱者频频出现,却又往往如昙花一现,并不能给业界及大众欣赏者以深刻的印象,这正是因为他们忽视了在演唱技巧背后,能够体现人的个体价值的独特的艺术创造.一些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声乐表演艺术家,如彭丽媛、宋祖英等,他们之所以能一直受到普遍的关注,而且不断成为声乐表演专业论文中的研究对象,正是由于他们从未满足于现有的演唱水平,而是在不断充实、扩展自己专业素养的同时,加强对于新领域的探索,对于艺术个性的追求,而最终形成了他们强烈地个人风格.当演唱者的个人风格在不断摸索中得以成熟、定型,其在歌剧中扮演角色时的演唱就更加具有说服力,也更容易被大家所牢记.由此看来,我国当前的民族声乐教学,在训练教学目标专业演唱的同时,还必须加强他们的理论知识建设,以及加强对于他们形体与表演的专业化训练,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追求艺术上的个性化创造,这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把握民族歌剧中的人物塑造,更能使他们找到各自未来发展的方向.对此,我们首先应当开设相关课程,加强对学生表演等各方面能力的综合训练,从而培养演唱与表演技能兼备的专业人才.其次,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如排演小品、排练民族歌剧唱段等,以此来加深他们对歌剧作品的熟知程度,更便于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另外,应通过不断实践来为我国的民族声乐教学提供宝贵经验,以便切实提高我们现有的教育教学质量.这也就是要求我们的专业艺术院校,在民族声乐的教学实践中,不能仅仅满足于传统教学的常态,而必须将学生的需要纳入课程的设置中,切实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中国的民族声乐与民族歌剧,始终是在传统音乐文化的观照之下,不断探索、不断进取、不断总结经验,从而不断进步.目前我国民族歌剧的创作与发展尚处在一个缓慢上升的阶段,具有代表性的剧目数量不多,典型人物形象也并未取得更大的突破.在这种现实之下,在民族声乐演唱的教学任务中,更要将培养“演”、“唱”能力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作为主体内容,从而能够为我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储备后续力量,能够在民族声乐的表演上有所突破,有所建树.诚然,民族声乐的教学还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之中,它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尚不完善之处,人类的科学文化不断发展,声乐艺术的教学与实践也须不断创新,以适应当代的教学需求.我们站在这个发展过程当中,必须时常回头看看走过的路,以总结经验;看看脚下的路,以发现问题,同时,我们还要看看未来的路,以确定目标,并为之而不断努力,不断探索.———————————————————参考文献:〔1〕许讲真.民族声乐50年的辉煌历程.中国音乐,2000(2).〔2〕郭建民.20世纪20—60年代的中国歌剧表演艺术.音乐研究,2002(1).〔3〕(意)米蓄拉弗莱尼.论声乐和歌剧表演艺术.人民音乐,2003(11).〔4〕郭建民,赵世兰.论中国民族歌剧“戏歌综合”理论的美学特征.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4(1).〔5〕王利娟.郭兰英和彭丽媛歌剧表演艺术的比较研究.河南大学学报,2004(3).〔6〕李艳慧.歌剧声乐的审美特征.四川戏剧,2006(6).〔7〕周进华.谈歌剧表演与歌剧艺术.艺术教育,2008(11).〔8〕张刚.歌剧表演的情感传递.当代戏剧,2009(6).〔9〕王雯.探究彭丽媛民族歌剧表演艺术特色.河南大学,2010(12).〔10〕朱雁.戏曲艺术对民族歌剧表演的影响.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11(1).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