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室工作流程
常用临床病原学检测
药物 AMP AMC TZP KZ COX CTX FEP ATM ETP FM
MIC(µg/ml) 敏感性
药物
MIC(µg/ml)
≥32
R
IPM
≤1
≥32
R
AK
16
≥128
R
GN
4
≥64
LOREM
R
IPSUM
DOTOLBOR
头孢泊肟≤17mm(或MIC≥8ug/ml)
确 头孢他啶≤22mm(或MIC≥2ug/ml) 证 头孢噻肟≤27mm(或MIC≥2ug/ml)
头孢曲松≤25mm(或MIC≥2ug/ml) 氨曲南≤27mm(或MIC≥2ug/ml)
头孢他啶/克拉 维酸-头孢他啶
和 头孢噻肟/克拉 维酸-头孢噻肟
初 头孢泊肟≤22mm(或MIC≥8ug/ml)
氨苄,美洛,替卡
• 头孢噻吩 肠杆菌科
拉定,氨苄,克罗
• 万古霉素s 所有
替考拉宁s
• 奈啶酸 肠杆菌科
所有FQs
报告结果方式
✓ 敏感(S)
▫ 用常规用量治疗有效 ▫ 常规用药时达到的平均血药浓度超过细菌的MIC
5倍以上。
✓ 耐药(R)
▫ 用常规用量治疗不能抑制细菌的生长 ▫ MIC高于药物在血、体液中可能达到的浓度
✓ MRSA对当前所有使用的b-内酰胺类药物均耐药(除具 有抗MRSA活性的新的头孢菌素外,如:头孢洛林)。
✓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罕见非mecA介导的苯唑西林耐药 机制,即mecA阴性但苯唑西林MIC是耐药( mecA ≥4 µg/ml)的菌株,应报告苯唑西林耐药。
微生物实验室基本知识与安全教育
微生物实验室基本知识与安全教育微生物实验室基本知识与安全教育汇总微生物实验室基本知识与安全教育汇总:1.实验室工作人员要经过实验室安全培训,掌握实验室安全知识。
2.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实验室安全责任意识,确保实验室环境安全,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实验室。
3.实验室内禁止吸烟,吸烟会造成实验设备受污染。
4.实验室内禁止用水冲洗地面和实验台面,严禁用湿布擦拭实验台面。
5.实验室内不得存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
6.实验室内不得私自乱接电线,使用未经批准的设备,更不得使用加热设备。
7.实验室内不得乱丢垃圾、废物,实验后的器材、药品不得带出实验室。
8.实验室内严禁饮酒、吸烟、吃东西、使用明火等行为。
9.实验室内不得使用非指定的电源插座,不得使用非指定的电器设备。
10.实验室工作人员离开实验室时,必须关闭电源、水源、气源等,确保实验室安全。
11.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12.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定期检查实验设备,确保实验设备的正常运行。
13.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存放、使用化学试剂,严禁超量存放。
14.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存放、使用危险化学品,严禁超量存放。
15.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存放、使用有毒、有害物品,严禁超量存放。
16.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存放、使用易燃、易爆物品,严禁超量存放。
17.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存放、使用化学试剂,严禁超量存放。
18.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存放、使用危险化学品,严禁超量存放。
19.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存放、使用剧毒物品,严禁超量存放。
20.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存放、使用强腐蚀性物品,严禁超量存放。
微生物实验室基本知识与安全教育归纳微生物实验室基本知识与安全教育归纳一、微生物实验室:1.实验室是进行微生物研究的场所,必须保持整洁。
2.实验室使用的所有设备都必须是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员才能操作。
3.实验室必须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并安装排气扇和通风橱。
微生物实验室无菌操作技术规范
1.目的规范无菌操作流程,减少及避免发生染菌现象出现。
2.使用范围无菌室及洁净区的操作。
3.无菌操作技术原则3.1环境要清洁,在每次无菌操作结束后都需要对环境进行清理、清洗;且避免操作前进行清扫。
3.2做好个人卫生,进入无菌室前需修剪指甲、洗手,穿好无菌服,帽子需遮住所有头发,口罩遮住口鼻。
3.3在无菌操作时,不可讲话,打喷嚏,对怀疑染菌的无菌物品,不可使用。
4.内容4.1.1 准备:工作人员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修剪指甲;备齐用物(如:接种针、接种环、酒精灯、斜面、平皿、摇瓶、75%酒精棉、无菌水等);核对无菌用品,接种菌种的种类、型号。
4.1.2 所有实验使用的物品都需要进行消毒、灭杀;进入洁净区前需要经传递窗进行紫外表面消毒30min以上;4.1.3 开始实验前需要打开超净台的紫外灯,消毒半个小时以上;超净台避免放入过多的物品(一般只放入当次的实验所有的物品),所使用的试剂和耗材都需事先进行灭菌(灭菌日期超过4天的需重新消毒)。
4.1.4 进入洁净区前关闭紫外灯,并打开风机,等待半个小时以上,使臭氧尽量排放干净。
4.1.5 除去手腕等部位的饰品,穿好无菌服,戴好头套、口罩,做到“三不漏”:不暴漏头发,不暴漏口鼻,不暴漏躯干皮肤和衣物。
4.1.6 双手要进行清洗、消毒。
4.1.7 要经风淋室风淋30秒后再进入洁净室。
4.1.8 在局部百级区域操作要戴一次性无菌手套。
4.1.9 实验操作过程中应尽量减少进入洁净区的人员(不超过4人/间)并尽量减少人员走动。
4.1.10 所有要放入超净工作台的物品都需进过消毒液喷洒擦拭消毒。
4.1.11 无菌物品若取离超净台则视为已污染,不得放回再用;无菌液体在取离超净台前必须密封其开口;密封的无菌液体容器在放入超净台后,对其开口前须对开口在酒精灯火焰上烧烤。
4.1.12 在拆开任何一次性无菌使用耗材的包装时都要在超净台内完成,并须同时保证与细菌直接接触的使用端/面不得与超净台内的任何物品发生触碰。
微生物实验室SOP文件
微生物实验室SOP文件一、引言微生物实验室标准操作规程(SOP)文件旨在确保微生物实验室的操作符合标准化要求,保障实验室内的实验安全和数据的准确性。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微生物实验室的SOP文件内容和要求。
二、SOP文件的编写和管理1. SOP文件的编写a. 每个实验室的SOP文件应根据具体实验室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写。
b. 编写SOP文件时,应明确实验室的操作流程、安全措施、实验方法、设备操作等内容。
c. SOP文件应包含标题、引言、目的、范围、定义、缩写词、材料和设备、操作步骤、安全注意事项、结果记录、附录等部分。
2. SOP文件的管理a. 实验室负责人应负责SOP文件的编写、审查和更新。
b. 每个SOP文件应有唯一的标识符,以便于管理和查找。
c. 所有实验室成员应熟悉并遵守SOP文件中的操作规程。
三、微生物实验室SOP文件的内容要求1. 标题a. SOP文件的标题应简明扼要地描述实验室操作的内容。
b. 标题应具备唯一性,以便于识别和管理。
2. 引言a. 引言部分应介绍实验室的背景和目的,明确SOP文件的编写目的。
b. 引言部分还应包括实验室的基本信息,如实验室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
3. 目的a. 目的部分应明确该SOP文件的目的和作用,以及所要达到的效果。
4. 范围a. 范围部分应明确该SOP文件适用的实验室操作范围和限制。
5. 定义a. 定义部分应对SOP文件中使用的专业术语和缩写进行解释和定义,以便于读者理解。
6. 缩写词a. 缩写词部分应列出SOP文件中使用的缩写词及其解释。
7. 材料和设备a. 材料和设备部分应列出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清单,并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8. 操作步骤a. 操作步骤部分应按照实验的顺序,详细描述每个操作步骤。
b. 操作步骤应包括操作前的准备工作、实验操作流程、操作注意事项等内容。
9. 安全注意事项a. 安全注意事项部分应列出实验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安全事项和操作规范。
b. 包括但不限于个人防护措施、实验室安全操作、废弃物处理等内容。
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菌种毒株管理规定和流程
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菌种毒株管理规定和
流程
检验科
微生物实验室菌种毒株管理规定和流程
1.目的对本实验室菌种、毒种的申购、保存、保管、领用、处理等各个环节实行有效的监督控制,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确保疾病预防与控制检验业务及科研教学工作。
2.适用范围及菌种、毒种专职管理人员适用于本科微生物实验室菌种、毒株的管理;菌种、毒种专职管理人员:
3.职责
3.1微生物实验室负责菌、毒种的出入库保管、保存及处理等日常管理。
3.2科室菌种、毒种库管理人员承担菌、毒种日常管理。
3.3科室负责人负责一、二类菌、毒种的出入库和向上级索取及对下级发送的审核。
3.4技术管理层批准本实验室一、二类菌、毒种的出入库和向上级索取及对下级发送的审批。
4.工作程序
4.1报送及入库
4.1.1当微生物实验室检出菌、毒株应及时报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1.2新发现的菌、毒种,要做好原始记录,逐级报送进行复核确认。
4.1.3一、二类菌、毒种入库前,科室审核,技术管理层批准后入库
4.1.4个人不得擅自保留菌、毒种,必须由科室进行统一编号、登记入库管理
4.1.5菌、毒种入库时,菌、毒种保管人员须认真做好菌毒种的编号、登记工作。
4.2日常管理
4.2.1保管人员由检验人员组成。
4.2.2菌、毒种入库时,保管人员应及时验收,统一编号,填写《菌、毒种登记表》
4.2.3严禁随意将菌、毒种置于非菌、毒种专用保存场所,应做到三专(专室、专柜、专锁)。
无菌操作流程
无菌操作流程无菌操作流程是指在实验室中进行微生物培养、细胞处理等涉及无菌操作的一系列步骤。
以下是一个常用的无菌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
收拾清洁实验台面,并将所需实验器材放置在无菌条件下。
2.消毒操作台面。
用70%酒精或其他合适的消毒剂将操作台面彻底消毒,以杀灭可能存在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
3.穿戴个人防护装备。
戴上实验室防护眼镜、口罩、手套等器材,防止细菌的介入或被人体内的细菌感染。
4.准备培养基和培养器具。
将所需培养基和培养器具(试管、平板等)放在无菌条件下,并确保其盖子或盖上塑料膜以阻挡细菌污染。
5.点火杀菌。
使用火焰托将所需培养器具(包括镊子、移液器等)进行火焰消毒,以杀灭可能存在的细菌。
6.取菌。
用无菌镊子将细菌菌落或细胞分离物取出,并尽量避免与其他物体接触。
避免取到细菌菌落外的其他物质,以防止细菌污染。
7.移菌。
将细菌菌落或细胞分离物移至预先准备好的培养基中,使用无菌的移液器按照之前的需求精确地转移或滴加细菌。
8.混匀。
将培养基中的细菌充分混匀,以保证细菌均匀分布在培养基上。
9.封闭培养器具。
将培养基的培养器具进行密封,以防止外界的细菌进入。
10.培养。
将培养器具放置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下,在恰当的时间内培养。
11.消毒废弃物。
将无菌操作中使用过的培养器具和其他废弃物进行消毒处理,以杀死可能残留的细菌。
12.清洁操作台面。
清除实验台面上的任何待处理或已处理的物质以及实验仪器,使用适当的消毒剂进行彻底清洁。
以上是无菌操作流程的基本步骤,用于保证实验室中的微生物和细胞研究的无菌条件。
无菌操作的关键是避免外界细菌污染和对实验材料的细菌污染,从而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施无菌操作也需要操作者具备一定的实验技巧,并且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定和操作规程。
微生物日常工作流程
微生物日常工作流程
微生物实验室的日常工作流程包括样品采集、样品准备、细菌培养、菌落计数、细菌鉴定等步骤。
1. 样品采集
根据实验目的,从不同的源头采集样品,如空气、水、食物、患者等。
采集时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样品被外源污染。
2. 样品准备
将采集的样品进行留取、稀释等预处理,配制成适合微生物培养的状态。
3. 细菌培养
将处理后的样品接种到培养基上,置于恒温培养箱进行培养。
控制培养条件如温度、湿度等,为微生物生长创造最佳环境。
4. 菌落计数
培养结束后,观察培养皿上菌落的数量、大小、颜色等,进行定量记录。
5. 细菌鉴定
通过菌落形态特征、生化试验等方法,鉴定培养皿上生长的细菌属种。
6. 数据记录
将实验过程和结果详细记录,以便后期分析。
以上是微生物实验室的基本日常工作流程。
根据不同实验目的,流程中可能还包括抗生素敏感性测试、致病性检测等步骤。
检验科微生物室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指导
微生物室的药敏试验结果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抗菌药物选择的参考 ,有助于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和耐药性的产生。
微生物室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微生物室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随着医学微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微生物 室的功能和职责也不断完善。
检验科微生物室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Contents
• 微生物室概述 • 微生物室设备与器材 • 微生物室工作流程 • 微生物室常见检测项目 • 微生物室质量控制与管理 • 微生物室案例分享
01 微生物室概述
微生物室的定义与功能
定义
微生物室是医院检验科下属的一个专业实验室,主要负责临 床微生物的分离、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等工作,以指导临 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统进行耐药性检测。
监测结果显示,医院内常见 病原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 率较高,如大肠埃希菌对青 霉素和头孢菌素的耐药率超
过50%。
该监测项目及时发现并控制 了医院内细菌耐药性的传播 ,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有效的 抗生素选择指导,提高了治
疗效果。
案例二:某食品企业食品安全检测项目介绍
检测目的
确保食品企业生产的 食品符合国家食品安 全标准,保障消费者 健康。
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 、维修和校准,保证 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 用效果。
检测方法与标准操作规程
1
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
2
制定标准操作规程,规范实验操作,提高检测质 量。
3
对操作规程进行定期审查和更新,以适应新的检 测需求和技术发展。
微生物的工作流程
微生物的工作流程一、接种将微生物接到适于它生长繁殖的人工培养基上或活的生物体内的过程叫做接种。
接种和分离工具1.接种针2.接种环3.接种钩4.5.玻璃涂棒6.接种圈7.接种锄8.小解剖刀常用的接种方法有以下几种:1、划线接种这是最常用的接种方法。
即在固体培养基表面作来回直线形的移动,就可达到接种的作用。
常用的接种工具有接种环,接种针等。
在斜面接种和平板划线中就常用此法。
2、三点接种在研究霉菌形态时常用此法。
此法即把少量的微生物接种在平板表面上,成等边三角形的三点,让它各自独立形成菌落后,来观察、研究它们的形态。
除三点外,也有一点或多点进行接种的。
3、穿刺接种在保藏厌氧菌种或研究微生物的动力时常采用此法。
做穿刺接种时,用的接种工具是接种针。
用的培养基一般是半固体培养基。
它的做法是:用接种针蘸取少量的菌种,沿半固体培养基中心向管底作直线穿刺,如某细菌具有鞭毛而能运动,则在穿刺线周围能够生长。
穿刺接种的两种方法:垂直法和水平法4、浇混接种该法是将待接的微生物先放入培养皿中,然后再倒入冷却至45℃左右的固体培养基,迅速轻轻摇匀,这样菌液就达到稀释的目的。
待平板凝固之后,置合适温度下培养,就可长出单个的微生物菌落。
5、涂布接种与浇混接种略有不同,就是先倒好平板,让其凝固,然后再将菌液倒入平板上面,迅速用涂布棒在表面作来回左右的涂布,让菌液均匀分布,就可长出单个的微生物的菌落。
6、液体接种从固体培养基中将菌洗下,倒入液体培养基中,或者从液体培养物中,用移液管将菌液接至液体培养基中,或从液体培养物中将菌液移至固体培养基中,都可称为液体接种。
7、注射接种该法是用注射的方法将待接的微生物转接至活的生物体内,如人或其它动物中,常见的疫苗预防接种,就是用注射接种,接入人体,来预防某些疾病。
8、活体接种活体接种是专门用于培养病毒或其它病原微生物的一种方法,因为病毒必须接种于活的生物体内才能生长繁殖。
所用的活体可以是整个动物;也可以是某个离体活组织,例如猴肾等;也可以是发育的鸡胚。
微生物检验流程及操作标准
微生物检验流程及操作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微生物检验是一种重要的实验室技术,用于检测食品、水质、环境等样品中的微生物存在情况。
微生物检验需要严格遵守一系列操作标准和流程,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下微生物检验的流程及操作标准。
一、样品采集1. 样品的采集需要采用无菌工具,并保持样品在采集过程中不受到外界环境的污染。
2. 样品的采集过程应尽量避免接触到任何可能引入外源微生物的物质,比如皮肤、空气等。
3. 采集的样品应标明正确的标识信息,包括样品名称、采集地点、采集日期等。
二、样品处理1. 样品收到实验室后,需要尽快进行处理,避免样品内的微生物增殖或死亡。
2. 样品处理过程需要保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使用无菌工具进行操作。
3. 样品处理过程中需要按照检验要求进行适当的稀释,以确保实验得出准确的结果。
三、培养基准备1. 培养基的制备需要按照标准的配方和步骤进行,以确保培养基的质量符合要求。
2. 制备培养基时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避免细菌、真菌等外源微生物的污染。
3. 制备好的培养基需要在适当的条件下保存,确保培养基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四、接种操作1. 在进行微生物检验之前,需要准备好无菌的接种环、移液器等工具。
2. 采取适当的方法将处理好的样品接种到培养基上,避免接种时引入外源微生物。
3. 接种操作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避免培养物受到任何污染。
五、培养与观察1. 接种后的培养基需要置于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培养,促使样品中的微生物生长。
2. 定期观察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记录生长的数量和形态,用于后续的分析和鉴定。
3. 在观察过程中需要注意反复进行无菌操作,避免细菌、真菌等外源微生物的污染。
六、鉴定与结果解读1. 当样品中的微生物生长到一定程度时,需要进行鉴定和分析,确定其种属和数量。
2. 鉴定过程需要参考相关的鉴定手册和标准,进行适当的试验和测试。
3. 根据鉴定结果进行结果解读,判断样品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微生物检验的基本程序
微生物检验的基本程序1 检验前的准备2样品的采集3样品的送检4样品的处理方法5 致病菌检验参考菌群的选择6样品的检验7检验结果的报告检验前的准备1.准备好所需的各种仪器:如冰箱、恒温培养箱、显微镜等2.按技术要求将各种玻璃仪器进行清洗、烘干、包扎、灭菌,冷却后送无菌室备用。
3.准备好实验所需的各种试剂、药品,制备好普通营养琼脂或其他选择性培养基。
根据需要分装试管或灭菌后倾注平板或保存在46℃的水浴中或保存在4℃的冰箱中备用。
4.做好无菌室或超净工作台的灭菌工作,提前1h灭菌30~60min。
5.检验人员的工作衣、鞋、帽、口罩等灭菌后备用。
6.工作人员进入无菌室后,实验没有完成之前不得随便出入无菌室。
微生物实验室检验<>流程无菌取样—样品均质—样液稀释—样品接种—恒温培养—结果观察食品微生物检测常规微生物项目: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酵母总数、霉菌总数,此类细菌不致病,但会严重影响食品的外观及风味。
目前常用微生物培养法来计数菌落,允许有该类菌落,但菌落总数不能超标。
致病微生物项目:沙门氏菌、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O157:H7、弯曲杆菌、致病弧菌、副溶血弧菌、志贺氏菌、假单胞菌等。
致病微生物在食品中是绝对不允许存在的,所以快速检测食品中是否存在有致病微生物,是食品安全检验的重中之重。
食品微生物检验<>指标我国卫生部颁布的食品微生物<>指标有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菌三项。
1.菌落总数:菌落总数是指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所得1g或1mL检样中所含细菌菌落的总数。
2.大肠菌群:大肠菌群是寄居于人及温血动物肠道内的肠居菌,它随着的大便排出体外。
食品中如果大肠菌群数越多,说明食品受粪便污染的程度越大。
3.致病菌:致病菌既能够引起人们发病的细菌。
对不同的食品和不同的场合,应该选择一定的参考菌群进行检验。
4.霉菌及其毒素:我国还没有制定出霉菌的具体指标,鉴于有很多霉菌能够产生毒素,引起疾病,故应该对产毒霉菌进行检验。
微生物室工作流程
样品标识与分类
根据样品性质和存储要求,对存储环境进行温度、湿度等参数的控制。
存储条件控制
根据样品性质和存储要求,选择合适的存储容器,如玻璃瓶、塑料袋等。
存储容器选择
对每个样品的存储时间进行记录,确保样品在使用期限内。
存储时间记录
03
实验操作与结果记录
实验准备
明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和试剂,设计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时间安排。
实验废弃物处理
生物废弃物处理
生物废弃物应使用高压灭菌或化学消毒的方法进行处理,以确保微生物的灭活和消除。同时,废弃物应按照要求进行包装和标识,并放置在指定的生物废弃物存放处。
非生物废弃物处理
非生物废弃物可采用一般垃圾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如焚烧、填埋等。但需注意,含有有害物质的废弃物应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处理。
数据分析与处理
根据实验目的和需求,筛选出有用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数据筛选
数据统计
数据可视化
结果解释
对筛选出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如计算平均值、中位数、方差等。
将统计和分析后的数据以图表或图像的形式呈现,以便更直观地理解数据。
根据数据分析和处理的结果,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总结,提出合理的结论和建议。
对接收的样品进行初步处理,如去除杂质、进行粉碎等。
样品前处理
实验操作规范
数据分析与记录
实验后处理
根据实验需求进行相应的微生物学实验操作,如培养基制备、接种、分离等。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记录实验结果。
对实验用具进行清洁、消毒等处理,确保实验室卫生与安全。
样品存储与保管
对所有样品进行唯一标识,并按照类别进行分类存储。
未来发展趋势
THANK YOU.
微生物检测基本流程
微生物检测基本流程微生物检测是一项常见的实验室技术,用于检测样品中是否存在微生物,以及评估其数量和种类。
微生物检测的基本流程可以分为样品采集、预处理、培养和鉴定四个步骤。
首先是样品采集。
样品可能来自不同的环境,如食品、水、空气或生物体,采集方式因样品类型和检测目的而有所不同。
常见的采集方式包括刷取、切割、研磨或抽取液体。
采集样品时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以防止外部微生物污染。
其次是预处理。
预处理步骤旨在从样品中去除非目标微生物,并减少干扰物质的影响。
预处理方法包括过滤、离心、稀释和加入抑制剂等。
其中过滤可以去除悬浮的微生物,离心可以使微生物沉淀,稀释可以减少微生物数量,加入抑制剂可以防止微生物的生长。
接下来是培养。
培养是将样品中的微生物接种到合适的培养基上,使其生长和繁殖。
培养基的选择应考虑到不同微生物的需求。
常见的培养基包括琼脂、半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
培养需要控制好培养温度、湿度、氧气含量和光照条件,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
最后是鉴定。
鉴定是确定培养物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鉴定方法包括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和分子生物学技术。
形态学观察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形态和结构特征,如形状、大小、颜色和运动方式。
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可以通过对培养物的生长情况、代谢产物和酶活性等进行测定。
分子生物学技术则可以通过PCR、DNA测序等方法识别微生物的遗传信息。
在整个微生物检测过程中,实验室必须严格遵守一系列质量控制标准,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见的质控措施包括使用阳性和阴性对照样本进行对比,建立外部质量控制计划,进行日常验证和仪器校准等。
总结起来,微生物检测的基本流程包括样品采集、预处理、培养和鉴定四个步骤。
这些步骤的正确执行可以确保微生物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为实验室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以支持食品安全、环境卫生和疾病诊断等领域的工作。
微生物室工作流程
通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更加精准地识别和分析数据中的模式和趋势,提高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
01
02
03
规范结果报告格式与内容
提高结果解读有效性的建议
加强检测结果解读培训
建立结果解读数据库
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与协作
微生物室工作流程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0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实验过程中,由于环境、人员等因素可能导致样品污染。解决方案:实验前对实验环境、设备、人员进行清洁和消毒,实验过程中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实验后及时清理和消毒。
微生物室简介
微生物学研究领域广泛,微生物室工作需要具备高度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包括微生物的分类、培养、鉴定和检测等。
高度专业化
微生物实验涉及到样品处理、试剂配制、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等多个环节,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范和标准,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高要求操作规范
微生物室工作特点
微生物室正在逐步实现数字化管理,通过引入自动化、智能化设备仪器,提高实验效率和管理水平。
样品预处理
为每个样品分配唯一的编号,以便追踪和管理。
样品编号
根据实验需求,对样品进行处理,如培养、纯化、计数等。
样品处理
样品检测与鉴定的详细流程
根据微生物类型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如生化反应、血清学鉴定、分子生物学等。
选择检测方法
实验设计
实验操作
结果记录与分析
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包括培养基选择、生化反应条件、特异性抗体等。
03
实验数据分析的详细流程
02
01
对实验结果进行审核,包括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结果审核
根据实验结果,结合数据分析结果,对微生物种类、毒力因子、耐药性等进行解读。
微生物室工作流程
工作计划与总结
07
确定目标
明确工作计划的目标,包括检测任务、实验计划等。
实验室内需穿着实验服、佩戴安全眼镜或面罩等个人防护设备。
实验室内禁止饮食、吸烟及大声喧哗。
实验室内需保持整洁,禁止乱放杂物或私人用品。
个人防护措施
进入实验室前需进行安全培训,掌握个人防护措施。
实验室内禁止皮肤直接接触微生物及其培养物,如需接触需佩戴手套。
实验室内需佩戴实验服、手套、安全眼镜或面罩等个人防护设备。
包括生物安全柜、防护服、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以及消毒设备等。
安全设施
包括各种培养基、试剂、染色液等用于微生物检测的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
微生物室的设备与设施
1. 接收样本
微生物室接收来自临床科室的样本,如血液、尿液、痰液等。
对接收的样本进行处理,包括离心、分离、纯化等步骤,以获得更纯的微生物样品。
对纯化的微生物样品进行鉴定,包括菌种鉴定、药敏试验等,以确定病原菌的种类和药敏情况。
实验记录
根据观察到的微生物形态,判断其种类、生长状况等。
微生物形态判断
数据分析
结果解释与报告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或预测趋势。
将实验结果整理成报告形式,向相关部门或领导汇报。
03
实验结果的判断与分析
02
01
实验室安全与防护
04
实验室安全规定
进入实验室前需进行安全培训,熟悉实验室安全规定。
化验室微生物工作流程
化验室微生物工作流程人员:颜景兰杨迪一、微生物分为阪崎肠肝菌、大肠菌、细菌总数、霉菌及酵母菌1、接种阪崎肠肝菌:是婴幼儿必检项目,接种前先将无菌室内的紫外线灯打开杀菌15分钟,关掉紫外线灯后,过去时15分钟后方可进入无菌室内进行接种;先将粉样混匀,将100g粉样溶于900ml无菌蒸馏水中,充分摇匀;放入36℃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8-22小时;取出增菌液用10ml吸管吸取10ml接种到EE肉汤中,培养18-22小时;将培养后的EE肉汤用PCR仪进行检测,如Ct值<35时报告阪崎为阴性;如Ct值>35时需重新进行检测,检测完闭后,把仪器关掉;操作台用酒精棉球擦拭干净,地面用75%的酒精抹布擦净;最后打开紫外线灯。
杀菌半个小时。
2、接种大肠菌:先做好前期准备,将营养琼脂、孟加拉红琼脂在电炉上化开,冷却适温备用;大肠菌每组粉样需要接3管双料乳糖胆盐发酵管中;进入无菌室内首先换好无菌工作服及工作鞋,方可进入无菌室内;先将酒精灯点燃,将粉样的外壁用酒精棉球擦拭杀菌;把操作台及电子称也用酒精棉球擦拭一遍,以便达到无菌状态;粉样充分混匀后称取10g样粉溶于90ml生理盐水中,做成1:10的稀释液;混匀后用10ml吸管吸取10ml分别放入3管双料乳糖胆盐管中,注意:(吸管在酒精灯上不要停留时间过长,以免将微生物烧死)。
3、接种霉菌及酵母菌:霉菌及酵母菌是每个品种必检项目;粉样充分混匀后称取25g样粉溶于250ml蒸馏水中,用1ml吸管在混合液瓶中反复吹吸几次,吸取1ml放入平皿中;做成1:10的稀释液;将适温的孟加拉红琼脂倒入到平皿内,待凝固后将平皿翻过来放入25℃~28℃培养箱中培养,3天后开始观察,共培养观察5天;(注意:在倒琼脂时平皿盖子不要开的过大,以免造成后期污染。
)4、接种细菌总数:细菌总数是每个品种必检项目;粉样充分混匀后称取10g样粉溶于90ml生理盐水中,做成1:10的稀释液;再用吸管从90ml生理盐水中吸出1ml,放入9ml盐水管中,做成1:10的稀释液;混匀后换一根吸管吸取1ml 放入平皿中,然后倒入营养琼脂混匀,凝固后将平皿翻过来放入36℃±1℃培养箱中培养48±2小时。
微生物室工作流程
如果实验室不再符合认证要求或认证证书被撤销 ,实验室应立即停止使用认证标识,并按照认证 机构的规定的程序处理标识事宜。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实验室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前应进行更衣、洗手、洗脸等个 人卫生处理,并在离开实验室前进行相应的个人清洁。
实验室设备管理
设备维护
定期对实验室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防止因设备故障影 响实验结果。
设备清洗
实验室设备使用后应进行清洗,特别是与样品和试剂接触的部件,以防止污 染和交叉污染。
实验室安全管理
安全制度
建立严格的安全制度,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遵守安全规定,如穿戴适当的个人防 护装备、正确使用实验器材等。
生物安全
微生物室应确保生物安全,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实验室内有害微生物的外泄和扩 散。
02
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
实验器材准备与处理
1 2
清洁与消毒
实验器材需经过严格的清洁和消毒处理,以降 低实验误差和污染风险。
微生物室工作流程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微生物室日常管理 • 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 • 微生物分离与鉴定 •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 实验室认证与合规
01
微生物室日常管理
实验室卫生管理
清洁和消毒
微生物室应建立严格的清洁和消毒程序,定期对实验室进行 清洁和消毒,包括实验台面、设备、器具等。
个人卫生
申请认证
实验室根据认证要求,向认证机构 提交申请材料。
审核材料
认证机构审核实验室提交的申请材 料,确保符合认证要求。
现场评审
认证机构对实验室进行现场评审, 评估实验室的设施、设备、人员和 管理等方面的实际情况。
微生物室工作流程
按照实验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操作,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实验记录
在实验过程中,应做好详细的实验记录,包括实验数据、实验现 象等,以便后续的分析和处理。
数据分析与报告
数据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和记录,进行数据分析,如数 据处理、异常值处理、数据挖掘等,以获取 准确的实验结果。
结果审核
对分析结果进行审核,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微生物室的工作与临床科室紧密相关,其检测结果直接影响到医生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 择。
微生物室在控制医院感染、防止耐药菌传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02
微生物室工作流程
样品接收与处理
样品接收
01
实验室应制定严格的样品接收流程,确保接收的样品在标识、
包装、运输等环节符合要求,同时记录样品的详细信息。
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实验室人员应佩戴适当的防 护用品,并严格按照实验室安全规程进行操作, 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
在实验结束后,实验室人员应及时正确地处理和 清洗个人防护用品,以防止有害微生物的传播和 扩散。
07
微生物室工作质量保 证与质量控制要求
微生物室工作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要求 实验室内质量控
制要求
04
微生物室常见检测项 目及方法
微生物室常见检测项目及方法 细菌培养
样品采集
根据检测目的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样品,并按照 无菌操作采集样品。
样品处理
将采集的样品进行预处理,如稀释、匀浆等,以 适应后续的实验要求。
培养基选择
根据目标菌株的不同,选择适合的培养基,以保 证菌株的生长和繁殖。
微生物室常见检测项目及方法 细菌培养
监控实验过程,需要关注实验操作的规 范性、实验条件的适宜性以及实验操作 的重复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棉拭子 组织标本
用灭菌后的镊子钳取标本后在 BA、 MAC、CA、SDA上滚动接种,然后三 区划线
深静脉导管(PICC):用无菌移液管将小 BB移入装有PICC的无菌试管中。 支原体:将棉拭子标本与营养液R1充分混 匀后,取出棉拭子,将营养液R1与营养液 R2混匀,然后将混合液加入药敏板,每孔 55ul.
粪便培养:接种环在加热器内烧红冷却后, 取粪便病变明显部位标本适量,分别在SS 平板,BA和MAC平板上三区划线。 注意:在划第二区之前应再次灭菌接种环 以分出单个菌落。 小便培养:用加样器无菌取10ul分区划线接 种于BA 、Mac,置CO2温箱培养。
脑脊液 穿刺液 其它无菌体液
首先接种小BB:取600ul标 本打入小BB试管中,再各 取一滴分别接种在BA、 CA 、 MAC,灭菌接种环后三区 划线
接种
血培养:将血培养瓶上条形码贴到化验单 上,点击血培养瓶图标进入输入窗口—— 扫描条形码(血培养箱右侧)—— 打开右 侧抽屉将血培养瓶放入亮灯空位——点击 “√”关上血培养箱。 痰培养:接种环在加热器内烧红冷却后, 取脓性部分一环分三区划线,分别接种于 BA、Cho、Mac(CO2温箱)、SDA(30℃温箱) 培养。
需氧培养:临床细菌室最常用的培养方法, 将已接种好的平板置于35度温箱中孵育。 二氧化碳培养:有些细菌初次分离培养时 需置5%-10%CO2环境才能生长良好,如一 些奈瑟菌属,布鲁菌属等。
鉴定及药敏
依据细菌的菌落形状、气味、颜色、溶血 类型及有无等和一系列的生化反应对细菌 进行鉴定,然后进行药敏试验。
麦康凯(MAC):内含有胆盐可抑制革兰 阳性菌的生长,有利于革兰阴性菌的生长, 是常用的选择性培养基;发酵型革兰阴性 杆菌因分解乳糖能力不同,在此平板上菌 落颜色不同,便于鉴别菌种。
巧克力平板(CA):内含有V和X因子,嗜 血杆菌、奈瑟菌等生长良好。凡疑有这些 菌种存在的标本,均须接种巧克力平板。
注意事项
接种环使用前后均应灭菌,以免造成环境 污染及交叉污染。 脑脊液与其他无菌体液均应先接种小BB进 行增菌,以免小BB污染造成假阳性结果。 接种标本时应待接种环冷却后进行,以免 将细菌烫死从而造成假阴性结果。 三区划线时应轻柔,不破坏平板;线条应 疏密合适,从而更好分离出单个菌落。
培养
不确定标本应与临床科室联系 不合格标本就予以退回
标本接收后应及时处理,因一些细菌对环 境比较敏感,比如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 瑟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等在脱离人体后极易 死亡; 如不能及时处理则应该妥善保存:
标本不能冷 冻或冷藏
编号:目的是为保证标本号的唯一性 细菌室标本采用每日编号形式,用7位数“月、 日、标本号”联合编号
“无菌概念”
“无菌概念”有两层含义: 一、保护自己不被感染:要求细菌室工作 人员做好自我防护工作,如使用口罩、手 套、帽子等。 二、保护细菌不被污染: 标本采集——标本接收——编号——登记— —接种——培养——鉴定——做药敏—— 发报告
谢谢大家
SS琼脂:因胆盐含量较高,具有较强的抑 制力,是常用的强选择性培养基。其中的 胆盐抑制革兰阳性菌的生长,枸椽酸盐和 粕绿能抑制大肠埃希菌,因而使致病菌的 沙门菌、志贺菌容易分离到。因选择性过 强,可能会影响检出率,使用时常加弱选 择性培养基以配对互补。 小BB:即为营养肉汤,用于标本和各类细 菌的增殖。
如0708082 07为七月 08为七月八号 082为七月八号的第82个标本 90 91
培养基选择
根据标本的不同需要接种不同的平板 首先了解一下平板的性质和用途:
血平板(BA):除含有普通营养琼脂所包含 的所有营养之外,还加入了5%的羊血,大 大增加了其中的蛋白质和生长因子,适用 各类细菌的生长,一般细菌检验标本的分 离都应接种在此平板。
细菌室学习体会
苏长青
细菌室的主要任务:
一、培养、鉴定病原菌的类别 二、做出致病菌的药敏结果 三、监测院内感染 四、菌种保存及科研
细菌室的工作流程:
标本采集——标本接收——编号——登 记——接种——培养——鉴定——做药 敏——发报告
合 抱 之 木 始 于 毫 末
标本采集——主要由临床科室负责 标本接收——做好核对工作 患者基本信息 核对 标本类型 标本采集时间 标本量
标本类型 血 中段尿 脑脊液 穿刺液 胆汁 呼吸道标本 粪便标本 病灶分泌物
平板 小BB、血平板、巧克力平板 小BB、血平板、麦康凯平板、巧 克力平板 血平板、巧克力平板、麦康凯平 板 血平板、麦康凯平板、巧克力平 板、沙宝氏平板 SS平板、MAC平板和血平板 血平板、巧克力平板、麦康凯平 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