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经济全球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理论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一面鲜明的旗帜;作为一种实践运动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现实位置,使我们进一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基础和出发点,使我们制定发展战略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和可靠依据。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第-II-页
目录
摘要 (I)
绪论 (1)
一、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辩证思考 (1)
(一)经济全球化的内涵 (1)
(二)全球化进程的辩证思考 (2)
(三)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辩证思考 (4)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现实定位 (4)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理论,顺应了经济全球化时代的要求和愿望。
(4)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实践运动,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5)
三、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 (5)
(一)以贸易自由化为基础积极推进金融自由化 (5)
(二)在非均衡博弈中实现对外开放利益的最大化。
(6)
四、对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思考 (6)
(一)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带来有力的机遇: (7)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着挑战: (7)
(三)我们应抓住机遇,制定对策,主动应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21世纪更加健康的发展: (7)
结论 (7)
参考文献 (9)
-II-
绪论
“全球化”问题是一个当今世界各国都必须面对的客观事实,它已经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还在继续进行着。
中国作为全球化进程中的一员,必将受到全球化的深刻影响。
同时,中国又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因此,很有必要从全球化的视角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问题。
这一问题的解决,包含着对在当代全球化条件下的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新的解读。
一、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辩证思考
(一)经济全球化的内涵
【1】全球化突出表现为经济全球化。
国内外对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也存在不同认识,主要观点如下:
1.从生产力视角认识,经济全球化主要指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
内的广泛流动,实现最佳资源配置与重组的客观进程。
2.从生产关系视角认识,经济全球化是各国在生产、分配、消
费等方面的经济活动的一体化趋势,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
相互融合的程度大大提高,并形成世界性的市场。
3.从信息和网络化视角认识,经济全球化是一种不断深化的网
络通信技术,进行自由的信息交流和传递,形成全球经济的
网络化。
4.从经济体制的视角认识,经济全球化是指在国际范围内统一
运作的一种经济体制,无论资本流动、劳动力市场、信息传
递、原料提供、管理和组织等均实现国际化。
尽管人们对经济全球化含义的认识有分歧,但也存在相近和交叉之处,都涉及资本自由流动、世界贸易的发展等。
(二)全球化进程的辩证思考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包含矛盾,事物本身即是矛盾。
矛盾分析的方法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认识事物就是认识事物的矛盾,分析事物就是分析实物的矛盾的,处理和解决问题就是解决矛盾。
当代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是一元化和多样化、集中化和分散化、国际化和本土化、开放性与独立自主的矛盾统一。
只有正确处理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才能更好地认识、分析全球化的过程,从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1.正确认识和处理全球化进程中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辩证
关系
全球化是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矛盾统一体。
一方面,全球化具有世界性,国际组织尤其是跨国组织的作用前所未有的增强,如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跨国公司等;国家间的整合程度极大提高,越来越多的国际性标准和国际性规范为世界各国所接受和遵守,“与国际接轨”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共同口
号。
另一方面,全球化具有民族性,各国在接受和遵守这些普遍国际准则时,始终没有忘记其本民族、本国的传统和特征,将国际准则与本民族、本国传统结合起来,使国际准则本土化。
比如,世界上的多数国家都同意接受和遵守有关环境保护和人权保护
的国际公约,但是在解释这些公约的意义,特别是在本国实施这些国际公约时都深深地带有每个民族、国家的特色。
2. 正确认识和处理全球化进程中的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
全球化的最大好处是实现了世界资源的最优配置,为各国最大限度摆脱资源和市场的束缚提供了条件。
这对于发展中国家弥补本国资本不足、生产要素缺乏,利用后发优势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技术进步、制度创新都是非常有利的。
因此我们要坚持并深化对外开放,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挑战,融入全球化进程。
但对外开放并不是依附于别人,而是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基础的。
对外开放可以提高自力更生的能力,而自力更生又是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基础。
因此,在全球化进程中,我们不能完全依靠对外贸易发展自己,也不能受制于全球化中的西方战略,不能无条件的接受西方国家指定的游戏规则,而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
3.正确认识和处理全球化进程中的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
在全球化进程中,不存在纯粹的、永恒的客体,也不存在纯粹的、永恒的主体。
任何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都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三)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辩证思考
随着全球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市场的开放性、资源的流动性、经济的关联性、供求信息的敏感性和经济波动的传导性,是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和内在运行机制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现实定位
【2】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日益发展壮大,昭示了全球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光明前景。
邓小平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卓越的洞察力,深刻指出:“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越来越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并进一步说:“只要中国不垮,世界上就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坚持社会主义。
”“只要中国社会主义不倒,社会主义在世界将始终站得住。
”正是以坚定的政治信念为指引,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极主动地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她的蓬勃发展,具有示范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理论,顺应了经济全球化时代的要求和愿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正式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要求而产生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顺应潮流而产生,其立足点是“中国实际”,但它同时“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进行了正确的分析,做出了新的科学的判断”,“这是邓小平理论的鲜明时代精神”透过时代的表层,从整体和宏观上看,
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演变有这决定意义的事实,是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两个并存”,即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并存,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两种社会形态并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现存的社会主义国家思索和寻找适应
经济全球化进程,符合本国特点的社会主义道路,不仅提供了借鉴,更增强了信心。
另外,对尚未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探索适合经济全球化时代要求和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也
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实践运动,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居于举足轻重的位置,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第一,改革开放二十年,为中国的国际地位的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和平力量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
【3】既然经济全球化是可以增进全球福利的,而且对于发展中落后国家更加有利可图,那么,中国就没有理由推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所以,继续坚持翠外开放的国策应当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增长中最为基本的战略选择。
问题就在于,中国如何才能在对外开放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在此,我提出以下三大战略目标:
(一)以贸易自由化为基础积极推进金融自由化
中国从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起,就正式开始了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特别是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在推进贸易自由化方面更是做出了前所未有的努力。
这些努力主要包括:第一,大幅削减关税;第二,降低进口贸易的壁垒;第三,开放服务市场;第四,按照世贸组织的要求进行法规制度的改革。
所有这些努力让中国获得了巨大的回报,时至今日,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但是,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中国突然之间从一个存在外汇缺口的国家变成了一个世界上外汇储
备最多的国家,从而给中国的宏观经济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
面对这样的挑战,在坚持走贸易自由化道路的同时,中国需要推行资本项目自由化的改革。
这是因为,受以下因素的影响,中国规模庞大的贸易顺差是不可能通过经常项目本身的调整来恢复平衡的。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需要通过资本的国际流动来减少因为贸易顺差而引起的储备的增加。
(二)在非均衡博弈中实现对外开放利益的最大化。
我们今天不仅处在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而且还处在一个全球经济失衡的状态中。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今天的这种全球性失衡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经济全球化而造成的。
因为经济全球化为世界范围内的资金流动提供了巨大空间,从而使得由于生产和储蓄之间发生不平衡的国家获得了国际融资的可能性。
中国在对外开放、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过程中,所面对的并不是一个可以公平竞争的国际经济环境,特别是作为刚刚加入国际分工与贸易不久的、半外围的中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就已处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心的美国,事实上处在非对称的竞争博弈中。
因此,中国所能选择的就是属于纳什均衡的非对称博弈。
这种策略首先要求中国在目前的世界经济格局中不能对美国的霸权进行挑战;其次,要在以美国为霸权的世界经济体系中尽可能地搭美国的便车;最后,要利用现有国际经济制度去实现最大的利益。
四、对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思考
【4】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带来制度巩固、形象提高、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化加速实现等机遇。
同时,也将面临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对外改革开放与经济体制改革、捍卫国家主权等方面的挑战.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们只有把坚定性与渐进性,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与国家利益等方面有机的统一起来,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一)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带来有力的机遇:
1.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和完善的机遇。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发展的机遇。
3.提高我国社会主义形象的机遇。
4.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机遇。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着挑战:
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面临的挑战。
2.捍卫国家安全和主权面临新的威胁。
3.经济体制改革将承受更大的压力。
4.我国对外开放的风险在不断增大。
(三)我们应抓住机遇,制定对策,主动应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21世纪更加健康的发展:
1.坚定性与渐进性的统一。
2.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统一。
3.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国家最高利益的统一。
总之,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意味着国家间的依赖性增强,也同时意味着国家间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的竞争更加激烈。
我们只有抓住机遇,面对挑战,选择正确的对策,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较从容的应付任何风波,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结论
综上所述,面对来之于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中国的选择绝不能是
重新关闭对外开放的大门,而是需要更加正确的开放战略,以便保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并从根本上完成从传统经济到现代经济、发展中经济到发达经济的转型。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第-9-页
参考文献
【1】王丹王媚.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辩证思考.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6(12)第5卷第4期.
【2】林平张立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现实定位.山东社会科学[J],2000(05)
【3】华民.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对外开放.经济学前沿[J],2007(7)第39卷. 【4】雷新超. 机遇、挑战、对策——对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思考.商丘师范学院学报[J],2001(2)第17卷第1期.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