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赤水丹霞生态旅游开发初探

合集下载

5篇有关贵州赤水丹霞的导游词范文_导游词

5篇有关贵州赤水丹霞的导游词范文_导游词

5篇有关贵州赤水丹霞的导游词范文赤水丹霞国家地质公园位于贵州省赤水市,地处四川盆地南缘,紧靠黔北大娄山北麓,扬子准地台西部。

是青年早期丹霞地貌的代表,其面积达1200多平方公里,是全国面积最大、发育最美丽壮观的丹霞地貌。

赤水丹霞含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个国家森林公园和一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并处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

主要包括赤水丹霞旅游区(含赤水大瀑布、佛光岩、燕子岩三大景段)、竹海国家森林公园、中国侏罗纪公园桫椤景区和四洞沟景区、红石野谷景区。

现在,赤水丹霞旅游区在申报国家AAAAA 级旅游景区。

下面是橙子收集整理的5篇有关贵州赤水丹霞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5篇有关贵州赤水丹霞的导游词范文(一)十丈洞:十丈洞景区是赤水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王牌景区,距赤水城区39公里,面积30平方公里。

以十丈洞大瀑布、中洞瀑布为特色景观,拥有十丈洞大瀑布、中洞瀑布、奇兵古道、转石奇观、香溪湖、百亩茶花、石笋峰、亿年灵芝、会水寺摩岩造像、红军标语等自然人文景观。

十丈洞大瀑布堪与黄果树大瀑布媲美,瀑布高76米,宽80米,比黄果树瀑布高8米,仅窄1米,是我国最佳瀑布奇观之一。

1 / 15四洞沟:四洞沟景区,位于大同河支流,距市区15公里,主体景区以四个梯级瀑布为主;其附近的景点有天生桥、渡仙桥、郑氏节孝石牌坊,以及两岔河秀色风光,华平瀑布群,大水沟瀑布,石鼎山奇石、方碑云海、大同竹溪、千鹤岛和千年古镇大同场等。

四洞沟内峡谷幽深,满山滴翠、飞泉成瀑……万般景色,千古奇观,百样风情,浓缩成一幅没有败笔的景区。

神秘古堡丙安:丙安景区位于赤水市西南,距城区24公里,面积68平方公里,以丙安古城堡,月台楠竹林海为主体景观,兼有瀑布飞泉、丹霞奇峰异石、高峡平湖、历史文化胜迹、红军长征遗址等特色景观的着名风景名胜区。

仙景瑶池月亮湖:月亮湖景区海拔900多米,距赤水城区94公里,是以七里坝(月亮湖)、大闪坪、水茶溪三个景点为核心的人工湖泊群景区。

综合性学习《旅游资源调查》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旅游资源调查》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旅游资源调查》教案教学要求:进行旅游资源调查。

引导学生善于开动脑筋,进行实地调查,并写出准确的切实可行的调查报告。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既有口头表达能力,又有书面作业能力。

教学内容:一、实施方案(一)调查前指导。

1.全班分为四个小组,每组十人左右,每组设两个负责人,班长科代表做协调员,各小组选择“赤水主要景区景点”中一至两个景区进行调查。

协调员起调控作用,各组调查的景点不要重复。

2.小组经过讨论选定景点后,制订调查计划,小组内部进行进一步分工调查,小组成员应团结一致,群策群力,一起出谋划策。

3.根据调查计划,可选取相关书籍、网络、电视报道、报刊杂志等各种途径收集所需资料。

4.向家长及老年人或向景区负责人及当地旅游局进行采访,弄清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线索或已有的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前景等。

5.不论是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线索,还是已开发的旅游资源,要利用假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情况设计可行性的开发方案。

6.各调查小组在调查结束后应将收集的资料,所做记录及相关设想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选一名代表执笔,写成调查报告(内容包括:所选景区有哪些景点、游客量、景区优势及缺陷、如何扬长避短进一步开发等,报告形式可多样,角度自选)。

小组成员间相互合作,共同修改。

(二)学生调查实践活动。

在此期间,教师应考虑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及时了解学生的调查情况,作相应的指导,不定时召开小组长会议,交流问题及经验,共同商讨对策以共同提高。

调查程序确定目标:感兴趣、有意义的调查对象制定计划:确定范围、明确重点设计步骤、选择方法实施计划:收集资料、实地调查做好记录、群策群力编写报妫悍治鲎柿稀⒎⑾治侍?/div>重点突出、简明客观二、有关资料1.贵州省委副书记王富玉讲话:贵州有100多个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

优美的自然风光,宜人的气候,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多彩的民族风情,良好的生态资源,而且分布广,战线长,可承载游客量很大,一年接受1亿人次的游客量是完全可能的。

贵州赤水丹霞导游词(2篇)

贵州赤水丹霞导游词(2篇)

贵州赤水丹霞导游词刚才有位游客朋友问我,七彩丹霞的形成过程,说起它的形成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

这段传说跟女娲娘娘炼石补天有关。

《淮南子·天文训》说:“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不胜,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意思是说,远古时期,共工和颛顼这两个部族的英雄之间为了争帝,发生了一场惊天动地的战争,直打的天昏地暗,山裂地陷,日月星辰移位,把西天的天柱撞断了,西天开了一个窟窿,导致天倾斜而洪水漶漫。

女娲娘娘补天来到西昆仑,从四面八方采集来五彩石,用神力碾成粉末,用昆仑山的玉液琼浆调和,然后开始补天穹的窟窿。

西天有个叫窫窳的妖魇,蛇身狮首,凶恶狰狞,出没于祁连山下的弱水中,也就是今天的黑河,以吃人为生,扰得弱水两岸的百姓不得安生,他听到美丽善良的女娲来补天后,觊觎女娲的美色,邪念顿生,化作一个青年男子前去帮忙,女娲娘娘识破他的诡计,正色劝他用心修行,争取早日得道成仙。

窫窳恼羞成怒,想和女娲正面交锋,法力又不及,便暗地里破坏女娲补天,一夜之间施展妖术,把五彩石粉末吹散到满山遍野。

女娲一觉醒来,看到朝阳映照下的祁连山五彩纷呈,分外耀眼,大吃一惊,一细看,才发现五彩粉末不见了,她立刻想到是恶魔窫窳所为,女娲略施法力五彩粉又聚拢在了一起,但一部分附着在了山头上,把山染得灿烂无比。

为了防止恶魔继续捣乱,她安排两个侍女轮流值班,侍女一个叫朝霞,一个晚霞,按女娲娘娘的吩咐,尽职尽责,昼夜不离,帮助女娲顺利补好了天上的窟窿。

但朝霞和晚霞因劳累过度,香消玉殒长眠祁连。

她们死后,化作霞光,早晚相映,为祁连山披上了神奇的霞光,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七彩丹霞。

其实,七彩丹霞的形成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过程。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祁连山的各类岩石经过长期风化和侵蚀,加之岩性不同和温度差异,在光线照射下,呈现不同的色泽,铁质岩呈红色,锰质岩呈黑色,泥质岩呈灰色,磷质岩成灰蓝色,火山岩呈橙黄色,砾质岩呈青色,依次类推,山体呈现出了不同的色彩。

遵义赤水丹霞观后感

遵义赤水丹霞观后感

遵义赤水丹霞观后感摘要:一、引言二、遵义赤水丹霞的自然景观概述三、观后感及个人感悟四、总结正文:作为一名热衷于探索自然风光的旅行者,近日我有幸参观了我国遵义赤水的丹霞地貌。

此次旅行让我深感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和我国自然景观的瑰丽壮观。

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的观后感。

遵义赤水丹霞地貌位于我国贵州省遵义市赤水市境内,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丹霞地貌群。

这里的丹霞景观千姿百态,气势磅礴,独具特色。

在参观过程中,我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为我国拥有如此美丽的自然景观而自豪。

此次参观让我深刻体会到自然景观的神奇和奥秘。

赤水丹霞的色彩斑斓、形态各异,使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丰富多彩。

在感叹大自然神奇力量的同时,我也意识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只有保护好这片美丽的土地,才能让后代子孙继续领略大自然的风光。

此外,遵义赤水丹霞的观赏价值极高。

这里的丹霞地貌类型丰富,有河流、瀑布、峰林等多种景观。

漫步在其中,仿佛置身于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之中。

而且,这里还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拍摄风光大片。

在参观过程中,我还了解到遵义赤水丹霞的生态价值。

这里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生态环境良好的重要体现。

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在保护这片天然氧吧的同时,还积极开展生态旅游,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让游客在欣赏美丽风光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绿色发展的成果。

总之,遵义赤水丹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也为我国拥有如此美丽的自然景观而自豪。

希望每个人都能珍惜大自然的馈赠,保护好这片美丽的土地,让更多的人能够领略到遵义赤水丹霞的壮观景色。

贵州赤水丹霞大瀑布8个字

贵州赤水丹霞大瀑布8个字

贵州赤水丹霞大瀑布8个字摘要:1.贵州赤水丹霞大瀑布简介2.瀑布的地理特征与形成原因3.瀑布周围的自然景观与生态资源4.瀑布在旅游业的地位与价值5.游客参观瀑布的注意事项正文:贵州赤水丹霞大瀑布,位于我国贵州省赤水市,是亚洲最大的丹霞地貌瀑布,也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这里,我们将详细介绍贵州赤水丹霞大瀑布的地理特征、形成原因,以及它在旅游业中的地位与价值。

1.贵州赤水丹霞大瀑布简介贵州赤水丹霞大瀑布,高76 米,宽80 米,瀑布水源自丹霞地貌的地下河流。

这里的地貌属于中生代红色砂岩,经过长时间的风化和水流冲刷,形成了如今壮观的瀑布景观。

2.瀑布的地理特征与形成原因贵州赤水丹霞大瀑布所在的地区,具有典型的丹霞地貌特征。

丹霞地貌是一种红色砂岩地貌,其形成过程与地球的构造运动、风化、流水等自然力量密切相关。

经过数千万年的地质作用,赤水地区的红色砂岩逐渐形成了如今独特的丹霞地貌。

而瀑布的形成,则是由于地下河流在流经这一地区时,受到地貌的阻拦,形成落差,最终从高处倾泻而下。

3.瀑布周围的自然景观与生态资源在贵州赤水丹霞大瀑布周围,除了壮观的丹霞地貌,还有丰富的生态资源。

这里森林茂密,气候湿润,为众多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瀑布所在的景区,已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这片珍贵的生态系统。

4.瀑布在旅游业的地位与价值作为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贵州赤水丹霞大瀑布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游客们不仅可以欣赏到瀑布的壮观景色,还可以了解到丹霞地貌的形成过程,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为当地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推动了地区的经济发展。

5.游客参观瀑布的注意事项参观贵州赤水丹霞大瀑布时,游客需注意保护景区环境,不要乱扔垃圾,遵守景区的管理规定。

此外,瀑布附近的水流湍急,游客在观赏瀑布时要注意安全,不要靠近瀑布边缘,以免发生意外。

总之,贵州赤水丹霞大瀑布是我国自然景观的一颗璀璨明珠,它的壮丽景色和丰富资源,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欣赏。

丹霞地貌的保护和开发

丹霞地貌的保护和开发

丹霞地貌的保护和开发
丹霞地貌是一种独特的自然景观,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

为了保护和开发丹霞地貌,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保护力度:加强对丹霞地貌的保护力度,制定相关的保护法规和政策,建立专门的保护机构和管理机构,加强对游客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2. 控制开发规模:控制丹霞地貌的开发规模,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

在旅游开发中,要尊重自然,保持原貌,不破坏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避免过度商业化和人工化。

3. 发展可持续旅游:发展可持续旅游,鼓励游客采取低碳、环保的旅游方式,推广旅游与文化、生态保护相结合的模式,促进丹霞地貌的可持续发展。

4. 推广科技应用:推广科技应用,采用数字化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手段,提高游客的体验感和文化认知,同时减少游客对丹霞地貌的破坏。

5. 加强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加强与世界各地的科研机构和旅游机构的合作,共同保护和开发丹霞地貌,促进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

赤水丹霞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赤水丹霞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赤水丹霞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赤水丹霞地处中国贵州省,是一个以其壮丽的地貌景观而闻名的地方。

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红色的山峰和峡谷,以及由于世界各地的游客越来越多而逐渐崭露头角的旅游业。

本文将探讨赤水丹霞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赤水丹霞的现状是令人鼓舞的。

近年来,中国政府对旅游业进行了大力支持,包括发展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

赤水丹霞正是受益于这一政策,成为贵州省旅游业的一个亮点。

据统计,2019年赤水丹霞接待了超过100万国内外游客,旅游收入也在不断增长。

赤水丹霞之所以吸引如此多的游客,主要是由于其独特的地貌景观。

红色的山峰和峡谷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绚丽的红色,给人一种飘渺的感觉。

这里的壮丽景色吸引了众多的摄影师和自然爱好者前来探索和享受。

游客可以徒步登山、观赏壮丽的日出和日落,还可以参观附近的古寨和民俗村落,了解当地的文化和历史。

赤水丹霞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

旅游业的兴起带来了就业机会,许多居民转行从事旅游服务行业,提供导游、餐饮和住宿等服务。

此外,当地的农民也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获得了额外的收入。

这种经济增长对于赤水丹霞地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力。

未来,赤水丹霞的发展趋势将继续向好。

首先,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旅游的需求也在增加。

这将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赤水丹霞,推动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要保持赤水丹霞的独特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必须制定合理的旅游规划,以保护环境和保护当地文化遗产。

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采取措施来限制游客数量,确保他们的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最小化。

此外,游客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他们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当地环境和社区的影响,并且要有意识地保护这些资源。

在未来的发展中,赤水丹霞还可以进一步推进与周边地区的旅游合作。

例如,可以开展联合旅游项目,与周边的景点和景区进行合作,推出多样化的旅游线路和产品,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这将带来更多的旅游机会,提升整个地区的旅游影响力。

贵州赤水旅游资源评价报告

贵州赤水旅游资源评价报告

贵州赤水旅游资源评价报告1 .绪言1.1 调查区介绍赤水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距贵阳市400余公里,处于赤水河中下游,与四川南部三县接壤,江连巴蜀,素有"黔北门户"之称。

赤水风景区规划面积为328平方公里,分为十丈洞、四洞沟、天台山、丙安(月台)、七里坝(月亮户)、九曲湖、七大景区和18个独立景点。

这里地貌奇特,山峰挺秀,森林葱郁,沟壑纵横,百川竞流,物种繁多,天朗气清,是全国唯一以行政区命名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境内有“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燕子岩国家级原始森林公园”、“竹海国家级森林公园”,丰富的旅游资源均以原始古朴,自然天成著称,被中外专家誉为“千瀑之市、竹子之乡、丹霞之冠、长征遗址、桫椤王国”五大特色。

1.2 目的通过对贵州赤水地区的旅游资源的调查和分析,在其现有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做出客观全面的总体评价,并进行进一步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1.3 要求在掌握大量贵州赤水地区旅游资源相关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旅游资源评价分析法,结合全体调查人员的思路和知识,尽可能全面而客观的做出西双版纳地区旅游资源的评价和规划。

调查人员:2015 级旅游管理普高一班——程婉银、谢嘉、冉新雨、彭靖宇、鲍塑石1.4 工作期限及工作量工作期限:截至到2018年1月7日在掌握大量贵州赤水地区旅游资源相关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旅游资源评价分析法,结合全体调查人员的思路和知识,尽可能全面而客观的做出贵州赤水地区旅游资源的评价和规划。

调查人员:2015级旅游管理普高1班——程婉银、谢嘉、冉新雨、彭靖宇、鲍塑石。

工作量:包括贵州赤水地区与旅游资源相关的资料收集(文字、图片、影音、表格等)、数据处理、分析总结、报告文本材料的制作、幻灯片的制作等。

1.5 成果对贵州赤水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分类,并作出了综合性评价。

我们主要对赤水大瀑布、燕子岩和丙安古镇三个景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对它们进行了旅游价值、环境和开发条件的定性和定量的评价,从而了解了这三个景区的基本情况。

贵州赤水丹霞瀑布介绍

贵州赤水丹霞瀑布介绍

贵州赤水丹霞瀑布介绍
贵州赤水丹霞瀑布位于贵州省遵义市赤水市五龙乡境内,是赤水河上的一处大型风景区。

这里以壮观的丹霞地貌和独特的瀑布景观而闻名,被誉为“中国南方的黄山”。

主要景点包括天门洞、独秀峰、宝莲洞、金龟石、黑龙洞、蝴蝶谷、百花谷等。

瀑布群位于赤水河干流中上游的乌江口段,包括丹霞瀑布和宝莲瀑布两个部分。

丹霞瀑布由80多级阶梯瀑布组成,瀑布宽约300米,高度达到了73.1米,是中国南方最大的瀑布之一。

宝莲瀑布则由一个大型的喷泉和多个小型瀑布组成,瀑布宽约80米,高度达到了74.6米,是中国南方第二高的瀑布。

除了丹霞地貌和瀑布景观外,这里还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文化遗产。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稀有植物和动物,体验当地的土家族文化,品尝当地的美食,还可以进行漂流、攀岩、徒步等各种户外活动。

赤水丹霞瀑布已成为贵州省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和旅游。

1/ 1。

赤水丹霞地貌旅游资源保护的探讨

赤水丹霞地貌旅游资源保护的探讨
应该 注重对 它的保护 ,因为丹 霞地貌是一种特殊 的地质结构 ,一经破 坏就难以恢复。 因此 ,本 文就赤水丹霞地貌旅游资源 的保护作一初步探 讨。
关键 词 : 赤水 ;丹 霞地 貌 ;保 护
中图分类号 : F 9 . 5 2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7 - 8 6( 0 2 1 08 - 3 64 49 2 1 )0 - 0 2 0
赤 水丹霞地貌位 于贵州省赤水市境 内,面积 大概在 10 平方公里左右 ,是我国丹霞发育最完 20 整 、面积最大 、最 年轻 的地貌 。赤水丹霞地貌结 合 了峡谷 、瀑布 、湿地、森林等大 自然的美景。 景区的森林覆盖率超过了 9 %,由于其 自身优越 0 的 自然条件 ,赤水丹霞发育并保存 了桫椤国家级 自然保护 区、竹海国家森林公 园、燕子岩国家森 林公 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自然 保护 区等等 ,其 旅游价值巨大。 赤水丹霞地貌的价值 ( )赤 水丹 霞地 貌具 有 很 高 的美 学观 赏 一

价值
赤水丹霞地貌 因 “ 色泽渥丹 ,灿若 明霞”而 闻 名 于世 ,它属 于 早 期 的丹 霞 地 貌 景 观 ,游 客 在 景 区 内可 以欣 赏 到艳 丽 鲜 红 的丹 霞 赤 壁 ,拔 地 而 起 的孤 峰窄脊 ,仪态万千 的奇 山异石 ,庞大的岩 廊 洞穴 和绝佳 的丹霞 峡谷 。 ( ) 二 赤水丹霞地貌具有科考研究价值 根据地质史上记载 ,赤水一 带是最 晚脱离湖 盆 的地区,沉积有较厚 的侏罗纪 ,白垩纪 的红砂 岩 ,泥岩 陵相地层——红岩 ,经几千年 的地壳运 动和风雨侵蚀 , 逐渐形成了千姿百态的丹霞地貌 。 它是地质运动的 “ 活化石 ”,具 有很高的科考研
究 价值 。 ( )赤水丹霞地貌具有普遍 的生物和生态 三 学价值

丹霞地貌的保护和开发

丹霞地貌的保护和开发

丹霞地貌的保护和开发丹霞地貌的保护和开发1、引言丹霞地貌是一种独特而壮观的地貌景观,以其丰富多彩的颜色和奇特的形态而闻名世界。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丹霞地貌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本文将探讨保护和开发丹霞地貌的重要性,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2、丹霞地貌的独特性和价值丹霞地貌独有的红色、紫色和黄色石柱、丘陵和峡谷组成了独特的景观。

这些地貌形成于数百万年的地质变迁中,是地球上独一无二的。

丹霞地貌不仅具有科学研究价值,还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丹霞地貌是许多珍稀植物和动物的栖息地,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

3、保护丹霞地貌的挑战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干扰,丹霞地貌正面临严重的威胁。

过度的旅游开发和人类开发活动导致了土地退化和生态破坏。

不合理的采石和矿泉开发导致地貌的破坏和破坏。

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也对丹霞地貌的健康和完整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4、保护丹霞地貌的重要性保护丹霞地貌对于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和保护自然遗产非常重要。

保护丹霞地貌可以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促进生态恢复。

丹霞地貌可以吸引大量的旅游者,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

保护丹霞地貌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

5、保护措施为了保护丹霞地貌,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加强地貌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定严格的保护政策和规定。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丹霞地貌保护的意识,鼓励人们爱护环境。

加强监测和管理体系,确保丹霞地貌的可持续发展。

6、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个热爱自然和环境的人,我深深理解丹霞地貌的保护和开发对于我们和未来世代的重要意义。

作为写手,我希望通过撰写这篇文章,能够提高公众对丹霞地貌保护的认识和意识,并促进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保留丹霞地貌这一宝贵的自然遗产,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美丽的家园。

7、总结和回顾丹霞地貌保护和开发对于保护自然遗产、维护生态平衡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当意识到丹霞地貌的独特性和价值,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和开发。

贵州赤水丹霞导游词

贵州赤水丹霞导游词

贵州赤水丹霞导游词贵州赤水丹霞是贵州一处非常特别的自然景观,拥有多种壮丽的地质地形景观,既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又是国家地质公园。

这里独特的地貌景观、奇异的岩石构造、水、林、峡组成的山区生态,为游客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探秘之旅。

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贵州赤水丹霞这座神奇的地方。

一、贵州赤水丹霞的历史贵州赤水丹霞地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亿多年前的古生代时期。

在这个时期内,地质运动不断发生,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地质景观,如溶洞、石柱、峡谷等。

后来,在大自然的长期作用下,赤水丹霞形成了今天独特的地貌景观。

二、赤水丹霞的地质景观1、石柱群赤水丹霞以其独特的石柱群著名,这些石柱有的很高,有的有多根从石底伸出的“手指”状突出物,有的石头中无数条垂直排列的亮线,如同一匹锦缎纵横盘绕,十分美丽。

除了单独的石柱,还有巨石依附在悬崖上,其中最高的石柱可以高达200米。

2、深潭峡谷深潭峡谷是赤水丹霞的一大特色,这里是一条长10公里的深峡谷,不仅有奇石异形,还有清澈的小溪流贯穿其中,其水质澄清,水色碧绿。

在这里,游客可以体验到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并感受到山水自然美的神奇魅力。

3、溶洞群赤水丹霞的溶洞群也是极为壮观的,这里壁立千仞,石像峥嵘,溶洞内的石笋、石钟乳、石柱和石玉带等各种造型各异的石灰岩景观,形成了一个自然壮观、神秘莫测的空洞世界。

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奇妙和壮丽。

三、赤水丹霞的生态环境赤水丹霞是一个蕴含着自然能量的地方,这里的自然环境十分优美,绿色植被茂密,空气清新,水质纯净,使得整个地区充满了动态的生态景观。

这里生物多样性丰富,包括多种羽毛类动物、爬行动物、昆虫以及多种植物和花卉。

尤其是赤水丹霞猕猴群非常的知名,它们在这里自由自在地生活、玩耍,成为了游客们广受欢迎的风景瞩点。

四、赤水丹霞的旅游资源赤水丹霞不只是自然景观的一处,同时也是一个有文化底蕴的旅游资源。

这里位于安顺市中心以南,距离城区约100公里,出行十分方便,景区内有宾馆、餐馆、商店等完善的服务设施,游客们可以在这里享受美食、美景和不一样的体验。

丹霞地貌发现过程

丹霞地貌发现过程

发现过程1928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质学硕士学位的矿床学家冯景兰,在我国粤北仁化县注意到了分布广泛的第三纪(6500万年~165万年前)红色砂砾岩层。

在丹霞山地区,厚达300-500米的岩层被流水、风力等风化侵蚀,形成了堡垒状的山峰和峰丛、千姿百态的奇石、石桥和石洞。

[1]冯景兰意识到这是一种独特的地貌景观,并把形成丹霞地貌的红色砂砾岩层命名为丹霞层。

[2]而“丹霞”一词源自曹丕的《芙蓉池作诗》,“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指天上的彩霞。

[3] 1938年,构造地质学家陈国达把这种红色岩层上发育的地貌称为“丹霞地形”,并把这种地形作为判断丹霞地层的标志。

[1]1977年,地貌学家曾昭璇才第一次把“丹霞地貌”按地貌学术语来使用。

[1]1982年,素有“丹霞痴”之名的地理学家李见贤(黄进)发表了《丹霞地貌坡面发育的一种基本方式》,这是中国论述丹霞地貌的第一篇论文。

这个时期正是中国旅游业大规模发展的起始阶段,丹霞地貌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1]1983年《地质辞典》首先提出丹霞地貌定义,“指厚层、产状平缓、节理发育、铁钙质混合胶结不匀的红色砂砾岩,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侵蚀、溶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形。

”这是学术界对丹霞地貌所下的第一个定义。

[1]从此之后,不同的辞书、专家对丹霞地貌的定义达到20种以上,甚至同一位专家对丹霞地貌所下的定义在几年之间也会发生很大变化。

而这些定义中的不同之处若从岩石地貌学的角度来看,是属于原则性的,各种定义彼此是不能合理共存的。

岩石地貌中的关键因素是构成地貌的岩石类型,对于构成丹霞地貌的岩石来说,多数人主张是碎屑岩中的砾岩和砂岩,有的则认为还应包括火山碎屑岩、红色碳酸盐岩、浅变质岩,甚至有人主张只要是能形成赤壁丹崖群的红色岩系就行。

此外,关于构成丹霞地貌的岩石的成岩环境也没有达成统一认识。

贵州赤水丹霞大瀑布8个字

贵州赤水丹霞大瀑布8个字

贵州赤水丹霞大瀑布8个字
贵州赤水丹霞大瀑布,位于我国贵州省赤水市境内,是一座集自然风光、地质奇观、生态景观于一体的旅游景点。

这里地貌独特,水资源丰富,以其壮观的瀑布和美丽的丹霞地貌而闻名于世。

赤水丹霞大瀑布高约70米,宽约100米,水流湍急,气势磅礴。

瀑布周围植被茂密,生态环境良好,为游客提供了一处天然氧吧。

在阳光的照射下,瀑布水花飞溅,彩虹映空,美不胜收。

此外,瀑布底部有一个天然水池,水质清澈,游客可以在此嬉水玩耍,感受大自然的清凉。

除了壮观的瀑布景观,赤水丹霞大瀑布周边还有丰富的丹霞地貌。

这里的丹霞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犹如大自然的画卷。

游客可以欣赏到各种奇特的地质景观,如观音岩、睡美人、仙姑石等。

这些天然景观与瀑布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来到赤水丹霞大瀑布,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自然美景,还可以了解到当地的红色文化。

景区内设有红军长征栈道,游客可以漫步其中,感受当年红军长征的艰辛。

此外,景区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让游客领略到当地民俗文化的魅力。

在游玩赤水丹霞大瀑布时,以下几点注意事项需牢记:
1.夏季瀑布水量较大,请确保安全,避免靠近瀑布边缘。

2.瀑布附近湿度较大,请携带雨具,以防湿身。

3.保护生态环境,不乱扔垃圾,共同维护美丽家园。

总之,贵州赤水丹霞大瀑布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集山水、地貌、生态、
文化于一体,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旅游价值。

5篇介绍贵州赤水丹霞的导游词范文.doc

5篇介绍贵州赤水丹霞的导游词范文.doc

5篇介绍贵州赤水丹霞的导游词范文赤水丹霞国家地质公园位于贵州省赤水市,地处四川盆地南缘,紧靠黔北大娄山北麓,扬子准地台西部。

是青年早期丹霞地貌的代表,其面积达00多平方公里,是全国面积最大、发育最美丽壮观的丹霞地貌。

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5篇介绍贵州赤水丹霞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5篇介绍贵州赤水丹霞的导游词范文(一)各位游客,欢迎你们参观享誉天下的赤水丹霞奇观。

赤水丹霞位于贵州省赤水市境内,是青年早期丹霞地貌的代表,其面积达00多平方公里,是全国面积最大、发育最美丽壮观的丹霞地貌。

赤水丹霞与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丹霞、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等6大著名丹霞地貌景区组合成为"中国丹霞",并在第三十四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四十个世界遗产、第八个世界自然遗产。

大家知道,丹霞地貌是我国南方红色岩系发育的一种特殊地貌。

它与古代丹霞分布地区沉积着厚厚的红色地层有关,当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岩层沿垂直节理方向发育,红层便被切割成一片片红色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形成我们如今看到的丹霞地貌。

而赤水丹霞不同于国内其他地方之处,在于它属于青年早期的丹霞地貌,也是丹霞地貌最美的阶段。

赤水丹霞不是单一丹霞地貌,而是结合了瀑布、湿地、山林等其他大自然的美景,森林覆盖率超过90%,被称为"绿色丹霞"和"覆盖型丹霞",这里有着大面积古老植被和各种珍稀濒危动植物,使赤水丹霞更具生态价值和观赏价值。

赤水丹霞以其艳丽鲜红的丹霞赤壁,拔地而起的孤峰窄脊,仪态万方的奇峰异石,巨大幽深的岩廊洞穴,优美迷人的丹霞峡谷等等,与绿色森林、飞瀑流泉相映成趣,形成了极高的旅游观赏价值。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专家前来搜奇探胜,赤水丹霞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之美、独特的地貌与景观之美和它以亘古的存在方式演绎、保存的自然遗产品位,开始剥开被岁月层层包裹的外壳,逐渐得到揭示。

浅析贵州省赤水市旅游资源的开发

浅析贵州省赤水市旅游资源的开发

代” 标志植物及其生存环境游览观光园林 , 正式命名为“ 中国
侏 罗纪 公 园 ” , 向 中外 游 人 推 出地 球侏 罗 纪 、 白垩 纪 自然 生 态 景观 , 展示 2亿年 前地 球 的原 生 态 自然 风 貌 。

赤水 市 旅游 资 源
( 三) 竹海森林国家公 园旅游资源
竹海 国家 森林 公 园在赤 水 市 葫市 镇境 内 , 距 离赤 水城 区 4 o
2 0 l O 年8 月 2日, 赤 水丹 霞 地 貌被联 合 国教科 文 组织 正 式
慈竹、 斑竹 、 水竹 、 甜竹、 苦 竹 等为 人 们 熟知 竹 类 的数 量 , 仅 就赤 水 特有 种 属的 箐竹 ( 方竹 属 , 又称 “ 金佛 山方 竹 ” ) 、 西风竹( 短枝 竹属) 、 赤 水 玉 山竹 ( 玉 山竹 属 ) 、 扒竹( 悬 竹属 ) , 以及 红壳 箭 竹 、 刺 箭竹 、 小箭 竹( 箭 竹属 ) 等而 言 , 就有 数十 万 竿 。
关键 词 : 赤水旅 游 ; 开发 ; 问题 ; 对策
赤 水市 位 于 贵州 遵义 西 北部 , 地处 云 贵高 原 与 四川盆 地 的 过 渡 地带 , 因美 丽 神密 的赤 水 市 河 贯 穿全 境 而得 名 , 更 因中 国 工农 红 军 “ 四渡赤 水 ” 出奇兵 而名 扬 中外 。东南 与 贵州 习水县 接
著名 的 “ 丹 霞 岩穴 奇观 ” 是 红石 野谷 景 区( 原名杨 家 岩景 区 ) 。 ( 二) 中 国侏 罗纪 公 园( 桫 椤 自然保 护 区 ) 旅游 资源 中国 侏 罗 纪公 园位 于 赤水 金沙 沟 桫 椤 国 家级 自然 保 护 区 的实 验 区 , 距赤水城 区 4 0公 里 , 是 世 界 上 唯 一 的侏 罗纪 地 球

兴义市旅游必去景点

兴义市旅游必去景点

兴义市旅游必去景点
兴义市位于贵州省西南部,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民俗文化的地方。

在兴义市旅游,必去的景点有很多,每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下面将介绍几个不可错过的兴义市旅游必去景点。

赤水丹霞:赤水丹霞地貌是兴义市的一大奇观,由赤水河冲刷形成,景色壮丽瑰丽。

在这里,红色的砂岩峰林、溶洞、飞瀑、清澈的河水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

游客可以徒步探索,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万峰林风景区:万峰林被誉为“中国南方的喀斯特奇观”,是兴义市最著名的景点之一。

这里有层峦叠嶂的石峰,独特的喀斯特地貌,还有丰富的植被和野生动物。

游客可以乘坐缆车俯瞰整个景区,感受壮观的自然风光。

马岭河大峡谷:马岭河大峡谷是一个集峡谷、溶洞、瀑布于一体的景区,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峡谷”。

这里崖壁陡峭,瀑布飞泻,气势磅礴。

游客可以乘坐漂流船在清澈的河水上畅游,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总的来说,兴义市拥有众多壮美的自然景观,每一个景点都值得一游。

无论是追寻自然之美还是体验原生态的风情,兴义市都能满足您的期待。

遵义市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

遵义市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
第 3 2卷第 3期
V0 I . 3 2 No. 3
企 业 技 术 开 发
T EC HNOL O GI C AL DE VEL OP MEN T OF ENT E RP RI S E
2 0 1 3 年 1 月
J a n . 2 0 1 3
遵义 市红色旅 游 与生态旅游 资源整合 开发研 究
1 遵义市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资源整合开发 的必 助生态旅游壮大 自己,生态旅游搭乘红色旅游 的列车发 要 性 展 自己,有利于形成遵义市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协调发
旅游资源整合是 指 “ 旅游资源的管理者和经营者根 展 、 良性互动的局面 , 促进二者的共 同发展 。 据区域旅游发展的总体 目标 和旅游市场供求情 况 ,借助 2 遵义市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可 法律 、 行政 、 经济 和技术 等手段 , 把各种 相关资源要素组 行性 合成为具有统一功能 的整体 ,从而实现区域旅 游资源市 场价值最大化和综合效益最大化 的过程” 。 遵义市红色旅 ①二者具有共 同的文化特质。红色旅游是一种重要 游与生态旅游资源很有必要进行整合开发 ,主要表现在 的文化旅游形式 ,是红色文化与旅游 的有机结合产生 的 集教育 、 娱乐、 休 闲于一体 的新型旅游方式 , 其本身具有 以下几 个 方 面 。 ①有利于提高旅游产品的档次 。随着旅游消费的不 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 意义 ,红色旅游所承载的以红色 既是 民族文化 的传承 , 又是社会 断成熟 , 旅游者对复合型产 品的需求增加 , 旅游产品中参 精神为核心的红色文化 , 先进文化 的宝贵资源 。 生态旅游是“ 前往相对没有干扰和 与组合 的要素越多 , 旅游产 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就越强 。 因此 ,对遵义市红色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整合 污染的区域 , 专 门为 了学 习 、 赞美 、 欣赏这些地 区的景色 。 在 生 态旅 游 的过 程 开发 ,能够形成复合型的产品 ,提 高遵义旅游产品的档 与 野生 动 植 物存 在 的文 化旅 游形 式 ” 次 。在整合开发过程 中, 有 利于实现资源共享 , 共同开发 中, 人们通过对旅游 目的地 良好的 自然生态 的感受 , 了解 旅游产品 , 形成在市场上 吸引力更 强的复合型旅游产 品。 当地 的 文 化 , 从 而 提 高热 爱 环 境 、 珍 爱 自然 、 注 重 环 保 的 ②有利于优化旅游产品结构 。遵义市拥有丰富的旅 意识 , 生态旅游发展 的过 程 中, 其文化 内涵也十分重要 。 游资源 ,其 中以遵义会议会址 为代表 的红色文化资源和 所以说 , 红色旅游 与生态旅游都属于文化旅游的范畴 , 红 以赤水丹霞为代表 的生态旅游资源是其典型代表 ,这些 色 旅游 资 源 与生 态 旅 游 资 源具 有 共 同的文 化 特质 。 资源类 型差异大 , 品味高 , 吸引力强 , 但这些高 品位的旅 ②二者在旅游功能上具有互补性。 在旅游功能上 , 红 游 资源 没 有 取 得对 应 的地位 。 随 着旅 游 业 的 发展 , 现 有 的 色旅游具有重要 的教育意义 , 其 突出功能在 于其学习性。 旅游产品结构单一 、 形式单调的缺陷越来越 明显 , 要增强 这一功能使红色景区主题严肃 , 具有一定 的教育意义 , 但 遵义市旅游业 的竞争力 , 必须优化旅游产 品结构。 整合开 对于追求高消费 、 高享受的现代人群来说 , 红色旅游的枯 发遵义红色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 ,能够 突出遵义旅 燥 、 严肃很难满足他们 的需要 。 很有说头 、 很有看头 、 没有 游资源的优势 ,改变红 色旅游与生态旅游产 品结构单一 玩头 , 是红 色旅游 的真实写照 , 除特定人群 以外 , 对其 他 的现 状 。 消费者吸引力较小 , 因其具有浓烈 的政治色彩 , 因而季节 ③有利 于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共 同发展 。 一方面 , 性 明显 , 客源状况起伏 大。 而生态旅游主要是为旅游者提 红色旅游是一种资源依赖型旅游 ,杜撰 和异地仿造红色 供放松身心 的场所 , 其 突出功能在于其休 闲性 。 这一功能 旅游 资源有损 红色旅游 的庄重性 , 是不 可取的 , 然而 , 红 使得生态旅游 的客 源市场相对红色旅游要更加广泛 , 但 其学习性又相对较弱 。 在旅游资源开发 中, 可以利用它们 作者 简介 : 禹玉环 ( 1 9 8 0 一 ) , 女, 贵 州瓮安人 , 硕 士研 究生 , 副教 授 , 研 功能上 的互补性 ,形成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互补发展 的

赤水丹霞景区景点介绍

赤水丹霞景区景点介绍

赤水丹霞景区景点介绍(实用版)目录一、赤水丹霞景区简介二、赤水丹霞的核心区三、赤水丹霞的主要景点四、赤水丹霞的独特特征五、赤水丹霞旅游攻略正文赤水丹霞景区位于我国贵州省赤水市,是一处以丹霞地貌、瀑布群、竹海、桫椤、原始森林为主要特色的自然景观。

赤水丹霞核心区面积为273.64 平方公里,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丹霞地貌景区,也是中国丹霞项目中面积大的丹霞景观。

2010 年 8 月 2 日,赤水丹霞与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等六大著名丹霞地貌景区组合成为中国丹霞,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八个世界自然遗产项目。

赤水丹霞景区不仅是单一的丹霞地貌,还结合了瀑布、湿地、翠林等其他大自然的美景。

其中,赤水大瀑布(十丈洞瀑布)是景区内最为壮观的景点之一,瀑布高 76 米、宽 80 米,被誉为“世界丹霞地貌第一瀑”。

此外,景区内还有燕子岩景区、四洞沟等各大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赤水丹霞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世界上颇为典型、优美、生态环境多样、景观配置佳的丹霞景观代表。

丹霞地貌与大面积古植被和 2359 种动植物、珍稀濒危动植物共存,是赤水丹霞独特的特征。

这些自然景观点缀在原始森林、竹海、桫椤之间,犹如红宝石镶嵌在绿洲之中,堪称世界罕见的绿色丹霞景观。

前往赤水丹霞旅游的游客们,可以欣赏到壮观的丹霞地貌、瀑布群、竹海、桫椤、原始森林等自然景观。

如果想要深入了解赤水丹霞的独特魅力,可以参考以下旅游攻略:1.提前了解景区的开放时间、门票价格等实用信息;2.根据个人兴趣和时间安排,选择合适的景点游览;3.保护生态环境,不乱扔垃圾、不损坏景观;4.携带防晒、雨具等随身物品,确保旅途中的舒适与安全。

总之,赤水丹霞景区是一个集自然景观、生态环境、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胜地。

赤水丹霞

赤水丹霞

赤水丹霞赤水丹霞位于贵州省赤水市境内,是青年早期丹霞地貌的代表,其面积达1200多平方公里,是全国面积最大、发育最美丽壮观的丹霞地貌。

赤水丹霞与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等6大著名丹霞地貌景区组合成为“中国丹霞”,并在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表决,成为我国第8个世界自然遗产项目。

丹霞地貌的定义丹霞地貌是我国南方红色岩系发育的一种特殊地貌。

当地古时曾沉积着厚厚的红色地层,当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岩层沿垂直节理方向发育,红层便被割成一片片红色孤立的山和陡峭的奇岩怪石,形成我们如今看到的丹霞地貌。

赤水丹霞概况赤水丹霞核心区面积273.64 平方公里,缓冲区448.14平方公里,总面积721.78平方公里。

是中国丹霞项目中面积最大的丹霞景观。

赤水的典型丹霞地貌主要发育于赤水市南部地区,赤水河将核心区分为东西两片,东片(核心区172.22平方公里,缓冲区194.73平方公里)是赤水丹霞地貌分布面积最大、地貌形态最典型的区域主要包括葫市以南、赤水河以东、习水河以西的地区,主要为流水深度侵蚀切割形成的山原峡谷地貌。

西片(核心区101.42平方公里,缓冲区253.41平方公里)位于赤水河以西、风溪河以东的赤水市西南部地区,河流切割程度小于东片,以高原峡谷为主。

赤水丹霞幽深的峡谷、红崖绝壁、溪流飞瀑以及茂森的森林和竹海等要素的有机组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丹霞地貌景观。

赤水的丹霞地貌按岩屑特征属于砂岩丹霞地貌,虽然本区出露的地层包括砂岩、砾岩、泥岩、页岩、泥灰岩甚至煤层等多种岩性,但砂岩的分布范围是最广的,尤其是白垩系嘉定统夹关组的厚层长石石英砂岩构成了赤水丹霞地貌发育的主体地层,陡顷节理十分发育,在流水、崩塌的作用下往往会形成高大雄伟的陡崖坡,坡面垂直光滑。

赤水丹霞世界自然遗产范围(图中绿色部分)地层的产状赤水丹霞属近水平丹霞地貌,提名地除了东南部的侏罗系地层倾角较大外,大部分地区地层产状平缓,一般在10°以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赤水丹霞生态旅游开发初探-旅游管理
贵州赤水丹霞生态旅游开发初探
杨丽
本文通过对赤水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与研究,探讨了目前赤水丹霞关于发展生态旅游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面临的各种问题,在分析现有旅游相关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在资源开发的理念、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矛盾问题、旅游硬件设施建设、项目资金引进等对策和建议。

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多样化,旅游这一产业的兴起正在逐步加深对人们生活质量的影响,并呈现出各式各样不同的旅游类型,但在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相互矛盾作用的情况下,生态旅游的出现有效的解决了如何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而得到许多专家学者的好评,更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重视和迅速的发展。

在贵州旅游大发展的今天,赤水生态旅游已经成为新时期贵州旅游发展的一张王牌,特别是赤水丹霞申遗的成功,给赤水的生态旅游带来了新的契机,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赤水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但在旅游开发和管理过程中仍存在不足,要用科学的合理的开发理念对生态旅游进行整体规划和打造,构建赤水丹霞生态旅游品牌,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环境优势,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到贵州旅游。

一、赤水丹霞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一)赤水自然资源
赤水市海拔220m—1700m左右,属于中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湿润,年降雨量1279毫米,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3%,居全省第一,由于赤水市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于亚热带植物生长,生物资源也特别丰富,
植被类型大致分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和竹林四个纲群,市内具有多姿多采的瀑布类型、千姿百态的竹林景观、丰富繁多的生物种类以及典型的丹霞地貌,这些构成了多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而赤水又被誉为镶嵌在中国西部的“宝石”,素有“千瀑之市”、“丹霞之冠”、“竹子之乡”、“桫椤王国”的美誉。

(二)赤水人文资源
赤水市在贵州省的西北部,与四川南部的泸州等市接壤,是川黔边贸的重要纽带、也是这一地区的经济文化重镇,是黔北通往巴蜀的重要门户,素有“川黔锁钥”、“黔北边城”之称。

全市仅“省保”文物单位就有十余处,在省内并不多见。

赤水还是当年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举世闻名的“四渡赤水”,使赤水成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圣地。

赤水具有多元文化的特点,第一,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丰富多彩,表现在受巴蜀文化和贵州夜郎文化以及荆湘文化影响至深;第二,特色文化内容丰富,包括桫椤、竹子、丹霞、瀑布、盐运等地域文化;第三,红军长征文化成为经典,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出奇兵,震惊中外,威名远扬,除三渡赤水外其余都在赤水境内完成。

(三)赤水旅游市场发展统计
赤水市旅游局最初成立于1988年,1988年到1999年期间赤水旅游产业发展十分缓慢,旅游市场格局单一而薄弱,国内旅游仅有小规模的差旅和公务活动,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出境旅游。

1988年年接待游客不足5000人次,游客来源主要为周边地区的商务、探亲访友游客,不过经过近30年的发展,客源市场扩大到四川、重庆、长三角、珠三角、西北等地,游客增长近500倍,年均增幅达30%以上。

2011年,赤水市游客人数达253.62万人次,同比增长44.4%,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66亿元,同比增长40.1%,到2015年上半年,游客人数达到321.1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4.28亿元。

二、赤水丹霞生态旅游开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开发层次低
赤水的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是由于贵州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处在全国各省的末端,财政收入少,用于旅游项目开发方面的资金也就有所欠缺,对于生态旅游开发的资金投入不足,目前的生态旅游项目仅仅在于一般的观光,缺乏体验型旅游项目,除此之外,贵州发展生态旅游的理念不够成熟,表现得比较保守,有着优异的资源却不会利用,不会打造经典景区,创造旅游品牌,缺乏优秀的景区管理人才。

(二)生态旅游市场促销宣传力度欠缺
赤水在贵州的旅游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旅游收入也名列前茅,但相比与之毗邻的云南、四川、广西,在旅游的收益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根据历年的旅游统计资料显示,贵州旅游经济效益与这三个省份相差甚远,贵州省的海外游客只占到三省平均值的1/4,足以反映出赤水旅游市场在海外地区的占有率极少,赤水有不少风景区在国内外都具有优越性,但由于宣传力度不足,一直不被世人所知,生态旅游景区主要有五柱峰景区,景区面积20平方公里,由元厚古镇、小金驿沟、世外桃园、太阳谷、犁辕沟、豹子谷等六大风景区构成;金沙沟国家级桫椤自然保护区,十丈洞瀑布景区,赤水竹海森林公园,燕子岩竹海,丙安楠竹竹海,四洞沟瀑布群,这些都是上乘的生态旅游资源,但是由于在市场宣传和促销上的力度不强,大都不被旅游者所熟知。

(三)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众所周知,贵州是以喀斯特地貌而著称的省份,赤水市又是贵州喀斯特地貌的佼佼者,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恢复,甚至会导致旅游资源的消失,所以在开发的初期就要长远打算,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切勿先利用后保护,目前有部分投机主义者在开发和经营的认识上,有所误解和偏差,对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理解不够彻底,忽视了旅游开发容易对环境造成不可恢复的破坏,低估了环境破坏、生态失衡后带来的反作用力。

(四)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匮乏
我国旅游业的兴起相对于国外起步较晚,有关旅游学的研究也是十分落后,旅游专业人才寥寥无几,贵州作为一个西部落后地区,很难跟上全国步伐,在旅游方面的教育更是相差甚远,主要表现在专业旅游学校的开设数目量少,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的设置较晚,很明显已经滞后于目前旅游发展的增长速度,导游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有限,有关导游的培训机制落后,影响了导游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三、赤水丹霞生态旅游建设对策分析
(一)制定生态旅游规划
生态旅游是一种全新的高层次、高品位的旅游方式,生态旅游规划同传统的追求经济效益的旅游规划相比,更需要注重以生态旅游的核心即以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及其环境为总的开发指导思想,严格按照生态旅游的开发原则和方法,对景区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开发的同时有必要进行相关的生态旅游规划研究。

第一要确保规划者对赤水生态环境具有实际的研究成果;第二要了解旅游地资源和环境的价值及特点,研究资源与环境保护区之间的关系,在协调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确定相应的开发利用方式、强度与次序;第三要合理规划旅游景区的游客容量,考虑科学的布局设计,避免人满为患,尽量分散游人,以保证旅游的体验质量;
第四是加强旅游产业之间的互动性,旅游相关行业要协调发展,不盲目扩大规模和功能范围,相同行业之间形成良性的竞争。

(二)改善投资环境加大资金投入
政府应该牢牢把握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十二五”规划的有利政策和机遇,争取国家加大对赤水市打造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的资金投入,解决“资金难问题”,加强投资引导、资金管理和合理分配,构建生态旅游投资项目平台,以保证生态旅游开发建设与资金回投建设,政府应积极主动的建立招商中介机构,建立生态旅游发展基金组织等;另一方面,借鉴国外一些发展生态旅游的成功经验,节约资金,大力发展林副产品加工业,对已经建设投产的林竹加工进行改造以适应新的市场变化,同时,也可开发一些与生态主题符合的旅游商品,大力发展旅游经营业,吸收闲散资金,为进一步的发展积累原始资金。

(三)品牌打造与人才引进机制建设
人们之所以倾向于有知名度的旅游景区,是因为他们认为品牌代表了质量、信誉、价值等一切好的标准,赤水市在全国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明显,但由于缺乏宣传和市场公关,使自己的形象没有很好地呈现出来,所以,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网络、媒体、请知名导演制作宣传片等各种方式加大赤水生态旅游形象的展示,立足地区特色,打造国内旅游地域品牌,与此同时,要加大对生态旅游教育的投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旅游管理团队,引进学历高的旅游开发专业人才,重视对景区工作人员的培训,不仅加强生态旅游人才的专业素质培养,同时注重其道德素质的提升,通过一些人才引进制度的制订,实现人才专业化,招聘规范化,使用科学化的人才开发和管理机制。

生态旅游是一个开发综合性强,需要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的高层次旅游项目建设,只有高素质的旅游专业管理人才和
旅游服务人才进行合理的科学的经营管理,才能开发出精品专项旅游,实现生态旅游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

(四)普及生态旅游知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通过普及和宣传生态旅游知识,使旅游者和旅游从业者了解生态旅游的重大意义,让他们了解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认识到生态旅游资源的脆弱性,提倡大家一起来履行保护我们的共同家园的义务,对各类环境管理条例进行宣传教育,合理约束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行为,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环境伦理学学习,形成其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可以在景区的温馨提示标语上进行创意设计,以显得其生动、有趣,及时有效的提醒旅游者规范自己的行为,促进对生态旅游区的保护;坚决杜绝购买和售卖保护物种的买卖行为,一经发现严厉处罚。

提高当地广大群众的自然保护意识,帮助农民植树种林,鼓励企业开发深加工旅游产品,努力发展地区经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对生态旅游开发进行规范和监督,对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以及破坏保护区生态的行为进行惩罚,遵循开发与保护相统一的原则,及时对自然保护区的环境问题进行治理,把保护区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维护放在首位,只有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才能真正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作者单位:遵义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