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料配比设计方法.doc

合集下载

c15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

c15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

c15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一、引言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混凝土的需求日益增长。

传统的混凝土材料在强度、耐久性等方面已经无法满足一些特殊工程的需求。

为了降低混凝土的自重、提高其保温性能,研究C15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C15轻集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其性能分析,为相关领域提供参考。

二、C15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原理1.轻集料的选择C15轻集料混凝土中的轻集料主要包括膨胀珍珠岩、陶粒、浮石等。

选择时应考虑其密度、强度、吸水率等指标,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水泥与粉煤灰的配比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胶结材料,其用量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成本。

粉煤灰是一种矿物掺合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抗碳化性和耐久性。

合理的水泥与粉煤灰配比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成本,提高其性能。

3.骨料的级配骨料的级配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有很大影响。

在C15轻集料混凝土中,应选择适宜的骨料级配,使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和足够的强度。

4.水泥浆体与轻集料的适应性水泥浆体与轻集料的适应性是影响混凝土性能的关键因素。

通过调整水泥浆体的流动性和稠度,使其与轻集料充分拌合,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1.水泥用量根据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的规定,C15轻集料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为250-350kg/m。

2.粉煤灰用量粉煤灰的用量一般为水泥用量的10%-30%,可根据具体工程需求进行调整。

3.骨料用量骨料的用量取决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要求。

一般而言,骨料用量为1000-1500kg/m。

4.水泥浆体与轻集料的拌合比例水泥浆体与轻集料的拌合比例应根据试验确定,以确保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四、C15轻集料混凝土性能分析1.强度性能C15轻集料混凝土的强度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

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可以使其28天抗压强度达到15MPa。

2.耐久性能C15轻集料混凝土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能,可有效抵抗冻融循环、碳化等环境作用。

级配配合比设计

级配配合比设计

级配配合比设计
级配配合比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工程设计过程,它涉及到各种不同的因素和要素。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到不同的需求和限制,以确保最终的设计能够满足所有的要求,并且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我们需要明确设计的目标和要求。

这包括设计的性能指标、使用环境和条件、以及预期的使用寿命等。

只有明确了这些目标和要求,我们才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和选择合适的级配配合比。

我们需要对材料进行评估和选择。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性能,我们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材料的特性来选择合适的材料。

这包括对砂、石、水泥等材料的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和工程性能进行评估和分析。

然后,我们需要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是一种复合材料,由水泥、砂、石和水等组成。

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我们可以控制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等。

在配合比设计中,我们需要考虑到水灰比、砂石含量和砂石粒径等因素。

在进行配合比设计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到施工工艺和条件。

不同的施工工艺和条件会对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产生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在设计中考虑到这些因素,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我们需要进行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验和验证。

通过试验和验证,我们可以评估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对设计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级配配合比设计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程设计过程。

只有在考虑到各种因素和要素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设计出满足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并确保最终的工程质量和性能。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优化,我们可以提高工程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并为人类的生活和发展做出贡献。

轻集料配合比设计资料

轻集料配合比设计资料

轻集料混凝土富余填充配合比设计理论中国混凝土网[2007-6-11] 人才我要建站行业地图专业搜索征订网刊摘要:通过对LC45 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的研究, 在现有的2 种配合比设计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富余填充配合比设计理论, 并对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和确定了富余填充系数等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 以达到对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在实际应用中配合比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的目的。

关键词:富余填充; 轻集料; 配合比中图分类号: TU528.2 文献标识码: A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以其轻质高强和良好的工作性能逐渐被人们所认可并应用于大量工程之中, 然而由于轻集料本身性能的不稳定性, 导致其配制较普通混凝土要困难。

尽管很多专家试验研究总结出了2 种较为合理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但仍存在很多问题。

为此, 本文在原有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富余填充配合比设计方法, 将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进一步优化。

1 现有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及其缺点1. 1 常用的计算公式及方法目前常用的计算轻集料混凝土的强度公式有2 种形式[1], 即:R28=b1c/w+b2 rk+b3VQ+a; ( 1)式中: R28 为轻集料混凝土28 d 抗压强度, MPa; c/w为轻集料混凝土的有效水灰比; rk 为轻集料的颗粒密度; VQ 为轻集料实际用量; b1、b2、b3、a 为试验参数。

R28=b1Rc+b2c/w+b3RT- a。

( 2)式中: Rc 为水泥实际强度, MPa; RT 为轻集料筒压强度, MPa; 其他符号同前。

由公式可以看出, 其表达方式仅能反映通过正交试验所确定的各因素对强度的影响, 而且这2 种公式从量纲分析来看是不一致的, 应用起来也不方便。

为此一些专家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研究, 确定了现在正在采用的2 种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即: 松散堆积体积法; 绝对体积法。

1. 2 松散堆积体积法与绝对体积法的缺点其设计步骤按《轻集料混凝土技术规程》JGJ51-2002 操作。

C50混凝土配比设计

C50混凝土配比设计

C50混凝土配比设计一、原材料1.集料商品混凝土中集料体积大约占商品混凝土体积的3/4,由于所占的体积相当大,所以集料的质量对商品混凝土的TRANBBS技术性能和生产成本均产生一定的影响,在配制C50商品混凝土时,对集料的强度、级配、表面特征、颗粒形状、杂质的含量、吸水率等,必须认真检验,严格选材。

(1)细集料。

砂材质的好坏,对C50以上商品混凝土的拌和物和易性的影响比粗集料要大。

优先选取级配良好的江砂或河砂。

因为江砂或河砂比较干净,含泥量少,砂中石英颗粒含量较多,级配一般都能符合要求。

山砂一般不能使用,山砂中含泥量较大且含有较多的风化软弱颗粒。

砂的细度模数宜控制在2.6以上,细度模数小于2.5时,拌制的商品混凝土拌和物显得太粘稠,施工中难于振捣,且由于砂细,在满足相同和易性要求时,增大水泥用量。

这样不但增加了商品混凝土的成本,而且影响商品混凝土的技术性能,如商品混凝土的耐久性、收缩裂缝等。

砂也不宜太粗,细度模数在3.3以上时,容易引起新拌商品混凝土的运输浇筑过程中离析及保水性能差,从而影响商品混凝土的内在质量及外观质量。

C50泵送商品混凝土细度模数控制在2.6-2.8之间最佳,普通商品混凝土控制在3.3以下。

另外还要注意砂中杂质的含量。

(2)粗集料。

粗集料的强度、颗粒形状、表面特征、级配、杂质的含量、吸水率对C50商品混凝土的强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级配是集料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指标,对商品混凝土的和易性及强度有着很大的影响。

配制C50商品混凝土最大粒径不超过31.5mm,因为C50商品混凝土一般水泥用量在440-500kg/m3,水泥浆较富余,由于大粒径集料比同重量的小粒径集料表面积要小,其与砂浆的粘结面积相应要小,其粘结力要低,且商品混凝土的均质性差,所以大粒径集料不可能配制出高强度商品混凝土。

集料的级配要符合要求且集料的空隙要小,通常采用二种规格的石子进行掺配。

如5-31.5mm连续极配采用5-16mm和16-31.5mm二种规格的碎石进行掺配。

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1、前言《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对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作了重大修改。

规范发布后,各施工单位对此十分重视,努力执行新规范的三阶段配合比设计方法,不少单位取得了成功的经验,认为新方法对提高沥青混合料的质量非常重要。

然而,据笔者在一些工程调查中了解,发现有一些单位对新方法并不理解,仍然按老方法操作,或者嫌麻烦,碰到一些指标不合格或试验有困难就放弃了。

应该严肃指出,国家颁布的规范具有法规性质,它不同于一般的学术著作,规范具有其严肃性,各单位应该认真执行。

不理解或不明确的地方应该积极咨问,对规范的规定或条文有意见可以向交通部或主编单位提出,以便使规范迅速贯彻并不断改进。

为推广执行新规范,本文以某高速公路工程中面采用AC—25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过程作为一个实例,详细说明新方法的具体步骤和做法,帮助理解新方法,每一步都按照规范附录B 规定的方法进行。

各单位可以参照本文介绍的方法步骤,进行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2、材料选择和原材料试验对任何一个工程,在配合比设计之前,材料选择和原料试验是不可缺少的步骤,只有所有指标都符合规范第4章要求的材料才允许使用。

2.1沥青本工程地处规范附录A规定的温区,按规定选择℃沥青标号为AH—90。

进口沥青到货后按试验规程要求取样,并委托交通部公路工程质量检测中心进行要求,其主要技术指标如表1。

表中工程招标合同对规范规定的要求作了一些调整,10℃延度是参照“八五”攻关成提出的,只要不降低规范要求,是允许的。

表1沥青质量试验结果2.2矿料2.2.1粗集料采用某石场的石灰岩碎石,各种材料筛分结果如表2。

在采石场采集的样品中,名义为S7号碎石(方孔筛10~30mm)规格的样品实际上是S6号碎石,其中小于26.5mm部分仅78.1%,不适于配制AC-25沥青混凝土,试验时必须将大于26.5mm部分筛除后使用,以符合生产时的实际情况(大于26.5mm料作为超粒径料排出)。

ATB-25生产配合比

ATB-25生产配合比

ATB-25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及配合比验证报告1 概述1.1 概述生产配合比设计过程:先将二次筛分后进入热料仓的材料取出筛分,确定各热料仓的材料比例,同时反复调整冷料仓进料比例,以达到供料均衡,设定3.1%、3.4%、3.7%、4.0%、4.3%五个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检验各项指标是否满足规范要求,不满足要求应重新调整热料仓比例,进行级配设计。

同时按生产配合比拌制的混合料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和ATB-25的体积性质及空隙率的要求,如果不符合,应调整级配和油石比使其符合设计要求和ATB-25标准。

最后按生产配合比拌和混合料,采用马歇尔试验方法进行试验验证,来验证生产配和比的各项性能指标。

1.2 设计依据本合同段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采用现行规范规定的马歇尔法进行设计,设计采用的有关技术规程和依据有:(1)《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3)《公路工程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6)《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1.3 原材料来源本项目ATB-25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试验所采用的集料为凉水石场生产的玄武岩,集料粒径规格分别为 19.0-26.5mm、9.5-19.0mm、4.75-9.5mm、2.36-4.75mm和S16(0-2.36mm);矿粉为磐石石粉厂生产;消石灰产地图们;沥青采用延边路兴沥青储运站提供的盘锦产70号道路石油沥青。

2 原材料试验2.1 沥青沥青试验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2000的要求和方法进行,沥青性能指标试验结果和设计要求见表2-1所列。

70号沥青试验结果表2-1试验结果表明:盘锦产70号道路石油沥青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本项目技术要求。

c15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

c15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

c15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一、引言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对混凝土技术的创新与优化日益受到重视。

C15轻集料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环保建筑材料,以其自重轻、强度高、耐久性强等优点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C15轻集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性能测试,以期为相关领域提供参考。

二、C15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原理1.轻集料的选择与应用C15轻集料混凝土中的轻集料主要包括陶粒、膨胀珍珠岩、泡沫混凝土等。

选择合适的轻集料可有效降低混凝土的自重,提高其保温、隔热性能。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设计要求及施工现场条件选择适宜的轻集料。

2.水泥与矿物掺合料的配比C15轻集料混凝土水泥用量一般在250-350kg/m。

在此基础上,根据工程需求,可选择性添加矿物掺合料,如粉煤灰、矿渣粉等。

矿物掺合料的加入可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性能及耐久性。

3.骨料的级配与用量骨料级配对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具有重要影响。

C15轻集料混凝土中骨料的最大粒径应控制在25mm以内。

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合理调整骨料级配,使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工作性和稳定性。

骨料用量的确定应结合水泥用量和轻集料用量,以满足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要求。

4.水泥浆体的调整水泥浆体是混凝土的基本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整体性能。

通过调整水泥浆体的组成,如水胶比、水泥用量等,可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粘聚性和抗离析性。

三、C15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1.确定水泥用量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工程要求,首先确定水泥用量。

一般情况下,C15混凝土水泥用量为250-350kg/m。

2.选择合适的矿物掺合料根据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矿物掺合料,并确定其掺量。

矿物掺合料的掺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混凝土的性能。

3.确定骨料级配与用量根据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要求,进行骨料级配的调整。

同时,结合轻集料的用量,确定骨料的总用量。

4.调整水泥浆体性能通过调整水胶比、水泥用量等参数,优化水泥浆体的性能。

矿料配合比详解

矿料配合比详解

D/16 D/8 D/4
D/2
dmax=D
100 P(%)
半对数坐标中为一曲线 50
0 D/256 D/64 D/16
D/4
lg D D
②最大密度曲线n幂公式 (泰波公式)
P
100
d
n
D
n——实验指数在0.3 ~ 0.7 之间
该公式给出了一个较好的骨料级配的实 际应用范围。
取n=0.35、0.40、0.45、0.50、0.55时五种 级配组成见下表
整。 ③Excel电子表格法 该方法利用试算法原理,可根据矿料级
配曲线及时作出试算和调整,直到满足 要求。(该方法在此省略)
(2)图解法
修正平衡面积法 图解法步骤:
假设有A、B、C、D四种规格的矿质集 料和已知的工程级配要求范围。
通过筛分析已知它们各自的通过百分 率(%)。
用修正平衡面积法求出满足工程级配 要求的矿质混合料配合比。
(四)矿质混合料的组成设计
1.级配理论
(1)级配曲线
①连续级配曲线 定义—— 是一种各级粒径颗粒均有,由
大到小且相互有一定比例关系的平滑曲 线。 横坐标用粒径尺寸的对数表示——lgdi 纵坐标用通过百分率Pi(%)表示,常用 坐标。
P(%)通过率 100
连续级配曲线
0
粒径尺寸 lg d
筛分析参数:
级配曲线的调整方法:
应使0.075mm(控制矿粉量)、2.36mm (控制细集料量)、4.75mm(控制粗集 料量)筛孔在内的较多筛孔的通过百分 率接近工程设计级配要求值。
对交通量大、轴载重的公路,宜偏向级 配范围的下(粗)限;对中小交通量或 人行道路等宜偏向级配范围的上(细) 限。

配合比配制过程报告(模板)

配合比配制过程报告(模板)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配制过程报告(模板V1.0)目标:基于质量管理水平的配合比优化一、编制依据所有相关的标准、规范、规程、原材料标准、指南,设计文件要求二、确定(砼、原材料)技术参数借鉴类似工程配合比,综合考虑施工经验、设备、管理水平、编制依据、工艺要求等,细致说明如何确定(砼、原材料)技术参数,包括原材料技术参数验证三、配制过程(一)基准配合比尽可能采用多种配合比设计理论进行计算(二)追求实验室配合比技术经济指标的过程必须有正交实验法(至少考虑外加剂用量、水泥用量、掺合料用量三个因素)的过程,每个配合比应说明单方单价(三)原材料质量合理波动对砼技术参数的影响主要指集料含泥量、碎石的针片状含量(四)施工配合比尤其要考虑施工现场温度变化、相应养护(方法)对砼技术参数的影响四、施工注意事项五、成品砼技术参数数理统计施工过程中,对配合比强度进行数理统计分析,检查强度的波动性和富余系数,必要时对配合比进行过程优化。

六、基于管理水平的配合比优化沥青混凝土配合比配制过程报告(模板V1.0)目标:选择集料,通过矿料比例的小区间调整得到合理配比一、编制依据所有相关的标准、规范、规程、原材料标准、指南,设计文件要求二、确定(砼、原材料)技术参数借鉴类似工程配合比设计和使用情况的成功经验,综合考虑施工、管理水平、编制依据等,细致说明如何确定(原材料、混合料)技术参数三、原材料选择(一)沥青混凝土用集料选择,应依以下顺序综合考虑确定:1)料源特性材料强度、粘附性、吸水性、供应量满足要求。

2)加工特性材料的规格、粒型、粉尘含量等指标满足规范要求。

3)经济性满足1)、2)两条后再进行经济性比较分析(二)沥青1)技术指标2)经济性(三)矿粉1)技术指标2)经济性三、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根据设计要求、经验,设计至少3种不同级配,确定相应的最佳沥青用量2)进行体积指标测试及沥青混合料性能检验3)选择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的配合比,进行经济性分析4)综合技术指标、混合料施工性能(是否容易产生离析、是否好压实等)、经济指标,确定合理的配合比。

混凝土配比技术规范

混凝土配比技术规范

严格按照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进行砼配合比设计,是保证砼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

砼有四项技术性质,即工艺性质,力学性质,砼的变形,和砼的耐久性。

砼配合比设计,要按照这四项技术性质,分别满足设计强度的要求,满足施工和易性的要求,满足耐久性的要求,以及满足经济性的要求。

在公路工程监理实践中,发现部分工地试验室,设计砼配合比当中,存在不满足四项要求的现象。

尤其突出的是低强度等级砼配合比设计,水灰比与单位水泥用量,低于相关规范的规定。

水下砼配合比设计,砂率与单位用水量,低于相关规范的规定等等。

水灰比、砂率、单位用水量,是砼配合比设计的三大参数。

正确运用这三大参数,决定砼配合比设计的成败。

有的工地试验室,在低强度等级砼配合比设计中,运用给定的计算公式,所求出的水灰比较大。

水灰比越大,单位水泥用量则越小,没有对照相关规定就直接指导施工,是严重的设计错误。

因为,砼结构所处环境不同,耐久性要求对其约束也有所不同。

如设计强度等级C15的砼配合比,坍落度30mm,水泥强度等级32.5,单位用水量189kg/m3。

按照公式计算,水灰比为0.66,水泥用量为286kg/m3,计算方法没有错误。

经过监理审核,对照JTJ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表11.3.4的规定。

表11.3.4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混凝土结构所处环境无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kg/m3)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kg/m3)温暖地区或寒冷地区,无侵蚀物质影响,与土直接接触0.602500.55275严寒地区或使用除冰盐的桥涵0.552750.50300受侵蚀性物质影响0.453000.40325注:①本表中的水灰比,系指水与水泥(包括外掺混合材料)用量的比值。

②本表中的最小水泥用量,包括外掺混合材料。

当采用人工捣实混凝土时,水泥用量应增加25kg/m3。

当掺用外加剂且能有效地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时,水泥用量可减少25kg/m3。

ac-16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收集资料

ac-16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收集资料

设计说明1、本次试验严格按照交通部颁发的《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及《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等进行。

2、AC-16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试验中所采用的原材料如下:沥青:江苏宝利A-70#沥青。

骨料:三才合成碎石厂碎石。

填料:石灰石矿粉和普通硅酸盐水泥。

3、在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时,所有集料均为水洗筛分。

4、在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成型过程中,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为160-165℃、成型温度为150-155℃。

5、沥青混合料最大相对密度采用真空实测法,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毛体积密度采用表干法测定。

6、在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成型过程中沥青混合料采用双面击实75次成型试件。

7、试验结果:经过室内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及相关验证试验,确定AC-16沥青混合料的生产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油石比为%。

其各种指标见有关设计图表。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二O一一年三月十日一.原材料试验各种热料仓矿料密度试验结果二、 AC-16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热料筛分试验及矿料组成级配:各种矿料筛分试验及矿料组成级配三、AC-16沥青混合料生产配比试验2、根据上表数据,AC-16沥青混合料沥青用量确定图如下`从上表及图中结果求取最佳OAC:1、从图中选取毛体积密度峰值,稳定度峰值,目标空隙率中值及饱和度中值所对应的油石比a1,a2,a3及a4,取其平均值即OAC1=(a1+a2+a3+a4)/4;2、再取其共同范围即OAC2= ( OACmin+ OACmax)3、然后得到最佳油石比OAC=(OAC1+ OAC2)/2由上图可知,OAC1=+++/4=OAC2=+/2=OAC=(OAC1+OAC2)=(4. 9+/2=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OAC=%,其各项技术指标如下表:(2) AC-16沥青混合料浸水马歇尔试验结果经过马歇尔试验方法确定AC-16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油石比为%,残留稳定度%,冻融劈裂TSR=,动稳定度1657次/mm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组成混凝土各种材料的用量比例。

混凝土配合比表示方法——(1)单位用量表示法——以每1m3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的用量(Kg)表示;(2)相对用量表示法——以水泥的质量为1,其它材料的用量与水泥相比较,并按“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灰比”的顺序表示。

一、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1、施工工作性的要求满足拌和、运输、浇筑、捣实等要求。

2、设计强度的要求应满足结构设计或施工进度所要求的强度和其它有关力学性能的要求。

3、耐久性的要求满足抗冻性、抗渗性等耐久性的要求。

4、经济性的要求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节约水泥,合理利用原材料,降低混凝土的成本。

二、配合比设计方法及步骤1、三个参数及其确定原则①水灰比;②砂率;③单位用水量。

(1)原材料情况①水泥品种和实际强度、密度。

②砂、石特征。

品种、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含水率、级配;细度模数、最大粒径、压碎值。

③拌和水水质及水源。

④外加剂品种、名称、特性、适宜剂量。

(2)混凝土强度等级图5-31 混凝土配合比三个参数的确定原则(3)工程耐久性要求混凝土所处的环境条件、抗渗、抗冻、耐磨等性能。

(4)施工条件及工程性质包括搅拌和振捣方式、要求的坍落度、施工单位的施工及管理水平、构件形状及尺寸、钢筋的最小净距等。

三、配合比设计的方法与原理1、体积法的基本原理)(L m m m m gg ss ww cc 1000100=++++αρρρρ (5-21)2、质量法的基本原理cp w s g c m m m m m =+++0000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分四步进行,此过程共需确定四个配合比。

第一步:计算——确定初步配合比。

第二步:试配、试验、调整——确定基准配合比。

第三步:成型、养护、测定强度——确定实验室配合比。

第四步:换算——确定施工配合比。

(一)计算——确定初步配合比 1、确定混凝土的配制强度(o cu f ,)(1)计算配制强度o cu f ,≥k cu f ,+1.645σ (5—22)(2)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的确定 ①计算1122--=∑=n f n fni cuicu μσ, (5—23)②查表(1)按混凝土要求强度等级计算水灰比)(,b cea o cu WCf f αα-= (5—24)g ce c ce f f ,⋅=γ (5—25)ceb a o cu ce a f f f C W⋅⋅+⋅=ααα,(2)按混凝土要求的耐久性校核水灰比 3、选定单位用水量(wo m ) (1)水灰比在0.40~0.80范围时,3 (2)水灰比小于0.40的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凝土用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AC-13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

AC-13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

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1.矿质混合料组成设计(1)根据道路等级、路面结构层位及结构层厚度等方面要求,按照上述方法,选择适用的沥青混合料类型,并按照表8 — 22和表8 — 23(现行规范)或8 —24和表8 —25(新规范稿)的内容确定相应矿料级配范围,经技术经济论证后确定。

(2)矿质混合料配合比计算1)组成材料的原始数据测定按照规定方法对实际工程使用的材料进行取样,测试粗集料、细集料及矿粉的密度,并进行筛分试验,测定各种规格集料的粒径组成。

2)确定各档集料的用量比例根据各档集料的筛分结果,采用计算法或图解法,确定各规格集料的用量比例,求得矿质混合料的合成级配。

矿质混合料的合成级配曲线必须符合设计级配范围的要求,不得有过多的犬牙交错。

当经过反复调整仍有两个以上的筛孔超出设计级配范围时,必须对原材料进行调整或更换原材料重新设计。

通常情况下,合成级配曲线宜尽量接近设计级配中限,尤其应使0.075mm、2.36mm、4.75mm等筛孔的通过量尽量接近设计级配范围的中限。

对于交通量大、轴载重的道路,合成级配可以考虑偏向级配范围的下限,而对于中小交通量或人行道路等,合成级配宜偏向级配范围的上限。

2.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的主要目的是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以OAC表示)。

沥青用量可以通过各种理论公式计算得到,但由于实际材料性质的差异,计算得到的最佳沥青用量,仍然要通过试验进行修正,所以采用马歇尔试验是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方法。

(1)制备试样1)马歇尔试件制备过程是针对选定混合料类型,根据经验确定沥青大致用量或依据表4—10推荐的沥青用量范围,在该用量范围内制备一批沥青用量不同、且沥青用量等差变化的若干组(通常为五组)马歇尔试件,并要求每组试件数量不少于4个。

2)按已确定的矿质混合料级配类型,计算某个沥青用量条件下一个马歇尔试件或一组试件中各种规格集料的用量(实践中大多是一个标准马歇尔试件矿料总量1200g左右)。

水稳集料掺配比例计算

水稳集料掺配比例计算

水稳集料掺配比例计算水稳集料是建筑混凝土中常见的一种材料,主要用于掺和混凝土中,可以起到支撑和增强混凝土强度的作用。

而水稳集料掺配比例的计算则是使用水稳集料前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本文将详细介绍水稳集料掺配比例的计算方法。

一、水稳集料的定义和种类水稳集料,是指把天然石料经碎石机加工成符合一定规格的颗粒后,再经过洗、筛、烘等加工处理,获得一定坚硬度和稳定性的人造骨料。

按水泥净浆排水率(Slump)的大小,水稳集料可分为:高slump水稳集料、中slump 水稳集料和低slump水稳集料三种。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和要求,选择不同种类的水稳集料进行施工。

二、水稳集料掺配比例的计算方法水稳集料的掺配比例,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按照一定比例将水稳集料与水泥掺合制造混凝土的方法。

正确的计算合适的掺配比例,可以保证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使用寿命等重要性能。

水稳集料的掺配比例一般应采用设计掺配比计算,建议采用三点、三线法、矩阵法等方法进行计算。

(一)三点法计算三点法是一种常用的水稳集料掺配比例计算方法。

计算初步掺配比例时,可分别采用最小水灰比、最大骨料用量和最小强度要求三个点进行计算。

1、最小水灰比:最小水灰比是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坍度、流动性、强度及抗渗性等性能,通常选取水泥用量最小的水灰比,它由以下两个因素决定: 1)水泥的极限用量; 2)混凝土工作性能的要求。

2、最大骨料用量:最大骨料用量是指混凝土中使用的骨料最大物理尺寸,也就是骨料粒径。

在计算最大骨料用量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因素: 1)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要求; 2)混凝土介质受力的需要。

3、最小强度要求:最小强度要求是指混凝土在特定条件下的强度要求。

选用最小强度要求作为三点法的另一个点,是为了保证混凝土具备足够的力学性能,其主要由以下因素构成: 1)混凝土所承受的应力状态; 2)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求。

通过三点法计算出的合适的水稳集料的掺合比例,可以进一步进行试配实验,以确保最终的混凝土性能达到要求。

级配比

级配比

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乌海市海勃湾区农村道路路面基层施工采用5%水泥稳定碎石,试验确定原材料由水泥、集料、水组成,其中集料由19~31.5mm碎石、9.5~19mm碎石、4.75~9.5mm碎石、石屑掺配组成。

一、设计依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 034-2000《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E42-2005《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JTG E60-2008二、设计要求要求配合比7d无侧限抗压强度≥4.0MPa,确定混合料各组分的具体掺配比例,为路面基层施工做准备:原材料碎石:19~31.5mm碎石、9.5~19mm碎石、4.75~9.5mm碎石、石屑产地为浏阳高坪碎石场水泥:复合硅酸盐32.5水泥,产地乌海市蒙西水泥厂。

水:饮用水三、设计过程1、基层级配要求:根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分别对19~31.5mm碎石、9.5~19mm碎石、4.75~9.5mm碎石、石屑进行水洗筛分试验,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计算确定集料比例为19~31.5mm碎石、9.5~19mm碎石、4.75~9.5mm碎石、石屑=20:20:20:40。

2、确定配合比根据设计要求,在满足设计强度的基础上限制水泥用量,选取最经济的一组配合比作为施工配合比,试定以下三组配合比:3、水泥稳定碎石重型击实试验本试验采用重型击实法,击实筒的规格为φ152×120mm,击实层数3层,锤击次数为98次/层。

对以上三种配合比例配料后进行标准击实试验,由平行试验得出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七天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汇总如下:4、延迟时间对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和干密度的影响5%水泥稳定碎石延迟时间2小时的最大干密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为2.361g/cm3和6.4MPa,4小时的最大干密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为2.315g/cm3和4.7MPa,6小时的最大干密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为2.273g/cm3和3.1MPa。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线路每年也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在不断建设中,沥青作为公路施工的一种重要的材料,因此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影响沥青性能的主要因素是混合料配合比,因此探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对于公路的施工质量来说有着比较实际的意义。

关键词:类型选择;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及意义一、级配类型的选择要使沥青的质量更加优越,首先要挑选相对比较合适的沥青混合料级配类型。

对于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设计,要根据相关的技术规范如《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及《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等进行控制。

根据这些规范,沥青路面结构层混合料的集料最大公称尺寸最好在该层厚度的1/3以内,中面层的沥青混合料的集料最大粒径最好控制在该层厚度2/3以内,上面层沥青混合料的最大料径则最好控制在该层厚度的1/2以内。

除此之外,对于相对来说比较精的混合料,其和层的比例应该更小。

因此,如果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去选择级配类型,有可能会使沥青混合料集料的粒径过大,从而不符合施工的要求,最终会给施工带来很多麻烦,如大粒径的骨料很容易被拉动等,对于超过最大粒径5%左右的骨料来来更是如此。

而且,如果用细料去进行修补,那么很可能会使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级配发生改变,在局部地区的施工也会变得更加困难,最终导致路面的缝隙过大,承压性能较小等缺点。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我国某城市的沥青路面就出现这种情况,其采用的主要是4cm+5em的组合厚度设计模式,这种模式对于沥青混合料的选择来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在实际施工中,要经过实际考察之后再进行施工,如材料的试验、分析等,由此可以确定的是,上面层的选择要更有挑战性,而可供下面层选择的机会则多得多。

一般来说,上面层可以选择AC101。

要使沥青混合料配比更加规范,首先要对实际工程的集料资源进行考察,然后将拌和机的振动筛,也可以根据不同级别类型的筛孔进行选择。

二、原材料的选择1.在通常情况下,沥青混凝土由以下原材料组成:细集料、规格不同的粗集料、填充分料以及沥青等。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目标配合比的组成设计策略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目标配合比的组成设计策略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目标配合比的组成设计策略摘要: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为半刚性材料,在等级较高的公路路面底基层和基层中应用十分广泛。

该材料不仅具有较强的刚度和强度,还具有抗疲劳开裂性能、耐久性和水稳定性,同时其造价还较为低廉。

笔者针对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目标配合比的组成设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的重要环节,希望有助于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推广及有效应用。

关键词: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目标配合比;组成设计在设计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目标配合比的组成时,既要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同时也需做到就地取材,尽可能节约成本费用,并且还需符合施工条件的要求。

目标配合比设计是根据强度标准,选择适宜的结合料类型和被稳定的材料,确定最佳的无机结合料组成与剂量,验证混合料相关的设计及施工技术指标。

设计内容包括:选择级配范围;确定结合料类型及掺配比例;验证混合料相关的设计及施工技术指标,共三方面工作内容。

一、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目标配合比的组成设计1.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定义及种类无机结合料主要指水泥、粉煤灰、石灰及其他工业废渣。

在粉碎的或原来松散的材料中掺入足量的水泥或粉煤灰、石灰等无机结合料,同时与水拌和得到的混合料,经压实和养生后,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称为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主要有水泥稳定材料、石灰稳定材料、粉煤灰稳定材料和综合稳定材料。

2.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目标配合比设计要求2.1根据当地材料的特点和设计级配要求,选择适宜的结合料类型,确定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组成中集料的使用比例,得到混合料的合成级配。

2.2选择不少于5个结合料剂量,采用重型击实法或振动压实法试验,分别确定各剂量条件下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2.3根据不同结合料剂量条件下的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及压实度要求,采用静力压实法成型标准试件,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2.4根据施工设计文件,及以往施工经验及规范要求,考虑到试验的保证率系数及半刚性基层的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质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矿质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有数解法和图解法两大类,两类设计方法均需要在两个已知条件的基础上进行:第一个条件是各种集料的级配参数;第二个条件是根据设计要求、技术规范或理论计算,确定矿质混合料目标级配范围。

本节介绍数解法中的试算法、规划求解法,以及图解法中的修正平衡面积法。

一、数解法数解法的基本原理是将几种已知级配的集料j 配制成满足目标级配要求的矿质混合料 M ,混合料 M 在某一筛孔 i 上的颗粒是由这几种集料提供的。

混合料的级配参数由式( 4-38)或式( 4-39)确定。

aM (i )aj (i )XPM (i )Pj (i )Xj(i )j ( i )(4-38)(4-39)式中: a M (i)—矿质混合料在筛孔i 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a—某一集料j 在筛孔 i 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P M (i )—矿质混合料在筛孔i 上的通过百分率(%)P j ( i )—某一集料j 在筛孔 i 上的通过百分率(%)X j ( i )—某一集料j 在矿质混合料中的质量百分率(%)将已知集料的级配参数和矿质混合料的目标级配参数代入式( 4-38)或式( 4-39),可以建立数个方程,方程的个数等于标准筛的个数,然后可以用正则方程法求解,也可以用试算法或规划求解法确定各个集料的用量。

(1)试算法设计步骤采用试算法求解,需要已知各个集料和矿质混合料的分计筛余百分率。

以三种集料为例,介绍试算法的求解步骤。

1)基本计算方程的建立设有 A 、B 、C 的三种集料在某一筛孔 i 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分别为a A(i )、a B (i )、 a C (i ),欲配制成矿质混合料M,混合料M中在相应筛孔i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设计值为 a M (i )。

假设A、B、C三种集料在混合料中的比例分别为X 、Y 、 Z ,由此得式(4-40)和式(4-41):X +Y +Z =100 (4-40)X ·a A( i)+Y ·a B (i )+ Z ·a C (i )=a M (i) (4-41)j ( i )2)基本假定在矿质混合料中,某一粒径的颗粒是由一种集料提供的,在其它集料中不含这一粒径的颗粒。

在具体计算时,所选择的粒径应在该集料中占有较大优势。

将这一假定作为补充条件,可以简化式(4-41),从而求出A、B、C三种集料在矿质混合料中的用量。

3)计算各个集料在矿质混合料中的用量首先确定在某种集料中占优势含量的某一粒径,忽略其它集料在此粒径的含量。

例如,若在集料A 中所选择的粒径为i ,该粒径的分计筛余为a A (i ),并令:集料 B 和集料 C 在此粒径的含量a B (i )、a C( i)均等于零,代入式(4-41)计算出集料 A 在混合料中用量 X 。

同理,在计算集料 C 或集料 B 的用量时,先确定这种集料中占优势的某一粒径,而忽略另两种集料中同一粒径的含量,根据上述相同方法,计算集料 C 或集料 B 的用量。

可以根据集料的级配情况,选择先求解集料 B 的用量,还是先求解集料 C 的用量。

当集料超过三种时,方程( 4-41)的未知数将增加,可按照上述原理重复进行计算。

4)合成级配的计算、校核和调整由于试算法中各种集料用量比例是根据几个筛孔确定的,不能控制所有筛孔,所以应对合成级配进行校核。

先按照式( 4-38)和式( 4-39)计算矿质混合料的合成级配 a M ( i )或 P M (i )。

矿质混合料的合成级配应在设计要求级配范围内,并尽可能接近设计级配范围的中值。

当合成级配不满足要求时,应调整个集料的比例。

调整配合比后还应重新进行校核,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如经计算后确不能满足级配要求时,可掺加单粒级集料或调换其它集料。

试算法的具体计算步骤见例题4-2。

(2)规划求解法设计步骤规划求解法采用 Microsoft Office 软件 Excel 电子表格中的规划求解分析工具进行,通过设置规划求解中的约束条件,较为准确地计算出各种集料的用量。

采用规划求解法确定矿质混合料配合比的具体步骤见例题4-3。

二、图解法设计步骤通常采用“修正平衡面积法”确定矿质混合料的合成级配。

在“修正平衡面积法”中,将设计要求的级配中值曲线绘制成一条直线,纵坐标和横坐标分别代表通过百分率和筛孔尺寸,这样,当纵坐标仍为算术坐标时,横坐标的位置将由设计级配中值所确定。

(1)绘制级配曲线坐标图按照一定的尺寸绘制矩形图框(通常纵坐标通过量取 10cm,横坐标筛孔尺寸(或粒径)取 15cm),连接对角线作为设计级配中值曲线,见图 4-6。

按常数标尺在纵坐标上标出通过量百分率位置,然图 4-6 设计级配范围中值曲线后将设计级配中值(见表 4-27 中数据)要求的各筛孔通过百分率,标于纵坐标上,并从纵坐标引水平线与对角线相交,再从交点作垂线与横坐标相交,该交点即为个相应筛孔尺寸的位置。

表 4-27 AC-13沥青混合料用矿料级配范围筛孔尺寸(mm)上100 100 88 68 53 41 30 22 16 8 限级配下范围100 95 70 48 36 24 18 12 8 4 限(mm)中100 98 79 57 45 33 24 17 12 6 值(2)确定各种集料用量以图 4-6 为基础,将各种集料的级配曲线绘制于图上,结果见图 4-7,然后根据两条级配曲线之间的关系确定各种集料的用量。

由图 4-7 可见,任意两条相邻集料级配曲线之间的关系只可能是下列三种情况之一。

1)曲线重叠两条相邻级配曲线相互重叠, 在图 4-7 中表现为集料 A 的级配曲线下部与集料 B 的级配曲线上部搭接。

此时,在两级配曲线之间引一根垂线 AA ' ,使其与集料 A 、 B 的级配曲线截距相等, 即 a a ' 。

垂线 AA ' 与对角线 0O 交于 点 M ,通过 M 作一水平线与纵坐标交于 P 点, OP 即为集料 A 的用量。

2)曲线相接两条相邻级配曲线相接, 在图 4-7 中表现为集料 B 的级配曲线末端与集料 C 的级配曲线首端正好在同一垂直线上。

对于这种情况仅需将集料 B 的级配曲线末端与集料 C 的级配曲线首端直接相连, 得垂线 BB ' 。

BB ' 与对角线 0O 交于点 N ,过点 N 作一水平线与纵坐标交于 Q 点, PQ 即为集料 B 的用量。

图 4-7 组成集料级配曲线与要求合成级配曲线图3)曲线相离两相邻级配曲线相离, 在图 4-7 中表现为集料 C 的级配曲线末端与集料D 的级配曲线首端在水平方向彼此分离。

此时,作一条垂线平距离,使 b b ' ,得垂线 CC ' 。

垂线 CC ' 与对角线 0O 交于点水平线与纵坐标交于 S 点, QS 即为集料 C 的用量。

剩余量。

4)合成级配的计算与校核CC ' 平分这段水R ,通过 R 作一D 的用与试算法相同,在图解法求解过程中,各种集料用量比例也是根据部分筛孔确定的, 所以需要对矿料的合成级配进行校核,当超出级配范围时,应调整各集料的用量。

合成级配的计算与校核方法与试算法相同。

ST 即为集料矿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例题[例题 4-2] 采用试算法计算矿质混合料的配合比 (1)已知条件碎石、石屑和矿粉的筛分试验结果列于表 4-28 中第 2~4 列;设计级配范围列于表 4-28 中第 5 列。

( 2)计算要求按试算法确定碎石、石屑和矿粉在矿质混合料中所占的比例;校核矿 质混合料合成级配计算结果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的级配范围。

解 ①准备工作 表 4-28 集料的分计筛余和矿质混合料规定的级配范围原材料筛分析试验结果设计级配范围及中值筛孔尺 碎石 石屑 矿粉中值 中值 寸 范围 a A( i ) a B (i ) a C (i ) P M ( i ) A M (i )d (i mm )P ( i )( )(%) (%) (%)% ( %) (%)(1)(2) (3) (4) (5) (6) ( 7)—— 95~100— — 78~ 88 79 21—— 48~685842— 36~53— 24~41—— 18~30 2476—— 17~22—4816 12 88 —4~8 6 94 <——0 100中值a M (i ) ( %)( 8)211266将矿质混合料设计通过百分率中值转换为分计筛余百分率中值。

首先计算出表 4-28 中矿质混合料设计级配范围的通过百分率中值,然后转换为 累计筛余百分率,再计算为各筛孔的分计筛余百分率, 计算结果列于表 4-28第 6~8 列。

②计算碎石在矿质混合料中用量 X由表 -28 可知,碎石中占优势含量粒径为。

故计算碎石用量时,假设混合料中粒径全部由碎石组成,即a B( 4.75) 和 aC( 4.75) 均等于零。

故将 a B ( 4.75) =0, a C ( 4.75) =0, a M (4.75) =%, a A (4 .75) =%,代入式( 4-41)可得:X100% 21.0 100%42.1%aM (4.75)aA( 4.75)49.9③计算矿粉在矿质混合料中的用量 Z根据表 4-28,矿粉中粒径<的颗粒占优势, 此时,假设 a A ( 0.075 ) 和 a B ( 0.075)均等于零,将 a M ( 0.075) =%, a M ( 0.075) =%,代入式( 4-41)可得:aM ( 0.075)100%6.0 100%7.0%Z85.3 aC( 0. 075)④计算石屑在混合料中用量 Y将已求得的 X =%和 Z =%代入( 4-40)得:Y =100-( X + Z )=100-(+)=%⑤合成级配的计算与校核根据以上计算,矿质混合料中各种集料的比例为:碎石:石屑 :矿粉 = X : Y : Z =::。

按公式( 4-38)计算矿质混合料的合成级配,结果列于表 4-29 的第 11 列。

将矿质混合料的通过百分率(表 4-29 中第 13 栏)与表 4-28 要求级配范围比较可知,该合成级配符合设计级配范围的要求。

表 4-29 矿质混合料组成计算校核表筛孔 碎石级配( %) 石屑级配( %) 矿粉级配( %) 混合料合成级尺寸配( %)d iaaa( maA(i)XA(i)aB(i)YB(i)aC(i)ZC(i)aM(i)AM(i)PM(i)·X · Y · Z m )12 3 45 6 78 9 1011 12 13——×—×————×<—合计100100100100[ 例题 4-3] 采用规划求解方法设计某矿质混合料中各种集料的用量比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