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有用的筷子》含反思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有用的筷子》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有用的筷子》一、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认识和了解筷子的作用和相关知识;•培养学生使用筷子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2. 教学内容•筷子的起源和作用;•筷子的使用方法;•使用筷子吃饭的礼仪。
3. 教学准备•筷子;•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材料;•与筷子相关的食物等道具。
4.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筷子的图片或实物,引发学生对筷子的兴趣,提问观察筷子有什么特点。
(2) 讲解筷子的起源和作用•利用图片或视频向学生介绍筷子的起源和作用,引发学生对筷子的思考和议论。
(3) 演示使用筷子的方法•讲师向学生演示使用筷子的方法,包括握筷子、夹取食物等步骤,同时解释注意事项。
(4) 学生操作练习•学生分组进行互相之间的练习,互相观察、交流并纠正使用筷子的方法。
(5) 进一步讨论筷子的使用方法和礼仪•引导学生思考在使用筷子吃饭时需要注意的礼仪,例如不敲碗、不吹筷子等。
(6) 实践活动:用筷子夹取食物•准备与筷子相关的食物道具,要求学生使用筷子夹取食物。
通过实践,巩固学生对筷子的使用能力。
(7) 游戏活动:筷子传递•将学生分为两个小组,每个小组排成一列,前面的学生将筷子夹住传给后面的学生,最后一个学生将筷子夹住后,再传回队伍前面。
比赛谁的速度最快。
(8)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询问学生对使用筷子的感受以及学到了什么。
二、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实践的方式,全面了解了筷子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通过分组练习和游戏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同时,在讲解筷子的使用方法和礼仪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对于筷子的使用方法和礼仪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部分学生在夹取食物时还存在困难,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以巩固和提高。
此外,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可以增加一些与筷子相关的游戏环节,增加学生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使用筷子的文化差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有用的筷子》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有用的筷子》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筷子,了解筷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2. 培养幼儿使用筷子的技能,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3. 培养幼儿珍惜粮食、爱惜物品的良好习惯。
4. 培养幼儿与人分享、互相帮助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认识筷子:介绍筷子的形状、材质、使用方法等。
2. 筷子游戏:通过游戏让幼儿学会使用筷子,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3. 筷子饮食文化:讲解筷子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重要性,让幼儿了解传统文化。
4. 珍惜粮食:教育幼儿珍惜粮食,不浪费食物。
5. 分享与帮助:培养幼儿与人分享、互相帮助的品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筷子,学会使用筷子,了解筷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使用筷子时的手眼协调能力,以及珍惜粮食、分享帮助的品质。
四、教学方法1. 游戏法: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幼儿学会使用筷子,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2. 讲解法:讲解筷子形状、材质、使用方法等,让幼儿认识筷子。
3. 情境教学法:创设日常生活中的情境,让幼儿学会珍惜粮食、分享帮助。
五、教学准备1. 教具:筷子、食物、图片等。
2. 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活动室。
3. 材料:筷子、食物等。
六、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幼儿做手指游戏,活跃气氛,提高幼儿的注意力。
2. 认识筷子(5分钟):介绍筷子的形状、材质、使用方法等,让幼儿了解筷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3. 筷子游戏(5分钟):进行筷子夹食物的游戏,让幼儿学会使用筷子,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4. 筷子饮食文化(5分钟):讲解筷子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重要性,让幼儿了解传统文化。
5. 珍惜粮食(5分钟):教育幼儿珍惜粮食,不浪费食物。
6. 分享与帮助(5分钟):培养幼儿与人分享、互相帮助的品质。
七、作业设计1. 家长协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筷子,培养幼儿独立用餐的能力。
2. 家长引导幼儿珍惜粮食,养成不浪费食物的良好习惯。
3. 家长鼓励幼儿与人分享、互相帮助,培养良好品质。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有用的筷子》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有用的筷子》一、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了解筷子的起源和传统文化内涵;•掌握使用筷子的方法和技巧;•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环保意识。
2. 教学内容•筷子的文化背景和技巧示范;•筷子缘起和历史发展;•筷子与环保的关系。
3.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与探究介绍一些与筷子相关的知识和文化,比如:筷子的由来、筷子是中国的特产、筷子与象征、筷子与环保等。
通过这些引入,让大班幼儿认识筷子并激发他们对筷子的好奇心。
第二步:示范和实践教师通过实物和生动形象的示范,向幼儿介绍筷子的使用方法和技巧,让幼儿进行练习并纠正错误。
通过实践,让幼儿感受到筷子的使用习惯差异和文化内涵,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兴趣。
第三步:交流和反思在大班幼儿中组织交流,让幼儿分享自己使用筷子的体验和感受,并让他们说出筷子的一些好处和不足之处,以便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环保意识,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4.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生动形象的示范;•组织实践活动和交流讨论;•采用情境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等方法。
5. 教学资源•筷子、餐具等实物;•筷子使用的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料;•有关筷子文化和环保的故事和材料。
二、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次教学,大班幼儿了解了筷子的文化背景和使用方法,并练习了使用筷子的技巧。
同时,还让他们深刻认识到筷子的环保优势和重要性,并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环保意识。
2. 问题和反思本次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教学设计的内容较多,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组织、安排,而幼儿的注意力和耐心有限,难以持续很长时间。
同时,在筷子的示范和实践中,由于幼儿对筷子使用的习惯和技巧不同,导致教师需要及时纠正幼儿的错误,难以保证每个幼儿都能够通过短时间的练习来掌握筷子的使用技巧。
3. 改进措施针对本次教学存在的问题,我觉得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改进:•缩短教学时间,避免幼儿疲劳和无法听从指挥;•在教师示范的同时,让幼儿多参与,并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尝试用筷子玩一些有趣的游戏;•在交流和反思环节中,让幼儿互相交流和学习,分享彼此对筷子的看法和感受,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和共同进步。
《有用的筷子》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有用的筷子》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了解筷子的来源、使用方法和礼仪,知道筷子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筷子的来源:让幼儿了解筷子的起源,知道古代人们为什么要使用筷子,以及筷子在不同朝代的发展变化。
2. 筷子的使用方法:教授幼儿正确的筷子使用姿势,掌握基本的夹、挑、拌等动作,培养幼儿独立用餐的能力。
4. 筷子游戏:设计一些有趣的筷子游戏,如筷子夹物品比赛、筷子搭积木等,让幼儿在游戏中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5. 节约环保:教育幼儿珍惜资源,养成用完筷子后及时清洗、消毒的习惯,提倡环保理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筷子的来源、使用方法和礼仪,知道筷子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教学难点:教授幼儿正确的筷子使用姿势和礼仪规范,设计有趣的筷子游戏,让幼儿在实践中掌握相关技能。
四、教学准备:1. 教具:筷子、图片、视频、游戏道具等。
2. 环境:宽敞的教室,桌椅摆放整齐,方便幼儿实践操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有趣的筷子使用场景引起幼儿兴趣,如动画短片《筷子侠》,让幼儿初步了解筷子。
2.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筷子的来源、使用方法和礼仪,示范正确的筷子使用姿势,引导幼儿观察并模仿。
3. 实践操作:让幼儿分组进行筷子使用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当姿势,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心得。
4. 筷子游戏:组织幼儿进行筷子游戏,如筷子夹物品比赛、筷子搭积木等,让幼儿在游戏中提高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6. 课后作业:鼓励幼儿回家后,尝试用筷子吃饭,并向家长讲解筷子使用方法和礼仪,让家长参与教学活动。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筷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有用的筷子》教案4篇

《有用的筷子》教案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汇报、述职报告、发言致辞、心得体会、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合同协议、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job reports, speeches, insigh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有用的筷子》教案4篇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有用的筷子》教案4篇有用的筷子大班社会活动教案,供大家参阅。
大班社会教案《有用的筷子》

大班社会教案《有用的筷子》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筷子的使用方法,了解筷子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使用筷子的技能,培养学生认识到筷子锻炼了人的动手、智力和协调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珍惜使用筷子的习惯和文化。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筷子的使用方法,筷子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难点: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图片、筷子等。
2.学生准备:课前自主阅读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5分钟)1.师生互动:老师准备一双筷子,并问学生筷子是用来做什么的?学生回答。
2.展示图片:展示有关筷子的图片,并问学生他们平时怎样使用筷子。
Step 2 筷子的起源和发展(10分钟)1.展示图片:展示有关筷子的起源和发展的图片。
2.筷子的起源:讲解筷子是中国古代发明的,起源于约4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主要用作炊具和餐具。
3.筷子的发展:讲解筷子的发展过程,由最初的木筷子逐渐发展成今天使用的多种材质的筷子。
Step 3 学习使用筷子(20分钟)1.讲解使用方法:讲解筷子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握筷和夹菜。
2.示范演练:示范正确的使用方法,并让学生模仿练习。
3.小组合作:分成小组,让学生自由操练使用筷子,通过合作夹取不同形状的东西,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Step 4 筷子的作用(10分钟)1.讨论:引导学生讨论筷子的作用和好处,如筷子可以帮助我们享受美食,提高动手能力和智力,保护环境等。
2.分享交流: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用筷子的经历和体会。
Step 5 总结归纳(10分钟)1.总结:老师对筷子的起源、发展、使用方法和作用进行总结,强调使用筷子的好处以及保护筷子文化的重要性。
2.提问:师生互动提问,让学生回答为什么我们要珍惜使用筷子?3.学生回答:学生回答珍惜使用筷子的原因,如保护环境、保持传统文化等。
Step 6 作业布置(5分钟)1.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介绍他们珍惜使用筷子的原因和体会。
《有用的筷子》大班社会活动教案

《有用的筷子》大班社会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了解筷子的发展史和用途,知道筷子在饮食文化中的重要性。
2. 学会正确使用筷子,提高手部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创新能力。
4. 培养幼儿与人分享、合作的良好品质。
二、活动准备:1. 课件:关于筷子的图片、视频等。
2. 实物:筷子、餐具、食物等。
3.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
4. 音乐、诗歌等辅助材料。
三、活动过程:1. 导入:讲述一个关于筷子的故事,引发幼儿对筷子的兴趣。
2. 基本知识:介绍筷子的起源、发展史和用途,让幼儿了解筷子在饮食文化中的重要性。
3. 实践操作:教师示范正确使用筷子,引导幼儿学习并掌握使用筷子的方法。
4. 创意展示:开展“筷子夹夹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提高手部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
5. 作品展示:鼓励幼儿用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表现自己设计的筷子。
四、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调查家庭成员使用筷子的习惯,了解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
2. 环境创设:将幼儿创作的作品布置在教室展示区,供全体幼儿欣赏。
3. 区域活动:在角色扮演区设置“筷子餐厅”,让幼儿体验服务员和顾客的角色,培养与人分享、合作的良好品质。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筷子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幼儿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手部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
3. 分析幼儿在创意展示和作品制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4. 搜集家长反馈意见,了解活动在家庭中的延伸效果。
六、活动步骤:1. 讲述一个关于筷子的传说故事,引发幼儿对筷子的兴趣。
2. 介绍筷子的起源、发展史和用途,让幼儿了解筷子在饮食文化中的重要性。
3. 示范正确使用筷子,引导幼儿学习并掌握使用筷子的方法。
4. 开展“筷子夹夹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提高手部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
5. 鼓励幼儿用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表现自己设计的筷子。
《有用的筷子》大班社会活动教案

《有用的筷子》大班社会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认识筷子,知道筷子在生活中的用途。
2. 学会正确使用筷子,提高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1. 筷子、餐具、食物等实物。
2.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教学PPT。
三、活动过程:1. 引入话题:展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筷子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2. 讲解筷子用途:通过视频或实物演示,讲解筷子在生活中的作用,如吃饭、夹菜等。
3. 学习正确使用筷子:示范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引导幼儿模仿练习。
4. 游戏环节:设计有关筷子的游戏,如“筷子夹夹乐”、“筷子传情”等,让幼儿在游戏中提高使用筷子的技能。
5. 总结与反思:引导幼儿谈谈在使用筷子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总结筷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尝试用筷子吃饭,家长记录幼儿的表现,并与老师分享。
2. 环境教育:开展“爱护筷子”主题活动,引导幼儿关注森林资源,提倡使用可重复使用的筷子。
3. 艺术创作:邀请幼儿用筷子参与手工制作,如制作筷子手工画、筷子搭建等。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使用筷子的情况,收集家长意见和建议。
3. 作品展示:欣赏幼儿在活动延伸中的艺术创作,评价创意和技能水平。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筷子的用途和正确使用方法,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难点:学会使用筷子夹取食物,培养幼儿的协调能力和耐心。
七、活动步骤:1. 展示筷子:教师向幼儿展示筷子,让幼儿观察筷子的外观和结构。
2. 讲解筷子用法:教师讲解筷子的正确使用方法,边讲边示范。
3. 练习使用筷子: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用筷子夹取食物。
4. 游戏环节:设计有关筷子夹取食物的的游戏,如“夹夹乐”、“筷子传情”等,让幼儿在游戏中提高使用筷子的技能。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谈谈在使用筷子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总结筷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幼儿园大班教案《有用的筷子》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有用的筷子》含反思教案名称:有用的筷子适用年龄段:幼儿园大班教学时长:2课时教学目标:1. 同学能够正确使用筷子,并注意饮食卫生。
2. 同学能够了解筷子的文化背景以及筷子的由来。
3. 同学能够了解筷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4. 同学能够通过手工制作筷子,提高他们的动手本领和制造力。
教学内容:1. 筷子的文化背景和由来:讲解中国传统筷子文化的由来和紧要性;介绍筷子的材料、种类和使用。
2. 筷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演示使用筷子的正确姿势和方法;讲解使用筷子时应注意的卫生和礼仪。
3. 筷子手工制作:利用材料和工具制作本身的筷子。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1. 介绍筷子的文化背景和由来:首先引导同学共享他们所知道的筷子学问,然后介绍筷子的由来和文化背景,并向同学呈现不同材料和种类的筷子,让同学了解筷子的多样性。
2. 筷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演示使用筷子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包括握筷子的手法、筷子用法等,同时讲解使用筷子时应注意的卫生和礼仪。
3. 筷子手工制作:引导同学利用材料和工具制作本身的筷子,同时教授他们如何使用和保管制作好的筷子。
第二课时:1. 同学呈现本身制作的筷子,并共享制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
2. 筷子的练习:向同学分发好纸和小物件,让他们用筷子练习夹物,同时再次强调筷子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课堂反思:与同学一起回顾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让同学发表本身的看法和看法。
教学评价:1. 察看同学制作筷子时的技能和态度。
2. 课后听同学对本节课程的反馈和学习成果的总结。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认为同学的参加度和积极性都较高,整节课的节奏比较适合。
其中,手工制作环节让同学更加深入地了解筷子的使用和文化,同时也提高了同学的动手本领和制造力。
但是,本次课程也存在一些问题,紧要是一些同学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他们面对筷子这个东西的态度和发音等方面存在差异。
我认为,在将来的教学中,需要更注意如何让每一名同学都能了解筷子的使用方法并把握正确的使用姿势。
《有用的筷子》大班社会活动教案

《有用的筷子》大班社会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筷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知道筷子可以用来吃饭、玩游戏等。
2. 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节约意识,让他们明白筷子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资源。
二、活动准备1. 收集各种材质、形状的筷子,如木筷子、竹筷子、塑料筷子、儿童筷子等。
2. 准备一些关于筷子使用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准备一些筷子相关的游戏道具,如筷子夹珠子、筷子搭积木等。
4. 准备一块白板或大纸,用于展示幼儿的绘画作品。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筷子的经验,引导幼儿说出筷子的用途。
2. 学习筷子知识:通过观看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让幼儿了解筷子的起源、制作材料和使用方法。
3. 实践操作:让幼儿尝试使用不同材质、形状的筷子,体验筷子使用的乐趣。
4. 游戏环节:组织幼儿进行筷子夹珠子、筷子搭积木等游戏,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
5. 绘画表达:让幼儿用画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筷子的认识和感受。
四、活动总结与反思1. 总结: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引导幼儿认识到筷子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反思:针对活动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次活动做好准备。
五、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可以替代筷子的工具,如勺子、叉子等,并尝试使用它们进行用餐。
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环境中布置“筷子角”,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使用筷子进行游戏、用餐等。
3. 教学研究:针对本次活动,开展教师之间的教学研讨,交流教学心得,提高教学水平。
六、活动目标1. 加深幼儿对筷子多用途的认识,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探索筷子的其他用途。
2. 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教育他们使用后的筷子应该如何处理。
3. 通过小组合作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七、活动准备1. 准备一个关于筷子环保的短剧或者故事,用以引导幼儿思考筷子使用后的处理方式。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有用的筷子》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有用的筷子》含反思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中华文化中使用筷子的习俗;2.学习使用筷子的正确方法,培养幼儿的良好饮食习惯;3.培养幼儿的协作精神。
教学内容1.中华文化中使用筷子的历史和习俗介绍;2.筷子的种类、材质和使用方法;3.练习使用筷子吃饭、夹取物品等操作;4.通过小游戏提高幼儿协作精神。
教学准备1.筷子;2.纸板模板;3.纺织布料。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展示或简短视频展示中华文化中使用筷子的习俗,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主体部分1. 筷子的介绍(10分钟)老师向幼儿介绍筷子,呈现不同种类的筷子以及材质。
并且教授如何正确地使用筷子,并在介绍中重复强调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对幼儿的身体健康的影响。
2. 使用筷子(30分钟)老师和班级分成小组,让幼儿们学习如何使用筷子美味地进食。
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应该引导幼儿们使用筷子进食,并帮助同学纠正错误。
让幼儿们通过练习,掌握正确使用筷子的技巧。
3. 筷子和垃圾分类小游戏(20分钟)老师为幼儿准备好一张纸板模板,其中包括不同类型的垃圾和一个垃圾桶。
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用筷子夹取属于不同类型的垃圾,并将它放入正确的垃圾桶中。
这个游戏的目的是让幼儿们通过玩游戏,理解不同的垃圾应该放在何处的概念,并将这种概念应用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
结束(5分钟)老师让幼儿们放下筷子,用简单的问题检查幼儿掌握的知识,并向幼儿说明筷子对维持人们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同时,也结合自己的细节为孩子显现筷子的重要性。
反思在教授使用筷子这个话题时,我对幼儿的掌握情况有些悲观。
在练习过程中,我仍然看到一些幼儿的筷子夹取的时候还不够熟练,有些动作不够流利。
教师还需要对幼儿进行逐步的引导。
我准备在下一次练习时,更加深入地向孩子们介绍筷子,并针对不同的幼儿,给予更细致的指导,并且通过更有趣的小游戏规则,提高了对孩子们的关注。
这个小教案的贴切性强,教育性强,很适合五到六岁儿童使用。
大班社会活动有用的筷子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社会活动有用的筷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和掌握筷子的使用方法;
2.提高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
3.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社交能力;
4.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二、教学准备
1.筷子;
2.盘子、碗、勺等餐具;
3.小零食或水果;
4.红色绸布。
三、教学过程
1. 学习和掌握筷子的使用方法
1.首先引导孩子观察筷子的形状和材质,并发现筷子与勺子、叉子的不同;
2.示范握筷子的方法,让孩子们模仿学习;
3.练习握筷子并取盘子里的小零食或水果,鼓励孩子们自己
动手实践。
2. 提高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
1.挑战孩子们用筷子夹住红色绸布,看谁夹得最多最快;
2.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让孩子们互相通过筷子传递小
物品,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3. 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社交能力
1.让孩子们使用筷子自己动手吃饭,鼓励他们互相帮助、分享食物;
2.可以提供一些小游戏,如学习用筷子夹纸张等,增强趣味性和互动性。
4.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1.教导孩子们使用筷子的正确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
2.预防孩子们用筷子乱戳、用牙齿咬筷子等不良行为。
四、教学反思
1.本次教学活动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他们非常快乐、轻松地学会了用筷子;
2.通过这次教学活动,孩子们的手眼协调能力有所提高,并且提高了他们的社交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
3.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孩子们的习惯培养和注意安全问题,避免因教学过于欢乐轻松而忽视重要的约束和监管。
大班社会活动有用的筷子教案与反思

大班社会活动有用的筷子教案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使用筷子,包括握筷子、夹食物、搅拌等基本操作;2.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态度,注意卫生,珍惜食物等好习惯;3.通过社会活动学习和体验,增长知识,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筷子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1.正确握筷子的方法: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筷子,既饱满又不夹紧,用力均匀,筷子不能有脏污或残留食物;2.夹菜、夹面条的方法:上筷子和下筷子夹住食物,用力均匀夹起,不夹断,也不能撒落食物,吃完就放回原位;3.筷子的搅拌用法:将筷子合并在一起,既均匀又不贸然,在碗中轻轻搅动食物即可。
2. 社会活动1.准备材料:筷子、碗、饭、青菜、笋、绿豆汤、饮料等;2.活动过程:–活动开始前介绍筷子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并示范正确操作;–小组成员依次到场上领取自己的碗和筷子,开展“筷子小达人”竞赛,通过比赛巩固学习成果;–活动结束后在小组内进行总结和分享,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心得体会;3.活动的评价:评选比赛中表现优异的小组和个人,表扬优秀者,激励更多同学学习和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来。
三、教学方法1.示范和讲解:老师对每个步骤进行详细讲解,并亲自示范正确操作方法;2.小组竞赛: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增加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参与性;3.分享和总结:通过分享和总结,激发学生学习和创造的能力。
四、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可细化:本教案虽然涉及到了基本的筷子使用知识和方法,但也可在活动中加入更具挑战性的操作技巧,增加教学内容的丰富度和可玩性;2.大班学生需要注意的事项:大班学生年龄较小,基本技能和行为习惯还未完全养成,因此需要老师在活动中严格执行安全、卫生等方面的措施,以保证教育过程的顺利开展;3.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教案尽管加入了小组竞赛环节,但在活动中还有一些学生因为紧张、不自信等原因未能有效地参与其中,难以实现教育目标。
因此,需要老师加强对这些学生的观察和引导,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活动,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正确使用筷子教案(附教学反思)

大班社会活动课程计划:正确使用筷子教学计划(带教学反思)在大型社会活动中正确使用筷子(反思教学)主要包括活动设计背景,活动目的,教学重点,难点,活动预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理解筷子的形状和用处明白筷子是中国人制造和制造是中国文化的表达。
掌握正确使用筷子合适幼儿园老师参加社交活动。
快来看看筷子的正确使用方法。
事件设计背景此活动选自大班(秋季)健康《正确握筷子》,筷子是一种儿童更熟悉的餐具。
他们每天都能看到。
用筷子吃饭是我国的一大特色。
俗话说,头脑非常聪明。
筷子的使用是手的精细协调动作。
当使用筷子来保持食物时,不仅是5个手指的活动,还有手腕,肩膀和肘关节的活动。
从大脑中的分工来看,操纵手部和面部肌肉运动的区域远大于其他肌肉。
肌肉刺激脑细胞,协助大脑。
能够看出,手的早期活动训练一方面能够让小孩享受用筷子吃饭的乐趣,另一方面能够让小孩的智力开展。
大班儿童的小肌肉不断开展,能够掌握各种运动技能,并将更加协调。
但是,班里的一些小孩不吃筷子。
因而,我选择这项活动让幼儿学会在游戏练习中使用筷子,体验乐趣。
活动目的1.理解筷子的形状和用处,明白筷子是中国人的制造,是中国文化的表达。
2.掌握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
3.锻炼手部肌肉的灵敏性和手指的协调性,明白更活泼的手指对健康有益。
4.尝试用筷子进展各种活动,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理解团结的强大力量。
5.培养小孩敏锐的观察才能。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筷子的形状和用法,掌握握筷子的正确方法。
困难:用筷子进展各种活动。
活动预备1.一双筷子和一个儿童菜。
2,每套一个托盘,其中包含一些玻璃球,纸球,花生,豌豆。
3.《卖汤圆》音乐磁带和录音机。
4.儿童书籍,第12页,第13页。
活动程序首先,猜想导入活动主题。
老师说谜语:'身体非常苗条,兄弟们成对,只吃蔬菜,不吃汤。
“2,引导小孩说出答案 - 筷子。
其次,小孩们明白筷子并议论它的用处。
老师出示筷子并简要介绍其来源。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有用的筷子》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有用的筷子》教学目标1.了解筷子的使用方法及环保思想;2.能够正确使用筷子;3.关注环境保护,从日常小事做起。
起情境教师做一些环保的动作,例如:提倡自带环保袋,自备筷子,不用一次性的餐具等等。
导入新知询问学生们是不是都会使用筷子,如其中有一些使用筷子不熟练的同学,可以请几个熟练同学示范一下。
分组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发放筷子,让学生进行用筷子夹住对方握手、用筷子夹硬币等游戏,提高学生们对筷子使用方法的掌握程度。
教学展开介绍筷子的历史、制作、分类、使用方法并进行演示,同时聊聊筷子的文化内涵和生态环保。
教材延伸讲解一次性筷子的利弊,并让学生们自己去搜索一些相关资料,展开讨论。
活动设计本次活动主要由爱护环境和使用筷子两部分组成。
1.爱护环境齐心协力,让地球变得更美好。
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承担起环保的责任,发动家庭资源,共同关注环境保护,为地球绿化出一份力。
活动内容:家庭环保计划,编排环保歌曲,设计环保标语,制作环保海报等。
2.使用筷子我们可以用筷子举止管理,练习中掌握筷子使用技巧,达到零浪费。
活动内容:用筷子夹纸,重构金字塔,接力比赛等。
教学反思本次活动中,教师通过介绍国茶文化,向学生展现了一个传统文化。
我们也看到学生们踊跃参与,徜徉其中的姿态。
本次活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等方面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同时通过环保主题和筷子文化的结合,在学生中培养了积极的环保意识,激发了学生们的环保热情,为营造一个更加和谐绿色的校园环境注入了一份新的力量。
《有用的筷子》大班社会活动教案

《有用的筷子》大班社会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筷子的来源、使用方法和地区差异,知道筷子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使用筷子夹物的动作技能,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筷子的喜爱之情,激发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让幼儿了解筷子的来源、使用方法和地区差异,培养幼儿使用筷子夹物的动作技能。
2. 活动难点:让幼儿掌握使用筷子夹物的动作要领,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三、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筷子、餐具、教学PPT、视频、图片等。
2. 环境准备:安静、整洁、舒适的活动室。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PPT或播放视频,让幼儿了解筷子的来源、使用方法和地区差异。
2. 学习筷子夹物:教师演示筷子夹物的动作要领,指导幼儿进行练习,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3. 筷子游戏:设计有趣的筷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如:夹豆子、传递筷子等。
4. 传统文化教育:讲解筷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寓意,让幼儿了解中国文化,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五、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家长协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筷子,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2. 环境创设:在活动室中布置有关筷子的主题墙,让幼儿持续关注和学习筷子相关知识。
3. 教学反思:教师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活动步骤1. 展示筷子:教师展示一双筷子,让幼儿观察并说出筷子的名称。
2. 讲解筷子来源: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讲述筷子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3. 学习使用方法:教师演示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包括拿筷子、夹菜、放下筷子等。
4. 地区差异:教师介绍不同地区使用筷子的差异,如:习俗、形状、材质等。
5. 筷子游戏:组织幼儿进行筷子游戏,如:夹豆子比赛、筷子传递等。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筷子的起源、发展历程和地区差异。
幼儿园大班教案《有用的筷子》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有用的筷子》含反思大班教案《有用的筷子》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学习使用筷子,做到持筷姿势正确,能挑、拨、夹东西,了解筷子的种类和作用,知道筷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餐具,发展幼儿的小肌肉动作和手眼协调的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有用的筷子》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了解筷子的种类和作用,知道筷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餐具。
2.学习使用筷子,做到持筷姿势正确,能挑、拨、夹东西。
3.发展幼儿的小肌肉动作和手眼协调的能力。
4.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5.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
重难点:认识筷子的特点和作用,了解不同材料的筷子。
学会正确地使用筷子。
活动准备:1.收集废旧的一次性筷子若干,并涂上颜色,幼儿每人一双。
2.每组幼儿的桌子上摆放玻璃球、杏核、小纸团、玉米粒等,供幼儿练习持筷夹东西。
3.几种常见的筷子。
活动过程:1.猜谜语,引出筷子:“兄弟俩,一样长,是咸还是淡,它们先来尝。
”引导幼儿猜出谜底后,教师出示各种筷子。
2.引导幼儿观察筷子,了解筷子的特点、制作材料和作用,并提出问题。
筷子是什么样子的?老师这里有几种筷子?这些筷子是干什么用的?为什么吃饭用筷子更好?3.启发幼儿联想。
你还见过或知道有什么样的筷子?出示一次性筷子,让幼儿了解一次性筷子虽然使用比较方便、卫生,但为了保护树木,国家已禁止生产一次性筷子。
并让幼儿想一想,一次性筷子用完后还可以做什么用?4.老师讲解用筷子的方法,并示范:两根筷子都放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中间,大拇指在连根筷子的上面,食指抵住一根筷子,中指在两根筷子中间,无名指抵住另一根筷子,小拇指在无名指下面。
5.幼儿练习拿筷子:每个幼儿用右手拿一双筷子,按老师讲解的方法学拿筷子,练习用筷子夹、挑、拨桌上准备的东西,比一比谁夹得多、夹得快。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正确的动作,并启发幼儿说一说:什么东西好夹,什么东西不好夹?为什么?是拿筷子的上面好夹?还是拿下面好夹?为什么?6.引导幼儿讨论:哪种筷子好用?为什么?用筷子吃饭时应注意什么?活动延伸1.用旧挂历纸自制纸筷子,供游戏时用。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有用的筷子》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有用的筷子》教案:活动名称:《有用的筷子》社会活动适用年级:大班幼儿活动目标:通过《有用的筷子》这个故事,让幼儿了解筷子的使用方法和文化背景,培养他们使用筷子的能力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同时,通过活动的组织,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活动细节:1. 导入:老师向幼儿简单介绍筷子的使用方法和文化背景,引发幼儿的兴趣。
2. 教学:老师向幼儿讲述故事《有用的筷子》。
通过讲故事可以让幼儿理解筷子的使用方法和其他文化内涵。
3. 演示:老师给幼儿展示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并解释清楚正确的握筷和使用方法。
4. 操练:老师和幼儿一起进行筷子的操练,通过练习让他们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5. 教材延伸:老师可以结合绘本、图片等教材,进一步向幼儿展示筷子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使用场景。
6. 游戏活动:老师组织幼儿参与一些筷子相关的游戏,如夹豆子、转圈圈等,增加参与性和趣味性。
7. 扩展活动:老师可以邀请幼儿家长或外教来介绍自己国家的饮食文化和筷子的使用方法,增加幼儿对世界多元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教学反思:通过这次社会活动,幼儿对筷子的使用方法和文化背景有了初步的了解,也提高了使用筷子的能力。
在活动中,幼儿对筷子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了筷子操练和游戏活动,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
同时,通过教师的引导,幼儿也懂得了筷子的传统文化内涵,培养了他们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在教学中,由于时间的限制,无法让每个幼儿都亲自操作筷子。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延长活动时间,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动手实践。
此外,活动环节过于紧凑,有些幼儿可能无法及时跟上。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设置更多的巩固环节,以增加学生的学习机会。
总体而言,通过这次社会活动,幼儿对筷子的使用方法和文化背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他们培养了使用筷子的能力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同时也增加了对世界多元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幼儿园大班教案《有用的筷子》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有用的筷子》带反思泰班课《有用的筷子》包括对适用于大班学生的社交主题教学活动的反思,让孩子们学习使用筷子,使筷子摆正姿势,可以捡,拨和夹东西,了解筷子的类型和功能以及知道筷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餐具具有发展小肌肉运动和协调年幼儿童手眼协调能力,请看一下具有反思性教学计划的幼儿园大班《有用的筷子》。
活动目标:1.了解筷子的种类和功能,了解筷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餐具。
2.学会使用筷子将筷子保持在正确的位置,并拿起,拨动和夹住东西。
3.发展幼儿协调小肌肉运动和手眼协调能力。
4.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清洁习惯。
5.能够将自己的良好行为传给周围的人。
难度大:了解筷子的特性和功能,并了解不同材料的筷子。
学习正确使用筷子。
活动准备:1.收集一些丢弃的一次性筷子,并成对涂刷。
2.每组儿童桌均摆放玻璃球,杏子(小李子),小纸球,玉米粒等,以便儿童练习拿筷子。
3.几种常见的筷子(竹木筷子,木筷子,铁筷子,塑料筷子,不锈钢筷子等)。
活动程序:1.猜猜谜语并牵着筷子:'两个兄弟的长度相同,咸或淡,他们将首先品尝它。
在指导孩子猜出答案之后,老师展示了各种筷子。
2.引导孩子观察筷子,了解筷子的特性,材料和功能,并提出问题。
(1)筷子长什么样?(首先指导孩子回答,老师总结道:筷子就像两根小棍子,上侧是厚的,下侧是薄的,顶部是方形的,底部是圆形的,一些筷子是圆形的,表面筷子很顺滑)(2)老师在这里用哪种筷子?(有木筷子,竹筷子,铁筷子等,并且筷子的颜色也不同)(3)这些筷子是用来干什么的?(首先指导孩子们回答,老师总结道:木筷子,竹筷子,塑料筷子,不锈钢筷子供人们食用,铁筷子通常帮助人们夹一些热的物品,例如蜂窝煤,焦炭,长木筷子或竹筷子通常用于夹住新鲜油炸的油条,以免烫伤。
(4)为什么最好吃筷子?(儿童的回答,老师的总结:筷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餐具。
长期使用筷子吃饭,可以锻炼手指的动作,使手部活动变得灵活并且可以发展智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有用的筷子》含反思
大班社会教案《有用的筷子》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学习使用筷子,做到持筷姿势正确,能挑、拨、夹东西,让幼儿了解筷子的种类和作用,知道筷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餐具,发展幼儿的小肌肉动作和手眼协调的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社会《有用的筷子》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筷子的种类和作用,知道筷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餐具。
2、学习使用筷子,做到持筷姿势正确,能挑、拨、夹东西。
3、发展幼儿的小肌肉动作和手眼协调的能力。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5、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筷子的特点和作用,了解不同材料的筷子。
2、难点:学会正确地使用筷子。
活动准备:
1、收集废旧的一次性筷子若干,并涂上颜色,幼儿每人一双。
2、每组幼儿的桌子上摆放玻璃球、杏(话梅)核、小纸团、玉米粒等,供幼儿练习持筷夹东西。
3、几种常见的筷子(竹筷、木筷、铁筷、塑料筷、不锈钢筷等)。
活动过程:
1、猜谜语,引出筷子:“兄弟俩,一样长,是咸还是淡,它们先来尝。
”引导幼儿猜出谜底后,教师出示各种筷子。
2、引导幼儿观察筷子,了解筷子的特点、制作材料和作用,并提出问题。
(1)筷子是什么样子的?(先引导幼儿回答后,老师小结:筷子像两根小棍儿,上边粗、下边细,上面是方的、下面是圆的,有的筷子上下都是圆的,筷子的表面很光滑)
(2)老师这里有几种筷子?(有木筷、竹筷、所料筷、铁筷等,筷子的颜色也各不相同)
(3)这些筷子是干什么用的?(先引导幼儿回答后,老师小结:木筷、竹筷、塑料筷、不锈钢筷是人们吃饭用的,铁筷子一般是帮助人们夹一些如蜂窝煤、焦炭等比较烫的物品,长的木筷或竹筷大多用来夹刚炸好的油条,以免烫伤)(4)为什么吃饭用筷子更好?(幼儿回答,老师小结:筷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餐具。
长期使用筷子吃饭,能锻炼手指动作,使手部活动灵活,并能开发智力。
外国人吃饭一般都用刀、*等)
3、启发幼儿联想。
(1)你还见过或知道有什么样的筷子?(幼儿自由回答,老师小结:我们中国人使用筷子的历史悠久,所以筷子的种类也比较多,有一些筷子比较名贵和讲究,如过去皇宫里使用的象牙筷、骨筷、银筷等,现在已陈列在博物馆保存,供人们欣赏)
(2)出示一次性筷子,让幼儿了解一次性筷子虽然使用比较方便、卫生,
但为了保护树木,国家已禁止生产一次性筷子。
并让幼儿想一想,一次性筷子用完后还可以做什么用?(练习夹东西、拼摆图形、涂上颜色做筷子操、回收造纸等)
4、老师讲解用筷子的方法,并示范:两根筷子都放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中间,大拇指在连根筷子的上面,食指抵住一根筷子,中指在两根筷子中间,无名指抵住另一根筷子,小拇指在无名指下面。
5、幼儿练习拿筷子:每个幼儿用右手拿一双筷子,按老师讲解的方法学拿筷子,练习用筷子夹、挑、拨桌上准备的东西,比一比谁夹得多、夹得快。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正确的动作,并启发幼儿说一说:什么东西好夹,什么东西不好夹?为什么?是拿筷子的上面好夹?还是拿下面好夹?为什么?(玻璃球和玉米粒等因为光滑且小难夹,杏核和小纸团有棱角好夹)
6、引导幼儿讨论:
(1)哪种筷子好用?为什么?(竹筷、木筷好用,因为竹筷、木筷不滑,好夹东西)
(2)用筷子吃饭时应注意什么?(不咬筷子、不用筷子击桌子、击碗,不拿筷子玩等)
活动延伸:
1、用旧挂历纸自制纸筷子,供游戏时用。
2、收集旧的一次性筷子,和老师一起涂色,制作筷子操器械。
3、学做筷子操。
活动反思:
通过猜谜语,引起了幼儿观察筷子的兴趣,认识了筷子的特点、种类及什么情况下使用筷子,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练习拿筷子的方法,在老师的帮助下,85%的幼儿基本学会了拿筷子,会用筷子,同时也发展了幼儿手部小肌肉动作的灵活。
小百科:筷子,是指中国常用的饮食工具,通常由竹、木、骨、瓷、象牙、金属、塑料等材料制作。
是世界上常用餐具之一,中华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发明于中国,后传至朝鲜、日本、越南等汉字文化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