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管系统的设计》doc
空调系统风道设计word文档
/zykt/2/2.1.html第8章空调系统风道设计§8.1风道设计的基本知识一、道的布置原则风道布置直接与工艺、土建、电气、给排水等专业关系密切,应相互配合、协调一致。
1.空调系统的风道在布置时应考虑使用的灵活性。
2.风道的布置应符合工艺和气流组织的要求。
3.风道的布置应力求顺直,避免复杂的局部管件。
4.风管上应设置必要的调节和测量装置(如阀门、压力表、温度计、风量测定孔、采样孔等)或预留安装测量装置的接口。
5.风道布置应最大限度地满足工艺需要,并且不妨碍生产操作。
6.风道布置应在满足气流组织要求的基础上,达到美观、实用的原则。
二、管材料的选择用作风管的材料有薄钢板、硬聚氯乙烯塑料板、玻璃钢板、胶合板、铝板、砖及混凝土等。
需要经常移动的风管—大多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各种软管,如塑料软管、金属软管、橡胶软管等。
薄钢板有普通薄钢板和镀锌薄钢板两种,厚度一般为0.5~1.5m m 左右。
对于有防腐要求的空调工程,可采用硬聚氯乙烯塑料板或玻璃钢板制作的风管。
硬聚氯乙烯塑料板表面光滑,制作方便,但不耐高温,也不耐寒,在热辐射作用下容易脆裂。
所以,仅限于室内应用,且流体温度不可超过-10~+60℃。
以砖、混凝土等材料制作风管,主要用于与建筑、结构相配合的场合。
为了减少阻力、降低噪声,可采用降低管内流速、在风管内壁衬贴吸声材料等技术措施。
三、风管断面形状的选择风管断面形状:圆形断面的风管—强度大、阻力小、消耗材料少,但加工工艺比较复杂,占用空间多,布置时难以与建筑、结构配合,常用于高速送风的空调系统;矩形断面的风管—易加工、好布置,能充分利用建筑空间,弯头、三通等部件的尺寸较圆形风管的部件小。
为了节省建筑空间,布置美观,一般民用建筑空调系统送、回风管道的断面形状均以矩形为宜。
常用矩形风管的规格如下表所示。
为了减少系统阻力,进行风道设计时,矩形风管的高宽比宜小于6,最大不应超过10。
表8-1矩形风管规格§8.2风道设计的基本任务进行风道设计时应统筹考虑经济、实用两条基本原则。
第8章通风管道系统的设计计算
f0 不变
(3)风道断面、条缝宽度或孔口面积都不变,如图8-16所示。 风道断面F及孔口面积 f 0 不变时,管内静压会不断增大,可以根 据静压变化,在孔口上设置不同的阻体来改变流量系数 。
28
8.4.1 均匀送风管道的设计原理
风管内流动的空气,在管壁的垂直方向受到气流静压 作用,如果在管的侧壁开孔,由于孔口内外静压差的作用, 空气会在垂直管壁方向从孔口流出。但由于受到原有管内轴 向流速的影响,其孔口出流方向并非垂直于管壁,而是以合 成速度沿风管轴线成 角的方向流出,如图8-17所示。
L 1 V 5m / s ab 0.5 0.4 2ab 2 500 400 DV 444mm ab 500 400
13
由V=5m/s、Dv=444mm查图得Rm0=0.62Pa/m 粗糙度修正系数
200
K t KV 3 5
0.25
0.25
所谓“当量直径”,就是与矩形风管有相同单位长度摩 擦阻力的圆形风管直径,它有流速当量直径和流量当量直径 两种。 (1)流速当量直径 (2)流量当量直径
12
[例8-2]
有一表面光滑的砖砌风道(K=3mm),横断面尺寸为 500mm× 400mm,流量L=1m3/s(3600m3/h),求单位 长度摩阻力。 [解] 矩道风道内空气流速 1)根据矩形风管的流速当量直径Dv和实际流速V,求矩形 风管的单位长度摩擦阻力。
2
通风除尘管道
如图,在风机4的动力作用下,排风罩(或排风口)1 将室内污染空气吸入,经管道2送入净化设备3,经净化处 理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后,通过风帽5排到室外大气中。 室外大气
1 排风罩 2 风管 4 风机 5 风帽
1 排风罩
风管设计规范
风管设计规范风管设计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风管材料和尺寸规范1. 风管材料应选用无毒无害、耐腐蚀、不易细菌滋生的材料,如镀锌钢板、不锈钢板、塑料等。
2. 风管尺寸应根据风量和风速进行适当选择,以确保风管内的风速不超过规定值,一般不低于2m/s。
3. 风管连接应采用密封可靠、不易漏风的方式,如螺纹连接、法兰连接、密封软接头等。
二、风管布置和支撑规范1. 风管布置应符合气流流动的原则,避免出现死角、冷凝点和震荡等问题。
2. 风管应设置断续校正装置,以确保风流均匀分布。
3. 风管支撑应牢固可靠,支撑间距应符合规范要求,以防止风管变形和松动。
三、风管与设备接口规范1. 风管与设备(如空调机组、风机等)的接口应采用密封可靠的方式,以确保风量不受泄漏影响。
2. 风管与设备的连接处应设置补偿装置,以吸收因热胀冷缩而引起的伸缩变形。
四、风管隔热和防冷凝规范1. 风管在冷却水管道附近应进行隔热处理,以防止冷凝水的形成。
2. 风管内外表面应进行防腐和保温处理,以减少能量损失和减少冷凝水的产生。
五、风口和排风口规范1. 风口应选择适当的尺寸和形式,以保证风量和风速的要求。
2. 排风口应设置在合适的位置,尽量远离空气进口口和人员活动区域,以防止污染和异味扩散。
六、通风管道系统的测试和调试规范1. 完成风管系统安装后,应进行通风系统的静态与动态试验,以验证其性能和正常运行。
2. 根据试验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以确保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满足设计要求。
七、安全和环保要求1. 风管系统应符合相关的安全和环保法规要求,确保建筑物内的空气质量和人员健康安全。
2. 在风管系统设计过程中,要合理利用自然通风和热力学原理,减少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总结:风管设计规范的制定和遵循,对于建筑物的室内通风和空气质量的保障起着重要作用。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材料选择、尺寸确定、布置和支撑、与设备的接口、隔热和防冷凝、风口和排风口的设置、测试和调试等方面的要求,并对安全和环保提出具体要求。
车间风管工程设计方案
车间风管工程设计方案一、项目概述本工程为某车间风管工程设计方案,车间面积为5000平方米,主要包括车间通风系统、排烟系统、空调系统等设计。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提高车间内空气质量,保证生产作业环境的安全和舒适性。
二、设计原则1. 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保证车间内空气质量符合要求。
2. 设计合理,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3. 结构稳固,材料耐久,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4. 设备维护方便,易于管理和维护。
三、通风系统设计1. 通风系统主要由风机、风管、风口、消声器等组成。
根据车间的具体情况和要求,选用合适的通风设备,计算通风量和风管尺寸,进行合理布局和配置。
2. 通风系统应具有换气效率高、噪声低、耗能少等特点,确保车间空气新鲜度和干净度。
3. 根据车间内空气污染情况和工艺需求,设计适当的通风策略,保证车间内空气质量符合要求。
四、排烟系统设计1. 车间内排烟系统应根据车间布局、烟雾排放位置和排烟通道等进行合理设计。
2. 排烟系统主要由排烟风机、排烟道、排烟口等组成,材料选用耐高温、耐腐蚀的材料,以保证排烟系统的使用寿命。
3. 排烟系统的设计需考虑车间内可能产生的烟雾、粉尘等有害气体,保证车间内的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五、空调系统设计1. 空调系统主要包括供冷系统和供暖系统,根据车间的使用情况和环境要求,选择合适的空调设备,设计合理的空调系统。
2. 空调系统的设计应充分考虑车间内的热负荷,保证车间内的温度和湿度在合适的范围内。
3. 空调系统的设计应考虑节能和环保要求,采用高效节能的空调设备,降低车间运行成本。
六、安全措施1. 设计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保证车间内通风、排烟和空调系统的安全性。
2. 设计防火防爆措施,采取适当的防火材料和设备,保证车间内的安全。
3. 安装排烟风机和消防设备,确保车间内有害气体和烟雾的排放和处理。
七、施工方案1. 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通风管道系统的设计计算
通风管道系统的设计计算首先,通风管道系统的设计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面积确定通风需求。
通风需求的计算通常基于建筑物的使用人数、通风目标、空气质量要求等因素。
其次,需要确定通风系统的工作参数,包括通风风量、通风速度和压力损失。
通风风量与通风需求密切相关,可以根据通风需求进行估算。
通风速度则根据通风风量和通风管道的截面积来计算。
压力损失与通风管道材料、直径、长度、弯头、分支等因素有关,可以通过计算或查表确定。
然后,根据通风系统的工作参数,选择合适的通风管道材料和规格。
通风管道材料常见的有金属材料如钢板、镀锌板、铁皮等以及非金属材料如塑料管、玻璃钢管等。
在选择时,需要考虑通风系统中的气流特性、耐腐蚀性、机械强度等因素。
接下来,需要进行管道系统的布置和分支计算。
通风管道系统应合理布置,避免管道的交叉和弯曲,减少阻力和压力损失。
分支计算时需要考虑分支管道的长度、直径和弯头数量,保证通风风量的平衡和均匀分布。
最后,进行管道系统的稳定性计算和支撑设计。
通风管道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承受气流的冲击和压力变化,因此需要进行稳定性计算,确保管道系统的结构稳定和安全。
同时,还需要设计合适的支撑结构,保证管道的固定和支撑,防止因振动或外力导致的破坏。
综上所述,通风管道系统的设计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计算,可以确保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
同时,还需要对通风管道系统的运行进行监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持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HVAC空调系统的风管设计
感谢您的观看!
第15页/共15页
• 校核性计算: 已知管道长度、各管段尺寸和风机参数, 校核各管段流量是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到要求。
第5页/共15页
4. 风管水力计算
• 流速控制法
集中式全空气空调系统设计风管水力 计算一般都用流速控制法 最不利环路----选流速----定尺寸----总阻力---选风机 • 等压损法:总压力以定,作分支风管压损平衡 • 静压复得法:分支较多的风管,均匀送风管
第6页/共15页
风速选择
第7页/共15页
空调系统中的空气流速
第8页/共15页
用流速控制法进行管道设计计算
• 画管路系统图(各管长、风量) • 确定最不利环路(标注管段) • 选流速,定管道断面尺寸
• 按实际V (和 Dv) 查定 Rm
• 计算各管段阻力,系统总阻力 • 确定其余管道尺寸,检查平衡性
1. 风管设计基本原则
• 与建筑装修配合 • 与气流组织配合 • 合理确定流速,避免气流噪声 • 力求简洁,节省材料,降低能耗 • 保温隔热防结露,减少冷(热)量损失 • 安装、调节、维护方便
第2页/共15页
2. 风管材料
镀锌钢板 (薄钢板) 铝合金板 不锈钢板 硬聚氯乙烯塑料板
玻璃钢板 玻璃纤维板 混凝土风道 (砖砌风道 ) 复合风管(工业化)
第9页/共15页
例题7-3 设计计算
第10页/共15页
第11页/共15页
5.风管系统压力分布(单风机)
第12页/共15页
5.风管系统压力分布(双风机)
第13页/共15页
6. 风管保冷(保温)隔热 • 冷风管道----保冷
防结露;减少冷损失即减小管道温 升 • 热风管道----保温
民用建筑消防排烟与风管设计
压力损失计算
根据风速和风量计算风管内的压力损 失,以确定风机的功率和风压。
风管尺寸选择
根据通过的风量和风速选择合适的风 管尺寸,以减少阻力和噪音。
风管系统布局与气流组织
布局原则
遵循合理、简洁、经济的原则,尽量 减少分支和弯头,避免不必要的转折 。
气流组织
合理布置送风口和回风口的位置,确 保室内空气流通且均匀,避免涡流和 死角。
结合建筑特点
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如高度、跨度、 结构等,进行排烟系统的个性化设计 ,以满足特定需求。
03
风管设计基础
风管材料选择
01
02
03
镀锌钢板
具有优良的防腐蚀性能和 强度,广泛用于通风空调 系统。
不锈钢板
耐腐蚀,适用于有特殊清 洁要求的场合。
玻璃钢板
质轻且强度高,适用于特 殊空间和吊顶内。
风管尺寸与压力损失
安全防护与控制措施
在排烟口和排烟风机周围应设置高温防护措施,防止对人员和设备造成伤害。
应设置自动控制系统,在火灾时自动启动排烟系统,并可远程控制和监视系统运 行状态。
05
设计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高层住宅楼的消防排烟与风管设计
设计特点
风管布局
该高层住宅楼消防排烟与风管设计主要考 虑自然排烟与机械排烟相结合的方式,以 满足高层建筑火灾时的
安全性考虑
经济性
技术性
环境适应性
在设计中,首要考虑的是建筑 内人员的安全。排烟和风管系 统的设计应能在火灾发生时迅 速排除烟雾,保证建筑内部空 间的能见度,并为人员提供逃 生的时间。
设计时需考虑到经济性,选择 合适的风机和材料,在满足消 防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初 投资和运行费用。
风管设计规范
风管设计规范风管设计规范1. 设计准则1.1 设计风管系统应符合当地建筑规范和相关规定。
1.2 设计应考虑工程环境和条件,包括室内外温度、湿度、污染物等因素。
1.3 设计应合理利用空间,确保风管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2. 设计要求2.1 风管系统的设计应满足所需风量和压力损失的要求。
2.2 风管系统应具备良好的舒适性,能够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2.3 风管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噪声控制,保证系统的安静运行。
2.4 风管系统的设计应考虑节能和环保要求,采用高效的风机和节能设备。
2.5 风管系统的设计应考虑防火安全,采用防火材料和符合防火规范的构造。
3. 材料选择3.1 风管的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和耐用性。
3.2 风管的材料可以选择钢板、不锈钢板、铝板等材质,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3.3 风管的密封材料应选用符合标准的密封胶带或胶水,确保密封性能。
4. 施工要求4.1 风管系统的安装和连接应符合规范的要求,保证连接牢固和密封性能。
4.2 风管的支撑和固定应牢固可靠,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4.3 风管系统应避免漏风和空气泄漏,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密封。
4.4 风管系统的防腐处理应符合相关规定,保证系统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5. 工程验收5.1 风管系统的工程验收应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要求。
5.2 风管系统的运行应稳定可靠,符合设计要求和使用需求。
5.3 风管系统的噪声和震动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不影响使用和环境。
5.4 风管系统的防火措施应符合相关规范,确保安全使用。
总结:风管设计规范是保证风管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和提供舒适环境的重要依据。
设计准则、要求、材料选择、施工要求和工程验收等方面的规范都要严格执行,确保风管系统的质量和安全性。
设计师和施工人员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仔细遵守相关规范,确保风管系统的设计和施工质量。
风管机设计方案
风管机设计方案风管机设计方案一、设计目标设计一个高效能的风管机,以满足空调系统对风量、风压和噪音的要求。
同时要考虑到节能、环保和可靠性的因素。
二、设计原则1. 采用节能技术,减少能源消耗,提高空调系统的效率。
2. 采用噪音控制技术,降低噪音水平,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3. 采用环保材料和设计,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 采用可靠的设计,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长寿命。
三、设计方案1. 风量控制:采用变频器控制风机的转速,根据实际需求调整风量大小。
同时,通过改变风管的截面积和长度来调节风量分配。
2. 风压控制:通过调整风速和风管的形状,控制整个风流系统的风压。
在设计风管的时候,要考虑到风管的阻力和风机的静压能力,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3. 噪音控制:采用吸音材料和吸音结构,减少风机和风管的噪音传播。
在设计风机的时候,要选择低噪音的能效比高的风机。
4. 材料选择:选择无毒、无害、耐高温和阻燃的材料,以保证风管机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5. 设计可靠性:采用可靠的零部件和设计方案,以确保风管机的稳定性和长寿命。
同时,要考虑到维护和检修的便利性,方便维修和更换零部件。
四、设计要点1. 风机选择:选择能效比高、噪音低的风机,以减少能源消耗和噪音污染。
2. 风管设计:根据风量和风压要求,选择合适的风管截面积和长度,以保证风量和风压的分配均匀。
3. 吸音设计:在风机和风管的连接处和消声室等关键位置采用吸音材料和吸音结构,以减少噪音传播。
4. 材料选择:选择无毒、无害的材料,避免对室内空气和环境造成污染。
5. 设备维护:设计方便维修和更换零部件的结构,减少设备维护和维修的困难度。
五、设计效果通过以上设计方案,可以实现风量、风压和噪音的控制,提高空调系统的效率和舒适度。
同时,节能、环保和可靠性的设计原则也能够保证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通风系统风道的设计
6.2 风道的水力计算
(4)有爆炸危险厂房的排风管道及排除有爆炸危险物质的风管,不应穿越防火墙,其他风管不宜穿 过防火墙和不燃性楼板等防火分隔物,如必须穿过时,应在穿过处设防火阀。在防火阀两侧2m范围 内的风管及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风管穿过处的缝隙应用防火材料封堵。 (5)可燃气体管道、可燃液体管道和电线、排水管道等,不得穿越风管的内腔,也不得沿风管的外 壁敷设。可燃气体管道和可燃气体管道,不应穿过风机室。 (6)风管内设有电加热器时,电加热器前后各800mm范围内的风管和穿过设有火源等容易起火房 间的风管及保温材料均应采用不燃材料。
RsFP( 2 aabb)
a、b
6.1 风道阻力
根据式(6.3),当流速与比摩阻均相同时,水力半径必相等 则有
=
②假设流某量一当圆量形直风径管中的R空s=气流R量s与矩D4 形风管(2中(的aa6空b.15气b))流量相等,且两风管的单位长度沿程损失也
D 相 圆等形,风此管时流圆量形风管的直径就称为该矩形风a管2a的b流b 量D当v 量直径,以DL表示:
(6.6)
式中
——风管内壁的当量绝对粗糙度,mm;
——雷诺数。
=
(6.7)
1 K 式中 ——风管内流体(空气)的运动粘度,m2/s。
2.51
2l(g )
3.71DRe
K
Re
Re vD
6.1 风道阻力
在通风管道设计中,为了简化计算,可根据公式(6.5)和式(6.6)绘制的各种形式的线算图或
计算表进行计算。附录6.1为风管单位长度沿程损失线算图,附录6.2为圆形风管计算表。只要知道
——湿周,在通风系统中即为风管周长,m。
单位长度的摩擦阻力,也称比摩阻,为
暖通空调安装工程中的风管系统设计与规范要求
暖通空调安装工程中的风管系统设计与规范要求在暖通空调安装工程中,风管系统设计与规范要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风管系统设计不仅可以提高空调系统的工作效率,还能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本文将详细介绍风管系统的设计要点以及规范要求。
一、风管系统设计要点1.1 风管系统布局风管系统的布局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风流特点而确定。
一般来说,风管应布置在建筑物的无阻挡位置,避免与其他设备或结构物相互干扰。
各个房间的风口位置要合理,保证空气能够均匀分布到每个角落。
1.2 风管尺寸与材质风管的尺寸应根据空调系统的风量和风速来确定。
过大或过小的风管尺寸都会影响系统的性能。
同时,风管的材质也需要符合规范要求,一般使用镀锌钢板或不锈钢板制作。
对于需要传递高温或腐蚀性气体的场所,应选择相应的材质和保温措施。
1.3 风口与风阀设计风口和风阀在风管系统中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风口的位置和尺寸应根据房间的大小和形状来设计,以保证舒适的室内气流。
风口和风阀的选型要考虑到通风效果和风阻损失,合理选择适合的类型和尺寸。
1.4 风管隔声设计在某些要求较高的场所,如音乐厅、录音棚等,对风管系统的隔声设计要求更为严格。
合理选择隔音材料和采取隔声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风管传递的噪音。
1.5 风管系统的清洁与维护为了保证风管系统的正常工作和室内空气的质量,定期清洁和维护风管是必要的。
除尘设备和过滤器的安装,可以有效减少风管内的灰尘和污染物,提高室内空气的质量。
二、风管系统设计规范要求2.1 国家标准在暖通空调领域,目前最常用的规范是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与暖通空调工程设计规范》(GB 50096-2011)。
该标准对风管系统的设计、安装和验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风管系统的布局、尺寸、材质、隔声等要求。
2.2 行业规范除了国家标准外,各个行业还有一些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可供参考。
例如,中国采暖通风空调协会发布的《中央空调系统设计与施工规范》提供了更为详细的风管系统设计要求。
第六章 空调风管道系统设计
得法就是利用这种管段内静压和动压的相互转换,由风管每一分支处 复得的静压来克服下游管段的阻力,并据此来确定风管的断面尺寸, 下面将这一方法作简要介绍。
图40、41
例题1:
机械排风系统,薄钢板制成圆风管.计算该排风系统的阻力和管径尺 寸。
/
/
/
9
/
/
/
/
/ 0.3353 48.6 16.95 114.995
2
1320
3
9
228
/
/
4.4
13.2
0
48.6
0
13.2
3
1980
3
9
229
/
/
3.45 10.35
0
48.6
0
8.554264039322
/
/
2.85
8.55
0
48.6
0
/
5
3300
3
9
360
/
/
2.45
7.35
0
48.6
0
/
• 矩形风管的长边与短边之比不宜大于4:l,愈接 • 近1愈好,任何时候都不要大于lO,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制
作和安装费用,还可以减少运行动力消耗和运行费用
三、空调风管系统的阻力与减阻措施阻力包括
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两部分,其中局部阻力占比例较大,高达80%。 因此进行风管系统设计时,应尽量采取措施来减少局部阻力,以减 少风机的能耗和设备(风机)的初投资。
4) 确定每个子系统的风管断面形状和制作材料。 5) 对每个子系统进行阻力计算(含选择风机)。 6) 进行绝热材料的选择与绝热层厚度的计算。 7) 绘制工程图。
新风系统设计方案三篇
新风系统设计方案三篇篇一:新风系统设计方案第一章简介新风系统是由新风换气机及管道附件组成的一套独立空气处理系统,新风换气机将室外新鲜气体经过过滤、净化,通过管道输送到室内。
同时将室内污浊、含氧量低的空气排出室外。
第二章什么是新风系统一、新风系统定义:英文名称又叫VMC的缩写中文翻译为可控式的管道通风系统或者新风系统VMC 可控式机械通风设计要求,由风级、管道、送风口和排风口等一个完整的VMC 系统,这个系统必须能够让建筑会呼吸,改善室内空气品质,这套系统其功能性和经济性匹配实现最优的方案。
二、新风系统的分类:单项流新风系统双向流新风系统双向流热交换新风系统三、新风系统的作用:目前室内空气比过去来讲逐步恶化,这方面的论述已经越来越多。
比较典型的是住宅不良空气在逐步的影响我们的健康,具体归类:病态建筑综合症、SBS、还有建筑有关的疾病BRI,包括老百姓接触的化学药剂装修污染。
SBS准确就是住宅越来越严密所延伸的问题,国内也称空调病。
BRI更多讲由于建筑应用材料设备不当导致一些延伸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对这个问题已经关注很久,也已经有很多这方面的理论,目前比较好的对室内改善的措施是通风换气。
1、单向流新风系统:通过一台风机与窗式进风器实现风机启动将室内污浊空气排到室外室内形成负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室外空气通过窗式进风器进入室内达到空气置换的目的适家宜居2、双向流新风系统:通过两台主机实现两台风机一台将室内的污浊空气强制排出室外另一台则将新鲜空气抽送到室内双向流系统的特点是强制进排空气并且在送风主机前端加装空气过滤系统(选配)达到空气送入室内的清洁适家宜居3、双向流热回收新风系统:一台热回收主机实现在北方由于冬天室内外温差较大送入室内的空气温度较低通过热回收主机将室内送向室外的空气与新进的空气进行热量交换以达到节能的目的四、新风系统的设计原则:VMC在机房设计原则新鲜空气由配电柜、工作间、服务器机房等洁净区域进入室内,污浊空气由室外等污染区域排除。
建筑内部通风系统的防火防烟风管设计
建筑内部通风系统的防火防烟风管设计建筑内部通风系统的防火防烟风管设计对于建筑物的安全至关重要。
在火灾发生时,通风系统需要确保人员疏散通道畅通,并防止火灾烟雾扩散到其他区域。
因此,合理设计的防火防烟风管能够保证建筑物内部的安全,有效减少火灾对人员和财产的危害。
一、设计原则1. 隔离与分区:根据建筑物的不同用途、楼层和功能,将风管系统进行合理的隔离与分区。
这样能够减少不同区域之间火灾扩散的风险,并确保火灾烟雾不会通过通风系统传播到其他区域。
2. 确保通风系统正常工作:通风系统需要能够在火灾发生时保持正常工作,以充分排除烟雾和有害气体。
因此,在设计中应该考虑防火门、防火分区和供电系统的合理布局,以确保通风系统能够在紧急情况下继续运行。
二、材料选择1. 风管材料:在防火防烟风管设计中,首先要选择具有良好防火性能的风管材料。
不锈钢和钢板是常用的材料,具有较高的防火等级,能够有效隔离火灾并承受高温。
此外,还可以选择具有阻燃性能的玻璃纤维风管。
2. 密封材料:在风管接口、风管与墙壁之间需要采用防火密封材料,以防止火灾烟雾通过缝隙传播。
常用的密封材料有防火硅胶、耐高温胶带等,能够有效封堵风管与其他部件的空隙。
三、设计要点1. 风管走向:在设计风管系统时,应考虑最短路径和最少弯曲,以保证通风效果和减少风阻。
同时,还要避免风管穿越防火墙和防火隔墙,以防火灾扩散。
2. 防火防烟分区:根据建筑物的楼层和功能,将通风系统划分为不同的分区。
每个分区应有独立的防火防烟风管,以防止火灾蔓延到其他区域。
同时,还应设置防火阀门或流量控制器,以便紧急情况下关闭或调节风管的通风量。
3. 排烟系统设计:在大型建筑物或特定场所,如地下室和高层建筑,还需要设计排烟系统。
排烟能够及时将火灾烟雾排除,减少人员中毒和窒息的风险。
排烟系统的设计应注意烟道的高度、位置和出口规划,确保烟雾能迅速排放到安全区域。
四、设计考虑因素1. 火灾载荷:根据建筑物的火灾载荷,确定风管的防火等级和尺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章风管系统的设计
6.1 风管选材与形式
本空调设计送风管及回风管所用材料均为镀锌钢板,其优点是使用寿命较长,摩擦阻力小,加工简单,制作快速方便,可工厂预制也可现场临时制作;缺点:受加工设备限制,厚度不宜超过1.2mm。
风管断面一般采用圆形和矩形两种形式,本本空调设计风系统设计全部采用矩形风管的形式,便于制作与建筑结合配合。
6.2 风管尺寸的确定
风管尺寸的确定采用假定流速法逐段计算风管截面积,然后根据风管截面积参照常规尺寸表选择合适的风管尺寸。
1、采用假定流速法计算,管内风速的选取决定了风管截面的尺寸,两者之
间的关系如下:
S=G/3600V
(6.1)
式中 S――风管截面积(m2);
G――风管内风量( m3/h);
V――风管内风速(m/h),
一般做设计时候,空调送风主管风速不宜大于6m/h,支管风速不宜大于3m/h。
具体风速可参照下表:
表6.1低速风管内的风速
室内允许噪声级dB(A)主管风速(m/s)支管风速(m/s)新风入口(m/s) 25~353~4≤23
35~504~72~3 3.5
50~656~92~54~4.5
65~858~125~85
2、根据风管截面积参照风管常规尺寸表选择合适的风管尺寸,标准矩形风
管的规格查阅《中央空调设计手册》
6.3 风口设计选型
6.3.1 风口的分类
通风空调风口按型式分类可分为:百叶风口、散流器、喷口、条缝型风口、旋流风口孔板风口等。
风口型式的选择需根据房间功能及气流组织选择合适的风口类型。
一般情况下,在吊顶高度为2~4米的通风系统中,厂选用百叶风口或者散流器;在一般的侧送风的系统中常选用百叶风口;在空间比较大的展厅、体育馆、多功能厅、大堂等一般采用喷口送风或者旋流风口送风。
6.3.2 风口尺寸的确定
风口尺寸的选择同样采用假定流速法计算选择,根据风口的风量及推荐流速,确定出风口的所需截面积,参照风口的基本规格,选择合适的风口尺寸。
风口风速选择参照下表
表6.2 风口风速参照表
应用场所盘形送风口顶棚送风口侧送风口
广播室 3.0~4.5 4.0~4.5 2.5
医院疗房 4.0~4.5 4.5~5.0 2.5~3.0饭店房间、会客室 4.0~5.0 5.0~6.0 2.5~4.0
百货公司、剧场 6.0~7.5 6.2~7.5 5.0~7.0教室、图书馆、办公室 5.0~6.0 6.0~7.5 3.5~4.5
注:标准风口的规格查阅《中央空调设计手册》
6.3.3 风口的布置
1、送风口布置间距:办公室取2.5~3.5m;商场、娱乐产所取4~6m。
2、回风口应根据具体情况布置:
一般原则:(1)人不经常停留的地方;(2)房间的边和角;(3)有利于气流的组织。
3、散流器平送时,宜按对称布置或者梅花布置,散流器中心距侧墙的距离不宜小于1000mm;圆形或方形散流器布置时,其相应送风范围(面积)的长宽比不宜大于1:1.5,送风水平射程与垂直射程(平顶至工作区上边界的距离)的比值,宜保持在
0.5~1.5之间。
实际上这要看装饰要求而定,如250*250的散流器,间距一般在
3.5米左右,320*320在
4.2米左右。
6.3.4 风管管路阻力校核
通风管路系统中的最不回环路需要进行风管阻力计算,以校核空气处理机组
的机外静压是否足以克服最不利回路风管的阻力。
1、最不利回路的阻力计算有详细计算和简略估算两种方法,简单计算最不利环
路的压力损失可按照一下公式计算:
·L(1+k) P=R
M
(6.2)
式中:R
——单位管长沿程损失,Pa/m,一般取0.8~1.5Pa/m
M
L ——到最远送风口的送风管长度加上到最远回风口的回风管的长
度,m
K ——局部阻力损失与沿程阻力损失的比值
弯头三通少时,取K=1.0~2.0
弯头三通多时,取K=3.0~5.0
2、校核各支管阻力平衡,如分支管比较多时,需在各分支管上装风量调节阀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