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活动四要素
文学概论——精选推荐
⽂学概论⼀、填空1、⽂艺学的三个分⽀:⽂学理论、⽂学批评和⽂学史。
2、⽂学活动构成的四要素:世界、作品、作者、读者。
3、⽂学发⽣的四种观点:巫术发⽣说、宗教发⽣说、游戏发⽣说、劳动说。
4、⽂学作为话语包含以下五要素:说话⼈、受话⼈、⽂本、沟通、语境。
5、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包括:含蓄、含混。
6、⽣活“是⼀切⽂学艺术取之不尽、⽤之不竭的唯⼀源泉”。
7、⽂学创造的客体的两种解释:客体即“⾃然”说、客体即“情感”说。
8、⽂学创造的主体的两种解释:主体即“模仿者”与“创造者”、主体即“客观者”与“移情者”。
9、想象分为再现想象、⽐拟想象、虚构想象。
10、联想分为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联想。
11、⽂学作品分为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三种类型。
现实型⽂学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理想型⽂学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象征型⽂学的基本特征是:暗⽰性和朦胧性。
12、诗的基本特征:凝练性、跳跃性、⾳乐性。
⼩说的基本特征:深⼊细致的⼈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故事情节、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戏剧的基本特征:浓缩地反映现实⽣活,集中地表现⽭盾冲突,以⼈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13、现实主义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物。
14、王国维将意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我之镜”。
15、故事所包含的要素:情节、⼈物、场景、事件。
16、抒情性作品的构成要素是:声⾳、画⾯、情感经验。
17、清代桐城派古⽂家姚鼐将⽂学风格分为阴柔之美和阳刚之美。
18、⽂学接受的⼼境主要有欣悦、抑郁和虚静三种情况。
19、传统的批评模式:伦理道德批评、社会历史批评、审美批评。
20、现代批评模式:⼼理学批评、语⾔学批评、⽂化批评。
⼆、名词解释⽂学:它是⼀种⽤⽂学语⾔创造⽂学形象,反映⽣活,表达作者思想情感和审美的艺术形式。
话语蕴藉:指⽂学活动蕴蓄深厚⽽⼜余味深长的语⾔与意义状况,表明⽂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成可能性。
艺术发现:它是作家在内⼼积累了相当多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意识的依据⾃⼰认识⽣活和评价⽣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种独特的领悟。
文概资料
名词解释文学活动四要素: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
折中主义:介乎广义文学和狭义文学之间而有具有意识形态的文学概念可以称为折中主义。
如历史文学,科普文学和某些风格化的政论文。
话语蕴籍: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身后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创作动机:创作动机就是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
艺术构思:就是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使下,通过回忆、想象、感情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
陌生化:与变形有联系,她们都是使溪涧事物换一种样式出来,来获取一种“新奇”的艺术效应。
艺术真实:既非生活真实亦非科学真实,而是主体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世界上去,经过艺术创造,与“善”、“美”共生并存的审美化的真实。
艺术概括:简括地说,就是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的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既有鲜明的独特性又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之方法。
情感把握:文学创作中的情感要以“善”为价值追求,表现出高尚的品格,利他的价值取向,做到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的相统一。
形式创造:就是追求美的创造,使文学达到形式上的升华,表现出文学的形式美。
具体表现在,内容形式化与形式内容话和化丑为美与美丽地描写悲哀。
文本:在英语中是原文、正文的意思,这里用来指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
典型:(基本上是西方文论创立的一个概念。
它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7世纪以前,西方的典型观基本上是类型说,强调典型的普遍性和类型;18世纪以后,开始由重视共性到重视个性的转变;形成了个性典型观占主导时期;19世纪80年代末,马克思主义典型观趋于成熟,把人类的典型理论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
文学理论重点背诵
文学创造:以话语为原料的生产活动。
文学活动四要素说:世界、作者、作品、读者。
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活动系统。
世界是文学的基础,作家和读者是文学活动的主体,作品是活动的产物.世界:主要是指文学活动所反映的客观世界、主观世界。
文学无法脱离世界单独存在。
文学活动的发生(四说):巫术发生说:英国弗雷泽最早提出巫术与文学的关系问题,认为巫术原理有两条:1,相似律。
2,接触律。
巫术仪式逐渐变为巫术表演,包括舞蹈、美术、音乐等的发展,戏剧艺术的历史逐渐发生。
宗教发生说:德国赫尔德认为文学源于宗教。
历史上宗教与文学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集中表现在欧洲中世纪。
文学艺术收到宗教的影响,除了反映的是宗教体裁外,发展也收到基督教的制约。
游戏发生说:德国康德认为艺术是“自由的游戏”。
各种游戏说大都认为文学史无外在目的的游戏活动。
劳动说:马克思认为,文学起源于人的生产劳动,最早的文学艺术作品产生于人类的劳动过程。
原因:1,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2,产生需要;3,构成主要内容;4,制约了早期文学形式。
文学和真善美的关系:怎样理解“真、善、美”及其统一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答:文学作为认识活动,以内在尺度创造艺术真实,要点是求“真”,体现为“历史理性”。
作为审美活动,文学创作情感的评价对象,核心是尚“善”,体现为“人文关怀”。
最终,文学创造还要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形式创造,为情感评价所把握的艺术真实“造形”,使之成为艺术文本,境界是呈“美”,体现为“文学升华”。
质而言之,真、善、美及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
人文关怀是”善“的终极价值体现的原因:人文关怀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它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生存状况及其命运、幸福相联系人的一切精神创造都是从人的需要出发的价值活动,体现着人的尺度和目的,因而“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就成为人类一切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文学理论名词解释及问答
名词解释1、文学活动四要素说美国当代文艺理论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传统》中提出,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四个要素组成,这四个要素组成了文学活动的一个整体,文学就是在这样一个循环中向前发展的。
2、模仿说是一种最古老的艺术起源理论。
它认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善于摹仿,艺术即起源于人类的摹仿本能,艺术是摹仿自然和社会人生的产物。
代表人物有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斯多德。
前者摹仿自然、后者摹仿社会人生。
3、文学的审美功能任何文艺作品都具有一定的审美理想,这种审美理想往往能够对于人们的审美趣味、审美要求、审美观念、审美能力产生有力的感召和塑造作用。
这就是文学的审美功能。
4、客体“自然说”认为文学的客体是独立于人之外的自然。
这里的“自然”最初指的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后来泛指社会生活。
5、案头剧剧本作为一种文学文体,具有双重性,既是戏剧又是文学,因此,一个好的剧本应当具备戏剧价值和文学价值,对那些无法演出的剧本就叫做案头剧或叫书斋剧。
6、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以人类社会的一切文学现象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和探讨文学的性质、特点、规律、功能、构成和价值,解决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及方法。
包括五大部分的任务:文学活动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构成论、文学接受论。
7、文学的审美主体性文学这种意识形态饱含了作家对社会生活的主体感受和体验、认识和评价,渗透了主体强烈的思想感情,而且这种感情在文学创作中是不可或缺的,而政治、哲学、法律这些意识形态是不能饱含个人情感的。
8、精神生产精神生产指的是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
科学、哲学、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和艺术活动都属于精神生产。
9、诗歌韵律音律也称声律、声韵或韵律,是文学的语音层面的基本形态之一,是由声调、语调和韵的变化和协调而形成的内部和谐状况。
10、艺术构思指作家在感知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围绕一定的创作目的,将储存在头脑中的审美信息进行艺术处理,对生活中的各种表象进行整合,从而构成新的形象,并安排好情节。
文学理论整理
文学理论整理名词解释:1、文学活动四要素:这是美国当代文艺理论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一书中提出的著名观点。
文学四要素指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要素组成的。
2、话语:所谓话语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而从事沟通的具体行为与活动,包括五个要素:说话人、受话人、本文、沟通、语境。
3、话语蕴藉: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的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蕴涵了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4、审美意识形态性质: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是一般意识形态的特殊形式,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复杂组合形式,从目的看,文学既是无功利性的也是功利性;从方式看,文学既是形象的,也是理性的;从态度看:既是情感的,也是认识的。
5、艺术构思:指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指导下,以心理活动和艺术概括方式,创造出完整的意象序列的思维过程6、创作动机:指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
7、隐含的读者:根据“接受美学”的见解,一部作品完成之后,为读者接受之先,便已隐含着读者。
这是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是指本文自身设定的能够把本文提供的可能性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
也就是说,是作家获想出来的他的作品问世之后,可能出现的或应该出现的读者;这种预想有时是自觉的,有时可能是不自觉的简答题:1、文学理论有哪些基本形态?其划分依据是什么:文学理论形态多样性的依据是因为文学活动作为文学理论的客体是复杂的多层次的系统,所以文学理论的形态与这个客体的特征与视角密切相关。
对同一认识客体可以从多种视角关照。
所以文学理论可以分为如下几种基本形态。
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2、文学创造的构思方式主要有综合、突出和简化、变形与陌生化3、文学作为话语蕴藉有什么含义:话语蕴籍的对文学活动的特殊的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用文学四要素分析加油吧妈妈
用文学四要素分析加油吧妈妈文学活动四要素分别是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
这四要素是文学活动不可缺少的四部分,少了哪一个都不行。
而这四要素之间会相互影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首先来看世界。
世界的含义有很多,主观世界、客观世界、社会世界、超验世界等,也就是说世界可以是我们生活的客观存在的世界,也可以是我们意识产生的主观的世界,世界有不同的含义。
文学活动是一种意识反映活动,即在一定情况下,文学活动产生的作品是对世界的反映。
作品是建立在世界的基础上的,世界是文学创作的客体,是文学活动的基础。
所谓“文章者,所以表天地万物之情状也”就是这个道理。
世界对于读者的意义也很大,读者在观看作品时,往往会以自己的世界为基础,去评判作品。
所以说,如果没有世界,文学活动将无法进行,也不会有作者、作品和读者。
再者是作者。
作者的作用是表示一个社会中某些话语存在、传播和运动的特征。
一方面,作者是功能性的;另一方面,作者表现了话语存在的特殊性。
作者是文学创作的主体,作者通过文学创作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等变成作品。
作者对于作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作者有自己独特的世界观,可以产生出独特的作品。
作品之所以存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作者的创作。
如果作者没有进行创作,也就没有作品的存在。
比如《加油吧妈妈》之所以成为《加油吧妈妈》,是因为XX写下了它,如果XX没有动笔,可能就没有《加油吧妈妈》的存在了。
或许会出现《加油吧爸爸》、《加油吧姐姐》,但不会出现《加油吧妈妈》。
作者之于作品是很重要的,之于读者也是很重要的。
作者通过创作表达感受并以此唤起读者相应的感受,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情感互通可以称之为共情。
一个好的作者能够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并创作成作品,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比如感伤诗就是“有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者”。
然后是作品。
作品是作者创作出来的,对世界一定程度上的反映。
作品可以与世界一模一样,也可以超越原有的世界,去表现另一个更具有普遍性的、更深层的世界。
文学活动中的四种要素
文学活动中的四种要素文学活动是指以文学作品为核心的各类艺术活动,其中包含四种要素,分别是主题、情感、艺术形式和观众反馈。
这四个要素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文学活动的基本元素。
一、主题主题是文学作品的灵魂,是作者希望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的核心思想。
主题可以是人生哲理、社会问题、历史事件等各种思想内容。
主题的选择对于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意义至关重要。
一个好的主题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使作品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二、情感情感是文学作品中的情绪体验,是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情感状态。
情感可以是喜怒哀乐、爱恨情愁等各种内心感受。
通过情感的表达,作品能够更加真实地触动读者的心灵。
情感的表达方式可以是细腻温情的,也可以是激情澎湃的,取决于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写作风格。
三、艺术形式艺术形式是文学作品的表现方式,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多种形式。
每种艺术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手法,能够给读者带来不同的阅读体验。
艺术形式的选择和运用对于作品的艺术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使作品更加生动、富有感染力。
四、观众反馈观众反馈是指读者对于文学作品的评价和反馈。
读者的反馈是文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直接影响作品的传播和影响力。
观众的反馈可以是赞扬、批评、思考等各种形式。
通过观众的反馈,作者可以了解自己作品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改进和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主题、情感、艺术形式和观众反馈是文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四个要素。
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学世界。
在文学活动中,我们需要注重主题的选择,通过情感的表达和艺术形式的运用,以期获得观众的积极反馈。
只有四个要素的有机结合,才能使文学活动更具深度和广度,也才能使文学作品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文学四要素
文学四要素文学四要素是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提出的,他提出文学是一种活动,由四个相关的要素组成,即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四者共同构成文学活动。
其中世界是文学活动产生和存在的物质基础,更是文学作品再现或反映的对象;作者是文学创作的主体,不仅是写作的主体,而且也是把自己对世界的体验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的主体;读者是文学接受的主体。
通过阅读作品而与作者达成沟通;作品是作者的创造物和读者阅读的对象,是使上述一切环节成为可能的中介。
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
文学典型:1、定义:文学典型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指写实型作品,言语系统中呈现出的具有显出特征的富有审美能力的,含有丰富历史意蕴的性格,又称为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2、典型人物的审美特征一般具有以下三点:典型人物的审美特征:三方面:具有独特丰满鲜明的个性;具有巨大深刻的社会概括性;典型人物的个性和社会概括性具有统一性。
3、典型论的发展及论争典型的概念基本上由西方文论创立,其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17世纪以前,类型说;18世纪以后,个性典型观;19世纪80年代末,马克思主义典型观趋于成熟,“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代表巴尔扎克《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鲁迅《孔乙己》《阿Q正传》马克思主义典型论(高度的个性化背后蕴藏着巨大的社会历史内容和揭示社会发展潮流)(时代背景下共同群体的特征)(历史过程中本质的真实)马克思主义典型论要求:1、充分表现人物的真实个性(细节的真实)2、要求个人的典型与他的生活环境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表现整个社会的现实和精神状态作家不仅要写出主人公“怎么样”,而且要写出“为什么”,不仅要告诉读者主人公的思想和行动,而且也要写出是什么社会环境驱使主人公如此思想和行动。
马克思主义典型论不是永恒人性的代表,而是现实世界的矛盾的突出反映,属于特定的历史状态。
例如:《红与黑》1830年历史纪实,仅仅属于资产阶级。
文学活动的四要素
概括
一切文学作品都有源泉,这就是生活,即“ 世界”;
生活要经过“艺术家”的加工改造,这样才 能创造出具有意义的文本,即“作品”;
作品如果不跟欣赏者、即“读者”见面,也 不能构成完整的文学活动,
世界—作家—文本—读者四个要素,其间包 含了体验、创作、接受三个过程,这才构成 完整的文学活动。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作品
• 文学作品一量被创造出来,就具有了 一种独立性,即其有一定的形式和内 容、结构和意义。作品是作者活动的 结果,读者活动的前提,没有作品的 文学活动是不可想象的,不研究作品 的文学理论也是不可能存在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关系
• 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 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
• 世界是文学的基础,作家和读者是文学 活动的主体,作品是活动的产物。
8
文学活动的四要素
世界
• 主要是指文学活动所反映的客观世界、主 观世界。
客观世界包括自然万物与社会的历史与
现实
主观世界既包括人的思想情感,也包括
宗教信仰意义上的超验世界。
文学离不开世界,世界是文学之源。 文学无法脱离世界单独存在。
作者
• 作品是人创造的,文学活动的主体是 人,作者往往通过文学创作来表达他 的感受和感情,因而, 文学活动是作者的表现活动。
文学活动中的四种要素
文学活动中的四种要素一、主题主题是文学活动的灵魂,是文学作品表达的核心思想。
一个好的主题可以使文学作品更具深度和内涵,引发读者的共鸣。
在文学活动中,主题可以是关于爱情、友情、家庭、人生哲理等各种人类关注的话题。
比如,在一场文学讲座上,主题可以是探讨现代社会中的孤独与交往,或者是讨论文学作品中的人性与善恶。
二、情感情感是文学作品的重要要素,通过情感的表达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品中所传递的信息。
在文学活动中,情感可以通过文字、声音、表演等方式来呈现。
例如,在一场诗歌朗诵会上,朗诵者可以通过语调、节奏和表情来表达诗歌中的情感,让听众更加深入地体验到诗歌的内涵和情感。
三、形式形式是文学活动中的一种表达方式,它可以是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各种文学体裁。
不同的文学形式适合表达不同的内容和情感。
在文学活动中,可以通过朗诵、表演、阅读等方式来展示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
比如,在一个文学晚会上,可以有诗人朗诵自己的诗歌作品,也可以有演员表演经典文学作品中的片段,以及现场朗读和评论。
四、传播传播是文学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使文学作品得以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欣赏。
在文学活动中,传播可以通过出版、发行、演出、传媒等多种方式进行。
比如,一本好书可以通过出版社的推广和宣传活动,被更多的读者所知晓;一部优秀的电影可以通过院线放映和网络传播,引发更广泛的观众关注。
传播不仅可以让文学作品得到更多的传承和发展,也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文学活动中来,推动文学的繁荣和发展。
主题、情感、形式和传播是文学活动中的四种重要要素。
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学世界。
只有在这些要素的合理搭配和协调下,文学活动才能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无论是在学校的文学讲座、文学晚会,还是在社区的文学读书会、诗歌朗诵会,都可以通过关注和发挥这些要素,让文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思考和感悟。
文学概论名词解释
术语辞典1 .文学四要素。
这是由美国批评家艾布拉姆斯提出的观点,认为文学活动由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四要素组成。
2 .摹仿说。
这是古希腊有关文艺起源的学说,认为文艺起源于人对宇宙事物的摹仿。
它内部存在两种对立观念,一种是以柏拉图为代表的否定性摹仿说,认为艺术仅仅摹仿世界的“影子的影子”,因而没有真理价值;另一种是以亚里斯多德为代表的肯定性摹仿说,与柏拉图的主张相反,认为艺术摹仿世界同样能达到真理境界,这一主张后来成为现实主义文艺观的圭臬。
3 .观物取象说。
这是中国古代有关文艺起源的学说,认为文艺的起源与人“观”天地鸟兽的运动变化并加以摹仿的行为有关。
4 .表现说。
这是西方18 世纪以来伴随浪漫主义思潮而形成的学说,认为文学是作者心灵或情感的表现。
5 .言志说。
这是中国先秦产生的学说,认为诗歌是作者情感和志向的表现。
6 .文学本体论。
这是美国批评家兰色姆提出的观点,认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或作者。
7 .劳动说。
这是有关文学起源于劳动的学说,认为文学活动得以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劳动。
8 .不平衡说。
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有关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之间关系的学说,认为艺术活动的发展与人类生产劳动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或快或慢,有时甚至呈反方向发展。
这种“不平衡”有两种典范性表现:一种是某些文艺类型如神话和史诗只能兴盛于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另一种则是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不是呈正比例,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可能在艺术上反而领先。
9 .循环说。
这是加拿大批评家弗莱提出的有关文学发展动因的学说,认为文学的变化与自然节律相似,呈现出有规律的更替与循环过程,黎明和春天与喜剧对应,日午和夏天与传奇对应,日落和秋天与悲剧对应,黑暗和冬天与讽刺文学对应。
10 .文学三义。
这是说文学一词历来有着三种不同含义――广义文学、狭义文学和折中义文学。
广义文学是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的统称,既包括今天所谓语言的艺术品——文学,也包括今天不称作文学的政治、哲学、历史和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文学理论
1.文学活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2.文学审美意识形态:3.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作者、世界、作品、读者4.劳动说:文学原始发生的主要学说之一,把劳动作为文学的起点。
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6.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答: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表现在,文学成为具有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话语与社会权力结构之间的多重关联域。
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在无功利、形象、情感中隐含功利、理性和认识。
7.什么是话语蕴籍?怎样理解文学的话语蕴籍属性?答:话语蕴籍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进一步看,文学作为话语蕴籍,有两层含义:第一。
整个文学活动带着话语蕴籍属性。
第二,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籍属性。
8.以人为本:9.简论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文学活动的发展有自己的历史继性。
中外文学史的事实表明,各民族的文学都不是凭空创造出来的,都有一个继承,借鉴与革新,创造的历史过程。
继承与创新,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发展社会主义文学艺术,要继承古代的优秀遗产,但不是“全盘继承”,而是批判的继承。
这里我们所说的“批判”不是否定一切,横扫一切的所谓“大批判”,而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加以整理,区分,思考,分析,排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
我们只有对过去的文学遗产予以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总结,才能有正确的继承与借鉴,才有可能在继承优秀文学传统的基础上,根据新时代的审美需要,进行艺术的创新。
10. 文学创造与科学的本质区别:科学活动的特点是揭示客体的真实本质,它通过理性思维力求如实地把握世界的客观规律,是把直观和表象加工成概念、范畴的活动。
目的在于获取关于客观世界的真理知识,以满足人的理性需要。
文学活动四要素名词解释
文学活动四要素名词解释
文学活动四要素名词解释
文学活动是根据当代文学情况,探讨创造性写作和框架设定,帮助孩子表达情感,操练犀利地表现出来的思维和文字,是一种活泼的学习项目。
而文学活动四要素是构成文学活动的四个基本概念:
一是推动,是指教师或其他机构主动支持学生创作的行为,针对学生的认知兴趣、能力和特点,安排相应的活动,营造一个有效的激励和反馈的环境,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
二是完善,是指教师在学生创作过程中,结合学生的能力进行引导,借助课堂
讨论、实践练习及个别辅导等方式,促进学生对创作内容的完善与丰富。
三是分享,是指在学生创作学习活动中建立起一个沟通分享的现场和气氛,通
过实践练习、文学评论等方式,培养学生思维活动的灵敏度。
最后一个因素就是浸润,是指让学生通过阅读、听讲、参观、文学讨论等方式
潜移默化地接触到文学素养以及文学价值。
使学生更具感悟力,开发学生文学能力,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进而拓宽文学素养。
文学活动是学习文学表达和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这四个要素构成了文学活动
的基础。
文学活动的推动是为了营造有效激励学生的教育环境;完善便于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创作;分享着眼于氛围的营造;最后浸润是提高文学素养的有效方法。
只有加强这些方面,确实进行文学活动,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文学相关的技能,大大拓宽文学视野,更高效地提高自身修养。
文学理论教程名词解释
文学理论教程名词解释1.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按照艾布拉姆斯的观点,文学活动应由四个要素构成:世界、作者、作品、读者。
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
2.物质生产发展与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多次阐述并强调的问题。
即艺术伴随生产劳动而产生,并伴随生产劳动的发展而发展,但艺术发展的进程也有特殊的情况,就是它的发展同经济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有时快些,有时慢些,有时甚至与生产成反方向的发展。
两种体现: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繁荣阶段也就过去了,如古希腊神话和史诗;另一种情况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是成正比例的,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可能在文学艺术上反而领先,比如18世纪德国和19世纪俄国。
说明了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
3.含蓄和含混:文学的话语蕴籍性表现在这两种修辞形态。
含蓄是表达上的小中见大,含混是阐述上的一中生多。
4.艺术生产:人对世界的审美活动,意识形态生产。
建立在对现实世界的真实感受的基础上,以审美情感去体验、发现和反映世界的美,并创造出美的精神世界,让人不仅从中受到美的陶冶、而且认识世界、弘扬人的价值。
在各种精神生产中,艺术生产是一种最富于创造个性的“真正自由的劳动”。
5.话语蕴藉: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所包含的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含蕴性质,二是具体的本文带有话语含蕴性质。
6.文学:是显现在话语含蕴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艺术体验7.艺术发现:作家在内心积累了相当多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无意识依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领悟。
8.创作动机:驱使作家投入艺术创作的内在动力。
易感点/刺激/行动力量9.艺术构思: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指导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
文学概论,讲义,第一章 文学观念
第一章文学观念第一节文学观念的嬗变文学观念:文学观念是对文学的看法,是对“文学是什么”的回答。
文学观念是随民族的不同而不同的,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
文学观念属于历史的范畴,它是流动的,变化的,世界上没有一种文学观念是永恒不变的。
一、文学四要素和文学活动(一)文学活动四要素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认为文学活动应包括作品、作家、世界和读者四个要素。
提出作为作品存在的层次论的是现象学派美学家英加登。
(二)文学活动我们所说的文学活动,不仅是指文学四要素所形成的流程,更重要的是人与对象所建立的诗意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部展开。
二、历史上六种主要的文学观念再现说、表现说、实用说、独立说、客观说、体验说。
(一)再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即认为作品模仿或再现世界。
(二)表现说:在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即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
(三)实用说:在四要素中强调“作品”被“读者”所利用的关系,一般认为文学是种工具和手段。
(四)独立说:对立于实用说,(王尔德、波特莱尔)强调无功利、唯美,游戏、无关现实——难成立。
(五)客观说:认为“作品”高于一切,作品一旦从作家的笔下诞生之后,就获得了完全客观的性质和独立的“身份”,它既与原作家不相干,也与读者无涉,它从外界的参照物中孤立出来,本身是一个“自足体”,出现了所谓的“客观化走向”。
(六)体验说:强调“读者”对“作品”的意向性的体验,强调读者阅读作品时的感受和再创造。
三、文学观念嬗变的原因(一)文学观念变化的时代原因“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心雕龙》),主要是讲文学发展变化的时代原因。
(二)文学观念演变与文学自身的演变(1)时代原因(历史变迁/时代发展/心理变化是根本)。
不同的时代由于社会的需要不同,会产生不同性质的文学。
所谓:文变染乎世情。
兴废系乎时序,世情,时序的变化推动了文学的变化。
文学变化发展了,文学观念也跟着时代发展。
文学活动的四要素
文学活动的四要素
美国当代艺术学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文学活动应由四个要素构成:世界、作者、作品、读者。
世界是指文学活动所反映的客观世界、主观世界。
不论主观世界还是客观世界,世界是文学活动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它不仅是作品的反映对象,也是作者与读者的基本生活环境,是他们通过作品产生对话的物质基础。
作者是文学生产的主体,他不单是写作作品的人,更是以自己对世界的独特审美体验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的主体,文学活动也是一种作者的感情表现活动。
作品,作为显示世界的“镜”和表现主观世界的“灯”,作为作家的创造物和读者的对象,作品既是作家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显现,又是读者接受的对象。
读者是文学接受的主体,他不只是阅读作品的人,而是与作者共同生活与世界的活生生的人,他们通过作品而进行潜在的精神沟通,只有经过作者阅读鉴赏,作品才能实现其价值。
文学活动四要素不是彼此孤立或静止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它围绕着作品这个中心,作者与世界、读者之间建立起来的是一种话语伙伴关系,一个有机的活动系统。
文学理论——精选推荐
文学理论1、文学活动的四要素:作品、世界、作家、读者2、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经验方法、社会学方法、心理学方法、形式主义方法、比较文学方法3、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和经济基础的关系:文学既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又相对独立4、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它的基本特点是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反映对象以人为中心5、人们通常将文艺学分为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6、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形态(看一下)7、文学本质的特征:形象性、典型性、真实性、倾向性8、文学的形象性包括托物言事的蕴涵性、因小见大的概括性、以情动人的感染性。
9、文学的形象性是文学形象所表现出来的生动具体、宛在眼前的特征,文学形象是根据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没学蕴含的艺术画面,这一艺术画面由人物情节场面环境景物等构成,但一般是以人物形象为中心,其他形象都从属于人物形象,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而文学形象的美学蕴含由作家的思想倾向和情感意蕴关注而成,同时又与作家对于社会人生的体验、认识、思考和态度相连。
10、别林斯基对典型问题做出了经典性的阐述11、典型化的原则即表现为个性化与概括化的辩证统一,就是通过个别形象来显示某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通过发生在个别形象身上的特殊的毛肚冲突,来解释一定时代某种社会关系的普遍本质典型化的具体途径:①典型人物的塑造②情节和细节的提炼③典型环境的营构12、典型与意境:典型形象是达到完美形态、优化形态的文学形象,但是将完美的、优化的形象称为“典型”是西方文学理论的习惯意境就是在文学作品中那种声情并茂、物我双融所达到的高度凝练、余味无穷的高妙境界13、文学的真实性:真实性和假设性、真实性和逼真性、艺术真实的内在构成(艺术真实就是形、神、情、理四者的完美结合)。
14、艺术真实的内在构成:客观方面看,艺术真实是课题的外在形象与内在本质的统一,即形与神的统一,主观方面看,艺术真实是主体的情感生活与理性思维的统一,即情与理的统一15、文学的倾向性:文学的倾向性所涉及的范围是宽泛的,它包括生活准则、处世哲学、伦理道德、文化观念、审美理想等方面的态度,当然其中也包括阶级的、政治的立场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活动四要素
美国学者M.H.艾布拉姆斯在他的《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文学是一种活动,由四个相关的要素构成,即世界、艺术家、作品和读者,四者共同构成文学活动。
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
- 作品,即艺术作品本身
- 生产者,即艺术家
- 世界,由人物和行动、思想和情感、物质和事件或者超越感觉和本质所构成
- 欣赏者,即听众、观众、读者
文学活动是以作品为中心展开的活动。
文学活动
世界–作家–文本–读者这四个要素,其间包含了体验、创作、接受三个过程,这才构成完整的文学活动。
我们说文学是一种活动,不仅是在文学四要素和三过程的意义上说的,更重要的是在文学作为人的对象性活动上来理解的。
文学是一种人的对象性精神活动,就是因为人在文学活动中体现了人的意识,心理和一切本质力量,把自然当作人的对象,从而建立起了活动的机制。
我们说文学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就在于在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中,作家把外部自然和人的自然作为自己的本质力量的确认,从而把文学变成人的精神活动过程。
我们所说的文学活动,不仅是指文学四要素所形成的流程,更重要的是人与对象所建立的诗意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部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