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沪教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沪教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沪教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五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包括数字与计算、几何图形、数据与统计、运动与力等几个模块。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对上册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数字与计算1.1十进制的认识和读写-十进位和个位的认识,能够通过有关十进制数的知识进行加减运算-十进位和个位数的比较和排序-正整数的读法和写法1.2数量关系-比较大小:能正确地比较两个十位数或个位数的大小关系-增加和减少:通过运算符号进行增减运算-扩大和缩小:根据公式进行数值的变换1.3小数-十分位和百分位的认识和读写-小数的加减法运算1.4分数-分数的认识和读写,分子和分母的意义-分数的比较和排序-分数的加减法运算二、几何图形2.1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认识和特点-直角、顶角的概念-平行线与垂直线的判定2.2立体图形-立方体、棱柱、棱锥、棱台等的认识和特点-立体图形的展开图和种类2.3组合图形-通过几何图形的组合来构建新的图形-图形的相似性判定三、数据与统计3.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利用表格收集和整理数据-利用条形图表示数据的数量3.2数据的分析和解读-通过图表进行数据的分析和解读-通过数据的分布情况进行推理四、运动与力4.1速度问题-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时间、距离和速度之间的关系4.2动量和力-动量和力的概念-力的作用和测量-简单机械的应用和原理以上就是沪教五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数学的基本认识和理解,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然,除了上述的知识点,还有一些拓展的内容和应用题需要学生进行综合运用。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认真思考,解决问题,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汇总沪教版 公式规律总结

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知识点汇总(沪教版)第二单元小数乘除法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原来的数;一个数(0除外)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原来的数。
特值法代入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原来的数。
4、求近似数的方法: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 【(a-b)×c=a×c-b×c】重点强调除法:除法性质:a÷b÷c=a÷(b×c)8、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9、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
沪教版 数学 五年级上 知识汇总(经验,纯手打)

5、小数加减法:1)小数点对齐,当成整数计算,2)得数的小数点和上面的小数点对齐,3)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的“0”可以去掉。
小数乘整数:1)当成整数计算,2)因数(小数)的小数部分有几位,就在积中从右往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3)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的“0”可以去掉。
小数乘小数:1)当成整数计算,2)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就在积中从右往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4)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的“0”可以去掉,5)乘得的积的小数数位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5)如果两个因数都 > 0,那么:一个数乘>1的数,积>原来的数一个数乘<1的数,积<原来的数一个数乘=1的数,积=原来的数6、除数是整数的除法:1)当成整数除法计算,2)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3)被除数的整数部分<除数,不能除,商的个位写0,4)被除数的小数部分哪一位不够商1(不能除),商的对应位置写0,5)如果除到被除数末尾有剩余,在剩余部分后面添0,再继续除。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1)向右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除数变成整数,2)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向右移动几位,(数位不够的话,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3)按“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4)在被除数、除数都 > 0的除法中:当除数>1时,商<被除数当除数<1时,商>被除数当除数=1时,商=被除数7、像0.333... 、1.2525... 、1.90310310...这样从小数部分某一位起一个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小数叫循环小数,一直重复出现的部分叫做循环节。
0.333... 还可以写成 0.3●它循环节是 31.2525... 还可以写成 1.2●5●它循环节是 251.90310310... 还可以写成 1.90●31●它循环节是 0318、平均数=总和÷个数总和=平均数×个数个数=总和÷平均数1)最小值<平均数<最大值 2)平均数可能为小数,也可能为整数(上周平均每天有4.8人在图书馆借书)9、在含有字母的式子中,乘号可以省略,或者用“·”来代替。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
1. 整数
整数是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的统称。
学生需要理解整数的概念,并掌握整数的比较和运算规则,如整数的相加、相减、相乘和相除。
2. 分数
分数是一个数被分割成若干等分的一部分。
学生需要学会用分数表示各种数,并掌握分数的约简、化简和比较大小等操作。
3. 小数
小数是不完整的数,是有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位组成的。
学生需要学会用小数表示数,并能进行小数间的比较和运算,如小数的加减、乘除等操作。
4. 几何图形
几何图形是以点、线、面为基础构成的图形。
学生需要熟悉常见的几何图形,如直线、线段、射线、角、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并能进行几何图形的识别、分类和作图。
5. 长度、面积和体积
学生需要学会用适当的单位测量长度、面积和体积,并能进行长度、面积和体积的换算,如米与厘米之间的换算等。
6. 时间和日期
学生需要掌握24小时制的时间表达方式,并能计算时间的间隔和日期的推算,如计算两个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计算给定日期的前一天或后一天等。
7. 数据与统计
学生需要学会以表格、图表和图形的形式收集、整理和展示数据,并能进行数据的分析和预测,如理解柱状图、折线图和饼状图等。
以上是沪教版五年级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学生通过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提高数学运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进一步学习高年级的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沪教版五年级数学课程内容丰富多彩,涵盖了多个重要的数学知识点。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整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复习。
首先,我们学习了分数的加减法。
分数的加减法需要我们掌握同分母和异分母分数的计算方法。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时,只需对分子进行相应的加减操作,分母保持不变。
而异分母分数则需要先找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将分数转换为同分母后再进行加减。
接下来,我们探讨了小数的乘除法。
小数的乘法需要我们注意小数点的位置,将小数转换为整数进行乘法运算后,再根据小数位数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小数的除法则需要我们掌握如何将除数转换为整数,以及如何根据商的小数位数来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面积的计算。
面积的计算涉及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基本图形。
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我们通过长乘以宽来计算面积;对于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我们则通过底乘以高再除以2来计算面积。
在几何图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圆的周长可以通过直径乘以π来计算,而面积则是半径的平方乘以π。
这些公式的掌握对于解决实际问题非常有帮助。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简单的统计知识,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通过绘制条形图、折线图和扇形图,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数据的分布和变化趋势。
最后,我们探讨了简单的代数知识,包括用字母表示数和简单的方程式。
这为我们进一步学习更复杂的数学概念打下了基础。
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我们不仅提高了数学计算能力,还增强了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在五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一、整数的加减法1. 整数的相加减原则2. 整数的加法计算3. 整数的减法计算4. 整数的加减混合计算5. 利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二、分数的认识和运算1. 分数的引入和认识2. 分数的比较3. 分数的相加减4. 分数的相乘除5. 分数的综合运算6. 利用分数进行实际问题的计算三、小数的认识和运算1. 小数的引入和认识2. 小数的读写和比较3. 小数的加法运算4. 小数的减法运算5. 小数与整数的加减运算6. 利用小数进行实际问题的计算四、长度单位的换算1. 长度单位的认识2. 相邻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3. 长度单位的换算应用4. 利用长度单位进行实际问题的计算五、面积的认识和计算1. 面积的引入和认识2. 平方厘米的认识和计算3. 平方分米的认识和计算4. 平方米的认识和计算5. 利用面积进行实际问题的计算六、容量单位的认识和换算1. 容量单位的认识2. 相邻容量单位之间的换算3. 容量单位的换算应用4. 利用容量单位进行实际问题的计算七、质量单位的认识和换算1. 质量单位的认识2. 相邻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3. 质量单位的换算应用4. 利用质量单位进行实际问题的计算八、时间的认识和换算1. 时间单位的认识2. 相邻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3. 时间单位的换算应用4. 利用时间单位进行实际问题的计算九、数据中的统计分析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2. 用列表表示数据3. 数据的折线图表示4. 统计问题的解决十、二次单位的认识和计算1. 二次单位的认识2. 二次单位的计算3. 利用二次单位进行实际问题的计算以上就是沪教版五年级数学的知识点总结,总结了整数加减法、分数的认识和运算、小数的认识和运算、长度单位的换算、面积的认识和计算、容量单位的认识和换算、质量单位的认识和换算、时间的认识和换算、数据中的统计分析以及二次单位的认识和计算等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是学生在五年级数学学习中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通过系统的学习和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数学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梳理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梳理一、数的认识在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中,学生需要掌握的第一个知识点是数的认识。
具体来说,这个知识点要求学生了解数的种类,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学会进行简单的数的比较。
在此基础上,学生需要进一步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概念,能够进行相应的计算。
二、小数的认识小数是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中的另一个重要知识点。
学生需要明确小数是一种有限的分数,能够进行小数的简单变形运算,并学会进行小数之间的比较。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十进制的概念,知道如何用十进制表示小数。
三、分数的认识与小数类似,分数也是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一项重要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分数的基本概念,如分子、分母、完全分数、假分数等。
此外,学生还需要掌握分数间的四则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
四、面积与周长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中的面积与周长也是不可或缺的知识点。
学生需要了解如何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和周长,掌握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等基本图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方法。
同时,学生还需要了解圆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五、时、分和秒的认识在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中,学生需要掌握时、分和秒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具体来说,学生需要学会用时、分和秒来表示时间,能够将时间进行转化和换算,掌握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
六、三角形与四边形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中的三角形与四边形是其中比较重要的知识点。
学生需要了解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基本属性,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
同时,学生还需要学会绘制和分析简单的三角形和四边形,能够进行简单的判断和计算。
七、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也是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主要内容之一。
学生需要了解如何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掌握数据的表示方法和分析方法。
同时,学生还需要学会用图表的形式来表示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八、几何体的认识在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中,学生需要掌握几何体的概念和分类,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性质。
具体来说,学生需要学会描述几何体的形状和大小,并掌握求解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方法。
【最新】沪教版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上册如果两个因数都大于0;那么:一个数乘大于1的数;积>原来的数;一个数乘小于1的数;积<原来的数;一个数乘等于1的数;积=原来的数。
───────────────────────────────────────────────────────小数乘小数时:1.先按照整数出发的方法算出积2.再看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在积中从右往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去掉3.如果积的小数部分有“0”;可以将“0”───────────────────────────────────────────────────────在被除数、除数都大于零的除法中;当除数大于1时;商<被除数;当除数等于1时;商=被除数;当除数小于1时;商>被除数;───────────────────────────────────────────────────────小数除以整数:(1)可以按整数出发的方法计算(2)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3)如果出道被除数末尾有剩余;在剩余部分后面添0;再继续除───────────────────────────────────────────────────────循环小数:从小数部分某一位起一个或几个数字以此不断重复出现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循环节:循环小数部分以此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求近似数:用笔算求商的近似数时;一般先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照“四舍五入”法得到要求的结果达到要求的位数★如果要求凑整到的位数大于实际结果;需在末尾添“0”───────────────────────────────────────────────────────平均数:(1)将一组数值的总和除以这组数值的个数;所得到的数叫做这组数的平均数。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上册如果两个因数都大于0,那么:一个数乘大于1的数,积>原来的数;一个数乘小于1的数,积<原来的数;一个数乘等于1的数,积=原来的数.───────────────────────────────────────小数乘小数时:1.先按照整数出发的方法算出积2.再看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在积中从右往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3.如果积的小数部分有“0”,可以将“0”去掉───────────────────────────────────────在被除数、除数都大于零的除法中,当除数大于1时,商<被除数;当除数等于1时,商=被除数;当除数小于1时,商>被除数;───────────────────────────────────────小数除以整数:(1)可以按整数出发的方法计算(2)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3)如果出道被除数末尾有剩余,在剩余部分后面添0,再继续除───────────────────────────────────────循环小数:从小数部分某一位起一个或几个数字以此不断重复出现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循环节:循环小数部分以此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求近似数:用笔算求商的近似数时,一般先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照“四舍五入”法得到要求的结果★如果要求凑整到的位数大于实际结果,需在末尾添“0”达到要求的位数───────────────────────────────────────平均数:(1)将一组数值的总和除以这组数值的个数,所得到的数叫做这组数的平均数.(2)平均数出于一组数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3)在计算一组数值的平均数时,这组数值中的所有数(包括0)都要参加计算.───────────────────────────────────────方程:(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与字母之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2)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要写在字母的前面. (3)1×a或者a×1都写成a,一般不写成1a. (4)a×a可以写成a·a,也可以记作a²,a²读作a的平方,表示2个a相乘(5)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6)方程的作用是能够表示一种等量关系. (7)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8)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平行四边形:下图中AB//DC,AD//BC,像这样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基本图形的面积公式:S长=ab S正= a² S平行四边形=ah S△=ah÷2 S梯形=(a+b)h÷2梯形:只有一组对边互相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直角梯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下册(1)自然数:0,1,2,3,……这些用来计数、编排次序、编码的数被称为自然数. (2)没有最大的自然数.每个自然数n都接着后一个自然数“n+1”.自然数这样一直延续下去,永无止境.(3)自然数可以表示个数、序数、量数. (4)0是自然数. (5)每一个自然数都只有一个自然数紧接在它的后面.自然数n的后一个自然数是“n+1”. (6)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正负数(1)前面有“+”号的数都是正数;前面有“-”号的数都是负数;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正数前面的“+”可以省略不写.数轴为了表示负数,我们从数射线上的“0”点出发,向相反方向(左)延长,使它成为一条直线,这样的直线就成为了数轴.我们把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叫做数轴. 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所有表示正数的点都在原点的右边,所有表示负数的点都在原点的左边.原点(表示0的点)是表示正数和负数的点的分界点.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都大于0.───────────────────────────────────────数轴的画法:(1)画一条直线(一般画水平位置的直线),在直线上任取一点表示零,把这点叫做原点. (2)规定一个方向(一般取从左往右的方向)为正方向,用箭头表示,那么相反方向就是负方向. (3)再选取适当的长度作为一个单位长度,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个点,依次表示1,2,3,……从原点向左,用类似方法依次取点表示-1,-2,-3,……我们把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叫做数轴. 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所有表示正数的点都在原点的右边,所有表示负数的点都在原点的左边.原点(表示0的点)是表示正数和负数的点的分界点.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都大于0.和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与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 差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与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 和差问题:已知两数的和及它们的差,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行程问题:两个物体/人相对而行,在途中相遇.追及问题:两个物体/人同一起点,慢的先走,然后快的追慢的;两个物体/人不同地点,同时出发,快的追慢的,最后相遇.假设问题:几种不同的分法,但是数量不变. 调配问题:原来情况-变化情况-结果.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长方体面积公式:V=abh长方体面积公式:V= a³ V= sh表面积长方体表面积公式:S=2(ah+ab+bh)正方体表面积公式:S=6a²棱长和:长方体棱长和公式:C=4(a+b+h) 正方体棱长和公式:C=12a容积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 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厘米,1mL=1cm²可能性确定事件:一定发生一定不发生(不可能发生)不确定事件:可能发生可能性的多少可以通过树状图、列表的方法知道.书上归纳数的汇总: p80;数的结构: p81;数的运算: p82;量的计量: p84;线和角: p95 基本图形: p96 ;周长、面积、表面积和体积: P98 统计知识:P106。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大全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大全一、数与数的运算1.1 用心算方法求加减法五年级的数学学习重点在于深化加减法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熟练使用不同的心算方法进行求解。
例如:•补数法:将被减数补成一个更高的位数,再用减数减去补数,最后将结果与补数相加得到答案。
•进退位法:在相加时,如果个位数相加大于等于10,就进一位;如果十位数相加大于等于10,就进一位;如果有进位,就需要在后面的数位上做相应的调整。
1.2 多位数的加减概念在五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学生需要学会对多位数进行加减,例如十位数加上个位数,十位数减去个位数等。
这一部分最重要的是要从实际生活中寻找例子、动手演算,从而理解多位数加减的意义和规律。
1.3 算式的列式表示在计算过程中,学生需要将口算能力和对计算过程的理解相结合,学习将口算过程转换为列式计算的方法。
列式计算中,每个数位的数值都有一个固定的位置,计算过程更加直观、清晰,有助于提高精确度和计算速度。
二、分数的认识与运算2.1 分数的概念五年级开始,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更为复杂的分数知识,例如分子、分母和分数线的概念,以及分数和整数之间的关系。
学生需要在实际生活中操作分数,例如将分数转化为百分数等。
2.2 分数的大小比较在进行分数大小比较时,需要学生掌握将不同分数转化为相同分母进行比较的方法,同时需要明确分数大小的判断标准。
2.3 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加减法是五年级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将分数转换为相同分母的方法以及分母不同情况的加减。
三、面积与周长3.1 平面图形在五年级数学中,学生需要对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进行深入的学习。
需要学生掌握各种平面图形的名称、性质和特点,例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
3.2 面积概念和计算在学习面积计算时,需要学生了解面积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例如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的平方,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等。
3.3 周长概念和计算学生需要掌握周长的概念和计算公式,例如长方形的周长等于长加宽的两倍,圆形的周长等于直径乘以π等。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全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五年级数学全册的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的认识和大小比较在这个阶段,要求学生能够辨别数的大小并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大小的练习,掌握大小比较的方法和技巧。
2.数的四则运算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进行大量的题目练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算规则和运算技巧。
3.分数的认识和计算学生需要学习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加减乘除运算。
通过大量的分数计算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小数的认识和计算学生需要学习小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并能够进行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通过大量的小数计算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5.数据的统计和图形的认识学生需要学习数据的统计方法和图形的基本概念,并能够根据图形和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
通过进行统计和图形的练习,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图形认知能力。
6.时、刻、钟的认识和计算学生需要学习时、刻、钟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够根据时间进行简单的计算。
通过进行时间计算的练习,提高学生的时间感知和计算能力。
7.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认识和计算学生需要学习长度、面积和体积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够根据实际问题进行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通过进行长度、面积和体积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8.概率的认识和计算学生需要学习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概率的计算和判断。
通过进行概率计算的练习,提高学生的概率计算能力和判断能力。
总的来说,小学五年级数学全册的复习教学知识点包括数的认识和大小比较、数的四则运算、分数的认识和计算、小数的认识和计算、数据的统计和图形的认识、时、刻、钟的认识和计算、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认识和计算、概率的认识和计算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综合复习,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知识点汇总(沪教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知识点汇总(沪教版)第二单元小数乘除法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3表示1的3倍是多少或3个1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08就是求1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8就是求1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原来的数;一个数(0除外)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原来的数。
特值法代入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原来的数。
4、求近似数的方法: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减法:减法性质:a-b-=a-a-=a-b+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乘法分配律:×=a×+b×【×=a×-b×】重点强调除法:除法性质:a÷b÷=a÷8、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9、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
,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
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大全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大全一、整数1.1 整数的认知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开始了解负数的存在,从正数的角度理解负数,认识整数,并学会在数轴上表示正负数。
1.2 整数的加减小学五年级学生要学会整数的加减,包括同号整数相加、异号整数相加、同号整数相减、异号整数相减等。
1.3 整数的乘除小学五年级学生要学会整数的乘除,包括同号整数相乘、异号整数相乘、正整数与负整数相乘、同号整数相除、异号整数相除等。
二、小数2.1 小数的认知小学五年级学生要学会认识小数,了解小数的产生过程和大小比较。
2.2 小数的加减小学五年级学生要学会小数的加减,包括小数的加法、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
2.3 小数的乘除小学五年级学生要学会小数的乘除,包括小数的乘法、除法和乘除混合运算。
三、分数3.1 分数的认知小学五年级学生要学会认识分数,包括分数的定义、分数的大小比较和分数的化简等。
3.2 分数的加减小学五年级学生要学会分数的加减,包括分数的加法、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
3.3 分数的乘除小学五年级学生要学会分数的乘除,包括分数的乘法、除法和乘除混合运算。
四、计算4.1 口算小学五年级学生要学会口算,包括加减法口算、乘法口算和除法口算。
4.2 竖式计算小学五年级学生要学会竖式计算,包括加减法竖式计算、乘法竖式计算和除法竖式计算。
4.3 小学数学五年级知识点-应用问题小学五年级学生要学会将口算和竖式计算运用于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问题解决。
五、几何5.1 几何图形的分类小学五年级学生要学会认识基本几何图形,包括点、线、面、圆形、三角形、四边形等。
5.2 周长和面积小学五年级学生要学会计算几何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包括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
5.3 平移、旋转、对称小学五年级学生要学会几何图形的平移、旋转和对称,通过图形变换来认识图形变换前后的位置和形状关系。
六、数据统计6.1 统计图表的制作小学五年级学生要学会制作各种统计图表,包括频数表、条形图、折线图等,并能够进行分析和比较。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上下册)上册如果两个因数都大于0,那么:一个数乘大于1的数,积>原来的数;一个数乘小于1的数,积<原来的数;一个数乘等于1的数,积=原来的数。
───────────────────────────────────────────────────────小数乘小数时:1.先按照整数出发的方法算出积2.再看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在积中从右往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3.如果积的小数部分有“0”,可以将“0”去掉───────────────────────────────────────────────────────在被除数、除数都大于零的除法中,当除数大于1时,商<被除数;当除数等于1时,商=被除数;当除数小于1时,商>被除数;───────────────────────────────────────────────────────小数除以整数:(1)可以按整数出发的方法计算(2)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3)如果出道被除数末尾有剩余,在剩余部分后面添0,再继续除───────────────────────────────────────────────────────循环小数:从小数部分某一位起一个或几个数字以此不断重复出现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循环节:循环小数部分以此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求近似数:用笔算求商的近似数时,一般先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照“四舍五入”法得到要求的结果★如果要求凑整到的位数大于实际结果,需在末尾添“0”达到要求的位数───────────────────────────────────────────────────────平均数:(1)将一组数值的总和除以这组数值的个数,所得到的数叫做这组数的平均数。
202X年沪教版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2X年沪教版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202X年上海市教育版五年级数学主要知识点归纳如下:
1.整数与分数:
- 整数的概念及性质:正整数、负整数、零,整数的比较运算;
- 分数的概念:分子、分母,分数的大小关系;
- 分数的相等、化简和扩展;
- 整数与分数的关系:整数可以表示为分数,分数可以表示为整数和分数的和;
- 分数综合运算:加减乘除。
2.四则运算:
- 整数的加减运算:正整数加减正整数、负整数加减负整数、正整数加负整数、正整数减负整数等;
- 分数的加减运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异分母分数的加减;
- 整数与分数的加减运算。
3.图形与位置:
- 图形的绘制和识别: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
- 图形的性质与分类:边长、角度;
- 图形与位置的关系:平行、垂直、相交。
4.长度、面积与体积:
- 长度的测量与计算:米、分米、厘米的换算,长度的加减运算;
- 面积的测量与计算:平方米、平方分米的换算,面积的加减运算;
- 体积的概念与测量:立方米、立方分米的换算,立方体的体积计算。
第1页/共2页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数据与统计:
-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调查、统计表、频数、频率;
- 数据的分析与表示:柱状图、折线图的绘制与读取。
这些知识点是基于常见的五年级数学课程安排,具体的课程内容可能会因教材版本和教学进度有所不同,请根据教材和老师的要求进行学习和复习。
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知识点汇总沪教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知识点汇总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复知识点汇总(沪教版)第二单元小数乘除法1、小数乘整数:其意义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是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其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是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需要注意的是,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占位。
3、规律:一个数(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原来的数;一个数(除外)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原来的数。
特值法代入一个数(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原来的数。
4、求近似数的方法: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时,需要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
除法:除法性质:a÷b÷c=a÷(b×c)。
8、小数除法的意义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上下册)?上册?如果两个因数都大于0,那么:?一个数乘大于1的数,积>原来的数;?一个数乘小于1的数,积<原来的数;?一个数乘等于1的数,积=原来的数。
?───────────────────────────────────────?小数乘小数时:?1.先按照整数出发的方法算出积?2.再看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在积中从右往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3.如果积的小数部分有“0”,可以将“0”去掉?───────────────────────────────────────在被除数、除数都大于零的除法中,当除数大于1时,商<被除数;?当除数等于1时,商=被除数;当除数小于1时,商>被除数;?───────────────────────────────────────?小数除以整数:?(1)可以按整数出发的方法计算?(2)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3)如果出道被除数末尾有剩余,在剩余部分后面添0,再继续除───────────────────────────────────────??循环小数:从小数部分某一位起一个或几个数字以此不断重复出现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循环节:循环小数部分以此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求近似数:用笔算求商的近似数时,一般先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照“四舍五入”法得到要求的结果?★如果要求凑整到的位数大于实际结果,需在末尾添“0”达到要求的位数?───────────────────────────────────────?平均数:(1)将一组数值的总和除以这组数值的个数,所得到的数叫做这组数的平均数。
?(2)平均数出于一组数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
?(3)在计算一组数值的平均数时,这组数值中的所有数(包括0)都要参加计算。
?───────────────────────────────────────?方程:(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与字母之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上下册)
上册
如果两个因数都大于0,那么:
一个数乘大于1的数,积>原来的数;
一个数乘小于1的数,积<原来的数;
一个数乘等于1的数,积=原来的数。
───────────────────────────────────────小数乘小数时:
1.先按照整数出发的方法算出积
2.再看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在积中从右往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3.如果积的小数部分有“0”,可以将“0”去掉
───────────────────────────────────────在被除数、除数都大于零的除法中,
当除数大于1时,商<被除数;
当除数等于1时,商=被除数;
当除数小于1时,商>被除数;
───────────────────────────────────────小数除以整数:
(1)可以按整数出发的方法计算
(2)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如果出道被除数末尾有剩余,在剩余部分后面添0,再继续除
───────────────────────────────────────循环小数:从小数部分某一位起一个或几个数字以此不断重复出现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循环节:循环小数部分以此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求近似数:用笔算求商的近似数时,一般先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照“四舍五入”法得到要求的结果★如果要求凑整到的位数大于实际结果,需在末尾添“0”达到要求的位数
───────────────────────────────────────平均数:
(1)将一组数值的总和除以这组数值的个数,所得到的数叫做这组数的平均数。
(2)平均数出于一组数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
(3)在计算一组数值的平均数时,这组数值中的所有数(包括0)都要参加计算。
───────────────────────────────────────方程:
(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与字母之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2)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要写在字母的前面。
(3)1×a或者a×1都写成a,一般不写成1a。
(4)a×a可以写成a·a,也可以记作a²,a²读作a的平方,表示2个a相乘(5)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6)方程的作用是能够表示一种等量关系。
(7)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8)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平行四边形:下图中AB//DC,AD//BC,像这样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基本图形的面积公式:
S长=ab S正= a² S平行四边形=ah S△=ah÷2 S梯形=(a+b)h÷2
梯形:只有一组对边互相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直角梯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下册
(1)自然数:0,1,2,3,……这些用来计数、编排次序、编码的数被称为自然数。
(2)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每个自然数n都接着后一个自然数“n+1”。
自然数这样一直延续下去,永无止境。
(3)自然数可以表示个数、序数、量数。
(4)0是自然数。
(5)每一个自然数都只有一个自然数紧接在它的后面。
自然数n的后一个自然数是“n+1”。
(6)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正负数
(1)前面有“+”号的数都是正数;前面有“-”号的数都是负数;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正数前面的“+”可以省略不写。
数轴
为了表示负数,我们从数射线上的“0”点出发,向相反方向(左)延长,使它成为一条直线,这样的直线就成为了数轴。
我们把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叫做数轴。
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所有表示正数的点都在原点的右边,所有表示负数的点都在原点的左边。
原点(表示0的点)是表示正数和负数的点的分界点。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都大于0。
───────────────────────────────────────数轴的画法:(1)画一条直线(一般画水平位置的直线),在直线上任取一点表示零,把这点叫做原点。
(2)规定一个方向(一般取从左往右的方向)为正方向,用箭头表示,那么相反方向就是负方向。
(3)再选取适当的长度作为一个单位长度,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个点,依次表示1,2,3,……从原点向左,用类似方法依次取点表示-1,-2,-3,……
我们把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叫做数轴。
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所有表示正数的点都在原点的右边,所有表示负数的点都在原点的左边。
原点(表示0的点)是表示正数和负数的点的分界点。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都大于0。
和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与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
差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与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
和差问题:已知两数的和及它们的差,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
行程问题:两个物体/人相对而行,在途中相遇。
追及问题:两个物体/人同一起点,慢的先走,然后快的追慢的;两个物体/人不同地点,同时出发,快的追慢的,最后相遇。
假设问题:几种不同的分法,但是数量不变。
调配问题:原来情况-变化情况-结果。
体积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长方体面积公式:V=abh
长方体面积公式:V= a³ V= sh
表面积
长方体表面积公式:S=2(ah+ab+bh)正方体表面积公式:S=6a²
棱长和:
长方体棱长和公式:C=4(a+b+h) 正方体棱长和公式:C=12a
容积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
1升=1立方厘米
1毫升=1立方厘米,1mL=1cm²
可能性
确定事件:一定发生
一定不发生(不可能发生)不确定事件:可能发生
可能性的多少可以通过树状图、列表的方法知道。
书上归纳
数的汇总: p80;数的结构: p81;数的运算: p82;量的计量: p84;线和角: p95 基本图形: p96 ;
周长、面积、表面积和体积: P98 统计知识:P106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