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虚实篇 第六原文

合集下载

孙子兵法第六篇虚实篇

孙子兵法第六篇虚实篇

常位,日有
在一个月之间有圆缺和明暗的变化。 月亮有圆缺明 白天时间有 短长,月有死生。 暗的变化 长有短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28
二、中心思想
本篇主要论述在作战指导上必 须“避实而击虚”,“因敌而制 胜”,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 动,主动灵活地争取胜利。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29
李荃曰:善用兵者,以虚 为实;善破敌者,以实为虚。
兵力处于劣势,是因为被动的去防 备敌人;兵力处于优势,是因为迫使敌
人处处被动地防备我军的进攻。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17
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地, 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 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 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 所以,能预料在什么地方打仗、什么 者数里乎? 时候打仗,就可以跋涉远距离去决战。不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33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隐真示假,调 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兵形似水,无 常势,无定型,以不变应万变,以万变对 其变。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30
三、主要韬略及应用
韬略十四 争取主动 避免被动
袁崇焕炮击努尔哈赤 班超鄯善国先发制人
戴高乐和独立的法兰西共和国 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日本百货公司向顾客请罪
郑州化学试剂厂绝处逢生
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 避开强敌而攻击敌人薄弱的地方,水因地
形而制约奔流的方向,作战则应根据敌情 击其空虚薄弱的地方
而制流,兵 避开敌人坚实之处,攻
而决定取胜的方针。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因敌而制胜。
26
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 神。 神奇、智谋高超
所以,作战没有固定的方式,水 没有固定的常态,能根据敌情的变化 而采取行动并取得胜利的,就称之为 用兵如神。

孙子兵法——原文与译文

孙子兵法——原文与译文

孙⼦兵法——原⽂与译⽂“孙⼦兵法”——原⽂与译⽂始计第⼀原⽂:【始计第⼀】1.孙⼦⽈:兵者,国之⼤事,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2.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七计,⽽索其情。

3、⼀⽈道,⼆⽈天,三⽈地,四⽈将,五⽈法。

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不畏危也。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下,远近、险易、⼴狭、死⽣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

4.故校之以七计,⽽索其情。

⽈: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兵众孰强?⼠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5.将听吾计,⽤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势者,因利⽽制权也。

6、兵者,诡道也。

故能⽽⽰之不能,⽤⽽⽰之不⽤,近⽽⽰之远,远⽽⽰之近。

利⽽诱之,乱⽽取之,实⽽备之,强⽽避之,怒⽽挠之,卑⽽骄之,佚⽽劳之,亲⽽离之,攻其⽆备,出其不意。

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7.夫未战⽽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多算胜,少算不胜,⽽况于⽆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译⽂:【始计第⼀】1.孙⼦说:战争是⼀个国家的头等⼤事,关系到军民的⽣死,国家的存亡,是不能不慎重周密地观察、分析、研究。

2.因此,必须通过敌我双⽅五个⽅⾯的分析,七种情况的⽐较,得到详情,来预测战争胜负的可能性。

3.⼀是道,⼆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

道,指君主和民众⽬标相同,意志统⼀,可以同⽣共死,⽽不会惧怕危险。

天,指昼夜、阴晴、寒暑、四季更替。

地,指地势的⾼低,路程的远近,地势的险要、平坦与否,战场的⼴阔、狭窄,是⽣地还是死地等地理条件。

将,指将领⾜智多谋,赏罚有信,对部下真⼼关爱,勇敢果断,军纪严明。

法,指组织结构,责权划分,⼈员编制,管理制度,资源保障,物资调配。

对这五个⽅⾯,将领都不能不做深刻了解。

了解就能胜利,否则就不能胜利。

孙子兵法(全文及译文)

孙子兵法(全文及译文)

孙子兵法(全文及译文)前言:道生万物,万物亦归于道。

阅读经典也一样,并不是越多越好,需要通过阅读,去体悟经典中的道意。

如果一味跟着经典走,卷帙繁浩,犹如苦海无涯。

道之在军,便是军神,大家细细体悟,会发现《孙子兵法》和《道德经》有很多相似之处,祝大家早日明悟自己的道,明白自己的天赋使命,从而一往直前。

经典读起来与看起来,体会有所不同,建议大家可以读一读,文末链接直达原文。

始计篇第一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译文】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不能不慎重考察研究。

故经之以五事,校(jiào)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译文】因此要从五个方面进行认真的比较分析,从而了解敌我双方的真实情况,来预测战争胜负的可能性:一是道,二是天时,三是战场的地利,四是将领,五是严谨的军法。

所谓“道”,就是从政治上使民众与君主的思想一致,这样,民众就能与君主同生死共患难,不会惧怕危险。

所谓“天”,就是气候的阴晴、寒暑、四季节令的更替规律等。

所谓“地”,就是指行程的远近、地势的险峻或平易,战地的广狭,是死地还是生地等。

所谓“将”,就是看将领们是否具备智、信、仁、勇、严五种素质。

所谓“法”,就是指部队的组织编制制度,军官的职责范围规定,军需物资的供应管理制度等。

对这五个方面,将领都不能不做深刻了解。

了解就能胜利,否则就不能取胜。

因而,还要通过比较双方的具体条件来探究战争胜负的情形。

这些条件是:双方哪一方的君主是有道明君,能得民心?哪一方的将领更有才能?哪一方天时、地利占得多?哪一方军中法令执行得好?哪一方兵力更强大?哪一方士兵更训练有素?哪一方奖赏与惩罚更严明?我凭着对这些情况的分析比较,就可知道战争胜负的情形了。

孙子兵法第六篇MicrosoftPowerPoint演示文稿

孙子兵法第六篇MicrosoftPowerPoint演示文稿
而知有余不足之处。 • 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因形而
错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 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 [译文] • 所以,经过筹算就会知道敌人作战计划的得失,经过挑战就会知道敌
人动静的规律,经过佯攻诱敌就会知道敌人地形的利弊,经过战斗侦 察就会知道敌人部署的虚实。 • 所以,迷惑敌人的方法灵活到极点,以至于无形可见。无形可见,这 样,隐藏很深的间谍也窥察不到我们的动向,狡猾的敌人也不能施展 他们的计谋。把根据敌情变化而取得的胜利摆在众人面前,谁都不知 道是怎么回事。人人都知道我战胜敌人的战法,然而并不清我怎样因 敌变化而灵活运用这些战法的,所以这样战胜敌人的方法是永不重复, 适应各种敌情而至于无穷。
顿,利用黑森人的麻痹心态冲进城去,消灭城内的英国人。 • 圣诞节前夕,美军已经厉兵秣马,做好了战斗准备。临出发前,华
盛顿又让潘恩进行政治鼓动。潘恩富有激情地说;“战斗就要开始, 考验人们灵魂的时刻到了!在困难时只会逃跑的人,至多不过是只能 过好光景的士兵和在顺利环境中当一名志士的人,而人民只热爱与感 戴在困难中坚持斗争的人……”
第六篇 虚 实 篇
大意
孙子认为,兵形像水,水无常形, 所以当因地而制流,因敌而制胜,要 善于调动敌人,致人而不致于人,要 善于迷惑敌人,形人而我无形,实而 使之虚,避实而击虚,因敌变化而取 胜。这乃是虚实之要旨,制胜之神妙
法门。
第六篇 虚 实 篇
• [原文] •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
• 华盛顿非常明白,不能坐以待毙,必须不失时机地采取 行动。
• 可是敌人如此强大,自己的力量又这样弱小,怎样才能 打垮敌人呢?
• 12月22日,华盛顿的两个士兵把—名俘虏押到司令部, 说是在河边捉到的,可能是敌人的密探,华盛顿非常认真 地把俘虏留下来同白已谈话,并且告诉那几个士兵,让他 们守候在门外,如果俘虏想逃跑,就枪杀了他。

孙子兵法的智慧壹孙子兵法与中华权谋_虚实篇第六

孙子兵法的智慧壹孙子兵法与中华权谋_虚实篇第六

耿弇的调敌之计公元29年,汉光武帝令耿弇攻讨张步,步使其大将军费邑驻军历下,费邑派其弟费敢守巨里。

耿弇进兵先威胁巨里,使部众多伐树木,扬言用于填塞坑堑修整攻城工具,三日后全军进攻巨里城。

暗地里放归俘虏,使其告知耿弇攻期。

第二天费邑率领精兵三万人来攻。

耿弇对诸将说:“我之所以修攻城器具,就想引诱费邑来呀!”当即拨出三千精兵困守巨里,自领精兵据高地,乘高合围,大战,临阵斩费邑,敌兵溃散。

李牧的诱敌之计公元前3世纪中期,赵国守北部边防的良将李牧,常年驻扎在代、雁门郡一带,防御匈奴的入侵。

有一次,他放出大批百姓任意四出放牧,田野中满是百姓,匈奴以小股兵马入侵,李牧假装没有战斗力而败退,任匈奴捉去好几千人。

单于得到了这个消息,率领大军,倾巢来犯。

李牧设置了许多变化灵活的战阵,用左右包抄的奇兵,一举而杀掉了十几万匈奴骑兵,打败了匈奴,单于仅以身免,败逃而去。

这次战役以后的十几年中,匈奴再也不敢接近赵国的边境了。

孙膑害敌而撤围公元前353年,魏国出兵攻打赵国邯郸。

齐将田忌想领兵直趋赵都,解邯郸之围。

可是军师孙膑却说:“要排解互殴狠斗,万不可卷入打成一团,而要避开双方拳来脚往的地方,只消伺隙用拳猛袭其中一方空虚无备的腹位,待挨揍的双手捧着肚子跪下,那么这场架自然也就解开了。

现在魏国出兵进攻赵国邯郸,他的精兵锐卒,势必倾巢开赴前线,只剩一些老弱的留守国内。

您何不用此空隙,带兵直捣大梁,袭击他们守备空虚的地方,那么他们在外的大军,必然会放下赵国赶回相救。

这样做,我们岂不是一举解决了赵国的危急,同时还叫魏国受到窘困的弊害吗?”田忌认为孙膑的话很有道理,便照着去做。

魏国的部队果然撤去对邯郸的包围,急忙赶回大梁,在桂陵跟齐军发生遭遇战。

齐师大破魏国的部队。

狄青掩虚攻城公元1053年,狄青自请进讨侬智高,到宾州时,因粮草没运到,遂按兵不动,令备十日军粮,诸将不解。

侬智高侦知狄青正度宴乐,不加防备。

当夜,风雨交加,狄青率部众二万,倍道兼行,出昆仑关,于归仁铺与敌相遇。

06孙子兵法虚实篇第六

06孙子兵法虚实篇第六

《孙子兵法》翻译及其符号模型化研究:虚实篇第六(一)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

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译文:孙子说:凡是先到战地并占据有利地势,等待敌人的一方就从容主动,而后到战地仓促应战的另一方,就疲惫被动。

所以说,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总能设法调动敌人而不会被敌人所调动。

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

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

译文:能使敌人自动进入包围圈,是用小利引诱的结果;能使其他敌人不能前来增援,是设置障碍、多方阻挠的结果。

所以说,对休整安逸的敌人,要设法使其疲劳;对给养充足的敌人,要设法使其挨饿;对固守不动的敌人,要设法使其出动。

附录:以逸待劳设敌方为X,我方为Y,敌我形势为: F = X R Y。

X = A A-。

其中,A = A A- , A- = A A-。

Y = B B-。

其中,B = B B- , B- = B B-。

R ={ , , , }。

敌军士气精锐:休整安逸,给养充足,固守不动。

我方(Y)应避其锐气,设法调动敌人(X),不用交战而使其出动、挨饿、疲劳,由主动变为被动,刚损柔增(A A-),锐气尽丧,由强变弱,处身阴柔之境“地”(A - A -)。

敌方态势由山卦质变为地卦。

我方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牢牢地掌握着战场的主动权,养精蓄锐,由弱变强(B- B),成为勇猛无比的“阳刚”之师(B B)。

我方态势由泽卦质变为火卦。

也就是说,敌我态势因我方提纲挈领,采取各种“弱敌”之法,如主动调敌疲于奔命等等,而呈现为“明夷”卦之象。

参见下图所示:明夷卦“三位一体”表达:卦象标识、直观图示和符号内核X Y =(A-,A- )(B,B)=(A- A- )+(B B)1、等同变换律:1)A= B= = ;2)A-= B-= = 。

2、复合关系叠加律: = + 。

“弱敌”致其阴柔后,我方抓住有利时机,一举全胜于敌(B B),敌我态势由“明夷”卦质变为非敌对的“泰”卦。

《孙子兵法》之【虚实第六】原文及翻译文

《孙子兵法》之【虚实第六】原文及翻译文

《孙子兵法》之【虚实第六】原文及翻译文原文:【虚实第六】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

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

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

出其所必趋,趋其所不意。

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

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

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

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

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

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虽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

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

则我众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

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

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之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哉!故曰:胜可为也。

敌虽众,可使无斗。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候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

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

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

因形而措胜于众,众不能知。

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

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译文:【虚实第六】孙子说,大凡先期到达战地等待敌军的就精力充沛、主动安逸,而后到达战地匆忙投入战斗的就被动劳累。

所以,善战者调动敌人而决不为敌人所调动。

《孙子兵法》完整原文及译文

《孙子兵法》完整原文及译文

《孙子兵法》完整原文及译文一、计篇【原文】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译文】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是关系民众生死的所在,是决定国家存亡的途径,不能不认真加以考察、研究。

【原文】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译文】应该以五个方面的情实为纲,通过具体比较双方的基本条件来探讨战争胜负的情形: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

所谓'道',就是从政治上使民众与君主的思想一致,这样,民众就能与君主同生死共患难,誓死效命,毫无二心。

所谓'天',就是气候的阴晴、寒暑、四季节令的更替规律等。

所谓'地',就是指行程的远近、地势的险峻或平易,战地的广狭,是死地还是生地等。

所谓'将',就是看将领们是否具备智、信、仁、勇、严五种素质。

所谓'法',就是指部队的组织编制制度,军官的职责范围规定,军需物资的供应管理制度等。

大凡这五个方面,将领们没有谁没听说过,但只有透彻掌握了的人才能取胜,没有透彻掌握的人则不能取胜。

因而,还要通过比较双方的具体条件来探究战争胜负的情形。

这些条件是:双方君主哪一方施政清明、有道?将领哪一方更有才能?天时、地利哪一方占得多?军中法令哪一方执行得好?兵力哪一方更强大?士兵哪一方更训练有素?奖赏与惩罚哪一方更严明?我凭着对这些情况的分析比较,就可知道战争胜负的情形了。

第 六篇-虚实篇(孙子兵法)

第 六篇-虚实篇(孙子兵法)

新竹交通大學虞孝成教授 | 孫子兵法與企業經營
33
形之
• • • • 偵測市場的特性、 瞭解競爭狀況、 顯現消費者內心潛在的需求, 才知道如何區隔目標市場和定位產品,擬訂 行銷計畫;
新竹交通大學虞孝成教授 | 孫子兵法與企業經營
34
角之
• 針對競爭者和本公司的產品進行性能比較和 消費者滿意分析, • 針對競爭者和本公司的促銷方式和效果進行 市場反應分析, • 才知道應如何採取或調整促銷方式使能在市 場上成功。
孫子兵法與企業經營
授課教師:虞孝成 教授
新竹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
教科書:孫子兵法與競爭優勢 作者:李建中、虞孝成
第六篇 虛實篇 (決戰點相對優勢)
新竹交通大學虞孝成教授 | 孫子兵法與企業經營
2
先動
• 孫子曰:
• 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
• 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
新竹交通大學虞孝成教授 | 孫子兵法與企業經營
3
主動
• 善戰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 能使敵人自至者,利之也;
• 能使敵人不得至者,害之也。
• 敵佚能勞之,飽能饑之,安能動之。
• 出其所必趨,趨其所不意。
新竹交通大學虞孝成教授 | 孫子兵法與企業經營
4
主導
• 行千里而不勞者,行于無人之地也;
• 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
• 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
新竹交通大學虞孝成教授 | 孫子兵法與企業經營
31
策之பைடு நூலகம்
• 必須掌握國家的 – 產業發展政策、 – 區域開發政策、 – 都市計畫 • 要分析判斷市場上相關團體的 – 經營策略, – 以作為調整本公司競爭策略的依據;
新竹交通大學虞孝成教授 | 孫子兵法與企業經營

《十一家注孙子》虚实第六

《十一家注孙子》虚实第六

虚实篇曹操曰:能虚实彼己也。

李筌曰:善用兵者,以虚为实;善破敌者,以实为虚。

故次其篇。

杜牧曰:夫兵者,避实击虚,先须识彼我卒虚实也。

王皙曰:凡自守以实,攻敌以虚也。

张预曰:《形篇》言攻守,《势篇》说奇正。

善用兵者,先知攻守两齐之法,然后知奇正;先知奇正相变之术,然后知虚实。

盖奇正自攻守而用,虚实由奇正而见。

故《次势》。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服佚,曹操李筌并曰:力有余也。

贾林曰:先处形胜之地以待敌者,则有备豫,士马闲逸。

张预曰:形势之地,我先据之,以待敌人之来,则士马闲逸,而力有余。

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

李筌曰:力不足也。

《太一遁甲》云:“彼来攻我,则我为主,彼为客。

主易客难也。

”是以《太一遁甲》言其定计之义。

故知劳佚事不同,先后势异。

杜收曰:后周遣将帅突厥之众逼齐,齐将段韶御之。

时大雪之后,周人以步卒为前锋,从西而下,去城二里:诸将欲逆击之。

韶曰:“步人气力势自有限,今积雪既厚,逆战非便,不如阵以待之;彼劳我佚,破之必矣。

”既而交战,大破之,前锋尽殖,自余遁矣。

贾林曰:敌处便利,我则不往,引兵别据,示不敌其军;敌谓我无谋,必来攻袭。

如此,则反令敌倦,而我不劳。

孟氏曰:若敌己处便势之地,己方赴利,士马劳倦,则不利矣。

梅尧臣曰:先至待敌则力完,后至趋战则力屈。

何氏曰:战国秦师伐韩,围阏与。

赵遣将赵奢救之。

军士许历曰:“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不然必败。

”又曰:一先据北山者胜,后至者败。

”赵奢即发万人趋之。

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

赵奢纵兵击之,太破秦军,遂解阏与之围。

后汉初,诸将征隗嚣,为嚣所败。

光武令悉军构邑。

未及至,隗嚣乘胜,使其将王元、行巡将二万余人下陇,因分遣巡取栒邑,汉将冯异即驰马欲先据之。

诸将皆曰:“虏兵盛而新乘胜,不可与争;宜止军便地,徐恩方略。

”异曰:“虏兵方盛临境,狃* 小利,遂欲深入;若得栒邑,三辅动摇,是吾忧也。

夫攻者不足,守者有余,今先据城,以佚待劳,非所以争锋也。

孙子兵法之虚实篇第六

孙子兵法之虚实篇第六

孙子兵法之虚实篇第六( 2014年5月16日)主讲:桐乡乐妈沈亚芳M4整理:北京米豆妈M9尊敬的大家长赖老师上午好!亲爱的育心家人们上午好!我是来自桐乡的沈亚芳,大易网名桐乡乐妈。

感恩大家的热情和美丽的鲜花,统统不客气收了。

很高兴和大家相聚在这阳光灿烂高能量的日课堂,一起交流学习,同时也感恩日课组的安排,让我有再次锻炼的机会。

今天我们要交流的是《孙子兵法》虚实篇第六。

前几天是5.1节放假,出门看,到处是人流高峰,之前空而虚的大路上一下子塞实了,节日一过,道路上又变空而虚了,看来虚和实在不断的转换之中。

不过有一点,肯定先要虚着才有实的可能性,路要先造好,空在那里,等有人来就马上好走。

这也是以逸待劳,先做好充分准备,遥遥领先,坐在那里等待,想起龟兔赛跑,兔子不是输在睡觉上,而是睡觉的时间地点不对,如果它一开始就坚持跑,跑到终点再睡觉,等乌龟的到来就是胜利。

故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

虽然路平时是虚着的时候多,而造路却是一个实干的过程,容不得半点虚假。

不然造出豆腐渣公路来,会人仰马翻,造成交通事故。

我们今天谈教育,有没有一条坚实可行的大道来走呢?育心人都知道,大家长赖老师已经造好路,137累积法是大道,是教育必然成功之道。

赖老师已经在这条道路上默默走了十多年,他用这种方法成功培育出两个伟大的硕果:自己和自己的女儿佳佳。

他还把这条路不断修筑完善加实,铺成全人类可以走的天地大道。

外面五花八门的路子也很多,而能有这样完整,系统,科学的教育理论方法唯有在育心。

孙子兵法曰: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

读经内容上现在存在很多错误,有的提出一本《弟子规》就是中华文化。

有的认为一本《论语》就够走天下,而我们知道要造好一座高楼大厦,需要水泥,钢筋,横梁,砖块等等,任何建设都是系统工程,育心提出系统读经,系统读才能搭建好人生的高楼大厦,分散为形形色色的典或蒙规,最后只能是一盘散沙,搭个茅草屋都难。

孙子兵法第六篇虚实篇(中)

孙子兵法第六篇虚实篇(中)

孙子兵法第六篇虚实篇(中)【原文】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①。

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②;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③,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④。

【注】①“进而不可御者”四句:曹操曰:“卒往进攻其虚懈,退又疾也。

”张预曰:“对垒相持之际,见彼之虚隙,则急进而捣之,敌岂能御我也?获利而退,则速还壁以自守,敌岂能追我也?兵之情主速,风来电往,敌不能制。

”御,抵御。

冲,冲击,袭击。

速,迅速。

及,赶上,追上。

②“故我欲战”四句:张预曰:“我为客,彼为主,我兵强而食少,彼势弱而粮多,则利在必战。

敌人虽有金城汤池之固,不得守其险,而必来与我战者,在攻其所顾爱,使之相救援也。

”赵本学曰:“必救者,如腹心主君所在,巢穴妻子所居,或所恃以为救援,或所依以为唇齿,或喉咽往来之路,或所仰给之野,或所积聚之城,或粮饷所由之道,皆是也。

攻其所救,不得不因兵迎我,虽欲为守计难也。

”朱军说:“‘攻其所必救’的目的,第一在于迫使敌人在不利的情况下同己交战;第二在于把敌主力诱骗离开己将主攻的地点,即彼之主力防守点,以便己能乘虚而入。

假若所选的佯攻点不是敌之所必救,便达不到调动敌人的目的。

”③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孟氏曰:“以物画地而守,喻其易也。

盖我能戾敌人之心,不敢至也。

”画地,指在地上画出界限,即可作为防守之地,不用沟垒城池。

④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曹操曰:“乖,戾也。

戾其道,示以利害,使敌疑也。

”朱军说:“另根据‘乖’字有奇异的意思,‘乖其所之’就不只是诱导敌方走向错误的方向,而且还包括诱使敌方采取错误的决心,挫败其意图。

在现代尖端武器被广泛应用的时代,同样可以‘乖其所之’。

如在反导弹措施中,便有诱饵、杂波干扰等系统,诱使敌导弹偏离其预定的攻击目标,可见以现代科技手段反现代武器,只是手段的差异,而‘乖其所之’的目的是一样的。

”乖,违,相反,指诱导敌人产生错误的思想。

郭化若版孙子兵法原文

郭化若版孙子兵法原文

始计篇第一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可与之死,可与之生,民弗诡也。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

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作战篇第二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贵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

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

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

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萁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

故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今日荐读】《孙子兵法-06虚实篇》拼注音诵读版(含注释),快一起诵读吧!

【今日荐读】《孙子兵法-06虚实篇》拼注音诵读版(含注释),快一起诵读吧!

【今日荐读】《孙子兵法-06虚实篇》拼注音诵读版(含注释),快一起诵读吧!每天抽出5分钟,可以读一篇《朱子家训》,可以读一章《论语》,每天抽出10分钟,可以读一篇《大学》,读一篇《庄子》;每天抽出30分钟,可以读一篇《道德经》、读一篇《金刚经》......读经典最大的听众是自己,最大的受益者也是自己。

您今天读经典了吗?衷心邀请您加入“经典诵读&荐读”计划,每天与同修汇一起读书精进,并将本文分享至自己的朋友圈或微信群,截图发送至同修汇微信平台,可邀请加入国学经典专修群,让我们一起加油吧,劝学国人,广播善心,广结善缘,广种福田!今日荐读——《孙子兵法》06章虚实经典原文:凡Fán 先xiān 处chù战zhàn 地dì而ér 待dài 敌dí者zhě佚y ì,后hòu 处chù战zhàn 地dì而ér 趋qū战zhàn 者zhě劳láo 。

故Gù善shàn 战zhàn 者zhě,致zhì人rén 而ér 不bù致zhì于yú人rén 。

参考译文:凡首先到达会战地点而等待敌人到来的,就主动安逸;后来到达战地而仓促应战的,就被动劳顿。

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总是调动敌人而不为敌人所调动。

经典原文:能Nénɡ使shǐ敌dí人rén 自z ì至zhì者zhě,利l ì之zhī也yě;能nénɡ使shǐ敌dí人rén 不bù得dé至zhì者zhě,害hài 之zhī也yě。

故Gù敌dí佚y ì能nénɡ劳láo 之zhī,饱bǎo 能nénɡ饥j ī之zhī,安ān 能nénɡ动dònɡ之zhī。

《孙子兵法》完整原文及译文

《孙子兵法》完整原文及译文

《孙子兵法》完整原文及译文一、计篇【原文】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译文】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是关系民众生死的所在,是决定国家存亡的途径,不能不认真加以考察、研究。

【原文】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译文】应该以五个方面的情实为纲,通过具体比较双方的基本条件来探讨战争胜负的情形: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

所谓'道',就是从政治上使民众与君主的思想一致,这样,民众就能与君主同生死共患难,誓死效命,毫无二心。

所谓'天',就是气候的阴晴、寒暑、四季节令的更替规律等。

所谓'地',就是指行程的远近、地势的险峻或平易,战地的广狭,是死地还是生地等。

所谓'将',就是看将领们是否具备智、信、仁、勇、严五种素质。

所谓'法',就是指部队的组织编制制度,军官的职责范围规定,军需物资的供应管理制度等。

大凡这五个方面,将领们没有谁没听说过,但只有透彻掌握了的人才能取胜,没有透彻掌握的人则不能取胜。

因而,还要通过比较双方的具体条件来探究战争胜负的情形。

这些条件是:双方君主哪一方施政清明、有道?将领哪一方更有才能?天时、地利哪一方占得多?军中法令哪一方执行得好?兵力哪一方更强大?士兵哪一方更训练有素?奖赏与惩罚哪一方更严明?我凭着对这些情况的分析比较,就可知道战争胜负的情形了。

孙子兵法6虚实

孙子兵法6虚实
。 军 兵 力 分 散 如 果 我 军 兵 力 , 集 合 于 一 点 而 敌 军 兵 力 分 , 散 为 十 处 那 我 军 就 是 用 十 , 倍 于 敌 的 兵 力 去 攻 打 敌 军 , 这 样 在 局 部 战 场 上 便 可 形 。 成 我 众 敌 寡 的 绝 对 优 势 既
然能造成以众击寡的有利态
。 宁 而 动 在 敌 人 无 法 紧 急 救 , 援 的 地 方 出 击 在 敌 人 意 想 。 不 到 的 条 件 下 进 攻 行 军 千 , 里 而 不 致 劳 累 是 因 为 行 进 ; 在 敌 人 没 有 设 防 的 地 区 进 , 攻 之 所 以 必 然 取 胜 是 因 为 ; 进 攻 敌 人 疏 于 防 备 的 区 域 , 防 守 之 所 以 能 固 若 金 汤 是
, 的 程 度 如 此 才 能 成 为 敌 人 。 , 命 运 的 主 宰 者 进 攻 时 敌 , 人 无 法 抵 御 那 是 攻 击 了 敌 ; 人 兵 力 空 虚 的 地 方 撤 退 时 , , 敌 人 无 法 追 击 那 是 行 动 。 , 迅 速 敌 人 无 法 追 上 因 此 , 我 军 若 想 决 战 敌 人 即 使 有 , 高 墙 深 壕 可 以 据 守 也 不 得 , 不 出 来 应 战 因 为 我 军 攻 击
。 , 敌 之 司 命 进 而 不 可 御 者 ; 。 冲 其 虚 也 退 而 不 可 追 者 。 , 速 而 不 可 及 也 故 我 欲 战 , 敌 虽 高 垒 深 沟 不 得 不 与 我 , ; 战 者 攻 其 所 必 救 也 我 不 , , 欲 战 画 地 而 守 之 敌 不 得 , 。 与 我 战 者 乖 其 所 之 也 故 , 形 人 而 我 无 形 则 我 专 而 敌 。 , , 分 我 专 为 一 敌 分 为 十 , 是 以 十 攻 其 一 也 则 我 众 而 ; , 敌 寡 能 以 众 击 寡 者 则 吾 , 。 之 所 与 战 者 约 矣 吾 所 与 , , 战 之 地 不 可 知 不 可 知 则 ; , 敌 所 备 者 多 敌 所 备 者 多 , 。 则 吾 所 与 战 者 寡 矣 故 备

《孙子兵法》第六虚实篇,致人而不致于人,攻必取守必固

《孙子兵法》第六虚实篇,致人而不致于人,攻必取守必固

《孙子兵法》第六虚实篇,致人而不致于人,攻必取守必固写作是一种更高级的学习。

这些天,通过对《孙子兵法》的输出,自己汲取了不少思想和方法,也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更对《孙子兵法》的精奥敬佩不已。

《孙子兵法》第六为虚实篇,虚虚实实,避实就虚,因敌制胜;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攻必取,守必固。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

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

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

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

意思是说,凡先占据站场,等待敌人的就主动安逸,而后到站场仓促应战的就疲惫被动。

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总是能够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

能够使敌人自动进到我预定区域的,是用小利引诱的缘故;能够使敌人不能抵达其预定区域的,则是设置重重困难阻挠的缘故。

因此敌人修整得好,就设法使它疲劳;敌人粮食充足,就设法使它饥饿;敌人驻扎安稳,就设法使它移动。

要出击敌人无法驰救的地方,要奔袭敌人未曾预料之处。

孙子兵法虚实篇配图“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

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

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

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

”这段话的意思是,行军千里而不劳累,因为行进的是敌人没有防备的地区;进攻而必定能够取胜,因为进攻的是敌人不曾防御的地域;防御而必能稳固,因为扼守的是敌人无法攻取的地方。

所以善于进攻的,能够使敌人不知道该如何防守;善于防御的,能使敌人不知道该怎么进攻。

微妙啊,微妙到看不出任何行迹!神奇啊,神奇到听不见丝毫声音!所以,我能够成为敌人命运的主宰。

孙武画像配图01 致人而不致于人。

“致人而不致于人”,就是争取主动,避免被动,这是本篇的主旨。

致人,是调动敌人;致于人,是被敌人所调动。

其实质,是转化敌我双方的虚实,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

两军相争,谁掌握了主动权,谁就运兵自如,能应付各种复杂的局面。

第六篇 虚实篇

第六篇  虚实篇


形人而我无形—— ——使敌人暴露而我军 4.形人而我无形——使敌人暴露而我军 不露痕迹. 不露痕迹. 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处处都防 5.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处处都防 备,则处处都兵力不足. 则处处都兵力不足. 形兵之极,至于无形—— ——伪装佯动做 6.形兵之极,至于无形——伪装佯动做 到最好的地步,就看不出一点形迹. 到最好的地步,就看不出一点形迹. 7.战胜不复——战胜敌人的战略战术每 战胜不复—— 7.战胜不复——战胜敌人的战略战术每 次都不一样. 次都不一样.
内容 提 要
1.掌握战争主动权:致人而不致于人. 掌握战争主动权:致人而不致于人. 善于避实击虚. 2.善于避实击虚. 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 "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 不知其所攻" 不知其所攻". 转变敌我虚实的方法:形人而我无形. 3.转变敌我虚实的方法:形人而我无形. 本篇提出" 胜可为" 而在《 形篇》 本篇提出 " 胜可为 " , 而在 《 形篇 》 中 胜可知,而不可为" 岂不矛盾? 说:"胜可知,而不可为",岂不矛盾?
第六篇
虚实篇


虚,空虚,兵力分散而薄弱.实,充实, 空虚,兵力分散而薄弱. 充实, 兵力集中而强大.总而言之, 兵力集中而强大.总而言之,一切有利的方 面都是" 一切不利的方面都是" 面都是"实",一切不利的方面都是"虚". 相互对立,相互转化. "虚"与"实"相互对立,相互转化. 本篇主要论述通过对"虚实" 本篇主要论述通过对"虚实"关系的认识 和把握,在战争中争取主动地位, 和把握,在战争中争取主动地位,即"致人 而不致与人" 避实而击虚" 而不致与人"."避实而击虚"是全篇的核 心.

孙子兵法第六篇虚实篇(下)

孙子兵法第六篇虚实篇(下)

孙子兵法第六篇虚实篇(下)【原文】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①,作之而知动静之理②,形之而知死生之地③,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④。

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⑤。

因形而措胜于众,众不能知⑥。

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⑦。

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⑨。

【注】①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张预曰:“筹策敌情,知其计之得失。

”策,筹算,用筹策计算。

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郭化若说:“触动敌人,以了解敌人的动静规律。

”作,兴起,这里是激动、触动的意思。

③形之而知死生之地:吴九龙说:“形之,指以伪形示敌。

死生之地,指敌之优势所在处或薄弱致命环节。

地,同下文‘处’,非实指战地。

言以佯动示形,以了解敌方的情势等。

”形之,指我方有意制造假象,借以了解敌情。

④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张预曰:“有余,强也;不足,弱也。

角量敌形,知彼强弱之所。

”角,量,较量,这里指对敌人的试探性较量。

⑤“故形兵之极”五句:赵本学曰:“以形示敌,其出不一,则敌人耳目愈乱狐疑愈多,视我如神仙鬼魅之变幻,惘然而不能测矣。

此谓形而至于无形也。

深间之与智士,巧得人之情者,不过觇人之形,因微知著而已,我之踪影诡闭,机缄藏伏,彼何所施其心计耶。

敌人之疑愈露,则我之形愈密,我形愈密,则敌人之形愈露,此所以攻之彼不知所守,守之彼不知所攻也。

”第一个“形”,作动词讲,指示敌以伪,制造假象。

第二个“形”,作名词讲,意即形迹。

深间,指隐藏很深的间谍。

间,间谍。

⑥因形而措胜于众,众不能知:曹操曰:“因敌形而立胜。

”陈启天曰:“因形,谓因敌军虚实之形,以定我军虚实之形。

而,犹以也。

谓因敌军虚实之形,以措置胜利于众人之前,众人不能知也。

”因,依据,依靠。

措,放置,安置,此处是显示的意思。

⑦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张预曰:“立胜之迹,人皆知之。

但莫测吾因敌形而制此胜也。

”陈启天曰:“人,即众人,谓一般之人。

胜之形,谓胜利时之情况。

制胜之形,谓运用虚实,妥速部署,以求获胜利之兵xin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子兵法·虚实篇第六原文
【虚实篇】第六全文_原文
原文:虚实第六
孙子曰:
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

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

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

出其所必趋,趋其所不意。

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

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

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

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

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

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虽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

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

则我众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

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

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之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
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
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哉!
故曰:胜可为也。

敌虽众,可使无斗。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候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

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

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

因形而措胜于众,众不能知。

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

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虚实第六
孙子说,大凡先期到达战地等待敌军的就精力充沛、主动安逸,而后到达战地匆忙投入战斗的就被动劳累。

所以,善战者调动敌人而决不为敌人所调动。

能够调动敌人使之自动前来我预想的战地,是用利益来引诱;能使敌人不能先我来到战场,是设置障碍、多方阻挠的结果。

所以,敌人若处军安逸,能使之疲劳;若敌人粮食充足就能使之匮乏;若敌人安然不动,就能使他不得不行动起来。

通过敌人不设防的地区进军,在敌人预料不到的时间,向敌人预料不到的地点攻击。

进军千里而不疲惫,是因为走在敌军无人抵抗或无力抵抗的地区,如入无人之境。

我进攻就一定会获胜,是因为攻击的是敌人疏于防守的地方。

我防守一定稳固,是因为守住了敌人一定会进攻的地方。

所以善于进攻的,能做到使敌方不知道在哪防守,不知道怎样防守。

而善
于防守的,使敌人不知道从哪进攻,不知怎样进攻。

深奥啊,精妙啊,竟然见不到一点形迹;神奇啊,玄妙啊,居然不漏出一点消息。

所以能成为敌人命运的主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