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端午节的历史故事

合集下载

关于端午节的故事和传说

关于端午节的故事和传说

关于端午节的故事和传说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始于战国时期,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关于端午节的故事和传说有很多,以下是其中几个著名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屈原的,《屈原离骚》中的《天问》有一段描述。

相传在战国时期,楚国的政治家、诗人屈原因为忧国忧民,被楚国的政敌诬陷,并被贬谪到汨罗江。

在屈原投江自尽的时候,人们纷纷划船捞救,但却救不到屈原。

为了避免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人们纷纷将粽子投入江中,希望鱼虾们吃粽子而不吃屈原的身体。

自此,每年五月初五,人们都会划船、吃粽子,以纪念屈原。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龙舟竞渡的,相传屈原投江后,人们划船捞救时,为了不让屈原的身体被鱼虾吃掉,纷纷划船划打江水,以震慑水中的鱼虾。

后来,这种划船的形式逐渐发展成为盛大的龙舟竞渡活动。

每年的端午节,人们会组织龙舟比赛,船上划动的船桨和队员的划水声合为一体,配合鼓点和欢呼声,非常热闹和有趣。

第三个故事是关于挂菖蒲和穿艾叶的,相传屈原投江后,人们在江边放龙舟和划船的时候,发现有一种名为菖蒲的花草可以驱赶蚊虫和瘟疫,于是人们开始用菖蒲挂在门前或挂在孩子的头上,以祈求平安。

此外,人们还会将艾叶插在门上或穿在衣物上,相信这样能驱邪辟瘟。

至今,有些地方仍保留着这些习俗。

总体来说,端午节的故事和传说寓意丰富,既有对忠诚的追思和纪念,又有祈求平安和驱邪辟瘟的习俗。

这些故事和传说不仅丰富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也增添了人们对这一传统节日的热爱和期待。

端午节的相关传说故事20个字

端午节的相关传说故事20个字

端午节的相关传说故事20个字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古代的龙舟竞渡和踏青祭祖。

除了观赏龙舟比赛和吃粽子等节庆活动外,还有许多与端午节相关的传说和故事传承至今。

本文将介绍20个与端午节相关的故事,让大家更加了解这个传统节日。

1.屈原投江:据传说,春秋时期的楚国大臣屈原,因忠言进谏而被贬去荆襄。

后来,楚国被秦国攻打,屈原心已沉郁,终于选择投江自尽。

端午节也因此成了纪念屈原的节日。

2.龙舟竞渡:传说屈原遇难后,当地百姓为了悼念他,拍打鼓乘船在江水中打捞他的尸体。

而后就出现了今天我们所知道的龙舟竞渡,也成了端午节的重要活动之一。

3.铜钱贴门:为了驱邪避瘟,端午节时很多家庭会在门口贴上几个铜钱。

4.挂艾叶菖蒲:在端午节,家里会挂上压匾和艾叶菖蒲,以祛病驱邪、祈求平安。

5.女儿节:有些地方把端午节叫做女儿节,因为这一天,姑娘们可以在家里放松一天,不用在外面干活,好好享受一下假期。

6.五毒排辟:端午节也是驱赶蛇虫害的好时机,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口、窗户等处挂上五毒排辟的符篆。

7.蛋黄酥:在端午节,台湾地区的人们会在家中自制蛋黄酥,象征着祈求家人平安健康。

8.七星茶:浙江地区的人们会用七种不同的花茶,泡成一杯香甜谷米味的七星茶,寓意着和七星同行、平安健康。

9.纳凉:端午节时,气温已经开始升高,不少人会选择到河边、湖边等避暑场所纳凉。

10.长寿面:有些地方会在端午节时做传统的长寿面,寓意长寿富贵。

11.插龙船:在广东地区,人们在河边插上一只小木龙船,象征着吉祥如意,平平安安。

12.赛龙舟:在端午节的菲律宾人族乡村,也有一种类似龙舟赛的传统运动,名为帕基拉。

参与者需要把竹筏划往目标方向,并克服水流的影响。

13.吃粽子:全国各地都有吃粽子的习惯,有的地方会用桂花、红枣等馅料来制作粽子。

14.屉蛋:在端午节期间,宝宝们会收到一种习俗食品——屉蛋,象征着家庭生活幸福美满。

15.麻线绳:在江南一带,端午节时会在儿童玩具上系上麻线绳,寓意着祈求长命百岁。

端午节故事传说的名称

端午节故事传说的名称

端午节故事传说的名称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

它由许多故事和传说组成,这些故事和传说代表着中华文化和民间信仰的精髓。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端午节的故事传说的名称。

一、屈原投江“屈原投江”是端午节的最著名的故事之一。

屈原是周朝时期最知名的爱国诗人,他为国家忧心忡忡、望眼欲穿,但是最终因为被诬陷而不得不结束自己的生命。

据说,当时,百姓为了缅怀他,纷纷把米、肉等食物扔进江中,希望鱼虾不会啃食屈原的尸体。

后来,人们便在每年的五月五日举行赛龙舟、吃粽子等活动,以祭奠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二、战国筛战国时期,有一个叫吴起的将军,他在战争中才智过人,巧妙地利用一只筛子,避开了暴君秦王的诈骗,换来了战争胜利。

为了纪念吴起,人们在端午节时将竹筛子翻转成倒置状态,称为“战国筛”。

三、五郎登高五郎登高是一位汉朝时期的青年英雄,他有着高尚的精神,一生忠于国家和人民,没有畏惧困难和惧怕死亡。

据说端午节那一天,他登上山顶,向上八方呼喊着“脱兔栽松,长生不死”,以表达他的志向和信仰。

后来,这个令人感动、激励人心的故事也成为端午节的中一项经典的传说。

四、龙舟竞渡龙舟竞渡是端午节的另一项重要活动。

据说,这个传统活动起源于中国江南地区,在历史上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流行起来。

古代人们相信,在端午节这一天,江河中的恶魔会钻入水中惊扰居民,于是有人就想出了在江中赛龙舟的方式来消除魔障。

通过这种方式,人们不仅可以保佑自己和家人平安,还可以显示出农民的勇气与力量。

五、草衣之谜草衣之谜是端午节的神话传说之一。

据传说,一个穷苦的老人捡到了露天的草衣,把它带回家给女儿穿。

女儿穿上草衣后,却神奇地消失,后来又神奇地回来。

老人非常好奇,于是他在女儿离开时偷看了一下,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女儿变成了一条小龙飞走了。

老人感到非常意外和震撼,他派人摸清了此事后,便把这个故事向别人传递,而这个故事就流传至今,成为中国民间故事中的一个经典的传说。

六、菖蒲香“菖蒲香”是端午节中一个重要的象征物品。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民间故事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民间故事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民间故事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这个节日有许多民间故事与传说,以下将会介绍其中的几个。

一、屈原投江据传说,战国时期楚国的大臣屈原因为忠心于君王而被宫廷干部陷害,最终在五月初五这天跳入了汨罗江自尽。

当地百姓得知后纷纷划船打捞屈原的遗体,以阻止鱼虾吃掉他的尸体,还有些人在江边涂上了雄黄酒以避邪瘟。

后来为了纪念屈原,人们在每年立夏之时,便开始举行端午节。

二、粽子起源另一种说法是,端午节源于祭龙神和祖先的活动。

相传在古代,人们因为怕恶神作祟而纪念老祖先,搭建竿子、吊挂彩旗、燃放炮竹、互赠礼品,以祈求祖先保佑家庭兴旺发达。

为了让祖先的灵魂有好的安息,人们在五月初五这一天,将粘成三角形的糯米团子放入锅中煮熟,然后沿江河祭祀龙神,放入江河中。

同时,还会吃新鲜的新姜、艾草等,用以驱邪镇瘟。

三、屈原之魂还有一种说法是,端午节始于人们拜祭屈原之魂。

因为厌倦官场生活的屈原从政失败后沉入江中,江水为隐居山林的人护送遗体,人们为表达哀思,便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舟车给屈原献上祭品。

这些祭品包括糯米粽子、鸟蛋、新鲜蔬菜等,用来供奉祭祖祈祷平安,希望屈原之魂得以安息。

以上三种说法都成为了端午节的经典传说,而独具特色的端午习俗也在这些传说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例如,赛龙舟、吃粽子、风筝、贴雄黄、龙舞等,都成为了中国的端午节独特风景线。

总之,端午节是中国历史文化精华的一部分,渐渐地将人们对于传统的感情融入到现代生活中,成为繁华城市中不可忽视的文化元素。

各种庆祝活动不断推陈出新,不但令祭祖、守岁、拜年等传统文化形态常新,还拓展了人们的文化视野。

我们应该将传统文化活化,以更好地代表中国国家和民族的特色和良好传统,同时促进了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关于端午节的小故事简短

关于端午节的小故事简短

关于端午节的小故事简短
端午节,又称为龙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关于端午节有许多不同的故事和传说,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个端午节的小故事吧。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屈原的。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大臣,他不满楚国在和周齐两国的战争中屈服,被赶出了楚国。

在离开楚国后,他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歌,其中包括《天问》和《离骚》等,这些诗歌至今仍被人们传诵。

据说,在屈原在世时,他十分关心自己的祖国,不惜一切代价救楚国,于是他写下了一篇名为《九歌》的歌谣,通过歌谣让天神听到他的声音,帮助救楚。

但最终屈原还是没有能够挽回楚国的命运,他只好投江自尽以表示自己的忠诚和不屈精神。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每年五月初五会举行龙舟赛和吃粽子的活动。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龙舟赛的。

据传说,龙舟赛源于渔民们捕龙虾的习俗,他们用竹叶编成小船,划到深水区捕捉龙虾并互相竞赛。

后来,这种竞赛逐渐演化成为以龙舟为载体的赛事,从而形成了现在的龙舟比赛。

第三个故事是关于吃粽子的。

相传,端午节当天,当地人们为了不让屈原的尸体被江中的鱼虾啃食,便将糯米包裹在竹叶中,塞在江中,使得鱼虾不敢去啃食。

后来人们发现这些糯米竹叶包非常好吃,逐渐演变成为了现在的粽子。

以上就是关于端午节的三个小故事,它们不仅让人们了解了端午节的历史、文化和传统,而且也蕴含着许多美好的意义和价值。

希望大家在端午节来临之际,能够更加热爱生活,弘扬中华文化,为这个传统节日增添更多的欢乐和色彩。

端午节的简短传说故事

端午节的简短传说故事

端午节的简短传说故事(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端午节的简短传说故事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又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关于端午节有很多传说故事,大家来了解一下吧!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端午节的简短传说故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目录端午节的传说故事端午节的传统文化习俗端午节各地的文化习俗端午节的传说故事1、屈原投江屈原实行政治改革的主张始终不能实现,终于被削职流放出去。

端午节相关历史故事

端午节相关历史故事

端午节相关历史故事端午节,又称重阳节、龙舟节,是华人传统的节日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在中国各地,人们的庆祝方式和传承的历史故事多种多样,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些端午节相关的历史故事。

一、屈原投江传说屈原,春秋时期楚国政治家和文学家,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文学巨匠之一。

相传屈原因忧国忧民,身世坎坷,被放逐于外,最终在端午节这一天,在庐江边投江自尽而死。

为了避免屈原的尸体被鱼虾啃食,人们摇着船只在江水上载歌载舞,将饼干、肉干投入江中以供鱼儿们觅食,以此寄托人们对忠贞者的怀念和对自由平等的追求。

二、赛龙舟端午节的重头戏就是赛龙舟了。

据说,龙舟起源于古代中国南方地区的渔民,他们在赛龙舟时对船上的每个部位都进行了精心的雕刻,以示尊重和畏惧。

龙舟上的舵手则是当时病魔的象征,因为只有冷静、勇敢的人才能将船艇从危险处带过。

赛龙舟的活动不仅考验人们的身体素质和协作精神,更是展现了中国南方民俗文化的精髓。

三、挂艾叶端午节的另一项传统是挂艾叶。

艾叶是一种带有浓烈香味的植物,它可以驱邪除恶、祛瘴解毒,是人们在端午节祭祀和祈福时经常使用的一种物品。

挂艾叶的传说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的楚国,为了保护人们免受瘟疫之害,人们在门前挂上了一把把艾叶。

四、吃粽子端午节还有一项经典的活动就是吃粽子。

粽子是把糯米和各种馅料包裹在竹叶或者菉叶中,蒸煮而成的一种传统美食。

吃粽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一种民间病症所需的“蒲团饭”。

古代有一种传说,说是在端午节这一天,清明节的毒气集中在了粽子上,人们通过吃粽子来驱除身体内的毒气,以保佑自己和家人健康长寿。

五、晒艾叶在一些地区,还有一种方便快捷的艾叶处理方式,那就是晒艾叶。

人们在端午节时会收集尽可能多的艾叶,然后把它们摊放在日光下晒干,这样可以防腐臭,还可以让艾叶更加干燥和易于储存。

晒艾叶是一项传统的手工艺,同时也是一个季节性的文化遗产。

总之,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文化底蕴深厚、呈现形式多样。

有关端午节传说故事

有关端午节传说故事

有关端午节传说故事端午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在中国,端午节的起源非常久远,与中国古代的祭龙、赛龙舟的习俗有着密切的关系。

端午节有很多传说故事,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其中几个。

一、屈原投江屈原是中国的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为了祖国的安定和人民的幸福,努力推进改革,但是最后被贵族排斥,被逐出了都城。

离开都城的屈原,怨天尤人,悲愤交加。

在他最后一次回忆家乡时,他深深地感到国家的危机和百姓苦难。

他甚至感到绝望,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最后,屈原将自己扔进了汨罗江中,以示忠诚。

这一事件被称为“屈原投江”。

为了拯救屈原的遗体,当地百姓著名医生张仪想出了一个方法。

张仪在汨罗江中放入了大量的粽子,引起了鱼儿的注意,他们咬住粽子,而不是屈原的身体。

人们很感激张仪,不久后,他的名声就传遍全国。

二、龙舟竞渡龙舟竞渡是端午节的一个重要活动,和屈原有关,也有一个传说故事。

在古代,由于水患和海盗等问题,中国人经常要在江河中划船。

历史上,由于龙的形象象征着江河的“水神”,所以人们制作了龙船,以求小小的求保护和祈求平安。

它也有一段传说。

古时候,江面上的恶龙常常危害百姓,邻居的鲸鱼则帮助人民进行抵抗。

因此人们在鲸鱼背上制作了龙舟,并将它们刻画成一条条巨龙的形象。

在每年的端午节,人们会聚到池塘或江河边上,载着龙舟竞渡,以示祈祷江河之神的保护和祝福。

三、黄帝打败蚩尤在中国的古代,蚩尤是一个非常强大的魔头。

蚩尤身高八尺,膂力过人,手拿黄帝的神兵赤兔马,骑在魔兽九兽上,每次进攻都让黄帝的军队十分头疼。

然而,最终,黄帝发现了蚩尤的弱点。

他让自己的士兵制作了一根大箭,箭尖放置着毒液,然后仔细地瞄准蚩尤的心脏,发射了这根大箭。

由于毒液和箭尖的作用,蚩尤很快就死了。

黄帝的胜利被称为“抵抗鬼怪,英勇斗争”的模范,以此为证,并一直务实和播种中华民族的历史,不断崛起。

因此,端午节也成为了纪念黄帝和中国优秀的民族精神的节日之一。

四、婴儿纺绸有一位母亲生下了一位婴儿,但是婴儿很弱,她担心他会在夏天而死去。

端午节的故事及传说简短概括

端午节的故事及传说简短概括

端午节的故事及传说简短概括端午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节日,定在每个农历五月初五,也被称为“龙舟节”或“重阳节”。

它起源于古代中国,据说与屈原有关。

以下是关于端午节的故事及传说的简短概括。

屈原投江屈原是中国古代著名诗人和政治家,曾经为楚国的官员,但因为竹林七贤一事而被贬为平民。

他深感国家危亡、社会丑恶,思虑之下感到无望之际,便在五月初五这一天跳入了汨罗江自尽。

楚国百姓闻讯,纷纷划船打鱼,希望能找到屈原的遗体并护送回家。

当他们发现屈原的遗体被鲨鱼咬着时,他们便开始划龙舟赶到鲨鱼所在的地方,以击打鼓声和喊声来吓走鲨鱼。

龙舟成为了追溯屈原的一种方式,也预示了今天的龙舟竞赛。

粽子传说端午节还有一个传说与粽子的制作有关。

相传,在屈原投江时,当地百姓感到十分悲伤,于是把糯米、芦苇叶等包成三角形,投入江中,以悼念屈原。

后来他们发现这些包裹漂回到了岸边,而且没有遭到鱼虫侵袭,于是便有了包裹食品的习惯。

这就是现在我们吃的粽子的来源。

五色线传说端午节还有一个与五色线有关的传说。

相传,为了天神能够守护人民并排除邪恶,百姓们每年的端午节都在自家门口挂五色线,有红、黄、绿、蓝和白五种颜色。

这五色线能够驱邪保平安,避免瘟疫和灾难。

在端午节期间,人们还会在身上系上五色丝线,以祈求好运和安全。

龙舟竞赛如今,端午节已经演化成了一种平民化的庆祝活动,甚至已经成为了国际性的运动项目。

特别是龙舟竞赛,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并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象征。

因此,每年五月初五,有许多供游客观赏、参加的龙舟比赛活动。

据说,赢得龙舟竞赛的队伍将会得到好运和幸福。

综上所述,端午节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和深刻文化内涵的重要节日,与屈原、龙舟竞赛、粽子传说和五色线传说等有着密切关联。

它在中华文化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不仅具有传统的历史意义,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端午节的历史背景故事

端午节的历史背景故事

端午节的历史背景故事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古代中国的纪念节日,纪念的是楚国的民族英雄屈原。

端午节源远流长,是中国文化的传统节日之一,自古以来便有盛大的庆祝活动。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端午节的历史背景故事。

一、屈原的生平屈原是春秋时期的楚国思想家、诗人、政治家、爱国主义者。

他生于公元前340年左右,死于公元前278年。

屈原的成长过程中,亲眼见证了楚国在霸权纷争中的苦难和衰落。

因此,他一心一意要为他的国家奋斗,使江山安定,百姓安居乐业。

早年,屈原在楚国担任官职,但由于他忠于自己的信仰,不肯随从君王的意见,因此屡次受到排斥。

最终,他被贬谪到了汨罗江畔。

在那里,他悲愤交加,写下了《离骚》、《天问》等不朽的诗篇。

二、屈原背后的故事据史书记载:当时,秦国崛起,逐渐成为中国最强大的国家。

为了避免秦国扩张的破坏,各大国家纷纷与秦国联合,举起了抗秦旗帜。

楚国国王屈平也加入了反抗的行列,屈原则在异地遭受严重的贬谪。

那时,楚国太子为了谋取权力,与太傅敬夫妻通奸。

屈原对此十分不满,他一面抨击这种败坏风气,一面劝谏国君尽快改变这种局面。

但是,太子太傅之间已经结下了坚实的“盟友”关系,屈原的劝告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最终,在屈原的强烈反对下,太子太傅发动了一场政变,排除异己,夺取了政权。

屈原的忠诚和正直未能换取楚国王的信任和重用,反而被迫流放荒野,最终投江自尽。

三、端午节的由来屈原的死,引起了群众的悲愤和强烈震动。

为了缅怀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人们便在每年的五月初五这一天,举行狂欢盛宴、垂钓鱼、赛龙舟、吃粽子等传统的庆祝活动,这就是俗称的“端午节”。

传说屈原忠贞不肯堕入太子太傅的陷阱,于五月初五投江自尽。

当地居民闻讯后慕名而来,欲救回屈原,一直划船寻找,在江边救人时发现他们的米饭已经被鱼群围绕,怕鱼吃掉他们心爱的屈原,于是就在水中散落了许多米粒。

还为取悦湖神,在每年的五月初五要卖点心及香饭带鱼中开胶。

所以,端午节也称为“龙舟节”和“粽子节”。

端午节的故事背景

端午节的故事背景

端午节的故事背景端午节,又叫龙舟节、重午节、端阳节等,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庆祝。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端午节背后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俗文化传统,具有广泛流传的传说和故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端午节的故事背景。

一、屈原和粽子的起源屈原是中国的大诗人、散文家和国际主义先驱,他的诗篇被誉为古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

据传说,在春秋时期,楚国的文化精英屈原因为反对国王放弃抵御外敌的意见,而被贬到南楚。

在南楚期间,他挚爱的国土被外敌侵占,身为爱国志士的他十分失落、沮丧,经常向河里投身自尽。

当地百姓为了防止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纷纷划龙舟驱赶鱼虾不断地在河水中划。

而为了纪念屈原,便在五月初五这天划龙舟、赛龙舟,而这一活动逐渐演变成如今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除了划龙舟外,端午节的另一个重要元素就是粽子。

传说当时屈原的支持者为了让屈原的灵魂不受祸害,便用粽子来作为防御,并扔到江中。

这样,鱼虾便咬不到屈原的身体。

由于粽子是在屈原投水自尽时出现的,所以在端午节吃粽子也得以延续至今。

二、医风避瘟端午节在中国许多地方也被称为医风避瘟节。

据说,从古至今,大规模地瘟疫有时会在端午节前后发生。

在传统文化中,认为人体细胞在农历五月及其前后的阳历时间,细胞活动最旺盛,易受风寒感染,故而在这段时间易引起瘟疫。

而据《黄帝内经》记载,五月日头正盛,天气清爽,为医治疾病之最佳时期。

古代医典还记载了很多关于端午节的治病养生方法,如饮雄黄酒、悬艾草、佩香囊,供绿茗等。

因此,端午节也被视为一个保健养生的好时间。

三、龙舟文化龙舟,是充满中国特色的船艇,它是中国古代的传统水上运动。

传统龙舟一般有一头龙形的船头、一般为30-40尺宽、100-150尺长、4-7尺高,长板窄薄,使用时需配有划桨手和鼓手,全船人手需接近百人。

赛龙舟属于划龙舟的一种,划龙舟是一项古老而充满生命力的传统竞技,也是端午节最为盛大的活动。

端午节传说10个小故事

端午节传说10个小故事

端午节传说10个小故事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传统的节日,其历史悠久,内涵丰富。

端午节与龙舟赛、粽子、艾草等诸多元素密不可分,它的起源与发展也与诸多传说有关。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十个关于端午节的小故事,希望能够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感受这个节日的文化内涵。

第一、屈原投江相传,春秋时期楚国的大臣屈原因忧国忧民、不被重用而流落江湖。

在得知楚国被外敌入侵后,他深感悲愤,最终选择投江自尽。

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在每年的五月五日举行龙舟赛和吃粽子等活动。

第二、龙舟赛龙舟赛起源于屈原投江的传说。

据说屈原去世后,当地百姓驾船到江中打捞屈原,他们不仅在水中撒饭喂鱼,还摆放了雄黄酒等物以驱走江中的鱼虫。

后来,这种摆脱鱼虫的活动演变成了龙舟赛。

第三、习俗传承端午节作为现存的传统节日之一,已传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在每个传统节日中,重要的一环都是祭祀祖先。

今天仍有许多地方会在端午节迎祖先,祈求祖先保佑吉祥平安。

第四、饮雄黄酒端午节期间,人们会喝一种叫做雄黄酒的酒,主要是为了驱走蚊虫,预防疾病。

雄黄酒是由雄黄粉、白酒和其他调料制成的。

不过在近些年,由于雄黄有毒性,因此一些地方已经不再使用。

第五、赛龙舟端午节的另一个重要元素便是赛龙舟比赛。

龙舟比赛有民间传说,是因为古代人们在楚国民族英雄屈原投江后去江中救援而演变而成的。

对于龙舟,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寓意,代表着中国文化的文化精神和传统价值。

第六、食粽子端午节的最大特点便是食粽子,据说是为了消灾除疫。

它在中国各地的制法和口味都不完全相同,因地制宜而有所不同。

例如,四川的粽子口味较辣,而南方地区的粽子则较甜。

第七、艾草端午节时,在每个家庭中都要挂上艾草。

艾草除了有驱除蚊虫的功效外,还有消炎杀菌的作用。

对于女性来说,更具有保健作用。

第八、五仁、豆沙等口味端午节的粽子有着各种口味,例如五仁口味、豆沙口味、咸肉口味等等。

不同口味的粽子在各个地方也有不同的做法。

第九、端午习惯在过端午节的时候,人们有许多的习惯与传统,这些习惯和传统历久弥新,深入人心,如夫妻嫌隙口中互相用艾草饰物涂抹,挂在门上用于驱赶蚊蝇、其他小昆虫、或在坟前点上香烛缘黄背心,供粽更是传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端午节的故事(通用7篇)

端午节的故事(通用7篇)

[端午节的故事和传说]端午节的故事(通用7篇)常见的端午节的故事篇一屈原,生活在战国时代,年轻时就胸怀远大抱负,表现出惊人的才能,得到了楚怀王信任,官至“左徒”,据司马迁《史记》记载,他内“与王图议国事”,外“接遇宾客,应付诸侯”,是掌管内政、外交的大臣。

战国本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争霸的混乱时期,秦国任用商鞅变法后日益强大,常对六国发动进攻。

当时只有楚国和齐国能与之抗衡。

鉴于当时形势,屈原主张改良内政,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因而侵害了上层统治阶级的利益,遭到了那些受秦国贿赂的楚怀王的宠姬郑袖、上官大夫、令尹子椒的排挤和陷害。

糊涂的怀王听信谗言,疏远屈原,把他放逐到汉北,结果楚怀王被秦国骗去当了三年阶下囚,死在异国。

屈原看到这一切,极端气愤。

他坚决反对向秦国屈辱投降,这遭到政敌们更严重的迫害。

新即位的楚襄王比他父亲更昏庸,把屈原放逐到比汉北更偏僻的地方。

屈原在长期流放跋涉中,精神和生活上受到极大的摧残和打击。

一天他正在江畔行吟,遇到一个打渔的隐者,隐者见他面色憔悴形容枯槁,就劝他“不要拘泥”、“随和一些”,和权贵们同流合污。

屈原道:“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公元二七八年,楚国的都城被秦兵攻破,诗人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打击,眼看国破之难,却又无法施展自己的力量,他忧心如焚,在极端失望和痛苦中,诗人来到了长江东边的汨罗江,抱石自沉。

他死时大约六十二岁,正是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的故事篇二当我一个人散步在池塘边,看见嫩绿的芦苇叶长茂盛的时候,就知道端午节快到了,人们会用它的叶子包粽子,粽子可好吃了,粘粘的,一口就能出个蜜枣来,真让人回味无穷。

我就很想知道端午节怎么来的吗?下面要我来告诉你们吧。

一次我无意中,从《七彩语文》中得知,每年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这一天也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

他是战国时期楚国人,自幼聪明,才华出众。

二十多岁就参与楚国朝政,楚怀王很信任他,尽管朝廷中有些官员想方设法栽赃陷害他,破坏他和楚怀王的关系,但是他公正廉明,直到楚怀王去世。

端午节的故事十个字简短

端午节的故事十个字简短

端午节的故事十个字简短端午节的故事十个字简短端午节,又称龙舟节、重阳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一,始于中国南北朝时期,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端午节的来历与众多的传说有关,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些传说吧。

1.屈原投江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的政治家和诗人,因不满楚国内部的腐败和争权夺利而离开楚国,开始旅居湖北江南。

后来,楚国被秦国所灭,屈原闻讯后深感无望,于是在五月五日投身江中自尽,成为了古代中国的一个传奇人物。

2.赛龙舟相传,在屈原投江后,民众纷纷划船去寻找他的尸体。

此时,一个名叫伍子胥的大将军,为了让人们不再悲伤,便发动巨额的防疫经费,采取划龙舟来转移民众的注意力的方式。

于是,赛龙舟的活动就在这时诞生了。

3.插艾叶端午节还有一项传统习俗,就是插艾叶。

相传,在屈原的尸体被打捞出水后,人们看到有许多的蛇缠绕其身,为了防止蛇靠近屈原的尸体,人们就取来艾叶插在门前,还在自己身上涂上艾叶汁水,以祈求平安和驱邪。

4.藤条驱瘟端午节还有一个习俗是藤条驱瘟。

相传,五月这个月是瘟鬼出来祸害人们的季节。

为了规避这种病害,人们会在屋内悬挂五彩绸带及灯笼,同时,还会在门口放上藤环,藤环有驱瘟之意,也可保平安。

5.饮雄黄酒五月五日,古代人们还要饮雄黄酒。

雄黄是一种用雄黄、辰砂、雄鸡肝及羊肉、瘦肉等制成的酒。

相传,雄黄酒具有驱邪、祛病、镇压贼魁等作用,可以保护家宅平安。

6.吃粽子五月五日,还要吃粽子,这是端午节最重要的食品之一。

相传,屈原死后,人们不忍看他的尸体被鱼虾啃食,于是将饭团投入江中,以饱鱼虾之饥。

后来,人们也开始吃这种用糯米包裹甜、咸馅料的食品,以纪念屈原并祈求平安。

7.放五色线端午节还有一个具有祈福之意的习俗,叫放五色线。

人们会把五种颜色的线围成一圈,以祈求平安和吉祥。

8.击鼓舞狮端午节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活动,就是击鼓舞狮。

人们利用锣鼓和欢快的舞蹈来庆祝这个节日,同时还会扮演狮子,以招财进宝、辟邪祛灾。

9.挂菖蒲端午节还有一个习俗是挂菖蒲。

关于端午节的传说故事

关于端午节的传说故事

【导语】端午节的传说故事你知道多少呢?除了屈原还有哪些呢?今天®⽆忧考⽹给⼤家带来了⼀共8篇的关于端午节的传说故事,有需要的⼩伙伴⼀起来参考⼀下吧,希望能给⼤家带来帮助! 有关端午节的故事(⼀): 屈原投江 为了纪念爱国诗⼈屈原,居民为了不让跳下汨罗江的屈原⼫体被鱼虾吃掉,因此在江⾥投下许多⽤⽵叶包裹的⽶⾷(粽⼦),并且竞相划船(赛龙船)期望找到屈原的⼫体。

有关端午节的故事(⼆): 恶⽇说 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是个毒⽉,五⽇是恶⽇,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

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

《吕⽒春秋》中《仲夏记》⼀章规定⼈们在五⽉要禁欲、斋戒。

《夏⼩正》中记:“此⽇蓄药,以蠲除毒⽓。

”《⼤戴礼》中记,“五⽉五⽇蓄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的传说也很多。

《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有名的孟尝君,在五⽉五⽇出⽣。

其⽗要其母不好⽣下他,认为“五⽉⼦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母。

”《风俗通》佚⽂,“俗说五⽉五⽇⽣⼦,男害⽗,⼥害母”。

《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五⽉⼦;以正⽉、五⽉⼦杀⽗与母,不得举也。

”东晋⼤将王镇恶五⽉初五⽣,其祖⽗便给他取名为“镇恶”。

宋徽宗赵佶五⽉初五⽣,从⼩寄养在宫外。

可见,古代以五⽉初五为恶⽇,是普遍现象。

可见从先秦以后,此⽇均为不吉之⽇。

这样,在此⽇插菖蒲、艾叶以驱⿁,薰苍术、⽩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并且⼈们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

有关端午节的故事(三): 伍⼦胥的忌⽇ 传说伍⼦胥助吴伐楚后,吴王阖闾逝世,皇⼦夫差继位,伐越⼤胜,越王句践请和,伍⼦胥主战,夫差不听,却听信*⾂⾔,赐伍⼦胥⾃杀,并于于五⽉五⽇将⼫体投⼊江中,此后⼈们于端午节纪祀伍⼦胥。

有关端午节的故事(四): ⽩蛇传 传说⽩蛇⽩素贞,为了报答许仙的恩惠,与许仙结为夫妻的凄美的感情故事,传说端午节当天⽩蛇喝了雄黄酒,差点现出蛇形,加上法海⽩蛇及⽔淹⾦⼭寺的情节,都是脍炙⼈⼝的民间戏曲的曲⽬。

端午节的传说故事大全

端午节的传说故事大全

端午节的传说故事大全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于是产生了许多传说故事,那你知道端午节的传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传说故事大全,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端午节的传说故事源于纪念屈原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

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

但今天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

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

公元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

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

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

楚顷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衰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城。

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

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此风俗日后演变成赛龙舟)人们纷纷拿出家中的粽子、鸡蛋投入江中,让鱼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尸身。

还有郎中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

过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条昏晕的蛟龙,龙须上还沾著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们就把这恶龙拉上岸,抽了筋,然後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有的还在小孩子额头上写上一个“王”字,使那些毒蛇害虫都不敢来伤害他们。

从此,每年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喝雄黄酒,以此来纪念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端午节的故事有哪些

端午节的故事有哪些

端午节的故事有哪些端午节,也被称作“五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重要的节日。

端午节有很多小故事,我们来了解一下吧!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端午节的故事有哪些_山东端午习俗简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端午节的故事1、屈原投江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

屈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

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

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迎接伍子胥有些说法则与吴国大夫伍子胥有关,而非屈原。

南朝萧梁时期宗懔所著的《荆楚岁时记》,是一部中国古代荆楚地区的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介绍文集。

在该书的第卅节里头记载着:“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并命舟楫以拯之……邯郸淳曹娥碑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也。

”认为东吴地区的端午竞渡是为了迎接已被当时人们视为河神的伍子胥,与屈原无关。

关于粽子,则有当地的记载:“乡俗午日以粽奉伍大夫,非屈原也。

”3、纪念孝女曹娥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

端午节涉及的人物故事简短一点

端午节涉及的人物故事简短一点

端午节涉及的人物故事简短一点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庆祝。

端午节有着浓厚的汉文化特色,与众多的人物故事和传说相关,成为了中国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节日之一。

一、屈原屈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因其与端午节相关的传说被广为人知。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文学家,历史上记载的著作包括《离骚》、《天问》等。

据说,他曾经担任过楚国的左徒,在得不到楚国官方的认可和支持时,被贬谪到今天的湖北省江陵县(即现在的荆州市)。

后来,他听闻到了自己受害的消息,便走到了汨罗江中投身自杀。

而民间则认为,屈原因为忠于楚国,不愿看到楚国内部的冲突和分裂,最终选择了自我牺牲。

为了纪念屈原,人们在端午节会点艾草、挂菖蒲,然后将它们放在自家门前或者东南、西北等方位,以驱邪、避疫,还有祛病。

二、粽子造诣高的妇女端午节的另一个传说,是关于一位女子因为识粽子而得以光荣晋升,最终成为历史上九华山的驻守者。

相传当时有一位妇女对于粽子的制作非常精通,是当地的粽子鉴赏师。

有一年的端午节,妇女用自己的粽子取悦于当地官员,最终以识粽子而成为当地文官绵延不绝的传奇人物。

三、龙舟赛在端午节的时候,人们还会举行龙舟赛。

传说这个习俗起源于中国战国时期,屈原的墓地附近常有蛟龙出没,居民观察发现,蛟龙定时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出现。

为了防止蛟龙侵袭,人们就向屈原的灵堂祷告敬奉,还在江中放入了艾草和百物,以祭祀祈祷屈原的灵魂能够保佑他们。

同时,人们还用竹木编成了龙舟,以迎接蛟龙并赶走它。

龙舟赛一般分为三个组,分别是小龙舟、中龙舟和大龙舟,每组龙舟都有各自的规模和队员人数。

四、吴刚与仙女嫦娥除了屈原,端午节还跟仙女嫦娥有着密切的关系。

据传说,嫦娥是唐朝一位美丽的织女,她平日里最擅长的活动就是织绣和弹琴。

而吴刚则是她的恩师,女嫁之日,恩师吴刚赠送了一块神木给三姐妹中的次妹嫦娥,以便她可以渡过自己将来的艰难路程。

然而,由于异想天开,嫦娥误叛天宫,加上不慎喝下自家的灵药后便飞到了月球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端午节的历史故事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他反而被逐出宫中。

屈原气得不得了,跳进了汨罗江。

当地的渔夫得知后划着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罗江给屈原。

后来,大家把竹筒盛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舟来纪念屈原。

我们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们家每年都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

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妈妈。

每年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

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的粽子最香。

所以,每年端午节妈妈都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

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

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

她先取三片叶子,将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锥体,然后先放一个枣,接着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再夹几个枣,最后用线把叶子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个个老佛爷在睡觉。

等粽子包完后,妈妈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妈妈包的粽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见到粽子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所以,每当吃粽子时,我总是吃得很多!
过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还要赛龙舟哟!
我最喜欢看赛龙舟了,几十个水手都拿着桨,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士气高昂,用力地敲着。

加油,加油!场外的拉拉队激情洋溢,发出雷鸣般的呐喊声、助威声,水手们听了不得不更加使劲划船。

整个赛龙舟的场面非常壮观、热烈。

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也称端五,端阳。

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

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
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

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

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

以上各说,各本其源。

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

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

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

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

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