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导论 第二章 概念

合集下载

逻辑学第2章 概念要明确

逻辑学第2章 概念要明确

2.2 概念的逻辑特征
2.2.1概念的内涵
反映在概念中的事物的特有属性,又称之为概 念的含义。
2.2.2概念的外延
反映在概念中的具有概念内涵的所有事物, 通常称之为概念的适用范围。
楚人遗弓
楚恭王一次出去打猎,半路上发现丢失了弓。 侍从们请求去找回来,楚恭王却说:‚不要去了, 楚人丢了弓,楚人会捡到,何必去找?‛孔子听 说这件事后说:‚遗憾的是楚恭王的胸襟还不够 宽大,说人丢失了弓人会捡到就行了,何必加上 ‘楚’字?‛
7/13/2013 25


注意的问题
同一个概念可依。 据不同标准/属性进行划分; 划分与分解不同. 划分中子母项之间具有属种关系,子项具有母项的 基本属性;而分解反映的是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部分不具有整体的属性。 划分只适用于普遍概念,不适用于单独概念。


7/13/2013
26
第二章 概念要明确
本章的教学重点和要点

概念的基本逻辑特征 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
7/13/2013
1
2.1 什么是概念

概念
反映思维对象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
例如:国家 法律 黄河 美丑 信任


思维对象
人们思考的对象,这种对象可以是某个/类事物、某种性 质或关系。


属性 事物的性质和事物之间的关系的统称。 特有属性 一事物独有而它事物都不具有的属性。 非特有属性 对一事物所以成为该事物不起决定 作用的属性.
23

划分的类型
一次划分: 根据某一标准,对母项一次划分完毕。 连续划分: 把母项划分为若干子项,再将子项作为母项继 续划分。 二分法: 把母项分为两个相互矛盾的子项的方法。

逻辑导论

逻辑导论
我知道這很簡單,那再試試這個:
拿走一個銅板,剩10個一元銅板,請你 把這些銅板分別放進三個杯子,讓每個 杯子裡都有奇數個銅板。
該怎麼放呢???
三、演繹論證與歸納論證
演繹論證(deductive argument):在前提為真的情 演繹論證 況下,結論“不可能”(impossible)為假。結論 “不可能” 必然跟隨前提而來。 必然
1.單一的條件句不是論證。 2.一個條件句可能可以作為論證的前提或結論。 3.一個條件句的推論內容可以被“重新表達”,而形成一個論證。
二、辨認論證 辨認論證
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 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
充分條件(sufficient conditions):充分保證某事態成立 充分條件 : 的特徵或元素。 的特徵或元素。
三、演繹論證與歸納論證
演繹論證的形式: 演繹論證的形式:
1.基於數學的論證(argument based on mathematics)
〔例外〕:依賴「統計」的論證通常是歸納論證。
2.根據定義的論證(argument from definition) 3.定言三段論(categorical syllogism): 4.假言三段論(hypothetical syllogism): 5.選言三段論(disjunctive syllogism)
例如,我們希望把波以耳(Boyle)的氣體定律,在實驗室裡操作。 波以耳定律指出,容器內壁受到容器內氣體的壓力大小跟體積成 反比。運用這個定律,我們做出「當容器體積減半時,壓力增加 一倍」的結論。
有趣的推理
一個學生好幾個禮拜都沒來上課,說因為沒時間去上課。 老師:「怎麼會?你每天在忙什麼?」 學生:「我一天睡八小時,8×365=2920小時。一天有24小時, 2920÷24約等於122天。」 「星期六和星期日不用上課,一年52個禮拜,所以等於一年有104天 不用上課。」「另外,暑假有60天。」 60 「我一天三餐吃飯要花三小時,所以每年花3×365=1095小時,除以 24約為45天。」 「我一天至少要花二個小時上BBS和MSN,所以每年花2×365=730 小時,除以24約為30天」 「122+104+60+45+30=361天」 「我還沒算進寒假、春假、國定假日放假呢!老師你看,我怎麼有 時間去上課」

逻辑学第二章概念

逻辑学第二章概念

( The Intension and Extension of Concept / Terms )
例如,
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的动物(内涵);
男人女人,中国人外国人,古代人现代人(外延)。
法: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制定、颁布和实施,并具有强制力的
行为规范(内涵);
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诉讼法、合同法、劳动法(外延)。
32
2、从属关系
从属关系,即属概念与种概念之间的关系,也称属种 关系。
劳动产品、商品;学生、大学生 如果两个概念中,概念A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B的
外延,并且B仅仅是A的一部分;那么外延较大的A概 念称为属概念,外延较小的B概念称为种概念。 真包含关系:属概念对种概念的关系。 真包含于关系:种概念对属概念的关系。
(1)是人的一般属性;(2)是人的特 有属性。
本质属性
本质属性就是决定一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 并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属性。
例如水具有以下这些属性: (1)液体、无色、无味……; (2)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1)是非本质属性;(2)是本质属性。
任何对象都是多种属性的统一体。在动物这一领域中,人的 属性是多方面的: A. 能思维、有语言、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B. 能直立行走,…… C. 能血液循环、用肺呼吸,…… D. 有黄头发、黑皮肤、蓝眼珠,…… 为了在认识上把人和别的动物区别开来,通常需要首先撇开 人的偶有属性(D),抽象出固有属性(ABC),进而抽象出特有属 性(AB)或本质属性(A),以形成关于人的初步概念。
第二章 概念
第一节 概念的概述
一、什么是概念? 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
维形式。 1、对象:是指自然界、人类社会、精神领

大学逻辑导论-逻导第二章参考答案

大学逻辑导论-逻导第二章参考答案

20XX年复习资料大学复习资料专业:班级:科目老师:日期:逻辑导论第二章参考答案第一至三题制作人:社会学院20XXXX级社会班高晓蕾第一题1、内涵2、外延3、内涵4、外延(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内涵(阶级压迫的工具)5、内涵6、内涵7、内涵8、内涵(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意思表示)、外延(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9、内涵20XXXX、外延第二题1、单独概念,集合概念2、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3、单独概念,集合概念4、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5、单独概念,集合概念6、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7、单独概念,集合概念8、普遍概念,集合概念9、普遍概念,集合概念20XXXX、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20XXXX、单独概念,集合概念20XXXX、普遍概念,集合概念20XXXX、动物:普遍概念,集合概念人类:单独概念,集合概念第三题1、全同2、反对3、种属4、属种5、交叉6、反对7、矛盾8、交叉9、属种(刑罚和主刑)、属种(刑罚和附加刑)20XXXX、全同第四至六题制作人:社会学院20XXXX级心理班彭思妍1. 2.学生大学生共青团员3.4.5.6都为全异关系 (图略)五1. a 与b :属种关系;a 与c :交叉关系b 与a :种属关系;b 与c :交叉关系c 与a :交叉关系;c 与b :交叉关系2. a 与b :交叉关系;a 与c :属种关系b 与a :交叉关系;b 与c :属种关系c 与a :种属关系;c 与b :种属关系3. a 与b :属种关系;a 与c :属种关系b 与a :种属关系;b 与c :交叉关系c 与a :种属关系;c 与b :交叉关系中学生产品工业品农产品出口商品4. a 与b :交叉关系;a 与c :交叉关系;a 与d :交叉关系;b 与c :交叉关系;b 与d :交叉关系;c 与d :交叉关系六.1.“非人文科学” “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2.“非导体” “半导体”或“绝缘体”3.“外国律师” “美国律师”4.“不合法行为” “违法行为”第七至九题制作人:社会学院20XXXX 级社会班 谢肖容第七题a 和b 是属种关系b 和c 是属种关系c 、d 、e 是全同关系第八题正确的是第1、20XXXX 、20XXXX 小题,其余错误第九题 a b C d e1、限制:程序法;扩大:行为规范2、限制:女审判员;扩大:司法人员3、限制:大兴安岭森林;扩大:植物4、不能限制(单独概念);扩大:作家。

写给中学生的逻辑学每章概括

写给中学生的逻辑学每章概括

写给中学生的逻辑学每章概括写给中学生的逻辑学每章概括第一章:逻辑学的基本概念在逻辑学的第一章中,我们首先要了解逻辑学的基本概念。

逻辑学是一个研究人类思维和推理方式的学科,它关注于分析和评价论证的正确性。

通过学习逻辑学,我们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让我们的观点更加有力。

第二章:命题逻辑命题逻辑是逻辑学中的重要内容,它关注于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命题逻辑中,我们学习如何分析命题的真假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连接词。

通过学习命题逻辑,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复杂的论证结构,并且能够更加清晰地表达我们自己的观点。

第三章:谬误逻辑在逻辑学的第三章中,我们学习如何识别和避免常见的谬误。

谬误逻辑让我们明白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逻辑错误的论证。

通过学习谬误逻辑,我们可以更好地辨别信息的真伪,提高我们的思维清晰度和论证能力。

第四章:演绎推理在逻辑学的第四章中,我们学习了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是一种基于一般规律和特殊情况的推理方式,通过已知的前提来得出结论。

演绎推理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逻辑关系,并且训练我们的思维严谨性。

第五章:归纳推理归纳推理是逻辑学中的重要内容,它着眼于通过个别事实推断出一般规律。

通过学习归纳推理,我们可以更好地从具体的事实中总结出一般规律,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和提出观点。

总结回顾:逻辑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让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更加清晰地思考和表达观点。

通过逻辑学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识别逻辑错误,提高论证能力,更好地理解复杂的观点和结构。

逻辑学对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都能够产生深远的影响。

个人观点:在我看来,逻辑学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学科,它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学术能力,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和人际关系。

我认为,逻辑学的学习应该成为每个中学生的必修课,因为它对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都能够产生深远的影响,让我们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更具竞争力。

逻辑学导论第二章

逻辑学导论第二章

联言推理的有效式
合成式
如果分别肯定两个联 言支,则可以肯定由 这两个联言支组成的 联言命题。 p
分解式
如果肯定一个联言命 题,则可以分别肯定 其中的每一个联言支。 p并且q
否定式
如果否定一个联言支, 则可以否定包涵这个 联言支的联言命题。 并非p
q
所以,p并且q 或者
所以,p
所以,并非(p且q)
p并且q
真值联结词
真值联结词 ∧ ∨

读作 合取 析取 蕴涵 等值 否定
意义 并且 或者 如果,则 当且仅当 并非
二元联结词 一元联结词
为了表示符号间的结构关系,还需要一些辅助 符号,如括号“(”,“)”
D1 真值形式的定义
任一命题变项p,q,r,s等是真值形式
如果A是真值形式,则A是真值形式
或者非P或者q 并非(P并且非q)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有效式
肯定前件式
如果p,那么q p 所以,q
如果p,那么q
否定后件式
非q
所以,非p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只有P,才q
逻辑性质:
只有在前件假后件真的情况下,它才是假的
有效式
否定前件式
只有p,才q 非p 所以,非q
肯定后件式
只有p,才q q 所以,p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五种最基本的公式
p
否定式 合取式
q∧ s
r∨ s
p q qs
析取式
蕴涵式 等值式
联结词的结合力按下述秩序递减:
,∧,∨,,
指派与赋值
真值形式是由命题变项使用真值联结词逐步生成的。
命题变项 的真值
பைடு நூலகம்
真值形式 的真值

2[1].逻辑第一章 导论、第二章 概念

2[1].逻辑第一章 导论、第二章 概念

《逻辑学导论》讲稿(根据课件整理)第一章导论案例一:你想娶美丽的公主为妻吗案例二:赵大爷请客案例三:林肯判案一、逻辑学导论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1、逻辑学导论的研究对象逻辑学导论是研究思维形式的结构和思维规律以及人们认识客观对象的一些简单的逻辑方法的科学。

(1)什么是“思维形式”什么是“思维形式”呢?总的来说,思维形式是人们对客观对象的理性认识的表现形式。

普通逻辑研究的思维形式主要是:概念、判断、推理,它们表现着人们具有不同特点的三种理性认识,或者说,三种不同的思维活动。

概念——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的认识的表现形式。

人们对客观对象的认识,最重要的任务是要认识到它们的本质属性;只有认识到了它们的本质属性,才是真正认识到了这个对象。

在认识到了客观对象的本质属性以后,需要用一定的思维形式把人们的这种认识确定下来、反映出来,这种思维形式就是概念。

判断——判断是人们对客观对象有所肯定或否定这样一种认识的表现形式。

例如:坐在这间教室里的人都是西南财经大学的学生。

如果通货膨胀超过了临界点,政府就应当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或紧缩性货币政策进行调控。

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节,要么是单纯的市场调节,要么是单纯的计划调节,要么是市场和计划相结合的调节。

推理——推理是人们从已有的知识中得出新的知识这样一种认识活动的表现形式。

推理能够使人获得新的知识,而这种新的知识不是通过人的感觉器官、而是通过抽象思维获得的,是一种间接知识。

例如:如果电脑在使用过程中频繁出现黑屏现象,那就说明电脑CPU的温度过高;这台电脑在使用过程中频繁出现黑屏现象;所以,这台电脑的CPU温度过高。

(2)什么是思维形式的结构?思维形式的结构也就是思维内容的组织结构,即思维内容各部分的联系方式。

研究判断的结构,就是要研究概念以什么样的方式联结成判断?判断有那些不同的类型?这些判断各有什么特征?研究推理的结构,就是要研究判断怎样组成推理?推理有那些不同的类型?这些推理各有什么特征?例如: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

第一、二讲 逻辑学导论

第一、二讲  逻辑学导论

2016/5/27
语词定义:规定或说明语词的意义、用法。 规定的语词定义就是对一个新出现的语词或在某种特定条件下使用的语词进 行规定性的解释。 说明的语词定义就是当别人不了解某一个语词的含义时,我们就用已有确切 含义的语词给以解释。 定义的规则: (1)定义项的外延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应是全同的。注意“定义过宽”与“定 义过窄”的错误。 (2)定义项不得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注意“同语反复”与“循环定 义”的错误。 (3)定义项中不得用含混的语词,不得用比喻下定义。注意“定义含混”与 “以比喻代定义”错误。
2016/5/27
交叉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相重合。如中国 人与诺贝尔奖获得者;男青年与运动员。 全异关系也称不相容关系,是指两个概念在外延上没有任何部分相重合。包 括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 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概念的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的外延。如金属与非金属。
具有反对关系的两个概念的外延之和小于其属概念的外延。如大学生与中学 生。
2016/5/27
第五节 明确概念的方法(二):划分
பைடு நூலகம்
划分就是根据某个标准,把一个属概念分为它所包含的各个种概念,以明确 概念外地逻辑方法。 划分在结构上包括划分的母项、划分的子项和划分的标准。 母项=子项+子项 一次划分和连续划分 二分法与多分法划分 划分的规则: (1)划分后的各个子项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注意划分不全、多出 子项的错误。 (2)每次划分必须按照同一个标准进行。注意划分标准不一的错误。 (3)划分后所得的各个子项应当互相排斥。注意子项相容的错误。 划分与列举、分解比较。
2016/5/27
讨论:
1,究竟“定义”何所指?语词定义究竟是否定义? 2,定义为何必须揭示概念的内涵?那又如何理解外延定义? 3,分析下列定义中有何错误? (1)一个人的母亲就是生育这个人的妇女. (2)足球是玩球的游戏。

大学逻辑学 第二章 概念

大学逻辑学 第二章 概念

定义的重要作用: 巩固人们认识成果的一种重要形式。 有助于人们学习知识。 检查自己所使用的概念是否明确,也可通过下定义 方法进行。 要把一个概念传达给原来不了解这个概念的人,也 可以用定义。
二、定义的方法
属加种差 种差+邻近属概念。
发生定义 种差—对象的发生情况。
关系定义 种差—对象与其他对象之间的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同一语词有时在集合意义下使用,表示集 合概念,有时在非集合意义下使用,表示非集合概念。 例如:①鲁迅的小说最长不超过三万字。 ②鲁迅的小说不是两三天就能看完的。 注意 “鲁迅的小说”在第一句中是非集合概念,在第二句中是集合 概念。 ③世间万物中人是最可宝贵的。④我是人 所以,我是世间万物中最可宝贵的。 “人”在第三句中是集合概念,在第四句中是非集合概念。 ⑤新中国青年是勤劳勇敢的。⑥胡勤是新中国青年。 所以,胡勤是勤劳勇敢的。 “新中国青年”在第五句中是集合概念,在第六句中是非集合 概念。 注意:一般来说,任何集合概念的外延只有一个,不能用量词 去限制。例如:买三本书籍;二十多万盆花卉。
S
P
全异关系
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没有任何一个部分重合的关系。即S、 P两个概念,如果所有的S都不是P,那么,S与P之间的关系就 是全异关系。
S
P
例如:封建社会(S)与资本主义社会(P) 脊椎动物(S)与无脊椎动物(P)
全异关系还可以进一步分为反对关系和矛盾关系。
全异关系
一、反对关系(亦称对立关系)
功用定义 种差—对象的功用。
三、语词定义
是指对语词的意义给以解释,包括规定的语词定义和说明 的词语定义。 规定的语词定义 规定的语词定义不同于实质定义,在规定语词定义中,被 定义的不是概念,而是语词;而下定义的却是概念,被定 义的语词与下定义的概念之间的关系是语词表示什么概念 的关系,而不是概念的内涵是什么关系。 说明的语词定义 说明的语词定义不同于规定语词,被定义的语词与下定义 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概念与概念间的关系。规定 语词无真假,说明语词却有真假。

逻辑学导论(讲义)

逻辑学导论(讲义)

《逻辑学导论》教学讲义目录第一讲绪论第一节逻辑学的研究对象1�1关于“逻辑”一词1�2逻辑学是研究推理论证的学问1�3演绎与归纳第二节形式化——逻辑学研究方法的特点2�1命题、推理的形式与内容2�2推理的有效性只同形式相关2�3逻辑学研究的形式化特征第三节逻辑学理论的意义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3�1逻辑学理论的重要意义3�2逻辑学与思维科学的关系3�3逻辑学与语言学的关系第二讲词项第一节词项概述1�1什么是词项1�2词项的逻辑特征1�3词项与语词、概念第二节词项的种类2�1单独词项与普遍词项2�2集合词项与非集合词项2�3实词项与虚词项2�4正词项与负词项第三节词项之间的关系3�1相容关系3�2不相容关系第四节明确词项的逻辑方法4�1概括与限制4�2划分4�3定义第三讲传统直言命题逻辑第一节命题概述1�1什么是命题1�2命题的逻辑特征1�3命题与语句、判断第二节传统直言命题2�1传统直言及其逻辑结构2�2直言命题的分类2�3直言命题的周延性2�4A、E、I、O之间对当关系2�5传统直言命题的文恩图解第三节直接推理3�1直言命题推理概述3�2对当关系推理3�3变形推理第四节三段论4�1什么是三段论4�2三段论的规则4�3三段论的格4�4三段论的式4�5非标准形式的三段论第四章复合命题与命题公式第一节复合命题概述1�1复合命题及其逻辑结构1�2复合命题的逻辑特征第二节复合命题的几种基本形式2�1负命题2�2联言命题2�3选言命题2�4条件命题2�5等值命题第三节命题公式与真值函数3�1命题公式3�2命题公式与真值函数第四节命题公式之间的逻辑等值关系4�1命题公式之间的逻辑等值4�2几个重要的重言等值式4�3命题公式的相互定义第五章命题逻辑第一节基本的有效推理式1�1有效推理与无效推理1�2基本的有效推理式第二节推理有效性的形式证明2�1推理有效性与命题演算2�2有效推理的形式证明2�3基本推导规则与等值替换规则2�4条件证明规则2�5间接证明规则2�6证明重言式第三节无效推理的判定3�1用真值表证明推理的无效性3�2用归谬赋值法判定推理的有效与无效3�3证明公式集合的协调性第六讲量化逻辑第一节简单命题的逻辑结构1�1个体词和谓词和单称命题1�2谓词模式、命题函数与量化命题1�3量化命题公式1�4量化命题公式的真假条件第二节量化命题的形式化2�1A、E、I、O命题的形式化2�2一般简单命题的形式化2�3多重量化命题第三节量化推理规则3�1全称例示规则�简记为U S�3�2存在概括规则�简记为E G�3�3全称概括规则�U G�3�4存在例示规则�E S�第四节无效量化推理的判定4�1量化公式的真值函项展开式4�2无效量化推理的判定第七讲规范逻辑初步第一节模态命题1�1模态词与模态命题1�2模态命题的逻辑性质第二节规范命题2�1规范命题概述2�2规范命题的逻辑形式2�3规范命题的逻辑特征第三节规范推理3�1规范对当关系推理3�2复合规范命题的推理第八讲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则第一节同一律1�1同一律内容和要求1�2违反同一律要求产生的逻辑错误1�3同一律的作用第二节矛盾律2�1矛盾律内容和要求2�2违反矛盾律要求产生的逻辑错误2�3矛盾律的作用第三节排中律3�1排中律内容和要求3�2违反排中律要求产生的逻辑错误3�3排中律的作用3�4排中律与矛盾律的区别第一讲绪论在本讲中我们要讨论逻辑学的研究对象�逻辑学研究方法的特点�逻辑与一些相关科学的关系�以及逻辑学的学科性质及其重要应用价值。

邵强进老师逻辑学导论课件

邵强进老师逻辑学导论课件
n 相对概念就是反映具有某种关系的对象 的概念。如,兄、原因、大、重。
n 绝对概念就是反映具有某种性质的对象 概念。如,人、孙中山、人民公社。
n 大老鼠 n 大象 n 男人 n 哥哥
30
5
4、正概念和负概念
n 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具有某种属性 还是不具有某种属性。
n 正概念(肯定概念),如:正义战争、马 克思主义、勇敢等;
n 概念随着人们认识的发展而相应变化,这是概 念的灵活性。
n 概念是确定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19
语词所指概念的历史变化
n 客观事物本质变化:中国 中国人民
n 对象应用范围扩大:枪、车、船 掌门人:武林,企业,行业/足协,校 长,明星,导演,主要管理者,杰出人 物,领导人
n 事物消失:石刀、樽
n 新事物产生:人造卫星、四人帮 n 词义扩大:运动:物体位移-体育活动
26
集合概念误用1
n 一个宽肩膀,一脸横丝肉的警备队,抓 着雨来的脖领子,向上一提,雨来就不 由地坐起来。
n 比赛当中,北京市第二某某厂啦啦队和 个别运动员不断哄骂裁判员,在距离下 半场比赛结束还差25秒时,某某厂运 动员不服裁判员裁决,追打裁判员,一 些“观众”(某某厂啦啦队)也乘机冲进 赛场,对裁判员进行围攻和谩骂。
13
中国有些人崇尚名人
n 名人用过的东西叫文物,凡人用过的东西 就叫废物;名人喜欢喝酒,是豪饮,凡人 就是贪杯;名人表示亲切,握一下手,就 是平易近人,凡人就是巴结人;名人强词 夺理,没有道理也能说出道理来,就是雄 辩,凡人就是狡辩;名人做些蠢事、很荒 唐的事,就是名人逸事,凡人就是犯傻 了;名人发脾气是有个性,凡人就是劣根 性;名人年纪大了,就叫王老,凡人就只 能叫老王;名人和名人之间互不服气,凡 人和凡人之间倒是和和气气的。

(谭贤楚)逻辑学导论

(谭贤楚)逻辑学导论

• •
• •
• 二、概念与语词
• • • • • • • • 1、概念是语词的思维内容,语词是概念的表现形式。 2、二者的区别: A、概念是一种思维形式,而语词是语言形式; B、概念都用语词来表达,但有些语词不能表达概念; C、同一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 D、同一语词也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1、概念的形成及其特性(P11-12) A、概念的形成:基于认识论,概念的形成过程是大脑对相关认识材料进 行加工的过程;按照当代思维学的观点,概念是大脑的思考功能与表象 功能共同作用的结果。如“类概念”。 B、概念的基本特性:任何概念统一于这些特性 抽象性与概括性、相对确定性和灵活性、主观性与客观性
三、逻辑学的发展简史
• 1. 由来与发展 • 任何学科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特殊的背景和历史。……。古代的中国、 印度、希腊都同时产生了有关逻辑的学问。 • 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 培根的《新工具论》 • 2. 现代逻辑的兴起 • 黑格尔、罗素等
• 西方逻辑
西 方 逻 辑
西方逻辑学创始 人。《工具论》 6 篇奠定了逻辑 的基础。主要贡 献是对三段论的 系统研究。 斯多葛学派于三段论之外,研究 了命题逻辑。 《新工具》 针对亚氏的 演绎逻辑而 提出归纳和 诉诸自然和 经验。三表 法。 批判了形式 逻辑,研究 了辩证思维, 构造了辩证 逻辑的体系。
• 三、概念的形成及其基本逻辑特征
• •
• 2、概念的基本逻辑特征 • (1)任何概念都有其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基本逻辑特征 A、内涵: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所具有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 B、外延:反映在概念中的具有相应属性的全部对象,即“范 围”。 • (2)内涵和外延的反变关系 • 内涵与外延大小的相对性; • 反变关系只存在于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间; • 反变关系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数量关系,而是一种变化趋势。 • (3)明确概念内涵与外延的意义(P17-18)

《逻辑学》 第二章 概念

《逻辑学》 第二章 概念

《逻辑学》第二章概念概念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及其特有属性或者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概念一般借助语词来表达,但是概念和语词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

表现在:.不是所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

.有些概念并没有恰当的语词来表达它。

.同一个概念可以使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

.同一个语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概念的内涵: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

如:“老母猪”的“猪”这个概念的内涵其中“猪”包括吃饱了睡、睡饱了吃、猪蹄、猪耳朵、猪尾巴等特点的概念上的猪。

概念的外延:就是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者本质属性的对象所组成的集合或者类。

如:“我家两头老母猪”的“猪”这个概念的外延就包括我家里具体的两只老母猪。

概念的种类: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方面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将概念分为不同的种类。

一、依据概念的外延的大小,可以分为空概念、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空概念:指外延为空集的概念。

即描写的对象不存在。

如:有点方的圆。

这个概念是相对于现实世界而言,它在现实世界中不存在。

单独概念:指外延只有一个对象的概念。

如:跑到长江边上耍了的公猪。

长江即是一个单独概念。

再如:溜到世界最高山峰蹦去的公猪。

世界最高山峰即是一个单独概念。

单独概念分有两种:专有名词,即第一种。

摹状词,即第二种。

普遍概念:外延包括一个以上的对象的概念。

如:母猪是我家养的动物之一。

这里的母猪就是一个普遍概念。

二、依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集合体,可以分为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

集合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一个集合体的概念称为集合概念。

如:山脉上奔跑的公猪。

山脉即是一个集合概念。

非集合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不是一个集合体的概念。

如:山上蹦跶的公猪。

山即是一个非集合概念。

三、依据概念所反映的是个体、性质还是关系可以将概念分为个体概念、性质概念和关系概念。

个体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一个个体。

如:公猪名叫常蹦。

常蹦就是一个个体概念。

性质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个体的性质。

如:公猪身上黑又黄,跑上跳下闹得欢。

逻辑导论2 第二章

逻辑导论2 第二章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 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 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 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 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
思考
山东平度的一起拆迁补偿纠纷 在村民 大会投票中,超过90%的村民同意强拆。投 票过程被全程录像并制作成光盘。
——是民主还是多数人暴力?
又如:《德国民法典》第1589条:
一个人由另一个人所生,该二人是直系亲属。 ——“直系亲属”依赖于生物学意义上的出生来源。
陈述知识(日常知识或科学理论知识)的命 题使用概念词、不使用个体词。而知识的价 值在于对具体情况作出判断(进而做出行为 决策),此时要使用指称具体情况的个体词。
法律是一种社会调控手段。在任何大规模的 群体,都不会分别针对每个人给出个别的行 为规范指示,而要运借助于一般的标准、规 则(立法)。通过司法对某种具体情况下的 个人的特定行为作出具体指示。因此,“法 对广泛社会领域的成功运作取决于把个别行 为、事物和情况认定为法所做的一般分 类。”——哈特:《法律的概念》
表达概念的语词叫作概念词(一般名词、类名、
通名)。
注意1:两种特殊的类:单元类 与 空类
例如:
地球的卫星 — 月亮
.
有肝脏而没有肾脏的动物
注意2:一种特殊的个体:集合体 例如: The crowd gathers in the square .
A = { a1, a2, ⋯ ⋯ ,an }
{ a1, a2, ⋯ ⋯ ,an }是集合体,即A(一个对象); 而 a1, a2, ⋯ ⋯ ,an 是一个类(n个对象)。
概念词:对应于一类对象(是一个概念的语言代号:
一般名词 / 名词性的词组)
你找不到“房子”,能找到的,只是“天津的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2
第二章概念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中国人是勤劳勇敢的”这一命题中“中国人”是()。

①集合概念②非集合概念
③否定概念④属性概念。

2.概念与语词的关系是()。

①所有语词都表达概念
②所有语词都不表达概念
③所有概念都要通过语词来表达
④有的概念不通过语词来表达
3.如c概念是a、b两个概念的属概念,并且所有a不是b,a与b的外延之和等于c的外延,则a与b之间的关系是()。

①交叉关系②反对关系
③矛盾关系④真包含于关系
4.在“有的逻辑学家是心理学家”这一命题中,“逻辑学家” 与“心理学家”在外延上具有()。

①全同关系②全异关系
③真包含关系④交叉关系
5.“历史上先后产生的国家有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

无论何种类型的国家,都是阶级专政的工具。

”这里对“国家”这个概念是()来说明的。

①仅从内涵方面②仅从外延方面
③先从内涵再从外延④先从外延再从内涵
6.把“企业管理就是对企业进行管理”这句话作为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①定义过宽②定义过窄
③循环定义④同语反复
二、双项选择题
1.“屈原是伟大的诗人”这句话中划有横线的概念属于()。

①集合概念②普遍概念
③单独概念④肯定概念
2.在语句“台湾是中国的”中,语词“中国的”表达()概念。

①集合概念②普遍概念
③非集合概念④单独概念
3.下列概念不能划分和限制的是()。

①泰山②著名逻辑学家
③发展中国家④月亮
⑤演绎推理
4.下列各组概念依据箭头所示的推演关系属于错误限制或概括的是()。

①动物→哺乳动物→鲸
②关系命题→简单命题→命题
③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历史系
④地球→行星→天体→宇宙
⑤科学家→物理科学家→爱因斯坦
三、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国家”这个概念的反对关系的概念是()。

①非社会主义国家②封建主义国家
③法国④资本主义国家
⑤亚洲的国家
2.下列各组概念中A真包含于B的有()。

①(A)三段论(B)间接推理
②(A)性质命题(B)简单命题
③(A)命题(B)推理
④(A)联言命题(B)复合命题
⑤(A)定义(B)逻辑方法
3.下列各组概念依据箭头所示推演关系属于正确限制的有()。

①规律→思维规律→同一律
②科学家→自然科学家→物理学家
③命题→非模态命题→简单命题
④思维形式→推理→演绎推理
⑤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四、图解题
1.把适当的概念填入下列图示中,使之能满足图示外延关系。

①②
2. 下面是八组表示概念间关系的图形及五组概念,请在每组概念的括号内填上相应图形的编号。

①资本主义国家、亚洲国家、日本()
②科学家、老年人、四川人、青年人()
③大学生、财经大学大学生、共青团员、工人()
④衣服、黑钢笔、红色的、蓝色的()
⑤著名的科学家、牛顿、爱因斯坦、伽利略()
[答案]
单项选择题
1、①
2、③
3、③
4、④
5、④
6、④
双项选择题
1.②④2、②③3、①④4、③④
三、多项选择题
1、③②④
2、①②④⑤
3、①②③④⑤
图解题
1、①A:学生B:优秀学生C:青年人.
②A:军人B:中国人C:商人D:纽约市民
2、①F ②E ③H ④B ⑤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