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赛课教案
古诗三首《元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1
古诗三首《元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元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会认2个字,会写5个字,其中重点认识“屠”字,重点指导书写“屠”、“符”字,并注意“屠”字是半包围结构。
并正确读写“屠苏、瞳瞳”词语,尤其是“瞳瞳”注意是左边是日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培养孩子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培养孩子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
【教学过程】一、回忆生活经验,激趣导入通过播放短视频的形式,再现过年的场景,引动学生的过年记忆复现,引起学生的兴趣,再引入新课《元日》【设计意图】这样导入设计,拉近了学生和古诗的距离,为学古诗做好了情感和知识的铺垫。
二、借助白板课堂识字,降低难度本课借助了白板的识字功能,将识字分两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借助课件展示读音和写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部分借助造字法展现字的演变Q【设计意图】由正确识记读音的写法,再到从字的演变历史来认识字,学生的识字有了层次性的变化。
三、资料分享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一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王安石历任扬州签判、邺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
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
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
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赠太傅。
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创作背景: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20岁以前,他随父南北游学,了解民生疾苦。
21岁起,当过地方官员,做了许多有益于老百姓的事。
在王安石49岁时,宋神宗为摆脱危机,任命他为宰相,主张变法,推行新政。
此诗是诗人初为宰相执行新政时,见到新年家家忙着过春节的景象,而联想到变法开始的新气象,有感而发创作了此诗。
古诗《元日》教学设计(优秀10篇)
古诗《元日》教学设计(优秀10篇)《元日》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爆”、“屠”、“符”,理解词语“屠苏”、“曈曈日”、“新桃”、“旧符”,了解诗句意思。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感受诗句的喜庆场面,体会诗人借诗抒发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了解诗人创作背景,体会诗人除旧布新、强国富民地情感。
【教学准备】1、反映春节喜庆、热闹的一组画面及背景音乐。
2、查阅关于屠苏酒、桃符的资料。
【教法学法】1、多媒体辅助教学2、自主、合作研学【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课(一)、欣赏画面、揭示诗题1、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份你们非常喜欢的礼物,请同学们仔细地看、认真地听。
(课件出示春节喜庆画面及背景歌曲,学生欣赏)2、说说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汇报预设:家家户户在贴春联、敲锣打鼓放鞭炮、听到《欢欢喜喜过大年》的歌曲……)3、同学们观察地真仔细,知道这喜庆热闹的场面反映的是什么时候的情景吗?(生答师相机板书:过年)4、我们说的过年具体指什么时候?(板书:农历正月初一春节)导语:春节是一年中最盛大、最喜庆的节日,宋代诗人王安石仅用了28个字就把这热闹的场面描绘出来了,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首诗《元日》。
5、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解诗题1、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学情预设:正月初一春节元旦)2、明确:“元”是“开始”的意思,“元日”就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农历的这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春节。
[设计意图:播放喜庆的画面和歌曲,用以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解“元”字的意思,使学生明确“元日”是指农历的正月初一,正确把握全诗。
]二、初读感知、探究词意(一)、一读:读正确1、同学们想知道古代过春节是什么样的情景吗?请大家打开书128页,借助课后生字表自己读读这首诗。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元日》优质课一等奖教案设计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考考你:
温暖的阳光普照着大地,家家户户忙着张贴大红春联。当我们沉浸在这喜庆祥和的气氛中,你想到的诗句是:(),()。这句诗出自“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写的《 》。
拓展延伸:
《元日》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过春节万象更新,喜气洋洋的画面,咱们中华民族除了春节以外还有哪些传统节日?这些节日都有哪些风俗呢?
元宵节: 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
清明节: 扫墓祭祖、踏青、放风筝等
端午节: 吃粽子、赛龙舟等
中秋节: 赏月、吃月饼等
重阳节: 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吃重阳糕等
小结
这首诗主要通过描写新年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热情。放鞭炮,喝美酒,迎红日,换上春联过大年。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让我们珍惜合家团圆的时光,享受与家人团聚的喜悦吧!
教师姓名
×××
单位名称
×××
填写时间
×××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三年级(下)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古诗三首《元日》
难点名称
知晓古诗所描绘的节日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要走进诗人的内心,就要感受诗中的情感,借助古诗中的关键字词,细细品味、揣摩诗中的意蕴,与诗人感同身受,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古诗。
“一岁”: 一年
“除”: 过去
3.学习第二句诗: 春风送暖入屠苏。
注释:“屠苏”:屠苏酒,是中国古代春节时饮用的一种药酒,又名岁酒。相传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可以避邪不染瘟疫。饮用屠苏酒,要按照先幼后长的顺序,原因是小孩过年又长一岁,大家要祝贺他,而老年人过年则又少了一年的生命,迟一点喝,含有祝他们长寿的意思。
《元日》教学设计一等奖
《元日》教学设计一等奖
1. 教学目标的设定: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感受并理解《元日》这首诗的内涵,领会诗人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2. 主题引入:
利用诗歌欣赏的方式,引入《元日》这首诗,让学生对节日的寓意和情感有一定了解。
3. 诗歌解读: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元日》这首诗,注重诗意解读,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寓意和抒情。
4. 重点句子分析:
教师选择《元日》中的重点句子进行分析,解读句子所蕴含的意象和情感,引导学生深入探讨。
5. 诗歌鉴赏:
教师放映一些有关《元日》的图片,帮助学生建立对诗歌情景的想象,增强对诗歌的感受和理解。
6. 学生思考与表达:
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写下对《元日》的感受,可以是文字或者是绘画作品。
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感觉,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7. 分享与讨论: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和想法进行分享,并进行讨论,帮助学生思考诗歌的多样解读和个人感悟。
8. 背诵与朗读:
学生进行《元日》的背诵和朗读,通过朗读来展示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9. 教学总结: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和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和点评,回顾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元日》的理解。
10. 课后拓展:
提供一些类似主题的其他诗歌,让学生通过欣赏和鉴赏进一步扩展诗歌的世界,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以上是《元日》教学设计一等奖的整体流程和每个环节的详细描述。
《元日》教案(精选15篇)
《元日》教案(精选15篇)《元日》教案篇1教学目标1.导读〈〈元日〉〉让学生体会诗人在这首诗中所寄托的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感。
2.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1.朗读诗句,背诵诗句,了解诗句的大意。
2.体会诗中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具:ppt课件教学过程一.质疑激进,导入释题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元日〉〉(板书课题),脑子里会产生哪些想法呢?可能有的同学会问:“元日”是什么意思?“元日”就是“元旦”吗?有谁知道?(汇报指点)大家预习过课文,大体上知道了课文是描写新春佳节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的,“元日”并非现在一般所说的“元旦”,而是农历正月初一,就是春节或过年。
现在“元旦”“新年”一般指农历的一年之首,就是农历1月1日,而“元日”是农历岁首正月初一,即一般所说的春节。
同学们已经理解了课题,那就请同学们来读一读这首诗吧!二.自主学习,初读感知1.出示幻灯片,播放、范读、自由读、指名读、同桌互读。
2.提问:现在我们已经能正确流利的把诗读出来了,接下来该懂诗句的意思了。
那么要弄懂诗句的意思,方法有哪些呢?(查资料,字典解释每一个字词、再解释句子,问老师)3.小组自学诗句的意思,汇整,说出诗句的意思。
三.合作探究,精读感悟1.品读(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1)诗人选择了哪些富有节日特点的事物来描写春节热闹景象?(板书:放爆竹、喝屠苏、换桃符)(2)全诗描绘了怎样一幅图景?(描绘了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鞭炮齐鸣、张灯节彩、欢度佳节的情景,呈现出一派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3)作者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写这首诗的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请看资料(幻灯片)王安石(1021—1086)北京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任宰相时不顾大官僚地主的反对,推行新法,在他的心目中,新法犹如春风般吹向千家万户,为的是老百姓能减少税收,增加收入,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天下太平。
元日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元日》教案、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优秀14篇
元日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元日》教案、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优秀14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本文是编辑沉默帮大伙儿收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元日》教案、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优秀14篇,仅供借鉴。
《元日》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读准"爆,屠,曈,符"的字音,认清字形,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并能背诵。
2,通过讨论及合作交流,学会"屠苏,曈曈日,桃符"等生词,理解诗意,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3,通过关于春节民俗资料和诗歌背景资料的补充阅读,体会本诗所描写的场景和所表达的感情,引导学生喜爱我国的民俗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体会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1,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春节民俗,搜集春联。
2,教师制作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解题。
1,课前循环播放过年的相关乐曲及图片。
2,非常高兴今天能和我们四(1)班同学一起学习《元日》这首古诗。
来,齐读课题。
3,同学们,刚才课前你们听到的歌曲,看到的图片十分喜庆,一般是在什么时候听到,见到(过年)提到过年,我就想到"新年"一词,[出示:新年]平时我们所说的"新年"一般有两个时间,你知道分别是指什么时候吗[出示:元旦:阳历1月1日;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这里的"元"是什么意思[出示:元:一,起始。
]元旦就是阳历的一天,春节就是农历的一天。
4,现在你知道课题什么意思了吧(板书: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元日》这首诗给我们描绘的就是人们欢度春节的情景。
你们喜不喜欢过春节啊,让我们一起欢快地再读一次课题。
(二)检查预习,读准古诗。
1,这首诗是宋朝的宰相王安石写的(板书:[宋]王安石)他是一名政治家,也是一位大诗人。
《元日》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元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诗歌《元日》2. 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诗歌的兴趣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诗歌《元日》的含义和情感表达2. 背诵和朗读诗歌三、教学难点1. 理解元日这个特殊节日对于诗人的意义2. 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表达四、教学准备1. 诗歌《元日》的课本内容2. PPT或黑板和白板五、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通过师生互动介绍新年的来临,引出元日这个特殊的节日。
2. 导入诗歌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元日》是什么吗?”引导学生回答。
然后教师介绍《元日》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所作的一首诗。
3. 导读诗歌教师根据课本内容,逐句解读诗歌的意义和情感表达。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4. 分析诗歌结构教师指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包括诗歌的韵律和押韵方式。
5. 学生阅读练习教师安排学生分组朗读诗歌,同时注意语调和情感的表达。
然后请学生小组间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6. 全班展示从各小组中选择代表,让他们上台朗读诗歌,并分享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7. 引导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诗歌传达了哪些情感?- 诗歌中的意象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你们对诗歌中的新年祝愿有什么理解?8. 总结和拓展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并提醒学生要继续欣赏和理解诗歌的美。
鼓励学生通过阅读更多的诗歌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理解并背诵了王之涣的诗歌《元日》,并思考了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通过学习诗歌,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诗歌的兴趣。
七、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写一篇感想,表达他们对《元日》这首诗的理解和感受。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读及分析诗歌结构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了《元日》这首诗的含义和情感表达。
然后通过朗读和讨论,培养了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思考能力。
但在课堂时间的控制上可能需要调整,以确保学生充分参与到诗歌学习和讨论中。
古诗三首《元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1
古诗三首《元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元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元日》这首诗的基本内容,掌握生字新词。
(2)能够通顺、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元日》。
(3)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习俗,感受诗中的节日气氛。
(4)通过诗歌学习,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1)理解《元日》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
(2)掌握诗中的生字新词和难句。
三、教学难点(1)体会诗人在新年之际的情感和抱负。
(2)通过诗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 互动提问,引出主题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春节都有哪些习俗吗?"(等待学生回答)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春节习俗,老师点评并补充。
老师引出本课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元日》这首诗,就是描写春节的热闹和喜庆场面的。
你们想知道诗人是怎样描绘这个节日的吗?”2. 介绍作者与创作背景老师简介王安石:“王安石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这首诗就是他在新年之际所作,寄托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祝福。
"老师展示王安石的图片及相关历史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引导学生带着对王安石和春节的好奇,进入新课的学习。
这样的导入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通过提问和分享,拉近了学生与诗歌、与传统节日的距离,为后续的深入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学习新课(1)教师领读与学生跟读①教师首先以饱满的感情领读《元日》,注意语音语调的抑扬顿挫,营造出节日的喜庆氛围。
②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模仿教师的语音语调,体会诗中的韵律之美。
(2)生字新词学习与词义解释①教师展示《元日》中的生字新词,如“爆竹”、“屠苏"等,并详细解释它们的含义和用法。
②学生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以便日后复习。
(3)诗歌内容分析与逐句讲解①教师逐句分析《元日》的内容,通过讲解诗句中的意象、情感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②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
古诗三首《元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2
古诗三首《元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元日》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元日》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首古诗,作者是宋代的王安石。
全诗描写了春节除旧迎新,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
整首诗的意思是:在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了,新的一年正欣欣向荣。
暖阳照耀着春风,洋洋洒洒的屠苏酒,使人们心情舒畅。
繁花似锦,暗香浮动,人们迎着温暖的春风,将美好的愿景寄托在新的一年。
二、教学目标1. 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理解诗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想象诗句所描写的画面。
4. 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过年时的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
三、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古诗。
四、教学难点想象诗句所描写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或教学挂图。
学生:预习课文,收集有关王安石的资料。
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 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播放过年的场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画面描绘的是哪个中国传统节日吗?(春节)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古诗,就是描绘春节时热闹场面的。
(板书课题)3. 教师简要介绍作者王安石。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他的诗文注重反映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这首《元日》描绘了春节除旧迎新,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读,注意读准字音和停顿。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提醒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注意停顿和语气语调的变化。
同时要求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诗意,感受春节的热闹和喜悦。
3. 教师出示本课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并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同时教师强调易错字的读音和字形,提醒学生注意书写规范和美观。
4. 教师引导学生说说诗句中描绘的春节习俗。
(贴春联、放鞭炮、饮屠苏酒等)通过整体感知,让学生对古诗有初步的理解和感知。
(三)细读课文《元日》1. 教师出示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并引导学生逐句分析。
2024年《元日》教案(通用7篇)
2024年《元日》教案(通用7篇)《元日》教案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认识生字23个。
3、完成语文天地中学习显身手。
4、理解诗句内容,感受诗句中渲染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
教学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2、理解语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课型:古诗。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步骤:一、导入活动:1、学生们,十二月份结束了,我们将迎来新的一年。
新岁月的第一天是什么节日?2、板书课题。
3、从课题里。
你联想到什么?二、学习新课1、初读课文⑴、指导看书上的插图,问:这篇课文图上有什么?⑵、出示小黑板上的诗句,指定学生读。
⑶、全班齐读。
⑷、出示生字5个,(开火车读)爆屠曈换符⑸、出示生词,同桌读。
爆竹屠杀苏醒交换符号2、熟读课文,理解诗句。
⑴、学生自由读诗句。
⑵、小组讨论:说说你知道哪句诗的意思?⑶、指定学生说诗意。
⑷、全班齐读全诗。
⑸、分组接背诗句。
⑹、指定学生背诵。
⑺、小组比赛,哪组背得好。
⑻、同桌互相背。
三、作业布置: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元日》教案篇2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
3.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4.,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了解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教学过程:一、谈春节激趣入课题:1.出示一组春联和过年的画面2.学生们,还记得去年的春节吗?3.回忆春节的情景,除夕,大年初一……4.引出诗题:古代的大年初一叫作“元日”,板书:“解诗题”。
5.初步了解作者,指导学生吸收有价值的资料。
二、初读感知,检查预习。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生字游戏――师:课文上说,过年的时候放鞭炮,这鞭炮,用了什么词?预设:爆竹。
师:对啊,大家写上这个词,想象它怎么就是鞭炮呢?预设:在竹子里安装火药,爆炸,出花,出响。
古诗三首《元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古诗三首《元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元日》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元日》这首诗。
掌握生字新词,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中的节日情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合作讨论、师生互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感悟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培养学生运用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春节的热闹和欢乐,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和习俗。
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点(1)掌握生字新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2)感悟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中的节日情景。
三、教学难点(1)理解“爆竹声中一岁除"等诗句中蕴含的深刻含义。
(2)体会王安石变法革新、强国富民的政治抱负。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1)情景导入,引发共鸣①通过展示春节的热闹场景图片和播放欢快的春节音乐,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到春节的氛围,激发他们对春节的美好回忆和期待。
②与学生分享一些有趣的春节小故事,如王安石写《元日》的背景和创作过程,增加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和好奇心。
(2)启发思考,导入新课①提问学生:“你们喜欢过春节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分享他们对春节的喜爱和期待。
②顺势引出课题《元日》,并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首描写春节的古诗,让我们一起感受诗人笔下的春节景象吧!"(3)明确目标,激发动力①告知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要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元日》这首诗,并理解诗中描写的春节景象。
”②鼓励学生:“只要我们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就能轻松掌握这首诗的内容。
大家有没有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通过以上导入新课的过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为他们后续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教师也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为接下来的教学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古诗三首《元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古诗三首《元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元日》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习生字“爆"“屠”等,了解其读音、字义并进行组词。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注意诗句的停顿。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生字的读音、组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2. 难点:感受诗句中所表达的节日气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春节的习俗和传统,引出《元日》这首诗。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具有丰富的习俗和传统: .贴春联: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
.挂灯笼:象征团圆意义,营造喜庆氛围。
.吃年夜饭:家人团聚共享丰盛菜肴,寓意团圆和幸福。
.守岁:通宵不眠,迎接新年到来。
.发红包:长辈给晚辈发放,寄托祝福。
那么古人是如何过春节的呢,下面我们进入王安石的元日《元日》的作者是王安石。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和改革家。
他在政治方面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试图改善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
在文学方面,王安石的成就也颇高。
他的诗歌风格简洁明快,善于用质朴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和情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的作品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诗歌、散文、政论等。
2. 学习生字(1)出示“爆"“屠”等生字,示范其读音。
(2)让学生进行组词练习,如“爆炸"“爆竹”“屠杀"“屠夫”等。
《元日》中可能涉及到的生字及其拼音、组词如下:-爆(bào):爆炸、爆炒、爆发力-屠(tú):屠杀、屠刀、屠夫这些生字在诗中的具体含义如下:- “爆"指爆竹,古代在节日或喜庆日,用火烧竹,发出爆裂声,以驱除邪秽,迎接吉祥。
- “屠”这里指屠苏酒,古代一种酒名。
3. 朗读古诗(1)教师范读,强调诗句的停顿,如:爆竹/ 声中/ 一岁除,春风/ 送暖/ 入屠苏。
千门/ 万户/ 曈曈日,总把/ 新桃/ 换旧符。
(2)学生跟读,注意字音和停顿。
4. 理解诗意《元日》诗句的意思如下:- 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
2023最新-《元日》教案【优秀3篇】
《元日》教案【优秀3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本文是漂亮的小编帮大家找到的《元日》教案【优秀3篇】,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元日》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要求:1、鼓励学生自学古诗,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运用多种学习方法解决。
2、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展开合理想象,把诗句变成画面,再把画变成话,发展学生的语言。
3、感受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了解过节的各种习俗,初步学会欣赏春联。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课件:迎新春2、说说看你想到了什么?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过年的感受。
3、揭题:在有关春节的古典诗歌中,有一首古诗流传甚广,影响深远,那便是王安石的作品《元日》。
4、解题:元日二、学文1、初读,同桌互读,指名读,齐读。
2、学贵有疑:预习时你有什么疑问?学生质疑,师板书。
3、学应有法,解疑哪位同学能帮助解答?你是怎么知道的?请把你的学法金钥匙告诉大家。
教师相机指导。
爆竹:炮仗鞭炮指名书写,师范写。
的爆竹声(噼里啪啦噼噼啪啪此起彼伏)岁:年,哪些词或诗句也曾用到岁?岁岁平安“一岁一枯荣”除:除去送走过去屠苏:草名酒曈曈日:初生的太阳太阳初升时光亮的样子新桃旧符:老师也有把金钥匙,每一单元的整体预习是非常重要的。
请同学们翻开123页,拿起笔来,不动笔墨不读书,咱们快速地默读开卷有益:过年,你就明白新桃旧符是什么了。
指名说:桃符是什么?它就是现在的春联。
4、理解感悟①明诗意: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吗?同桌试试,指名说,课件:结合画面,再次描述。
师描述②想象说话:快过年了,你是什么样的心情?根据你的生活经历,说说你过年时总做些什么?请同学们闭眼想象,脑子里就像在演电影一般浮现出过年时的情景,你仿佛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师范读,生想象,指名说。
③指导读:同学们的想象力真是丰富,把过年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景象描绘出来。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元日》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难点突破)
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利用课件检查生字新词,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教师重点指导“屠”字。
屠 苏 换 旧 符
2.结合注释理解生词的意思。
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
屠苏:屠苏草泡的酒,一般在元日饮用,据说可以祛除瘟疫。
曈曈:太阳刚出来时光辉灿烂的样子。
桃符:用桃木制成,上面绘有神像,据说挂在门上可以求福避祸,是春联的前身。
明确:①贴桃符:桃符用桃木制成,上面绘有神像,据说挂在门上可以求福避祸,是春联的前身。②饮屠苏酒:药酒名。这是古代的习俗,人们在大年初一饮用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健康长寿。③燃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会发出爆裂声,人们用这种方式驱除邪秽,求得一岁平安。
小结
宋代过春节时喜庆的民俗景象,字里行间洋溢着他对革除时弊、推行新法的坚定信念
明确:“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也就是春节。
3.回忆一下,现在的人们是怎样过春节的?
明确:吃年夜饭:人们举杯同庆,迎接新年的到来,餐桌上菜品丰富,人们展望来年衣食无忧,生活充足;贴对联、贴福字:表达一种美好的心愿;守岁、拜年:寄托美好愿望和祝福。
4.结合自己搜集到的知识,和小组同学交流,想一想古时的人们为什么要在春节贴桃符、饮屠苏酒、燃爆竹。
3.结合词语理解,准确并流利地朗读古诗,在朗读中,正确识记本课的生字,同时,教师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旧”左竖短而有力。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研读古诗,理解诗意
1.《元日》的作者是谁?
明确: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2.《元日》这首诗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的景象?
难点教学方法
1.通过情境诵读和想象。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下册《9 古诗三首 元日》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21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下册《9 古诗三首
元日》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注意“爆、屠、苏、瞳”的读音,重点指导书
写“旧、符”两个生字。
2.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春节欢天喜地、热闹喜庆的节日景象,培养孩
子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了解学
习古诗的一般方法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这首诗写了哪个传统节日?描绘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表达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内容:元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诗三首《元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古诗三首《元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元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元日》是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王安石的一首七言绝句。
全诗通过对春节等节日的融描绘,抒发了作者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作为一首记事抒怀的小诗,很耐人寻味。
不仅写出了春节的喜庆热闹,更富有一种深的哲理,表达了作者想要作为改革者一展身手的政治理想,也一定程度上表现了那个时代统治阶级的革新思潮。
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2. 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说说诗中描写的春节习俗,体会其中的文化内涵。
3. 能借助资料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4. 收集与春有关的诗句,拓展阅读,提高课外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初步感知诗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教师:《元日》教学PPT。
学生:1.搜集有关描写“春节"的诗词,收集整理后带到课堂中来与同学交流。
了解王安石的生平和他的其他诗词。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题解题1. 同学们,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你们能说说吗?2. 你们最喜欢的是哪个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你们是怎么过的?打打闹闹、热热闹闹的还有什么好处呢?(体会春节的喜庆气氛)3. 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中,最高兴的就是过年(春节),因为过年可以穿新衣、贴对联、放鞭炮、吃团圆饭还有压岁钱等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与春节有关的古诗《元日》。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4. 解题:“元日”就是正月初一新年第一天,你知道这一天有哪些习俗吗?学生自由回答。
5. 教师小结:放鞭炮、贴春联、挂灯笼、拜年、走亲戚等等。
唐代诗人王安石就写了一首这方面的诗来吟咏春节,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现在让我们来学习这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吧。
【设计意图:此环节用学生感兴趣的传统节日导入,学生容易产生感情共鸣。
9.古诗三首《元日》教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古诗三首《元日》
2.教学年级和班级:五年级二班
3.授课时间:2022年10月12日
4.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理解与运用:通过学习《元日》这首古诗,学生能够理解诗中的意象、意境和情感,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元旦节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元旦节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4)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文化遗址等地,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元旦节的文化氛围。
(5)开展元旦节庆祝活动,如文艺表演、制作传统美食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6)鼓励学生在元旦节期间进行家庭亲子活动,如一起制作节日美食、观看相关节目等,传承家庭文化。
(7)引导学生关注元旦节期间的公益活动,如志愿者服务、捐款捐物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答案:《元日》一诗中使用了对比修辞手法,如“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与“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形成对比,突出了时光流转的变化。还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如“春风送暖入屠苏”,将春风拟人化,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温暖。
例题3:请解释《元日》一诗中“屠苏”一词的含义。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元日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元日元日教材分析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政治家王安石。
在有关春节的古典诗歌中,没有一首能像王安石的这首《元日》那样流传至广,影响深远。
这首七言绝句之所以获得历代人的喜爱,不仅在于它节奏明快,语言流畅,雅俗共赏,更主要的是在于它通过对春节风俗的描绘,表达了全民族欢度佳节的美好祝愿和共同追求。
特别是诗歌中“总把新桃换旧符”一句中的“总”和“换”字,表达除旧布新不可逆转的规律和坚定的信念。
题目《元日》。
元日,本意为吉日,我国古代以正月初一为元日,为一年的第一天。
“爆竹声中一四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这句是说在欢快的爆竹声中又送走了一年,在送暖的春风中,合家欢饮屠苏美酒。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句说在守夜中,千家万户迎来了曈曈红日,然后用新的桃符来换去旧符。
曈曈:太阳初升时光亮的样子。
教学目标1.写会4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和默写。
2.查字典,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
3.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气氛,体会人们的美好愿望。
教学建议关于课文1.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学古诗,提出不懂的问题,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不要直接讲解。
可以让学生试着讲讲诗句的意思和自己的理解。
不懂的地方,要指导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小组或全班讨论等方法解决。
2.古诗的学习除了要加强朗读和背诵外,还要引导学生结合诗句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
先把诗句变成画面,加强情感体验;然后再把画面变成语言,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以达到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发展语言的目的。
3.学习本诗之后,可鼓励学生查找资料,了解诗中提到的过节的各种习俗的来历。
关于生字本课的几个生字“爆、苏、桃、符”都可以用记形声字的方法记忆。
“换”字右边的撇不出头,不要写成“央”字。
拓展习题1.默写古诗。
9 .古诗三首《元日》一等奖创新教案
9 .古诗三首《元日》一等奖创新教案元日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词,学会写符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2.结合注释了解诗句意思,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
3.感受节日氛围,理解节日文化,了解诗人美好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了解诗人的美好愿望。
教学过程一、趣意导入解诗题1.孩子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宋代大诗人王安石的一首诗,来,跟我读,元日。
2.元是个象形字,在古代是这样写的,你觉得它像什么?元的本义就是人头,后来引申为开头、开始、第一。
一年的第一个月是元月,一年的第一天就是(元日),指的是农历的正月初一,也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的第一天。
二、初读古诗1.三分诗,七分读。
请同学们拿出教材纸。
读一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开始吧。
2.大家读得多认真啊!谁愿意来展示一下你的朗读。
3.你听出什么来了吗?爆竹也叫炮竹、爆仗,字不同,读音也就不一样了,跟老师读,爆,爆竹。
屠苏,苏是平舌音,曈曈日的曈是后鼻音。
4.声音洪亮,字正腔圆,尤其是这几个词语读得很准,请你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5.现在去掉了拼音,也一定难不倒大家,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6.读古诗仅仅读正确,读流利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读出节奏和韵味。
(范读)你听出什么了吗?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
这三个字是这首诗的韵脚,读古诗时,把韵脚适当地拉长,就会更有味道了,跟着老师来读。
“日”是个特殊字,要读得短一些。
7.古人读书,讲究节奏的快慢,你能读出这样的节奏吗?指名读。
8.现在,我们男女生合作来读一读,男生读每句的前四个字,女生读每句的后三个字。
9.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古诗。
三、明诗意1.孩子们,你们想知道宋朝人是怎样过春节的呢?请你读古诗,读注释,理解每一句诗的意思。
小组合作,完成学习菜单,交流学习收获。
学习建议:请你读古诗,读注释,理解每一句诗的意思。
小组合作,完成学习菜单,交流学习收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日》
一、导入
你们知道,刚才听到的歌曲、看到的图片反映的是什么节日的场景吗?
我们说的“过年”指什么时候,谁知道?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一首宋朝大诗人、政治家王安石写春节的诗。
题目叫“元日”[板书课题]。
题目中的元日就是(大年初一、正月初一、春节)
(我在字典里查了一下“元”的意思。
1、开始的;第一;2、主要,根本;3、元素。
让学生选择)
请同学打开课文,自由地把这首诗读两遍,读准字音,特别是红色的生字,把诗句读通。
二、读通全诗,感知课文
1、检查学生读诗情况(相机评价——响亮、准确;纠正读音)
2、请学生齐读,指导学生读出节奏。
3、喜欢过新年吧,你们新年里都会做些什么呀?各地有各地的习俗。
那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诗中向我们描绘了古人过新年时的哪几幅画面?
三、理解诗意,读懂全诗
1、古人过年的画面
(1)放爆竹
读了这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多喜庆热闹的场面啊!
爆竹——据说,古代人们把竹子放在火上烤会发出很大的响声,人们借此来吓跑野外的猛兽。
(板书——所以爆竹的“爆”字是火字旁的)后来在火上烧烤竹子,就渐渐演变成在过年的时候燃放爆竹,去除过去一年里的各种灾祸、病痛等,新的一年就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那么,你现在知道“爆竹声中一岁除”的“除”是什么意思了吧?(除去)“一岁除”就是“旧的一年——”(生接“过去了”)
解释:旧的一年在此起彼伏、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过去了。
【相机板书:除旧】(2)喝屠苏(板书:指导学生观察“屠”的字形)
指着第二句,谁来读读这句诗?它描绘了什么画面?
(屠苏:屠苏酒,古人在正月初一时饮用,用来避瘟疫。
)
大年初一,天气还冷着呢,诗句中怎么用到了“暖”字呢?
解释:家人们围坐在一起,吃着团圆饭,喝着屠苏酒,身上暖暖的,心头也暖暖的,好像沐浴在春风里。
你们看,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来到了,人们都在“噼噼叭叭”放爆竹,举杯畅饮屠苏酒,给你什么感受?那就把你此刻的感受读出来。
【师范读】诗中还描写了什么画面?
(3)迎红日
(“曈曈”和“瞳瞳”老师感觉像双胞胎,老师也经常分不清他俩。
请你帮老师分一分,诗中用的是哪一个?为什么?——课件出示)
曈曈:太阳初升时光亮耀眼的样子。
再读一读,这时在你眼前展现的是什么画面呀?
(可以边问边做动作引导,推门推窗动作,还不会,再语言引导,千门万户都在干什么呀?)
解释:初升的太阳把它的明亮耀眼的光辉洒向千家万户,人们都出门来迎接朝阳呢。
师:对呀,迎红日,迎新年呀!谁也来迎一迎这新年的太阳?(朗读指导)让新年的太阳更温暖些,明亮些,谁还愿意读?我听出了你心中的希望。
我们一起读一读。
新的一天开始了,新的一年也从今天开始了!【相机板书:迎新】
(4)换桃符(谁能像老师一样来概括一下这幅画面)
桃符:在桃木板上写上神灵的名字,悬挂门旁,用来压邪。
后来,演变成春联。
解释:人们把旧的桃符取下来,换上新的桃符。
师:人们的这个举动又有什么含义呢?
6、这些画面,这些习俗,寄托着人们“除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让我们带着对新年的美好愿望来读读这首诗。
7、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读整首诗
师:我们穿上了新衣,在静静地等待。
新年的钟声响起,听!震耳欲聋的爆竹声此起彼伏。
此刻,举国欢腾,举家欢庆,人们举杯再举杯——
四、了解背景,体验情感
1、过渡:这首诗让我们体会到古人们在大年初一除旧迎新的喜悦之情。
现在,我们来看看诗人写作时候的时代背景,更进一步地走进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2、多媒体出示——作者王安石背景资料
3、读读背景资料,再读《元日》,你们看看在作者的心中,这里的除旧迎新,除了送走过去的一年,迎来新的一年,还有什么别的意思吗?(板书“辞旧迎新”的“旧”“新”用不同颜色标注。
)
王安石变法,他可是想用他的新法换下旧法,让百姓——让国家——这就是一位一心为民的宰相——谁来读——(学生个别读)
5、小结:同学们体会得真是深刻。
诗人正是怀着对改革的喜悦心情和雄心壮志,挥毫写下了《元日》。
6、当他写下这首诗的时候,一定是豪情万丈!我们一起来读——(集体读)
你们就是充满雄心壮志的王安石——(让我们全体起立,看着黑板上的四幅画面来背诵)元日——
7、总结:
本诗就是通过对“元日”除旧迎新喜庆场面的描写,抒写诗人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诗是诗人表达感情的,要进入诗的情境中,除了了解诗文大意,会读会背之外,有时我们应该去查查资料,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走进诗的意境中去,走到诗人的心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