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洛阳方言

合集下载

{精品}洛阳方言(一)

{精品}洛阳方言(一)

{精品}洛阳方言(一)洛阳方言是汉语的重要方言之一,它主要分布在福建洛阳地区、台湾大部分地区(约占台湾全省人口的75%)、广东潮汕地区、海南省、浙江南部的平阳、玉环一带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

据统计,全球讲洛阳方言的约有5000万人。

由于洛阳方言保留较多的古音、古义,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因此引起海内外许多学者的重视。

在海峡两岸人民交流交往日益密切的今天,透过洛阳方言的研究,不仅能寻觅更多的知音,而且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更有现实意义。

闽台同源血脉相连袁家骅先生主编的《汉语方言概要》一书中说:“中原人民迁移入闽的过程,大概始于秦汉,盛于晋、唐,而以宋为极。

”在台湾,人们习惯地称说洛阳话的人为河洛人,称洛阳话为河洛话。

河洛人在晋代以前在中原的黄河、洛水流域,当时这一带简称河洛地区。

河洛人第一次大规模入闽当推东晋的“五胡乱华”之际。

史书上记载的“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始入闽者八族(《三山志》)”,指的就是这一批人。

这次入闽的汉人比较集中地定居在建溪、富屯溪流域,闽江下游和晋江流域。

这些汉人带来的汉语(据史载是河南中州一带)便是洛阳方言形成的基础。

河洛人第二次大规模入闽的时间是唐高宗总章二年。

公元669年,以河南光州固始县人陈政、陈元光父子为首的123个将领,南下“征蛮”。

这批汉人“征蛮”后就定居焉,并开发了漳州(《漳州府志》)。

他们带来了7世纪中州话,发展了洛阳方言。

河洛人第三次集体迁闽是唐朝末年,当时中国又陷入封建割据状态,河南光州固始县人王潮及其弟王审知乘乱起兵,带了大批人马南下入闽,占据福建全境。

王潮被册封为福建威武军节度使,公元926年,王审知之子王延翰建闽国称帝。

这批人带来10世纪中州话,对洛阳方言产生很大影响。

明朝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颜思齐、郑芝龙等开发台湾,招募不少洛阳人到台湾屯垦定居。

郑成功于1661年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又带去了大批洛阳人移垦台湾,因郑成功是泉州府南安县人,他的左右将士大多是泉州人,他们定居在台南地区。

洛阳方言中的“A+BB”式形容词特点浅析

洛阳方言中的“A+BB”式形容词特点浅析
洛 阳方 言 中的 “ A + B B ”式 形容 词
特 点 浅析
口潘 克锋
摘 要: “ A + B B ” 式 形 容词 是 洛 阳方 言 中使 用 频 率较 高 ,使 用 范 围较 广 的一 类 形 容词 , 带有 浓郁 的 洛 阳地 方 特 色。本 文从 “ A + B B ” 式形 容 词 的构 成 、语 义功 用 和语 法功 能 三 方 面对 其特 点 进 行 浅析 。
光 年 年 儿 、酸 溜 溜 儿 、 面 丹 丹 儿 、黑 定 定 儿 、 圆奏 奏
儿 、薄森森儿、凉森森儿、清湛湛儿 ( 三 )词 根 “ A ” 与词 缀 “ B B ”的 组 合特 征
洛阳方言 的 “ A + B B ”式 形容 词 , 其 词 根 与 词 缀 的 组 合 有 两个 比较 突 出 的特 征 : 第 一 ,缺 乏 普 遍 性 。 在 洛 阳 方 言 中 , 单 音 节 形 容 词 多 数都有 “ A + B B ” 的生 动 形 式 ,但 并 不 是 所 有 的单 音 节 形 容
( 1 3 )那 人 凶 巴 巴地 瞪 了我 老半 天 。
特 的功用 ,其 中主 要的有三种 :加深程度 、附加评 价意义
和 增强 形 象 色 彩 。
( 1 4 )他气呼呼地走 了,这是咋 回事儿?
( 1 5 )那学生慢吞吞地走着,好像没听见上课铃 。
4 . 作补 语 。
变 的特 点 。
( 1 0 )俺 们 都好 喝 这 种麻 酥 酥的 胡辣 汤 ,过 瘾 。
( I 1 )山里头成年都有 这清湛湛儿的水,可甜。 ( 1 2 )看 你 那乱 蓬 蓬 的 头发 ,也 不知 道 几 天 没 洗 。
3 . 作状语 。

洛阳方言:差窍

洛阳方言:差窍

洛阳⽅⾔:差窍
差窍:这个⼟话,就是不太精,缺点⼼眼的意思。

差额、差别、差距,都是与好有点距离,差异、差不离实际还是不够好的意思。

不管你怎么婉转,差就是不好或不太好。

窍:中医学术语(⽬⾆⼝⿐⽿)与⼈体的五脏相配合,⼼在窍为⾆、肝在窍为⽬、肺在窍为⿐、脾在窍为⼝、肾在窍为⽿。

这样⼀解释,差窍⼀词就好理解了吧,⽣活中,男孩说了对长辈不好的话,缺知伦理的⾔⾏会遭到责骂、轻骂、笑骂:差窍。

⼤姑娘了依然还不懂矜持,说出了不符年龄段的话,会遭到家⼈或外⼈责骂:差窍,还是不太精的意思评价呗。

差窍⼀词并⾮洛阳独有,其他地⽅也讲,都表达的是⼀个意思。

需要说明的是:这俩字早已定论,年轻朋友们在书写特别是聊天时,就不要再犹豫⽤其它字代替啦。

(⽂稿由⽹友“洛阳车⼈”撰写)。

关于洛阳方言中的儿化词

关于洛阳方言中的儿化词

关于洛阳方言中的儿化词
洛阳方言是指河南省洛阳市及周边地区所使用的地方俚语。


种方言在河南省内被广泛使用,而且在中国一定的地方也有使用。

和许多方言一样,洛阳方言中有许多特殊的语法特点和词汇用法。

其中儿化词是洛阳方言的一大特色,例如“孩儿”、“妈儿”、
“哥儿”、“姐儿”等等。

下面就来讲解一下洛阳方言中的儿化词。

首先,儿化词在洛阳方言中起到了强调语气的作用。

例如,
“老头儿”、“老太儿”、“铁道儿”等等。

这些儿化词的使用让
人们感到这些词语的含义更加明显,更加强调其实质性的内容。


些词语在口语交流中非常常见,也是洛阳方言的特色。

其次,儿化词有时候被用于替代其他词。

例如,“大哥儿”、“小妹儿”等等。

这些替代性的儿化词在洛阳方言中非常常见,也
是洛阳方言音韵特点之一。

这种方式表达的含义往往比较隐晦,需
要根据上下文进行理解。

其三,儿化词在洛阳方言中也被用于减轻语句的语气。

例如,“这儿”、“那儿”等等。

这种轻松的口吻让人感觉到交流气氛比
较轻松,没有太大的压力,是常用的日常用语中的表达方式。

最后,儿化词的使用在洛阳方言中是很常见的,但也存在一定
的局限性,例如有些时候儿化词使用过度会显得过于口语化,不太
符合书面语的规范。

因此在不同场合下需要注意适当的口语和书面
语表达方式的转换。

总的来说,儿化词在洛阳方言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其特色之一。

理解和使用这些儿化词对于体验和学习洛阳方言都是很有帮助的,同时也可以增加我们的语言文化体验。

洛阳方言中的“A+BB”式形容词特点浅析

洛阳方言中的“A+BB”式形容词特点浅析

洛阳方言中的“A+BB”式形容词特点浅析“A+BB”式形容词是洛阳方言中使用频率较高,使用范围较广的一类形容词,带有浓郁的洛阳地方特色。

本文从“A+BB”式形容词的构成、语义功用和语法功能三方面对其特点进行浅析。

标签:洛阳方言“A+BB”式形容词构成语义功用语法功能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因历史上有九个朝代在此建都,所以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洛阳方言中的词语大多与普通话经常使用的词语是相同的,但是仍有一些词语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其中形容词,尤其是形容词“生动形式”就是比较有特点、使用范围比较广的。

吕叔湘先生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第一次提出了形容词的“生动形式”这一说法。

所谓的形容词“生动形式”是与形容词的“基本形式”相对的。

一般情况下,我们将形容词的固有形式称为“基本形式”,而把在“基本形式”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形容词称为形容词的“生动形式”。

吕叔湘先生在书后附了普通话形容词的七种生动形式,如“AA”“ABB”“ABC”“AXYZ”等等。

这七种生动形式在洛阳方言中都有使用,而“ABB”形式中的“A+BB”式的使用在洛阳地区最为广泛且较有代表性。

本文从“构成、语义功用和语法功能”三方面对“A+BB”式形容词进行论述。

一、“A+BB”式形容词的构成“A+BB”式形容词是指“红丢丢”“黑黢黢”一类的形容词。

其中“A”代表词根,“BB”代表叠音后缀。

“A+BB”式形容词的末尾必须带词尾“的”,它的性质与普通话状态形容词末尾的“的”是相同的。

为了方便,下文词例中的“的”不再写出。

(一)“A+BB”式形容词中的词根“A”1.洛阳方言中“A+BB”式形容词的“A”绝大多数是单音节形容词,或单独作形容词,有明确而又实在的意义,与后面的“BB”一般构成“附加式”的形容词,这种形容词在洛阳方言中的数量是最多的,使用频率也是最高的。

如:蓝英英、凉哇哇、嫩戳戳、灰出出、麻酥酥、密扎扎、脏兮兮2.“A+BB”式中的“A”是名词性语素,与后面的“BB”一般构成“主谓式”的形容词,这种类型的形容词在洛阳方言中的数量不如第一种。

浅析洛阳方言

浅析洛阳方言

浅析洛阳方言和普通话发音的差异[摘要]:洛阳方言属北方方言,语音发音与普通话接近,但也有一些不同点。

洛阳方言的声母和普通话相比较,除z c s 和zh ch sh 、尖音和团音、个别零声母外,其它声母的使用情况与普通话大体相同,差异不大。

在洛阳方言中,有39个韵母,但是这些韵母在与声母相拼时,有些发生了差异,甚至有些韵母变异较大。

洛阳方言的声调有四种调类,但对应的调值与普通话不同,因此,洛阳方言同普通话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调值的差异上。

古入声字在洛阳方言已不存在,调值的分派有一定的规律。

[关键词]:洛阳方言普通话发音差异声母差异韵母差异声调差异[前言]: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横跨黄河中游两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称。

洛阳辖6个区,1个县级市,8个县,分别是:涧西区、西工区、老城区、廛河区、洛龙区、吉利区、偃师市、孟津县、新安县、洛宁县、宜阳县、伊川县、嵩县、栾川县、汝阳县。

总面积15208平方公里,总人口657万(2009年),市区人口147万。

廛河区和老城区是旧市区,居民多是本地人,大多说洛阳方言;涧西区、吉利区是工业区,外来人员占多数,98%说普通话;西工区、洛龙区是新区,有本地人也有外地人,语言杂乱;洛阳市辖县人口多为本地居民,以方言为主。

洛阳方言与其它方言一样,都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

在演变过程中,受战争、迁徙的影响而与其他民族的语言以及其它方言融合,形成了今天的语音状况。

在中国历史上,洛阳先后为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武周、后梁、后唐等朝代的都城。

在长达千余年的时间里,洛阳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洛阳方言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作为“雅言”对全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南宋陆游在《老学庵笔记》卷六中说:“中原惟洛阳得天地之中,语音最大”。

此话真实地反映了宋代及宋代以前,洛阳方言在全国语言中的地位。

洛阳方言属北方方言,洛阳市区的廛河、老城、洛龙区,以及下辖的一市八县(除洛宁外)都以洛阳方言为交流工具,洛阳方言语音发音与普通话发音接近。

洛阳方言 简介

洛阳方言 简介

---------------------------------------------------------------------------------------------------------------------------------------------------------------------------------------------------------------------------------------------------------------------------------------------------------------------------------------------------------
---------------------------------------------------------------------------------------------------------------------------------------------------------------------------------------------------------------------------------------------------------------------------------------------------------------------------------------------------------
空Hale Waihona Puke 篓、木任啥——没有的意思 出儿出儿油——蟋蟀 各意人——恶心人 突鲁——下滑的意思 咣揩——咣揩,你不能了吧,很难解释,看看的意思吧 个寥——古怪 气蛋——烦人 个一蛋——怎么解释呢?很讨厌吧 得劲——舒服,爽的意思,全省通用,河南的代表方言 摸肚——最后的意思,郾城说的比较多 光嘟,撤都儿——不穿衣服光屁股 芫荽( yan sui)——香菜 摸出——动作缓慢,墨迹的意思 老末——最后的意思 愚活——绣逗,迷瞪 枯楚——有皱纹,不平展,多用于纸张,人物面部

关于洛阳方言作文

关于洛阳方言作文

关于洛阳方言作文在广袤的中原大地上,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洛阳。

这座城市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壮丽的古迹,还有着独具特色、韵味十足的洛阳方言。

洛阳方言那可是相当有特点。

就拿发音来说吧,有些字的声调跟普通话不太一样,比如“白”字,在洛阳方言里读“bei”。

还有啊,“喝水”在洛阳方言里叫“喝匪”,刚开始不了解的时候,还真容易闹出笑话。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去洛阳的一个小馆子吃饭。

刚坐下,就听到隔壁桌的大爷大妈在那热络地聊天。

只听那大爷扯着嗓子喊:“妮儿,今儿个咱吃啥?”大妈回:“随便,你瞅着弄。

”这一句“妮儿”和“瞅着弄”,那叫一个地道,瞬间就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洛阳味儿。

点菜的时候,我们几个对着菜单研究半天,也拿不定主意。

这时候服务员大姐走过来,一口洛阳方言:“孩儿们,别迷瞪啦,俺们这儿的烩面可美,还有那浆面条,都是特色,要不尝尝?”我们几个一商量,行,那就尝尝。

大姐扭头朝厨房喊:“来几碗烩面,再弄几份浆面条!”不一会儿,面就端上来了。

那烩面的碗老大,汤浓面白,看着就有食欲。

我正准备下筷子,就听到朋友说:“这面看着真排场!”我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排场”是啥意思,后来琢磨琢磨,应该是说好看、大气。

吃着吃着,朋友不小心把筷子弄掉地上了,他嘟囔了一句:“真不沾弦。

”我又懵了,啥叫“不沾弦”?后来朋友解释说,就是不行、不靠谱的意思。

在洛阳的那段日子,我发现洛阳方言里有很多特别形象的词汇。

比如说“日头”,就是指太阳;“夜儿黑”说的是昨天晚上;“谷堆”是蹲的意思。

想象一下,一群人在墙根儿谷堆着晒太阳,聊着天,这画面是不是特别有生活气息?还有一次,我在街上迷路了,想问个路。

看到一位大叔,我就走过去说:“大叔,麻烦问一下,去 XX 地方咋走?”大叔特别热情,一边比划一边说:“孩儿,你从这往前头走,走到头儿往右拐,再走一截儿,看见个胡同,往里一戳,就到了。

”这“戳”字用得,真绝!感觉一下子就把走进胡同那股劲儿给形容出来了。

洛阳话(张星辉)

洛阳话(张星辉)

• 明清时期
• 郑张尚芳说,唐以后的各个朝代,也都产生过标准音的争论。从历史记 载来看,宋、元都以当时的洛阳读书音为标准音。明初的《洪武正韵》, 同样标榜“以中原雅音为定”。直到清朝中期以后,官话的标准音才向 北京话转移。
语音区别 洛阳话与普通话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较大的区别,主要是音调、 发音和词汇上的差异。
音调区别 区别于普通话的四声,洛阳话中只有平声、上 声、去声等三声,中古汉语中的入声已经消失, 但与普通话一样存在轻声。
词汇 洛阳话中保留了相当多的特有词汇,动词居多,其中很多没有相对 应的汉字。
• 词汇 • 洛阳话中保留了相当多的特有词汇,动词居多,其中很多没有相对应的汉字。例如: • 厮跟,si gen = 一起; 例如,ra俩厮跟着去。(人家两个人一起去) ra=人家 • 板,ban = 放,摔 • 板那儿!ban nar = 就放在那儿 他板住啦!=他摔伤拉 • 嗡,wong = 推; 例如,保嗡我,再嗡我都板那儿啦。(别推我,再推我就摔倒了) • 咕,gu = 给; 例如,你爸叫你今儿黑咕家liu打yuo电话。(你爸叫你今晚给家里打个电话) • 垓,gai = 在; 例如, 你gai哪儿哩? (你在哪儿呢?) • 各那儿来,ge-nar-lai (在哪里呢 gai-ner-li)= 在哪里;例如,你各那儿来?(你在哪儿呢?) • 着,zhuo = 知道; 例如,我不zhuo呀。(我不知道呀) • 斗那儿,duo nar(走那儿,zou-ner) =就那样;例如,斗那儿(nar)吧!(就那样吧)
发音区别
• 部分辅音为‘W’的字,在洛阳话中则为‘V’。 例如,wan,万。洛阳话中读‘van’。武,读作 ‘vu’。 其中也有一字多音的,可以认为是同时 保留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发音。例如,‘无’,存在 ‘vu’,‘mu’。 • 例如:苏菲=so fi,飞利浦=fi li pu,沙发=sa fa,苏 联=so lian,波兰=po lan,纽约=niu yuo,鲁宾孙 =lou bin sun。

河南洛阳方言

河南洛阳方言

河南方言河南方言是北方方言,属北方方言即官话方言,是中国最大的方言。

河南方言实际上就是古代的官话,也就是说,古代的普通话。

主要是指流行于河南及河南周边地区,由于河南人口众多,历来的战争、运动、经济活动和其他原因,人口的流动性使得全国其他地区也有以河南话为主的群体。

北宋时期河南方言基本定型,与今日河南方言几乎完全一样。

通过几千年的融合与发展形成了近代的河南方言。

今日北方官话之所以与河南方言大同小异,是历史上北方官话区长期以河南方言为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语汇和语法系统。

河南话与中国其他北方方言有着很大的共同点,所以基本上,全国各地的人都可以听懂河南方言。

白白不要:洛阳读白,如“你今儿白走了,天都黑透啦。

…‘这回儿你就白去啦,我自家去都中啦。

”词条之白,当为别。

别,古为刚。

《说文·丹部》:“剐,分解也。

”段玉裁注:“分别、离别皆是也。

”《广雅·释诂一上》:“别,分也。

”别,为“分解”“分开”义,引申之“另外…‘不同”等义,可用作副词。

别,作为否定副词,出现比较晚,见于清代文献。

《红楼梦》第二十一回:“说着就走,风姐道:‘你别走,我有话和你说呢。

”’《金瓶梅词话》第三十一回:“少顷,西门夫出来,就叫画童分付:‘在家,别往那去了’。

”别,在《广韵》中记录了两个语音:“皮列切,人声薛韵并母;方别切,入声薛韵非母。

”俺我或我们:洛阳亦日俺,(an)如“恁去吧,俺孩不得劲哩,俺今儿个不去啦。

…‘就她一个去啦,俺都没去。

”俺,表示人称代词,大致始于宋代。

《说文·人部》:“俺,大也。

”清郝懿行《尔雅义疏》:“印、吾、台、予、朕、身、甫、余,言我也。

”注:“今方俗语谓我为俺,俺亦声转。

但《说文》俺训大,于义又不当自谓也。

”作为“大”义的“俺”,到了宋代,其义已基本废而不用,而作为“我”的“俺”取而代之。

《字汇·人部》:“俺,我也。

”《正字通·人部》:“凡称我,通日俺,俗音也。

洛阳方言语气词论文

洛阳方言语气词论文

洛阳方言语气词论文引言洛阳方言是河南洛阳地区使用的一种方言,是汉语的一种地方变体。

在洛阳方言中,语气词是一类非常丰富的语言元素,用于表达说话者对于所述内容的态度、情感或者语气。

本文旨在探讨洛阳方言中的语气词的分类、用法以及语气词对于句子意义和语用的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洛阳方言语气词的特点,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该方言。

语气词的分类在洛阳方言中,语气词可以根据功能和语义特征进行分类。

根据其功能,我们可以将洛阳方言的语气词分为以下几类:1.肯定语气:这类语气词用于表示说话者对于所述内容的肯定或确定态度。

例如,“是的”、“嗯”等。

2.疑问语气:这类语气词用于表示说话者对于所述内容的疑问态度。

例如,“吗”、“呢”等。

3.感叹语气:这类语气词用于表示说话者对于所述内容的惊讶、喜悦或者其他情感的表达。

例如,“哇”、“好棒”等。

4.命令语气:这类语气词用于表示说话者对于所述内容的命令或强制态度。

例如,“快点”、“给我”等。

根据其语义特征,我们可以将洛阳方言的语气词分为以下几类:1.语气词表情类:这类语气词主要通过语音模仿的方式表达情感,如“咦”、“喔”、“哼”等。

2.情感语气词:这类语气词用于表示说话者的情感状态,如“好吃”、“美丽”等。

3.语调语气词:这类语气词用于表示说话者的语调或者声调变化,如“哦”、“呗”等。

语气词的用法洛阳方言中的语气词在句子中的位置有一定规律。

通常,语气词位于句子末尾或者句子的关键词之后。

例如:1.“好了,别说了啊。

”2.“你要去吗?”3.“真漂亮啊!”此外,洛阳方言中的语气词还经常与其他语言元素搭配使用,以增强表达的效果。

例如:1.“不错哦!”2.“太好了啊!”3.“快点啊!”通过对语气词的正确运用,说话者可以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语气词对句子意义和语用的影响洛阳方言中的语气词对句子的意义和语用起着重要的影响。

语气词的使用可以改变句子的语气、情感色彩以及说话者的心态。

洛阳方言儿缀词研究

洛阳方言儿缀词研究

洛阳方言儿缀词研究洛阳方言中存在大量“儿化”形式的儿缀词,从洛阳方言儿缀词的语音类型、音节、义类及词性分布、儿缀词的结构和功能角度对洛阳方言儿缀词进行系统分析,梳理出总体特征,并与普通话进行相应地比较研究。

标签:洛阳方言儿缀词语音结构功能一、引言在清代龚崧林编修的《河南省洛阳县志》上早已有洛阳方言相关记载。

现代最早的相关研究出现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围绕推普工作的展开,产生了洛阳普通话学习手册。

此后洛阳方言的各方面研究都有一定进展,本体方面涉及洛阳方言词汇的调查与整理,包括语源考释、语义、语法、语用功能及虚词研究;社会语言学视角下洛阳方言研究也有一定成果。

本文从专类词角度,对洛阳方言儿缀词进行系统研究。

关于“儿缀”“儿化”“儿尾”,已有研究成果认为,“儿化”指“儿”与其前韵母共同构成的卷舌韵母,“儿尾”指“儿”独立于其前韵母而存在的音节,两者都是语音层面的概念;“儿缀”包括“儿化”和“儿尾”,是语法和词汇层面的概念。

从语音上看,洛阳方言中的“儿缀”词都是“儿化”词。

鉴于词汇语法研究及术语一致性需要,以下统一使用上位概念“儿缀”一词。

二、洛阳方言儿缀词语料的确定本文研究对象为狭义洛阳方言词汇,即洛阳方言中说法与普通话不同的常用词。

首先,以《洛阳方言研究》(贺巍,1993)、《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分卷·洛阳方言词典》(李荣、贺巍,1996)为基本词汇材料,结合多年母语洛阳方言经验及田野调查结果,整理出广义的洛阳方言词汇表。

之后,将整理出的词汇一一对照《現代汉语词典(第7版)》(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2016),剔除其中所含普通话词汇。

再参考《方言调查词汇表》(语言研究所方言组,1981)、《汉语方言词语调查条目表》(社科院语言研究所方言研究室资料室,2003),以对应的方言词汇形式进一步补充原有词表,共得到3024个词条,最后从中提取出儿缀词词条1356条,占比约44.8%。

反映出儿缀词在洛阳方言中占据重要地位,是洛阳方言的一个显著特征。

洛阳方言与普通话比较论文

洛阳方言与普通话比较论文

洛阳方言与普通话比较研究【摘要】洛阳方言作为北方官话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

本文主要从语言内部的角度比较分析洛阳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包括对语音、语义、语汇和语法四个方面的比较。

语音差异主要体现在调值、声韵母、音感和语调方面;语义差异主要体现在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语汇差异主要体现在音节数量的多少、构词语素的选择和造词依据的选择上;语法差异主要体现在词的兼类的不同。

【关键词】洛阳方言;普通话;差异;比较众所周知,由于社会历史状况和自然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不同地域里汉语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从而形成了互有差异的方言。

汉语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虽然已有了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即普通话,但仍然存在具有一定分歧的方言。

这种分歧既体现为不同方言之间的差异,也体现为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差异。

洛阳方言与普通话在语音、语义上的差异比较明显,语汇、语法上差异较小。

本文就洛阳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具体差异举例分析如下:一、语音差异(一)调值方面标准普通话高音较多,听起来响亮悦耳。

“而洛阳方言四声调类虽与普通话一致,但高音在调值上有所下降,轻声和儿化音节大幅度减少,个别字词的声调也有所改变。

” [1]如“咱们”的“咱”,洛阳人大多不读zán[tsan35],而读作zǎn[tsan214],声调由高升调35变为降升调214;又如“一毛钱”的“毛”,普通话读máo[mau35],而洛阳话则读mǎo[mau214]。

从总体上听,洛阳话比普通话高音减少,调值下降。

(二)声韵母方面洛阳话处在北方方言区,与北京地理位置接近,因此在声韵母方面与普通话基本一致。

能准确区分舌尖前音z、c、s和舌尖后音zh、ch、sh,基本没有前后音不分现象。

鼻音n和边音l也区分明显,与普通话相同。

韵母中,鼻音韵尾n[n]、ng[eng]区分明显,“人民”—“人名”、“木盆”—“木棚”都能准确读出。

其它如o[o]与e[e]、i[i]与ü[y]、ɑi[ai]与ɑ[a]也都区分明显,发音准确。

洛阳方言词汇初探

洛阳方言词汇初探

1203班刘嘉宝2012101040333洛阳方言词汇体系调查【摘要】洛阳方言又称洛阳话,是洛阳地区①所通行的口语,属于中原官话,在河南省内属豫西方言。

洛阳方言与普通话相似度较高,但也有一些词汇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本文从部分时间名词的构词特点、部分词类活用而来的形容词和古汉语词汇的传承三个方面初步探究洛阳方言的词汇特点。

【关键字】洛阳方言构词活用传承洛阳地处河洛平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洛阳方言在方言分区上属于中原官话区洛嵩片,洛阳话主要通行于老城区、洛龙区、偃师市及九个所属县,也辐射到原洛阳地区的三门峡等地。

与普通话相比,洛阳方言词汇在许多方面都与普通话差别较大。

通过在微信群中采集洛阳各个区县人的所使用的方言词汇和与长期居住在洛阳的老人进行聊天,可以发现洛阳方言中时间名词构词特点和部分词类活用而来的形容词有较鲜明的地域特色,且洛阳方言中许多词汇是由古汉语词汇传承而来。

因此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阐述洛阳方言词汇的一些特点。

一、部分时间名词的构词特点洛阳方言中名词的构词特点与普通话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早中晚相关时间名词的构词特点和时间名词后缀“(儿)个”两方面。

(一)早中晚相关时间名词的构词特点在洛阳方言中,与早中晚相关的时间名词通常由词根(晌、黑)加相关前缀后缀组成。

洛阳方言与普通话对比如下:①洛阳地区,旧地区名。

1969年由洛阳专区改称。

在今河南省西部。

辖三门峡市及偃师、孟津、新安、宜阳、汝阳、伊川、嵩县、渑池、洛宁、卢氏、灵宝、临汝、栾川、陕县等县。

行政公署驻洛阳市。

由上表可见,早上、上午、下午均有一个词根“晌”,表示一天当中的一段时间。

早上就是加上前缀“前”、中午加上后缀“午”、上午加上前缀“前半”、下午加上后缀“后半”。

同样,在洛阳方言中早饭、午饭、晚饭对应的词分别为“前晌饭”、“晌午饭”和“后晌饭”;午休对应的词为"歇晌儿"。

而晚上、昨晚、今晚则都有一个词根“黑(儿)”或“黑地”,表示晚上。

洛阳方言简介之欧阳法创编

洛阳方言简介之欧阳法创编

洛阳方言(最后一句是经典)估计即使是洛阳人,很多人也不一定能听懂.我也有些都听不懂,给你们看看!!中——好喷——侃古状——蹲布衫——衣服古——给木——没秒——没有抓雷——干吗毛到——骗人页儿——昨天墩儿——凳子步老盖儿——膝盖带劲——舒服独孤眼儿——一个人司跟——一起滴脑——头dia——下面死慌——累信求——傻瓜弄啥来——你干吗呢死鬼——讨厌次瓜——笨蛋磕儿台儿——台阶坐桌——吃喜酒各喽——碗今儿前本儿--今天上午今儿后本儿——今天下午前bersher——上午夜儿后晌——昨天下午夜黑儿——昨天晚上与哦--一俩--二撒--三嗦--四卧--五罗--六去哦--七罢--八社--十加司——厉害枯出——皱挂赖子——勾引街上混的去求——完蛋喝汤秒——吃饭没操气——生气外线——外面火烧儿馍——烧饼里各老——屋里面不拉不拉——用手抹一下协货——喊rua牌——洗牌der——玩某项游戏或者活动看好——正好、刚好捣鸡毛——调皮单木身儿——专门、故意咯夷人——烦人镇着——现在那帮——那边日马chua——差劲叶荷尔塞啥叶儿——昨晚休息得怎么样保说啦,豆哪儿吧——不要再说啦,就这样吧。

墙麻灰儿——捉迷藏糊杜面贴儿——糊涂面条脊娘——脊梁Go甲——身上的灰门各捞——门后面床和拉——床下面猜票儿——簸箕赤八脚——光脚吽(ou)——牛代开——请客大那蛋——洛阳人都知道日你mer——同上觉气——角憨水——口水哭册儿——短裤撇这儿——放下信着木有——找到没灶火——厨房赤肚子——裸身凑人——烦次马糊——眼屎特儿——桃子圣人蛋——狂妄自大的意思七孙——骂人的话赖爪——赖种去球——完了日龙——搞砸的意思不老盖——膝盖嘎支(几)窝——腋窝夜黑——昨晚的意思将妞——刚才的意思,郾城说的比较多不枪中——不行的意思跟盖——旁边的意思姑堆——蹲的意思布住——抱着的意思空壳篓、木任啥——没有的意思出儿出儿油——蟋蟀各意人——恶心人突鲁——下滑的意思咣揩——咣揩,你不能了吧,很难解释,看看的意思吧个寥——古怪气蛋——烦人个一蛋——怎么解释呢?很讨厌吧得劲——舒服,爽的意思,全省通用,河南的代表方言摸肚——最后的意思,郾城说的比较多光嘟,撤都儿——不穿衣服光屁股芫荽(yan sui)——香菜摸出——动作缓慢,墨迹的意思老末——最后的意思愚活——绣逗,迷瞪枯楚——有皱纹,不平展,多用于纸张,人物面部白动——别动天树杆——甘蔗驭(yu)——停,架车时对马、驴等动物的言语,哋(dei)、加,卧,驭墩儿——板凳阿(a音或e音)渣——龌龊摆置——收拾乌拉——形容说话不清楚毒气——狠的意思幺火,协活——喊短——说谁谁短,应该是不仗义的意思水货——东西不是正版的,人也不地道清倒切——早晨老渣皮——不时髦马几妞——知了晒百,朔白,成脸子——故意挑衅,不好解释出奇,出样——新鲜,与众不同出绿——跑的意思拉虎——邋遢马虎瞪——迷瞪鬼觉——臭美的意思嗑衬——恶心布拉——用手拍拍的意思,比如衣服脏了,布拉布拉糊肚——有点稠的粥摸嘟儿——最后的意思烧包——指人不踏实扑狼鹅——蛾子扁嘴——鸭子花大姐——瓢虫绑张——排场虚湖不虚湖——注意没注意片叉,片汤糊涂叉——不怎么地住贵——贵重滴瞎儿——刚下雨的时候老鳖一——吝啬这帮那帮,这腔那腔——这边那边挨口,挨爽——被批评的意思长虫——蛇楚喘——蚯蚓花椒——本是一种调味品,现指嘲笑讽刺的意思熊样,熊货,熊脸——骂人的词信球——白痴,傻瓜欣——我去给你欣点青菜回家下面条,指白拿,白要的意思欣——你家的闺女欣下了没有?指出嫁的意思猫——骗人大鬼小鬼,大毛小毛——扑克牌里的大小王库券(ku quan)——通常是形容人弯身吧不份儿——不服气的意思拾捣——收拾,修理坷拉蛋——小石头当门——客厅揉(rou)夕——傍晚左接吧右接吧——左胳膊右胳膊斜色,和色——发抖的意思吝蛋——烦人搁住老——不值得,犯不上掏劲——使劲清倒切——早晨抹肚儿——最后喝了汤——天黑后普通话版:太阳啊~!我的母亲啊~!您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您累不累啊~!洛阳话版:日头啊~!俺哩娘啊~!你从东边爬揣~!从西边咕噜下去~!你死不死勒晃啊~!。

洛阳方言中的程度副词特点浅析

洛阳方言中的程度副词特点浅析

洛阳方言中的程度副词特点浅析杨帆【摘要】程度副词在汉语表达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洛阳方言中的程度副词作为河南方言的一个小的分支,除了和普通话有着相似点外,也有着自己的特点.依据范晓先生的"三个平面"原理,洛阳方言中程度副词的特点明显:感情色彩比较丰富;语气肯定,夸张意味明显;常用与省略或倒装;常用于口语当中.【期刊名称】《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1(026)003【总页数】5页(P11-14,32)【关键词】洛阳方言;程度副词;特点【作者】杨帆【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重庆,4007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72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是我国著名的古都之一。

洛阳方言主要集中在老城区,洛阳话属于北方方言中的中原官话。

程度副词在汉语中的地位相当重要,它与其它副词相比,具有黏着性强、定位性强、语义单一的特点。

张谊生先生在《现代汉语虚词》中把其分为“客观程度副词”和“主观程度副词”。

所谓“客观程度副词”,就是客观地、单纯地表示程度义的副词;所谓“主观程度副词”就是在表示程度义的同时,还带有或强或弱的主观感情色彩。

普通话中的程度副词很多,如“很、非常、十分、特别、格外、最、太、更”等,这些程度副词基本上可以归入“客观程度副词”,在洛阳方言中也经常使用。

而在洛阳方言语法系统中有着一些极具特色的程度副词,有些虽然在普通话中也能找到,但它都有着自身的一些特点。

这些程度副词大多为“主观程度副词”,在句中作状语。

根据它们修饰的范围程度又可以分为两小类:一类使用范围相对较宽,有“可”、“老”、“怪”、“忒[tui33]”、“痛[tuŋ33]”、“贼”、“歇”;一类使用范围相对较窄,有“精”、“稀”“飘”、“膀[phaŋ33]”、“透”。

1 程度副词分析1.1 老、可、痛、忒、贼、歇、怪这几个虽然都是表示程度高的作状语的程度副词,使用范围也比较广,但是,在句法分布和语法功能等方面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

关于洛阳方言作文

关于洛阳方言作文

关于洛阳方言作文
我的家乡是一个小城市,这里有独特的方言。

洛阳方言是河南洛阳的土话,俗称洛阳话。

它和普通话有许
多相似之处,但又有着很大的区别。

洛阳方言是河南方言的重要
组成部分。

洛阳话具有独特的语言特色和浓郁的地方色彩,在一些常用
的词语中,带有明显的洛阳地方特色,如“不”字说成“不到”、“没”说成“没来”、“一”说成“一二十”等。

洛阳话有几大特点:
第一,它是中国北方语言中最独特的语言之一。

在中国北方,几乎所有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而在洛阳却没有自己独特的
方言。

洛阳话中有大量外来词汇和成语。

例如:“这狗很凶啊”,
在河南话中就是:这狗很凶啊;“你这个人啊,真是不懂事呀”,
在河南话中就是:你这个人真是不懂事呀;“我可真没有办法啊!”在河南话中就是:你这个人真的是没有办法了;“你这人真是没
天理了!”在河南话中就是:你这个人真不讲理了。

第二,洛阳方言中有不少口头语,但在普通话里几乎没有。

—— 1 —1 —。

解析洛阳人口中的“腌臜泼才”

解析洛阳人口中的“腌臜泼才”

解析洛阳⼈⼝中的“腌臜泼才”
腌臜泼才:是绝对的洛阳话,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洛阳⼈把这句⼟语简化或发⾳错误啦,说:腌臜菠菜,腌臜菜,真⼉腌臜。

腌臜泼才:为偏正式贬义成语,意为肮脏的⽆赖。

多指地痞流氓或流氓⽆赖。

腌臜:肮脏龌龊恶⼼,宋朝俚语,《⽔浒传》⾥出现过,洛阳⼈说谁家不⼲净,太脏会讲:腌臜。

⽤以形容环境、物件等的杂乱不堪、恶臭不洁净等。

后引申可⽤为形容⾏为、动作等的龌龊,有悖道德良知的层⾯;也⽤于⼼⾥别扭;不痛快。

这⼈办事⼉不地道也定义为:腌臜死了。

⽼公公背⼉媳妇—腌臜死啦。

感觉⾃⼰把事⼉办砸了,窝囊也⾃责:咦,腌臜,腌臜死了…轻反驳:算了,你别腌臜⼈了,意思是:你别恶⼼我啦。

⼭东,南昌甚⾄上海话⾥都有“腌臜”⼀词。

古代都有的词汇,所以出现在《⽔浒传》,《红楼梦》,《西厢记》,《牡丹亭》等名著⾥就不稀罕啦。

腌:多⾳字,腌yan,本意是指⽤盐擦抹⾁块的办法制作咸⾁,引申义是⽤盐、糖、酱液浸渍蔬菜、⾁类的办法制作咸菜、咸⾁)。

腌a:⽅⾔脏;不⼲净。

臜za:意思:玷污,污染。

泼才:解析就是⽆赖,想想那些撒泼、耍混的⼈的状态,就明⽩啦。

不管我们洛阳⼈怎么简化,把⾳念转,实际就是⼀句成语,正确的写法是:腌臜泼才。

我们不能因为发⾳有“才”理解为“菜”。

说“腌臜才”也是咱洛阳⼈喜欢简单,⼜把“腌臜泼才”简掉了⼀个“泼”字。

洛阳方言简介

洛阳方言简介

洛阳方言(最后一句是经典)之南宫帮珍创作估计即使是洛阳人, 很多人也纷歧定能听懂.我也有些都听不懂,给你们看看!!中——好喷——侃古状——蹲布衫——衣服古——给木——没秒——没有抓雷——干吗毛到——骗人页儿——昨天墩儿——凳子步老盖儿——膝盖带劲——舒服独孤眼儿——一个人司跟——一起滴脑——头dia——下面死慌——累信求——傻瓜弄啥来——你干吗呢死鬼——讨厌次瓜——笨蛋磕儿台儿——台阶坐桌——吃喜酒各喽——碗今儿前本儿--今天上午今儿后本儿——今天下午前bersher——上午夜儿后晌——昨天下午夜黑儿——昨天晚上与哦--一俩--二撒--三嗦--四卧--五罗--六去哦--七罢--八社--十加司——厉害枯出——皱挂赖子——勾引街上混的去求——完蛋喝汤秒——吃饭没操气——生气外线——外面火烧儿馍——烧饼里各老——屋里面不拉不拉——用手抹一下协货——喊rua牌——洗牌der——玩某项游戏或者活动看好——正好、刚好捣鸡毛——调皮单木身儿——专门、故意咯夷人——烦人镇着——现在那帮——那边日马chua——差劲叶荷尔塞啥叶儿——昨晚休息得怎么样保说啦, 豆哪儿吧——不要再说啦, 就这样吧. 墙麻灰儿——捉迷藏糊杜面贴儿——糊涂面条脊娘——脊梁Go甲——身上的灰门各捞——门后面床和拉——床下面猜票儿——簸箕赤八脚——光脚吽(ou)——牛代开——请客年夜那蛋——洛阳人都知道日你mer——同上觉气——角憨水——口水哭册儿——短裤撇这儿——放下信着木有——找到没灶火——厨房赤肚子——裸身凑人——烦次马糊——眼屎特儿——桃子圣人蛋——狂妄自年夜的意思七孙——骂人的话赖爪——赖种去球——完了日龙——搞砸的意思不老盖——膝盖嘎支(几)窝——腋窝夜黑——昨晚的意思将妞——刚才的意思, 郾城说的比力多不枪中——不成的意思跟盖——旁边的意思姑堆——蹲的意思布住——抱着的意思空壳篓、木任啥——没有的意思出儿出儿油——蟋蟀各意人——恶心人突鲁——下滑的意思咣揩——咣揩, 你不能了吧, 很难解释, 看看的意思吧个寥——古怪气蛋——烦人个一蛋——怎么解释呢?很讨厌吧得劲——舒服, 爽的意思, 全省通用, 河南的代表方言摸肚——最后的意思, 郾城说的比力多光嘟, 撤都儿——不穿衣服光屁股芫荽(yan sui)——香菜摸出——举措缓慢, 墨迹的意思老末——最后的意思愚活——绣逗, 迷瞪枯楚——有皱纹, 不服展, 多用于纸张, 人物面部白动——别动天树杆——甘蔗驭(yu)——停, 架车时对马、驴等植物的言语, 哋(dei)、加, 卧, 驭墩儿——板凳阿(a音或e音)渣——龌龊摆置——收拾乌拉——形容说话不清楚毒气——狠的意思幺火, 协活——喊短——说谁谁短,应该是不仗义的意思水货——工具不是正版的, 人也不隧道清倒切——早晨老渣皮——不时髦马几妞——知了晒百, 朔白, 成脸子——故意挑衅, 欠好解释出奇, 出样——新鲜, 与众分歧出绿——跑的意思拉虎——邋遢马虎瞪——迷瞪鬼觉——臭美的意思嗑衬——恶心布拉——用手拍拍的意思, 比如衣服脏了, 布拉布拉糊肚——有点稠的粥摸嘟儿——最后的意思烧包——指人不踏实扑狼鹅——蛾子扁嘴——鸭子花年夜姐——瓢虫绑张——排场虚湖不虚湖——注意没注意片叉, 片汤糊涂叉——不怎么地住贵——贵重滴瞎儿——刚下雨的时候老鳖一——吝啬这帮那帮, 这腔那腔——这边那边挨口, 挨爽——被批评的意思长虫——蛇楚喘——蚯蚓花椒——本是一种调味品, 现指讥笑讽刺的意思熊样, 熊货, 熊脸——骂人的词信球——痴人, 傻瓜欣——我去给你欣点青菜回家下面条, 指白拿, 白要的意思欣——你家的闺女欣下了没有?指出嫁的意思猫——骗人年夜鬼小鬼, 年夜毛小毛——扑克牌里的年夜小王库券(ku quan)——通常是形容人弯身吧不份儿——不服气的意思拾捣——收拾, 修理坷拉蛋——小石头当门——客厅揉(rou)夕——薄暮左接吧右接吧——左胳膊右胳膊斜色, 和色——发抖的意思吝蛋——烦人搁住老——不值得, 犯不上掏劲——使劲清倒切——早晨抹肚儿——最后喝了汤——天黑后普通话版:太阳啊~!我的母亲啊~!您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您累不累啊~!洛阳话版:日头啊~!俺哩娘啊~!你从东边爬揣~!从西边咕噜下去~!你死不死勒晃啊~!。

关于洛阳方言中的儿化词

关于洛阳方言中的儿化词

关于洛阳方言中的儿化词洛阳位于河南省西,由周公营建,建于公前12世纪,是八大古都和务院首批公布的历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唯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是中优秀旅游城市和“感动世界的中国牌城市”。

洛阳因位于古水之北岸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要发祥地。

地处东经111.8’至112.59’,北纬33.35至35.05’之间,美丽的洛水悠悠地从城中穿过。

东郑州,西接三门峡,北跨黄河与焦接壤,南与平顶山、南相连,东西长约179公里南北宽约168公里洛阳位处亚欧大陆桥东段,横跨河中游南北两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称。

阳方言为典型的中官话。

儿化词“儿化”指的是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殊音变现象,这种卷舌了的韵母就叫做“化韵”。

大量而丰富的儿化的使用是洛阳方言的特色之一。

一洛阳方中的儿化词洛阳言中的儿化词类型多、布广,汉语词类在阳方言中没有被儿化的只有词、助词、连词、借和语气词,名词被儿化的最多1.名词的化阳方言中被儿化的名词种类很,有表示人的、表示事的、表示时间的、示方位的、表示处所的等等。

第一,表示人。

指名词的儿化。

如:官儿头儿、小人儿、替身儿、爷们儿娘们儿、弟儿们、媳妇儿、闺女儿句:爷们儿的事儿,老娘们不要参合。

称名词的儿化。

如:妈儿(妈妈)、儿(外婆)、哒儿(叔叔)、婶儿婶婶)、姐儿(姐姐)、儿(哥哥)、妹儿妹妹)。

例句:我姐儿是老。

第二,表事物。

洛阳方言中表示事的儿化名词特别多。

如:头儿、交情儿、眼珠儿、吐星儿、花篮儿、小名儿、蜜儿、鼻子眼儿、好儿、盆景儿、蜜枣儿馅儿、柳条儿、牡丹花儿、指头儿小曲儿、心坎儿、戒儿、瓦片儿、转头儿、树儿、布袋儿、耳坠儿、墙儿、头发丝儿、红嘴唇儿、皮球儿、勺儿、桌儿。

例句:我妈儿今儿了可多蜜枣儿。

他就知道在儿面前说好话儿。

小王儿嘴哼着小曲儿。

王儿今儿给他媳妇儿买个戒指儿。

第,表示时间。

洛阳方言中表示时的儿化名词主要有:“今儿、明、后儿、过会儿、初三、初四儿、初六儿、月端午儿、三天两头儿”等等,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今儿、明儿、后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洛阳方言和普通话发音的差异[摘要]:洛阳方言属北方方言,语音发音与普通话接近,但也有一些不同点。

洛阳方言的声母和普通话相比较,除z c s 和zh ch sh 、尖音和团音、个别零声母外,其它声母的使用情况与普通话大体相同,差异不大。

在洛阳方言中,有39个韵母,但是这些韵母在与声母相拼时,有些发生了差异,甚至有些韵母变异较大。

洛阳方言的声调有四种调类,但对应的调值与普通话不同,因此,洛阳方言同普通话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调值的差异上。

古入声字在洛阳方言已不存在,调值的分派有一定的规律。

[关键词]:洛阳方言普通话发音差异声母差异韵母差异声调差异[前言]: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横跨黄河中游两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称。

洛阳辖6个区,1个县级市,8个县,分别是:涧西区、西工区、老城区、廛河区、洛龙区、吉利区、偃师市、孟津县、新安县、洛宁县、宜阳县、伊川县、嵩县、栾川县、汝阳县。

总面积15208平方公里,总人口657万(2009年),市区人口147万。

廛河区和老城区是旧市区,居民多是本地人,大多说洛阳方言;涧西区、吉利区是工业区,外来人员占多数,98%说普通话;西工区、洛龙区是新区,有本地人也有外地人,语言杂乱;洛阳市辖县人口多为本地居民,以方言为主。

洛阳方言与其它方言一样,都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

在演变过程中,受战争、迁徙的影响而与其他民族的语言以及其它方言融合,形成了今天的语音状况。

在中国历史上,洛阳先后为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武周、后梁、后唐等朝代的都城。

在长达千余年的时间里,洛阳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洛阳方言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作为“雅言”对全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南宋陆游在《老学庵笔记》卷六中说:“中原惟洛阳得天地之中,语音最大”。

此话真实地反映了宋代及宋代以前,洛阳方言在全国语言中的地位。

洛阳方言属北方方言,洛阳市区的廛河、老城、洛龙区,以及下辖的一市八县(除洛宁外)都以洛阳方言为交流工具,洛阳方言语音发音与普通话发音接近。

在这里我将分三个部分来分析洛阳方言与普通话发音的差异。

[正文]:一、声母差异普通话声母共有21个辅音声母(即b p m f d t n l g k h z c s zh ch sh r j q x)和一个零声母。

洛阳市属各县也有这22个声母,此外还有[v]、[r]等其它声母。

从总体上看,洛阳方言的声母和普通话相比较,除z c s 和zh ch sh 、尖音和团音、个别零声母外,其它声母的使用情况与普通话大体相同,差异不大。

〈一〉舌尖前音与舌尖后音的差异洛阳方言声母中,与普通话声母差异最大的声母,当属舌尖前音与舌尖后音,即z c s 与zh ch sh 的差异。

在普通话声母中,zh ch sh 使用的频率要比z c s 的使用频率高得多。

从统计情况看,zh ch sh 拼出的常用次常用字有583个,而z c s 拼出的只有258个。

但是洛阳方言中z c s 与zh ch sh 的使用情况正好与普通话相反。

普通话中绝大多数zh ch sh 声母的字,在洛阳方言中大都读为z c s 声母,只有小部分的字读为声母zh ch sh ,如“政治”、“知识”、“吃穿”等。

所以,洛阳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声母的关键,就是把应该读作zh ch sh而读成z c s 的字,改读成zh ch sh 。

据调查,洛阳市属各县声母读法的规律基本一致。

下列表中所列为洛阳方言区人读为声母z c s 的字:表一说明:上表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下同。

表二表三从以上情况看,洛阳方言区zh ch sh 声母读法是有规律的,即当zh ch sh 与i a ai ao ou an en eng等韵母相拼时,才容易产生差异,zh ch sh 与其它韵母相拼时,大体与普通话一致。

〈二〉尖音与团音的差异所谓团音,就是舌面声母j q x 与i ü开头的韵母(即齐齿呼,撮口呼)相拼。

普通话中,j q x 只能与齐齿呼、撮口呼韵母相拼,所以,普通话中只有团音。

尖音则是舌尖前声母z c s 与i ü或i ü开头的韵母相拼。

在洛阳方言里(除洛宁),既有团音(如记jì,戏xì,去qù),又有尖音(如秋qi ū,修xiū,就jiù等)。

洛阳方言中经常读作尖音的字如下表:表四表五表六从上表所列例字看,在洛阳方言中,齐齿呼、撮口呼韵母中除个别韵母外,其它绝大部分韵母都可以和c c s 相拼,从而在洛阳方言中出现了较多的尖音字。

但有个别团音字和普通话发音是一样的,如:去、交、江、强、训、戏、记、气、许、现等。

〈三〉零声母的差异所谓零声母,即韵母自成音节,前边没有辅音做声母。

普通话中,零声母的字较少,啊ā,欧ōu,安ān,衣yī,乌wū,于yū,因yīn,呀yā,腰yāo,烟yān,恩ēn,温wēn 等都是零声母的字。

在洛阳方言中,也有读作零声母的字,但比普通话的零声母字更少一些。

因为普通话读作零声母的字,洛阳方言中有一部分又分别加上了声母[v]、[γ]等,具体情况如下:1、普通话读零声母。

洛阳方言中也读零声母,如衣移亿间yi,压鸭ya,院援yuan,于鱼雨语yu,因阴音yin,英应迎映ying,优有油you,要腰yao等。

此类字的共同特点是i ü做韵头或韵腹,即齐齿呼,撮口呼韵母自成音节,前边加上或变换了一个介音“y”,所以此类零声母音节,洛阳方言和普通话是一样的。

2、普通话合口呼韵母(即u或以u开头的韵母)自成音节时,洛阳方言情况如下:①如果单韵母自成音节时,洛阳市属各县(除洛宁)往往将单韵母u 前加上声母[v],而且又拿[v]做韵母,这种现象叫声化韵母,如无、舞、武、雾、务、物、毋等,而以上各字洛宁方言读作[vo]。

②普通话u开头的音节,洛阳方言区则把韵头u变成了声母[v],如下表,表七〈四〉其它声母的差异除了前面介绍的,在洛阳方言中还存在一引起没有较强的规律性,但又与普通话读音有差异的其它声母,甚至是个别特殊的字。

如下表:表八二、韵母的差异普通话韵母一共有39个,可以分为单元音韵母、复元音韵母、带鼻音韵母三大类。

在洛阳方言中,也有这39个韵母,但是这些韵母在与声母相拼时,有些发生了差异,甚至有些韵母变异较大,如“某”、“脚”、“药”、“色”等。

下边分三点来说明洛阳方言韵母和普通话之间的差异。

〈一〉单韵母的差异普通话的单韵母一共有10个,即a o e êi u u -i[ ]-i[ ] er 。

洛阳方言中,也有这10个韵母,但洛阳方言区人学习的发音,有两点不同。

第一:当单韵母(主要是a o e )自成音节,即声母为零声母的时候,不要在这些零声母前加上其它声母。

第二:当单韵母与声母相拼时,某些单韵母发生变化。

下边侧重说明这些变异情况。

1、a单韵母a与任何声母相拼,洛阳方言区的人大都读a。

如:爸、妈、发、拿、杂、洒、他、拉等。

但还和普通话有一些差异。

①a是个开元音,发音时口腔大开,舌面所处位置最低,声音最响亮。

洛阳方言中的发音与普通话相比,口腔打开程度稍小,声音相对稍低。

②洛宁人发a时,口腔打开程度比洛阳其它县区更小,声音更低,一般都发[ ]音。

2、o单韵母o在普通话中是个圆唇元音,即发音时双唇要拢圆。

洛阳方言在单发o韵母的时候,一般都读成复韵母uo,但在于声母相拼时,读音与普通话一样,如“摸”、“博”、“婆”等。

下列o韵母字应注意和普通话的差异。

表九3、e洛阳方言中,大部分县区都有e韵母,但在与声母相拼时,则发生了变异。

具体情况如下:①当声母g k h l z c s d t与e相拼时,洛阳方言中多把e 读成ai,少数字读为uo。

表十②当声母zh ch sh r 与e相拼时,洛阳方言区都读为er韵母。

表十一4、ê普通话单韵母单用时,只有一个叹词“欸”,且不常用。

5、i -i [ ]、-i [ ]普通话中,i是舌面单元音,可以构成零声母音节,也可以与j q x d t 等声母相拼,这一点洛阳方言与普通话相同。

-i [ ]、-i [ ]是舌尖单元音,它本身不能构成零声母音节,只能分别与声母z c s和zh ch sh r相拼,在洛阳方言中,这两个单元音韵母的使用情况与普通话有一定差异。

另外,“笔”、“彼”这两个字在洛阳方言中多读为bei,普通话读音应为bǐ。

6、u普通话单元音韵母u,在洛阳方言中与声母相拼时,一部分读u,如布瀑富户牡等,与普通话相同,但也有一部分发生变异,具体如下:①当ch ch sh r 与u相拼时,孟津、新安、偃师、宜阳等县区大多读u为[ ],如:表十二②当d t n l z c s zh ch sh r 与u相拼中,洛阳方言中的伊川、嵩县、汝阳、栾川(合峪);宜阳(白阳)多读u为ou,孟津、偃师个别读u为ou,l与u拼时,洛宁也读u为ou。

表十三③个别u韵母的字,如薄bù、báo俗、宿、粟、肃,洛阳方言中却读为bo、sü。

7、ü普通话单元音韵母ü,洛阳方言中除尖音与普通话不同外,其它基本一致,只有个别字应不同,如绿(~色),应读lǜ,不应读lù。

8、er普通话单韵母er,在普通话中只能自成音节,或构成儿化韵,洛阳方言中大部分仍读er,但在洛阳方言中有儿化过多现象,特别是洛阳市老城区的儿化现象尤为明显。

〈二〉复韵母的差异第一,前响复韵母的差异普通话中,前响复韵母有ai ao ei ou 四个,这四个韵母在洛阳方言中的读音基本和普通话一致,但也有一些差异。

1、开口度问题ai ao ei ou在四呼上都属于开口呼,开口度较大,声音比较响亮,所以又叫洪音,但在洛阳方言中,这四个复韵母在发音时,与普通话相比,普遍存在开口度较小,声音较弱的问题。

特别是洛阳方言,这种现象尤为严重。

2、零声母问题ai ao ei ou都可以构成零声母音节,当这四个韵母自成音节时,洛阳方言一般都在这些韵母前加上声母[γ],在普通话中是没有加任何声母成分的。

3、韵母ei①当声母f与ei相拼时,洛阳市、偃师、孟津、新安、伊川、宜阳、栾川等地多读ei为i,如:表十四②当声母l与ei相拼时,洛阳市、偃师、孟津、新安等地读ei为uei,即多加上了一个韵头u,如下列名字:表十五③还有一些字的读音要特别注意,它们和普通话发音有很大差异。

表十六4、韵母ou洛阳方言中,ou的韵母的发音大都和普通话一致,如走、狗、仇、楼等,但下列各字的读音和普通话读音存在差异。

表十七5、韵母ao普通话ao韵母和洛阳方言中的读音大体一致,只是下列个别字不同表十八第二,后响复韵母ia ua uo üe ie 的差异①韵母ia洛阳方言中,ia韵母的读音基本和普通话一样,如家、吓、压等,但洛宁话不一样,往往发ia为[i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