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历史人物评析
近代史人物评析
被称为“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护国将军蔡锷是我国近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
他在不足34年的短暂一生中领导云南辛亥起义并反袁护国,从而他的名字深深地镌刻在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史册上。
从蔡锷求学时务学堂到为护国而献身,前后恰好2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一瞬,但却是处在清末民初历史大变动的时期。
1897年,15岁的蔡锷考入湖南时务学堂,接受了梁启超、谭嗣同等人的维新派的教育,戊戌政变后辗转到日本留学,受到西学的熏陶。
1900年他回国参加自立军起义,事败,痛定思痛后,他坚定认为当时中国不缺奋笔疾呼的文人,但缺少训练有素的新式军人,遂决定弃文从武,重回日本。
蔡锷读书求学期间,正值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之时,也是中国仁人志士觉醒起来奋起救亡图存之时。
在这种时代感召下,蔡锷发愤攻读,上下求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爱国主义思想。
归国之后,蔡锷将其爱国主义思想付诸实践,在多个地域从事新军的编练和教育工作。
其所到之处,兢兢业业,严肃认真。
在英国武装入侵云南片马一带时,蔡锷为了培养新军将士为国家谋利益,为国民争幸福的责任感,他编写《曾胡治兵语录》作为对部队进行精神教育的材料。
在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时候,也就是护国运动中,蔡锷起到了引导的作用他决心以武力“为四万万人争人格”。
虽然在日本留学的时候可是袁世凯资助的,但在恩情与大义之间发生矛盾时,他还是选择了大义。
当他扛起护国运动的大旗,让袁世凯甚是震惊,因为他万万也没想到蔡锷会是反对他的第一人.在这次护国运动中,蔡锷将军率领的军顽强杀敌,丝毫没有贪生怕死之辈。
正是这时势造英雄,成就了我国历史上少有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其救国之志,爱国之情,由此显而易见。
综观他对国家的贡献,最突出的是主张建设完全统一国家,建立民主立宪制度,建立国家统一,强烈反对划疆而守、省自为谋,极力主张消除党见,惟贤是任,倡导以平近手法和谨慎态度廓清相沿已久之积弊,以实现民族平等,谋求强有力之中央政府,在国际社会中确占一席之地。
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传记及其评价
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传记及其评价1、《孙中山传》以丰富的史料为事础,记录了孙中山的一生活:“贫困的农家子”、在黑暗中探索、从“医人”到“医国”、创建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的创建、和宋庆龄的结合等。
孙中山结束了一个时代。
孙中山开创了一个时代。
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高度地评价了孙中山的一生。
他说“孙中山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强调纪念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
纪念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丰功伟绩”;“孙中山是一个谦虚的人。
从他注意研究中国历史情况和当前社会情况方面,又从他注意研究包括苏联在内的外国方面,知道他是很谦虚的。
”、“他全心全意地为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周恩来传》是2011年7月1日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英)迪克·威尔逊。
该书是由外国知名学者迪克·威尔逊撰写的周恩来传记,是周恩来传记中最全面、生动和畅销的版本之一。
该书作者自1960年第一次与周恩来见面后,便开始收集该书的写作材料,其中包括周恩来的同事们的广泛回忆及国内外可供查寻的文献资料。
周恩来同志50多年的革命生涯,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发展、壮大,同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同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
他毫无保留地把全部精力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在中国人民心中矗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我们缅怀周恩来同志,就是要永远铭记和认真学习周恩来同志的精神,使之不断发扬光大。
3、《曾国藩》是唐浩明所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作者经过多年潜心研究,结合史实,深刻形象地描述了曾国藩毁誉参半的人生历程,发人深思。
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
历史人物的现代评价
历史人物的现代评价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人物因其卓越的贡献与影响而被铭记。
然而,随着时代的演变,现代社会对这些历史人物的评价也在不断变化。
本文将探讨几位历史人物在现代的评价,以及这些评价如何反映当今社会的价值观与思想观念。
一、孔子:智慧的象征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其儒家思想在古代对中国社会的伦理道德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然而,在现代社会,孔子的评价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在传统的观念中,孔子被视为”至圣先师”,其主张的仁、义、礼、智等德行被广泛认可。
然而,随着全球化与个体主义思想的兴起,许多现代学者对孔子的某些观点提出了质疑。
例如,孔子的等级制度思想和对女性的传统角色定位在当今社会的性别平等观念下显得有些守旧。
尽管如此,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对人际关系的重视依然在现代教育和人际交往中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孔子被誉为教育的先驱,其提出的”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理念在现代教育系统中仍具有积极的影响。
二、拿破仑:要么崇拜要么诅咒拿破仑·波拿巴是法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
他在推动法国及欧洲的政治和社会变革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也因其战争与扩张政策被许多人所指责。
在现代,拿破仑的形象常常充满矛盾。
一方面,他被视为军事天才和现代法律体系的奠基人,他的《拿破仑法典》影响深远,许多国家的法律体系都受到其启发。
另一方面,拿破仑的侵略行为以及对个人权力的追求,使得他在一些国家被斥为独裁者。
现代人对拿破仑的评价更多地集中在对权力的理解与运用、领导力的特质以及战略思维上。
许多人认为,尽管他的方式充满争议,但他在塑造现代国家的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小觑。
三、玛丽·居里:科学的引领者玛丽·居里是科学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她的研究在放射性领域开辟了新的方向。
然而,现代对她的评价不仅仅局限于作为科学家的成就,更涉及到她在女性平权方面的影响。
现代社会对玛丽·居里的评价,除了科学贡献外,更多展现出她所代表的女性在科学领域的突破与坚持。
近代史人物评价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伤心史,肠断史,充满了血泪与屈辱。
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战败史、赔款史、割地史。
我们败于英国,败于法国,败于英法,败于日本,败于八国联军。
晚清权臣李鸿章,他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
李鸿章(182 3.2.15-1901.11.7),本名铜章,安徽合肥人。
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
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
道光二十七年(1847)中进士。
同时,受业曾国藩门下,讲求经世之学。
咸丰三年(1853)受命回籍办团练,多次领兵与太平军作战。
1863年和1864年他率淮军攻陷苏州、常州等地,和湘军一起镇压了太平天国。
60年代起,李鸿章积极筹建新式军事工业,仿造外国船、炮,开始从事“自强”的洋务事业。
1865年分别在上海和江宁(今江苏南京)创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和金陵机器制造局。
同年署理两江总督,1866年,继曾国藩署钦差大臣,专办镇压捻军事务。
次年,授湖广总督。
采取“就地圈围”、“坚壁清野”等战略,相继在山东、江苏间和直隶、山东间剿灭东、西捻军。
1870年,继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从此控制北洋达25年之久,并参与掌管清政府外交、军事、经济大权,成为清末最显赫的封疆大吏。
1898,李鸿章赴欧洲。
在俄国接受沙皇贿赂(此情节疑是日本伪造消息,存疑),与俄国签订了《中俄密约》。
《中俄密约》是沙俄以不正当手段诱迫清政府签订的彻头彻尾的强盗条约。
它的签订,使俄国不费一枪一弹,实际上把中国东北变成了俄国的势力范围。
这对于俄国将侵略矛头进一步伸向华北及长江流域,进一步对清政府施加影响,争夺远东霸权,具有重要意义。
李鸿章在1901年签定了卖国的《辛丑条约》。
1901年11月去世。
有人说"李鸿章是个好人.但是生不逢时,被推到了浪尖口,结果被人们骂为汉奸.这实在是千古大冤,西太后才是真正的幕后凶手 ",也有人说"李鸿章在历史上是个悲剧性的人物,他写的一手好字,是个大才子。
中西近代人物评析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第一位带头反抗西方殖民主义侵略的民族英雄,是言行一致的爱国者。
他领导的禁烟斗争,向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对鸦片烟毒的深恶痛绝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表明中华民族是一个不畏强暴的民族,揭开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
林则徐是一位以身许国的政治家,不但在侵略者面前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而且在遭受国内政敌陷害打击的时候,始终坚持爱国理念。
他一生清廉自好,恪尽职守,兴利除弊,锐意改革,发展经济、关注民生。
林则徐用心谋求兴国之道,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者。
他打破以“天朝”自居的妄自尊大和闭关锁国的保守思想,肯于了解外国情况,吸收和研究外部世界,最先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近代中国始终面临两大主题:一是抵御列强侵略,捍卫国家主权;二是推翻封建统治,寻求符合世界潮流的富强之道。
林则徐得到后人的尊敬和普遍赞誉,就在于他在认识和处理中国近代这两大历史主题上,走在了同时代人的前列。
今天我们纪念林则徐,就是要继承和发扬林则徐的爱国主义精神、改革进取精神和勤政为民的思想。
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背景下,他的主张思想在当时得不到实行林则徐用心谋求兴国之道,是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思想家,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者。
他十分注意了解和研究外部世界,最先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评价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近代中国始终面临两大主题:一是抵御列强侵略,捍卫国家主权;二是推翻封建统治,寻求符合世界潮流的富强之道。
林则徐享有崇高地位,得到后人的尊敬和普遍赞誉,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他在认识和处理中国近代这两大历史主题上,走在了同时代人的前列。
今天我们纪念林则徐,就是要继承和发扬林则徐的爱国主义精神、改革进取精神和勤政为民的思想。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睁眼看世界”并积极实践的第一人。
在他的指导下,建造中国第一艘轮船,开启近代制造业的先声;建立第一所兵工学堂,肇始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第一次翻译印刷西方书籍,不仅奠定了近代中国科技基础,而且极大地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安排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其中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清末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睁眼看世界”并积极实践的第一人。
大学生近现代历史人物评析
大学生近现代历史人物评析李鸿章“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在晚清政坛上纵横驰骋半个多世纪。
梁启超评价李鸿章“是为时势所造之英雄,非造时势之英雄”。
李鸿章虽然难以承载“英雄”桂冠,但为“时势所造”和影响时势进程则是不争的事实。
李鸿章活跃于政治舞台之日,正值晚清社会从传统向近代、从独立国家向半殖民地演化的过渡时代。
适逢其会的李鸿章也就成了“崛起于新旧两界线之中心的过渡时代”的过渡性人物。
时代造就了李鸿章,而李鸿章也以自己的言行在绚丽多彩的时代画卷上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
李鸿章的人生旅途,跨越道、咸、同、光四朝,出将入相,“坐镇北洋,遥执朝政”,涉及晚清几乎所有重大历史事件。
他身为清朝“柱石重臣”,植根于封建主义而又倾向资本主义,忠实于传统营垒而又颇具改革精神,所言所行,往往新旧纷呈,中西杂糅,内则“开拓”与“因循”毕具,外则抗争与妥协并存,因而有时是顺乎时代潮流,有时又是阻挡历史车轮。
李鸿章以儒生起家军旅,凭借编练淮军镇压太平天国、“削平大难”而“早膺疆寄,晋赞纶扉”。
太平天国的农民群众企图用火和剑来变革现存的清朝统治秩序,把“通天下皆一式”的天堂在现世、在中国建立起来。
尽管他们所憧憬的“通天下皆一式”的天堂实际上只能给自己套上一副带有光环的封建枷锁,但他们反对“鹰鹯遍野,豺狼噬人”、内则残民以逞、外则丧权辱国的清朝统治,无疑是顺乎时代潮流的正义之举。
李鸿章维护腐朽的清朝统治,镇压太平天国,用农民的鲜血染红自己的顶戴花翎,自然是逆时代潮流而动,罪无可赦。
李鸿章堪称洋务运动的首脑和旗帜。
洋务运动是时代的产物,是对外国殖民侵背。
他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处于“数千年未有之变局”,遇到“数千年未有之强敌”,大清帝国“厝火积薪,可危实甚”,因而主张“识时务者当知所变计耳”,绝不应昏睡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不思振作。
为此,他提出必须向西方学习,举办洋务新政,以求“自强”、“自立”。
他斥守旧而不避“人君”,为“自强”而力倡变法,主张以儒家伦教为原本,辅之以西方富强之术。
近现代历史人物评析
一.试以具体事例,谈谈评析历史人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遵循时代背景评析历史人物任何历史人物,归根结底,总是时代的产儿,总是和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联系的。
因此,我们研究历史人物的出现、评价其历史地位时,不能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去评价,更不能用现在的标准去苛求,面是应该将其置于特定的历史范围内,在弄清当时的社会发展向人们提出了什么样的亟待解决的历史任务的基础上,才能做到恰如其分地评价。
如对李鸿章,人们诟病最多的是他对太平天国运动的镇压和外交上的妥协退让,因此被冠以“镇压农民起义的侩子手”和“卖国贼”的名号。
但就第一个称号而言,在当时,作为一个浸淫于儒家经典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忠孝是他们的必修课,忠君是他们必须遵守的大节,因此当农民起义爆发时,他们就应该义不容辞地去镇压。
不仅李鸿章这样,连我们敬为英雄的岳飞、林则徐一样也镇压过农民起义。
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们镇压农民起义就是正确的,我们应当理解,这是封建社会时期,地主阶级受儒家思想影响所体现出的一个共性,不是李鸿章的个人品性决定的。
2.阶级原则一个人,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不仅仅只是个人的天赋,而且和这些个人所拥有的权力、所处的地位有直接关系。
历史证明,谁处在决定国家、民族命运的关键地位,只要想有所作为——不管是好是坏——都可以直接影响乃至决定当时历史发展进程的快慢。
处在特殊位置上的个别人物,在他权力所及的范围内,在造就他的社会关系所允许的限度里,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改变历史的面貌,给历史发展以深刻的影响。
人们在创造历史时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但也要受历史条件、阶级关系的制约。
历史上的斗争最终是由阶级利益的冲突引起的,个人从事历史活动的动机最终是由阶级利益所决定的,因而历史人物不能对一切事件负责任。
例如,朱元璋刚开始起义反元时,代表的是农民阶级的利益,但是后来他登基做了皇帝,就发生了转变,开始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对他的评价也应分时期进行。
3.防止以偏概全,坚持客观原则对历史人物的评估要一分为二,全面客观,每一个历史人物都是个复杂的结合体,都有他的功与过,我们应当克服英雄史观或是全盘否定的观点。
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传记及其评价
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传记及其评价前言在中国的近现代历史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以其卓越的才能和杰出的贡献为世人瞩目。
本文将就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几位重要人物进行传记和评价,探讨他们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影响。
一、孙中山(1866-1925)1. 传记孙中山,字逸仙,祖籍广东,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杰出政治家和革命家。
他以其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者而闻名于世。
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和理念对中国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2. 评价•孙中山的民主主义思想对中国影响深远。
他主张建立民主的政治制度,提倡平等、自由、博爱的社会价值观,为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孙中山积极推动现代化建设。
他倡导科学、民主和现代化的思想,提出了“三民主义”理论,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树立了目标。
•孙中山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先驱。
他致力于统一中国,提出“推翻满清,恢复中华”的口号,为中国的民族独立和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毛泽东(1893-1976)1. 传记毛泽东,字润之,祖籍湖南,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近代史上的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领导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重大决策,并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2. 评价•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赢得了中国革命。
他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为中国的革命事业提供了思想指导和组织保障。
•毛泽东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策略。
这种策略使得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地区建立了坚实的根据地,为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毛泽东的错误决策也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例如,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他的错误判断和决策,导致了数以百万计的人口死亡和社会动荡,这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中的重大灾难。
三、邓小平(1904-1997)1. 传记邓小平,祖籍广东,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杰出政治家和改革家。
他是改革开放的主要倡导者和推动者,通过实施一系列的经济和政治改革,使中国踏上现代化的道路。
2. 评价•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近代史人物评价800字
中国近代史人物评价800字中国近代史上涌现了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在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下我将从不同角度对几位中国近代史人物进行评价。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发起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帝制,开创了中国近代史的新纪元。
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思想,倡导国民革命,致力于推翻封建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
他的思想和行动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民主革命的伟大领袖”。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建人之一,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杰出领导人。
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
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如农村包围城市、武装斗争、群众路线等,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毛泽东的一些政策和措施也存在一些争议,他的领导风格和决策在历史上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蒋介石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领袖。
他领导国民党进行北伐战争,统一了中国大部分领土。
然而,蒋介石在抗日战争中的一些决策和行动备受争议,他的内战策略以及对共产党的镇压等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尽管如此,蒋介石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仍然不可忽视,他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国家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以上是对中国近代史上几位重要人物的评价。
这些人物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们的思想和行动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当然,对于这些人物的评价,也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争议,需要我们在研究和讨论中进行深入思考。
研讨一个近现代史人物
对现代中国政治的影响
1
最后,孙中山的思想和事业也 对现代中国政治的国际关系产
生了重要影响
2
他倡导国际友好和平等,反对 霸权和强权,这种思想对于现 代中国政治的国际关系具有重
要的指导意义
3
在现代中国政治中,坚持独立 自主的外交政策,推动国际友 好和平等,成为了重要的外交
目标
对世界政治的 影响
对世界政治的影响
最后,孙中山的思想和事业也对世界各国社会的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思想和行动对于世界各国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 动作用。在世界各国社会中,文化的发展成为了促进社会多元化和包容性的重要力量
对现代中国青 年的影响
对现代中国青年的影响
孙中山的思想和事业对现代中国青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理念激发了青年们的爱国情感和民主意识,促 使他们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和改革事业
反清立兴 中会,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
02
此后,他积极组织反清起义,推动民 主革命运动
03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成立中国同盟 会,提出了"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
成为民主革命的一面旗帜
中华民国成立 与北伐战争
中华民国成立与北伐战争
01.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次年建立中华民国。他提出一系 列改革政策,包括废除封建制度、发展实业、普及教育、改革司法等,推动了中国的现 代化进程
最后,孙中山的思想和事业还影响了世界各国青年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他的思想和行动传达了一种爱国主义、奋斗精神和创新精神, 这些价值观和人生观对于世界各国青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世界各国青年中,这些价值观和人生观成为了激励他们积极向上、 追求梦想、服务社会的重要力量
近代历史人物评价1500字
近代历史人物评价1500字历史告诉我们没有这些功勋的人就没有新中国,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近代历史人物评价1500字,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近代历史人物评价1孙中山作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创造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功绩,大大地推进了中国民主化进程,但人无完人,对于孙中山的功过评价一直以来都是人们谈论的焦点。
下面就让我来谈谈我的看法:一、果断让位,牺牲小我,保存革命实力1911年的武昌起义,实际上是革命党人策动清庭驻汉新军举行的一次武装暴动。
武装起义的胜利震惊全国,南方各省军政要员在革命党人影响下纷纷宣告独立,促进了革命形势迅猛发展,满清统治岌岌可危。
1912年元旦,孙中山从日本回国,在各省代表的拥戴下于南京就职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宣告成立,建立起全新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敲响了统治旧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的丧钟,辛亥革命成功了。
但当此时,腐朽没落的满清皇朝仍在北京苟延残喘,大军阀袁世凯任清朝庭总理大臣要职,手握军政大权,威胁革命政权的生存。
时隔不久,就发生了南北对话,在袁世凯公开答应“逼清帝退位”和“绝对赞成共和”的条件下,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之职,让位于袁世凯,致使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夺。
单从这个历史事件来看,孙中山之让位于袁世凯,是导致袁世凯窃国、革命政权旁落、共和制度倒退的起始成因,但我们再来考虑当时历史背景就不难发现,当时袁世凯手握军权,还有强大的帝国主义的支持,若此时当即与袁世凯翻脸,即使有各个省份的“革命党”(据我看来很多都还对革命持有观望态度,摇摆不定)的支持,也好比以卵击石,难以取胜。
不仅仅在军事、政治、经济上远远孙中山落后于袁世凯,就连人民群众都对国事漠不关心,抱有无所谓的态度,存在维护旧有制度的心理。
这也是旧中国文化程度普遍低下的诟病。
试想:在这个大环境下,仅仅凭弱小的革命力量怎么能够对抗强大的袁世凯?由此看来,让位于袁世凯不仅仅是缓兵之计,更是保存革命力量的重大决策。
中国近现代史历史人物评传
中国近现代史历史人物评传第一篇:中国近现代史历史人物评传中国近现代史历史人物评传——陈独秀陈独秀(1879-1942),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
我很崇拜他,这是我写他的原因。
当然赫赫人物,我不敢妄作评论,所以其中内容若有是不符合大众观点,那就权当小子谬言。
观其一生,辉煌过,败落过。
可谓之坎坷波折,大起大落,显一大人杰之气魄,当今历史评价大多有这种观点:早期有功,中期有错,后期变坏。
对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历史而言,这是可能是对的。
但是我认为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绝不能相对于某个历史时期而言,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认为陈独秀有功无过,在那个年代一直是一个先驱者,是一个真正的领袖。
下面请听小子道来。
功在哪里?这里所说的早期主要是指陈独秀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到1926年党的十二月会议之前这10余年时间里,他的主要功绩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他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投身于新文化运动,从而掀起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并为马克思主义传播扫清了道路;其二,积极投身并领导了“五四”爱国运动。
其三,在三次论战中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斗士,而且还亲自领导了其中两次论战,为传播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其四,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史称“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其五,从党的“一大”到“五大”,一直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为党的组织建设与理论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是陈独秀最辉煌的时期,也是他对中国做出的贡献。
而世人对于陈独秀的过或错,有着这样大体的结论,即三大原因其一,1926年12月召开的党中央会议上他提出了一条放弃对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合作)、反对农民运动乃至对武装斗争领导权;其二,反对李立三“毕其功于一役”的全国大暴动计划,反对在中东路问题上提出“保卫苏联”的口号;其三,开除党籍后他参加了并成为一时的领导人。
以上这些都是陈独秀一直以来受到历史不公平待遇的原因。
然而这三个原因经历史证明陈独秀是无辜的,当时作为最高领导人,他只不过是执行了国际上的决策,他并没有办法去反对,革命失败后,他只是做了斯大林的代罪羔羊。
近现代历史人物评价
近现代历史人物评价
毛泽东是中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
和理论家。
他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领导新
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20c中国历史的第二次巨变。
他领导了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虽然他在文革中
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
他的
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他为我们党和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新
中国的成立以及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孙中山毕生致力于中国民主革命事业,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他为中华名
族的解放和振兴,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尽管孙中山也有种种缺点,但是,作为站在时代潮流前面,领导中国人民结束旧时代、开拓新时代的伟大革命家,他将永远为人们所铭记。
邓小平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贡献。
他始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为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林则徐,福建候官人。
早年家境贫寒,受过良好的教育。
嘉庆十六年赐进士。
在为官40年中,他“经世自励”,廉洁奉公;又重视水利事业,救灾赈民。
他最大的功绩是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指挥了抗英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的尊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和爱国者。
同时,他编译《四洲志》等外文书籍、资料,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和研究西方的风气,是中国近代维新思想的先驱。
1000字中国近代历史人物评价
1000字中国近代历史人物评价1000字中国近代历史人物评价1. 毛泽东毛泽东是中国现代史上最具有争议性的人物之一。
他被一些人视为具有伟大历史功绩的英雄,而被另一些人批评为无情专制、政治家犯错的罪魁祸首。
人们对毛泽东的评价,往往取决于不同的政治立场和历史背景。
在毛泽东执政期间,尽管中国经济和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在文化大革命中,数百万人被逮捕、被打、被折磨,这种暴力行为对中国人民的影响是深远的。
2. 孙中山孙中山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之一,他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杰出领袖。
孙中山的主张是“三民主义”,即“民族独立、民主政治、人民生计”。
孙中山的思想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亚洲和世界各国都产生了影响。
孙中山的志向和品格使他成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和人物。
3. 钟南山钟南山是中国的医学家,也是中国抗击新冠疫情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在面对疫情时积极行动,挺身而出,带领着中国的医疗团队,为中国人民和全球人民提供了宝贵的帮助和支持。
他的行为和态度展现了一个伟大的公民和医学家的品质,为全球疫情的应对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4. 周恩来周恩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代领导人之一,他在中国文化革命和改革开放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一位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政治家,周恩来的思想和行为一直被世人所尊重和崇敬。
周恩来有很高的道德标准,他注重人民利益,懂得在政治和外交中保持平衡。
他的领导风格和理念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的。
5. 李嘉诚李嘉诚是一位香港商人,在现代中国商业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他在中国香港的投资和经济发展上贡献巨大,其商业帝国产生了重要的社会经济影响。
李嘉诚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实干精神的企业家,也是一个社会公益活动家。
他积极参与慈善和教育事业,关心港人的民生和社会福利。
李嘉诚在香港社会有着良好的声誉和影响力,其正直、执着、勇敢的品格也为年轻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6. 文化名人中国近代的文化名人数不胜数,不过其中最著名的要数鲁迅和茅盾两位文学巨匠。
中国近代史人物评价500字
中国近代史人物评价(500字)
中国近代史是一段充满苦难和抗争的历史,其中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人物。
以下是对其中一位人物的评价。
这位人物的名字叫做孙中山,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人物之一,被尊称为“国父”。
孙中山出生于1866年,逝世于1925年,他的一生都在为中国的独立和富强而奋斗。
孙中山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具有远大的眼光和卓越的领导才能。
他看到了中国的落后和受欺凌的现实,提出了“三民主义”的思想,即民族、民权、民生,为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他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使中国走向了现代化的道路。
此外,孙中山还具有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德。
他不畏强权,不惧困难,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理念。
他热爱祖国,关心人民,为了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利益。
他的品德和行为深深地影响了周围的人,也激励了后人的奋斗和拼搏。
当然,孙中山也有他的不足之处。
例如,他对北洋军阀的妥协和合作,导致辛亥革命的成果被窃取。
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他的思想和精神仍然是中国人民的重要财富。
总的来说,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人物之一,他的思想和精神是中国人民的重要财富。
我们应该铭记他的历史功绩和精神风貌,继承和发扬他的思想和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近代史人物评价500字
近代史人物评价500字近代历史涌现了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以自己的思想、行动和奉献为人类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以下是我对近代史几位重要人物的评价。
第一位是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
他是18世纪启蒙运动的重要思想家和政治哲学家。
他提出了社会契约论,主张人民作为主体参与国家政治。
他的著作《社会契约论》对后来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时,他还强调了自然状态下的人类本性是善良的,但是受到社会环境的腐化而变坏。
他的思想对社会进步和政治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二位是伏尔泰(Voltaire)。
他是法国启蒙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一位思想家、哲学家和作家。
伏尔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言论自由。
他的著名论文《论宗教的通情达理与基督教的残暴》揭露了基督教的教权主义和宗教迫害。
他提倡宽容、人权和科学精神,对后来的民主政治、人权保护和科学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三位是马克思(Karl Marx)。
作为近代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之一,马克思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斗争理论。
他认为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资本主义社会不可避免地演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他的著作《资本论》和《共产党宣言》被视为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的思想对于解放被压迫阶级、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四位是甘地(Mahatma Gandhi)。
作为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他采用了非暴力抵抗的策略,成功实现了印度脱离英国殖民统治。
甘地强调和平、亲和力和非暴力原则,他鼓励民众通过非暴力手段争取权益。
他的人格魅力和坚定的信念赢得了广大印度民众的支持,同时也给予了其他国家争取自由和正义的示范。
以上提到的几位近代史人物都在不同领域发挥了杰出的作用。
他们的思想和行动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对实现社会公正、平等和民主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他们的思想和精神将继续激励着后来的一代继续前行。
近代史人物评析
近代史人物评析——小议胡适之胡适,字适之,中国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
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是中国现代自由主义的先驱。
他名字中的“适”字取自当时盛行的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典故,这也可以看出他是实用主义的忠实信徒。
胡适曾有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认真做事,严肃做人。
胡适是个学识渊博的学者,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均有不小的造诣。
他批判儒家而信奉法家,将红学研究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北大等高校教学多年,任何人都无法否认他在学术方面取得的成就。
虽然他的一生都与中国最高的权力中心关系十分密切,然而我认为,他终究是一个知识分子,而不是政治家。
胡适终生是一个“问题派”,他主张一点一滴的社会改良。
而改良之道,他寄了很大的希望在政府身上,更重要的是,他赞同知识分子应该积极加入政府,参与实际的政治操作。
而且,他以政府的“诤友”自居,表示愿“为国家做一个诤臣,为政府做一个诤友”。
胡适在《新月》上的人权学说,确实有开启一代雄音之功。
然而反对者如鲁迅,则认为知识分子这一角色是与政治权力无缘的,而且必须以独立人的身份批评权力。
鲁迅对胡适的批评,便主要集中在胡适与权力过于接近,甚至站在权力的立场说话这一点上。
感情方面,胡适与妻子是包办成婚,几十年来胡适虽然有几个红颜知己,也曾考虑过离婚,然而终究是举案齐眉,白头到老了。
或许是时代所限,或许是命运所拘,胡适的女儿早夭,长子旅居国外,次子在文革中自尽,而他本人也因突发心脏病去世,实在令人叹惋。
胡适此人,一言难尽。
但他的思想会一直传承下去,大概正如毛子水先生为他写的墓志铭:这个为学术和文化的进步,为思想和言论的自由,为民族的尊荣,为人类的幸福而苦心焦思,敝精劳神以致身死的人,现在在这里安息了!我们相信形骸终要化灭,陵谷也会变易,但现在墓中这位哲人所给予世界的光明,将永远存在。
评析中国近现代史人物
评析中国近现代史人物评析中国近现代史人物——曾国藩摘要: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的风云人物,是中国近代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同时,曾国藩在中国近代史上又是颇有争议的人物。
本文通过对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发起洋务运动这两件事,从正反两面总结评价了曾国藩的历史功过和历史作用。
首先,我们可以从太平天国运动中对曾国藩进行评析。
太平天国极大地冲击了整个封建统治秩序。
第二,太平天国虽然在形式上没有超出旧式农民起义的框框,却显露出资本主义近代化的趋向,洪仁歼提出资本主义性质的《资政新篇),主张发展近代工商业和交通业。
虽然它只是部分人心中的蓝图,但至少也反映一种趋向,而且太平军在吴淞、苏州等地建立了工厂。
世界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历史潮流冲击着中国,在太平天国里也激起了资本主义近代化趋向的涟漪。
太平天国的近代化趋向对当时兴起的洋务运动是有影响的第三,太平军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
太平天国不仅敢于反抗清王朝,也敢于反抗船坚炮利的外国侵略者,一百多年来,这种精神鼓舞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志。
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曾国藩镇压了作出这些功绩的太平天国,当然是有罪的。
但也不能把曾国藩的罪过扩大化。
曾国藩作为清政府的督抚不能自主,这同林则徐、左宗棠等镇压农民起义无区别。
再者,太平天国运动有其本质的致命弱点。
第一,太平天国没有给农民带来解放,只是换了某种名义把农民仍旧束缚在封建剥削制度下。
第二,太平天国也没有使农民得到政治上的自由,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农民政权。
第三,太平天国也没代表或建立新的生产关系第四,太平天国不加分析地反对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对当时和后世社会都产生了不良影响而正是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湘军实现了中国重新统一与重建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历史任务。
因此,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曾国藩是功大于过的。
其次,在洋务运动中,曾国藩发挥着一个极其重要的作用,他是积极的倡导者,甚至被誉为洋务运动的领袖,同时也是热情的实践者。
《近现代历史人物评析》
1、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试以这些原则评价一个人。
历史人物,对于历史发展的具体进程始终起着一定的作用。
在评价历史人物的问题上,常常存在这样一些错误的作法,如:对历史人物不是进行客观地、历史地分析,还历史人物以本来面目;对历史人物不作具体地、本质地分析,而只抓住一个方面。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是社会历史观中的重要问题,在评价历史人物时,我们就是要依据历史的、时代的特点,对其在历史上的作用进行实事求是的、全面的、历史的分析,这就要求我们正确把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尺度和原则。
首先,要根据历史主义原则。
所谓的历史主义原则,即是指在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一定要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和具体环境下,要具体分析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情况,实事求是地加以历史的、全面的考察。
既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而对历史人物过分苛求,也不能离开当时的历史条件,也不能仅仅用现代人的眼光去看待历史人物,甚至按照自己的好恶、政治需要去任意贬低或者任意拔高历史人物。
历史主义强调历史的客观性,要求如实反映历史人物与当时条件的关系,坚持客观主义的标准,反对主观主义的标准。
历史人物是绝对不可能超越他本身的生活的历史条件,完成他所承担不了的历史任务的。
所以,对他们的功过的评价,只能放在历史的、时代的天平上,给予公平的褒贬。
再次,应根据阶级分析原则。
在阶级社会中,任何历史人物都是一定阶级的代表,其历史活动都具有阶级的局限性。
历史人物由于他们所代表阶级面临的任务不同,在一定阶级社会中所处的政治地位不同,以及所处的具体阶级斗争状况的不同,他们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性质、大小是有不同的。
因此,要求历史人物同他所代表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评价。
要考察其历史活动所代表的阶级利益,所从属的阶级在当时所处的地位,以及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
在阶级社会中,阶级关系是十分复杂的,进行阶级分析是要对历史人物在各个阶级相互关系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在本阶级内部的相互关系中所起的作用等等,都应具体考察。
评析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评析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汉代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曾经说过:“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意思是说~数千年的历史舞台上~显赫一时的人数不胜数~但是历史无情~“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只有那些卓越非凡的人才能遗泽后世~名垂青史。
然而~历史的本性在于真实~历史的进程也是无数人物合力推动的结果。
因此~拨开笼罩在历史人物身上的各种迷雾~用正确的方法再现其真实面貌~用发展的眼光评判其功过是非~于历史有“正本清源”之功~于今天有“经世致用”之益。
一(历史人物评价的标准和原则1.评价历史人物~首先必须还历史的本来面目,历史性、辩证性原则,。
研究历史的前提必须是历史的真实~要讲求实事求是~要树立正确的唯物史观~坚持辩证的观点~应用两点论~做到一分为二。
当下~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尤其是对有争议的人物进行评价容易出现如下几种认识上的偏差。
第一种是难以脱离“非此即彼”的思维底色。
这种评价观认为历史人物的价值“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对“好人”~穷尽赞誉之词~认定其一好百好~甚至是文过饰非~掩盖其错误与不足,对“坏人”~大都恶评如潮~认定其一错百错~甚至是妄自揣测~忽略其成就与贡献。
例如在对孔子评价时~认为其儒家学说是五千年的国学经典~应该大行其道~甚至称应该“独尊儒术”~将其作为国家核心价值取向。
这种评价很明显忽略了儒家学说中存在的保守性、片面性和务虚性。
又例如在对直系军阀头目吴佩孚评价时~认定其是镇压革命的刽子手~穷兵黩武的祸国者~却看不到他在抗日战争爆发后断然拒绝日本人要其出任“华北王”时所体现出的民族气节。
这些都是将历史人物绝对化、脸谱化的表现~事实上是一种不健康、不科学的评价观。
第二种是脱离历史背景~以今天的标准去评价历史人物。
例如历史上对秦始皇的评论褒贬不一~主张“贬”的评价认为秦始皇代表的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其维护王朝统治是以对劳苦大众的压迫为基础的~“焚书坑儒” 甚至称得上是历史的倒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试以具体事例,谈谈评析历史人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遵循时代背景评析历史人物
任何历史人物,归根结底,总是时代的产儿,总是和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联系的。
因此,我们研究历史人物的出现、评价其历史地位时,不能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去评价,更不能用现在的标准去苛求,面是应该将其置于特定的历史范围内,在弄清当时的社会发展向人们提出了什么样的亟待解决的历史任务的基础上,才能做到恰如其分地评价。
如对李鸿章,人们诟病最多的是他对太平天国运动的镇压和外交上的妥协退让,因此被冠以“镇压农民起义的侩子手”和“卖国贼”的名号。
但就第一个称号而言,在当时,作为一个浸淫于儒家经典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忠孝是他们的必修课,忠君是他们必须遵守的大节,因此当农民起义爆发时,他们就应该义不容辞地去镇压。
不仅李鸿章这样,连我们敬为英雄的岳飞、林则徐一样也镇压过农民起义。
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们镇压农民起义就是正确的,我们应当理解,这是封建社会时期,地主阶级受儒家思想影响所体现出的一个共性,不是李鸿章的个人品性决定的。
2.阶级原则
一个人,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不仅仅只是个人的天赋,而且和这些个人所拥有的权力、所处的地位有直接关系。
历史证明,谁处在决定国家、民族命运的关键地位,只要想有所作为——不管是好是坏——都可以直接影响乃至决定当时历史发展进程的快慢。
处在特殊位置上的个别人物,在他权力所及的范围内,在造就他的社会关系所允许的限度里,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改变历史的面貌,给历史发展以深刻的影响。
人们在创造历史时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但也要受历史条件、阶级关系的制约。
历史上的斗争最终是由阶级利益的冲突引起的,个人从事历史活动的动机最终是由阶级利益所决定的,因而历史人物不能对一切事件负责任。
例如,朱元璋刚开始起义反元时,代表的是农民阶级的利益,但是后来他登基做了皇帝,就发生了转变,开始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对他的评价也应分时期进行。
3.防止以偏概全,坚持客观原则
对历史人物的评估要一分为二,全面客观,每一个历史人物都是个复杂的结合体,都有他的功与过,我们应当克服英雄史观或是全盘否定的观点。
如对于李鸿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我们不追究他的道德责任,但他延缓了腐朽的清朝统治,不自觉地阻碍了历史的进步。
对于他在洋务运动中的贡献,因以肯定为多。
尽管洋务运动最终失败了,但它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经济、军事、教育的近代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来资本主义的侵略,对后世进一步向西方学习也有引导和借鉴作用。
在外交上,与同时代人相比,他的外交才能无疑是杰出的,但他过分相信“以夷制夷”的策略,殊不知帝国主义都是一丘之貉,最终导致甲午战争准备不足,战场节节失利。
失利以后,他又凭借着自己的外交才能,在谈判桌最大限度地维护中国利益,从这个角度说,他是爱国的,而不是卖国贼。
4.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问题
要注意动机与效果的对立统一关系,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有时是不一致的,不能简单的根据主观动机的好坏对一个人表示肯定或否定,更为重要的是要看客
观效果如何,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历史的发展。
隋朝的隋炀帝杨广为了游玩,耗费巨资开凿了大运河,却促进了南北的交通,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
这样,对隋炀帝的评价,就要客观的去分析。
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1、分时期评价
人具有可变性,因此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要实事求是的加以变化。
北洋军阀时期有一个人叫杨度,他辛亥革命前主张君主立宪,辛亥革命后依附袁世凯,鼓吹君主制。
晚年时他的政治思想又发生了变化,拥护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并曾经设法营救被捕的李大钊,1929年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对这样一个思想立场不断发生变化的人物,就不能完全否定或肯定,而应该实事求是分期评价。
2、分方面评价
对一个人的评价可以包括许多方面,例如政治、思想、文化艺术等等,一个人不一定在每个方面都有突出的成绩,对他们进行评价时也就有必要分方面进行。
北宋时期有个皇帝宋徽宗对国家管理这一正业做的一塌糊涂,但他却对书画收藏十分热衷,当皇帝不能算为民造福的好皇帝,但却可以堪称有造诣的艺术家。
类似于宋徽宗,明朝又出了一位明熹宗,同样不理政事,却嗜好做一个木匠,乐此不疲。
类似这样的人物是应当被基本否定的,因为他们的主要职责没有担负好,但他们一些小的成就也不容忽视。
3.比较分析
对一个人的评析也可以从与其他历史人物的比较中,获得新的认识。
不管是横向或是纵向,从不同的维度比较分析的方法更能突显人物个性与功过,更能全面认识历史人物。
如“康乾盛世”作为古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最后一个高峰,恰恰也是其走向衰落的转折点。
如果站在世界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处于这一历史转折期间的康熙,我们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总之,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注意的方面有很多,在这里只谈及了一小部分。
但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客观、全面、公正、严谨,这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变的。
历史在不断的进步,社会在不断的发展,更多的历史人物会出现,对他们的评价也会更加的完善。
二.试论述评析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历史人物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他是所处时代的突出代表。
他们的活动对当时社会和历史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根据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其天赋、性格、心理、意志、品质等个人素质对当时人民和社会的影响两个方面去考察,应将之分为四种情况:第一种是伟人,他们的活动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也符合当时人民的要求,同时各方面修养都很高;第二种是历史的功臣,他们虽然个人素质欠佳,对当时人民造成了一定的苦难,但他们的活动客观上对历史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抹杀的作用;第三种是历史的小丑,他们虽然个人具有很高的天赋、品质、修养、志向,但他们成为反动势力的帮凶,阻碍了社会的发展,成为时代的牺牲品和历史的小丑;第四种是历史的罪人,他们个人素质很差,他们的所作所为既违背当时人民群众的愿望,又阻碍了历史的发展。
在论述评析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的现实意
义和价值时,我们更多的需要汲取前两者的长处,而已后两者来警戒自己。
1.更全面地了解历史
当我们论及评价历史人物时,思考到任何历史人物,归根结底,总是时代的产儿,总是和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联系的。
因此,在将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范围内评析历史人物的同时,我们也可以反之,从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学习中,不难从众多同一时期历史人物的共同特点出发,了解他们当时当地的想法,窥探当时的时代背景,中国国运的兴衰和各种社会潮流的发展。
例如研究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历史人物时,如这一时期,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先进知识分子的共同特点并结合他们的时代,我们更可以直面当时的环境:袁世凯复辟帝制,日本提出二十一条,中国社会处于深重的内忧外患之中,现实的教训引起了当年追随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思考,不少当年叱咤风云的先进人物在思想上倒退了,竭力提倡封建道德和尊孔读经的旧文化,鼓吹复古思想。
还有人宣扬迷信,阻碍民众的觉醒和社会的进步。
这种局面激起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专制的强烈愤恨,使他们深深感到虽然有了宪法、国会,但是必须重新寻求一条解决中国问题的道路和方案。
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一部分激进的知识分子直面现实,提出了开展广泛的“改造国民性”运动的政治主张。
他们认为,要在中国实现民主共和政治,必须首先从思想启蒙着手,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取代封建主义思想,于是,这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不再热衷于政党政治活动,转向展开唤起民众的思想启蒙活动。
2.读史使人明智,为往圣继绝学
读历史人物也可以吸取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把握和理解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价值。
历史人物的实践活动也必然包括具有合规律性的一面,同时也具有合目的性的一面虽然探索人的活动必然受到规律的制约,通过研究历史人物的活动去探求规律是完全必要的,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毕竟不同于自然规律,只看到历史人物如何被动地顺应潮流,而看不到历史人物积极主动参与历史规律创造的一面。
学习历史人物的现实意义是使人明智。
评析历史人物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知识的素质,还可以提高个人的修养,增长人的智慧,我想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简单地说学习历史人物,可以丰富阅历汲取经验,我们可以参考历史人物在困境下崛起的斗志,在顺境中坚守的情操,用他们的思维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对自己做人处事,对自己的素质发展和能力提高都是非常必要的。
3.历史人物对领导人的参考借鉴意义
学习历史和历史人物对每个人都有用。
但是这种学习对每个人的作用有大小之分。
领导者学历史作用比普通人作用更大,这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普通人学历史也是有一定的作用的,鉴古识今,少走弯路,这是有很强现实意义的。
不少历史人物可以成为现在领导人们的楷模,如在处理外交、民生问题等方面,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总是有所收获的。
领导人学习历史人物更能扩大这种影响力,结合现实环境,可以引领这个国家和民族走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