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教科版高一物理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完整版)教科版高一物理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完整版)教科版高一物理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教科版高一物理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授课教师王冬梅

一、说明:本学期继续使用教科版《必修二》,共五章,分别为第一章《抛体运动》、第二章《匀速圆周运动》、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和第五章《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二、教学目标:本学期完成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以平抛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为例,研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和规律;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及其在天体运动中的应用;功和能的概念,以及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2. 方法目标:学会运动合成和分解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体会万有引力定律发现过程中的思路和方法。

3.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能量的观点和守恒的观点来处理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抛体运动》可分为两个单元:

第一单元第一节,讲述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和曲线运动的特点

第二单元第二节、第三节,讲述研究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并用这个方法具体研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这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内容.

第二章匀速圆周运动可分为两个单元:

第一单元第一节、第二节,讲述匀速圆周运动的描述方法和基本规律.

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以及离心现象.

第二单元第三节、第四节,讲述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章可分为三个单元:

第一单元第一节,学习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描述的有关知识.

第二单元第二节和第三节,学习万有引力定律的知识.

第三单元第四节,学习万有引力定律在天体运动中的有关知识.

第四章《机械能》可分为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第一节和第二节,讲述功和功率。

第二单元第三、四、五节,讲述动能和动能定理、重力势能。

第三单元第六、七节,讲述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第五章《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只有一个单元,即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四、教学进度表:

教学进度周计划安排表

周次日期

1 2.21-2.27曲线运动及习题课

2 2.28-3.06运动的合成及分解、平抛运动

3 3.07-3.13平抛运动及习题课

4 3.14-3.20第一章测试及讲解

5 3.21-3.27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

6 3.28-4.03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及习题课

7 4.04-4.10圆周运动部分练习及单元测试

8 4.11-4.17天体运动及万有引力定律

9 4.18-4.24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及习题课期中复习

10 4.25-5.01期中考试

11 5.02-5.08功、功率及习题课

12 5.09-5.15势能、动能、动能定理

13 5.16-5.22动能定理习题课

14 5.23-5.29机械能守恒定律、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15 5.30-6.05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16 6.06-6.12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

17 6.13-6.19电场、电场强度和电场线、电势差及习题课

18 6.20-6.26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容器和电容

19 6.27-7.03静电的利用及危害及静电场单元检测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物理.docx

图1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四川省什邡中学高一物理 《力》单元检测题 命题人: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以下题目所给出的四个答案中,有一个或多个是正确的,每题4分,共48分) 1.一物体静止在斜面上,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体受斜面的作用力,垂直斜面向上 B .物体所受重力可分解为平行于斜面的下滑力和对斜面的正压力 C .只要物体不滑动,它受的摩擦力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减小 D .一旦物体沿斜面下滑,它所受的摩擦力将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减小 2.如图1所示,传送带向上匀速运动,将一木块轻轻放在倾斜的传送带上.则关于木块受 到的摩擦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木块所受的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上 B .木块所受的合力有可能为零 C .此时木块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D .木块所受的摩擦力方向有可能沿传送带向下 3.如图2所示,一倾斜木板上放一物体,当板的倾角θ逐渐增大 时,物体始终保持静止,则物体所受 ( ) A .支持力变大 B .摩擦力变大 C .合外力恒为零 D .合外力变大 4. 用绳AC 和BC 吊起一重物处于静止状态,如图3所示. 若AC 能承 受的最大拉力为150 N ,BC 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5 N ,那么,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 ) A .当重物的重力为150 N 时,AC 、BC 都不断,AC 拉力比BC 拉力大 B .当重物的重力为150 N 时,A C 、BC 都不断,AC 拉力比BC 拉力小 C .当重物的重力为175 N 时,AC 不断,BC 刚好断 D .当重物的重力为200 N 时,AC 断,BC 也断 5.下列各组共点的三个力,可能平衡的有 ( ) 图 2 图3

高中物理 - 教科版目录(全套)

高中物理- 教科版目录(全套) 必修一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1.1 质点参考系空间时间 1.2 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 1.3 直线运动中位移随时间变化的. 1.4 运动快慢与方向的描述 1.5 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 1.6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1.7 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8 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应用 1.9 匀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第二章力 2.1 力 2.2 重力 2.3 弹力 2.4 摩擦力 2.5 力的合成 2.6 力的分解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 3.1 从亚里士多德到伽利略 3.2 牛顿第一定律 3.3 牛顿第二定律 3.4 牛顿第三定律 3.5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3.6 自由落体运动 3.7 超重与失重 3.8 汽车安全运行与牛顿运动定律 第四章物体的平衡 4.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4.2 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4.3 平衡的稳定性(选学)

必修二 第一章抛体运动 1.1 曲线运动 1.2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3 平抛运动 1.4 斜抛运动 第二章圆周运动 2.1 描述圆周运动 2.2 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2.3 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2.4 圆周运动与人类文明(选学) 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 3.1 天体运动 3.2 万有引力定律 3.3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3.4 人造卫星宇宙速度 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 4.1 功 4.2 功率 4.3 动能与势能 4.4 动能定理 4.5 机械能守恒定律 4.6 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五章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5.1 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5.2 了解相对论 5.3 初识量子论

第一章电荷与电场 1.1 静电现象及其应用 1.2 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 1.3 电场 第二章电流与磁场 2.1 磁场现象与电流的磁效应 2.2 磁场 2.3 电磁感应定律 2.4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第三章电路 3.1 直流电路 3.2 交变电路 第四章电磁场与电磁波 4.1 电磁场 4.2 电磁波 4.3 电磁波普 第五章电能及电信息的应用 5.1 发电原理 5.2 电能的运输 5.3 电能的转化及应用 5.4 信息概念及用电传输信息的方. 5.5 电信息技术的几项重要作用 5.6 传感器及应用 第六章家用电器与家庭生活现代化 6.1 家用电器的一般介绍 6.2 电“热”类家用电器 6.3 电动类与电光类家用电器 6.4 信息类家用电器 6.5 家用电器的选购及使用 6.6 家电、家庭、社会和家电的未. 第七章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 7.1 电磁学与电磁技术的关系及其. 7.2 电磁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

教科版高一物理必修一专题 : 运动图像3

★专题运动图像3 1.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t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B. 从0到t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C. 从t1到t2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D. 从t1到t2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2.甲和乙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a、b所示,在t1时刻() A.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同 B.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 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D.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大 3.若一质点从t=0开始由原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该质点() A.t=1 s时离原点最远 B.t=2 s时离原点最远 C.t=3 s时回到原点 D.t=4 s时回到原点,路程为10 m 4.某同学以校门口为原点,正东方向为正方向建立坐标系,记录了甲、乙两位同学的位移-时间(s-t)图线,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t1时刻,甲的速度不为零,乙的速度为零B.在t2时刻,甲、乙速度可能相同 C.在t2时刻,甲、乙两同学相遇D.在t3时刻,乙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 5.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该质点() A.在第1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B.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C.在前2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D.第3秒末和第5秒末的位置相同 6.甲、乙两汽车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已知两车在t2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车在t1时刻也并排行驶 B. 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 C. 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D. 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7.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3 s时并排行驶,则()

最新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最新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章末综合测评(一)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都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中国海军第十七批护航编队于2014年8月28日胜利完成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任务.第十七批护航编队由长春舰、常州舰等舰,以及舰载直升机、数十名特战队员组成.关于“长春”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 A.队员在维护飞机时飞机可看做质点 B.确定“长春”舰的位置时可将其看做质点 C.队员训练时队员可看做质点 D.指挥员确定海盗位置变化时可用路程 【解析】队员在维护飞机时需要维护其各个部件,不能看做质点,A错误;确定“长春”舰的位臵时其大小形状可忽略不计,B正确;队员训练时要求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到位,不能看做质点,C错误;而海盗位臵变化应用位移表示,D错误. 【答案】 B 2.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内,一乘客以自己的车为参考系向车外观察,下列现象中,他不可能观察到的是() A.与汽车同向行驶的自行车,车轮转动正常,但自行车向后行驶 B.公路两旁的树因为有根扎在地里,所以是不动的 C.有一辆汽车总在自己的车前不动 D.路旁的房屋是运动的 【解析】当汽车在自行车前方以大于自行车的速度行驶时,乘客观察到自行车的车轮转动正常,自行车向后退,故A是可能的;以行驶的车为参考系,公路两旁的树、房屋都是向后退的,故B是不可能的,D是可能的;当另一辆汽车与乘客乘坐的车以相同的速度行驶

时,乘客观察到此车静止不动,故C 是可能的. 【答案】 B 3.下列四幅图中,能大致反映自由落体运动图像的是( ) 【解析】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它的v -t 图像是一过原点的倾斜直线,a -t 图像是一平行时间轴的直线,故D 对,A 、C 错;B 图中的图像表示物体匀速下落.故应选D. 【答案】 D 4.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运动时速度为36 km /h ,司机突然以2 m/s 2的加速度刹车,则刹车后8 s 汽车滑行的距离为( ) A .25 m B .16 m C .50 m D .144 m 【解析】 初速度 v 0=36 km /h =10 m/s. 选汽车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设汽车由刹车开始到停止运动的时间为t 0,则由v t =v 0+at =0得: t 0=0-v 0a =0-10-2 s =5 s 故汽车刹车后经5 s 停止运动,刹车后8 s 内汽车滑行的距离即是5 s 内的位移,为 x =12(v 0+v t )t 0=1 2(10+0)×5 m =25 m. 故选A 【答案】 A 5.两个质点A 、B 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从同一位置沿相同方向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2所示.对A 、B 运动情况的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图2 A .A 、 B 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A 、B 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1 B .在t =3t 0时刻,A 、B 相距最远 C .在t =5t 0时刻,A 、B 相距最远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高二物理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 四川省什邡中学高二物理 《电磁学》综合训练题(一) 命题人:王树斌 班级: 姓名: 一、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带有同种电荷,带电量Q 1=5Q 2.当它们相距d(d>>球半径)时,相互作用力为F,现将两球接触后分开,再让它们相距2d,则这时两球间的相互作用力为 ( ) A.209F B.920 F C.43F D.109 F 2.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分别与电池的两极相连,在两极板间的距离由d 逐渐增大到d ˊ的过程中,电容器的电容将 ( )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 3.两电阻并联时的功率之比为2:3,则将它们串联使用时的功率之比为 ( ) A.2:3 B.4:9 C.3:2 D.9:4 4.照明电路两条输电线间的电压为U,每条输电线的电阻为r,电灯的总电阻为R.则输电线上消耗的功率为 ( ) A.r U 2 B.r U 22 C.22 2R rU D.22 )2(2r R rU 5.把两根同种材料制成的电阻丝甲、乙分别连在两个电路中,已知甲、乙长度之比和直径之比都为1:2,要使两电阻丝消耗的功率相同,则加在甲、乙电阻丝两端的电压之比为 ( ) A.1:1 B.2:1 C.2:2 D.2:1 7.如图所示,,当开关S 合上时,三个电表读数的变化情况是 ( ) A.V 变大,A 1变大,A 2变小 B.V 变小,A 1变大,A 2变小 C.V 变小,A 1变小,A 2变大 D.V 变大,A 1变小,A 2变大 8.轻质线圈悬挂在一条形磁铁的N 极附近,条形磁铁的轴线穿过线圈中心并与线圈 在同一平面内,如图所示.当线圈中通以顺时针方向的电流时,线圈将( ) A.转动,同时远离磁铁 B.转动,同时靠近磁铁 C.向左摆动 D.向右摆动 11.一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转动,产生的交流电动势e=102sin4πt 伏.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 ) A.此交流电的频率是4π赫 B.当t=0时线圈平面与中性面垂直 C.此交流电的周期是0.5秒 D.当t=0.5秒时e 有最大值

最新高一物理必修二教科版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 章节具体内容主要相关公式 一功和功率1、机械功 ①机械功的含义 ②机械功的计算 ▲功cos W Fsα = 2、功和能 功是能转化的量度 ▲功的原理 1.合外力做的功是物体动能转化的量度 (动能定理) 2.重力做的功是物体重力势能转化的量度 12 G p p p W E E E =-=-? 3.弹力做的功是物体弹性势能转化的量度 4.分子力做功是分子势能转化的量度 5.摩擦力做功是衡量机械能向内能转化的 量度 3、功率 ①功率的含义 ②功率与力、速度的关系 ▲平均功率 t W p=、V F P= 瞬时功率 瞬 P=F瞬V 二能的转化与守恒1、动能的改 变 ①动能 ②动能定理 ▲动能2 1 2 k E mv = ▲动能定理22 21 11 X= 22 F mv mv - 合 或 123 ...... w w w +++=22 21 11 22 mv mv - 2、势能的改 变 ①重力势能 ②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 改变 ③弹性势能的改变 ▲重力势能 p E mgh = ▲重力做功 G W mgh = 12 G p p p W E E E =-=-? 3、能量守恒 定律 ①机械能守恒定律 ②能量守恒定律 ▲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其它力不 做功或做功和为零),机械能守恒 1212 P P K K E E E E +=+(必须选择零势面)

P E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①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 ②能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三抛体运动1、运动的合 成与分解 ①运动的独立性 ②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 2、平抛运动 ①什么是平抛运动 ②平抛运动的规律 ▲抛出点坐标原点,任意时刻位置 x v t =;2 1 2 y gt =;22 s x y =+ x v v =; y v gt =; 22 x y v v v =+ 四匀速圆周运动1、匀速圆周 运动快慢的 描述 ①线速度 ②角速度 ③周期、频率和转速 ④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 关系 ▲线速度 s v t = 2 = r T π ▲ ▲角速度 t ? ω= 2 T π = ▲ ▲周期与频率 1 f T = ▲转速n(转速与频率本质一样) 2 T π ω==2n π=2f π 2、向心力与 向心加速度 ①向心力及其方向 ②向心力的大小 ③向心加速度 ▲向心力 22 2 2 4 = v F m mw r m r r T π == 向 ▲向心加速度 22 2 2 4 = v a w r r r T π == 向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答案.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鼎尚**整理制作)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一节质点参考系空间时间 课堂训练 1、D 2、不能、可以、不能、可以 3、B 课后提升训练 1、AD 2.C 3、B 4、A 5、BD 6、BD 第二节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 课堂训练 1、4m、2m、竖直向下 2、320m、80m、400m、0 课后提升训练 1、BD 2、7cm、右、7cm、7cm、右、13cm、0、20cm、7cm、左、27cm 3、AD 4、ABD 5、C 6、D 7、C 8、40m、30m、50m、平行四边行法则 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课堂训练 1、7.5×1016 m 2、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瞬时速度 3、初速度为零速度均匀增加、速度均匀减少、匀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不为零,速度均匀增加。 课后提升训练 1、ACD 2、AC 3、A 4、C 5、C 6、前2s内12.5m/s、4s内15m/s 7、0 8、由于速度均为负值,说明物体一直沿负方向运动,其速度大小先不变,后变小。 第四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课堂训练 1、4×105 m/s2 2、9.7 m/s2 3、略 课后提升训练 1、B 2、C 3、ABCD 4、B 5、D 6、BD 7、C 8、C 9、C 10、答案:(1)0~2s,图线是倾斜直线,说明升降机是做匀加速运动,根据速度图象中斜率的物理意义可求得加速度a1=6m/s2 。 (2)2s~4s,图线是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升降机是做匀速运动,根据速度图象中斜率的物理意义可求得加速度a2=0 。 (3)4s~5s,图线是向下倾斜的直线,说明升降机是做匀减速运动,根据速度图象中斜率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知识点

高二物理(选修3-1) 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静电场 第1节电荷电荷守恒定律 1、摩擦起电:通过摩擦使物体带电的方法称为摩擦起电 实质: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从而在摩擦时导致电子的不均匀分配 将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命名为正电荷 将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命名为负电荷 2、电荷性质: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的性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量,单位:库仑C 最小的电荷量叫做元电荷,用e表示e=1.60×10-19C,即为电子的电量4、材料不相同的两个物体摩擦起电后各自所带电量必定等值异号 5、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它们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6、静电感应与感应起电 当带电体向另一个不带电的物体靠近而不接触时,由于静电相互作用力而使其中的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后不均匀分布而带上电荷的现象称为静电感应。 以静电感应的方式使物体带电的方法称为感应起电。 7、验电器: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其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第2节 库仑定律 1、点电荷:当研究的总量与带电体本身的形状大小以及电荷分布情况关系不大时,可以把抽象成一个带电的点,称为点电荷。. 两带电体的距离远大于带电体的尺寸,带电体就可视为点电荷. 2、库仑定律 ⑴内容: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跟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沿着它们的连线. ⑵表达式:221r Q Q k F = (其中k =9.0×109 N ·m2/C 2,叫静电力常量) ⑶适用条件:①.真空; ②点电荷. 第3节 电场 电场强度和电场线 1、电场 ⑴定义:存在于电荷周围,能传递电荷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物质. ⑵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2、电场强度 ⑴定义: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F 与它的电荷量q的比值,叫做该点的电场强度. ⑵定义式:q F E = 单位:N/C 注:电场中某点场强的大小和方向与该点放不放电荷及所放电荷的大小和电性无关,由电场本身决定. ⑶矢量性:规定正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为该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 ⑷真空中点电荷场强的计算式: 2 r Q k E = (其中Q 叫做场源电荷). ⑸电场的叠加:空间同时存在几个电场时,空间某点的场强等于各电场在该点的场强的矢量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全册学案.

第一章 静电场 第1节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摩擦起电 感应起电 接触起电 产生及条件 两不同绝缘体摩擦时 导体靠近带电体时 带电导体和导体接触时 现象 两物体带上等量异种电 荷 导体两端出现等量异种电荷,且电性与原带电 体“近异远同” 导体上带上与带电体相 同电性的电荷 原因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力不同而 发生电子转移 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受到带正(负)电物体吸引(排 斥)而靠近(远离) 电荷之间的相互排斥 实质 电荷在物体之间和物体 内部的转移 接触起电的电荷分配原则 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接触后电荷会重新进行分配,如图1-1-2所示. 电荷分配的原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带同种电荷接触后平分原来所带电荷量的总和;带异种电荷接触后先中和再平分. 图1-1-2 1.“中性”与“中和”之间有联系吗? “中性”和“中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中性”是指原子或者物体所带的正电荷和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对外不显电性,表现为不带电的状态.可见,任何不带电的物体,实际上其中都带有等量的异种电荷;“中和”是指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接触时,由于正负电荷间的吸引作用,电荷发生转移,最后都达到中性状态的一个过程. 2.电荷守恒定律的两种表述方式的区别是什么? (1)两种表述:①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②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的. (2)区别:第一种表述是对物体带电现象规律的总结,一个原来不带电的物体通过某种方法可以带电,原来带电的物体也可以使它失去电性(电的中和),但其实质是电荷的转移,电荷的数量并没有减少.第二种表述则更具有广泛性,涵盖了包括近代物理实验发现的微观粒子在变化中遵守的规律,近代物理实验发现,由一个高能光子可以产生一个正电子和一个负电子,一对正负电子可同时湮灭,转化为光子.在这种情况下,带电粒子总是成对产生或湮灭,电荷的 代数和不变,即正负电子的产生和湮灭与电荷守恒定律并不矛盾. 一、电荷基本性质的理解 【例1】 绝缘细线上端固定,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上期期末学业质量检测.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成都市2012~2013学年度上期期末学业质量检测 高一物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页至2页,第Ⅱ卷3页至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42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机读卡上。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第Ⅰ卷的机读卡和试卷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右图是某辆汽车的速度表。汽车起动后经过3 s,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图示位置。由 表可知 A.八此时汽车的瞬时速度是60 m/s B.此时汽车的瞬时速度是60 km/h C.起动后3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60 m/s D.起动后3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60 km/h 2.在下列情况中,画横线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 A.研究从成都开津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时间 B.观察正在做课间操的小徐同学动作是否到位 C.研究“神州八号”和“天宫一号”如何对接 D.观察舰载飞机起飞时的航空母舰 3.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A.位移、时间、速度 B.速度、速率、加速度 C.加速度、摩擦力、速度 D.速度的变化、质量、位移 4.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把手中的球由静止释放后,球能加速下落,说明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 B.运动员在进行100 m比赛中做最后冲刺时,速度很大,很难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物体的惯性也越大 C.同一物体在地球上的惯性比在月球上大 D.战斗机在空战时,甩掉副油箱是为了减小惯性,提高飞行的灵活性 5.物理学在研究实际问题时,常常进行科学抽象,即抓住研究问题的主要特征,不考虑与当前研究问题无关或影响较小的因素,建立理想化模型。下列各选项是物理学中的理想化模型的有

高一物理知识点复习提纲(教科版必修二)

抛体运动知识要点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和规律 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是一个恒量、且与速度在同一直线上。 基本公式:、、 (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当v0=0 、a=g(自由落体运动),有 v t=gt 、、、。 当V0竖直向上、a= -g(竖直上抛运动)。 注意: (1)上升过程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过程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2)全过程加速度大小是g,方向竖直向下,全过程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3)从抛出到落回抛出点的时间:t总= 2V0/g =2 t上=2 t下 (4)上升的最大高度(相对抛出点):H=v02/2g (5)*上升、下落经过同一位置时的加速度相同,而速度等值反向 (6)*上升、下落经过同一段位移的时间相等。 (7)*用全程法分析求解时:取竖直向上方向为正方向,S>0表示此时刻质点的位置在 抛出点的上方;S<0表示质点位置在抛出点的下方。v t >0表示方向向上;v t <0表示方向向下。在最高点a=-g v=0。 二、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1.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合运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一般来说,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并不一定是____________运动,也可能是_____________运动。合运动和分运动进行的时间是__________的。 2.由于位移、速度和加速度都是______量,它们的合成和分解都按照_________法则。 三、曲线运动 曲线运动中质点的速度沿____________方向,曲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方向随时间而变化,所以曲线运动是一种__________运动,所受的合力一定 .必具有_________。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________ ________ 。 四、平抛运动(设初速度为v0) 1.特征:初速度方向____________,加速度____________。是一种。。。 2.性质和规律: 水平方向:做______________运动,v X=v0、x=v0t。 竖直方向:做______________运动,v y=gt=、y=gt2/2=。 合速度:V= ,合位移S= 。 3.平抛运动的飞行时间由决定,与无关。 五、斜抛运动(设初速度为v0,抛射角为θ) 1.特征:初速度方向_______________,加速度________________。 2.性质和规律: 水平方向:做______________运动,v X=、x= 竖直方向:做______________运动,v y=、y= 。 合速度:V= ,合位移S= 。 3.在最高点a=-g v y=0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课时作业4.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1.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得越多,加速度就越大 B.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解析】“速度变化得越多”是指Δv越大,但若所用时间t也很大,则Δv t 就不一定大,故A错. “速度变化得越快”是指速度的变化率Δv t 越大,即加速度a越大,B正确. 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可能变,也可能不变,当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时,v=0以后就可能反向运动,故C错. 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尽管加速度在变小,但物体仍在加速,直到加速度a=0时,速度达到最大,故D错.【答案】 B 2.一个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是6 m/s2,关于这个6 m/s2理解正确的是( ) A.某1 s末的速度比该1 s初的速度大6 m/s B.某1 s末的速度比该1 s初的速度大6倍 C.某1 s初的速度与前1 s末的速度相差6 m/s D.某1 s末的速度与前1 s初的速度总是相差6 m/s 【解析】某1 s末比该1 s初多了1 s的时间,据加速度的物理意义,该段时间的初、末速度之差为6 m/s,A对,B错.某1 s初与前1 s末为同一时刻,速度为同一个值,C错.某1 s末比前1 s初多了2 s的时间,物体的速度增加了12 m/s,D错.

【答案】 A 3.如图1-4-5所示是汽车中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经过5 s后指针指示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若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 甲乙 图1-4-5 A.8.0 m/s2 B.5.1 m/s2 C.2.2 m/s2D.1.6 m/s2 【解析】注意将速度单位换算成国际单位米/秒,然后根据加速度的定义 式a=v-v t 进行计算. 【答案】 C 4.(2012·河坝州高一期末)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大 B.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快 C.加速度-3 m/s2比1 m/s2小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为零 【解析】加速度大小与速度大小无直接关系,A错,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量,加速度大,速度变化快,B正确.加速度是矢量,其正负号只表示方向,C错,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加速度为零D正确. 【答案】BD 5.有下列①②③④所述的四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的正确说法( ) ①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②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③运动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④太空的空间站在绕地球转动

教科版高一物理教案全集(必修一)

1.1 质点参考系空间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了解机械运动、质点、参考系的概念 ⑵了解时间间隔与时刻的区别和联系 ⑶掌握时刻中n秒初与n秒末的差异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对初中物理机械运动和参照物的复习,建立参考系的概念 ⑵通过对质点的学习,了解理想化方法以及理想模型 ⑶通过对时间间隔与时刻的辨别,初步学会分辨n秒初与n秒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物体能否被看作质点的条件,培养学生建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教学重点:1.质点的概念 2.时间间隔与时刻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难点:n秒初与n秒末的区别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开始学习高中物理的力学知识。在开始学习力学知识之前,我们

需要了解力学中几个基本概念。 力学可以分为两部分:只是对物体运动的描述,而不究其运动的原因的部分,我们把它叫做运动学(教材第一章),它解决的是是什么的问题;对物体运动的原因以及相关规律的研究,我们把它叫做动力学(教材第三章),它解决的是为什么的问题。 这一节课,我们来了解运动学中的几个基本的概念。 新课开讲 1.机械运动 初中阶段我们已经学习了机械运动的概念,它是指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的运动。它是自然界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在初中阶段学习机械运动的时候还学习了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物理学规律。我们说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那么为了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我们还学习了参照物的概念。 2.参考系 初中阶段我们说为了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状况,我们需要选择一个物体与它做参照,这个被选的物体就叫做参照物,现在我们把它叫做参考系。 参考系的选取需要遵循以下的原则: a.参考系是被假定不动的物体 b.研究对象不能被选作参考系 c.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可以选作参考系 d.通常把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不动的物体选作参考系 讨论:“刻舟求剑”这个故事家喻户晓。这个故事不但有讽刺意义,而且还包含了一定的物理知识。请从物理学的知识讨论一下该人找宝剑选择的参考系是什么?请你为他提供一种找到宝剑的方法。 3.质点

教科版物理必修一知识点

教科版高一物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机械运动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 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②宏观、微观物体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中。 注意:植物开花不是机械运动,为什么?结合定义好好理解下,还有哪些不是机械运动? 1.1、质点参考系空间时间 1.1.1质点: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属于无关因素或次要因素, 对问题的研究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为使问题简化,就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物 体.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做质点. 可视为质点有以下两种情况 ①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可以忽略,可以把物体当作质点。 ②作平动的物体由于各点的运动情况相同,可以选物体任意一个点的运动来代表整个物体的运动,可以当作质点处理。 物理学对实际问题的简化,叫做科学的抽象。科学的抽象不是随心所欲的,必须从实际出发。 像这种突出主要因素,排除无关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即为理想化方法,质点即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1.1.2参考系(就是初中说的参照物) 参考系: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1描述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决定于它相对于所选的参考系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由于所选的参考系并不是真正静止的,所以物体运动的描述只能是相对的. 2.描述同一运动时,若以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描述的结果可能不同, 3.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上是任意的,但是有时选运动物体作为参考系,可能会给问题的分析、求解带来简便, 一般情况下如无说明, 通常都是以地球作为参考系来研究物体的运动. 1.1.3、时间 时刻:是指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表示为某一点,如第3s末、3s时(即第3s末)、第4s初

高一物理教科版必修一

高一物理教科版必修一 时刻3街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4理解位移的概念,了解路程与位移的区别5知道标量和矢量,位移是矢量,时间是标量6了解打点计时器原理,理解纸带中包含的运动信息物体运动的速度7理解物体运动的速度8理解平均速度的意义,会用公式计算平均速度9理解瞬时速度的意义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10理解加速度的意义,知道加速度和速度的区别11是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含义用图象描述物体的运动12理解物理图象和数学图象之间的关系13能用图象描述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14知道速度时间图象中面积含义,并能求出物体运动位移专题一: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基本本概念◎ 知识梳理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3、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 ’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

(1)物体平动时; (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 (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4、时刻和时间 (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秒末”,“速度达2m/s时”都是指时刻。 (2)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通常说的“几秒内”“第几秒内”均是指时间。 5、位移和路程 (1)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是矢量。位移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当物体作直线运动时,可用带有正负号的数值表示位移,取正值时表示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一致,反之则相反。 (2)路程是质点在空间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在确定的两位置间,物体的路程不是唯一的,它与质点的具体运动过程有关。 (3)位移与路程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是过程量,二者都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并不等于路程,只有当质点做单方向直线运动时,二者才相等。 6、速度(1)、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 一 物 理 试 题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 高 一 物 理 试 题 命题人: 周晓鹏 审题人:王宪 周晓鹏 考生注意:..... 1.本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答案请填在答题纸上,非选择题直接在答题纸上作答,否则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 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只有形状规则的物体才能看做质点 B. 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做质点 C. 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所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 D. 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可把物体看做质点 2.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B .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 C .物体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D .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3.已知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5.1242 m t t x +-=,根据这一关系式可知,物体速度为零的时刻是 ( ) A .1.5s B .8s C .16s D .24s 4.2006年我国自行研制的“枭龙”战机在四川某地试飞成功。假设该战机起飞前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起飞速度v 所需时间t ,则起飞的运动距离为 ( ) A .vt B .vt/2 C .2vt D .不能确定 5.将一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总时间分成相等的三段,按从开始到最后的顺序,则质点经过这三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之比是 ( ) A .1:3:5 B .1:4:9 C .1 D .1 6.下列所给的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有: ( ) A .位移 B. 速度 C. 加速度 D.时间 7. 一块砖平放在长木板的中间,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缓慢抬起木板的一端,而保持另一端不动。关于砖受到的摩擦力F ,叙述正确的是( b )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全册学案

第一章静电场 第1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要点一 要点二 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接触后电荷会重新进行分配,如图1-1-2所示. 电荷分配的原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带同种电荷接触后平分原来所带电荷量的总和;带异种电荷接触后先中和再平分. 图1-1-2 1.“中性”与“中和”之间有联系吗? “中性”和“中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中性”是指原子或者物体所带的正电荷和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对外不显电性,表现为不带电的状态.可见,任何不带电的物体,实际上其中都带有等量的异种电荷;“中和”是指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接触时,由于正负电荷间的吸引作用,电荷发生转移,最后都达到中性状态的一个过程. 2.电荷守恒定律的两种表述方式的区别是什么? (1)两种表述:①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②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的. (2)区别:第一种表述是对物体带电现象规律的总结,一个原来

不带电的物体通过某种方法可以带电,原来带电的物体也可以使它失去电性(电的中和),但其实质是电荷的转移,电荷的数量并没有减少.第二种表述则更具有广泛性,涵盖了包括近代物理实验发现的微观粒子在变化中遵守的规律,近代物理实验发现,由一个高能光子可以产生一个正电子和一个负电子,一对正负电子可同时湮灭,转化为光子.在这种情况下,带电粒子总是成对产生或湮灭,电荷的代数和不变,即正负电子的产生和湮灭与电荷守恒定律并不矛盾. 一、电荷基本性质的理解 【例1】绝缘细线上端固定, 图1-1-3 下端悬挂一个轻质小球a,a的表面镀有铝膜;在a的近旁有一绝缘金属球b,开始时,a、b都不带电,如图1-1-3所示.现使a、b分别带正、负电,则() A.b将吸引a,吸引后不放开 B.b先吸引a,接触后又与a分开 C.a、b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 D.b立即把a排斥开 答案 B 解析因a带正电,b带负电,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轻质小球a 将向b靠拢并与b接触.若a、b原来所带电荷量不相等,则当a与b接触后,两球先中和一部分原来电荷,然后将净余的电荷重新分配,这样就会带上同种电荷(正电或负电),由 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两球将会被排斥开.若a、b原来所带电荷量相等,则a、b接触后完全中和而都不带电,a、b自由分开. 二、元电荷的理解 【例2】关于元电荷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元电荷实质上是指电子和质子本身 B.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一定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C.元电荷的数值通常取作e=1.6×10-19 C D.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密立根用实验测得的 答案BCD 解析元电荷实际上是指电荷量,数值为1.6×10-19 C,不要误以为元电荷是指某具体的带电物质,如电子.元电荷是电荷量值,没有正负电性的区别.宏观上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一定是元电荷的整数倍.元电荷的具体数值最早是由密立根用油滴实验测得的,测量精度

(完整版)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册同步练习(共31套含解析)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册同步练习(共31套含解析) (答题时间:20分钟)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拳打出去 什么也没有打着,所以这个力没有受力物体 B. 不接触的物体,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C. 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D. 重力是由于物体 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2.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它对桌面的压 力和它受到的重力之间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A. 压力就是重力 B. 压力和重力是同一性质的力 C. 压力的施力物体是重力的受力物体D. 压力的受力物体是重力的施力物体 *3. 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和方向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B. 抛出的石块轨迹是曲线,说明石块所受的重力方向在改变 C. 自由下落的石块速度越来越大,说明石块所受的重力越来越大 D. 物体所受的重力作用于重心处,物体的其他部分不受重力作用 **4. 关于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 物体的质量全部集中在重心上 C. 物体的重心位置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情况和物 体的形状有关 D. 物体的重心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没有关系 **5. 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总是成对出现的B. 只有固体之间才能发生相互作用 C. 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 力 D. 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 *6. 对于重力的理解,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 重力大小和物体运动状态有关 B.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C.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接触面向下的 D. 超重时,物体重力增大 *7. 关于重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地面向下的 B. 把空气中的物体浸入水中,物体所受重力变小 C. 挂在绳上静止的物体,它受到的重力就是绳对它的拉力 D. 同一物体在地球各处,重力大小不一定相同 **8. 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重心一定在这个物体上 B. 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C. 在物体上,只有重心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D. 一辆装满货物的载重汽车,当把货物卸掉后,它的重心会降低 *9. 如图所示,重200N的小球在一斜面上静止。图中是小丽同学画的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她画的对吗?为什么? 1. D解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施力物体,一定有受力物体,一 拳打出去,受力物体是空气,选项A错误;不接触的物体,同样也会

教科版高一物理教案全集必修一

1.1 质点 参考系 空间 时间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了解机械运动、质点、参考系的概念 ⑵了解时间间隔与时刻的区别和联系 ⑶掌握时刻中秒初与秒末的差异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对初中物理机械运动和参照物的复习,建立参考系的概念 ⑵通过对质点的学习,了解理想化方法以及理想模型 ⑶通过对时间间隔与时刻的辨别,初步学会分辨秒初与秒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物体能否被看作质点的条件,培养学生建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教学重点:1.质点的概念 2.时间间隔与时刻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难点:秒初与秒末的区别 ? 课时安排 1课时 ? 教学过程 ? 导入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开始学习高中物理的力学知识。在开始学习力学知识之前,我们 n n n n n n

需要了解力学中几个基本概念。 力学可以分为两部分:只是对物体运动的描述,而不究其运动的原因的部分,我们把它叫做运动学(教材第一章),它解决的是是什么的问题;对物体运动的原因以及相关规律的研究,我们把它叫做动力学(教材第三章),它解决的是为什么的问题。 这一节课,我们来了解运动学中的几个基本的概念。 新课开讲 1.机械运动 初中阶段我们已经学习了机械运动的概念,它是指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的运动。它是自然界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在初中阶段学习机械运动的时候还学习了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物理学规律。我们说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那么为了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我们还学习了参照物的概念。 2.参考系 初中阶段我们说为了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状况,我们需要选择一个物体与它做参照,这个被选的物体就叫做参照物,现在我们把它叫做参考系。 参考系的选取需要遵循以下的原则: a.参考系是被假定不动的物体 b.研究对象不能被选作参考系 c.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可以选作参考系 d.通常把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不动的物体选作参考系 讨论:“刻舟求剑”这个故事家喻户晓。这个故事不但有讽刺意义,而且还包含了一定的物理知识。请从物理学的知识讨论一下该人找宝剑选择的参考系是什么?请你为他提供一种找到宝剑的方法。 3.质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