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红岩》
名著导读《红岩》
![名著导读《红岩》](https://img.taocdn.com/s3/m/77e6e5317e21af45b307a8fe.png)
八年级名着导读·《红岩》【作品体裁】长篇小说。
【作者简介】罗广斌和杨益言,当代作家。
【主要人物】许云峰、江姐、成岗、小萝卜头、双枪老太婆等。
【主要讲述】1948年,国民党统治下,共产党员在监狱中顽强生存、斗争的故事。
【作品主题】《红岩》是一部描写重庆解放前夕严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的小说。
作品真实地展现了国民党统治行将覆灭、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的斗争形势和时代风貌,成功地塑造了以许云峰、江姐、成岗和华子良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英雄形象,热情讴歌了他们崇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定的革命信仰。
红岩是重庆的一处地名——红岩村。
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是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所在地,小说故事发生的主要地点中美合作所集中营也在这附近。
当时,投奔延安的青年来寻中共中央机关时,如果不熟悉红岩,很容易被特务引到监狱里面。
后来中央机关撤走,监狱一直还是用来关押政治犯人。
红色是革命的颜色,岩石又是非常坚硬的物质,小说以“红岩”为题,喻指革命者在狱中坚持斗争,坚韧不拔,就像红色的岩石一样。
【故事梗概】1948年,重庆大学的学生运动和长江兵工厂的工人运动正在蓬勃发展,敌我斗争正处在短兵相接的严重时刻。
中共重庆市委委员许云峰联络地下党员成岗、江雪琴(江姐),决定出版一种群众性的宣传刊物,取名《挺进报》。
与此同时,许云峰还领导了一个备用联络站——“沙坪书店”。
《挺进报》一出刊就深得人心,广为流传。
有时也通过“沙坪书店”向工人学生中传送。
这就引起了国民党特务的注意。
因工作需要,江姐被调到川北华蓥山游击队去工作。
在城门口,她发现城门上悬挂着被敌人杀害的自己丈夫——华蓥山纵队政委彭松涛的头颅,把揪心的痛苦和彻骨的仇恨深埋在心底,坚毅地向游击队驻地走去。
山上,游击队在双枪老太婆的领导下,准备和敌人作拼死斗争,为死难烈士报仇。
这使江姐感到很大欣慰。
重庆老街32号,是国民党西南长官公署第二处所在地。
它名为“慈居”,实际上是个杀人魔窟。
名著导读《红岩》优质课件
![名著导读《红岩》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4ca75b5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7c.png)
江姐(剧照)
主要人物
江竹筠(1920-1949), 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8年6月14日,江竹筠在 万县被捕,被关押于重庆军 统渣滓洞监狱,受尽酷刑仍 坚不吐实,1949年11月14 日,在重庆即将解放前夕, 江姐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于渣 滓洞监狱,牺牲时年仅29岁 。
江姐相关故事
相关故事:江姐看到丈夫的头颅挂在城 楼上,忍受住悲痛,英勇地投入到新的 战斗。 性格特点: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贞、
作者简介
罗广斌
罗广斌(1924--1967年),四川成都人。 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学运工 作。1948年9月因叛徒出卖在成都被捕, 先后囚于渣滓洞、白公馆监狱,在狱中 坚持斗争。1949年11月27日大屠杀之 夜,带领难友集体越狱成功。解放后 积极从事宣传烈士革命事迹的工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作者简介
杨益言
坚强不屈
江姐相关故事
相关故事:江姐在狱中受尽严酷的折磨 ,但绝不屈服。 性格特点:坚贞不屈,英勇无畏,具 有钢铁般的意志
江姐相关故事
江姐微笑着面对死亡 性格特点:视死如归,信念坚 定,有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江姐相关故事
江姐遗书:在临刑 之前,用棉花灰制成 墨水,写下遗书。“ 假若不幸的话,云儿 就送给你了,盼教以 踏着父母之足迹,以 建设新中国为志。” 信里满载着江姐作为 一名母亲,对儿子浓 浓的思念之情。
片段欣赏
“还有一点小消息,我也不想隐瞒。”徐鹏飞再次露出奸 笑,端详着许云峰满怀信心的脸。“共产党的胜利就在眼 前,可是看不见自己的胜利,这是多么令人遗憾的事! 我不知道此时此地,许先生到了末日,又是何心情?”
许云峰无动于衷地笑了笑。“这点,我完全可以奉告。 我从一个普通的工人,受尽旧社会的折磨、迫害,终于 选择了革命的道路,变成使反动派害怕的人,回忆走过 的道路,我感到自豪。我已看见了无产阶级在中国的胜 利,我感到满足。风卷残云般的革命浪潮,证明我个人 的理想和全国人民的要求完全相同,我感到无穷的力量。 人生自古谁无死?可是一个人的生命和无产阶级永葆青 春的革命事业联系在一起,那是无上的光荣!这就是我 此时此地的心情。”
名著导读《红岩》
![名著导读《红岩》](https://img.taocdn.com/s3/m/54d65eef240c844769eaeef5.png)
八年级名著导读·《红岩》【作品体裁】长篇小说。
【作者简介】罗广斌和杨益言,当代作家。
【主要人物】许云峰、江姐、成岗、小萝卜头、双枪老太婆等。
【主要讲述】1948年,国民党统治下,共产党员在监狱中顽强生存、斗争的故事。
【作品主题】《红岩》是一部描写重庆解放前夕严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的小说。
作品真实地展现了国民党统治行将覆灭、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的斗争形势和时代风貌,成功地塑造了以许云峰、江姐、成岗和华子良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英雄形象,热情讴歌了他们崇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定的革命信仰。
红岩是重庆的一处地名——红岩村。
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是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所在地,小说故事发生的主要地点中美合作所集中营也在这附近。
当时,投奔延安的青年来寻中共中央机关时,如果不熟悉红岩,很容易被特务引到监狱里面。
后来中央机关撤走,监狱一直还是用来关押政治犯人。
红色是革命的颜色,岩石又是非常坚硬的物质,小说以“红岩”为题,喻指革命者在狱中坚持斗争,坚韧不拔,就像红色的岩石一样。
【故事梗概】 1948年,重庆大学的学生运动和长江兵工厂的工人运动正在蓬勃发展,敌我斗争正处在短兵相接的严重时刻。
中共重庆市委委员许云峰联络地下党员成岗、江雪琴(江姐),决定出版一种群众性的宣传刊物,取名《挺进报》。
与此同时,许云峰还领导了一个备用联络站——“沙坪书店”。
《挺进报》一出刊就深得人心,广为流传。
有时也通过“沙坪书店”向工人学生中传送。
这就引起了国民党特务的注意。
因工作需要,江姐被调到川北华蓥山游击队去工作。
在城门口,她发现城门上悬挂着被敌人杀害的自己丈夫——华蓥山纵队政委彭松涛的头颅,把揪心的痛苦和彻骨的仇恨深埋在心底,坚毅地向游击队驻地走去。
山上,游击队在双枪老太婆的领导下,准备和敌人作拼死斗争,为死难烈士报仇。
这使江姐感到很大欣慰。
重庆老街32号,是国民党西南长官公署第二处所在地。
它名为“慈居”,实际上是个杀人魔窟。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名著导读《红岩》课件(共28张PPT)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名著导读《红岩》课件(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5e262cc0029bd64783e2c9b.png)
主要人物
如果需要为共产主 义的理想而牺牲,我们 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可 以做到脸不改色、心不 跳。
江姐(剧照)
江姐相关故事
相关故事:江姐看到丈夫的头颅挂在城 楼上,忍受住悲痛,英勇地投入到新的 战斗。 性格特点: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贞、
坚强不屈
江姐相关故事
相关故事:江姐在狱中受尽严酷的折磨 ,但绝不屈服。 性格特点:坚贞不屈,英勇无畏,具 有钢铁般的意志
较为系统 地 学 习 了 邓 小平理 论,党的 十六大 文件及 江泽民 同志
名著阅读
作者简介
罗广斌(1924--1967年),四 川成都人。1948年加入中国共
产党。从事学运工作。1948年9
月因叛徒出卖在成都被捕,先
罗广斌
后囚于渣滓洞、白公馆监狱,在 狱中坚持斗争。1949年11月27
日大屠杀之夜,带领难友集体
他 是 谁?
他几个月大时就随 父母被囚禁在“白公 馆”在敌人的监狱里 长大。头很大,身子 纤瘦,经常帮助大人 做秘密工作遇害时不, 满9岁。
小萝卜头(剧照) 最年幼的烈士
他 是 谁?
他是潜伏最深的共
产党员,忍辱负重、 忠贞不屈.因装疯卖傻 而被特务称为 “疯老
头”,被关押在白公 馆,为渣滓洞、白公 馆越狱作出了巨大贡 献。
成岗:他是长江兵工总厂厂长、中国共 产党员,负责《挺进报》的印刷工作; 遭受敌人的严刑拷打,绝不屈服;被敌 人注射“诚实注射剂”,凭借顽强的毅 力保守党的秘密;在狱中仍坚持办《挺 进报》。
刘思扬 :他是来自资本家家庭的 共产党员,负责《挺进报》的收听、 抄录工作;在监狱中同敌人进行不 屈不挠的斗争。
人 民 检 察 院 检察员 控申科 科长述 职情况 报告 主 任 ,副 主 任 ,各位委 员:
名著导读《红岩》
![名著导读《红岩》](https://img.taocdn.com/s3/m/1a7f1374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f6.png)
名著导读《红岩》名著导读《红岩》简介《红岩》是中国作家曾未曾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该小说以历史背景为依托,通过主人公沈鲁生的经历,揭示了中国革命年代青年人的理想、信念和牺牲精神。
作品一经问世,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其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深刻的人物形象使其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内容概述《红岩》以主人公沈鲁生的成长经历为主线,通过回忆的形式,揭示了中国革命战争年代的惨烈和人民的牺牲。
小说首先介绍了沈鲁生的出生背景,描绘了他的一家人生活的艰辛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接着,小说通过描写沈鲁生进入红岩学校的过程,展现了他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情感。
在红岩学校,沈鲁生接受了坚定的革命思想教育,并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革命青年。
随着国共内战的爆发,沈鲁生开始投身到军事斗争中。
小说生动地描绘了他在战斗中的英勇表现和对敌人的无比仇恨。
然而,随着战争的升级,红军不断受到敌人的围剿和打击,沈鲁生身边的许多亲人和朋友不幸牺牲。
这些悲剧让他对祖国的命运充满了无尽的痛苦和思考。
小说最后,沈鲁生在一次战斗中受伤,被送往后方的医院治疗。
在疗养期间,他结识了一位医生,通过和医生的交流,沈鲁生逐渐理解了自己在革命中的责任和使命。
最终,他决定继续投身革命事业,并为之奋斗到底。
作品的价值与意义《红岩》以其深入人心的真实情感和深刻的社会意义,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
通过主人公沈鲁生的成长经历,作者曾未曾深情地描述了中国革命战争年代普通人的艰辛和牺牲。
作品揭示了当时危机重重的社会环境,表达了普通人民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思考和关切。
同时,小说通过描写沈鲁生的成长历程,表达了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仰和对共产主义的追求,展现了一代中国青年的热血和奉献精神。
《红岩》的价值还体现在其对个人命运和价值观的思考。
小说通过主人公的人物塑造,展示了他在战争和悲剧面前的变化与成长。
通过与医生的对话,沈鲁生逐渐认识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紧密联系,明白了为国家和人民奋斗的重要性。
名著导读《红岩》阅读练习及答案
![名著导读《红岩》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686696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27.png)
名著导读《红岩》阅读练习及答案名著导读《红岩》阅读练习及答案【作者简介】罗广斌(1924——1967),四川成都人。
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学运工作,并利用其家庭关系进行统战和策反工作。
1948年9月因叛徒出卖在成都被捕,先后囚于渣滓洞、白公馆监狱。
狱中坚持斗争,拒绝其兄罗广文(蒋介石嫡系)的保释,宁愿坐牢,也不写悔过书,和难友一起秘密制作五星红旗,迎接解放。
1949年11月27日大屠杀之夜,策反看守杨钦典带领难友集体越狱成功。
解放后历任共青团重庆市委常委、市统战部长、市文联作协会员等职,积极从事宣传烈士革命事迹的工作,是《红岩》小说主创人之一。
1967年被诬为叛徒,迫害致死。
杨益言(1925-—),四川武胜县人。
1940年在同济大学读书,后因在上海参加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
1948年8月被捕,囚禁于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重庆解放前夕被营救出狱。
解放后在重庆市委工作,先后任科长、办公室主任、常委等职。
196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为四川省重庆文联专业作家。
1979年出席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
1980年曾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四川分会副主席。
【作品介绍】《红岩》是一部描写重庆解放前夕严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的小说。
作品真实地展现了国民党统治行将覆灭、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的斗争形势和时代风貌,成功地塑造了以许云峰、江姐、成岗和华子良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英雄形象,热情讴歌了他们崇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定的革命信仰。
红岩是重庆的一处地名——红岩村。
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是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所在地,小说故事发生的主要地点中美合作所集中营也在这附近。
当时,投奔延安的青年来寻中共中央机关时,如果不熟悉红岩,很容易被特务引到监狱里面。
后来中央机关撤走,监狱一直还是用来关押政治犯人。
红色是革命的颜色,岩石又是非常坚硬的物质,小说以“红岩”为题,喻指革命者在狱中坚持斗争,坚韧不拔,就像红色的岩石一样。
《红岩》名著导读
![《红岩》名著导读](https://img.taocdn.com/s3/m/624903465727a5e9856a617b.png)
名著细读起凤书院作者1:罗广斌(1924-1967)籍贯:四川成都人经历: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学运工作。
1948年9月因叛徒出卖在成都被捕,先后被囚于渣滓洞、白公馆监狱,在狱中坚持斗争。
1949年11月27日大屠杀之夜,带领难友集体越狱成功。
新中国成立后积极从事宣传烈士革命事迹的工作。
作者2:杨益言(1925-2017)籍贯:四川武胜县人经历:1940年在同济大学读书,后因参加上海学生运动被开除。
1948年8月被捕,被囚禁于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
新中国成立后在重庆市委工作。
作品地位:重印98次,册数超过一千万册,后被改编为电影《烈火中永生》。
被誉为“革命的教科书”“黎明时刻的一首悲壮史诗”。
作品类别:革命文学成书时间:1961年12月1948年,解放战争正以雷霆万钧之势向前推进,反革命的最后堡垒重庆,盘踞在这里的国民党反动派进行着垂死的挣扎,而被关押在“中美合作所”集中营里的共产党员们同他们展开了一场胜利前光明与黑暗的殊死搏斗。
《红岩》名著导读林岩|作家作品||要点梳理|写作背景名著细读起凤书院1948年,重庆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这段时间既阴森恐怖又令人窒息。
为了更好地配合工人运动和学生运动的全面开展,重庆地下党工运书记许云峰来到沙磁区,他让地下党沙磁区委委员、主管经济工作的甫志高组建沙坪书店,以便作为地下党的备用联络站。
但甫志高为了表现自己,不顾保密原则,擅自扩大书店规模,公开销售进步书刊。
江姐要去华蓥山根据地,甫志高到码头为她送行,江姐嘱咐他要注意隐蔽,他嘴上答应,心里却不以为然。
江姐在华为的陪同下,来到离根据地不远的一座县城,却意外地发现自己的丈夫、华蓥山纵队政委彭松涛的人头被高挂在城头之上。
江姐难忍悲痛,可一想到那个重要的箱子,一想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只能咬着牙,继续前行。
见到 “双枪老太婆”华大妈后,她坚决要求要到丈夫生前战斗的地作品概览主要特色同样是在1948年,杨益言被捕,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
名著导读-《红岩》
![名著导读-《红岩》](https://img.taocdn.com/s3/m/35880b29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28.png)
名著导读-《红岩》名著导读《红岩》一、作者简介罗广斌杨益言二、主要内容1948年,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为了配合工人运动,重庆地下党工运书记许云峰命甫志高建立沙坪书店,作为地下党的备用联络站。
甫志高为了表现自己,不顾联络站的保密性质,擅自扩大书店规模,销售进步书刊。
一天,区委书记江姐要去华蓥山根据地,甫志高到码头为江姐送行,江姐嘱咐他要注意隐蔽,他嘴上答应,心里却不以为然。
江姐到离根据地不远的一座县城时,发现自己的丈夫、华蓥山纵队政委彭松涛的人头被高挂城头。
见到纵队司令员“双枪老太婆”后,她强忍悲痛,坚决要求到丈夫生前战斗的地方工作。
甫志高又自作主张吸收一名叫郑克昌的青年入店工作,许云峰知道情况后大吃一惊,几经分析发现郑克昌行迹可疑,便让甫志高通知所有人员迅速转移。
甫志高却根本不听劝告,反认为许云峰嫉妒自己的工作成绩,结果被捕并成了可耻的叛徒。
由于他的告密,许云峰、成岗、余新江和刘思扬等人很快相继被捕。
特务头子徐鹏飞得意忘形,妄图借此将重庆地下党一网打尽。
然而,他使尽各种伎俩,都没能从许云峰等人身上得到任何所需的东西。
凶残的敌人为了得到口供,疯狂地折磨政治犯。
他们给犯人食用霉烂的食物,而且在炎热的夏天限制饮水数量,妄图用炎热、蚊虫、饥饿和干渴动摇革命者的意志。
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狱中难友趁放风时在墙角挖出一眼泉水,在保护泉水的斗争中,龙光华英勇牺牲,全狱难友绝食抗议敌人的暴行,敌人不得不妥协让步。
叛徒甫志高带领特务窜到乡下,江姐不幸被捕,关押在渣滓洞里。
在狱中,她受尽了折磨,凶残的敌人把竹签钉进了她的十指。
面对毒刑,她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秋去冬来,转眼到了年底。
全国革命形势一片大好,国民党当局在受到沉重打击后开始放出和谈空气。
阴历年三十,渣滓洞全体难友举行了一个别开生面的联欢会。
更令人高兴的是,地下党派人与他们取得了联系。
红岩名著导读
![红岩名著导读](https://img.taocdn.com/s3/m/79e6aac277232f60dccca127.png)
作家简介杨益言,生于1925年,四川武胜县人。
1940年在同济大学读书,后因在上海参加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
1948年8月被捕,囚禁于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重庆解放前夕被营救出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重庆市委工作,先后任科长、办公室主任、常委等职。
196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罗广斌(1924—1967),重庆忠县人。
1948年9月因叛徒出卖在成都被捕,先后囚于渣滓洞、白公馆监狱。
狱中坚持斗争,拒绝其兄罗广文(蒋介石嫡系,国民党第15兵团司令)的保释,宁愿坐牢,也不写悔过书,和难友一起秘密制作五星红旗,迎接解放。
1949年11月27日大屠杀之夜,策反看守杨钦典,带领难友集体越狱成功。
内容概述《红岩》记录了1948年至1949年重庆解放战争时期,重庆地下共产党组织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激烈斗争的史实。
它的基本情节以“中美合作所”集中营(包括渣滓洞和白公馆)内的敌我斗争为中心,交错地展开了中共地下党领导的城市的地下斗争、学生运动、工人运动、狱中斗争以及华蓥山区的武装斗争,集中描写了革命者为迎接解放、挫败敌人的垂死挣扎而进行的最后决战。
作品评价《红岩》是当代文学中一部优秀的革命英雄传奇,被誉为“革命的教科书”《红岩》被称为“黎明时刻的一首悲壮史诗”主题思想《红岩》是一部描写重庆解放前夕严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的长篇小说。
作品真实地展现了国民党统治行将覆灭,解放斗争走向全国胜利的斗争形势和时代风貌,成功地塑造了以许云峰、江姐、成岗、刘思扬和华子良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英雄形象,热情地歌颂了他们坚贞不屈、向往光明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艺术特色 1.《红岩》没有采取围绕一个中心人物贯彻始终的手法,而是围绕着狱内、狱外复杂的斗争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
2.结构宏伟而严谨,错综复杂而有条不紊又富于变化,是《红岩》又一个显著的艺术特色。
3.此外,注重心理活动的描写和环境气氛的渲染也是《红岩》的一个鲜明的艺术特色。
(完整版)《名著导读红岩》PPT课件
![(完整版)《名著导读红岩》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28936e625c52cc58ad6be81.png)
他 是 谁?
他几个月大时就随 父母被囚禁在“白公 馆”在敌人的监狱里 长大。头很大,身子 纤瘦,经常帮助大人 做秘密工作遇害时不, 满9岁。
小萝卜头(剧照) 最年幼的烈士
他 是 谁?
他是潜伏最深的共
产党员,忍辱负重、 忠贞不屈.因装疯卖傻 而被特务称为 “疯老
头”,被关押在白公 馆,为渣滓洞、白公 馆越狱作出了巨大贡 献。
华子良(剧照)
他 是 谁?
华蓥山纵队司令 员,是一位传奇人 物,善使双枪,令 敌人闻风丧胆、恐 慌不安。
双枪老太婆(剧照)
特务头子 徐鹏飞
叛徒 甫志高 特务 郑克昌
主题思想
《红岩》是一部描写重庆解放前夕 严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的 长篇小说。作品真实地展现了国民党 统治行将覆灭,解放斗争走向全国胜 利的斗争形势和时代风貌,成功地塑 造了以许云峰、江姐、成岗、刘思扬 和华子良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英雄 形象,热情地歌颂了他们坚贞不屈、 向往光明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写出其性格特点 ( 坚贞不屈、有钢铁般的意志 )。
考题预测
综合积累运用题
好书推荐卡
作品
《红岩》
作者
罗广斌
杨益言
作品的主要内容:描写重庆解放前夕严酷的地下斗争, 特别是狱中斗争的情景。
印象最深的人物:江姐、许云峰、成岗、双枪老太婆 ……
推荐理由:提示:内容、主题、人物、写作特点
下列关于《红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 个( C )
许云峰无动于衷地笑了笑。“这点,我 完全可以奉告。我从一个普通的工人, 受尽旧社会的折磨、迫害,终于选择了 革命的道路,变成使反动派害怕的人, 回忆走过的道路,我感到自豪。我已看 见了无产阶级在中国的胜利,我感到满 足。风卷残云般的革命浪潮,证明我个 人的理想和全国人民的要求完全相同, 我感到无穷的力量。人生自古谁无死? 可是一个人的生命和无产阶级永葆青春 的革命事业联系在一起,那是无上的光 荣!这就是我此时此地的心情。”
名著导读—《红岩》(共14张PPT)
![名著导读—《红岩》(共1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1ee27c1770bf78a64295401.png)
再
次
使
郑克昌在诱骗刘思扬失败 后,又伪装成同情革命的 记者高邦晋打入渣滓洞, 他妄图通过苦肉计刺探狱 中地下党的秘密。余新江 等人识破了他的伪装,并
借 敌人之手除掉了这个阴险
的 特务。
他的奸计落空。
《挺进报》局部暴露及数
经典情节
许云峰与李敬原在茶馆分析当时的情况,许云峰
对目前的形势感到更加严重了。对敌情的正确
甫志高是沙坪书店联
他是一个很会掩饰的特务,开始时
郑 克 昌
装
可
怜,伪装成很穷但倾向革命的进步
青年,骗取甫志高的信任,打入沙
坪书店当义
工,导致沙坪书店被暴露。后混进
关着余新江等革命青年的楼七室,
妄想找出集中营里共产党的领导
核心。他还鼓动学生挑起狱中斗
争,妄图发现监狱中党的活
动,但是他的“爱表现”特务潜质
判断和及时防止了破坏,并不能使他高兴,相反
地,他感到内疚。把备用联络站交给甫志高管,
1.茶馆 李敬原
脱险
这是一种不应有的疏忽。过去虽然发现甫志高 的许多毛病,但今天看来,对他的问题还是认识 不足,这种人,即使一时有再好的表现,也是不能 相信的。许云峰从李敬原从容镇定的表情明显
地感到:不管风浪多大,他永远也不会张皇失措
的。这时敌人的魔爪已经伸向了他们,许云峰无
比坚强、果敢、镇定地掩护李敬原从敌人眼皮
叛徒甫志高带领特务窜到乡下,江姐不幸被捕,关押
在渣滓洞里。在狱中,她受尽了折磨,凶残的敌人把
2.叛徒 竹 签 钉 进 了 她 的 十 指 。 面 对 毒
出卖,பைடு நூலகம்刑,她傲然宣告:“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
江姐被 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秋
名著导读《红岩》
![名著导读《红岩》](https://img.taocdn.com/s3/m/c8670c59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3d.png)
名著导读《红岩》名著导读《红岩》第一章:放弃家园第一章以主人公萧楚女儿才进入红岩学堂的经历开篇。
才进和她的好友武金燕通过教育中的耐受训练,开始了他们对于敢于放弃家园、为民族独立而奋斗的觉醒与探索。
这一章主要描写了这两个青年在红岩山的艰难选择和他们内心的挣扎。
第二章:投身抗日斗争第二章讲述了才进和武金燕决心投身抗日斗争,成为红岩地下党的一员。
他们通过充实自己的知识,掌握军事技能,并积极参与抗日情报的收集和传递。
这一章展现了红岩山青年们在战争年代的坚定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第三章:生死离别第三章描述了才进和武金燕参与红岩地下党的作战行动。
在与日军的激烈战斗中,他们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
面对生死的考验,他们也经历了无数次的离别和牺牲。
这一章揭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悲剧和牺牲。
第四章:牺牲与背叛第四章聚焦于红岩地下党内部的背叛和牺牲。
才进和武金燕在敌伪军的困扰下,被迫做出了令人痛心的选择,为了保护党的秘密而选择牺牲。
这一章揭示了战争时期背叛与牺牲的复杂性和残酷性。
第五章:红岩的传承第五章回顾了才进和武金燕的英勇事迹,并描述了红岩地下党的传承与发展。
在红岩地下党的坚守下,他们继续为民族解放事业奋斗,并逐渐获得胜利。
这一章展现了红岩地下党精神的传承与延续的重要性。
《红岩》这部名著通过讲述红岩地下党青年的奋斗史,生动地展示了战争年代的艰辛与牺牲,也传递了对信仰、勇气和毅力的讴歌。
这部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精彩的叙事方式,影响了一代人,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经典之作。
(注:此文本约1500字)。
(名师整理)语文7年级下册《红岩》名著导读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语文7年级下册《红岩》名著导读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ac5efb719e8b8f67c1cb9a5.png)
许云峰夜入秘密 联络站沙坪书店 ,发现可疑之处, 毅然作出撤站决 定。危难时为了 掩护市委书记李 敬原挺身而出。 赴宴斗敌首,义 正辞严戳穿敌人
阴 谋。在狱中以顽 强的毅力用手指
他是一个很会掩饰的特
务,开始时装可
怜,伪装成很穷但倾向革
命的进步青年,骗取甫志
高的信任,打入沙坪书店
当义
郑 克 昌
工,导致沙坪书店被暴露 。后混进关着余新江等 革命青年的楼七室,妄想 找出集中营里共产党的
相关情节
江姐在去北川的路上, 看到挂在城头的丈夫的 头颅,顿时热泪盈眶,禁 不住要痛哭出声,但她 强忍悲痛,坚决要求到 丈夫生前战斗的地方工 作。由于叛徒出卖,江
许云峰是一个工人出 身,长期从事地下党工 人运动领导工作,有着 丰富斗争经验的党的 领导人形象。果断、 许 沉着、冷静,有非凡的 云 胆识和过人的机智。 峰 以顽强的意志在潮湿 阴森的地窖里用手指 挖通了石壁,把越狱的 通道留给了同志们。
对目前的形势感到更加严重了。对敌情的正确
判断和及时防止了破坏,并不能使他高兴,相反
1.茶
地,他感到内疚。把备用联络站交给甫志高管, 这是一种不应有的疏忽。过去虽然发现甫志高
馆李 的许多毛病,但今天看来,对他的问题还是认识
敬原 不足,这种人,即使一时有再好的表现,也是不能
脱险
相信的。许云峰从李敬原从容镇定的表情明显 地感到:不管风浪多大,他永远也不会张皇失措
3.(2018陕西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2分)
【甲】青春终于胜利了。保尔没有死于伤寒。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在床上整
整躺了一个月之后,苍白消瘦的保尔已能够勉强用两条摇摇晃晃的腿站起来,摸着墙壁,
在房间里走动了。
名著导读《红岩》
![名著导读《红岩》](https://img.taocdn.com/s3/m/54d65eef240c844769eaeef5.png)
八年级名著导读·《红岩》【作品体裁】长篇小说。
【作者简介】罗广斌和杨益言,当代作家。
【主要人物】许云峰、江姐、成岗、小萝卜头、双枪老太婆等。
【主要讲述】1948年,国民党统治下,共产党员在监狱中顽强生存、斗争的故事。
【作品主题】《红岩》是一部描写重庆解放前夕严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的小说。
作品真实地展现了国民党统治行将覆灭、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的斗争形势和时代风貌,成功地塑造了以许云峰、江姐、成岗和华子良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英雄形象,热情讴歌了他们崇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定的革命信仰。
红岩是重庆的一处地名——红岩村。
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是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所在地,小说故事发生的主要地点中美合作所集中营也在这附近。
当时,投奔延安的青年来寻中共中央机关时,如果不熟悉红岩,很容易被特务引到监狱里面。
后来中央机关撤走,监狱一直还是用来关押政治犯人。
红色是革命的颜色,岩石又是非常坚硬的物质,小说以“红岩”为题,喻指革命者在狱中坚持斗争,坚韧不拔,就像红色的岩石一样。
【故事梗概】 1948年,重庆大学的学生运动和长江兵工厂的工人运动正在蓬勃发展,敌我斗争正处在短兵相接的严重时刻。
中共重庆市委委员许云峰联络地下党员成岗、江雪琴(江姐),决定出版一种群众性的宣传刊物,取名《挺进报》。
与此同时,许云峰还领导了一个备用联络站——“沙坪书店”。
《挺进报》一出刊就深得人心,广为流传。
有时也通过“沙坪书店”向工人学生中传送。
这就引起了国民党特务的注意。
因工作需要,江姐被调到川北华蓥山游击队去工作。
在城门口,她发现城门上悬挂着被敌人杀害的自己丈夫——华蓥山纵队政委彭松涛的头颅,把揪心的痛苦和彻骨的仇恨深埋在心底,坚毅地向游击队驻地走去。
山上,游击队在双枪老太婆的领导下,准备和敌人作拼死斗争,为死难烈士报仇。
这使江姐感到很大欣慰。
重庆老街32号,是国民党西南长官公署第二处所在地。
它名为“慈居”,实际上是个杀人魔窟。
2024中考名著导读之《红岩》知识点
![2024中考名著导读之《红岩》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c34f691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e3.png)
2024中考名著导读之《红岩》知识点《红岩》是毛泽东亲自题名并给予极高评价的革命艺术作品。
这部小说主要讲述了义勇军攻打重庆时,重庆女中学校长杨靖霖为反抗日本侵略者而奋斗的故事。
下面将对这部小说中的重要人物、事件、主题等方面作出简单概括。
人物杨靖霖杨靖霖是这部小说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她是重庆女中的校长,以其强烈的爱国主义和为国家和人民奋斗的气概受到广泛赞誉。
在小说中,她舍弃了个人的利益和家庭、孩子的幸福,积极投身到革命斗争之中,在抗战时期为保卫家园努力奋斗。
石克石克是杨靖霖的学生。
他在小说中表现为革命斗士的形象,最终与杨靖霖一起战斗到底,为祖国和家园背水一战,染上的红色也象征着他的革命精神。
四叔四叔是杨靖霖的战友,具有革命家和爱国家的荣誉称号。
他是小说中的悲剧人物,身患癌症,为了抗战和保卫家园而与敌人斗争到了最后一刻。
他的死对于其他人物和主题来讲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事件投石砸宁肯大桥这是小说中最为突出的事件之一,也是杨靖霖和另外一位革命战士马骏首次展开抗争的场景。
他们利用类似《水浒传》中的“水淋淋的打法”来抵抗日本侵略者,最终成功将自己和马骏的身份暴露,但也争取到了时间为更多人争取发展空间。
杨靖霖与四叔的对话小说中的这一段对话表现出杨靖霖与四叔的交往,也展现了爱国主义、家庭和社会责任之间的矛盾。
在这里,杨靖霖表示尽管她很担心孩子的幸福,但她认为保卫家园更加重要,因此她决定为祖国贡献一切。
石克临终前与杨靖霖的谈话石克生前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挫折,但他一直保持着高昂的斗志。
在与杨靖霖的谈话中,他表达了对革命斗争的热爱和不畏牺牲的坚定信仰,最终感动了杨靖霖,并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立场。
主题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小说中所有人物都表现出了这一主题,反映出革命者为了国家利益而奋斗的精神。
无论是杨靖霖、石克,还是其他人物,他们都在为保卫祖国而战斗,将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下,并将人类命运视为关键事项。
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小说的基本主题之一。
名著导读红岩
![名著导读红岩](https://img.taocdn.com/s3/m/17e68b4f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26.png)
名著导读红岩《红岩》是一部以抗战时期中共地下党员活动为背景,塑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干部的形象的小说。
作品通过描写在陕北偏远山区的一个共产党的地下委员会的活动,展现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干部的艰辛奋斗、崇高理想和革命精神。
作为一部名著,它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是一部承载着历史记忆和革命精神的重要著作。
作品以女主角沙河为中心,通过她的成长经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培养未来干部的方式方法。
文章首先描写了沙河一家黄土高原的平民生活,串联起土地革命的背景。
沙河从小立志要为农民争取权益,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她在共产党领导下,顶着困难和危险,为农民谋福利,为抗日事业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另外一个重要人物是男主角万水云。
他是一个坚定的国际主义战士,他通过与沙河一起抗战,积极参加革命斗争,展现了他的决心和勇气。
在他的带领下,沙河和其他青年团干部积极投身于革命事业,并在艰苦的环境中逐渐成长为革命的中坚力量。
他们的故事激发了读者的爱国热情和对共产主义事业的追求。
《红岩》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人物形象,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和发展轨迹展现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和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执着信念。
同时,小说充满了悬疑和紧张的情节,使读者在紧张刺激的故事中感受到革命斗争的残酷,也让人们对共产主义事业更加坚定信心。
正是因为《红岩》所描绘的青年团干部的悲壮牺牲和顽强奋斗,使得这部小说成为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作品。
它通过展现青年团干部的心路历程,引导青年读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鼓舞他们勇敢追求自己的理想,并为社会主义事业做出贡献。
《红岩》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纪实性作品。
它揭示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干部在抗战时期的革命事业,展现了他们追求党的事业的拼搏精神和对国家、民族的无私奉献。
总而言之,《红岩》作为一部名著,通过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充满悬疑的情节,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干部的艰辛奋斗和无私奉献。
通过这部作品,读者可以更深刻地了解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干部在抗战时期的肩负与担当,以及他们追求真理、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
(完整版)《名著导读红岩》PPT课件
![(完整版)《名著导读红岩》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fc6a28d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1f.png)
04
江姐(江竹筠)
中共地下党员,为掩护同志被 捕,狱中坚贞不屈,最终壮烈
牺牲。
许云峰
中共重庆市委委员,被捕后关 押在白公馆,为掩护同志越狱
而英勇牺牲。
成岗(陈然)
《挺进报》特支书记,被捕后 关押在白公馆,在狱中坚持斗
争,最后被敌人杀害。
刘思扬
出身于大地主家庭,却投身革 命,为信仰和理想献出了生命
。
06
中共地下党在国统区的斗争
在严酷的环境下,中共地下党组织在国统区进行 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 要贡献。
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来 到重庆,与国民党政府进行和平谈判,最终达成 《双十协定》。
作者罗广斌、杨益言简介
罗广斌(1924--1967年),四川成都人。 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学运工作, 并利用其家庭关系进行统战和策反工作。 1948年9月因叛徒出卖在成都被捕,先后囚 于渣滓洞、白公馆看守所。狱中坚持斗争, 拒绝其兄罗广文(蒋介石嫡系,国民党第 15兵团司令)的保释,宁愿坐牢,也不写 自白书,和难友一起秘密制作五星红旗,迎 接解放。
英勇斗争,无私奉献
英勇的斗争精神
红岩英烈们在狱中与敌人进行了 不懈的斗争,包括绝食抗议、秘 密传递情报等,充分展现了革命
者的英勇和智慧。
无私的奉献精神
许多红岩英烈在革命斗争中献出 了自己的生命,他们为了革命事 业的胜利,毫不犹豫地奉献了自
己的一切。
坚定的革命立场
在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时,红岩 英烈们始终坚守革命立场,不为 所动,展现了革命者的忠诚和坚
联系现实生活,谈谈自己的感悟和启示
01
坚定信仰的力量
名著导读《红岩》
![名著导读《红岩》](https://img.taocdn.com/s3/m/421bf982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33.png)
名著导读《红岩》名著导读《红岩》一、背景介绍《红岩》是中国革命文学和抗日战争题材的重要作品之一,是作家周扬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小说以重庆抗日时期的烽火岁月为背景,通过描写一个学生党组织的成长和抗日斗争的艰辛,展现了中国青年的英勇和坚定。
本篇导读将从故事梗概、主要人物介绍和背景分析三个方面,对该作品进行简要介绍。
二、故事梗概《红岩》以主人公谢晋元和其他青年学生的命运为主线,描写了一群爱国青年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英勇抗争和无私奉献。
故事开始,谢晋元作为一个17岁的中学生,加入了由校长叶师谋创立的救亡促进会。
叶师谋是传统的文人之一,但他从心底深深地认识到,中国青年只有自力更生,才能拯救祖国。
谢晋元在参与了救亡促进会的活动后,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在故事的后半部分,谢晋元参加了重庆试图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暴动。
而这次暴动却因为暴发在罗嗣宗的背叛而未能成功。
谢晋元被捕后继续坚持坚贞不屈的斗争,并赢得了同狱的老革命的尊敬。
最终,在敌人的屠刀下,谢晋元以悲壮牺牲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三、主要人物介绍1. 谢晋元谢晋元是本书的主人公,也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情怀的青年学生。
他在参与救亡促进会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坚定地投身于抗日斗争。
他的牺牲和坚贞精神,成为了书中的主要形象。
2. 叶师谋叶师谋是谢晋元所在的学校的校长,也是一个爱国的知识分子。
他创立了救亡促进会,并为了拯救祖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叶师谋的形象在小说中体现了传统文人与革命解放战争的关系。
3. 罗嗣宗罗嗣宗是反面角色,他在本书的故事中起到了背叛者的作用。
他在谢晋元等人策划的暴动行动中投敌,最终导致了谢晋元的牺牲。
四、背景分析《红岩》以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为背景,展现了中国青年在战火中的成长和抗争。
小说通过描写谢晋元等青年学生加入救亡促进会、组织暴动等活动,展示了中国青年在困难的环境下,为了民族解放而奋斗的精神。
通过本书,读者可以深刻感受到救亡促进会等学生组织为抗日战争做出的巨大贡献,也可以体味到中国青年的爱国主义情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 术 特 色 1. 《红岩》没有采取围绕一个中心人 物贯彻始终的手法,而是围绕着狱内、 狱外复杂的斗争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 象。 2.结构宏伟而严谨,错综复杂而有条 不紊又富于变化,是《红岩》又一个 显著的艺术特色。
艺 术 特 色
3.此外,注重心理活动的描写和环境 气氛的渲染也是《红岩》的一个鲜明 的艺术特色。
红 岩 精 神
作 者 简 介
杨益言
杨益言( 1925- ),四川武 胜县人。1940年在同济大学 读书,后因在上海参加学生 运动被学校开除。 1948 年 8 月被捕,囚禁于重庆“中美 合作所”渣滓洞,重庆解放 前夕被营救出狱。解放后在 重庆市委工作。
作 品 评 价
《红岩》是当代文学中一部优 秀 的革 命英 雄传 奇 , 被誉为 “革命的教科书” 《红岩》被称为“黎明时刻的 一首悲壮史诗”。
主 要 人 物
如果需要为共产主 义的理想而牺牲,我们 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可 以做到脸不改色、心不 跳。
江姐(剧照)
江姐相关故事
相关故事:江姐看到丈夫的头颅挂在城 楼上,忍受住悲痛,英勇地投入到新的 战斗。 性格特点: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贞、 坚强不屈
江姐相关故事
相关故事:江姐在狱中受尽严酷的折磨 ,但绝不屈服。 性格特点:坚贞不屈,英勇无畏,具 有钢铁般的意志
《红岩》的成书背景
1948年,解放战争正以雷霆万 钧之势向前推进,反革命的最后堡垒 重庆正处于全面包围之中,盘踞在这 里的国民党反动派进行着垂死的挣扎, 而被关押在“中美合作所”集中营里 的共产党员则同他们展开了一场胜利 前光明与黑暗的殊死搏斗。
《红岩》的成书背景 为了表现这种在全局上我们处于绝 对优势而在局部处于暂时劣势的局面, 作者将笔触从渣滓洞、白公馆伸展开去, 把震撼人心的狱中斗争、城市地下党的 活动和学生运动以及农村的武装斗争这 三条线索交织成一个整体,描绘了重庆 解放前夕革命者同敌人进行斗争的最后 一幕,从一个重要侧面反映了解放战争 走向全面胜利的斗争形势和时代风貌。
名
著
阅
读
作 者 简 介
罗广斌
罗广斌( 1924--1967 年),四 川成都人。 1948 年加入中国共 产党。从事学运工作。1948年9 月因叛徒出卖在成都被捕,先 后囚于渣滓洞、白公馆监狱,在 狱中坚持斗争。 1949 年 11 月 27 日大屠杀之夜,带领难友集体 越狱成功。解放后积极从事宣 传烈士革命事迹的工作。
华子良(剧照)
他 是 谁?
华蓥山纵队司令 员,是一位传奇人 物,善使双枪,令 敌人闻风丧胆、恐 慌不安。
双枪老太婆(剧照)
叛徒 甫志高
特务头子 徐鹏飞
特务 郑克昌
主 题 思 想
《红岩》是一部描写重庆解放前夕 严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的 长篇小说。作品真实地展现了国民党 统治行将覆灭,解放斗争走向全国胜 利的斗争形势和时代风貌,成功地塑 造了以许云峰、江姐、成岗、刘思扬 和华子良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英雄 形象,热情地歌颂了他们坚贞不屈、 向往光明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成岗 : 他是长江兵工总厂厂长、中国 共产党员,负责《挺进报》的印刷工 作;遭受敌人的严刑拷打,绝不屈服; 被敌人注射“诚实注射剂”,凭借顽 强的毅力保守党的秘密;在狱中仍坚 持办《挺进报》。
刘思扬 :他是来自资本家家庭的 共产党员,负责《挺进报》的收听、 抄录工作;在监狱中同敌人进行不 屈不挠的斗争。
他 是 谁?
他几个月大时就随 父母被囚禁在“白公 馆”在敌人的监狱里 长大。头很大,身子 纤瘦,经常帮助大人 , 做秘密工作遇害时不 满9岁。
小萝卜头(剧照) 最年幼的烈士
他 是 谁?
他是潜伏最深的共 产党员,忍辱负重、 忠贞不屈.因装疯卖傻 而被特务称为 “疯老 头”,被关押在白公 馆,为渣滓洞、白公 馆越狱作出了巨大贡 献。
考 题 预 测
文学常识积累题
“让我们迎着胜利的曙光—
看共产主义的红日出现在东方!” 这段文字出自长篇小说 《 红岩 》 作者是(罗广斌 )、(杨益言 )。
考 题 预 测
主要人物判断题
“上级的姓名、住址,我知道。下级 的姓名、住址,我也知道……这些都 是我们党的秘密,你们休想从我口里 得到任何材料!” 这句话中的“我” 指( 江姐 ) 写 出 其 性 格 特 点 ( 坚贞不屈、有钢铁般的意志 )。
江姐相关故事
江姐微笑着面对死亡 性格特点:视死如归,信念坚 定,有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许云峰(剧照)
主 要 人 物 发现郑克昌可疑,立即 命令放弃沙坪书店这个 联络站; 有高度的政治敏领导人; 顾全大局、临危不惧
主 要 人 物 用手和铁镣挖穿地牢 ,绝不自己逃生 意志顽强,有自我牺 牲精神 大义凛然面对死亡
许云峰(剧照) 视死如归、有为 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片 段 欣 赏
“还有一点小消息,我也不想隐 瞒。”徐鹏飞再次露出奸笑,端详着 许云峰满怀信心的脸。“共产党的胜 利就在眼前,可是看不见自己的胜利, 这是多么令人遗憾的事!我不知道此 时此地,许先生到了末日,又是何心 情?”
许云峰无动于衷地笑了笑。“这点,我 完全可以奉告。我从一个普通的工人, 受尽旧社会的折磨、迫害,终于选择了 革命的道路,变成使反动派害怕的人, 回忆走过的道路,我感到自豪。我已看 见了无产阶级在中国的胜利,我感到满 足。风卷残云般的革命浪潮,证明我个 人的理想和全国人民的要求完全相同, 我感到无穷的力量。人生自古谁无死? 可是一个人的生命和无产阶级永葆青春 的革命事业联系在一起,那是无上的光 荣!这就是我此时此地的心情。”
考题预测
综合积累运用题
好书推荐卡
作品
《红岩》
作者
罗广斌 杨益言
作品的主要内容:描写重庆解放前夕严酷的地下斗争,
特别是狱中斗争的情景。
印象最深的人物: 江姐、许云峰、成岗、双枪老太婆 ……
推荐理由:提示:内容、主题、人物、写作特点
下列关于《红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 个( C ) A.《红岩》是具有共产主义精神和革命气 节的教科书。 B.江姐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主要人物, 她对党忠贞,对敌斗争顽强不屈,在危急 关头从容镇定,对革命同志血肉情深。 C.小说描写了一条线索上纷繁复杂的社会 生活,理丝有绪,章法井然。 D.注重心理活动的描写和环境气氛的渲染, 也是《红岩》的一个鲜明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