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复习提纲广中医版

合集下载

实验心理学复习资料

实验心理学复习资料

实验⼼理学复习资料实验⼼理学学期复习指南(⼆1)⼀、实验⼼理学的早期代表⼈物1、费希纳①系统地探讨了物理量与⼼理量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费希纳定律S=KlgR②于1860年发表了《⼼理物理学纲要》⼀书,⼤⼤发展了⼼理物理学,提出了三种测量⼼理量的⽅法:最⼩可觉察法,正误法和均差法。

2、冯特①1879年在莱⽐锡⼤学建⽴第⼀个⼼理学实验室,标志实验⼼理学正式建⽴;培养了⼤批⼼理学家,创办了⼼理学专业期刊。

②创建了构造主义⼼理学派,提出了实验内省法。

在实验室建⽴后的20年内,完成了100多项实验研究。

3、艾宾浩斯①把实验法成功⽤于⾼级⼼理过程研究,发现并证明了实验法在整个⼼理学研究中都是有效的⼯具。

②在对记忆的研究的过程中建⽴了第⼀个和⾼级⼼理过程有关的函数关系——遗忘曲线。

费希纳开创性的提出了量化研究“⼼灵”的思想以及具体可操作的量化⽅法,为⼼理学指明了⽅向;冯特提出⼼理学必须⽤实验的⽅法进⾏研究,从⽽搭建了⼼理学的框架;艾宾浩斯开⽤实验的⽅法研究记忆等⾼级⼼理过程之先河,从⽽铸造除了实验⼼理学的模型。

⼆、认知神经科学常⽤⽅法的特点(fMRI,ERP,脑损伤技术)1、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术(fMRI):测量⼤脑⾎液动⼒学指标,以很⾼的空间分辨率(毫⽶)对复杂的⼤脑认知活动进⾏空间定位。

2、事件相关电位(ERP):测量与⼤脑特定认知功能相关的电活动,以很⾼的时间分辨率(毫秒)研究不同时刻复杂的⼤脑活动的时间过程,并通过记录⾼密度件相关电位来研究⼤脑活动的空间信息。

3、脑损伤技术(1)神经⼼理学研究,针对脑损伤病⼈,需与医院合作(2)透颅磁刺激(TMS):⽤微弱的磁场⼲扰⼤脑特定部位的神经活动,观察这些⼲扰与某种特定的认知活动的关系,从⽽确定认知功能的神经基础。

4、三种认知神经科学常⽤⽅法优缺点的⽐较三、⼼理学论⽂写作的基本规范4、⼼理学实验报告的撰写格式(⼀)题⽬题⽬既要反映研究的主要问题,说明研究的主要变量和范围,⼜能作为编制分类索引和查找⽂献的线索。

实验心理学复习提纲

实验心理学复习提纲

实验心理学(1)复习提纲复习范围:一、实验心理学的早期代表人物P2实心定义:主要内容为心理实验理论、心理实验设计及相关的统计处理技术。

保留内容为反应时间和心理物理学。

(狭义)是以实验方法研究心理和行为的规律的科学。

(广义)1879年,以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为标志。

冯特的心理学第一次确立了实验法在科学心理学研究中的核心地位,实验心理学由此成为科学心理学的先锋。

代表人物:费希纳、冯特、艾宾浩斯。

1、费希纳:提出“量化”研究心灵的思想,以及具体可操作的量化方法,即心理物理法,为实验心理学指明了方向。

率先用心理物理学方法研究色觉和后像。

身心合一二元论。

1860年出版了《心理物理学纲要》,奠定了实验心理学的基础。

①联系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S=KlogR,S为感觉到的刺激强度,R为实际刺激强度,K为常数。

刺激量增大时,产生一个最小可觉差,所需要的变化量也越大。

(物理量增大时,为了感知到同样的差异,需要更大的刺激变化。

②心理现象的定量研究方法:创造了三种感觉测量方法,分别为最小可觉差法、正误法、均差法。

第一次将人类心理现象量化地表达出来。

后人→信号检测论2、冯特:首次提出心理学必须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从而搭建了实验心理学的框架。

在《对感官知觉学说的贡献》一书中第一次讲到“实验心理学”,与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纲要》一起被看做新心理学著作诞生的标志。

1873-1874出版了《生理心理学原理》,被心理学界誉为科学心理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

(蔡元培1917年在北京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并于1926年设立了心理学系)3、艾宾浩斯:开用实证方法研究记忆等高级心理过程之先河,铸造出实验心理学的雏形。

(扩展了实验心理学的领地,最终确立了实验心理学在心理学研究中的核心地位)。

1908年出版了《心理学概论》,“心理学仅有短期的历史,却有着长期的过去。

”发现并证明了实验法在整个心理学研究中都是有效的工具,建立了第一个和高级心理过程有关的函数关系——遗忘曲线。

实验心理学复习资料word精品文档21页

实验心理学复习资料word精品文档21页

实验心理学复习资料考试题型:一、名字解释二、简答题三、实验设计(1)改错(2)设计复习范围:第一章实验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第二章实验设计第三章心理物理学方法第四章反应时间第五章视觉与听觉第一章实验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一、实验心理学概述1.实验心理学的概念广义的实验心理学:指应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中关于实验方法的一个分支。

凡是用实验的方法揭示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研究课题和成果,都可以纳入实验心理学的范畴。

狭义的实验心理学:是专门研究如何进行心理实验的一门科学,研究对象是心理实验的理论、方法、程序、操作技术等问题,可以称作“心理实验学”。

2.实验心理学的任务提出问题—选出被试—标识、控制和测量变量—实验的安排、操作—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3.心理学实验的含义与基本形式(1)观察法:是描述性质的方法,特点:直接性,描述性;缺点:过于直接和简单。

自然观察法是最受推崇的一种方法,是指对自然情境下的现象进行深入观察的一种方法;只能等待所要观察的事物出现时才能进行,或只能对已有的事物进行观察。

个案法,是指深入研究单个或少数几个被试的观察法。

(注意无干扰观察:指研究者为了避免被试由于知晓正在被观察,产生非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而采用的一种无干扰观察技术)(2)实验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研究者主动控制条件下对事物的观察,能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出因果性的说明。

特点优点:a.实验者带有特定的目的进行实验,即实验者规定了将要研究的事物,这比起耐心等待自然观察要有效、经济和方便得多;b. 实验条件为实验者的观察和记录创造了最好的条件,测量较为精确,实验者可以在做好充分准备后开始实验,并且可以通过控制事件的发生,使其重复产生,以确信某现象是否前后一致;c. 实验者设定明确的实验条件,别人可以来重复并检验实验的结果;d. 实验者可以控制一切条件,使之恒定,而改变某一条件,用以观察试验结果。

缺点:实验条件控制有过多的人为性;实验干涉程度高;对于复杂的行为无法测量;不适合大规模探索性研究。

实验心理学复习资料

实验心理学复习资料

实验心理学复习资料实验心理学时间仓促,有不足之处和需要修改之处请大家提出,希望大家都能取得好成绩第一章绪论一、实验心理学的含义(界定)(一)广义:是以实验方法研究心理和行为的规律的科学(二)狭义:研究心理学实验的理论方法、技术操作的学科。

二、学习实验心理学的意义(一)从学科性质看,实验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二)从专业知识结构看,是理解和从事心理学科学研究的入门学科(三)从功用性看,是心理学领域进一步深造的基础学科(四)从能力上看, 是培养心理学理论思维的主要途径。

成为批判性的信息消费者。

三、实验法与观察法的比较:相同点:二者都可以使用仪器进行测定;二者都需要进行严格的研究计划,包括被试的选择、研究工具材料等;二者都是有目的的,有意识的收集资料和结果的活动。

不同点:1.实验研究的基本目的在于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观察法的目的是在于获得第一手的经验事实材料。

2.实验研究对实验情景和实验条件进行严密的控制;观察法是对观察对象不加干预和控制的条件下进行的。

3.实验研究的结果记录客观准确,结果可以定量分析;观察法的结果主要是以理论为前提,可以进行定性分析。

四、实验法的优点:1.实验研究要人为创设一定的情景,可以重复检验某些研究结果和理论,以利于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2.实验研究能揭示变量之间因果关系3.实验研究有严格的研究设计,保证了实验结果的科学性4.实验结果记录可以进行定量分析5.实验研究使用大量的仪器大大提高了刺激呈现和结果记录与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五、实验心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确定课题选择被试确定实验控制整合数据撰写研究报告六、撰写实验报告标题作者的姓名摘要关键词前言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参考文献附录七、心理学研究中的一般问题:变量:指性质或数量上可以变化的事物的特征。

变量的类型:1.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2. 刺激变量:对有机体心理或行为可能会发生影响的刺激条件机体变量:有机体本身对心理或行为反应发生影响的因素行为变量:是指由刺激条件所引起的有机体的行为反应特征3 .性质变量和数值变量八、主试和被试的关系:1.指导语的内容应该以完备的反应向被试交代任务,对被试的行为反应做严格的规定为原则2.相互之间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产生的作用:实验者效应: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实验者通过他无意识的表情和手势影响被试,从而使他们符合实验者的期望。

实验心理学复习提纲

实验心理学复习提纲

实验心理学复习提纲广义实验心理学,指应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中关于实验方法的一个分支。

狭义实验心理学,是专门研究如何进行心理实验的一门科学,研究对象是心理实验的理论、方法、程序、操作技术等问题,可以称作“心理实验学”。

凡是用实验的方法揭示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研究课题和成果,都可以纳入实验心理学的范畴。

心理实验,指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有系统地对引起或影响心理现象的条件加以变化和控制,根据观察、记录、测量与此相伴随的心理现象的变化,确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

实验心理学的实验一般是指在严密控制条件下的实验室实验。

变量,指数量上或质量上可变的事物的属性。

自变量,是由研究者选定并操纵、变化的,能够引起和影响所要研究的心理现象的因素,或因素的组合。

有时也称之为独立变量、刺激变量。

因变量,是由自变量的变化引起的被试的特定反应,是研究者要观察和测量的行为变化。

也可称之为反应变量、依变量。

无关变量,对因变量不产生任何影响的实验条件称为无关变量。

相关变量,凡是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都称为相关变量。

额外变量,在相关变量中,实验者用于研究的变量就是自变量,实验者不用于研究的那部分变量称为额外变量。

在实验中,额外变量必须加以控制,否则就无法得出明确的结论,所以它也被称为控制变量。

主试,就是实验者,即主持实验的人。

他控制实验条件、呈现刺激给被试,观察、记录、测量被试的反应。

被试,就是实验对象,他接受主试发出的刺激并做出反应。

心理学实验中的被试包括人和动物。

实验者效应,指主试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方式,如他的表情、手势、语气等,有意无意地影响被试,使他们的反应附和实验者的期望。

被试者效应,指人类被试者对待实验和实验者的特定态度和动机影响到实验的结果。

例如,被试的“要求特征”,即被试知道或猜测实验目的对自己的利弊而做出不真实反应。

这些都会混淆自变量的效果,降低内部效度。

因素型实验,是研究某种心理现象或行为产生的原因或条件是什么的实验。

实验心理学复习资料

实验心理学复习资料

试验心理学复习资料考试题型:一、名字解释二、简答题三、试验设计(1)改错(2)设计复习范围:第一章试验心理学讨论的基本问题其次章试验设计第三章心理物理学方法第四章反应时间第五章视觉与听觉第一章试验心理学讨论的基本问题一、试验心理学概述1.试验心理学的概念广义的试验心理学:指应用试验的方法讨论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中关于试验方法的一个分支。

凡是用试验的方法揭示心理与行为规律的讨论课题和成果,都可以纳入试验心理学的范畴。

狭义的试验心理学:是特地讨论如何进行心理试验的一门科学,讨论对象是心理试验的理论、方法、程序、操作技术等问题,可以称作“心理试验学”。

2.试验心理学的任务提出问题一选出被试一标识、掌握和测量变量一试验的支配、操作一处理和分析试验结果3.心理学试验的含义与基本形式(1)观看法:是描述性质的方法,特点:直接性,描述性;缺点:过于直接和简洁。

自然观看法是最受推崇的一种方法,是指对自然情境下的现象进行深化观看的一种方法;只能等待所要观看的事物消失时才能进行,或只能对已有的事物进行观看。

个案法,是指深化讨论单个或少数几个被试的观看法。

(留意无干扰观看:指讨论者为了避开被试由于知晓正在被观看,产生非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而采纳的一种无干扰观看技术)(2)试验法:心理学讨论的主要方法,是讨论者主动掌握条件下对事物的观看,能对所观看的现象做出因果性的说明。

特点优点:a.试验者带有特定的目的进行试验,即试验者规定了将要讨论的事物,这比起急躁等待自然观看要有效、经济和便利得多;b.试验条件为试验者的观看和纪录制造了最好的条件,测量较为精确,试验者可以在做好充分预备后开头试验,并且可以通过掌握大事的发生,使其重复产生,以确信某现象是否前后全都;c.试验者设定明确的试验条件,别人可以来重复并检验试验的结果;d.试验者可以掌握一切条件,使之恒定,而转变某一条件,用以观看试验结果。

缺点:试验条件掌握有过多的人为性;试验干涉程度高;对于简单的行为无法测量;不适合大规模探究性讨论。

实验心理学期末复习大纲

实验心理学期末复习大纲

实验心理学期末复习大纲实验心理学期末复习大纲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实验心理学的概说一、实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广义:指应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科学,即“实验的心理学”。

狭义:称作“心理实验学”更为贴切。

它研究的是如何进行心理实验,既心理实验的理论、方法、操作及与此有关的问题。

二、实验心理学简史心理实验发展的第一阶段: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心理实验在这一阶段具有以下特点:应用的方法类似于某些简单的物理学和生理学实验法,研究的问题只限于某些简单心理现象的量的方面,如视觉敏度、差别阈限的测定,反应时的测量等;实验技术简单,对条件的控制、重复实验以及对实验结果的数据处理都还欠缺;被试的自我观察与陈述都带有十分初级的性质,如听见或听不见某一声音,两个刺激强度的差别觉察或不觉察等。

心理实验发展的第二阶段:是实验心理学的建立、传播和发展的阶段。

它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是和冯特的工作联系着的。

冯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所谓纯粹的“直接经验”,所采用的实验方法仅仅是进行“科学的内省”。

此时,心理实验的特点是:实验者提出了被试作系统的自我观察的计划,被试起着“观察者”的作用。

艾宾浩斯:运用严格的实验方法研究记忆,开辟了高级心理过程实验研究的新时代。

华生:拒绝使用自我观察法,继而否认意识的存在,主张研究行为。

强调严格的实验方法,排斥一切主观经验的报告。

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致力于了解心理活动的过程。

这种活动就是传统心理学中称之为认识活动的东西,也就是全部的信息加工活动。

认知心理学把研究重点转到内部心理过程上去了。

在研究方法上,认知心理学既注重实验研究,又重视主观经验的报告。

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区别:行为主义:刺激——反应认知主义:信号(输入)——信息加工(讯息处理)——行为(输出)20世纪50年代以来,心理学已广泛应用了现代科学和工程技术的最新成就。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国际上的一些新技术、新概念和新方法已被引入到心理学领域中,如控制论、信息论、系统工程、拓扑学、模糊数学等理论和观点,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实验范围更加扩大,研究水平也大大提高。

实验心理学复习知识点1~8

实验心理学复习知识点1~8

实验心理学复习知识点第一章, 概论第一节, 实验心理学的性质一,实验心理学的含义1, 实验心理学:是指在实验控制条件下对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分支,是应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科学2, 广义:是以实验方法研究心理和行为的规律的科学3, 狭义研究心理学实验的理论方法,技术操作的学科,是心理学中有关于试验方法的分支 4, 两大部分内容(1)心理实验的一般原理、基本思想、方法和设计(2)实验法在专门领域的应用。

如注意、记忆。

二,实验心理学的科学地位1, 是一门基础性学科2, 心理学的很多分支如认知心理学等都采用实验方法进行研究3, 为心理学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是各门心理学分支的基础三,实验心理学的科学属性1, 客观观察:客观的现象观察2, 自我校正:对已有的错误信念进行校正3, 更严格的标准:实验信度、实验效度(一) 何为科学1, 非科学的方法:听信权威、轻信先验、注意凝聚2, 科学的方法:客观观察、自我矫正、(二) 实验心理学的科学本质第二节, 实验心理学的诞生一,哲学起源心理学起源于哲学:机械主义、经验主义、实证主义二,科学起源(一) 心理学与生理学(二) 心理学与物理学(三) 实验心理学的科学起源1,英国 马斯克林 1796年 人差方程式2,德国 赫尔姆霍茨 神经传导速度3,¥¥德国 韦伯 韦伯定律 I I K /∆= (常数韦伯分数=差别阈限/标准刺激强度) 三,¥¥实验心理学的诞生(一) 威廉冯特1,¥¥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2,贡献(1) 用心理现象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2) 用实验方法研究心理学(3) 运用莱比锡实验室培养了一大批学生(4) 对现代的贡献:建立实验室(二) 费希纳1, 系统的探讨了物理量与心理量之间的关系2,发表了《心理物理学纲要》提出测量心理量的方法,建立心理物理学方法3,创造了三种感觉测量方法:最小可觉差法、正误法、均差法4,对现代心理学的影响(1)阈限的思想:费希纳的研究方法深刻地影响了随后的实验心理学的研究(2)心理测量方法:一方面形成了对心理内容进行科学化和量化研究的量表,进行阈上测量(3)信号检测论:另一方面后人弥补了阈限概念的不足和缺陷,发展了新的心理物理学方法(三)艾宾浩斯1,1879年开始记忆方面的研究2,1885年《记忆》----遗忘曲线3,贡献(1)证明了用实验方法可以用来研究高级心理过程(2)从根本上变革了实验心理学的研究范式(3)为实验心理学提供新的变量测量方法,解决了高级心理过程的量化问题(4)通过实验研究,建立了第一个和高级心理过程有关的函数关系——遗忘曲线第三节,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是指实验法,广义的是指观察法、相关研究法、实验法一,观察法(一)观察法是指通过一定程序收集资料,以期获得描述性的数据来简化复杂现象的过程,是获取客观世界原始信息和感知材料的基本方法,也是发现一些科学现象的重要方法(二)它是人们搜集、获取、记录和描述感性材料的常用方法之一(三)观察法分为:自然观察法、参与观察法、个案法、调查法1,自然观察法(1)自然观察法是指对自然环境中的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2)观察者不操纵、干预、控制任何变量,只是把观察到的自然发生的行为活动记录下来,以供事后研究分析(3)除了研究者有意观察被试者在自然情境下的表现之外,某些不可逆转的研究也必须使用自然观察法2,参与观察法(1)参与性观察是指研究者把自己融入到观察对象群体中去,然后对他们进行观察的方法(2)参与性观察的两个类别:**观察者只作为研究对象群体中的成员,但并不与其他人发生积极的作用**观察者主动融入被研究的群体中去,并与他们进行相互作用3,个案法(1)个案法是指深入的研究单个或少数几个被试的观察法(2)弗洛伊德建立精神分析学说是建立在对个案的临床观察及精神分析研究的基础上(3)由于使用少数案例,研究结果也只是适用于个别情况4,调查法(1)调查法是指借助于一定的工具(问卷、量表),对于某种现象进行考察,通过对收集到资料的分析处理得到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2)问卷法分为:问卷调查法(问卷法)、量表调查法(测验法)(3)问卷法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资料(4)问卷法是调查者采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一种收集资料的方法(5)测验法是指通过标准化测验(或量表)了解个体心理品质的一种方法,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可分为:成就测验、能力倾向测验、人格测验(6)调查法的优点:1,能突破时空限制能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收集资料2,能对调查结果进行定量研究3,效率高,能在短时间里获得大量资料,节省了人力、时间、和经费4,减少主试可能对被试所造成的干扰结果的影响**问卷法是调查者采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一种收集资料的方法**测验法是指通过标准化测验(或量表)了解个体心理品质的一种方法,要求具有信度和效度(7)常见的测量量表可分为:成就测验、能力倾向测验、人格测验(8)调查法具有的优点:1,能突破时空限制,在更广的范围内收集资料2,能对调查结果进行定量研究3,效率高,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资料,节省了人力、时间和经费4,减少了主试可能对被试所造成的干扰结果的影响(9)作为观察法的一种形式,通过调查法得到的结果同样是描述性的,不能完全的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二,相关研究法**五个特点1,相关研究法是一种探求两个或多个变量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方法2,进一步描述事物间所存在的共变关系3,对于解决事物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作用4,具有预测作用5,相关系数的变化范围从-1.00到+1.006,无法对变量间的因果关系进行解释,能揭示变量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二个缺点1,相关研究的结果往往取决于其适用的相关研究法的前提条件是否得到了满足2相关研究无法确定因果关系的方向(一)相关分析法的指标及意义(二)相关分析法的新进展1,变量特性分析(1)是指在相关研究基础上对变量自身的特性进行考察,以对变量的因果关系进行推测(2)当两个变量确定存在相互影响,即确定两者间的相关并非第三因素的作用结果,此时,可根据两变量的性质对其因果关系进行推测,即确定何为因何为果2,偏相关技术(1)此方法主要用于分析伪相关(A、B同时受到C的影响)与中介变量相关(A通过C 影响B)也就是判断两变量间的相关是否存在第三变量的影响(C是协变量)3,交叉-滞后法(1)此方法是一种纵向研究法,通过对两变量在前后两个时间点上进行重复测量,由此计算同一时间点与跨时间点的不同相关,作为考察因果关系是否存在的依据三,实验法(一)实验法的界定及其要素实验法是指通过人为地、系统地操作环境,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对之进行观察、记录和解释的科学方法。

实验心理学复习资料

实验心理学复习资料

实验心理学复习资料实验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方法。

在这门学科中,研究人员通过设计和实施各种实验来观察和测量不同的心理现象。

这些实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类行为的原因和模式,并提供对各种心理问题的解释和解决方法。

本文提供了一份实验心理学的复习资料,帮助你回顾和巩固这门学科的重要概念和理论。

第一部分:实验设计和方法论在实验心理学中,正确的实验设计和方法论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些你应该了解的重要概念:1. 独立变量和因变量:在实验中,独立变量是研究人员操纵的变量,而因变量是研究人员观察和测量的变量。

2. 随机分配:为了保证实验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研究人员需要使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参与者分配到不同的实验条件中。

3. 控制变量:为了消除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研究人员需要控制其他变量的影响,只有操纵特定的独立变量。

4. 双盲实验:在双盲实验中,参与者和研究人员都不知道他们属于哪个实验组,以减少主观偏见和期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5. 统计分析:研究人员使用统计方法来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以确定是否存在显著的差异或关联。

第二部分:经典实验和重要研究实验心理学领域有许多经典实验和重要研究,下面是几个你应该重点关注的实验:1. 斯坦福监狱实验:由斯坦福大学的菲利普·齐姆巴尔德教授进行的一项实验,旨在研究人们在监狱环境中的行为和态度。

2. 密尔格拉姆实验:由斯坦利·密尔格拉姆教授进行的一项实验,旨在研究人们对权威性的绝对服从程度。

3. 简单反应时间实验: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测量参与者对刺激的反应速度和精确度。

4. 巴兹廷效应:一项关于注意力和集体行为的实验,研究人员通过观察人们的行为表现如何受到周围人的影响。

第三部分:常见的研究设计在实验心理学中,有多种常见的研究设计,下面是其中一些:1. 重复测量设计:在这种设计中,参与者在不同实验条件下被重复测量,以观察他们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差异。

2. 两组独立设计:在这种设计中,参与者被随机分配到两个独立的实验组中,以比较他们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差异。

实验心理学复习提纲广中医版(精)

实验心理学复习提纲广中医版(精)

实验心理学复习提纲非官方答案版名词解释1. 个人空间圈 (P426 当个体间相互作用时, 试图保持围绕身体周围看不见的空间范围, 也即个体在心理上所需要的最小空间范围——身体缓冲区。

2. 零相关标准(P316 指被试的信心和他们完成思维任务的准确性没有关系。

3. 心理负荷 (P456 心理负荷不一定与某种工作直接相联系。

而是各项工作和活动给人的注意、情绪、或反应带来的压力。

4. 实验性分离(P234 在实验中将两个对象或概念区分开来。

5. 内隐联想测验(P165 是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一种计算机化的分类任务来测量概念词与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紧密程度,继而对个体的内隐社会认知进行测量的方法。

6. 统计回归(P31 实验中第一次测量平均值偏高者,第二次测量平均值有趋低的倾向;第一次测量平均值偏低者,第二次测量平均值有趋高的倾向(向正态分布的平均数回归7. 交互作用(P78 是指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当一个变量产生的效果在第二个自变量的每个水平上不一样时,交互作用就产生了。

8. 准实验设计(P78 设计与真实验设计相对应,它是指未对自变量实施充分控制,但使用真正实验的某些方法搜集、整理以及统计分析数据的研究方法。

9. 实验者效应(P83 实验者在试验中可能会有意无意地以某种方式如动作、表情和语言等影响被试,使他们的反应符合主试的期望。

10. 加法反应时法(P162 指完成一个作业所需的时间是这一系列信息加工阶段分别需要的时间总和。

11. 材料限制(P172 是指作业受到任务的低劣质量或不适宜加工的信息的限制,因而即使分配到较多的资源也不能改善其作业水平12. 负启动范式(P180 同时呈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其中一个是目标刺激,其他的为分心刺激, 在这次试验中起分心作用的刺激, 如果在下一次试验中变成目标刺激, 被试的反应时往往会变长。

13.Stroop 效应(P179 是指统一刺激词的颜色信息和词义信息发生相互干扰的现象。

实验心理学复习提纲下半部分

实验心理学复习提纲下半部分

实验心理学复习提纲下半部分思维第一节思维的早期研究一、无意向思维的研究(符兹堡学派的无意象思维学说)(一)比较判断研究传统:对物体的感觉和意象进行比较。

马尔比质疑,重量比较试验,理性结论产生于非理性思维过程(二)控制联想研究瓦特:联想的四个阶段:预备阶段、刺激词呈现阶段、寻找反应词阶段、反应词出现阶段。

决定反应的主要阶段是预备阶段(定势)(三)思考研究无意象思维:思维者的意识中存在非感觉、非意象的元素。

二、问题解决的研究桑代克的试误说:学习的成功和问题的解决取决于不断的尝试错误,随着尝试次数增加,失误的可能性减少而成功的可能性增加。

“恶猫逃出迷笼”拉绳打开门取食物苛勒的顿悟说:学习的成功和问题的解决取决于对问题情境中的事物之间的关系认识。

“黑猩猩叠箱实验”香蕉挂高处三、对迷信的研究斯金纳:行为的偶然强化导致迷信行为。

鸽子的怪异行为第二节思维的研究方法一、行为测量:观察者通过观察被试的外显行为或用指标对外显行为进行评估获得数据的方法。

行为测量有两个层次:观察数据和行为指标。

波斯纳的酝酿实验:链子。

自变量:酝酿期的长短(0、15、30min)行为指标:被试解决问题的成功率和解决问题所需的时间。

成功率、速度:30》15》0沃森-约翰逊-莱尔德:四卡片问题。

EK47趋向证实二、出声思维让被试在问题解决或推理的过程中将其思路或思考过程用言语报告出来。

(一)实施程序预训练,使被试掌握出声思维的要领用出声思维完成某一任务,录音机记录报告内容录下的言语报告逐字逐句整理成文字材料,分析提炼。

(二)问题行为图1.问题行为图由两个部分组成:(1)知识状态,即被试在某一具体时刻所知的关于该思维作业的全部信息;(2)操作,即被试每次用来改变其知识状态的手段。

三、建构认知模型对人的思维过程进行某种模型上的猜测和拟合。

(一)实施步骤(以罗希的概念表征的原型说为例)1.先验模型阶段第一步先建立一个有关思维心理机制和内部表征的先验模型。

实验心理学复习资料

实验心理学复习资料

实验心理学复习资料实验心理学第一章1.科学研究从观察开始2.科学方法的特征:经验性,公开性,结构性,可操作性,系统性3.冯特是实验心理学之父,费希纳是奠基人。

4.洛克提出来心灵白板说5.费希纳《心理物理学纲要》标志心理物理学的诞生。

6.冯特的研究方法:内省7.实验心理学的含义:广义的实验心理学(experimental psychology)就是在实验控制条件下,研究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狭义的实验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实验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并概括各具体的心理学分支领域中实验研究方法与成果的科学。

通常包括两大部分:(1)心理实验的一般理论和方法,主要是实验设计问题;(2)阐述实验法在一些专门领域的应用,并概括总结其研究成果。

9.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基本过程课题提出——建立假设——研究设计与实施(选择被试,选择方法,变量控制,实验实施)——数据分析——撰写报告取样的原则:代表性,随机性4个标准:目标定向性,可测性,可行性,经济性。

假设的标准:科学性,预测性,可行性。

10.取样方法:(1)简单随机取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就是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N个单位中,抽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

其具体方式有抽签和利用随机数字表抽取两种。

(2)系统随机取样法是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顺序排列编上序号,然后用总体单位数除以样本单位数求得取样间隔,最后根据取样间隔作等距取样。

系统随机取样法较简单随机取样法更为简便,误差更小,但如果总体中存在周期性的波动或变化,则不宜采用。

(3)分层随机取样法:先将总体各单位按一定标准分为若干类型(即层),然后根据类型单位数与总体单位数的比率,确定从各类型中抽取样本单位的数量,最后按随机原则从各类型中抽取样本。

分层随机取样的代表性和推论的精确性较好,但作出科学的分类则较为困难,适用于总体容量或取样的规模较大时。

(4)整群随机取样:先将总体各单位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许多群,然后按随机原则从这些群中抽取若干群作为样本。

实验心理学复习提纲

实验心理学复习提纲

实验心理学复习提纲实验心理学复习提纲一、实验效度:是指试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程度,也就是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程度。

构念效度:实验研究假设和测量指标的理论构思及操作化问题,及理论构思及其转换的有效性。

内部效度:是指试验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

如果试验中只有自变量能引起因变量的变化,则称实验具有较高的内部效度。

内部效度与无关变量的控制有关。

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1)生长和成熟2)历史(经历)3)前测的影响(前后两次测量的结果会有一定的差异,后测的分数将比前测的高)4)被试者的选择偏性5)被试者的缺失6)实验程序的不一致7)统计回归(是指在取样时,选取某些特质位于两极端的被试,而这些被试在前后两次测试时出现最高分和最低分的被试其得分向中间回归)1、主试—被试间的相互作用。

如要求特征和实验者效应。

解决办法:双盲实验2、统计回归。

即第一次测量平均值较高者,第二次测量平均值有趋低的倾向,或第一次测量平均值较低者,第二次测量平均值有趋高的倾向。

(影响统计结论效度的因素:一、统计检定力低。

二、所选统计方法依据的各种假设条件的满足程度。

三、多重比较和误差变异的影响。

)3、其他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

如被试的一些固有和习得的差异:性别、年龄、经验、个性、实验者的流失或者由于实验时间跨度较长,个体本身的生长和成熟因素的影响。

解决办法:可设置一个无实验处理。

零结果对实验内部效度的提示:一般情况下,如果不是真正意义上说明自变量和因变量毫无关系,那么就必然提示了实验的内部效度存在大问题。

1、自变量的操纵是否有效。

2、因变量的测量是否充分。

3、额外变量是否得到有效的控制。

、外部效度(生态效度):是指实验结果能够普遍推论到样本的总体和其他同类现象中去的程度。

即实验结果的普遍代表性和适用性。

影响外部效度的因素:1、实验环境的人为性。

会导致期望效应和霍桑效应。

解决办法:尽量减少人工情境化,增加实验变量。

进行现场试验研究。

实验心理学复习提纲

实验心理学复习提纲

实验心理学第一章1.心理学实验:至少操纵一个变量来研究因果关系的研究。

2.变量(variable):指的是可以在数量上或性质上改变的事物的属性,是实验的核心。

3.操作性定义:将抽象的定义转化为可直接观察、测量的特征的过程。

4.实验法的特点:有目的设置实验条件,创造最佳观察机会:“产生”新现象可重复:检验可控制其他条件,只改变一个条件了解其影响:因果推论5.常见的非实验方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非实验法的特点:不能操纵自变量;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

6.主试(experimenter):实验者,即主持实验的人。

他发出刺激给被试,通过实验收集心理学资料。

7.被试(subject/participant):就是实验对象,接受主试发出的刺激并做出反应。

8.根据实验目的不同,变量可分为哪3类:自变量、因变量和额外变量。

9.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即刺激变量,它是由主试选择、控制的变量,它决定着行为或心理的变化。

自变量的种类:刺激特点自变量环境特点自变量被试特点自变量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别10.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被试的反应变量,它是自变量造成的结果,是主试观察或测量的行为变量。

常见因变量指标:行为水平:反应时间、正确率、主观报告。

生理水平:脑电成分的波幅、潜伏期、fMRI研究中的BOLD信号。

如何选择因变量:可靠性、有效性、敏感性。

11.有关变量(relevant variable):对因变量足以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

12.无关变量(irrelevant variable):对因变量不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

13.实验范式(Experimental paradigms):实验方法在各种心理过程以及各个心理学分支的研究中,具体表现为各种不同的实验范式。

某种实验范式实际上就是相对固定的实验程序。

范式是指按照某一比较公认的路线或观点所采取的研究方向或研究步骤。

实验心理学复习提纲广中医版(精)

实验心理学复习提纲广中医版(精)

实验心理学复习提纲非官方答案版名词解释1. 个人空间圈 (P426 当个体间相互作用时, 试图保持围绕身体周围看不见的空间范围, 也即个体在心理上所需要的最小空间范围——身体缓冲区。

2. 零相关标准(P316 指被试的信心和他们完成思维任务的准确性没有关系。

3. 心理负荷 (P456 心理负荷不一定与某种工作直接相联系。

而是各项工作和活动给人的注意、情绪、或反应带来的压力。

4. 实验性分离(P234 在实验中将两个对象或概念区分开来。

5. 内隐联想测验(P165 是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一种计算机化的分类任务来测量概念词与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紧密程度,继而对个体的内隐社会认知进行测量的方法。

6. 统计回归(P31 实验中第一次测量平均值偏高者,第二次测量平均值有趋低的倾向;第一次测量平均值偏低者,第二次测量平均值有趋高的倾向(向正态分布的平均数回归7. 交互作用(P78 是指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当一个变量产生的效果在第二个自变量的每个水平上不一样时,交互作用就产生了。

8. 准实验设计(P78 设计与真实验设计相对应,它是指未对自变量实施充分控制,但使用真正实验的某些方法搜集、整理以及统计分析数据的研究方法。

9. 实验者效应(P83 实验者在试验中可能会有意无意地以某种方式如动作、表情和语言等影响被试,使他们的反应符合主试的期望。

10. 加法反应时法(P162 指完成一个作业所需的时间是这一系列信息加工阶段分别需要的时间总和。

11. 材料限制(P172 是指作业受到任务的低劣质量或不适宜加工的信息的限制,因而即使分配到较多的资源也不能改善其作业水平12. 负启动范式(P180 同时呈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其中一个是目标刺激,其他的为分心刺激, 在这次试验中起分心作用的刺激, 如果在下一次试验中变成目标刺激, 被试的反应时往往会变长。

13.Stroop 效应(P179 是指统一刺激词的颜色信息和词义信息发生相互干扰的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心理学复习提纲非官方答案版名词解释1. 个人空间圈 (P426 当个体间相互作用时, 试图保持围绕身体周围看不见的空间范围, 也即个体在心理上所需要的最小空间范围——身体缓冲区。

2. 零相关标准(P316 指被试的信心和他们完成思维任务的准确性没有关系。

3. 心理负荷 (P456 心理负荷不一定与某种工作直接相联系。

而是各项工作和活动给人的注意、情绪、或反应带来的压力。

4. 实验性分离(P234 在实验中将两个对象或概念区分开来。

5. 内隐联想测验(P165 是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一种计算机化的分类任务来测量概念词与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紧密程度,继而对个体的内隐社会认知进行测量的方法。

6. 统计回归(P31 实验中第一次测量平均值偏高者,第二次测量平均值有趋低的倾向;第一次测量平均值偏低者,第二次测量平均值有趋高的倾向(向正态分布的平均数回归7. 交互作用(P78 是指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当一个变量产生的效果在第二个自变量的每个水平上不一样时,交互作用就产生了。

8. 准实验设计(P78 设计与真实验设计相对应,它是指未对自变量实施充分控制,但使用真正实验的某些方法搜集、整理以及统计分析数据的研究方法。

9. 实验者效应(P83 实验者在试验中可能会有意无意地以某种方式如动作、表情和语言等影响被试,使他们的反应符合主试的期望。

10. 加法反应时法(P162 指完成一个作业所需的时间是这一系列信息加工阶段分别需要的时间总和。

11. 材料限制(P172 是指作业受到任务的低劣质量或不适宜加工的信息的限制,因而即使分配到较多的资源也不能改善其作业水平12. 负启动范式(P180 同时呈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其中一个是目标刺激,其他的为分心刺激, 在这次试验中起分心作用的刺激, 如果在下一次试验中变成目标刺激, 被试的反应时往往会变长。

13.Stroop 效应(P179 是指统一刺激词的颜色信息和词义信息发生相互干扰的现象。

14. 内隐记忆(P245 无需意识提取的记忆。

指的是并非有意识地知道自己拥有这种记忆, 但它可以在对特定任务操作中自然地表现出来。

16. 闪光融合频率(P191 闪烁刚刚达到融合时的光刺激间歇的频率。

17. 混淆 (P82 额外变量不加以控制就可能与自变量一同引发因变量的变化, 最终难以区分额外变量的效应和自变量的效应,实验者也无法确定哪个才是真正解释因变量变化的原因, 即引起自变量效应和额外变量效应混淆。

18. 被试内设计(P89 是指每个被试须接受自变量的所有水平的处理。

19. 词语遮蔽效应(P272 当所需记忆的事件难以用语言来把握时,词语化可能反而会有损记忆,导致错误记忆的发生。

20. 信度(P32 指试验结论的可靠性和前后一致性程度,也就是实验的可重复程度。

21. 绝对阈限(操作性定义 (P100 是有 50%的试验次数能引起感觉的刺激值。

22. 习惯误差(P104 被试由于习惯前面几次刺激所引起的反应偏向。

23. 费希纳定律(P123 感觉的强度的变化和刺激的对数变化成正比,也叫对数定律。

24. 错误记忆(P262 过去经验和对事件的记忆与事实发生偏离的心理现象。

25. 要求特征 (P84 被试很有可能会自发地对实验目的产生一个假设或猜测, 然后用自己认为能满足的目的的方式进行反应。

26. 被试间设计(P86 是要求每位被试只接受一个自变量水平的处理。

27. 位置效应(P90 实验所处的序列位置会影响被试的反应。

28. 效度(P30 实验中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

29. 差别阈限(操作性定义 (P100 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差别感觉的那个刺激强度之差。

30. 前瞻记忆(P275 是指对于预定事件或未来要执行的行为的记忆,即对于某种意向的记忆。

31. 幂定律(? 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的共变关系是一个幂函数的关系。

32. 减因素法(P158 是一种用减法将反应时分解成各个成分,然后来分析信息加工过程的方法。

34. 资源限制(P172 作业受到所分配资源的限制,一旦得到较多的资源,这种过程便能顺利进行。

四、简答题1. 列出 10个准实验设计的被试变量(P79年龄、性别、种族、种群、地区、婚否、文化程度、月收入、职业、血型2. 简述拥挤和密度的区别(P420密度是指一定空间中个体的数量, 是客观的物理状态; 而拥挤则是由密度产生的个体的主观心理体验。

3. 思考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的关系(P31内部效度指实验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

外部效度指实验结果是否有代表性,能否推广到样本的总体中去。

内部效度是外部效度的必要但非充分条件, 也就是一个好的研究要想有好的外部效度, 必须要先保证有较高的内部效度,但仅有较高的内部效度,并不一定就有好的外部效度。

4. 个体差异实验中自变量年龄的实验设计种类?(P355横向设计是在相同的时间比较几个年龄组的同期群, 它们提供的是年龄差异的数据。

横向设计最明显的优势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得到数据,但是易于混淆年龄影响和同期群影响。

纵向设计是在不同的时间点上比较相同的同期群, 它提供的是年龄变化的数据。

纵向设计非常耗时, 它会受到被试流失、事件影响和影响行为的历史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优势是可以避免横向设计中固有的混淆。

此外还有连续设计和混合设计。

5. 信号检测论的原理?(P132在获得多次测试得到对信号的印象之后, 被试的头脑中将产生两种分布, 一个噪音的, 一个是有噪音背景的信号。

有一些感觉印象模糊, 即可能是噪音也可能是信号, 于是两个分布中间有重叠。

两个分布的距离取决于信号的清晰程度和被试感觉的灵敏性。

这时, 一个判断标准必须划定,从而指导被试决定什么样的刺激就可以被判断为有,而其他的不可。

6. 信号检测论为什么可用于心理学研究?相对于传统的心理物理法有何优势?(P130 因为信号检测论可以讲个体客观的感受性和主观的动机、反应偏好等加以区分, 从而解决了传统心理物理学所无法解决的问题。

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在测定感受性时, 把被试的主观因素分开。

7. 哪些因素有助于提高实验内部效度?(P30控制额外变量, 主试-被试间的相互作用, 统计回归, 样本的随机性, 个体生长和成熟因素。

8. 试比较知觉选择模型和反应选择模型的异同?(P170两者都承认注意具有选择功能,都是以认知系统的加工能力或资源有限性作为出发点的。

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对注意机制在信息加工系统中所处的位置的看法不同。

认知选择模型认为, 具有注意选择功能的过滤器或衰减器是位于觉察和识别之间的, 这意味着不是所有的刺激信息都能得到高级分析而被识别。

反应选择模型认为, 注意的选择功能是位于识别与反应之间的, 这意味着所有被输入到感觉通道的信息都可以被识别, 但只有一部分被认为是重要的信息才会引起反应。

9. 试举例说明交互作用?并用图表进行表示。

(P77沃林顿和韦斯克兰茨用不同的方式对遗忘症患者和控制组被试 (遗忘症患者进行即以测验,并从交互作用中得到了改变科学家对记忆看法的重大发现——内隐记忆。

10. 工作记忆的定义及其组成部分、各部分的作用。

(P251工作记忆是用来描述短时记忆对当前信息进行的暂时性的存储和加工功能。

分为三个部分⑴语音环路能对词语信号进行被动存储和主动复述。

⑵视觉空间模板它在短期内保持视觉和空间信息并且对这些信息进行操作。

⑶中央执行系统是工作记忆模型的核心, 它是一个能量有限的系统, 被假定为具有控制所有注意资源的分配、检索子系统、准备和应用策略等特征, 并负责各子系统之间以及它们与长时记忆的联系。

11. 什么是速度 -准确性权衡现象?如何对两者进行权衡?(P152即指在实验过程中, 被试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 建立一个权衡反应速度与反应准确性的标准来指导其反应。

在以反应时为因变量指标时, 单一考虑速度或单一考虑准确性, 往往容易得出片面的结论,这就大大地损害实验结果的说服力。

因此, 在进行反应时实验时, 必须同时考虑速度和准确性这两个因变量, 当只选择其中一个作为因变量指标时,应对另一个指标有所交代,说明其可以忽略不计的原因。

12. 减因素法的原理?(P158如果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特定的心理过程, 且除此过程之外二者在其他方面均相同,那么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此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

13. 错误记忆研究范式有哪些?(P268用于研究错误记忆的范式主要有联想研究范式、无意识知觉研究范式、错误联接范式、误导信息干扰范式和 KK 范式。

其中联想研究范式和无意识知觉范式主要考察的是人们对单词的错误记忆; 错误联接范式既可以考察对单词, 也可以考察对图片、脸谱等材料的错误记忆; 而误导信息干扰范式和 KK 范式则是考察人们对事件的错误记忆。

14. 环境心理学研究的困难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⑴由于缺乏理论的分析和总结,研究者各行其是,研究工作中表现出非理论性倾向; ⑵环境心理学研究对象涵盖范围很广,极为复杂;⑶环境心理学属于应用心理学的范畴,重视应用,要以应用方向去发展。

15. 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有哪些?(P84⑴排除法是把额外变量排除出去⑵恒定法是使额外变量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恒定不变⑶匹配法旨在使实验组和控制组中的被试属性相等⑷随机化法和抵消平衡法随机化法是把被试随机地分配到各处理组中去的技术; 抵消平衡法是通过采用平衡的方式使额外变量的效果互相抵消以达到控制额外变量的目的⑸统计控制法事后采用统计技术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16. 小样本相对于大样本设计有哪些优缺点?(P94优点:小样本设计被正式有助于探索性研究; 在临床心理学和教育咨询等领域中, 小样本设计对矫正程序有效性的验证及理论假设的检验特别有效。

缺点:过少的被试人数, 造成实验持续事件往往相对较长, 所获得的数据为某一时间或空间序列上被试的行为或心理反应。

17. 衰减模型的内容?(P168该模型认为过滤器并不是按“全或无” 的方式进行工作的, 不是只允许一个通道(追随耳的信息通过, 而是既允许追随耳的信息通过, 也允许非追随耳的信息通过,只是非追随耳的信号受到衰减,强度减弱了,但这些信息仍然是可以得到高级加工的。

18. 什么是颜色对比现象,请举生活中的一个例子来说明颜色对比现象。

(P196颜色对比是两种不同的色光同时作用于视网膜的相邻区域, 或者相继作用于视网膜的同一区域时,颜色视角所发生的变化。

前者是同时对比现象,后者是继时对比现象。

例如,注意黄色背景上的一小块灰色纸片几分钟,你就会感觉到灰色的纸片呈蓝色。

五、论述题1. 如何解释思维和无意识的关系?问题解决过程中的顿悟现象、酝酿效应和非理性过程是否是思维无意识性的反应呢?为什么?是否可以借助零相关标准和猜测标准来验证这一点? 如果可以,请设计具体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