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不缺含氧量!-传感器
高海拔山区铁路接触网建设面临的困难与建议
![高海拔山区铁路接触网建设面临的困难与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fcf2d62f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9e.png)
高海拔山区铁路接触网建设面临的困难与建议关金发,吴积钦,梁茹楠(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1)摘要:从铁路沿线地理环境、气象条件、线路条件和地质活动4个方面,分析高海拔山区铁路接触网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与挑战,提出如下应对建议:设计满足大风、覆冰、大温差和强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接触网系统方案;研究高海拔接触网绝缘配合,并借鉴青藏铁路格拉段电气化改造的工程经验;研究隧道内200km/h刚性接触网系统,开展相关工程试验;研制隧道内接触网自动化施工与维修作业设备,开发基于BIM的接触网信息化管理平台;研究接触网可靠性设计、精确化施工和智能化运维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高海拔山区铁路;接触网;结构可靠性;绝缘修正;智能化运维中图分类号:U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83X(2021)05-0084-05 DOI:10.19549/j.issn.1001-683x.2021.05.0840引言根据《西藏自治区“十三五”及中长期铁路网发展规划》,到2030年基本实现“两纵两横、五出区、三出境”的干线铁路网主骨架[1]。
高海拔地区尤其是西藏自治区,已规划建设多条山区电气化铁路,其中川藏铁路正在建设中[2]。
接触网作为保障高海拔山区铁路列车牵引动力的关键供电设备,对其安全性、可靠性和耐久性提出很高要求。
为设计与建造适应高海拔山区地理环境、气象条件、线路条件和地质活动的高可靠性接触网,需要全面认识建设过程中面对的各项困难与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关键技术和应对策略。
1高海拔山区铁路接触网建设面临的困难从铁路沿线的地理环境、气象条件、线路条件和地质活动4个方面,梳理和分析高海拔山区铁路接触网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与挑战。
基金项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N2019G044);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电气化设计院科研项目(院科(川藏)20-35)第一作者:关金发(1986—),男,讲师,博士。
海拔与含氧量之间的相关性
![海拔与含氧量之间的相关性](https://img.taocdn.com/s3/m/0a7eb7f8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c5.png)
海拔与含氧量之间的相关性标题:海拔与含氧量之间的相关性:探索高地生活的奥秘引言:海拔与含氧量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这是因为随着海拔的升高,气压和含氧量都逐渐下降。
这种关系对于理解高海拔地区的生物适应性和人类适应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索海拔与含氧量之间的相关性,并提供对此问题的观点和理解。
第一部分:海拔与气压1. 海拔对气压的影响:随着海拔的增加,大气层的压力逐渐减小。
解释海拔与气压之间的基本关系。
2. 气压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对高海拔地区的动植物适应能力进行分析,以及它们如何应对低气压环境。
3. 人类适应高海拔生活的现象:以喜马拉雅地区的藏民为例,探讨他们如何适应高气压和稀薄氧气环境。
4. 高海拔疾病:介绍高山病和急性中高度病这两种因缺氧引起的疾病,分析其原理和预防方法。
第二部分:海拔与含氧量1. 氧气在大气层中的分布情况:解释氧气在不同海拔层中的分布规律,以及其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2. 含氧量对生物的影响:以高海拔地区独特的物种为例,讨论它们如何适应低氧环境并维持生存。
3. 人类对含氧量的适应:描述人体对低氧环境的生理适应机制,以及高海拔锻炼对身体的影响。
4. 含氧量对运动表现的影响:探讨运动员在高海拔地区进行训练和比赛时,氧气供应不足对其体能表现的影响。
第三部分:海拔、含氧量与生活质量1. 高海拔地区的生活质量:比较高海拔地区与低海拔地区的生活质量差异,重点关注对身体健康和日常活动的影响。
2. 旅游与高海拔:探讨高海拔地区的旅游活动,如登山、探险等对游客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3. 高海拔地区的气候变化问题: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对高海拔地区生态系统和社区的影响,提出环保和适应性措施。
结论:本文通过深入探讨海拔与含氧量之间的相关性,我们意识到它们之间的紧密联系对于理解高地生活的奥秘至关重要。
它不仅影响着动植物的适应力,也对人类生活质量和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只有透过对这个话题的全面理解和更深入的研究,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和探索高地生活的挑战与机遇。
汽车高原动力不足解决方案
![汽车高原动力不足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97d3b6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ac.png)
汽车高原动力不足解决方案第1篇汽车高原动力不足解决方案一、方案背景随着我国高原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在高原地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由于高原地区的特殊气候和地理环境,汽车在高原地区使用时易出现动力不足的问题,影响行车安全和驾驶体验。
为此,本方案针对汽车高原动力不足问题,提出一系列合法合规的解决措施。
二、方案目标1. 提高汽车在高原地区的动力性能,确保行车安全;2. 降低汽车在高原地区的燃油消耗,提高燃油经济性;3. 减少汽车在高原地区排放污染物,保护生态环境;4. 提高汽车在高原地区的驾驶舒适性和稳定性。
三、解决方案1. 发动机优化(1)提高压缩比:通过选用高压缩比发动机,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增强动力输出。
(2)增大进气量:优化进气道设计,提高进气效率,增加发动机的进气量。
(3)调整点火时机:根据高原地区的海拔高度,调整点火时机,确保燃烧充分。
2. 燃油系统优化(1)选用高原专用燃油:在高原地区使用专门研发的高原燃油,提高燃油的抗爆燃性能。
(2)提高燃油喷射压力:提高燃油喷射压力,使燃油雾化更细,燃烧更充分。
(3)增加燃油泵能力:提高燃油泵的工作能力,确保高原地区燃油供应充足。
3. 排放控制系统优化(1)采用高效三元催化器:降低排放污染物,满足高原地区排放标准。
(2)优化氧传感器控制策略:提高氧传感器对高原地区稀薄燃烧的适应性。
4. 传动系统优化(1)选用高效变速器:提高变速器传动效率,降低能量损失。
(2)调整传动比:根据高原地区的特点,调整传动比,提高汽车的动力性能。
5. 智能控制系统优化(1)高原模式切换:研发高原模式,根据高原地区的环境特点,自动调整发动机、变速器等参数。
(2)驾驶辅助系统:通过车载电脑实时监测高原地区的环境变化,为驾驶者提供最优驾驶策略。
四、实施与保障1. 加强与汽车制造商的合作,推进高原专用车型的研发和推广。
2. 完善高原地区售后服务体系,提高汽车维修保养水平。
电动、油动无人机优缺点对照表
![电动、油动无人机优缺点对照表](https://img.taocdn.com/s3/m/830d8a2efab069dc51220132.png)
6, 震动小(电动无人机振震动小,成像质量好)
1, 抗风能力强(油动无人机具有较好的抗风性)
2, 续航能力强(油动无人机续航时间长,作业面积大)
缺 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抗风力弱(电动无人机抗风性能弱,目前系统最高可抗5级风)
2, 续航能力弱(基于现有电池的能量密度,电动无人机的续航能力较弱)
1, 稳定性差(现有民用无人机大多采用航模发动机,发动机稳定性差,工况复杂)
2, 操作复杂(油动无人机使用复杂,不易掌握,对飞行员的操作水平要求高)
3, 高原性能不足(发动机功率受含氧量影响,不宜高原飞行)
4, 场地适应能力差(起降场地要求高)
5, 震动大(发动机震动较大,影响成像质量,容易对传感器造成损伤)
3, 测控半径小(小型无人机测控半径小,作业半径小)
1, 成本高(大型无人机价格高昂)
2, 动静大(大型无人机目标大,敏感度高)
3, 影响大(大型无人机影响大,次生灾害严重)
4, 场地适应能力弱(大型无人机需要良好的起降场地,适应能力弱)
5, 航空管制(大型无人机受航空管制约束)
5, 场地适应能力强(小型无人机起降场地要求低,适应能力强)
1, 续航能力强(大型无人机具有优越的续航能力)
2, 载重量大(大型无人机载重量大,有效载荷多)
3, 测控半径大(大型无人机测控半径大,可执行大半径作业任务)
缺 点
1, 续航能力弱(小型无人机续航能力有限)
2, 载重量小(小型无人机载重量小,有效载荷少)
电动无人机、油动无人机优缺点对照表
电动无人机
油动无人机
优 点
1, 安全,可靠性高(电动无人机基于高可靠性的无刷电机动力系统,系统稳定性强,可靠性高)
不同高原海拔地区动脉导管未闭儿童肺动脉压力特点
![不同高原海拔地区动脉导管未闭儿童肺动脉压力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e4680eaf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7f.png)
不同高原海拔地区动脉导管未闭儿童肺动脉压力特点张 兴 苏忠剑 刘洪玉 肖 颖 郑 楠 闵杰青 张瑜华 李 斌昆明市儿童医院心血管病内科(云南昆明 650034)摘要: 目的 探讨高原大气环境对儿童动脉导管未闭(PDA )发生、肺动脉压力(PAP )的影响。
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至2019年接受介入心导管检查及PAP 测定的云南省不同海拔地区儿童的临床资料。
运用COOK 5F 心脏介入指引导管及LLC PX 260压力传感器测量单纯PDA 儿童的肺动脉收缩压(PASP )、舒张压(PADP )及平均压(mPAP );居住地海拔通过卫星地图等高线查询。
结果 纳入266例单纯PDA 儿童,居住地海拔在<1 500 m 、≥1 500 m 儿童的mPAP 分别为(24.0±5.8)和(25.1±8.4)mmHg ,接近或高于儿童肺动脉高压诊断界值(25 mmHg )。
随着PDA 管径增粗、居住地海拔升高,儿童的mPAP 水平表现出随之升高趋势。
方差分析显示,不同居住海拔、不同管径PDA 儿童之间,PASP 、PADP 及mPAP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儿童PDA 管径与mPAP 呈正相关关系(P <0.001)。
结论 暴露于低气压、低氧大气环境可能是导致高原地区PDA 儿童发生及儿童期PAP 保持在较高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云南省PDA >2 mm 儿童mPAP 水平高于25 mmHg ,且随着居住地海拔升高与管径增粗,PDA 导致的肺动脉高压越显著,可能从封堵治疗中获得更多的健康收益。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肺动脉压; 心导管检查; 儿童Evalu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 in children with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at different altitudes ZHANG Xing, SU Zhongjian, LIU Hongyu, Xiao Yin, ZHENG Nan, MIN Jieqing, ZHANG Yuhua, LI Bin (Department of Cardiovasology, Kunming Children's Hospital, Kunming 650034, Yunnan,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plateau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on the incidence of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 and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 (PAP) in children.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children at different elevations in Yunnan province who received interventional cardiac catheterization and PAP determination from 2016 to 2019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pressure (PASP), pulmonary artery diastolic pressure (PADP) and mean PAP (mPAP) were measured by the COOK 5F interventional guide catheter and LLC PX 260 pressure sensor in children with PDA alone. The altitude of residence was queried through satellite maps. Results Among the 266 children with PDA alone, the mPAP of the children living at altitudes less than 1500 m and more than 1500 m were (24.0±5.8) and (25.1±8.4) mmHg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close to or higher than the diagnostic threshold of pulmonary hypertension (25 mmHg) in children. The mPAP level of children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with the increase of PDA diameter and the altitude of residence. The analysis of variance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ASP, PADP, and mPAP among PDA children living at different altitudes and with different PDA diameters (P <0.05).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DA diameter and mPAP (P <0.001). Conclusions Exposure to atmosphere of low pressure and low oxygen may be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lead to the incidence of PDA and the persistence of high PAP in children in plateau areas. As the altitude at residence was elevated and the diameter was increased, PDA-induced pulmonary hypertension becomes more prominent. These children may gain more health benefits from occlusion treatment.Key words: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 cardiac catheterization; child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 )是儿童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之一,随着超声心动图技术的发·论 著·doi:10.3969/j.issn.1000-3606.2021.01.006基金项目: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No.2016-2-S-06869);昆明市卫生人才培养项目[No. 2017-SW (后备)-105];昆明市卫生人才培养项目[No. 2017-SW (后备)-109]通信作者:李斌 电子信箱:*************展,“沉默型”PDA检出率升高,儿童PDA的发病率高达约1/500,约占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12%~15%[1]。
氧气传感器在隧道中的应用
![氧气传感器在隧道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8e6c4b97f1922791788e85b.png)
氧气传感器在隧道中的应用替换高清大图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雀儿山是由川入藏的生命线——国道317线的必经之地。
雀儿山隧道工程位于甘孜州至德格岗托之间,是翻越雀儿山的关键性工程,这也是世界上首条建在海拔4300米以上的超特长公路隧道。
工程包括隧道和引道两大部分,隧道长7公里,为双向两车道,总投资11.5亿元,可满足每日最大车流量5000辆汽车通行的需要。
长期以来,雀儿山是这条生命线的“瓶颈”,按照正常车速,翻过雀儿山需要1个多小时。
在冬季,路面结冰后,翻山时间会长达近3小时,一旦实施交通管制,这条生命线就会彻底中断。
11月10日,这一现状得到了改变。
经过10余年科研攻关和5年艰苦建设,全长7079米的雀儿山隧道正式全线贯通,若建设顺利,在2017年年底就可以通车,长久以来的交通“瓶颈”将彻底消除,为德格等贫困县打通经济大动脉。
雀儿山隧道的意义不言而喻。
不过海拔高,年平均气温零下18摄氏度的地方,想要顺利施工,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供氧。
因为氧气一旦稀薄,别说人干活不利索,就连机器可能都“转不动”。
“隧道内的含氧量估计只有成都平原的一半左右。
”参与隧道科研攻关的西南院相关负责人说,早在2004年,西南院就开始了“高海拔低温、低气压和低氧条件下特长隧道施工技术研究”重大课题的研究。
缺氧的难题,咋个解决?为此,施工单位专门在洞外自建了一个氧气站,通过一条巨大的管道,可以源源不断地向隧道内输送氧气。
虽然如此,实际操作中远远没有这么简单。
今年8月,课题组成员再次到雀儿山去调研勘探,当时的情景令西南院的技术人员张博至今记忆深刻。
他说,雀儿山道路盘旋曲折,开着车要打起十二分精神,虽然窗外的风景很美,但随着海拔的逐渐抬升,欣赏美景的雀跃之情逐渐被呼吸困难、胸闷等不适替代。
“我们只是在山上都有这种感觉,隧道里更加糟糕。
”张博说,隧道里的氧气问题虽然解决了,但新来的员工,还是需要适应高原施工,隔几个小时就要到洞口外的医务室吸氧。
让人在高原可以不缺氧
![让人在高原可以不缺氧](https://img.taocdn.com/s3/m/e68c5578dd88d0d232d46a56.png)
让人在高原可以不缺氧
作者:袁首
来源:《科学导报》2020年第41期
专门针对援藏干部和入藏人员使用的、科学的、实用的指导书籍很少,这是《援藏干部使用手册》出版的缘由之一。
本书作者李晓南系中央第七批“优秀援藏干部”、国家审计署科学技术审计局二级巡视员。
他在2013~2016年援藏期间,发现并验证了一项事实——人在高原可以不缺氧!通过深度腹式呼吸(类似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方式,排量未增加,但功率提高了)和辅助吸氧,可维持人体全天多数时间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在95%及以上,避免长期缺氧发生器质性病变。
他亲身验证过的地方是海拔4000米的那曲地区比如县达勒村,时间近半年,3650米的拉萨市,时间2年多。
作者将方法总结为“两句话”,即“身体自由深度腹式呼吸;午、夜静息经鼻吸氧”。
此方法具有“可重复验证、可证伪、自身没有矛盾”的科学性。
作者李晓南介绍,“人在高原可以不缺氧”的观点形成是在2013年8月受到第六批杨战旗援友“高原增氧功”的启发;2015年6月在拉萨得到年届80岁的吴天一院士的当面鼓励,并起名为“李氏高原呼吸功”;2017年6月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肖华军教授赠送他的专著《航空供氧防护装备应用生理学》,并给予专业指导;2018年5月武警总医院王立祥教授团队专门为他详细介绍了“腹部提压心肺复苏(CPR)技术”原理,对人在高原深度腹式呼吸的有效性给予了有力佐证。
作者通过本书,将这个方法推荐给广大援藏干部、在藏干部群众、戍边军人、旅游者,共同破解人类在高原缺氧的千年难题,帮助建立我国乃至世界高海拔栖息地的人类生存保障体系。
本书基于作者一段难得的人生经历,汇集于此与老“援友”们交流,可供新援藏干部借鑒,供其他入藏人员参考。
高原环境下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地震预警系统设计——以拉萨羊易村为例
![高原环境下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地震预警系统设计——以拉萨羊易村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b89b2b8fbceb19e8b8f6ba53.png)
图 1 卫 星实 现 B C与 B S之间 的连接 原理 S T
网 络 实 现地 震 预警 系 统 , 用 卫 星 进 行 信 息 传 输 , 约 成 利 节 本 。同 时 , 村 丰 富 的太 阳能 资 源 能够 为 传 感 器 提 供 电源 该
保障 。
通 信 、 换 控 制 信 息 与传 输 采集 的数 据 。 交
( ) 理 器模 块 。处 理 器 模 块 主要 由微 处 理 器 和存 储 3处
( a eTr n cie tt n 之 间 采用 卫 星链 路 , 理 如 图 1 B s a sev rS ai ) o 原
所示 。
传 感器 网 络拥 有 大量 的传 感 器 结 点 , 结 点 的功 能 均 各
不 相 同 , 文 主要 采 用 振 动 传 感 器 对 地 震 信 号 进 行 监 测 。 本
器 组 成 , 理 并 存 储 传 感 器 模 块 和 无 线 通 信模 块 的数 据 。 处 () 4 电源 模 块 。 电池 模 块 包 含 电 池 和 能 量 转 换 器 , 其
它模 块 的能 量 均 由 电源 模 块 提 供 。根据 监 测 区 域条 件 , 电
基 金 项 目 : 家 自然科 学基 金 ( 1 6 0 3 ; 藏 自治 区 2 1 国 6 13 1 ) 西 0 0年 第 二批 重 点 科研 项 目( 0 0 2 7 2 10 1 ) 作者简介 : 陈延 利 ( 9 1 ) 女 , 南 汝 州人 , 士 , 藏 大 学 工 学 院讲 师 , 究 方 向 为 移 动 通信 系统 ; 明 明 ( 9 6 ) 女 , 林 长 岭 18 一 。 河 硕 西 研 刘 17 一 , 吉
离子流氧气传感器在高原弥散制氧设备的应用
![离子流氧气传感器在高原弥散制氧设备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f974534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da.png)
离子流氧气传感器在高原弥散制氧设备的应用高原空气淡薄极易浮现缺氧的状况,这对于任何人都是如此,可是一旦高原缺氧则会严峻影响人的思维及劳动,而那些不得不长久生活在高原环境下的人,如不准时供氧就很简单诱发高原性疾病,甚至会引发一些非正常死亡的危害。
此时,建设高原环境供氧系统是迫不及待的,而弥散供氧则能有效充实高原地区人们的体质,高原用法弥散供氧有哪些优势呢?
一、效果优于鼻吸式吸氧
传统的鼻吸式吸氧方式,并不能一劳永逸的解决高原缺氧的问题,而且还会让吸氧人员的活动受到限制。
另外,这种吸氧方式还会让鼻腔粘膜引起不适,长此以往还会造成鼻腔出血的状况。
但是行业一流的弥散供氧却是通过变压吸附式制氧机现场制氧的方式,对囫囵空间实施弥散式供氧。
二、高原富氧更快速
通过高原富氧工程的模拟试验证明,弥散供氧能在短期内快速有效的解除疲劳,充实并增加人员的工作能力。
同时还会对人员的重要脏器起到显著地庇护作用,让人员在工作和活动后,脑力和体力得到快速复原,十分简便,用法价值也相当牢靠。
三、无后续的连带隐患
独具特色的弥散供氧公司介绍,陪同工商业及旅游业的不断进展,各地区的人员往来越来越频繁,而高原反应向来都是全部前往高原地区人员挥之不去的心病。
通过弥散供氧的不断普及,高原地区的旅游业及工商业已经有了显著提升,就连高原地区的其他事业也有了很好的促进进展,不需要担忧后续问题的发生。
弥散供氧向来以来,高原缺氧都是一个令人无奈的话题,甚至有不少人认为这是高原的硬伤,这样的说法也算精确。
为了缓解高原反应,不管是火车上还是宾馆里都会常备一个供氧装置,而试验
第1页共3页。
人体不同高度氧气需求
![人体不同高度氧气需求](https://img.taocdn.com/s3/m/34fa9163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aa.png)
人体在不同高度的氧气需求会有所不同,这是因为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压力下降,氧气分压减少,从而影响了氧气的吸入和供应。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人体在不同高度的氧气需求的变化:
1. 低海拔地区(海平面附近):在低海拔地区,大气压力相对较高,氧气分压也较高,人体相对容易获得足够的氧气。
因此,人体的氧气需求相对较低。
2. 高海拔地区(如高山地区):在高海拔地区,大气压力较低,氧气分压也较低,导致人体吸入的氧气量减少。
为了满足身体的氧气需求,人体会进行一系列的适应性变化,包括增加呼吸频率、增加心率、增加红细胞数量和改善血液循环。
这样可以增加氧气的吸入和利用效率,以满足身体的氧气需求。
总的来说,高海拔地区的人体会面临较低的氧气供应,而身体会通过适应性变化来增加氧气的吸入和利用效率,以满足身体的需求。
这也是高海拔地区登山者需要进行适应性训练和使用氧气补给的原因之一。
然而,具体的适应能力和氧气需求会因个体差异而异,也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年龄、健康状况等。
高原哺乳动物低氧感受器的研究进展
![高原哺乳动物低氧感受器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6e47109e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e6.png)
高原哺乳动物低氧感受器的研究进展胡明军;邓霄禹;江明锋【摘要】目前,已发现了许多与氧感受器相关的基因,如血红素蛋白、NADPH氧化还原酶、线粒体电子传递链成分、天冬酰胺羟化酶及HIF1等.虽然低氧研究在哺乳动物的器官水平及分子水平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低氧信号传导机制并不是很清楚.作者综述了高原地区哺乳动物低氧感受器方面的进展,通过对高原地区哺乳动物机体对低氧适应的机制进行总结,帮助人们了解哺乳动物对高原低氧环境的适应机制.%Many receptor genes related to hypoxia were found in plateau mammals. The main hypoxia receptor genes were hemoglobin,NADPH oxidoreductase,mitochondrial electron transport chain components, asparagine hydroxylase, HIF1 and so on. Although, a great progress at organ level and molecular level about mammals was made in recent years, the hypoxia signal pathway is not very clear. The recent progress of hypoxia receptor genes in plateau mammals was reviewed in this paper. The profiling of hypoxia receptors in plateau mammals will help us to understand how mammals adopt to the hypoxia environment in highland.【期刊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年(卷),期】2012(039)009【总页数】6页(P138-143)【关键词】低氧诱导因子;氧感受器;高原哺乳动物【作者】胡明军;邓霄禹;江明锋【作者单位】动物遗传育种学国家民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41;动物遗传育种学国家民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41;动物遗传育种学国家民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1.2低氧感受器传导途径的研究是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低氧的遗传适应、感受信号的传导及高原疾病的防治是当今国际上低氧研究领域的热点。
高原低温环境对两种不同型号湿度传感器的影响
![高原低温环境对两种不同型号湿度传感器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6f5591caaf1ffc4fff47ac0a.png)
落花落果。 4.3 幼果期至成熟期
此期间适宜的温度为 10℃~22℃,适宜的湿度 条件为 50%~60%。果实生长期水分供应应均衡,以 防久旱后突降大雨,容易造成大樱桃裂果。 4.4 花芽分化期
此时适宜的温度为 24℃~26℃, 气温偏低,不 利于花芽分化,而高温干燥,又会影响花芽分化质 量,易产生连在一起的畸形果。 此期降水偏少、光照 充足、气温高,花芽分化质量高。 4.5 休眠期
研究与发展
2019 年第 3 期
青海科技
高原低温环境对两种不同型号 湿度传感器的影响
安力珺 李生慧 吴 勇 *
(青海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西宁 810000)
摘 要:随着高原气象事业的不断发展,服务领域逐步开拓,青海省气象观测网布设了大量的自动气象站,实现了自 动化观测。 而湿敏电容传感器被广泛用于测量环境湿度。 针对省内部分地区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的现状,本次选取 了六支湿度传感器,研究低温环境对传感 器 的 影 响 ,在 实 验 室 调 温 调 湿 箱 温 度 在 0℃和 20℃时 进 行 测 量 ,并 对 测 量 误差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DHC2 型湿度传感器在低温条件下测量性能良好,测量结果离散程度低,准确 性较高;HMP45D 湿度传感器受低温影响,测量性能不稳定,测量结果的离散程度较高。 关键词:低温;湿度传感器;测量误差;标准偏差
引言
空气湿度是气象观测的一项重要参数,对于天 气预报、气候研究以及生态环境保护、航天航空、军 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和现实意义。 高分子薄膜
湿敏电容传感器作为常用的湿度测量元件, 其介电 常数不仅与空气的水汽分子有关, 而且与环境温度 也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介电 常数也随之发生变化, 这无疑给湿度测量带来了不 可避免的附加误差。在我省冬季寒冷环境,湿度传感
高原吸氧浓度
![高原吸氧浓度](https://img.taocdn.com/s3/m/60a74efa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5f.png)
高原吸氧浓度摘要:1.高原吸氧浓度的定义和重要性2.高原吸氧浓度的影响因素3.高原吸氧浓度的测量方法4.高原吸氧浓度对机体的影响5.如何提高高原吸氧浓度正文:一、高原吸氧浓度的定义和重要性高原吸氧浓度是指在高原地区,空气中氧气的分压。
高原地区由于地势高,大气压较低,氧气含量也相应较低,导致人体在高原地区摄取的氧气减少。
高原吸氧浓度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它直接影响着人体在高原地区的适应能力和身体健康。
二、高原吸氧浓度的影响因素高原吸氧浓度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1.地理位置:地理位置越高,大气压越低,氧气含量也越低。
2.气候条件:气候条件会影响大气中的水汽含量,水汽会降低氧气的分压。
3.植被覆盖率: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氧气通过光合作用释放,会提高空气中氧气含量。
三、高原吸氧浓度的测量方法测量高原吸氧浓度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气象观测法:通过气象观测仪器测量大气压力、温度、湿度等参数,计算出氧气的分压。
2.化学分析法:通过对空气中的氧气进行化学分析,直接测量出氧气含量。
3.仪器测量法:使用专门的氧气测量仪器,如氧气传感器,实时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
四、高原吸氧浓度对机体的影响高原吸氧浓度对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缺氧:高原地区氧气含量较低,人体容易出现缺氧症状,如头痛、恶心、呼吸困难等。
2.适应能力:人体在高原地区生活一段时间后,会逐渐适应高原环境,提高对高原吸氧浓度的适应能力。
3.疾病发生:高原吸氧浓度较低,容易导致一些疾病发生,如高原心脏病、高原高血压等。
五、如何提高高原吸氧浓度提高高原吸氧浓度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增加植被覆盖率:种植适应高原环境的植物,提高植被覆盖率,增加氧气含量。
2.使用氧气设备:在高原地区生活和工作时,可以使用氧气瓶、制氧机等设备,提高空气中氧气含量。
3.改善居住环境:在高原地区建造密闭的住宅和办公空间,通过通风换气设备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高原型风力发电整机控制系统中的传感器技术应用
![高原型风力发电整机控制系统中的传感器技术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e3ed253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4f.png)
高原型风力发电整机控制系统中的传感器技术应用传感器技术在高原型风力发电整机控制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原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对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传感器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监测和控制整机系统的运行状态,提高风能的利用效率,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
在高原地区,相较于平原地区,气候条件更加恶劣,气温低、氧气稀薄、大气压强低等因素对风力发电机组的性能和运行状态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传感器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高原地区风力发电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在高原型风力发电整机控制系统中,温度传感器是必不可少的。
高原地区气温普遍较低,而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性能和寿命与环境温度密切相关。
通过温度传感器获取风力发电机组的温度数据,能够实时监测机组的工作温度,防止机组过热而损坏。
同时,温度传感器还可以用于监测主要设备的冷却状态,确保设备在恶劣环境下的正常运行。
其次,高原地区氧气稀薄,气压偏低,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性能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在此背景下,气压传感器的应用非常重要。
通过气压传感器监测机组所在区域的气压数据,可以计算出空气密度,从而帮助调整风轮转速、转子控制和传动系统的工作状态,实现最优化的风能利用。
此外,气压传感器还可以用于检测空气泄露的情况,及时发现漏气问题,预防机组的故障发生。
除了温度和气压传感器,风速传感器也是高原型风力发电整机控制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风能作为驱动发电机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准确测量风速信息至关重要。
通过风速传感器获取风速数据,能够实时监测区域内的风力状况,帮助调整机组的转速和控制策略,以实现最大化的风能利用。
此外,风速传感器还能够提供风速数据作为风能资源评估的依据,为风电场的规划和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除了以上所述的传感器技术应用外,还有其他一些传感器在高原型风力发电整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也值得关注。
例如,风向传感器可帮助确定风向,优化机组的定位和角度调整;振动传感器可用于监测机组的振动状况,检测异常振动,提前发现和排除故障;磁力传感器可用于监测机组的磁场强度,帮助调整机组的导向和停止控制;液位传感器可用于监测润滑油箱的液位,保证润滑系统的正常工作等。
气体质量流量计在高原变化中的应用
![气体质量流量计在高原变化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ff30368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7e.png)
气体质量流量计在高原变化中的应用气体质量流量计也称为热式流量计,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气体流量测量的传感器之一。
气体质量流量计是利用热空气动力学原理实现测量的。
通过热动力学原理,可以将流量与温度、压力等因素联系起来,从而实现对气体流量的测量。
在高原地区,气体质量流量计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高原地区海拔较高,气压较低,氧气含量也相对较低。
这些因素都会对气体测量的精度造成较大影响。
因此,在高原地区进行气体测量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测量设备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使其能够适应高原条件下的气氛特点。
首先,在高原地区进行气体测量时,需要提高设备的灵敏度,以确保测量精度。
在气压较低的情况下,气体流动速度增快,流量也随之增大,因此需要更精确的流量测量设备。
气体质量流量计正是一种强大的测量工具,其灵敏度高,可以对气体流量进行精确测量,并减小测量误差。
因此,气体质量流量计在高原地区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其次,对于氧气含量较低的地区,气体浓度的测量也变得尤为关键。
通过气体质量流量计可以实现对气体浓度的测量,从而及时掌握气态物质的变化,确保高原地区的氧气含量在安全范围内。
此外,气体质量流量计还具备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等特点,可以有效减少测量误差,提高气体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最后,对于不同海拔的高原地区,气压、温度等气象因素也会影响气体测量的精度。
由于气体质量流量计本身是独立于气压和温度的,因此具有独立测量的优势,可以在不同环境下实现准确的流量测量,从而满足高原地区气体测量的需要。
总的来说,气体质量流量计在高原地区的应用具有广泛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通过对气体质量流量计的应用和改进,可以有效提高气体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为高原经济、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大气中氧含量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大气中氧含量与海拔高度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4d9f9951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96.png)
大气中氧含量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大气中氧含量与xx的关系
地球周围包围着一层大气,总重量大约有5,130亿吨,形成大气压,每个平方米承受相当于10吨的压力。
如以海平面为标准,这个压力相当于760毫米汞柱。
大气由各种气体组成,其中
78.09%的体积为氮气,
20.95%的体积为氧气,剩下
0.96%的体积为二氧化碳和臭气。
大气压即相等于氧分压与其他所有气体分压的总和。
大气的质量愈近海平面愈密集,大气压包括氧分压愈大;海拔越高,大气压及氧分压相应降低,即海拔每升高100米,大气压下降
5.9毫米汞柱,氧分压下降约
1.2毫米汞柱。
根据以上原理计算:
xx为0时,氧分压为
159.22毫米汞柱,一个毫米汞柱的氧分压相当于
0.13%含氧量,海拔升高100米,大气压下降
5.9毫米汞柱,氧分压下降约
1.2毫米汞柱,氧含量下降
0.16%,与海拔为0米时的氧含量相比,下降
0.76%。
如海拔高度0米,空气含氧量下降0%,空气含氧量
20.95%为0,海拔含氧量的100%;
xx100米,空气含氧量下降
0.16%,空气含氧量
20.79%,为0海拔含氧量的
99.2%;
xx1000米,空气含氧量下降
1.6%,空气含氧量
19.35%,为0海拔含氧量的
92.4%;
海拔高度5000米,空气含氧量下降8%,空气含氧量12.95%。
荧光氧传感器在高原弥散式供氧系统的应用
![荧光氧传感器在高原弥散式供氧系统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49d5ee6240c844768eaee2b.png)
荧光氧传感器在高原弥散式供氧系统的应用
高原缺氧严重影响人的思维能力。
海拔1500米时,人的思维能力开始受到影响,表现为新近学会的复杂智力活动能力受到限制;3000米时,各方面的思维能力全面下降,其中判断力下降尤为明显;4000米时,书写字迹拙劣、造句生硬、语法错误。
在海拔5000米以上时,不能像平时那样集中精力专心做好一件事情。
随着海拔高度的不断提升,大气变得稀薄,大气压也相应下降,从而导致氧气分子数(请注意,这是说的是氧气分子数,而不是氧气浓度%)减少。
人体的自然反应也随之剧烈,造成如心率加快、反应迟缓、情绪急躁、免疫力下降等人体伤害,出现如头痛、腹胀、脱发、呼吸困难、精神不振、睡眠质量不高、记忆力减退等一系列外在不适症状。
长期处于高原缺氧环境下,很容易诱发高原性心脏病、高原性高血压等疾病,甚至会引发急性肺水肿、急性脑水肿等导致非正常死亡。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环境大气中的氧含量接近21%(标况下的体积百。
无创血氧仪在青藏高原旅游中的作用
![无创血氧仪在青藏高原旅游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1c925a0b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84.png)
无创血氧仪在青藏高原旅游中的作用
李琦
【期刊名称】《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卷),期】2007(027)005
【摘要】以光电传感器为测量元件的无创血氧仪,是利用了分光光度测定原理,通过测量穿过血液的不同光线的衰减程度换算出血液中不同成分的含量.血氧仪操作简便、易行、准确可靠,对及时预防青藏高原旅游疾病,保证游客的健康、安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页数】3页(P112-114)
【作者】李琦
【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学院,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青海,西宁,810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15
【相关文献】
1.基于LPC1114的无创血氧检测仪的设计 [J], 李楠;魏来
2.无创血氧饱和度检测仪的设计 [J], 张良;唐飞;王晓浩;杨涛
3.基于STM32的无创血氧检测仪的研制 [J], 梅澜潇;黄松;忻尚芝
4.无创血氧饱和度监护仪在氧治疗中的应用:附5例分析 [J], 李俏梅
5.无创血氧饱和度检测仪的研究 [J], 阮程;徐寅林;罗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气压传感器在精确测量海拔上的优势
![气压传感器在精确测量海拔上的优势](https://img.taocdn.com/s3/m/7c766d2f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12.png)
气压传感器在精确测量海拔上的优势
气压首次在智能手机上用法是在GalaxyNexus上,而之后推出的一些旗舰手机里也包含了这一传感器,像GalaxySIII、GalaxyNote2和小米2手机上也都有,不过大家对于气压传感器仍十分的生疏。
跟字面的意思一样,气压传感器就是用来测量气压的,但测量气压对于一般的手机用户来说又有什么作用呢? 海拔高度测量
对于喜爱登山的人来说,都会十分关怀自己所处的高度。
海拔高度的测量办法,普通常用的有2种方式,一是通过全球定位系统,二是通过测出大气压,然后按照气压值计算出海拔高度。
因为受到技术和其它方面缘由的限制,GPS计算海拔高度普通误差都会有十米左右,而假如在树林里或者是在陡崖下面时,有时候甚至接收不到GPS卫星信号。
而气压的方式可挑选的范围会广些,而且可以把成本可以控制在比较低的水平。
另外像GalaxyNexus等手机的气压传感器还包括,它可以捕获到温度来对结果举行修正,以增强测量结果的精度。
所以在手机原有GPS的基础上再增强气压传感器的功能,可以让的三维定位越发精准。
导航辅助
现在不少开车人士会用手机来举行导航,不过经常会有人埋怨在高架桥里导航经常会出错。
比如在高架桥上时,GPS说右转,而事实上右边根本没有右转出口,这主要是GPS无法推断你是桥上还是桥下而造成的错误导航。
普通高架桥上下两层的高度都会有几米到十几米的距离了,而GPS的误差可能会有几十米,所以发生上面的事情也就可以理解了。
而假如手机里增强一个气压传感器就不一样了,他的精度可以做到1米的误差,这样就可以很好的辅助GPS来测量出所处的高度,错误导航的问题也就简单解决了。
室内定位
第1页共2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原不缺含氧量!是人在高原缺氧!
高原缺氧怎么回事?
氧分压低!
从海平面到万米的高空,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均为21%左右,但是氧分压却差别很大。
氧分压的概念:收集一瓶空气,将其中的氮气除去,剩余的氧气仍会逐渐占满整个集气瓶,此时的压强会比原来的低,该值为原空气中氧气的分压值。
根据道尔顿定律:大气压等于氧分压、氮分压等所有气体分压的总和:Ptotal=ppO2+ ppN2+ ppAr+ ppCO2+ ppH2O+ ……
高原空气稀薄,氧分压低,导致人在高原缺氧。
我们大多数只考虑浓度,尤其是我们只考虑氧气浓度(%vol)。
这种精准的认识很关键,解决问题的“窗户纸”就在此。
西藏航空宾馆某房间氧气含量20.86%,氧含量与内地城市相同。
但是西藏航空的机长、乘务人员等入住宾馆时,房间氧气浓度调高到24.5%-25%,氧气分压在150 mbar左右。
补充的氧气由制氧机从室外空气中提取,弥散进入房间。
这样才能让房间内人不至于缺氧。
据测算,在海拔4270米高处,氧气压力只有海平面的58%。
所以,尽管氧气在
大气中的相对比例没有变化,但由于空气稀薄,氧气(进入身体)的绝对量却变小了,由此导致了(人体)缺氧。
人是否缺氧不能凭感觉,因为大脑和心脏的宽容度很大,
轻易感觉不出来,要凭测量。
观察嘴唇颜色是测量,是目测,嘴唇颜色代表动脉血颜色,发紫、发乌说明动脉血血氧不饱合,身体缺氧。
正常人体动脉血的血氧饱和度为98% ,低于94%为供氧不足,低于90%定为低氧血症。
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低海拔地区的人进入高海拔地区。
随着海拔的增加,空气中氧分压下降,低海拔地区的人进入高原后会表现出极大的不
适应并引发高原反应,对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
通过室内环境富氧,不但可以减少高原低氧环境对身体的损害,还可以提高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效率。
室内富氧虽然可以提高氧分压,能有效提高人的睡眠质量和工作效率,但氧气体
积分数的增加可能带来火灾危险。
当氧分压不变时,随着海拔升高材料的燃烧速度加快。
维持氧分压为211.8mbar,当大气压低于 869.7mbar 时,滤纸的燃烧速度将超过 3.01 mm·s-1.因此,在大气压低于 869.7mabr时,富氧到与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空气中氧分压一致会带来火灾危险。
大气压与安全氧气体积分数上限的关系,通过对数据拟合可得安全氧气体积分数
与大气压的关系为:Y = 27.91% ×exp(-P/447.8)+ 20.09% 。
式中 Y为安全氧气体
积分数上限,P 为大气压单位为 mbar 。
随着海拔的升高,安全富氧气体积分数上限将发生变化,安全氧气体积分数Y上
限与海拔H (单位Km) 的关系用数学式可表示为 Y = 8.28% ×exp(H/10.41)+14.69% 。
所以高原安全供氧,就必须使用氧气浓度/分压检测氧传感器来完成。
目前,市场上存在多种类型的氧传感器。
工业的发展需要氧传感器具有高精确度,高重复性,并且使用简单,少维护和校准等特点。
基于这一目的,对于使用者来说,
就需要应用的需要来考虑各种不同传感器的优点,选择合适的传感器。
没有一种传感
器是万能的。
下面关于市面上我司APOLLO推出的常见的三种氧传感器的介绍,相信帮助您选择适合您的应用所需要的传感器。
1. 电化学氧传感器
KE-25
电化学(electrochemistry)传感器具体使用正本低,测量准确的特点。
但是电化学(electrochemistry)传感器使用半透过性膜,随着时间的推移,膜的性能和电极的性能
都会发生改变。
这些固有的特性就导致了电化学(electrochemistry)传感器需要经常更换,同时也需要定期校正。
缺点是工作温度一般在0-50°,在常温(25℃)环境下工
作效果好,但是温度超过40°,寿命消耗极快。
在不同气压环境下使用,需要重新标定。
2. 氧化锆传感器
O2S-FR-T4
氧化锆传感器是另一种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的氧传感器。
与顺磁性传感器相比,氧化锆传感器具有响应速度更快的优势,但由于氧化锆传感器是一种高温传感器,仪
器的启动预热时间对对顺磁性更长。
而且根据氧化锆传感器的原理,这种不适合用于
有还原性气体存在时(如碳氢化合物的气体,氢气,一氧化碳)的环境。
氧化锆必须
在650°以上才能工作,所以氧化锆传感器工作时就需要考虑环境安全问题。
3. 荧光氧猝灭传感器
Lox-02
荧光氧传感器基于荧光遇到氧分子猝灭原理,氧气吸收光线中蓝色部分的光谱。
氧气会使特殊钌化合物激发出的荧光产生猝灭效应,以致发出的光的光强发生变化,
荧光强度变化时间跟氧气浓度有关。
光学氧原理每次检测都不会对被测的环境气体造
成影响。
检测时不会消耗氧气,这一点与传统的氧气传感器有很大区别,它们会消耗
氧气从而改变被测气体的成分比例。
光强变化时间可以进行标定从而得出准确的氧气
分压值,该值不受气压变化的影响。
在标定氧气浓度获得准确的氧气测量值时,传感
器是完全惰性且不消耗任何待测的氧气。
同时,传感器内置气压芯片,内置软件已经
算出氧气浓度。
使用时只需要通过发送命令即可读取氧分压值,大气压值以及氧浓度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