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论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论 小学数学学习理论 教学PPT课件

小学数学教学论 小学数学学习理论 教学PPT课件
律进行正确运算的能力。
• 运算法则是四则运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运算法则是运算的
依据,是推理的基础,它是运算结果具有唯一性的保障。
• 一种运算遵循的普遍法则,称为这一运算的运算律。
• 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二、运算能力的内涵及其意义
• (一)运算能力
• 除 法 的 左 分 配 律 是 不 成 立 的 , 也 就 是 a ÷ ( b+c )
效果时,学习才会发生。
• 练习律,是指反应重复的次数越多,刺激一反应之间的联结便越牢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数学学习的影响
• (一)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试误说”学习理论
• 2.对小学数学学习的影响
• 桑代克的学习理论对小学数学教育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 它在培养学生的学习情绪,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在尝试的过
往就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
案例:
• 如图,这道题的原意是已知总量
为9,其中一部分为4,求另一个
部分是多少。
• 学生感知到的“□+4=9”就是思维的
“自然结构”,教师所期望的“9-4= □”
则是思维的“加工结构”。
(四)小学生数学思维存在的不足
• ①数学思维缺乏自觉性。
• ②数学思维缺乏灵活性。
于学习的中心地位,让学生牢牢掌握有广泛适用性的数学基
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扩充和联结,
形成相对完整化、结构化的数学知识体系。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数学学习的影响
• (二)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 3.对小学数学学习的影响
• 第一,小学数学学习应把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置
第四节 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

学习数学教学论心得体会5篇

学习数学教学论心得体会5篇

学习数学教学论心得体会5篇工作总结是对过往的工作体会进行深刻思索的文字说明,心得体会相当于我们写的经验总结,你知道该怎么写吗,XX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学习数学教学论心得体会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学习数学教学论心得体会篇1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一边实践,一边成长,不断地吸收了新的教学理念。

体验了一个学期的数学教学,我颇有感触。

在新课程的标准下,学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做数学”,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在联系生活中体验“用数学”。

学生体验学习,是用心去感悟的过程,在体验中思考、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是学生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没有主体的体验。

然而在新课程中,教师只不过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而学生学习数学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理解新知识的有意义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

”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

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一、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新课程教材内容已经改变了知识的呈现形式,这是一大亮点,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加工者,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对于难度不大的例题,大胆舍弃过多、过细的铺垫,尽量对学生少一些暗示、干预,正如“教学不需要精雕细刻,学生不需要精心打造”,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自己研究、发现,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积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改变学生从前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

《小学数学教学论》课件

《小学数学教学论》课件

详细描述
教师在合作式教学中提供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克服障碍,确保任务的顺利完成。同时鼓励学生自主探 究、创新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词
注重评价与反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 方法。
详细描述
教师在合作式教学中建立和完善评价与反馈机制,及时了 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同时鼓励学生 自我评价和同伴互评,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共同进步。
价值。
图形与几何初步认识
图形的认识
介绍基本几何图形,如圆形、三角形、矩形 等,以及图形的特征和分类。
图形的变换
介绍图形的平移、旋转、对称等基本变换,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测量与度量
教授长度、面积、体积等测量和度量的基本 概念和方法。
图形与几何的实际应用
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图形与几何 的应用和价值。
游戏式教学
总结词
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
详细描述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数学游戏,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中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习兴 趣和参与度。
总结词
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游戏式教学
01 02
详细描述
在游戏式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游戏,引导学生运用 数学思维和知识解决游戏中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中的应用和价值。
04 小学数学教学评价
学生评价
评价内容
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数学思维能力 和问题解决能力。
评价方法
通过作业、测验、考试、课堂表现等多维度进行 评价,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评价反馈

数学教学论

数学教学论

数学教学论数学教学是一门高度技术化的学科,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教育教学知识。

数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要注意掌握教学方法和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维是指运用数学方法和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

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

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逻辑严密的学科,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可以通过讲解数学定理、证明和推理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创新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可以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数学常常涉及到抽象的概念和符号,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可以通过讲解数学符号的含义、引导学生进行符号化处理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

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1. 创设情境。

数学知识往往是抽象的,教师应该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可以通过举例说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等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数学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 常态化评价。

教师应该定期对学生进行评价,并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成绩,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通过常态化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掌握教学方法和策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掌握教学方法和策略。

数学教学论总结

数学教学论总结

数学教学论总结第一章绪论本门课程的研究对象,广义地来说,数学教学论研究与数学教育有关的一切问题(数学与社会、教师培训、比较数学教育等)。

狭义地来说,以课程论、教学论、学习论——三论为核心,研究有关教授与学习的全部过程,是揭示数学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数学教学论的学科特点: 1.数学教学论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边缘性学科2.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理论学科 3.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本门课在高师数学系开设的意义(一)科学的数学教学过程是数学教学论基本原理的具体表现。

(二)数学教学论对新教师具有特殊的意义。

1.我国社会、经济等的发展对中学数学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2.数学教学工作是多层次、多因素的工作。

总之,一个新教师要想胜任如此复杂的、高度艺术的数学教学工作,成为一个合格的数学教师,不仅要努力学习数学专业知识,提高数学能力,还必须学习和研究数学教学论,提高教学能力和理论水平。

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足迹:1.数学教育改革的近代化运动(20世纪初—1958年)—培利·克莱因运动2.数学教育改革的现代化运动-新数运动3.回到基础5.大众数学的思想。

国内数学教育改革的足迹:五四运动之前主要学习日本,20年代以后则学习欧美,之后又学习前苏联。

1.我国社会主义中学数学教育创设的阶段(1949—1957年) 2.我国中学数学教育改革的阶段(1958—1960年) 3.我国社会主义中学数学教育调整、巩固、发展的阶段(1961—1966年) 4.我国社会主义中学数学教育遭到严重破坏的阶段(1966—1976年) 5.我国中学数学教育恢复,进一步改革、发展的阶段(1976年—)第二章中学数学课程研究大纲共分五部分1.教学目的2.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3.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4.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5.教学测试和评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结构:第一部分:前言 1.基本理念2.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1.总体目标2.学段目标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1.数与代数 2.空间与图形3.统计与概率4.课题学习第四部分:课程实施建议 1.教学建议 2.评价建议 3.教材编写建议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结构:第一部分前言体现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1.课程的性质 2.课程的基本理念3.课程的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内容标准必修课程(数学1—5)选修课程(系列1—4) 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数学文化第四部分实施建议(同上)高中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小学数学教学论 综合与实践的教学 教学PPT课件

小学数学教学论 综合与实践的教学 教学PPT课件

(三)二十四节气
• 到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24节气的概念。二十四节 气体系是西汉时代的刘安所著《淮南子》最后确定的。
•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人将太阳周年 运动轨迹划分为 24 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 ‘二十四节气’。
案例:探究二十四节气的教学片断
• 一、欣赏二十四节气歌 • 春雨惊春清谷天(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 夏满芒夏暑相连(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 秋处露秋寒霜降(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 冬雪雪冬小大寒(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四)英国长度单位
• 英尺(foot)等测量单位起源于多种文化。公元43-409年,古罗 马军团占领大不列颠岛,罗马人引入了他们的英里等于1000 步 (paces)或双步(double steps),即1罗马英里等于5000英尺。
• 14世纪,英国规定:从大麦穗中间选择三粒最大的麦粒并依次排成 一行的长度就是一英寸(1 inch=0.0254m)。由1959年的国际码 和磅协议准确定义为:1码(yard)=0.9144米,1英尺=03048米。
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感悟知识的意义,主要涉及量、方向与位 置、负数等知识的学习。 • 第二类,运用数学知识及其他学科知识的主题活动,在这类活动 中,学生将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知识的价值, 以及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的关联。
小学阶段“综合与实践”的内容:
• 第一学段包括:数学游戏分享、欢乐购物街、时间在哪里、 我的教室、身体上的尺子、数学连环画等6个主题活动。
• 二、探索规律 • (1)观察所圈节气 • (2)小组合作收集数据,每组负责一个月份的2个节气,看看

数学教学论

数学教学论

数学教学论
数学教学论是对数学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总结,是数学教学的学科理论,也是数学教育学的一门重要的分支。

它的研究是以成功的实践研究为基础,以探索和指导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方式为目标,主要研究内容主要围绕数学教育活动如何"认识"、"传授"、"使用"来展开。

数学教学论和有关学科关联紧密,主要包括教育学和心理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内容,通过研究可以有效地利用跨学科的研究思路和技术,提高数学教学的水平。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应当侧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改进教学质量。

数学教学论不仅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应注重分析学生之间的思维差异,针对不同思维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认识,提升学生能力;另外还要求提高数学教学的组织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引入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开天辟地,在数学教学中开发更具有创新性的技术方法。

数学教学论理论的发展已经从经典教学理论向现代教学理论转变,经典教学法的特点是古典思维的理论,表现为严格的结构化,定义精确,注重认知结构的固定,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现代教学法的特点则是现代思维的理论,以实践为主,通过引导学生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理解能力的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的技能发展和兴趣发展。

数学教学论是一个复杂的学科,它应包括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组织等四big方面的内容,以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建立良好的数学习惯,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华师835数学教学论参考书目

华师835数学教学论参考书目

华师835数学教学论参考书目数学教学论是一门研究数学教学方法、教育心理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和数学教材编写等问题的学科。

对于华师835数学教学论的学习,以下是一些参考书目供大家参考。

1. 《数学教育:国内外教学研究与实践》(周楚安著)该书是一本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数学教育现状和教学研究成果的著作。

对数学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育心理学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讨论,为数学教学论学习提供了基础和指导。

2. 《中小学数学教育心理学》(金汝勋著)这本书对数学教育心理学的概念、发展历程、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等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它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对教师指导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等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3. 《数学教学设计与评价》(张筱玲著)该书主要介绍了数学教学设计的原则、方法和评价的准则。

内容包括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的要素与原则、设计过程的环节和技术等,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评价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4. 《数学教学方法与研究》(陈图恩著)这是一本系统介绍数学教学方法的著作,内容包括传统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探究性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各种数学教学方法的原理、步骤和实例。

对于数学教学论的学习和教学实践都有很大的帮助。

5. 《数学教育研究导论》(郭继孚主编)该书主要介绍了数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方法论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内容。

它帮助读者了解数学教育研究的意义和特点,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和途径,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和素养。

6. 《数学教育:理论与实践》(徐柯力主编)这是一本包括理论与实践的综合性教材,内容涵盖数学教育的历史、概念、目标、方法、评价等方面。

书中通过丰富的案例、实践活动和教学模式等,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教学理论。

总之,以上这些书目都是在华师835数学教学论学习过程中可以参考的。

这些书目代表了数学教学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指导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数学教学论

数学教学论

数学教学论第一章诸论1.说说你对数学教育学的认识?2.数学和数学教育的关系如何?3读了第四节所举的案例有什么体会?第二章与时俱进的数学教育1.试概述数学发展的各个时期的特点及其对数学教学的影响。

①第一个高峰的古希腊数学是公理系统出发用逻辑方法演绎出来的知识体系②第二个高峰时期是微积分方法,则是不严密的.③19世纪的数学,在继续解决电磁学、热力学、流体力学中数学问题的同时,致力于数学基础的严格化,进入了第三个高峰期的公理化数学的时期,抽象的数学成为人类思维的最高典范。

④20世纪40年代以来,特别是1946年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使得数学发生嬗变,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出现了第四个数学高峰。

核心数学的发展趋势至少有以下特点从线性到非线性、混沌、分形、动力系统等研究迅速发展从交换到非交换、矩阵、算子的乘法都是不可交换的从一维数学到高维数学特别是四维和无穷维随机数学和确定性数学、离散和连续、局部性质和整体性质间的对立整合2.20世纪数学观的发展有何特点?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反应这些特点?⑴公理化的方法、形式演绎仍然是数学的特征之一,但是数学不等于形式。

数学正在走出形式主义的光环。

⑵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数学注重应用,“数学在20世纪下半叶有很大的发展,其中最大的发展就是应用。

跟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不一样,现在到处在用3.试分析数学与社会文化的相互关系。

4.试分析数学教学中如何弘扬数学文化的作用?5.20世纪我国数学观有什么重要的变化?6为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需要解决什么问题?7.试分析第十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的问题,它们是否在我国引起同样的关注?8你认为我国大学数学教育面临哪些问题?9当前我国数学教育出现哪些挑战和问题?10.我国在数学课程改革中面临哪些问题与挑战?11.作为未来的数学教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数学课程改革的挑战?第三章1.弗赖登塔尔的教学理论是否符合你的教学理念?为什么?2.设计一个解决某类问题的解题表。

数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数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数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数学教学论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数学教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以下是一份数学教学论的模拟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 数学教学论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数学教学论主要研究的是以下哪方面?A. 数学理论的深入研究B. 数学教学的策略和方法C. 数学题目的解题技巧D. 数学知识的系统整理2. 以下哪个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A. 讲授法B. 讨论法C. 案例分析法D. 所有选项3.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是重要的?A. 计算能力B. 逻辑思维能力C. 解题技巧D. 所有选项4. 以下哪个不是数学教学的目标?A.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B. 教授数学知识C. 训练学生的记忆力D.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5. 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对待学生的错误?A. 立即纠正B. 忽视错误C. 鼓励学生自我发现错误D. 惩罚犯错的学生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数学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的基本特点。

7. 描述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8. 阐述数学教学中如何实现个性化教学。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10. 论述数学教学中如何平衡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

# 数学教学论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B2. 答案:D3. 答案:D4. 答案:C5. 答案:C二、简答题6. 启发式教学法的基本特点包括:- 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

- 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引导者和协助者。

-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 鼓励学生通过探索和实践来获得知识。

7.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可以通过以下方式:- 鼓励学生对数学概念和方法提出疑问。

-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数学问题。

- 教授学生如何评估和比较不同的解题策略。

- 鼓励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批判性分析和反思。

8. 实现个性化教学的方法包括:- 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数学教学论考研内容

数学教学论考研内容

数学教学论考研内容一、考研数学教学论的大致情况考研数学教学论呢,可是一门很有内涵的学科哦。

它包含好多方面的知识呢。

从数学的教育理念,到具体的教学方法,再到对学生数学学习心理的研究,都是它的范畴。

二、可能涉及的具体内容板块1. 教育理念部分现代数学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啦。

就像现在流行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在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和外界的互动,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比如说在数学教学中,不是单纯地告诉学生公式,而是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小组讨论等方式自己去发现公式。

还有多元智能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这就要求教师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智能优势,有的学生逻辑思维强,有的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好。

那在教学的时候,就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2. 教学方法方面讲授法当然是基础啦。

老师要能够清晰地讲解数学概念、定理等知识。

但是不能只是干巴巴地讲,要结合例子。

就像讲函数的概念时,可以拿生活中的气温随时间变化的例子来说明。

探究式教学法也很重要。

比如在几何图形的学习中,可以给学生一个探究性的问题,像“如何用最少的材料制作一个最大容积的长方体盒子”,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计算,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

合作学习法也常在数学教学中用到。

把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像解一道复杂的数学应用题。

在小组里,大家可以分工,有的负责分析题目,有的负责计算,这样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 数学课程标准相关内容要了解课程标准对不同阶段数学教学的要求。

比如小学阶段注重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数学思维的初步培养,像认识数字、简单的计算、图形的认识等。

中学阶段就开始深入到函数、几何证明等比较复杂的知识了。

而大学的数学教学则更侧重于数学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应用。

课程标准还规定了数学教学的评价方式。

除了考试成绩,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像课堂表现、小组作业完成情况等。

三、如何复习数学教学论考研内容1. 教材选择一定要选择经典的教材。

《中学数学教学论期末复习资料》

《中学数学教学论期末复习资料》

《中学数学教学论期末复习资料》1.绪论一、中学数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与任务该课程起源于近代师范教育的产生。

1919年秋,陶行知先生提出以“教学法”代替“教授法”,此举为政府所接受。

总的研究对象仍然是“数学教学”,主要任务仍然是解决“教什么”与“如何教”的问题,当然也涉及“为什么教”和“教给谁”的问题。

中学数学教学论主要从教师角度来研究数学教学过程。

其研究任务可划分为三个方面:1)数学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解决数学教学为什么教,教给什么样的对象,教什么样的内容三个问题;2)具体数学活动的教学;3)数学教师的日常工作。

中学数学教学论的特点1)中学数学教学论是一门具有高度综合性的独立的学科;2)中学数学教学论与实践的关系十分直接;3)中学数学永远处于发展的过程之中。

中学数学教学论的学习方法1)必须广泛地学习并运用有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2)理论联系实际;3)开展实验研究。

第一章中学数学教学论的课程基础研究中学数学课程目标的依据1)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基础教育的任务;2)数学的特点和作用;3)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征。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按照我国的规定,基础教育包括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后续的高中教育。

数学活动实质上就是数学思维活动。

数学思维活动的三个特点1)思维对象的抽象性以及思维过程中抽象方法的特殊性;2)严谨性与非严谨性的结合;3)自然语言与符号语言相结合。

根据皮亚杰的研究,青少年思维的发展经历了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分为三个层次:总体目标,学段目标,各大快数学内容的具体目标。

高中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需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

影响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因素1)社会方面的因素;2)数学本身的因素;3)教育方面的因素。

819数学教学论与数学方法论

819数学教学论与数学方法论

819数学教学论与数学方法论(原创版3篇)《819数学教学论与数学方法论》篇1数学教学论和数学方法论是数学教育中两个相互关联的重要领域。

数学教学论主要研究数学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包括数学课程设计、教学策略、学生评价等方面。

而数学方法论则主要关注数学知识的发现、发展和应用,探讨数学思维的本质和数学方法的运用。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方法论可以提供理论指导,帮助教师由经验型教学转向理论指导下的自觉实践,以数学思维方法的分析去带动和促进具体数学知识内容的教学。

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是数学知识的精髓。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挖掘数学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能力。

此外,数学方法论还可以应用于数学教学的评价和评估。

通过对数学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可以不断提高数学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成长提供更好的保障。

《819数学教学论与数学方法论》篇2数学教学论和数学方法论是研究数学教学和数学方法的学科。

数学教学论主要研究数学教育的目的、原则、方法和策略,以及数学教育的历史、文化、社会和心理等方面。

数学方法论则主要研究数学方法和数学思维的本质、特点和应用,以及数学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和价值。

数学教学论和数学方法论的关系密切,数学方法论是数学教学论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教学论需要借鉴数学方法论中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以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同时,数学方法论也需要数学教学论的支持和应用,以推动数学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发展和应用。

《819数学教学论与数学方法论》篇3数学教学论和数学方法论是研究数学教学和数学方法的学科。

数学教学论主要研究数学教育的目的、原则、方法、内容、评价等方面,以提高数学教育质量为主要目标。

数学方法论则主要研究数学思维的方法、数学发现的规律、数学知识的结构和数学应用的技术,以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

中学数学教学论试题

中学数学教学论试题

中学数学教学论考试题及答案1.数学教学论是人们把教学过程,学习过程作为认识过程来深刻分析的结果。

2.数学教学论亦称数学教育学。

它的主要理论基础是数学教育哲学和数学教育心理学。

3.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社会知识化是21世纪的三大特征。

4.九年义务教育分为3个阶段,第一学段是指 1至3三年级,第二学段是指 4至6年级,第三学段是指7至9年级。

5.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6.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要素。

7.数学的社会价值,从数学的起源来看,人们的社会实践是数学的源泉,从数学的发展来看,社会的需要是数学发展的实际支点。

8.从数学科学的客观真理性看,社会实践是检验数学内容客观真理的唯一标准.9.数学的教育价值:数学科学的工具价值,数学科学的认识价值,数学科学的德育价值,数学科学的美学价值.10.中学数学的特点: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广泛的应用性。

11.数学思维是人脑和数学对象交互作用并按照一般规律认识数学内容的内在理性活动。

12.数学思维的成分主要包括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13.能力通常是指完成某种活动的本领, 包括完成某种活动的具体方式以及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个性心理特征。

14.数学能力按数学活动水平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学习数学(再现性)的数学能力;另一种是研究数学(创造性)的数学能力15.数学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顺利完成数学活动的一种动作方式,往往表现为完成数学任务所需的动作协调和自动化。

数学技能也可以分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两种,但主要是心智技能。

16.数学能力是以概括为基础,将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与思维能力与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所组成的开放的动态系统结构.17.奥苏伯尔(美国教育心理学家)从认知过程出发,提出了有意义学习理论。

有意义学习理论分为三类: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18.三种基本学习观包括行为主义的学习观、认知论的学习观和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完整版)小学数学教学论整理

(完整版)小学数学教学论整理

小学数学教课论绪论1、定义: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的数目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

2、数学的特色:抽象性、谨慎性、宽泛的应用性。

3、数学的研究对象:数学科学是一门撇开内容而只研究形式和关系的科学,并且第一主要是研究数目的和空间的关系及其形式。

4、数学的发展过程:五个期间:萌芽期间、初等数学期间、变量数学期间、近代数学期间、现代数学期间5、小学数学学科与数学科学的异同点:相同点:(1 )小学数学学科的很多内容与数学科学有亲密的关系。

(2)小学数学学科源于数学科学,按照数学自己的科学性,同数学科学有相像之处。

不一样点:(1)从知识系统看,作为科学的数学,是一个完好的、独立于任何人的任何知识结构而存在的、特定的知识和思想系统。

而作为教育的数学,则是一个经过人为的加工和提炼的、依照某一特别人群的特别需要和经验、知识与能力构造而设计的知识和思想系统;(2)从数学活动看,作为科学的数学,是一类特意的人的一个完好独立的研究、发现与创建的活动过程,而作为教育的数学,则是一类特意的人在某些特意的人的指引和帮助下的一个模拟研究、发现与创建的活动过程;(3)从对象特色看,作为科学的数学,其对象是一个完好由符号、逻辑构造系统,而作为教育的数学,其对象则是含有经验、直观的和几乎看法和规则等构成的和完好开放的是关闭的逻辑构造系统;(4)从活动的目的看,作为科学的数学活动,是为了获取发现和创建数学,而作为教育的数学活动,是为了“接受”已经发现和创建的数学。

6、解放后我国小学数学教课纲领改正的概略,几个教课纲领教课目的异同。

(与第一章第4个重合)(1)新中国成立早期。

1950年公布〈〈小学算术课程暂行标准(草案)》1952年〈〈小学算术教学纲领(草案)》(2)“大跃进”前后。

1956 年〈〈小学算术教课纲领(订正草案)》1963年公布〈〈整日制小学算术教课纲领(草案)》(3)“文革”期间。

1963 年〈〈整日制小学算术教课纲领(草案)?,(4)“文革”后恢复和发展。

数学教学论--第一章-绪论-为什么要学习数学教育学

数学教学论--第一章-绪论-为什么要学习数学教育学

数学教学论--第一章-绪论-为什么要学习数学教育学学习提要:1.数学教育的沿革与发展;2.数学教育研究热点的演变;3.数学教育学的内容及学习意义与方法。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数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掌握数学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及学习该学科的意义;2.了解一定的数学教育发展历史,了解数学教育研究热点的演变趋势;3.了解数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特点和研究方法,理解学习数学教育学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数学教育学的内容及学习该学科的意义为本章重点;学习该学科的方法为本章难点。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学习提要一、关于数学教育学的认识二、数学教育的沿革与发展三、学习数学教育学的意义四、学习数学教育学的方法教学过程:引:问题与思考1、为什么要学习数学教育学?2、你最喜欢什么样的数学老师?,关于数学教育学的认识●数学教育的含义广义:传播数学知识、数学技能的活动狭义:在中小学进行数学教学的活动●数学教育学的含义研究数学教育现象,揭示数学教育规律推荐精选“教什么、学什么”;“怎样教、怎样学”;“教得怎样,学得怎样”以及相关的理论推荐精选●数学教育学的特征▲数学教育是一门关于数学、教育学、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数学心理学教育学●数学教育学是一门年轻学科,但其历史源远流长(1)年轻学科:1969年,法国里昂,第一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1970年,《数学教育学》(苏联:斯托利亚尔)1978年,《中学数学教与学》(美国)1980年,《中学数学教材教法》(十三院校)1984年,《数学教育学》(丁尔陞译)(2)历史源远流长:公元前4000年,古埃及,算术知识的记载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十进制公元前1100年,中国西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一、数学教育的沿革与发展(一)数学教育成为一个专业的历史古代:中国古代数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经世致用,古代算学以测量田亩、计算税收等为目的,主要用于国家管理,数学属“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之一;西方数学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心智,在“七艺”教育(文法、修辞、逻辑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中,几何和天文学的地位排在文法、修辞与逻辑学之后。

数学教学论曹一鸣电子版教材

数学教学论曹一鸣电子版教材

数学教学论曹一鸣电子版教材数学教学论——曹一鸣电子版教材----------------------------------------------------数学是一门涉及到数字、空间、几何等许多不同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它的教学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

曹一鸣先生利用其丰富的教学经验,将他的数学教学理念和方法写成一本电子版教材——《数学教学论》,受到了很多教师和学生的好评。

一、曹一鸣先生的数学教学理念曹一鸣先生认为,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建议在课堂上要提供足够的练习机会,通过不断的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此外,他还强调要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让学生能够将练习中的问题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二、曹一鸣先生的数学教学方法曹一鸣先生在《数学教学论》中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数学教学。

首先,他建议教师要利用各种形象化的手段,如图表、图片等来帮助学生理解难以理解的概念。

此外,他还建议使用游戏来引导学生理解数学中的抽象思想,有助于增强学习兴趣。

再者,他还提出了使用实物模型进行数学教学的方法,如使用立体图形来帮助学生理解几何中的相关概念。

此外,还可以使用实物进行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中的规律性。

三、对《数学教学论》的评价《数学教学论》是一本非常优秀的电子版教材,它不仅包含了丰富的数学知识,还有丰富的实践练习。

此外,其中还包含了大量有关数学教学方法和理念的内容,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数学教学水平。

此外,该书还包含了大量有关新型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这对于促进新型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数学教学论》不仅是一本优秀的电子版教材,而且也是一部受到广大老师、家长和学生赞誉的优秀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教学论期末作业学号:120414127姓名:赵志鹏班级:12级应用(1)班函数概念发展的历史过程1.1 早期函数概念——几何观念下的函数十七世纪伽俐略(G.Galileo,意,1564-1642)在《两门新科学》一书中,几乎从头到尾包含着函数或称为变量的关系这一概念,用文字和比例的语言表达函数的关系。

1673年前后笛卡尔(Descartes,法,1596-1650)在他的解析几何中,已经注意到了一个变量对于另一个变量的依赖关系,但由于当时尚未意识到需要提炼一般的函数概念,因此直到17世纪后期牛顿、莱布尼兹建立微积分的时候,数学家还没有明确函数的一般意义,绝大部分函数是被当作曲线来研究的。

1.2 十八世纪函数概念——代数观念下的函数1718年约翰·贝努利(BernoulliJohann,瑞,1667-1748)才在莱布尼兹函数概念的基础上,对函数概念进行了明确定义:由任一变量和常数的任一形式所构成的量,贝努利把变量x 和常量按任何方式构成的量叫“x的函数”,表示为,其在函数概念中所说的任一形式,包括代数式子和超越式子。

18世纪中叶欧拉(L.Euler,瑞,1707-1783)就给出了非常形象的,一直沿用至今的函数符号。

欧拉给出的定义是:一个变量的函数是由这个变量和一些数即常数以任何方式组成的解析表达式。

他把约翰·贝努利给出的函数定义称为解析函数,并进一步把它区分为代数函数(只有自变量间的代数运算)和超越函数(三角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变量的无理数幂所表示的函数),还考虑了“随意函数”(表示任意画出曲线的函数),不难看出,欧拉给出的函数定义比约翰·贝努利的定义更普遍、更具有广泛意义。

1.3 十九世纪函数概念——对应关系下的函数1822年傅里叶(Fourier,法,1768-1830)发现某些函数可用曲线表示,也可用一个式子表示,或用多个式子表示,从而结束了函数概念是否以唯一一个式子表示的争论,把对函数的认识又推进了一个新的层次。

1823年柯西(Cauchy,法,1789-1857)从定义变量开始给出了函数的定义,同时指出,虽然无穷级数是规定函数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是对函数来说不一定要有解析表达式,不过他仍然认为函数关系可以用多个解析式来表示,这是一个很大的局限,突破这一局限的是杰出数学家狄利克雷。

1837年狄利克雷(Dirichlet,德,1805-1859)认为怎样去建立x与y之间的关系无关紧要,他拓广了函数概念,指出:“对于在某区间上的每一个确定的x值,y都有一个或多个确定的值,那么y叫做x的函数。

”狄利克雷的函数定义,出色地避免了以往函数定义中所有的关于依赖关系的描述,简明精确,以完全清晰的方式为所有数学家无条件地接受。

至此,我们已可以说,函数概念、函数的本质定义已经形成,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经典函数定义。

等到康托尔(Cantor,德,1845-1918)创立的集合论在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之后,维布伦(Veblen,美,1880-1960)用“集合”和“对应”的概念给出了近代函数定义,通过集合概念,把函数的对应关系、定义域及值域进一步具体化了,且打破了“变量是数”的极限,变量可以是数,也可以是其它对象(点、线、面、体、向量、矩阵等)。

1.4 现代函数概念——集合论下的函数1914年豪斯道夫(F.Hausdorff)在《集合论纲要》中用“序偶”来定义函数。

其优点是避开了意义不明确的“变量”、“对应”概念,其不足之处是又引入了不明确的概念“序偶”。

库拉托夫斯基(Kuratowski)于1921年用集合概念来定义“序偶”,即序偶(a,b)为集合{{a},{b}},这样,就使豪斯道夫的定义很严谨了。

1930年新的现代函数定义为,若对集合M的任意元素x,总有集合N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则称在集合M上定义一个函数,记为y=f(x)。

元素x称为自变元,元素y称为因变元。

函数概念的定义经过三百多年的锤炼、变革,形成了函数的现代定义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函数概念发展的历史终结,20世纪40年代,物理学研究的需要发现了一种叫做Dirac -δ函数,它只在一点处不为零,而它在全直线上的积分却等于1,这在原来的函数和积分的定义下是不可思议的,但由于广义函数概念的引入,把函数、测度及以上所述的Dirac -δ函数等概念统一了起来。

因此,随着以数学为基础的其他学科的发展,函数的概念还会继续扩展。

2.对数的发明在数学史上,一般认为对数的发明者是十六世纪末到十七世纪初的苏格兰数学家——纳皮尔(J·Napier,1550~1617)男爵在纳皮尔所处的年代,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刚刚开始流行,这导致天文学成为当时的热门学科 可是由于当时常量数学的局限性,天文学家们不得不花费很大的精力去计算那些繁杂的“天文数学”,因此浪费了若干年甚至毕生的宝贵时间纳皮尔也是当时的一位天文爱好者,为了简化计算,他多年潜心研究大数字的计算技术,终于独立发明了对数 然而,纳皮尔所发明的对数,在形式上与现代数学中的对数理论并不完全一样 在纳皮尔那个时代,“指数”这个概念还尚未形成,因此纳皮尔并不是像现行代数课本中那样,通过指数来引出对数,而是通过研究直线运动得出对数概念的那么,当时纳皮尔所发明的对数运算,是怎么一回事呢?在那个时代,计算多位数之间的乘积,还是十分复杂的运算,因此纳皮尔首先发明了一种计算特殊多位数之间乘积的方法 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例子:(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2)1,2,4,8,16,32,64,126,256,512,1024,2048,4096,8192,16384,…这两行数字之间的关系是极为明确的:第(1)行表示2的指数,第(2)行表示2的对应幂 如果我们要计算第二行中两个数的乘积,可以通过第一行对应数字的和来实现 比如,计算64×256的值,就可以先查询第一行的对应数字:64对应6,256对应8;然后再把第一行中的对应数字加起来:6+8=14;第一行中的14,对应第二行中的16384,所以有:64×256=16384纳皮尔的这种计算方法,实际上已经完全是现代数学中“对数运算”的思想了 在“运用对数简化计算”的时候,采用的正是这种思路:计算两个复杂的乘积,先查《常用对数表》,找到这两个复杂数的常用对数,把这两个常用对数值相加,再通过《常用对数的反对数表》查出和值的反对数值,就是原先那两个复杂数的乘积了 这种“化乘除为加减”从而达到简化计算的思路,不正是对数运算的明显特征吗?经过多年的探索,纳皮尔男爵于1614年出版了他的名著《奇妙对数定律说明书》,向世人公布了他的这项发明,并且解释了这项发明的特点所以,纳皮尔是当之无愧的“对数缔造者”,理应在数学史上享有这份殊荣 伟大的导师恩格斯在他的著作《自然辩证法》中曾经把笛卡儿的坐标、纳皮尔的对数、牛顿和莱布尼兹的微积分共同称为十七世纪的三大数学发明 法国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拉普拉斯(Pierre Simon Laplace,1749—1827)曾说:对数,可以缩短计算时间,“在实效上等于把天文学家的寿命延长了许多倍”3.中外历史上的方程求解在人类用智慧架设的无数座从未知通向已知的金桥中,方程的求解是其中璀璨的一座,虽然今天我们可以从教科书中了解各式各样方程的解法,但这一切却经历了相当漫长的风月.我国古代数学家已比较系统地解决了部分方程的求解的问题。

约公元50年—100年编成的《九章算术》,就以算法形式给出了求一次方程、二次方程和正系数三次方程根的具体方法;公元7世纪,隋唐数学家王孝通找出了求三次方程正根的数值解法;公元11世纪,北宁数学家贾宪在《黄帝九章算法细草》中提出的“开方作法本源图”,以“立成释锁法”来解三次或三次以上的高次方程式.同时,他还提出了一种更简便的“增乘开方法”;公元13世纪,南宋数学家秦九韶在《数书九章》中提出了“正负开方术”,更提供了一种用算筹布列解任意数字方程的有效算法,此法可以求出任意次代数方程的正根.国外数学家对方程求解亦有很多研究.公元9世纪,阿拉伯数学家花拉子米给出了一次方程和二次方程的一般解法;公元1541年意大利数学家塔尔塔利亚给出了三次方程的一般解法;公元1545年意大利数学家卡尔达诺的名著《大术》一书中,把塔尔塔利的解法加以发展,并记载了费拉里的四次方程的一般解法.4.三角函数三角函数英文名称Trigonometry ,约定名于公元1600年,实际导源于希腊文trigono (三角)和metrein (测量),其原义为三角形测量(解法),以研究平面三角形和球面三角形的边和角的关系为基础,达到测量上的应用为目的的一门学科。

早期的三角学是天文学的一部份,后来研究范围逐渐扩大,变成以三角函数为主要对象的学科。

现在,三角学的研究范围已不仅限于三角形,且为数理分析之基础,研究实用科学所必需之工具。

(一) 西方的发展三角学﹝Trigonometry﹞创始于公元前约150年,早在公元前300年,古代埃及人已有了一定的三角学知识,主要用于测量。

例如建筑金字塔、整理尼罗河泛滥后的耕地、通商航海和观测天象等。

公元前600年左右古希腊学者泰勒斯(p13)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原理测出金字塔的高,成为西方三角测量的肇始。

公元前2世纪后希腊天文学家希帕霍斯(Hipparchus of Nicaea)为了天文观测的需要,作了一个和现在三角函数表相仿的「弦表」,即在固定的圆内,不同圆心角所对弦长的表,他成为西方三角学的最早奠基者,这个成就使他赢得了「三角学之父」的称谓。

公元2世纪,希腊天文学家数学家托勒密(Ptolemy)(85-165)继承希帕霍斯的成就,加以整理发挥,着成《天文学大成》13卷,包括从0°到90°每隔半度的弦表及若干等价于三角函数性质的关系式,被认为是西方第一本系统论述三角学理论的著作。

约同时代的梅内劳斯(Menelaus)写了一本专门论述球三角学的著作《球面学》,内容包球面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许多平面三角形定理在球面上的推广,以及球面三角形许多独特性质。

他的工作使希腊三角学达到全盛时期。

(二)中国的发展我国古代没有出现角的函数概念,只用勾股定理解决了一些三角学范围内的实际问题。

据《周髀算经》记载,约与泰勒斯同时代的陈子已利用勾股定理测量太阳的高度,其方法后来称为「重差术」。

1631西方三角学首次输入,以德国传教士邓玉函、汤若望和我国学者徐光启(p20)合编的《大测》为代表。

同年徐光启等人还编写了《测量全义》,其中有平面三角和球面三角的论述。

1653年薛风祚与波兰传教士穆尼阁合编《三角算法》,以「三角」取代「大测」,确立了「三角」名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