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水资源情况简谈
漫谈陕西水资源优化配置
漫谈陕西水资源优化配置近几年我国北方地区频繁沙尘暴的主要沙源地之一就是渭河流域。
该区域是我国西北干旱区的第二大内陆河流域,总面积达13万km2。
从行政区域上看,包括陕西的大部分地区,渭河流域水资源径流量锐减,污染严重,生态环境退化,成为渭河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因素之一。
但是,水资源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其总量很难得到增加。
如何发挥水资源作用,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
1、陕西水资源评价及优化配置的问题1.1水资源短缺是渭河流域面临的严峻问题渭河是黄河第一大支流,在陕西潼关县注入黄河,流域总面积13.5×104km2,其中陕西境内占到流域总面积的二分之一。
河流干流在陕西境内约占三分之二,其中途径黄土高原、盆地、山地等地形地貌。
处于半干旱地区,冬寒夏热,春秋气候温和,气温由东向西沿渭河向两侧递减。
渭河南岸支流源短流急,峪口以上均为山区性河流。
峪口以下至入渭口水量较丰,水质良好。
渭河北岸各支流河流含沙量高,水资源对流域南北山地之间的关中盆地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至关重要。
1.2水资源时空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渭河流域从上游山地到中游绿洲再到下游荒漠,其自然环境承载能力、生态稳定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都存在明显差异。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要求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合理分配。
区域发展不平衡也是一种不平等现象,不但不利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会造成恶性循环,导致贫困与环境退化不断加剧。
径流和降水的年内分配基本相似,降水量和径流量基本集中于汛期6-9月间;枯水期在12-2月,降水、径流量相对较少。
径流的年际变化也较大。
陕西省渭河流域目前集中了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水资源量仅占全省地表水资源量总量的25%,由于来水与用水在水量和时间上存在的不一致性,以及汛期洪水径流量所占比重过大,其汛期径流大部分流失。
因此无论是年内分配,还是区域用水与需水都表现出明显的不协调性。
1.3河流泥沙含量高,易引发洪涝灾害,影响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泾河、洛河以及渭河含沙量多,泥沙主要来自流域上中游的黄土高原区,集中于汛期。
陕西咸阳水资源概况及其存在问题
陕西咸阳水资源概况及其存在问题咸阳位于陕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位于关中平原的中部,南北长1 45千米,东西最宽106千米,面积1 0119平方千米。
辖秦都、渭城2个区,兴平市一市,旬邑、武功、泾阳、三原、礼泉、乾县、永寿、彬县、长武、淳化10个县,共有216个乡镇,8个街道办事处,3843个行政村,163个居委会。
人口504万人。
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呈阶梯形,气候因地形特征,又分为两个具有明显差异的气候区:南部平原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北部气候干燥,降雨量少并且集中。
咸阳市水资源总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 重复量)为11.3亿立方米。
人均水资源量264.6 立方米, 亩均水资源量:157.5 立方米。
一、咸阳的水资源总体来说可以认为是以下特点:1.1地表水资源:咸阳市属黄河流域渭河水系,区内有渭河及其一级支流泾河两大河流。
渭河从我市武功县大庄乡入境,流经武功、兴平、秦都、渭城,由渭城区正阳乡张旗寨出境,市内流程80.7km,在我市流域面积3519.1 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4.4%。
我市渭河段年平均流量176.3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54.73亿立方米。
市内大于1000 平方公里的支流有漆水河、湋水河、清峪河等,自产径流量1.80亿立方米。
泾河从长武县马寨乡汤渠村进入我市,经长武、彬县、永寿、淳化、礼泉、泾阳于泾阳县高庄乡桃园村出境,市内流程272.3km,在我市流域面积6705.3 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65.6%。
多年平均流量61.5 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19.11亿立方米。
市内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黑河、达溪河、三水河、泔河等,自产径流量3.99亿立方米。
我市自产地表水径流量(地表水资源量)总计5.79亿立方米。
1.2地下水资源,我市地下水多年平均资源量7.52亿立方米。
其中北部2.11亿立方米,资源模数3.44 万立方米/ 平方公里.a ,1区2550万立方米,2区9553万立方米,3区9000万立方米;南部5.41亿立方米,资源模数17.69万立方米/ 平方公里.a , 4区21330万立方米,5区32772万立方米。
2024年陕西省水务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陕西省水务市场发展现状1. 引言水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而水务市场作为水资源管理与利用的重要载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陕西省水务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估,并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2. 陕西省水资源状况陕西省地处黄河流域上游和长江流域中游,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根据统计数据,陕西省的总水资源量为XXX亿元,水资源平均年可供水量为XXX亿立方米。
然而,由于水资源的不均衡分布和生态环境问题,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3. 陕西省水务市场现状陕西省水务市场的主要参与方包括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市场化运营机构。
政府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制定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调控市场运行。
企事业单位在水务市场中承担着供水、排水和水处理等重要职责。
市场化运营机构则提供水务市场运作的专业化服务。
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陕西省水务市场呈现出以下特点: - 水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务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 市场主体不断增多:市场化运营机构的出现丰富了水务市场的参与主体,引入了更多的专业服务能力。
-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由于市场化机制的引入,水务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市场主体间争夺市场份额,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益。
- 技术创新推动市场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水处理、节水技术等方面的创新推动了水务市场的发展。
然而,陕西省水务市场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 - 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管理仍然不足,水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
- 一些地区水环境问题较为突出,需要加大治理力度。
- 市场竞争中存在不规范行为,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
- 对于新兴技术的引入和应用仍有一定难度。
4. 未来发展方向为了促进陕西省水务市场的健康发展,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加以推进: 1. 加强政府管理,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政策,推动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管理。
2. 增加投入,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改善水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陕西水利调研报告最佳范文
陕西水利调研报告最佳范文根据陕西省水利厅的委托,我们对该省的水利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
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收集,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一、陕西省水资源总体偏少。
陕西省地处黄土高原,地形多为丘陵和山地,且年平均降水量较为有限,导致水资源总量偏少。
尤其在干旱和旱涝灾害频发的情况下,水资源的供给面临着较大挑战。
二、陕西省水利设施相对滞后。
虽然陕西省在水利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水利设施相对滞后。
一些农村地区还存在灌溉设施不完善、水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需要加大投入进行改善。
三、陕西省水文监测与预警工作亟待加强。
在水文监测和灾害预警方面,陕西省仍存在不足之处。
在一些水灾和旱灾发生后,人们往往无法及时得到有效的预警和救援,这需要相关部门提高监测预警能力,加强应急响应机制。
四、陕西省水资源管理亟待加强。
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尚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水资源过度开发、浪费现象普遍存在,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配置。
综上所述,陕西省的水利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投入和政策支持,全面提高水利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可以促进陕西省水利发展的建议和措施:一、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加大投入,加强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改造和建设,提高农田灌溉设施的科学化、自动化水平,提升用水效率,从而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二、加强水资源保护和节约利用。
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严格控制过度开采和污染排放,同时加大水资源节约利用的政策倾斜,发展节水型农业、工业和生活,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三、加强水文监测和灾害预警工作。
增加水文监测站点,提高监测预警能力,完善水灾、旱灾等灾害的预警机制,提高灾害应急响应能力,减少灾害的损失。
四、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调度。
加强水资源的动态管理和调度,优化水资源配置,推动跨流域调水,实现区域间、城乡间水资源合理利用,保障供水安全。
陕西省商洛市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目录目录... (1)论文摘要 (2)1研究区域概况 (3)2商洛市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 (4)2.1水资源总量 (4)2.2降水量 (4)2.3地表水资源量 (4)2.4水质现状 (4)3商洛市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5)3.1水资源短缺,且地域分配不均 (5)3.2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 (5)3.3旱涝灾害频繁,干旱缺水突出 (5)3.4水质污染严重,渐趋恶化,导致供水量不足 (6)3.5供水设施不足,蓄水设施相对较少 (6)3.6水资源利用率偏低,浪费严重 (6)4可持续利用对策 (6)4.1加强水资源保护与管理,强化公民节水意识 (7)4.1.1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7)4.1.2加强对自备水源的管理 (7)4.1.3控制水污染,保护水环境 (7)4.1.4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高效节水农业 (8)4.2加大水利工程建设,提高设施的利用效率 (8)4.3重视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改善环境,减少入河泥沙量 (8)4.3.1植树造林,改善生态 (8)4.3.2强化执法监督,依法保护生态环境 (8)4.3.3推进污水资源化,加大污水资源化的力度 (8)谢辞与参考文献 (10)陕西省商洛市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论文摘要商洛市水资源总量为50.1亿m3,人均水量2097m3,仅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11.9%,水资源相当短缺。
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
近年来,水污染、浪费水等问题十分严重,使供需矛盾突出。
本文通过对商洛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特别是污染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的可持续利用对策。
关键词:水资源;水污染;可持续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也是自然生态系统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同时,水又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条件,其应用价值表现为水量、水质、水能三个方面。
陕西省水资源总量为422.1亿m3,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65.09亿m3,而商洛市境内地表水资源总量为50.1亿m3,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9.6亿m3,仅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11.9%左右,由此可见,商洛市水资源相当缺乏。
陕西省水资源概况课件
虽然总量丰富,但受地形地貌和 气候条件影响,水资源时空分布 不均,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 地区分布差异较大。
陕西省水资源分布
地区差异明 显
陕西省水资源主要分布在秦岭、大巴山和黄土高原南部,关中盆地和陕北地区 相对较少。
水资源分区
全省划分为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其中黄河流域是陕西省最主要 的水资源分布区,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70%以上。
陕西省水资源概况课 件
目录
• 陕西省水资源概况 • 陕西省水资源利用 • 陕西省水资源保护 • 陕西省水资源管理 • 陕西省水资源问题与挑战 • 陕西省水资源未来发展
陕西省水资源概况
陕西省水资源总量
总量丰富
陕西省地处黄河流域中游,水资 源总量相对丰富,多年平均水资 源量为423亿立方米,居全国第 19位。
研发节水技术和设备,促进节水型社 会建设。
加强水资源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提 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引进国际先进水资源管理理念和技术, 推动水资源管理创新。
THANKS
陕西省农业用水量较大, 占全省总用水量的60%以 上,是水资源利用的主要 领域。
灌溉方式
主要的灌溉方式为沟灌、 渠灌和喷灌,其中沟灌和 渠灌较为普遍。
节水灌溉
为了提高农业用水的效率, 陕西省正在推广节水灌溉 技术,如滴灌和微喷灌等。
工业用水
工业用水量
陕西省工业用水量逐年增 长,是水资源利用的重要 领域之一。
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 水资源利用效率。
推进水资源节约和保护, 减少浪费和污染。
水资源保护工作展望
01
02
03
04
加强水生态保护和修复,改善 水环境质量。
推进水土保持工作,减少水土 流失。
汉中水资源保护情况汇报
汉中水资源保护情况汇报汉中地处陕西省中部,是一个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汉中的水资源保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汉中水资源保护的现状,本文将对汉中水资源保护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汉中的水资源总量较大,但是分布不均衡。
汉中市内有多条河流,如渭河、洮河等,但是由于地势起伏和气候条件的影响,部分地区的水资源供应仍然不足。
尤其是在干旱季节,一些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更加突出。
其次,汉中水资源的利用存在一定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和生活用水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仍然存在浪费严重的情况。
一些企业和居民对水资源的浪费现象比较普遍,一些地区的地下水资源也存在过度开采的情况,这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造成了威胁。
再次,汉中水资源的保护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
尽管政府加大了水资源保护的投入和力度,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的水污染问题依然严重。
一些企业的生产排放和城市的污水处理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这对当地水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最后,为了更好地保护汉中的水资源,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水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严格控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其次,加大对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的投入,推动企业和居民节约用水,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同时,加强科普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水资源保护的意识,共同参与到水资源保护工作中来。
综上所述,汉中的水资源保护工作面临着一些挑战,但是我们有信心通过不懈的努力,改善水资源的利用状况,保护好汉中宝贵的水资源。
希望全社会能够共同关注和支持汉中水资源保护工作,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水资源保护环境。
最新 陕西区域地表水与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精品
陕西区域地表水与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随着城市规模和工业建设的发展,地下水质量不断下降,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陕西区域地表水环境状况的,供大家阅读参考。
1陕西省水文地质条件与地下水资源状况1.1水文地质分区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受气候、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性等因素影响,根据陕西省地下水资源分布特征,可分为五个不同特征的水文地质区。
陕北沙漠高原区,为上覆砂层的孔隙水和下伏的碎屑岩裂隙、孔隙水组成,水量较丰富;陕北黄土高原区为上覆黄土层的孔隙、裂隙水和下伏的碎屑岩裂隙、孔隙水组成,水量不丰富;关中盆地区包括冲积、洪积平原、黄土塬和山地,具有松散岩类孔隙水为主的河谷盆地型的水文地质特征,水量丰富;陕南区除汉中、安康等几个小盆地为松散岩类孔隙水,水量丰富外,广大山区均为裂隙水,其转化补给地表水成为河川径流的基流。
1.2地下水资源量全省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在河谷盆地与平原区采用补给量综合法,在丘陵山地区采用排泄量法。
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计算面积为20.47万km2,多年平均天然补给资源量为170.66×108m3/a.陕北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为38.03×108m3/a,关中地区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为58.34×108m3/a,陕南地区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为74.28×108m3/a.1.3地下水可开采量地下水多年平均可开采资源量为55.86×108m3/a.按含水岩类划分,松散岩类孔隙水为47.44×108m3/a,基岩裂隙水为0.78×108m3/a,岩溶水为7.64×108m3/a,分别占全省地下水可开采量的84.93%、1.4%和13.67%.按流域划分,黄河流域可开采资源量为45.68×108m3/a,长江流域可开采资源量为10.48×108m3/a,分别占全省地下水可开采量的81.77%和18.13%.2区域水资源概况和供用水情况2003年到2012年,陕西省水资源总量由574.6亿m3下降到390.50亿m3,供水总量由74.6亿m3增加到88.04亿m3,其中地表水供水比例由55.84%增加到61.40%,地下水供水比例由44.16%下降到37.90%.可见,陕西省地下水的供水量呈逐步减少的趋势,水资源结构也逐渐从地下水转向地表水。
陕西水利情况
对于人均水资源1120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二分之一的陕西来说,水利建设尤为重要,更为迫切。
陕北,原本就是资源性缺水的地方,再加上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到2020年、2030年总需水量分别将达到26亿立方米和32亿立方米,而现状供水能力仅为12亿立方米。
——水污染严重,关中、陕北已经达到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地步。
尤其是渭河干流宝鸡以下河段,大都为Ⅳ类和劣Ⅴ类水质,基本上丧失了使用功能。
在关中,西咸新区的建设,2015年这里的城市人口将达到150万人,增加大量的企业。
根据《西咸新区总体规划》,新区最高日用水量为118.0立方米,年用水量3.74亿立方米。
水战略一:南水北调和黄河上的“以下补上”陕西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南多北少,70%分布在陕南;夏秋多冬春少,70%集中在汛期。
有专家形象地说,解决陕西水危机的最好办法,就是在陕南和关中、陕北之间拉通一个水管,以南补北;在各地建设足够的蓄水池,夏秋蓄水,冬春用水,以汛补旱。
目前,陕西最重要的水战略正是南水北调。
引汉济渭工程和已经开工建设的引红济石工程,就是要拉两条“水管”,用陕南汉江流域的水资源“解渴”关中,支撑“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
而在南北狭长的陕西,直接拉通陕南和陕北的输水管,显然并不经济。
我省的思路是通过引汉济渭增加渭河水量,由渭河在黄河陕西段的下游补水黄河,通过水量置换,为陕北从黄河陕西段的上游取水提供用水指标,支持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也就是黄河上的“以下补上”。
目前,我省关中地区供水网建设基础较好,水源工程分布较多。
特别是西安市的供水网络已形成了黑河、石砭峪、石头河等多个水源的联网,应对旱时供水游刃有余。
但目前宝鸡主要依靠冯家山水库供水,咸阳主要取用地下水,渭南水源条件也不尽如人意。
这些地方一旦遇到连续干旱,当地群众饮水安全就存在问题。
联网关中地区相对丰富的水源工程,增强抵御灾害能力,是服务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迫在眉睫的事。
陕西咸阳水资源概况及其存在问题
陕西咸阳水资源概况及其存在问题咸阳位于陕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位于关中平原的中部,南北长1 45千米,东西最宽106千米,面积1 0119平方千米。
辖秦都、渭城2个区,兴平市一市,旬邑、武功、泾阳、三原、礼泉、乾县、永寿、彬县、长武、淳化10个县,共有216个乡镇,8个街道办事处,3843个行政村,163个居委会。
人口504万人。
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呈阶梯形,气候因地形特征,又分为两个具有明显差异的气候区:南部平原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北部气候干燥,降雨量少并且集中。
咸阳市水资源总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 重复量)为11.3亿立方米。
人均水资源量264.6 立方米, 亩均水资源量:157.5 立方米。
一、咸阳的水资源总体来说可以认为是以下特点:1.1地表水资源:咸阳市属黄河流域渭河水系,区内有渭河及其一级支流泾河两大河流。
渭河从我市武功县大庄乡入境,流经武功、兴平、秦都、渭城,由渭城区正阳乡张旗寨出境,市内流程80.7km,在我市流域面积3519.1 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4.4%。
我市渭河段年平均流量176.3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54.73亿立方米。
市内大于1000 平方公里的支流有漆水河、湋水河、清峪河等,自产径流量1.80亿立方米。
泾河从长武县马寨乡汤渠村进入我市,经长武、彬县、永寿、淳化、礼泉、泾阳于泾阳县高庄乡桃园村出境,市内流程272.3km,在我市流域面积6705.3 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65.6%。
多年平均流量61.5 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19.11亿立方米。
市内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黑河、达溪河、三水河、泔河等,自产径流量3.99亿立方米。
我市自产地表水径流量(地表水资源量)总计5.79亿立方米。
1.2地下水资源,我市地下水多年平均资源量7.52亿立方米。
其中北部2.11亿立方米,资源模数3.44 万立方米/ 平方公里.a ,1区2550万立方米,2区9553万立方米,3区9000万立方米;南部5.41亿立方米,资源模数17.69万立方米/ 平方公里.a , 4区21330万立方米,5区32772万立方米。
榆林水资源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榆林水资源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榆林是我国重要的水资源基地之一,其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决定了其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现状。
在我国西北地区,榆林拥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和一些水文要素,但受制于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其水资源开发与利用仍面临一些挑战。
本文将从榆林水资源的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首先,榆林的水资源现状需要关注。
榆林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属于半干旱气候区,年降水量相对较少。
榆林市的地下水资源是该地水资源的主要来源,尤其是深部地下水。
榆林市地下水蕴藏丰富,具备开发利用的潜力。
此外,榆林还处于黄河流域,黄河流经该地区,为该地区提供了水资源。
然而,榆林水资源开发利用也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长期以来,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榆林的地下水资源正逐渐减少。
由于持续的地下水开采,地下水位下降,引发了地下水资源的枯竭和水质恶化等问题。
其次,榆林地区水资源的利用程度较低,尤其是农业领域的水资源利用没有充分发挥其效益。
目前,榆林地区还面临着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的问题,尤其是干旱年份时,水资源供应难以满足需求。
面对上述问题,榆林在未来的水资源发展中需要关注一些趋势。
首先,需要加强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
这可以通过加强监测与调控、推广节水技术以及建立水资源补偿机制等方式实现。
其次,需要加强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水利设施的效率,并采取措施促进农业领域的水资源利用效益。
发展节水型农业,推广先进农田灌溉技术和节水农作物,可以有效降低农业对水资源的需求。
此外,应重视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推动水资源的循环经济发展,例如开展水资源回用和废水处理再利用等。
另外,未来榆林水资源的发展也需要考虑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降水分布不均、水资源供应不稳定等问题,这对榆林地区的水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因此,未来需要加强水资源的监测与预警体系建设,提前应对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制定适应性水资源管理措施。
陕西省生态环境调研报告
陕西省生态环境调研报告陕西省生态环境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陕西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独特生态环境的省份。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陕西省的生态环境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为了更好地了解陕西省的生态环境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生态环境调研。
二、调研内容1. 空气质量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陕西省的城市空气质量普遍较差。
尤其是主要城市,如西安市等,大气污染严重。
市区内部分地区的PM2.5浓度超标,对居民健康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2. 水资源陕西省位于我国内陆干旱地区,水资源相对紧缺。
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由于缺乏高效的水资源利用方式,农业用水浪费现象较为严重。
同时,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也对水资源的保护和污染防治提出了更高要求。
3. 生物多样性陕西省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但在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生物多样性遭受了一定的破坏。
部分濒危物种的数量逐渐减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了威胁。
4. 土壤污染由于长期的农业生产和工业活动,部分地区的土壤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特别是在一些工矿企业周边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象比较普遍。
三、问题分析1. 环保意识不足在农村地区,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由于环保意识的欠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缺乏重视。
造成了农村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加剧。
2. 发展模式问题部分地区的发展模式还停留在资源消耗型、污染排放型,对环境的破坏较为严重。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突出。
3. 监管不严格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部分企事业单位在环境监管方面存在问题,违规排污行为普遍存在,监管力度不够。
四、建议措施1.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通过加大对农村地区的环保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采取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
2. 调整产业结构陕西省应逐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3. 加强环境监管力度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企事业单位的环境监管,建立健全环境违法行为的惩罚机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监管和处罚力度。
陕西省水资源概况-精选文档
5.2
• 2、开采过度 • 西安市超采区达300平方公里,形成200余平方公里的 开采漏斗和若干个漏斗中心。咸阳市市区承压水位已由开 采初期下降了10—30米,形成6个区域漏斗中心,面积约20 平方公里。过量开采导致地面下陷和地裂缝。西安市城西 近郊、城东北近郊、城东及西南近郊地下水开采量曾超出 允许开采量的9至Evaluation 15倍,地面沉降量大于 only. 50毫米的面积曾超 过120平方公里,全市有l0条地裂缝,总长约80公里,面积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395 Client Profile 155平方公里。地面下沉曾造成钟楼下沉 毫米,大雁塔 向西北倾斜 999毫米。虽然目前这些状况因政府重视已有 Copyright 2019-2019 Aspose Pty Ltd. 些缓解,但是因经济发展的需要,过度开采短期内并未得到 解决。
• 4、分布不均 • 关中地区是陕西省的经济中心,其经济总量占全省87%, 但水资源总量仅为82亿立方米,占全省的18%。陕北水资源 总量为48亿立方米,占全省的11%。陕南水资源总量为315 亿立方米,占全省的71%。这种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更加减 少了水资源的有效供给。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Copyright 2019-2019 Aspose Pty Ltd.
5.2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Copyright 2019-2019 Aspose Pty 9年工业废水排放总量4.05(亿吨),远远高于 北京的1.28(亿吨);而陕西污水处理能力却远远低于北京 和上海;2019年陕西省城市污水处理率仅为22.40%,而上 海为82.61%,北京为50.06%。陕西废水治理设施处理能力 为340(万吨/日),也远低于广东的742(万吨/日)和上海的 436(万吨/日)。
2024年陕西省水务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陕西省水务市场分析现状介绍本文旨在分析陕西省的水务市场现状。
首先我们将介绍陕西省的地理背景和水资源状况,然后对当前的水务市场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主要参与者。
最后,我们将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机会。
地理背景和水资源状况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临黄河,西接秦岭山脉。
全省总面积为205,800平方千米,人口约为4000万。
陕西省的水资源主要来自于黄河、渭河和河水。
陕西省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年平均降水量为600-900毫米。
黄河和渭河是该省主要的水源,为地区的农业、工业和居民生活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等因素的影响,水资源利用和管理面临着一些挑战。
水务市场规模陕西省的水务市场规模庞大。
根据统计数据,该省每年的水务市场交易额达到数十亿元人民币。
这其中包括水资源开发、供水设施建设、水处理和水污染控制等多个领域的市场需求。
竞争格局陕西省的水务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市场参与者包括政府机构、水务公司和相关服务提供商。
政府机构主要负责水资源管理和规划,水务公司负责水资源的开发和供应,而服务提供商则涉及到水处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当前,陕西省的水务市场竞争格局相对分散,没有出现明显的寡头垄断情况。
市场上存在多家规模较大的水务公司,它们通过提供优质的水资源和服务来争夺市场份额。
此外,一些中小型的水务公司也在本地市场上活跃。
主要参与者陕西省水务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机构:主要负责水资源管理、政策制定和市场监管等职责。
2.水务公司:主要负责水资源的开发、供应和销售等业务。
其中,陕西省水务公司是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水务公司之一。
3.服务提供商:包括水处理设备和技术供应商、环境监测和评估公司等,他们为水务市场提供各种支持服务。
发展趋势和机会未来,陕西省的水务市场将面临一些挑战和机遇。
首先,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对水资源的需求将继续增加,这为水务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商机。
陕西省水资源概况16页
•
对关中和陕北这样的缺水区,应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耗水产
业,将用水大户向丰水区迁移。旅游业耗水小,创汇多收入高,陕
西旅游业开发潜力极大,应大力发展。《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 指出:“只有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才能有更多的能力和条件 去发展社会文化,整治生态环境,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战略目标 的实现和重大行动的实施。”可见,可持续发展目的是发展经济, 经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只有大力发展陕西经济,才
向西北倾斜999毫米。虽然目前这些状况因政府重视已有
些缓解,但是因经济发展的需要,过度开采短期内并未得到
解决。
• 3、污染严重
•
陕西2019年工业废水排放总量4.05(亿吨),远远高于
北京的1.28(亿吨);而陕西污水处理能力却远远低于北京
和上海;2019年陕西省城市污水处理率仅为22.40%,而上
315亿立方米,占全省的71%。这种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更
加减少了水资源的有效供给。
解决措施
• 1、通过引水蓄水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
关中现已调引黑河水,大大缓解西安用水问题。但随
着经济发展,城市扩张,水量需求会越来越大,必须准备其
他途径,以达到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陕南秦巴山区是 陕西唯一的富水区。此处降水量大,污染少,水质好河流多, 是陕西最理想的水源采集地。因为修建穿山输水渠道与建 设穿山铁路道理相仿,且工程造价远比修建同等长度穿山 铁路低得多,所以陕南调水在工程技术上具有可行性。黄
河干流恰好覆盖陕北、渭北、关中三块缺水地区,所以还 可考虑充分利用黄河干流之水。
• 2、通过涵养水源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陕南秦巴山区水源众多,但至今仍有荒山 荒坡地约40万公顷,直接影响水质。植树造林, 退耕还林,可使秦巴山区成为陕西理想的水源 采集地。陕北黄土丘陵区可继续人造平原,增 加草场比重,以此保养水源。关中平原主要是 搞好渭河两岸的防护林建设和污水处理工程。 以上这些工程需大量资金支持和有力法规支持。 幸好,国家因要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已大量投资 保护陕南沿岸植被,以涵养水源。所以,陕西政 府只需重点解决关中和陕北的水源保护问题。
陕西省水资源概况2知识讲稿
THANKS
感谢观看
陕西省水资源管理政策与法规
陕西省水资源保护条例
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对水资源的保护、利用 和监督管理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
陕西省水资源费征收使用 管理办法
规定了水资源费的征收标准、使用范围和管 理方式,用于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
。
水资源管理机构与职责
国家水利部
负责全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制定水资源政策、 法规和标准,组织开展水资源调查评价和监测等。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陕 西省水资源量存在较大的年际和 年内变化,丰水年和枯水年交替 出现。
水资源分布情况
地区分布不均
陕西省的水资源主要集中在南部和东 南部的秦岭、巴山地区,而北部和西 北部的黄土高原地区水资源相对较少 。
河流分布
全省有大小河流581条,其中流域面 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412条,主 要河流有黄河、长江两大水系。
提高公众水资源保护意识
鼓励公众参与水资源保护
通过宣传教育、科普活动等方式,提高公 众对水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倡导节约用水 、保护水资源的良好风尚。
建立公众参与机制,鼓励公众参与水资源 保护活动,监督水资源管理行为。
05
水资源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水资源短缺问题与对策
总结词
合理利用与保护
详细描述
陕西省水资源相对短缺,时空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南部和西部地区。为应对水资源短缺问题,需要 采取合理利用和保护的措施,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调度,提高用水效率,同时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详细描述:传统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存在诸多问题,如管理不善、权责不明、效率低下等。为提高水 资源管理水平,需要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完善水资源法律法 规体系,同时引入市场化手段和科技手段,提高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效率。
陕西省水资源概况
本人王海东,来自陕西 省宝鸡市凤翔县的一个小山 村,就读于黑龙江大学农业 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资源与 环境专业的一名大三的学生。于中国内陆腹 地,地处东经105°29′-111°15′, 北纬 31°42′-39°35′之间。东邻山西、河南,西连 宁夏、甘肃,南抵四川、重庆、湖北,北接内蒙古, 居于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的重要位 置,中国大地原点就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全省 总面积为20.58万平方公里。 • 陕西横跨三个气候带,南北气候差异较大。陕 南属北亚热带气候,关中及陕北大部属暖温带气候, 陕北北部长城沿线属中温带气候。其总特点是:春 暖干燥,降水较少,气温回升快而不稳定,多风沙 天气;夏季炎热多雨,间有伏旱;秋季凉爽较湿润, 气温下降快;冬季寒冷干燥,气温低,雨雪稀少, 全省年平均气温13.7℃。
• 2、开采过度 • 西安市超采区达300平方公里,形成200余平方公里的 开采漏斗和若干个漏斗中心。咸阳市市区承压水位已由开 采初期下降了10—30米,形成6个区域漏斗中心,面积约20 平方公里。过量开采导致地面下陷和地裂缝。西安市城西 近郊、城东北近郊、城东及西南近郊地下水开采量曾超出 允许开采量的9至15倍,地面沉降量大于50毫米的面积曾超 过120平方公里,全市有l0条地裂缝,总长约80公里,面积 155平方公里。地面下沉曾造成钟楼下沉395毫米,大雁塔 向西北倾斜999毫米。虽然目前这些状况因政府重视已有 些缓解,但是因经济发展的需要,过度开采短期内并未得到 解决。
• 2、通过涵养水源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陕南秦巴山区水源众多,但至今仍有荒山 荒坡地约40万公顷,直接影响水质。植树造林, 退耕还林,可使秦巴山区成为陕西理想的水源 采集地。陕北黄土丘陵区可继续人造平原,增 加草场比重,以此保养水源。关中平原主要是 搞好渭河两岸的防护林建设和污水处理工程。 以上这些工程需大量资金支持和有力法规支持。 幸好,国家因要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已大量投资 保护陕南沿岸植被,以涵养水源。所以,陕西政 府只需重点解决关中和陕北的水源保护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水资源情况简谈
2012013231 地科一班赵芸芸
一,水资源概况
陕西省位于中国内陆腹地,其北部为陕北黄土高原,中部为号称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南部为陕南秦巴山地,地势南北高,中间低,西高东低。
陕西省水资源十分缺乏,水资源总量为4421.1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2,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8. 二,降水
1年际变化大
陕西省年降水量在330-1250mm之间,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53mm,最大降水量约是最小降水量的3.8倍,各地年降水相对变率在8-25%之间。
2季节变化大
全省降水年内分布不均,夏季为多雨季节,降水量占各地年降水量的50%以上,秋季和春季为过渡季节,秋季降水量占各地年降水量的25%,春季占15%左右,冬季为少雨季节,降水量占各地年降水量不足5%。
,
3区域差异显著
年降水量由南向北减少,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东西差异,受地形影响山地多于河谷和平原。
三,地下水
陕西省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95.09亿立方米,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37%.地下水资源的水质好,成为陕西水资源,尤其是城市水资源的主要来源之一。
四,水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城市化的加剧使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突出。
2农耕需水量大
陕西省的农业用水量占全省用水量的86%,而且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导致水资源的利用率低,造成了水资源的极大浪费。
3水污染加剧了水危机
陕西省的水污染比较严重,陕西省2006年工业废水排放总量4.05亿吨,远远高于北京的1,28亿吨,但是陕西的污水处理能力远远低于北京。
4地下水过度开采
由于地下水的需求量大,但是补给量有限,严重的超采导致深层承压水位大幅度下降,加上有部分水质的污染,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更加的突出,另外,地下水的大量开采会导致地面下陷和地裂缝。
5防洪蓄水能力差
陕西省主要河流由于水少沙多的水情变化,使河道淤积加剧,河道萎缩,主槽泄洪能力下降。
五,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1加强气象水文检测,及时准确做好水情旱情的预报
2通过引水蓄水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陕南的秦巴山地是陕西唯一的富水区,而且工程造价比修建同等长度的穿山铁路低,所以可以考虑引陕南的水来缓解陕北和关中的干旱;另外陕西干流刚好覆盖陕北,渭北,关中的缺水区,所以还可以考虑引黄河干流。
3改变观点,改变生活用水习惯
大力宣传节约用水的重要性,使每个公民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4建立节水农业
在节水技术上,除常规田间节水技术外,还要采取先进的节水灌溉工程技术代替传统技术;此外政府应该为农民节水提高技术指导。
5防治水污染
减少工业废水的排污量,其次,加大净化处理。
参考文献:
1,中国水利网
2,陕西省2010水资源公报
3,2008年全国节约型社会建设试点经验交流会——陕西水利厅代表发言
4,陕西水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康杨
5,面向二十一世纪陕西省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研究——焦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