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学校教育应该包含两种,一种是坚持从无到有”阅读理解答案
中学教育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学教育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教育和教育学1.结合自己经历,谈谈教育的概念。
如何理解教育的本质。
答:(1)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术,影响人的思想道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按照必然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育成为必然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有目的影响人身心民展的社会活动。
首先:人类的教育活动是有目的的。
其次,教育是一种影响人的活动。
再次,这种影响作用于人的身心两方面。
最后,它是人类的社会活动。
2.试列举教育的起源学说。
答:(1)神话起源说,教育起源最古老的观点,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2)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法国的利托尔诺与美国的沛西?能。
把动物的本能行为当做教育,否定了人与动物的区别。
(3)心理起源论,代表人物美国的孟禄,把儿童对成人的无心识仿照当做教育,否定了教育活动的目的性和意识性,不全面。
(4)劳动起源说,马克思主义观点。
以为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从人类社会产生就存在了。
(5)交往起源说,代表人物叶澜。
以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
3.教育的社会功能表此刻哪几个方面,试举例说明。
答:(1)教育的政治功能:①教育具有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②教育具有增进政治变革的功能:推动社会变革;传播先进思想,宏扬优良的道德,增进社会政治变革;教育可以增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2)教育的经济功能:①教育增进经济增加的功能:②教育增进科技发展的功能: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腕;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的重要手腕。
(3)教育的文化功能。
4.按照你对教育的熟悉,谈谈教育是如何促使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
答: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增进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两方面:(1)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突出地表现为教育增进个体社会化。
首先,教育增进个体观念的社会化;其次,教育增进个体智力与能力的社会化;最后,教育增进个体职业、身份的社会化。
部编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初三语文中考总复习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论教养》课后练习
部编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初三语文中考总复习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论教养》课后练习选择题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箴言(jiǎn)恪守(kè)程颐(yí)扭捏作态(niǔ)B.贸然(mào)涵养(hán)难堪(kān)大发雷霆(tíng)C.汲取(jí)遵循(xún)譬如(pì)彬彬有礼(bīn)D.自持(chí)缺陷(xiàn)尴尬(gà)自吹自擂(léi)【答案】A【解析】试题考查对字音的识记。
A.箴言(jiǎn)-(zhēn)B.正确;C.正确;D.正确。
据此,答案为A。
选择题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民国初年,梁启超与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并称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导师”,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是由梁启超拟定的。
B.艺术有两个起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
C.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D.无须背诵数以百计的格言信条,只须记住一条: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
【答案】C【解析】C.第一个句号应在引号内,因为这是整句话的引用。
故选C。
选择题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是可以得之于自身。
B.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C.你是凭借自己的举止表现你的素质。
D.嘴里嚼东西的时候不要说话,免得坐在旁边的人担心。
【答案】A【解析】A.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应为“不仅……而且……”。
故选A。
选择题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人们的浅见和随心所欲地开发利用,使土地资源遭到惊人的破坏。
B. 学校的树荫下,一群附庸风雅的学生正安静地看着课外书。
C. 随机应变是一种处事方式,也是一种智慧。
D. 人们总是错误地认为父母对子女的爱是理所当然的。
公共教育学学原理(练习题)
公共教育学学原理(练习题)教育学原理(练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单选题1.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是 D 。
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C.人文科学D.兼具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重性质2.教育规律是指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及自身各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教育的基本规律包括C 。
A.教育外部关系规律B.教育内部关系规律C.教育外部关系规律和教育内部关系规律D.教育自身规律3. A 一生主要从事私人讲学,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之称,整理出《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古代典籍,集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之大成。
A. 孔子B. 孟子C. 墨子D.韩非子4.“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等B 有关教育的论述,对后世影响极大。
A.《学记》B.《论语》C.《大学》D.《孟子》5. 世界上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著作是 A 。
A.《学记》B.《论语》C.《大教学论》D.《普通教育学》6.“产婆术”是 C 倡导的教学方法。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昆体良7.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与其他科学并列的是B 。
A、夸美纽斯B、培根C、康德D、赫尔巴特8.1632年出版的 D 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探讨了“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A.《学记》B.《论语》C.《教育漫话》D.《大教学论》9.首次提出普及教育思想,并对班级授课制进行详细论证和探讨的教育家是 C 。
A.孔子B.赫尔巴特C.夸美纽斯D.亚里士多德10.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 C 。
A.赫尔巴特B.洛克C.康德D.斯宾塞11.“现代教育学之父”是指 D 。
A、夸美纽斯B、培根C、康德D、赫尔巴特12.1806年出版的A 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是教育学成为一门规范学科的标志。
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教育漫话》D.《民主主义与教育》13. 提出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的是 C 。
A.培根B.格斯纳C.洛克D.克伯屈14. 19世纪德国教育家B 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被誉为“幼教之父”、“现代学前教育的鼻祖”。
8.部编版2021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训练(八)(word版有答案)
议论文阅读训练(八)(一)不能没有家①一个人品德和能力的养成有三个来源,学校的知识灌输、社会实践的磨炼和家庭的熏陶培养。
家庭是这链条上的第一环。
人一落地是一张白纸,先由家庭教育来定底色。
家庭教育与学校、社会教育最大的不同是:无条件的“爱”,以爱来暖化孩子,煨弯、定型。
学校教育有前提,讲纪律、讲成绩;社会教育有前提,讲原则、讲利害。
家庭里的爱,这种博大、包容的爱比社会上同志、朋友式的爱至少多出两个特点。
②一是绝对的负责。
父母的一切行为动机都是为了孩子,没有隔阂、猜疑,不计教育成本。
大人是以牺牲自己的心态来呵护孩子,就像一只老母鸡硬是要用自己的体温把一颗冰冷的蛋焐成一只小鸡,并且一直保护到它独立。
我们经常看到一个小孩子不吃饭,父母会追着哄着去喂饭;不加衣服,父母追着去给他添衣。
有不懂事的孩子说:“我不吃难道你饿呀?”确实,父母肚子不饿,但心中疼。
同时又因为有了这种无私的、负责的态度,才敢进行最彻底的教育,不必保留,不用多心,坚决引导孩子向最好的标准看齐,随时涤除他哪怕是最小的毛病,甚至用打骂的手段。
(A)……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在成人社交场合看到某人吃相不雅,举止太俗时,就暗说:家教不好。
但说归说,这时谁也不肯去行教育责任,指破他的缺点了。
因身份不便,顾虑太多。
有些毛病必须在家庭教育中去克服,有些习惯必须在家庭环境中培养,错过这个环境、氛围,永难再补。
③二是无微不至的关怀。
因为有了动机上的无私、负责,才会有效果上的无微不至。
孩子彻底生活在一个自由王国中,他所有的潜能可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孩子有什么想法不会看人脸色而止步,不会自我束缚而罢休。
甚至撒娇、恶作剧也是一种天性的舒展。
这样,他的全部天才基因都会完整地保留下来,将来随着外部条件的到来,就可能长成这样那样的大家、人才,甚至伟人。
但是一进入社会教育,哪怕是最初的幼儿园教育都是某种程度的修理、裁剪、规范统一,是规范教育不是舒展教育、创造教育。
家庭教育中的无微不至,充分自由,将一去不复返。
2019年高考语文文本类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十二 教师版
高考语文文本类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十二班级姓名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2分)①什么是学校②我相信——③学校主要是一种社会组织。
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过程,学校便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
在这种社会生活的形式里,凡是最有效地培养儿童分享人类所继承下来的财富以及为了社会而运用自己的能力的一切手段,都被集中起来。
④因此,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
//从学校与教育的关系方面,阐释教育:教育是社会生活的过程。
⑤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于儿童说来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
像他们在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生活那样。
不通过各种生活形式,或者不通过那些本身就值得生活的生活形式来实现的教育,对于真正的现实总是贫乏的代替物,结果形成呆板而死气沉沉的局面。
⑹学校作为一种制度,应当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起来,缩小到一种雏形的状态。
现实生活是如此复杂,以致儿童不可能同它接触而不陷于迷乱;他不是被正在进行的那种活动的多样性淹没,以致失去自己有条不紊的反应能力,便是被各种不同的活动刺激,以致他的能力被过早地发动,致使他的教育不适当地偏于一面或者陷于解体。
⑦既然学校生活是如此简化的社会生活,那么它应当从家庭生活里逐渐发展出来,它应当采取和继续儿童在家庭里已经熟悉的活动。
//学校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其独特的地方表现⑧学校应当把这些活动呈现给儿童,并且以各种方式把它们再现出来,使儿童逐渐地了解它们的意义,并能在其中起着自己的作用。
(过渡)⑨这是一种心理学的需要,因为这是使儿童获得继续生长的唯一方法,也是对学校所授的新观念赋予旧经验的背景的唯一方法。
⑩这也是一种社会的需要,因为家庭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儿童在其中获得教养和道德的训练。
加深和扩展他的关于与家庭生活联系的价值的观念,是学校的任务。
//学校采取措施的原因⑾现在教育上许多方面的失败,是由于它忽视了把学校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这个基本原则。
现代教育把学校当作一个传授某些知识,学习某些课业,或养成某些习惯的场所。
教育学习题及答案
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共同缺陷是都否定了()A.教育的科学属性B.教育的生产属性C.教育的社会属性D.教育的艺术属性2.()的出版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A.《教育学》B.《大教学论》C.《普通教育学》D.《民主主义与教育》3.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一门科学,并认为应该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的是()A.赫尔巴特B.裴斯泰洛齐C.洛克D.杜威4.“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着教育。
”这句话说明教育具有()A.历史性B.永恒性C.普遍性D.相对独立性5.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一书中。
A.《论语》B.《礼记》C.《师说》D.《学记》6.欧洲奴隶社会中,斯巴达教育特别重视()A.文化知识教育B.艺术教育C.军事体育训练D.读写算的教育7.主张“教育即生活”,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注重“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A.赫尔巴特B.杜威C.凯洛夫D.洛克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宋代朱熹对“悱”的解释是()A.心求通而未得之意B.达其辞C.口欲言而未能之貌D.开其意9.“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这句话所体现的教育教学原则是()A.藏息相辅B.启发诱导C.教学相长D.长善救失10.“标准化的教学很可能束缚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
”这句话主要体现了教育的()A.正向功能B.负向功能C.社会发展功能D.隐性功能11.()是学生群体的价值取向、集体气氛、人际关系、行为特点的总体特征。
A.班级文化B.学生文化C.社群文化D.集体文化1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说明了()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社会环境B.教育C.遗传D.学校教育13.外部影响转化为内部发展要素的根据是()A.社会实践B.主观能动性C.教育D.训练14.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是()A.校园物质文化B.校园组织文化C.校园精神文化D.校园制度文化15.有的人“大器晚成”,而有的人“少年得志”,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基础题)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基础题)单选题(共45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A.在这个片段中、教师抓住了“老爷”这个包含着丰富意蕴的词语大做文章,体现了教师深厚的语言文字素养B.找对语言点后。
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了引导者的作用,两次引入相关经验或知识给学生铺路搭桥、体现了教师强调要让学生经过努力。
自主地获得知识的教学意识C.“但是、既然旧情难忘,为什么又要喊周朴园为‘老爷’呢”是铺垫性问题,打开了学生准确理解文中侍萍对周朴园称呼的巨大变化的原因大门D.借助学生已经学过的课文知识、帮助学生快速理解侍萍执意要拉开距离的怨愤心理,激活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体现了教师帮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一教学技巧【答案】 C2、阅读下面的教学案例。
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A.顺水推舟,幽默化解突发事件B.善于利用资源,激发学生兴趣C.巩固知识,增强学习能力D.教学机智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答案】 C3、教师在讲解苏轼的《水调歌头》时,让学生说出其他包含节日的诗作,以下不适合用来举例的是()A.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B.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C.王安石《元日》D.李清照《醉花阴》【答案】 A4、阅读《听听那冷雨》教学片段,按照要求答题。
A.导人抓住问题。
切中文意B.选择式提问,展开讨论,最后统一C.问题层次分明,逐步深入,引导学生分析文本D.讲授法运用得恰到好处【答案】 D5、对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的“表达与交流”方面的实施建议,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B.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C.应鼓励学生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D.鼓励学生开展多种活动,如写书评、读后感,举办读书报告会、作品讨论会等【答案】 D6、语文教学课堂有了多媒体的辅助会增加课容量,提升教学效率。
下列多媒体使用不恰当的是()。
九年级语文议论文阅读《论教养》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议论文阅读《论教养》含答案论教养利哈乔夫①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
②但是必须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③我不敢贸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因为我不认为自己是教养完美的典范。
不过,我倒是愿意就某些想法跟读者交换意见。
④比方说,我确信,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有教养,首先要看他在自己家里、在自己亲属之间的表现,看他和亲人们的关系究竟怎么样。
⑤一个男人,假如他在街道上能为陌生的妇女让路,让她先行,乘坐公共汽车时,能让妇女首先上车。
甚至亲手为她把车门打开,可是他在家里却懒得帮助疲惫不堪的妻子刷洗餐具——那么,我们可以断定这个男人还存在着教养上的缺陷。
⑥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亲人的性格、心理缺乏了解,对他们的习惯和愿望总是漠不关心,那就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
⑦假如一个男人跟朋友和熟人见面时彬彬有礼,可是在家里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霆——那就可以肯定他不是一个有教养的人。
⑧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对他来说,礼貌待人不仅习以为常,轻松自然,而且能让他的心情愉快。
⑨有教养的人待人处世绝不会自吹自擂。
有教养的人懂得珍惜别人的时间……无论何时何地,他的行为举止都保持一致——始终如一,稳重随和。
⑩谈论“风度”的书籍很多。
在社会交往中,比如出门做客或者在家接待客人,或在工作场合,人究竟该如何自持?如何举止有度?怎么样对待老人和孩子?怎么样谈吐才算得体?怎么样打扮才算合适?对于如此之类的问题,这些书在都有详尽的论述。
遗憾的是,人们却很少从这些书中汲取有益的见解。
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我认为原因在于这些讲解优雅风度的著作有个缺陷,就是很少解释人们为什么需要优雅风度,其必要性究竟何在。
⑪当然,优雅风度可能是非常外在的。
但是就整体而论,优雅风度是靠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人的经验积淀而成的,并且标志着人们渴望变得更高尚,渴望生活更优越、更美好的愿望,这是一种世代相传、持续不懈的追求。
在学校教育中找准人文教育位置
在学校教育中找准人文教育的位置摘要:在“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处于青春发育时期的中专学生,受到的心理困扰越来越明显,心理矛盾日益突出,已经影响到其健全人格和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笔者尝试从人文教育的角度出发去解决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达到健全和完善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人文教育人文学科人文精神中专生正处于一个生理、心理都发生巨大转变的关键时期,成人意识及成人感迅速增强,表现为渴望独立,渴望摆脱对成人依附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他们面对学习、升学、就业以及人际交往等诸多外界压力和内部矛盾时容易出现许多心理困惑或心理问题。
而中专学生的群体中有这样问题的学生又比较集中,学生之间相互影响,起到了消极的作用。
教育,不论是高等教育还是初级教育,它的对象都是人。
而人在接受教育的时候,不是一张白纸,一无所有地进入接受教育状态。
有些知识,是人一出生起就要学习的,比如有关生活的知识,如何照料自己,如何表达感情等;有些知识,是人所不具备的,需要通过学校教育来获得,比如数理化、历史地理等;也有些东西,是与生俱来的,存在于人的本性之中,需要通过教育被唤起,这就是人文精神,也涉及到人文学科的教育。
青少年面对三个世界:生活世界、知识世界和心灵世界。
生活世界的教育需要通过家庭与社会来完成;知识世界的教育一般可以由学校来完成;而心灵世界最复杂,属于终生教育,可以通过人文学科的教育来逐渐完善。
所谓的心灵世界的认识及其完善性,是一步步深化的,它主要是通过文史哲等人文学科的学习与熏陶而实现的。
青少年首先从文学来认识人的心灵世界,但随着慢慢的深化,就会涉及文史知识与哲学,进入整个人文学科。
人文学科本来就是帮助人认识自我,由此及彼,再推向整个人性的问题。
学校教育应该包含两种,一种教育是坚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知识积累,积累的过程是灌输性的,称为技术知识教育,具有工具价值;还有一种教育,是以人为能动的活的生命体作前提,人本身具有一种人之所以为人的能力,用过去的说法,就是人性的因素,称为人文教育,更重于精神价值。
选修《传记选读》电脑神童盖茨
选修《传记选读》电脑神童盖茨测试题 2019.9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随着三甲短信票选的揭晓,历时半年之久,被外界称为“媒体盛宴.全民狂欢”的“超女”大赛终于曲终人散。
B.去年7月16日,牵动无数人眼球的“哈6”--《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终于在千呼万唤中露出庐山真面目。
C.龙财富截住了张贵强,不依不饶地强拉张贵强到派出所,结果使这桩不可理喻的“卖子奇案”浮出了水面。
D.随着蔡家沟矿难33条人命的戛然而止,交口县安监局局长武小莉两年敛财数百万的贪婪面目暴露在公众面前。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为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加大城市的影响力,增强市民的自豪感,郑州正在全力打造中国“第八古都”。
B.六年来,快报便民网以优质的服务.良好的信誉帮助南京百万家庭解决了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C.在伊朗核问题上,中国能否和热爱和平的国家一道,阻止美军攻打伊拉克的悲剧重演,不仅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世界和谐发展的大势。
D.日前,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联合发文,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要求各地各部门在3月底前解除对小排量汽车的各种限制措施。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重在引领贵在自觉仲呈祥从去年开始,一部不趋时、不媚俗的被称为“三无”(无女角色、无婚外恋、无明星偶像)的电视剧《士兵突击》火爆荧屏,并持续到了今年,引发了一种蔚为壮观的社会文化现象:从电视台的文化类谈话节目到大学生论坛,从部队到工厂、机关和社会大众,人们都在议论“许三多艺术形象”的审美价值。
一部文艺作品引发一种波及上亿观众主动参与的社会文化现象,这在当下并不多见、且值得珍视。
彪炳人类文艺史册的古希腊喜剧游乐活动,参与者不过数以万计,而今凭着现代传媒优势的电视剧艺术,得到了具有欣赏章回小说和连台本戏剧艺术传统的中国人的青睐。
究其原由是历史品位、美学品位使然。
这部作品最终社会效益的完美实现,不仅在于作家、艺术家及其作品自身的创造,有时也必须靠读者、观众及全社会一起共同创造。
语文上海市华东师大第二附中2022-2023年高二上半年期中题带参考答案
名句名篇默写按要求填空。
(1)譬如平地,___________,进,吾往也。
(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_________。
(3)___________,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___________言不信者行不果。
(5)其在道也,___________,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6)天下之至柔,___________。
(7)___________,得意而忘言。
(8)___________,自大视细者不明。
(9)自天子以至于庶人,__________。
(《礼记·______》)【答案】虽覆一篑有杀身以成仁行拂乱其所为志不强者智不达曰余食赘行驰骋天下之至坚言者所以在意夫自细视大者不尽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解析】略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雄辩症王蒙话说某公在患厚皮逻辑症之后,经过手术削皮,看上去皮薄了些,然而这只是“锯箭法”,治标没治本,不久皮又长厚了。
更让人不解的是,此公在服了《逻辑学》之后,出现新的症状。
一日,此公又来到医院。
正好这天在医院就诊的患者寥若辰星。
医生说:“请坐!”此公说:“为什么要坐呢?难道你要剥夺我不坐的权利吗?”医生无可奈何,知道此公曾有过的事情,于是倒了一杯水给他,说:“请喝水吧。
”⑥此公说:“这样谈问题是片面的,因而是荒谬的。
不是所有的水都能喝。
假如你在水中搀入氰化钾,就绝对不能喝。
”医生说:“我这里并没有放毒药嘛。
你放心!”此公说:“谁说你放了毒药?难道我诬陷你放了毒药?难道检察院的起诉书上说你放了毒药?我没说你放毒药,而你说我放了毒药,你这才是放了比毒药更毒的毒药!”医生毫无办法,便叹了一口气,换一个话题说:“今天天气不错。
”此公说:“纯粹是胡说八道!你这里天气不错吗?即使是天气不错,并不等于全世界的天气不错,比如北极就在刮寒风,漫漫长夜,冰山正在撞击……”医生说:“我说的今天天气不错,一般是指本地,不是全球嘛。
大家也都是这么理解的嘛!”此公说:“大家都理解的难道就一定是正确的吗?大家认为对的就一定是对的吗?如果公众的价值观出现问题,那真是可悲的事情,比如文革就是这样。
《语文教学论》试题与答案讲解
语文学科教学法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1.《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的形成与发展。
A.语文素质 B.语文素养 C.语文能力 D.语文知识和能力2.在我国具有现代学科意义的语文课程是从()年开始的。
A.1904 B.1919 C.1949 D.19784.教学活动中,备课常有要“吃透两头”之说,这两头指的是()。
A.教材和大纲 B.课程标准和教材 C.教材和学生 D.课程标准和学生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是说明培养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A.习惯 B.意志 C.兴趣 D.态度6.提出“读读,讲讲,议议,练练”教学模式的是()A.于漪 B.钱梦龙 C.宁鸿彬 D.上海育才中学7.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A思想性和文学性的统一B工具性和思想性的统一C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D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8.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要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
A.自主、独立、探究 B.自主、合作、探究 C.独立思考、勇于探究 D.自立、提问、研究9.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是()年开始的A.1999 B.2000 C.2001 D.200210.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课程目标是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的,在课程总目标下,把九年分为(),分别提出阶段目标。
A.小学、初中两个阶段 B.初小、高小、初中三个阶段 C.义务教育一个阶段 D.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四个学段1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个。
A.2500 B.3500 C.2800 D.30001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
A.综合性学习 B.合作学习 C.探究性学习 D.自主学习13.语文新课程把一二年级的写作叫()A.写作 B.习作 C.写话 D.创作14.语文新课程把“听”和“说”两个教学系列合在一起,改为()。
白银小学教师招聘2022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二
白银小学教师招聘2022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打印版】1:王老师穿了一套新衣服,课前刚进班级,有几个调皮的男同学就凑在一起,用调侃的语调大声喊道:“老师,我爱你!”面对这种情景,下列处理方式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A、露出羞怯的神情B、严峻地批判他们C、微笑着说:“我告知大家一个隐秘,我也爱你们”D、不予理睬,开头上课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A、一门父子三词客是指“三苏”,即苏洵与其子苏轼、苏辙B、我国古代小说中最宏大的现实主义作品是曹雪芹的《红楼梦》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陆游的诗句D、“史学双璧”是指《资治通鉴》与《史记》3:考试的中心环节是()。
单项选择题:A、阅卷B、监考C、测验D、命题4: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老师中心论”主见()。
单项选择题:A、同学处于主体地位B、老师处于主导地位C、老师处于顾问地位D、同学活动处于中心地位5: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
单项选择题:A、坚持人文教育为主B、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C、坚持科学教育为主D、要看状况而定6:依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课的类型可以分为()。
单项选择题:A、新授课和巩固课B、理论课和实践课C、讲授课和练习课D、单一课和综合课7:在同学把握了“蔬菜”后,再学习“萝卜”、“白菜”等概念,属于()。
多项选择题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符号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E、转移学习8:《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 )。
单项选择题:A、培育同学自读力量B、归纳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C、理解课文D、培育同学具有感受、理解、观赏和评价的力量9:《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是要求教学中贯彻()。
单项选择题:A、启发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直观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10:迁移广泛存在于各种学问、技能、行为规范与态度的学习中。
2023年上半年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3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语文》真题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15题,共45分)1.实施“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任务群教学,教师向学生推荐研习作品,下列合适的是()。
A.《边城》B.《东方》C.《雪国》D.《红字》2.学习“外国诗歌"开展后,教师组织学生学习外国诗人的其他作品,下列不适合的是()。
A.歌德《少年维特的烦恼》B.艾略特《荒原》C.普希金《致恰达耶夫》D.雪莱《西风颂》3.教学戏剧单元,老师让学生根据台词撰写人物内心活动并设计人物动作、表情,然后在班内互相交流。
对上述做法的分析,不合适的是()。
A.可以打破对文本的唯一解读,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B.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台词对揭示人物内心活动的作用C.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戏剧冲突并深刻理解作品主题D.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来训练提升学生的舞台表现力4.实施“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教师指导学生梳理虚词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下列语句中的“以”用作连词的是()。
A.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论语.先进》)B.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孟子·公孙丑上》)C.农人告余以春及(陶渊明《归去来兮辞》)D.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魏征《谏太宗十思疏》5.在文言文复习课上,教师要求学生在括号里补充句子省略的内容,下列不合适的是()。
A.客闻之,请买其方(为)百金(《庄子·逍遥游》)B.沛公军(于)霸上(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C.引(之)以为流觞曲水(王羲之《兰亭集序》)D.(齐)与嬴而不助五国也(苏洵《六国论》)【考查内容】文言文阅读——文言句式之省略句6.古诗词复习课上,教师引导学生整理含有“菊”意象的诗句。
下列诗句中的“菊”蕴含隐居之意的是()。
A.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B.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刘彻《秋风辞》)C.栽成五柳吟归去,漉酒巾边伴菊闲(汪遵《彭泽》)D.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秦观《满庭芳》)7.实施“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教师指导学生研读《论语》,开展研习学习,下列做法合适的是()。
母语是教育的起点-阅读理解答案解析【2019年黑龙江省大庆市】
12.(9分)阅读下面议论性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2019年黑龙江省大庆市】母语是教育的起点周国平①尼采曾经指出:母语是“真正的教育由之开始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对象”,良好的训练是“一切后续教育工作”的“自然的、丰产的土壤”;教师应当使学生从少年时代起就严肃地对待母语,“对语言感到敬畏”,最好还“对语言产生高贵的热情”。
我完全赞同他的见解。
②教育是心智成长的过程,而母语是心智成长最重要的环境之一。
母语就好比文化母乳,我们在母语的滋养下学会了思考、表达和交流。
虽然后续教育有不同领域和学科之分,但一切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地读、想和写,而这种正确性正是通过良好的母语训练打下基础的。
认真对待语言,力求准确地使用每一个词,这不仅是为了避免他人的误解,更是对待心智生活的严肃态度。
不能想象,一个对写给别人看的文字极其马虎的人,自己思考时会非常认真。
相反,凡是呕心沥血于精神劳动的人,因为珍惜劳动成果,在传达时对文字往往都近乎怀有一种洁癖。
③如果说文化是一种教养,那么,母语就是教养的基本功,教养上的缺陷必定会在语言上体现出来。
一个语言粗鄙的人,我们会立刻断定他没文化。
一个语言华而不实的人,我们也可以立刻断定他伪文化。
举止上的高贵风度来自平时最一丝不苟的训练和自我训练,语言上的良好作风也是如此。
不用说写公开发表的文章,哪怕是写只给某一个人看的信,只给自己看的日记,都讲究用词和语法的正确,文风的端正,不肯留下一个不修边幅的句子,如此持之以恒,良好的文字习惯就化作本能了,而这便是文字上的教养,因为教养无非是化作本能的良好习惯罢了。
④一百多年前,尼采埋怨德国青少年不是向德语经典作家,而是从媒体那里学习母语,使得他们“尚未成型的心灵被印上了新闻审美趣味的野蛮标记”。
如果尼采生活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真不知他会做何感想。
我本人认为,网络语文的繁荣极大地拓宽了写作普及的范围和发表自由的空间,诚然是好事,但也因此更应该警惕尼采所说的“新闻审美趣味”的蔓延。
2022年-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二
2022年-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二单选题(共48题)1、“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这句话出自()A.苏霍姆林斯基B.凯洛夫C.马卡连柯D.乌申斯基【答案】 C2、(2020年真题)子路对教育的作用不以为然,说:南山有竹,人不去管它,照样能牙透犀牛皮。
孔子对他说:若是将新来的竹子刮光照样长得直;欲来当管,岂不射得更深吗?子路接受了孔子的教诲,成了孔子的门生。
孔子的做法体现了哪一教育原则?()A.教育影响的一致性、连贯性原则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C.长善教失原则D.疏导原则【答案】 D3、德育的永恒主题是( )A.政治教育B.爱国主义教育C.理想教育D.生存教育【答案】 B4、郭阳同学最近总是不由自主地反复洗手,即便是洗了几遍仍然认为没洗干净。
明知没有必要,却不能控制自己。
这说明他可能患了( ) .A.抑郁症B.焦虑症C.强迫症D.恐怖症【答案】 C5、撰写于我国战国末期,被认为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A.《学记》B.《论语》C.《大学》D.《中庸》【答案】 A6、白天进电影院,刚开始什么也看不清,过了一会儿,慢慢就能看清事物。
这种现象属于( )A.视觉明适应B.听觉适应C.嗅觉适应D.视觉暗适应【答案】 D7、春秋战国时期的伍子胥过昭关,因担心被抓回楚国,父仇不能报,一夜之间竟然愁白了头。
伍子胥所处的情绪状态属于()。
A.心境B.苦闷C.应激D.激情【答案】 D8、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四书”是指《大学》《中庸》《孟子》和()。
A.《春秋》B.《论语》C.《礼记》D.《学记》【答案】 B9、“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的创立者是( )。
A.马卡连柯B.巴班斯基C.赞可夫D.凯洛夫【答案】 B10、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的三个特征是( )。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答案】 D11、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强调的是()因素对人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认为学校教育应该包含两种,一种是坚持从无到有”阅读理解答案
我认为学校教育应该包含两种,一种是坚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知识积累,积累的过程是灌输性的,这些知识本来存在于人的生命意识以外,通过灌输把它送入人的主观世界里去,使人慢慢变得丰富起来;还有一种教育,是以人为能动的活的生命体作前提,人本身具有一种人之所以为人的能力,用过去的说法,就是人性的因素。
人性的因素与知识的因素不一样,人性是人的生命以内的东西,知识是人的生命以外的东西。
当然,人不会一出生就意识到“我是人”,“应该怎么做人”的问题是道德范畴的问题。
我们能吃能睡还不能说是个合格的人,还必须要有一种良知来支撑自己的行动,这样一种良知是通过点点滴滴的教育来把它唤醒。
光靠科学技术的训练无法完成,光靠金钱权力也无法完成,它需要文史哲的长期熏陶和教育。
这两种教育,前者姑且称作是技术知识教育,具有工具价值;后者姑且称作为人文教育,更重在精神价值。
两者从方式到形态都不一样,并非是完全和谐的,如果对人文教育也采取灌输性的知识教育的方法,有时反而压抑了真正的人性的因素。
所以,人文教育不等于人文知识的教育,人文知识如果不与真正的人文精神联系在一起,只是死背教条,脱离实际的感性生活,那只能是一种后果:学生把知识的因素都接受了,但人性的因素却越来越遮蔽了。
这并不是人文教育的理想结果。
其实,人文教育的困境,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存在,它与所谓的全球性的现代化进程的关系一直处理不好。
整个世界潮流就是强调技术知识教育,国家对教育的要求指标充满了计量化的特征,这当然会把科学技术搞上去,但人文一方面的欠缺所造成的后果则很少有人在考虑。
2000年浙江省金华市一个中学生不堪教育压力残杀母亲的事件,不仅仅在中国发生,外国也是有的。
美国校园里那么多的暴力行为发生,本质上就是美国独尊技术知识教育,缺损人文教育的恶果。
灌输式的人文教育没有把人内心中的真善美的能量唤醒,反而把这些人性中的好的因素压抑了,扼杀了,所以才使受教育者对人性的好的因素由反感到仇恨。
像德国这样具有发达人文传统的国家,像日本这么一个讲究礼仪的民族,为什么会出现法西斯主义?为什么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蒸蒸日上的时候,会爆发文化大革命?这些问题,在我看来都与人文教育的失败有关。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发愤图强、卧薪尝胆的历史阶段里,往往要求万众一心,集中追求同一个现实的目标,比如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称雄世界等等,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在教育上会有意无意地压制另外一些因素,比如人文精神。
因为人文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不容易显现出来。
它的失落不容易被注意到,等到大家集体发现就来不及了。
人文精神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唤起人的自由自在的人格境界,一种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
人文精神是可以通过人文题库的教育实践来逐步探索体会的。
中国进入世界经济体系大约是不可逆转了,我们已经加入WTO。
但是,我们的人文教育是否必须进入西方模式,而使我们本来的人文教育传统毁掉?我觉得当务之
急是如何在西方的模式下坚持民族的自主性和多样性。
我们任重而道远。
1.下列对人文教育的本质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坚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知识积累,使之灌输到人的主观世界中使人慢慢变得丰富起来的教育。
B.重点通过文史哲的长期熏陶和教育,唤醒人性中真善美的因素和做人的良知的教育。
C.通过各种知识的学习,培养人的真善美的品性,使之能意识到“我是人”的教育。
D.传授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题库的知识,使人懂得做人道理的教育。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学校教育应该包含技术知识教育和人文教育,这两种教育都无法通过灌输知识或者科学技术的训练来完成。
B.人文教育即人文知识的教育,如果只是死背教条,脱离实际的感性生活,那么人性的因素就会受到遮蔽。
C.人文教育是以人为能动的活的生命体为前提的教育,相对于技术知识教育更重视精神价值,重视对一个人内心中的真善美的能量唤醒,重视人文精神。
D.在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大潮中,我国的人文教育只有从传统中走出来,勇于向西方学习,进入西方的模式,才会有出路。
3.从全文看,造成人文教育困境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
1.B
2.C
3.①整个世界潮流就是强调技术知识教育。
②国家对教育的要求充满了计量化特征,而对人文缺损所造成的后果则很少有人考虑。
③一个国家或民族为实现某个目标,在教育上有意无意地压制人文教育。
(每个要点1分,总分3分)答案解析:1.试题分析:所谓本质,就是某类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基本特质。
因此,ACD都不是人文教育区别于其它教育的地方,因此,这三项不是人文教育的本质。
2.试题分析:A项:技术知识教育可以通过灌输知识或者科学技术的训练来完成。
B项:人文教育不等同于人文知识教育。
D项:“我国的人文教育只有从传统中走出来,勇于向西方学习,进入西方的模式,才会有出路。
”错误。
原文“人文教育的困境,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存在”,说明西方国家在这方面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3.试题分析:首先划定答题区间,即第三段。
本段主要从三个方面讲了造成人文教育困境的原因,通过划分层次,可以概括为:整个世界潮流就是强调技术知识教育。
/国家对教育的要求充满了计量化特征,而对人文缺损所造成的后果则很少有人考虑。
/一个国家或民族为实现某个目标,在教育上有意无意地压制人文教育。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