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论文
浅析中国近代历史的论文
![浅析中国近代历史的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cb8bf15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3e.png)
浅析中国近代历史的论文近代中国的反侵略战争,从1840年反对英国侵略的战争直到抗日战争前,无不以中国失败,被迫接受丧权辱国条约结束。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浅析中国近代历史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浅析中国近代历史的论文篇一《晚清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变化》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晚清的政治经济和外交格局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及其影响。
关键字:晚清政治经济外交格局变化影响一、晚清社会的政治(一)北京政变发生,清朝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咸丰帝逃往热河,谕令其弟恭亲王奕诉留在北京,与联军议和。
1861年8月,咸丰帝在热河病死,遗诏由6岁的儿了载淳继位,并以肃顺、端华等八人辅政。
八大臣秉政完全把留守北京的奕诉排除在外,又不许权利欲极强的载淳生母—慈禧太后干预政事,这就使得清朝最高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斗争激化起来。
慈禧太后拉拢东太后慈安,暗中联络在京的奕诉为后援准备发动政变。
奕诉是咸丰帝异母弟,道光时期就是皇位的有力争夺者,咸丰初年遭到罢斥,他和咸丰帝的矛盾很深。
留在北京议和期问,奕诉通过签订《北京条约》和处理一系列善后事宜,笼络了留守京城的王公大臣和一批统兵大员,树立了白己的威信。
1861年秋,奕诉借奔丧之际与两宫太后密谋政变,随后回到京城布置一切。
11月2日,政变发生。
载垣、端华、肃顺等被处死,其他人被充军或被革职。
这次事变被称为“北京政变”。
北京政变作为清朝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宫廷政变,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和清朝封建买办势力相勾结的开始。
政变发生后,清政府对外公然宣布“借师助剿”,借助外国武力镇压太平天国;对内则调整了与曾国藩集团等汉族地主的关系,继续执行重用汉族地主的政策,加强其统治。
政变后,清政府提拔蒙古血统的著名理学家楼仁,先任都察院左都御使,再升为大学士。
还提拔了李棠阶,出任都察院的都御使和军机大臣。
在地方行政方面,重用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汉人,并赋予适当的权力。
近代史人物论文精选(导师推荐阅读6篇)
![近代史人物论文精选(导师推荐阅读6篇)](https://img.taocdn.com/s3/m/de5c0fc35a8102d277a22f2e.png)
近代史人物论文精选(导师推荐阅读6篇)近代史人物论文精选(导师推荐阅读6篇)本文关键词:近代史,导师,人物,精选,推荐近代史人物论文精选(导师推荐阅读6篇)本文简介: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伤心史,肠断史,充满了血泪与屈辱。
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战败史、赔款史、割地史。
我们败于英国,败于法国,败于英法,败于日本,败于八国联军。
以下是我们整理的五篇近代史人物论文,希望对你有用。
范文一论文题目:中国近代史纲要教近代史人物论文精选(导师推荐阅读6篇)本文内容: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伤心史,肠断史,充满了血泪与屈辱。
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战败史、赔款史、割地史。
我们败于英国,败于法国,败于英法,败于日本,败于八国联军。
以下是我们整理的五篇近代史人物论文,希望对你有用。
范文一论文题目: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中人物典型选择研究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材中涉及很多历史人物,教学中应根据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重大历史事件选择对中国近代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典型人物组织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人物典型;选择;教学历史首先是人史,是由有血有肉的人物以其活生生的行动书写的。
一部中国近现代史,纵贯历史170多年,涉及的人物何止成千上万,仅以《中国近代现代史纲要》教材而言,直接提及的有名有姓的古今中外人物就有376位,充分显示了运用历史人物进行教学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376位人物,以历史时期划分,包含古代人物22人,约占人物总数的6%;近现代人物354人,约占人物总数的94%.以国别划分,外国50人,约占人物总数的13%;中国326人,约占人物总数的87%.以重要程度划分,被列入教材目录的人物6人,约占人物总数的2%.这些人物之所以能够占据教材一席,基本原因是:行文的需要,即着作文字在铺陈过程中不得不提及的人物。
如"上篇综述"的以秦始皇、康熙、雍正、乾隆为代表22位古代人物,就是出于回顾中国文明由盛而衰的需要;耆英、伊里布被提及是因为他们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又如第一章中反复提及的慈禧、李鸿章,第二章反复提及的光绪、康有为,第三章反复提及的孙中山、袁世凯,中篇之后的"马克思(主义)",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反复提及的蒋介石、毛泽东,以及下篇各章反复提及的毛泽东、邓小平,主要是因为描述他们的行为或者介绍他们的着作、思想而反复提及。
中国近代史论文2000字(通用3篇)
![中国近代史论文2000字(通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a66c6d8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9e.png)
中国近代史论文2000字(通用3篇)中国近代史论文2000字篇1摘要:众所周知,1840年以来,亡国灭种的危机一直威胁着千年古国。
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一代民族精英觉醒:林则徐的开眼看世界,洪秀全领导的反清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康有为的戊戌变法等。
然而,正是他们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为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同仇敌忾,英勇奋斗,前赴后继,拼搏不息,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
关键字:爱国;救世;危机;新潮;出路正文:1840年,中国爆发了鸦片战争,近代史的序幕亦从此拉开,中国也从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随着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猛然被对世界打开,众多的外国资本蜂拥而至,同时这也引起了国内封建集团的极力抵触,外国资本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日益突出,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一代民族精英觉醒。
一、林则徐林则徐为民办实事,虽居高位,但清廉自好,勤于职守,循法秉公,被老百姓誉为“林青天”。
林则徐敢于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的精神,受到人们高度赞扬,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个人”。
他打破以“天朝”自居的妄自尊大和闭关锁国的保守思想,肯于了解外国情况,吸收新事物。
林则徐经世派主要是提倡经世致用的主张,清朝统治的衰落和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引起了一些有识之士的忧虑,迫使他们去反思造成社会危机的原因,探求挽救衰世的办法,开始提倡经世致用思想。
他一面积极备战,增设西洋大炮,一面积极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情况,设立译馆,翻译外文书报、律例、军事技术等著作,先后辑有《四洲志》、《华事夷言》、《滑达尔各国律例》等,成为中国近代最早介绍外国的文献。
他还是第一个了解国际法,运用国际法与英国人作斗争的中国人。
虽然林则徐对西方认识比较肤浅,接触西学的目的是出于外交、军事的需要,但毕竟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和研究西方的风气,对中国近代维新思想起到启蒙作用。
禁烟不禁商在广东期间,林则徐大举禁烟,并于1839年6月3日把收缴的英美商人的二百多万斤鸦片在虎门当众销毁。
中国近代史历史论文
![中国近代史历史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17fff40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00.png)
中国近代史历史论文中国的近代史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国近代史历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中国近代史历史论文篇一《试论中国近代史上的文化保守主义和历史论文论文》提要:关于近代史上的文化保守主义,近几年已有多篇文章加以论述,只是对其内涵、性质及思潮与流派的界定,仍颇有歧义。
本文除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外,还将对这一思潮的流变过程、各时期特点及其复杂的历史作用进行一些分析,以就正于海内方家。
关键词:中国近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一、近代史上的两种文化保守主义近代以降,面对飘洋东来、以新型工业资本社会形态为背景的西方文化咄咄逼人的挑战,中国本土文化能否继续延展其几千年来不绝的生命,曾是思想界长期纷纭不决的一大公案。
文化保守主义便是在这场争论中对此始终持肯定态度,并身体力行地为重塑传统文化的现代精魂而呐喊的一种社会思潮或学术流派。
说到保守主义,人们总不免将落后、守旧的贬义与之联系在一起。
这种看法,固然有其一定的依据,但是决不全面。
因为它还常常用来指对于社会事物的变迁更倾向于保持其延续性和渐进性,以力求稳健的某种观念或意识。
本文所讨论的中国近代文化保守主义,主要便是依据这一含义界定的。
在关于近代文化保守主义的讨论中,有人认为这一思潮在我国发端于十九世纪末康有为的今文经学及其建立孔教之说,[1]也有的将其上溯到洋务派的“中体西用”观,[2]甚至还有把近代早期的封建正统派直到“五四”以后的新儒家同作为“文化传统主义”思想脉络在各时期的不同表现形式而加以综论的。
[3]这些不同的说法,表明各家对近代文化保守主义的界定标准尚存在着分歧。
因此,在讨论中国近代的文化保守主义之前,自应先对其略作说明。
我们认为,近代文化保守主义的“近代”两字,按照我国学术界的通常用法,一般包含着两层涵义:一是时段概念,即指自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或1949年建国的这一历史阶段;一是社会形态概念,即指封建社会结构遭破坏而进人资本主义或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
大学近代史结课论文3000字
![大学近代史结课论文3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4c0ff01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41.png)
大学近代史结课论文3000字在大学课程教学中,近代史的学习对于学生更好的了解我国的历史有很大的帮助。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大学近代史3000字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大学近代史3000字论文篇一《中国近代史的变迁》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有关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以及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关键字:中国近代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一、中国饱受的多个不平等条约我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按照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不断地向前发展着,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
但是,到了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这种独立发展的进程中断了,资本主义列强用大炮、鸦片和廉价的商品,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并逐步和中国封建统治者勾结,来实现他们独霸中国的目的。
这样,中国便一步步地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从此,中华民族成了一个被压迫的民族。
首先,1840年6月英国以武力侵略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英国侵略军烧杀抢掠,在中国的领土上横行霸道。
1842年8月,英国侵略者又强迫清政府签定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次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定了《南京条约》的附件。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渐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对外国侵略者,同时反对本国封建统治者的斗争;中国历史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耗费大量军费,大大加重了人民负担。
此后,洪秀全领导的规模巨大的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了。
1853年,太平军占领了南京,定都天京,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还派了两支人马分头北伐和西征。
后来,湘军疯狂反扑,太平军连连失利。
1855年,石达开指挥西征军大败湘军,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大平天国军事上取得很大胜利的时候,领导人之间,发生了尖锐的内部战争。
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
中国近现代史论文
![中国近现代史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18f83d449649b6648d7470b.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历史文化从未间断、一直延续至今的国家。
自公元前5世纪的战国时代到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的封建社会前后延续了两千多年。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从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帝国开始,历朝统治者不断加强皇权,称皇帝为“奉天承运”的“天子”。
这种封建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体制,巩固了封建统治,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鸦片战争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侵华战争,外国侵略者屠杀了大批中国人民,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无耻地勒索赔款抢掠财富……犯下种种罪行。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压迫中国人民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它们的过程。
救亡图存,成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面临的神圣使命。
为了捍卫民族生存的权利,他们在长时间里进行了不屈不挠、再接再厉的英勇斗争。
著名的义和团、太平天国运动皆出于此,加上后来的洋务运动、百日维新运动,它们都是中国反帝国主义侵略的尝试。
但是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清朝前中期,中国繁荣了一百多年,特别是康乾盛世。
让当时的欧洲把中国作为他们社会发展的最高楷模。
但随着西方国家通过工业革命变得强盛,中国却自恃“天朝物产丰盈”而停滞不前。
屡战屡败的清政府表现出的窝囊就是封建主义中国进入了当时中国社会特有的衰退的王朝末期的标志。
1901年屈辱的《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之前的几百多个不平等条约一样让我们痛心疾首。
还有统治政府竟会如此之懦弱无能:一面对外国侵略者点头哈腰,转身就压榨剥削中国劳苦大众。
这简直就是中国历史上一截腐烂的阑尾,多留无益。
原本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光辉灿烂文化历史的优秀民族。
当世界许多地区尚处于野蛮的奴隶制时代,我们中国已进入好较为先进的封建社会。
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的火药,纸张、印刷术、指南针四大发明首创于我国。
中国近代史历史论文
![中国近代史历史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68ed268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4e.png)
中国近代史历史论文中国近代史是一个充满波澜的时期,经历了许多重大的变革和事件。
从清朝末期到建国初期,中国经历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国共内战等一系列重大事件,这些事件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动荡和变革,这些变革不仅影响了中国本土,也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清朝末期,中国社会面临着许多问题,封建制度的崩溃、外国列强的侵略以及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这些问题使得清朝政府的统治岌岌可危。
辛亥革命的成功推翻了清朝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这标志着中国政治制度的转变。
然而,新的政权面临着许多内外问题,国内的军阀混战、外国列强的干涉以及经济发展的困难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和文化运动,它标志着中国青年的觉醒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这场运动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和文化发展,另一方面也激发了中国民众的民族自尊心和抵抗外来压迫的决心。
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现代思想解放和文化运动的序幕,为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思想和文化基础。
国共内战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重要的政治斗争,它最终导致了中华民国政府的失败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的建立。
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仅改变了中国的政治格局,也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国共内战的结束标志着中国政权的和平转移,这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条件。
在中国近代史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的起伏和曲折,但中国始终在不断地发展和变革中前行。
中国在近代史上的经验和教训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启示,这些启示对我们认识和理解中国近代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和反思,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中国的历史发展规律,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另一场重大的历史事件。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抵抗,最终战胜了日本侵略者。
大一近代史论文
![大一近代史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95b2602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69.png)
大一近代史论文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起点。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大一近代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大一近代史论文篇一《论五四运动》摘要:1919年5月4号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无产阶级、农民阶级运动相结合,从而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关键词:五四运动、历史条件、历史特点、历史意义一、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条件1.五四运动的爆发是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
五四运动前夕,中国产业工人已经达到200余万人,五四运动获得了比以往的革命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2.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五四运动的爆发,受到这个潮流影响的年轻一代知识界,尤其是那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队伍和骨干力量。
3.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俄国十月革命促进了五四运动的爆发。
二、五四运动的爆发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在1919年上半年召开的巴黎“和平会议”上,中国政府代表提出废除外国政府在华势力范围、撤销外国在华驻军等七项希望和取消日本强加的“二十一条”及换文的陈述书,遭到拒绝。
消息传到国内,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怒,五四运动由此爆发。
迫于人民群众的压力,北洋政府不得不于6月10日宣布罢免亲日派官僚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
6月28日,中国政府代表也没有出席和约的签字仪式。
五四运动的直接斗争目标得到了实现。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1.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在五四运动中,提出了“改造强盗世界,不认秘密外交,实行民族自决”和“另起炉灶,组织新政府”这样的口号。
中国近现代史论文
![中国近现代史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22a50194431b90d6c85c73c.png)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内容提要: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抵御外来侵略的历史,是一部争取民族独立的历史,是一部推翻反动统治的历史,是一部实现人民解放以及将中国又落后的农业国改编为先进的工业国,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
关键词:近代史、侵略、革命、胜利一、反对外国侵略者的斗争(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
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美签订了《天津条约》。
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两国签订了《北京条约》。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
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以签订《辛丑条约》结束。
(二)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鸦片战争时期,中国人民与爱国军官便掀起了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
鸦片战争开始后,许多爱国官兵英勇奋战,拼死抵抗。
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后期,太平军曾多次重创外国侵略者。
台湾人民也曾多次反抗侵略者。
1900年,义和团与八国联军进行了殊死搏斗。
正是由于中国人民的前赴后继、英勇斗争,才是我们国家和名族历尽劫难,屡遭侵略而永不灭亡。
二、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一)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是中国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农民运动,前后坚持了14年之久,势力先后扩展到18个省,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影响之深,达到了历代农民战争的高峰。
(二)洋务运动、维新运动洋务运动是在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艳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
当时,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交织一起,内忧外患一起袭来,面对统治危机,地主阶级统治集团内部的洋务进行了一系列“自救”活动。
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一场维新救亡运动。
中国近代史论文
![中国近代史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ce8eb28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40.png)
中国近代史研究一、引言中国近代史是一段充满曲折、艰辛与变革的历史时期。
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开始,中国逐渐被卷入全球化的浪潮中,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掠夺,经历了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
这段历史既铸就了民族的辉煌,也铭刻了国人的悲痛。
本篇论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剖析中国近代史的方方面面,以期对这段历史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
二、中国近代史的背景政治方面,清朝统治逐渐衰落,封建社会面临严重危机。
封建专制、官僚腐败、民不聊生等问题日益严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经济方面,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文化方面,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等思想启蒙运动推动了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为中国近代史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中国近代史的主要事件1.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迫使中国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开放五个通商口岸等,对中国主权造成严重侵害。
2.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侵华,火烧圆明园,迫使中国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进一步割地、开放通商口岸,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3. 甲午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辽东半岛和澎湖列岛,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4. 庚子事变:八国联军侵华,造成中国巨大损失和民族耻辱,同时也加速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5.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开启了中国民主政治的新篇章。
四、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和意义中国近代史作为中华民族的屈辱史、抗争史和现代化史,对中国人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意义。
首先,这段历史激发了民族自尊心和民族意识,促进了民族团结和民族觉醒。
其次,它促进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推动了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社会风俗等方面的变革和发展。
最后,它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为中国的和平发展提供了历史借鉴和经验教训。
五、结论中国近代史是一段充满苦难和辉煌的历史,是中国人民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奋斗历程。
中国近代史论文
![中国近代史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fff1e3fb90d6c85ec3ac6f8.png)
中国近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近代,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不仅从军事、经济对中国进行侵略,还从政治文化加以侵略控制,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民不聊生,经济凋敝,一片国将不国的惨状。
压迫侵略,必然导致反抗,中国人民积极开展了各中形式的反抗斗争。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台湾高山族人民的英勇抵抗等,无不体现了在民族存亡的危机关头,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尤其是太平天国起义,极大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使得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同时它提出了均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更重要的是在太平天国并不承认清政府签订的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在面对列强的侵略与压迫时,并没有采取像清政府一样懦弱的外交政策,而是积极同外国侵略者展开了斗争,并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这是极其鼓舞人心的。
虽然太平天国由于内部的种种原因失败了,但它却对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它是中国农民起义战争史的最高峰,它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政权,曾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
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但是,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及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奋起。
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了;他们翻译外国书籍,学习西方先进的现代科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中国的现代化。
以清道光二十年(1840)的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历史进入了近代,即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
这个时代,包括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时期。
关于中国近代史纲要的结课论文
![关于中国近代史纲要的结课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73522f4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ab.png)
关于中国近代史纲要的结课论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高校学生的一门选修课,目前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效。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中国近代史纲要的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的论文篇1:《论辛亥革命》摘要:辛亥革命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和领导的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既是一场革命运动,又是一场政治革新运动,同时又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但是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是的花,可以看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充分的暴露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虽然它失败了但它开历史之先河,指明了中国今后应该走的道路。
关键词:辛亥革命运动意义道路一、辛亥革命的背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社会背景:(1)《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人普遍感到清政府的腐败无能;(2)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主义民主革命准备了物质条件;(3)新式学堂的兴起和留学教育的发展,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不断壮大;(4)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学说是思想武器;(5)上海和东京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重要阵地;(6)民主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7)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和组织工作。
宣传背景:进入20世纪,随着一批新兴知识分子的产生,各种宣传革命的书籍报刊纷纷涌现,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章炳麟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
各地次第成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光复会、岳王会等。
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出刊机关报《民报》,确定了革命纲领。
毛泽东曾说:“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的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
”(2)孙中山先生揭开中国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面纱,这面纱后面的革命又怎样呢?“革命可以‘救人救世’”,“无革命,则亦无和平,腐败而已,苦痛而已。
2022年中国近代史纲要3000字论文3篇
![2022年中国近代史纲要3000字论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328e5f6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99.png)
2022年中国近代史纲要3000字论文3篇古人有言:忘记历史等于背叛。
唐太宗也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__近现代史连接过去和现在,起着承前启后的纽带作用。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各条战线的生力军,其下一站就是社会,要胜利地担负起建设祖国的责任,我们必须了解__的国情,不仅要了解__的今天,还应当了解__的昨天和前天,这样我们才能以清醒的态度、严谨的唯物史观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学习__近代史,所学何用?当然要祭奠那些无辜丧命于外敌枪炮下的万千同胞,要追忆三元里人民的拼死抗争、致远号二百五十名将士以舰殉国的英勇悲壮,要缅怀戊戌六君子、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以及无数革命先驱舍生取义的爱国之举。
然而,最重要的意义是从这段苦痛的历史中,汲取教训,励精图治,振奋自强,做好今天的事,写好__的未来史。
__近代史以一八四○年的鸦片战争发端,意义不寻常。
如果说此前的__仍沉湎于威加四方、万邦慑服的天朝大国的幻境之中,那么此后的__则被列强的铁甲舰拖进了世界舞台之中。
不可能有与世隔绝的安宁,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除被迫一战,别无选择。
此后,世界经历了两次大战,压迫与反压迫、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绵延不绝。
18世纪,工业革命过后的英国在与闭关锁国的__进行贸易往来时,经常处于被动地位。
为了打开__市场,英国商人向__销售鸦片。
林则徐禁烟之后,英国政府以此为由发动了罪恶的鸦片战争。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__市场,其性质是英国发动的一场侵略__的战争。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观目的是在于把__变成它的产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__由封闭到逐步向世界开放,逐步走向近代化,是鸦片战争带来的客观后果。
但总而言之,鸦片战争带给__最大的后果是使__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的后果是使__领土和主权开始遭到破坏,__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6886c0f4a7302768e993987.png)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840年鸦片战争——1919年"五四" 运动。
1840鸦片战争爆发,1842《南京条约》的签订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至此,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侵华,美俄帮凶,战败后,清朝廷被迫于1858年先后与俄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与沙俄签订《瑷珲条约》。
1860年,英法联军再度侵华,火烧圆明园,并强迫清政府签定《北京条约》。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失败,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正式形成。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整个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
1935年,日本发动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全国主要矛盾。
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对蒋介石实行…兵谏‟,“双十二事变”标志着中华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
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长达八年的浴血奋战,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战。
国民党悍然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战争,于1949年推翻了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落后的原因:简要论点:政治:政治体制上的中央集权与政治腐败经济:经济形态上自然经济与重农抑商的政策与时代潮流相逆。
中国近现代史论文
![中国近现代史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b388ce3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37.png)
中国近现代史论文摘要本篇文章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从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探讨了近现代中国的发展和变革。
首先,文章回顾了中国近代史,包括晚清时期的社会动荡和外国侵略,以及辛亥革命带来的政治改革。
接着,文章分析了中华民国时期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发展,以及国共两党的关系。
然后,文章探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最后,文章总结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展望了未来中国的发展前景。
引言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和社会变革,对中国社会和全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的研究,分析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和变革。
一、中国近代史的回顾1. 晚清时期的社会动荡晚清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许多动荡和变革。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与外国进行接触和贸易,但同时也引起了外国势力的侵略和控制。
洋务运动的兴起带来了一些现代化的变革,但并没有解决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
义和团运动的发生和八国联军的入侵更加削弱了中国政府的权威。
2. 辛亥革命带来的政治改革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它标志着中国的封建制度的终结和共和制度的建立。
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
然而,尽管政治改革开创了新的时代,但中国社会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如贫困、民族问题和外国势力的干涉。
二、中华民国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发展中华民国时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经历了中国政治和经济体制的变革。
中国经历了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的权力争夺,以及不同思想和派别之间的斗争。
经济上,中国开始进行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建立了一些重要的工业和商业企业。
三、中国共产党的兴起和国共合作中国共产党的兴起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帮助中华民国推翻北洋政府。
国共合作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政治联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共产党和国民党之间的矛盾逐渐加深。
大学近代史论文范文
![大学近代史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511cd04aaea998fcc220ef6.png)
大学近代史论文范文两次战争之后,广大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下面是为大家推荐的大学近代史论文范文,希望大家喜欢!大学近代史论文范文篇一《浅谈中国近现代史》摘要: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历史中最为跌宕起伏的一段,我们中国人民最不能忘记这一段历史,因为中国几千年来的耻辱便凝聚在这一百多年中。
关键字:近现代史;屈辱;战争;历史使命当我们站在21世纪的舞台上,回顾近百年来中国人的奋斗历史的时候,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中国历史上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时期可以与这一时期相比较——困惑与希望的交织,污秽与崇高的辉映,黑暗与光明的搏击,构成了中国近现代史上波澜壮阔、跌宕起伏而又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
古人有言:忘记历史等于背叛。
唐太宗也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中国近现代史连接过去和现在,起着承前启后的纽带作用。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各条战线的生力军,其下一站就是社会,要胜利地担负起建设祖国的责任,我们必须了解中国的国情,不仅要了解中国的今天,还应当了解中国的昨天和前天,这样我们才能以清醒的态度、严谨的唯物史观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中国近现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一部灾难深重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不屈不挠的抗争史,更是一部富民强国的探索史。
鸦片战争之后,由于国力所限,中国的百年外交史几乎变成了一部订约、修约的屈辱史,而不平等条约也成为国人心中的一根刺。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多次遭到列强的侵略,而面对侵略,中国人民并没有屈服,而是奋起抗争,书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抗争之歌。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年来的封建专制统治;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价值,提出了人的个性解放问题;新中国的成立更是把探索推上了轨道。
救亡唤起启蒙,启蒙为了救亡,民主与科学精神贯穿各个方面,影响整个时代,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中国近代史论文(自己整理)
![中国近代史论文(自己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5c446067cd184254b3535de.png)
一:【内容摘要】:1840年鸦片战争,是东西方历史长河交汇中掀起的惊涛骇浪。
鸦片战争的惨败和城下求和的耻辱,极大的震撼着中国人的心灵。
但也出现了不少的英雄人物和一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林则徐的所作所为惊动天地,泣鬼神!他真是一位无私无畏的民族英雄。
武将的典型关天培,拔齿入家,不可不谓以死投国,尽散家资,不可不谓义无反顾,笑对死神;不可不谓威武不屈。
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打开,也开始了中国近代史进程。
中国开始由封建君主制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同时也揭开了向西方学习,寻求救亡图存道路的序幕,迈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也成为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变化的主流。
二:影片讲述:《鸦片战争》讲述了19世纪初期,清朝封建统治走向衰落,做为西方资本主义头号强国的英国,把大量的鸦片输入中国,毒害中国人民。
1835年,中国就有200多万人吸食鸦片,让中国的财产大量流失,人们也体力日衰,意志萎靡。
林则徐是清朝大臣中主张禁烟的主要代表之一。
他上书道光皇帝,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不赶快禁烟,几十年后,中国恐怕没有能够作战的士兵,也没有充作军饷的白银了。
于是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州查禁鸦片。
林则徐日夜兼程直奔广州,沿途打听消息,掌握了广州贩卖鸦片的许多情况。
林则徐一来到广州,就化装成商人,来到大街小巷和各个港口,了解鸦片伤害、各烟馆以及外国商船的情况。
然后发布命令,拦截所有鸦片运船,不准外国商船装卸货物,封锁外国商馆,限期交出全部鸦片,逮捕了31名重要烟贩,特别严惩了英国老毒贩颠地,对拒交鸦片的外国商船断绝一切供应,三天之内,迫使他们交出了所有的鸦片。
林则徐把收缴到的230万斤鸦片,在虎门海滩上统统销毁,引起万众欢腾,山呼海啸……而且一到广州,林则徐便雷厉风行与官员邓廷桢、关天培商定整顿水师,加强海防,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一上任,就改筑虎门炮台,换上40门有威力的大炮。
虎门炮台的总兵关天培在开战前,拔下自己的牙齿,让侍从带回祖坟,取出全部家产,用以激励全军战守。
中国近现代史论文
![中国近现代史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6eafb6a011ca300a6c390de.png)
中国近现代百年历史简介中国历史源远流长,经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了解了中国一路走来的艰难,更深的了解到我们年轻的一代的身上背负的责任,中国的明天需要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来建设。
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侵华战争,外国侵略者肆意的屠杀了大批中国人民,签订了许多不平等的条约,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无耻的勒索赔款抢掠财富……犯下种种罪行,破坏中国的主权。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压迫中国人民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奋斗的过程。
救亡图存,成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面临的神圣使命。
为了捍卫民族生存的权利,他们在长时间里进行了不屈不挠、再接再厉的英勇斗争。
著名的义和团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皆出于此,加上后来的洋务运动、百日维新运动,他们都是中国反帝国主义侵略的尝试,但是后来都以失败而告终。
1901年的屈辱的《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之前的几百多个不平等的条约一样让人痛心疾首。
在《辛丑条约》签订以后,各阶层人民的斗争风起云涌,遍及全国。
于是产生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随后“同盟会”成立,“三民主义”出台,广州起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标志着辛亥革命达到高潮!这时的中国仿佛看到了强国的希望,但是取得取得巨大成功的辛亥革命仍以失败告终,即使如此,但是民主共和的思想流传广远。
经过长期的摸索,长期的奋斗,最后终于让中国共产党来完成中华民族振兴的任务,带领中华民族走向繁荣,走向世界。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应该源于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中国近代史论文
![中国近代史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4f42214650e52ea551898ba.png)
中国近代史所谓中国近现代史,就是指1840年以来的中国历史。
其中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历史,叫中国近代史。
而之后从1949年到现在的历史叫这个现代史。
毛泽东说:“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
”而且还多次发出“学一点历史”的号召。
可见毛主席对于历史的注重。
而作为祖国的未来的建设者和各条战线的主力军的大学生,我们必须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担,所以我们必须了解历史,了解祖国的未来,也要了解祖国的过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我们必须学习的课程,无论什么专业,学习近现代史纲要都是必要的。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中国由此进入了中国的近代史的起点。
19世纪初,英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最强大的国家,为了对外扩张·掠夺殖民地和扩大商品市场,英国先后占领了很多国家,而其中的一个目标便是中国,由此发动了鸦片战争。
而最后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
1842年8月29日,中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之后其他国家也趁火打劫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中国的大片土地主权丧失。
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鸦片战争以来,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屠杀了大批中国人民。
侵略分四个方面,一:军事侵略;二:政治控制;三:经济掠夺;四:文化渗透。
面对资本-帝国主义的压迫,救亡图存成为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面临的神圣使命。
1842年5月,发生了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此次斗争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在这其间还出现了太平军·义和团等一批批爱国的人民。
反侵略斗争都以失败告终,为什么会失败,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
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出现了一大批救亡图存的有志的人,其中以孙中山·康有为为主要人物。
由于当时的清政府腐败,所以在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并在1912年结束了延续两千年的封建帝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课论文[5篇范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课论文[5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47e5e23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11.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课论文[5篇范文]第一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课论文中国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课论文——关于如何看待弱小国家和民族反抗外来侵略指导教师:班级:姓名:从接触中国近现代历史开始,我就一直被灌输着“落后就要挨打”的思想。
学了一学期的《中国近代史纲要》,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些思考,现记录下来,权作心得。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中国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一、落后一定就要挨打?严复《天演论》中体现的是一种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主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所谓社会达尔文主义,其实质是以自然科学模型来解释社会科学。
我觉得这个很可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有其特点,真理从来都是有条件的,自然科学的真理未必就可以套用到社会科学上。
再说了,到底什么是落后?是文化落后?意识形态落后?抑或是经济落后?我看大明汉族再怎么闭关怎么落后都比女真族先进,怎么一样挨打?落后就一定要挨打吗?我看未必,落后是相对的。
英国相比于我们先进,但相比于美国就落后,怎么先进的美国没有去打落后的英国?二、关于永不称霸如果按照“落后就要挨打”的逻辑,那么先进的话就要打人了?那是否意味着中国就可以随意欺负周边落后小国?肯定不行,而且中国承诺过,“永不称霸。
”但要我说,这个承诺就是一张白纸。
如果中国的国际地位达到足够称霸的高度,称不称霸都是一样的,不称霸一样对别国具有威慑力,一样能达到称霸的目的。
现在的情况是,国人开始幻想性地口头称霸。
可能是近现代被欺负惯了,老想欺负别人。
经济发展稍微取得一点成绩就开始沾沾自喜,“泱泱大国”之类的词语充斥着各类媒体,但实际上我们的国民素质还配不上“泱泱大国”这四个字。
更要命的是,因为我们的快速发展加上体制上的原因,中国已成为众矢之的,各种形式的中国威胁论不断地被抛出,在国际舞台上也遇到了种种新的麻烦,发展依然高速但阻力也是空前。
我想,这与国民的称霸心理有很大关系,而这种隐性的称霸思想根源就是“落后就要挨打”的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
学号:8190115127
姓名:韩静
专业:工程管理
论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内容摘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关键字: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
从1937年7月7日发生的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表终战诏书,日本侵华战争遭到彻底失败。
至此,中华民族进行的八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
这场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有社会各界、各族人民、各民族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九一八事变和华北事变中,由于国民党政府面对日本的大举侵略,却将其军队的主力用于“围剿”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对日本实行妥协退让。
国际联盟和英、美等国政府则采取对日姑息、纵容的政策。
这使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计划步步得逞。
卢沟桥事变以后,日本动员几乎全部军事力量,采取“速战速决”的战略,向华北、华东、华中地区发起战略进攻。
相继占领了北平、天津、太原、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等一大批城市。
日本的大举进攻,使中国的大片土地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日本在这些地方实行残暴的殖民统治。
面对日本的野蛮侵略,中国人民毅然奋起,英勇抵抗。
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与当时国民党当局采取的不抵抗主义形成鲜明的对照,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了武装抗日的旗帜。
在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即发表宣言,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的目的是使中国完全变成它的殖民地。
党的各级组织要求每一个党员必须发挥自己全部的积极性,英勇地走上民族解放战场的战争,成为参加民族解放战争的先锋和模范。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和广大的工人、农民是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坚力量。
上海、天津、广州、北平等地工人纷纷举行反日大罢工和抗日示威游行,组织抗日救国会,开展抗日募捐。
冀东农民开展打游击等斗争。
北平、南京、上海等地大中学生举行罢课、示威、街头宣传等活动。
各地学生还到南京请愿,要
求蒋介石出兵东北,收复失地。
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治代表也要求国民党当局“改弦更张”、“与民更始”,变更“剿共”政策,“全国一致对外”。
国民党军队中的部分爱国官兵受到了这些事件的影响进行了局部抗战。
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同这部分国民党官兵的抗日合作。
在以一二九运动为标志的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高涨之际,中国共产党及时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
呼吁全国各党派、各界同胞、各军队都应捐弃前嫌,停止内战,集中一切国力,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
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兵谏”蒋介石停止内战,共同抗战的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1937年9月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
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中国共产党确信,只有动员和依靠群众,才能坚持抗战,并使抗战的胜利成为人民的胜利。
与国民党实行的片面抗战路线不同,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主张实行全面抗战的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
在中国,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
进行人民战争,首先和主要的,就是要发动和组织广大的农民,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和群众工作,创建抗日民主政权,逐步把落后的村建设成为先进的革命阵地。
中国共产党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敌后农村,在新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条件下,继续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为了贯彻执行全面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开辟敌后战场的战略决策。
游击战在敌后的广泛开展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迫使敌人不得不把用于进攻的兵力抽调回来保守其占领区,从而对阻击日军的进攻、减轻正面战场压力、使战争转入相持阶段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到来后,由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开始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团结抗战的局面逐步发生严重危机,出现了中途妥协和内部分裂两大危险。
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持、扩大和巩固,中国共产党总结反“磨擦”斗争的经验,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
抗日民主根据地是认真贯彻和实现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坚持抗战和争取胜利的坚强阵地。
加强政权建设,是抗日根据地建设的首要的、根本的任务。
中国共产党提出,根据地政权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民主专政。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是在敌后发动抗日游击战争,建设抗日民主根据地。
1945年9月2日,日本天皇和政府以及日本大本营的代表在东京湾美军军舰密苏里号上签署向同盟国的投降书。
侵华日军128万人向中国投降。
至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胜利结束。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
总结: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是一场正义的战争。
全国各界民众以不同形式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投入了全民族抗战。
在祖国存亡危急的关头,中华儿女表现了空前的民族觉醒和民族团结,以自己的血肉之躯筑成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