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儿童政治社会化

合集下载

流动儿童的公平正义观念

流动儿童的公平正义观念

流动儿童的公平正义观念在我们的社会中,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跟随父母离开家乡,在陌生的城市里生活、学习,他们被称为流动儿童。

流动儿童的成长环境和经历与城市本地儿童有所不同,这也使得他们对于公平正义的观念有着独特的理解和感受。

流动儿童在城市中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不公平。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是他们面临的首要问题。

由于户籍制度等因素的限制,他们往往难以进入优质的公立学校,只能选择条件相对较差的民办学校或者打工子弟学校。

这些学校在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方面与公立学校存在较大差距,这无疑影响了他们接受教育的质量和机会。

在日常生活中,流动儿童也可能会遭受到来自社会的歧视和偏见。

一些城市居民可能会对他们持有负面的看法,认为他们是外来者,会带来一些问题。

这种偏见不仅伤害了他们的心灵,也破坏了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比如在社区活动中,他们可能会被排除在外,或者在与本地儿童的交往中受到不公平的对待。

然而,尽管面临着种种不公平,流动儿童对于公平正义的渴望却十分强烈。

他们渴望能够和城市里的孩子一样,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能够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接受优质的教育。

他们希望能够被社会所接纳,不再被贴上“外来者”的标签,能够自由自在地与小伙伴们玩耍、交流。

家庭环境对于流动儿童公平正义观念的形成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很多流动儿童的父母在城市中从事着辛苦的工作,收入较低,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差。

为了改善家庭的生活状况,父母们往往辛勤劳作,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和成长。

这使得流动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关爱和引导,他们更加渴望一个公平、温暖的环境,能够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为了让流动儿童树立正确的公平正义观念,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努力。

首先,政府应当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打破户籍制度的限制,让流动儿童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儿童同等的教育资源。

同时,要加强对民办学校和打工子弟学校的支持和管理,提高其教育质量。

社会各界也应当给予流动儿童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志愿者可以为他们提供课外辅导、心理咨询等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城市流浪儿童问题成因分析

城市流浪儿童问题成因分析

城市流浪儿童问题成因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现代社会,城市流浪儿童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担忧。

这些流浪儿童往往无家可归,生活在城市的街头、车站等公共场所,他们面临着极端的生存困境和风险。

背景介绍这个问题的根源,涉及经济、家庭、社会、教育和心理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城市流浪儿童的出现,往往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家庭关系紧张、社会支持体系缺失、教育资源不足以及自身心理健康问题等密切相关。

这些因素相互交织,构成了城市流浪儿童问题的复杂背景。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从政策制定、家庭教育和社会关爱等多方面入手,为这些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关怀和帮助,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1.2 问题意义城市流浪儿童问题的存在,不仅仅是一个社会问题,更是一个人类道德、社会公正和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这些流浪儿童无家可归,长期生活在街头,饱受风吹雨淋,缺乏足够衣食住行的保障。

他们遭受到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困境,更严重的是心灵和人格上的摧残。

这些孩子们绝大多数都面临着辍学、早婚、早育、青少年犯罪等诸多社会问题,对他们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和繁荣都带来了严重的隐患。

解决城市流浪儿童问题不仅仅是一项社会责任,更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为了保护儿童的权益和未来,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这一问题,寻找解决之道。

【问题意义】的探讨,不仅能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思考,更能够促使政府、社会组织、家庭和个人采取实际行动,共同致力于解决城市流浪儿童问题,为这些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2. 正文2.1 经济因素城市流浪儿童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经济因素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经济困难是导致儿童流浪的主要因素之一。

许多流浪儿童来自贫困家庭,由于家庭贫困而无法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和教育资源,迫使他们流落街头。

缺乏经济支持的家庭无法提供足够的教育和生活条件,使得孩子们没有勇气在社会上立足。

经济困难也会导致家庭矛盾,家庭不和谐会使儿童选择逃离家庭。

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概念测量、群体差异和影响因素

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概念测量、群体差异和影响因素

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概念测量、群体差异和影响因素刘红升;靳小怡【摘要】农村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是政府和学界普遍关注的社会发展问题.基于2006-2018年相关文献,围绕概念界定、测量维度、基本现状、群体差异和影响因素,对农村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研究进行了回顾和评述.研究发现:农村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理论研究亟须补强,以支持概念框架构建和测量维度划分;农村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群体分化与融合过程研究应受到重视;家庭、学校、社区、个人及社会等因素对农村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有重要的影响,影响机制及融合后果研究应得以加强.【期刊名称】《兰州学刊》【年(卷),期】2019(000)002【总页数】13页(P132-144)【关键词】流动儿童;社会融合;概念测量;群体差异;影响因素【作者】刘红升;靳小怡【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13.5一、引言随着我国人口流动家庭化、长期化、定居化趋势日益明显,流动儿童规模在不断扩大。

2010年,全国0—17周岁流动儿童的规模已达到3581万人。

[注]段成荣、吕利丹、王宗萍、郭静:《我国流动儿童生存和发展: 问题与对策——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南方人口》2013年第4期。

当前,新型城镇化在有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在逐步深化,异地升学政策在不断调整,流动儿童的规模将有可能继续增加,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

根据流动方向和户籍性质,流动儿童可分为两类:一是“乡—城流动儿童”,即从农村流动到城市的持农业户籍的儿童,亦称为农村流动儿童;二是“城—城流动儿童”,即从城市流动到城市的持非农户籍的儿童,亦称为城市流动儿童。

在人口流动背景下,由于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所以在流入地城市中,农村流动儿童和城市流动儿童都不得不面对社会融合问题。

相较于城市流动儿童,农村流动儿童处于劣势地位,从熟悉的农村迁至陌生的城市后面临的环境变化及受到的负面影响更大,其社会融合问题引起的关注也更多,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问题却“无人问津”。

流浪乞讨儿童问题分析

流浪乞讨儿童问题分析

流浪乞讨儿童是世界普遍存在的弱势群体,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流浪儿童问题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

我国的流浪乞讨儿童群体也日趋庞大,他们的生存、人身、教育、发展等问题得不到切实的保障。

在贫富差距悬殊的今天,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法律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

它不仅涉及到伦理道德问题,还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保证他们良好的生存、发展状况、得到良好的教育,是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流浪乞讨儿童救助AbstractChild begging is the world's common vulnerable groups, since the 20th century, since the 80's, along with urban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proces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dvance of street children has aroused widespread concern.Groups of children begging in our country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large, their survival, physic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other problems are not effectively protected.Today disparity in the wealth gap, not just a simple legal issue, or a social issue and concern to us.It is not only ethical issues involved, but also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To ensure their good survival,development,get a good education is undoubtedly an important factor in social harmony and progress.Keywords:Children begging Relief摘要 (1)引言 (4)正文 (5)一、我国流浪乞讨儿童的现状 (5)(一)职业化,多受犯罪团伙胁迫、控制 (5)(二)流浪乞讨儿童呈残障化,自我保护能力弱 (5)(三)流动性强,调查取证难 (6)二、流浪乞讨儿童的形成 (6)(一)经济贫困是根本原因 (6)(二)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 (6)(三)教育功能的不完善 (7)(四)违法犯罪团体唆使未成人乞讨 (8)(五)历史习俗的影响及利益观念的驱动 (8)三、当前解决流浪乞讨儿童效果不理想的原因 (9)(一)从多方面管理、政府责任主体不明确 (9)(二)救助体系不完善、救助目标不明确 (9)(三)政府用于救助流浪儿童的经费紧张 (10)(四)救助机构、基层组织、社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力 (10)(五)难以妥善安置流浪儿童 (10)四、如何减少流浪乞讨儿童 (10)(一)实行归口管理 (10)(二)加强归属地负责原则 (11)(三)完善救助体系 (11)(四)法律强制实施 (12)(五)社会参与和监督 (12)五、我国救助流浪乞讨儿童的措施的完善方向 (12)(一)协调城乡发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12)(二)建立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解决乞讨儿童安置问题 (12)(三)完善立法,保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13)(四)呼吁社会对这起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 (13)(五)采取宏观经济措施,促进各地区经济和谐发展 (14)(六)多方筹集资金,使救助经费得以保障 (14)(七)加强相关部门协作,发挥整体协同效能 (14)(八)大力倡导和谐社会,从和谐家庭做起 (15)(九)呼吁对教育体制进行改革 (15)总结 (15)参考文献 (15)致谢 (16)引言当全世界都在呼吁“保护人权”且对各社会主流群体的人权保护日趋完善,社会各界都享受或开始享受对其各项权利的保护时,却仍有着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他们没有许多同龄人享有的权利甚至最起码的温馨,却有着其他同龄人可能永远体会不到的经历,他们几乎被孤立于保护社会权利的福祉之外,甚至连最基本的“人权”都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中国流浪儿童现状(精选2篇)

中国流浪儿童现状(精选2篇)

中国流浪儿童现状(精选2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中国流浪儿童现状的资料2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篇一:城市流浪儿童救助的现状与问题探析城市流浪儿童救助的现状与问题探析摘要:城市流浪儿童是一个特殊和复杂的社会群体,对城市流浪儿童的救助工作关系到整个社会管理和和谐发展,古往今来就备受关注。

2011年8月国务院办工厅颁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工作也得到发展,但是其救助现状仍令人堪忧,这里通过分析城市流浪儿童救助现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以及在救助中所面临的困境,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为更好地解决中国的城市流浪儿童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城市流浪儿童救助现状问题策略一、城市流浪儿童现状及产生原因根据我国政府的定义,流浪儿童指的是年龄在18周岁以下,离开家庭或监护人,流落于社会超过24小时,造成基本生存条件失去可靠保障而陷于困境中的少年和儿童。

我国流浪未成年人群体数量大,大致达到了100万至150万,他们生存环境恶劣,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尚未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易于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根据相关部门的调查,流浪儿童的生存手段可以概括为:捡(捡垃圾)、讨(乞讨)、卖(卖艺、卖花)、偷(偷窃、抢劫)。

例如近年来,新疆籍流浪儿童问题引起了多地政府和社会人士的关注,据新疆社科院一项报告,在内地流浪的新疆籍儿童中,超过九成是被诱拐离家的,流浪少年儿童大多是不具备完全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以南疆地区6~15岁的男孩居多,绝大部分是来自南疆三地区农村贫困、残弱家庭的少数民族少年儿童,主要流出地集中在喀什、和田、阿克苏地区,且呈现数量多,增幅快,分布广的特点。

大多在被拐骗(卖) 后受“蛇头”控制从事违法行为,既是加害者又是受害者。

此外上海市流浪儿童保护教育中心对近两年接纳的流浪儿童的不良行为的统计,扒窃、偷窃和窃车的占到了85%,广州市近年的调查数据表明,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的流浪儿童已经占到了总数的83%,而四川省民政部公布的2005年四川流浪儿童生存现状中,涉及扒窃、偷窃和窃车的流浪儿童高达流浪儿童总数的92%。

流动儿童的公平正义观念

流动儿童的公平正义观念

流动儿童的公平正义观念在当今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流动儿童这一群体日益庞大。

他们跟随父母离开家乡,来到陌生的城市,面临着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和诸多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流动儿童的公平正义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流动儿童,通常是指那些由于父母工作、生活等原因,从农村或其他地区迁移到城市的未成年子女。

他们在城市中生活、学习,却常常因为户籍、经济等原因,无法享受到与城市儿童同等的资源和机会。

这种不公平的待遇,无疑会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对于公平正义的认知和理解。

对于流动儿童来说,教育公平是他们最为关注和渴望的。

在城市中,他们可能会因为户籍问题,无法进入优质的公立学校,只能选择收费较高的民办学校或者条件相对较差的打工子弟学校。

即便是能够进入公立学校,也可能会面临着教材不同、教学进度不一致等问题,这使得他们在学习上往往处于劣势。

在这种情况下,流动儿童可能会感到不公平,认为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教育机会,从而影响他们对公平正义的信任和追求。

除了教育,社会保障也是流动儿童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城市中,他们可能无法享受到与城市儿童同等的医疗保障、社会福利等。

当他们生病或者遇到困难时,往往需要家庭承担更多的经济压力。

这种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差异,容易让流动儿童产生被排斥和不公正对待的感觉,进而影响他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看法。

在社会交往方面,流动儿童也常常面临着不公平的待遇。

由于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可能与城市儿童存在差异,这使得他们在融入城市生活的过程中遇到困难。

有些城市儿童可能会对流动儿童存在偏见和歧视,不愿意与他们交往。

这种不友善的社会环境,会让流动儿童感到孤独和无助,也会影响他们对公平正义的认知和感受。

然而,尽管面临着诸多的不公平和困难,许多流动儿童依然保持着对公平正义的向往和追求。

他们渴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获得平等的机会和待遇。

在他们的心中,公平正义意味着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相同的权利和机会,无论出身、户籍如何。

城市流浪儿童问题成因分析

城市流浪儿童问题成因分析

城市流浪儿童问题成因分析城市流浪儿童是指因家庭贫困、家庭暴力、父母离异、失学、社会流离等原因导致需要在城市中找寻生计的孩子。

城市流浪儿童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成因复杂,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1. 家庭原因家庭原因是导致城市流浪儿童问题的主要原因。

包括贫困、父母失踪、父母离异、家庭暴力等问题。

家庭的贫穷是导致城市流浪儿童问题的主要原因,穷困潦倒的家庭无力照顾孩子,孩子被迫离家出走,前往城市找寻生计。

同时,家庭暴力和父母离异也常常使得孩子不能在稳定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孩子不得不离家出走,以获得自己生存所需资源。

2. 教育原因孩子的受教育程度直接影响着其后续生活的质量。

孩子如果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那么他们将很难在城市中找到一份有尊严的、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工作,他们只能从事一些劳动强度较大、劳动条件较差的工作。

此外,由于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城市中的工作越来越需要高素质人才,因此很多孩子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很难找到一份好工作,进而成为城市流浪儿童。

3. 社会原因城市流浪儿童问题的形成也和社会原因有关系。

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了人口迁移,改善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但也导致了城市中的流动人口增多,他们来自各个地方,为谋生自然需要正当的工作机会,但是这已超出了城市的容纳负荷,因为在城市中,工作机会是有限的。

4. 政策原因政策原因也是导致城市流浪儿童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政府对孩子的保护和教育工作不到位,社会福利系统缺乏完善的制度,城市化对环境等的破坏使得孩子缺少可供开展活动和学习的空间。

政府应该在各个方面加强对城市流浪儿童问题的关注和干预,应该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为流浪儿童提供更多的防护和帮助,以此减少城市流浪儿童问题。

总之,城市流浪儿童问题的成因综合而来,家庭原因、教育原因、社会原因、政策原因都是导致城市流浪儿童问题的重要原因。

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加强对城市流浪儿童问题的关注和干预,以此减少城市流浪儿童问题。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1.08.15•【文号】国办发[2011]39号•【施行日期】2011.08.15•【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1〕3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但受人口流动加速、一些家庭监护缺失和社会不良因素影响,未成年人流浪现象仍然存在,甚至出现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和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等问题,严重侵害了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妨害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为进一步完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体系,切实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做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和谐安定,关系到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落实。

及时有效救助保护流浪未成年人,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是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方面,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政策措施,提升救助保护水平,维护好流浪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一)总体要求。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彻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方针,健全机制,完善政策,落实责任,加快推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体系建设,确保流浪未成年人得到及时救助保护、教育矫治、回归家庭和妥善安置,最大限度减少未成年人流浪现象,坚决杜绝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等违法犯罪行为。

流动儿童的公平正义观念

流动儿童的公平正义观念

流动儿童的公平正义观念在当今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流动儿童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群体。

他们跟随父母从农村或其他地区来到城市,在陌生的环境中生活、学习和成长。

在这个过程中,流动儿童对于公平正义的观念也在逐渐形成和发展。

流动儿童面临着诸多不公平的境遇。

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是他们面临的首要问题。

在城市中,优质的教育资源往往集中在一些特定的区域和学校,流动儿童由于户籍等限制,难以进入这些优质学校,只能就读于条件相对较差的学校或者在城市边缘的打工子弟学校。

这些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都无法与优质学校相比,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接受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在社会交往方面,流动儿童也常常遭遇不公平对待。

由于他们的身份和背景,可能会受到城市本地儿童的歧视和排斥,难以融入当地的社交圈子。

这种歧视不仅体现在言语和行为上,更体现在心理层面,给流动儿童带来了极大的伤害,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缺乏自信和安全感。

此外,流动儿童的家庭经济状况通常较为困难。

他们的父母大多从事着辛苦的体力劳动,收入微薄,难以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发展机会。

相比之下,城市里的其他孩子可能拥有更多的物质享受和娱乐活动,这种对比容易让流动儿童产生心理落差。

然而,尽管面临着诸多不公平,流动儿童对于公平正义仍然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追求。

他们渴望能够获得与城市孩子同等的教育机会,希望能够在学校里受到平等的对待,不受歧视和偏见的影响。

他们也希望能够在社会交往中被接纳和尊重,拥有真正的朋友和伙伴。

对于流动儿童来说,公平正义不仅仅是抽象的概念,更是与他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具体需求。

比如,能够在学校里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有足够的书籍、文具和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能够在参加各种活动和竞赛时,不受身份和户籍的限制,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获得应有的奖励和荣誉;能够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帮助,而不是冷漠和排斥。

为了培养流动儿童的公平正义观念,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肩负着重要的责任。

畸形社会化:一个分析框架及其对流浪儿童社会化的解释

畸形社会化:一个分析框架及其对流浪儿童社会化的解释

谋生手段都集 中于寻找伙伴与追逐金钱 。流浪儿童的
违法行为更是被诸多研究者关注 ,由于他们被 置于街 头文化环境 ,每 日接触卖淫女 、毒贩 、职业小偷等群
有 关流浪 儿童规模 及分 布 的研 究 。三 是有关儿 童外 出流浪动力 机制 的研究 ,这也 是流浪 儿童研究 领域 中的一个核 心 内容 。 四是有关 流浪儿 童群体基 本状
在对 “ 畸形 ”与 “ 社会 化 ”的概 念界定基 础上 ,
性 ,甚至生存面临严峻威 胁。由于地理 空间与生活环
境 的变 化 ,流浪生 活也深 刻影 响着 他们 的社 会 化进
程 。一个本应在家庭 中享受父母 的关爱 ,在课 堂中汲
本文将 “ 畸形社会 化”定义为个体社会化过程 中发生
际惯例 ,将 随父母 一起外 出务: 工,白天 主要生 活在
街 头 ,晚上 可 以回到父母身 边 ,但失 去正规 教育机
S a (99 对南非约翰内斯堡流浪儿童 的调查等。 w n 18)
中国现代 意义上 的流浪 儿童研 究 ,始于上 世纪
9 0年代 。不 同于西方 流浪儿童研 究 中多采用人 类学
研究方法以及以ngo和大学研究机构为主要研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对流浪儿童群体最初的主体等特点中国目前研究性论文大多来自于救助保研究热点集中于拉美和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由于快速护流浪儿童的官办机构研究重点则以儿童流浪原因的城市化缺乏可持续的发展进而导致大量流浪儿的解释救助保护制度分析及对策建议设计等为主要童的逐渐增加
被 置于 虐待 、性 暴力 与艾 滋病 的危险环 境下 。R t uh
E as 出一 系列政策 建议 ,以救助保护这些流浪儿 vn 提
童 (S ~6 ) P 1 1 。类 似的研究还有 M F C B udln . . . orio l

中国弱势群体社会政策的演变动因及发展趋势

中国弱势群体社会政策的演变动因及发展趋势

中国弱势群体社会政策的演变动因及发展趋势弱势群体社会政策的发展是同一个国家的社会福利理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政府可以通过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弱势群体提供各种社会资源和发展机会,提升其发展能力,拓展社会福利,缓解社会冲突,实现社会整合。

当前,中国弱势群体的产生和持续性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家社会政策的缺位甚至是歧视造成的。

所以,对中国弱势群体社会政策的演变动因及发展趋势进行细致的讨论分析,可以为弱势群体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也可以促进中国社会的整体和谐稳定。

一、弱势群体社会政策的背景扫描社会政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弱势群体社会政策是针对弱势群体这一特殊群体制定的国家政策,它是与经济政策、公共政策相区分的,基本上可以等同于狭义的社会政策。

狭义的社会政策是解决困难群体、弱势群体基本生活问题的国家政策,体现了政府的基本责任,反映了基本的社会公平的需要。

[1]弱势群体社会政策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促进社会公正、保证民众权利、增进社会福利,它的产生是与整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的,既是弱势群体需求在制度层面的呈现,也是社会政策本身发展完善的一个关键环节。

1.弱势群体社会政策的内涵弱势群体社会政策是国家在应对社会问题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

德国经济学家瓦格纳把社会政策定义为“运用立法和行政的手段,调节财产所得和劳动所得之间分配不均的问题”[2]。

英国的马歇尔教授将社会政策界定为与政府有关的政策,这些政策涉及向公民提供服务或收入的行动,其核心由社会保险、公共救助、健康和福利、住房政策等构成。

英国社会政策学者蒂特姆斯教授认为社会政策主要关注的是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在市场机制之外通过人类组织来满足人类需求,它是包括社会福利、财政福利、职业福利在内的广泛领域。

[3]世界银行将社会政策的目标确定为“消除贫困,促进包容和社会公正,使边缘群体进入全球经济和社会的主流”[4]。

上述社会政策的定义基本上阐释了弱势群体社会政策的主要内容,即由政府制定,通过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等方式,调整资源分配不均,促进社会公正。

思想意识教育与少年儿童政治社会化

思想意识教育与少年儿童政治社会化

思想意识教育与少年儿童政治社会化【摘要】思想意识教育与少年儿童政治社会化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本文从思想意识教育对少年儿童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少年儿童政治社会化的现状分析、影响因素、思想意识教育与政治社会化的关联以及教育制度对政治社会化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讨论。

通过对研究背景和意义的探讨,为深入了解这一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

结合实际观察和分析,可以发现思想意识教育与政治社会化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

在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建议,以促进少年儿童的政治社会化能力,为社会的长远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有助于提高对思想意识教育与少年儿童政治社会化关系的认识,为相关领域的教育实践和政策制定提供借鉴。

【关键词】思想意识教育、少年儿童、政治社会化、影响、教育制度、互动关系、未来发展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思想意识教育和少年儿童政治社会化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的传播,少年儿童受到的信息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他们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进行思想意识教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少年儿童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他们的政治社会化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方向,所以研究思想意识教育与少年儿童政治社会化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思想意识教育对少年儿童政治社会化的影响,也可以为未来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研究思想意识教育与少年儿童政治社会化的关系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的部分将围绕以下内容展开:1. 全面提升少年儿童的思想意识水平,有利于培养他们正确的政治态度和意识形态,促进其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生活。

2. 通过深入研究思想意识教育对少年儿童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可以为教育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制定更符合实际需求的教育政策。

3. 进一步探讨思想意识教育与政治社会化的关联,有助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青少年群体的整体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城市流动儿童关爱保护现状、挑战与对策建议

城市流动儿童关爱保护现状、挑战与对策建议

城市流动儿童关爱保护现状、挑战与对策建议1. 城市流动儿童关爱保护现状生活环境适应困难:流动儿童在融入城市生活的过程中,面临着生活环境巨大变化的问题。

他们可能需要适应新的生活方式、语言和文化背景,这对于他们及其家庭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由于城市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流动儿童在入学、升学过程中可能遭遇困难。

很多公立学校学位紧张,而流动人口聚集的地区往往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心理健康问题凸显: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值得关注。

他们可能面临家庭压力、适应新环境的困扰以及身份认同的困惑,这些问题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社会融入感不强:由于文化差异、家庭背景等因素,流动儿童在城市的融入感普遍不强。

他们可能面临社交障碍,难以与城市的孩子建立起真正的友谊。

权益保护有待加强:尽管国家和地方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流动儿童的权益,但仍有部分儿童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特别是在居住、安全、健康等方面。

城市流动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在政府、社会组织、学校及家庭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

仍然存在诸多挑战和问题,需要持续关注和解决。

1.1 城市流动儿童定义与范围城市流动儿童是指那些在城市化进程中,因为各种原因离开户籍所在地,来到城市生活或工作的儿童。

这些儿童包括但不限于农村留守儿童、城市边缘地区的儿童以及因其他原因在城市之间迁移的儿童。

他们由于种种原因,难以在城市中稳定居住,面临着教育、医疗、心理等多方面的问题。

本文档主要关注城市流动儿童的关爱保护问题,分析其现状、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2 城市流动儿童数量与分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形成了庞大的流动儿童群体。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城市流动儿童数量已经超过2000万,占全国儿童总数的近三分之一。

这些流动儿童主要分布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大中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以及杭州、南京、武汉等二线城市。

加强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行动方案 (一)

加强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行动方案 (一)

加强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行动方案 (一)加强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行动方案近年来,尽管社会各界不断出台相关行动方案并提出了一系列举措,但流浪儿童问题仍然是一个严峻的现实。

因此,我们需要更具针对性的措施来加强对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工作。

一、建立完善的救助保护机制对于流浪儿童,政府和社会应开展综合性的救助保护活动,保障他们的基本生存权利。

具体措施包括:1、建立救助保护站点:政府应设立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站点,提供睡觉、洗漱、餐饮、卫生等最基本的救助保护服务,同时营造一个家庭式教育环境,给予他们适度的关注和关爱。

2、加强救助保护力度:为了进一步做好流浪儿童的改善工作,社会主管部门要在救助保护干部的加强的同时,建立安全问题和卫生问题的专业卫生保健团队,以此为基础,全面加强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

3、提高救助保护服务水平:完善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服务体系,提高救助保护服务水平,保证他们受到全面的照顾和护理。

同时,政府、社会必须通过多管齐下的救助保护措施,加强流浪儿童的安全和健康管理,确保他们健康成长。

二、加强青少年心理援助工作流浪儿童往往由于天生的贫困、家庭矛盾、亲缺失等因素,长期处于极度的心理恐惧状态下,因此必须加强对流浪儿童的心理援助工作。

1、建设心理咨询机构:为满足心理援助的需要,社会主管部门应建设心理咨询机构,免费开展流浪儿童专项心理咨询服务,并倡导社会人士积极参与到心理咨询服务中。

2、实施心理疏导工作:通过对流浪儿童进行心理疏导,充分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及时解决流浪儿童的心理问题,缓解其压力,从而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

三、建立儿童收养机制,解决流浪儿童寄养难问题由于流浪儿童在基本生产维权方面存在巨大困难,加上社会上的弱制拐卖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政府和社会应该通过建立儿童收养机制,为流浪儿童提供必要的收养、寄养及爱心家庭让一部分无家可归的流浪儿童享受家庭式教育,从而让流浪儿童走出阴霾,找到归属感,积极促进社会的和谐和谐稳定。

流浪儿童的政策法规.

流浪儿童的政策法规.
4、问题父母的咨询与治疗:从美国等发达 国家的数据来看,来自竞争社会的压力所 导致的有心理问题的父母数量并不少,日 本近些年来也在关注家庭内部的暴力问题, 这个问题目前在我国基本上还是被忽视的, 结果儿童成了父母宣泄压力的对象,成人 的问题传递给了未成年人,建议对有心理 问题的父母进行介入和治疗。
流浪儿童方面的政策法规
殷醒醒、李阔、郭栋林
提纲
一、流浪儿童的定义 二、我国历朝历代的官方救助政策 三、当前我国政府救助流浪儿童的政策法规 四、我国政策法规存在问题与国外经验借鉴
流浪儿童的定义
Vagrant Children(流浪漂泊儿童)、Migrant Children(迁移流动儿童)、Homeless Children(无家可归儿童)、Working Children (童工)、Trafficked Children(被拐卖儿童)、 Begging Children (乞讨的儿童)。
我国政策法规存在问题与国外经验借鉴
(一)家庭扶持干预制度 这项制度的内容很多,主要是对家庭功能
的社会介入,包括贫困家庭的救助、儿童 日托照顾、亲职教育指导、问题父母的咨 询和治疗、父母监护责任的法律监督、脱 离家庭儿童的救助、福利机构的设置和管 理等。
(一)家庭扶持干预制度
就问题家庭介入制度进行系统详尽的立法 已经是很多国家和地区的通例,如英国的 《儿童法》、德国的《少年儿童救助法》、 澳大利亚的《儿童和青少年保护法》、美 国的《预防虐待儿童及处理法》、日本的 《儿童福利法》、中国台湾地区的儿童少 年福利方面的有关规定等等,但是,我国 在这方面只有零星的单行法规,我们需要 补充立法,健全制度。
1、1990年,签署《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成为《联合 国儿童权利公约》缔约国。

社会工作在流浪儿童领域的介入研究(本科)-社会工作论文-社会学论文

社会工作在流浪儿童领域的介入研究(本科)-社会工作论文-社会学论文

社会工作在流浪儿童领域的介入研究(本科)-社会工作论文-社会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题目:社会工作在流浪儿童领域的介入研究目录摘要(详见正文)前言一、社会工作在流浪儿童救助领域的介入中的现状(一)介入的目标(二)介入的模式与方法(三)介入的成效二、社会工作在流浪儿童领域的介入中的主要问题(一)社会支持系统不完善(二)社会工作者介入公办救助机构中的困境(三)介入对象即流浪儿童带来的问题(四)社会工作者自身的困境三、多措并举推进社会工作的介入参考文献以下是论文正文摘要: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加剧,流浪儿童问题日趋严重。

近几年,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社会工作者迅速在流浪儿童救助领域中开展了介入工作。

本文以J市救助站的两名专业社会工作者的访谈为个案分析,从微观和宏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来阐述社会工作者在流浪儿童救助领域介入中的现状、发展困境,并做出对策研究。

关键词:社会工作;流浪儿童救助;困境;举措;前言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加剧,流浪儿童问题日渐突出,严重影响了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社会的稳定、社会公平的实现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流浪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青少年群体,正经历着心理断乳期,同时由于长期家庭、学校,很可能成为问题少年,因此,流浪儿童常被称为犯罪的后备军,这些流浪儿童的特殊性决定了流浪儿童救助需要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化介入。

同时,政府救助职能机构的不足和救助模式的单一僵化,民间组织对流浪儿童救助的非专业性和局限性,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流浪儿童问题的现状,而社会工作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专业救助模式恰好可以弥补政府和民间组织救助的缺陷及不足。

社会工作即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社会工作的本质是助人自助。

社会工作者接受了社会服务的专业教育和训练,具备科学的助人理念和助人方法,其工作更具备科学性和有效性。

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宗旨是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社会工作者的介入不是把受助者看成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把助人当作一个社会互动系统,了解受助人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挖掘其自身解决问题的潜能,帮助其恢复社会生活的能力。

适度普惠模式下流动儿童社区福利治理体系探析

适度普惠模式下流动儿童社区福利治理体系探析

a社会建设SOCIAL CONSTRUCTION第8卷第2期2021年3月Vol.8No.2MAR.2021适度普惠模式下流动儿童社区福利治理体系探析李文静摘要:"适度普惠”是近年来重要的社会福利取向。

“普惠制服务福利”和“补缺制现金福利”相结合成为一种儿童福利策略,为流动儿童社区福利治理提供了模式参考。

流动儿童社区服务的提供主体包括政府、社区组织、学校以及社会服务组织等。

为促进流动儿童社区融合、满足流动儿童福利需求,需要构建政府主导、社区组织与专业社会服务组织联动的福利治理机制,主要包括:社区组织与专业社会服务组织联合开展面向全体社区儿童的普惠型服务,注重对流动儿童的关注和联络;社会服务机构重点开展流动儿童补缺型服务;社会服务组织之间应加强联动以提供综融性服务,并注重学校和流动儿童家庭的参与和配合。

关键词:适度普惠;流动儿童;社区服务;治理体系一、文献回顾与问题的提出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儿童随父母到城市学习和生活。

2013年,我国0~17岁城乡流动儿童规模为3581万,在2005年的基础上增加了41.37%。

农业户口的流动儿童占80.35%。

①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流动儿童3426万,较2013年下降了155万,但全国儿童中流动儿童的占比基本保持不变。

②2018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数量为1952.41万人,其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数量为1424.04万人,近5年增加了311.82万人,增幅为15.97%。

®(—)文献回顾以“流动儿童”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的检索结果显示,国内关于流动儿童的研究始于1991年。

1991—2000年的绝大部分研究是围绕卫生保健工作展开的。

其中,1998年有1篇、2000年也只有5篇论文谈及流动儿童教育问题。

2001—2005年,流动儿童教育议题逐渐丰富且社会适应等议题被提出。

韩玲④、段成荣⑤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创新研究”(FRF-BR-18-005B)、“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FRF-MP-20-14);国家留学资金”青年骨干计划”项目。

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作用

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作用

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作用一、本文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儿童因为家庭迁移、工作变动等原因成为了流动儿童。

这些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社会认同问题尤为突出。

社会认同是个体在社会交往中对自我和他人的认知和评价,对于流动儿童而言,他们的社会认同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也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作用,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文献综述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研究成果,同时结合实地调查数据,深入分析了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现状和问题。

在研究内容上,本文首先界定了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相关概念,然后从多个维度探讨了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特点,包括自我认同、群体认同、地域认同等方面。

接着,本文分析了影响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主要因素,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区因素等。

本文探讨了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作用,包括对其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影响。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现状和问题,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也希望能够引起更多学者和实践工作者的关注,共同推动流动儿童社会认同问题的研究和解决。

二、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特点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呈现出一些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社会背景。

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具有多元性和复杂性。

由于他们经常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生活和学习,他们可能会接触到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使得他们的社会认同变得多元而复杂。

他们可能既认同自己的家乡文化,也认同流入地的文化,同时还可能受到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学校环境、同伴群体等。

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具有动态性和可塑性。

由于他们处于成长和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社会认同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他们的成长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和变化。

流动儿童的社 会公德教育

流动儿童的社 会公德教育

流动儿童的社会公德教育在当今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流动儿童这一群体日益庞大。

他们跟随父母离开家乡,来到陌生的城市生活和学习。

然而,由于环境的变化和各种因素的影响,流动儿童在社会公德方面的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

社会公德作为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关注流动儿童的社会公德教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流动儿童在社会公德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一方面,由于流动儿童家庭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居住环境不稳定,他们可能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意识。

在公共场合,可能会出现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

另一方面,流动儿童在融入新环境的过程中,可能会感到孤独和无助,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在与他人交往时表现出不友善、不尊重的态度。

此外,一些流动儿童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对于公共秩序和规则的认识不足,在公共交通中插队、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现象时有发生。

造成流动儿童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家庭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

流动儿童的父母往往忙于工作,为生计奔波,对孩子的教育关注不足。

他们可能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教导孩子如何遵守社会公德,也无法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其次,学校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流动儿童在流入地往往难以享受到与当地儿童同等的优质教育资源,学校对于社会公德教育的重视程度可能不够,教育方法也可能不够灵活多样。

再者,社会环境的变化也对流动儿童的社会公德教育产生了影响。

城市生活的快节奏和复杂的人际关系,让流动儿童感到迷茫和困惑,难以适应新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

为了加强流动儿童的社会公德教育,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应当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

即使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时间与孩子交流,关心他们的成长,教导他们要讲文明、懂礼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质。

同时,父母自身也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孩子。

学校在流动儿童的社会公德教育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流动儿童的社 会公德教育

流动儿童的社 会公德教育

流动儿童的社会公德教育在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中,流动儿童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群体。

他们跟随父母从家乡来到陌生的城市,面临着生活环境的变化和诸多挑战。

其中,社会公德教育对于流动儿童的成长和融入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流动儿童,这一特殊的群体,在城市的边缘游走,试图寻找自己的位置。

他们离开了熟悉的家乡,来到一个充满新奇和未知的环境。

城市的喧嚣与繁华,对他们来说,既充满了诱惑,又带来了迷茫。

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公德教育的缺失,可能会让他们在融入新环境的过程中遇到更多的困难。

社会公德,是社会生活中最简单、最起码、最普通的行为准则,是维持社会公共生活正常、有序、健康进行的最基本条件。

它涵盖了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多个方面。

对于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遵守社会公德是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而对于流动儿童而言,良好的社会公德教育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还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然而,流动儿童在接受社会公德教育方面面临着诸多困境。

首先,流动儿童的家庭环境往往不稳定。

由于父母工作的繁忙和不稳定,他们可能无法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和教育。

很多流动儿童的父母自身文化水平有限,对社会公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难以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教育。

其次,流动儿童的学习环境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他们在城市中往往就读于条件相对较差的学校,这些学校可能在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等方面存在不足,无法为流动儿童提供系统、全面的社会公德教育。

再者,社会对流动儿童的关注度和支持力度还不够。

在社会公共服务方面,流动儿童可能无法享受到与城市儿童同等的待遇和资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接受社会公德教育的机会和质量。

为了加强流动儿童的社会公德教育,我们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应该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首要责任。

即使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浪儿童政治社会化必要性分析[内容摘要]:政治社会化是人们获及本国政治文化的过程,流浪儿童政治社会化是对流浪儿童进行教育保护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本文从四个角度探讨了流浪儿童政治社会化的必要性,以其为寻找完成政治社会化的现实途径奠定基础。

[关键词]:流浪儿童政治社会化政治文化流浪儿童作为一个全世界共性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与此相关联,对流浪儿童的教育保护这项艰巨的系统工程也逐渐起步了,而流浪儿童的政治社会化恰恰是对其教育保护的一个方面。

戴维〃伊斯顿、杰克〃邓民斯《政治系统中的儿童:政治合法性的起源》、阿尔蒙德的一个关于早期的社会化经历对以后政治态度的影响的课题、北师大发展心里研究所教授陈会昌的系列文章《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等都谈到了儿童政治社会化问题。

而流浪儿童作为一个特定意义上的劣势群体,其政治社会化研究尤显必要。

本文从四个方面来探讨流浪儿童政治社会化的必要性,从而为寻找其完成政治社会化的现实途径以及其政治社会化的功效分析奠定一定的基础。

一、儿童时期是一个人政治社会化过程的开端。

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形成、维持和改变的过程。

①我采纳了阿尔蒙德的观点,通俗地理解,政治社会化就是人们获及本国政治文化的过程。

而政治文化是一种观念形式的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所形成的对于政治信念、政治倾向和政治价值及道德习俗的积淀。

比如,对权威的态度,对各种政治象征的情感,对政治体系的热爱和疏远。

通过学校教育及大众传媒的影响,我们获及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我们有民族情感,有民主和法制的观念等等。

这不是一朝一夕获得的,它是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是政治体系培植政治文化和其成员学习政治文化的过程的统一。

一个自然人从其来到世间就开始了政治社会化,直到其成为有政治意识的政治人。

而儿童时期则是这个过程的开端。

“对政治态度所做的调查说明,最重要的政治态度的形成时期,是3岁—13岁。

”②儿童在童年时期的政治心理的构成,到成年时代会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影响他们的政治行为。

例如,流浪儿童多有轻微的违法行为,他们很可能是犯罪的预备军。

流浪儿童大多数在6—16岁,他们离开家庭和亲人,流落社会连续超过24小时以上,失去其生存的可靠保障而陷入困境。

流浪儿童心灵上的创伤让他们不愿面对现实,流浪儿童苦难的经历让他们极易充满对社会的仇恨敌视。

就是这样一个流落街头、衣食无靠的未成年人的弱势群体,在我国每年大约有15万。

面对流浪儿童的现状,政府在采取一定的措施,关心其衣食住的同时,有责任也有义务培植政治文化,创造环境让他们能动地学习、接受社会主流政治文化,也就是以社会主义民主为中心的政治文化。

从系统论角度看政治文化,我们谈到了政治体系培植政治文化,之所以培植是为了训练其成员的政治素质。

而另一方面,成员获得了相应的政治文化将会支持政治系统,从而使这个系统能更好地运转。

通过政治社会化,“社会成员了解既有政治文化,熟悉政治准则,并且形成独立的政治意识,明确自己的社会政治角色,……成为社会政治关系的承担者和政治活动的实践者”。

③对成员的政治素质的训练是从儿童时期开始的。

流浪儿童同样是处在儿童时期,同样是祖国的未来,其政治社会化,社会、国家责无旁贷。

二、政治社会化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而流浪儿童正常的政治社会化过程被中断了。

流浪儿童或是经历了短暂的学校教育,或是根本不曾走进校园,而政治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媒介是学校。

据调查,“小学的影响烙印十分明显:它们可以强化学生对国家共同体和民族的认同意识。

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学生都在自己的教室里向国旗致敬”。

④家庭对一个人的政治社会化同样有很大影响。

对于流浪儿童而言,家庭、学校、社会曾给予他们的以及过去他们所习得的那些政治文化已成了他们观念中的点缀。

这是一个过早就融入政治社会的群体,还没有形成健全的政治人格,还缺乏成熟的政治心理。

他们正常的政治社会化过程因为流浪而被中断。

政治社会化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一个人每个时期又有每个时期政治社会化的内容,而早期的政治社会化是成为成熟的社会公民的基础。

当政治系统培植政治文化的过程中断时,会有其他的观念形式的东西涌入,而这些观念往往是陈腐的、落后的。

尤其对于流浪儿童来说,他要生存,而且是靠自己来生存,就难免受社会阴暗面的影响,制约他的政治情感的变化。

同时,他更不会去主动地学习社会主流政治文化,而是有一种歪曲的甚至是对政府对社会充满敌视的政治心理。

一个人在某一阶段所获及的政治文化会影响到他在下一个阶段的政治认识、政治价值取向和政治信仰等状况。

而下一阶段的政治社会化也强烈影响和改变着前一阶段的政治社会化。

当流浪儿童离开家庭和学校时,他所获及的政治文化在最初的日子里会支配着他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2003年第1期《流浪儿童研究》中一篇文章提到,一个孩子跟着别人到北京,和别人走散了。

他边走边问路,看到了天安门,看了升国旗。

有人给他钱,他不要。

后来有一次,他拣到了一百块钱,喊了半天是谁的没人应,他就要了。

应该说,这是早期政治社会化的结果。

他知道爱国旗,知道别人给的东西不能随便要,知道拣到的东西并不属于自己。

这说明在他流浪之前的政治社会化影响着他在流浪之初的一些态度、认识。

但接下来受环境的影响,学校、家庭的影响消失了,政治体系培植政治文化的过程以及他自身学习政治文化的过程被中断了。

在这一阶段,流浪儿童为了生存,做苦力、偷、抢、贩毒等等,这个过程使他前一阶段政治社会化的结果改变了。

错误的人生态度、对警察的排斥、对社会的不满塑造着他们的人生观。

既然政治社会化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政府应尽量为流浪儿童创造一个正常儿童生长的环境。

石家庄市少保中心形成的“建家、进校园、走向社会”的工作思路是帮助流浪儿童完成政治社会化过程的有益探索。

三、流浪儿童将会对国家政治文化的传递造成巨大影响。

政治社会化是个人获及政治文化的过程,而政治文化又是长期积淀形成的。

一个国家的现代政治体系会在许多方面受该国历史的影响,其中影响最深的当属这个体系的政治文化了。

对于政治体系的成员而言,所获及的政治文化,“一旦形成政治态度,他们就被应用于个人所要扮演的各类角色中——家庭的、社会的、教育的、职业的和政治的”。

⑤流浪儿童也是社会的人,他所习得的政治文化会影响到后代人,影响到同龄人,影响到他的政治生活,甚至影响到政治体系的稳定。

只有对政治体系输入社会主流政治文化,诸如民族情感、国家忠诚、党派热爱等等,政治体系才能正常运转。

而这些都受人们所拥有的政治文化的影响。

流浪儿童所接受的政治文化不再是政治体系培植的,而是在他的同辈群体中,在他的生存环境中所获及的反面的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的传递包括代际传递、群体、家庭、学校等方面的影响。

明天的流浪儿童也会是国家政治文化的传递者。

他的价值观、对政府的态度、对社会的态度会无意识地塑造下一代的政治行为。

前苏联的研究人员发现,在影响整个人的政治观点上,家庭所起的作用甚至超过无所不在的大众传媒。

家庭能传递诸如政治信仰、党派忠诚、对政府的信任等。

政治文化一旦习得,将是难以改变的。

我国虽经过几十年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化的教育,但落后的、封建的臣民性政治文化依然存在于部分国民身上。

落后的陈腐的政治文化的传递将会在一定范围内影响主流政治文化的传递。

流浪儿童的政治人格并未塑造成形,有很大的培植政治文化的空间。

为了避免他们明天将会给国家政治文化传递造成不良影响,对其政治社会化是必要的。

四、流浪儿童的政治社会化是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需要。

党的十六大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社会文明划分为三大文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也就是这三大文明协调发展的过程。

在物质文明前进的同时,流浪儿童的现状往往是三大文明建设中被忽视的角落。

社会有三个大的子系统,即政治系统、文化系统和经济系统,而这三大系统又是和三大文明相对应的。

三大系统协调发展,社会系统才是积极的、相对稳定的。

反之,任何一个系统滞后都会带来社会系统的波动,影响社会的稳定。

流浪儿童沿街乞讨、偷盗抢劫等等,严重影响了城市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形象。

而这也恰恰体现出三大文明应该协调前进。

流浪儿童的生存现状不仅是他们个人的不幸,而且带来了对社会的巨大危害。

他们养成了许多恶习,也看多了人们给予的鄙视。

而这些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影响的是他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的选择。

这种选择往往是和主流社会相背的,因为他不能把自己看作主流社会的一员,他会选择人们的对立面,选择对政府的疏远、冷漠、乃至仇视。

而在这个过程中,流浪儿童的精神世界是空虚的,没有寄托,没有归属感。

在政治体系中,我们强调每个成员都是这个系统的输入因素,每个成员有一种对政治体系的归属感,同时以我们的行为来支持这个系统。

而流浪儿童已经被抛出这个系统,因为他们没有被培训或接受这种主流政治文化,他们的行为也是和支持系统的成员的行为不合拍的。

在流浪儿童的生存环境中,能给予他以不良影响的,是他的同伴,还有一些犯罪团伙,以及更多的社会阴暗面。

在这种环境中,无所谓民主,没有法制观念,没有约束。

这是和我们的社会物质文明发展不相协调的。

流浪儿童的各种不良行为,流浪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受教育权的忽视,使我们意识到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在这个特殊群体中的建设是迫切的。

虽然至今没有专门的流浪儿童保护的法规,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中国参加的《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等都是有关未成年人的。

流浪儿童的权益得不到保护,何谈政治文明。

没有保护教育,流浪儿童自身也不会成长为政治社会中的合格公民。

在保护的前提上,探索保护机制及其创新,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流浪儿童的政治社会化。

流浪儿童的明天应该像每个孩子的明天一样是光明灿烂的。

社会、政府应为他们创造环境,帮助他们完成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把他们培养成明天的三大文明的建设者,而不是现代都市文明形象下的不文明的群体。

注释:①阿尔蒙德和鲍威尔: 《比较政治学》上海译文出版1987版91页②④《政治文化导论》王乐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会109、110页③《政治学基础》王浦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版358页⑤《比较政治学》(美)劳伦斯〃迈耶〃约翰〃伯内特、苏珊〃奥格登著第2版华夏出版社16页Summary:Socialization of politics is a course of the people’s drawing their national political culture.The waifs’socialization of politics is an important respect of educating and protecting the waifs. The essay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the waifs’socialization of politics from four respects,in order to research into the real ways of realizing socialization of politics.Key words: Waifs Socialization of politics Political cultu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