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学前儿童的社会化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5、认识理解与人们生活、安全等密切相关的常用标志及其含义,知道
遵守生活中各种规则与要求,关注周围环境状况。
6、热爱家乡,并知道会简单地描述家乡的主要特点,如:苹果 之乡、足球城、海滨城、旅游城、服装节、槐花节等。
7 、知道“七一”、“八一”、“端午节”、“重阳节”、“植树节” 等节日。(应该让幼儿了解一些西方节日,如圣诞节、万圣节、感恩节, 并了解相应的风俗习惯) 8、知道祖国的全称、首都,尊敬和爱护国旗、国徽,学唱国歌。知道我
4、喜欢幼儿园。爱护玩具、图书和用具并愿意参与整理。
5、爱护班级、幼儿园及周围的环境, 不乱采摘花草、不践踏草坪。
6、熟悉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如:幼儿园、社区、商 场超市、医院等,知道 其中的成人劳动与自己的关系,尊重他 们及他们的劳动。 7、知道“三八”、“六一”、“春节”的节日名称及相关的 庆 祝活动。(了解一些民俗节日和国际通用节日,指导相关的风俗 文化,体验节日带来的快乐) 8、知道自己的姓名、年龄、性别。 9、能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不好哭、不怕生。(能高高兴兴
遵守规则。)
6、知道“元旦”、“五一”、“十一”、“教师节”、“中秋节” 等节日。 7、知道自己家乡的名称及较著名的风景、建筑和主要特产。(指导 一年中的各个节日,以及节日的风俗文化。) 8、认识并尊敬国旗,知道五星红旗是国旗,知道自己是中国人。
9、知道自己的情绪(高兴、生气等),并初步理解自己的言 语、行为会给他人带来愉悦、生气等不同的情绪体验。
儿,构成他们学习的“榜样”。因此成人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为 幼儿提供良好的榜样。
d 幼儿的社会性培养需要家庭、幼儿园和社会保持一致,密
切配合。
在此基础上,《指南》社会领域的教育建议部分进一步提出了促进 幼儿社会性和个性发展的具体方法、策略,并突出了以下指导要点。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第一章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第一章

第一章:导论一.社会化1.社会化的定义:由自然向社会人的转变的过程.2.社会化的功能:规范行为(幼儿园常规行为的培养)培养社会角色意识(幼儿园角色游戏)影响人的价值趋向传递社会知识(经验)和技能形成个性二.社会化基本特点1.以遗传素质作为基础2.社会化的过程其实也是个性化的过程3.个体的社会化具有共性4.社会化贯穿于人的一生当中,通过人的一生来完成的。

P9(1)早起社会化/基本社会化:在学前这一阶段,学习疾奔常识本领和社会规范是社会化的最佳时期。

(2)预期社会化(学龄期---20岁左右)为进入社会进行准备(3)发展社会化/急需社会化:成年以后,适应社会环境(4)反向社会化、(5)再社会化注:4 和5 属于特殊类型的社会化(反哺现象)①留学生现象②犯人三.社会化内容1政治社会化2.民族社会化3.法律社会化4.性别角色社会化5.道德社会化四.社会性P6社会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社会性是过程中形成的结果五.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调查研究法:访谈法,问卷法3.实验研究法4.档案研究法5.个案研究法6.行动研究法第二章: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第一节:外部因素一.社会文化因素(美国和中国小孩的对比)二.家庭因素1家庭结构:核心家庭扩展家庭:主干家庭(包括爷爷奶奶)联合家庭(几组婚姻联合)单亲家庭假单亲家庭2家庭环境:经济条件家庭成员关系家庭文化3家长的教育方式:权威型宽容性专制型4家长教育观念:期望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三.幼儿园环境<一>物理环境<二>心理环境1师幼互动2.同伴交往P33 有助于学前儿童摆脱自我中心性有助于学前儿童可以满足归属和爱的需要,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有助于学前儿童促进社会认知的发展3教师之间的交往四.幼儿自身因素(个性个性特征)1 气质容易型困难型迟缓型2 性格3能力8第三章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第一节<一>自我意识概念自我意识也被称为自我,是指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

学前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

学前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
媒体影响
现代社会的媒体环境也对儿童的社会行为产生深远影响。电视、网络等媒体中的暴力、色情等不良内容可能 导致儿童出现攻击性、性别刻板印象等不良社会行为。
05
学前儿童社会行为的培养 策略
家庭教育中的培养策略
树立榜样
父母应该成为孩子的良好榜样, 通过自身行为展示积极的社会行 为,如分享、合作、尊重他人等
社会行为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个体的生存和发展具 有重要意义。
学前儿童社会行为的重要性
01
学前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其社 会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 其未来的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具 有重要意义。
02
良好的社会行为有助于学前儿童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其社 会交往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和 生活奠定基础。
民主、平等的家庭教育方式有助于培养儿童独立自主、友善合作的社会 行为,而专制、溺爱的教育方式可能导致儿童出现依赖、自私等不良社 会行为。
家庭结构
完整的家庭结构有助于儿童获得充分的关爱和安全感,从而形成良好的 社会行为,而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等家庭结构可能导致儿童出现孤独、 自卑等不良社会行为。
幼儿园环境对儿童社会行为的影响
干预效果的评估与跟踪
01
评估指标
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包 括儿童社会行为的频率、持续 时间、强度等方面,以全面反
映其变化情况。
02
数据收集
采用多种方法收集数据,如观 察记录、家长和教师报告、心 理测验等,确保数据的客观性
和准确性。
03
分析方法
运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收集到 的数据进行分析,如描述性统 计、差异检验、相关分析等, 以揭示儿童社会行为的变化规
涉及儿童在社交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如归属 感、同情心和自尊心等。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五、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一)概念:亲社会行为是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 助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 具体包括分享、合作、 谦让、援助等。
(二)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和特点
1.亲社会行为的萌芽(2岁左右) 2.各种亲社会行为迅速发展,并出现明显个别差异(3-6、7岁) (1)合作行为发展迅速 (2)分享行为受物品的特点、数量、分享的对象的不同而变化 (3)出现明显的个性差异

体质弱、力气小、能力较差;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均较
少,性格内向、慢性、好静、不太活泼、胆小、不爱说话、
不爱交往,在交往中缺乏积极主动性、且不善交往;孤独感 较重,对没有同伴与自己玩感到比较难过与不安。
2.被排斥型幼儿
体质强、力气大、行为表现最为消极、不友好、积极行 为很少;能力较强、聪明、会玩、性格外向、脾气急躁、容 易冲动、过于活泼好动、喜欢交往、在交往中积极主动但又 很不善于交往;对自己的社交地位缺乏正确评价,往往估计 过高,对没有朋友一起玩不太在乎。
(二)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第一阶段: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 (2~3岁) 第二阶段: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3~4岁) 第三阶段: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5~7岁)
(三)学前儿童性别行为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 性别行为的产生(2岁左右) • 幼儿性别行为的发展(3~6、7岁) • 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 1.游戏活动兴趣 • 2.选择同伴的性别倾向 • 3.个性和社会性方面
• 在陌生情境中,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去探究周围 环境。母亲在场时,主动去探究;母亲离开时,产生分 离焦虑,探究活动明显减少。
• 忧伤时,容易被陌生人安慰,但母亲的安慰更有效。 • 母亲返回时,以积极的情感表达依恋并主动寻求安慰,

学前儿童的社会化教育

学前儿童的社会化教育

学前儿童的社会化教育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用观察学习、角色扮演还有同伴交往的方式来进行社会性学习
根据综合渗透性原则原则、随机教育原则、实践参与性原则还有适宜发展性原则来进行社会性学习指导
通过专门性社会教育活动或者渗透性社会教育活动来对学前儿童进行社会性教育
通过观察学习法、强化评价法、思考体验法、语言传递法、角色扮演法还有移情训练法来对学前儿童进行社会性教育
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还有道德行为这三个方面来对学前儿童开展品德教育在学前儿童的道德认知教育方面需要做的事情:
传授给学前儿童相应的道德知识
为学前儿童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
给予学前儿童及时的信息反馈
在学前儿童道德情感教育方面需要做到的事情:
创设良好的道德情感氛围
做到知情合一
引到学前儿童学会情感调节
学前儿童道德行为教育方面需要做到的事情:进行道德行为训练
激发道德动机
培养学前儿童的道德品质
情绪智力与家庭教育:
重视和孩子的情感交流
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
善良仁爱地对待孩子
对孩子进行富有积极意义的“约束”
通过情景教学模式来进行情绪智力教育
通过赏识教育模式来进行情绪智力教育。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幼儿更多依靠身体上的攻击,而不是言语上的攻 击;
从工具性攻击向敌意性攻击转化的趋势;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LOGO
Page 44
二、影响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
(一)父母的惩罚 (二)榜样 (三)强化 (四)挫折
LOGO
Page 45
第七节 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的发展
态度上期望的总称。
性别角色的发展是以儿童性别概念的掌握为前提 的,即只有当孩子知道男孩和女孩是不同的,才 能进一步掌握男孩和女孩不同的行为标准。
LOGO
Page 25
性别角色属于一种社会规范对男性和女性行为的 社会期望。
男女两性是由遗传决定的,男女在家庭生活和社 会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则是从儿童时期起接受 成人影响、教育的结果。男女儿童通过对同姓别 长者的模仿而形成的自己这一性别所特有的行为 模式,即性别行为。
差异(3~6、7岁) (三)出现明显的个性差异
LOGO
Page 40
三、影响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
(一)社会生活环境
社会环境、电视媒介
(二)儿童日常生活环境
家庭、同伴
(三)移情
LOGO
Page 41
第六节 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发展的特点
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 为,是一种不受欢迎但却经常发生的行为。
攻击性最大的特点就是目的性。
LOGO
Page 42
(一)攻击性行为的种类
言语攻击与生理性攻击 工具性攻击与敌意性攻击 可接受的攻击与不可接受的攻击 反应性攻击与主动性攻击
LOGO
Page 43

《保教知识与能力》 第7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保教知识与能力》 第7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是指对人的性别不因为其 外表(如衣着 打扮等)和活动的变化以 及时间的变化而改变的认 识。
2.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2)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3~4 岁)。
(1)知道自己的性别, 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 (2~3 岁)。
(3)刻板地认识性别角 色(5~7 岁)。
3. 学前儿童性别行为产生和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1)幼儿移情能力的发展。 ①移情的概念 移情是指从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移情是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前 提,也可以作为其产生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动机。 移情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可以使幼儿摆脱自我 中心,产生利他思想,从而产生亲社会行为;另一方面是引起幼儿的 情感共鸣,使幼儿产生同情心和羞愧感。
依恋是婴幼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倾向。
1. 学前儿童亲子关系的发展
①依恋发展的阶段。 a. 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出生至 3 个月)。出生将近 1 个月的婴儿对说话声音有 反应,喜欢注视人的脸,喜欢别人对自己讲话,喜欢别人抱自己。2~3 个月的婴儿开始对 人微笑,但此时的行为反应不是针对特定的人,对亲人和外人还不能区别,在行为方式上 也没有差别。 b. 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 个月)。这一时期也称依恋建立期,婴儿对成人的 反应有了区别,在母亲和熟人面前表现出更多的微笑、咿呀学语、依偎等行为,而对陌生 人的这类反应明显减少,通常只是注视陌生人,但此时还不怕生。
2岁左右是幼儿性别行为 初步产生的时期,具体体现在 幼儿的游戏活动兴趣、同伴选 择和同伴相互作用及个性和社 会性三个方面。
(1)性别行为 的产生(2 岁左 右)。
(2)幼儿性 别行为的发展 (3~7 岁)。
①游戏活动兴 趣方面。
②同伴选择和 同伴相互作用方式 方面。

第十三章 学前儿童的社会化

第十三章  学前儿童的社会化

22ຫໍສະໝຸດ 6岁以下儿童大多认为第一个男孩的过失 较重,因为他打破了较多的杯子;年龄较 大的儿童则认为第一个男孩的过失较轻, 因为他的过失是在无意间发生的。
23


处于他律道德判断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5-7 岁)的儿童会认为约翰更坏些。因为他们判断行 为的好坏是根据后果的大小,而不是根据主观动 机。他们是根据的行为的客观责任去作出判断的。 处于自律道德或道德相对论阶段(8-11岁)的儿 童会认为亨利更坏些。因为他们判断行为时,不 只是考虑行为的后果,还考虑行为的动机。他们 是根据的行为的主观责任去作出判断的。

35

欧洲有个妇人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 有一种药才能救她,就是本城一个药剂师最近发 明的镭。制造这种药要花很多钱,药剂师索价还 要高过成本十倍。他花了200元制造镭,而这点 药他竟索价 2000 元。病妇的丈夫海因兹到处向 熟人借栈,一共才借得 1000 元,只够药费的一 半。海因兹不得已,只好告诉药剂师,他的妻子 快要死了,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或者允 许他赊欠。但药剂师说:“不成 ! 我发明此药就 是为了赚钱”。海因兹走投无路竞撬开商店的门, 为妻子偷来了药。

21
例,皮亚杰“道德判断”对偶故事之一



A.一个叫约翰的小男孩,听到有人叫他吃饭,就 去开吃饭间的门。他不知道门外有一张椅子,椅 子上放着一只盘子,盘内有15只茶杯,结果撞倒 了盘子,打碎了15只杯子。 B.有个男孩叫亨利,一天,他妈妈外出,他想拿 碗橱里的果酱吃,一只杯子掉在地上碎了。 问题:哪个男孩犯了较重的过失?
四幼儿园的同伴交往对幼儿社会化的影1同伴关系构成儿童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背景2稳定的同伴关系是满足社交需要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的重要源泉3同伴交往经验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三家庭社区与大众媒体对学前儿童社会三家庭社区与大众媒体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性发展的影响一家庭的影响1父母是儿童行为的榜样2父母直接指导儿童的行为3儿童对父母的认同二社会文化的影响1社区社区的共同信仰价值观念归属感理性目标生活方式及风俗习惯对幼儿儿社会性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后习题答案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后习题答案

课后习题答案(仅供参考)第1单元一、名词解释社会性:社会性是指个体在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角色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特征。

如社会认知、社会性情感、社会性行为等。

社会化:社会化是指个体形成和发展社会性和个性的过程,也就是说个体在特定的人类社会物质文化生活中,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不断掌握社会规范、社会技能、价值体系等参与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品质,由一个自然人发展为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社会人的过程。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指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事务及其相关的人文社会知识为基本内容,以社会及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为引导,在尊重儿童生活,遵循儿童社会性与品格发展的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由教师、家长及相关教育人员通过多种途径,创设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和活动,陶冶儿童性情,培育儿童初步的社会生活能力与良好品德、习性,促进儿童健康、完整发展的教育。

观察法:观察法指对儿童团体生活的正常活动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以获得数据做出结论的研究方法。

二、简答题1、观察法的优缺点及运用时的注意事项。

观察法的优点是:第一,对于所研究的对象在没有施加任何外来影响的情况下,能够掌握研究对象许多生动活泼的实际材料,具有真实可靠性,是第一手资料,所以资料的信度和效度都比较高;第二,观察一般是在自然状态下实施的,对被观察者不产生作用与影响,即无外来人为因素的干扰,不会产生反应性副作用,能获得生动朴素的资料,具有一定的客观性;第三,对被观察对象可以做较长时间的反复观察与跟踪观察,对被观察对象的行为动态演变可以进行分析;第四,观察法适用范围较为普遍,不但自然科学研究与社会科学研究普遍适用,而且在教育技术研究中,不少方法如调查法、实验法等也与观察法有密切关系。

它的不足是:第一,受观察者本人的限制,对同一事物的观察,往往带有各自的主观性,难以做到客观化;第二,研究者对于被研究者的情况即使了解得很清楚,因其研究对象有其特殊性,很难把研究成果运用于其他的研究团体中。

浅谈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

浅谈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

浅谈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摘要儿童期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当前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和教育对策及其意义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温暖、关爱、平等的生活氛围,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学会遵守规则,促进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关键词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儿童社会性发展是指儿童在其生物特性基础上,在与社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下,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培养社会角色、获得社会性需要、态度、价值,发展社会行为,由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儿童心理特征.[1]经过这种心理特征的发生和发展,儿童由自然人逐渐成为能适应生活环境、能与周围人交往并以自己的独特个性特征体现自身的社会人.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对学前儿童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1、对于学前儿童社会性的概念界定不清楚并且存在分歧学前儿童社会性教育在理论界定上存在不统一的现象,第一是人们对“社会性”的概念理解不统一,第二是人们对学前儿童社会性教育内容的界定不全面.综观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教育的研究,有关概念的模糊与不一致以及社会性内容的不确定,正是当前困扰这一领域研究的主要问题。

人们只知道社会性的含义十分广泛,却无法对之做出明确的定义.2、对0—3岁儿童社会性发展及教育的研究显得薄弱[2]我们虽然不赞成“3岁定终生"这一观点,但是0—3岁阶段儿童的社会化经验将对其今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从总体上说,0-3岁婴儿社会性发展及教育研究仍然是我国儿童社会性发展及教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仍与西方国家有较大差距.3、对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社会化的研究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社会化问题应成为我国儿童社会化研究的重要内容。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1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1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名词解释:1、个性:主要是指在生物基础上受社会生活条件制约而形成的独特而稳定的具有调控能力的、具有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2、社会性:它是指儿童在其生物特性基础上,与社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逐渐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角色,获得社会性需要、态度、价值,发展社会行为,并以独特的个性与人相互交往、相互影响,适应周围社会环境,由自然人发展为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儿童心理特征。

3、社会化:是一个将社会规范逐步内化的过程,是经过个体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

4、儿童社会化:是指儿童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逐步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从而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5、自我:也称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察觉,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热使自己的生理状况(身高、体重、形态等)、心理特征(兴趣爱好、能力、性格、气质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

6、性别角色:是指属于特定性别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和群体中占有的适当位置,以及被该社会和群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换言之,性别角色是指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社会成员所期待的适当行为的总和。

7、情景讨论法:是指在教师提供或创设的一种或多种社会情景中,启发和组织儿童对情景中所出现的社会性问题与现象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与教师和同伴相互交换观点和认识的一种教育方法。

8、移情:又叫感情移入,是一种积极的社会情绪情感,是在特定的情况下个体对他人情感体验的理解和分享,也就是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立场上理解和体验他人的情感。

简答题:一、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发展趋势及自我控制能力的结构(构成)答:自我评价的发展趋势:1、从轻信和运用承认的评价道自己独立的自我评价:学前儿童对自己的评价往往只是成人评价的简单再现,而且常常是不假思索地将成人对自己纳入到自我评价体系之中。

2、从带有极大主观情绪性的自我评价到比较客观的自我评价:他们往往不是从事物的客观性角度进行评价,而是以自己的情绪体验、情感好恶作为评价的依据。

第十三章学前儿童的社会化

第十三章学前儿童的社会化

家庭环境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03
家庭氛围
家庭结构
家庭经济条件
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儿童形成积 极、健康的性格特征,而冷漠、紧张的家 庭氛围则可能导致儿童产生消极、孤僻的 性格。
完整的家庭结构有利于儿童获得全面的关 爱和教育,而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等复杂 家庭结构可能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不良 影响。
同伴关系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01
02
03
社会技能学习
通过与同伴的交往,儿童 可以学习到社会交往的基 本技能,如分享、合作、 轮流等。
社会规范内化
同伴群体中的行为规范和 价值观会对儿童产生影响 ,使其逐渐内化社会规范 。
社会角色认知
通过与同伴的互动,儿童 可以逐渐认识到自己在社 会中的角色和地位,形成 自我概念。
语言与沟通
掌握基本语言技能,能够与他人进行简 单交流。
情感与表达
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他人的情感 ,培养同理心。
学前儿童社会化的特点分析
01
主动性
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表现出主 动探索和学习的特点。
02
模仿性
儿童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 为来学习社会规范。
03
阶段性
儿童社会化过程呈现出明显的 阶段性特征,不同阶段有不同
观察者
教师需要密切观察儿童的行为表现和情感反应,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为儿童提供个性化 的支持和指导。
合作者
教师需要与儿童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尊重儿童的意愿和选择,鼓励儿童积极参与活动并 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时,教师还需要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和合作,共同促进儿童的 社会化发展。
05
同伴关系在学前儿童社会 化中的作用
陪伴者
家长需要给予儿童足够的关注和陪 伴,与儿童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为儿童提供安全感和归属感。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1)民主型。
这一类型的父母从孩子一出生,他们就知道自己应该做一 个负责任的养育者。他们在孩子眼中是慈祥的、诚恳的,善于 与孩子交流,支持孩子的正当要求,尊重孩子的需要,积极支 持孩子的爱好、兴趣;另外,他们在关爱的同时不忘对孩子有 一定的控制,常对孩子提出明确又合理的要求,注意将严格控 制与关心爱护相结合。父母与子女关系融洽,孩子的独立性、 主动性、自我控制、信心、探索性等方面发展较好。
【认知理解】
二、社会性发展对学前儿童发展的意义
(一)社会是学前儿童健全发展的重要领域,促进 其社会性发展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
(二)学前期是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社会性发 展是儿童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
【认知理解】
三、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
(一)学前儿童人际关系的发展
学前儿童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他们与成人的关系, 成人主要是指教师和父母,由此形成了学前儿童与父母的关系, 即亲子关系,以及他们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即师幼关系;二是学 前儿童与同龄人之间的关系,即同伴关系。
【认知理解】
(2)矛盾型依恋。
母亲在这种关系中对孩子的需要不是特别关心和敏感。 这种儿童在母亲离开前就开始焦虑,他们紧张地关注母亲的 行为,生怕母亲离开,因此不能进行游戏;母亲离开后他们 更加不安,而当母亲回来后,他们的行为很矛盾,一方面想 亲近母亲,一方面又以尖叫、踢打来拒绝。这种儿童很少对 周围环境进行探索,很难安抚,对陌生人也不够友好。约有 20%的孩子存在这种依恋表现。
【认知理解】
(三)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
1. 家庭因素
(1)婚姻关系 (2)家庭结构 (3)单亲家庭和再婚家庭中更容易出现紧张的亲子关系 (4)家庭生活中的日常事件
2. 父母因素
(1)父母的受教育程度 (2)父母的教养方式

幼儿园学前儿童社会化教案

幼儿园学前儿童社会化教案

幼儿园学前儿童社会化教案家园联系为了让幼儿在家里得到有效地支持和教育,需要建立家园联系。

在每个学期初,可以在学前班家长会上,向家长介绍幼儿园学前班的相关信息,还可以建立各种沟通渠道,如微信群、QQ群等,让家长随时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和进展。

社交技能训练社交技能是幼儿园学前班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言语交流和非言语交流。

言语交流在幼儿学前班中,老师应该尝试让幼儿自由交流,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同时,在课堂中,老师还可以通过短小的故事、小游戏等方式,让幼儿感受到语言可以让自己更好地交流,并通过此过程帮助幼儿提高听说能力。

非言语交流在学前班中,老师还可以设计各种非言语交流游戏,让幼儿尝试用身体语言、面部表情等方式与他人交流。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别人,提高互动和合作能力。

情感培养情感培养是学前班教育中重要的一环。

老师需要为幼儿提供一个温馨、温暖的环境,让幼儿感受到身边有人关注、爱护和帮助自己。

爱的表达为了培养幼儿的情感,学前班的老师应该尽可能多地与幼儿交流,关心、问候他们。

同时,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如编织绒棉人、绘制画作等方式,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爱。

规律生活为了让幼儿学会合理、规律的生活,老师需要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可以采用游戏、歌曲和绘画等方式,让幼儿学会穿衣、洗脸、洗手等基础生活技能。

认知教育认知教育是学前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认知教育的核心是帮助幼儿学会观察、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我学习和自我探索的能力。

生活实践生活实践是认知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老师可以为幼儿提供各种日常生活实践的机会,如使用开关、门锁等。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幼儿更好地了解日常生活,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神经网络协同学前班中教育,除了它作为认知发展平台的意义外,在纠正个体的行为能力方面也有突出意义。

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幼儿玩品行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加强幼儿之间的联系,培养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语言获得理论
3.相互作用论 代表人物:皮亚杰 主要观点:语言是在口头语言运用的环境 和关系中学到的,儿童在掌握语言的进程 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 认知结构是语言发展的基础,语言能力随 着认知结构发展而发展。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亲子关系
一、婴儿期的依恋 依恋是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 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婴幼儿以依 恋行为(如微笑、啼哭、吸吮、喊叫、抓 握、偎依和跟随等)表达对依恋对象的依 恋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哈洛的母爱剥夺实验有 力地说明了母爱对于儿童的不可替代性。 (P107)




13.有研究认为,婴儿期同伴相互作用可以划分 为以下三个阶段:/客体中心阶段/简单相互作 用阶段/互补的相互作用阶段。 14.影响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的认知因素,主要 包括儿童对/社会性行为的认识/、对情境信息 的识别、/观点采择及归因/等。 15.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 /工具性侵犯/,一种是/敌意性侵犯/。 16.儿童在2~4岁之间,攻击形式发展总趋势是: /身体攻击逐渐减少,言语攻击相对增多/。



6.简述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环境因素; 认知因素; 移情; 强化。


7.简述处于他律道德阶段儿童特点。
对规则的理解:规则是万能不变的 ; 评定行为的态度是极端的;判断行为根据后果大 小; 把惩罚看成是天意,赞成严厉的处罚; 单方面尊重权威,遵守成人标准和成人规则。

3.试述依恋的特征。
依恋对象具有选择性; 有亲近行为; 能从依恋关系中获取慰藉和安全感; 依恋关系的破裂会导致分离焦虑和痛苦;。 双方在情感和行为上有协调性。

4.简述安沃斯提出的儿童依恋的模式类型。 焦虑——回避型、安全型、焦虑——反抗 型 5.简述2—6岁儿童语法结构的发展趋势? 1)从浑浊—体到逐步分化; 2)句子结构从简单到复杂; 3)句子结构从不完整到完整; 4)句子长度由短到长。




9.皮亚杰认为,在自我中心语言阶段,儿童之 间的交谈没有/因果关系/的解释,只有对事物 的描述和对事实的陈述。 10.语言获得理论有/先天获得论、语言习得论、 相互作用论/。 11.美国心理学家哈洛的/母爱剥夺实验/有力 地说明了母爱对于儿童的不可替代性。 12.对儿童来说,/寻求亲近/是依恋的核心与 基本的外在行为表现,而强烈的相互依存的/情 感/则是依恋基本的内在心理压力。

思考与练习


一、填空
1.8个月以后的婴儿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开展交流活动,一 种是/陈述/,.另一种是/请求/。 2.学前儿童口语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 口语表达能力/以及语用技能的发展等方面。 3./4岁/以上儿童一般能够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全部语 音。以后发音开始稳定,趋于方言化,即开始局限于本 族或本地语音。 4.儿童一般先掌握/实词/,再掌握/虚词/。实词中 最先掌握/名词/、其次是动词,再次是形容词和其他 实词。
第三节 学前儿童的同伴关系
三、同伴关系发展的趋势 儿童的同伴关系是通过相互作用的过 程表现出来的,这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 从不熟练到熟练、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同时,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的同伴关系表 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学前儿童的同伴关系
四、影响儿童同伴交往的因素(P118-120) 影响儿童同伴交往的因素:教养方式、 身体吸引力、行为特征、认知能力、教师 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同伴群体中的 评价标准出现之前,教师是影响儿童最有 力的人物。因此,作为教师,在教育过程 中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儿童的影响。

二、口语的发展
3.语法结构发展的趋势有:从浑浊—体 到逐步分化;句子结构从简单到复杂;句 子结构从不完整到完整;句子长度由短到 长。


三、学前儿童语言的交际功能
皮亚杰将儿童的语言划分为两大类: 自我中心语言和社会化语言。 1.自我中心语言共分为三个范畴:重 复、独白、双人或集体的独白。(P103) 2.社会化语言有以下四种:适应性告 知;批评和嘲笑;命令、请求和威胁;问 题与回答。(P104)

四、早期依恋对后期行为的影响

早期依恋对后期行为的影响表现在: 社会性方面;情感发展方面;认知发展方 面。(P113-114)
第三节 学前儿童的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 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 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 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一种人际关系。
四、论述
பைடு நூலகம்

1.试论述同伴关系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帮助发展社会能力的功能:同伴使儿童获得 了支持资源,在儿童与同伴交往中出现的冲突将 导致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促进社会交流所 需技能的获得; 帮助发现自我的功能:儿童在与同伴的交往 过程中促进自我概念的形成和人格的发展 提供情感支持的功能:儿童可以从同伴中得 到情感的宣泄、宽慰、同情和理解,因而产生安 全感和责任感,相互帮助克服情绪上的问题,获 得良好的情感发展。

二、依恋的发展
1.无分化阶段(出生至3个月) 2.低分化阶段(3~6个月) 3.依恋形成阶段(6个月~2岁半) 4.修正目标的合作阶段(2岁半以后)

三、依恋的类型及其形成原因
1.安思沃斯发现儿童有着四种不同的 依恋模式:焦虑—回避型;安全型;焦 虑—反抗型;紊乱型。 2.影响依恋的因素:教养方式、儿童 的气质特点、家庭的因素。(P111-113)




2.试述影响儿童同伴交往的因素。
教养方式(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 型)对儿童性格的不同影响; 儿童自身身体的吸引力:相貌漂亮的儿童更 易受其他儿童欢迎; 自身不同的行为表现:外向、友好无攻击性 行为的儿童较受欢迎; 认知能力的高低:智商高的儿童与同伴的接 纳程度呈正相关; 教师的影响:教师对儿童特征和价值的认可 程度影响其他儿童对该儿童的接纳性。

1.简述儿童的自我中心语言及其表现范畴。 儿童不考虑与谁说话,也不在乎对方是否听 他说话而自己讲话。 分重复、独白、双人或集体独白。 2.简述依恋及其表现。 依恋是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 亲密持久的情感关系。 通常表现为微笑、啼哭、吮吸、喊叫、抓握、 依偎和跟随等,以此表达对依恋对象的依恋关系。
二、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种是工具性侵犯,一种是敌意性侵犯。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家庭影 响、玩具及电视、社会认知因素。 电视的负面效应并不是电视媒体天生 就有的,相反,这些负面效应是由于社会 对媒体的使用不当,或者是家长本身的原 因造成的。

第四节 学前儿童的社会行为

第四节 学前儿童的社会行为
一、亲社会行为 1. 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 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 包括谦让、帮助、合作、分享、安慰和捐 赠等。 2.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有:环境 因素、认知因素、移情、强化。

第四节 学前儿童的社会行为
二、名词解释
1.依恋是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 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4 2.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 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 谦让、帮助、合作、分享、安慰和捐赠等。 3.儿童“观点采择”能力:儿童站在他 人的立场上来理解情境的能力

三、简答


一、同伴关系的性质



一、同伴关系的性质 哈特普把这两种人家关系分别称为垂直关系 (权威-服从)和水平关系(平等-互惠) 。 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水平关系比垂直关 系对儿童的影响更强烈、更持久。 二、同伴关系的功能 同伴关系的功能:发展社会能力的功能;帮 助发现自我的功能;提供感情支持的功能。




17.柯尔伯格采用了/道德两难故事/,让儿童 在两难推理中作出选择并说明理由。 18.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水平分为/前道德阶段 (0—2岁) 他律道德阶段(2—7岁)自律道德 阶段/ (7—12岁) 19.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同伴群体中的评价标 准出现之前, 教师 是影响儿童最有力的人物 20、柯尔伯格将儿童道德发展阶段划分为 3 水平, 6 阶段。

四、语言获得理论
语言获得理论的三种学说 1.先天获得论 代表人物:乔姆斯基 主要观点:语言的获得基本上是由先天决 定的。儿童语言的获得不是经验和学习, 而是先天遗传的语言能力。人类的神经系 统存在着一个包含语言先天概念的心理结 构,即先天的普遍的语法知识。

四、语言获得理论
2.语言习得论 代表人物:斯金纳 主要观点:强调环境和学习对语言获得的 决定性影响。儿童在环境中所受到的刺激 和强化历程对言语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具有 决定性的影响,强化是语言学习的必要条 件。 不足之处:忽略了儿童自身在语言学习中 的作用。




第四章 学前儿童的社会化
社会化
语言

口语发展 依恋 类型及成因
亲子关系
语言交际
后期影响
语言获得
同伴关系
性质功能 发展趋势 影响因素 亲社会行为
社会行为
攻击性行为 道德发展
第一节 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
一、前语言交流


儿童在出生前语言刺激已经开始对胎 儿起作用。
二、口语的发展




学前儿童口语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 口语表达能力以及语用技能的发展等方面。 1. 3~4岁为语音发展的飞跃期。对韵母发音较易掌握。 4岁以上儿童一般能够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全部语音。 2. 3~6岁是词汇量增加较快的时期。一般先掌握实词 (名词-动词-形容词),再掌握虚词。 在儿童语言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积极词汇,即既能 理解又能使用的词;也有一些消极词汇,即或者对词义 不十分理解,或者虽然有些理解但不能正确使用的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