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丰碑_郑国渠

合集下载

郑国渠:疲秦之计造就万世之功

郑国渠:疲秦之计造就万世之功

郑国渠:疲秦之计造就万世之功《郑国渠》一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郑国渠这一伟大工程的历史。

郑国渠是秦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两千年来一直与都江堰、灵渠齐名。

郑国渠首开引泾灌溉的先河,对后世引泾灌溉具有深远的影响。

秦朝以后,汉代的白公渠、唐代的三白渠、宋代的丰利渠、元代的王御史渠、明代的广惠渠和通济渠、清代的龙洞渠等,均在此基础上继续完善其水利设施。

民国年间,经过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的多年努力,建成了以现代水利技术为手段的泾惠渠。

书中对郑国渠的科学和文化价值做了研究,使读者体会其宝贵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标签:水利工程;郑国渠;图书述评一、水利史上的经典间谍与水利工程师作为两种职业,绝对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然而,战国末期的郑国却确实兼有这两种身份。

那么,历史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战国末期,在秦国强大的攻势下,东方诸国,其势危如垒卵,而韩国更是首当其冲。

郑国受韩国派遣,以水工的身份来到秦国,承担修建引泾灌渠工程。

派水工帮助秦国兴建水利,是韩国精心谋划的“疲秦之计”。

自从秦兵攻战荥阳之后,韩国危在旦夕,无法与秦抗衡,于是就想用引诱秦国兴建大型水利工程的办法,使其将人力财物都用于水利工程,劳民伤财,以至精疲力竭,最后自动放弃吞并六国的计划,这样韩国不动一兵一卒可退却秦国数十万大军。

郑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受命来到秦国。

《史记》对这段历史有明确的记载与描述。

《史记·河渠书》中记载:“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毋令东伐,乃使水工郑国间说秦,令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欲以溉田……”因此,为了保证灌溉用的水源,郑国采用了独特的“横绝”技术,不仅通过拦堵沿途的清峪河、浊峪河等河流,让河水流入郑国渠,也使得河流下游的大片良田得到灌溉改善。

郑国渠巧妙地连通泾河、洛水,取之于水,用之于地,又归之于水,就在今天看来,这样的设计也可谓巧夺天工。

郑国渠横绝石川河工程图本是疲秦之计,但令韩国始料不及的是,支持秦国顺利统一六国的正是郑国渠的建成。

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丰碑——郑国渠

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丰碑——郑国渠

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丰碑——郑国渠作者:梁安和来源:《历史教学》2000年第10期郑国渠是战国末期秦国开凿的一条灌溉渠道,其建造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耗费人力、物力之多,工程设计技术之先进,经济社会效益之高,在我国古代农业史和水利史上都堪称丰碑。

一、郑国渠开凿缘起战国末期,曾被视为西戎夷狄之邦的秦国,经过商鞅变法,迅速强大起来,其经济、军事实力远远超过了其他邻国,它凭借关中这块地盘,很快将汉中和巴蜀地区吞并。

其后,又连续对“三晋”等国用兵,夺取了上郡、太原、上党,势力扩展到黄河以东。

不久,秦国又东进中原,取得了周王室旧地,占领了荥阳。

此时,东方诸国危如累卵,成为秦国“心腹之病”①的韩国,更是首当其冲,面临灭顶之灾。

韩国为了苟延残喘,便设“疲秦”之计,选派技术高超的水工郑国来到秦国,要求帮助秦国开凿一条益国利民的水渠,其目的是,“令凿泾水”,“毋令东伐”②,即利用这个水利工程,消耗秦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阻止秦国东伐。

但结果却事与愿违,郑国渠的修凿,不仅没有达到“疲秦”的目的,反而进一步增加了秦国的综合国力。

不久,韩国首先被秦国灭亡。

郑国奉命来到秦国,看到秦国变法后的各种气象,便一改初衷,决心为秦国修一条真正益国利民的水利灌溉工程。

他“引泾入洛”的建议,得到秦国的重视并被采纳,让郑国主持修建这一水利工程。

就在工程顺利进展,即将“水到渠成”的关键时刻,郑国间谍身份暴露,被传到咸阳。

秦始皇召见郑国,郑国坦然承认,对始皇说:“当初韩王派我到贵国,的确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但是,我到贵国后,看到各种事业兴旺发达,作为一个正直的人,我愿意为秦国的农业水利事业贡献一切。

杀掉我没有什么,可惜的是,这项水利工程就半途而废了!但是,水渠修成后,贵国得到的是长久的利益,而韩国只能再苟延残喘几年而已!”③秦始皇听了郑国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仍然让郑国主持完成了这一水利工程。

正是秦始皇利用了水利专家郑国,才有了郑国渠这一赐惠关中几千年的浩大的水利工程。

郑国渠的故事

郑国渠的故事

郑国渠的故事
郑国渠的故事,源自春秋时期郑国的国君——郑桓公。

郑桓公
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君主,他深知水利对国家的重要性,于是决定
修建一条引黄河水灌溉郑国土地的大型水利工程。

他命令大臣们寻
找合适的地点修建渠道,最终选定了今天的河南省巩义市的一处山谷,这就是郑国渠的诞生地。

修建郑国渠并不容易,郑桓公动员了全国的劳动力,数万民工
齐心协力,克服重重困难,历经九年时间,终于完成了这项宏伟的
工程。

郑国渠全长约七百余里,从黄河一路引水,穿越了山川,最
终灌溉到了郑国的田地。

郑国渠的修建,为郑国的农业生产带来了
巨大的改变,也成为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

郑国渠的故事,还有一个传奇的地方,那就是关于渠道的设计。

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郑国渠的设计可谓是相当先进。

渠道采用了
多种工程手段,包括挖掘、引水、支渠等,使得水能顺利地流入田地,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这种设计不仅解决了当时
农业灌溉的问题,也为后世的水利工程奠定了基础。

郑国渠的故事,还在于它对中国水利工程的影响。

郑国渠的修
建,不仅使得郑国的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也为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郑国渠的成功经验,为后代的水利工程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成为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之一。

郑国渠的故事,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史上的一段佳话。

它不仅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勇气,也为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郑国渠的故事,将永远被人们传颂,成为中国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座丰碑。

古代水利工程郑国渠课件

古代水利工程郑国渠课件
• 在汉白渠流入郑国渠的交汇处(今泾阳县王桥乡船头村西 北),郑国渠引水渠的南岸,有北高南低的退水渠,其宽度 基本与引水渠相等。“退水渠的设置, 也是一种创新,它 可以把引水渠里多余的水量退到泾河里。保证了渠道的安全, 还起到了排沙的作用。再者,退水路也有排泄山洪的作用。
渠线设计
• 郑国渠的渠线设计,充分利用了北山以南,东西数百里,西 北略高,东南稍低的地形特点。它的主干线沿北山南麓自 西向东展开。
• 根据郦道元《水经注》有关郑国渠的记述,结合地形、地 貌及秦汉时期的古城遗迹可知,郑国渠流经礼泉、泾阳、 三原、富平、渭南、浦城、临潼六县市,约二十个乡村,最 后在晋城村南注入洛河。
• 泾河年输沙量近 3 亿吨, 这样大的泥沙量, 会很快淤满 水库, 更不用说洪水期, 库容根本无法调节洪水量。
SUCCESS
THANK YOU
2019/9/19
引水路与退水路
• 所谓引水路,又叫“引水渠”或“水勃子”,是指由渠口到 灌溉干支渠间的输水渠段。在今天泾阳县王桥乡船头村西北 的泾河东岸上,还保留有明显的引水渠故道遗迹。渠首西北 向东南,宽15-20米,渠堤高3-5米。” 在开通引 水渠时,因势利导,使渠的位置与泾河水流构成一适当的夹 角, 自然地起到了多引水的效能。
自流引水
郑国渠干渠渠线布置在沿海拔450到370米高度的渭北平 原二级阶地的最高线上。干渠故道宽24.5米,堤高3米, 深10米。史书记载:“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欲以溉 田”。从瓠口至洛河,渠线实测距离为126103公里,它是 都江堰灌溉干渠的两倍多,是魏国邺渠长的15倍,灌溉面 积达4万顷。
根据调查结果推算,当年郑国渠干渠平均坡降约为 0.64‰。自流引水式渠道,选取多大的纵坡,才能保证 顺利的自流引水呢?

郑国渠的名词解释

郑国渠的名词解释

郑国渠的名词解释郑国渠,又称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人工运河之一。

它的修建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但最为著名的建设者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

郑国渠起于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终于今天的山东省济南市,全长约600公里,横跨两千多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国水利工程的奇迹。

郑国渠的名字来源于春秋时期的郑国。

据史书记载,郑国渠最早是郑国公家族为了防洪灌溉而建造的,以满足当时农业生产的需要。

随着时间的推移,郑国渠逐渐发展成为长达数百里的大型运河,充当着物资流通和人员交通的重要通道。

郑国渠的修建不仅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也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和勤劳的结晶。

历经千年的改造和完善,渠道穿越山峦、抵达平原,沟通了中原和东南沿海地区,成为北方和南方之间的重要联系纽带。

郑国渠的建设对于古代中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促进了北方和南方之间的贸易活动,为各地的商品流通提供了便利。

这对于古代社会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为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提供了土壤。

其次,郑国渠也是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体现了古人对于环境治理和资源合理利用的智慧。

郑国渠以其精确的测量和巧妙的设计,成功地解决了河道纵贯山脉、穿越平原的难题。

通过梯级水闸的设置,有效地控制了水流量,实现了灌溉和防洪的双重效果。

另外,郑国渠还与中国古代的文化和历史紧密相连。

在整个运河沿线,人们可以看到许多古老的村庄和城市,这些地方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遗产。

沿着郑国渠,我们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的起源,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深远。

如今的郑国渠已成为中国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无数游客来此一睹郑国渠的风采,感受古人智慧的独特魅力。

游人们可以沿着运河畔的古老小道漫步,领略到传统水乡的风情。

而且,在郑国渠沿线,还有许多古镇和历史遗迹,如拥有千年历史的杨家墩古镇和苏东坡修渠处的纪念碑等等,都是游客们必不可少的一站。

郑国渠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不可忽视。

它是中国古文明传承的重要见证,也是中国水利工程的杰作。

文化常识:都江堰 郑国渠

文化常识:都江堰 郑国渠

都江堰是秦昭王在位(公元前306—前251)时蜀守(蜀郡的长官)李冰兴建的(一说是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时李冰担任蜀守时兴建的)。

四川都江堰市、成都一带,正当岷江从西北多山地区流经成都平原南向注入长江的去道上。

水在山间流得很急,一到平原,流速顿减,水中挟带的泥沙随着沉积下来,容易堵塞河道。

因此每年一到夏季,岷江水势骤涨,常发生水灾,水退之后又常有局部旱灾。

怎样克服水旱灾害以保证农业丰收,这是古代四川人民长期以来最希望解决的一个问题。

李冰担任蜀守时,吸取了前人治河的经验,视察了都江堰市一带的地势,找出了岷江泛滥的关键,研究了防治洪水的方法。

他和儿子二郎一起,领导当地的人民,就地取材,经过长期艰辛的劳动,最后完成了这项闻名于世界的,我国古代最大、最成功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古书上叫作“都安堰”)。

这项工程,修建在都江堰市城外,是一个综合性的防洪灌溉系统,主要工程包括:起分水作用的“都江鱼嘴”;保护河岸、减少流水冲刷力量的“百丈堤”;隔离岷江内、外江水道的“内金刚堤”和“外金刚堤”;宣泄内江过多水量的湃水坝——“飞沙堰”;弧形的护岸建筑“人字堤”;以及人工开凿的内江通道“离堆”和“宝瓶口”。

从百丈堤到宝瓶口,各项工程连绵共约三公里。

内江经过宝瓶口流到都江堰市东南分成三大支流,输水灌溉农田;外江向正南流,沿途分成六大支流,输水灌溉农田。

总计分支流有五百二十多条,分堰有二千二百多道,渠道总长约一千一百六十五公里,灌溉面积合古代亩数三百多万亩(古代每亩合今亩五分二厘)。

都江堰修成后,完全改变了成都平原的面貌。

从那时起,直到现在,二千二百多年来,这一工程一直都在为农业生产服务。

郑国渠开在陕西的渭河平原上。

这里原是黄土冲积地带,由于雨量较少,常闹旱灾,所以粮食产量不高。

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采纳韩国水利专家郑国的建议,从谷口(今陕西礼泉县北)起,开凿渠道,引泾水直达中山(今陕西泾阳县北),又向东通到洛水,这就是著名的郑国渠。

西安郑国渠简介

西安郑国渠简介

西安郑国渠简介西安郑国渠简介西安郑国渠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一条有着2300余年历史的古代灌溉渠道。

它是中国南北水利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久、保持状态最为良好的古代灌溉工程之一。

源起西安郑国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46年的秦朝,当时秦始皇统一六国,发动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其中包括修建若干条灌溉渠道,以保证华北地区的小麦和稻米的生产需求。

而由于秦朝的国都咸阳位于西北方向,也就是黄河上游地区,因此他们首先修建了一条连接黄河和咸阳的灌溉渠道。

这条灌溉渠道的起点位于黄河中游的郑城(今郑州市),终点则是咸阳。

隋唐时期,郑国渠改为供应西安地区的水源,因此得名“西安郑国渠”。

通过大量的修建和拓宽工作,这条渠道逐渐成为了西北地区最主要的灌溉渠道之一。

渠道特点西安郑国渠全长近1000公里,总经流量高达1200立方米每秒,平均流量为800立方米每秒。

古人广泛采用了“重力器”的概念,大量使用了上坡、下坡、转弯等技术手段。

渠道沿途建有堤坝、卫渠、水闸、拦沙架等控制水流的设施,使水流顺畅,并确保水质清洁。

在整个沿线中,由于地形地貌复杂,需要人工开挖多个隧洞,如武功山、马寨山、诗礼山等等。

可谓是一项伟大而具有挑战性的工程建设。

重要意义西安郑国渠虽然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技术内涵,但同时也具备了极高的实际意义。

首先,它长期以来为陕西省的农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渠道经过的地区包括了渭南、宝鸡、汉中等地,这些地方的农业发展离不开西安郑国渠的灌溉,极大地推进了当地的农村经济的发展。

其次,由于西安郑国渠的历史悠久,它也被视为了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渠道周边的历史建筑、文物、传说也为整条渠道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最后,西安郑国渠也可以被视为是中国传统水利文化的一个传承体系。

在它的完善发展过程中,集中了古代水利技术、灌溉文化、欧亚水文化、汉唐文化等的精华,是中国水利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历史见证,具有极高的文化和科学价值。

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之五(疲秦阴谋反成万世之功——郑国渠)

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之五(疲秦阴谋反成万世之功——郑国渠)

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之五(疲秦阴谋反成万世之功——郑国渠)郑国渠是古代劳动人民修建的一项伟大工程,属于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战国末年由秦国穿凿。

公元前246年(秦王赢政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约十年后完工。

位于今天的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

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300 余里(灌溉面积号称4万顷)。

工程本是韩桓王为耗竭秦国实力,派出间谍郑国穿凿而建的“疲秦之计”,但令韩国始料不及的是,郑国渠建成后使关中干旱平原成为沃野良田,粮食产量大增,直接支持了秦国统一六国的战争,为秦建“万世之功”。

为纪念郑国的功绩,时人遂将该渠命名为郑国渠。

背景公元前246年,韩桓王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采取了一个非常拙劣的所谓“疲秦”的策略。

他以著名的水利工程人员郑国为间谍,派其入秦,游说秦国在泾水和洛水(北洛水,渭水支流)间,穿凿一条大型灌溉渠道。

表面上说是可以发展秦国农业,真实目的是要耗竭秦国实力。

这一年是秦王政元年。

本来就想发展水利的秦国,很快地采纳这一诱人的建议。

并立即征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任命郑国主持,兴建这一工程。

在施工过程中,韩国“疲秦”的阴谋败露,秦王大怒,要杀郑国。

郑国说:“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

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

秦王政是位很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认为郑国说得很有道理,同时,秦国的水工技术还比较落后,在技术上也需要郑国,所以一如既往,仍然加以重用。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全渠完工,人称郑国渠。

渠建成后,经济、政治效益显著,《史记》、《汉书》都说:“渠就,用注填阏(淤)之水,溉舄[xì戏]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名曰郑国渠。

”一钟为六石四斗,比当时黄河中游一般亩产一石半,要高许多倍。

郑国渠工程沿途拦腰截断沿山河流,将冶水、清水、浊水、石川水等收入渠中,以加大水量。

在关中平原北部,泾、洛、渭之间构成密如蛛网的灌溉系统,使高旱缺雨的关中平原得到灌溉。

郑国渠

郑国渠
郑国渠
郑国渠是最早在关中建设大兴建,约十年后完工。
位于今天的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 300 余里(灌溉面积号称4万顷)。富平郑国渠遗址:流经富平的郑国渠,全长约150公里,可灌溉18万余公顷。其引水口至干渠段,修有宽15~20米,高3~5米,长达6公里的引水渠堤。现存郑国渠口、郑国渠古道和郑国渠拦河坝,附近有秦以后历代重修、增修的渠首、干道遗址,并有大量的碑石遗存。郑国渠修成后,灌溉面积达280万亩,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条灌溉渠道,使秦国从经济上完成了统一中国的战争准备。郑国渠遗址,目前发现有三个南北排列的暗洞,即郑国渠引泾进水口。每个暗洞宽3米,深2米,南边洞口外还有白灰砌石的明显痕迹。地面上开始出现由西北向东南斜行一字排列的七个大土坑,土坑之间原有地下干渠相通,故称“井渠”。
郑国渠的建设也体现了比较高的河流水文学知识,郑国渠渠首工程布置在泾水凹岸稍偏下游的位置,这是十分科学的。在河流的弯道处,除通常的纵向水流外,还存在着横向环流,上层水流由凸岸流向凹岸,河流中最大流速接近凹岸稍偏下游的位置,正对渠口,所以渠道进水量就大得多。同时水里的大量的细泥也进入渠里,进行淤灌。横向环流的下层水流却和上层相反,由凹岸流向凸岸,同时把比较重因而在河流底层移动的粗砂冲向凸岸,这样就避免了粗砂入渠堵塞渠道的问题。
郑国渠修成后,大大改变了关中的农业生产面貌, 用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就是用含泥沙量较大的泾水进行灌溉,增加土质肥力,改造了盐碱地4万余顷(相当于现在280万亩)。一向落后的关中农业,迅速发达起来,雨量稀少,土地贫瘠的关中,变得 富庶甲天下 (《史记·河渠书》)。
郑国渠的修成,为充实秦的经济力量,统一全国制造了雄厚的物质条件。
郑国渠工程之浩大、设计之合理、技术之先进、实效之显著,在我国古代水利史上是少有的,也是世界水利史上所少有的郑国渠工程,西起仲山西麓谷口(今陕西泾阳西北王桥乡船头村西北),郑国在谷作石堰坝,抬高水位,拦截泾水入渠。利用西北微高,东南略低的地形,渠的主干线沿北山南麓自西向东伸展,流经今泾阳、三原、富平、蒲城等县,最后在蒲城县晋城村南注入洛河。干渠总长近300华里。沿途拦腰截断沿山河流,将冶水、清水、浊水、石川水等收入渠中,以加大水量。在关中平原北部,泾、洛、渭之间构成密如蛛网的灌溉系统,使高旱缺雨的关中平原得到灌溉。

郑国渠的故事

郑国渠的故事

郑国渠的故事
郑国渠是中国古代的一条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历时14年建成。

它连接黄河和长江,全长约1800公里。

郑国渠的建造者是郑国公子胡公,他是鲁国的贵族,为了解决鲁国内部的矛盾,他决定修建一条运河,使鲁国的南北联通,从而促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郑国渠的建造并不容易,因为当时还没有机器和现代技术,所有的工作都要靠人力来完成。

工人们要挖掘地下水渠,修建堤坝,建造船闸等等。

为了加快工程的进度,郑国公子胡公还动员了全国各地的民众参加修建,甚至向大家征求了意见,最终建成了这条经典的水利工程。

郑国渠的建成,使得鲁国的南北交通变得非常方便,也使得经济和文化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这条运河不仅解决了鲁国内部的矛盾,还使得周围的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成为了中国古代著名的交通枢纽。

今天,郑国渠虽然已经不再是中国的主要运输通道,但是它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依然被人们所珍视。

每年都有众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感受这条古老运河所留下的历史印迹。

- 1 -。

郑国渠

郑国渠

泾惠渠
• 1929年陕西关中发生大旱,三年六料不收。我国近代著名 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临危受命,毅然决然地挑起在郑国渠 遗址上修泾惠渠的千秋重任。此渠于1930年12月破土动工, 历时近两年,终于修成了如今的泾惠渠。1932年6月放水 灌田,引水量16立方米/秒,可灌溉60万亩土地。至此开 始继续造福百姓。
地理背景
• 关中平原西起宝鸡,东到潼关,北抵北山,南达秦岭,面 积约34000多平方公里。由于黄河最大支流渭水自西向东 流经全境,所以又称渭河平原。 • 它由黄土沉积而成,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无霜期较长, 180—200天,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但降雨量较少, 多年平均在500—700毫米间,又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 月,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特别是春播的需要。 • 关中东部地势低洼,地下水埋藏较浅,大量可溶性盐分随土 壤毛细管作用积聚于地表,造成土壤的盐碱化,形成大片 ‚泽卤之地‛。
• 韩国为了苟延残喘,便设‚疲秦‛之计,选派技术高超的水工 郑国来到秦国,要求帮助秦国开凿一条益国利民的水渠,其目 的是‚令凿泾水‛,“毋令东伐‛,即利用这个水利工程,消耗 秦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阻止秦国东伐。但结果却事与愿 违,郑国渠的修凿,不仅没有达到‚疲秦‛的目的,反而进一步 增加了秦国的综合国力。不久,韩国首先被秦国灭亡。
关中山河形势图
军事背景
• 战国末期,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迅速强大起来,其经济、军事 实力远远超过了其他邻国,它凭借关中这块地盘,很快将汉中 和巴蜀地区吞并。其后又连续对‚三晋‛等国用兵,夺取了上 郡、太原、上党,势力扩展到黄河以东。不久,秦国又东进中 原,取得了周王室旧地,占领了荥阳。此时,东方诸国危如累卵, 成为秦国‚心腹之病‛ 的韩国,更是首当其冲,面临灭顶之灾。

公考常识“中国古代科技” 考点

公考常识“中国古代科技” 考点

【常识】“中国古代科技”考点1.先秦时期(1)都江堰:始建于战国秦昭王末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2)郑国渠:公元前246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为陕西省第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3)芍陂:是由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是古代淮河流域水利工程,又称安丰塘,被誉为“天下第一塘、世界塘中之冠”。

(4)十进制:是中国人民的一项杰出创造,在世界数学史上有重要意义。

至迟在商代时,中国已采用了十进位值制。

(5)《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发现木卫三,比意大利欧洲的同一发现早近2000年,甘德、石申所测定的恒星记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

(6)春秋时期,留下了世界上公认的首次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

《春秋》记载,公元前 613年,“有星孛入于北斗”,即指哈雷彗星。

(7)中国古代采用立表测影的方法测太阳年长度。

《汉书·天文志》已有记录。

(8)《墨经》中有大量的物理学知识,记录了杠杆原理、小孔成像等,被称为“光学八条”。

(9)扁鹊发明了望闻问切四诊法,从脉象中诊断病情,被誉为“脉学之宗”。

(10)战国时期,出现了手工业专著《考工记》,记述了齐国官营手工业各个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是最早关于手工业技术的文献。

2秦汉时期(1)汉武帝时,天文学家制订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开始以正月为岁首。

(2)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被世界公认为是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

(3)东汉时,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4)张衡发明制作的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架测验地震的仪器,可以遥测千里以外地震发生的方向,比欧洲早1700多年。

(5)《九章算术》由张苍、耿寿昌所撰写,不仅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还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阐述了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世界遗产郑国渠,一个奸细成就的千秋水利伟业

世界遗产郑国渠,一个奸细成就的千秋水利伟业

世界遗产郑国渠,一个奸细成就的千秋水利伟业•言泊远•七律·郑国渠——题博友霜凌《世界遗产郑国渠,一个奸细成就的千秋水利伟业》(中华新韵)•伟略雄才听画谋,郑国渠水润春秋。

•十年家累秦民苦,万顷田丰岁月稠。

•峡谷波滢飞浪逝,栈桥路陡劝人游。

•渭川八百膏腴野,始奠炎黄社稷州。

图文 / 霜凌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中国五千年历史中,至少有四千九百多年都是农业为经济主体的国家,所以自古中国历代皇帝在兴修水利工程改善耕种条件这块都是很下功夫的。

功在当下利在千秋嘛,古有大禹治水,后有李冰父子修都江堰,至于灌溉用引水渠那就多不胜数。

其中有一个特别的水渠叫做郑国渠,即现在的泾惠渠。

此渠西引泾水,东通洛水,长约150千米。

可灌田约19万公顷。

其特别之处在于此渠的修建是国家之间角斗中由一名奸细设计并主持修建完成的。

郑国渠始修建于秦始皇元年。

也就是秦嬴政登基之初(公元前246年)。

彼时秦国经六代帝王的努力已经强大到足以藐视六国,统一大势以定,六国只有苟延残喘的份。

秦国碾压式的强大,六国却也不能乖乖坐以待毙。

而首当其冲的就是距离秦国最近的韩国,韩国谋士就出了“疲秦之计”。

即唆使秦国兴修大型水利工程,增大国库开支,使之短期内无财力全力灭韩。

古时科技不发达,农业国财富积累是相当缓慢的,打仗拼的是国力,花的是真金白银,举个栗子,中国古时最强大的汉朝,初期,高祖刘邦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不得已拿粮食珠宝加上皇室公主,换回性命,如此奇耻大辱,却无钱打杀匈奴报仇,只得年年向人进贡,送美女送公主,送钱粮求得边境暂安以修养生息,积累财富,经“文景之治”等三代有做为的皇帝励精图治,到汉武帝刘彻时才积累了足够的财富,让这位汉天子可以挥鞭直指,豪气干云地说出: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

所以韩国“疲秦”这策略在当时肯定是正确的,毕竟事缓则圆,先解燃眉之急,拖一拖兴许就会有变数呢。

于是派了水利专家郑国游说秦王。

秦国关中地区恰是大旱,田地收获甚微,加上连年征战,关中地区饿殍遍野。

郑国渠景点介绍和文化历史背景

郑国渠景点介绍和文化历史背景

郑国渠景点介绍和文化历史背景郑国渠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水利工程,也被誉为“天下第一渠”。

它是由一位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师、“天下第一把水师”郑国公孟尝君郑国所主持修建的。

郑国渠全长约600多公里,流经今河南省的郑州、洛阳等地。

郑国渠是古代中国灌溉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修建对于当地农业发展和人民生活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通过渠水的引导,郑国渠不仅为周围地区提供了充足的水源,还解决了其他地区的灌溉和供水问题,为农民们带来了赖以生存的粮食和水源。

因此,郑国渠几乎被看作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象征之一。

郑国渠的修建历时十年,凝聚了无数劳动者的辛勤付出和智慧。

工程在当时被认为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不仅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还需要运用高超的技术才能完成。

为了能够经受住洪水和外敌的考验,修建者在工程设计中采取了一系列先进的措施,其中包括修建坚固的堤防、开凿巨大的沟渠等。

这些举措使得郑国渠具备了很高的抗洪和输水能力,保证了工程长期稳定运行。

郑国渠的存在是中原文明的象征,也是繁荣的代表。

在渠旁,还建有许多寺庙、祠堂等文化遗址和古迹。

这些古建筑不仅体现了古代人民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承,还记录着郑国渠修建过程中的一段历史。

游客们可以在这些古迹中感受到古人智慧的闪光点,了解到古代水利工程的伟大和文化的博大精深。

如今,郑国渠已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了一个被广大游客所重视的旅游景点。

人们可以沿着渠岸散步,欣赏到旖旎的江南风光,感受到郑国渠的独特魅力。

同时,也可以参观附近的博物馆和展览馆,了解到更多关于郑国渠的历史和文化知识。

郑国渠的成功建设,不仅为古代人民提供了丰富的粮食和水源,也成为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作之一。

它所代表的精神,即勤劳、智慧和创新,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和社会发展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我们应该向郑国渠的修建者学习,坚持努力工作,勇于创新,为社会进步和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陕西郑国渠简介

陕西郑国渠简介

陕西郑国渠简介
郑国渠,位于今陕西省泾阳县西北50公里处的泾河中游,
是由战国时期秦国的丞相吕不韦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灌溉工程。

郑国渠始建于战国时期秦昭王时期,在秦统一后,秦始皇把它作为全国灌溉系统中的骨干工程而继续使用了15年之久。

它是战国时期秦国兴修最早、持续时间最长
的大型水利工程,在中国水利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该渠从陕西泾阳县泾河河谷中穿山越岭,向东南流至陕西长安县高山镇与惠王渠相汇后,始称郑国渠。

在泾阳县城以东20公里处,泾
河北岸有一条南北流向的郑国渠故道。

郑国渠全长190多公里,在陕西关中平原上灌溉农田130多万亩。

到了唐代,随着关中
平原农业经济的发展,关中人对水渠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扩建。

唐玄宗开元年间(713年—741年),渠道基本成型。

宋太宗太
平兴国五年(980年)又在旧渠基础上修建了规模更大的“太平渠”。

此后,渠道又经过多次整修扩建。

—— 1 —1 —。

郑国渠——千年传奇 巧夺天工

郑国渠——千年传奇 巧夺天工

郑国渠——千年传奇巧夺天工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防汛抗旱》
【年(卷),期】2022(32)9
【摘要】郑国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跨流域引水的水利工程,修建于公元前246年,与都江堰、灵渠齐名,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据《史记·河渠书》记载,战国时期,秦国国力日益强大,东向逐鹿中原。

作为其近邻的韩国深恐自己首当其冲,为了求得生存,派出水利工程师郑国去秦国执行间谍任务,说服秦王凿渠引水,试图以此消耗秦国国力,拖垮秦国,阻止秦人东进的步伐。

但郑国渠建成后,将关中平原变为粮产丰富的“天府之国”,秦国以此“卒并诸侯,一统天下”。

因“疲秦之计”而开凿的“战渠”却成了强“秦国之策”的“灌渠”。

【总页数】1页(PI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3
【相关文献】
1.郑国—"疲秦"终成郑国渠
2.略论秦郑国渠汉白渠龙首渠的工程科学技术
3.郑国和郑国渠
4.郑国渠:疲秦之计造就万世之功——《郑国渠》述评
5.千古郑国渠惠民两千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别有洞天郑国渠

别有洞天郑国渠

本文历史资料由陕西省泾惠渠灌溉管理局提供144金秋时节,记者驱车行驶在关中平原上,眼前不断浮现挂满枝头的柿子、苹果,到处是瓜果成熟的景象;远处一片片金黄的稻穗组成庞大方队,昂首期盼,仿佛在列队等待着人们的检阅;近处的菜园子里,一片片绿油油的莲花白'西蓝花静静绽放,等待着主人的眷顾;公路旁,还时不时地能看到农户晒出的玉米正在享受着“阳光浴”•“…在沐浴着丰收喜悦的同时,记者加快了探寻郑国渠的脚步。

“疲秦计”戏剧性地成为“强秦计”行走在郑国渠遗址到逶惠渠渠首五公里长的便道上,汉白渠、唐郑白渠、宋丰利渠、元王御史渠、明广惠渠、清龙洞渠等历代渠首遗址一一呈现眼前,宛如一座天然的水利博物馆,用一曲曲流淌的渠水向人们诉说着历代治水人引泾:灌溉、治水兴利的故事,可以说郑国渠遗址是中国水利史的一个缩影,令后人为之敬仰。

而说起郑国渠的修建则源于一段脍炙人口的“疲秦计”。

《史记•河渠书》曰:“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毋令东伐,乃使水工郑国间说秦,令凿逶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渠就,用注填旳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

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候,因命曰郑国渠”。

说的就是早在两千多年前,诸侯各国为了各自的利益在不停的混战。

秦国也不例外,为了完成统一中国的霸业,正把锋利的刀刃指向临近的韩国。

根据史书记载,韩国从公元前403年立国到公元前246年的郑国渠修建,受到秦国较大的进攻就有秦郑国渠遗迹19次。

就在韩国将要被灭亡的关口,韩惠王派出了一名手无寸铁的水利工程师去对抗秦国,这个人所拥有的“武器”就是一张嘴,他要通过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国兴修水利,从而将其拖垮,这个人就叫郑国。

当时在韩国看来,要想方设法在秦国实施一个大型的水利工程,使秦国所有劳力投入到水利工程中去,让秦国无兵可征,从而为韩国赢得救亡图存的机会。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疲秦之计”。

对于当时的诸侯国来说,粮食是决定胜败的关键〉一场大战下来,要消耗上百万乃至更多的粮食。

郑国渠观后感最经典的一句

郑国渠观后感最经典的一句

郑国渠观后感最经典的一句1. 郑国渠啊,那可真是个奇迹!站在它面前,我就像一只小蚂蚁站在巨人脚下,除了惊叹还是惊叹。

我心里想,这古人到底是咋修成这宏大工程的呢?就好比现在让我徒手建一座摩天大楼,简直不敢想象。

2. 郑国渠,看一眼就震撼到我骨子里了。

我感觉自己像是穿越回了古代,看着那些劳工们一锹一镐地挖出这伟大工程。

我忍不住问旁边的朋友:“你说这得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啊?这就像用沙子堆成一座大山,得付出多少血汗啊!”3. 哇塞,郑国渠!它就像大地皮肤上一道古老而又深刻的疤痕,这疤痕里藏着的却是古人无穷的智慧。

我跟同行的人说:“这哪是渠啊,这简直是古人用智慧和汗水书写的一部宏伟史诗。

”这渠里流淌的仿佛不是水,而是古人的毅力和决心。

4. 郑国渠在我眼前的时候,我整个人都懵了。

这就像突然发现一个超级宝藏,可这个宝藏是古人留给我们最珍贵的文化遗产。

我对导游说:“这郑国渠简直就是古代工程界的超级明星啊,比现在那些大工程还厉害呢,你说是不是?”5. 走进郑国渠,我仿佛走进了一个历史的漩涡。

我想这渠肯定在默默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那些故事里有汗水、有泪水、还有胜利的欢呼。

我对着那渠大喊:“你可真是个了不起的家伙,像一位沉默的历史巨人,见证了太多太多。

”6. 郑国渠,我看到它的瞬间,就像打开了一本厚重的历史书。

那一页页写满了古人的智慧和勇气。

我和同游者讨论:“这渠要是会说话,得给我们讲多少精彩的故事啊,它就像一个装满故事的魔法盒子。

”7. 哎呀,郑国渠!它就像一条盘踞在大地上的巨龙,充满了力量感。

我心里嘀咕着:“这古人得有多大的本事,才能驯服这样一条‘巨龙’啊?”我看着那长长的渠身,觉得它像是连接古今的一条神秘纽带。

8. 郑国渠真的太震撼我了。

我感觉自己像个无知的小孩,站在它面前就像站在一座智慧的大山前。

我对身边的陌生人说:“你瞧瞧这郑国渠,这是古人用智慧搭建的通天大道啊,咱们现代人都得佩服得五体投地。

”9. 郑国渠啊,站在那儿我就觉得自己像是闯入了一个古代的奇迹世界。

郑国渠技术成就研究评述

郑国渠技术成就研究评述

郑国渠技术成就研究评述李昕升【摘要】“灌溉之最”郑国渠,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北部,是我国古代修建的最长的灌溉渠道.水源引取自渭河的支流泾水,创建时渠首工程属无坝引水类型.作为我国水利史和科技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其诸多设计思想,为后世水利工程的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期刊名称】《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年(卷),期】2014(030)002【总页数】4页(P10-13)【关键词】郑国渠;灌溉;工程;水利【作者】李昕升【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9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928.4郑国渠长期以来一直是水利史和科技史的重要话题之一。

近40年共有54篇以“郑国渠”为题名、260篇以“郑国渠”为关键词的论文。

这些论文在研究方法上理论与实证、定量与定性结合,并综合运用地理学、文献学、考古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在内容上涉及郑国渠的历史、意义、引水方式、渠首选择、供水输水、渠系布置、淤地压碱等方面。

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对郑国渠的技术成就进行归纳与分析,力求掌握其研究动向,并进行评述。

学术界对郑国渠的工程技术统一持肯定态度,赞叹其诸多设计思想的同时对当今水利建设也提出了很多启示性建议。

一些研究对郑国渠的历史故事、艺术价值也作了阐述,笔者不再赘述,这里着重分析郑国渠的工程技术价值。

一、工程背景和历史意义大型渠系灌溉工程——郑国渠首位于今天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即今王桥镇的船头村西。

根据《史记》记载,郑国渠流经今天陕西省的泾阳、三原、高陵、临潼、闫良等县,绵延124公里,灌田115万亩。

郑国渠加上之后修凿的白渠、六辅渠等水利工程,构成了一个既引泾入洛又引泾入渭的规模宏大的灌溉水系。

郑国渠始建于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建造。

当时韩国在各国的纷争中处于不利境地,随时都有被秦国灭亡的可能。

为了自救,韩国使出了“疲秦”这一计谋,派郑国到秦国当间谍,“欲罢之,毋令东伐”[1](P1433),希望以此拖垮秦国,保存自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丰碑———郑国渠梁安和 郑国渠是战国末期秦国开凿的一条灌溉渠道,其建造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耗费人力、物力之多,工程设计技术之先进,经济社会效益之高,在我国古代农业史和水利史上都堪称丰碑。

一、郑国渠开凿缘起战国末期,曾被视为西戎夷狄之邦的秦国,经过商鞅变法,迅速强大起来,其经济、军事实力远远超过了其他邻国,它凭借关中这块地盘,很快将汉中和巴蜀地区吞并。

其后,又连续对“三晋”等国用兵,夺取了上郡、太原、上党,势力扩展到黄河以东。

不久,秦国又东进中原,取得了周王室旧地,占领了荥阳。

此时,东方诸国危如累卵,成为秦国“心腹之病”①的韩国,更是首当其冲,面临灭顶之灾。

韩国为了苟延残喘,便设“疲秦”之计,选派技术高超的水工郑国来到秦国,要求帮助秦国开凿一条益国利民的水渠,其目的是,“令凿泾水”,“毋令东伐”②,即利用这个水利工程,消耗秦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阻止秦国东伐。

但结果却事与愿违,郑国渠的修凿,不仅没有达到“疲秦”的目的,反而进一步增加了秦国的综合国力。

不久,韩国首先被秦国灭亡。

郑国奉命来到秦国,看到秦国变法后的各种气象,便一改初衷,决心为秦国修一条真正益国利民的水利灌溉工程。

他“引泾入洛”的建议,得到秦国的重视并被采纳,让郑国主持修建这一水利工程。

就在工程顺利进展,即将“水到渠成”的关键时刻,郑国间谍身份暴露,被传到咸阳。

秦始皇召见郑国,郑国坦然承认,对始皇说:“当初韩王派我到贵国,的确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但是,我到贵国后,看到各种事业兴旺发达,作为一个正直的人,我愿意为秦国的农业水利事业贡献一切。

杀掉我没有什么,可惜的是,这项水利工程就半途而废了!但是,水渠修成后,贵国得到的是长久的利益,而韩国只能再苟延残喘几年而已!”③秦始皇听了郑国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仍然让郑国主持完成了这一水利工程。

正是秦始皇利用了水利专家郑国,才有了郑国渠这一赐惠关中几千年的浩大的水利工程。

二、郑国渠的工程设计秦国地处黄河中游,无河患之忧。

泾渭二水流经关中平原,这里地势平坦,虽无决溢之事,却有水利可图。

关中地区,沃野千里,但雨水较少,影响了农作物的收成。

关中东部又是渭、洛入河之处,三水交汇,地下水位高,一经蒸晒,地面会出现盐碱,农作物难以生长。

郑国认为,如果用疏导的方法,修凿一条渠道,引泾水灌溉,就能解除关中地区的干旱,况且泾水所含泥沙较多,又很肥沃,久灌之后,又可洗碱压盐,这对关中地区的农业发展则是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我国古代水利灌溉工程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西周时期已经开始。

当时只是利用河水,以简单的自然挹注方法进行溉田,还不能修建较大的水利工程。

劳动人民在同自然界斗争的实践中,逐步学会了修建较大的水利工程。

如战国时期,“西门豹引漳溉邺”④,使魏国的河内之地很快富强起来;李冰父子主・6・持修建的都江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⑤,使巴蜀之地成为天府之国。

然而郑国渠,从公元前246年开凿⑥,到公元前237年完工,前后延续十年,其规模远远超过前两项水利工程,尤其是从渠首的设计、拦河堰的筑造、引水渠和干支渠的增修、截断小河的“横绝”技术,配套成龙,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灌溉工程体系。

这是我国兴修大型水利工程的开端,它标志着我国古代水利科学技术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在我国乃至世界古代水利史和农业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郑国踏遍了渭水北岸的广大地区,最后把渠首选在了“仲山西邸瓠口”⑦。

自瓠口由西向东,绵延三百余里,入注洛河。

如今,在泾阳县王桥乡船头村西北,礼泉县北屯乡湾里王村东南,仍可依稀看到有一南北形状的狭长地带,面积约八百亩左右。

由于泾河水不断东移侧蚀和下切,渠道故址已荡然无存,但瓠口形的地貌特点仍历历在目。

泾河自彬县断泾入峡后,流经永寿、淳化、礼泉,从崇山峻岭中奔腾呼啸,势如破竹,于此出瓠口,进入渭北平原。

其东面有仲山,西有九山。

郑国认为,在瓠口这个有利地形上做石堰坝,既可以抬高水位,又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水量,省工又省料,是拦泾入渠的最佳位置。

郑国看到泾河里有许多天然巨石,便决定就地取材,采用立石(q ūn )的方法来筑堤壅水。

每行立石一百多个,共立一百二十行,借助天然巨石做骨架,构成了一座巨大坚实的拦河堰坝。

所谓石,就是利用灌木枝条编织成圆形大筐,中间填满石头。

在筑拦河堰坝时,使堰坝本身与河水流向成为西北与东南向,形成一定的夹角,减轻了洪水对堰坝的压力和冲击力,还可以适当增加水量,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才智,就今天来看,仍然符合流体力学的原理。

史书记载,“自仲山西邸瓠口为渠”⑧,这条渠是指引水渠口到灌溉干支渠口间的输水渠道,可称做引水渠。

在今天泾阳县王桥乡船头村西北的泾河东岸上,还保留有明显的引水渠故道遗迹。

渠自西北向东南,宽15~20米,渠堤高3~5米。

在泾河东岸的西断面上,还可以清楚地看到渠底的遗存,与岸上的渠堤紧密连接。

渠底为锅底形,底深至地面7米,渠底至泾河水面20米。

渠底还修成一定的坡度,使水由高而低加快流速。

这样的坡度构筑,提高了渠道输送泥沙的能力,防止了泥沙的淤积,有利于引水灌溉。

另外,在今天船头村西北,汉代白渠流入郑国渠故道的交汇处,郑国渠总输水渠堤的南岸,有一北高南低倾斜坡度的退水渠遗存,与引水渠宽度基本相等。

退水渠的设置,也是一种创新,它可以排泄山洪,也可以把引水渠里过多的水量退到泾河里。

保证了渠道的安全,还起到了排沙的作用。

从引水渠到退水渠的结构布局,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引水灌溉工程系统。

郑国渠的渠线设计,充分利用了北山以南,东西数百里,西北略高,东南稍低的地形特点。

它的主干线沿北山南麓自西向东展开,很自然地把主干线设计在灌溉区较高的地理位置上,最大限度地扩大了灌溉区的面积。

正如史书上记载的:“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欲以溉田。

”⑨从瓠口至洛河,渠线实测距离为126103公里,它是都江堰灌溉干渠的两倍多,是魏国邺渠长的15倍,灌溉面积达4万顷(折合现在208万亩)。

在生产工具比较简陋、科学技术还不发达的战国时期,能兴修如此巨大的水利灌溉工程,实在是我国古代水利史上的首创。

根据郦道元《水经注》有关郑国渠的记述,结合地形、地貌及秦汉时期的古城遗迹,可知,郑国渠流经礼泉、泾阳、三原、富平、渭南、浦城、临潼六县市,约二十个乡村,最后在晋城村南注入洛河。

渠线大致是在沿海拔450到370米高度的渭北平原二级阶地的最高线上,这是最合理的流经路线,正如史书所载的,“修沟渎,屋引水”λυ。

在当时条件下,引泾入洛数百里,灌溉面积四万余顷,取得了最大的经济效益。

这种设计思想至今还・7・ 历史教学 2000年第10期发挥着应有的作用。

郑国渠在向东穿越冶峪水、清峪水、浊峪水这些小河时 λϖ,采取了“横绝”工程技术。

所谓“横绝”,就是把小河的流水拦腰截断,让小河水注入郑国渠里。

这种横绝工程技术,也同样运用了渠首拦河堰坝的设计方法。

具体做法是,把南边的渠堤用堆石的方法加高加厚,小河水很自然地从北边注入郑国渠,而且在渠岸北边修一条灌溉支渠,在南堤一旁的横绝处稍东,修一条退水渠。

横绝工程技术设计得非常巧妙,它可以把小河下游的河床腾出来变为耕地,扩大了耕地面积(这三条河横绝后,可变成耕地约十万亩),又增加了郑国渠的水源。

这种设计思想,为以后关中地区大规模兴修水利工程开创了先例,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水利工程实践中的又一个创造。

郑国渠的修凿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了,从它的规划设计到施工,都表现出了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为以后大规模兴修水利工程树立了典范。

三、郑国渠的作用和影响水利灌溉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有了水利设施,农业丰收就有了基本保证。

我国历史上农业生产的每一次较大发展,都是由生产关系的变革所引起,而水利事业对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夏禹治水,促进了我国古代原始农业生产的飞速发展,文明社会迅速形成;商周时期挹水溉田,以及沟洫灌溉系统的初步修建,使奴隶制社会经济政治达到繁荣鼎盛。

西门豹修凿邺渠,河内地区很快富成;都江堰修成后,成都平原成了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郑国渠修成后,“用注填阏之水,灌泽卤之地四万余顷” λω,大大改变了秦国农业生产的面貌,“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 λξ。

这就进一步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对促进秦的统一事业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泾阳县志》记载:“未凿渠之前,斥皆卤硗,确不可以稼。

”郑国渠修成后,由于泾水灌溉,其中挟带的泥沙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既增强了土地肥力,又对卤性土地起到了压盐冲碱作用。

这样,原来贫脊的盐卤之地,变成了沃野。

文献记载,凡是受泾水灌溉的土地,“收皆亩一钟” λψ。

折合成今制,每亩约收谷子116公斤左右。

在两千多年前的生产条件下,如此高的产量,实在是功不可没。

老百姓看到这种丰收的景象,无不欢欣鼓舞,他们高兴地唱颂到:“举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

” λζ到了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左内史倪宽又在郑国渠上游南岸主持开凿了六辅渠。

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中大夫白公又主持修凿了白渠。

这样,郑国渠、六辅渠、白渠相互交织,构成了关中地区一个规模宏大体系完备的灌溉网,关中地区从此成为沃野,号称八百里秦川。

有诗赞曰:“郑白之沃,衣食之源……五谷垂颖,桑麻敷芳。

” λ{“郑白成功后,各渠美利多,池阳资灌溉、谷口泻滂沱。

”这也为以后西汉、隋、唐王朝定都长安,把关中地区变成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起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我国是一个农业文明古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离不开水利事业。

为民兴水利,除水害,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仍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所以说,郑国渠的开凿,至今仍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①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②③⑤⑦⑧⑨λωλξλψ 《史记・河渠书》。

 ④ 《汉书・沟洫志》。

 ⑥ 《史记・六国年表》。

λυ 《管子・四时篇》。

λϖ 《水经注・泾水条》。

λζ 《后汉书・班彪列传》。

λ{ 班固:《西都赋》。

(作者单位:咸阳师专历史系)责任编辑:倪金荣・8・ 历史教学 2000年第10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