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游武夷山记》原文及翻译
《游武夷山记》原文阅读及译文
《游武夷山记》原文阅读及译文
1.作品原文
余闻武夷之名久矣,然亦耳食之,及至武夷,乃知其名之不虚传。
山不甚高,而幽奇特绝。
余乃从碧石岩以下,历天心、三姑、大王、eten、玉女诸峰,上而仙掌石,下而龙窠岩。
诸折如天游、铁城、升日、架壑、响声、玉泉,外一壁如飞龙降天,人视之眩眩欲坠;又一折为大王峰,亭亭挺秀;再一折为玉女峰,修眉绝顶。
下视溪流奔壑,听泉声咽石,如游天宫。
2.译文
我听说武夷山的名字已经很久了,但也是从别人口中听来的,到了武夷山之后,才知道它的名字不是虚传的。
山并不高,但风景特别美妙。
我从碧石岩往下走,经过天心、三姑、大王、eten、玉女几座山峰,上行看到了仙掌石,下行看到了龙窠岩。
像这样曲折的山路有很多,如同天游、铁城、升日、架壑、响声、玉泉等景点。
向外看去,只见一壁如飞龙降天,人们看到这样的景色都会感到眩晕欲坠;再一折是大王峰,亭亭挺拔秀丽;再一折是玉女峰,山顶陡峭清晰。
向下看去,只见溪流湍急奔腾,听到水流潺潺仿佛在石头上哽咽的声音,如同在游天宫一般。
袁枚《游武夷山记》原文、注释及翻译
袁枚《游武夷山记》原文、注释及翻译原文:凡人陆行则劳,水行则逸。
然游山者,往往多陆而少水。
惟武夷两山夹溪,一小舟横曳而上,溪河湍激,助作声响。
客或坐或卧,或偃仰,惟意所适,而奇景尽获,洵游山者之最也。
余宿武夷宫(1),下曼亭峰(2),登舟,语引路者曰:“此山有九曲名(3),倘过一曲,汝必告。
”于是一曲而至玉女峰(4),三峰比肩,睾如也(5)。
二曲而至铁城障(6),长屏遮迣,翰音难登(7)。
三曲而至虹桥岩(8),穴中庋柱栱百千,横斜参差,不腐朽亦不倾落。
四、五曲而至文公书院(9)。
六曲而至晒布崖(10),崖状斩绝,如用倚天剑截石为城,壁立戌削(11),势逸不可止。
窃笑人逞势,天必夭阏之,惟山则纵其横行直刺,凌逼莽苍(12),而天不怒,何耶?七曲而至天游(13),山愈高,径愈仄,竹树愈密。
一楼凭空起,众山在下,如张周官《王会图》(14),八荒蹲伏(15);又如禹铸九鼎(16),罔象、夔魈(17),轩豁呈形(18)。
是夕月大明,三更风起,万怪?踔,如欲上楼。
揭炼师能诗(19)与谈,烛跋(20),旋即就眠。
一夜魂营营然(21),犹与烟云往来。
次早至小桃源、伏虎岩(22),是武夷之八曲也。
闻九曲无甚奇胜,遂即自崖而返(23)。
嘻!余学古文者也,以文论山:武夷无直笔,故曲;无平笔,故峭;无复笔,故新;无散笔,故遒紧(24)。
不必引灵仙荒渺之事。
为山称说,而即其超隽之概,自在两戒外别竖一帜(25)。
余自念老且衰,势不能他有所住,得到此山,请叹观止(26)。
而目论者犹道余康强(27),劝作崆峒、峨眉想(28)。
则不知王公贵人,不过累拳石,浚盈亩池,尚不得朝夕游玩;而余以一匹夫,发种种矣(29),游遍东南山川,尚何不足于怀哉?援笔记之,自幸其游,亦以自止其游也。
注释:(1)武夷宫:即冲祐万年宫,在大王峰南麓。
始建于唐天宝年间,名天宝殿。
后改会仙观,清名冲祐万年宫。
(2)曼亭峰:即幔亭峰,一名铁佛嶂。
其形如幄,顶平旷。
武夷文言文翻译
原文:武夷山,古称武夷,在闽西北,山水奇秀,林壑幽深。
夫山者,天地之精英,山水之灵秀,汇聚于此,故得美名。
余游历名山大川,未尝不为之赞叹,然武夷之美,尤为余所倾倒。
山之巅,有巨石矗立,如龙腾虎跃,名为“龙虎山”。
其石奇形怪状,有如人面、兽足,状极诡异。
登临其上,俯瞰四野,烟霞缥缈,云雾缭绕,恍若仙境。
山之腰,有清溪潺潺,名为“九曲溪”。
溪水清澈见底,游鱼可数。
两岸峰峦叠嶂,古树参天,奇花异草,布满山野。
溪水绕山而行,曲折九曲,故曰“九曲溪”。
泛舟其中,如入画中,令人心旷神怡。
山之麓,有石径蜿蜒,名为“大王峰”。
大王峰巅,有巨石如伞,名为“大王岩”。
大王岩下,有泉眼数处,泉水潺潺,汇成小溪,流经山间,滋养万物。
大王岩旁,有古寺一座,名为“大王寺”。
寺内古木参天,佛像庄严,香火鼎盛,为游人所向往。
武夷山之胜,尚有“水帘洞”、“一线天”、“虎啸岩”等奇观。
水帘洞位于山之北,洞口有瀑布如练,悬空垂下,犹如天成。
一线天位于山之西,岩壁如刀削,仅容一人通过,故名“一线天”。
虎啸岩位于山之南,岩壁陡峭,时有虎啸之声,故得此名。
余游武夷山,所见所闻,无不令人叹为观止。
山之奇,水之秀,树之古,花之异,皆世间罕见。
余虽非文人墨客,然亦愿以此文,记录武夷之美,使后世之人,得以一窥其风采。
译文:武夷山,古称武夷,位于福建西北部,山水秀丽,林壑幽深。
山,乃天地精华,山水灵秀之地,汇聚于此,故得美名。
我游历名山大川,无不为之赞叹,然而武夷之美,更是让我倾倒。
山巅之上,有巨石矗立,如同龙腾虎跃,名为“龙虎山”。
此石形状奇特,有如人面、兽足,异常诡异。
登临其上,俯瞰四周,烟霞缭绕,云雾弥漫,恍若仙境。
山腰之间,有清溪潺潺,名为“九曲溪”。
溪水清澈见底,游鱼可数。
两岸峰峦叠嶂,古树参天,奇花异草,遍布山野。
溪水绕山而行,曲折九曲,故名“九曲溪”。
泛舟其中,如入画中,令人心旷神怡。
山麓之处,有石径蜿蜒,名为“大王峰”。
大王峰巅,有巨石如伞,名为“大王岩”。
游武夷记文言文阅读及译文
游武夷记文言文阅读及译文游武夷记[明]曹学位以七夕前一日发建溪,百里,抵万年宫,谒玉皇太姥十三仙之列,履汉祀坛,即汉武帝时所谓“乾鱼荐武夷”者也。
泛舟溪上,可以望群峰,巍然首出,为大王;次而稍广,为幔亭。
接魏志①:“魏子骞为十三仙地主,筑升真观于峰顶,有天鉴池、摹鹤岩诸胜。
以始皇二年,架虹桥而宴曾孙②,奏人间可哀之曲。
”今大王梯绝不可登,幔亭亦惟秋蝉咽衰草矣。
玉女兜鍪[móu]之下,数里,为一线天。
道经友定故城,虎为政,游人不敢深入。
两崖相阖者里许,中露天光仅一线。
有风洞,白玉蟾斩蛇于此,今祠之,而肃杀之气犹存云。
移舟过大藏峰踵御茶园万磴而上其山如鸟巢盖魏王易裸服以登天柱者为更衣台。
渡隔岸,谒朱子所读书,拜其遗像,徘徊久之。
以一径入云窝,陈丹枢修炼之所,存其石灶。
出大隐屏以西,登接笱木梯铁缆之路,视上则恐错趾,视下则恐眩目;千盘而度龙脊,乃有仙弈亭可憩。
修竹鸣蝉之外,黄冠启闭于丹房而已。
天游虽称崔嵬过之,然迢递可肩舆入。
登一览台,于是三十六峰之胜,可屈指数矣。
复命舟里许,过隘岭,为陷石堂。
小桥流水之中,度石门而桑麻布野,鸡犬声闻,依稀武陵之境③乎?于是望鼓子峰相近,穿修篁五里,木石栈道,相为钩连。
叩岩石,逢然作鼓声。
岩下为吴公洞,洞旁为道院。
是游凡以次达九曲矣,乃归万年宫。
从山麓走二十里,游水帘,乱崖飞瀑而下,衣裾入翠微④尽湿。
以别涧出崇安溪之西楚道上。
曹学佳曰:“余考《武夷祀典志》,详哉其言之,则知人主之媚于神仙所从来矣。
始皇遣方士徐市⑤求仙海上,而武夷不少概见⑥,何以故?又按魏子骞遇张湛十三仙,及宴曾孙,俱始皇二年事,何其盛也?而后无闻焉。
夫山灵之不以此易彼明矣。
语云:‘遗荣可以修真’,是之谓夫!”(选自《古代散文鉴赏辞典》)[注]①魏志:《三国志》中《魏志》。
②曾孙:对乡人的称呼。
③武陵之境:代指桃源洞。
④翠微:指未及山顶,近旁陂陀之处。
⑤徐市:齐人,一名徐福。
⑥不少概见:不见梗概。
武夷山 古诗词
武夷山古诗词1. 《武夷山中》-出处:宋·谢枋得-注释: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翻译:十年的岁月连回家的梦想都不曾有过,此时此刻我独立青峰之上面对着野水无涯。
山雨初停的时候,天地间一片寂寥的景象,我要经历多少岁月才能修炼成梅花那样的品格呢?-赏析:这首诗托物言志,借梅花的品格表达了诗人的坚贞气节。
-作者介绍:谢枋得,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2. 《游武夷山》-出处:宋·陆游-注释:少读封禅书,始知武夷君。
晚乃游斯山,秀杰非昔闻。
-翻译:年少时读《封禅书》,才知道有武夷君。
晚年才游览这座山,其秀丽杰出的景色非以前所听闻。
-赏析:诗人表达了对武夷山景色的惊叹和赞美。
-作者介绍:陆游,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3. 《升真洞》-出处:宋·刘克庄-注释:古洞依然锁白云,深林无处觅樵人。
洞中仙子无人识,岁岁花开知为谁。
-翻译:古老的山洞依旧被白云封锁,幽深的树林里找不到打柴的人。
洞中仙子无人知晓,年年花开不知为了谁。
-赏析:描绘了武夷山升真洞的幽静神秘。
-作者介绍:刘克庄,南宋豪放派诗人。
4. 《武夷山》-出处:宋·喻良能-注释:冲佑观前水绀色,升真洞北山围青。
紫鳞游镜曲,黄鸟度枝零。
-翻译:冲佑观前的水呈现绀青色,升真洞北面的山环绕着青葱之色。
紫色的鱼儿在弯曲的镜湖中游走,黄色的鸟儿在枝头飞过。
-赏析:展现了武夷山的山水之美和生机盎然。
-作者介绍:喻良能,南宋诗人。
5. 《幔亭峰》-出处:宋·黄遹-注释:昔年曾此寄一迹,屈指于今二十年。
今日重登云锦路,相看不识有何缘。
-翻译:过去曾在这里留下踪迹,屈指一算到如今已经二十年。
今日重新登上这云锦般的山路,相互看着却不认识是何缘分。
-赏析:抒发了诗人故地重游的感慨。
-作者介绍:黄遹,宋代诗人。
6. 《题武夷》-出处:宋·李纲-注释:万壑千岩叠翠微,幔亭红日浸涟漪。
袁枚《浙西三瀑布记》原文及翻译译文
袁枚《浙西三瀑布记》原文及翻译译文《袁枚《浙西三瀑布记》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袁枚《浙西三瀑布记》原文及翻译译文袁枚《浙西三瀑布记》原文及翻译袁枚原文:甚矣,造物之才也!同一自高而下之水,而浙西三瀑三异,卒无复笔。
壬寅岁,余游天台石梁,四面崒者崔嵬,重者凝立,皆环梁遮囿。
梁长二丈,宽三尺许,若鳌脊跨山腰,其下嵌空。
水来自华顶,平叠四层,至此会合,如万马结队,穿梁狂奔。
凡水被石挠必怒,怒必叫号。
以崩落千尺之势,为群磥砢所推挡,自然拗怒郁勃,喧声雷震,人相对不闻言语。
余坐石梁,恍若身骑瀑布上。
走山脚仰观,则飞沫溅顶,目光炫乱,坐立俱不能牢,疑此身将与水俱去矣。
瀑上寺曰上方广,下寺曰下方广。
以爱瀑故,遂两宿焉。
后十日,至雁荡之大龙湫。
未到三里许,一匹练从天下,恰无声响。
及前谛视,则二十丈以上是瀑,二十丈以下非瀑也,尽化为烟,为雾,为轻绡,为玉尘,为珠屑,为琉璃丝,为杨白花。
既坠矣,又似上升;既疏矣,又似密织。
风来摇之,飘散无着;日光照之,五色昳丽。
或远立而濡其首,或逼视而衣无沾。
其故由于落处太高,崖腹中洼,绝无凭藉,不得不随风作幻;又少所抵触,不能助威扬声,较石梁绝不相似。
大抵石梁武,龙湫文;石梁喧,龙湫静;石梁急,龙湫缓;石梁冲荡无前,龙湫如往而复:此其所以异也。
初观石梁时,以为瀑状不过尔尔,龙湫可以不到。
及至此,而后知耳目所未及者,不可以臆测也。
后半月过青田之石门洞疑造物虽巧不能再作狡狯矣乃其瀑在石洞中如巨蚌张口可吞数百人。
受瀑处,池宽亩余,深百丈,疑蛟龙欲起,激荡之声,如考钟鼓于瓮内。
此又石梁、龙湫所无也。
昔人有言曰:“读《易》者如无《诗》,读《诗》者如无《书》,读《诗》、《易》、《书》者,如无《礼记》、《春秋》。
”余观于浙西之三瀑也,信。
译文:大自然造化的才能,真是很强大啊。
同样一幅从高处倾泻而下的水,而浙西三幅瀑布却有三种不同的情态,最终没有重复的笔法。
张养浩《龙洞山记》原文及翻译译文
张养浩《龙洞山记》原文及翻译译文《张养浩《龙洞山记》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张养浩《龙洞山记》原文及翻译译文张养浩《龙洞山记》原文及翻译张养浩龙洞山记张养浩【原文】历下多名山水,龙洞尤为胜。
洞距城东南三十里,旧名禹登山。
按《九域志》,禹治水至其上,故云。
中有潭,时出云气,旱祷辄雨,胜国①尝封其神曰灵惠公。
其前,层峰云矗,曰锦屏,曰独秀,曰三秀,释家者流居之。
由锦屏抵佛刹山,巉岩环合,飞鸟劣②及其半。
即山有龛屋,深广可容十数人,周镌佛象甚夥。
世兵,逃乱在多此焉。
依上下有二穴,下者居傍,可逶迤东出,其曰龙洞,即此穴也。
望之窅然。
窃欲偕同来数人入观。
或曰是中极暗,非烛不能往,即遣仆燃束茭前导。
初焉,若高阔可步;未几,俯首焉;未几,磐折③焉;又未几,膝行焉;又未几,则蒲伏焉;又未几,则全体覆地蛇进焉。
会所导火灭,烟郁勃满洞中。
欲退,身不容;引进,则其前隘,且重以烟,遂缄吻、抑鼻、潜息。
心骇乱恐甚,自谓命当尽死此,不复出矣。
余强呼使疾进,众以烟故,无有出声应者,心尤恐然。
余适居前,倏得微明,意其穴竟于是,极力奋身,若鱼纵焉者,始获脱然以出。
如是,仅里所。
既会,有泣者,恚者,诟者,相讥笑者,顿足悔者,提肩喘者,喜幸生手其额者,免冠科首具陈其狼狈状者。
惟导者一人年稚,形瘠小,先出,若无所苦,见众皆病,亦阳慑力殆。
其宴于外者,即举酒酌穴者,人二杯。
虽雅不酒,必使之酹,名曰定心饮。
余因默忆,昔韩文公登华山,穷绝顶,梗不能返,号咷连日。
闻者为白县吏,遂遣人下之。
尝疑许事未必有。
由今观之,则韩文公之号为非妄矣。
呜呼,不登高、不临深,前圣之训较然④,而吾辈为细娱,使父母遗体几同压没不吊⑤。
其为戒,讵止殁身不可忘!窃虞嗣至者或不知,误及此,故记其事以告焉。
游洞中者七,某官某;洞之外坐而宴饮者四,某官某;洞之外坐而宴饮者四,某官某,凡十有一人。
时延祐龙集丁巳八月也。
武夷山原文赏析及翻译4篇
武夷山原文赏析及翻译武夷山原文赏析及翻译4篇武夷山原文赏析及翻译1武夷山中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古诗简介《武夷山中》是宋末元初诗人谢枋得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遗民诗。
这首诗作于南宋亡后,谢枋得隐居在武夷山中,但国破家亡的哀痛始终不能忘叹,眼见祖国河山沦入敌手,反抗的呼声早已沉寂,诗人深深感到天地之间是那样的凄清寂寞,孤苦无依。
可是他还是用严寒、抗冰雪的梅花来激励自己,表示永远要坚持民族气节,决不向敌人屈膝。
翻译/译文十年的岁月连回家的梦想都不曾有过,此时此刻我独立青峰之上面对着野水无涯。
山雨初停的时候,天地间一片寂寥的景象,我要经历多少岁月才能修炼成梅花那样的品格呢?注释1.武夷山:在福建崇安西南,群峰林立,溪流回湍,是著名风景区。
2.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年),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
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3.青峰:苍翠的山峰。
4.几生:何年何月,几时。
赏析/鉴赏首句,“十年无梦得还家”,指抗元兵败的十年间从未还家。
这里不说“未还家”,却说“无梦得还家”,简直连还家的梦也不曾有过,可见其决绝之情。
另方面,古代前朝的遗民,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总是逃入深山以表示不臣服新朝政权。
他的“无梦得还家”,正是表明前此十年之志:抗节隐居。
这一句领起下文。
决绝到连还家的梦也不曾有过,栖息山间也就怡然自得了。
“独立青峰野水涯”,“独立”使诗人的高大的形象屹立于天地之间,是诗人直冲云霄的气节,是诗人不可一世的风骨。
“青峰野水涯”是眼前景, 奇峰挺秀,野水悠悠,是一幅绝妙的水墨画,但这又不是纯写武夷奇观,当年宋朝的河山,空旷,寂静,没有着落;独立于此,诗人的心情,有些悲怆孤独,有些若有所失。
没有人烟,脚底的青峰是稀稀朗朗的春草,只知道一味的“缭乱逐春生”;不见渔舟,眼前只是烟波浩淼的野水,中间倾注着诗人的思想感情,这巍然挺立的青峰,实际上也是诗人自己的性格、形象的写照。
《武夷精舍记》的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武夷精舍记》的文言文原文及译文原文:武夷在闽粤直北,其山势雄深磅礴。
自汉以来,见于祀事。
闽之诸山皆后出也。
其峰之最大者丰上而敛下,岿然若巨人之戴弁①。
缘隙磴道,可望而不可登,世传避秦而仙者蜕骨在焉。
溪出其下,绝壁高峻,皆数十丈。
岸侧巨石林立,磊落奇秀。
好事者一日不能尽,则卧小舟抗溪而上,号为九曲,以左右顾视。
至其地,或平衍,景物环会,必为之停舟,曳杖徙倚而不忍去。
山故多王孙②,鸟则白鹇、鹧鸪,闻人声或磔磔集崖上,散漫飞走而无惊惧之态。
水流有声,竹柏丛蔚,草木四时敷华③。
道士即溪之六曲,仅为一庐,以待游者之食息。
往往酌酒未半,已迫曛莫而不可留矣。
吾友朱元晦居于五夫里,去武夷山一舍④,而近若其后圃,暇则游焉。
与其门生弟子挟书而诵,取古诗三百篇及楚人之词,哦而歌之,潇洒啸咏,留必数日。
盖 山中之乐,悉为元晦之私也,予每愧焉。
淳熙十年,元晦既辞使节于江东,遂赋祠官之禄⑤,则又曰:“吾今营其地,果尽有山中之乐矣。
”盖其游益数,而于其溪之五折,负大石屏,规之以为精舍,取道士之庐犹半也。
诛锄茅草,仅得数亩。
面势幽清,奇石佳林,拱揖映带。
使弟子辈具畚锸,集瓦竹,相率成之。
元晦躬画其处,中以为堂,旁以为斋,高以为亭,密以为室。
讲书肄业,琴歌酒赋,莫不在是。
予闻之,恍然如寐而醒,醒而后,隐隐犹记其地之美也。
且曰:“其为我记。
”夫元晦,儒者也。
方以学行其乡,善其徒。
非若畸人隐士遁藏山谷,服气茹芝,以慕夫道家者流。
然秦汉以来,道之不明久矣。
吾夫子所谓志于道,亦何事哉?夫子,圣人也,其步与趋莫不有则。
至于登泰山之巅而诵言于舞雩之下,未常不游,胸中盖自有地。
而一时弟子鼓瑟锵然,“春服既成”之咏,乃独为圣人所予。
古之君子息焉者,岂以是拘拘乎?元晦既有以识之,试以教夫来学者,相与酬酢于精舍之下。
俾或自得其视幔亭之风⑥,抑以为何如也。
是岁八年,颍川韩元吉记。
【注】①弁:帽子。
②王孙:猴的别称。
③华:通“花”。
《武夷精舍记》的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武夷精舍记》的文言文原文及译文导读:原文:武夷在闽粤直北,其山势雄深磅礴。
自汉以来,见于祀事。
闽之诸山皆后出也。
其峰之最大者丰上而敛下,岿然若巨人之戴弁①。
缘隙磴道,可望而不可登,世传避秦而仙者蜕骨在焉。
溪出其下,绝壁高峻,皆数十丈。
岸侧巨石林立,磊落奇秀。
好事者一日不能尽,则卧小舟抗溪而上,号为九曲,以左右顾视。
至其地,或平衍,景物环会,必为之停舟,曳杖徙倚而不忍去。
山故多王孙②,鸟则白鹇、鹧鸪,闻人声或磔磔集崖上,散漫飞走而无惊惧之态。
水流有声,竹柏丛蔚,草木四时敷华③。
道士即溪之六曲,仅为一庐,以待游者之食息。
往往酌酒未半,已迫曛莫而不可留矣。
吾友朱元晦居于五夫里,去武夷山一舍④,而近若其后圃,暇则游焉。
与其门生弟子挟书而诵,取古诗三百篇及楚人之词,哦而歌之,潇洒啸咏,留必数日。
盖山中之乐,悉为元晦之私也,予每愧焉。
淳熙十年,元晦既辞使节于江东,遂赋祠官之禄⑤,则又曰:“吾今营其地,果尽有山中之乐矣。
”盖其游益数,而于其溪之五折,负大石屏,规之以为精舍,取道士之庐犹半也。
诛锄茅草,仅得数亩。
面势幽清,奇石佳林,拱揖映带。
使弟子辈具畚锸,集瓦竹,相率成之。
元晦躬画其处,中以为堂,旁以为斋,高以为亭,密以为室。
讲书肄业,琴歌酒赋,莫不在是。
予闻之,恍然如寐而醒,醒而后,隐隐犹记其地之美也。
且曰:“其为我记。
”夫元晦,儒者也。
方以学行其乡,善其徒。
非若畸人隐士遁藏山谷,服气茹芝,以慕夫道家者流。
然秦汉以来,道之不明久矣。
吾夫子所谓志于道,亦何事哉?夫子,圣人也,其步与趋莫不有则。
至于登泰山之巅而诵言于舞雩之下,未常不游,胸中盖自有地。
而一时弟子鼓瑟锵然,“春服既成”之咏,乃独为圣人所予。
古之君子息焉者,岂以是拘拘乎?元晦既有以识之,试以教夫来学者,相与酬酢于精舍之下。
俾或自得其视幔亭之风⑥,抑以为何如也。
是岁八年,颍川韩元吉记。
【注】①弁:帽子。
②王孙:猴的别称。
③华:通“花”。
④舍:古代计量单位,一舍为三十里。
精品解析: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篇章一】读•打开折叠千年的丰厚文脉(2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请完成问题。
绵延千里的江苏黄海岸线,是一幅kuàng yuǎn辽阔的文化画卷;既有远古的传说,也有丰沛的历史遗存;既汇聚过A(触目惊心/惊心动魄)的历史风云,也流传着生命传奇的震撼心灵。
今天我们寻古探幽,在“江海文化带”的宏阔时空中,rú yǎng中华民族勃发的思想包容力、科技创新力和文化引领力。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kuàng yuǎn______ ②rú yǎng_______2. 根据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短语填在A处。
A处的短语是___________3. 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修改意见:___________4. 九年级拟举办“嘹亮心中号角,奏响青春之歌”研学活动汇报演出,请你参加(1)戏剧演出中,小通同学表演了一段通剧,接下来小皋同学将表演杖头木偶戏。
请你根据下面有关通剧和杖头木偶戏的资料,写一段衔接两个节目的串词。
通剧,又称童子戏,江苏省南通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使用南通的方言土语(南通话等),唱的是俚曲小调,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
唱腔高亢清亮,如泣如诉。
主要有铃板腔、点鼓腔、圣腔、书腔、喜腔。
唱词句式多为老百姓喜杖头木偶戏,如皋市地方传统戏剧,江苏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兴于元、明,盛于清朝和民国时期。
木偶是利用一根线做轨道,用扇子的骨架为动力杆,牵引木偶活动。
神奇的舞美特技,精湛的木偶制作及其出神入化的操作表演,深受观众喜爱,其“刚柔并济、细腻传神”的艺术风格,在木偶界独树一帜。
欢的七字句、十字句。
(2)诗歌朗诵表演中,研学小组准备制作“文创短袖”作为演出服装,请你模仿示例《读杜甫》,创作短诗《读艾青》,借助诗人常用意象表达自己的情感。
5. 阅读《儒林外史》选段,回答问题。
袁枚《游仙都峰记》原文及翻译译文
袁枚《游仙都峰记》原文及翻译译文《袁枚《游仙都峰记》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袁枚《游仙都峰记》原文及翻译译文袁枚《游仙都峰记》原文及翻译袁枚原文:或告余曰:“子从雁宕(即雁荡山)归,则永嘉之仙岩、缙云之仙都峰,均可游焉。
”余谨识之。
误记仙岩为归途之便,舟行十里,方询土人。
曰:“南北殊路矣。
”心为缺然。
及至缙云,以仙都谋之邑宰,有难色,以溪涨辞。
余遂绝意于游。
行三十里,止黄碧塘,日已昳,望前村瓦屋鳞列。
从隶曰:“此虞氏园也,盍往小憩?”如其言,园主迎入茗饮,未暇深语,仍还旅店。
将弛衣眠,闻门外人声嘈嘈,则虞氏昆季,曰:“别后见名纸,先生即袁太史乎?”曰:“然。
”乃手烛上下照,唶且骇曰:“我辈幼读先生文,以为国初人,年当百数十岁。
今神采若斯,是古人复生矣。
愿须臾留,明日陪游仙都。
”余未及答,而少者卷帐,长者捧席,家僮肩行李,已至其家,折暨张饮。
次日,厨具馔,里具车,导入响岩。
石洞隆然,叩之应声。
有小赤壁,有鼎湖,草树卉歙,高不可上。
仙榜岩雉堞横排,可书数百姓名。
旸谷为溪水所啮,非梯莫登,仅遥瞩,于大方石上有宋嘉定磨崖,及王十朋诗,约略可识。
未一日,而仙都之游毕,仍宿虞氏家。
嘻!是游也,非虞氏主之,则仙都不可游;非从隶有请,则不诣虞氏;非日尚晏温,或有雨。
则从隶虽请亦不往;非具生纸以名通,则虞氏亦不知我为何人。
我之当游仙都,仙都之当为我游,天也,非人也。
然仙岩咫尺可游,而于意外失之。
仙都心已决舍,万不能游,而于意外得之。
一游也,无大关系,而世事之舛如是,其它何可类推哉!亟记之,以志遭逢之奇,以表虞氏好贤之德。
主人名沅,字启蜀,为唐水兴公之后人。
(选自《袁枚文选》)注:唶(zé),感叹声。
译文:有人吿诉我说:“你从雁荡山回去,那么永嘉的仙岩、缙云的仙都峰都值得去游观。
”我小心地记下了他的话。
由于误记仙岩在回家的路上,方便游玩,船走了十里,才向当地人询问仙岩的情况。
王慎中《游清源山记》原文及翻译译文
王慎中《游清源山记》原文及翻译译文1、王慎中《游清源山记》原文及翻译译文王慎中《游清源山记》原文及翻译王慎中原文:登高望远,揽山水之奇变,娱耳目于清旷寥廓之表,而窅然失一世之混浊,天下之乐宜无逾此者。
牛山之游美矣,而景公以之雪泣沾襟,不能自止;羊叔子登岘山以临汉水,至于参佐相语,悲咽怃然而罢,何情之反也?以景公之愚,睠然揽齐国之富,恐其一旦忽然去之而死,而不得免其意之卑,而晏子笑其不仁,宜矣。
叔子慨然顾其一时之功,爰而难忘,虑他日之易泯,抚当身之权而不足以自慰,可谓贤者。
其当乐而哀,以身为累而不得尽悦生之性,亦何以异于不仁者之悲嗟乎?富贵之君侯,功名之卿士,穷天下之欲无所不足,志满气盛,其多取于物而备享之以为快,何所不得,宜其兼得于山水。
而牛山、岘山之胜反以出涕而兴嗟,彼其念富贵之可怀,而伤其不得久,有喜功名之甚,冀于垂永而患其无闻,则虽左山右江,履嵂崒而俯涛澜而不能有其乐;宁独不乐而已,且为之感慨而哀。
孰知夫苍崖翠壁,发舒气象而凌薄光景,亦导忧增戚之物也。
当其戒具往游,固以酣乎奢佚之骄羡,倦乎勋伐之劳动,思取乐于山水之间,以适耳目之娱。
卒之求须臾之乐而不可得,岂非以其所都者厚,与所挟之高,起于濡恋矜顾而然耶?富贵功名者之于山水,其果不得以兼取也。
清源山者,泉州之名山也,余尝以暇日往游于其间。
好事者往往撰酒肴跻山之巅,就予而饮食之。
因辄相命为游,攀援险绝,探讨幽窈,极意所止,有从有否,不为恡也。
顾视其踽踽寂寥,崎岖而盘桓,何足以望牛山之傧从,岘首之宾僚?然吾未尝不乐,而客之从者未尝不与吾同其乐也。
以吾之早废于时,习于富贵之日浅,而顽拙不适用者,曾无秋毫之长,可以挟而待,后欲为濡恋而无所可怀,欲为矜顾而无所可喜,而山水之乐,卒为吾有。
吾虽困于世,于物无所多取,而独得之于此。
彼富贵功名者,于天下之欲穷矣,而于天下之乐犹有所憾。
然则吾之困非徒不以易千驷之君而煊赫震耀声烈被于江漠魁乎为一代之元卿者犹将藐乎其小如卷石寸木之于兹山也吾之所取其亦不为少欤?既以语客,复记之如此。
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主题阅读(有答案)
第三单元主题阅读类文阅读童年的春节我十一岁那年,回到故乡的福建福州,那里过年又热闹多了。
我们大家庭里是四房同居分吃,祖父是和我们这一房在一起吃饭的。
从腊月廿三日起,大家就忙着扫房,擦洗门窗和铜锡器具,准备糟和腌的鸡、鸭、鱼、肉。
祖父只忙着写春联,贴在擦得锃亮的大门或旁门上。
他自己在元旦这天早上,还用红纸写一条:“元旦开业,新春大吉……”以下还有什么吉利话,我就不认得也不记得了。
新年里,我们各人从自己的“姥姥家”得到许多好东西。
首先是灶糖、灶饼,那是一盒一盒的糖和点心。
据说是祭灶王爷用的,糖和点心都很甜也很粘,为的是把灶王的嘴糊上,使得他上天不能汇报这家人的坏话!最好的东西,还是灯笼,福州方言,“灯”和“丁”同音,因此送灯的数目,总比孩子的数目多一盏,是添丁的意思。
那时我的弟弟们还小,不会和我抢,多的那一盏总是给我。
这些灯:有纸的,有纱的,还有玻璃的……于是我屋墙上挂的是“走马灯”,上面的人物是“三英战吕布”,手里提的是两眼会活动的金鱼灯,另一手就拉着一盏脚下有轮子的“白兔灯”。
同时我家所在的南后街,本是个灯市,这一条街上大多是灯铺。
我家门口的“万兴桶石店”,平时除了卖各种红漆金边的伴嫁用的大小桶子之外,就兼卖各种的灯。
那就不是孩子们举着玩的灯笼了,而是上面画着精细的花鸟人物的大玻璃灯、纱灯、料丝灯、牛角灯等等,元宵之夜,都点了起来,真是“花市灯如昼”,游人如织,欢笑满街!元宵过后,一年一度的光彩辉煌的日子,就完结了。
当大人们让我们把许多玩够了的灯笼,放在一起烧了之后,说:“从明天起,好好收收心上学去吧。
”我们默默地听着,看着天井里那些灯笼的星星余烬,恋恋不舍地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惆怅寂寞之感,上床睡觉的时候,这一夜的滋味真不好过!(节选自《冰心儿童文学全集》)1.【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锃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添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游人如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策略】为完成三个不同的任务,下面阅读文章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为完成写一段有关灯笼的介绍性文字的任务,可快速略读全文,找到第2自然段内容仔细阅读。
宋濂《游琅琊山记》原文及翻译译文
宋濂《游琅琊山记》原文及翻译译文《宋濂《游琅琊山记》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宋濂《游琅琊山记》原文及翻译译文宋濂《游琅琊山记》原文及翻译宋濂原文:洪武八年,皇上以太子暨诸王久处宫掖,无以发抒精神,命西幸中都,沿道校猎,以讲武事。
濂时奉诏扈从。
十有二月戊午,次滁州驿,濂请游琅琊山,皇太子欢然可之,即约四长史同行。
自驿西南出,过平皋约三里所,望丰山盘亘雄伟,出琅琊诸峰上。
居人指云:山下有幽谷,地形低洼,四面皆山,其中有紫微泉,宋欧阳公修所发。
泉上十余步即丰乐亭,亭东数百步,即醒心亭。
由亭曲而西可入天宁寺。
今皆废,惟凉烟白草而已。
濂闻其语,为怅然者久之。
复西行约三里许,有泉泻出于两山之间,分流而下,曰让泉,潺潺清澈,可鉴毛发。
傍岸有亭曰“渐入佳境”,今已废,惟四大字勒崖石间。
沿溪而过薛老桥,入醉翁亭。
亭久废,名人石刻颇夥,兵后焚炼为垩殆尽。
亭后四贤堂,亦废。
亭侧有玻璃泉,又名六一泉,石栏覆之,栏下压以巨石,中流一窍通泉,径可五六寸,手掬饮之,温。
是日天阴,雪花翩翩飘,伯靖亟倡曰:“雪作矣,不还将何为?”濂游兴方浓,掉头去弗顾。
历石径一里所,至回马岭。
伯友追而至,伯清继之。
伯友曰:“二客足力弱,不能从矣。
”二客,伯贤,伯恭也。
蛇行磬折黄茅白苇间,莽不知所之,幸有宋熙宁舍利塔遗址累累,径行无疑。
其路若穷,又复轩豁,峰回路转,盖九锁而至开化禅寺。
寺院在琅琊山最深处,惜乎山皆童,而无蔚然深秀之处。
寺僧绍宁为具饭。
饭已,引观庶子泉。
泉出山罅中,乃唐李幼卿所发,李阳冰所篆铭。
铭已亡,张亿书三字碑亦断裂,卧泉下。
石崖上多诸儒题名,自皇祐、淳熙以来皆有之。
字或篆或隶或楷,或可辨或不可辨,山之东西,在在皆然,不特此泉也。
自幼卿博求胜迹,凿石引泉以为溪,作禅室、琴台,后人颇继其风,山中之亭几二十所。
今荆榛弥望,虽遗迹亦无从求之,可叹哉!夫亭台废兴乃物理之常,奚足慨?所可慨者,世间奇山川如琅琊者何限?第以处于偏州下邑,无名胜士若幼卿者黼黻之,故潜伏而无闻焉尔。
虚词1
例九:昭王之不復,君其问诸水滨! (《左· 隐4》) 例十: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左 · 隐 3》) 例十一:岂不穀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左· 隐4》) 例十二:若阙地及泉,隧而见之,其谁曰 不然?(《左· 隐元》)
例十三:此天所置,庸可杀乎?(《史 记· 晋世家》) 例十四: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巨(讵)能 入乎?(《汉书· 高帝纪》) 例十五: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 陈 涉世家》)
6、本章所讲虚词实际是传统语言学中 的虚词。 7、本章我们采用以字为纲的讲授方式。 其目的,是为了便于将古汉语中使用 频率高、语法作用复杂、意义比较虚 灵的字(往往代表几个词或具有几种 词性)集中在一处讲述,避免一字分 散在几个章节中出现。
语法意义与现代对译问题∶
王力概括为:“于”字主要表处所;
“以”字主要表凭借。其它为引申。 从发展历史看:虚字由少到多。数 量越多,表义越明确。用现代汉语 对译时,会出现一对众,这是古今 语言的差异形成的。
副词及其用法一览表
副词(adverb/ ad.) 有均以之为虚词者,或部分作虚词。 可分为八大类。
类
别
语 法 功(嚮、 作状 鄉)、即、已、业、尝、语 曾//方、適、正、会//行、 将、且//俄、暂、故、 常、雅、素
例六:今将就试,宜稍温习也。(魏泰 《东轩笔记》) 例七:有不安者,颇为改易。(《论语集 解· 序》) 例八: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荀子· 劝学》) 例九:是故得地而权弥轻,兼人而兵愈弱。 (《荀子· 议兵》) 例十:以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墨子· 非攻》)
(4)情态副词: 例一: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 死也。”(《史记· 项羽本纪》) 例二:贤者与民並耕而食。(《孟子· 滕文 公上》) 例三:良亡,閒行归汉王。(《史记· 留侯 世家》) 例四: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睥睨), 故久立与其客语。(《史记 · 信陵君列 传》)
《游武夷山记》原文阅读及译文
《游武夷山记》原文阅读及译文原文:凡人陆行则劳,水行则逸。
然山游者,往往多陆而少水。
惟武夷两山夹溪,一小舟横曳而上,溪河湍激,助作声响。
客或坐或卧,或偃仰,惟意所适,而奇景尽获,洵游山者之最也。
余宿武夷宫,下幔亭峰,登舟,语引路者曰:“此山有九曲名,倘过一曲,汝必告。
”于是一曲而至玉女峰,三峰比肩,睪如①也。
二曲而至铁城障,长屏遮泄,翰音②难登。
三曲而于虹桥岩,穴中庋柱拱百千,横斜参差,不腐朽,亦不倾落。
四五曲而至文公书院。
六曲而至晒布崖,崖状斩绝,如用倚天剑截石为城,壁立戍削,势逸不可止。
窃笑人逞势,天必夭阏之。
惟山则纵其横行直刺,凌逼莽苍,而天不怒,何耶?七曲而至天游,山愈高,径愈仄,竹树愈密。
一楼凭空起,众山在下,如张周官王会图,八荒蹲伏;又如禹铸九鼎③,罔象、夔魈④,轩豁成形。
是夕月大明,三更风起,万怪腾踔,如欲上楼。
揭炼师能诗,与谈,烛跋⑤,旋即就眠。
一夜魂营营⑤然,犹与烟云往来。
次早至小桃源、伏虎岩,是五夷之八曲也。
闻九曲无奇,遂即自崖而返。
嘻!余学古文者也,以文论山,武夷无直笔,故曲;无平笔,故峭;无复笔,故新;无散笔,故遒紧。
不必引灵仙荒渺之事为山称说,而即其超隽之概,自在两戒外别竖一帜。
余自念老且衰,势不能他有所往,得到此山,请叹观止。
而目论老,犹道余康强,劝作崆峒、峨嵋想;则不知王公贵人,不过垒拳石,浚盈亩地,尚不得朝夕游玩。
而余以一匹夫,发种种⑦矣,游遍东南山川,尚何不足于怀者?援笔记之,自幸其游,亦以自止其游也。
【注】:①睪(hào)如:高大的样子。
②翰音:此处或可释为飞禽难越,或可因山如屏障,高飞的声音也超越不过。
③禹铸九鼎:传禹收九州之金,铸九鼎以象百物。
④罔象:传说中的水怪。
夔(kuí):传说中山林中的精怪。
魈:山林之怪。
此处当指大鼎的形状。
⑤烛跋:蜡烛点完燃尽。
⑥营营:往来盘旋貌。
⑦种种:头发短少的样子。
喻年老。
译文:凡是人在陆上行走就容易疲劳,在水上行走就比较安逸。
陆羽《武夷山记》原文翻译
陆羽《武夷山记》原文翻译【一、武夷山简介】武夷山,位于我国福建省南平市,是一座具有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称号的名山。
自古以来,武夷山就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于世。
这里既有神秘的大红袍景区,又有充满古韵的武夷山风景区,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探访。
【二、陆羽《武夷山记》原文概述】陆羽,唐代著名茶学家,其在游历武夷山期间,深感武夷山的魅力,遂创作了《武夷山记》一文。
文章通过对武夷山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茶文化等方面的描述,展现了武夷山的瑰丽风光和独特魅力。
【三、原文翻译及注释】以下是《武夷山记》原文及翻译:武夷山,在建州,介于翼、象二水之间。
其地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翼水自西而东,象水自南而北,回合于山巅,号为“双溪”。
注释:1.建州:今福建省南平市。
2.翼、象二水:指武夷山的两条主要河流,翼水指西溪,象水指东溪。
【四、武夷山的文化内涵】武夷山的文化内涵丰富,不仅包括了山水风光,还有茶文化、佛教文化、儒家文化等多元素。
其中,茶文化作为武夷山的代表,有着悠久的历史。
陆羽在《茶经》中赞誉武夷山茶为“茶中之王”,使得武夷山茶文化闻名于世。
【五、武夷山的旅游价值】武夷山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游客可以前来观赏山水风光,品尝武夷岩茶,感受古朴的儒家文化,还可以参观佛教寺庙,领略武夷山的历史底蕴。
【六、总结】陆羽的《武夷山记》一文,展现了武夷山的壮美风光和丰富文化。
通过对这篇文章的阅读,读者不仅可以了解武夷山的自然景观,还能深入了解武夷山的茶文化、佛教文化等。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原文及注释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原文及注释一水奔流叠嶂开,溪头千步响如雷。
扁舟费尽篙师力,咫尺平澜上不来。
山上风吹笙鹤声,山前人望翠云屏。
蓬莱枉觅瑶池路,不道人间有幔亭。
玉女峰前一棹歌,烟鬟雾髻动清波。
游人去后枫林夜,月满空山可奈何。
见说仙人此避秦,爱随流水一溪云。
花开花落无寻处,仿佛吹箫月夜闻。
千丈搀天翠壁高,定谁狡狯插遗樵。
神仙万里乘风去,更度槎丫个样桥。
山头有路接无尘,欲觅王孙试问津。
瞥向苍崖高处见,三三两两看游人。
巨石亭亭缺啮多,悬知千古也消磨。
人间正觅擎天柱,无奈风吹雨打何。
自有山来几许年,千奇万怪只依然。
试从精舍先生问,定在包牺八卦前。
山中有客帝王师,日日吟诗坐钓矶。
费尽烟霞供不足,几时西伯载将归?行尽桑麻九曲天,更寻佳处可留连。
如今归棹如掤箭,不似来时上水船。
【注释】①武夷:山名,在福建崇安县西南,相传有汉代武夷君居此,故名。
其山绵亘百二十里,有三十六峰,三十七岩,溪流缭绕其间,凡九曲,可行竹筏。
稼轩一度仕闽,并在罢职期间主管武夷山麓之冲佑观。
棹(zháo兆)歌:船歌,划船歌。
晦翁:南宋著名思想家朱熹字元晦,号晦庵。
长稼轩十岁,与稼轩政见不尽相融,但两人私谊甚笃。
组诗由十首绝句组成,一绝一景,或描画,或抒情,或议论,各具特色,别见情趣,发人深省。
②“一水”两句:极言水势之急,群山为之开裂,水石相激,千步之外,可闻声响似雷。
③“扁舟”两句:言逆水行舟之艰。
篙师:撑篙之船夫。
咫(zhǐ止)尺:古时八寸曰咫,咫尺谓距离极短极近。
④“烟鬟”句:谓“玉女”之发髻倒影水中,随波荡漾。
鬟(huán环):环形发髻,喻山峰之形。
⑤“游人”两句:谓游人去后,月夜的.玉女峰一片冷寂。
⑥“见说”句:暗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事:“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诗谓此间乃人世仙境。
见说:听说。
⑦“花开”两句:谓仙人无觅,惟月夜似有箫声可闻。
此写清幽谧静之境。
⑧啮(niè聂):用牙啃或咬。
写景区的古诗
写景区的古诗《西湖》作者:苏轼(宋)诗文: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庐山谣》作者:李白(唐)诗文: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滕王阁序》(节选)作者:王勃(唐)诗文: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唐)诗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黄鹤楼》作者:崔颢(唐)诗文: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游褒禅山记》(节选)作者:王安石(宋)• • • • • • • • • • •诗文: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望岳》作者:杜甫(唐)诗文: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登岳阳楼》作者:杜甫(唐)诗文: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江南春》作者:杜牧(唐)诗文: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钱塘湖春行》作者:白居易(唐)诗文: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袁枚《游武夷山记》原文及翻译
原文:
凡人陆行则劳,水行则逸。
然山游者,往往多陆而少水。
惟武夷两山夹溪,一小舟横曳而上,溪河湍激,助作声响。
客或坐或卧,或偃仰,惟意所适,而奇景尽获,洵游山者之最也。
余宿武夷宫,下幔亭峰,登舟,语引路者曰:“此山有九曲名,倘过一曲,汝必告。
”于是一曲而至玉女峰,三峰比肩,?如①也。
二曲而至铁城障,长屏遮泄,翰音②难登。
三曲而于虹桥岩,穴中庋柱拱百千,横斜参差,不腐朽,亦不倾落。
四五曲而至文公书院。
六曲而至晒布崖,崖状斩绝,如用倚天剑截石为城,壁立戍削,势逸不可止。
窃笑人逞势,天必夭阏之。
惟山则纵其横行直刺,凌逼莽苍,而天不怒,何耶?七曲而至天游,山愈高,径愈仄,竹树愈密。
一楼凭空起,众山在下,如张周官王会图,八荒蹲伏;又如禹铸九鼎③,罔象、夔魈④,轩豁成形。
是夕月大明,三更风起,万怪腾踔,如欲上楼。
揭炼师能诗,与谈,烛跋⑤,旋即就眠。
一夜魂营营⑤然,犹与烟云往来。
次早至小桃源、伏虎岩,是五夷之八曲也。
闻九曲无奇,遂即自崖而返。
嘻!余学古文者也,以文论山,武夷无直笔,故曲;无平笔,故峭;无复笔,故新;无散笔,故遒紧。
不必引灵仙荒渺之事为山称说,而即其超隽之概,自在两戒外别竖一帜。
余自念老且衰,势不能他有所往,得到此山,请叹观止。
而目论老,犹道余康强,劝作崆峒、峨嵋想;则不知王公贵人,不过垒拳石,浚盈亩地,尚不得朝夕游玩。
而余以一匹夫,发种种⑦矣,游遍东南山川,尚何不足于怀者?援笔记之,自幸其游,亦以自止其游也。
译文:
凡是人在陆上行走就容易疲劳,在水上行走就比较安逸。
但是对于游山的人来说,往往陆地多而水路少。
只有武夷两山中间夹着一条小溪,一条小舟摇曳着往上走,溪流湍急,发出声响。
游客有的坐有的卧,有的躺着脸朝上,只要是自己的兴致(心情)所适宜(合)的(即可),而且奇妙的景色都能看到,(这)确实是游山的人最好的去处了。
我投宿在武夷宫,走下曼亭峰,登上小舟,对带路人说:“这座山有“九曲”的称号,如果每经过一曲,你一定要告诉我。
”于是第一曲到了玉女峰,三座山峰一样高,就像高地。
第二曲到了铁城障,长长的屏障层叠不穷,雄厚的声音也难传进去。
第三曲到了虹桥岩,洞穴中的木头支柱、梁架成百上千,横的、斜的参差不齐,既不腐朽也不掉落。
第四、第五曲到了文公书院。
第六曲到了晒布崖,悬崖的形状就像刀切的,就像用倚天剑砍断石头作为城墙,耸立着就像刀削一般,气势无法抑制。
我暗笑人凭借权势逞强,上天必定会惩罚他,只有山势纵横直刺云霄,凌驾在莽苍大地之上,而上天却不发怒,为什么?第七曲到了天游山,山更高,路更窄,竹林更密。
一座楼阁凭空而起,众山都在楼阁之下,就像张周官的《王会图》,八个方位的地势都蹲伏在它下面;又好像夏禹铸就的九鼎,呈现出罔象、夔魈,轩豁(三座大鼎)的形状。
这天晚上月光明朗,三更天大风刮起,各种怪音喧嚣,就像要上楼来。
揭炼师擅长诗文和谈论,蜡烛燃尽,随即就入睡了。
我一夜魂魄不安,仍然想起烟云景色。
第二天早晨到了小桃源、伏虎岩,这是武夷山的第八曲。
听说第九曲没有什么出奇的景色,于是从山崖下返回。
啊!我是学古文的人,用文章谈论山水:武夷山就像文章没有直笔,所以曲折;没有平笔,所以陡峭;没有重笔,所以新奇;没有散笔,所以紧凑。
不必引用神仙荒渺之类的事,来称道这座山,它的超逸隽秀的气概,在两界(天地)之外独树一帜。
我想到我年老衰弱了,势必(就情形看)不能到别的山游览了, 能够到达这座山,就叹为观止了。
但是见到我的人说我依然健康强壮,劝我到崆峒、峨眉等山游览。
他们不知道王公贵人,不过堆积些拳头大的石块,游玩一亩大的池塘,还不能每天都能够游玩;而我作为一个平民,头发斑白了,游遍了东南地区的山川,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挥笔记下来,庆幸自己能够出游, 也将要停止以后的出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