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七单元 单元学习总结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 第7单元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课件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高中历史 第7单元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课件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摘编自基辛格《大外交》
探究2:在史料二中,基辛格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和平秩序 的打破归结于希特勒个人。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请说明理由。
提示2:不同意。一战后形成的和平秩序是不稳固的。主要因素 有:该体系是战胜国间暂时相互妥协的产物,分赃不均使得这种“和平 秩序”潜伏着深刻危机;对战败国的掠夺性惩罚,埋下了复仇的种子; 重新瓜分殖民地,进一步激化了帝国主义与殖民地间的矛盾,亚非拉民 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不断冲击着“和平秩序”;大国的绥靖政策刺激 了德国打破“和平秩序”的野心;经济大危机的出现加速了“和平秩 序”的崩溃;帝国主义政治经济不平衡的加剧。
探究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前法西斯势力猖獗 的原因,并评价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行为。
提示1:原因:德、意、日国内问题(经济危机、专制传统、军国主 义传统等)为法西斯势力猖獗提供条件;各国利益分歧,无法形成合力 (意识形态、国际利益等矛盾);英法奉行绥靖政策;苏联与德国签署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美国等国反战情绪浓烈(或美国的中立政策)。
3.英法的绥靖政策 (1)表现: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并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 求。英法实行绥靖政策,与德意签订《__慕__尼__黑__协__定____》,把苏台德等 地区割让给德国。 (2)影响:更加助长了__法__西__斯____国家的侵略野心。 【概念阐释】绥靖政策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大国的统治者为了 确保既得利益,避免战争,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采取的一种妥协、纵容 的政策。
⑤对德、日、意的__殖__民__地____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原则 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美、苏、英划分势力范围。
⑥成立联合国。 (3)评价:雅尔塔体系以建立和维护___世__界__和__平___为主要目标,提倡 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共处与合作。但是,它也是大国相互___妥__协___ 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严重损害了一些国家的利益。

高中历史高一必修二人教版课件:第七单元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高中历史高一必修二人教版课件:第七单元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提示:(1)后果:玉米种植挤占了耕地,导致其他粮 食作物减产;玉米歉收;苏联被迫增加粮食的进口。原 因:凭主观意志办事,不顾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 用行政命令强制推广;急于实现不切实际的赶超目标。
(2)原因:勃列日涅夫的保守导致改革的停滞,苏联 经济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全面滑坡,作为领导人的勃列日 涅夫却沉迷于各种各样的荣誉之中,因此被苏联人民讥 讽为“有给自己发勋章的怪癖”。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思考: (1)戈尔巴乔夫为此采取了哪些措施?产生了怎样的 影响? (2)有人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 的失败。”这种观点对不对?为什么?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提示:(1)措施: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用经 济方法管理经济;重点发展重工业等。影响:经济改革 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中阻力重重, 陷入困境,经济继续滑坡;在经济改革受挫后把改革重 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国内局势失控,1991 年苏联解体。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1.背景 (1)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苏联社会动荡、经济增长速 度下降、人民生活水平逐步下降。 (2)1985 年,戈尔巴乔夫执政,在经济、政治领域进 行改革。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2.内容 (1)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 令,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2)政府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 标。 (3)通过一系列法规,调整了所有制结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内容 (1)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 (2)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国营企业的经 营自主权。 (3)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4)注重发展苏联的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 业部门。

必修二高一历史知识点

必修二高一历史知识点

必修二高一历史知识点历史学科是中学阶段的一门重要科目,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到先人们的智慧和经验,同时也可以为自己的成长和未来做好准备。

必修二是高一历史的重要内容,本文将介绍必修二高一历史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历史知识。

一、大历史观与唯物史观必修二高一历史的第一个重要知识点是大历史观与唯物史观。

大历史观是指将人类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强调历史的连续性和发展规律。

唯物史观则是指从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的变化来解释历史的发展,强调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制约和决定作用。

二、文化的多样性与文明的交流互鉴文化的多样性与文明的交流互鉴是必修二高一历史的第二个重要知识点。

文化多样性指人类社会集体生活的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包括语言、宗教、艺术、习俗等方面的差异。

文明的交流互鉴则是指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从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三、中国古代文明的特点与地理环境的影响中国古代文明的特点与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必修二高一历史的第三个重要知识点。

中国古代文明的特点包括中央集权、礼仪之邦、文化传统等方面,而地理环境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水利农业、交通运输、城市建设等方面。

四、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演进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演进是必修二高一历史的第四个重要知识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经历了部落联盟制、封建制、分封制、中央集权制等不同阶段,其中,中央集权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五、古代中国的经济社会结构演进古代中国的经济社会结构演进是必修二高一历史的第五个重要知识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社会结构经历了农耕经济、手工业经济、商业经济等不同阶段,其中农耕经济是古代中国社会的基础。

六、古代中国的科技创新与思想文化变迁古代中国的科技创新与思想文化变迁是必修二高一历史的第六个重要知识点。

古代中国在农业、工艺、医学等方面都有很多重要的科技创新,而在思想文化方面,封建礼教、儒释道三教合一等思想流派的兴起与传承也是古代中国思想文化变迁的重要体现。

高中历史 第7单元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课件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高中历史 第7单元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课件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打垮苏联、取得对苏联辽阔领土和丰富资源的控制,是希特勒蓄谋已久的战略目 标。对苏战争迟早都是要发动的。但为避免两线作战,希特勒强调:“只有我们在西 线腾出手来的时候才能反对俄国。”1940 年6 月法国沦亡以后,希特勒不相信英国 会继续抵抗,认为西线战事即将结束,他的目标已转向苏联。虽然英国的拒不屈服迫 使希特勒于7 月 16 日下达了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但 7月 21 日仍命令陆军做 好进攻苏联的准备。1940 年 12 月 18 日,希特勒发布了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 划,规定在 1941年 5 月15 日以前做好突然袭击苏联的一切准备。
装的条款,同时开始实施大规模重新武装的计划。西方的反应是呼
吁采取共同行动来反对德国的威胁,但是它们光说不动,于是,德
国再次成为一个军事强国。这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的势力均衡,因
为德国的军队和防御工事现在已把法国和它的中欧、东欧的盟友分
隔开来。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希特勒
一、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德国法西斯运动开始 1920
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政权 1922
一、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1 法西斯主义
(2)法西斯主义的特征:以极端民族主义为基本特征,反对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 主张对内实行恐怖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发动战争,称霸世界。面对1929年的 经济大危机,法西斯分子鼓吹通过战争寻找出路。
法西斯含义:法西斯是拉丁语fasces的音译,本义为“束棒”, 是把多根粗细不一的木棍绑在一起,中间插一把斧头。束棒捆 在一起表示个体服从集体,斧头是用来处死罪犯。法西斯在古 罗马帝国是权力和威信的标志。
◎美国参议院图章
法西斯主义与亚 欧战争策源地 的形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7单元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7单元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2.世界大战的酝酿(原因)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①目的: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
②表现
英国
德国
奥匈 帝国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导火线:1914 年 6 月 28 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及夫人 在_萨__拉__热__窝__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枪杀。(萨拉热窝事件) (2)爆发:1914 年 7 月 28 日,德国支持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此后,德、俄、法、英相继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3)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列强重新_瓜__分__世__界__、争夺世界霸权 的帝国主义之战。
提示:列宁和丘吉尔的分析是正确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 战胜国以强权政治原则建立的新秩序,为新的国际冲突埋下祸根。 首先,它没有解决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反而激起战败国对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愤怒和复仇情绪;其次,它无视弱小国家利 益,势必引起被压迫民族的反抗。
1.在这种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以强权和实力著称的战胜国, 他们决定和会的一切重大问题,排斥了社会主义苏俄,将战败国踩 在脚下,广大中小国家的作用“仅是举手通过最高委员会已作出的 决定”,没有真正的发言权。对此判断正确的是( )
提示:削弱了英国的殖民势力和海上霸权地位;美日两国崛起。
1.1915 年 5 月 7 日,英国客轮“卢西塔尼亚”号遭德国潜艇击 沉,遇难者中有一百多名美国人。英国政府立刻动员各种力量不断 报道该事件。英国的举动( )
A.促使美国迅速作出了参战决定 B.有利于英国海军夺回制海权 C.遏止了德国实施无限制潜艇战 D.加剧了美德两国紧张的关系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2)削弱了帝国主义和__殖_民__主__义__力量,动摇了_欧__洲__的世界优势 地位,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3)_美__国__的参战和俄国_十__月__革__命__的胜利,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 心的国际格局。 (4)改变了人们的观念,_反__对__战__争__、_要__求__和__平__的运动日益高涨。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总结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总结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标要求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单元综述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建国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先后参加了在日内瓦和万隆举行的两次重要国际会议,并发挥了积极作用。

50年代末开始,中苏关系急剧恶化,中国政府坚决对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行径进行抵制。

2、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转机,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建交,国际上出现了更广泛的与中国建交的热潮,打开了我国外交的新局面。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适应新的形势,对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作出重大调整,采取“走出去”所谓外交战略,积极参加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取得重大成果,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人类共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学法指导在学习本单元内容时,应注意树立历史发展的脉络,着重把握中国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当时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所作出的几次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以及所取得的外交成就。

同时注意相关知识的链接。

需要注意的问题1.教师要向学生强调国际形势的错综复杂、风云变幻,作为一个大国和国力相对薄弱的国家,进行外交活动是相当艰难的。

在此基础上,介绍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领导人的外交思想或外交生涯。

通过学习探究,了解这些领导人身上所表现出的外交智慧,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和人生成长方面的启迪。

2.进行问题教学,使学生积极思考探究。

第一,新中国成立后,是怎样扭转屈辱外交局面的?第二,在建国初期,新中国为什么要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第三,我国为什么要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有何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第四,改革开放以后,为什么要调整对外政策?如何评价这一时期我国的外交活动和成果?3.要结合教学参考书,多给学生提供历史材料,让学生了解历史的本来面貌,培养分析和概括能力。

高中历史知识点必修二总结框架

高中历史知识点必修二总结框架

高中历史知识点必修二总结框架高中历史知识点必修二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3)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

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

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

战国时,牛耕初步推广。

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1)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精耕细作,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第二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术、制瓷业、丝织业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

2.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利鼓风冶铁。

3.魏晋南北朝发明灌钢法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5.宋代江西的景德镇,到元代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时是全国的瓷都。

6.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础上,烧制出彩瓷;清代还发明了珐琅彩。

7.明清时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使用花楼机机构复杂精密。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1、了解“市”的形成和发展(1)西汉:每个城市都设专供贸易的“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长安城东西有市。

设官员管理(市长或市令),按时开市闭市。

(2)隋唐:长安城有市和坊,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

(3)宋朝:市与坊的界限逐渐打破,店铺随处可设,且早晚都可经营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的商帮:(4)西汉: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著名商业中心(5)隋唐黄河流域长安、洛阳;长江流域扬州、益州,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广州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思考】该观点评价的是苏联哪位领导人的改革? 提示:赫鲁晓夫改革。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 1. 背景: 2.措施: 改革重点是农业
3.评价: (1)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2)只是在原有经济体制上的局部调整,无法从 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最终失败。 4.失败原因: (1)只是在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的局部调整,没 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2)赫鲁晓夫自身的不足和缺点。 (3)改革忽视客观规律。
【思维点击】这反映出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 原因是什么?
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
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 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 提示:勃列日涅夫改革未改变原有体制,只 是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
【思维点击】材料中苏联人民讥讽勃列日涅夫“有 给自己发勋章的怪癖”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 勃列日涅夫由于沉迷于各种各样的荣誉之中 ,被苏联人民讥讽为“有给自己发勋章的怪癖”。 正是在胸前挂满勋章的勃列日涅夫的统治下,号称 “世界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如一个病入 膏肓的老人,步履蹒跚地跨进了80年代。 提示:原因:勃列日涅夫的保守导致改革的停滞,苏 联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初全面滑坡,作为领导人的勃 列日涅夫却沉迷于各种各样的荣誉之中,因此被苏联 人民讥讽为“有给自己发勋章的怪癖”。
课标要求: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 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 巨性和曲折性。 重点: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异同,戈 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难点: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
主题一
赫鲁晓夫改革
他是改革的先驱者。他第一个推动了改革 进程。他留下的主要东西就是使斯大林主义 失掉了声誉……这是改革得以开始的前提和 条件之一。

人教版高中历史第二册必修2精品课件9: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人教版高中历史第二册必修2精品课件9: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2.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1956—1976年) (1)中共八大——成功探索 ①内容: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②评价: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成功探索,但在实践中未能坚持下来。 (2)“左”倾泛滥——严重失误 ①表现:1958年开始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②原因:急于求成,改变落后局面的心情迫切;没有经济建设经验;毛泽东等中央 领导人“左”倾冒进,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③结果:经济比例失调,环境破坏,农民的积极性受挫,是造成三年经济困难的主 要原因。 (3)“八字”方针——调整恢复 1960年冬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2年底,经济形势 好转。 (4)“文化大革命”——严重破坏 ①实质:“左”倾错误发展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恶果。 ②影响:国民经济基本瘫痪,面临崩溃;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在低水平徘徊。
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可归结为“二、三、四”
附:本册总结
附:本册知识点总结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农业 (1)以铁犁牛耕为主要方式。 (2)以具有精耕细作、男耕女织特点的小农经济为主。 (3)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租佃关系日渐普遍化。 2.手工业 (1)历史悠久,技艺精湛,长期领先于世界。 (2)产品长期远销欧、亚、非许多国家,享誉世界。因海陆“丝绸之路”,中国获得 “丝国”和“瓷器大国”的誉称。 (3)官营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第二次 工业革命
凭借资本在经济 垄断资本
上控制世界市场
武力与资本输 出相结合瓜分 世界
最终形成
二、近代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
1.工场手工业时期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 (1)条件 ①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为西班牙、葡萄牙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 ②随着新航路开辟,主要商路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荷兰和英国积极对 外扩张。 (2)表现 ①荷兰击败葡萄牙,垄断东方香料贸易,在亚洲、美洲等建立殖民地。 ②英国进行海盗式掠夺,通过商业战争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3)影响:一方面,殖民掠夺的财富在欧洲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另一方面,给殖民地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加剧了殖民地的落后。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一、古代希腊1. 基本概念和特点•希腊城邦制度•希腊的民主制度•希腊的奴隶制度2. 雅典•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帕台农神殿•希腊建筑艺术的代表3. 斯巴达•斯巴达的军国主义精神•斯巴达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斯巴达的教育制度二、古代罗马1. 基本概念和特点•罗马的共和制度•罗马的行省制度•罗马的奴隶制度2. 罗马的扩张•罗马的征服战争•罗马的地方自治制度•罗马的土地问题3. 罗马帝国•奥古斯都的改革•罗马法的代表作•城市罗马的建设三、近代欧洲1.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宗教改革的背景和起因•马丁·路德的改革思想2.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确立•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和起因•法国的大革命•德国的统一3.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矛盾•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危机表现•社会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四、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1. 十九世纪中国的社会状况•农民起义运动的兴起•中国社会的封建性质•外国侵略和民族危机的加剧2. 辛亥革命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的背景和起因•辛亥革命的目标和影响•辛亥革命与中国的未来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进程以上是高一历史必修二的部分知识点总结。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希腊、古代罗马、近代欧洲和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过程和影响,为我们的历史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七单元)

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七单元)

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七单元)阅读教材目录以把握整体知识框架,这是在宏观上把握历史的前提;阅读教材正文以把握基本的历史知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典章制度、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等,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历史必修一知识点第七单元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I HOPE YOU LIKE IT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二战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60、70年代西欧日本崛起、第三世界兴起、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冲击两极格局,促世界格局多极化;90年代,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

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1、二战后美苏“冷战”对抗的原因:二战后美苏成为势均力敌的超级大国。

二战后美苏失去了战时合作的基础。

美国在二战后确立了世界霸权的政策,并视苏联为障碍。

美苏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是冷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2、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政治上:①杜鲁门主义(内容:反苏)出台,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②苏联及社会主义阵营建立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

(2)经济上:①马歇尔计划(又叫“欧洲复兴计划”)出笼,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

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②苏联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进行反击。

(3)军事上:1948年,柏林危机是“冷战”以来的第一次高潮。

①北约的建立:为了遏制苏联,加强对西欧的控制,1949年,美、英等12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北约。

②华约的建立:为了对抗北约,1955年,苏、波、捷、罗等八国签订了《华沙条约》,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3、“冷战”的影响(1)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世界被分裂成两部分;(2)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武器威胁之下,又避免了近半个世纪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3)为争夺势力范围,两国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甚至大举用兵,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高一必修2历史知识点归纳

高一必修2历史知识点归纳

高一必修2历史知识点归纳高一历史必修2是一门关于中国古代历史的课程,涵盖了丰富的知识点。

下面将对高一历史必修2中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重要内容。

一、商代至东周时期(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256年)1. 商代的政治制度和特点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

商代的政治制度以王室和贵族统治为主,国家实行封建制度,最高统治者是商朝的王,下设诸侯、卿、大夫等封爵。

商代的特点是奴隶制度的兴盛、城邦的繁荣、青铜器的制作和商代甲骨文的记载。

2. 周代的政治制度和特点周代继商代之后,建立了一个以诸侯分封的封建制度,最高统治者是周天子。

周代的特点是分封制的兴起、封建等级制度的确立、农业生产的发展,以及周礼的形成。

3.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思想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的一段动荡时期,涌现出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思想家。

其中包括齐桓公、楚庄王等各国的崛起和衰落,孔子、孟子等思想家的思想产生和传播,以及《孙子兵法》、《墨子》等著作的问世。

二、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1. 秦朝的统一和政治制度秦朝由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其中包括统一文字、度量衡和货币、修建连接南北的长城等措施。

秦的政治制度以集权制为主,设有郡县制度,设立宦官丞相等制度。

2. 汉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变革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长期的封建王朝,政治制度以太守、郡守和县令为主。

汉朝在社会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包括推行科举制度、开设太学、推行均田制等政策。

3. 十七帝的兴衰和帝国统一汉朝有十七位帝王,这段时间内发生了一系列的兴衰事件。

其中包括汉武帝的时期国力强盛,但后期逐渐衰败,最后由于黄巾起义等内外因素导致瓦解,并为三国鼎立打下了基础。

三、三国鼎立至北宋时期(公元220年-公元1127年)1. 三国时期的鼎立局势三国时期指的是东汉末年到西晋建立之间的时期,主要有曹魏、蜀汉和东吴三个势力。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整理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整理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整理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夏朝:制代替禅让制- 商朝:内外服制度- 西周:分封制、宗法制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3.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朝:内外朝制度、中朝制度- 三省六部制- 行省制度4.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朝:内阁制、东厂、锦衣卫- 清朝:军机处二、古代中国经济·农业经济1. 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铁犁牛耕- 小农经济- 精耕细作2. 土地制度- 井田制- 均田制- 土地兼并3. 农业主要耕作方法与农作物- 耕作方法:铁犁牛耕、代田法、区田法- 农作物:水稻、小麦、粟、棉三、古代中国经济·手工业的发展1. 手工业的主要部门- 纺织业- 陶瓷业- 冶金业- 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2. 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手工业技术的发展与传承- 官营手工业的特点- 私营手工业的发展四、古代中国经济·商业的发展1. 商业发展的历程- 市的发展- 货币的发展- 商业组织与商人团体2. 古代商业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 盐铁官营- 闭关锁国政策五、秦汉至明清时期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 科学技术- 四大发明- 天文历法- 数学2. 文学艺术- 诗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书法: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绘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六、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 鸦片战争- 原因:鸦片贸易、对华战争- 结果:南京条约2. 太平天国运动- 金田起义- 天京事变-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3.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的建立-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七、五四运动以来的中国历史1. 新文化运动- 原因:思想解放、文化革新- 主要内容:民主、科学、新文学2. 中国成立- 成立背景:中国社会的矛盾- 成立过程:中共一大3. 抗日战争- 卢沟桥事变- 抗日战争的胜利4. 解放战争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解放战争的背景与过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以上是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的简要整理,希望能对您的研究有所帮助。

历史高中第七课知识点总结

历史高中第七课知识点总结

历史高中第七课知识点总结第七课《中国历代政权更替》是高中历史课程中的一部分。

本课程通过对中国历史中政权更替的详细讲解,使学生能够了解和理解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的兴衰更迭,以及这些政权更替对中国历史及文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下面是对本课程的知识点总结。

一、夏商周三代的更替1. 夏朝: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确切记载的朝代,夏代奠定了中国政权更替的基础。

夏代的创始君主是启,后来被夏后氏夺权,建立了夏朝王室。

2. 商朝: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集权国家,大概这时划时代的意义在于勤王和文夏两大时期。

商汤即位后,对殷商王室、西戎和北戎展开了一系列的征伐之战,改变了那个时代考证紧缺且失实的历史画面。

3. 周朝: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一个朝代,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部分。

周武王在东周年号就是武王壬申郁南之战之前,周。

而且无论史籍上提及的武王伐纣还是后来的伐齐,都没有称呼自己为伐政治。

更何况后东周实际政权发生变化之后,东周国内地理界限和疆域权力的变化让中国大陆地区的东部地理环境变得名副其实,地表若有所动。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与统一1. 春秋时期:春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之后的读法是春。

这一时期,诸侯国开始兴起,中国地区开始出现了多国并立的局面。

2. 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政治、军事等各方面都有很大变革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诸侯国互相争斗,中国历史上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政治、军事等事件。

3. 秦朝的统一: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是由秦始皇统一六国而建立。

秦朝历史上有些重大事件是新的统一帝国中国三、秦汉之际中国政权更替的变换1. 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中央集权国家。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中国开始进入了一个统一国家的时代。

2. 汉朝:汉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朝代,实际上深圳市长,分钟包括隋唐帝国每个地方皇帝皇室发布过的如月连、托尼连的任托尼、管欣送、欧阳意、徐纯铭柳泥甫带官员和劳动者在内的普通人都带口令。

2024年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一、中国古代社会和文明1.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特点-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古代文明-中国古代文明的特点:农业文明、礼仪文明、玺印制度、儒家思想、天人合一思想等2. 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基本矛盾-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特征:农业为基础、天朝上国、封建等级制度、士农工商等社会阶层、农民起义等-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矛盾:君欲民望、上下阶级对立、富人与穷人的矛盾、文人与武将的矛盾等3. 周朝的兴衰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变局-周朝的兴起和承继商代文明-封建分封制的建立和晋灭秦的过程-春秋战国时期的分封制危局和兼并争霸的局面4. 秦始皇统一六国和秦统一帝国的特点-秦始皇的创业和征服六国-秦统一帝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特点-秦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和评价5. 汉朝的建立和汉武帝时期的政权巩固-刘邦的夺权和汉朝的建立-汉武帝的政权巩固和南征北战-汉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成就二、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和科技1. 儒家思想和儒家学派-儒家思想的基本观点:仁、礼、义、孔、孟等-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著作:孔子、孟子、荀子等2. 道家思想和道家学派-道家思想的基本观点:道、德、无为而治等-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著作:老子、庄子等3. 法家思想和法家学派-法家思想的基本观点:法治、权术等-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著作:韩非子等4. 兵法和军事思想-孙子兵法的思想和影响-兵家四大家:孙子、吴起、尉缭、李牧5. 科技发展和中国古代的巨大成就-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农桑之术:水利工程、农具和耕作方法的改进、农业生产的发展等三、中国古代社会的变革与发展1. 东汉末年社会矛盾和黄巾起义-东汉末年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危机-黄巾起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2. 三国时期和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分裂与社会动荡-三国时期政权的分立和社会动荡-南北朝时期南北政权的对立和社会经济的变迁3. 隋朝和唐朝的统一和繁荣-隋朝对南北政权的统一-盛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繁荣4. 科举制和唐宋时期的文化繁荣-科举制的实行和官僚制度的建立-唐宋时期的文化繁荣和文人雅集的兴盛5. 北方民族对中国的侵袭和南宋时期的抗金斗争-北方民族的侵袭和辽、金对中国的统治-南宋反金斗争和抗金英雄的兴起四、中国古代社会的变革与发展1. 元朝的建立和统治-蒙古帝国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元朝对中国的统治和改革2. 明朝的建立和明初的改革-明朝的建立和建文帝的改革-靖难之役和朱棣夺位3. 明朝中期社会和经济的变迁-明朝中期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明朝中期经济变迁和海外贸易的兴起4. 清朝的建立和封建统一-满清入主中原和清朝的建立-康雍乾盛世和中央集权的加强5. 清朝末年的社会动荡和洋务运动-清朝末年社会矛盾的加剧和农民起义-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对外侵略的影响五、近代中国的变革与发展1. 鸦片战争和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和国人抗争的启示2.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结果-中华民国的建立和民主革命的挫败3. 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国共合作的背景和过程-北伐战争的胜利和矛盾的加剧4.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五四运动的起因、过程和影响-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第一次国共合作5. 中国抗日战争和新中国的成立-中国抗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探索六、当代中国的变革与发展1. 唐氏治国和改革开放-毛泽东时期的政治运动和唐氏治国-改革开放的背景、过程和影响2. 当代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经济改革的探索和经济特区的建立-中国经济崛起和改革开放的成就与问题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路径4. 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和地区合作-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开放-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地区合作和“一带一路”倡议5. 当代中国的社会问题和国家治理-社会问题的产生和改革的难点-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探索。

高一必修二的历史知识点

高一必修二的历史知识点

高一必修二的历史知识点高中历史课程是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能力的重要一环。

在高一的必修课程《高中历史必修二》中,学生将学习到许多重要的历史知识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一必修二的历史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该课程内容。

第一章:古代中国的政治格局该章节主要介绍了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国家组织形式。

学生将学习到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中央集权制度以及其他各个时期的政治格局。

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演进和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古代中国的社会经济本章节主要介绍了古代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状况。

学生将学习到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农业经济以及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了解古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形态对于理解古代社会的组织和生活方式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章:世界古代文明的交往与发展该章节重点介绍了古代世界各个文明之间的交往与发展。

学生将学习到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交往以及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等知识点。

通过了解世界古代文明的交流与发展,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各个文明的独特之处及其对人类历史的影响。

第四章:亚欧古代国家的兴亡本章节主要介绍了亚欧古代国家的兴亡过程。

学生将学习到印度、波斯、希腊、罗马等古代国家的兴起与衰落,以及它们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通过了解这些国家的兴衰,学生可以深刻认识到国家的兴亡与历史的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五章:古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该章节主要介绍了古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包括对外战争、外交关系、边疆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将学习到中国古代对外扩张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以及中国与邻近国家的交往与影响。

了解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有助于学生对中国历史形成更全面的认识。

第六章: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本章节重点介绍了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

学生将学习到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思想文化及艺术成就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成就对于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高一必修二的历史知识点涵盖了古代中国的政治、社会经济、外交关系、科技和文化等多个方面。

高一历史上册必修二知识点

高一历史上册必修二知识点

高一历史上册必修二知识点高一历史上册必修二知识点回顾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镜子,通过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演变和发展,从中汲取智慧,指导我们的生活和未来。

高一历史上册必修二是初中历史知识的延续和拓展,包含了中国古代史的重要知识点,本文将对其中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回顾和总结。

一、秦朝的统一和秦始皇的改革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行君主制的王朝。

秦始皇作为秦朝的奠基者,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中国社会得以统一和稳定。

首先,秦始皇实行了统一的文字和货币制度。

他下令整理并统一了中国的文字,统一了货币制度,大大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繁荣。

其次,秦始皇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筑长城和修建大型宫殿、陵墓的工程。

这些工程不仅显示出国家的强大实力,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迹。

最后,秦始皇还推行了统一的法律制度和行政管理体系,大大提高了国家的管理效率,为后来的统治者提供了借鉴和经验。

二、汉朝的兴起和文化发展汉朝是秦朝的后继者,由刘邦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长久和最重要的王朝之一。

汉朝的兴起标志着中国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汉朝的文化发展尤为显著,不仅出现了众多杰出的文化人物,还推动了科学、医学等领域的发展。

在文化领域,汉朝出现了诸如司马迁、刘向等杰出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们的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汉朝还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貌,如风靡一时的汉服、精美的丝绸制品等都体现了汉朝文化的繁荣和精神风貌。

在科学领域,汉朝出现了很多杰出的科学家,如张衡、郦道元等。

他们对天文学、地理学等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另外,汉朝还在医学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被誉为是中国医学史上的奠基之作,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三国分裂和魏晋南北朝的兴起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标志着战国时期的终结和南北朝时期的开端。

这个时期以三国鼎立为特征,中国社会经历了割据和混乱的局面。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精品课件 第7单元 第21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精品课件 第7单元 第21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2.革命根据地的巩固(请结合教材内容,自主归纳知识要点)
角度
概况
1931 年 11 月,在设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这是中国共产
党人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宝贵探索与尝试
经济政策 各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步开展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 地”,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
(3)从敌我力量对比看: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且主 要集中在城市;农村的敌人相对弱小,中国民主革命必须首先 在农村逐步积累和发展革命力量,农村包围城市,最终战胜敌 人。
2.意义 (1)从民主革命的角度看:“工农武装割据”革命道路的开辟 标志着中国革命找到了正确的道路,自此,中国革命力量逐渐 壮大,最终取得了全国革命的胜利。 (2)从党的建设的角度看:这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的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表现。
军事斗争 1930—1933 年,红军先后打退了国民党军队的四次 “围剿”
【自主思考】 毛泽东说:“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 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 如何理解毛泽东的话? 提示:土地革命使中国共产党获得了农民的拥护,为战胜敌 人提供了群众条件;土地革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战 胜敌人提供了经济条件。
典型例题 1928年1月,毛泽东率军攻占遂川县城后曾指出,大家要打土 豪,发动群众,我们要在晚上把东西秘密送到穷人家里去或者 把这个地方土豪的资财带到另个地方分给农民。这( ) A.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B.践行了遵义会议的基本精神 C.反映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D.推动了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
论从史出 开辟“工农武装割据”革命道路的原因与意义 1.原因 (1)从中国的社会性质看: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中国共产党没有进行合法斗争的条件,人民要当家作主,夺 取政权,只有进行武装斗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学习总结
一、苏俄(联)经济体制的探索与调整
二、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马克思设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其主要特征是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2.列宁认为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俄国也能建成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探索。

列宁根据不同情况,先后推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使苏联恢复了经济,巩固了工农联盟。

3.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尤其是发展重工业;政治上建立社会主义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斯大林时期推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方针,并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带有严重的缺点和弊端,严重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

4.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对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了改革,但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改革都没有取得成功,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5.戈尔巴乔夫对社会主义提出了新的看法。

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民主化”和“公开性”,对苏联的历史全盘否定。

他所进行的改革不但没有解决苏联长期存在的问题,反而激化了矛盾,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

6.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二者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三、20世纪世界三大经济体制调整的比较
【例题】(2013·福建文综,3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增加财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

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

——摘自《列宁全集》材料二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的。

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贷款给苏联。

——摘自《斯大林选集》材料三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

——摘自《斯大林选集》材料四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
的是建设重工业;《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八大进一步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即“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苏维埃政权为什么要实施快速工业化战略。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是如何为工业化打基础并找到资金的。

(3)材料三中所说的“通常的”工业化道路是什么?结合材料二、三,以英国为例加以说明。

(4)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新中国初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并分析这一设想与苏联的工业化道路有何不同。

[解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世界市场的形成,新中国的经济建设等,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最大限度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问题。

第(1)问,注意从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经济和军事实力相对滞后等方面说明苏维埃实施快速工业化的原因。

第(2)问考查十月革命后苏俄为加速工业化而采取的举措,回答时把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战略加以列举,要注意答题的角度必须是“打基础并找到资金”。

第(3)问首先要说明西方国家工业化之路的内容,但必须联系材料二、三的内容,并以英国为典例。

第(4)问先阐释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化的基本设想,再结合所学知识并与苏联工业化比较,说明其差异。

[答卷实录]
[点评]
(1)回答问题条理清晰,书写认真,语言简洁、明了。

(2)课本基础知识掌握得扎实,如第(1)问,根据教材知识回答较好。

(3)没有仔细阅读材料,审题方面存在缺陷。

第(1)问没有从材料出发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作答,只是回答了国际方面。

[规范答案]
(1)苏维埃政权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处于敌对势力包围中;经济技术落后,国防薄弱;如不快速发展重工业、实现工业化,经济、技术就不能独立,政权将被扼杀。

(2)实行企业国有化、农业集体化;政府把国有企业利润集中收缴;征收农业税,以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等方式筹集工业化资金。

(3)从发展轻工业开始。

殖民掠夺(海外扩张)进行原始积累;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从轻工业到重工业);逐步实现工业化。

(4)借鉴苏联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尽快实现工业化;但又不能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要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走一条与苏联不同的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高分策略指导
“三读”“三找”“三界定”,大题满分不是梦
1.材料要“三读”
第一遍“速读”:带着问题了解材料和题干大意,明确主题。

第二遍“细读”:结合材料出处的说明(时间、国别、背景、会议、著作、人物等),完整准确地掌握题干的内涵和考查意图,以界定考查的时空阶段,弄清楚考查的知识点。

第三遍“精读”:联系设问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提取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可在相关文字下作标注,并理清材料之间的关系,建立材料与所学知识的联系,分清材料中的史实和论点。

2.要点要“三找”
一找材料的中心论点:一般来说在“两头”,材料的中心论点要么是材料第一句,要么是材料最后一句。

二找材料的层次和要点关键词(时间、空间、限定词、主题字眼等):材料分层一般以句号、分号或省略号为界限,读完后要分层归纳材料要点,联教材,列提纲,材料涉及要点一个也不要丢。

三找关联点:寻找材料与设问之间的关联点、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联点和材料与教材之间的关联点。

3.答案组织要“三界定”
一要对应设问:界定好设问的“限定语、中心语、提示语、答项语”,不要漏掉问题(如“是否”“变化”“有无”等)。

二要对应好题目和设问:界定好材料、设问和教材三者之间的联系,进而选取相关知识作答。

三要界定好设问答案来源:设问一般有四种限制情况,即“根据材
料……”“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和没有对答题依据作出明确规定,在阅读设问时,应注意每一设问是要求怎样回答的,同时要看清设问要求回答的是什么,有什么限制性条件,在审题时最好把限制条件用笔画上记号,以防答题时出现遗漏和疏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