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课课练(含答案)—1.8 练习十五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课课练答案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课课练答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课课练答案一、扇形统计图【点击课堂】第1页一、 1. 各部分数量总数 2. (1)62.5 (2)16 8二、 (1)骑自行车20 (2)15 10 (3)略第2页一、 1. 扇形折线条形 2. 1200 240 480 480二、 1-25%-45%-10%=20%1200×45%-1200×25%=240(平方米)第3页一、 48 18 24 30二、 1. B 2. A二、圆柱和圆锥【点击课堂】第7页一、 1. 底面侧面距离 2. 圆扇形顶点圆心 3. 略 4. 略 5. 略二、1. √ 2. × 3. √ 4. √第9页一、 1. 侧面底面 2. 矩形底面周长高二、3.14×22×2+2×3.14×2×5=87.92(平方厘米)3.14×12×2+2×3.14×1×6=43.96(平方米)三、1. 2×3.14×0.6×2×5=37.68(平方米)2. 3.14×22+2×3.14×2×5=75.36(平方米)3. 2×3.14×3×14=263.76(平方厘米)263.76+3.14×32=273.18(平方厘米)第10页一、 1. 169.56 2. 62.8 314 3. 6004. 侧面积5. 150.72平方厘米3768平方厘米50.24平方米二、1. 3.14×0.1×1.2×10=3.768(平方米)2. 3.14×2×8×0.6=30.144(千克)第11页一、 1. 相等底面积高底面积高底面积高 2. 略 3. 略二、1. 15×10=150(立方厘米)2. 3.14×202×50=62800立方厘米=62.8(升)3. 3.14×1.62×2×720=11575.296(千克)第12页一、1. 3.14×2.52×10=196.25(立方厘米)3.14×22×12=150.72(立方厘米)2. (1)r=18.84÷2÷3.14÷3=1(米)3.14×12×3=9.42(立方米)(2)9.42×545=5134(千克)3. (1)12×20=240(平方厘米)(2)表面积:12×20+3.14×62+3.14×6×20=729.84(平方厘米) 体积:12×3.14×62×20=1130.4(立方厘米)第13页一、 125.6立方厘米 2. 942 314 1570 47103. 24. 135二、(1)3.14×52×3=235.5(立方分米)(2)3.14×22×1=12.56(立方米)(3)3.14×22×4=50.24(立方厘米)(4)80×50=4000(立方分米)三、1. 3.14×22×200=2512(立方厘米)2512×7.8=19594(千克)3.14÷1=3(米)3. (1)3.14×22+3.14×2×2×6=87.92(平方分米) (2)3.14×22×6=75.36(立方分米)=75(升)4. 3.14×22×4=50.24(立方分米)5. (1)3.14×12=3.14(平方米)(2)3.14×12×3=9.42(立方米)6. 3.14×2×2×(12-10)=25.12(立方米)7. 80×25÷10=3.2(分米)8. 3.14×0.1×0.1×5×60=9.42(立方米)第16页一、 1. (1)6 (2)362. 3.14 9.423. 12二、1. (1)13×3.14×32×4=37.68(立方分米)(2)13×3.14×52×12=314(立方厘米)2. 13×3.14×32×1.5=14.13(立方米)3. 13×3.14×32×6=56.52(立方厘米)4. 13×15×4=20(立方厘米)5. (1)13×3.14×62×9=339.12(立方厘米) (2)339.12÷(3×3.14×62)=1(厘米)第18页一、 1. B 2. A二、 1. 23 2 2. 28.26 169.56三、1. 13×12.56×1.5×1.25=7.85(吨)2. 20÷13×30=2(厘米)第19页二、1. × 2. √ 3. × 4. × 5. √三、略四、1. 13×3.14×12×1.5=1.57(立方米)2厘米=0.02米1.57÷0.02÷5=15.7(米)2. 12×32=18(立方米)3. 3.14×202+2×3.14×20×45=6908(平方厘米) 3.14×202×45=56520(立方厘米)=56.52>50 能装50升水4. 0.6平方米=60平方分米60×(5-0.5)=270(立方分米)=270(升)270×0.8=216(千克)5. 3.14×0.42×16=8.0384(立方厘米)2×3.14×0.4×16=40.192(平方厘米)6. 9.42×10=94.2(平方分米)94.2+94.2×(1-80%)=113.04(立方分米)第22-24页一、 1. 25.12 25.12 2. 9 3. 3 3 9 94. 125. 5二、1. × 2. × 3. × 4. × 5. √三、 1. D 2. C 3. C 4. B 5. C四、略三、解决问题的策略【点击课堂】第28页一、 1. 4 3 14 14 47 37 2. 52 27 57 35 35二、1. 150÷56=180(厘米)2. 144÷1+57=84(元)84×57=60(元)3. 32×3÷(3+5)=12(个)第29页1. (5×27-96)÷(5-2)=12(张)27-12=15(张)2. 自行车:(3×39-96)÷(3-2)=21(辆)三轮车:39-21=18(辆)3. 设象棋x副,则跳棋27-x 2×(27-x)+6x=98x=1127-11=16(副)4. 设大盒子x个小盒子y个x+y=1812x+6y=174 x=11y=7第30页一、1. 3∶4 14 14 2. 略二、略四、比例【点击课堂】第35-36页一、1. ①② 2. 4 3 16 123. 4 14. 1 25. 3 2∶1二、1. ②① 2. ④三、略第37页一、1. 16∶2 32∶4 2. 5∶2 5∶2二、略三、略四、略第38页一、 1. 外项内项 2. 乘积乘积比例基本性质3. 0.2 6 0.3 44. 45. 略6. 1421=812 148=2112二、1. √ 2. × 3. √ 4.×三、 60第39页一、 1. 解比例 2. 9 2 14 343. 比例的基本性质二、 1. 24 3 322. (1)25∶2=12∶x X=60(2)53=x12 x=20三、 400克第40页一、 1.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2. 12 000 2 000 2 0003. 线段104. 25∶8二、1. 1∶50 2. 2∶1 3. 1∶30第41页一、 1. 12 135 2. 略二、略第42页一、略二、略五、确定位置【点击课堂】第46~47页1. 略2. (1)800 (2)西1000 (3)南西400 (4)南东600 (5)升旗台3. 略4. 略第48页1. 略2. 略3. (1)东30 600 (2)西45 400 (3)略(4)略第49页1. (1)东 2 北东2.5 (2)东 4.8 南东3.2 (3)东80 3.5 东20 2.22. 北东300 东230 东30 310 东200 北东520 北东3. (1)北东500 北西800 (2)东600 北东45 500六、正比例和反比例【点击课堂】第52页一、 (1)看的天数看的页数看的页数看的天数(2)2 30∶1 30 120 30∶1 30 (3)所看的页数除以看的天数的得数看的天数看的页数正二、1. √ 2. √ 3. √ 4. × 5. √ 6. √7.√三、略第53页1. (1)2 20 10 100 (2)数量总价总价数量总价数量正2. 略3. 略4. 略第55页一、(1)每天吃的千克数吃的天数每天吃的千克数吃的天数(2)240(3)5天共吃的千克数吃的天数每天吃的千克数反二、1. × 2. × 3. √ 4. √ 5. √三、 50 10 6.25第56页一、 1. 每小时加工数加工时间加工的数量加工时间每小时加工数和加工时间积反2. 加工时间加工总数加工总数加工时间加工总数与加工时间的比的比值正3. a c b c a b4. 分母分数值反分子分数值正二、 (1)B (2)B (3)A (4)B (5)A第57页一、 1. 不同 2. 时间地点 3. 正二、 1. 12米 2. 7.5米七、总复习1. 数与代数【点击课堂】第66-61页一、 1. 略 2. 500 702 3. 略4. n-1 n+15. 1256. 23 1.59二、1. √ 2. √ 3. × 4. √三、 1. C 2. B 3. C 4. B 5. C 6. B 7. B 8. A第62页一、 1. 6008000 六百万零八千 2. 十二亿九千五百三十三万3. 132.78··132.8 132.794. +39 -85. >=<>二、1. √ 2. ×三、 1. B 2. C 3. B 4. A第63-64页一、 1. 0.0782 1100 782 100 2. 6 24 24 63. 略4. 15 1805. 1056. 1 ab7. 22 26 8. 5 30 12 60 3 59. 0.0001 0.00001 0 10. 1.2 2.19 2.199 125二、 1. A 2. B 3. B 4. C 5. C三、略第65页一、 1. 1 4 3 14 54 2. 10 20 0.4 40%3. 略4. 16 505. 59 49二、1. 30÷(120+30)=20%2. (50-2)÷50=0.963. 560×0.9=504(元)4. 56000÷70%=80000(株)80000÷4000=20(辆)5. 120×56×5=500(元)第67页一、略二、 1. B 2. B 3. A 4. B三、 8小时45分第68-69页一、 1. (1)526与74的和(2)183.6与5.1的差(3)36与24的积(4)8与4的商2. (1)126 (2)12.6 (3)28 (4)453. 5.24. 略5. 略6. 57. 478. 329. 3 1二、 1. 略 2. 4186 116.77 91.56 3.223. 32.65 12.5三、 1. 53支 2. (1)840+840×15=1008(人)(2)840÷1+15=700(人)第70-71页一、 1. 扩大10倍缩小10倍2. 3.25·· 3.25 3.2533. 0.15 154. 355. 38 18 62.56. 337. 268. 4.8二、 1. 略 2. 843 59.05 74.9 3.22三、1. 35×42+70=1540(人)2. 45×2-0.3=8.7(米)3. 48+48×34=84(千克)4. 1636+1636×14=2045(元)5. 一样甜6. 8500×5.13%×3×(1-5%)+8500=9742.74(元) 第72-73页一、 1. a+b=b+a a+b+c=a+(b+c)a×b=b×a a×b×c=a×(b×c)(a+b)×c=a×c+b×c2.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3. 1×(7+8+9)=244. (1)22÷4-0.2×7=4.1(2)(675-75×5)÷2.5=120二、略三、1. 280÷(280÷7-5)=8(天)2. 略3. (12+8)×3÷12=5(天)第74-75页一、 1. 略 2. (1)(8.5+2)÷1.5×3.6=25.2(2)58-25÷56=27100(3)56÷30×14-52=16二、略三、略第76-77页一、 1. 略2. (1)54×89-23=49(2)10×15÷25+25=52(3)(15÷60%)×45=20(4)50×2%÷30×15=16二、1. 80×1-38-48%=18(千克)2. 60×1-15-14-13=13(棵)3. 9分钟4. 24×20%+712=32360(千米)5. 15×23-15×12=2.5(千米)第78-79页一、 1. 35+(35+45)=115(盒)2. 28×15÷(28+2)=14(天)3. 85÷57-85=34(千米)4. 100×0.2÷(0.4×2)÷6≈4(个)5. 180÷20×10=90(分钟)6. 24÷1830=40(分钟)7. (210÷2+210÷1.5)÷2=122.5(km/h)第80-81页一、 1. 3.5+a 7+a 2. 20-3b 3. a×(x-5)4. 5a-4.85. ab6. a-10x 40二、 x=12 x=12 x=10.7 x=0.4 x=0.2 x=0.4三、 1. 设公鸡x只,母鸡1.5xx+1.5x=4500x=18001.5×1800=2700(只)2. 设弟弟x岁,哥哥x+3x+(x+3)=35x=1616+3=19(岁)3. 12×25×h=100h=84. 2x+0.6=7.4x=3.45. 设科技书x本,文艺书3x本3x-x=156x=783×78=2346. 略第82页一、 1. x=10 x=15 x=6二、略第83-84页一、 1. C E 2. B 3. A二、略三、1. 120×55+4=136 120×45+4=1452. 5x+4x+3x=240x=20100×80×60=480000(立方厘米)3. x∶56=27∶34x=20634. 20x=56 x=24 44÷1125=100(页)5. 120100=x60 x=72(周)6. 0.0000030.0001=x6 x=0.18(吨)7. 568=x13 x=91(吨)第85-86页一、 (1)B (2)A (3)A (4)B (5)B (6)A (7)B (8)B二、1. 6÷75%=8(天)2. x+y+z=240x+12=z y÷z=25 x=93(吨)3. (1)1503=400x x=8(2)1503=500x x=10>64. 略5. (1)1500=x2500 x=5(千克)(2)1500=16x x=80008000+16=8016(千克)2. 图形与几何第87页一、 1. 射线直线 2. 射线度数射线长短3. 无数 14. 70 锐角5. 锐角钝角二、1.× 2. × 3. √ 4. × 5. √三、略四、略第88-89页一、1. πr 2. 等边60 3. 半径 4. 半径圆心5. 正方6. 直径二、1. × 2. √ 3. × 4. √ 5.√三、 1. A 2. B 3. C 4. B四、 1. 50 2. 20 3. 706.5五、略第90-91页一、 1. 9 2. 12 75 3. 不变变小 4. 6 24 25 5. 2700 6. 30 7. 100 8.129. 38 32二、1.× 2.√ 3. √ 4. √ 5. √ 6. √三、 1. A 2. B 3. C四、 1. 0.25公顷=2500平方米2500÷12×125=40(米)2. 长方形:10×5.7=57(平方厘米)正方形:(10×2+5.7×2)÷4=7.85(厘米)7.85×7.85=61.62(平方厘米)圆:2πr=10×2+5.7×2r=5πr2=78.5(平方厘米)3. (55-20)×20÷2=350(平方米)4. (3-2.5)×2+2.5×2=6(厘米)5. 18+24=42(平方米)第92-93页一、1. 2∶3 4∶9 2. 125.6 3. 6.28 10.284. 3π 3 9π 65. 14 116. 3π7. 4 2π8π8. 9 9. 略二、1.× 2.× 3. √4. √ 5.×三、 1. C 2. A 3. C四、 1. 5厘米=0.05米3.14×0.95+0.052=1.57(平方米)2πr=2×3.14×12=3.14(米)2. 6个3. 3.14×8+8×4+20=77.12(厘米)第94页一、 1. 6 相等12 相等8 2. 12 63. 164. 1 0.55. 正方形二、1. × 2. √ 3. × 4. ×三、 1. B 2. B 3. B 4. C 5. C四、略第96-98页一、 1. 12 2. 128 3. 150.72 207.244. 545. 32 246. 略二、1.× 2. √ 3. × 4. √三、 1. C 2. B四、(1)5×5×6=150(平方厘米)(2)3×2×2+1×2×2+3×1×2=22(平方分米)(3)3.14×4×2+2×3.14×2×6=100.48(平方厘米)(4)3.14×4×2+2×3.14×2×4=75.36(平方分米)五、略第99-100页一、 1. 8 12 36 6 18 2. 12.53. 44. 6.28 3.14 19.71925. 246. 785 15.77. 0.08二、1. × 2.× 3. × 4. ×三、 1. C 2. C 3. C 4. A四、略第101-103页一、 1. 周长高 2. 340 400 3. 3144. 18.845. 5∶3 25∶9 125∶276. 18 167. 2008. 0.37二、 1. C 2. C 3. A三、略第104页一、 1. (1)下 5 右7 (2)左10 上 6(3)略2. 略二、略第105-106页1. (1)(5,6)(9,4)(5,4) (2)(5,6)(3,6)(5,4) (3)(7,2)(11,0)(7,0)2. 略3. 略4. (1)北380 北西200 (2)西35 220 西200(3)3路公共汽车从右川桥出发,向南行300 m到西园,再向东行200 m到钟楼,再向南偏东70°方向行500 m到达人民公园,再向北行220 m到达科技大厦。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课堂作业设计全套共54份及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套课堂作业设计及答案(共54份)第1单元-负数第1课时负数的认识第2课时在直线上表示数第3课时练习课第2单元百分数第1课时折扣第2课时成数第3课时税率第4课时利率第5课时解决问题第6课时生活与百分数第3单元圆柱与圆锥1.圆柱第1课时圆柱的认识第2课时圆柱的表面积第3课时练习课第4课时圆柱的体积第5课时解决问题2.圆锥第1课时圆锥的认识第2课时圆锥的体积第3课时整理和复习第4单元比例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1课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2课时解比例2.正比例和反比例第1课时正比例第2课时反比例第3课时练习课3.比例的应用第1课时比例尺(1)第2课时比例尺(2)第3课时练习课第4课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第5课时用比例解决问题第6课时练习课第7课时自行车里的数学第5单元数学广角第1课时鸽巢问题(1)第2课时鸽巢问题(2)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1.数与代数第1课时数的认识(1)第2课时数的认识(2)第3课时数的运算(1)第4课时数的运算(2)第5课时解决问题第6课时式与方程第7课时比和比例(1)第8课时比和比例(2)2.图形与几何第1课时平面图形的认识第2课时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第3课时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第4课时练习课第5课时图形的运动第6课时图形与位置3.统计与概率第1课时统计第2课时可能性4.数学思考第1课时数学思考(1)第2课时数学思考(2)第3课时数学思考(3)5.综合与实践第1课时绿色出行第2课时北京五日游第3课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第4课时有趣的平衡第1单元-负数 第1课时 负数的认识一、 填空。
1.-52读作( ),+3.2读作( )。
2.如果水位升高2m 时,水位变化记作+2m ,那么水位下降2m 时,水位变化记作( ),水位不升不降时,水位变化记作( )。
二、选择题。
1.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0既是正数,也是负数B.0是最大的负数C.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D.0是最小的负数 2.若规定向西行进为“+”,-50m 表示的意义是(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课堂作业设计全套共54份及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套课堂作业设计及答案(共54份)第1单元-负数第1课时负数的认识第2课时在直线上表示数第3课时练习课第2单元百分数第1课时折扣第2课时成数第3课时税率第4课时利率第5课时解决问题第6课时生活与百分数第3单元圆柱与圆锥1.圆柱第1课时圆柱的认识第2课时圆柱的表面积第3课时练习课第4课时圆柱的体积第5课时解决问题2.圆锥第1课时圆锥的认识第2课时圆锥的体积第3课时整理和复习第4单元比例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1课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2课时解比例2.正比例和反比例第1课时正比例第2课时反比例第3课时练习课3.比例的应用第1课时比例尺(1)第2课时比例尺(2)第3课时练习课第4课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第5课时用比例解决问题第6课时练习课第7课时自行车里的数学第5单元数学广角第1课时鸽巢问题(1)第2课时鸽巢问题(2)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1.数与代数第1课时数的认识(1)第2课时数的认识(2)第3课时数的运算(1)第4课时数的运算(2)第5课时解决问题第6课时式与方程第7课时比和比例(1)第8课时比和比例(2)2.图形与几何第1课时平面图形的认识第2课时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第3课时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第4课时练习课第5课时图形的运动第6课时图形与位置3.统计与概率第1课时统计第2课时可能性4.数学思考第1课时数学思考(1)第2课时数学思考(2)第3课时数学思考(3)5.综合与实践第1课时绿色出行第2课时北京五日游第3课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第4课时有趣的平衡第1单元-负数 第1课时 负数的认识一、 填空。
1.-52读作( ),+3.2读作( )。
2.如果水位升高2m 时,水位变化记作+2m ,那么水位下降2m 时,水位变化记作( ),水位不升不降时,水位变化记作( )。
二、选择题。
1.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0既是正数,也是负数B.0是最大的负数C.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D.0是最小的负数 2.若规定向西行进为“+”,-50m 表示的意义是( )。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同步随堂练习一课一练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同步练习(课本配套,适合课堂小测、作业布置和知识强化训练)第1课时 负数的认识一、 填空。
1.-52读作( ),+3.2读作( )。
2.如果水位升高2m 时,水位变化记作+2m ,那么水位下降2m 时,水位变化记作( ),水位不升不降时,水位变化记作( )。
二、选择题。
1.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0既是正数,也是负数B.0是最大的负数C.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D.0是最小的负数2.若规定向西行进为“+”,-50m 表示的意义是( )。
A.向东行进50mB.向北行进50mC.向南行进50mD.向西行进50m三、把下面各数分类。
3.1 -2173 0.5 -3 -1.8 +5 +54 -1 -108 正数:负数:四、学校六年级男生进行立定跳远测试,以能跳1.6m 及以上为达标,将跳远距离与1.6m 的差记为成绩,超过1.6m 的用正数表示,不足1.6m 的用负数表示。
六(1)班第一组男生成绩如下:第一组男生达标率是多少?参考答案一、 填空。
1.-52读作( 负五分之二 ),+3.2读作( 三点二 )。
2.如果水位升高2m 时,水位变化记作+2m ,那么水位下降2m 时,水位变化记作( -2m ),水位不升不降时,水位变化记作( 0 )。
二、选择题。
1.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C )。
A.0既是正数,也是负数B.0是最大的负数C.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D.0是最小的负数2.若规定向西行进为“+”,-50m 表示的意义是( A )。
A.向东行进50mB.向北行进50mC.向南行进50mD.向西行进50m三、把下面各数分类。
3.1 -2173 0.5 -3 -1.8 +5 +54 -1 -108 正数: 3.1 37 0.5 +5 +45负数: -12-3 -1.8 -1 -108四、学校六年级男生进行立定跳远测试,以能跳1.6m 及以上为达标,将跳远距离与1.6m 的差记为成绩,超过1.6m 的用正数表示,不足1.6m 的用负数表示。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课堂作业设计全套共54份及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套课堂作业设计及答案(共54份)第1单元-负数第1课时负数的认识第2课时在直线上表示数第3课时练习课第2单元百分数第1课时折扣第2课时成数第3课时税率第4课时利率第5课时解决问题第6课时生活与百分数第3单元圆柱与圆锥1.圆柱第1课时圆柱的认识第2课时圆柱的表面积第3课时练习课第4课时圆柱的体积第5课时解决问题2.圆锥第1课时圆锥的认识第2课时圆锥的体积第3课时整理和复习第4单元比例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1课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2课时解比例2.正比例和反比例第1课时正比例第2课时反比例第3课时练习课3.比例的应用第1课时比例尺(1)第2课时比例尺(2)第3课时练习课第4课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第5课时用比例解决问题第6课时练习课第7课时自行车里的数学第5单元数学广角第1课时鸽巢问题(1)第2课时鸽巢问题(2)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1.数与代数第1课时数的认识(1)第2课时数的认识(2)第3课时数的运算(1)第4课时数的运算(2)第5课时解决问题第6课时式与方程第7课时比和比例(1)第8课时比和比例(2)2.图形与几何第1课时平面图形的认识第2课时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第3课时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第4课时练习课第5课时图形的运动第6课时图形与位置3.统计与概率第1课时统计第2课时可能性4.数学思考第1课时数学思考(1)第2课时数学思考(2)第3课时数学思考(3)5.综合与实践第1课时绿色出行第2课时北京五日游第3课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第4课时有趣的平衡第1单元-负数 第1课时 负数的认识一、 填空。
1.-52读作( ),+3.2读作( )。
2.如果水位升高2m 时,水位变化记作+2m ,那么水位下降2m 时,水位变化记作( ),水位不升不降时,水位变化记作( )。
二、选择题。
1.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0既是正数,也是负数B.0是最大的负数C.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D.0是最小的负数 2.若规定向西行进为“+”,-50m 表示的意义是(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课堂作业设计全套共54份及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套课堂作业设计及答案(共54份)第1单元-负数第1课时负数的认识第2课时在直线上表示数第3课时练习课第2单元百分数第1课时折扣第2课时成数第3课时税率第4课时利率第5课时解决问题第6课时生活与百分数第3单元圆柱与圆锥1.圆柱第1课时圆柱的认识第2课时圆柱的表面积第3课时练习课第4课时圆柱的体积第5课时解决问题2.圆锥第1课时圆锥的认识第2课时圆锥的体积第3课时整理和复习第4单元比例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1课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2课时解比例2.正比例和反比例第1课时正比例第2课时反比例第3课时练习课3.比例的应用第1课时比例尺(1)第2课时比例尺(2)第3课时练习课第4课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第5课时用比例解决问题第6课时练习课第7课时自行车里的数学第5单元数学广角第1课时鸽巢问题(1)第2课时鸽巢问题(2)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1.数与代数第1课时数的认识(1)第2课时数的认识(2)第3课时数的运算(1)第4课时数的运算(2)第5课时解决问题第6课时式与方程第7课时比和比例(1)第8课时比和比例(2)2.图形与几何第1课时平面图形的认识第2课时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第3课时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第4课时练习课第5课时图形的运动第6课时图形与位置3.统计与概率第1课时统计第2课时可能性4.数学思考第1课时数学思考(1)第2课时数学思考(2)第3课时数学思考(3)5.综合与实践第1课时绿色出行第2课时北京五日游第3课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第4课时有趣的平衡第1单元-负数 第1课时 负数的认识一、 填空。
1.-52读作( ),+3.2读作( )。
2.如果水位升高2m 时,水位变化记作+2m ,那么水位下降2m 时,水位变化记作( ),水位不升不降时,水位变化记作( )。
二、选择题。
1.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0既是正数,也是负数B.0是最大的负数C.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D.0是最小的负数 2.若规定向西行进为“+”,-50m 表示的意义是( )。
【精编版】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课课练1.8 练习十五 (含答案)
第4课时练习课1.填空题。
(1)在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在里填上恰当的数,并说明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或性质。
32.5+7.4=7.4,这里运用了( )。
3.28+1.24+8.76=3.28+(),这里运用了( )。
0.4×17.2×2.5=17.2(),这里运用了( )。
3.6×4.4+6.4×4.4=(),这里运用了( )。
26.5÷12.5÷8=(),这里运用了( )。
(2)将12+4=16,16×3=48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 。
(3)250×34的积的末尾有( )个0;35×60的积的末尾有( )个0。
(4)根据67×34=2278,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67×0.34=()0.67×3.4=()22.78÷0.34=()2278÷0.67=()(5)两个数相除的商是0.02,如果被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除数缩小到原来的110,那么商是( )。
2.直接写出得数。
0.375-18= 2.4×100= 34×12= 56-34=3.2+0.61= 1.8÷9= 58÷23= 56×34= 3.用竖式计算。
358+438= 63.1-6.23= 4.6×8.7= 7.2÷0.25=答案:1.(1)+ 32.5 加法交换律1.24 + 8.76 加法结合律×0.4 × 2.5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4.4 × 3.6 + 6.4 乘法分配律26.5 ÷12.5 ×8 除法的性质(2)(12+4)×3=48(3)两两(4)22.78 2.278 67 3400(5)22. 0.25 240 9 1123.81 0.2 1516583. (竖式略)796 56.87 40.02 28.8。
新版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课时作业(全册 共34页)
新版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课时作业(全册共34页)目录第一单元负数第1课时负数的认识第2课时在直线上表示数第3课时练习课第二单元百分数(二)第1课时折扣第2课时成数第3课时税率第4课时利率第5课时解决问题第6课时生活与百分数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1圆柱第1课时圆柱的认识第2课时圆柱的表面积第3课时练习课第4课时圆柱的体积第5课时解决问题2 圆锥第1课时圆锥的认识第2课时圆锥的体积第3课时整理和复习第四单元比例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1课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2课时解比例2.正比例和反比例第1课时正比例第2课时反比例第3课时练习课3.比例额的应用第1课时比例尺(1)第2课时比例尺(2)第3课时练习课第4课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第5课时用比例解决问题第6课时练习课第7课时自行车里的数学第五单元数学广角--雀巢问题第1课时鸽巢问题(1)第2课时鸽巢问题(2)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1.数与代数第1课时数的认识(1)第2课时数的认识(2)第3课时数的运算(1)第4课时数的运算(2)第5课时解决问题第6课时式与方程(1)第7课时比和比例(1)第8课时比和比例(2)2.图形与几何第1课时平面图形的认识第2课时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第3课时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第4课时练习课第5课时图形的运动第6课时图形与位置3.统计与概率第1课时统计第2课时可能性4.数学思考第1课时数学思考(1)第2课时数学思考(2)第3课时数学思考(3)5. 综合与实践第1课时绿色出行第2课时北京五日游第3课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第4课时有趣的平衡第1单元 负 数 第1课时 认识负数课时作业一、用正、负数表示下面各题中的数量。
1. 某水果店本月盈利5000元,上月亏损2000元2. 王阿姨收人300元,支出200元二、读出下列各数,并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23 -34 4.12 -1 136 0 -248第2课时 在直线上表示数课时作业一、填一填。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课课练含答案(备选)
1.1 负数(1)1.读出下面各数,再把这些数填入相应的圈内。
-8 读作: ;+12读作: ;5.37读作: 。
-710读作: ; 正数 负数2.一座高山比海平面高234米,记作( );一个盆地比海平面低64米,记作( );海平面记作( )。
3.下面各组数中不是互为相反意义的量的是()A 、向东走5米和向西走2米B 、收入100元和支出20元C 、上升7米和下降5米D 、长大1岁和减少2千克4.请你比一比。
0( )6 0( )-3 -7( )5.583 ( )-710 -8( )8答案:1.负八;正二;五点三七,负十分之七;正数 负数2.+234 -64 03.D4.< > < > <1.2 负数(2)1.按要求填空。
(1).写出A 、B 、C 、D 、E 表示的数。
(1)(2)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
-4 2.5 -3 -52+2 +3.52.升降机上升5米,记作+5米,那么它下降3米,记作( )。
3.在下面的 上填上“>”或“<”。
-7 0.5 -9 -10 2.5 0 - 524.名同学的身高如下:小兰 135cm 、小东138cm 、小丽142 cm 、小华145 cm 、小昊150 cm 。
以平均身高为标准,小兰矮7cm 记作:-7cm ;请你表示出其他4个同学的身高。
答案:1.略2.-3米3.< < < >4.(135+138+142+145+150)÷5=142 cm小东:-4cm 小丽:0 小华:+3cm小昊:+8cm1.3 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1.在直线上表示出各数。
3 -1 121 -3.5 -12-4 -3这些数在直线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负数都比0( ),正数都比0( ),负数都比正数( )。
2.下图每一个小格代表1米。
(1)小明向东走2米,表示为+2米;小明向西走5米表示为( )米。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课课练含答案
第1课时负数的认识1.星辉面粉厂的质检员为了检查面粉的质量是否合格,抽查了6袋面粉,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每袋面粉的质量为25000g)(1)第1袋与第4袋的总重量是多少?(2)第2袋与第5袋的平均重量是多少?2.读出下面横线上的数,并说一说这个数的意义。
(1) 吐鲁番盆地最低处的海拔是-155米。
(2) 刘翔在第十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半决赛中,110米栏的成绩是13.42秒,当时赛场风速为每秒-0.4米。
(3) 某地的最高气温是+3℃,最低气温是-6℃。
3.判断题。
(对的画“√”,错的画“✕”)(1)0℃就是没有温度。
( )(2)“4米”与“-4米”的意义相同。
( )(3)正数前面的“+”可以省略,如“+8”可以记作“8”。
( )(4)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 )答案提示:1.(1)50000克(2)25000克2.(1)读作:负一百五十五表示低于海平面155米。
(2)读作:负零点四表示风逆向速度为每秒0.4米。
(3)读作:正三表示零上3℃。
读作:负六表示零下6℃。
3.(1)✕(2)✕(3)√(4)✕第2课时负数的实际应用1.下图每格表示2米,小军开始的位置在0处。
(1)小军从0点向东行2米,表示为+2米,那么如果小军从0点出发,到达-4米的位置,说明他是向()行()米。
(2)小军先向西行4米,又向东行6米,这时小军的位置在()米。
2.比较各组数的大小。
-40.4 -5-1 034 0-123.六(2)班第一组有6名女生,通过测量得到她们的体重如下:如果以她们的平均体重为标准来记录每个人的体重。
平均体重记作0kg,超过的记为正数,不足的记为负数。
上面各位同学的体重分别应该怎样表示?答案提示:1.(1)西 4 (2)22.< < < >3.(35+38+37+42+36+40)÷6=38(kg)1号:-3kg 2号:0kg 3号:-1kg 4号:+4kg 5号:-2kg 6号:+2kg第3课时 练习课一、选择题。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课时练习+课后练习(附答案)
第一单元课时练习第1课时负数的认识1.星辉面粉厂的质检员为了检查面粉的质量是否合格,抽查了6袋面粉,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每袋面粉的质量为25000g)(1)第1袋与第4袋的总重量是多少?(2)第2袋与第5袋的平均重量是多少?2.读出下面横线上的数,并说一说这个数的意义。
(1) 吐鲁番盆地最低处的海拔是-155米。
(2) 刘翔在第十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半决赛中,110米栏的成绩是13.42秒,当时赛场风速为每秒-0.4米。
(3) 某地的最高气温是+3℃,最低气温是-6℃。
3.判断题。
(对的画“√”,错的画“✕”)(1)0℃就是没有温度。
( )(2)“4米”与“-4米”的意义相同。
( )(3)正数前面的“+”可以省略,如“+8”可以记作“8”。
( )(4)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 )答案提示:1.(1)50000克(2)25000克2.(1)读作:负一百五十五表示低于海平面155米。
(2)读作:负零点四表示风逆向速度为每秒0.4米。
(3)读作:正三表示零上3℃。
读作:负六表示零下6℃。
3.(1)✕(2)✕(3)√(4)✕第2课时负数的实际应用1.下图每格表示2米,小军开始的位置在0处。
(1)小军从0点向东行2米,表示为+2米,那么如果小军从0点出发,到达-4米的位置,说明他是向()行()米。
(2)小军先向西行4米,又向东行6米,这时小军的位置在()米。
2.比较各组数的大小。
-40.4 -5-1 0 0-3.六(2)班第一组有6名女生,通过测量得到她们的体重如下:如果以她们的平均体重为标准来记录每个人的体重。
平均体重记作0kg,超过的记为正数,不足的记为负数。
上面各位同学的体重分别应该怎样表示?答案提示:1.(1)西 4 (2)22.< < < >3.(35+38+37+42+36+40)÷6=38(kg)1号:-3kg 2号:0kg 3号:-1kg4号:+4kg 5号:-2kg 6号:+2kg第3课时练习课一、选择题。
最新部编人教版六下数学课本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六下数学课本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人教版)
练习一答案
第8页做一做答案
第9页做一做答案
第10页做一做答案
第11页做一做答案
第12页做一做答案
练习二答案
第18页做一做答案
第19页做一做答案
练习七答案
第42页做一做答案
练习八答案
第46页做一做答案
第53页做一做答案
第54页做一做答案
第62页做一做答案
练习十一答案
43+40+41+44+42≈40×5=200(人)
因为把43、41、44、42看成40计算时,都把原数看小了,
所以这5个数的和的准确值要比近似值200大,说明开会的人数比椅子数多。
因此需要加椅子。
练习十九答案。
2024年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练习15练习十五 附答案》教学课件
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5圆
练习十五
1.把表格补充完整。
4.5cm 3cm
8cm 40cm
50.24cm2
63.585cm2 28.26cm2 1256cm2
2.计算下面各圆的周长和面积。
d=பைடு நூலகம்0cm
r=3cm
C = 2×3.14×3
18÷2=9(cm) 7÷2=3.5(cm)
3.14×(9²-3.5²) =3.14×68.75 =215.875(cm²) 答:这块玉璧的面积是215.875平方厘米。
6.下图中的大圆半径等于小圆的直径,请你求出 涂色部分的面积。 6÷2=3cm
3.14×(6²-3²)
6cm
=3.14×27 =84.78(cm²)
答:面积增加138.16平方米。
14.如右图,公园有两块半圆形的草坪,它们的周长 都是128.5 m,这两块草坪的总面积是多少?
解:设半圆的半径为r。 2×3.14r÷2+2r=128.5
r=25 S=πr2=3.14×25×25=1962.5 (m2) 答:这两块草坪的总面积是1962.5平方米。
3.14×[(34÷2)²-(14÷2)²]=753.6(m²) 3.14×[(26÷2)²-(14÷2)²]=376.8(m²) 相差面积:753.6-376.8=376.8(m2) 答:两座土楼的房屋占地面积相差376.8m²。
13.一个圆的周长是62.8m,半径增加2m后,面积 增加多少?
62.8÷3.14÷2=10(m) 10+2=12(m) 3.14×12²-3.14×10²=138.16(m²)
16.右图是由两个相同的半圆叠 拼而成的。已知三角形ABC 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AB=BC=10dm。图中涂色 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一课一练试题(含答案)全套
六年级数学下册一课一练一、负数第1课时负数的意义和读法一、我会填。
1.-3.95 读作()。
2.()数和()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不同的量。
3.收入800元,记作+800元,那么支出400元,记作()元。
4.南极是地球上最冷的大陆,最低气温达到零下94℃,记作();非洲是地球上最热的大陆,最高气温达到55℃,记作()。
二、判断对错。
1.2.当气温为零下18摄氏度时,记为-18℃。
()3.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4.把向东走70米记作﹢70米,那么向西走50米,可以记作50米。
()三、读写出下面各数。
-27.3 读作()正三分之二写作()+208 读作()负六十九写作()四、请你用正负数表示带有下划线的数据1.2.五、小明向东走了5米,记作+5米,那么小明有走了-5米是什么意思呢?这时候小明离他两次移动前的位置多远?答案一、1.负三点九五2.正负3.-4004.-94℃55℃二、1.×2. √3. √4. ×三、2负二十七点三+3正二百零八-69四、 1. +700元-200元 2. -94五、-5米表示又向后移动了5米;此时小明已经走回原地第2课时用直线表示正、负数一、我会填。
1.在直线上点A表示5,点B表示-2,点C表示0,点A和点B中,距离点C较近的点是()。
2.在直线上,0的左边是(),它们都比0(),0的右边是(),它们都比0(),()和()都比正数小。
二、请在直线上表示下面各数。
三、选择题。
1.测量四块高地的海拔高度,结果如下,则海拔最高的是()A.25mB.0mC.-40m2.一辆货车从甲地出发,先是向东行驶50km ,然后再向西行驶20km ,这时货车的位置是()A.甲地东边70kmB. 甲地西边20kmC.甲地东边30km四、小明的家乡冬天最高气温约为5℃,最低温度约为零下15℃,则该小明家乡的温差 约为多少摄氏度?五、把下列各数在直线上表示出来,并按从小到大排列。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课堂作业设计全套共54份及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套课堂作业设计及答案(共54份)第1单元-负数第1课时负数的认识第2课时在直线上表示数第3课时练习课第2单元百分数第1课时折扣第2课时成数第3课时税率第4课时利率第5课时解决问题第6课时生活与百分数第3单元圆柱与圆锥1.圆柱第1课时圆柱的认识第2课时圆柱的表面积第3课时练习课第4课时圆柱的体积第5课时解决问题2.圆锥第1课时圆锥的认识第2课时圆锥的体积第3课时整理和复习第4单元比例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1课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2课时解比例2.正比例和反比例第1课时正比例第2课时反比例第3课时练习课3.比例的应用第1课时比例尺(1)第2课时比例尺(2)第3课时练习课第4课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第5课时用比例解决问题第6课时练习课第7课时自行车里的数学第5单元数学广角第1课时鸽巢问题(1)第2课时鸽巢问题(2)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1.数与代数第1课时数的认识(1)第2课时数的认识(2)第3课时数的运算(1)第4课时数的运算(2)第5课时解决问题第6课时式与方程第7课时比和比例(1)第8课时比和比例(2)2.图形与几何第1课时平面图形的认识第2课时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第3课时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第4课时练习课第5课时图形的运动第6课时图形与位置3.统计与概率第1课时统计第2课时可能性4.数学思考第1课时数学思考(1)第2课时数学思考(2)第3课时数学思考(3)5.综合与实践第1课时绿色出行第2课时北京五日游第3课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第4课时有趣的平衡第1单元-负数 第1课时 负数的认识一、 填空。
1.-52读作( ),+3.2读作( )。
2.如果水位升高2m 时,水位变化记作+2m ,那么水位下降2m 时,水位变化记作( ),水位不升不降时,水位变化记作( )。
二、选择题。
1.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0既是正数,也是负数B.0是最大的负数C.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D.0是最小的负数 2.若规定向西行进为“+”,-50m 表示的意义是(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课堂作业设计全套共54份及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套课堂作业设计及答案(共54份)第1单元-负数第1课时负数的认识第2课时在直线上表示数第3课时练习课第2单元百分数第1课时折扣第2课时成数第3课时税率第4课时利率第5课时解决问题第6课时生活与百分数第3单元圆柱与圆锥1.圆柱第1课时圆柱的认识第2课时圆柱的表面积第3课时练习课第4课时圆柱的体积第5课时解决问题2.圆锥第1课时圆锥的认识第2课时圆锥的体积第3课时整理和复习第4单元比例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1课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2课时解比例2.正比例和反比例第1课时正比例第2课时反比例第3课时练习课3.比例的应用第1课时比例尺(1)第2课时比例尺(2)第3课时练习课第4课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第5课时用比例解决问题第6课时练习课第7课时自行车里的数学第5单元数学广角第1课时鸽巢问题(1)第2课时鸽巢问题(2)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1.数与代数第1课时数的认识(1)第2课时数的认识(2)第3课时数的运算(1)第4课时数的运算(2)第5课时解决问题第6课时式与方程第7课时比和比例(1)第8课时比和比例(2)2.图形与几何第1课时平面图形的认识第2课时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第3课时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第4课时练习课第5课时图形的运动第6课时图形与位置3.统计与概率第1课时统计第2课时可能性4.数学思考第1课时数学思考(1)第2课时数学思考(2)第3课时数学思考(3)5.综合与实践第1课时绿色出行第2课时北京五日游第3课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第4课时有趣的平衡第1单元-负数 第1课时 负数的认识一、 填空。
1.-52读作( ),+3.2读作( )。
2.如果水位升高2m 时,水位变化记作+2m ,那么水位下降2m 时,水位变化记作( ),水位不升不降时,水位变化记作( )。
二、选择题。
1.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0既是正数,也是负数B.0是最大的负数C.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D.0是最小的负数 2.若规定向西行进为“+”,-50m 表示的意义是(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课堂作业设计全套共54份及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套课堂作业设计及答案(共54份)第1单元-负数第1课时负数的认识第2课时在直线上表示数第3课时练习课第2单元百分数第1课时折扣第2课时成数第3课时税率第4课时利率第5课时解决问题第6课时生活与百分数第3单元圆柱与圆锥1.圆柱第1课时圆柱的认识第2课时圆柱的表面积第3课时练习课第4课时圆柱的体积第5课时解决问题2.圆锥第1课时圆锥的认识第2课时圆锥的体积第3课时整理和复习第4单元比例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1课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2课时解比例2.正比例和反比例第1课时正比例第2课时反比例第3课时练习课3.比例的应用第1课时比例尺(1)第2课时比例尺(2)第3课时练习课第4课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第5课时用比例解决问题第6课时练习课第7课时自行车里的数学第5单元数学广角第1课时鸽巢问题(1)第2课时鸽巢问题(2)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1.数与代数第1课时数的认识(1)第2课时数的认识(2)第3课时数的运算(1)第4课时数的运算(2)第5课时解决问题第6课时式与方程第7课时比和比例(1)第8课时比和比例(2)2.图形与几何第1课时平面图形的认识第2课时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第3课时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第4课时练习课第5课时图形的运动第6课时图形与位置3.统计与概率第1课时统计第2课时可能性4.数学思考第1课时数学思考(1)第2课时数学思考(2)第3课时数学思考(3)5.综合与实践第1课时绿色出行第2课时北京五日游第3课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第4课时有趣的平衡第1单元-负数 第1课时 负数的认识一、 填空。
1.-52读作( ),+3.2读作( )。
2.如果水位升高2m 时,水位变化记作+2m ,那么水位下降2m 时,水位变化记作( ),水位不升不降时,水位变化记作( )。
二、选择题。
1.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0既是正数,也是负数B.0是最大的负数C.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D.0是最小的负数 2.若规定向西行进为“+”,-50m 表示的意义是(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课堂作业设计全套共54份及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套课堂作业设计及答案(共54份)第1单元-负数第1课时负数的认识第2课时在直线上表示数第3课时练习课第2单元百分数第1课时折扣第2课时成数第3课时税率第4课时利率第5课时解决问题第6课时生活与百分数第3单元圆柱与圆锥1.圆柱第1课时圆柱的认识第2课时圆柱的表面积第3课时练习课第4课时圆柱的体积第5课时解决问题2.圆锥第1课时圆锥的认识第2课时圆锥的体积第3课时整理和复习第4单元比例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1课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2课时解比例2.正比例和反比例第1课时正比例第2课时反比例第3课时练习课3.比例的应用第1课时比例尺(1)第2课时比例尺(2)第3课时练习课第4课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第5课时用比例解决问题第6课时练习课第7课时自行车里的数学第5单元数学广角第1课时鸽巢问题(1)第2课时鸽巢问题(2)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1.数与代数第1课时数的认识(1)第2课时数的认识(2)第3课时数的运算(1)第4课时数的运算(2)第5课时解决问题第6课时式与方程第7课时比和比例(1)第8课时比和比例(2)2.图形与几何第1课时平面图形的认识第2课时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第3课时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第4课时练习课第5课时图形的运动第6课时图形与位置3.统计与概率第1课时统计第2课时可能性4.数学思考第1课时数学思考(1)第2课时数学思考(2)第3课时数学思考(3)5.综合与实践第1课时绿色出行第2课时北京五日游第3课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第4课时有趣的平衡第1单元-负数 第1课时 负数的认识一、 填空。
1.-52读作( ),+3.2读作( )。
2.如果水位升高2m 时,水位变化记作+2m ,那么水位下降2m 时,水位变化记作( ),水位不升不降时,水位变化记作( )。
二、选择题。
1.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0既是正数,也是负数B.0是最大的负数C.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D.0是最小的负数 2.若规定向西行进为“+”,-50m 表示的意义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时练习课
1.填空题。
(1)在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在里填上恰当的数,并说明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或性质。
32.5+7.4=7.4,这里运用了( )。
3.28+1.24+8.76=3.28+(),这里运用了
( )。
0.4×17.2×2.5=17.2(),这里运用了
( )。
3.6×
4.4+6.4×4.4=(),这里运用了
( )。
26.5÷12.5÷8=(),这里运用了
( )。
(2)将12+4=16,16×3=48合并成一道综合算
式: 。
(3)250×34的积的末尾有( )个0;35×60的积的末尾有( )个0。
(4)根据67×34=2278,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67×0.34=()
0.67×3.4=()
22.78÷0.34=()
2278÷0.67=( )
(5)两个数相除的商是0.02,如果被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除数缩小到原来的1
10,那么商是( )。
2.直接写出得数。
0.375-1
8= 2.4×100= 3
4×12= 56-3
4=
3.2+0.61= 1.8÷9= 58
÷23
= 56
×34
= 3.用竖式计算。
358+438= 63.1-6.23= 4.6×8.7= 7.2÷0.25=
答案:
1.(1)+ 3
2.5 加法交换律
1.24 + 8.76 加法结合律
×0.4 × 2.5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4.4 × 3.6 + 6.4 乘法分配律
26.5 ÷12.5 ×8 除法的性质
(2)(12+4)×3=48
(3)两两
(4)22.78 2.278 67 3400
(5)2
2. 0.25 240 9 1
123.81 0.2 15
16
5
8
3. (竖式略)796 56.87 40.02 28.8。